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八 第 1a 页 WYG0470-0473a.png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五十八
宋 乐史 撰
岭南道二
潮州
潮州潮阳郡今理海阳县亦古闽越地秦属南海郡秦
末属尉佗汉朝初属南越后属南海郡东汉因之晋置
东官郡又分置义安郡南越志云义安郡本属南海郡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b 页 WYG0470-0473b.png

兴馀杭邻界是也历宋齐因之梁置东阳州后改为瀛
州及陈而废隋平陈置潮州炀帝初置义安郡武德元
年复为潮州天宝元年改为潮阳郡乾元元年复为潮州
元领县三 今二
海阳 潮阳
一县割出
程乡为梅州
卷一百五十八 第 2a 页 WYG0470-0473c.png

东西五百五十里 南北二千三百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东京七千里 西北至西京七千四百里
西北至长安七千六百里 东至漳州七百五十里
东南至海口九十里 西至循州界石场三百里
东至大海一百里 北至虔州雩都县二千二百馀
里 西南至浈州丰海县木步镇六百五十里 西
卷一百五十八 第 2b 页 WYG0470-0473d.png

镇六百五十里 元无陆路
户
唐开元户一千八百皇朝户主客都共五千八百三
十一
风俗
与南海同
姓氏
卷一百五十八 第 3a 页 WYG0470-0474a.png

土产
水马 甲香 鲛鱼皮 海桐皮 蕉布 鸟药
地黄 千金钓药 煮海为盐稻得再熟蚕亦五收
五子树郡国志云潮阳五子树实如梨有五核治金
疮及霍乱
鳄鱼岭表志录异云鳄鱼其身土黄色有四足修尾
卷一百五十八 第 3b 页 WYG0470-0474b.png

多最惧此物鹿走崖岸之上群鳄嘷叫其下鹿必怖
惧落崖多为鳄鱼所得亦物之相慑伏也
海阳县六乡本汉揭阳县地晋立郡于此按南越志云
海阳县南十二里即大海东至兴宁县水道八百里至
广州南三十五里有湖龟灵甲之𩔖 凤凰山一名翔
凤山有凤凰水昔有爰居来此集因名之山多相思树
有神形如人披发迅走山海经云南方有赣巨人人面
卷一百五十八 第 4a 页 WYG0470-0474c.png

即逃也郭景纯云即枭阳盖此也 阴那山 九侯山
苦竹山 杭山 孱水 怀远水 分飞水已上皆邑
界之山水也
潮阳县西南隔小海三百里二乡本汉晋海阳县地按
南越志云潮阳县穷海之北故曰潮阳县之南有小水
而南流注于海中多文贝可以解毒紫藻朱文即其产
隋废县唐武德六年再置永徽初废先天初又置 白
卷一百五十八 第 4b 页 WYG0470-0474d.png

丁识之云曾藏铜熨斗于洲上往取果得 侯子山一
名龙首山 西丰水有银石临水穴中有银瓶不可取
曾山多文贝可以解毒也 龙溪山 浊溪山 西
衡泽按南越志云义安郡有义昭县昔流人营也义熙
元年立为县永初元年移上元郡之西又有海宁县在
郡之东六里西接东官县界龙首山龙溪山龙溪蛇水
自此山出焉又绥安县在郡之东一千里海道也东接
卷一百五十八 第 5a 页 WYG0470-0475a.png

为舟船之处又云绥安县北有连山昔越王建德伐木
为船其大千石以童男女三百人牵之既而船俱坠于
潭时闻附船者有唱唤督进之声往往有青牛驰回船
侧 梅溪水 房乐水 板溪水 山都有神名山都
形如人而披发迅走
恩州
恩州恩平郡今理恩平县禹贡扬州之分春秋时百越
卷一百五十八 第 5b 页 WYG0470-0475b.png

通中为高州隋置高凉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高州都
督府管高春罗辨雷崖儋新八州七年割崖雷儋新属
广州贞观二十三年废高州都督府置恩州天宝元年
改为恩平郡乾元元年复为恩州州内有清海军管戍
兵三千人按投荒录云恩州为恩平郡涉海最为蒸湿
当海南五郡泛海路凡自广至勤春高潘等七州旧置
传舍此路自广州泛海行数日方登陆前所谓行人惮
卷一百五十八 第 6a 页 WYG0470-0475c.png

与递符牒者经过耳既当中五州之要路由是颇有广
陵会稽贾人船循海东南而至故吴越所产之物不乏
于斯后唐清泰元年升为防禦州皇朝为刺史州
元领县三 今一
阳江
二县废
思平 杜陵以上并入阳江
卷一百五十八 第 6b 页 WYG0470-0475d.png

