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574-04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集释订讹卷二十四
             归安沈炳巽撰
   睢水
睢水出梁郡鄢县
 睢水出陈留县西蒗荡渠东北流地理志曰睢水首
 受陈留浚仪蒗荡水也经言出鄢非矣又东径高阳
 故亭北俗谓之陈留北城非也苏林曰高阳者陈留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574-0417b.png
 北县也按在留使乡聚名也有汉广野君庙碑延熹
 六年十二月雍丘令董生(何氏校隶释作董之董非/氏乃董督之董 苌隶释)
 (作/长)仰馀徽于千载遵茂美于绝代命县人苌照为文
 用章不朽之德其略云辍洗分餐咨谋帝猷陈郑有
 涿鹿之功海岱无牧野之战大康华夏绥静黎物生
 民以来功盛莫崇今故字(当作宇/或作事)无闻而单碑介立
 矣陈留风俗传曰郦氏居于高阳沛公攻陈留县郦
 食其有功封高阳侯(按史汉表及传郦食其从无高/阳侯之封惟其子疥封高梁侯)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574-0417c.png
 (岂因此/而误耶)有郦俊字文山官至公府掾大将军商有功
 食邑于涿故自陈留县(此下有/讹误)有鉼亭鉼乡建武二
 年世祖封王常为侯国也(按后汉书王常传常于建/武二年封山桑侯似与上)
 (文无涉讵此句系他/处注错简于此耶)雎水又东径雍丘县故城北县
 旧杞国也殷汤周武以封夏后继禹之嗣楚灭杞秦
 以为县圈称曰县有五陵之名故以氏县矣城内有
 夏侯祠昔在二代享祀不辍秦始皇图筑其表为大
 城而以县焉睢水又东水积成湖俗谓之白羊陂陂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574-0417d.png
 方四十里右则奸梁陂水注之其水上承陂水东北
 径雍丘城北又东分为两渎谓之双沟俱入白羊陂
 陂之东合洛架水口水上承汳水谓之洛架水东南
 流入于睢水雎水又东径襄邑县(今归德/府睢州)故城北又
 东径雍丘城北睢水又东径宁陵县故城南故葛伯
 国也王莽改曰康善矣历鄢县北二城南北相去五
 十里故经有出鄢之文城东七里水次有单父令杨
 彦尚书郎杨禅字文节兄弟二碑汉光和中立也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574-0418a.png
又东过睢阳县南(今为归/德府)
 睢水又东径横城北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乐大
 心丰愆华牼禦华向于横杜预曰梁国睢阳县南有
 横亭今在睢阳县西南世谓之光城盖光横声相近
 习传之非也睢水又径新城北即宋之新城亭也春
 秋左传文公十四年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
 曹伯晋赵盾盟于新城者也睢水又东径高乡亭北
 又东径亳城北南亳也即汤所都矣(明一统志亳城/在归德府城东)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574-0418b.png
 (南四十里契父帝喾都亳汤自商丘迁焉郑康成云/亳今河南偃师县汉书音义曰济阴亳县杜预曰梁)
 (国蒙县皇甫谧曰孟子称汤居亳与葛为邻葛即今/宁陵县葛乡亳乃今谷熟县也蒙为北亳即昊亳汤)
 (受命之地谷熟为南亳汤所都偃师为西亳即盘庚/所徙书立政所谓三亳是也古书亡灭未知孰得其)
 (真/)睢水又东径睢阳县故城南周武王封微子启于
 宋以嗣殷后为宋都也昔宋元君梦江使乘辎车被
 绣衣而谒于元君元君感卫平之言而求之于泉阳
 男子余且献神龟于此矣秦始皇二十二年以为砀
 郡汉高祖尝以沛公为砀郡长天下既定五年为梁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574-0418c.png
 国文帝十二年封少子武为梁王太后之爱子景帝
 宠弟也是以警卫貂饰同天子藏珍积(上下疑有脱/文按汉书梁)
 (孝王传当作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多拟京师招延豪杰士咸归之长
 卿之徒免官来游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观台苑
 屏榭势并皇居其所经构也役夫流唱必曰睢阳创
 (创疑当作曲按后汉书郡国志睢阳县注引地道记/曰梁孝王筑城十二里小鼓唱节杵下而和之称睢)
 (阳/曲)传曰(朱云当/作由)此始也城西门即寇先鼓琴处也先
 好钓居睢水傍宋景公问道不告杀之后十年止此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574-0418d.png
 门鼓琴而去宋人家家奉祀之南门曰卢门也春秋
 华氏居卢门里叛杜预曰卢门宋城南门也司马彪
 郡国志曰睢阳县有卢门亭城内有高台甚秀广巍
 然介立超焉独上谓之蠡台亦曰升台焉当昔全盛
 之时故与云霞竞远矣续述征记曰回道似蠡故谓之
 蠡台非也余按阙子(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阙子/一篇注所引用即是书也)
 宋景公使工人为弓九年乃成公曰何其迟也对曰
 臣不复见君矣臣之精尽于弓矣献弓而归三日而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574-0419a.png
 死景公登虎圈之台援弓东面而射之矢踰于西霜
 之山集于彭城之东馀势逸劲犹饮羽于石梁然则
 蠡台即是虎圈台也盖宋世虎牢所在矣晋大和中
 大司马桓温入河命豫州刺史袁真开石门鲜卑垂
 戍此台真顿甲坚城之下不果而还(晋书桓温传太/和四年以温领)
 (平北将军率步骑北伐进次金乡时亢旱水道不通/乃凿钜野三百馀里以通舟运遂至枋头先使西中)
