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一百七 第 1a 页 WYG0534-071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卷一百七
  艺文志
  记
 元
  监利县学重建大成殿记    孔思明
夫道之大源本乎天道统之传本乎圣人圣人设教本
乎学学也者有国之大典也明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治
卷一百七 第 1b 页 WYG0534-0710d.png
隆平皆道也由学以行之洪惟皇元混一海宇爰自国
都迨夫郡邑靡不建学以行其道是道不可须臾离学
不可一日而废也中兴属邑曰监利者古汉南华容地
也旧有学与邑俱毁于宋端平之丙申复兴于圣朝至
元之丙子然而殿宇卑隘不足以揭虔妥灵泰定丙寅
曹南进士巴延特穆尔来监是邑见而叹之遂革故以
新辟隘以广礼殿翚飞堂庑翼如邦人敬服厥后物换
星移雨凌风震榱颓角朽岌哉殆哉元统丙戊荆岑文
卷一百七 第 2a 页 WYG0534-0711a.png
应祥职教是庠始至谒庙顾瞻惕然以为巳任咨诸监
利曰政有似缓而实急者学校是也今若此将何安监
利曰举百废非一日可成非一人之力可就也乃毅然
捐巳俸以倡之邑之义士裒金以助之于是鸠工抡材
扶颠持危监利乃朝夕躬亲督视斧斤方殷令尹李侯
适至下车之始恊力赞成经之营之不踰月间殿宇鼎
新黝垩丹漆状观殊胜邦人以为盛事噫天生圣人所
以行道也建学立师所以阐其教也教隆道亨洋溢四
卷一百七 第 2b 页 WYG0534-0711b.png
海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岂非格致诚正以至于修齐
治平也哉然学不可废功不可忘勒诸贞石以劝将来
罔俾僖公专美于鲁游是门者可不勉诸监县名阿噜
达斡氏文学政事二美兼故能成其事权典史杨桂与
有劳焉
  汉阳府文庙大成乐记     余 阙
礼乐出于天而备于人卑高以陈者礼也絪缊而化者
乐也故礼者天地之大节乐者天地之大和其体极乎
卷一百七 第 3a 页 WYG0534-0711c.png
天蟠乎地其用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夫人者天地阴
阳鬼神之会而礼乐者观会通以得其道者也其君臣
上下宾主之有其方升降揖让缀兆清浊之有其度礼
以著节乐以为和节以别同和以合异是皆天之所畀
而非人之所为也然道心天命也欲心人生也欲炽而
无以治之则心牿亡矣礼乐者先王用之以迪民心而
定天命者也是故朝觐会同礼乐以节郊庙享祀礼乐
以成军旅宾客礼乐以治用之于天而天神格用之于
卷一百七 第 3b 页 WYG0534-0711d.png
人而人鬼享用之于民而民事治故习俗美而侵侮荡
淫之心无自而生天下之大政岂有出于此者哉洪荒
之道邈矣尧舜以还历夏商周礼乐之用始备而天下
称为极治成康之后寖以就地至春秋而坏乱极矣汉
之时礼虽略其于经而散亡者亦巳甚乐之道荡然雅
颂所存具文而巳矣是故其礼大者其俗污其乐滥者
其教衰天下之治所以不及三代者礼乐不足之故也
皇元之兴诸事未遑即定著孔子庙祀之礼既又合天
卷一百七 第 4a 页 WYG0534-0712a.png
下庙祀用大成乐令虽著而吏亦鲜能应谄制春秋奠
荐以鼓吹行事夫礼乐者先王以之习民使饱闻而饫
见之然后入人深而成功大孔子庙者乡大夫属民敷
