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七十 第 1a 页 WYG0869-02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明梦馀录卷七十
          吏部左侍郎孙承泽撰
  陵园
京东北平谷县境内渔子山有大冢俗呼轩辕台相传
为黄帝陵旧有庙今圯黄帝都冀故其陵在冀境内旧
云在桥山又曰在宁州非也至鼎湖龙髯之说则益荒
唐矣蓟州东北有崆峒山问道广成子处今陜西崆峒
卷七十 第 1b 页 WYG0869-0294b.png
山有元鹤谓为黄帝时物恐亦神其说耳
燕昭王墓九州要记曰在古渔阳北之无终山一统志
云在府西清河岸侧之燕丹村
  昭王墓前有斑狸化为书生欲往见司空张华时
  墓前华表亦神语班狸曰张公难笼络子非但自
  误亦且误及老表遂见华容止风流华雅重之论
  及文史互有胜负言卒便退华已使人防门不得
  出丰城令雷焕谓华曰此千年老精必千年枯木
卷七十 第 2a 页 WYG0869-0294c.png
  照之则形见遂使人伐昭王墓前华表伐者闻华
  表叹曰老狸果误我于华表穴中得青衣小儿长
  二尺馀使还未至洛阳而变成枯木遂燃以照之
  狸露真形
燕灵王墓在城东金大定中改葬两墓相连东墓之柩
题其和云燕灵王旧旧盖古柩字
秦太子墓在大城北段堤村始皇巡狩驻跸于此幼子
亡葬此
卷七十 第 2b 页 WYG0869-0294d.png
辽章宗陵在京东三河县北五十五里
金太祖太宗陵在上京贞元三年命大房山云峰寺为
山陵建行宫于其麓宫成名曰盘宁命判大宗正寺京
等如上京迁太祖太宗梓宫葬太房山太祖陵名曰睿
陵太宗陵名曰恭陵
宣宗葬德陵章宗葬道陵二陵在大房山东北
万寿王冢在阜城门外之西碑存
元人无陵遇大丧棺用楠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小
卷七十 第 3a 页 WYG0869-0295a.png
大合为棺置遗体其中殓用皮袄皮帽靴袜系腰盆盂
俱用白粉皮为之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箸各一
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送至直北园寝之所深
埋之用万马蹴平候草青方已使同平坡不可复识
  嘉靖二十四年礼科右给事中陈棐疏云国家于
  历代帝王陵寝之祭自伏羲以至宋孝宗三十五
  陵所祭之处俱实有陵墓惟顺天府所祭元世宗
  陵绝无陵所但权于府西庙址扫阶席幄以毕事
卷七十 第 3b 页 WYG0869-0295b.png
  夫既曰祭陵而实无陵臣以为通罢之便
明太宗永乐七年五月己卯营山陵于昌平县遂封其
山为天寿山时太宗择寿陵久不得吉壤而仁孝皇后
尚未葬礼部尚书赵羾以江西地理术人廖均卿至昌
平遍阅诸山得昌平东黄土山最吉遂即日临视定议
封为天寿山陵前为总神路又为门门外刻石文武大
臣象兽石柱及牌楼南为红门门内为拂尘殿外为石
牌坊各陵宝城正前为明楼楼前为石几筵又前为祾
卷七十 第 4a 页 WYG0869-0295c.png
恩殿为祾恩门各陵殿旧名享殿嘉靖十七年上躬祀
天寿山始名殿曰祾恩殿门曰祾恩门祾者祭而受福
之名也恩者罔极之思也门外为圣迹碑亭为神库神
厨宰牲亭
明成祖文皇帝后陵曰长陵
明仁宗昭皇帝后陵曰献陵在长陵西