 (郎袁真伐谯郡开石门以通运谯郡皆平而不/能开石军粮竭尽为慕容垂所追遂致败绩)蠡南
 如(南如二字误/疑当作台之)西又有一台俗谓之女郎台台之西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574-0419b.png
 北城中有凉马台台东有曲池池北列两钓台水周
 六七百步蠡台直东又有一台世谓之雀台也城内
 东西道北有晋梁王妃王氏陵表并列二碑碑云妃
 讳粲字女仪东莱曲城人也齐北海府君之孙司空
 东武景侯之季女咸熙元年嫔于司马氏泰始二年
 妃于国太康五年薨营陵于新蒙之(疑有/脱文)太康九年
 立碑东即梁王之吹宫(疑作/台)也基陛阶础尚在今建
 追明寺故宫东即安梁之旧地也广周五六百步水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574-0419c.png
 列钓台池东又有一台世谓之清泠台北城凭隅又
 结一池台晋灼曰或说平台在城中东北角亦或言
 兔园在平台侧如淳曰平台离宫所在今城东二十
 里有台宽广而不甚极高俗谓之平台余按汉书梁
 孝王传称王以功亲为大国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
 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
 十馀里复道自宫东出扬州之门左(疑当作东出/阳门之左)
 门即睢阳东门也连属于平台则近矣属之城隅则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574-0419d.png
 不能是知平台不在城中也梁王与邹枚司马相如
 之徒极游于其上故齐随郡王山居序所谓西园多
 士平台盛宾邹马之客咸在伐木之歌屡陈是用追
 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谢氏赋雪亦曰
 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今也歌堂沦宇律管埋音孤墓
 (宋本/作基)块立无复曩日之望矣城北五六里便得汉太
 尉桥玄墓冢东有庙即曹氏孟德亲酹处操本素微
 尝候于玄玄曰天下将乱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操感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574-0420a.png
 知己后径玄墓祭云操以顽质见纳君子士死知己
 怀此无忘又承约言徂殁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
 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怨虽临时戏言非
 至亲笃好胡肯为此辞哉悽怆致祭以申宿怀冢列
 数碑一是汉朝群儒英才哲士感桥氏德行之美乃
 共刊石立碑以示后世一碑是故吏司徒博陵崔列
 廷尉河南吴整等以为至德在已扬之由人苟不骄
 述夫何舍焉(蔡中郎集载此碑作/荀不皦述夫何考焉)乃共勒嘉石昭明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574-0420b.png
 芳烈一碑是陇西枹(此句上下/疑有讹脱)罕北次陌砀守长骘
 为左尉汉阳豲道赵冯孝高以桥公尝牧凉州感三
 纲之义慕将顺之节以为公之勋美宜宣旧邦乃树
 碑颂以昭令德光和元年主记掾李反(宋本作友/字仲辽)
 仲辽作碑文碑阴有石(疑作/右)鼎文建宁三年拜司空
 又有中鼎文建宁四年拜司徒又有左鼎文光和元
 年拜太尉鼎铭文曰故臣门人相与述公之行咨度
 体则文德铭于三鼎武功勒于征钺书于碑阴以昭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574-0420c.png
 光懿又有钺文称是用镂石假象作兹征钺军鼓陈
 之于东阶亦以昭公之文武之勋焉庙南列二石柱
 柱东有二石羊羊北有二石虎庙前东北有石驼驼
 西北有二石马皆高大亦不甚雕饰惟(惟字下疑/有毁字)
 颓构粗传遗墉石鼓仍存钺今不知所在睢水于城
 之阳积而为逢洪陂(御览引此/作蓬洪陂)陂之西南有陂又东
 合明水水上承城南大池池周千步南流会睢谓之
 明水绝睢注涣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574-0420d.png
 荫渚菁菁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睢水又东径谷
 熟县故城北睢水又东蕲水出焉睢水又东径粟县
 故城北(按汉志沛郡有粟县莽/曰成富此云粟县似是)地理志曰侯国也王
 莽曰成富睢水又东径太丘县故城北地理志曰故
 敬丘也汉武帝元朔三年封鲁恭王子节侯刘政为
 侯国(按汉书王子侯表鲁恭王子政封瑕丘侯不封/敬丘侯按地志瑕丘属山阳郡敬丘属沛郡注)
 (似误/引)汉明帝更从今名列仙传曰仙人文宾邑人卖
 靴履为业矣(列仙传曰文宾太丘人卖草履为业数/取妪数十年辄去之后时故妪年九十)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574-0421a.png
 (馀续见宾年更壮拜宾问道宾令其至正月朔会乡/亭西社教令服菊花地肤桑寄生松子妪亦更壮)
 睢水又东径芒县故城北(太丘及芒县今俱/为归德府永城县)汉高帝
 六年封耏蹠为侯国(史记表作耏昭徐广/曰一作起汉表作蹠)王莽之传
 治世祖改曰临睢城西二里水南有豫州从事皇毓
 碑殒身州牧阴君之罪时年二十五临睢长平舆(平/舆)
 (属汝/南郡)李君二千石丞轮氏(轮氏县名/属颍川郡)夏文则高其行
 而悼其殒州国咨嗟旌闾表墓昭叙令德式示后人
 城内有临睢长左冯翊王君碑善有治功累迁广汉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574-0421b.png