教之地而民幸有礼可以略见先王之道而乐又不备
由吏之为政不知本末先后也汉阳府孔子庙旧亦循
用俗乐河东谭君知府事乃率其同官相与出俸金作
雅乐器教授余时献以其事来请宰臣是之为遣一封
传作之平江数月而乐至琴瑟笛埙篪各二特钟特磬
卷一百七 第 4b 页 WYG0534-0712b.png
柷□鼗鼓各一箫八编钟磬一十六择诸生肄习之八
月丁丑有事于学宫人声在上乐奏于下翕如纯如疾
徐以度礼仪既举观者咸作而叹曰礼乐之用大哉若
夫子监于四代乐取韶舞其治所先在放郑声钦若常
教以迪民性夫礼乐之存有如饩羊荐于明灵永永是
享是州之士相与乐谭君之政而喜民复见先王之乐
也咸愿刻石祠之庙廷余为之书而使归刻焉
  恩波桥记          余 阙
卷一百七 第 5a 页 WYG0534-0712c.png
湘水出零陵北至湘阴入洞庭而湘阴合山谷之水则
会于城南为湖以入湘方春夏时水潦降而洞庭涨则
湘水不能入湖因以汗漫为大浸州为湖南北孔道凡
行者之陆出与夫乡民之有事于州者每涉湖则有风
涛之虞否则又为舟人要阻之患宋之时州有邓氏妪
率其田人作大堤绝湖以属之州为二木桥以跨湖水
行者德之谓之邓婆桥当德祐末桥毁官复之迨元初
旋敝州人黄仲规乃以私财命其子惟敬率众为石桥
卷一百七 第 5b 页 WYG0534-0712d.png
南北建石为崖中垒石为高柱布木面石其上为屋九
楹覆之以与民为廛易其名曰镇湘桥历四十馀年至
元间覆木又敝屋且坏惟敬之弟惟贤惟德发其币得
钱万贯以告州人将卒其先之功州人乐为相之又得
二万五千贯乃撤覆木施石梁更作大屋中为道左右
为市肆桥广若于袤若于尺上可以任大车下可以通
万斛舟饰以綵绘远而望之熌若长虹之饮湖中行者
之往来与舟人之市于此者若繇康庄而覆堂奥不知
卷一百七 第 6a 页 WYG0534-0713a.png
有湖之阻焉夫水天下至险圣人为之舟楫以济民而
舟楫须人之力人力有限而涉者之无穷也不须人而
能济有无穷之利者惟桥为然夫桥之利大故其费亦
大非若一舟楫之可易具非有司与大家之力不能为
黄氏非有大作业大廪藏而为有司大家之事力有不
足至父子相承乃克成此夫亦难能也惟德之子天僖
有才藻通经术屡领乡荐子较艺部省时得其文以置
前列其擢第也抑易尔黄氏有子如此多益于人如是
卷一百七 第 6b 页 WYG0534-0713b.png
桥𩔖也故为记之
  大禹庙记          林 元
大德八年冬十有一月中书省奏湖广行省言昔禹治
水有功立庙于大江滨久废重建乞赐庙碑以崇明祀
制曰可命翰林述其事钦惟圣朝混一海宇天下名山
大川古先帝王有功德于民者莫不秩祀稽诸祭法能
禦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书载禹能修鲧之功
其治洪水非捍禦菑患也欤故舜称之曰地平天成六
卷一百七 第 7a 页 WYG0534-0713c.png
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则庙祀之宜也荆州之
域江汉为重汉鄂之山大别为表禹乘四载随山刋木
导水至于大别西则岷蜀襄沔之众流聚焉南则衡山
洞庭之巨浸汇焉疏凿排决亦曰劳矣至今江浒两矶
对峙顺流东注朝贡舟航浮入于淮逾于河达于帝都
此其故也曩岁世祖皇帝六龙南巡渡江次鄂驻跸于
黄鹄山时大别形胜正当睿览常问诸父老曰山头石
矶何名吕公对曰闻唐时有道人吕姓吹笛其上故名
卷一百七 第 7b 页 WYG0534-0713d.png
又问曰唐以前何名皆不能对再三问之有一对者闻
