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第 1a 页 WYG0504-0824a.png

畿辅通志卷三十八
兵制
成周之制天子之六军皆取于六乡其馀甸稍县都
之师大都以备守卫其有征伐虽各以师从而大司
马所帅六乡之赋为多徵以甘誓之召六卿管子之
参国五鄙则是乃三代之通制也唐之府兵通天下
凡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在关中者二百六十有
卷三十八 第 1b 页 WYG0504-0824b.png

兵制惟兹为善幽燕突骑自古为天下雄自宋以前
常为北州重镇辽金之兴并以为根本设兵益众元
明一统皆建都于兹所置畿内之兵据险要守列城
者与各路等凡有征伐皆调各路之兵而都下之兵
不过以备宿卫久而军政弛纵冗滥滋多本末并弱
终以不振我
朝定鼎聚重兵于京师而总理畿内军务则有提督四
卷三十八 第 2a 页 WYG0504-0825a.png

以次分守而凡征讨不庭皆大出禁旅以控驭诸军
是以天戈所挥应时扫荡威棱远抗精神折冲实与
成周司马九伐之法盛唐关内府兵之制先后同揆
故具列
本朝军政而别录自汉以降略可考者附志于后云
京营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一员
卷三十八 第 2b 页 WYG0504-0825b.png

右翼步军总尉协理三营一员
按旧制九门步军系兵部职方司汉主事专管
康熙十三年改设提督九门步军统领一员两
翼总尉各一员旧设三营各参将一员游击一
员把总五员原属督捕管辖康熙三十年改归
九门提督统辖于各营员额又增设守备千把
等员
卷三十八 第 3a 页 WYG0504-0825c.png

正阳门城门尉二员(满洲官以下同)
城门校二员(满洲官以下同)
千总二员(绿旗官以下同内外十七门原设指挥千百户顺治四年改为千总)
八旗甲兵共二十名绿旗门军四十名
安定门城门尉二员
城门校二员
千总二员
卷三十八 第 3b 页 WYG0504-0825d.png

德胜门城门尉二员
城门尉二员
千总二员
正黄旗甲兵三十名绿旗门军四十名
东直门城门尉二员
城门校二员
千总二员
卷三十八 第 4a 页 WYG0504-0826a.png

西直门城门尉二员
城门校二员
千总二员
正红旗甲兵三十名绿旗门军四十名
朝阳门城门尉二员
城门校二员
千总二员
卷三十八 第 4b 页 WYG0504-0826b.png

阜成门城门尉二员
城门校二员
千总二员
镶红旗甲兵三十名绿旗门军四十名
崇文门城门尉二员
城门校二员
千总二员
卷三十八 第 5a 页 WYG0504-0826c.png

宣武门城门尉二员
城门校二员
千总二员
镶蓝旗甲兵三十名绿旗门军四十名
京城外七门
东便门城门尉一员(汉军官以下同)
城门校二员(汉军官以下同)
卷三十八 第 5b 页 WYG0504-0826d.png

镶黄旗甲兵十名绿旗门军四十名
西便门城门尉一员
城门校一员
千总二员
正黄旗甲兵十名绿旗门军四十名
广渠门城门尉一员
城门校一员
卷三十八 第 6a 页 WYG0504-0827a.png

正白旗甲兵十名绿旗门军四十名
广宁门城门尉一员
城门校一员
千总二员
正红旗甲兵十名绿旗门军四十名
左安门城门尉一员
城门校一员
卷三十八 第 6b 页 WYG0504-0827b.png

镶白旗镶蓝旗甲兵共十名绿旗门军四十名
右安门城门尉一员
城门校一员
千总二员
镶红旗甲兵十名绿旗门军四十名
永定门城门尉一员
城门校一员
卷三十八 第 7a 页 WYG0504-0827c.png

正蓝旗甲兵十名绿旗门军四十名
南苑门
总管一员
防禦八员
巡捕三员
中营
参将一员
卷三十八 第 7b 页 WYG0504-0827d.png

东南二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西南一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外正东守备一员 把总一员
外东南守备一员 把总一员
外正南守备一员 把总一员
海子墙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分防大通桥把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8a 页 WYG0504-0828a.png

参将一员
游击一员
东南一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西南二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外南一守备一员 把总一员
外南二守备一员 把总一员
外南三守备一员 把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8b 页 WYG0504-0828b.png

南营分防
畅春园(原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康熙五十一年增设额外守备一员)
守备二员 把总一员
南营分防
净明园
把总一员
南营分防
卷三十八 第 9a 页 WYG0504-0828c.png

