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三十四 第 1a 页
 形胜
大江迤西川谷环萦惟十三郡罗列图经吴头楚尾
粤户闽庭形胜之区险兼阻并彭蠡汪濊庐岳峥嵘
左江右湖风气澄清勿谓壤遐近于藩屏绵溪延岭
控带荆衡既固我围亦诚厥氓俯安封域仰佐卑平
东有海盐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之都会
(汉书吴/分野)
水陆四通山川特秀咽扼荆淮翼蔽吴越(雷次宗/豫章记)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唐王勃滕/王阁序)
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唐韩愈滕/王阁记)
卷三十四 第 1b 页
为淮海之襟带作吴楚之把握(唐封/敖记)
南距五岭北奠九江(宋范致/虚记)
江西路环数千里为郡十有三为县五十有三控引荆
湖襟带吴越为上流重地(宋李纲乞差/军马剳子)
江西一路辅翼建康驻跸之所蔽障闽广接连荆湖自
江以北控引淮西(李纲条具防/冬利害)
钟陵奥区楚泽全壤天开翼轸之疆地扼江湖之国(宋/王)
(应麟/玉海)
江西之为省东接闽浙西连荆蜀北踰淮汴以达于京
师㨿岭海之会斥交广之境蛮服内向岛夷毕朝提封
卷三十四 第 2a 页
数千里隆㒷则其治所也(元虞集江西/行省惠政碑)
星丽斗牛地兼吴楚㨿百粤之上游壮雄藩之重辅(明/胡)
(俨滕王/阁赋)
统主府论之江西诸水总汇鄱阳湖泻注大江匡庐山
障之饶州在其东稍西北而南康又稍西北而九江其
地东接徽衢池庆西接蕲黄武昌大都为豫章北户云
以繁剧论则饶州为上九江南康次之以冲要论则九
江为上南康饶州次之此其大凡也(明王世𢡟/三郡图说)
环郭外者为龙沙龙沙之外滂濞长逝为大江大江之
外嵚崎罗列为西山西山之杪北峙为匡庐大江之隈
卷三十四 第 2b 页
东汇为彭蠡(明潘恩揽/秀楼记)
江右地分河山间方广数十里统十有三郡(明钱习/礼亭记)
负江依湖南临两广北接宣杨西控楚东翌浙(明邓元/锡方城)
(志)
南昌在湖之南湖东为抚州东南为建昌又东为广信湖
西为临江西南为袁州又西南为吉安湖西北为南康
又西北为九江东北为饶州而九江牵制沿江诸郡且
与南康密迩巨湖吞浸寔要害之重关也瑞州却湖而
负山南安赣州去湖益远在省治极南以五岭为屏翰
而汀漳雄韶诸山跨络林箐茂密斯为盗薮故设督抚
卷三十四 第 3a 页
重臣以临之
江西三而距山背沿江汉当吴楚闽粤之交南昌其都
会也九江为江楚锁钥赣州介在南服南安阻凭庾岭
南康饶州夹彭蠡以列郡而康不逮饶吉安抚州人才
甲诸郡建昌事简而殷瑞州地僻而阜广信冲而疲临
安冲而逸袁州密迩楚境此江右之大较也(刘斯枢程/赋统会)
  南昌府
在江湖之间东南一都会(宋曾巩/修城记)
漳水北经南昌城西历白社又北历南塘其东为东湖
(曾巩徐高/士祠记)
卷三十四 第 3b 页
兹郡之胜寔为东湖(宋杨亿涵/虚阁记)
大江之西处都会而山水佳者洪为最(宋余靖洪/州学记)
列岫横青龙沙飞白迤逶突兀于江干之西(明范涞钟/鼓楼记)
地势自虔州北折千里或浸为湖或耸为阜似日者似
月者似虎踞者似龙蜿蜒者悠悠累日息于漳江之滨
(明万恭南/昌学记)
平原绵衍赣汝交流(南昌形/胜志)
群山翼赴众水朝宗(同/上)
新建江右之钜邑也境益会省(明陈宏绪/新建学记)
层峰叠嶂秀出云霄多仙灵窟宅(明喻均/新建志)
卷三十四 第 4a 页
厌原奇丽双江汇环盖都会雄观(新建前/志图记)
洪都壮邑厥水惟礼池水跃龙芙蓉浴日(宋刘乡礼/城志序)
礼城为县壮哉一旦紫气腾踔上薄斗牛而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益翕炳焕(宋徐鹿卿/礼城志序)
礼城为吉赣下流地势洼甚春夏水暴至汇为巨泽县
兀然居中(宋刘德秀/礼城堤记)
章水经北曲江汇东带二水之长流襟三江之长雄(宋/王)
(孝友礼/水记)
罗山峙其南赣江环其北(元富州/形胜志)
礼城古泽国也当五郡之水冲(明季琅仙/坛右归记)
卷三十四 第 4b 页
进贤为豫章壮邑延袤凡数百里(明王一夔进/贤成化桥志)
台山列屏曲水萦带(明陈应元进/贤修学记)
邑东有河其源出临川之槲岭纡回百馀里合东流至
(明王英进贤/县青尨桥记)
北湖澄渊缑山砥柱洞阳荡其西瑞洪浸其东(万恭进/贤县形)
(胜/记)
豫章郡三江之都会奉新县五岭之西冲(宋杨万里/南津桥记)
气象平衍而势洪博北趋江淮南抵闽粤道路四达啇贾
会通(宋桂如篪奉/新华峰楼记)
南昌之邑唯新吴为最冯州敌其阳其地有高山峻
卷三十四 第 5a 页
(明吴彦弘奉/新通化桥记)
奉新在豫章西山之西越岭之东山川秀丽(明赵理奉/新志序)
山从修宁若拱若揖若波之涌若龙之蟠若骧之腾似
旗者似鼓者似笔者似剑戟者束奔数百里乃播为大
陆衍为周原(万恭靖/安学记)
绣谷雄盘桃源纡阻(靖安形/胜志)
武宁为龙㒷西南壮邑山刻而水驶(元范梈武/宁学记)
武宁最山川胜处西江为尤胜幕阜九宫绵亘二山秀
出云表盖吴楚相入处也(宋杨恢武宁王/清万寿宫记)
环武城皆山苍崖翠壑古涧生风峭壁层峦飞泉瀑布
卷三十四 第 5b 页
(宋白玉蟾武/宁涌翠亭记)
武宁为县僻在万山中𬋩修江上游水泉灌溉之利峰
峦层郁之美亦望县也(明陆深/县志序)
陆有剑阁列栈之雄水有五峡诸滩之险(式宁/志)
宁州者江右之大西蔽也(明万思谦宁州/铜鼓营记)
