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上 第 1a 页 WYG0593-031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徐霞客游记卷七上
明 徐宏祖 撰
西南游日记十一(云南/)
戊寅年十月初二日余欲西行往期阮仁吾所倩担夫
遇其侄玉湾穆声询候甚笃下午仁吾以担夫杨秀雇
约至余期以五日后再往晋宁还即启行仁吾赆以番
帨香扇
徐霞客游记卷七上
明 徐宏祖 撰
西南游日记十一(云南/)
戊寅年十月初二日余欲西行往期阮仁吾所倩担夫
遇其侄玉湾穆声询候甚笃下午仁吾以担夫杨秀雇
约至余期以五日后再往晋宁还即启行仁吾赆以番
帨香扇
卷七上 第 1b 页 WYG0593-0319d.png
初三日欲往晋宁与唐元鹤州守大来隐君作别方生
言二君日日念君今日按君还省二君必至省谒见无
中途相左也盍少待之乃入候玉湾并视杨胜寰知丽
江相望已久既而玉湾来顾寓中知按君调兵欲征阿
迷然兵未发而路人皆知之贼党益猖狂于江川澄江
之境矣玉湾谓予海口有石城妙高相近有别墅往已
买山欲营构为胜地请备车马同行一观予辞以晋宁
之行不容迟因拖西期久也又云𬗟甸不可不一游请
言二君日日念君今日按君还省二君必至省谒见无
中途相左也盍少待之乃入候玉湾并视杨胜寰知丽
江相望已久既而玉湾来顾寓中知按君调兵欲征阿
迷然兵未发而路人皆知之贼党益猖狂于江川澄江
之境矣玉湾谓予海口有石城妙高相近有别墅往已
买山欲营构为胜地请备车马同行一观予辞以晋宁
之行不容迟因拖西期久也又云𬗟甸不可不一游请
卷七上 第 2a 页 WYG0593-0320a.png
以腾庄人为导予颔之
初四日束装欲早往晋宁皆言薄暮舟乃发不若再饭
而行已而玉湾馈榼酒与吴君共酌之下午由羊市直
南六里抵南埧下渡舟既暮乃行是晚西南斗风舟行
二十里至海夹口泊五鼓乃发棹昧爽抵湖南涯北圩
口乃观音山之东南濒海处其涯有温泉焉舟人有登
浴者余畏风寒不及浴也于是挂帆向东南行二十里
至安江村梳栉于饭肆仍南四里过一小桥即西村四
初四日束装欲早往晋宁皆言薄暮舟乃发不若再饭
而行已而玉湾馈榼酒与吴君共酌之下午由羊市直
南六里抵南埧下渡舟既暮乃行是晚西南斗风舟行
二十里至海夹口泊五鼓乃发棹昧爽抵湖南涯北圩
口乃观音山之东南濒海处其涯有温泉焉舟人有登
浴者余畏风寒不及浴也于是挂帆向东南行二十里
至安江村梳栉于饭肆仍南四里过一小桥即西村四
卷七上 第 2b 页 WYG0593-0320b.png
通桥分注之水为归化晋宁分界处又南四里入晋宁
州北门皆昔来暗中所行道也至是始见其田畴广辟
城楼雄壮焉入门门禁过往者盖防迷不靖也既见大
来各道相思饭而入叩州尊相念更切于是遂宴于署
夜寝于下道供帐极其鲜整
初五初六初七日手谈内署邀张调治黄从月黄沂水
禹甸与唐君大来更次相陪夜宴必尽醉乃已
初八日饮后与黄沂水出西门稍北过杨城堡即所谓
州北门皆昔来暗中所行道也至是始见其田畴广辟
城楼雄壮焉入门门禁过往者盖防迷不靖也既见大
来各道相思饭而入叩州尊相念更切于是遂宴于署
夜寝于下道供帐极其鲜整
初五初六初七日手谈内署邀张调治黄从月黄沂水
禹甸与唐君大来更次相陪夜宴必尽醉乃已
初八日饮后与黄沂水出西门稍北过杨城堡即所谓
卷七上 第 3a 页 WYG0593-0320c.png
古土城也其西北为明惠夫人庙祀晋宁州刺史李毅
女夫人功见一统志有元碑首句云夫人姓杨氏名娘
李毅之女也既曰李女又曰姓杨何谬之甚耶岂夫人
之夫杨姓耶然辞不达甚矣人传其内犹存肉身外加
髹焉故大倍于人余不信沂水云昔年鼠伤其足露骨
焉不妄也是日州幕傅良夫来拜馈以榼酒(傅江西/德化人)
初九日予病𠻳欲发汗遂卧下道
初十日𠻳不止仍卧下道唐君晨夕至榻前邀诸友来
女夫人功见一统志有元碑首句云夫人姓杨氏名娘
李毅之女也既曰李女又曰姓杨何谬之甚耶岂夫人
之夫杨姓耶然辞不达甚矣人传其内犹存肉身外加
髹焉故大倍于人余不信沂水云昔年鼠伤其足露骨
焉不妄也是日州幕傅良夫来拜馈以榼酒(傅江西/德化人)
初九日予病𠻳欲发汗遂卧下道
初十日𠻳不止仍卧下道唐君晨夕至榻前邀诸友来
卷七上 第 3b 页 WYG0593-0320d.png
视极其眷恋
十一日余起复入内署盖州治无事晨邀以入深暮而
出是日傅幕复有馈下午傅之戚姜廷材来(姜金/溪人)
十二日唐州尊馈新制长褶绵被予入谢并往拜姜于
傅署遇学师赵因诣赵斋遇杨学师交拜焉询赵师陆
凉有何君巢阿否(赵陆凉州/人故询之)赵言陆凉无之当是浪穹
人然同宦于浙中相善赵君升任于此过池州问六安
何州君已丁艰归矣四月初至镇远其所主之家即何
十一日余起复入内署盖州治无事晨邀以入深暮而
出是日傅幕复有馈下午傅之戚姜廷材来(姜金/溪人)
十二日唐州尊馈新制长褶绵被予入谢并往拜姜于
傅署遇学师赵因诣赵斋遇杨学师交拜焉询赵师陆
凉有何君巢阿否(赵陆凉州/人故询之)赵言陆凉无之当是浪穹
人然同宦于浙中相善赵君升任于此过池州问六安
何州君已丁艰归矣四月初至镇远其所主之家即何
卷七上 第 4a 页 WYG0593-0321a.png
所先主者是其归已的但余闻前一僧言贵州水发时
城中被难者有一浙江盐官杠二十馀俱遭漂没但不
知其姓以赵君先主镇远期计之似当其时心甚惴惴
无可质问也
十三日州尊赴杨贡生酌张调治以骑邀游金砂寺以
其庄田在其西麓也出西门直西行田塍中路甚坦其
坞即南自河涧铺直北而出者至此乃大开洋北极于
滇池焉西界山东突而濒坞者为牧羊山北突而最高
城中被难者有一浙江盐官杠二十馀俱遭漂没但不
知其姓以赵君先主镇远期计之似当其时心甚惴惴
无可质问也
十三日州尊赴杨贡生酌张调治以骑邀游金砂寺以
其庄田在其西麓也出西门直西行田塍中路甚坦其
坞即南自河涧铺直北而出者至此乃大开洋北极于
滇池焉西界山东突而濒坞者为牧羊山北突而最高
卷七上 第 4b 页 WYG0593-0321b.png
者为望鹤山其北走之馀脉为天城又西为金砂则散
而濒海者也东界山西突而屏城南者为玉案山北峙
而最高者为盘龙山其环北之正脊为罗藏山则结顶
而中峙者也州治倚东界之麓大堡河涧会流于西界
之麓北出四通桥分为两流一直北下滇海一东绕州
北入归化界由安江村入滇海径坞西行三里上溪堤
大石梁跨溪上为四通桥由桥西直上坡为昆阳道西
北由岐一里半为天女城上有天城门遗址古石两叠
而濒海者也东界山西突而屏城南者为玉案山北峙
而最高者为盘龙山其环北之正脊为罗藏山则结顶
而中峙者也州治倚东界之麓大堡河涧会流于西界
之麓北出四通桥分为两流一直北下滇海一东绕州
北入归化界由安江村入滇海径坞西行三里上溪堤
大石梁跨溪上为四通桥由桥西直上坡为昆阳道西
北由岐一里半为天女城上有天城门遗址古石两叠
卷七上 第 5a 页 WYG0593-0321c.png
如雕刻亭檐状昔李毅之女秀代父领镇时筑城于此
故名城阜断而复起西北濒湖者其山长绕为黄洞山
西南并天城而夹峙者其山圆耸为金砂山此皆土山
断续南附于大山者也金砂之西则滇海南漱而入直
逼大山金砂之南则望鹤山高拥而北瞰为西界大山
北隅之最其西即将军山耸崖突立与望鹤骈峙而出
第望鹤则北临金砂天城将军则北临滇海耳黄洞山
之西有洲西横海中居庐环集其上是为河泊所乃海
故名城阜断而复起西北濒湖者其山长绕为黄洞山
西南并天城而夹峙者其山圆耸为金砂山此皆土山
断续南附于大山者也金砂之西则滇海南漱而入直
逼大山金砂之南则望鹤山高拥而北瞰为西界大山
北隅之最其西即将军山耸崖突立与望鹤骈峙而出
第望鹤则北临金砂天城将军则北临滇海耳黄洞山
之西有洲西横海中居庐环集其上是为河泊所乃海
卷七上 第 5b 页 WYG0593-0321d.png
子中之蜗居也今已无河泊官而海子中渡船犹泊焉
其处正西与昆阳对截坞西渡止二十里陆从将军山
绕湖之南其路倍之由天女城盘金砂山北夹又一里
半而入金砂寺寺门北向盘龙莲峰师所建也寺颇寂
寞由寺后拾级而上为玉皇阁又上为真武殿俱轩敞
而北向瞻湖得海天空阔之势山之西麓则连村倚曲
民居聚焉入调治山楼饭而登山凭眺寺中下步田畦
水曲观其家人筑场收榖戴月入城皎洁如画而寒悄
其处正西与昆阳对截坞西渡止二十里陆从将军山
绕湖之南其路倍之由天女城盘金砂山北夹又一里
半而入金砂寺寺门北向盘龙莲峰师所建也寺颇寂
寞由寺后拾级而上为玉皇阁又上为真武殿俱轩敞
而北向瞻湖得海天空阔之势山之西麓则连村倚曲
民居聚焉入调治山楼饭而登山凭眺寺中下步田畦
水曲观其家人筑场收榖戴月入城皎洁如画而寒悄
卷七上 第 6a 页 WYG0593-0322a.png
逼人还饭下道不候唐君而卧
十四日在州署
十五日在署夜酌而散复出访黄沂水其家寂然花阴
历乱惟闻犬声还步街中恰遇之黄乃呼酒踞下道门
当月而酌中夜乃散
十六日余欲别而行唐君言使人往省召歌童自是连
日在州署
十九日夜月皎而早阴霾
十四日在州署
十五日在署夜酌而散复出访黄沂水其家寂然花阴
历乱惟闻犬声还步街中恰遇之黄乃呼酒踞下道门
当月而酌中夜乃散
十六日余欲别而行唐君言使人往省召歌童自是连
日在州署
十九日夜月皎而早阴霾
卷七上 第 6b 页 WYG0593-0322b.png
二十二十一日皆倏雨倏霁
二十二日唐君为予作瘗静闻骨记三易稿而后成已乃
具酌演优招杨赵学博及唐大来黄沂水昆仲同宴以
饯
二十三日唐君又遗棉袄夹裤具厚赆焉大来为余作
书文甚多且寄闪次公书亦以青蚨赆乃入谢唐君定
于明早行
二十四日街鼓未绝唐君令人来言天色阴寒酿雨请
二十二日唐君为予作瘗静闻骨记三易稿而后成已乃
具酌演优招杨赵学博及唐大来黄沂水昆仲同宴以
饯
二十三日唐君又遗棉袄夹裤具厚赆焉大来为余作
书文甚多且寄闪次公书亦以青蚨赆乃入谢唐君定
于明早行
二十四日街鼓未绝唐君令人来言天色阴寒酿雨请
卷七上 第 7a 页 WYG0593-0322c.png
俟稍霁而行予谢之及起风色凄其令人有黯然消魂
意令庖人速作饭余出别大来时予欲从海口安宁返
省完省访南隅诸胜从西北富民观螳螂川下流而取
道武定以往鸡足乃以行李之重者嘱大来令人另赍
往省而予得轻具西行焉方抵大来宅报晋宁公已至
下道亟同大来及黄氏昆仲还道中晋宁公复具于道
秣马于门时天色复朗觥数行登骑从西门三里度四
通桥从大道直西向行半里西上坡从其西峡转而西
意令庖人速作饭余出别大来时予欲从海口安宁返
省完省访南隅诸胜从西北富民观螳螂川下流而取
道武定以往鸡足乃以行李之重者嘱大来令人另赍
往省而予得轻具西行焉方抵大来宅报晋宁公已至
下道亟同大来及黄氏昆仲还道中晋宁公复具于道
秣马于门时天色复朗觥数行登骑从西门三里度四
通桥从大道直西向行半里西上坡从其西峡转而西
卷七上 第 7b 页 WYG0593-0322d.png
南上一里半直蹑望鹤岭西岰又西下陟一涧稍北即
濒滇池之涯共五里循南山北麓而西有石耸起峰头
北向指滇池有操戈介胄之状曰石将军亦石峰之特
为巉峭者其西北有庙是为石鱼庙其西南又有山西
突亚于将军者即石鱼山也又西二里海水中石突丛
丛为牛恋石涯上村与乡俱以牛恋名又循峡而南二
里踰平坡南下有水一塘直侵南山之足曰三尖塘塘
南山峦高列塘北度脊平衍脊之北即滇池牛恋塘水
濒滇池之涯共五里循南山北麓而西有石耸起峰头
北向指滇池有操戈介胄之状曰石将军亦石峰之特
为巉峭者其西北有庙是为石鱼庙其西南又有山西
突亚于将军者即石鱼山也又西二里海水中石突丛
丛为牛恋石涯上村与乡俱以牛恋名又循峡而南二
里踰平坡南下有水一塘直侵南山之足曰三尖塘塘
南山峦高列塘北度脊平衍脊之北即滇池牛恋塘水
卷七上 第 8a 页 WYG0593-0323a.png
不北泄而东破山腋始知望鹤之脉自西来不自南来
也从塘北西向溯坞入其坞自西而东即塘水之上流
也三里坞西尽处有三峰排列其南最高者即南山之
再起者也其中一峰则自南峰之西绕峡而北峙为中
峰焉北峰则濒滇池而东度为石将军望鹤山之脉矣
中峰之东有村当坞曰三尖村晋宁村落止此西沿中
峰而上一里与南峰对峡之中复阻水为塘不能如东
塘之大而地则高矣又平上而西一里踰中峰之脊从
也从塘北西向溯坞入其坞自西而东即塘水之上流
也三里坞西尽处有三峰排列其南最高者即南山之
再起者也其中一峰则自南峰之西绕峡而北峙为中
峰焉北峰则濒滇池而东度为石将军望鹤山之脉矣
