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1 页
全台军制条目
(镇守台澎总兵官一员)(驻劄府治,统辖全台水陆一十六营官兵.雍正十一年,准照山陕沿边之例,挂方印)
(镇守台澎总兵官一员)(驻劄府治,统辖全台水陆一十六营官兵.雍正十一年,准照山陕沿边之例,挂方印)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1 页
镇标中营
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五员(旧制六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营一员)、额外三员、马四十匹、马兵四十名、步战守兵七百八十六名,共八百
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五员(旧制六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营一员)、额外三员、马四十匹、马兵四十名、步战守兵七百八十六名,共八百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2 页
二十六名,俱驻府治中路口.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2 页
镇标左营
游击一员、守备二员(旧制一员,道光六年裁右营守备改添一员)、千总三员(旧制二员,道光六年再添一员)、把总五员(旧制四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一员,道光六年裁归北路右营一员,并将府治右营额裁归三员共五员)、外委十员(旧制六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水师一员,道光六年裁归北路右营一员,并将右营原额六员裁归)、额外五员(旧制三员,道光六年裁归二员)、马八十匹,配马兵八十名(旧制马兵四十名,道光六年将右营四十名裁归)、战守兵一千三百十二名(旧制八百零六名,道光六年裁一百名归北路右营,将府治右营六百零六名裁归),共一千三百九十二名,驻府治南北路口.
游击一员、守备二员(旧制一员,道光六年裁右营守备改添一员)、千总三员(旧制二员,道光六年再添一员)、把总五员(旧制四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一员,道光六年裁归北路右营一员,并将府治右营额裁归三员共五员)、外委十员(旧制六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水师一员,道光六年裁归北路右营一员,并将右营原额六员裁归)、额外五员(旧制三员,道光六年裁归二员)、马八十匹,配马兵八十名(旧制马兵四十名,道光六年将右营四十名裁归)、战守兵一千三百十二名(旧制八百零六名,道光六年裁一百名归北路右营,将府治右营六百零六名裁归),共一千三百九十二名,驻府治南北路口.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2 页
镇标右营(道光六年裁)
旧制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一员)、把总四员、外委六员、额外三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一员)、马四十匹、马兵四十名、战守兵八百零六名(以上旧制),道光六年裁游击一员、把总一员、外委一员、战守兵二百名,归北路右营添防.其千总一员、把总三员、外委五员、额外二员、马兵四十名、战守兵
旧制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一员)、把总四员、外委六员、额外三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一员)、马四十匹、马兵四十名、战守兵八百零六名(以上旧制),道光六年裁游击一员、把总一员、外委一员、战守兵二百名,归北路右营添防.其千总一员、把总三员、外委五员、额外二员、马兵四十名、战守兵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3 页
六百零六名,归府治左营兼管.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3 页
城守营
参将一员(驻劄府治,统辖左右两军官兵)、左军守备一员(驻防岗山)、千总一员(与把总递年轮防罗汉门、冈山等汛)、把总二员(一员随防府治、一员与千总轮防冈山)、外委四员(递年轮防盐水埔、猴洞口、茂公、罗汉门等汛)、额外一员(协防府治)、马二十匹、配马兵二十名、步战兵二百二十一名、守兵二百九十四名,共兵五百三十五名,内战守兵二十八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添防战守兵四十名).现制马步战守兵四百九十五名(以八十五名随防府治,以一百四十五名分防冈山汛,兼辖山头、山腰、山尾等塘,以七十七名分防罗汉门,以八十一名分防猴洞口,以二十八名分防茂公汛,以一十九名分防盐水埔,以六十名分防涂堑埕、南台、港冈、埤仔头、角带围、大湖、半路竹各塘)、右军守备一员(驻防下茄苳汛)、千总二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一员随防府治,一员分防下茄苳)、把总二员(递年轮防目加溜湾、大武等汛)、外委六员(内三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递年轮防旧社、大穆降、大排竹、豆、目加溜湾等汛)、额外一员(协防旧社)、马二十匹、配马兵二十名、步战兵二百六十名、守兵三百五十二名,共兵六百三十二名(内战守兵二百一十五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战守兵三十名)、现制马步战守兵六百零二
参将一员(驻劄府治,统辖左右两军官兵)、左军守备一员(驻防岗山)、千总一员(与把总递年轮防罗汉门、冈山等汛)、把总二员(一员随防府治、一员与千总轮防冈山)、外委四员(递年轮防盐水埔、猴洞口、茂公、罗汉门等汛)、额外一员(协防府治)、马二十匹、配马兵二十名、步战兵二百二十一名、守兵二百九十四名,共兵五百三十五名,内战守兵二十八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添防战守兵四十名).现制马步战守兵四百九十五名(以八十五名随防府治,以一百四十五名分防冈山汛,兼辖山头、山腰、山尾等塘,以七十七名分防罗汉门,以八十一名分防猴洞口,以二十八名分防茂公汛,以一十九名分防盐水埔,以六十名分防涂堑埕、南台、港冈、埤仔头、角带围、大湖、半路竹各塘)、右军守备一员(驻防下茄苳汛)、千总二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一员随防府治,一员分防下茄苳)、把总二员(递年轮防目加溜湾、大武等汛)、外委六员(内三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递年轮防旧社、大穆降、大排竹、豆、目加溜湾等汛)、额外一员(协防旧社)、马二十匹、配马兵二十名、步战兵二百六十名、守兵三百五十二名,共兵六百三十二名(内战守兵二百一十五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战守兵三十名)、现制马步战守兵六百零二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4 页
名(以一百七十三名随防府治,以七十名分防大武,以九十一名分防下茄苳,以四十一名分防目加溜湾,以四十六名分防大穆降,以四十四名分防旧社,以三十名分防豆,以四十五名分防大排竹,以六十二名分防北台、柴头港、茑松、木栅、湾里港、茅港尾、铁线桥、水堀头、急水溪、八奖溪、北势埔各塘).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4 页
南路营
参将一员(驻劄凤山县治,统辖本营下淡水营官兵)、中军守备一员(旧制驻防凤弹下埤头,乾隆五十三年移驻水底汛)、千总三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一员随防县治,一员分防石井,一员分防水底)、把总四员(递年轮防县治、攀桂桥、石井、旧城等汛)、外委六员(递年轮防兰坡岭、坪仔头、蕃薯、竿蓁塘及随防县治)、额外四员(随防县治)、马三十匹、配马兵三十名、步战兵四百零九名、守兵六百名,共兵一千零三十九名,以五百二十名驻防凤山县治,兼辖坪仔头、打鹿潭、苦苓门等塘,以一百五十名分防水底汛,以一百六十名分防石井汛,兼辖兰坡岭、观音山、小店、竿蓁、二滥、溪边各塘,以一百一十六名分防番薯汛).