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北营
参将一员
游击一员
内北东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内北西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外东北守备一员 把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9b 页 WYG0504-0828d.png

外西一守备一员 把总一员
分防大通桥把总一员
按三营经制兵共三千三百名内马兵一千二
百名步兵二千一百名俸饷银两草豆或支本
色或召买折乾俱由户部支领康熙四十三年
议准三营兵丁应支米石令仓场侍郎照八旗
兵丁给米之例在京支给
卷三十八 第 10a 页 WYG0504-0829a.png

东路(驻劄通州)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马兵六十名步战兵二十名守兵二十名每岁
俸饷马乾米折银三千四百一十两四钱
南路(驻劄黄村)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马兵六十名步战兵二十名守兵二十名每岁
卷三十八 第 10b 页 WYG0504-0829b.png

西路(驻劄芦沟桥)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马兵六十名步战兵二十名守兵二十名每岁
俸饷马乾米折银三千四百一十两四钱
北路(驻劄沙河)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马兵六十名步战兵二十名守兵二十名每岁
卷三十八 第 11a 页 WYG0504-0829c.png

分守
陵寝各设总管一员副总管二员每旗拖沙喇哈番世职二
员八旗防禦十六员笔帖式二员
丰润县
孝陵
八旗甲兵八十名又总管随身甲一名每岁应
支银二千八百九十二两
卷三十八 第 11b 页 WYG0504-0829d.png

八旗甲兵八十名每岁应支银二千八百八十
两
遵化州
昭西陵
八旗甲兵八十名每岁应支银二千八百八十
两
景陵
卷三十八 第 12a 页 WYG0504-0830a.png

名每岁应支银二千九百二十八两
多罗郡王下甲兵二百二十五名每岁应支银八
千四百六十两米四千九百五十石
辅国公下甲兵五十三名岁支米一千一百六十
六石
蓟州
妃园寝每旗拖沙喇哈番世职一员八旗防禦八员雍
卷三十八 第 12b 页 WYG0504-0830b.png

支银一千四百四十两
驻防(顺治二年分遣八旗官兵驻防历年更置增设)
采育里
正蓝旗防守尉一员
防禦二员
甲兵五十名每岁应支银一千八百两米一千
一百五十石
卷三十八 第 13a 页 WYG0504-0830c.png

正红旗防守尉一员
防禦二员
甲兵五十名每岁应支银一千八百两米一千
一百五十石
固安县
镶红旗防守尉一员
防禦二员
卷三十八 第 13b 页 WYG0504-0830d.png

一百五十石
东安县
镶蓝旗防守尉一员
甲兵五十名每岁应支银一千八百两米一千
一百五十石
三河县
正白旗防守尉一员
卷三十八 第 14a 页 WYG0504-0831a.png

骁骑校二员(康熙三十四年设)
甲兵一百名每岁应支银三千六百两米二千
三百石
宝坻县
镶白旗防守尉一员(康熙十二年设)
防禦二员
甲兵五十名每岁应支银一千八百两米一千
卷三十八 第 14b 页 WYG0504-0831b.png

昌平州
正黄旗防守尉一员
防禦二员
甲兵五十名每岁应支银一千八百两米一千
一百五十石
顺义县
镶黄旗防守尉一员
卷三十八 第 15a 页 WYG0504-0831c.png

甲兵五十名每岁应支银一千八百两米一千
一百五十石
霸州
正黄正红二旗防守尉一员
防禦各一员
甲兵五十名每岁应支银一千八百两米一千
一百五十石
卷三十八 第 15b 页 WYG0504-0831d.png

正黄镶白正红正蓝四旗防禦四员(原设二员康熙二十三年
增设二员)
笔帖式一员
甲兵一百名每岁应支银二千四百九十六两
米二千三百六十五石五斗
独石口
镶黄正白镶红三旗防尉三员(原设二员康熙二十三年增二员五
卷三十八 第 16a 页 WYG0504-0832a.png

甲兵一百名每岁应支银二千四百四十八两
米石在宣属屯粮内支给
千家店
防禦一员(康熙五十年设)
甲兵四十名每岁应支银一千八两米石在宣
属屯粮内支给
冷口
卷三十八 第 16b 页 WYG0504-0832b.png

甲兵五十名每岁应支银一千二百二十四两
米一千一百石
罗文峪
正白镶蓝二旗防禦二员(康熙九年设一员二十三年增设一员)
甲兵四十名每岁应支银九百八十四两米八
百八十石
喜峰口
卷三十八 第 17a 页 WYG0504-0832c.png