中峰之东有村当坞曰三尖村晋宁村落止此西沿中
峰而上一里与南峰对峡之中复阻水为塘不能如东
塘之大而地则高矣又平上而西一里踰中峰之脊从
卷七上 第 8b 页 WYG0593-0323b.png
脊上西南直行为新兴道踰脊西北下即滇池南涯为
昆阳道而晋宁昆阳以是脊为界焉于是昆阳新旧治
俱在一望直下半里沿滇池南山陇半西行二里有村
在北崖之下滇池之水环其前曰赤峒里亦池滨聚落
之大者而田则不能成壑焉又西由村后踰崖南上既
而西下三里有村在南山北麓盘其嘴而西于是西峡
中开自南而北与西界山对夹成坞其脊南自新兴界
分支北下西一支直走而为新旧县治而北尽于旧寨
昆阳道而晋宁昆阳以是脊为界焉于是昆阳新旧治
俱在一望直下半里沿滇池南山陇半西行二里有村
在北崖之下滇池之水环其前曰赤峒里亦池滨聚落
之大者而田则不能成壑焉又西由村后踰崖南上既
而西下三里有村在南山北麓盘其嘴而西于是西峡
中开自南而北与西界山对夹成坞其脊南自新兴界
分支北下西一支直走而为新旧县治而北尽于旧寨
卷七上 第 9a 页 WYG0593-0323c.png
村东一支即赤峒里之后山滨池而止东界短西界长
中开平坞为田一小水贯其中亦自南而北入滇池即
志所称渠滥川也由东嘴截坞而西正与新城对而大
道必折而南盘东界之嘴以入三里始西历坞径坞三
里随西界之麓北出一里半为昆阳新城又北一里半
为昆阳旧城于是当滇池西南转摺处矣旧城有街衢
阛堵而无城新城有楼橹雉堞而无民庐乃三四年前
旧治经寇故卜筑新邑而市舍犹仍旧贯也旧治街自
中开平坞为田一小水贯其中亦自南而北入滇池即
志所称渠滥川也由东嘴截坞而西正与新城对而大
道必折而南盘东界之嘴以入三里始西历坞径坞三
里随西界之麓北出一里半为昆阳新城又北一里半
为昆阳旧城于是当滇池西南转摺处矣旧城有街衢
阛堵而无城新城有楼橹雉堞而无民庐乃三四年前
旧治经寇故卜筑新邑而市舍犹仍旧贯也旧治街自
卷七上 第 9b 页 WYG0593-0323d.png
南而北西倚山坡东瞰湖涘至巳日昃亟饭于市此州
有天酒泉普照寺以无奇不及停屐遂北行四里稍上
踰一东突之岰其山自西界横突而出东悬滇海中路
踰其岰中而北下其北滇海复嵌坞西入其突出之峰
远眺若中浮水面而其西实连缀于西界者也乃西转
陟一坞共四里又北向循滇池西崖山麓行五里有小
峰傍麓东突南北皆湖山环抱之数十家倚峰而居为
旧寨村由西北过一坞其坞始自西而东坞北有山一
有天酒泉普照寺以无奇不及停屐遂北行四里稍上
踰一东突之岰其山自西界横突而出东悬滇海中路
踰其岰中而北下其北滇海复嵌坞西入其突出之峰
远眺若中浮水面而其西实连缀于西界者也乃西转
陟一坞共四里又北向循滇池西崖山麓行五里有小
峰傍麓东突南北皆湖山环抱之数十家倚峰而居为
旧寨村由西北过一坞其坞始自西而东坞北有山一
卷七上 第 10a 页 WYG0593-0324a.png
𣲖亦自西而东直瞰滇海中北二里抵山下直蹑山北
上一里从崩崖始转东向山半行又一里从东岭盘而
北其岭南北东三面俱悬滇海中正东与罗藏隔坞对
此地杳僻隔绝行者为畏途焉岭北又有山一支从水
涯之北亦自西而东直瞰滇海中与此岭南北遥对滇
海驱纳其中外若环窝中骈束户为海口南岭北下之
处峻削殊甚予虑日暮驱马直下二里复循坞西入二
里西踰一岰由岰而下其西山坞环开中为平畴滇池
上一里从崩崖始转东向山半行又一里从东岭盘而
北其岭南北东三面俱悬滇海中正东与罗藏隔坞对
此地杳僻隔绝行者为畏途焉岭北又有山一支从水
涯之北亦自西而东直瞰滇海中与此岭南北遥对滇
海驱纳其中外若环窝中骈束户为海口南岭北下之
处峻削殊甚予虑日暮驱马直下二里复循坞西入二
里西踰一岰由岰而下其西山坞环开中为平畴滇池
卷七上 第 10b 页 WYG0593-0324b.png
之流出海就峡中贯成河是为螳螂川二里有村倚坞
中南山下过之行平畴间西北四里直抵川上有聚成
衢滨川之南曰茶埠墩即所谓海口街也有公馆在焉
监察御史按临必躬诣其地为一省水利所系耳先是
唐晋宁谓予海口无宿处可往柴厂莫土官盐肆中宿
余问其处尚相去六七里日已暮且所谓海门龙王庙
者反在其东二里又闻阮玉湾言石城之胜亦在斯地
将晋访焉遂不复前觅旅肆投宿
中南山下过之行平畴间西北四里直抵川上有聚成
衢滨川之南曰茶埠墩即所谓海口街也有公馆在焉
监察御史按临必躬诣其地为一省水利所系耳先是
唐晋宁谓予海口无宿处可往柴厂莫土官盐肆中宿
余问其处尚相去六七里日已暮且所谓海门龙王庙
者反在其东二里又闻阮玉湾言石城之胜亦在斯地
将晋访焉遂不复前觅旅肆投宿
卷七上 第 11a 页 WYG0593-0324c.png
二十五日令二骑返晋宁余饭而蹑屩北抵川上望川
北石崖矗空川流直啮其下问所谓石城者土人皆莫
之知惟东指龙王堂在盈盈一水间乃溯川南岸东向
从之二里南岸山亦突而临川水返舍北而逼南南崖
崩嵌盘沓北崖则开绕而受民舍焉是为海门村与南
崖相隔一水不半里中有洲浮其吭间东向滇海极吞
吐之势峙其上者为龙王堂时渡舟在村北呼之莫应
余扳南崖水窟与水石相为容与忘其身之所如也久
北石崖矗空川流直啮其下问所谓石城者土人皆莫
之知惟东指龙王堂在盈盈一水间乃溯川南岸东向
从之二里南岸山亦突而临川水返舍北而逼南南崖
崩嵌盘沓北崖则开绕而受民舍焉是为海门村与南
崖相隔一水不半里中有洲浮其吭间东向滇海极吞
吐之势峙其上者为龙王堂时渡舟在村北呼之莫应
余扳南崖水窟与水石相为容与忘其身之所如也久
卷七上 第 11b 页 WYG0593-0324d.png
之北涯村人以舟至遂坐登龙王堂堂当川流之中东
临海面时有赛神者浮舟而至而中无庙祝后有重楼
则阮祥吾所构也庙中碑颇多皆成弘以后抚按相度
水利开浚海口免于汎滥以成濒海诸良田者故巡方
者以此为首务云出庙渡北岸居庐颇集其北向所倚
之山有二重第一重横突而西多石而西垂最高即矗
削而濒于江之北岸者第二重横突而东多土而东绕
最远即错出而尽为池之北圩者二重层叠村后盖北
临海面时有赛神者浮舟而至而中无庙祝后有重楼
则阮祥吾所构也庙中碑颇多皆成弘以后抚按相度
水利开浚海口免于汎滥以成濒海诸良田者故巡方
者以此为首务云出庙渡北岸居庐颇集其北向所倚
之山有二重第一重横突而西多石而西垂最高即矗
削而濒于江之北岸者第二重横突而东多土而东绕
最远即错出而尽为池之北圩者二重层叠村后盖北
卷七上 第 12a 页 WYG0593-0325a.png
自观音山盘礴而尽于此村氓俱阮氏庄佃余向询阮
玉湾新置石城之胜土人莫解谓阮氏有坆在东岸误
指至此村人始有言石城在里仁村正与茶埠墩对从
此有小径向山后峡中西行三里可至予乃不东向阮
坆而西觅里仁焉即由村后北踰第一重石峰之脊北
向下路旁多错立之石北亦开坞而中无细流一里随
坞西转已在川北岸矗削石峰之后盖峰南漱逼川流
故取道于峰北耳其内桃树株被陇连壑想其蒸霞喷
玉湾新置石城之胜土人莫解谓阮氏有坆在东岸误
指至此村人始有言石城在里仁村正与茶埠墩对从
此有小径向山后峡中西行三里可至予乃不东向阮
坆而西觅里仁焉即由村后北踰第一重石峰之脊北
向下路旁多错立之石北亦开坞而中无细流一里随
坞西转已在川北岸矗削石峰之后盖峰南漱逼川流
故取道于峰北耳其内桃树株被陇连壑想其蒸霞喷
卷七上 第 12b 页 WYG0593-0325b.png
燄时令人笑武陵天台为爝火矣西一里过桃林则西
坞大开始见田畴交塍溪流霍霍有村落西悬北山之
下知即为里仁村矣盖其坞正南矗立石山西尽于此
坞濒于川亦有一村临之曰海口村与茶埠墩隔川相
对有渡舟焉其坞之东北踰坡坞之西北循峡皆有路
六十里而抵省会而里仁村当坞中之北山下半里抵
村之东见流泉交道山崖间树木丛荫上有神宇盖龙
泉出其下也东坞以无泉故皆成芜壤西坞以有泉故
坞大开始见田畴交塍溪流霍霍有村落西悬北山之
下知即为里仁村矣盖其坞正南矗立石山西尽于此
坞濒于川亦有一村临之曰海口村与茶埠墩隔川相
对有渡舟焉其坞之东北踰坡坞之西北循峡皆有路
六十里而抵省会而里仁村当坞中之北山下半里抵
村之东见流泉交道山崖间树木丛荫上有神宇盖龙
泉出其下也东坞以无泉故皆成芜壤西坞以有泉故
卷七上 第 13a 页 WYG0593-0325c.png
广辟良畴由村西盘山而北西坞甚深其坞自北峡而
出直南而抵海口村村西所循之山其上多蹲突之石
下多空洞之崖有一窍二门西向而出者予觉其异而
询之土人石城尚在坞西岭上其下亦有龙泉焉可遵
之而上共北半里乃西下截坞而度有一溪亦自北而
南中乾无水涉溪西上共半里水声㶁㶁则龙泉溢西
山树根下潴为小潭分泻东南去由潭西上岭半里则
岭头峰石涌起有若卓锥者有若夹门者有若芝擎而
出直南而抵海口村村西所循之山其上多蹲突之石
下多空洞之崖有一窍二门西向而出者予觉其异而
询之土人石城尚在坞西岭上其下亦有龙泉焉可遵
之而上共北半里乃西下截坞而度有一溪亦自北而
南中乾无水涉溪西上共半里水声㶁㶁则龙泉溢西
山树根下潴为小潭分泻东南去由潭西上岭半里则
岭头峰石涌起有若卓锥者有若夹门者有若芝擎而
卷七上 第 13b 页 WYG0593-0325d.png
为台有若云卧而成郭者于是循石之隙盘坡而上坠
壑而下其顶中洼石皆环而为城东面者巑岏森透西
面者穹覆壁立南面则余之踰脊而下者北面则有石
窟曲折若离若合间一石坠空当关下覆成门而出入
由之围壑之中底平而无水可以结庐是所谓石城也
透北门而出其石更分枝簇萼石皆青质黑章廉利棱
削与他山迥异有牧童二人复引予循崖东转复入一
石队中又得围崖一区惟东面受客如门其中有趺坐
壑而下其顶中洼石皆环而为城东面者巑岏森透西
面者穹覆壁立南面则余之踰脊而下者北面则有石
窟曲折若离若合间一石坠空当关下覆成门而出入
由之围壑之中底平而无水可以结庐是所谓石城也
透北门而出其石更分枝簇萼石皆青质黑章廉利棱
削与他山迥异有牧童二人复引予循崖东转复入一
石队中又得围崖一区惟东面受客如门其中有趺坐
卷七上 第 14a 页 WYG0593-0326a.png
之龛架板之床皆天成者出门稍南回顾门侧有洞岈
然急转披之其洞透空而入复出于围崖之内始觉由
门入不若由洞入更奇也计围崖之后即由石城中望
所谓东面巑岏处矣出洞仰眺洞上石峰层沓有一老
猓猡披兽皮前来引余相与扳跻其上众台错立环
中洼而峙其东东眺海门明镜漾空西俯洼底翠瓣可
数而隔崖西峰穹覆之上攒拥尤高乃下峰复度南脊
转造西峰则穹覆上崖复有后层分列其中开峡东坠
然急转披之其洞透空而入复出于围崖之内始觉由
门入不若由洞入更奇也计围崖之后即由石城中望
所谓东面巑岏处矣出洞仰眺洞上石峰层沓有一老
猓猡披兽皮前来引余相与扳跻其上众台错立环
中洼而峙其东东眺海门明镜漾空西俯洼底翠瓣可
数而隔崖西峰穹覆之上攒拥尤高乃下峰复度南脊
转造西峰则穹覆上崖复有后层分列其中开峡东坠
卷七上 第 14b 页 WYG0593-0326b.png
危坑而下其后则土山高拥负扆于上耸立之石或上
覆平板或中剖斜楞崖胁有二小穴如鼻孔蜜渍淋漓
其下乃崖蜂所巢也两牧童言三月前土人以火薰蜂
取蜜蜂已久去今乃复成巢矣童子竞以草塞孔蜂辄
翁翁然作铜鼓声凭览久之乃循坠坑之北东向悬崖
而下经东石门之外犹令人一步一回首也先是从里
仁村望北山峰顶耸石一丛不及晋宁将军峰之伟然
及抵其处而閤辟曲折层沓玲珑幻界莫测钟秀特异
覆平板或中剖斜楞崖胁有二小穴如鼻孔蜜渍淋漓
其下乃崖蜂所巢也两牧童言三月前土人以火薰蜂
取蜜蜂已久去今乃复成巢矣童子竞以草塞孔蜂辄
翁翁然作铜鼓声凭览久之乃循坠坑之北东向悬崖
而下经东石门之外犹令人一步一回首也先是从里
仁村望北山峰顶耸石一丛不及晋宁将军峰之伟然
及抵其处而閤辟曲折层沓玲珑幻界莫测钟秀特异
卷七上 第 15a 页 WYG0593-0326c.png
信乎灵境之不可以外象求也盖是峰西倚大山此其
一支东窜峰顶中凹石骨内露不比他山之以表暴见
奇者第其上无飞流涵莹之波中鲜剪棘梯崖之道不
免为兔狐所窟耳老猓猡言此石隙土最宜茶味迥出
他处今阮氏已买得之将造庵结庐招静侣以开胜壤
岂君即其人耶余不应而去信乎买山而居无过此者
下山仍过坞东一里经里仁村东南一里抵螳螂川之
北西望海口有渡可往茶埠而东眺濒川石崖耸削先
一支东窜峰顶中凹石骨内露不比他山之以表暴见
奇者第其上无飞流涵莹之波中鲜剪棘梯崖之道不
免为兔狐所窟耳老猓猡言此石隙土最宜茶味迥出