参将一员(驻劄凤山县治,统辖本营下淡水营官兵)、中军守备一员(旧制驻防凤弹下埤头,乾隆五十三年移驻水底汛)、千总三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一员随防县治,一员分防石井,一员分防水底)、把总四员(递年轮防县治、攀桂桥、石井、旧城等汛)、外委六员(递年轮防兰坡岭、坪仔头、蕃薯、竿蓁塘及随防县治)、额外四员(随防县治)、马三十匹、配马兵三十名、步战兵四百零九名、守兵六百名,共兵一千零三十九名,以五百二十名驻防凤山县治,兼辖坪仔头、打鹿潭、苦苓门等塘,以一百五十名分防水底汛,以一百六十名分防石井汛,兼辖兰坡岭、观音山、小店、竿蓁、二滥、溪边各塘,以一百一十六名分防番薯汛).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4 页
南路下淡水营(乾隆三十三年分设)
都司一员(驻劄山猪毛口汛,管辖本营官兵)、千总一员(分防新园汛)、把总二员
都司一员(驻劄山猪毛口汛,管辖本营官兵)、千总一员(分防新园汛)、把总二员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5 页
(递年轮防万丹、山猪毛口两汛)、外委三员(递年轮防阿里港、枋、东港等汛)、额外二员(随防山猪毛口)、马十匹、配马兵十名、步战兵三百四十四名、守兵二百一十五名,共兵五百六十九名(以二百五十九名驻防山猪毛口汛,以一百六十名分防新园,兼辖东港、枋各塘汛,以八十五名分防万丹汛,以七十名分防阿里港兼武洛塘汛).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5 页
北路协副将一员(驻劄彰化县治,统辖本标三营官兵)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5 页
北路中营
都司一员(驻劄彰化县治,管辖本营官兵)、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县治,一员驻防猫雾)、把总四员(递年轮防燕雾、八卦山、南北投、外四汛、许厝埔等汛)、外委九员(内三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递年轮防大里杙、葫芦墩、二林、猫雾、四张犁、八卦山、南北投、崁顶等塘汛)、额外五员(内一员乾隆四十八年增设,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以二员随防县治,三员轮防触口汛、牛骂头汛、外四汛)、马五十匹、配马兵五十名、步战兵五百二十一名、守兵六百五十三名,共兵一千二百二十四名(内战守兵三百四十四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以六百零九名驻防彰化县治,以八十五名分防猫雾汛塘,以九十九名分防南北投汛塘,以九十二名分防燕雾汛塘,以五十名分防崁顶汛,以五十名分防大里杙,以三十名分防触口汛,以四十名分防葫芦墩,以三十名分防四
都司一员(驻劄彰化县治,管辖本营官兵)、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县治,一员驻防猫雾)、把总四员(递年轮防燕雾、八卦山、南北投、外四汛、许厝埔等汛)、外委九员(内三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递年轮防大里杙、葫芦墩、二林、猫雾、四张犁、八卦山、南北投、崁顶等塘汛)、额外五员(内一员乾隆四十八年增设,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以二员随防县治,三员轮防触口汛、牛骂头汛、外四汛)、马五十匹、配马兵五十名、步战兵五百二十一名、守兵六百五十三名,共兵一千二百二十四名(内战守兵三百四十四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以六百零九名驻防彰化县治,以八十五名分防猫雾汛塘,以九十九名分防南北投汛塘,以九十二名分防燕雾汛塘,以五十名分防崁顶汛,以五十名分防大里杙,以三十名分防触口汛,以四十名分防葫芦墩,以三十名分防四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6 页
张犁,以二十名分防牛骂头,以二十五名巡防外四汛,以一百名分防八卦山汛).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6 页
北路左营
都司一员(驻劄嘉义县治,管辖本营官兵,乾隆五十三年增设)、守备一员(旧制驻劄嘉义县治,乾隆五十三年移驻斗六门汛)、千总三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递年轮防笨港、斗六门、水沙连等汛)、把总四员(递年轮防县治城内、城外、盐水港、西螺等汛)、外委十员(内四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递年轮防大崙脚、斗六门、虎尾溪、大埔林、他里雾、县城、西螺、林圮埔、笨港、水沙连等汛塘)、额外四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随防县治)、马二十五匹、配马兵二十五名、步战兵五百八十八名、守兵六百五十五名,共兵一千二百六十八名(内战守兵四百一十八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添防战守兵一百三十名),现制马步战守兵一千一百三十八名(以五百名驻劄嘉义县治,以六百三十八名分防斗六门、笨港、水沙连、西螺、盐水港、大埔林、虎尾溪、他里雾、林圮埔、大崙脚等汛塘).
都司一员(驻劄嘉义县治,管辖本营官兵,乾隆五十三年增设)、守备一员(旧制驻劄嘉义县治,乾隆五十三年移驻斗六门汛)、千总三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递年轮防笨港、斗六门、水沙连等汛)、把总四员(递年轮防县治城内、城外、盐水港、西螺等汛)、外委十员(内四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递年轮防大崙脚、斗六门、虎尾溪、大埔林、他里雾、县城、西螺、林圮埔、笨港、水沙连等汛塘)、额外四员(内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随防县治)、马二十五匹、配马兵二十五名、步战兵五百八十八名、守兵六百五十五名,共兵一千二百六十八名(内战守兵四百一十八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添防战守兵一百三十名),现制马步战守兵一千一百三十八名(以五百名驻劄嘉义县治,以六百三十八名分防斗六门、笨港、水沙连、西螺、盐水港、大埔林、虎尾溪、他里雾、林圮埔、大崙脚等汛塘).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6 页
北路右营
游击一员(旧制守备,道光六年总督孙奏准将镇标右营游击改为移驻竹堑)、守备一员(道光六年移驻大甲)、千总三员(旧制四员,道光六年添二员)、外委九员(旧制
游击一员(旧制守备,道光六年总督孙奏准将镇标右营游击改为移驻竹堑)、守备一员(道光六年移驻大甲)、千总三员(旧制四员,道光六年添二员)、外委九员(旧制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7 页
七员,道光六年添二员)、额外三名、马十五匹、马兵十五名、战守兵旧制七百零一名、道光六年添二百名,共兵九百一十六名.以上所添官兵,系道光六年裁镇标左右营改移驻防.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7 页
北路淡水营(嘉庆十四年裁改艋舺营)
都司一员(嘉庆十四年改为台协右营都司,移驻安平镇)、千总一员(随防淡水港口)、把总二员(一员驻防台,一员驻大鸡笼)、外委五员、额外二员、马十匹、配马兵十名、步战守兵六百名(内六十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战船六只(波字四、定字二).
都司一员(嘉庆十四年改为台协右营都司,移驻安平镇)、千总一员(随防淡水港口)、把总二员(一员驻防台,一员驻大鸡笼)、外委五员、额外二员、马十匹、配马兵十名、步战守兵六百名(内六十名,乾隆五十三年增设)、战船六只(波字四、定字二).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7 页
艋舺营(嘉庆十四年新设)
水师参将一员(驻劄艋舺,统辖艋舺陆路、沪尾水师官兵,兼辖噶玛兰营官兵,原设游击,将台协右营游击移驻,道光五年改设参将)、陆路中军守备一员(驻防艋舺)、千总一员(驻防大鸡笼)、把总二员(一员分防三貂港,一员随防艋舺营)、外委五员(递年随防艋舺,轮防马鍊、水转脚等汛)、额外二员(随防艋舺)、马十匹、马兵十名、步战兵三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六十一名,共八百名(内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添防战守兵一百名),现制马步战守兵七百名(以四百名驻防艋舺,三百名分防大鸡笼、三貂
水师参将一员(驻劄艋舺,统辖艋舺陆路、沪尾水师官兵,兼辖噶玛兰营官兵,原设游击,将台协右营游击移驻,道光五年改设参将)、陆路中军守备一员(驻防艋舺)、千总一员(驻防大鸡笼)、把总二员(一员分防三貂港,一员随防艋舺营)、外委五员(递年随防艋舺,轮防马鍊、水转脚等汛)、额外二员(随防艋舺)、马十匹、马兵十名、步战兵三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六十一名,共八百名(内道光五年裁归噶玛兰营,添防战守兵一百名),现制马步战守兵七百名(以四百名驻防艋舺,三百名分防大鸡笼、三貂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8 页
港、海山口、马鍊等汛)、沪尾水师守备一员(驻劄沪尾台)、千总一员(随防沪尾),把总二员(一员随防沪尾,一员分防金包里)、外委四员(递年轮防台、石门、八[里坌])、额外三员(随防台)、步战兵三百八十八名、守兵三百一十二名(内舵水、炊工十四名),共兵七百名(以五百五十名驻防沪尾台,出洋巡哨,以五十名分防金包里,以四十六名分防八里坌,以三十名防石门汛,以二十四名分防小鸡笼、北港各港口)、战船(波字号)六只(道光四年添设守港战船八只,知字号四只、方字号四只).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8 页
噶玛兰营(嘉庆十七年新设)
都司一员(驻劄五围,管辖本营官兵,原设守备,道光五年守备移驻头围,增设都司)、守备一员(驻劄头围)、千总二员(内一员道光五年增设,递年轮防头围等汛)、把总二员(一员随防五围,一员驻防溪洲)、外委四员(内二员道光五年增设,递年轮防五围、梗北关等汛)、额外三员(随防五围、头围)、步战兵四百五十五名、守兵二百四十名,共兵六百九十五名(内三百名,道光五年增设,以三百六十名驻五围噶玛兰厅治,以三百四十五名分防头围、溪洲、梗北关、三貂各汛塘).