诸古语云是禹功矶后人因讹传大称圣意嘉奖久之
盖以拯溺平水之功默契拯民水火之心也今上皇帝
嗣承丕绪孝思祖武以鹄山乃黄屋临御之地大别夹
江屏蔽为鄂汉唇齿重势皆世亲见而留念者汉阳常
拨属江北奏请仍𨽻湖广就大别庙旧基经营缔构以
寄禹贡之思今告落成非常祀所可同语钦想先帝神
游风马云车之所至一统阜康百神受职足以慰在天
卷一百七 第 8a 页 WYG0534-0714a.png
之灵也然则公朝许树礼碑者岂徒侈金石之观而巳
哉思昔先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雒汭刘子曰美哉禹
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
临诸侯禹之力也盍亦远续禹功而大庇禹乎今之江
汉犹河洛也岳牧可无缵绪之思乎禹亦有言德惟善
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榖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九功惟叙九叙惟歌劝之勿坏意谓水土既平之后天
下国家之治常修和而勿至于坏俾政得其叙德可以
卷一百七 第 8b 页 WYG0534-0714b.png
歌而人知所劝则善也尽力千载之上垂念万世之下
其用心果何如哉是心也即世祖燕翼贻谋之心也与
是作迎神颂功降福之章使典礼者岁时歌而祀之以
扬圣天子之嘉命
  石首重开古穴记       林 元
皇帝即位之初元诏开江陵路三县古六穴口从本路
请府邑官吏即日奉行之其应役者不集而至扶老携
幼远近聚观欢呼舞忭祝赞皇元万年无疆之休猗欤
卷一百七 第 9a 页 WYG0534-0714c.png
盛哉江陵荆一大郡西巫峡东洞庭北汉沔南鼎澧由
江陵而下皆水乡按郡国古有九穴十三口沿江之南
北以导荆水之流夏秋泛溢分杀水怒民赖以安宋以
江南之力抗中原之师荆湖之费日广兵食常苦不足
于是有兴事功者出而画荆南留屯之策保民田而入
官筑江堤以防水塞南北诸古穴阴寓固圉之术射小
利害大谋急近功遗远患策何善邪畚锄既兴工以万
计屯田之夫不足供中役则取之民二邑之民不足则
卷一百七 第 9b 页 WYG0534-0714d.png
取之他邑甚而他郡皆徵焉集夫之名岁以冬十月迄
春三月筑堤以夏五月迄秋八月防水终岁勤动良农
废业归附以来其取几何纵令捍禦有备无虞官入之
数偿民出之什一堂堂大朝梯航云集岂与此水争夫
咫尺之利哉今之故址或摧而江或决而渊或潴而湖
七十年间土木之工皆生民之膏血始作俑者其白丹
之徒与萨题勒默色以忠翊授石首县大德七年五月视
事六月陡决县东之陈瓮港本官急筑内之开口再筑
卷一百七 第 10a 页 WYG0534-0715a.png
黄金白杨之两堤邻境岌岌又增筑内院之新兴堤方
完公安竹林港大溃新兴无恙保全数村自是本官究
心于堤必欲脱斯民于鱼鳖之区未几委运淮饷不果
明年上司合数郡大兴工役不一再岁陈瓮再决被及
数邑民堕流亡官费赈给皆堤祸之九年八月本官借
尹王承事集邑耆儒乡老里长经事之人于庭询其利
病皆曰开穴为便塞穴为不便遂定不筑陈瓮港之请
以验其说是岁夏涝不减于常年独陈瓮导下流之浸
卷一百七 第 10b 页 WYG0534-0715b.png
注之洞庭而无常岁冲溃之患农亩稍收乃大合士民
讲究之训力陈古穴必合疏导之利以告于府时通议
大夫赵公记符江陵严明正大见义勇为下车问疾苦
甚悉遂以牍上于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行荆湘湖北道