他处今阮氏已买得之将造庵结庐招静侣以开胜壤
岂君即其人耶余不应而去信乎买山而居无过此者
下山仍过坞东一里经里仁村东南一里抵螳螂川之
北西望海口有渡可往茶埠而东眺濒川石崖耸削先
卷七上 第 15b 页 WYG0593-0326d.png
从茶埠隔川北望于巑岏嵌突中见白垣一方若有新
茅结其上者今虽崖石掩互不露其影而水石交错高
深嵌空其中煞有奇胜遂东向从之抵崖下崖根插水
有乱石潆之扳陟水石间沿崖南再东忽见石上有㾗
蹑崖直上扳跻峻甚挂石悬崖之迹俱倒影水中方下
见为奇又忽闻罄欬声落头上虽仰望不可见知新茅
所建不远矣再穿下覆之石则白垣正在其上一道者
方凿崖填路迎余入坐茅中其茅仅逾方丈明窗净壁
茅结其上者今虽崖石掩互不露其影而水石交错高
深嵌空其中煞有奇胜遂东向从之抵崖下崖根插水
有乱石潆之扳陟水石间沿崖南再东忽见石上有㾗
蹑崖直上扳跻峻甚挂石悬崖之迹俱倒影水中方下
见为奇又忽闻罄欬声落头上虽仰望不可见知新茅
所建不远矣再穿下覆之石则白垣正在其上一道者
方凿崖填路迎余入坐茅中其茅仅逾方丈明窗净壁
卷七上 第 16a 页 WYG0593-0327a.png
中无供像亦无爨具盖初落成而犹未栖息其间者道
人吴姓即西村海口人向以贾游于外今归而结静于
此可谓得所托矣坐茅中上下左右皆危崖缀影而澄
川漾碧于前远峰环翠于外隔川茶埠村庐缭绕烟树
堤花若献影镜中而川中凫舫贾帆鱼罾渡艇出没波
纹间棹影濯浮岚橹声摇半壁恍然如坐画屏之上也
既下仍西半里问渡于海口村南渡茶埠街入饭于主
家已过午矣茶埠有舟随流十里往柴厂载盐渡滇池
人吴姓即西村海口人向以贾游于外今归而结静于
此可谓得所托矣坐茅中上下左右皆危崖缀影而澄
川漾碧于前远峰环翠于外隔川茶埠村庐缭绕烟树
堤花若献影镜中而川中凫舫贾帆鱼罾渡艇出没波
纹间棹影濯浮岚橹声摇半壁恍然如坐画屏之上也
既下仍西半里问渡于海口村南渡茶埠街入饭于主
家已过午矣茶埠有舟随流十里往柴厂载盐渡滇池
卷七上 第 16b 页 WYG0593-0327b.png
余不能待遂从村西遵川堤行其自茶埠西达平定随
川之南崖而筑之盖川水北依北岸大山而西其南岸
山势层叠中多小坞故筑堤障川堤之南屡有小水自
南峡出亦随堤下注从堤上西行川形渐狭川流渐迅
七里有村庐倚堤北下临川堤间有亭有碑即所谓柴
厂也按旧碑谓之汉厂莫土官盐肆在焉至此川迅石
多渐不容舟川渐随山西北转矣堤随之又西北七里
水北向逼山入峡路西向度坞登坡又二里数家踞坡
川之南崖而筑之盖川水北依北岸大山而西其南岸
山势层叠中多小坞故筑堤障川堤之南屡有小水自
南峡出亦随堤下注从堤上西行川形渐狭川流渐迅
七里有村庐倚堤北下临川堤间有亭有碑即所谓柴
厂也按旧碑谓之汉厂莫土官盐肆在焉至此川迅石
多渐不容舟川渐随山西北转矣堤随之又西北七里
水北向逼山入峡路西向度坞登坡又二里数家踞坡
卷七上 第 17a 页 WYG0593-0327c.png
上曰平定哨时日色尚高土人言前途无宿店遂止
二十六日鸡再鸣饭而出店即北向循西山而行三里
曙色渐启见有岐自西南来者有岐自东北来者而中
道则直北逾岰盖西界老山至此度脉而东特起一峰
当关中突障扼川流东曲而盘之流为所扼稍东逊遂
破峡北西向坠级争趋所谓石龙埧也此山曰九子山
实海口下流当关之键平定哨在其南大营庄在其东
石龙埧在其北山不甚高大员阜特立故自为雄耳山
二十六日鸡再鸣饭而出店即北向循西山而行三里
曙色渐启见有岐自西南来者有岐自东北来者而中
道则直北逾岰盖西界老山至此度脉而东特起一峰
当关中突障扼川流东曲而盘之流为所扼稍东逊遂
破峡北西向坠级争趋所谓石龙埧也此山曰九子山
实海口下流当关之键平定哨在其南大营庄在其东
石龙埧在其北山不甚高大员阜特立故自为雄耳山
卷七上 第 17b 页 WYG0593-0327d.png
巅有石九枚高逾于人骈立峰头土人为建九子母庙
盖以山为石母也余时心知正道在中疑东北之岐为
便道且可一瞰江流遂从之一里抵大营庄则川流轰
然在下舟不能从水陆不能从峡必仍还大路踰岰乃
得于是返迹从峰西逾岭北下共二里有小水自西南
峡来度之复西上逾坡则坡北峡中螳川之水自九子
母山之东破峡北出转而西绕山北而坠峡峡中石又
横阻而层阂之水横冲直捣或跨石之顶或窜石之胁
盖以山为石母也余时心知正道在中疑东北之岐为
便道且可一瞰江流遂从之一里抵大营庄则川流轰
然在下舟不能从水陆不能从峡必仍还大路踰岰乃
得于是返迹从峰西逾岭北下共二里有小水自西南
峡来度之复西上逾坡则坡北峡中螳川之水自九子
母山之东破峡北出转而西绕山北而坠峡峡中石又
横阻而层阂之水横冲直捣或跨石之顶或窜石之胁
卷七上 第 18a 页 WYG0593-0328a.png
涌过一层复腾跃一层半里间连坠五六级此石龙埧
也此水之不能通舟皆以此石为梗昔治水者多燔石
凿级不能成功土人言凿而辄长未必然也石级既尽
峡亦北转路从峡西山上随之北行下瞰级尽处
峡中有水一方独清潴土人指为青鱼塘言塘中
青鱼大而多按志昆阳平定乡小山下有三洞泉出汇
而为潭中有青鱼大鱼俗呼随龙鱼岂即此耶北二里
峡稍开有村在其下为青鱼塘村北二里西北蹑一岭
也此水之不能通舟皆以此石为梗昔治水者多燔石
凿级不能成功土人言凿而辄长未必然也石级既尽
峡亦北转路从峡西山上随之北行下瞰级尽处
峡中有水一方独清潴土人指为青鱼塘言塘中
青鱼大而多按志昆阳平定乡小山下有三洞泉出汇
而为潭中有青鱼大鱼俗呼随龙鱼岂即此耶北二里
峡稍开有村在其下为青鱼塘村北二里西北蹑一岭
卷七上 第 18b 页 WYG0593-0328b.png
此岭最高始东见观音山与罗汉寺碧鸡山两峰东峙
又北见遥山一重横亘众山之北西尽处特耸一峰最
高为笔架山其西又另起一峰与之骈立则老龙之龙
山也东尽处分峙双岫亦最高为进耳山其南岰稍伏
而豁则大道之碧鸡关也两最高之间有尖峰独锐透
颖于横岭之南是为龙马山其下则沙河之水所自来
也惟西向诸山稍伏而豁大道之往迤西者从之而老
脊反自伏处南度始由一里踰其巅又西北下一里则
又北见遥山一重横亘众山之北西尽处特耸一峰最
高为笔架山其西又另起一峰与之骈立则老龙之龙
山也东尽处分峙双岫亦最高为进耳山其南岰稍伏
而豁则大道之碧鸡关也两最高之间有尖峰独锐透
颖于横岭之南是为龙马山其下则沙河之水所自来
也惟西向诸山稍伏而豁大道之往迤西者从之而老
脊反自伏处南度始由一里踰其巅又西北下一里则
卷七上 第 19a 页 WYG0593-0328c.png
螳川之水自岭之北麓环而西又转而南岭西有村濒
川而居置渡川上是曰武趣河昆阳西界止此过渡即
安宁州界武趣之河绕村南曲复转西峡去路渡河即
西北上坡连越土垄二重共五里北下有水一塘在东
坞中北二里有水一塘在西坞中又北一里半有村在
路东又北一里半坡乃北尽坡北始开东西大坞下坡
西向行坞中二里有水东北自北界横亘中尖峰下来
是为沙河其流颇大石梁东西跨之河从梁下南去螳
川而居置渡川上是曰武趣河昆阳西界止此过渡即
安宁州界武趣之河绕村南曲复转西峡去路渡河即
西北上坡连越土垄二重共五里北下有水一塘在东
坞中北二里有水一塘在西坞中又北一里半有村在
路东又北一里半坡乃北尽坡北始开东西大坞下坡
西向行坞中二里有水东北自北界横亘中尖峰下来
是为沙河其流颇大石梁东西跨之河从梁下南去螳
卷七上 第 19b 页 WYG0593-0328d.png
川之水自武趣西峡转而北来二水合于梁南半里遂
西北至安宁州城之南于是北向经城东而北下焉过
沙河桥又西北一里则省中大道自东北来螳大川自
城南来俱会于城东有巨石梁东西跨川上势甚雄过
梁即安宁城入东门阛阓颇集乃沽饮于市为温泉浴
计饮毕忽风雨交至始持伞从南街西行已而知道禄
裱大道乃返至东门内从东街北行半里过州前从其
东复转北半里有庙门东向额曰灵泉余以为三潮圣
西北至安宁州城之南于是北向经城东而北下焉过
沙河桥又西北一里则省中大道自东北来螳大川自
城南来俱会于城东有巨石梁东西跨川上势甚雄过
梁即安宁城入东门阛阓颇集乃沽饮于市为温泉浴
计饮毕忽风雨交至始持伞从南街西行已而知道禄
裱大道乃返至东门内从东街北行半里过州前从其
东复转北半里有庙门东向额曰灵泉余以为三潮圣
卷七上 第 20a 页 WYG0593-0329a.png
水也入之有巨井在门左其上累木横架为梁栏上置
辘轳以汲乃盐井也其水盐苦而浑浊殊甚有监者一
日两汲而煎焉(安宁一州每日夜煎盐千五百斤城内/盐井四城外盐井二十四每井大者煎)
(六十斤小者煎四十斤皆/以桶担汲而煎于冢也)又西转过城隍庙而北共半
里出北门风雨凄凄路无行人余兴不为止冒雨直前
随螳川西岸而北三里半有村聚在西麓后有庙东向
临之余不入又北二里半大路盘山西北转有岐下坡
随川直北行余乃下从岐一里半有舟子舣舟渡上川
辘轳以汲乃盐井也其水盐苦而浑浊殊甚有监者一
日两汲而煎焉(安宁一州每日夜煎盐千五百斤城内/盐井四城外盐井二十四每井大者煎)
(六十斤小者煎四十斤皆/以桶担汲而煎于冢也)又西转过城隍庙而北共半
里出北门风雨凄凄路无行人余兴不为止冒雨直前
随螳川西岸而北三里半有村聚在西麓后有庙东向
临之余不入又北二里半大路盘山西北转有岐下坡
随川直北行余乃下从岐一里半有舟子舣舟渡上川
卷七上 第 20b 页 WYG0593-0329b.png
东岸雨止复循东麓而北抵北岭下川为岭扼西向盘
壑去路乃北向陟岭岭颇峻一里踰岭北一里下其北
坞有小水自东北来西注于川横木桥度之共一里西
北上坡有村当坡之北路从其侧一里踰坡而北再下
再上共三里西瞰螳川之流已在崖下而崖端有亭忽
从足底涌起俯瞰而异之亟舍路西向下入亭中见亭
后石骨片片如青芙蓉涌出其北复有一亭下乃架木
而成者瞰其下则中空如井有悬级在井中可以宛转
壑去路乃北向陟岭岭颇峻一里踰岭北一里下其北
坞有小水自东北来西注于川横木桥度之共一里西
北上坡有村当坡之北路从其侧一里踰坡而北再下
再上共三里西瞰螳川之流已在崖下而崖端有亭忽
从足底涌起俯瞰而异之亟舍路西向下入亭中见亭
后石骨片片如青芙蓉涌出其北复有一亭下乃架木
而成者瞰其下则中空如井有悬级在井中可以宛转
卷七上 第 21a 页 WYG0593-0330a.png
下坠余心知温泉道尚在北而此奇不可失遂从级坠
井下其级或凿石或嵌木或累梯共三转每转约二十
级共六十级而至井底井孔大仅围四尺其深下垂及
底约四五丈井底平拓旁裂多门西向临螳川者为正
门南向者为旁门旁门有屏斜障屏间裂窍四五若窗
楞户牖交透叠映土人因号之曰七窍通天七窍者谓
其下之多门通天者谓其上之独贯也旁门之南崖壁
巉削屏列川上其下洞门另辟骈开三四处皆不甚深
井下其级或凿石或嵌木或累梯共三转每转约二十
级共六十级而至井底井孔大仅围四尺其深下垂及
底约四五丈井底平拓旁裂多门西向临螳川者为正
门南向者为旁门旁门有屏斜障屏间裂窍四五若窗
楞户牖交透叠映土人因号之曰七窍通天七窍者谓
其下之多门通天者谓其上之独贯也旁门之南崖壁
巉削屏列川上其下洞门另辟骈开三四处皆不甚深
卷七上 第 21b 页 WYG0593-0330b.png
透然川漱于前崖屏于上而洞门累累益助北洞之胜
再南崖石转突处有一巨石下坠崖侧迎流界道有题
为醒石者为冷然笔石北危崖之上有大书虚明洞三
字者高不能烛其为何人笔其上南崖有石横斜作垂
手状其下亦有洞西向颇大而中拓然无嵌空透漏之
妙虚明二字非北洞不足以当之虚明大书之下又有
刻听泉二字者字甚古拙为燕泉笔又其侧有此处不
可不饮为升庵笔而刻不佳不若中洞门右有此处不
再南崖石转突处有一巨石下坠崖侧迎流界道有题
为醒石者为冷然笔石北危崖之上有大书虚明洞三
字者高不能烛其为何人笔其上南崖有石横斜作垂
手状其下亦有洞西向颇大而中拓然无嵌空透漏之
妙虚明二字非北洞不足以当之虚明大书之下又有
刻听泉二字者字甚古拙为燕泉笔又其侧有此处不
可不饮为升庵笔而刻不佳不若中洞门右有此处不
卷七上 第 22a 页 WYG0593-0331a.png
可不醉为冷然笔刻法精妙遂觉后来居上又听泉二
字上刻醒石诗一绝标曰姜思睿而醒石上亦刻之标
曰谱明谱明不知何人然一诗而何以二标岂谱明乃
姜之别字耶此处泉石幽倩洞壑玲珑真考槃之胜地
惜无一人栖止大洞之左穹崖南尽复有一洞见烟自
中出亟入之其洞狭而深洞门一柱中悬界为二窍有
猓猡赤身织草履于中烟其所炊也洞南崖尽即前南