南山排于前凤山峙于后清流急湍环抱左右(明杨信/宁州冠)
(云亭/记)
南昌郡故川陆一大都会也仰虔吉以控岭表倚湓浦
以通江淮而形胜之险寔与诸郡共之东南则章贡旴
汝诸水建瓴而猪于鄱阳南新礼进贤滨湖号称泽国其
卷三十四 第 6a 页
西层嵚鸟道诱错楚疆奸萌易于啸聚自平华码碯以
后奉靖二邑至今晏然若宁州僻在郡隅镇之以兵甲
戍之以铜鼓石营事乃有备然㒷国瑞昌之寇孽多流
入于宁武或伏时侧盖尤不可无牖户之防焉(南昌范/志疆城)
(域/论)
  瑞州府
西江道院南服名邦(宋京料院贺/筠州尤守启)
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曾巩筠/州学记)
断岩深壑宛若洞府(蜀江/志)
瑞夲古筠郡治在凤山之阳锦水自西南来折而东注
卷三十四 第 6b 页
界为两厓(明沈东瑞/州修城记)
瑞城㨿锦水两厓在南曰南城在北曰北城(明吴山/修城记)
高安郡于江西称道院郡治在山间而最高处有碧落
堂下俯万山一水穿城南北岸万家鳞鳞楼台皆可指
(明欧阳修道重/修碧落堂记)
据凤山面锦水昂然一郡之胜(明朱继/祖学记)
前瞻荷岭后倚华林(南唐殷崇义/逝仙观记)
高安夲豫章邑居溪山之间(宋苏辙圣/寿院记)
高安为江西上县(元李涧张/令祠记)
上高筠之小邑介于山林之间(苏辙上/高学记)
卷三十四 第 7a 页
上高城周五里蜀水中亘为关者四分峙水南北所以
严内外谨出入也(宋江湘重修/上高城关记)
上高治北而市南一溪自万载发源合新昌水下走高
(宋冯猗上高/浮虹桥记)
山川映秀带丽如染(明黄景上/高学记)
负敖峰迎锦水(明吴李诗上高/王德书院记)
林壑盘纡川原回绕(宋刘愿新昌/县谯楼记)
溪山深窈左右拱揖(宋雷孝友新/昌县门记)
前则诸蛮戟列后则叠嶂屏张桂峰卓于左螺山踞于
右盘溪合月湾而东环东溪合北流而西达(明王相迁/新昌学记)
卷三十四 第 7b 页
南屏翰苑北枕石门桂岭螺山东西对峙益溪一泒曲
折于福陂顾渊之间(新昌形/胜志)
郡在会宾西南山纡水回虽属上游势渐险隘此高安
上高之名所由起也上高又在高安上游南滨万载地
势陡绝新昌本割两高之地为县形胜在季孟间西接
皂山北接八叠则亦骎骎淳楚而悛矣(瑞州山/川图)
  袁州府
州小地狭(韩愈袁州/谢表)
山水秀丽(太平寰/宇记)
枕吴头而盘固压楚尾而仰上连群峈回环千里(宋/李)
卷三十四 第 8a 页
(问仰/山赋)
屏秀江淮襟带湖湘山平广而无高险水远秀而无深
(宋阮阅/郡城记)
城郭并邑在迤逦众山之中如图画屏障(宋祖无择/广礼堂记)
气雄形壮诚江右一巨镇(明张春袁/州城记)
袁州江右大郡当湖湘之孔道(明申时行袁/州府题名记)
袁郡东十五里曰上浦当楚蜀滇点孔道(明邹守益/广阔桥记)
袁州大郡也山水秀丽为江右奥区(明吴节袁/州府学记)
状元洲雄居中央回澜砥柱一郡锁钥(明袁业泗卢/洲三元阁记)
宜春为郡在江右上游山川完固(虞集宣奉/尊经阁记)
卷三十四 第 8b 页
袁为州负山带水一水清泻东北入于大江负城南厓
东乃惊湍奔驶激射不可以舟(宋胜隆恕/平丈桥记)
袁在万山中山势嵯峨盘曲徔西南来有峰独秀出于
城南者曰湖冈(明江皋湖/冈台记)
分宜为袁钜邑山水秀朗仙台外倚于仰山秀江东驰
于彭蠡(明江谐申候/分宜各记)
分宜邑治前瞰秀江源发于楚萍至此渟滀而邑西东
限以两山束以巨峡(明严嵩分宜/万年桥记)
铃冈列嶂屏围四山周合宛若城堞(分宜形/胜志)
袁之西南有县萍乡水山淑清罗霄杨岐秀气所挺(宋/刘)
卷三十四 第 9a 页
(清之萍/乡学记)
袁州之萍乡以繁剧称厥壤沃而僻(宋卓津/题名记)
山水明秀拱揖环抱(明简迪重修/萍乡学记)
北介两省当滇南蜀楚之冲(明表一唯湘/东营房记)
北祖杨岐之脉凤翼飞翔南滨塔岭之朝笔峰卓立左
肩罗岳右臂徐仙川澄玉鉴州拥金鳌(萍乡形/界志)
地势隐然角山带江(宋徐升万戴/县治记)
万载介群山之间(宋杨应万/载学记)
山有金鸡白塔紫盖之名水有尨江锦江清泉之号岩
之可称者仙游龙咸也桥之可题者双虹南浦也诚一
卷三十四 第 9b 页
郡之胜也(吴莭万载/谯楼记)
万岩邑也其山崒嵂其水萦回(袁业泗万/载志序)
宜阳多山水而万载特佳胜(明潘文奎桐/冈书屋记)
万载当郡北更北则宁州境东上高西刘洋鹅鹤诸峰
障之(郭子章郡/邑表记)
左鹅峰右鹤岭月台居前紫盖翼后(万载形/界记)
  临江府
㩀瑞筠之蜿蜒枕金凤之迤逦东拥阁皂之葛峰西亘
蒙山之巨岳南环玉笥北接剑江(隋/志)
当南粤虔吉舟车四会之冲(南唐吴鸾建/清江县议)
卷三十四 第 10a 页
临江大郡谯楼伟观大蒙亘其北阁皂峙其南赣江喻
水会流而来金凤双洲障汇而潴诚西江之雄也(明王/臣临)
(江谯楼落/成宴集序)
临江若太阴半月之形(地理/志)
郡居江藩之枢掖袁控瑞通梁粤带虔吉(郭子章郡/邑表记)
临介在江楚有阁皂玉笥以作其镇赣袁喻峡以表其
穑灵异(临江/县志)
靖江县治在萧水之上章山之陇石龙金凤地灵攸存
(明敖英清江/县题名记)
临江为江西大郡而清江又丽郡之望邑势控上游山
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环水秀(明钱溥清/江学记)
清江之有水患自昔已然(明程远重修/沙泊题碑记)
清江居丰城上游水自吉文经玉峡历金川至龙洲凤
城萧滩则曲折回互与地势相环抱(明张彻清江/送别诗序)
当水陆之冲通八省之利(明熊化樟/树镇记)
淦居洪州上游有金沙玉笥之胜(明张鏊新/淦志序)
占西江之上游表东南之孤清(明金幻孜/玉笥山赋)