都司一员(驻劄五围,管辖本营官兵,原设守备,道光五年守备移驻头围,增设都司)、守备一员(驻劄头围)、千总二员(内一员道光五年增设,递年轮防头围等汛)、把总二员(一员随防五围,一员驻防溪洲)、外委四员(内二员道光五年增设,递年轮防五围、梗北关等汛)、额外三员(随防五围、头围)、步战兵四百五十五名、守兵二百四十名,共兵六百九十五名(内三百名,道光五年增设,以三百六十名驻五围噶玛兰厅治,以三百四十五名分防头围、溪洲、梗北关、三貂各汛塘).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8 页
台湾水师协副将一员(驻劄安平镇,统辖本标三营官兵)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9 页
台协中营
游击一员(副将中军,驻劄安平镇,管辖本营官兵)、守备一员(驻劄安平镇)、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安平镇,一员驻防鹿耳门口)、把总四员(二员随防安平镇,一员分防大港汛,一员分防蚊港汛)、外委五员(旧制六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营水师一员、额外三员、步战兵三百五十一名、守兵四百二十二名(内除舵工、炊粮十五名、乌龙江水兵一名),实共兵七百五十七名(以四百十七名驻防安平镇,以一百五十名分防鹿耳门汛,以五十名分防大港汛,以一百名分防蚊港汛,以四十名分防茄藤仔、喜树仔、昆身头、蛲港、南鲲身、青鲲身、北门屿、马沙沟各塘)、平字号战船十五只.
游击一员(副将中军,驻劄安平镇,管辖本营官兵)、守备一员(驻劄安平镇)、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安平镇,一员驻防鹿耳门口)、把总四员(二员随防安平镇,一员分防大港汛,一员分防蚊港汛)、外委五员(旧制六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营水师一员、额外三员、步战兵三百五十一名、守兵四百二十二名(内除舵工、炊粮十五名、乌龙江水兵一名),实共兵七百五十七名(以四百十七名驻防安平镇,以一百五十名分防鹿耳门汛,以五十名分防大港汛,以一百名分防蚊港汛,以四十名分防茄藤仔、喜树仔、昆身头、蛲港、南鲲身、青鲲身、北门屿、马沙沟各塘)、平字号战船十五只.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59 页
台协左营
游击一员(乾隆五十三年移驻鹿仔港)、守备一员(驻防笨港)、千总二员(一员分防王功大突港口,一员随防鹿仔港)、把总四员(递年轮防笨港、新店、鹿港等汛)、外委六员、额外二员(旧制三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营水师一员)、步战兵三百二十六名、守兵三百九十八名(内除舵工、炊粮十六名、乌龙江水兵一名),实共兵七百零七名(以三百零七名驻防鹿仔港,以一百名分防王功大突港口,以一百十五名分防笨港,以七十五名分防新店,以五十名分防三林港,以一十名分防水里港,以二十名分防海丰
游击一员(乾隆五十三年移驻鹿仔港)、守备一员(驻防笨港)、千总二员(一员分防王功大突港口,一员随防鹿仔港)、把总四员(递年轮防笨港、新店、鹿港等汛)、外委六员、额外二员(旧制三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营水师一员)、步战兵三百二十六名、守兵三百九十八名(内除舵工、炊粮十六名、乌龙江水兵一名),实共兵七百零七名(以三百零七名驻防鹿仔港,以一百名分防王功大突港口,以一百十五名分防笨港,以七十五名分防新店,以五十名分防三林港,以一十名分防水里港,以二十名分防海丰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0 页
港,以三十名分防番仔挖,仔挖、猴树各塘)、定字号战船十六只.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0 页
台协右营
都司一员(旧制游击,嘉庆十四年移驻艋舺营,将北路淡水营都司裁改台协右营都司,驻劄安平镇,管辖本营官兵)、守备一员(驻防安平镇)、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安平镇,一员驻防鹿耳门)、把总四员(内一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营水师添防)、外委五员(旧制六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营水师一员)、额外三员、步战兵三百五十一名、守兵四百二十二名(内除舵工、炊粮十五名、乌龙水兵一名),实共兵七百五十七名(以四百二十七名驻防安平镇,以一百五十五名分防鹿耳门汛,以六十名分防打鼓山,以五十名分防东港汛,以六十名分防蛲港、赤嵌、万丹、岐后、大林埔、下淡水、西溪、加藤、大军麓各塘)、澄字号战船十五只.
都司一员(旧制游击,嘉庆十四年移驻艋舺营,将北路淡水营都司裁改台协右营都司,驻劄安平镇,管辖本营官兵)、守备一员(驻防安平镇)、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安平镇,一员驻防鹿耳门)、把总四员(内一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营水师添防)、外委五员(旧制六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营水师一员)、额外三员、步战兵三百五十一名、守兵四百二十二名(内除舵工、炊粮十五名、乌龙水兵一名),实共兵七百五十七名(以四百二十七名驻防安平镇,以一百五十五名分防鹿耳门汛,以六十名分防打鼓山,以五十名分防东港汛,以六十名分防蛲港、赤嵌、万丹、岐后、大林埔、下淡水、西溪、加藤、大军麓各塘)、澄字号战船十五只.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0 页
澎湖水师协副将一员(驻劄澎湖妈宫,统辖本标二营官兵)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0 页
澎湖左营
游击一员(驻劄妈宫,副将中军,管本营官兵)、守备一员(驻防妈宫)、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递年轮防妈宫、将军澳、大妈祖澳)、外委六员、额外三员、步战兵四百
游击一员(驻劄妈宫,副将中军,管本营官兵)、守备一员(驻防妈宫)、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递年轮防妈宫、将军澳、大妈祖澳)、外委六员、额外三员、步战兵四百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1 页
十九名、守兵五百名(内除舵工、炊粮十六名、水兵……名),实共兵九百零二名(以四百五十六名驻防妈宫,以一百名分防妈祖澳港口,以二十八名分防妈祖澳新城内,以二十八名分防挽门汛,以二十八名分防新城东港,以二十八名分防水埯汛,以三十名分防里汛,以二十五名分防里炮台,以六十名分防将军澳,以九十名分防文良港,以十名分防风匮炮台)、绥字号战[船]七只.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1 页
澎湖右营
游击一员(驻劄妈宫,管辖本营官兵)、守备一员(驻防妈宫)、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递年轮防妈宫、北山、妈祖澳等汛)、外委七员、额外三员、步战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五百名(内除舵水、炊粮十五名、水兵一名),实共兵九百零三名(以三百二十三名驻防妈宫西路,以一百名分防妈祖澳,以二十八名分防新城西炮台,以二十八名分防妈祖澳新城内,以一百名分防西屿内堑汛,以二十八名分防内堑炮台,以五十名分防外堑汛,以五十名分防外堑炮台,以三十名分防小门汛,以一百名分防北山汛,以一百名分防吉贝汛)、宁字号战船一十六只.