 属国都尉吏民思德县人公府掾陈盛孙郎中儿定
 兴刘伯鄜等共立石表政以刊远绩县北与砀县分
 水有砀山芒砀县之间山泽深固多怀神智有仙者
 涓子主柱并隐砀山得道(涓子主柱二仙名按列仙/传云涓子齐人也饵术接)
 (食其精至三百年乃见于齐隐于砀山能致风雨受/伯阳九仙法主柱者与道士共上砀山饵丹砂三年)
 (得神砂飞雪服/之五年能飞行)汉高祖隐之吕后望气知之即于是
 处也京房易候曰何以知贤人隐师曰视四方常有
 大云五色具而不雨其下贤人隐矣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574-0421c.png
又东过相县南屈从城北东流当萧县南入于睢
 相县故宋地也秦始皇二十三年以为泗水郡汉高
 帝四年改曰沛郡治此汉武帝元狩六年封南越桂
 林监居翁(索隐曰监官/也居姓翁字)为侯国曰湘成也(按史记表/索隐曰汉)
 (表在堵阳汉书功臣表亦云在堵阳按堵阳县属南/阳郡则湘成乃堵阳之乡名恐非沛郡之相县也注)
 (似误/引)王莽更名郡曰吾符县曰吾符亭也睢水东径
 石马亭亭西有汉故伏波将军马援墓睢水又东径
 相县故城南宋恭公之所都也国府园中犹有伯姬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574-0421d.png
 黄堂基堂夜被火左右曰夫人少避伯姬曰妇人之
 义保傅不具夜不下堂遂遇火而死斯堂即伯姬焚
 死处也城西有伯姬冢昔郑浑为沛郡太守于萧相
 二县兴陂堰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睢水又
 左合白渎水水上承梧桐陂陂侧有梧桐山陂水西
 南流径相城东而南流注于睢睢盛则北流入于陂
 陂隘则西北注于睢出入回环更相通注故经有入
 睢之文睢水又东径彭城郡之灵壁东东南流汉书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574-0422a.png
 项羽败汉王于灵壁东即此处也又云东逼谷泗服
 虔曰水名也在沛国相界又详睢水径谷熟两分而
 睢水为蕲水故二水所在枝分通为兼称谷水之名
 盖因地变然则谷水即睢水也又云汉军之败也睢
 水为之不流睢水又东南径竹县故城南地理志曰
 王莽之笃亭也李奇曰今竹邑县也睢水又东与滭
 湖水合水上承甾丘县之渒陂南北百馀里东西四
 十里东至朝解亭西届彭城甾丘县之故城东王莽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574-0422b.png
 更名之曰善丘矣其水自陂南系于睢水睢水又东
 南八丈故沟水注之水上承蕲水而北会睢水又东
 径符离县故城北汉武帝元光四年(按史记表是/元狩四年)
 路博德为侯国王莽之符合也睢水东径临淮郡之
 取虑故城北昔汝南步游张少失其母及为县令遇
 母于此乃使良马踟蹰轻轩罔进顾访病姬乃其母
 也诚愿宿凭而冥感昭徵矣睢水又东合乌慈水水
 出县西南乌慈渚潭涨东北流与长直故渎合沟旧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574-0422c.png
 上承蕲水北流八十五里注乌慈水乌慈水又东径
 取虑县南又东屈径其城东而北流注于睢睢水又
 东径睢陵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元年封江都易王
 子刘楚为侯国(史汉表俱作刘定国江都易王/子亦无名楚者此云刘楚误)王莽
 之睢陵也(按汉志当/作睢睦)睢水又东与潼水故渎会旧(疑/作)
 (水/)上承潼县西南潼陂东北流径潼县(按汉志临淮/郡有僮县无)
 (潼县此云/潼未详)故城北又东北径睢陵县下会睢睢水又
 东南流径下相县故城南高祖十三年(高祖无十三/年当是十二)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574-0422d.png
 (年/)封庄侯冷耳为侯国应劭曰下相水出沛国相县
 故此加下也然则下相又是睢水之别名也东南流
 入于泗谓之睢口经止萧县非也所谓得其一而亡
 其二矣
瓠子河出东郡濮阳县北河(今山东东昌/府濮州治)
 县北十里即瓠河口也尚书禹贡雷夏既泽雍沮会
 同尔雅曰水自河出为雍许慎曰雍者河雍水也暨
 汉元光之年河水南决漂害民居武帝元封二年上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574-0423a.png
 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于是上自万
 里沙还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令群臣将军以下皆负
 薪填决河上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瓠子决兮将奈
 何殚为河兮地不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
 巨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正(史记/作延)道施兮离常流蛟
 龙骋兮放(史记/作方)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
 知外皇(史记/作为)谓河公(史记/作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
 苦(史记/作吾)人齧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唯缓一曰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574-0423b.png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史记/作迂)兮迅流难搴长旌(史/记)