甲兵一百名每岁应支银二千四百九十六两
米二千二百石外宽城驿旧设甲兵二名雍正
九年拔补把总岁支俸乾银一百二十二两四
钱
永平府
镶白镶蓝二旗防守尉一员
防禦二员
卷三十八 第 17b 页 WYG0504-0832d.png

甲兵一百名每岁应支银三千六百两米二千
三百石
玉田县
镶黄正白二旗防守尉一员(康熙十二年设)
防禦二员
骁骑校二员
甲兵五十名每岁应支银一千八百两米一千
卷三十八 第 18a 页 WYG0504-0833a.png

滦州
镶白正蓝二旗防守尉一员
防禦各一员
甲兵五十名每岁应支银一千八百两米一千
一百五十石
山海关至威远堡等边八门每门
守禦一员
卷三十八 第 18b 页 WYG0504-0833b.png

保定府
正红镶红二旗城守尉一员
防禦四员
骁骑校四员
甲兵四百一名每岁应支银一万三千七百四
十五两四钱米一万一千五百六十二石二斗
雄县
卷三十八 第 19a 页 WYG0504-0833c.png

防禦二员
笔帖式一员
甲兵五十名每岁应支银二千一百一两七钱
米一千二百九十九石
天津水师营(雍正四年设)
都统一员
协领四员
卷三十八 第 19b 页 WYG0504-0833d.png

防禦四十八员
骁骑校四十八员(以上俱满洲缺)
协领二员
佐领十六员
防禦十六员
骁骑校十六员(以上俱蒙古)
领催前锋甲兵二千名炮手一百四十四名马
卷三十八 第 20a 页 WYG0504-0834a.png

百二十三两米一万一千二百二十七石四斗
五升截漕支给
附载教习守备二员千总七员功加五员捕盗
正舵工四十名夥长十六名副舵工押工正缭
手正碇手正阿班正舢班共一百二十名副缭
手副碇手副阿班副舢班共六十名水手三百
名每岁应支俸薪工食等银一万二千五百九
卷三十八 第 20b 页 WYG0504-0834b.png

二十九石六斗截漕支给
沧州
正白镶白二旗城守尉一员
防禦四员
骁骑校四员
甲兵三百一十一名每岁应支银七千八百三
十六两米六千八百四十二石
卷三十八 第 21a 页 WYG0504-0834c.png

满洲将军一员(康熙三十三年设)
左右翼副都统二员
镶黄旗协领一员(八旗总一员)
八旗满洲佐领各五员
防禦各五员
骁骑校各五员
八旗蒙古佐领各二员
卷三十八 第 21b 页 WYG0504-0834d.png

骁骑校各二员
八旗新蒙古佐领各四员
骁骑校各四员
汉军火器营
镶黄旗协领八旗总一员
佐领各一员
防禦各一员
卷三十八 第 22a 页 WYG0504-0835a.png

满洲蒙古兵二千名汉军火器营兵一千名其
俸饷银米俱由户部支领
张家口
总管一员
防禦八员
甲兵一百六十名其俸饷银俱由户部支领惟
每岁应支官兵俸月米三千九百七十石五斗
卷三十八 第 22b 页 WYG0504-0835b.png

热河(雍正元年设)
总管一员
副总管二员
佐领十六员
骁骑校十六员
甲兵八百名其俸饷银米俱由户部支领
郑家口(雍正元年设)
卷三十八 第 23a 页 WYG0504-0835c.png

佐领六员
防禦六员
骁骑校六员
甲兵六百名其俸饷银米俱由户部支领
镇戍
保定督标营
总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员
卷三十八 第 23b 页 WYG0504-0835d.png

中军副将一员
中军都司一员(原设守备雍正十年改设都司)
左哨千总一员
右哨千总一员
左哨把总二员
右哨把总二员
右营
卷三十八 第 24a 页 WYG0504-0836a.png

中军守备一员
左哨千总一员
右哨千总一员
左哨把总二员
右哨把总二员
两营共马战兵二百名守兵七百四十四名每
岁应支俸饷米折马乾等银二万一千五百九
卷三十八 第 24b 页 WYG0504-0836b.png

前营(雍正十一年增设)
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后营(雍正十一年增设)
游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25a 页 WYG0504-0836c.png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两营马战兵八百名步战兵一千二百名每岁
应支俸饷米折马乾等银六万六千九百五十
八两四钱九分四毫
保定城守营(辖易水新雄二营雍正十二年添把总一员马兵二十三名步战兵六十九名
守兵二十五名)
卷三十八 第 25b 页 WYG0504-0836d.png