新淦与白下螺川无以甚异城头山突起其侧又一邑
之门户也(明曾同亨城/头文昌塔记)
新淦与吉州俱属湖西其邑群峰卓举川光明媚(明邹/元标)
卷三十四 第 11a 页
(新淦/学记)
东有柱天二峰西迎章贡二水南障玉笥羊角北峙凤
山叠障(新淦形/势说)
章贡之巨浸澎湃西北渭湘之碧涧萦绕南山(明陈以/运新淦)
(志/序)
其治在四大山之中秀水渊注(虞集新/喻学记)
临四邑独喻限长江上游(明刘崧新/喻新城记)
葛峰环其东蒙岭㩀其北钟山鼎山之秀位乎西南之
郊虎瞰山独隐然居其中世传玉星奠位(张澈新喻/县治记)
袁江之水逶迤来朝悠扬萦回于虎瞰中峰之下以达
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于大江(明傅鹗新喻/镇远楼记)
蒙喻邑之镇山也冈阜盘礴遴迤诸泉随之而注以达
于喻水(张春新喻/通学桥记)
峡江㩀临上流道里而会星使辐辏(曾同亨黄/邑令碑记)
峡故隶淦与吉邻壤(明钱德洪/峡江志序)
  吉安府
府治㨿江上流(宋朱晞颜修/吉州城状)
南接赣江北临淦水面控袁州长沙环抱几千里(宋刘/弇送)
(吉安/守序)
咽喉荆广唇齿淮浙江山映带在眉宇间(宋刘彦登/谯楼记)
卷三十四 第 12a 页
五峰相次颇类五老(方舆/胜览)
神冈揖其前螺山岿其后江流回合东走其下古所谓
天作之邦(郭子章郡/邑表记)
吉州庐陵古称大县(宋胡铨吉/州学记)
吉安于江西为剧郡庐陵于吉安为剧县(元揭溪斯移/庐陵县治记)
山环水外水环郭外(庐陵形/胜志)
目螺川而望东南其青青者皆青原也(墨历青原/山水记)
泰和㨿郡上游城于古西昌地控途水陆交广者由之
行啇往来通货南北(明王陶泰/和县治记)
泰和古南平郡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故大江北汇流
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为四溪而入于江(明万全溪/柳书院记)
前挹澄江后引科岭金鱼插其左龙洲翼其右此西昌
山川之胜(明徐叙伦泰/和扳桂楼记)
吉水山渐开远溪益深广(明刘定之重/建吉水学记)
三面阻江不隍而固(陈氏文/江政略)
吉水负山襟江沙屿萦纡龙飞凤翥之概杰出于青原
白鹭间(明王鸦重修/吉水县堂记)
仁山崒嵂文水萦回(邹元标吉水/仁文书院记)
东山蜿蜒镇其后字水交流环其前五冈蹲而玉峡峙北巽
峰太平仁山墨潭映带左右控上游而为吉郡之喉噤
卷三十四 第 13a 页
非他县之可儗也(古水形/势说)
庐陵之东邑为永礼有山丛丛有水溶溶(揭徯斯永礼/思江桥记)
永礼江右名邑与文江安成西昌并峙而争雄(明吴期/照修恩)
(江志/序)
永礼三面距山有鳙岭五花之险(郭子章郡/邑表记)
安福介吴楚之间开阃专城有掌固之职(明张鳌山/四城楼记)
山水瑰丽东阳白云诸峰献秀出奇不可名状沪水折
北而东走势若苍龙(安福地/理志)
武功山自萍乡诸山蜿蜒而来将起二峰曰沪曰潇武
功当二峰之中号为三奇(明赵仪可/葛山坛记)
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龙泉㩀吉州上游西扼郴衡南控虔州东连分水北绾
新州固四塞之区也(郭子章郡/邑表记)
地界两川神秀所蟠(胡铨万安/县厅楼记)
当水陆之冲舟中漕运交会于兹(明王汝南万/安县志序)
俯惶恐滩背粤王台耸芙蓉而列金鹅由章贡鼓棹中
流划然开目为庐陵最上游之胜(万安风/土志)
陈白沙以金鹅嶂胜于鸦峰芙蓉山过于桃峡诗云水
作青罗带山为碧玉簪可以知形胜矣(同/上)
右枕重冈前引列峰(元厚圻永新/县筹胜亭记)
宁㩀吉上游崇山峻岭介新之西偏(邹元标永/宁志序)
卷三十四 第 14a 页
宁处万山中险阻四塞非舟车轴辏之会(郭元章郡/邑表记)
  抚州府
与两粤七闽犬牙其疆(唐独孤及桂/州新亭记)
居山川风云之会二水绕郭五峰镇城(宋州守家坤/翁景定志)
濒汝水以为郡灵谷铜陵诸峰环列如屏障(宋谢绕/文集序)
川融山结钟奇毓秀江右之巨镇也(宋赵与辀/于金陂记)
连山高陵野林荒墟远近高下壮大闳阔怪奇可喜之
观环抚之东南(曾巩拟/岘台记)
地方千里介江湖之表(虞集抚州/谯楼记)
抚为江西大郡其地西南负山至郡治而衍平旷然数
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百里下控江湖(明邵宝抚/州志序)
因崇邱以为城依大溪以为隍(明成亦堂重/修拟岘台记)
州治色五峰于内因山为城因川为池(抚州/旧志)
临川附郡郭幅员五百馀里(郭子章郡/邑表记)
宝唐崇仁水源之所自出也迤逦而东凡一百二十馀
里合支流远近者五曰西宁曰芙蓉曰巴源曰杯山曰
罗山凡一山之水支派再三舒徐入境洄旋于崇仁之
邑治两溪始平(宋何异/唐是记)
西峙者罗山南峙者巴山(宋李燔崇/仁学记)
崇仁抚之壮邑(明时季照/华藏寺记)
卷三十四 第 15a 页
骈山贯江风物繁衍下瞰临水极目如练重阜外罗平
原中豁(崇仁形/势说)
金溪抚之东境(元程文海重/修县治记)
金溪之山翔跃犹尨(明宋濂金/溪庙学碑)
金溪县南旴水与清江合流于汝名曰东漕其地为四
达之衢(宋濂金溪/义渡记)
山溪纡阻非兵车之冲(明徐善庆金/溪集城记)
西连闽建北接安东(明赵东志/舆地图记)
地界饶信旴汝之间山川秀异(明徐孟恕/金溪志序)
上幕前峙卓笔后拱含辉纳秀占溪山胜处襟带八闽
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奇分五岭(金溪形/胜说)