明宣宗章皇帝后陵曰景陵在献陵东
明英宗睿皇帝后陵曰裕陵在景陵西
卷七十 第 4b 页 WYG0869-0295d.png
孝肃皇后祔
明宪宗纯皇帝后陵曰茂陵在裕陵西
孝穆 孝惠皇后祔
明孝宗敬皇帝后陵曰泰陵在茂陵西
明武宗毅皇帝后陵曰康陵在泰陵西南
明世宗肃皇帝后陵曰永陵在景陵东
孝烈 孝恪皇后祔
明穆宗庄皇帝后陵曰昭陵在康陵西南
卷七十 第 5a 页 WYG0869-0296a.png
孝安 孝定皇后祔
明神宗显皇帝后陵曰定陵在昭陵北
孝靖皇后祔
明光宗贞皇帝后陵曰庆陵在裕陵东南
孝和 孝纯皇后祔
明熹宗悊皇帝陵曰德陵在永陵东
恭仁康定景皇帝 贞惠安和景皇后陵在西山前为
享殿为神库神厨宰牲亭内官房成化年建碑亭于门
卷七十 第 5b 页 WYG0869-0296b.png
左嘉靖二十一年以神碑偏置门左非制乃改建于陵
门之外
  世传西内老佛正统五年十二月广西思恩州知
  州岑瑛遇一老僧于道从者呵之不避诘其度牒
  乃杨应能也自言此非吾姓名自金川失守大内
  火起吾遂潜由地道以出自湖湘入蜀至云南复
  至闽最后入广西至横州南门寿佛寺居居十五
  年僧徒归者日众吾复遁往南宁陈步江一寺而
卷七十 第 6a 页 WYG0869-0296c.png
  归者复如之乃又去南宁云游四方以度岁月迤
  逦至此沦落江湖垂四十年老朽殆尽早晚入土
  无能为矣愿送骸骨归瑛大骇闻于巡按御史奏
  之驿送赴京号为老佛途次赋诗云沦落江湖四
  十秋归来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
  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新
  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及至京朝廷未
  审何人以尚膳太监吴亮建文时内使也使之审
卷七十 第 6b 页 WYG0869-0296d.png
  视老佛亮见即曰不是曰我昔御便殿时弃片肉
  于地汝伏地餂食之何谓不是闻杨士奇尚在能
  出一认乎亮佯为不知已而复命遂取老佛入西
  内寿终葬西山不封不树载史仲彬致身录王世
  贞建文还国辨曰建文之出奔王文恪陆文裕郑
  端简俱详载其事以为天顺中出自滇南呼寺僧
  曰我朱允炆也胡濙名访张儠㒓其实为我众闻
  之大惊以闻诏传送入朝众无识者僧曰固也太
卷七十 第 7a 页 WYG0869-0297a.png
  监吴诚俾来验之亦不识曰吾赐汝鹅肉汝两手
  俱有所执伏于地而口餂之记否诚始拜而哭命
  居大内以寿终葬西山不封不树而史不及之岂
  有所讳耶薛应旂宪章录则言正统十二年广西
  思恩州获异僧升州为府以知州岑瑛为知府瑛
  初遇老僧于道从者呵之不避诘其度牒乃杨应
  能也曰此非吾姓名吾有所托而逃耳汝不闻金
  川门事乎瑛大惊送至京师使尚膳太监吴诚试
卷七十 第 7b 页 WYG0869-0297b.png
  之其说如前考之史第云正统五年有僧九十馀
  自云南至广西绐人曰我建文也张天师言我有
  四十年苦今为僧期满宜亟返邦国以黄纸为书
  命其徒清进持诣思恩府土官知府岑瑛执送总
  兵官柳溥械至京会官鞫之乃言真姓名为杨行
  祥河南钧州白沙里人洪武十七年度为僧历游
  两京云南贵州至广西上命锦衣卫锢禁之凡四
  踰月死狱中其同谋僧十二人俱谪戍辽东边卫
卷七十 第 8a 页 WYG0869-0297c.png