中军守备一员(原设三员顺治七年裁二员)
千总二员
把总五员(原设四员雍正十二年增设一员)
马战兵二百五十三名步战兵六十九名守兵
五百七十七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二万
一千五百九十九两八钱四分五釐二毫
易水营(原设守备一员雍正十年改设都司十一年增设千总一员马兵十名守兵四十名又十
卷三十八 第 26a 页 WYG0504-0837a.png

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雍正十一年增设)
把总二员(一员驻防蠡县分汛高阳)
马战兵五十八名步战兵二十一名守兵二百
三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六千四百两七
钱九分三釐六毫
新雄营(原设守备一员雍正十年改设都司)
卷三十八 第 26b 页 WYG0504-0837b.png

把总二员
马战兵七十九名守兵一百七十九名每岁俸
饷马乾米折等银六千二百八十二两三钱九
分三釐六毫
紫荆关(原设副将一员康熙三十二年移驻正定营其正定营参将移驻于此辖白石口广昌营
浮图峪乌龙沟宁静安五营)
参将一员
卷三十八 第 27a 页 WYG0504-0837c.png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马战兵五十四名守兵三百五十四名每岁俸
饷马乾米折等银八千二百一十两二钱四分
五釐二毫
白石口(原设守备一员雍正十年改设都司)
都司一员
卷三十八 第 27b 页 WYG0504-0837d.png

马战兵十五名守兵一百九名每岁俸饷马乾
等银二千五十九两五钱九分三釐六毫米二
百九十七石六斗豆二百二十三石二斗
广昌营(雍正十二年新归)
都司一员
马战兵一十五名守兵六十五名每岁俸饷马
乾等银一千四百五十两五钱九分三釐六毫
卷三十八 第 28a 页 WYG0504-0838a.png

浮图峪
把总一员
马战兵二名守兵五十四名每岁俸饷马乾等
银七百七十二两八钱米一百三十四石四斗
豆一百八石
乌龙沟
把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28b 页 WYG0504-0838b.png

折等银九百七十四两四钱
宁静安
马兵一名守兵二十九名每岁俸饷马乾银三
百八十二两二钱米七十二石豆五十四石
马水口(原设参将守备各一员顺治十年裁改设都司辖大龙门金水口)
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29a 页 WYG0504-0838c.png

马战兵七十三名守兵二百八十名每岁俸饷
马乾米折等银七千四百九十两七钱九分三
釐六毫
大龙门
把总一员
守兵六十一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一千
八两
卷三十八 第 29b 页 WYG0504-0838d.png

守兵三十名每岁兵饷米折等银四百六十八
两
沿河口(原设守备一员雍正十年改设都司辖平罗营)
都司一员
把总一员
马战兵五名守兵一百五十一名每岁俸饷马
乾米折等银二千七百八十三两一钱九分三
卷三十八 第 30a 页 WYG0504-0839a.png

平罗营(原设守备一员顺治十年裁)
把总一员
马战兵五名守兵五十三名每岁俸饷马乾米
折等银一千七十二两二钱
泰宁营(雍正八年设辖水东村)
副将一员
中军都司一员(原设守备雍正十年改设都司)
卷三十八 第 30b 页 WYG0504-0839b.png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马战兵二百四十名守兵三百六十名每岁俸
饷马乾米折等银一万六千五百二十二两一
钱八分七釐六毫
水东村(雍正八年设)
守备一员
卷三十八 第 31a 页 WYG0504-0839c.png

把总二员
马战兵二十名守兵八十名每岁俸饷马乾米
折等银二千四百六十一两九钱五釐九毫
天津河标营
总督河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员
左营(原通协之务关路营雍正十年改拨河标左营)
副将一员(原设游击康熙四十年改设参将雍正十年改设副将)
卷三十八 第 31b 页 WYG0504-0839d.png

千总一员
杨村千总一员(原守备康熙四十年裁改设千总)
把总三员
香河把总一员(原守备康熙四十年裁改设把总)
马战兵一百一十三名守兵四百四十一名每
岁俸饷马乾等银一万四百八十八两七钱六
分三釐九毫九丝二忽米折银一千九百九十
卷三十八 第 32a 页 WYG0504-0840a.png

右营(原通协之张湾营雍正十年改拨河标右营)
游击一员(雍正十年增设)
都司一员(原设守备雍正十年改设都司)
千总一员(雍正十年增设)
把总六员(原二员雍正十年增设四员)
马战兵八十名守兵二百七十二名每岁俸饷
马乾等银七千八十两四钱四分五釐五毫九
卷三十八 第 32b 页 WYG0504-0840b.png