东西四百里 南北六十里
四至八到
北至东京五千三百二十里 北至西京五千七百
五十五里 北至长安取广韶彬等州路五千九百
六十五里 东至东州海路五百里江路六百五十
里陆路七百里 西至高州三百里 南至海州二
十里 北至春州一百里 东南至海晏军一百一
卷一百五十八 第 7a 页 WYG0470-0476a.png

十里 西北至春州春阳县九十
户
唐开元户二百七十八皇朝户主六百三十四客一
百四十六
风俗
与广州同人以采甲香为业土地多风少旱耕种多
在洞中
卷一百五十八 第 7b 页 WYG0470-0476b.png

(阙)
土产
金 银 已上贡 鹅毛䱓岭表录鹅毛䱓出海
畔州乃盐藏鱊鱼儿也甚美其细如毛而白故谓之
鹅毛䱓
阳江县元十乡今三乡隋置县因邑界阳江为名州旧
治恩平县唐大顺二年经兵寇移州理此 阳江自春
卷一百五十八 第 8a 页 WYG0470-0476c.png

浦郡地隋置海安县唐武德五年改为齐安县至德二
年改为恩平去海五十里旧为州理 废杜陵县西北
一百二十里旧六乡隋杜原县唐武德五年改为杜陵
去海三十里已上二县皇朝开宝六年废入阳江
龟龙江山在恩平县西南高三百馀丈周回一百五十
里山形似龙下有龙穴往往兴雨云是龟州 桃花山
山有桃花水如武陵者 金鸡石在州西北郡国志云石
卷一百五十八 第 8b 页 WYG0470-0476d.png

湖阔一里湖北有石云是仙人飞下此石一名仙人床
万安水水侧有越王神祠存 罗州在海口回环三
百里在阳江县西图经云海中有鱼形如鹿每五月五
日夜悉登岸化为鹿小于山鹿此洲内乃百姓鱼盐之
地也 恩平江自州界平城山流经县东下入新会县
界 望海冈在州南二里其上见海冈北有甘泉风俗
谓之神井
卷一百五十八 第 9a 页 WYG0470-0477a.png

春州南陵郡今理阳春县古越地秦取百越为南海象
郡汉为合浦郡之高凉县地晋分置恩平县隋为高凉
郡之阳春县唐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春州天宝元年改
为南陵郡乾元元年复为春州皇朝平广南开宝五
年废州以其地隶恩州至六年复置仍并流南罗水二
县入阳春一县又废勤州以富林县入铜陵一县来属
从本道转运潘美之请也
卷一百五十八 第 9b 页 WYG0470-0477b.png

阳春
三县废
流南新并入阳春 罗水新并入阳春 西城旧废
废勤州元领县二 今一
铜陵
一县废
富林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0a 页 WYG0470-0477c.png

东西二百三十里 南北二百八十里
四至八到
北至东京五千三百里 北至西京五千四百五十
里 西北取端州路至长安五千七百里 东至新
州二百六十里 西至窦州界三百二十里 南至
恩州二百六十里 北至康州四百七十里 东南
至恩州一百七十六里 东北至新州三百一十里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0b 页 WYG0470-0477d.png

里
户
唐开元户一万一千二百一十八废勤州开元户六
百八十二皇朝都共户主三百九十二
风俗
与广州同
姓氏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1a 页 WYG0470-0478a.png

土产
钟乳 无丝蚕 出蕉葛 石斛唐时曾进
阳春县三乡州所理汉高凉县地属合浦郡郡至隋不
改 废罗水县西南九十里二乡天宝末置 废流南
县已上二县皇朝并入阳春 废流南县汉流凡县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1b 页 WYG0470-0478b.png

在郡邑界 鸾山山有鸾径 长围口郡国志云以居
人绕之故名 巨石南越志甘东县二里有巨石焉
甘东县隋分置城县此山有二石室有悬泉飞渚金膏
银烛灵芝玉髓之异不可详录金膏者泽如膏银烛者
其光可烛其石自然成楼台柱栋石床石池石田制皆
如人巧父老云此室者仙所以觞百神也而游猎者每
践籍之其灵稍显时有白云芳风朱华此谷辄有鸾凤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2a 页 WYG0470-0478c.png