 (作/茭)兮湛美玉隤林竹兮楗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于
 是卒塞瓠子口筑宫于其上名曰宣房宫水(宋本/作故)
 谓瓠子堰为宣房堰而水亦以瓠子受名焉平帝已
 后未及修理河水东浸日月弥广永平十二年显宗
 诏乐浪人王景治渠筑堤起自荥阳东至千乘一千
 馀里景乃防遏冲要疏决壅积瓠子之水绝而不通
 唯沟渎存焉河水旧东河径濮阳城东北故卫也帝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574-0423c.png
 颛顼之墟昔颛顼自穷桑徙此号曰商丘或谓之帝
 丘本陶唐氏火正阏伯之所居亦夏伯昆吾之都殷
 之相(相下疑/有土字)又都之故春秋传曰阏伯居商丘相土
 因之是也卫成公自楚丘迁此秦始皇徙卫君角于
 野王置东郡治濮阳县濮水径其南故曰濮阳也沛
 公守濮阳环之以水张晏曰依河水自固春秋僖公
 十三年夏会于咸杜预曰东郡濮阳县东(按左传杜/注东下有)
 (南/字)有咸(杜注/作咸)城者也是瓠子故渎又东径桃城南春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574-0423d.png
 秋传曰分曹地自洮尽曹地也今甄城西南五十里
 有桃城或谓之洮也瓠渎又东南径清丘北春秋宣
 公十二年经书楚灭萧晋人宋卫曹同盟于清丘京
 相璠曰在今东郡濮阳县东南三十里魏都尉治
东至济阴句阳县为新沟(句阳县故城在今兖州府曹/县北三十里汉志济阴郡句)
 (阳县应劭曰左氏傅句/渎之丘也师古曰音钩)
 瓠河故渎又东径句阳之小成阳城北(宋本无/此二字)城北
 侧渎帝王世纪曰尧葬济阴成阳西北四十里是为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574-0424a.png
 谷林墨子以为尧堂高三尺土阶三等北教八狄道
 死葬蛩山之阴山海经曰尧葬狄山之阳一名崇山
 二说各殊以为成阳近是尧冢也余按小成阳在成
 阳西北(一作/南)半里许实牛(疑作/中)俗谚以为囚尧城(汲/冢)
 (琐语舜放尧于平阳续述征记云小成阳在阳城西/南半里许俗云囚尧城括地志引竹书云昔尧末年)
 (德衰为舜所囚故濮州鄄城/县东北十五里有囚尧城)士安盖以是为尧冢也
 (汉志成阳/县有尧冢)瓠子北有都关县故城县有羊里亭瓠河
 径其南为羊里水盖资城地而变名由经有新沟之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574-0424b.png
 异称矣黄初中贾逵为豫州刺史与诸将征吴于洞
 浦有功魏封逵为羊里亭侯(魏志贾逵传逵征吴破/吕范于洞浦进封阳里)
 (亭侯今云/羊里未详)邑四百户即斯亭也俗名之羊子城非也
 盖韵近字转耳又东右(原本/讹石)会濮水之津水上承濮
 渠东径锄丘城南京相璠曰今濮阳城西南十五里
 有沮兵城(以下疑/有讹误)六国时沮楚同以为楚丘非也又
 东径浚城南而北去濮阳三十五里城侧有寒泉冈
 即诗所谓爰有寒泉在浚之下世谓之高平渠非也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574-0424c.png
 京相璠曰濮水故道在濮阳南者也又东径句阳县
 西句渎出焉濮水枝渠又东北径句阳县之小成阳
 县故(下疑有/城字)东垂亭西而北入瓠河地理志曰濮水
 首受泲于封丘县东北至都关入羊里水者也又按
 地理志山阳郡有都关县今其城在廪丘城西考地
 志山阳廪丘俱属济阴则都关无隶山阳理又按地
 理志郕都亦是山阳之属县矣而东杜(疑有讹字朱/云当作京相)
 考地验城又并言在廪丘城南推此而论似地志之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574-0424d.png
 误矣或亦疆理参差所未详瓠渎又东径垂亭北春
 秋隐公八年宋公卫侯遇于犬丘经书垂也京相璠
 曰今济阴句阳县小城阳东五里有故垂亭者也
又东北过廪丘县为濮水(廪丘故城在今东/昌府范县义东堡)
 瓠河又左径雷泽北其泽薮在大成阳县故城西北
 一十馀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其陂东西二十馀里
 南北一十五里即舜所渔也泽之东南即成阳县故
 (下疑有/城字)史记曰武王封弟季载于成应劭曰其后乃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574-0425a.png
 迁于成之阳故曰成阳也地理志曰成阳有尧冢灵
 台今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尧陵在今兖州府东/平州东北三十里)
 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于城为西南称曰灵都(何氏/校隶)
 (释作/台)乡曰崇仁邑号修义皆立庙四周列水潭而不
 流水泽通泉泉不耗竭至丰鱼笋不敢采捕前并列
 数碑枯(疑作/枯)柏数株檀马(朱云檀马字讹或谓檀与/駮马也诗疏云駮马梓榆)
 (也谚曰斫檀不谛得系迷系迷尚可得駮马/言三木相似也按此说似属支离恐不可从)成林二
 陵南北列驰道径通皆以砖砌之尚修整尧陵东城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574-0425b.png
 西五十馀步中山夫人祠尧妃也石壁阶墀仍旧南
 西北三面长栎联荫扶疏里馀中山夫人祠南有仲
 山甫冢(仲山甫墓在今东/昌府废雷县西北)冢西有石庙羊虎倾低破
 碎略尽于城为西南在灵台之东北按郭缘生述征
 记自汉迄晋二千石及丞尉多刊石述叙尧即位至
 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有一载记于尧妃见汉建
 宁四年五月成阳令管遵所立碑文云尧陵北山甫