武清营
游击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内一员分防凤河营)
马战兵三十七名守兵一百四十四名每岁俸
饷马乾等银三千五百八十四两七钱三分九
釐九毫九丝六忽米折银六百五十一两六钱
卷三十八 第 33a 页 WYG0504-0840c.png

属天津镇雍正十年拨河标营辖
宝坻营(雍正十二年增设马兵六名步战兵二十四名)
都司一员(原设守备雍正十年改设都司)
千总一员
宁河县把总一员(雍正十二年增设归宝坻营辖)
马战兵三十九名步战兵二十四名守兵一百
三十名每岁俸饷马乾银三千七百四十六两
卷三十八 第 33b 页 WYG0504-0840d.png

钱按旧制宝坻营原系通协所辖康熙四十年
改属务关营雍正十年并拨河标营辖
永定河道
千总二员(雍正八年增设)
把总二员(原一员雍正八年增一员驻石景山)
河兵六百名石景山河兵三十名每岁俸饷马
乾米折等银九千九百零九两六钱
卷三十八 第 34a 页 WYG0504-0841a.png

营原设中右两营兵一千四百名九年增设左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
六百名十二年裁并石匣协改设提标前营左右两军又裁新增马兵二百四十名步兵三百
六十名)
古北口提督一员
中营
中军参将一员
中军守备一员
卷三十八 第 34b 页 WYG0504-0841b.png

把总四员
左营(雍正九年增设)
游击一员
中军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右营
卷三十八 第 35a 页 WYG0504-0841c.png

中军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看守
行宫千总二员(原设五员雍正二年裁三员)
三营新旧马战兵六百五十名步兵一千七百
五十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七万二千九
卷三十八 第 35b 页 WYG0504-0841d.png

石豆二百六十四石
蓟协三屯营(原设总兵官一员顺治四年裁改设蓟州副将原属天津镇辖康熙二十九年
拨属古北口改为三屯营辖遵化城守蓟州城守喜峰路潘家口四营)
副将一员
左营
中军都司一员(原设守备雍正十年改设都司)
千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36a 页 WYG0504-0842a.png

马兵五十八名守兵一百三十七名每岁俸饷
马乾米折等银五千三百二十三两六钱五分
一釐五毫九丝六忽
右营
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36b 页 WYG0504-0842b.png

马乾米折等银四千七百六十八两九钱五釐
六毫
遵化城守营(原设副将都司各一员顺治六年裁都司十年裁副将改设游击)
游击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
马战兵四十三名守兵一百二十名每岁应支
卷三十八 第 37a 页 WYG0504-0842c.png

五分七釐六毫
罗文峪(原设守备一员顺治六年裁设操守康熙元年改设把总)
把总一员
守兵五十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八百四
十一两二钱
按旧属松棚路都司所辖之罗文峪大安口鲇
鱼关康熙二十九年改𨽻遵化城守营雍正二
卷三十八 第 37b 页 WYG0504-0842d.png

文峪归还蓟协原营
蓟州城守营(原设参将守备各一员顺治六年裁参将十一年裁守备改设都司)
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
马战兵七十三名守兵一百五十一名每岁俸
饷马乾米折等银五千六百七十七两五钱九
卷三十八 第 38a 页 WYG0504-0843a.png

按旧制蓟州营兼辖黄崖口将军关二汛雍正
二年改属马兰镇辖
喜峰路(原设参将都司各一员顺治六年俱裁改设游击守备康熙二十三年守备裁)
游击一员
千总一员
马战兵三十六名守兵一百二十九名每岁俸
饷马乾米折等银三千八百三十九两七钱三
卷三十八 第 38b 页 WYG0504-0843b.png

李家峪(原设守备一员顺治六年裁设操守康熙元年改设把总)
把总一员
守墩兵四十六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七
百七十八两八钱
青山口(原设守备一员顺治六年裁设操守康熙元年改设把总)
把总一员
守墩兵五十一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八
卷三十八 第 39a 页 WYG0504-0843c.png

太平寨(原设参将一员顺治六年裁设都司千总各一员康熙二十三年都司裁)
千总一员
马战兵六名守兵五十一名每岁俸饷马乾米
折等银一千一百一十两
白羊峪
把总一员
守墩兵二十九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五
卷三十八 第 39b 页 WYG0504-0843d.png

擦崖子
把总一员
守墩兵二十九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五
百一十三两六钱
榆木岭(白羊峪擦崖子榆木岭原各设守备一员顺治六年俱裁设操守康熙元年俱改设把总)
把总一员
守墩兵二十三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四
卷三十八 第 40a 页 WYG0504-0844a.png