台湾府治(总兵官一员,中、左、右三营游击三员,守备三员,千总五员,把总十一员,外委十六员,额外八员,共兵二千五百一十八名,马兵一百二十名,城守营参将
游击一员(驻劄妈宫,管辖本营官兵)、守备一员(驻防妈宫)、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递年轮防妈宫、北山、妈祖澳等汛)、外委七员、额外三员、步战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五百名(内除舵水、炊粮十五名、水兵一名),实共兵九百零三名(以三百二十三名驻防妈宫西路,以一百名分防妈祖澳,以二十八名分防新城西炮台,以二十八名分防妈祖澳新城内,以一百名分防西屿内堑汛,以二十八名分防内堑炮台,以五十名分防外堑汛,以五十名分防外堑炮台,以三十名分防小门汛,以一百名分防北山汛,以一百名分防吉贝汛)、宁字号战船一十六只.
台湾府治(总兵官一员,中、左、右三营游击三员,守备三员,千总五员,把总十一员,外委十六员,额外八员,共兵二千五百一十八名,马兵一百二十名,城守营参将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2 页
一员,左军把总一员,额外一员,兵八十五名,马二十匹,右军千总一员,兵一百七十一名,马二十匹.
岳帝庙堆(中营安兵五名)、府衙门堆(中营安兵五名)、十字街堆(左营安兵五名)、关帝庙堆(左营安兵五名)、枋桥头堆(右营安兵五名)、开仙宫堆(右营安兵五名)、涂墼埕塘(城守左军安兵五名),以上俱府城内.
南台塘(在府治小西门外,安兵五名)、盐水埔汛(在府治南十里,外委一员,安兵一十九名)、角带围塘(在府治东南十三里,安兵五名)、港冈塘(在府治东南十里,安兵六名)、埤仔头塘(在府治南十五里,安兵十名,嘉庆十年移雁门关塘置此)、大湖塘(在府治南二十里,安兵五十名)、半路竹塘(在府治南二十五里,安兵六名)、岗山汛(在府治东南三十里,驻防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安兵一百四十五名,嘉庆十五年裁山头、山腰、山尾三塘,并入此汛)、罗汉门汛(在府治东六十里,驻防把总一员,外委……安兵七十七名,嘉庆十五年裁康蓬……濑口、南安二塘并入此汛)、猴洞口汛(在府治东三十五里,外委一员,兵八十一名,嘉庆十五年裁……口汛、狗昆崙、碡坑、土地公岭各塘,并入此汛)、茂公汛(在府治东一十五里,外委一员,安兵二十八名),以上系城守营左军管辖.
北台塘(在府治小北门外,安兵五名)、柴头港塘(在府治北五里,安兵五名)、
岳帝庙堆(中营安兵五名)、府衙门堆(中营安兵五名)、十字街堆(左营安兵五名)、关帝庙堆(左营安兵五名)、枋桥头堆(右营安兵五名)、开仙宫堆(右营安兵五名)、涂墼埕塘(城守左军安兵五名),以上俱府城内.
南台塘(在府治小西门外,安兵五名)、盐水埔汛(在府治南十里,外委一员,安兵一十九名)、角带围塘(在府治东南十三里,安兵五名)、港冈塘(在府治东南十里,安兵六名)、埤仔头塘(在府治南十五里,安兵十名,嘉庆十年移雁门关塘置此)、大湖塘(在府治南二十里,安兵五十名)、半路竹塘(在府治南二十五里,安兵六名)、岗山汛(在府治东南三十里,驻防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安兵一百四十五名,嘉庆十五年裁山头、山腰、山尾三塘,并入此汛)、罗汉门汛(在府治东六十里,驻防把总一员,外委……安兵七十七名,嘉庆十五年裁康蓬……濑口、南安二塘并入此汛)、猴洞口汛(在府治东三十五里,外委一员,兵八十一名,嘉庆十五年裁……口汛、狗昆崙、碡坑、土地公岭各塘,并入此汛)、茂公汛(在府治东一十五里,外委一员,安兵二十八名),以上系城守营左军管辖.
北台塘(在府治小北门外,安兵五名)、柴头港塘(在府治北五里,安兵五名)、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3 页
茑松塘(在府治北十里,安兵五名)、木栅塘(在府治北十里,安兵五名)、大穆降汛(在府治东北二十里,驻防外委一员,安兵四十四名,嘉庆十五年裁小桥、大湾、崁下三塘并入此汛)、旧社汛(在府治东二十五里,驻防外委一员,额外一员,安兵四十四名,嘉庆十五年裁拨佳里兴汛、北岸塘并入此汛)、湾里溪塘(在府治北三十里,安兵五名)、豆汛(在府治东北三十里,驻防外委一员,安兵三十名)、目加溜湾汛(在府治北二十五里,驻防把总一员,外委一员,安兵四十一名,嘉庆十五年裁拨水仔尾、乌山头、茇仔林三塘并入此汛)、水堀头塘(在府治北三十五里,安兵五名)、茅港尾塘(在府治北四十里,安兵五名)、铁线桥塘(在府治北五十里,安兵五名)、大武汛(在府治东北六十里,驻防把总一员,外委一员,安兵七十名,嘉庆十五年裁拨本县庄汛并入此汛)、急水溪塘(在府治北六十里,安兵五名)、下加冬汛(在府治北七十里,驻防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安兵九十一名)、八奖溪塘(在府治北八十里,安兵五名)、北势埔塘(在府治北八十里,安兵五名)、大排竹汛(在府治东北八十里,驻防外委一员,安兵四十五名,嘉庆十五年裁拨三嵌汛、哆啰啯塘并入此汛).以上系城守右军管辖.
二滥塘(在府治南三十里,安兵五名)、竿蓁塘(在府治南四十里,外委一员,安兵十五名)、小店塘(在府治南五十里,安兵五名)、观音山塘(在府治南六十里,石井汛千总管辖巡防,安兵十名)、兰坡岭塘(在府治东南七十里,外委一员,安兵十名)、
二滥塘(在府治南三十里,安兵五名)、竿蓁塘(在府治南四十里,外委一员,安兵十五名)、小店塘(在府治南五十里,安兵五名)、观音山塘(在府治南六十里,石井汛千总管辖巡防,安兵十名)、兰坡岭塘(在府治东南七十里,外委一员,安兵十名)、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4 页
石井汛(在府治东南六十里,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安兵一百二十名,分防观音……)、溪边塘(在府治东南七十五里,安兵五名)、苦苓门塘(在府治南七十里,安兵五名)、凤山城(在府治南八十里,参将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外委二员,额外四员、兵五百名,马三十匹)、打鹿潭塘(在府治南九十里,安兵五名)、坪仔头塘(在府治南九十里,外委一员,安兵十名)、攀桂桥汛(在府治东南八十里,把总一员,安兵五十一名)、旧城汛(在府治西南六十里,把总一员,安兵一百六十名)、蕃薯汛(在府治南六十五里,外委一员,安兵一十二名)、水底汛(在府治南一百六十里,驻防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安兵一百五十名).以上系南路营管辖.