来之坞下而再上处也时顾仆留待北洞余复循崖沿
字上刻醒石诗一绝标曰姜思睿而醒石上亦刻之标
曰谱明谱明不知何人然一诗而何以二标岂谱明乃
姜之别字耶此处泉石幽倩洞壑玲珑真考槃之胜地
惜无一人栖止大洞之左穹崖南尽复有一洞见烟自
中出亟入之其洞狭而深洞门一柱中悬界为二窍有
猓猡赤身织草履于中烟其所炊也洞南崖尽即前南
来之坞下而再上处也时顾仆留待北洞余复循崖沿
卷七上 第 22b 页 WYG0593-0331b.png
眺而北北洞之右崖复北尽遂蹑坡东上仍出崖端南
来大道半里有庵当左下瞰西崖之下庐舍骈集即温
泉在是矣庵北有一亭高缀东峰之半额曰冷然当温
泉之上标以御风之名杨君可谓冷暖自知矣由亭前
蹑石西下石骨棱厉余爱其石扳之下坠则温池在焉
汇于石崖下东倚崖石西去螳川数十步池之南有室
三楹北临池上池分内外外固清莹内更澄澈而浴者
多就外池内池有石高下不一俱沉水中色如绿玉映
来大道半里有庵当左下瞰西崖之下庐舍骈集即温
泉在是矣庵北有一亭高缀东峰之半额曰冷然当温
泉之上标以御风之名杨君可谓冷暖自知矣由亭前
蹑石西下石骨棱厉余爱其石扳之下坠则温池在焉
汇于石崖下东倚崖石西去螳川数十步池之南有室
三楹北临池上池分内外外固清莹内更澄澈而浴者
多就外池内池有石高下不一俱沉水中色如绿玉映
卷七上 第 23a 页 WYG0593-0331c.png
水光艳烨然余所见温泉滇南最多此水实为第一池室
后当东崖之上有佛阁三楹额曰暖照南坡之上官宇
三楹额曰振衣千仞皆为土人锁钥不得入浴既散步
见买浆及柿者以浴热买柿啖之因问知虚明之南尚
有云涛洞川之西岸曹溪寺旁有圣水相去皆三里皆
反在其南可溯螳川而游也盖温池之西滨螳川东岸
夹庐成衢随之而北百里而达富民川东岸山最高者
为笔架峰即在温池东北志所谓岱晟山也川西岸山
后当东崖之上有佛阁三楹额曰暖照南坡之上官宇
三楹额曰振衣千仞皆为土人锁钥不得入浴既散步
见买浆及柿者以浴热买柿啖之因问知虚明之南尚
有云涛洞川之西岸曹溪寺旁有圣水相去皆三里皆
反在其南可溯螳川而游也盖温池之西滨螳川东岸
夹庐成衢随之而北百里而达富民川东岸山最高者
为笔架峰即在温池东北志所谓岱晟山也川西岸山
卷七上 第 23b 页 WYG0593-0331d.png
最高者为龙山曹溪寺在东陇之半志所谓葱山也二
山夹螳川而北流而葱山则老脊之东盘者矣余时抵
川上欲先觅曹溪圣水而渡舟在川西岸候之不至遂
南半里过虚明诸洞下南抵崖处坡曲为坞宜仍循川
岸而南以无路遂上昔来大路隅由小岐盘西崖而南
亦再下再上一里半一村在坡南曰沈家庄老妇指云
涛洞尚在南坡外又南涉坞半里登坡路绝不知洞所
在西望隔川有居甚稠其上有寺当即曹溪有村童拾
山夹螳川而北流而葱山则老脊之东盘者矣余时抵
川上欲先觅曹溪圣水而渡舟在川西岸候之不至遂
南半里过虚明诸洞下南抵崖处坡曲为坞宜仍循川
岸而南以无路遂上昔来大路隅由小岐盘西崖而南
亦再下再上一里半一村在坡南曰沈家庄老妇指云
涛洞尚在南坡外又南涉坞半里登坡路绝不知洞所
在西望隔川有居甚稠其上有寺当即曹溪有村童拾
卷七上 第 24a 页 WYG0593-0332a.png
薪川边遥呼而问所谓云涛洞者其童口传手指以川
隔皆不能辨望见南坡之下有石崖一丛漫趋之至其
下仰视石隙丛竹娟娟上有朱扉不掩登之则磴道逶
逦轩亭幽寂馀花残墨狼藉溪间云牖石床离披洞口
轩后有洞门下嵌上有层楼横跨皆西向先登其楼中
供观音及仙像香几灯案皆以树根为之多奇古者其
南卧室一楹米盎书簏犹宛然在内而苔衣萝网封埋
已久寂然径行不辨何人所构何因而废也下楼入洞
隔皆不能辨望见南坡之下有石崖一丛漫趋之至其
下仰视石隙丛竹娟娟上有朱扉不掩登之则磴道逶
逦轩亭幽寂馀花残墨狼藉溪间云牖石床离披洞口
轩后有洞门下嵌上有层楼横跨皆西向先登其楼中
供观音及仙像香几灯案皆以树根为之多奇古者其
南卧室一楹米盎书簏犹宛然在内而苔衣萝网封埋
已久寂然径行不辨何人所构何因而废也下楼入洞
卷七上 第 24b 页 WYG0593-0332b.png
初入若室一楹侧有一窞下陷窈黑其北又裂一门透
裂入有小窍斜通于外见竹影窜入其内即堕黑而下
南下杳不知其所底北眺一隘亦有一牖上透第透甚微
光不能烛以手扪隘以足投空时时两无所著又时时
两有所碍既至其底忽望西南有光灿然转一隘始见
其光自西北顶隙透入其处底亦平而上复穹焉高盘
倏然有影掠隙光而过心异之呼顾仆闻答声正在透
光之隙其所过影即其影也复转入暗底隙隘崖悬无
裂入有小窍斜通于外见竹影窜入其内即堕黑而下
南下杳不知其所底北眺一隘亦有一牖上透第透甚微
光不能烛以手扪隘以足投空时时两无所著又时时
两有所碍既至其底忽望西南有光灿然转一隘始见
其光自西北顶隙透入其处底亦平而上复穹焉高盘
倏然有影掠隙光而过心异之呼顾仆闻答声正在透
光之隙其所过影即其影也复转入暗底隙隘崖悬无
卷七上 第 25a 页 WYG0593-0332c.png
由著足然而机关渐熟升跻甚易觉明处之魂悸不若
暗中之胆壮也再上一层则上牖微光亦渐定中生朗
其旁原有细级宛转崖间或颓或在但初不能见耳出
洞仍由前轩出扉外见右崖有石刻一方外为棘刺结
成窠网遥不能见余计不能去竟践而入之巾履俱为
钩卸又以布縳头护网始得读之乃知是庵为天启丙寅
州人朱化孚所构(朱壬辰/进士)其楼阁轩亭俱有名额住
山僧亦有名有诗未久而化成空谷遗构徒存祗增慨
暗中之胆壮也再上一层则上牖微光亦渐定中生朗
其旁原有细级宛转崖间或颓或在但初不能见耳出
洞仍由前轩出扉外见右崖有石刻一方外为棘刺结
成窠网遥不能见余计不能去竟践而入之巾履俱为
钩卸又以布縳头护网始得读之乃知是庵为天启丙寅
州人朱化孚所构(朱壬辰/进士)其楼阁轩亭俱有名额住
山僧亦有名有诗未久而化成空谷遗构徒存祗增慨
卷七上 第 25b 页 WYG0593-0332d.png
耳既下至川岸若一航渡之即西上曹溪时不得舟仍
北三里至温泉就舟而渡登西岸溯川南行望川东虚
明崖洞若即若离杳然在落花流水之外南一里又见
川东一崖排突亦如虚明其下亦有多洞迸裂门俱向
西有大书其上曰青龙洞曰九曲龙宫者隔川望之不
觉神往土人言此二洞甚深篝火以入可四五里俱中
黑无透明处此洞即在沈家庄北余前从虚明沿川岸
来即可得也误从其上行崖端而不知深为怅怅然南
北三里至温泉就舟而渡登西岸溯川南行望川东虚
明崖洞若即若离杳然在落花流水之外南一里又见
川东一崖排突亦如虚明其下亦有多洞迸裂门俱向
西有大书其上曰青龙洞曰九曲龙宫者隔川望之不
觉神往土人言此二洞甚深篝火以入可四五里俱中
黑无透明处此洞即在沈家庄北余前从虚明沿川岸
来即可得也误从其上行崖端而不知深为怅怅然南
卷七上 第 26a 页 WYG0593-0333a.png
之云涛北之虚明既已两穷此洞已去而复得之对崖
亦意外之遇也又南一里抵川西村聚从其后西上山
转而南又西上共一里遂入曹溪寺寺门东向古刹也
余初欲入寺觅圣泉见殿之东西各有巨碑为杨太史
升庵所著拂读之知寺中有优昙花树诸胜因觅纸录
碑遂不及问水是晚炊于僧寮宿于殿右
二十七日晨起寒甚昨录碑未竟僧为具餐乃饭而竟
之寺中读书二生以此碑不能句来问余为解示二生
亦意外之遇也又南一里抵川西村聚从其后西上山
转而南又西上共一里遂入曹溪寺寺门东向古刹也
余初欲入寺觅圣泉见殿之东西各有巨碑为杨太史
升庵所著拂读之知寺中有优昙花树诸胜因觅纸录
碑遂不及问水是晚炊于僧寮宿于殿右
二十七日晨起寒甚昨录碑未竟僧为具餐乃饭而竟
之寺中读书二生以此碑不能句来问余为解示二生
卷七上 第 26b 页 WYG0593-0333b.png
因引观优昙树在殿前东北隅二门外坡间今已筑之
墙版中其高三丈馀大一人抱而叶甚大下有嫩枝旁
丛闻开花当六月伏中色白而淡黄大如莲而瓣长香
甚烈而无实余摘数叶置囊中遂同二生由香积北下
坡循凹而北一里半观圣泉泉从山坡大树根下南向
而出前以石环为月池大丈馀潴水深五六寸馀波淙
淙由东南坡间泻去余至当上午早潮已过午潮未至
此正当缩时而其流亦不绝第潮时更涌而大耳二生
墙版中其高三丈馀大一人抱而叶甚大下有嫩枝旁
丛闻开花当六月伏中色白而淡黄大如莲而瓣长香
甚烈而无实余摘数叶置囊中遂同二生由香积北下
坡循凹而北一里半观圣泉泉从山坡大树根下南向
而出前以石环为月池大丈馀潴水深五六寸馀波淙
淙由东南坡间泻去余至当上午早潮已过午潮未至
此正当缩时而其流亦不绝第潮时更涌而大耳二生
卷七上 第 27a 页 WYG0593-0333c.png
言穴中时有二蟾蜍出入兹未潮故不之见即碑所云
金𪓰号曰泉神者矣月池南有亭新构扁曰问潮亭前
巡方使关中张凤翮为之记二生又引余由亭西上坡
西北缘岭上半里登水月庵庵东北向乃葱山之东北
凹中矣庵洁而幽为乡绅王姓者所建庭中水一方大
仅踰尺乃建庵后斸地而出者庵前有深池泉不能蓄
也既复下至圣泉还至曹溪北坡凹二生别而上寺余
乃从岐下山一里抵昨村后上山处由村后南行半里
金𪓰号曰泉神者矣月池南有亭新构扁曰问潮亭前
巡方使关中张凤翮为之记二生又引余由亭西上坡
西北缘岭上半里登水月庵庵东北向乃葱山之东北
凹中矣庵洁而幽为乡绅王姓者所建庭中水一方大
仅踰尺乃建庵后斸地而出者庵前有深池泉不能蓄
也既复下至圣泉还至曹溪北坡凹二生别而上寺余
乃从岐下山一里抵昨村后上山处由村后南行半里
卷七上 第 27b 页 WYG0593-0333d.png
又东望东川回曲中石崖半悬飞楼霞拥即云涛洞也
川水已从东蟠曲路由循西山南向下因其山坞自南
而转也一里始循南山而东二里则其川自坞北曲而
南与路遇既过又循东山溯溪转而北一里乃东向涉
南山之北一里乃转东南行一里南涉一西来之峡又
南上坡一里与前来温泉渡西大道合始纯南行六里
入北城门见二女郎辫发双垂肩后执纨扇嫣然在前
一老妇随之携牲盒纸锭将扫墓郊外(此间重十月朝/祭扫家贫不及)
川水已从东蟠曲路由循西山南向下因其山坞自南
而转也一里始循南山而东二里则其川自坞北曲而
南与路遇既过又循东山溯溪转而北一里乃东向涉
南山之北一里乃转东南行一里南涉一西来之峡又
南上坡一里与前来温泉渡西大道合始纯南行六里
入北城门见二女郎辫发双垂肩后执纨扇嫣然在前
一老妇随之携牲盒纸锭将扫墓郊外(此间重十月朝/祭扫家贫不及)
卷七上 第 28a 页 WYG0593-0334a.png
(者至月终/亦补行之)纤足姣好南中所见殆无踰此入城一里半
饭于东关乃出踰巨石梁遵大道东北行半里有小溪
自东坞来溯之行从桥南东去三里半上坡又一里踰
东安哨岭岭不甚峻东北从横亘大山分陇西南下为
安宁东第一护城之砂者也过岭东下始见沙河之水
自东北来随其坞东入过站摩村共十五里为始甸铺
又四里为龙马山屼屼北透横亘大山之南路绕其前
而东又四里始与沙河上流之溪遇有三巩石梁东跨
饭于东关乃出踰巨石梁遵大道东北行半里有小溪
自东坞来溯之行从桥南东去三里半上坡又一里踰
东安哨岭岭不甚峻东北从横亘大山分陇西南下为
安宁东第一护城之砂者也过岭东下始见沙河之水
自东北来随其坞东入过站摩村共十五里为始甸铺
又四里为龙马山屼屼北透横亘大山之南路绕其前
而东又四里始与沙河上流之溪遇有三巩石梁东跨
卷七上 第 28b 页 WYG0593-0334b.png
其上是曰大桥其水自东北进耳二尖峰西棋盘山南
峡来西南至安宁城东南入于螳川者也又半里东上
坡宿高视桥村
二十八日平明东行一里半上坡为安宁东界由此即
为昆明地坡陀高下升涉不一以渐而上八里其坞自
双尖后进耳山来路遂由南陇上又二里山岰间有聚
庐当尖是为碧鸡关盖进耳之山峙于北罗汉之顶峙
于南此其中间度脊之处南北又各起一峰夹峙以在
峡来西南至安宁城东南入于螳川者也又半里东上
坡宿高视桥村
二十八日平明东行一里半上坡为安宁东界由此即
为昆明地坡陀高下升涉不一以渐而上八里其坞自
双尖后进耳山来路遂由南陇上又二里山岰间有聚
庐当尖是为碧鸡关盖进耳之山峙于北罗汉之顶峙
于南此其中间度脊之处南北又各起一峰夹峙以在
卷七上 第 29a 页 WYG0593-0334c.png
碧鸡山之北故名碧鸡关东西与金马遥对者也关之
东向东南下为高峣乃草海西岸山水交集处渡海者
从之向西北下为赤家鼻官道之由海堤者从之余时
欲游进耳遂西北下坡半里循西山北行二里有村在
西山之麓是为赤家鼻大道由其前北去乃西折而入