  此事与应旂纪相近然应旂实借此附会前说耳
  其人乃杨行祥非杨应能也建文以洪武十年生
  距正统五年当六十四不应九十馀也是时英宗
  少三杨皆故臣岂皆不能识而仅一吴诚识之识
  又何忍下之狱而死戍其同谋十二人也且事发
  于正统五年非十二年也思恩固府未闻某年升
  州为府也野史又载建文诗凡三首后二诗不及
  前之悲切而自然恐皆好事者附会也大抵建文
卷七十 第 8b 页 WYG0869-0297d.png
  出亡与否不可知僧腊已高当灭迹以终必不作
  此等诗以取祸亦必不肯出而就危地所以有此
  纷纷者止因杨应祥一事误耳
  顾起元曰国朝壬午之事建文皇帝逊位自郑海
  盐薛武进皆以为实然至正统复出移入京师大
  内云云非载于纪传然余考之西山不封不树之
  说毫无髣髴使当时果有之于时禁网业已渐弛
  于洪熙之后何所讳而人遂不一志其处也且以
卷七十 第 9a 页 WYG0869-0298a.png
  帝之逊为真邪龙而鱼服矣凤而鸿冥矣何天
  不可摩而飞何地不可锸而葬孝康之祀忽诸
  又何所恋恋于京师一坏土也弇州谓正统复
  出之说妄直据史断之其言良为有见余又疑
  靖难师至日捕官搜奸爬梳亡遗当时谁敢指
  后尸诳以为帝者纪又载葬帝以天子礼夫礼
  以天子陵寝今在何地既不为置陵守冢又何
  云以天子礼葬乎此两说者姑以意逆之存疑
卷七十 第 9b 页 WYG0869-0298b.png
  焉可也
  崇祯十五年给事中沈胤培疏窃见驸马都尉巩
  永固一本奉旨着该部科详酌确议臣不觉举手
  加额曰皇上脩明旧章无幽不阐请谥建文于此
  日真千载一时殆祖宗阴牖之使言而成我皇上继
  述之善也按臣祖子木为银台时具疏请祀建文
  大略言建文君高皇帝太孙懿文太子嫡子五年
  御宇统顺系明生为金潢玉牒之主没含断蓬飞
卷七十 第 10a 页 WYG0869-0298c.png
  草之怨心窃痛之成祖用王景议以天子礼葬遣
  官致祭辍朝三日而成祖之不欲废其祀可知也
  恩诏褒祀死节诸臣是忠于建文者宜祭祀乃建
  文何独不得祀因请祀于孝陵高皇帝之傍或懿
  文太子之侧疏下部覆如议留中不报而要非臣
  祖一人之私言也方弘治中礼部主事杨循吉亦
  尝请追谥建文而以景皇帝及元顺帝为比谓亲
  亲固当视景帝避位尤当视顺帝人皆诵其不刋
卷七十 第 10b 页 WYG0869-0298d.png
  暨万历十六年国子监司业王祖嫡复以建文不
  宜革除景泰不宜附录并形奏辨乃景泰附录改
  正而建文年号报罢直至二十三年九月神宗始
  允礼臣范谦覆科臣杨天民台臣牛应元等疏而
  奉有建文事迹着附载太祖高皇帝纪之末仍存
  其年号之旨其难其慎越今又四朝矣推而论之
  不帝何以编年不帝何以议享存其年号不得不
  复其帝统复其帝统不得不酌其徽称与脩其祀
卷七十 第 11a 页 WYG0869-0299a.png
  典事本相因理原一贯合先后诸臣之章奏神宗
  霈发之明纶已示显号鸿名之渐矣且成祖不尝
  曰欲法周公辅成王乎令孺子而在未必不复辟
  也又不尝称建文为少帝乎位号依然并未如景
  泰之追废为郕戾王也且建文得统于高皇帝尤
  非若景泰之因危拥立也乃一则尊崇于易世之
  后一则泯灭于数十代之馀不过谓表章逊国则
  靖难无光而不知天与人归成祖自不能避征诛
卷七十 第 11b 页 WYG0869-0299b.png
  之迹势穷事去建文亦何必存揖让之名要以承祧