以书 连石山至于重阳四晦则鸡鸣云中
铜陵县东南六十里二乡本汉允吾县地属合浦郡宋
立龙潭县隋改为铜陵县以界内有铜山 铜山昔越
王赵佗于此山铸铜 废勤州本铜陵郡理铜陵县二
汉属合浦郡之高凉县地唐武德四年置勤州𨽻南康
总管九年改𨽻广州其年废县属春州寻复置勤州以
铜陵来属仍析置富林县 废富林县在废州北九十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2b 页 WYG0470-0478d.png

藤州
藤州感义郡今理镡津县镡音谈隋永平郡唐武德四
年置藤州领永平猛陵安基武林隋建阳普宁宁风戊
城宁人淳民大宾贺川十二县贞观七年以武林属龚
州普宁属客州八年以猛陵属梧州十二年以隋建属
龚州天宝元年改为感义郡乾元元年复为藤州皇
朝开宝六年移州于大江西岸为理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3a 页 WYG0470-0479a.png

镡津
三县废
宁风 感义 义昌 已上并入镡津
州境
东西一百六十里 南北一百三十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东京六千二百里 西北至西京六千六百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3b 页 WYG0470-0479b.png

十里 西北至龚州一百四十里 南至义州二百
里 北至旧州改为龙兴县一百一十里 东南至
南仪州界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容州陆路二百一
十里水路三百二十里 东北至桐州卢陵县界一
十五里沿流至梧州一百里 西北至蒙州东区县
一百四十一里
户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4a 页 WYG0470-0479c.png

七
风俗
郡国志云俗以青石为刀剑如铜铁法妇入亦为环
以代珠玉也(阙)
姓氏
(阙)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4b 页 WYG0470-0479d.png

土产
竹子布 蜜波罗树生绝石悬崖间至坚白堪为器
镡津县旧五乡今六乡汉猛陵县属苍梧郡晋置永平
郡隋置藤州及镡津县 废宁风县在州西一百里
废感义县在州南九十里本淳民县在义江口唐武德
改为感义县此县出秦吉了 废义昌县在州西北
五十里本安昌县唐至德二年改为义昌县已上三县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5a 页 WYG0470-0480a.png

江自燕州入永平县 铅穴山陈王穴吉水皆在郡界镡
郁江口在城下出州辰镡岭流经是郡 孤夷郡
国志孤夷兽名也有两牙长二寸食人性重人掌蹠得
人即悬之室内当面铺坐击钟鼓歌舞饮酒稍割而啖
之方于农时猎人以祀田神 龙母庙在州东杭容州
江口焉
龚州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5b 页 WYG0470-0480b.png

三年置燕州七年移燕州于今州东仍于燕州旧所置
龚州都督府督龚浔蒙宾澄燕七州割藤州之武林燕
州之泰川来属又立平南西平归政大同四县十二年
废浔州以桂平陵江大宾皇化四县来属其年省泰川
入南平省陵江入桂平省归敬入西平又割藤州之隋
建来属天宝元年改为归江郡乾元元年复为龚州
皇朝开宝六年废阳川武林隋建大同四县入南平一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6a 页 WYG0470-0480c.png

废
元领县五 今一
平西
四县废
阳川 武林 隋建 大同 已上入平南
废思明州元领县二 今一
武郎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6b 页 WYG0470-0480d.png

平原 并入武郎
州境
东西(阙) 南北(阙)
四至八到
北至东京五千里 西至西京四千三百六十一里
东至(阙) 南至(阙)
西北至长安取梧州路五千七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7a 页 WYG0470-0481a.png

北至武仙县至蒙州三百五十里 西南沿流至浔
州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象州三百二十五里 东
北至藤州一百四十里
户
唐开元户九千皇朝户主六百一十五客二百五十二
风俗
与广州同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7b 页 WYG0470-0481b.png

(阙)
人物
(阙)
土产无
平南县四乡本汉猛陵县地属苍梧郡隋置永平郡仍
置武林县唐贞观七年分置南平县后自武林移龚州
于此 废武林县在县东南二十里本猛陵县地隋分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8a 页 WYG0470-0481c.png

八十里本猛陵县地唐武德中属藤州贞观中来属
废大同县在州东七十五里唐贞观七年置 废阳川
县在县西北四十里本阳建县改为阳川县已上四县
皇朝废入南平县 燕石 大乌江 卢越皆郡邑
之山水
武郎县旧一乡今二乡本属思唐州 废平原县在武
郎县西南八十里皇朝开宝五年并入武郎县属龚
卷一百五十八 第 18b 页 WYG0470-0481d.png

废思县旧名思唐州武郎郡皇朝开宝四年平南越
改为思明州至是废入龚州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