阿猴塘(在府治东南一百里,离凤山县二十里,安兵十名)、山猪毛口汛(在府治东南一百一十里,离凤山县三十里,都司驻劄,把总一员、额外二员,安兵二百五十九名,马十匹)、阿里港汛(在府治东南八十里,外委一员,安兵六十名,兼武洛汛)、新园汛(在府治南一百里,千总一员,安兵一百名)、东港汛(在府治西南一百一十里,外委一员,安兵四十五名)、万丹汛(在府治东南一百里,把总一员,安兵五十名)、茄藤港塘(在府治南一百一十里,安兵五名)、放塘(在府治南一百二十里,安兵五名)、大昆麓塘(在府治南一百三十里,安兵五名)、枋汛(在府治南一百四十里,外委一员,安兵三十名).以上系下淡水营管辖.
阿猴塘(在府治东南一百里,离凤山县二十里,安兵十名)、山猪毛口汛(在府治东南一百一十里,离凤山县三十里,都司驻劄,把总一员、额外二员,安兵二百五十九名,马十匹)、阿里港汛(在府治东南八十里,外委一员,安兵六十名,兼武洛汛)、新园汛(在府治南一百里,千总一员,安兵一百名)、东港汛(在府治西南一百一十里,外委一员,安兵四十五名)、万丹汛(在府治东南一百里,把总一员,安兵五十名)、茄藤港塘(在府治南一百一十里,安兵五名)、放塘(在府治南一百二十里,安兵五名)、大昆麓塘(在府治南一百三十里,安兵五名)、枋汛(在府治南一百四十里,外委一员,安兵三十名).以上系下淡水营管辖.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5 页
水堀头塘(在府治北九十里,安兵六名)、八奖溪塘(在府治北八十里,安兵一十名)、嘉义县城(在府治……一百里,都司驻劄,把总一员、外委一员、额外四员,安兵五百名,马三十五匹)、外四汛(把总一员,巡防兵二十四名,驻嘉义城外)、山底塘(在嘉义县东门外,安兵六名)、牛稠溪(在府治北一百五里,安兵五名)、打猫塘(在府治北一百十里,安兵五名)、大埔林汛(在府治北一百二十里,外委一员,安兵二十名)、斗六门汛(在府治东北一百四十五里,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外委一员,安兵一百八十名)、虎尾溪汛(在府治北一百四十四里,原设外委一员,安兵一十九名)、虎尾溪塘(在府治北四十里,原设兵五名)、他里雾汛(在府治北一百三十里,设外委一员,安兵四十名)、中路头塘(在府治北一百四十里,原设兵十名)、西螺汛(在府治北一百五十里,设把总一员、外委一员,安兵六十九名)、三条圳塘(在府治北一百五十五里,原设兵十五名)、大崙脚汛(在府治北一百里,原设外委一员,安兵三十九名)、林圮埔汛(在府治北一百七十里,原设外委一员,安兵三十名)、笨港汛(在府治西北一百里,原设千总一员、外委一员、安兵八十九名)、盐水港汛(在府治西北八十里,原设把总一员,安兵一百名)、水沙连汛(在府治东北一百七十里,原设千总一员、外委一员,安兵一百名).以上系北路右营管辖.
东螺塘(在府治北一百六十里,兵十名)、大武郡塘(在府治北一百七十里,兵五
东螺塘(在府治北一百六十里,兵十名)、大武郡塘(在府治北一百七十里,兵五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6 页
名)、燕雾汛(在府治北一百八十里,把总一员,兵四十名)、燕雾塘(在府治北一百七十五里,兵五名)、番仔沟塘(在府治北一百七十里,安兵五名)、枋桥塘(在府治北一百八十里,兵五名)、溪口(兵一十名)、二林汛(在府治西北一百五十里,外委一员,兵五名)、赤涂崎塘(在府治北一百九十里,兵五名)、南北投汛(在府治东北一百九十里,把总一员、外委一员,兵九十九名)、彰化县城(副将驻劄,都司一员、千总一员、外委一员、额外二员、兵五百六十五名,马五十匹,在府北二百里)、外四汛(把总一员、额外一员,巡防兵四十五名,驻彰化县北门外)、底塘(在彰化县南门外,兵五名)、八卦山汛(在彰化县东门外,把总一员、外委一员,兵一百名,嘉庆十五年裁柳树汛,并入此汛)、猫雾汛(在府治东北二百二十里,千总一员、外委一员,兵八十五名)、葫芦墩汛(在府治东北二百二十五里,外委一员,兵四十名,嘉庆十五年裁柳树湳外委一员、兵三十四名、二八水兵六名置此)、大肚溪塘(在府治北二百十里,兵五名)、四张犁汛(在府治东北二百二十里,外委一员,兵三十名,嘉庆十五年裁移马芝遴、大突、二林、二八水各塘置此)、沙辘塘(在府治北二百二十里,兵五名)、牛骂头汛(在府治北二百三十里,额外一员,兵二十五名)、大里杙汛(在府治东北二百二十五里,外委一员,兵五十名,乾隆五十三年设)、触口汛(离府治一百六十里,额外一员,兵三……)、崁项汛(离府治二百五十里,外委一员,兵五十名,嘉庆十五年裁虎仔坑兵十名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7 页
,并入此汛).以上系北路中营管辖.
大甲溪汛(在府治北二百五十里,外委一员,兵三十名,今奏请添兵,将守备移驻)、吞霄塘(在府治北二百七十里,兵十名)、猫盂塘(在府治北二百六十里,兵五名)、大安海口汛(在府治西北二百六十里,把总一员、外委一员,兵七十四名)、白沙墩塘(在府治北二百九十五里,外委一员,兵十名)、加志阁塘(在府治北三百一十里,外委一员,兵三十八名)、后汛(在府治北三百一十里,千总一员,兵五十三名)、中港汛(在府治北三百二十九里,把总一员、外委一员,兵五十八名)、香山塘(在府治北三百三十五里,兵十名)、海口汛(在府治西北三百四十五里,额外一员,兵十二名)、竹堑厅治(在府治北三百五十九里,守备驻防,今奏请将镇标右营游击移驻,千总一员、外委一员、额外二员,兵二百九十四名,马十五匹)、杨梅坜汛(在府治北四百里,把总一员,兵六十七名)、桃仔园汛(在府治北四百三十里,把总一员,兵一十五名)、南嵌汛(在府治北四百三十九里,外委一员,兵二十六名).以上系北路右营管辖.
艋舺营汛(在府治北五百二十八里,参将驻劄,陆路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外委二员,兵四百五十名,马一十匹)、大鸡笼汛(离艋舺六十里,千总一员,兵九十名)、马鍊汛(离艋舺九十里,外委一员,兵三十名)、水转脚汛(离艋舺三十里,外委一员,兵三十五名)、三貂港汛(离艋舺一百零一里,把总一员,兵三十名)、海山口汛(离艋舺
大甲溪汛(在府治北二百五十里,外委一员,兵三十名,今奏请添兵,将守备移驻)、吞霄塘(在府治北二百七十里,兵十名)、猫盂塘(在府治北二百六十里,兵五名)、大安海口汛(在府治西北二百六十里,把总一员、外委一员,兵七十四名)、白沙墩塘(在府治北二百九十五里,外委一员,兵十名)、加志阁塘(在府治北三百一十里,外委一员,兵三十八名)、后汛(在府治北三百一十里,千总一员,兵五十三名)、中港汛(在府治北三百二十九里,把总一员、外委一员,兵五十八名)、香山塘(在府治北三百三十五里,兵十名)、海口汛(在府治西北三百四十五里,额外一员,兵十二名)、竹堑厅治(在府治北三百五十九里,守备驻防,今奏请将镇标右营游击移驻,千总一员、外委一员、额外二员,兵二百九十四名,马十五匹)、杨梅坜汛(在府治北四百里,把总一员,兵六十七名)、桃仔园汛(在府治北四百三十里,把总一员,兵一十五名)、南嵌汛(在府治北四百三十九里,外委一员,兵二十六名).以上系北路右营管辖.