宜黄上接虔化旁南礼(宋邹极宜黄/审政堂记)
宜黄二水合流于东北一水自南绕东趋北者源远而
流稍大一水自西绕南趋东者源近而流差小(元吴澄/宜黄西)
(恩桥/记)
宜黄居临汝上游当宜水黄水合流之间(明谓纶宜/黄城记)
宜黄僻在一隅而山水清越(明周梦若仙/岩元宝观记)
抚之属邑五惟乐安僻在万山中舟楫不通崎岖扼塞
行者病焉(元吴当/题名记)
枕山踞湖象山尨冈峙左右前则太华芙蓉鹿角白石
卷三十四 第 16a 页
诸峰林立环治有溪曰金鳌此一方胜槩也(明胡直卿/乐安县治)
(碑/记)
乐安距府独远介于吉赣(郭子章郡/邑表记)
山高而水驶地固而气完(乐安形/势记)
康乡宅奥窳故为寇区(明王宗沭/修学记)
接桃峰之胜㨿长林之险(郭子章郡/邑表记)
溪深而谷窈石峭而泉冽(东乡/志)
  建昌府
林奇谷秀水绕山环(刁尚熊建武/军罗城记)
地气殊异山川炳灵(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卷三十四 第 16b 页
建昌为郡㨿江西一道东南上游其地山高而水清(宋/朱)
(子建昌华进/士题名记)
山清水秀冠于江表(宋郑文宝/江表志)
吾不知几千百里之广但觉土老而石顽顶天而直上
验地势之所极固亦东南之藩漳(宋李观麻/姑仙赋)
左临旴水右瞰麻源(舆地记/胜)
建昌在江西号为佳郡地介粤闽(宋陈启玉/侍郎祠记)
东南连瓯闽属章贡而西北邻郡疆界相入错综如绣
(吕维中建昌/鼓角楼记)
抗禦七闽索制八粤五岭咽襟三吴喉带盖江藩南镇
卷三十四 第 17a 页
关键也(郭子章郡/邑表说)
揽烟云草木之奇俯千岩万壑之秀(罗大临南城/县厅题名记)
旴水南通闽广北抵荆湖(明刘翊南礼/通济桥记)
阻山带河风气茂密寔称奥区(明江冕修南/礼县谯楼记)
军山峙于右何竺峰峙于左(明王印南/礼修学记)
倚琴台以为之固绕旴水以接其流(南礼形/胜志)
南礼旴水上游东南胜邑层峦叠巘环峙四封(明熊东/衡南礼)
(兜港/桥记)
南城之东南鄙与闽接壤析为新城县其山独秀奇明
(吴澄送新/城尹序)
卷三十四 第 17b 页
其山磅礴而清润其水通畅而渊沉(虞集新/城学记)
黎川故形胜地所谓旷如奥如者郊关以外皆有之(明/黄)
(听新城皆/春堂记)
天峰崇峻石峡嵯峨不郭而固不池而险(新城形/胜志)
箫曲日峰东岩石峡四面环向(明朱徽新/城谯楼记)
广昌居旴江上游其地多佳山水(钱习礼清/溪书院记)
东邻南礼西接宁都石城四境之内山高而秀丽水深
而洁清(明何文渊广/昌县志序)
前对蟾石后㨿尨冈禅岭恊笔于耸左鸟石列屏居于
(广昌形/胜志)
卷三十四 第 18a 页
山川绸缪溪涧萦回(明邓文器/沪溪文志)
泸地僻处一隅环四面皆峻岭急流(明邓可权沪/溪桐步桥记)
泸阳叠障帷列萦水带环(明吕应元沪/溪秀水沟记)
去郡最远隔界于新城金溪东移闽之光泽(郭子章郡/邑表记)
  广信府
信之为郡江以东望镇也牙闽控越襟淮面浙隐然为
要冲之会(宋王雷形/信州城记)
形胜地势来自灵山中道起石如尨鬣隐见至郡而伏
怀玉耸峰出其隅森直犹束笋阴阳之胜甲于天下(宋/韩)
(元吉信州/牙门记)
卷三十四 第 18b 页
当吴楚闽越之交为东南望镇(宋李弥大/法海院记)
㨿省会上游灵鹫干霄自武夷来秀色吞匡庐而水溪
靓玉萦绕彭蠡(郭子章郡/邑表记)
北枕灵阜南带冰溪东挹琅峰西瞻层巘(广信/府志)
山川明秀原隰礼行(上饶/县志)
江西山水冠天下而上饶又冠江西鹅湖博山龟峰怀
玉号称形胜而灵山尤秀绝(宋释觉范信州/大军寺碑记)
岩壑深秀县㨿南北冲(元张翥五山/武安塔记)
玉山犬牙闽越盖豫章第一门户(郭子章郡/邑表记)
连闽越控吴楚乘轺之使聚粮之旅过是都而问津者
卷三十四 第 19a 页
毂相击履相错(明夏子阳玉/山西济桥记)
武安三山列于前怀玉三清耸于后冰水萦回映带左
(玉山/县志)
弋阳葛溪驿当西南水陆之冲其龟峰马鞍宝峰南岩
岑岫莫不争奇献秀若渴虹奔骑络驿而来(明李奎/弋阳县)
(溪山胜/览桥记)
万溪弋阳之别名也介乎闽浙之交山川秀丽称东南
诸邑最(明李屺葛/溪十咏序)
山川之美著自古昔军阳龟峰奇秀迥绝而葛溪武石
诸水萦回映带诚一方之形胜也(明黄易弋阳学/科目题名记)
卷三十四 第 19b 页
南襟百粤北带三吴台岭前瞻庐峰四盻(南唐陈乔新/建龙虎山张)
(天师/庙碑)
居吴楚之中界㨿番水之上流南控瓯闽东连江浙后
枕峰峦之雄秀前临溪水之萦回(明土增祐贵/溪县上梁文)
象山奇伟芗水深长虎伏尨蟠历代出神仙之地川鸣
谷应至今祀忠孝之神(贵溪县/形胜记)
铅山为八闽门户钲鼓之音昼夜不息其地凭高控流
环数百里之势(明丁洪铅山/紫溪桥记)
铅山㨿江右上流襟喉八闽控带两浙(李奎铅/山学记)
铅山在郡南偏与闽地相错如绣山高而峻水清而驶
卷三十四 第 20a 页
悬泉飞绕郡郭而入于江(曹鼎望大/义桥记)
东倚鹅湖之胜迹西联铜宝之名山南抱八闽之喉吭
北接两浙之要会(铅山/县志)
五山辐辏蜿蜒如尨(宋真德秀永礼/尨山书院记)
永礼古扬境当吴越之交多深山巨谷(明石怀永/礼县志序)
由仙霞而东为浙之西户由盘亭而南为闽之北门万
山耸簇如长蛇如天堑(吕怀建永礼/县城碑记)
南距谹山北控灵鹫拓阳诸关扼其左西岳一峰障其
(永礼/县志)
县依高山山皆岩石当一郡噬脐之间径路旁达闽歙
卷三十四 第 20b 页
(明异竟容㒷/安县新城记)
㒷安崇冈叠巘山势盘折在信州则为西境亦稍稍比
于闽矣(郭子章郡/邑表记)