村村倚山而庐有池潴坡侧大不踰五尺村人皆仰给
焉中复有鱼有垂钓其上者亦龙潭之浅者也由池南
上坡岭道甚峻半里登岗上稍北而曲有坊当道则进
东向东南下为高峣乃草海西岸山水交集处渡海者
从之向西北下为赤家鼻官道之由海堤者从之余时
欲游进耳遂西北下坡半里循西山北行二里有村在
西山之麓是为赤家鼻大道由其前北去乃西折而入
村村倚山而庐有池潴坡侧大不踰五尺村人皆仰给
焉中复有鱼有垂钓其上者亦龙潭之浅者也由池南
上坡岭道甚峻半里登岗上稍北而曲有坊当道则进
卷七上 第 29b 页 WYG0593-0334d.png
耳山门外坊也其寺尚隔一坑由坊西望见寺后大山
环于上此岗绕于前内夹深坑旋转而入若耳内之孔
寺中临孔上盘朵边以进取名之义非身履此岗不见
其亲切也进坊西向沿坑入半里有岐西踰大山之岰
而入寺之路则沿坑南转盘崖半里而西上入寺中寺
门东向登其殿颇轩爽似额端不似耳中也方丈在殿
北有楼三楹在殿南楼临还坑遥览滇海如太华之一
碧万顷而此深远矣入方丈有辛贡士伯敏者迎款慇
环于上此岗绕于前内夹深坑旋转而入若耳内之孔
寺中临孔上盘朵边以进取名之义非身履此岗不见
其亲切也进坊西向沿坑入半里有岐西踰大山之岰
而入寺之路则沿坑南转盘崖半里而西上入寺中寺
门东向登其殿颇轩爽似额端不似耳中也方丈在殿
北有楼三楹在殿南楼临还坑遥览滇海如太华之一
碧万顷而此深远矣入方丈有辛贡士伯敏者迎款慇
卷七上 第 30a 页 WYG0593-0335a.png
勤僧宝印欲具餐辛挥去令其徒陈履惇陈履温(二陈/甲戍)
(进士履/忠弟)及其弟出见为供肉食复引去登殿南眺海楼
坐谈久之余欲趋棋盘问道于宝印言由坊东下山自
赤鼻山宝珠寺上为正道路且三十里由此寺北西踰
大山之岰路半之但空山多岐路无从觅耳乃同辛君
导余从殿后出北至岰下东来岐路始别去余西上半
里踰岰半里西北稍下一里涉中洼洼西复有大山南
北横峙与东界进耳后双尖并岰北之巅东西夹成中
(进士履/忠弟)及其弟出见为供肉食复引去登殿南眺海楼
坐谈久之余欲趋棋盘问道于宝印言由坊东下山自
赤鼻山宝珠寺上为正道路且三十里由此寺北西踰
大山之岰路半之但空山多岐路无从觅耳乃同辛君
导余从殿后出北至岰下东来岐路始别去余西上半
里踰岰半里西北稍下一里涉中洼洼西复有大山南
北横峙与东界进耳后双尖并岰北之巅东西夹成中
卷七上 第 30b 页 WYG0593-0335b.png
洼由洼西复循西山之东北行一里循岭北转而西稍
下一里渡峡西上其西复有大山南北横峙遂西向横
蹑之一里半登其冈见西南随坞有路上踰其脊将趋
之有负刍者来曰棋盘路在北不在西也乃循西山之
东又北行其路甚微若断若续二里从西山北岰透脊
西出始望见三家村在西坞中村西盘峙一峰自北而
南如屏高拥即棋盘山也其脉北自妙高寺三华山西
南来复耸此峰分支西度为温泉之笔架山分支南下
下一里渡峡西上其西复有大山南北横峙遂西向横
蹑之一里半登其冈见西南随坞有路上踰其脊将趋
之有负刍者来曰棋盘路在北不在西也乃循西山之
东又北行其路甚微若断若续二里从西山北岰透脊
西出始望见三家村在西坞中村西盘峙一峰自北而
南如屏高拥即棋盘山也其脉北自妙高寺三华山西
南来复耸此峰分支西度为温泉之笔架山分支南下
卷七上 第 31a 页 WYG0593-0335c.png
为始甸后之龙马山南环东亘即为所踰之脊而南度
为进耳碧鸡者也脊北山复横列东北至宝珠赤鼻而
止为三家村东界护山余昔来自金马以东即遥望西
界山横如屏其顶复有中悬如覆釜高出其上者即此
棋盘峰也而不知尚在重壑之内外更有斯峰护之洵
西峰之领袖也从岰西转循东山北崖半里乃西下一
里行壑中有水北流西涉之半里抵三家村其村倚棋
盘东麓路当从村北西上乃误由村南度脊处循峡西
为进耳碧鸡者也脊北山复横列东北至宝珠赤鼻而
止为三家村东界护山余昔来自金马以东即遥望西
界山横如屏其顶复有中悬如覆釜高出其上者即此
棋盘峰也而不知尚在重壑之内外更有斯峰护之洵
西峰之领袖也从岰西转循东山北崖半里乃西下一
里行壑中有水北流西涉之半里抵三家村其村倚棋
盘东麓路当从村北西上乃误由村南度脊处循峡西
卷七上 第 31b 页 WYG0593-0335d.png
南上竟不得路扳蹑峡中三里登一岗有庵三楹踞坪
间后倚绝顶其前东瞰滇中乃发僧玄禅与僧裕庵新
建者玄禅有内功夜坐峰头晓露湿衣无所退怖庵中
四壁未就不以为意也日已昃迎余瀹茗煮粥抵暮乃
别西上跻峰一里陟其巅又西向平行顶上一里有寺
东北向则棋盘寺也已入夜啜茗就榻
二十九日凌晨起僧为余炊余乃独蹑寺后绝顶晓露
甚重衣领沾透顶间无高松巨木丛草亦不甚深茂高
间后倚绝顶其前东瞰滇中乃发僧玄禅与僧裕庵新
建者玄禅有内功夜坐峰头晓露湿衣无所退怖庵中
四壁未就不以为意也日已昃迎余瀹茗煮粥抵暮乃
别西上跻峰一里陟其巅又西向平行顶上一里有寺
东北向则棋盘寺也已入夜啜茗就榻
二十九日凌晨起僧为余炊余乃独蹑寺后绝顶晓露
甚重衣领沾透顶间无高松巨木丛草亦不甚深茂高
卷七上 第 32a 页 WYG0593-0336a.png
寒故也顶颇平迥西南石崖矗突性平直而中实可劈
为板省中取石皆于此遥负之西北坞中有大壑回环
下有水二方村庐踞其上其水分青白色其西南峡中
水则循龙马山东而去当即沙河之源矣东南即三家
之流是顶亦三面分水之处第一入滇池两入螳川皆
一𣲖耳下山饭于寺乃同寺僧出寺门东三十步观棋
盘石石一方横卧岭头中界棋盘纹纵横各九十道其
北卧石上大书玉案晴岚四字乃碧潭陈贤笔南有二
为板省中取石皆于此遥负之西北坞中有大壑回环
下有水二方村庐踞其上其水分青白色其西南峡中
水则循龙马山东而去当即沙河之源矣东南即三家
之流是顶亦三面分水之处第一入滇池两入螳川皆
一𣲖耳下山饭于寺乃同寺僧出寺门东三十步观棋
盘石石一方横卧岭头中界棋盘纹纵横各九十道其
北卧石上大书玉案晴岚四字乃碧潭陈贤笔南有二
卷七上 第 32b 页 WYG0593-0336b.png
石平𢇮中夹为穴下坠甚深僧指为仙洞昔有牧子坠
羊其中遂以石填塞之僧言此山之腹皆空洞但不得
其门而入耳穴侧亦有陈贤诗碑已剥不可读乃还寺
录昆明令汪从龙诗碑仍令幼僧导之峰西南观凿石
之崖其崖上下两层凿成大窟如厦屋其石色青绿者
则腻而实黄白者则粗而刚其崖间中嵌青绿色者两
层如带围各高丈馀故凿者依而穴之其板有方有长
方者大径五六尺长者长径二三丈皆薄一二寸其平
羊其中遂以石填塞之僧言此山之腹皆空洞但不得
其门而入耳穴侧亦有陈贤诗碑已剥不可读乃还寺
录昆明令汪从龙诗碑仍令幼僧导之峰西南观凿石
之崖其崖上下两层凿成大窟如厦屋其石色青绿者
则腻而实黄白者则粗而刚其崖间中嵌青绿色者两
层如带围各高丈馀故凿者依而穴之其板有方有长
方者大径五六尺长者长径二三丈皆薄一二寸其平
卷七上 第 33a 页 WYG0593-0336c.png
如锯无纤毫凹凸真良材也还从寺前东向下一里过
新庵之左直下者一里半过三家村之左渡涧又一里
半东踰石山之岰石山乃东界北走之脉至此复突一
峰遂北尽焉从岰东坠崖而下渐成一坑随之行三里
为宝珠寺未至寺其西坠峡处坑水溃而为瀑悬崖三
级下深可十五丈但水细如络丝不如匹练也宝珠寺
东向倚山之半亦幽亦敞由其前坠坡直下五里抵山
麓为石鼻山聚落甚盛盖当草海之西碧鸡关大道即
新庵之左直下者一里半过三家村之左渡涧又一里
半东踰石山之岰石山乃东界北走之脉至此复突一
峰遂北尽焉从岰东坠崖而下渐成一坑随之行三里
为宝珠寺未至寺其西坠峡处坑水溃而为瀑悬崖三
级下深可十五丈但水细如络丝不如匹练也宝珠寺
东向倚山之半亦幽亦敞由其前坠坡直下五里抵山
麓为石鼻山聚落甚盛盖当草海之西碧鸡关大道即
卷七上 第 33b 页 WYG0593-0336d.png
出其下也由村转北一里半东北与大道合于是东向
湖堤二里半有村当堤之冲曰夏家窑过此遂遵堤行
湖中堤南北皆水洼堤界其间与西子苏堤无异盖其
洼即草海之馀南连于滇池北抵于黄土坡西抵赤鼻
山之麓东抵会城其中支条错绕或断或续或出或没
其濒北者志又谓之西湖其实即草海也东行堤上一
里半复有岗有桥有栖舍界水中央半里复遵堤上东行湖
中遥顾四围山色掩映重波间青蒲偃水高柳萦堤天
湖堤二里半有村当堤之冲曰夏家窑过此遂遵堤行
湖中堤南北皆水洼堤界其间与西子苏堤无异盖其
洼即草海之馀南连于滇池北抵于黄土坡西抵赤鼻
山之麓东抵会城其中支条错绕或断或续或出或没
其濒北者志又谓之西湖其实即草海也东行堤上一
里半复有岗有桥有栖舍界水中央半里复遵堤上东行湖
中遥顾四围山色掩映重波间青蒲偃水高柳萦堤天
卷七上 第 34a 页 WYG0593-0337a.png
然绝胜但堤有柳而无花桥有一二而无二六不免令
人转忆西陵耳又东二里湖堤既尽乃随港堤东北二
里为沐府鱼池又一里半抵小西门饭于肆东过闸桥
滨濠南而东一里入城南旧寓问吴方生则已隔晚向
晋宁矣已而见唐大来寄来行李书画俱以隔晚先至
独方生则我来彼去为之怅怅乃计复为作书令顾仆
往晋宁谢唐君别方生并向大来索陶不退书(陶名涏/有诗翰)
(声向官于浙前大来欲为作书闻其已故乃止适寓中令/有高土官从姚安来知其犹在皆虚传如眉公也故复)
人转忆西陵耳又东二里湖堤既尽乃随港堤东北二
里为沐府鱼池又一里半抵小西门饭于肆东过闸桥
滨濠南而东一里入城南旧寓问吴方生则已隔晚向
晋宁矣已而见唐大来寄来行李书画俱以隔晚先至
独方生则我来彼去为之怅怅乃计复为作书令顾仆
往晋宁谢唐君别方生并向大来索陶不退书(陶名涏/有诗翰)
(声向官于浙前大来欲为作书闻其已故乃止适寓中令/有高土官从姚安来知其犹在皆虚传如眉公也故复)
卷七上 第 34b 页 WYG0593-0337b.png
(顾仆往大/来索书)
徐霞客游记卷七上
徐霞客游记卷七上
卷七上 第 35a 页 WYG0593-033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徐霞客游记卷七下
明 徐宏祖 撰
西南游日记十二(云南/)
十一月初一日晨起先作书令顾仆往投阮玉湾索其
导游缅甸书乃作晋宁诸柬须其返命即令往南埧候
渡下午顾仆去予欲入城拜阮仁吾令其促所定负担
人为西行计适阮穆声来顾已而玉湾以书来期定于
徐霞客游记卷七下
明 徐宏祖 撰
西南游日记十二(云南/)
十一月初一日晨起先作书令顾仆往投阮玉湾索其
导游缅甸书乃作晋宁诸柬须其返命即令往南埧候
渡下午顾仆去予欲入城拜阮仁吾令其促所定负担
人为西行计适阮穆声来顾已而玉湾以书来期定于
卷七上 第 35b 页 WYG0593-0337d.png
明日晤其斋中余遂不及入城
初二日晨起予欲自仁吾处次第拜穆声至玉湾来邀
甚急余遂从其使先过之则穆声已先在坐延于内斋
款洽殊甚既午曰今日总府宴抚按当入内一看即出
故特延穆声奉陪并令二幼子出侍饮果去而即返洗
盏更酌已而报抚按已至玉湾复去嘱穆声必款予多
饮须其出而别余不能待薄暮托穆声代别而返
初三日晨往仁吾处令促负担人即从其北宅拜穆声
初二日晨起予欲自仁吾处次第拜穆声至玉湾来邀
甚急余遂从其使先过之则穆声已先在坐延于内斋
款洽殊甚既午曰今日总府宴抚按当入内一看即出
故特延穆声奉陪并令二幼子出侍饮果去而即返洗
盏更酌已而报抚按已至玉湾复去嘱穆声必款予多
饮须其出而别余不能待薄暮托穆声代别而返
初三日晨往仁吾处令促负担人即从其北宅拜穆声
卷七上 第 36a 页 WYG0593-0338a.png
留晨餐引入内亭观所得奇石其亭名竹在余询其故
曰父没时宅为他人有后复业惟竹在耳亭前红梅盛
开此中梅俱叶而花全非吾乡本色惟一株傍亭檐摘
去其叶始露面目犹故人之免胄相见也石在亭前池
中高八尺阔半之玲珑透漏不瘦不肥前后俱无斧凿
㾗太湖之绝品也云三年前从螺山绝顶觅得以八十
馀人舁至其石浮卧顶上不经摧凿而下真神物之有
待者余昔以避雨山顶遍卧石隙乌睹有此类哉下午
曰父没时宅为他人有后复业惟竹在耳亭前红梅盛
开此中梅俱叶而花全非吾乡本色惟一株傍亭檐摘
去其叶始露面目犹故人之免胄相见也石在亭前池
中高八尺阔半之玲珑透漏不瘦不肥前后俱无斧凿
㾗太湖之绝品也云三年前从螺山绝顶觅得以八十
馀人舁至其石浮卧顶上不经摧凿而下真神物之有
待者余昔以避雨山顶遍卧石隙乌睹有此类哉下午
卷七上 第 36b 页 WYG0593-0338b.png
过周恭先遇于南门内正挽一友同来顾知金公趾为