艋舺营汛(在府治北五百二十八里,参将驻劄,陆路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外委二员,兵四百五十名,马一十匹)、大鸡笼汛(离艋舺六十里,千总一员,兵九十名)、马鍊汛(离艋舺九十里,外委一员,兵三十名)、水转脚汛(离艋舺三十里,外委一员,兵三十五名)、三貂港汛(离艋舺一百零一里,把总一员,兵三十名)、海山口汛(离艋舺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8 页
十里,外委一员,兵六十名)、三瓜仔汛(离营汛七十里,外委一员,兵十名)、龟山崙岭汛塘(离艋舺二十五里,兵十名)、暖暖塘(离艋舺营汛五十里,兵十名)、灿光塘(离艋舺营汛八十五里,兵十名).以上系艋舺陆路管辖.
沪尾台汛(水师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外委一员、额外三员,兵五百三十名)、八里坌汛(离艋舺三十里,外委一员,兵三十名)、金包里汛(离艋舺九十二里,把总一员、外委一员,兵五十名)、石门汛(离艋舺十二里,外委一员,兵三十名)、小鸡笼塘(离艋舺五十二里,兵十名)、北港塘(离沪尾四里,兵五十名).以上系艋舺沪尾水师管辖.
噶玛兰五围厅治(离艋舺营汛二百一十里,都司驻劄,千总一员、外委二员、额外一员,兵三百六十名)、头围汛(南至三围塘十二里,北至炮台塘五里,守备一员、外委一员,兵一百名)、三貂汛(南至北关汛六十里,北与艋舺分管交界十里,千总一员,兵五十名)、溪洲汛(北至五围城汛十二里,南至加礼远汛二十里,把总一员,兵四十名)、苏澳汛(离加礼远汛二十里,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加礼远汛(北至溪洲汛二十里,南至苏澳汛二十里,额外一员,兵五十名)、北关汛(南至炮台塘十里,北至三貂汛六十里,外委一员,兵四十名)、三围塘(离头围汛十二里,兵十名)、炮台塘(离头围汛五里,兵十五名).以上系噶玛兰管.
沪尾台汛(水师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外委一员、额外三员,兵五百三十名)、八里坌汛(离艋舺三十里,外委一员,兵三十名)、金包里汛(离艋舺九十二里,把总一员、外委一员,兵五十名)、石门汛(离艋舺十二里,外委一员,兵三十名)、小鸡笼塘(离艋舺五十二里,兵十名)、北港塘(离沪尾四里,兵五十名).以上系艋舺沪尾水师管辖.
噶玛兰五围厅治(离艋舺营汛二百一十里,都司驻劄,千总一员、外委二员、额外一员,兵三百六十名)、头围汛(南至三围塘十二里,北至炮台塘五里,守备一员、外委一员,兵一百名)、三貂汛(南至北关汛六十里,北与艋舺分管交界十里,千总一员,兵五十名)、溪洲汛(北至五围城汛十二里,南至加礼远汛二十里,把总一员,兵四十名)、苏澳汛(离加礼远汛二十里,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加礼远汛(北至溪洲汛二十里,南至苏澳汛二十里,额外一员,兵五十名)、北关汛(南至炮台塘十里,北至三貂汛六十里,外委一员,兵四十名)、三围塘(离头围汛十二里,兵十名)、炮台塘(离头围汛五里,兵十五名).以上系噶玛兰管.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69 页
安平镇(台协水师副将驻劄,台协中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四员、额外五员,兵四十七名,台协右营都司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外委四员、额外三员,兵四百二十七名,离府治水程七里)、鹿耳门口汛(台协中营千总一员、台协右营千总一员,兵各一百五十名,驻防中右两营,游击、都司、守备按季轮防,离府治水程三十里)、大港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离府治水程七里)、茄藤仔塘(兵五名,离府治二十里)、喜树仔塘(兵五名,离府治三十里)、昆身头塘(兵五名)、蛲港塘(兵五名,离府治三十里)、蚊港汛(把总一员,兵一百名,离府治五十三里)、南鲲身塘(兵五名,离府治水程四十里)、北门屿塘(兵五名,离府治四十里)、马沙沟塘(兵五名,离府治三十里).以上系台协中营管辖.
打鼓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离府治西南八十里)、蛲港塘(兵五名,离府治三十五里)、赤嵌塘(兵五名,离府治四十里)、万丹塘(兵五名,离府治南六十里)、岐后汛(兵十名,离府治南九十里)、大埔林塘(兵五名,离府治南一百里)、下淡水塘(兵…名,离府治南 百零五里)、西溪塘(兵十名,离府治一百五里)、东港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离府治西南一百十里)、茄藤港塘(兵五名,离府治一百一十三里)、放塘(兵五名,离府治西南一百二十五里)、大昆麓塘(外委一员,兵五名,离府治一百三十五里).以上系台协右营管辖.
打鼓汛(把总一员,兵六十名,离府治西南八十里)、蛲港塘(兵五名,离府治三十五里)、赤嵌塘(兵五名,离府治四十里)、万丹塘(兵五名,离府治南六十里)、岐后汛(兵十名,离府治南九十里)、大埔林塘(兵五名,离府治南一百里)、下淡水塘(兵…名,离府治南 百零五里)、西溪塘(兵十名,离府治一百五里)、东港汛(把总一员,兵五十名,离府治西南一百十里)、茄藤港塘(兵五名,离府治一百一十三里)、放塘(兵五名,离府治西南一百二十五里)、大昆麓塘(外委一员,兵五名,离府治一百三十五里).以上系台协右营管辖.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70 页
鹿港汛(台协左营游击驻劄,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一员、额外二员,兵三百零七名,离府治西北一百九十里)、水里港汛(外委一员,兵二十名,离府治西北二百二十里)、番仔挖塘(兵五名,离府治西北一百八十里)、王功海口汛(千总一员,兵一百名,离府治西北一百八十五里)、笨港汛(台协右营守备驻防,把总一员,兵一百五十名,离府治西北一百里)、仔挖塘(兵五名,离府治西北一百一十里)猴树港汛(兵十名,离府治西北九十里)、海丰港汛(外委一员,兵二十名,离府治西北一百四十里)、新店汛(把总一员,兵七十五名,离府治西北七十七里)、三林港汛(外委一员,兵五十名,离府治西北一百六十里).以上系台协左营管辖.