宣慰使司托巴拜山南山北道肃政廉访副使多尔济
与二公之意尤合壁立行决私意不得投于其间是以
请愈坚讲䆒愈熟其利害愈白受水之患地𨽻两省河
南省则委江陵路治中嘉山哈雅参政湖广省则委澧
卷一百七 第 11a 页 WYG0534-0715c.png
州路治中李公奉政皆详明廉干通达今昔故其申述
穷极源委议论毕合请于省台闻于朝廷遂下合开六
穴之令邻穴则江陵赤剥则监利石首则杨林宋穴调
弦小岳与焉元年秋大熟网罟之地转而犁锄菰蒲之
乡化为禾黍虽竭江汉之汤浮不足以形容惠民之圣
政真太平盛观也盖尝论水之利莫详汉志治水之迹
莫神禹功堤防壅塞失利致害非古意也迁史沟洫之
笔有取贾谊兴利除害之说以诏来世今夫诸穴通则
卷一百七 第 11b 页 WYG0534-0715d.png
为利塞则为害较然明甚曩问塞穴之初未尝无陈其
不利者前乎此时非陈公言之时人无主公言之人不
惟不主且以巳之私挠人之公宜其有言略见举行施
闻寝罢期民有幸诸公一心同主公论利民之事达乎
上害民之弊革于下学道爱人承流宣化其善亦尽矣
洚水天数也酸枣金堤宣房瓠子人力也疏通之论不
可磨灭邀功生事毋以适然之水籍口或谓开穴之利
今巳见之复民田之利谁与领此后来者愿广数公之
卷一百七 第 12a 页 WYG0534-0716a.png

  重建岳麓书院记       吴 澄
天下四大书院二在南二在北在北者嵩阳睢阳也在
南者岳鹿白鹿洞也其初聚徒授业不仰给于公养然
嵩阳睢阳白鹿洞皆民间所为惟岳麓乃宋开宝之季
潭守朱洞所建其议倡自彭城刘嶅而潭守成之也时
则陆川主簿孙迈为之记绍兴燬于兵乾道之初郡守
建安刘珙重建时则有广汉张子敬夫为之记德祐再
卷一百七 第 12b 页 WYG0534-0716b.png
燬于兵大元至元二十三年学正郡人刘必大重建时
则有泰训大夫朱渤为之记逮延祐甲寅垂三十年矣
璅陵刘安仁来为郡别驾董儒学事睹其敝圯慨然整
治木之朽者易壁之漫者圬上瓦下壁更撤而新前礼
殿旁四斋左诸贤祠右百泉轩后讲堂堂之后阁曰尊
经阁之后亭曰极高明悉如其旧门庑庖馆宫墙四周
靡不修完善化主簿潘必大董其役朱某张厚相继为
长具始末请纪岁月余谓书院之肇创重兴与今之增
卷一百七 第 13a 页 WYG0534-0716c.png
饰前后四刘氏道同志合岂偶然哉开宝之肇创也盖
惟五代乱离之馀学政不修而湖南遐远之郡儒风未
振故俾学者于是焉而读书乾道之重兴也盖惟州县
庠序之教沈迷俗学而科举利诱之习鼓惑土心故俾
学者于是焉而讲道是其所愿望于来学之人虽浅深
不侔然皆不为无意也考于二记可见呜呼孟子以来
圣学无传旷数百年之久衡岳之灵钟为异人而有周
子生于湖广之道州亚孔并颜而接曾子子思孟子不
卷一百七 第 13b 页 WYG0534-0716d.png
传之绪其源既开其流遂衍又百馀年而有广汉张子
家于潭新安朱子官于潭当张子无恙时朱子自闽来
潭留止两月相与讲论阐明千古之秘聚游岳麓同跻
岳顶而后去自此之后岳麓之为书院非前之岳麓矣
地以人而重也然则至元之复建也岂不以先正经始
之功不可以废而莫之举也乎其不以真儒过化之乡
不可以绝而莫之续也乎别驾君之拳拳加意者亦岂
徒掠美名为是哉其所愿望于诸生盖甚深也且张子
卷一百七 第 14a 页 WYG0534-0717a.png
之记尝言当时郡侯所愿望矣欲成就人才以传道济
民也而其要曰仁呜呼仁之道本先圣之所罕言轻言
之则学者或以自高自广而卒无得论语一书大示学
者求仁之方而未尝直指仁之全体盖仁体之大如天