  有主即冢君避野原无伤太祖之心况一脉相传则
  继体开天更递禅文皇之绪而何嫌何疑之有哉皇
  上至仁符尧虚受迈禹远希宪庙追崇景帝之规近
  体神宗褒表忠魂之意则臣有四说于此察观实录
  令建文自为本纪无溷附以成万世之信史一可议
  也祛西山不封不树之讹而考寻成祖礼葬之迹因
  以表为陵园二可议也仿恭仁康定之谥法而斟酌
卷七十 第 12a 页 WYG0869-0299c.png
  于二字四字之间三可议也即园为寝而春秋二
  享掌于南奉常四可议也夫然后皇上之心尽二
  祖列宗之心尽而三百年来臣民之心亦无所不
  尽念祖德而隆孝思恢皇谟而举废典端在此矣
  巩都尉上疏请以建文君入祀典崇祯帝曰建文无
  陵从何处祭盖建文之死史谓葬以天子之礼所葬之
  地南中杳然也又传谓西山有天下大师之墓在金山寺
  后余在退谷几经寻访又杳然也崇祯帝谓其无陵
卷七十 第 12b 页 WYG0869-0299d.png
  信矣然加号存祀之典卒未举行诚缺事也附载
  洪武乙卯冬十月诏定陵寝朔望节序祀礼时礼部
  学士乐韶凤等奏每岁元旦清明七月望冬夏二至
  日用大牢其伏腊社每月朔望日则用特羊祠祭署
  官行礼如节与朔望伏腊社同日则用节礼从之
  十五年夏遣使访帝王陵寝先是上阅宋史见宋
  太祖诏脩历代帝王陵寝叹曰此美事也遣翰林
  编修蔡元侍仪舍人李震亨陈敏于谦等四方求
卷七十 第 13a 页 WYG0869-0300a.png
  之仍命各行省之臣同诣所在审视若有庙祀并
  具图以闻于是陈州有伏羲氏商高宗孟津汉光
  武郑州周世宗巩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酃神农
  氏宁远舜帝延安轩辕氏西安周文王武王成王
  康王汉高祖景帝咸宁汉文帝兴平汉武帝长安
  汉宣帝富平后魏文帝扶风隋高祖三原唐高祖醴
  泉唐太宗蒲城唐宪宗泾阳唐宣宗滑县高阳氏高
  辛氏内黄商中宗顺天元世祖东平尧帝曲阜少昊
卷七十 第 13b 页 WYG0869-0300b.png
  氏赵城娲皇氏萦河商汤王会稽夏禹王宋孝宗凡
  三十六陵是年遣官行视帝王陵寝遂禁樵牧设守陵
  户陵二人三岁一传制遣道士奉香诣诸陵令有司
  致祭皇帝即位遣官祭告嘉靖中又有武功姜嫄后
  稷之祠庆都尧母之祠二十六年令车马过陵者及
  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如违者以大不敬论
  躬谒陵寝记万历八年三月上奉两宫皇太后率
  后妃谒陵行春祭礼辛亥发京次巩华城从官行
卷七十 第 14a 页 WYG0869-0300c.png
  礼毕蓟辽总督官梁梦龙昌平总兵官杨四畏及
  昌平州官吏师生朝见于行宫赐元辅张居正及
  次辅张四维申时行膳酒有差壬子驾发巩华城
  至天寿山红门降辇由左门入两宫皇太后升舆
  上驾前导后妃后随至感思殿侍膳毕上升座从
  官行叩头礼本日驻跸感思殿祭日质明上具青
  袍奉两宫皇太后率后妃乘舆至长陵门东降舆
  皇太后后妃于陵殿左右设障屏少待导引官导
卷七十 第 14b 页 WYG0869-0300d.png
  上至左门外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内赞对引
  导至拜位奏就位诣前上香上三上香跪讫复位
  四拜传赞同奠帛行初献礼导至御案前献帛导