 墓南二冢间伍员祠晋大安中立一碑是永兴中建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574-0425c.png
 今碑祠并无处所又言尧陵在城南九里中山夫人
 祠在城南二里东南六里尧母庆都冢尧陵北二里
 有仲山甫墓考地验状咸为疏僻盖闻疑书疑耳雷
 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嵥峙谓之历
 山山北有小阜南属池泽之东北有陶墟(明一统志/作姚墟在)
 (濮州东南/九十里)缘生言舜耕陶所在墟阜联属渎带(宋本/作滨)
 (带/)瓠河也郑元曰历山在河东今有舜井皇甫谧或
 言今济阴历山是也与雷泽相比余谓郑元之言为然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574-0425d.png
 故扬雄河东赋曰登历观而径望兮聊浮游于河之
 岩今雷首山西枕大河校之图纬于事为允士安又
 云定陶西南陶丘舜也(疑/讹)不言在此缘生为失瓠河
 之北即廪丘县也王隐晋书地道记曰廪丘者春秋
 之所谓齐邑矣实表东海者也竹书纪年晋烈公十
 一年田悼子卒田布杀其大夫公孙(今竹书作公/孙孙下同)
 孙以廪丘叛于赵田布围廪丘翟角赵孔屑韩师(竹/书)
 (作/氏)救廪丘及田布战于龙泽田师败遁(竹书/作逋)是也瓠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574-0426a.png
 河与濮水俱东流经所谓过廪丘为濮水者也县南
 瓠北有羊角城(在今兖州府/范县义东堡)春秋传曰乌馀取晋羊
 角遂袭我高鱼天大雨自窦入介其库登其城尅而
 取之者也京相璠曰卫邑也今东郡廪丘县南有羊
 角城今鲁邑也今廪丘东北有故高鱼城俗谓之交
 鱼城谓羊角为角逐城皆非也瓠河又径阳晋城南
 史记苏秦说齐曰过卫阳晋之道径于亢父之崄者
 也今阳晋城在廪丘城东南一十馀里与都关为左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574-0426b.png
 右也张仪曰秦下甲攻卫阳晋大关天下之匈徐广
 史记音义云关一作开东之亢父则其道矣瓠河之
 北又有郕都城(故城在兖州府汶/上县北二十里)春秋隐公三年郕
 侵卫京相璠曰东都廪丘县南三十里有故郕都地
 理志曰山阳乡也褚先生曰汉封金安上为侯国(按/史)
 (表金安上封都成侯索隐曰属颍川此注叙郕/都按志属山阳郡似非金安上所封不详所谓)王莽
 更名之曰城谷者也瓠河又东径黎县故城南王莽
 改曰黎治矣孟康曰今黎阳也薛瓒言按黎阳在魏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574-0426c.png
 郡非此黎阳也世谓黎侯城昔黎侯阳寓于卫诗所
 谓胡为乎泥中毛云泥中邑名疑此城也土城污下
 城居小阜魏濮阳郡治也瓠河又东径秺县故城南
 地理志曰济阴之属县也褚先生曰汉武帝封金日
 磾为侯国王莽之万岁矣世犹谓之为万岁亭也瓠
 河又东径郓城南春秋左传成公十六年公自沙随
 还待于郓京相璠曰公羊作运字今东都廪丘县东
 八十里有故运城即此城也(今郓城县/属兖州)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574-0426d.png
又北过东郡范县(今属东/昌府)东北为济渠与将渠合
 瓠河自运城东北径范县与济濮枝渠合故渠上承
 济渎于乘氏县北径范县左纳瓠渎故经有济渠之
 称又北与将渠受河于范县西北东南径秦亭南杜
 预释地东平范县西北有秦亭也又东南径范县故
 城南王莽更名建陆(汉志/作睦)也汉兴平中靳允为范令
 曹太祖东征陶谦于徐州张邈迎吕布郡县响应程
 昱说允曰君必固范我守东阿田单之功可立即斯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574-0427a.png
 邑也将渠又东会济渠自下通谓之将渠北径范城
 东俗又谓之赵沟非也
又东北过东阿县东(今属兖州/府东平州)
 瓠河故渎又东北左合将渠枝渎上承将渠于范县
 东北径范县北又东北径东阿城南而东入瓠河故
 渎又北径东阿县故城东春秋经书冬及齐侯盟于
 柯左传曰冬盟于柯始及齐平杜预曰东阿即柯邑
 也按国语曹沬挟匕首劫齐桓公返遂邑于此矣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574-0427b.png
又东北过临邑县西(今属济/南府)又东北过荏平县(今属东/昌府)
东为邓里渠
 自宣防(即宣房防/房古通)已下将渠已上无复有水将渠下
 水首受河自北为邓里渠
又东北过祝阿县(今为济南府齐/河县及禹城县)为济渠
 河水自泗口出为济水济水二渎合而东注于祝阿
 也
又东北至梁邹县西分为二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574-0427c.png
 脉水寻梁邹济无二流盖经之误
其东北者为济河其东者为时水又东北至济西济河
东北入于海时水东至临淄县西屈南过太山华县东
又南至费县(今属兖/州府)东入于沂
 时即耏水也音而春秋襄公三年齐晋盟于耏者也
 京相璠曰今临淄唯有澅水西北入泲即地理志曰
 如水矣耏如声相似然则澅水即耏水也盖以澅与
 时合得通称矣时水自西安城西南分为二水枝津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574-0427d.png
 别出西流德会水注之水出昌国县黄山西北流径
 昌国县故城南昔乐毅攻齐有功燕昭王以是县封
 之为昌国君德会水又西北五里泉水注之水出县
 南黄阜北流径城西北入德会又西北世谓之苍浪
 沟又北流注时水地理志曰德会水出昌国西北至
 西安入洳是也时水又西径东高苑城中而西注也
 俗人遏令侧城南注又屈其城南史记汉文帝十五
 年分齐为胶西王国都高邑徐广音义曰乐安有高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574-0428a.png