㒷安壤偏赋鲜而地当孔道(明欧阳洵㒷/安刘令祠记)
南距闽越北接徽宁(明郑以伟㒷/安通慧桥碑)
  饶州府
彭蠡既猪(禹/贡)
地居澹浦邑带鄱川(唐王德琏/饶州记序)
饶为沃野(唐元稹饶/州刺史判)
濒江之地饶为大(唐刘禹锡/集)
卷三十四 第 21a 页
洪厓凤游之所磅礴鄱湖锦江之所涵渟灵淑之气蔚
为人豪(明陈于庭饶/州府志序)
南接豫章西接楚东姑蔑北鹊岸东北鸠兹西南父西
北灊延袤千里山川序列道路回达(饶州府/形胜说)
水汇西南山环东北(鄱阳/志)
馀干吴楚冠冕左抵羊角峰右曳弋阳溪后枕平旷远
倚吴山前襟越水(明一/统志)
其地滨彭蠡而接广信负山阻水(元李谦/饶州记)
饶为江右大郡土地肥衍(明舒清重/修府治记)
馀干彭蠡上游为越喉舌(晋谢安与/冯内史书)
卷三十四 第 21b 页
乐平山水重冈盘纡由东而来县治寔㨿其趾(明许锡/简静堂)
(记)
乐邑既胜于水复雄于山(明陈九德乐/平镇西楼记)
北至康峰南滨章岭内河源发镪山分两支而环县治
分河注 洎水横一邑而汇鄱江洪岩郁葱万山森秀
(乐平形/胜志)
北岭如拱如楫洎江如环如抱(明黎澄乐/平泮池记)
乐平东抵德㒷西连鄱阳北界浮梁而南则广信接壤
焉土地方平山气粗峻(郭子章豫章/书郡邑表说)
浮梁山水之胜名鄱阳百里内奇峰秀巘间见杂出(宋/程)
卷三十四 第 22a 页
(俱饱山/阁记)
二水环县诸峰玉立(元李午浮梁/化成堂记)
上连徽祁下通鄱县居二省三郡八县之间(浮梁/县志)
浮无天险而色山阻河城郭之固五方之豪丛于景镇
(同/上)
饶邑多以水胜独德㒷在万山中崒嵂回环苍翠万状
可亚匡庐东距浙北距新安三省交牙四塞为境(明税/世采)
(德㒷县/志序)
烟火百里鸡犬相闻(明董仲可重建/德㒷县治记)
广山色络大湖限带(明夏寅德/㒷县学记)
卷三十四 第 22b 页
玉真山峙其后云锦溪环其前(安仁/县志)
万年四会之区饶郡一奥壤也(明王銮万年/大捷桥记)
其山险其气劲(郭子章郡/邑表记)
环山叠嶂高阜停云万斛峰拱于前万年峰盘于后(万/年)
(县/志)
  南康府
庐山南国之德镇(梁元/帝碑)
瞰七泽真如掌瞻九河真如带(梁沈旋简/寂观碑)
南瞻五岭北睇九州(唐欧阳询/西林寺碑)
匡庐奇秀甲天下(唐白居易/草堂记)
卷三十四 第 23a 页
匡庐天下之名山江夏之胜槩(南唐冯延已/开先寺记)
蜿蜒蝉联指列条教亘五百里寔湓城星渚之奥区洪
州诸郡下流之屏障(匡庐/山志)
灵谷烟云严山风月(翰苑/新书)
角匡庐面彭蟊南国咽喉西江锁钥(南康形/胜志)
星石浮南鞋山锁北山泽雄奇带砺险固(南康/府志)
夲军边临大江旧有石砌堤寨堰住西湾水汊藏泊舟
(米子乞修/石堤剳子)
彭蠡之险在吾户外(宋吕祖谦/紫阳堤记)
山岳配天庐阜标其秀江湖配地彭蠡擅其雄盘址崔
卷三十四 第 23b 页
巍层渊秘邃(宋晏殊重修/真如院碑记)
庐阜诸山耸然特起骈首而立者八九又高且大者五
焉有冠剑巍峨之貌无草木滋湄之容(宋赵师寔/六老堂记)
踞匡庐而绾彭蠡足称奥区(明张位重修/白鹿洞记)
岩壑幽邃林木翳然其名教一乐地也(明葛寅亮重修/白鹿洞书院记)
自五老峰来绝壁悬天一峰南下如顿万马可三十里
崛起一山而四山环之(白鹿书院/形胜志)
左蠡剔澜翼若游龙而蓝平山横亘其问如榜斯揭

彭蠡湖汇江西十三郡六十馀县之水由湖口以出下
卷三十四 第 24a 页
江每春夏两集峡水盛长江流湍急而湖水势缓复为
江流所遏则水益涨瀰漫数百里(明陈敏技重/修紫阳堤记)
奉军都昌县地寔濒江然上有棠荫下有楮溪大小五
寨近者四五十里远亦不过百馀里远处可一绰望把
(朱子都昌新/寨利害状)
都昌依山枕湖全省要会之地(明万浩新建/都昌城记)
环山带水形甲东南(明王尧臣修都/昌县庞事记)
两水掖之其状如带西山云环之其状如翼(宋王容/建昌学)
(记)
修江衡前名山峙后(虞集建/昌学记)
卷三十四 第 24b 页
建昌鄱湖上游控修江诸阜洪所恃北门也(张鳌建昌/县城记)
四面诸山环拱若抱涧浍清历如画(明余祐安/义县治记)
自匡庐云居迤衍而成邑(明杨三省安/义大唐寺记)
宝峰西山映带左右龙江澄碧淙
(记)
  九江府
过九江至于敷浅原(禹/贡)
浔阳陆通五岭北道长江远行岷汉亦一都会也(晋地/道记)
源二分于崌崃流九派乎浔阳鼓洪涛于赤岸沦馀波
乎柴桑(郭璞/江赋)
卷三十四 第 25a 页
南面庐山北背大江(图/经)
山亚五岳江比四溟(明一/统志)
左挟彭蠡右傍道川(方与/胜览)
浔阳乃天下江山眉目之地(白玉蟾授/墨堂记)
德安接岷山之胍彭泽挺文芼之峰蜀江下湖口孤山
峙邬镇寔吴楚襟喉江右冲要(九江/府志)
东连安庆西接蕲黄南与南康建昌邻而北渡黄海京
师孔道出焉(郭子章郡/邑表说)
山拥干峰江环九派(德化形/胜记)
左贯彭蠡右环金带(明刘钟德/安县志序)
卷三十四 第 25b 页
控匡庐而注彭蠡龙虎马龟环拱而翼卫(明姚文燕重/建德安学记)
接岷山之派向博山之阳形如凤举势若屏问(德安形/胜记)
东北汇两湖之水西南耸万叠之峰形若栖鸾势如盘
(瑞昌形/胜记)
古赤乌邑幅𢄙不知几百里其西南隅薄于柴桑之壤
乃与江州蕲州二卫屯田相错如绣(明季盛春瑞昌/大塘堰碑记)
雉外群峰环拱如舞如飞山明而水丽(文德翼重修/瑞昌学记)
瑞昌于九江称最僻县居㴚滨之北亦山邑也(郭子章/郡邑表)
(记)
湖口砦窳地也然秀色揽庐文澜吞江(明叶初春/湖口学记)
卷三十四 第 26a 页
湖之为邑亢而窄(张鳌湖口成/德书院记)
铁屏横峙石钟环抱㨿江湖之险当吴楚之冲(湖口形/势说)
彭泽地挟山峻(唐狄仁杰/免民租疏)