余作送静闻骨诗相与同往叩之则金在其庄不相值
(公趾名初麟字颇肖董宗伯风流公子也善歌知声律/家有歌童声妓祖科甲父伟乡荐在昔曾任江西万安)
(令公趾素好客某奏劾钱士/晋军门名在疏中黜青衿)其友留至其家割鸡为饷
肴多烹牛杂脯而甚精洁其家乃教门举家用牛不用
豕也其友马姓字云客寻甸府人父以乡科任沅州守
卒于任云客其长子也文雅蕴藉有幽人墨士之风是
晚篝灯论文云客出所著拾芥轩集相订遂把盏深夜
余作送静闻骨诗相与同往叩之则金在其庄不相值
(公趾名初麟字颇肖董宗伯风流公子也善歌知声律/家有歌童声妓祖科甲父伟乡荐在昔曾任江西万安)
(令公趾素好客某奏劾钱士/晋军门名在疏中黜青衿)其友留至其家割鸡为饷
肴多烹牛杂脯而甚精洁其家乃教门举家用牛不用
豕也其友马姓字云客寻甸府人父以乡科任沅州守
卒于任云客其长子也文雅蕴藉有幽人墨士之风是
晚篝灯论文云客出所著拾芥轩集相订遂把盏深夜
卷七上 第 37a 页 WYG0593-0338c.png
恭先别去予宿其斋中窗外红梅一株盛放(此间皆红/梅白者不)
(植/)中夜独起相对恍似罗浮魂梦间
初四日留晨餐恭先复至对奕两局又留饭过午乃出
城以为顾仆将反也及抵寓则方生俨然在楼问何以
来曰昨从晋宁得君书即骑而来送君骑尚在当迟一
日复往晋宁问昔何以往曰往新兴便道过晋宁看君
耳问顾仆何在曰尚留晋宁候渡始知方生往新兴以
许郡尊考满求雷太史左右之于巡方使君也(雷名跃/龙以礼)
(植/)中夜独起相对恍似罗浮魂梦间
初四日留晨餐恭先复至对奕两局又留饭过午乃出
城以为顾仆将反也及抵寓则方生俨然在楼问何以
来曰昨从晋宁得君书即骑而来送君骑尚在当迟一
日复往晋宁问昔何以往曰往新兴便道过晋宁看君
耳问顾仆何在曰尚留晋宁候渡始知方生往新兴以
许郡尊考满求雷太史左右之于巡方使君也(雷名跃/龙以礼)
卷七上 第 37b 页 WYG0593-0338d.png
(侍丁忧于家巡方使/为倪于义四川人)
初五日方生为余作永昌潘氏父子书(父名嗣魁丙子/科第十名子名)
(世澄丙子/科解元)腾越潘秀才书(名一/桂)又为余求许郡尊作书
通李永昌(永昌太守/李还素)又为予求范复苏(名医士/江西人)作书通
杨宾川(宾川牧杨大宾/黔人原籍宜兴)其展转为予谋胜予自为谋也
下午顾仆自晋宁返得唐大来索陶不退书阮仁吾所
促负担人亦至
初六日造别阮玉湾穆声索其所作送静闻骨诗乃出
初五日方生为余作永昌潘氏父子书(父名嗣魁丙子/科第十名子名)
(世澄丙子/科解元)腾越潘秀才书(名一/桂)又为余求许郡尊作书
通李永昌(永昌太守/李还素)又为予求范复苏(名医士/江西人)作书通
杨宾川(宾川牧杨大宾/黔人原籍宜兴)其展转为予谋胜予自为谋也
下午顾仆自晋宁返得唐大来索陶不退书阮仁吾所
促负担人亦至
初六日造别阮玉湾穆声索其所作送静闻骨诗乃出
卷七上 第 38a 页 WYG0593-0339a.png
叩任君任君大来妹婿大来母夫人在其家并往起居
之任固留饭余乃趋别马云客不值留诗而还过土主
庙观菩提树树在正殿陛庭间甬道之西其大四五抱
干上竦而枝盘覆叶长二三寸似枇杷而光土人言花
白而带淡黄色瓣如莲长亦二三寸每朵十二瓣遇闰
岁则添一瓣以一花之微而按天行之数不但泉之能
应刻而物之能测象如此亦奇矣土人每以社日群至
树下灼艾代炙言炙树即同炙身病应炙而解此固诞
之任固留饭余乃趋别马云客不值留诗而还过土主
庙观菩提树树在正殿陛庭间甬道之西其大四五抱
干上竦而枝盘覆叶长二三寸似枇杷而光土人言花
白而带淡黄色瓣如莲长亦二三寸每朵十二瓣遇闰
岁则添一瓣以一花之微而按天行之数不但泉之能
应刻而物之能测象如此亦奇矣土人每以社日群至
树下灼艾代炙言炙树即同炙身病应炙而解此固诞
卷七上 第 38b 页 WYG0593-0339b.png
妄而树肤为之瘢靥无馀焉出庙饭于任返寓周恭先
以金公趾所书诗及赆至又以马云客诗扇至阮玉湾
以诗册并赆至其弟铮亦使人馈赆焉迨暮金公趾自
庄还来晤知余欲从筇竹往曰余辈明晨当相送筇竹
为柳亭余谢之曰母作是念君在梦乡中余已飞屐峰
头不能待也是晚许郡尊与李永昌书亦至惟范复苏
书未至也
初七日晨索饭欲行范君至即为作杨宾川书余遂别
以金公趾所书诗及赆至又以马云客诗扇至阮玉湾
以诗册并赆至其弟铮亦使人馈赆焉迨暮金公趾自
庄还来晤知余欲从筇竹往曰余辈明晨当相送筇竹
为柳亭余谢之曰母作是念君在梦乡中余已飞屐峰
头不能待也是晚许郡尊与李永昌书亦至惟范复苏
书未至也
初七日晨索饭欲行范君至即为作杨宾川书余遂别
卷七上 第 39a 页 WYG0593-0339c.png
方生循城南濠西行二里过小西门又西北沿城一里
转而北半里为大西门外有文昌宫桂香阁峙其右颇
壮又西半里出外隘门有岐向西北者富民正道向正
西者为筇竹寺道乃从正西傍山坡南行五里其坡西
尽村聚骈集是为黄土坡坡西则大坞自北而南以达
滇海者也西行坞塍中二里有溪自西北注而南石梁
横其上是即海源寺侧穴涌而出之水遂为省西之第
一流云又西一里半有小山自西山横突而出反自南
转而北半里为大西门外有文昌宫桂香阁峙其右颇
壮又西半里出外隘门有岐向西北者富民正道向正
西者为筇竹寺道乃从正西傍山坡南行五里其坡西
尽村聚骈集是为黄土坡坡西则大坞自北而南以达
滇海者也西行坞塍中二里有溪自西北注而南石梁
横其上是即海源寺侧穴涌而出之水遂为省西之第
一流云又西一里半有小山自西山横突而出反自南
卷七上 第 39b 页 WYG0593-0339d.png
环北路从其北嘴上一里半西达山下有峡东向循之
西上是为筇竹由峡内越涧西南上是为圆照由峡外
循山嘴北行是为海源有一妇骑而前一男子随而行
者云亦欲往筇竹随之误越涧南上圆照至而后知非
筇竹也圆照寺门东向层台高敞殿宇亦弘而阒寂无
人还下峡仍踰涧北令行李往候于海源余从峡内入
一里半涧分两道来一自南峡一自北峡二流交会处
有坡中悬其西于是渡南峡之涧即蹑坡西北上渐转
西上是为筇竹由峡内越涧西南上是为圆照由峡外
循山嘴北行是为海源有一妇骑而前一男子随而行
者云亦欲往筇竹随之误越涧南上圆照至而后知非
筇竹也圆照寺门东向层台高敞殿宇亦弘而阒寂无
人还下峡仍踰涧北令行李往候于海源余从峡内入
一里半涧分两道来一自南峡一自北峡二流交会处
有坡中悬其西于是渡南峡之涧即蹑坡西北上渐转
卷七上 第 40a 页 WYG0593-0340a.png
而西一里半入筇竹寺寺高悬于玉案山之北垂门东
向斜倚所踞之坪不甚端称而群峰环拱林壑萦沓亦
幽邃之境也入寺见殿左庖脍喧杂骑来之妇亦在焉
余即入登藏经阁望阁后有静室三楹颇幽洁而环墙
回隔不见所入门因徘徊下阁一人迎而问曰君岂霞
客耶问何以知之曰前从吴方翁案徵其所作诗诗题
中见之知与丰标不异也问其为谁则严姓名姒祖号
筑居严冢宰(清/)之孙也为人沉毅有骨淡泊明志与侄
向斜倚所踞之坪不甚端称而群峰环拱林壑萦沓亦
幽邃之境也入寺见殿左庖脍喧杂骑来之妇亦在焉
余即入登藏经阁望阁后有静室三楹颇幽洁而环墙
回隔不见所入门因徘徊下阁一人迎而问曰君岂霞
客耶问何以知之曰前从吴方翁案徵其所作诗诗题
中见之知与丰标不异也问其为谁则严姓名姒祖号
筑居严冢宰(清/)之孙也为人沉毅有骨淡泊明志与侄
卷七上 第 40b 页 WYG0593-0340b.png
读书于此所望墙围中静室即其栖托之所留余入恳
停一宿余感其意命顾仆往海源置行李余同严君入
殿左方丈问所谓禾木亭者主僧不在锁钥甚固复遇
一段君亦识余言在晋宁相晤亦忘其谁何矣段言为
金公趾期会于此金当即至三人同步殿右循阶坡而
西北则寺后上崖复有坪一方其北崖环前抱与南环
称此旧筇竹开山之址也后为僧茔有三塔皆元时者
三塔各有碑犹可读还寺公趾与友两三辈至时严君
停一宿余感其意命顾仆往海源置行李余同严君入
殿左方丈问所谓禾木亭者主僧不在锁钥甚固复遇
一段君亦识余言在晋宁相晤亦忘其谁何矣段言为
金公趾期会于此金当即至三人同步殿右循阶坡而
西北则寺后上崖复有坪一方其北崖环前抱与南环
称此旧筇竹开山之址也后为僧茔有三塔皆元时者
三塔各有碑犹可读还寺公趾与友两三辈至时严君
卷七上 第 41a 页 WYG0593-0340c.png
拉余饭顷之住持体空至其僧敦厚笃摰有道行者为
余言今日诸酒肉汉混䀨寺中明晨当斋洁以请遂出
前骑来妇坐正殿东厢始知其妇为妓而称觞者公趾
拉余及筑居饮于殿东厢坐客各歌然后此妇歌歌不
及公趾也既而段去予与筑居亦别而入息阴轩迨暮
公趾与客复携酒榼就轩中饮此妇亦至飞斝彻歌二
鼓乃别去余就寝寝以纸为帐即严君之榻也另一榻
亦纸帐是其侄者严君携襆被就焉既寝严君犹秉烛
余言今日诸酒肉汉混䀨寺中明晨当斋洁以请遂出
前骑来妇坐正殿东厢始知其妇为妓而称觞者公趾
拉余及筑居饮于殿东厢坐客各歌然后此妇歌歌不
及公趾也既而段去予与筑居亦别而入息阴轩迨暮
公趾与客复携酒榼就轩中饮此妇亦至飞斝彻歌二
鼓乃别去余就寝寝以纸为帐即严君之榻也另一榻
亦纸帐是其侄者严君携襆被就焉既寝严君犹秉烛
卷七上 第 41b 页 WYG0593-0340d.png
独坐观余石斋诗帖并诸公手书余梦魂间闻其哦三
诗赠余余寝熟不能辨也
初八日同严君至方丈叩体空由南侧门入幽径游禾
木亭亭当坡间林峦环映东对峡隙滇池一杯浮白于
前境窅有云林笔意亭以茅覆窗楞明静中有兰二本
各大丛合抱一为春兰止透二挺一为冬笋花发十穗
穗长二尺一穗二十馀花花大如萱其色赭班而形则
与兰无异叶比建兰阔而柔磅礴四垂穗长出叶上而
诗赠余余寝熟不能辨也
初八日同严君至方丈叩体空由南侧门入幽径游禾
木亭亭当坡间林峦环映东对峡隙滇池一杯浮白于
前境窅有云林笔意亭以茅覆窗楞明静中有兰二本
各大丛合抱一为春兰止透二挺一为冬笋花发十穗
穗长二尺一穗二十馀花花大如萱其色赭班而形则
与兰无异叶比建兰阔而柔磅礴四垂穗长出叶上而
卷七上 第 42a 页 WYG0593-0341a.png
花大枝重亦交垂于旁其香馥满亭中开亭而入如到
众香国中三人各当窗一隙踞窗槛坐侍者进茶乃太
华之精者茶冽而兰幽一时清供得未曾有禾木者山
中特产之木形不甚大而独此山有之故取以为名相
仍已久而体空新整之然目前亦未睹其木也体空曰
此亭幽旷可供披览侧有小轩可以下榻君留此过岁
亦空山胜事久之公趾辈来拉就殿东厢共餐鼎食入
息阴轩饭严君书所哦三诗赠余余亦作一诗为别出
众香国中三人各当窗一隙踞窗槛坐侍者进茶乃太
华之精者茶冽而兰幽一时清供得未曾有禾木者山
中特产之木形不甚大而独此山有之故取以为名相
仍已久而体空新整之然目前亦未睹其木也体空曰
此亭幽旷可供披览侧有小轩可以下榻君留此过岁
亦空山胜事久之公趾辈来拉就殿东厢共餐鼎食入
息阴轩饭严君书所哦三诗赠余余亦作一诗为别出
卷七上 第 42b 页 WYG0593-0341b.png
殿别公趾则行李前去为体空邀转不容行余往恳之
执袖不舍公趾筑居前为致辞曰唐晋宁日演剧集宾
欲留名贤君不为止若可止余辈亦先之矣师曰君宁
淡不膻不为晋宁留此老僧所以敢留也余曰师意既
如此余当从鸡山回为师停数日盖余初意欲从金沙
江往雅州参峨嵋滇中人谓此路久塞不可行必仍归
省假道于黔而出遵义余不信与吴方生别方生执𥚑
黯然曰君去矣余归何日后会何日何不由黔入蜀再
执袖不舍公趾筑居前为致辞曰唐晋宁日演剧集宾
欲留名贤君不为止若可止余辈亦先之矣师曰君宁
淡不膻不为晋宁留此老僧所以敢留也余曰师意既
如此余当从鸡山回为师停数日盖余初意欲从金沙
江往雅州参峨嵋滇中人谓此路久塞不可行必仍归
省假道于黔而出遵义余不信与吴方生别方生执𥚑
黯然曰君去矣余归何日后会何日何不由黔入蜀再
卷七上 第 43a 页 WYG0593-0341c.png
图一良晤余口不答而心不能自已至是见体空诚切
遂翻然有不由金沙之意筑居公趾辈交口曰善师乃
听别出山门师远送下坡指对山小路曰踰此可入海
源上洞较山下行近既别一里半下至峡中令肩行李
者踰南涧仍来路出峡往海源寺余同顾仆踰北涧循
涧北入即由岐东向蹑岭一里踰岭东稍东下半里折
而北又半里已遥见上洞在北岭与妙高相并而东则
践危石巉磴而下下险即由山半转而北行半里有大
遂翻然有不由金沙之意筑居公趾辈交口曰善师乃
听别出山门师远送下坡指对山小路曰踰此可入海
源上洞较山下行近既别一里半下至峡中令肩行李
者踰南涧仍来路出峡往海源寺余同顾仆踰北涧循