潘家口(原设守备一员雍正正十年改设都司)
都司一员
把总一员
马兵十名守兵五十一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
银一千四百七十六两六钱五分七釐七毫
九丝九忽
松棚路(原设参将一员顺治六年裁改设都司千总各一员康熙二十九年将都司移驻玉田营)
卷三十八 第 40b 页 WYG0504-0844b.png

马兵五名守兵五十六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
等银一千一百四十七两八钱
按松棚路龙井口康熙二十九年改𨽻雍正四
年将松棚路改属马兰镇辖十年复改归蓟协
原营
龙井关(原设守备一员顺治六年裁设操守康熙元年改设把总)
把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41a 页 WYG0504-0844c.png

九十一两六钱
提标前营左军(康熙二十九年设石匣协辖石匣城守密云城守顺义营石塘路古北路
曹家寨六营雍正十二年并石匣营改为提标前营左军辖密云城守石塘路曹家寨三营裁
副将改游击一员又裁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三员共裁马兵四十三名步兵一百七十三
名)
游击一员(原设副将雍正十二年改设游击)
都司一员(原设守备雍正十年改设都司)
卷三十八 第 41b 页 WYG0504-0844d.png

员)
把总三员(原设四员雍正二年裁二员十二年裁并石匣营增设一员)
马战兵九十一名步兵一百四十七名守兵二
百一十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一万七百
四十九两一钱三釐二毫本色米三百三十一
石二斗豆二百九十九石七斗
按旧制石匣协原属宣化镇辖康熙二十九年
卷三十八 第 42a 页 WYG0504-0845a.png

马兰镇辖石匣城守营原设密云总兵官一员
驻劄石匣城顺治五年裁改设副将六年增设
守备二员康熙八年裁副将改设游击并裁守
备一员雍正七年将游击守备改驻新设顺义
营十二年将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全裁并归石
匣协改为提标前营左军
密云城守营(原设参将守备各一员顺治十六年参将裁雍正十年守备改设都司)
卷三十八 第 42b 页 WYG0504-0845b.png

马兵三十九名守兵一百五十七名每岁俸饷
马乾米折等银共四千一百一十五两九钱一
分三釐五毫本色豆一百一十六石一斗
石塘路(原设参将守备各一员顺治六年俱裁改设都司)
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43a 页 WYG0504-0845c.png

大水峪把总一员
马兵四十九名守兵一百九十五名台兵一百
一十四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七千一百
七两三分四釐六毫本色豆一百六十四石七
斗
曹家路寨(原设游击一员顺治六年裁)
都司一员(原设守备雍正十年改设都司)
卷三十八 第 43b 页 WYG0504-0845d.png

黑峪关把总一员
吉家庄把总一员(黑峪关吉家庄原各设守备一员顺治六年俱裁设操守康熙
元年俱改设把总)
马兵二十八名守兵一百一十名台兵五十六
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四千八两五钱一
分三釐六毫本色豆一百二石六斗
提标前营右军(原设古北路参将守备各一员顺治六年俱裁改设都司雍正十二年改
卷三十八 第 44a 页 WYG0504-0846a.png

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司马台把总一员
潮河川把总一员
马兵四十五名守兵一百七十九名台兵四十
二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五千五百二十
五两一钱九分三釐六毫本色豆一百四十八
卷三十八 第 44b 页 WYG0504-0846b.png

顺义营(雍正七年设将石匣营游击守备移驻于此增设把总一员雍正十二年裁游击将把总
改归昌平等原营裁马兵三十六名守兵一百四十四名)
守备一员
马兵二十四名守兵九十六名每岁俸饷马乾
米折等银六千五百九两七钱二分五釐六毫
本色豆一百九十四石四斗
漕河营(原设守备一员顺治六年裁设操守康熙元年改设把总)
卷三十八 第 45a 页 WYG0504-0846c.png

马兵十六名守兵五十九名每岁俸饷马乾米
折等银一千五百八十五两九钱二分本色豆
四十八石六斗
昌平营(原设副将一员中左右前后五营顺治八年裁副将改设参将止留守备一员辖汤泉营
黄花路居庸路镇边路怀柔城巩华城六营)
参将一员
中军守备一员
卷三十八 第 45b 页 WYG0504-0846d.png

把总一员
汤泉营守备一员(康熙五十四年设)
把总一员
马兵八十四名守兵三百四十四名每岁俸饷
马乾米折等银九千五百六十五名一钱五分
一釐九毫八丝八忽
黄花路(原设参将一员顺治六年裁设都司千总把总各一员康熙三十六年调巩华城将巩华
卷三十八 第 46a 页 WYG0504-0847a.png