之无穷而其用之行于事物无不在迩之事亲事长微
而一言一动皆是也饮食居处一不谨焉非仁也步趋
唯诺一不谨焉非仁也温凊定省一不谨焉非仁也应
接酬酢一不谨焉非仁也凡此至近小甚易不难而明
卷一百七 第 14b 页 WYG0534-0717b.png
敏俊伟之士往往忽以为不足为仁不可几矣呜呼仁
人心也失此则无以为人曾是熟于记诵工于辞章优
于进取而足以为人乎学于书院者其尚审问于人慎
思于巳明辨而笃行之哉
  重修百泉轩记        吴 澄
昔孟子之言道也曰若泉始达曰源泉混混泉乎泉乎
何取于泉也泉者水之初出也易八卦之中坎为水六
十四卦之中有坎者十五水之在天为云为雨而在地
卷一百七 第 15a 页 WYG0534-0717c.png
则为泉故坎十五卦象水者十一象云者二象雨者一
独下坎上艮之蒙水出山下其象为泉而以拟果行育
德之君子岳麓之泉山下之泉也岳麓书院在潭城之
南湘水之西衡山之北固为山水绝佳之处书院之右
有泉不一如雪如冰如练如鹤自西而来趋而北折而
东还绕而南潴为清池四时澄澄无毫发滓万古涓涓
无须臾息屋于其间名百泉轩乂为书院绝佳之境朱
子元晦张子敬夫聚众同游岳麓也昼而燕坐夜而栖
卷一百七 第 15b 页 WYG0534-0717d.png
宿必于是也二先生之酷爱是泉也盖非止于玩物适
情而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惟知道者能言之呜呼
岂凡儒俗士之所得闻哉中经兵火轩与书院俱燬至
元丁亥始复旧观上距乾道丁亥二先生游处之时百
二十一年矣延祐甲寅潭郡治中璅陵刘侯又重修之
侯与余相好也余亦知侯之为人故其修是轩也余为
之记
  孝子墓记          田 译
卷一百七 第 16a 页 WYG0534-0718a.png
事有关于伦纪无间古今要可以兴教化励风俗则长
民者尤宜究心焉此民彝所由以立也湘潭陈孝子道
周之母墓著之经图旧矣按长沙志道周少孤事母至
孝常日进盥及馈必拜礼无违者家贫竭力奉甘旨侍
膳未彻不敢退非有他故终日不离侧母亡旦暮哀毁
骨立酸感葬县郭西北庐墓所常自作甃墓砖胼胝涂
没日成五甓籍以仕号泣进之巳拜而退以是为常也
邑人往观者日以百数无不陨涕如是历四年而冢乃
卷一百七 第 16b 页 WYG0534-0718b.png
成高三丈墓成而道周继亡予尝读斯志叹其能为人
所难但恨不一登其冢后除广西宪佥道经湘潭过而
求之则巳为侧近豪民攘夺侵毁墓砖零落鞠为荆棘
无复古迹抚之慨然曰夫孰无父母乎彼其有仁心者
宜不至此噫是长民者之责也近因使道复过墓下则
墓门华表扁揭巍然缭以周垣严固邃深无复向时樵
牧踯躅于其上矣因询父老咸曰乃者知州王奉议下
车之初首敦教化登御览古怜伤孝子之心亟命夺故
卷一百七 第 17a 页 WYG0534-0718c.png
地而复其旧禁止侵犯捐巳俸而封树表著之若是至
哉使君之用心也呜呼圯废以来不知几何年今也举
废典于久坠之馀一新斯民之耳目不惟有以慰山壤
贞孝之念即观感之间必将有油然动其良心者岂曰
小补之哉
  儒林书院记         赵长翁
皇元一统区宇列圣相承颂玉音下明诏崇重学校教
养人材惠至渥也武冈郡僻在万山一郡三邑庙学皆
卷一百七 第 17b 页 WYG0534-0718d.png
称儒林乡地名城步砦自古屯兵控制溪峒其地八十
四团盘错联络延袤千里东邻荆湘南通广桂西接古
徽北界大水其俗居民知书尚义皇庆二年县尹延公
承直因公委经其地目击山川秀丽民俗质朴叹曰胜
概若是惜未有申孝弟明教化以淑人心者言未既绥