  至文皇帝御座前献爵又导至文皇后御前献爵
  复位跪传赞众官皆跪读祝俯伏兴平身传赞同
  亚献礼终献礼执爵者代献四拜传赞同读祝官
  捧祝进帛官捧帛各诣燎位上退拜位之东捧祝
  帛官出殿门礼毕传赞同百官上幄次即次出先
卷七十 第 15a 页 WYG0869-0301a.png
  谒永陵候驾执事官彻牲设酒果脯醢上奉两宫
  皇太后率后妃入女官奏就位行四拜礼奏上香
  女官捧香皇太后三上香讫奏复位跪皇太后跪
  后妃皆跪上跪于皇太后之左读祝官跪于上后
  读讫奏兴四拜礼毕出次诣永陵昭陵行礼如长
  陵是日遣公徐文璧侯李言恭伯陈王谟杜继宗
  陈景行李伟分祭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
  都督沈至祭景皇帝陵寝李鹤祭恭让章皇后中
卷七十 第 15b 页 WYG0869-0301b.png
  官祭宪庙废后吴后都指挥佥事蒋克谦祭哀冲
  庄敬二太子各陵园侯张建元祭天寿山神初拟
  本日仍驻跸感思殿圣母与上闻陵所艰于得水
  且因念六军恐难以久屯必须当即日驾回巩华
  城以扈驾谒陵行礼毕赐辅臣张居正张四维申
  时行白金纻币谕兵部以辽蓟昌平迎驾官军防
  护辛苦给赏如京军例又次赏宣大顶关防护官
  军以示朝廷抚恤恩优垂念边兵之至意谕户部
卷七十 第 16a 页 WYG0869-0301c.png
  曰朕兹躬谒山陵经过地方百姓劳苦本年分田
  租量与蠲免以示优恤甲寅驾发巩华城暂驻跸
  功德寺行宫复赐辅臣酒膳奉两宫圣母后妃御
  龙舟回京文武百官军民耆老俱于西直门迎驾
  上还宫是行也上自发京以至还宫往来皆乘马
  诸供亿悉从省约居人老幼扶携载道瞻仰欢颂
  达于远近户部请照隆庆二年例昌平州宛大二
  县免十分之五从之
卷七十 第 16b 页 WYG0869-0301d.png
  察勘皇陵纪崇祯辛巳四月二十五日辰时上召
  成国公朱纯臣恭顺侯吴惟英新乐侯刘文炳驸
  马都尉万炜巩永固宣平伯卫时春礼部尚书林
  欲楫侍郎王锡衮蒋德璟来中极殿时臣璟方病
  泻即力疾入午门直房同王公小坐旋入左掖门
  纂脩馆待林公顷之诸公及内阁四位俱到入皇
  极殿旁直房坐是时方祈雨用青布袍角带而上
  传令用青锦绣本等服色诸臣相顾未敢信内珰
卷七十 第 17a 页 WYG0869-0302a.png
  亟趣之急令办官出持袍带入换交揖毕即同入
  弘政门内珰再趣云上御中极殿已久即鱼贯入
  中左门循殿垣高下可四十级到中极殿外鞠躬
  入分东西班槛外一拜三叩头毕上曰卿等进来
  摄齐入殿内东西立上曰成国公等过来礼部过
  来同过中跪上曰孝陵为高皇帝弓剑之所关系
  重大会典所载近陵不许开窑取石斫伐树木禁
  例甚严近来法久人玩于原额四窑外开得甚多
卷七十 第 17b 页 WYG0869-0302b.png
  及烧凿红石伤损树木等项虽经南中诸臣回奏
  还须特遣重臣亲勘卿等有所见各奏来勋戚六
  人各通职名奏毕大约皆言奉命往勘不敢轻徇
  情面等语尚书欲楫奏勘陵须用通晓地理者同
  去闻有上林苑监杨应祥颇晓堪舆可取来同看
  上命即取杨应祥来左侍郎锡衮奏臣向为南京
  司业祭酒颇知孝陵事体上遽令勋戚诸臣起惟
  礼部三臣面对锡衮复奏孝陵自花山以下属句
卷七十 第 18a 页 WYG0869-0302c.png
  容以上属上元向有祖窑四个天启后渐添颇多
  宜行拆毁右侍郎臣蒋德璟奏孝陵在钟山古称