彭泽居彭蠡下流滨大江阻叠障(明雷礼彭/津修学记)
环山为治独缺其西北而江走其下(明丁湛彭/泽柳州记)
㨿彭蠡跨海门砥柱横江龙城四寨(彭泽形/势记)
去小孤山十里而近其境西南接湖口都昌东北踰马
当山交望江江右之境尽焉而小孤又江右一门户云
(郭子章郡/邑表说)
  南安府
卷三十四 第 26b 页
南安江西之南境(宋苏轼南/安军学记)
南扼交广北距湖湘(宋范大/用祠记)
凡台省命使之宣布广海筐篚之献纳莫不道出兹郡
(元张鉴重修/南安路记)
控广引闽㨿上流道边徼(元任庠总/𬋩府治记)
南安介万山间淂掌平之地为郡治峰峦连络不断鸣
溪曲涧自聂都而下莫测其源(明金润金/鳌閤记)
庾岭两广往来襟喉万足践履冬无寒土(明桑悦重/修岭路记)
当五岭之最东(舆地/广记)
面庾岭㨿高原临章水扼上流(金润南/安城记)
卷三十四 第 27a 页
接南荒之地迫东粤而带郴桂表以庾岭旭山汇以章
水蓉江蕯然南徼形胜(郭子章郡/邑表记)
崌岭峙其南黄岭盘其北龙泉山谷峻深溪洞绵亘惟
邑处四境之中章水缭绕秀峰壁立(宋郑霖新建/南康县治记)
眷维南野小邑寔㨿西江上流衣冠文物之名区财赋
舟车之都会(元王元渤南康/鼓楼上梁文)
堤岸旷衍波澜老成独秀峰屹立云表势若插天其馀
江山环拱如画(明钟赟南康/通济桥记)
江之南诸溪壑之水尽流而会于马山之麓(明陈荣重/修筑水堤)
(碑记)
卷三十四 第 27b 页
庾岭所衍章水所经而邑治建焉东南奥区也(明刘宾/南康训)
(导厅/记)
南安壤地横水剧盗盘踞之山溪深阻险恶攻不可入
(明刘莭王/文成祠记)
上游之地山崎峻而水激括(元孔思之上/犹学田记)
溪洞广袤而邑落其中民以山环而俗淳亦以山深而
藏寇(元黄文条重修/上犹县治记)
上犹民稀而地僻岁稍凶山洞愚氓啸聚为寇(明黄仲/昭修城)
(记)
上犹为江藩边邑接壤雄韶万山会焉(郭子章/邑表说)
卷三十四 第 28a 页
崇义称南部奥区(明万梦桂县/治题名记)
众山壁立路如鸟道(刘凝崇义/形胜志)
  赣州府
虔于江南地最旷大山长谷荒翳险阻交广闽越铜盐
之贩道所出入(宋王安石/虔州学记)
贡源出新乐章出大庾合流城郭于文为赣奇峰怪岩
环视万状(宋赵升章/贡台记)
南州自豫章右上其大州曰吉乂其大曰虔(李觏虔州/初林书院)
(记)
接瓯闽百粤之区介涧溪万山之阻(宋洪/迈表)
卷三十四 第 28b 页
赣之为州控江西之上流而接南粤之北阯故里耑一
路之兵钤而外提二境之戎柄其地重大(杨万里章/贡道院记)
赣之为邦其山耸而属其水湍而清(杨万里赣县/学记)
南方之山衡为宗自衡袤而南稍东为大庾袤而北又稍
东为盘古其地界闽越故吴上游今隶赣(宋曾千盘/古山记)
赣于江西为枢府其城㨿章贡二水合流之处山川雄
(明彭时/迁学记)
宅江西之上游当五岭之要会其地与闽广湖湘诸郡
邑犬牙相错(明敛顺重/府城记)
南赣四省咽喉而粤则南赣肩背郴衡其左腋也汀漳
卷三十四 第 29a 页
其右臂也(明何廷仁送/王中丞序)
赣地最雄钜崆峒摩天章贡激石(郭子章郡/邑表记)
赣州㨿吴之背扼粤之项而雩都则又赣之咽喉也(元/陈)
(至言/祠记)
众山环列孤峰中崎(宋周颂雩/山庙碑)
雩邑形势㨿赣上游山水之所会几邑之所通也(明袁/淳雩)
(郡志/序)
青山黛环巧比叠削城房壮丽地大以延(明解缙雩都/乐善堂记)
由午岭隘南接信礼而连龙南由礼口隘东接会昌而
迫安远山泽不逞之徙间道窃发故惟城为要(明黄弘/纲雩都)
卷三十四 第 29b 页
(城/记)
邑介山谷间群山竞秀若拱若揖一水漪绿映带其前
(明李朱雩都/勤政楼记)
前临南山后峙浮屠碧桃之水绕其东九日之冈盘其
西(胡俪信礼/谯楼记)
通天下大县四十其馀于江西之赣者二而兴国居其
(宋未梦龙/庄令祠记)
兴国地僻谷荒山嵯水悍(郭子章郡/邑表记)
两都壮其祖龙五岭提其泛驶经以濊川抱以潋水(明/卢)
(宁㒷国/华塔记)
卷三十四 第 30a 页
赣十县水多飞流奔湍行崖峡间宁都独平川漫流(明/罗)
(玘送平令之/任都宁序)
赣东之邑宁为大(明黄克缵/宁都志序)
宁都为赣大邑东有佛祖岭西有金精山奇环之石拱
于南梅江之水绕于左(明陈勉宁都/拱辰楼记)
赣之曰会昌州壤接闽广寔边徼重地
其地僻远且险(明董越会/昌公馆记)
会昌寔巢峒出没之区羊角水在上游命将耀兵当水
偏一面(郭子章郡/邑表记)
安远岩邑也堑 峻嶒盘回㵿渺诚僻陬一奇壤(明林/有科)
卷三十四 第 30b 页
(安远/志序)
濂江在章贡虽僻远名邑也(邹元标安/远学记)
欣山拱翠濂水浮清马鞍列嶂熊岭浮几崇峦广谷耸
拔者堪供游憩险绝音可资保障(安远/县志)
瑞金地接闽汀在邑最为僻远(董越绵江/公馆记)
万山连亘人迹稀少其深阻处常为盗区(明罗璟瑞/金城记)
襟山带江风藏气聚(明潘学驯/瑞金学记)
军门龙山峙其前铜钵龙雾映于后隘山闽峤亘其左
螺峰石塔抱其右(瑞金形/胜志)
龙南僻处万山中视他邑规模差小以要冲言则非小
卷三十四 第 31a 页
(明杨拱龙/南城记)
丛林里落纷错相望雉堞井门层矗绵连㨿三江之会
者是为邑城(明王宗徐龙/南汴河堤记)
南际万山盘错萦纡百馀里水行者必道龙头会一邑
千脉之注湍悍峻驶乱石交错其中廉利如剑(王宗徐/新开龙)
(南山/路记)
石城环县皆石矗矗如城有龙岩瀑布石筠参天之奇
(郭子章郡/邑表记)
四山如城龙渊虎(石城形/胜志)
定南新创邑据虔上游故为盗区(郭子章定/南学记)
卷三十四 第 31b 页
长宁帽山插天鄡水经地(安/志)
卷三十四 第 32a 页
 水利