涧北入即由岐东向蹑岭一里踰岭东稍东下半里折
而北又半里已遥见上洞在北岭与妙高相并而东则
践危石巉磴而下下险即由山半转而北行半里有大
卷七上 第 43b 页 WYG0593-0341d.png
道东向自海源上坡从之西北上半里岭石森立如云
涌出再北遂得上洞洞门东向高穹轩迥其内深六七
丈阔与高亦如之顶穹成盖底平如砥四壁围转无嵌
空透漏之状惟洞后有石中突高丈馀有隙宛转踰之
而入洞壁亦嵌而下坠深入各二丈馀底遂窅黑余坠
隙而下见有小水自后壁滴沥而下至底而水不见黑
处亦渐明有樵者见余入驻外洞待之候出乃去洞中
多野鸽俱巢洞顶见人飞扰不定土人设机取之稍北
涌出再北遂得上洞洞门东向高穹轩迥其内深六七
丈阔与高亦如之顶穹成盖底平如砥四壁围转无嵌
空透漏之状惟洞后有石中突高丈馀有隙宛转踰之
而入洞壁亦嵌而下坠深入各二丈馀底遂窅黑余坠
隙而下见有小水自后壁滴沥而下至底而水不见黑
处亦渐明有樵者见余入驻外洞待之候出乃去洞中
多野鸽俱巢洞顶见人飞扰不定土人设机取之稍北
卷七上 第 44a 页 WYG0593-0342a.png
共半里而得中洞门亦东向深阔高俱不及上洞三之
一四壁亦围转无他岐惟门左旁列一柱又有二孔外
透为异耳余从洞前望往妙高大路自海源由山下村
落盘西山北嘴而西上洞前有如线之路从岭北踰岰
而西即从岭头行可省降陟之烦乃令顾仆下山招海
源行李余即从洞岭北行期会于妙高洞北路若断若
续缘西山之半其下皆村聚倚山之麓大路随之余行
岭半一里有路自下村直上西北从之一里踰岭西峰
一四壁亦围转无他岐惟门左旁列一柱又有二孔外
透为异耳余从洞前望往妙高大路自海源由山下村
落盘西山北嘴而西上洞前有如线之路从岭北踰岰
而西即从岭头行可省降陟之烦乃令顾仆下山招海
源行李余即从洞岭北行期会于妙高洞北路若断若
续缘西山之半其下皆村聚倚山之麓大路随之余行
岭半一里有路自下村直上西北从之一里踰岭西峰
卷七上 第 44b 页 WYG0593-0342b.png
头有水一塘在洼中由塘北西下一里山复环成高坞
自南而北坞口石峰东峙嶙峋飞舞踞众壑之交石峰
北又有坞自西而东西坞重壑层叠有大山临之其下
路交而成蹊望之行半里北下至石山之西又半里西
抵西坞之底路当从西坞北崖缘峡而上余误从西坞
南崖蹑坡而登一里踰岭脊而西即见西北层岗之上
有佛重峙知即妙高而下有深峡间隔路反折而西南
已觉其误循之行一里以为当截峡北渡便可折而入
自南而北坞口石峰东峙嶙峋飞舞踞众壑之交石峰
北又有坞自西而东西坞重壑层叠有大山临之其下
路交而成蹊望之行半里北下至石山之西又半里西
抵西坞之底路当从西坞北崖缘峡而上余误从西坞
南崖蹑坡而登一里踰岭脊而西即见西北层岗之上
有佛重峙知即妙高而下有深峡间隔路反折而西南
已觉其误循之行一里以为当截峡北渡便可折而入
卷七上 第 45a 页 WYG0593-0342c.png
寺乃坠峡西北下半里涉底复扳峡西北上以为寺在
岗脊矣而何以无路又半里登脊则犹然寺前环峡之
岗与寺尚隔一坑也岗上一塔正与寺门对复从其东
北下坑半里由坑底再上北崖则犹然前坞底缘崖处
也北上半里岗头有茶庵当道为富民大路庵侧有坊
沿峡南循坡半入半里至妙高寺寺东向前临重峡后
倚三峰所谓三华峰也三尖高拥攒而成坞寺当其中
高而不觉其亢幽而不觉其阒亦胜地也正殿左右俱
岗脊矣而何以无路又半里登脊则犹然寺前环峡之
岗与寺尚隔一坑也岗上一塔正与寺门对复从其东
北下坑半里由坑底再上北崖则犹然前坞底缘崖处
也北上半里岗头有茶庵当道为富民大路庵侧有坊
沿峡南循坡半入半里至妙高寺寺东向前临重峡后
倚三峰所谓三华峰也三尖高拥攒而成坞寺当其中
高而不觉其亢幽而不觉其阒亦胜地也正殿左右俱
卷七上 第 45b 页 WYG0593-0342d.png
有官舍以当富民武定之孔道土人言妙高正殿有辟
尘木故境不生尘无从辨也瞻眺久之出待行李于茶
庵侧久之乃从坡下上询途人往沙朗道或云仍下坡
自普击大道而去省中通行之路也其路迂而易行或
云更上坡自牛圈哨分岐而入此间间达之路也其路
近而难知余曰既上岂可复下遂遵大道上坡三里逶
迤踰岭头即循岭北西向盘崖行又二里有小石峰自
岭北来与南峰属数家当其间曰牛圈哨东西之水从
尘木故境不生尘无从辨也瞻眺久之出待行李于茶
庵侧久之乃从坡下上询途人往沙朗道或云仍下坡
自普击大道而去省中通行之路也其路迂而易行或
云更上坡自牛圈哨分岐而入此间间达之路也其路
近而难知余曰既上岂可复下遂遵大道上坡三里逶
迤踰岭头即循岭北西向盘崖行又二里有小石峰自
岭北来与南峰属数家当其间曰牛圈哨东西之水从
卷七上 第 46a 页 WYG0593-0343a.png
此分矣从哨西直下则大道之出永定桥者余乃饭而
从岭脊北向行一里稍下涉壑即从壑北上坡缘坡东
北上回望壑底西坠成峡北走甚深路东北逾坡其东
犹下滇池之峡也又一里半从岭头逾岰而北一里再
逾一西突之岰其北遂仍出西峡上于是东沿山脊行
又北一里半西瞰有村当峡底是为陡坡其峡逼仄而
深陡此村居之最险者岭上随岭东转半里有路自东
岰间透而直西遂坠西峡下此陡坡通省之道乃遵之
从岭脊北向行一里稍下涉壑即从壑北上坡缘坡东
北上回望壑底西坠成峡北走甚深路东北逾坡其东
犹下滇池之峡也又一里半从岭头逾岰而北一里再
逾一西突之岰其北遂仍出西峡上于是东沿山脊行
又北一里半西瞰有村当峡底是为陡坡其峡逼仄而
深陡此村居之最险者岭上随岭东转半里有路自东
岰间透而直西遂坠西峡下此陡坡通省之道乃遵之
卷七上 第 46b 页 WYG0593-0343b.png
东上半里踰岰东于是南沿山脊行又东半里稍东北
下峡中半里有水一池潴路南曰清水塘在度脊之半
塘北遂下坠成坑随之北下一里过峡底有东来大道
度峡西北上此即自省会走富民间道也随之复从峡
西傍西山北行二里又转而西遇负薪者指北向从岐
下峡中行半里至其底即清水塘之下流也从峡西缘
坡麓行细径断续乱崖崩隤二里半踰涧缘东麓又北
一里乃出峡口于是北坞大辟南北遥望而东界老脊
下峡中半里有水一池潴路南曰清水塘在度脊之半
塘北遂下坠成坑随之北下一里过峡底有东来大道
度峡西北上此即自省会走富民间道也随之复从峡
西傍西山北行二里又转而西遇负薪者指北向从岐
下峡中行半里至其底即清水塘之下流也从峡西缘
坡麓行细径断续乱崖崩隤二里半踰涧缘东麓又北
一里乃出峡口于是北坞大辟南北遥望而东界老脊
卷七上 第 47a 页 WYG0593-0343c.png
与西界巨峰夹而成坞始从畦塍北行一里有溪颇巨
自坞北来转而西去余所从南来之水亦入之同入西
南峡中路北渡之一里有村聚倚西山之麓高下层叠
是为沙朗入叩居停皆辞不纳以非大路故非昆明之
习俗也最后入一老人家强主之竟不为觅米而炊
初九日自觅米具炊余散步村北遥晰此坞东北自牧
养北梁王山西支分界东界虽大脊而山不甚高西界
虽环支而西北有石崖山最雄峻又南为沙朗西山又
自坞北来转而西去余所从南来之水亦入之同入西
南峡中路北渡之一里有村聚倚西山之麓高下层叠
是为沙朗入叩居停皆辞不纳以非大路故非昆明之
习俗也最后入一老人家强主之竟不为觅米而炊
初九日自觅米具炊余散步村北遥晰此坞东北自牧
养北梁王山西支分界东界虽大脊而山不甚高西界
虽环支而西北有石崖山最雄峻又南为沙朗西山又
卷七上 第 47b 页 WYG0593-0343d.png
南为天生桥而南属于陡坡东崖之山其山东西两界
既夹成大坞而南北亦环转连属其中水亦发于龙潭
合南北峡而成溪西注于富民螳螂然不能竟达也从
坞西南入峡捣入山洞其洞深黑莫测穿山西出与陡
坡之涧合洞上之山间道从之所谓天生桥也然人从
其上行不知其下有洞亦不知洞之西透山之中空而
为桥惟沙朗人耕牧于此故有斯名然亦皆谓洞不可入
有狼虎有妖祟劝余由村后踰山西上不必向水洞迂
既夹成大坞而南北亦环转连属其中水亦发于龙潭
合南北峡而成溪西注于富民螳螂然不能竟达也从
坞西南入峡捣入山洞其洞深黑莫测穿山西出与陡
坡之涧合洞上之山间道从之所谓天生桥也然人从
其上行不知其下有洞亦不知洞之西透山之中空而
为桥惟沙朗人耕牧于此故有斯名然亦皆谓洞不可入
有狼虎有妖祟劝余由村后踰山西上不必向水洞迂
卷七上 第 48a 页 WYG0593-0344a.png
折余不从既饭南循坡麓行一里半与溪遇遂同入西
峡其峡南北山壁夹而成路由溪北沿北山之麓入一
里仰见北崖之上石壁盘突其间骈列多门东一门高
悬危瞰势独雄豁磴迹甚微棘翳崖崩莫可著足乃令
顾仆并行李俟于下余独扳跃而上久之跻洞东又见
一门侧迸余以为必中通大洞遂从其侧倒悬入大洞
门其门南向甚穹洞内层累北上深十馀丈阔半之内
无旁窦即前外见侧迸之门不中达也出洞欲东上侧
峡其峡南北山壁夹而成路由溪北沿北山之麓入一
里仰见北崖之上石壁盘突其间骈列多门东一门高
悬危瞰势独雄豁磴迹甚微棘翳崖崩莫可著足乃令
顾仆并行李俟于下余独扳跃而上久之跻洞东又见
一门侧迸余以为必中通大洞遂从其侧倒悬入大洞
门其门南向甚穹洞内层累北上深十馀丈阔半之内
无旁窦即前外见侧迸之门不中达也出洞欲东上侧
卷七上 第 48b 页 WYG0593-0344b.png
门念西洞尚多既下欲再探西洞望水洞更异遂直从
洞下西趋水洞又半里西峡既尽山环于上洞辟于下
水从东来逼南崖捣西洞入路从其北坠冈下余令肩
夫守行李于冈上与顾仆入洞洞东向高十馀丈阔半
之始涉水从其南崖入水漱其北崖而环之入五六丈
水环北崖路环南崖俱西转仰见南崖之上层覆叠出
突为危台结为虚楼皆在数丈之上氤氲閤辟与云气
同为吞吐从其下循之西入北崖尚明水漱之南崖渐
洞下西趋水洞又半里西峡既尽山环于上洞辟于下
水从东来逼南崖捣西洞入路从其北坠冈下余令肩
夫守行李于冈上与顾仆入洞洞东向高十馀丈阔半
之始涉水从其南崖入水漱其北崖而环之入五六丈
水环北崖路环南崖俱西转仰见南崖之上层覆叠出
突为危台结为虚楼皆在数丈之上氤氲閤辟与云气
同为吞吐从其下循之西入北崖尚明水漱之南崖渐
卷七上 第 49a 页 WYG0593-0344c.png
暗路随之西五六丈南崖西尽水从北崖直捣西崖下
西崖遂下嵌成潭水呜呜其中作冲激声遂循西折去
路乃涉水循东崖北向随之时洞转而北高穹愈甚延
纳馀朗若明若昧又五六丈水漱北崖复西转余亦复
涉西崖于是水再环北崖路再环南崖竟昏黑不可辨
但闻水声潺潺又五六丈复西遇水其水渐深既上不
可见而下又不可测乃出出复四渡水而上冈闻冈上
有人声则沙朗人之耕陇者见余入洞与负行李人耦
西崖遂下嵌成潭水呜呜其中作冲激声遂循西折去
路乃涉水循东崖北向随之时洞转而北高穹愈甚延
纳馀朗若明若昧又五六丈水漱北崖复西转余亦复
涉西崖于是水再环北崖路再环南崖竟昏黑不可辨
但闻水声潺潺又五六丈复西遇水其水渐深既上不
可见而下又不可测乃出出复四渡水而上冈闻冈上
有人声则沙朗人之耕陇者见余入洞与负行李人耦
卷七上 第 49b 页 WYG0593-0344d.png
语待之为余言水之西出即陡坡北峡山之上度即天
生桥间道所从如前之所标记者始恨不携炬竟西从
洞中出也言富民有老虎洞在大溪之上不可失余谢
之乃西上蹑岭一里半登其脊是为天生桥脊南石峰
嶙峋高耸而出其脉自陡坡东度脊而北间道循其东
垂陡坡之涧界其西麓至此又跨洞而北属于沙朗后
西山水从其下穿腹西出路从其上度脊西行脊西瞰
即陡坡涧水直走而北至此西折脊上之路亦盘壑西
生桥间道所从如前之所标记者始恨不携炬竟西从
洞中出也言富民有老虎洞在大溪之上不可失余谢
之乃西上蹑岭一里半登其脊是为天生桥脊南石峰
嶙峋高耸而出其脉自陡坡东度脊而北间道循其东
垂陡坡之涧界其西麓至此又跨洞而北属于沙朗后
西山水从其下穿腹西出路从其上度脊西行脊西瞰
即陡坡涧水直走而北至此西折脊上之路亦盘壑西
卷七上 第 50a 页 WYG0593-0345a.png
坠益信出水之洞即在其下心悬悬欲一探之西行山
半者一里见有岐直下岐底遂令顾仆同负囊者由大
道直前余独下趋峡中半里抵峡底溯水东行一里折
而南则后洞庞然西向其高阔亦如前洞水从其中涌
腾而出西与南来之涧合而北去余溯流入洞二丈后
仰睇洞顶上层复裂通于门外门之上若桥之横于前
其上复流光内映第高穹之极下层石影氤氲若浮云
之上承明旭也洞中流初平散而不深随之深入数丈
半者一里见有岐直下岐底遂令顾仆同负囊者由大
道直前余独下趋峡中半里抵峡底溯水东行一里折