 苑城故俗谓之东苑也其水又北注故渎又西盖野
 沟水注之源导延乡城东北平地出泉西北径延乡
 城北地理志曰千乘有延乡县世人谓故城为从城
 延从字相似读随字改所未详也西北流世谓之盖
 野沟又西北流径高苑县(汉志作高宛/今属青州府)北注时水时
 水又西径西高苑县故城南汉高帝六年封丙猜为
 侯国(史记表/作丙倩)王莽之常乡也其水侧城西注京相璠
 曰今乐安博昌县(今为青州/府博兴县)南界有时水西通济其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574-0428b.png
 上源出盘阳北至高苑下有死时中无水杜预亦云
 时水于乐安枝流旱则竭涸为春秋之乾时也左传
 庄公九年齐鲁战地鲁师败处也时水西北至梁邹
 城入于泲非泲入时盖时来注泲若泲分东流明不
 得以时为名寻时泲更无别流南延华费之所斯为
 谬矣
汶水出太山莱芜县(今属济/南府)原山西南嬴县南
 莱芜县在齐城西南原山又在县西南六十许里地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574-0428c.png
 理志汶水与淄水俱出原山西南入泲故不得过其
 县南也(原山在今莱芜县东北七十里东接益都西/接章丘北接淄川县界高耸出群山之上亦)
 (名马耳山魏收志嬴县有马耳山汶水/所出则马耳即原山矣今又名岳阳山)从征记曰汶
 水出县西南流又言自入莱芜谷夹路连山百数里
 水隍多行石涧中出草药饶松柏林藿绵濛崖壁相
 望或倾岑阻径或回岩绝谷清风鸣条山壑俱响凌
 高降深兼惴慄之惧危溪绝径过悬度之艰未出谷
 十馀里有别谷在孤山谷有清泉泉上数丈有石穴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574-0428d.png
 二口容人行入穴丈馀高九尺许广四五丈言是昔
 人居山之处薪㸑烟墨犹存谷中林木致密行人鲜
 有能至矣又有少许山田引灌之踪尚存出谷有平
 丘面山傍水土人悉以种麦云此丘不宜殖稷黍而
 宜麦齐人相承以殖之意谓麦丘所栖愚公谷也何
 其深沉幽翳可以托业怡生如此也余时径此为之
 踟蹰为之屡眷矣余按麦丘愚公在齐川谷犹传其
 名不在鲁盖志者之谬耳汶水又西南径嬴县故城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574-0429a.png
 南(城今在莱/芜县西北)春秋左传桓公三年云会齐侯于嬴博
 婚于齐也(按左传云会齐侯于嬴成昏于齐/也无博字今云会于嬴博似误)
又东南过奉高县北(今泰安府东/有奉高废县)
 奉高县汉武帝元封元年立以奉太山郡治也县北
 有吴季札子墓在汶水南曲中季札之聘上国也丧
 子于嬴博之间即此处也从征记曰嬴县西六十里
 有季札儿冢冢圆其高可隐也前有石铭一所汉末
 奉高令所立无所述叙标志而已自昔恒蠲民户洒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574-0429b.png
 扫之今不能然碑石糜碎靡有遗矣故惟趺存焉
屈从县西南流
 汶出牟县故城西南阜下俗谓之胡卢堆(今莱芜县/东有牟县)
 (故城牟汶水在县南门外/西流至泰安州东入汶)淮南子曰汶出弗其高诱
 曰山名也或斯阜也牟县故城在东北古牟国也春
 秋时牟人朝鲁故应劭曰鲁附庸也俗谓是水为牟
 汶也又西南径奉高县故城而西南流注于汶汶水
 又南右合北汶(今泰安州南有泮水出泰山分/水岭考其源流盖即北汶也)水出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574-0429c.png
 分水溪源与中川分水东南流径太山东合天门下
 溪水水出太山天门下谷东流古者帝王升封咸憩
 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窍存焉盖古设舍所跨处也马
 第伯书云光武封太山第伯从登山去平地二十里
 南向极望无不睹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石壁窅
 条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如在云中俯视溪谷碌
 碌不可丈尺直上七十里天门仰视天门如从六中
 视天矣(朱云今封禅仪记曰不可丈尺遂至天门之/下仰视天门窔辽如从穴中视天直上七里)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574-0429d.png
 (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絙索可得而登也)应劭汉官仪云太山东南
 山顶名曰日观者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许
 故以名焉其水自溪而东浚波注壑东南流龟阴之
 田龟山在博县北一十五里昔夫子伤政道之陵迟
 故望山而怀操故琴操有龟山操焉山北即龟阴之
 田也春秋定公十年齐人来归龟阴之田是也又合
 环水水出太山南溪南流历中阶两庙间从征记曰
 太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574-0430a.png
 二十馀围盖汉武所植也赤眉尝斫一树见血而止
 今斧创犹存门阁三重楼榭四所三层坛一所高丈
 馀广八尺树前有大井极香冷异于凡水不知何代
 所掘不尝浚渫而水旱不减库中有汉时故乐器及
 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又有石虎建武十三年永贵
 侯张余上金马一匹高二尺馀形制甚精中庙去下
 庙五里屋宇又崇丽于下庙庙东西夹涧上庙在山
 顶即封禅处也共(疑作/其)水又屈而东流入于汶(水上/疑有)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0574-0430b.png
 (汶/字)水又东南流径南明堂下汉武帝元封元年封太