  龙蟠虎踞之地最为形胜其龙脉从茅山来历燕
  冈武岐华山白云峰龙泉庵一带至陵可九十里
  祖制附陵二十里内禁例甚严今新开诸窑若碍
  龙脉自当严禁只是愚民无知以前似不必究臣
  又见宗室举人朱统鐼曾有疏言孝陵水口关砂
  诸处亦有私取红石并陵后龙潭一带皆当查看
卷七十 第 18b 页 WYG0869-0302d.png
  又前岁有泾县百姓全大功疏言泗州祖陵凤阳
  皇陵二处亦当照管上曰是全大功阁臣旁立对
  曰是全大功臣再奏泗州地稍低闻大水时几没
  陵山砂脚凤阳陵龙脉来处闻亦有开凿池塘者
  上倾听曰这奏向不曾闻得顾问阁臣皆谢不知
  上命臣等起来随曰赐宴坐臣等出槛外跪谢因
  叩头言时方祈雨斋宿不敢用酒上曰特赐酒又
  谢不敢坐上命即遵旨入坐随命内珰布席计十
卷七十 第 19a 页 WYG0869-0303a.png
  三人各一席四阁臣及林尚书同坐系长桌用金
  莲花杯臣锡衮臣德璟同坐镀金莲花杯杯高大
  如瓶圆可四寸下有三小蒂承之旁有荷柄俨然
  一大莲花也其勋戚诸席在西皆御膳所自备蔬
  果各席可三十馀器皆精洁席各二花瓶插莲花
  中珰云未入时上自就各席观之且手自安花云
  随召光禄寺官八人入行酒酒有异香皆出御厨
  非光禄办也酒三巡汤三饭一而上以斋不用酒
卷七十 第 19b 页 WYG0869-0303b.png
  既毕出席谢上曰右侍郎来德璟出班将过上连
  曰右侍郎蒋德璟来臣即过中跪上曰上来膝行
  数步上曰再上来再膝行数步如是者三距御座
  可丈许上曰汝才奏的再奏来臣对孝陵前对茅
  山后枕大江高皇帝弓剑之所自当慎重上曰泗
  州凤阳事再说来臣奏臣未曾到凤阳亦未知其
  详只部中见全大功疏是如此说祖陵只禁附陵
  二十里此外皆与民同所以愚民不知间有开凿
卷七十 第 20a 页 WYG0869-0303c.png
  灌注须查果系龙脉与否如不系龙脉则民生水
  利亦当照管其泗州因高陵一带地势亦低闻下
  面闸板不甚消水所以水势壅塞时有渰浸之患
  上顾问阁臣曰这奏说的是凤阳泗州须一并踏
  勘阁臣承旨讫臣璟将叩头起上又令再奏来臣
  奏中国有三大干龙中干旺气在中都结为凤泗
  祖陵南干旺气在南京结为钟山孝陵北干旺气
  在北京结为天寿山诸陵这三大干本朝独会其
卷七十 第 20b 页 WYG0869-0303d.png
  全真是帝王万世灵长之福上曰这三大干都从
  昆崙山发脉来臣奏诚如圣谕儒者言南北两戒
  南戒自岷山嶓冢来负地络之阳至扬子江入海
  为南京北戒自黄河积石来负地络之阴至天津
  入海为北京是两大戒山河形势皆两京收住上
  曰这北戒是至天津入海么臣奏北戒自太行山
  一带过天寿西山入京城至天津便是大海结聚
  处就是西山一带龙脉过处亦不宜开窑口上曰
卷七十 第 21a 页 WYG0869-0304a.png
  西山一带亦当照管起来傍立上回顾久之即曰
  成国公新乐侯礼部尚书来三臣同过上曰今命
  卿等三人特往南京孝陵会同奉祀及守备神宫
  监礼部礼科察勘附陵三十里及龙脉经行处并
  左右砂水俱不许开石烧灰凡新添窑房悉行拆
  毁树木桩楂或宜移去或宜栽补俱详察便宜行
  至泗州祖陵凤阳皇陵一并严行踏勘如有势豪
  大姓把持立行参奏治罪欲楫奏杨应祥江西人
卷七十 第 21b 页 WYG0869-0304b.png
  今丁忧回籍恐不在家有原任礼部郎中今升浙
  江提学副使王应华系臣旧属官如杨应祥不在