澎湖妈宫(副将驻劄,左右两营游击守备各一员,千总、把总各二员,外委九员、额外六员,兵七百七十九名)、妈祖澳港口(左右营兵各一百名,千、把总各一员)、大妈祖宫新城内(把总一员,左右营兵各二十八名)、挽门汛炮台(兵二十八名,左营辖)、水埯台(兵二十八名,左营辖)、将军澳(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将军澳炮台(兵二十八名,左营辖)、里汛(外委一员,兵三十名,左营辖)、里炮台(兵二十八名,左营辖)、文良港汛(外委一员,兵九十名,左营辖)、风匮尾炮台(兵十名,左营辖)、妈祖澳新城内(兵二十八名,右营辖)、西屿头(外委一员,兵一百名,右营辖)、外堑炮台汛(兵十五名,右营辖)、小门汛(兵三十名,右营辖)、内堑炮台(兵二十八名
澎湖妈宫(副将驻劄,左右两营游击守备各一员,千总、把总各二员,外委九员、额外六员,兵七百七十九名)、妈祖澳港口(左右营兵各一百名,千、把总各一员)、大妈祖宫新城内(把总一员,左右营兵各二十八名)、挽门汛炮台(兵二十八名,左营辖)、水埯台(兵二十八名,左营辖)、将军澳(把总一员,兵六十名)、将军澳炮台(兵二十八名,左营辖)、里汛(外委一员,兵三十名,左营辖)、里炮台(兵二十八名,左营辖)、文良港汛(外委一员,兵九十名,左营辖)、风匮尾炮台(兵十名,左营辖)、妈祖澳新城内(兵二十八名,右营辖)、西屿头(外委一员,兵一百名,右营辖)、外堑炮台汛(兵十五名,右营辖)、小门汛(兵三十名,右营辖)、内堑炮台(兵二十八名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71 页
,右营辖)、外堑汛(外委一员,兵五十名,右营辖)、北山汛(把总一员,兵一百名,右营辖)、吉贝汛(外委一员,兵一百名,右营辖).
(以上系曾敦仁、翁守训同采)
北路淡水营,自乾隆二十年起,旧制原设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五员、额外二员、马步战守兵丁六百二十九名额、马一十匹、战船二只,分防艋舺渡头汛、大鸡笼汛、海山口汛、八里坌汛、右石门汛、金包里汛、炮台塘、北港塘、小鸡笼塘、墩塘、长道坑塘、斗六汛、五塘,俱系都司管辖.陆路地方东至三貂一百零六里,西至石头溪与北右营交界三十五里,南至山林三十里,北至海三十里.水洋上至三貂一百里,下[至]中港溪与台协水师左营交界一百五十里,隶北路协□将统管.所建营房、汛塘、衙署、军□库局,较…房,俱于嘉庆十年……月间遭…匪蔡牵帮□攻陷,焚…存署都…陈廷梅…兵打仗…续,都司陈阶升随于是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到淡水接任,收回营制.嗣因兵力单薄,嘉庆十一年间奉文在台就淡招募水兵一百五十名添防.嘉庆十五年,奉文就台协水师三营裁拨台募水兵一百九十八名,随驾平字一号、二号、定字三号、澄字四号战船四只,到淡添防,即将北路淡水营都司改为艋舺营游击.案于嘉庆十三年间奉文奏准.
(以上系曾敦仁、翁守训同采)
北路淡水营,自乾隆二十年起,旧制原设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五员、额外二员、马步战守兵丁六百二十九名额、马一十匹、战船二只,分防艋舺渡头汛、大鸡笼汛、海山口汛、八里坌汛、右石门汛、金包里汛、炮台塘、北港塘、小鸡笼塘、墩塘、长道坑塘、斗六汛、五塘,俱系都司管辖.陆路地方东至三貂一百零六里,西至石头溪与北右营交界三十五里,南至山林三十里,北至海三十里.水洋上至三貂一百里,下[至]中港溪与台协水师左营交界一百五十里,隶北路协□将统管.所建营房、汛塘、衙署、军□库局,较…房,俱于嘉庆十年……月间遭…匪蔡牵帮□攻陷,焚…存署都…陈廷梅…兵打仗…续,都司陈阶升随于是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到淡水接任,收回营制.嗣因兵力单薄,嘉庆十一年间奉文在台就淡招募水兵一百五十名添防.嘉庆十五年,奉文就台协水师三营裁拨台募水兵一百九十八名,随驾平字一号、二号、定字三号、澄字四号战船四只,到淡添防,即将北路淡水营都司改为艋舺营游击.案于嘉庆十三年间奉文奏准.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72 页
台湾北路附近沪尾之艋舺地方,远在台北,仅责成都司分防,每遇海口有事,不惟台湾镇远在郡城,鞭长莫及,即北路协驻劄彰化,往返数日,亦属缓不济急.请将福建台湾水师右营游击移驻艋舺,作为艋舺营游击,管理淡水北路营务.淡水营都司移驻台湾水师右营,作为台湾水师右营都司.其原设兴化协右营守备,移驻沪尾炮台,作为沪尾水师守备,管辖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四员、额外三员.又延平协左营守备,准其移驻艋舺,作为艋舺营游击中军守备,管辖陆路弁兵.其应添千把、外委等官,准其于台湾各营内通融酌拨等因;奉行添设在案.艋舺营游击改为水师参将,案于道光四年间奉文奏准,将艋舺游击改为水师参将,……艋舺……管辖.艋舺路中军守备、沪尾水……备兼辖……头围汛守……,统辖水陆地方,水洋…大…港,与台协…营交界起,至噶玛兰折入苏澳界止,计水洋七百馀里.(附图)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73 页
图形:请参阅原书
台湾采访册图之一
台湾采访册图之一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74 页
图形:请参阅原书
台湾采访册图之二
台湾采访册图之二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75 页
图形:请参阅原书
台湾采访册图之三
台湾采访册图之三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76 页
图形:请参阅原书
台湾采访册图之四
台湾采访册图之四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77 页
图形:请参阅原书
台湾采访册图之五
台湾采访册图之五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78 页
噶玛兰营,新辟地,始入版图.嘉庆十八年奉文奏准安设营伍,设立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二员、额外外委三员,由内地上府延、建、汀、邵拨戍兵丁三百九十五名,统归艋舺营游击兼辖.守备同通判驻劄五围,存城把总一员、协防外委一员、额外外委二员、兵丁二百一十五名.自五围至三围,计程十二里.三围应设一汛,安兵十名.三围至头围,计程十二里.头围应派千总一员、兵八十名,同县丞驻劄防范.该地乌石港口,建筑炮台一座,拨兵架炮防守.其将近头围五里之外,地名硬枋,高山险峻,为噶玛兰全境咽喉要道,建盖北关一座,派外委一员、兵三十名,驻劄防守,专司启闭盘诘奸宄,毋许溷迹潜入.由北关至山脚,计程二十五里.岭脚,安设一汛,派额外外委一员、兵二十名驻劄防守.其由五围至溪洲,计程十二里.溪洲应派把总一员、兵四十名驻劄巡防在案.
噶玛兰营添设都司案,于道光四年间奉文奏准.噶玛兰地方于嘉庆十八年,始入版图.在台湾极北,西面靠山,东临大海.其南北两面,皆系山海交错,距郡一千三百馀里.该营原归艋舺营水师游击统辖.惟查艋舺营由陆入兰,程途尚须三日.若水师兵一遇顺风,可以朝发夕至.该处系生番地界,匪船出没,势所不免.原设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共兵四百名,除分驻巡防外,存城兵丁囗有二百一十五名,力既单薄,缉捕恐难周备.自应添设将弁兵丁,期于巡防有所裨益.艋舺营游击改为水师参将,
噶玛兰营添设都司案,于道光四年间奉文奏准.噶玛兰地方于嘉庆十八年,始入版图.在台湾极北,西面靠山,东临大海.其南北两面,皆系山海交错,距郡一千三百馀里.该营原归艋舺营水师游击统辖.惟查艋舺营由陆入兰,程途尚须三日.若水师兵一遇顺风,可以朝发夕至.该处系生番地界,匪船出没,势所不免.原设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共兵四百名,除分驻巡防外,存城兵丁囗有二百一十五名,力既单薄,缉捕恐难周备.自应添设将弁兵丁,期于巡防有所裨益.艋舺营游击改为水师参将,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79 页
专管兰境洋面,仍兼管噶玛兰陆路军务,并于北路左营及台湾城守营抽拨战守兵二百名,再于艋舺抽去陆兵一百名,拨入兰营,加以原设额兵,共有七百名,兵力较厚,足壮声威,并须添设都司一员,驻劄五围城内,将原设五围城内守备移驻头围.其原设头围千总,移驻三貂.再添千总一员、外委二员,以资钤束等因.奉行添设在案.