宁真良赤水图杨再成者自陈愿捐巳财创建书室招
集团峒子弟立师帅之助化民成俗之万一公嘉其志
申于府官敦勉劝谕克竟其事再成幼知书长好义见
卷一百七 第 18a 页 WYG0534-0719a.png
善明用心刚信道笃不谋利刻意儒风确乎不可拔爰
筮爰卜乃经乃营正殿讲堂门壁斋庑墙垣厨甓内外
完其先圣先师十哲从祀塑绘森严庙貌相称耆宿杨
景清普和长老江正顺紫阳向善者张荗卿等向道慕
义亦恊力焉此建学之大概也伻来请记且致词曰殿
前一峰高矗云表四山如屏层环叠拱一水涟漪横练
映带堂右古杏合抱数围真天造地设素王之居也而
今而后儒道文风骎骎昌盛皆建学之功也呜呼昔为
卷一百七 第 18b 页 WYG0534-0719b.png
要荒鳞辏之地今为申天燕居之堂子矜子佩游息脩
藏寇带如云弦歌盈耳化其民为君子士夫易其俗为
礼仪廉耻乃教成之效也其可忘县尹延公承直之建
立与杨再成等创制之德乎长翁科录郡庠适逢盛举
乐助嘉美敢不拜手作记因摭儒林乡名扁曰儒林书
院若夫芹藻生香台莱增色樲棘化为梧槚荆榛易为
杞梓雨露所润日夜所息栋梁榱桷皆为大用称儒林
命名之意不无望于后之来者
卷一百七 第 19a 页 WYG0534-0719c.png
  南平楼记          虞 集
昔我国家之经营四方也尝以里兵戌襄樊临制东南
既围襄六年而克之遂以取宋南薄岭海莫不率服区
宇既定撤兵以息民其㽜镇襄阳者两万户之兵也于
是其帅杨侯圭以至元五年即故山东南道节度之牙
门作新楼于其上戎幕治焉姚文公名曰南平而为之
记落成之日作楚人之歌以相之至于今六十有馀年
矣其为楼也屹然中郡而高起风雨旋薄岁久不支今
卷一百七 第 19b 页 WYG0534-0719d.png
万户明威将军旺扎勒图怀远大将军杨克忠武略将军
额森特穆尔葺而新之则乃改至元之六年庚辰之岁
也既成以书抵江南求余记之呜呼襄在荆豫之交水
陆之会自古形胜之国也世祖皇帝神武制胜之迹在
焉非文公之雄文震荡悲歌慷慨殆不足以当其山川
而集何足以言之哉今夫襄之为城额额千里北出方
城渡沔水达乎周郑晋卫之郊东出平皋彷徨乎陈蔡
齐宋之野大车之彭彭驷马之洋洋攘攘纷纷为利禄
卷一百七 第 20a 页 WYG0534-0720a.png
而往来者尘相及而袂相接则昔者戈甲之所趋刍饷
之所输也汤汤江汉之流布缕漆革木麻菽麦衣被乎
东南湖海之间者则又皆昔日竭其民赋疲于奔命以
自救之徒也原田亩亩十千其耦林树邑屋参伍鳞次
比邻婚姻饱食以嬉燕息而歌者则皆前日深池高墉
昼战夕备不能一朝居之地也嗟夫天下之治平久矣
海内一家偏方下国恃险阻以自固者悉以刬削消磨
而无复遗迹况乎襄之为郡蔚为内地涵昭圣化作养
卷一百七 第 20b 页 WYG0534-0720b.png
生息之深厚者哉士大夫鞅掌王事之馀驰驱之暇乐
其风俗之淳美土力之完复于是有逸居安食之思而
四方游士宾客以相先后他郡盖莫之及也而为之民
者幼而壮壮而老老者以尽矣徒知其长子老孙养生
送死之乐岂复知有祖宗经理艰难之功师武臣力之
故哉想夫元戎当岁时之丰乐军士之休宁与其守臣
宾佐吏士饮酒作乐于斯楼也凭高望远徘佪四顾观
夫人民城郭山川草木于烟云晻蔼之间道先世之功
卷一百七 第 21a 页 WYG0534-0720c.png
烈以诏其子孙使无忘警戒于无虞而世世保兹乐土
以奉国家盛德于无穷则自三将军始也岘山之崇檀
溪之深视彼异代之士槩尽瘁于一时使遗名于后世
而自托于兹者则可以一概也矣
  清烈公庙记         黄清元
盖归州清烈公庙记者记庙之新作也按职方屈原名