  即取王应华来上曰一并行文取来因赐成国公
  路费二百两綵缎二十表里新乐侯路费一百五
  十两綵缎十五表里尚书林路费一百两綵缎十
  表里命再赐茶即同出槛外叩头而出时天气尚
  热辟四大门薰风习习上宝座周围刻金龙形一
  片黄金璀璨也内置金椅及御榻以黄绫衣之诸
卷七十 第 22a 页 WYG0869-0304c.png
  臣就席时上用茶间览案上文书司礼监大珰傍
  立侍而诸臣坐真盛事也祖制宴群臣皆在午门
  外文华门外惟郊祀庆成宴三品及学士在皇极
  殿永乐中召坐西内圆殿宣德中召儒臣入万岁
  山广寒殿又召游太液池皆赐宴嘉靖中赐宴西
  苑然不闻侍坐亦不闻在中极者盖正统后坐礼
  久废今上崇祯十三年始议行之而中极自赐宴
  亲王外从来未有也是日上立传内阁取朱统鐼
卷七十 第 22b 页 WYG0869-0304d.png
  全大功本查统鐼疏在丁丑四月全大功疏在丁
  丑闰四月阁中不知也搜寻久之始上然当时仅
  票统鐼疏有祖陵泄水故道宜清孝陵来脉小民
  凿石及句容建坊祭葬事情著该监抚按作速脩
  理禁饬而大功疏则票已有旨而已上遂特发旨
  二百馀言详述孝陵及凤泗二陵察勘事情仍铸
  关防给敕书以行礼部侍郎臣蒋德璟恭记
  附蒋德璟凤泗皇陵记泗州与旴𣅿县夹淮而居
卷七十 第 23a 页 WYG0869-0305a.png
  相距五里许度浮桥从州城外沿淮北行十里渡
  小河即基运山也山一片皆漫土嘉靖中始改称
  基运云易舆以马入御碑亭佳气葱郁古柏万株
  数百步为红门旁即祠祭署也世袭奉祀朱自让
  来迎引入殿前行五拜三叩头礼殿前竖石阙四
  石兽十六石马六内臣控马二朝臣十四殿内三
  黄幄置神座德祖元皇帝后居中南向即高皇帝
  高祖也懿祖恒皇帝后居东西向熙祖裕皇帝后
卷七十 第 23b 页 WYG0869-0305b.png
  居西东向其陵寝神宫御器一如孝陵及天寿制
  殿门后即熙祖陵所称万岁山者也高皇帝以世
  湮远不轻祖故断以德祖为肇基而德懿二陵经
  兵燹亦失其处故止于熙陵寝殿行望祭焉龙脉
  西自汴梁由宿虹至双沟镇起伏万状为九冈十
  八洼从西转北亥龙入首坐癸向丁一大坂土也
  殿则子午陵前地平垄数百丈皆高数尺绕身九
  曲水入怀远从御桥东出与小河会又前为汴河
卷七十 第 24a 页 WYG0869-0305c.png
  其左为徙湖为二陈沟又前即泗州城有塔又前
  为大淮水水皆从西来绕陵后东北入海而淮水
  湾环如玉带皆逆水也又前即旴𣅿县治米芾所
  书第一山也山不甚高然峰峦横亘八九与陵正
  对即面前案山又前二百馀里为大江而陵后则
  明堂九曲水绕元武又后为影塔湖又后为汴湖
  又后二百里为黄河又数百里为泰山大约五百
  里之内北戒带河南戒杂江而十馀里明堂前后
卷七十 第 24b 页 WYG0869-0305d.png
  复有淮泗汴河诸水环绕南东北惟龙自西来稍
  高耳陵左肩十里为挂剑台又左为洪泽湖又左
  为龟山即禹锁巫支祁处又左为老子山自老子
  山北至清河县即淮黄交会处也陵右肩六十里
  为影塔湖为九冈十八洼又右为柳山为朱山即
  汴梁虹宿来龙千里结穴真帝王万年吉壤县令
  孙徵奎云大水时殿前可一尺其山较泗州城中
  地高可丈馀惟御碑亭前筑堤稍斜射而东一带
卷七十 第 25a 页 WYG0869-0306a.png
  人家蔽塞案山似于明堂为碍耳午饭祠祭署朱
  君所因与珑熺酌数巡而归谨按图说称熙祖世