江西水之上源其大者为章水汉志曰豫章水山海经
水经曰赣水出南安聂都东山沙溪洞(属崇义县/西南界)方石
五色水如滴漏至洸心桥始大东流经大庾县合巘山
和溥水云山密水了山灵岩水大里水黄公坑峒山水
傀儡山天明水大庾岭峤水北流入之广东仁化所出
之平政水合凉热水(寰宇记云/告名豫水)东北流入之经南康县
西南为南野口合莲塘蕉溪诸水及布尾之封候水镬
山西符水禽山禽水过山过水东流为芙蓉江澄绿泓
深东山有港有桥皆以芙蓉名也西北崇义县有樟山
卷三十四 第 32b 页
之潜水湖南益浆之麟漳水牛皮尨水玉泉山之义安
水大嶂山之带围水即(横/山)经上犹县界上犹江源出湖
广郴州桂阳县流经琴江口营前彭山水入之过大犹
嶂合稍水(出名/溪)料水(出料/村)造水(出老/寨背)闻水(出益/浆)石门水
(出百/丈洞)未洲水皆从东南流入章水至南康沙口又东经
赣州城西环城而北与贡水会贡水汉志曰湖汉水贡水发
源福建汀州新乐山西流瑞金县陈石山绵江水流至
五十里入之又合乌村智水铜钵山灞水罗田浮图水
经流会昌湘水上源为羊角水北流过龙石绵湘二水
始合为湘洪水渊深多怪石蛟龙居之盘古山墨斗湾
卷三十四 第 33a 页
诸水皆会而入贡水安远濂江水南流入之经雩都南
为雩水合金溪水(出鹏/公峰)化龙水出(难/山)罗芽汊水(出葱/果岭)
东北石城之琴水出鹰子冈合坝水宁都之梅水出梅
(在邑北一百二十/里非大庾之梅岭)合白沙江(出武头/峰麓)曰鹿江(出/城)
溪又合东江之鳌溪小溪西江之龙弯溪桃溪(出飞/林山)
村吴口渡西南流入雩水绕城而西出雩都峡其北兴
国之 江源出桐林坂及蜈蚣山合濊水(出大平/乡蓝坡)黄田
(出清/德乡)龙下川(出曹溪/西流)长信衣锦二尨西南流入雩水
其南则定南员鱼溪出南坑 龙南枕水出东桃山合
箸竹葛溪诸山水为二江口经信礼为桃江源出龙南
卷三十四 第 33b 页
桃岭合黄田江(出德㒷大竹园保昌靠/头龙南樟木坳诸处)方溪水(出龙/洲)
江水(出犹/山)大乐口水(出大庾界/界枫山)安乐乡三江水(一为新田/江出安远)
(会昌界一为周坑江出会昌游鱼山/一为寺坪脑江出会昌赣县土下坪)巫水(出中/坑洞)禾溪口
(出长/老山)绵水(出绵/山)安息江水(出安远/东坑)东北流至双溪口
又北为溩漾又北会于雩水故雩都为众水之汇也贡
水又西经赣州城东环城而北与章水会二水合而为
赣此齐都官尚书刘澄之说相沿已久虽郦道元讥其
以字说水亦未远失水寔若谓县治居二水之间因以
名县则说尤允矣城中凰皇嘶马金鲫三池福寿二沟
之水通之长步水出黄家山东流入之龙溪水出黄竹
卷三十四 第 34a 页
岭北流入之梁水出龙头岭西流入之皂水出东流皂
中入之凡北流三百里历十八滩经万安龙溪水西流
入之绵津溪水出双坑及长仙合流入之密溪水出鹅
公嶂西流入之水甘洌可瀹茗十八滩中惶恐滩最险
上有神潭潭傍种茶甚美故谚云密溪水神潭茶赣江
折而东流苏溪水由九石坡入之云冈水出朝天桥入
之韶江水合黄鹄水东流入之武翔溪受风雨云雷四
潭之水西流入之其西龙泉遂江水源出左右二溪至
李派渡合为一东北流入之经泰和江流澄澈故曰澄
江永新拔铁山出之牛吼水合龙泉之射洲江东流入
卷三十四 第 34b 页
之麻斜溪水合李陂溪水出西江口入之赣江又北经
永礼西报恩江发源宁都西北界古名濒水以汉孝子
欧宝庐墓救虎虎衔白鹿以报故更名西流合葛溪黄
竹溪白水麻江龙门江诸水流绕邑城下流为英潭其
南沙溪箫泷发源兴国界西北流合孤江储溪出庐陵
张家渡入赣江江水又北经吉安城东白鹭洲在焉宋
江文忠万里始建书院合习溪水(出吉/塘渡)螺湖水(出五里/冈冷水)
(坑)及横石江水(江西北/界吉水)安福之卢水发源卢潇山西受
永新之禾水胜业水及溶江(在永新/东界)合毛停水阔水郭
(出郭山上/通宜春)同水(出游/岭)赤谷水(出分/宜界)智溪(出宜春桑/田东麓)
卷三十四 第 35a 页
(出鸽/湖)东流与王江会源出陈会山之舟湖水合修水
于高江下达于王江又东流合泰和之禾水一名早禾
江经庐陵神冈山下同入于赣其自富田合明德水而
入者为庐陵之王江庐水下流与清溪水相合者为庐
陵之庐水赣口又北经吉水南为文江永礼英潭之交
会也江中有青湖洲二水绕之状若吉字故滩曰吉阳
县曰吉水又云两水交合如文故名之亦曰字水合义
昌水(出丈昌乡/上通萧流)阳礼永礼幽溪沙口诸水入之南溪水
出中鹄乡东流出柘口入之经缺江东流折北旧为王
峡镇江水于中而不淂溢合停头水(出七/里洞)暮瞻水(出/石)
卷三十四 第 35b 页
(牛/岭)自古山漕溪逆南流入者为仁和水自漕溪北入者
为莲花潭水经新淦西湄湘水发源高岭合秀溪水西
流入之蓝陂溪发源百丈峰合金滩水东流入之赣江
又经临江郡城南为清江水盖袁江赣江二水会于万
硕洲南绕城而北故名临江明成化末赣水暴冲蛇溪
水为铜锣江没田𤱔以干计直北流三十里与袁江会
于是临江城临袁不临赣也袁江者发源萍乡罗霄山
下为罗霄水东流至宜春西为稠江折而北澄清深碧
名为秀江合麟桥江(其源为清沥/江出老山)仰山水九曲水鸾溪
水经分宜南为清源渡合赤江杨江野江介溪竹桥诸
卷三十四 第 36a 页
水东流经新喻南为渝川县夲以渝水名唐后讹而为
喻西合严塘江阪陂江尽江东合距江(出分/宜)灼江颖江
(发源蒙山合八十/四源即太平江水)长宣江(出黄/缑岭)诸水几九十九湾八十
八滩紫洲东瀛洲联亘以障之下清江而合于赣赣 江
又北流至清江镇淦水发源离岭会沉香溪水一名閤
山水出羊湖西注之萧水亦名小阳水出古清泉里二
源汇于番甲由萧洲桥历萧滩镇东注之经礼城西为
剑江绕而北历苦竹杨林金滩诸洲丰水出称山东北
流由三溪会罗山之富水东流而受百斤湖(广百馀顷/溉田五百)