而南则后洞庞然西向其高阔亦如前洞水从其中涌
腾而出西与南来之涧合而北去余溯流入洞二丈后
仰睇洞顶上层复裂通于门外门之上若桥之横于前
其上复流光内映第高穹之极下层石影氤氲若浮云
之上承明旭也洞中流初平散而不深随之深入数丈
卷七上 第 50b 页 WYG0593-0345b.png
忽有突石中踞浮于水面其内则渊然深汇旁礴崖根
不能溯入矣洞顶亦有石倒骞以高甚反不觉其夭矫
其门直而迥而深入而犹朗朗且以上层倒射之光直
彻于内也出洞还顾洞门上其左悬崖甚峭上复辟成
一门当即内透之隙乃涉涧之西遥审崖间层叠之㾗
孰可著足孰可倒扳孰可以宛转达孰可以腾跃上乃
复涉涧抵崖一依所审法试之半晌遂及上层外门更
廓然高穹也入其内为龛为窝为台为榭俱浮空内向
不能溯入矣洞顶亦有石倒骞以高甚反不觉其夭矫
其门直而迥而深入而犹朗朗且以上层倒射之光直
彻于内也出洞还顾洞门上其左悬崖甚峭上复辟成
一门当即内透之隙乃涉涧之西遥审崖间层叠之㾗
孰可著足孰可倒扳孰可以宛转达孰可以腾跃上乃
复涉涧抵崖一依所审法试之半晌遂及上层外门更
廓然高穹也入其内为龛为窝为台为榭俱浮空内向
卷七上 第 51a 页 WYG0593-0345c.png
内俯洞底波涛破峡如玉龙负舟与洞顶之垂幄悬帔
昔仰望之而隐隐者兹如缨络随身幢幡覆影矣与蹑
云驾鹤又何异乎坐久之听洞底波声忽如宏钟忽作
细响为之神移及下层崖悬级一时不得腠理扳挂甚
久有男妇十馀人自陡坡来隔涧停睇迨余下问何所
事余告以游山两男子亦儒者问其上何有余告以景
不可尽言恐前行者渐远不复与言遂随水少北转而
西行峡中一里渐上北坡缘坡西行三里峡坞渐开又
昔仰望之而隐隐者兹如缨络随身幢幡覆影矣与蹑
云驾鹤又何异乎坐久之听洞底波声忽如宏钟忽作
细响为之神移及下层崖悬级一时不得腠理扳挂甚
久有男妇十馀人自陡坡来隔涧停睇迨余下问何所
事余告以游山两男子亦儒者问其上何有余告以景
不可尽言恐前行者渐远不复与言遂随水少北转而
西行峡中一里渐上北坡缘坡西行三里峡坞渐开又
卷七上 第 51b 页 WYG0593-0345d.png
四里坞愈开其北崖踰山南下者即沙朗后山所来道
其南坡有聚落倚南山者是为头村路至此始由坞渡
溪溪上横木为桥其水即陡坡并天生桥洞中所出西
流而注于螳螂川者也从溪南随流行一里过头村之
西沿流一里半复上坡西行二里再下坞中半里路旁
有卖浆者倚南坡而居则顾仆与行李俱在遂入饭又
西盘南山之嘴一里为二村村之西有坞北出横陟而
过之半里复上坡随南山而西上倚危崖下逼奔湍五
其南坡有聚落倚南山者是为头村路至此始由坞渡
溪溪上横木为桥其水即陡坡并天生桥洞中所出西
流而注于螳螂川者也从溪南随流行一里过头村之
西沿流一里半复上坡西行二里再下坞中半里路旁
有卖浆者倚南坡而居则顾仆与行李俱在遂入饭又
西盘南山之嘴一里为二村村之西有坞北出横陟而
过之半里复上坡随南山而西上倚危崖下逼奔湍五
卷七上 第 52a 页 WYG0593-0346a.png
里有村在溪北为三村至是南界山横突而北北界山
环三村之西又突而南坞口始西窒焉路由溪南跻北
突之坡而上一里半抵峰头其峰北瞰三村溪而下溪
由三村西横啮北峰之麓破峡西出峡深嵌逼束止容
水不容人故路踰其岭而过为罗鬼岭东西分富民昆
明之界焉过岭西下四里连过上下罗鬼两村则三村
之流已破峡西出界两村之中而西又有一溪自北坞
来与三村溪合并西去路随之行溪南二里抵西崖下
环三村之西又突而南坞口始西窒焉路由溪南跻北
突之坡而上一里半抵峰头其峰北瞰三村溪而下溪
由三村西横啮北峰之麓破峡西出峡深嵌逼束止容
水不容人故路踰其岭而过为罗鬼岭东西分富民昆
明之界焉过岭西下四里连过上下罗鬼两村则三村
之流已破峡西出界两村之中而西又有一溪自北坞
来与三村溪合并西去路随之行溪南二里抵西崖下
卷七上 第 52b 页 WYG0593-0346b.png
其水稍曲而南横木梁渡之有村倚北山曰阿夷冲又
从其西一里半踰一坡又一里暗中得一村亦倚北山
是为大哨觅宿肆不得又半里乃从西村得之
初十日鸡鸣起饭出门犹不辨色西南行塍中一里半
南过一石桥即阿夷冲溪所出也溪向西北流路渡桥
南去半里又一水自东南峡中来较小于阿夷冲溪即
志所云洞溪之流也二流各西入螳螂川度木桥一里
馀得大溪汤汤即螳螂川也自南峡中出东北直抵大
从其西一里半踰一坡又一里暗中得一村亦倚北山
是为大哨觅宿肆不得又半里乃从西村得之
初十日鸡鸣起饭出门犹不辨色西南行塍中一里半
南过一石桥即阿夷冲溪所出也溪向西北流路渡桥
南去半里又一水自东南峡中来较小于阿夷冲溪即
志所云洞溪之流也二流各西入螳螂川度木桥一里
馀得大溪汤汤即螳螂川也自南峡中出东北直抵大
卷七上 第 53a 页 WYG0593-0346c.png
哨西乃转北去而入金沙江有巨石梁跨川上其下分
五巩上有亭其东西两崖各有聚成衢是为桥头过桥
西北一里即富民县治由桥西溯川南行七里为河上
洞先是有老僧居此人以老和尚洞呼之故沙朗村人误
呼为老虎洞及抵洞见有刻为河上洞者盖前任县令
以洞临溪流取河上公之义而易之甫过桥余问得其
道而顾仆与负囊者已先向县治余听其前独沿川岸
溯流去一里西南入峡又三里随峡转而南皆濒川岸
五巩上有亭其东西两崖各有聚成衢是为桥头过桥
西北一里即富民县治由桥西溯川南行七里为河上
洞先是有老僧居此人以老和尚洞呼之故沙朗村人误
呼为老虎洞及抵洞见有刻为河上洞者盖前任县令
以洞临溪流取河上公之义而易之甫过桥余问得其
道而顾仆与负囊者已先向县治余听其前独沿川岸
溯流去一里西南入峡又三里随峡转而南皆濒川岸
卷七上 第 53b 页 WYG0593-0346d.png
行又二里见路直蹑山西上余疑之而路甚大姑从之
一里遇樵者始知山上为胡家山道乃土寨也乃复下
濒川而南一里路又南上山觇其旁路皆翳复随之蹑
山南上愈上愈峻一里直登岭脊而不见洞其脊自西
峰最高处横突而东与东峰壁夹川流祗通一线者也
盖西岸之山南自安宁圣泉西龙山分支传送而来至
此耸为危嶂屏压川流又东北坠为此脊以横扼之东
岸之山东自牛圈哨岭分支传送而来至此亦耸为危
一里遇樵者始知山上为胡家山道乃土寨也乃复下
濒川而南一里路又南上山觇其旁路皆翳复随之蹑
山南上愈上愈峻一里直登岭脊而不见洞其脊自西
峰最高处横突而东与东峰壁夹川流祗通一线者也
盖西岸之山南自安宁圣泉西龙山分支传送而来至
此耸为危嶂屏压川流又东北坠为此脊以横扼之东
岸之山东自牛圈哨岭分支传送而来至此亦耸为危
卷七上 第 54a 页 WYG0593-0347a.png
嶂屏压川流又西与此脊对而挟持之登此脊而见脊
南山势崩坠夹川如线川自南来下嵌其底不得自由
惟有冲跃脊南之路复坠渊而下以为此下必无通衢而
坠路若此必因洞而辟径折随之下则树影偃密石崖
亏蔽悄非人境下坠一里路直逼高峰西南下其峰崩
削如压危影兀兀欲坠路转其夹岰间石削不容趾凿
孔悬之影倒奔湍间犹窅然九渊也至是余知其去路
甚远已非洞之所丽而受其险峭徘徊不忍去忽闻上
南山势崩坠夹川如线川自南来下嵌其底不得自由
惟有冲跃脊南之路复坠渊而下以为此下必无通衢而
坠路若此必因洞而辟径折随之下则树影偃密石崖
亏蔽悄非人境下坠一里路直逼高峰西南下其峰崩
削如压危影兀兀欲坠路转其夹岰间石削不容趾凿
孔悬之影倒奔湍间犹窅然九渊也至是余知其去路
甚远已非洞之所丽而受其险峭徘徊不忍去忽闻上
卷七上 第 54b 页 WYG0593-0347b.png
有咳声如落自九天已而一人下见余愕然问何以独
踞此余告以寻洞曰洞在隔岭之北何以逾此余问此
路何往曰沿溪蹑峭四十里而抵罗墓此路之幽阒更
非他境所拟矣虽不得洞而觇此奇峭亦一快也返跻
一里复北上脊见脊之东有洞南向然去川甚远知非
河上洞而高揽南山凭临绝壑亦超然有云外想遂披
棘扳崖入之其洞虽不甚深而上覆下平倒插青冥呼
吸日月此为最矣凭憩久之仍踰脊北下一里抵麓得
踞此余告以寻洞曰洞在隔岭之北何以逾此余问此
路何往曰沿溪蹑峭四十里而抵罗墓此路之幽阒更
非他境所拟矣虽不得洞而觇此奇峭亦一快也返跻
一里复北上脊见脊之东有洞南向然去川甚远知非
河上洞而高揽南山凭临绝壑亦超然有云外想遂披
棘扳崖入之其洞虽不甚深而上覆下平倒插青冥呼
吸日月此为最矣凭憩久之仍踰脊北下一里抵麓得
卷七上 第 55a 页 WYG0593-0347c.png
前所见翳路瞰川崖而南半里即横脊之东垂也前误
入南洞在脊南绝顶此洞在脊北穷峡洞门东向与东
峰夹束螳川深嵌峡底洞前惟当午一露日光洞内之
幽阻可知也洞内南半穹然北半仰石外突偃石之上
与洞顶或缀或离其前又竖石一枝从地内涌起踞洞
之前若涌塔然此洞左之概也穹入之内崆峒窈窕顶
高五六丈多翱翔卷舒之势五丈之内右转南入又五
丈而窅然西穹阒黑莫辨矣此洞右之概也余虽未穷
入南洞在脊南绝顶此洞在脊北穷峡洞门东向与东
峰夹束螳川深嵌峡底洞前惟当午一露日光洞内之
幽阻可知也洞内南半穹然北半仰石外突偃石之上
与洞顶或缀或离其前又竖石一枝从地内涌起踞洞
之前若涌塔然此洞左之概也穹入之内崆峒窈窕顶
高五六丈多翱翔卷舒之势五丈之内右转南入又五
丈而窅然西穹阒黑莫辨矣此洞右之概也余虽未穷
卷七上 第 55b 页 WYG0593-0347d.png
其奥已觉幽奇莫过次第滇中诸洞当与清华清溪二
洞相伯仲而惜乎远既莫闻近复荒翳桃花流水不出
人间云影苔㾗自成岁月而已出洞随川西岸遵故道
七里至桥头又北一里入富民县南门出北门无城堞
惟土墙环堵而已时顾仆不知待何所余踉跄而前又
二里有溪自西南山峡出其势甚遥其流亦颇大有梁
南北跨之北上坡又五里饭于石关哨踰岰北下日色
甚丽照耀林壑西有大山曰白泥塘其山南北横耸如
洞相伯仲而惜乎远既莫闻近复荒翳桃花流水不出
人间云影苔㾗自成岁月而已出洞随川西岸遵故道
七里至桥头又北一里入富民县南门出北门无城堞
惟土墙环堵而已时顾仆不知待何所余踉跄而前又
二里有溪自西南山峡出其势甚遥其流亦颇大有梁
南北跨之北上坡又五里饭于石关哨踰岰北下日色
甚丽照耀林壑西有大山曰白泥塘其山南北横耸如
卷七上 第 56a 页 WYG0593-0348a.png
屏插天土人言东下极削而西颇夷其上水池一方可
凿可庐也山东之水即由石关哨北麓而东去共二里
涉之即缘东支逦迤北上八里又踰其岰岰不甚峻田
塍叠叠环其上村居亦夹峙是为二十里铺又四里为
没官庄又三里为者切关其处坞径旁达聚三流焉一
出自西南峡中者最大即白泥塘山后之流也有石梁
跨其上梁南居庐即者切关也越梁西北上一里复过
一村庐又一小水自西峡来又一小水自西北峡来过
凿可庐也山东之水即由石关哨北麓而东去共二里
涉之即缘东支逦迤北上八里又踰其岰岰不甚峻田
塍叠叠环其上村居亦夹峙是为二十里铺又四里为
没官庄又三里为者切关其处坞径旁达聚三流焉一
出自西南峡中者最大即白泥塘山后之流也有石梁
跨其上梁南居庐即者切关也越梁西北上一里复过
一村庐又一小水自西峡来又一小水自西北峡来过
卷七上 第 56b 页 WYG0593-0348b.png
村庐之西北有平桥跨西峡所出溪上渡其北遂西北
上岭盘曲而上者三里有佛宇三楹本坊跨道曰滇西
锁钥又西上一里馀当山之顶有堡焉居庐亦盛为小
甸堡有歇肆在西隘门外遂投之宿
十一日自小甸堡至武定府歇
季梦良曰此后共缺十九日询其从游之仆云武定
府有狮子山丛林甚盛僧亦敬客留憩数日遍阅武
定诸名胜后至元谋县登雷应山见活佛为作碑记
上岭盘曲而上者三里有佛宇三楹本坊跨道曰滇西
锁钥又西上一里馀当山之顶有堡焉居庐亦盛为小
甸堡有歇肆在西隘门外遂投之宿
十一日自小甸堡至武定府歇
季梦良曰此后共缺十九日询其从游之仆云武定
府有狮子山丛林甚盛僧亦敬客留憩数日遍阅武
定诸名胜后至元谋县登雷应山见活佛为作碑记
卷七上 第 57a 页 WYG0593-0348c.png
穷金沙江由是出官庄经三姚(三姚大姚县/姚安府姚州)而达鸡
足此其大略也余由十二月记忆之其在武定元谋
间无疑矣夫霞客往矣其仆犹在文之所缺者从而
考之是仆足当霞之遗献云
足此其大略也余由十二月记忆之其在武定元谋
间无疑矣夫霞客往矣其仆犹在文之所缺者从而
考之是仆足当霞之遗献云
卷七上 第 57b 页 WYG0593-0348d.png
徐霞客游记卷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