  为句容通德乡朱家巷人生宋季元初至元间因
  乱挈家渡淮至泗州见其风土醇厚居焉泗人社
  会常推为祭酒居泗凡三十八年一日卧屋后杨
  家墩下墩有窝遇二道士过指卧处曰若葬此必
  出天子其徒曰何也曰若以枯枝试之必生叶亟
  呼熙祖起祖故熟睡道士乃插枯枝去十日后熙
卷七十 第 25b 页 WYG0869-0306b.png
  祖侵晨往验果生叶因拔去生枝别易枯枝前道
  士复来心异之见熙祖在旁因指之曰必此人易
  去遂语祖曰若有福殁葬此当出天子语讫忽不
  见元致和二年丁卯夏熙祖殁因葬焉甫封土即
  自成坟仁祖年四十六冬十二月携南昌旴𣅿临
  淮三王及曹国长公主迁于钟离东乡旴𣅿之木
  场里淳皇后见一异人脩髯奇貌黄冠朱裳象简
  授白药一丸神光煜煜使吞之遂孕明年天历元
卷七十 第 26a 页 WYG0869-0306c.png
  年九月十八日太祖高皇帝生圣造戊辰壬戌丁
  丑丁未也溯葬期甫岁馀耳将诞之夜红光烛天
  里人起呼朱家火及至无有也舍旁故有二郎庙
  时闻空中语亟徙去至晚果徙东北百馀步高皇
  帝甫生淳皇后抱浴池叹曰家贫乏襁褓具奈何
  忽红罗浮水上因取而衣之今传为红罗障其生
  处常见五色王气世名明光山有红庙在焉庙在
  旴𣅿县灵迹乡距县百二十里及高皇帝龙飞定
卷七十 第 26b 页 WYG0869-0306d.png
  鼎金陵追尊四代已建仁祖淳皇帝陵于凤阳因
  命皇太子至濠泗祭告祖考妣于泗州然未识元
  宫所在时向城西濒河凭吊岁时遣官致祭洪武
  十七年甲子十月十二日宗人龙骧卫总旗朱贵
  从军于外年老始归即画图贴说识认宗派指出
  居处葬处备陈灵异始末贵故偕熙祖北渡者上
  即命皇太子至泗脩建陵寝号曰祖陵命礼部制
  造三祖考衮冕冠服瘗殿后每岁大小二十六祭
卷七十 第 27a 页 WYG0869-0307a.png
  设祭田一百四十五顷佥选人户三百一十四户
  因授贵奉祀四品服色子孙世袭管理署事当贵
  面奏陵图时恩赐田宅钞锭金带衣服等物宠赉
  有加令置祠署于贵先人所居之稍北其东南即
  熙祖旧屋其特赐奉祀官世为葬地及贵子绂袭
  前官高皇帝召入谨身殿赐膳一桌复赐御前子
  鹅肉谕以莫嫌官小与国同济而杨家墩者宋保
  义大夫杨浚大理寺评事杨楠墓也命改迁于陵
卷七十 第 27b 页 WYG0869-0307b.png
  西之黄岗里复谕户部免守陵户役及一应杂色
  差粮尝曰濠泗实朕乡里陵寝在焉人民理宜优
  恤谕署民曰邻近荒田尽力开耕永不起科不属
  有司衙门谕署官曰你衙门里无刑名造作也不
  刷卷嗣是文皇帝驾过泗州诣陵祭告赐金饰鞍
  马钞锭田地四十四所并服役百户内侍等官又
  命朱贵子绂谕泗州降有功驾渡淮仍以令牌召
  绂至营赐坐温语移时赐父老牛酒慰劳焉列圣
卷七十 第 28a 页 WYG0869-0307c.png
  承统皆遣重臣祭告景泰时以不雨弘治时以大
  风伤陵树嘉靖时以陵前山石坠以基运山从祀
  方泽以皇嗣未生以脩陵工完皆遣重臣祭告万
  历二年七月十四夜大风雨损坏殿宇门墙及湖
  水冲激东南角岸命南工部郎郭子章脩理并砌
  石堤二十年复命南礼侍曾朝节南工部郎沈演
  周诗再筑护堤二道
 
卷七十 第 28b 页 WYG0869-0307d.png
 
 
 
 
 
 
 
 春明梦馀录卷七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