守备一员
把总二员
马战兵三十九名守兵一百六十三名台兵十
八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四千六百五十
四两九钱五釐九毫九丝六忽
居庸路(原设参将一员顺治八年裁改设都司)
都司一员
卷三十八 第 46b 页 WYG0504-0847b.png

把总二员(原设一员雍正十二年顺义营改归一员)
八达岭把总一员
马战兵五十三名守兵二百九名每岁俸饷马
乾米折等银五千八百一十四两三钱九分三
釐九毫九丝六忽
镇边路(原设参将一员顺治六年裁改设都司)
都司一员
卷三十八 第 47a 页 WYG0504-0847c.png

把总一员
横岭城把总一员
长峪城把总一员(横岭城长峪城原设守备各一员顺治六年裁设操守康熙元
年改设把总)
马战兵三十八名守兵一百六十七名每岁俸
饷马乾米折等银四千五百八十一两三钱九
分三釐九毫九丝六忽
卷三十八 第 47b 页 WYG0504-0847d.png

都司一员
把总一员
马战兵十七名守兵六十七名每岁俸饷马乾
米折等银一千九百八十一两五钱九分三釐
九毫九丝六忽
巩华城(详前黄花路)
都司一员
卷三十八 第 48a 页 WYG0504-0848a.png

把总二员
马战兵四十九名守兵一百四十八名每岁俸
饷马乾米折等银四千六百六十五两九钱九
分三釐九毫九丝六忽
居庸驿
甲兵一百名每岁兵饷马乾米折等银三千九
十两
卷三十八 第 48b 页 WYG0504-0848b.png

甲兵一百名每岁兵饷马乾米折等银一千五
百六十两
山永协(原设游击一员顺治六年裁改设副将辖山海石门燕河建昌四营)
副将一员
左营
中军都司一员(原设守备雍正十年改设都司)
千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49a 页 WYG0504-0848c.png

马兵四十三名守兵二百二十名每岁俸饷马
乾银四千四百八十四两三钱八分九釐九毫
二丝本色米九百四十六石八斗豆三百四十
石二斗草一万七千二百六十二束
右营
守备一员
把总二员
卷三十八 第 49b 页 WYG0504-0848d.png

马乾银三千九百九十二两二钱九分七釐九
毫六丝本色米九百石豆三百一十八石六斗
草一万六千一百六十六束
按旧制山永原属天津镇辖康熙二十九年拨
属古北镇辖
山海路城守营(原设参将一员顺治六年裁改设都司)
都司一员
卷三十八 第 50a 页 WYG0504-0849a.png

把总一员
马兵四十三名守兵一百一十八名墩兵三十
二名每岁俸饷马乾银三千二百四十五两四
钱八分一釐九毫六丝本色米六百九十四石
八斗本色豆二百七十五石四斗本色草一万
三千九百七十四束
石门路(原设参将一员顺治六年裁改设都司)
卷三十八 第 50b 页 WYG0504-0849b.png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马兵二十九名守兵七十六名每岁俸饷马乾
银一千九百六十九两八钱四分九釐九毫六
丝本色米三百七十八石本色豆一百九十九
石八斗本色草一万一百三十八束
义院口(原设副将守备各一员顺治六年裁副将添设把总一员十七年守备裁)
卷三十八 第 51a 页 WYG0504-0849c.png

马兵二名守兵三名墩兵二十八名每岁俸饷
马乾银四百七十两四钱九分六釐本色米一
百一十八石八斗本色豆二十一石六斗本色
草一千一百二十八束
大毛山(原设提调一员顺治六年裁设操守康熙元年改设把总)
把总一员
马兵二名守兵五名墩兵二十七名每岁俸饷
卷三十八 第 51b 页 WYG0504-0849d.png

二十二石四斗本色豆二十一石六斗本色草
一千一百二十束
黄土岭(原设参将守备各一员顺治六年裁设操守康熙元年改设把总)
把总一员
马兵二名守兵一名墩兵三十名每岁俸饷马
乾银四百七十两五钱六分本色米一百一十
八石八斗本色豆二十一石六斗本色草一千
卷三十八 第 52a 页 WYG0504-0850a.png

燕河路(原设参将一员顺治六年裁设守备雍正十年改设都司)
都司一员
把总一员
马兵二十一名守兵二十九名墩兵四十七名
每岁俸饷马乾银一千六百九十二两五钱三
分七釐九毫六丝本色米三百四十九石二斗
本色豆一百四十五石八斗本色草七千四百
卷三十八 第 52b 页 WYG0504-0850b.png