平与楚同姓秭归人佐怀及襄以谗故自沈汨罗有离
骚二十五篇凡五卷传于世旧宅在今州治西偏十里
卷一百七 第 21b 页 WYG0534-0720d.png
江之北唐元和十五年刺史王茂元始创卜祠宋元丰
三年封清烈公邦人为立庙迨至泰定初间州尹王图
古勒巴哈尝修之久而挠无以妥灵将至湮废至正壬
午郡长穆尔哈玛奉议始议新之出廪禄以倡助者云
合既撤江忽暴涨巨章蔽中流而下募善水者致之得
柏木数十大者以为梁栋小者以为榱桷门堂寝室咸
资其用坚贞雄壮文理芳洁于神居甚宜民欢呼曰我
侯兴土木财不伤民不扰神输鬼运阴或相之荪壁紫
卷一百七 第 22a 页 WYG0534-0721a.png
坛桂栋兰橑无以加也方成适湖北道佥宪耶律塔齐尔
公按部闻而嘉之俾予书其事愚观屈公事君尽忠死
而不二卓然立于穹壤如三仁夷齐千百载仅一二见
其所述作托物以寓讽谏修词以明仁义当风雅三变
之馀增纲常万钧之重世所不可少也虽无上公之命
祝典其可缺乎是邦山川草木储精挺秀阴阳物变发
为昭明屋而主之以为凭依之所固求神之道也人臣
受命天子司牧有土四境之内孰非一气所通修祀以
卷一百七 第 22b 页 WYG0534-0721b.png
交神明诚非异人任第昧者弗察或惠及鳏寡而于神
不复致力或不务民义而邀求非望之福胥曰失之今
三峡居民生理鲜少催科日有不给他宜弗恤而侯于
是邦乃能不役一民百废具举可为难矣于法应书既
载其年月终始复为迎送神辞各一章以遗其乡人俾
歌以祀焉迎神之词曰峡之山兮虎豹藏峡之水兮蛟
龙骧神陟降兮在帝傍芰荷衣兮芙蓉裳龙为宫兮贝
为阙珠树白兮上明月桂醑陈兮蕙肴设怅夫君兮久
卷一百七 第 23a 页 WYG0534-0721c.png
离别江雨过兮生苍苔蘼芜香兮杜蘅开叹逝者兮无
息忽秋去兮春来送神之词曰云悠悠兮下微风蘋花
开兮雨濛濛苍崖中裂兮岷江通灵之来兮如龙庖何
为兮击鼓鱼何为兮在户世湛浊兮不可语我将之兮
帝所秋水上兮阶间琼筵散兮落花闲凤凰忽兮高举
芳绿树兮空山
  马侯修学记         许善胜
武昌县即宋寿昌军也军籍有学燬于兵皇元混一六
卷一百七 第 23b 页 WYG0534-0721d.png
合始设府知府事孔遵创礼殿王侯利真仍立堂宅齐
屋厥后革为县今县学即寿昌府学也无何颓敝级栋
扶梁讲堂尤多剥甚大德八年夏县令马君天敏至乃
谂之达噜噶齐马主簿孟德成佥曰伟哉遂昉斯役文
学椽宋克宽躬率其徒罔敢或怠剔蠹起旧饰圯绘新
昔挠今隆昔庳今崇赤白炳明乃严乃翼经始于大德
八年冬十月大德九年春三月落成请记于余余叨董
湖广学事不敢以芜陋辞尝谓学有讲堂尊道也道莫
卷一百七 第 24a 页 WYG0534-0722a.png
急于人之大伦虞氏设司徒敷教周官命司徒敷典皆
是物也岂借此骋枝叶之技务口说之腾为贾奇泄私
之地哉嗟夫自三代以还令不知以学为政自孔孟既
没师不知以道为教武昌异时为水陆争战之衡其民
疲于戈矛不得一于学也方今天下泰然文治猬兴田
夫野老亦驱其子弟就社师而教焉先进礼乐之风霭
然场圃之间为令为师者启其秉彝好德之天使知有
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大伦而一趋于先王之正
卷一百七 第 24b 页 WYG0534-0722b.png
道则斯堂之立名与实副矣紫阳朱子立白鹿洞学规
首以兹五者揭之堂楣炳如也余故因以启其邑之人
 
 
 
 
 
 湖广通志卷一百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