一、乾隆四十八年,将各营分配各官养廉兵粮裁去,按县给与养廉银两,其所裁兵粮,添设实兵操防.
一、乾隆五十五年,增设全台陆路各营马三百匹,马兵三百名.其马兵由内营按起拨换,其马匹倒毙,每年由台湾选派守备都司一员、把总一员,赴口外购回,照额匀补.
一、嘉庆十年,添设水师哨船善字号同安梭船三十只,归台协副将统领巡洋缉捕,分配台协三营、北路淡水营管驾.
一、戍台水陆兵丁,俱按照头、二、三、四起内营按班拨换,惟噶玛兰营头起三…拨换两次,旧制新兵…戍兵班满,兵…换回,皆由府治鹿耳门配渡.嘉庆十五年,将嘉义以北换回旧兵,改由鹿仔港配渡,竹堑以北换回旧兵,改由八里坌配渡.其来戍新兵,仍由府治鹿耳门渡台,归总镇点验,分发收伍.
一、乾隆四十八年,将各营分配各官养廉兵粮裁去,按县给与养廉银两,其所裁兵粮,添设实兵操防.
一、乾隆五十五年,增设全台陆路各营马三百匹,马兵三百名.其马兵由内营按起拨换,其马匹倒毙,每年由台湾选派守备都司一员、把总一员,赴口外购回,照额匀补.
一、嘉庆十年,添设水师哨船善字号同安梭船三十只,归台协副将统领巡洋缉捕,分配台协三营、北路淡水营管驾.
一、戍台水陆兵丁,俱按照头、二、三、四起内营按班拨换,惟噶玛兰营头起三…拨换两次,旧制新兵…戍兵班满,兵…换回,皆由府治鹿耳门配渡.嘉庆十五年,将嘉义以北换回旧兵,改由鹿仔港配渡,竹堑以北换回旧兵,改由八里坌配渡.其来戍新兵,仍由府治鹿耳门渡台,归总镇点验,分发收伍.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80 页
一、旧制总兵官以下至都司、守备,皆三年俸满更调,乾隆五十一年,此例停止,总兵官历俸三年,奏请升见.嘉庆十五年,奏请之例亦复停止.副将、参、游、都、守,必俟五年俸满,方准升调.惟水师缺多人少,不计.其千总三年历俸,由内营选拨调换.把总由台开缺拔补.俸满把总回省,收标候缺.外委均随班拨换.道光四年,将千把、外委换回之例奏停,升迁事故概就台拔补.道光八年,仍奏复旧制.千把由内营选拨对品更调,外委随班换戍.
一、总兵官一员,年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银五百一十一两五钱七分五厘六毫,养廉银一千五百两,马乾十六匹.副将三员,每员年各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银三百七十七两四钱五分七厘六毛,养廉八百两,马乾十二匹.参将三员,每员年各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银二百四十二两三钱三分九厘六毛,养廉银五百两,马乾六匹.游击七员,每员年各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银二百三十一两二钱三分九厘六毛,养廉银四百两,马乾六匹.都司五员,年各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银一百四十一两三钱九分三厘六毛,养廉银二百四十两,马乾四匹.守备十六员,每员年各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银九十两七钱五厘六毛,养廉银二百两,马乾四匹.千总每员年支俸薪银四十八两,养廉银一百二十两,马乾二匹.把总每员年支俸薪银三十六两,养廉银九十
一、总兵官一员,年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银五百一十一两五钱七分五厘六毫,养廉银一千五百两,马乾十六匹.副将三员,每员年各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银三百七十七两四钱五分七厘六毛,养廉八百两,马乾十二匹.参将三员,每员年各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银二百四十二两三钱三分九厘六毛,养廉银五百两,马乾六匹.游击七员,每员年各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银二百三十一两二钱三分九厘六毛,养廉银四百两,马乾六匹.都司五员,年各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银一百四十一两三钱九分三厘六毛,养廉银二百四十两,马乾四匹.守备十六员,每员年各支俸薪、蔬菜、心红、纸张银九十两七钱五厘六毛,养廉银二百两,马乾四匹.千总每员年支俸薪银四十八两,养廉银一百二十两,马乾二匹.把总每员年支俸薪银三十六两,养廉银九十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81 页
两,马乾二匹.外委饷与步战兵同.每员年各支养廉银十八两,马战兵每名月各支饷银二两,月小一两九钱三分三厘二毛.步战兵每名月各支饷银一两五钱,月小一两四钱五分.守兵每名月支饷银一两,月小九钱六分六厘六毛.马匹支草乾银一两,月小九钱六分六厘六毛.官马、操马一律.官自把总以上,副将以下,每月朋扣存司银二钱,马兵一钱,战兵五分,守兵三分.外委马步战守兵,每名每月支米三斗,月小二斗九升.官兵俸饷廉乾等银,按年派员赴省领运,交台湾府库按季按月给营支领.澎湖归澎湖厅库给发.噶玛兰由噶玛兰厅就地徵钱粮等项开销发领.兵米就所属之厅县仓支放.
一、雍正二年,赏给戍囗兵丁每户每月米一斗,七年赏给戍兵赡家银四万两,由…督匀给.岁以为常.八年,总兵王郡奏准发帑就台购置田园、鱼塭,岁收租息,赏给戍兵游巡、红事、白事、运殖等费.每兵游巡日给银一分五厘.每兵娶妻、子女婚娶各给银三两.每兵丁父母忧,身故妻亡,各给银四两.每兵身故,运骸回籍,途远者给银三两,近者一两五钱.官之收埋运柩,照其支食养廉名粮计算类推.乾隆五年,赏给戍兵更换往来盘费,以程途远近分上、中、下游,上游银二两,中游银一两五钱,下游银一两.五十三年,将林爽文案内抄没田产递年租息,赏给戍兵加饷,每名每月加给银四钱.
一、台澎各营战船,经总督满保题定,归台湾道设厂监修.道光六年,奏令台湾府
一、雍正二年,赏给戍囗兵丁每户每月米一斗,七年赏给戍兵赡家银四万两,由…督匀给.岁以为常.八年,总兵王郡奏准发帑就台购置田园、鱼塭,岁收租息,赏给戍兵游巡、红事、白事、运殖等费.每兵游巡日给银一分五厘.每兵娶妻、子女婚娶各给银三两.每兵丁父母忧,身故妻亡,各给银四两.每兵身故,运骸回籍,途远者给银三两,近者一两五钱.官之收埋运柩,照其支食养廉名粮计算类推.乾隆五年,赏给戍兵更换往来盘费,以程途远近分上、中、下游,上游银二两,中游银一两五钱,下游银一两.五十三年,将林爽文案内抄没田产递年租息,赏给戍兵加饷,每名每月加给银四钱.
一、台澎各营战船,经总督满保题定,归台湾道设厂监修.道光六年,奏令台湾府
全台军制条目 第 182 页
匀修.于是,府亦设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