台头营(原设副将一员顺治六年裁设都司千总把总各一员十二年俱裁改操守康熙元年改
设把总)
把总一员
马兵八名守兵二十三名每岁俸饷马乾银五
百四十两四钱本色米一百一十一石六斗本
色豆五十四石本色草二千八百束
界岭口(原设守备一员顺治六年裁设操守康熙元年改设把总)
卷三十八 第 53a 页 WYG0504-0850c.png

马兵三名守兵三十七名每岁俸饷马乾银五
百七十两一钱二分本色米一百四十四石本
色豆二十七石本色草一千四百一十束
建昌营(原设参将一员顺治六年裁设都司)
都司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53b 页 WYG0504-0850d.png

银二千一百一十八两四钱七分三釐九毫六
丝本色米四百三十二石本色豆一百八十九
石本色草九千五百九十束
桃刘口(原设参将守备各一员顺治六年俱裁设操守康熙元年改设把总)
把总一员
马兵九名守兵三十二名墩兵三十三名每岁
俸饷马乾银一千七十二两四钱本色米二百
卷三十八 第 54a 页 WYG0504-0851a.png

三千八十束
冷口关(原设副将守备各一员顺治六年俱裁设操守康熙元年改设把总)
把总一员
马兵四名守兵十名墩兵二十名每岁俸饷马
乾银五百一十三两八钱四分本色米一百二
十二石四斗本色豆三十二石四斗本色草一
千六百八十束
卷三十八 第 54b 页 WYG0504-0851b.png

把总一员
马兵九名守兵十七名每岁俸饷马乾银四百九
十六两四分本色米九十三石六斗夲色豆五
十九石四斗本色草三千八十束
热河等营
河屯营(康熙五十三年设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八员又将石匣左营千总一员右营把总一员移
驻属古北口辖雍正九年设参将一员守备改为中军辖东河西河十二汛)
卷三十八 第 55a 页 WYG0504-0851c.png

中军守备一员
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原设一员雍正九年增设一员)
马兵九十名(原额四十名雍正九年增五十名)
步兵一百五十名(原额四十五名雍正九年增一百五名)
东河汛
守备一员(驻劄八沟雍正九年设)
卷三十八 第 55b 页 WYG0504-0851d.png

马兵五十名(原额十名今增四十名)
步兵五十名(原额十名今增四十名)
七沟汛
外委千总一员(即于八沟汛内拨马步兵各五名分防)
二沟
把总一员
马兵十名
卷三十八 第 56a 页 WYG0504-0852a.png

中六沟
把总一员
马兵十名
步兵二十名(原额十名今增十名)
丫头沟
把总一员
马兵十五名(原额十名今增五名)
卷三十八 第 56b 页 WYG0504-0852b.png

龙须门
千总一员
马兵二十名(原额十名今增十名)
步兵三十名(原额十名今增二二名)
暖泉
外委把总一员(即于龙须门汛内拨马步兵各五名分防)
茅沟
卷三十八 第 57a 页 WYG0504-0852c.png

马兵十名
步兵二十名(俱雍正九年设)
西河汛
守备一员(驻劄唐三营雍正九年设)
千总一员(雍正九年设)
马兵五十名
步兵五十名(俱雍正九年设)
卷三十八 第 57b 页 WYG0504-0852d.png

外委千总一员(即于唐三营汛内拨马步兵各五名巡防)
喀拉河屯
千总一员
马兵二十名(原额十五名今增五名)
步兵三十名(原额十五名今增十五名)
七间房
外委把总一员(即于喀拉河屯汛内拨马步兵各五名分防)
卷三十八 第 58a 页 WYG0504-0853a.png

把总一员
马兵十五名(原额十名今增五名)
步兵十五名(原额十名今增五名)
红旗营
外委把总一员(即于喇嘛洞汛内拨马步兵各五名分防)
大店子
把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58b 页 WYG0504-0853b.png

步兵二十名(原额十名今增十名)
虎什哈
把总一员
马兵十名
步兵二十名(原额十名今增十名)
马圈子
把总一员
卷三十八 第 59a 页 WYG0504-0853c.png

步兵二十名(原额十名今增十名)
三道梁
外委把总一员(即于马圈子汛内拨马步兵各五名分防)
按河屯营东西河十二汛原设官九员新设官
四员改设官一员外委官六员共二十员新旧
马兵三百三十名步兵四百七十名共兵八百
名每岁俸饷马乾米折等银二万七千九百八
卷三十八 第 59b 页 WYG0504-0853d.png

畿辅通志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