 山降坐明堂于山之东北阯武帝以古处崄狭而不
 显也(按封禅书云天子封太山太山东北趾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高傍未晓其)
 (制度云云/较此似明)欲治明堂于奉高傍而未晓其制济南人
 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
 茅盖之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
 昆崙天子从之入以拜祀上帝焉于是上令奉高作
 明堂于汶水如带图也右引水为璧雍处基渎存焉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574-0430c.png
 世谓此水为石汶山海经曰环水出泰山东流注于
 江(郭注云/一作海)即此水也环水又左入于汶水汶水又西
 南流径徂徕山西(在泰安府东/南四十里)山多松柏诗所谓徂
 徕之松也广雅曰道梓松也抱朴子称玉策记曰千
 岁之松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犬或如人皆寿万
 岁又称天陵有偃盖之松也所谓楼松也鲁连子曰
 松枞高千仞而无枝非忧正(一作/王)(疑讹宋/本作室)之无柱
 也尔雅曰松叶柏身曰枞邹山记曰徂崃山在梁甫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574-0430d.png
 奉高博三县界犹有美松亦曰尤崃之山也赤眉渠
 帅樊崇所堡也故崇自号尤崃三老矣山东巢父庙
 山高十里山上有陂水方百许步三道流注一水东
 北沿溪而下屈径县南西北流入于(于下疑/有汶字)一水北
 流历涧西流入于汶一水南流径阳关亭南春秋襄
 公十七年逆臧纥自阳关者也又西流入于汶水也
过博县西北
 汶水南径博县故城东(城在泰安府东南/汉置唐改曰乾封)春秋哀公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574-0431a.png
 十年会吴伐博者也灌婴破田横于城下屈从其城
 南西流不在西北也汶水又西南径龙乡故城南春
 秋成公二年齐侯围龙龙囚顷公嬖人卢蒲就(按左/传当)
 (有魁/字)杀而膞诸城上齐侯亲鼓取龙者也汉高帝八
 年封谒者陈署为侯国汶水又西南径亭亭山东(在/泰)
 (安府南五十里郡国志钜平县有/亭禅山注云即古所禅亭亭者也)黄帝所禅也山有
 神庙水上有石门旧分水下溉处也汶水又西南径
 阳关故城西本有平县之阳关亭矣(有平当作钜平/郡国志钜平县)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0574-0431b.png
 (有阳/关亭)春秋襄公十七年逆臧纥自阳关者也阳虎据
 之以叛伐之虎焚莱门而奔齐者也汶水又南左会
 淄水水出太山巢父县东(巢父当作梁父汉志/泰山郡有梁父县)西南
 流径菟裘城北春秋隐公十一年营之公谓羽父曰
 吾将归老焉故郡国志曰梁父有菟裘聚淄水又径
 梁父县故城南县北有梁人山开山图曰太山在左
 亢父在右亢父知(疑作/主)生梁父主死王者封太山禅
 梁甫故县取名焉淄水又西南径柴县故城北地理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0574-0431c.png
 志曰太山之属县也世谓之柴汶矣淄水又径郕北
 (锥指引此作/又径成邑北)汉高帝六年封董渫为侯国(史表董渫/亦封成侯)
 (本郕省作成也今汶上/县 二十里有郕国城)春秋齐师围郕郕人伐齐饮
 马于斯水也昔孔子行于郕之野遇荣启期于是衣
 鹿裘被发鼓琴歌三乐之欢夫子善其能宽矣(列子/荣启)
 (期曰万物惟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
 (褓者吾行年九/十馀是三乐也)淄水又西径阳关城南西流注于汶
 水(今按泰安府南有废柴县及梁父故城西南有/阳关城柴汶水在府东三十里俗名司马河)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WYG0574-0431d.png
 水又南径钜平县故城东(城在泰安/府西南)而西南流城东
 有鲁道诗所谓鲁道有荡齐子由归者也今汶上夹
 水有文姜台汶水又西南流诗云汶水滔滔矣淮南
 子曰貉渡汶则死天地之性倚伏难寻固不可以情
 理穷也汶水又西南径鲁国汶阳县北王莽之汶亭
 也县北有曲水池亭春秋桓公十二年经书公会杞
 侯莒子于曲池左传曰平杞莒也故杜预曰鲁国汶
 阳县北有曲水亭汉章帝元和三年东巡太山立行
卷二十四 第 31a 页 WYG0574-0432a.png
 宫于汶阳(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二年二月辛未幸泰/山柴告岱宗壬申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
 (注曰上作明堂于汶上如公/玉带之图焉今云三年误)执金吾耿恭恭(衍/)屯城
 门于汶上基堑存焉世谓之阙陵城也汶水又西径
 汶阳县故城北(城在今宁/阳县东北)而注(下疑有/脱字)
又西南过蛇丘县南(今肥城县南有蛇丘故/城本鲁蛇渊囿汉置县)
 汶水又西洗水出焉(朱云洗水当作洸水见/二十五卷出当作注)又西径
 蛇丘县南县治铸乡故城春秋左传宣叔娶于铸是
 也杜预曰济北蛇丘县所治铸乡城者也
卷二十四 第 31b 页 WYG0574-0432b.png
又西南过冈县北(在今宁阳县境汉志作刚属泰山郡/又定陶县东北亦有刚城见明一统)
(志/)
 地理志乡故阐也王莽更之曰柔也应劭曰春秋经
 书齐人取欢及阐亭是也杜预春秋释地曰阐在冈
 县北冈城东有一小亭今冈县治俗人又谓之关亭
 京相璠曰冈县西四十里有阐亭未知孰是汶水又
 西蛇水注之水出县东北太山西南流径汶阳之田
 齐所侵也自汶之北平畅极目僖公以赐季友蛇水
卷二十四 第 32a 页 WYG0574-0432c.png
 又西南径铸城西左传所谓蛇渊囿也故京相璠曰
 今济北有蛇丘城城下有水鲁囿也俗谓之浊须水
 非矣蛇水又西南径夏晖城南经书公会齐侯于下
 欢是也今俗谓之夏晖城盖春秋左传桓公三年公
 子翚如齐齐侯送姜氏于下欢非礼是也世有夏晖
 之名矣蛇水又西南入汶汶水又西沟水注之水出
 东北马山西南流径棘亭南春秋成公三年经书秋
 叔孙侨如帅师围棘左传曰取汶阳之田棘不服围
卷二十四 第 32b 页 WYG0574-0432d.png
 之南去汶水八十里又西南径遂城东地理志曰蛇
 丘遂乡(按志/作隧)故遂国也春秋庄公十三年齐灭遂而
 戍之者也京相璠曰遂在蛇丘东北十里杜预亦以
 为然然县东北无城以碍之今城在蛇丘西北盖杜
 预传疑之非也又西径下欢城西而入汶水汶水又
 西径春亭北考古无春名唯平陆县有崇阳亭然是
 东去冈城四十里进(一作/推)璠所注则符并所未详也
又西南过平章县南(今东平州东有章县故城汉志东/平国有章县而无平章县疑当作)
卷二十四 第 33a 页 WYG0574-0433a.png
(东平章/县南)
 地理志曰东平国故梁也景帝中和六年(景帝时未/有年号何)
 (得云中和当/是中六年)别为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为大河郡
 宣帝甘露二年为东平国王莽之有盐也按世本章
 县任姓之国也齐人降章者也故在无盐城东北五
 十里汶水又西南有泌水注之水出肥县东北自源
 西南流径肥城县故城南乐正子春谓其弟子曰子
 适齐过肥肥有君子焉左径句窳亭北章帝元和二
卷二十四 第 33b 页 WYG0574-0433b.png
 年凤皇集肥城句窳亭复其租而巡太山即是亭也
 泌水又西南径富城县故城西王莽之城(当作/成)富也
 其水又西南流注于汶汶水又西南径桃乡县故城
 西(城在今汶上县/东北四十里)王莽之鄣亭也世以此为鄣城非
 盖因巨新之故目耳
又西南过无盐县南又西南过寿张县北又西南至安
民亭入于济
 汶水自桃乡四分当其𣲖别之处谓之四汶口其左
卷二十四 第 34a 页 WYG0574-0433c.png
 二水双流西南至无盐县之郈乡城南(故城在今沂/州东三十六)
 (里/)鲁叔孙昭伯之故邑也祸及(何氏云/及字疑)斗鸡矣(左传/昭公)
 (二十五年季郈之鸡斗季氏芥其鸡郈氏为之金距/平子怒益宫于郈氏且让之故郈昭伯亦怨平子)
 春秋左传定公十二年叔孙氏堕郈今其城无南面
 汶水又西南径其(当作东汉志东平/国有东平陆县)平陆县故城北
 应劭曰古厥也今有厥亭汶水又西径危山南世谓
 之龙山也汉书五行志(按此事见汉书东平王传非/出五行志报山作瓠山师古)
 (曰瓠山谓其/形似瓠耳)曰哀帝时无盐危山土自起覆草如驰
卷二十四 第 34b 页 WYG0574-0433d.png
 道状又报山石转立晋灼曰汉注作报山山胁石一
 丈转侧起立高九尺六寸旁行一丈高四尺东平王
 云及后谒自之石所祭治石象报山立石束倍草并
 祠之建平三年息夫躬告之王自杀后谒弃市国除
 汉书石立宣帝起之表也汶水又西合为一水西南
 入茂都淀淀陂水之异名也淀水西南出谓之巨野
 沟又西南径致密城南郡国志曰须昌县又致密城
 古中都也即夫子所宰之邑矣制养生送死之节长
卷二十四 第 35a 页 WYG0574-0434a.png
 幼男女之礼路不拾遗器不彫伪矣巨野沟又西南
 入桓公河北水西出淀谓之巨良水西南径致密城
 北西南流注洪渎次一汶西径郈亭北又西至寿张
 故城东遂为泽渚初平三年曹公击黄巾于寿张东
 鲍信战死于此其右一汶西流径无盐县之故地南
 (城在今东平/州东三十里)旧宿国也齐宣后之故邑所谓无盐丑
 女也汉武帝元朔四年封城阳恭王子刘庆为东平
 侯即此邑也王莽更名之曰有盐亭汶水又西径洽
卷二十四 第 35b 页 WYG0574-0434b.png
 乡城南地理志曰所谓无盐有洽乡者也汶水西南
 流径寿张县故城北(城在今东/平州西南)春秋之良县也县有
 寿聚汉曰寿良应劭曰世祖叔母名良故光武改曰
 寿张也建武十五年世祖封樊宏为侯国汶水又西
 南长直沟水注之水出须昌城东北谷阳山南径须
 昌城东又南漆沟水注焉水出无盐城东北五里阜
 山下西径无盐县故城北水侧有东平宪王苍冢碑
 阙存焉元和三年(按章帝纪/是二年)章帝幸东平祀以太牢
卷二十四 第 36a 页 WYG0574-0434c.png
 亲拜祠坐赐御剑于陵前其水又西流注长直沟沟
 水奇分为二一水西径须昌城南入浦一水南流注
 于汶汶水又西流入浦故淮南子曰汶出弗其西流
 合浦(按淮南子作汶出/弗其流合于济)高诱曰弗其山名在朱虚县
 东余按诱说是乃东汶非经所谓入沛(当作/泲)者也盖
 其误證耳
  禹贡锥指以今舆地言之汶水自莱芜历泰安肥
  城宁阳至东平入济合流以注于海此禹迹也迨
卷二十四 第 36b 页 WYG0574-0434d.png
  元人引汶绝济为会通河明永乐中又筑戴村坝
  遏汶水尽出南望以资运而安山又济之故道填
  淤久矣 元和志乾封县界有五汶源别而流同
  五汶者曰北汶嬴汶柴汶牟汶其一则经流也(四/汶)
  (口乃下流岐分处/不在五汶之数)按郦注无嬴汶嬴在今莱芜县
  南三十里源出宫山之阴流合牟汶宫山者新甫
  之别名也山在新泰县西北泮水源出泰山分水
  岭即北汶州志谓之堑汶在今泰安州南五汶之
卷二十四 第 37a 页 WYG0574-0435a.png
  外有小汶在州东南七十里源出宫山流径徂徕
  山南又西入汶水谓之大汶口也嬴汶流合牟汶
  故郦注不言五汶以小易嬴斯为当矣又有水出
  莱芜县寨子村流合牟汶者近志指为浯汶据汉
  志琅琊灵门县有高柘山浯水所出东北入潍说
  文云水出灵门山世谓之浯汶(浯水合东汶入/汶故有此名)
  今莒州界与莱芜无涉志妄言耳东汶出朱虚县
  小太山北流至淳于县入潍在今临朐安丘界淮
卷二十四 第 37b 页 WYG0574-0435b.png
  南子曰汶出弗其西流入济高诱云弗其山名在
  朱虚县东即入潍之东汶言入济者淮南之误
 
 
 
 
 
 水经注集释订讹卷二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