(馀/顷)株湖(长十馀里溉/田千馀顷)铜湖(亘三/十里)赤湖(广二里溉田/二百馀顷)平港
卷三十四 第 36b 页
(溉田二/百馀顷)诸水又会猴峰之槎溪水合流出小港口入
赣江江水北流雩韶水出抚州横汊河合隐溪水西流
入之过龙雾洲即金钟口是也杭溪水出介山汇为药
湖合瑞州水东流入之瑞州水自万载西南八叠山有
金钟湖东流为龙江历鱼鳞滩合康乐水东流经上高
南为凌江新昌之东溪来自奉新西溪来自宁州皆南
流入之合盐溪(在新昌/西门外)清溪秀溪(一名查溪有晋/陶渊明遗迹)白竹
(出高/岭)诸水又合滕江水受小水(出烟/竹岭)易乐水(出乾/陀岭)
口水(出蒙/山)六口水(出上/尖)石洪港水东流贲高安城南为
锦江一名筠河汉志曰蜀水分一支亘南城为市河东
卷三十四 第 37a 页
会于象牙潭受钟口(出荷/口)龙口(出蛟/湖)华阳(出新/小溪)喻龙陂
(出宋/山)梅口(出肃坊/斜溪)诸水东流抵新建界黄源(出箫/峰下)洞源
(出香/城山)芭蕉源诸水入之北流经南昌府城西为章江麦
源水出西山上风两池注梅岭下为吴源水合白石源
水入之宁州修水出黄龙山山与湖广通城县远连界水
行修远故曰修江郭璞谶云有水名修有鱼名倏天下
大乱此地无忧受杏苑水(出幕阜山/亦连通城)百万水(出大/湘山)武宁
乡水(出天马山连湖广浏阳㒷国/州及新昌界乃盗贼薮泽也)东津水(出州南/东津山)洪水
滩水(灌毛岭山下/田三十顷)鹿源水腰带水(出凤/皇山)过州城东受安
平水(出毛/竹山)鹤源水(出湖广连/界九宫山)及泰安乡敛口梁汉诸水
卷三十四 第 37b 页
东北流经武宁县南合义溪水官塘源港(亦名腰带水/出神童山)
鲁溪水南受清江(出银/炉山)长田(出牛/皮洞)杨浦石镬(俱出严/阳山)
(出三/卷山)北受茶培(出伊/山)东北受陂田(出界/仁乡)箬溪(出了/吉山)
受绩溪(出双/峤山)诸港水东北流靖安城西双溪水出毛竹
(㒷宁/州界)一支历南源诸都东北流达于追里一支历中
下燥坑达于桐城合流受桃源水(出九洞/南流)石掌滩水东
南流抵奉新与冯水合(出邑南/百丈山)尨溪水(出药/王山)华林水(出/华)
(林/山)萦纡西来入之而皆会于修水安义之尨江水兆州
水东阳新泾水合于邑东为三合水并蛟源(出寔/峰山)白武
斛源(二水俱出/靖安界)诸水东流合于修水又东北流经建昌
卷三十四 第 38a 页
县南合檀陂水云居山之枫林西江白沙云门诸水东
流入之又合珠溪水一名清树湾溪元和间出明月珠
大如鸡子即此连于章江会于彭蠡星子六溪十八湖
之水入之德安博阳川东南流入之又北为女免港德
化水入之港口白沙水碛初日照之灿然金色曰金沙
洲明师歼陈友谅之卒于洲上是为西鄱阳湖南昌城
中之水曰三湖九津三湖者苏国迤北曰北湖由广济
桥至港恩桥曰东湖同仁坊二小桥至两学宫抵水关
闸曰西湖总名曰东湖古称十里后仅广五里岁额鱼
课一百二十金明万历中郡邑捐纳禁不复渔九津者
卷三十四 第 38b 页
义取洪范九畴所以泄三湖水广润门二津惠民进贤
顺化永和德胜五门各一津章江门二津津各引水归
濠水关桥置内外闸湖水盈则放水西达章江江湖俱
溢则闭外闸使江水不淂浸入乃开内闸引湖达濠绕
广润章江德胜永和四门而东注归蚬子艾溪二湖出
牛尾闸趋杨家滩入于湖旴水发源血木岭过厓山北
流为巴溪又北为小勋溪过白水镇经广昌县南为平
西大河合南村石壁青铜诸港水北流经南礼西会沧
浪水(出新/城界)军港(出军/山)蔓翠湖诸水北流经建昌郡城东
州门为旴江说文日始出曰旴清明之意也一名旴姥
卷三十四 第 39a 页
江旴村有老母生三子服三铢衣喜食鱼日于黎沮泽
中取二鲤久之能变化遂仙去也合东江(出覆/舡山)石头港
水一名梅溪(出梓/木山)新城飞鸢水亦名悲猿港合省溪西
流入之东北流经金溪西合齐冈清江石门涂岭后车
(出韩/婆岭)东漕港请水经抚州东为汝江上流为金溪水
出上幕岭水色如金与苦竹赤桥亦二水合流由梦港环
城而北江广流缓渟潴如湖名曰瑶湖宜黄章水发源
箬源岭北流与军峰宜水合又北流与黄土岭黄水合
二水合而名县也崇仁巴水出临川山为临水之源出东
北流至严陀大盘山宝唐水会之芙蓉山之书堂十洞
卷三十四 第 39b 页
二水分流会于李河埠而与之合东流会华盖之西宁
水曲折数百里合青水东流道黄州有长桥束之水灌
则涌激如奔马过左港合罗山水东流合孤岭水北流
合天浮山水高峰山水石牛源水经白鹭渡为临川至
西津合汝水其北连矾水发源长江出黄塘桥东流入
之水比他水独重昔人取以充漏刻无差莭诸水相合
由金玉台出乌鹊石折而北过虎头洲至金鸡城东郡
三港水合金桥延桥桥水西流入之东北流合西落水
入武阳水进贤通济港水出香炉山流为九曲至减溪
湾合獬山之院泽水优游源北流入洪源湖一名日月
卷三十四 第 40a 页
湖湖有小山东为日西为月涸则二涨则一中有石滩
谶云日月湖明良将出石人滩合状元生东历回龙洲
连军山湖湖延袤五十馀里北为白沙湖与南昌大沙
小沙三湖接邑西罗溪岭水流为清溪合南阳水为青
岚湖与洞阳武阳合为三阳水至南昌东北入湖玉溪
出怀玉山西流合沙溪水平溪水又永礼溪源出福建
建宁盘亭西流入之过广信城南为上饶江西流合储
溪宋溪葛溪诸水(皆出/灵山)为弋阳江(一名/弋溪)信义港自福建
邵武分流入之西流合明溪水过桃花滩经贵溪南芗
溪水合箬溪湖陵戴星诸溪水过白范洲洲上昔产郁
卷三十四 第 40b 页
金香革故名贵溪也经安仁南为安仁江一名锦江亦
名云锦溪水云荡漾如锦也白塔河合王石乌石鹅湖
河陂诸涧之水与之会蓝溪水三源合流入之建昌之
卢溪水流百三十里亦入之西北流经馀干桐口滩分
二派西北流者由布村趋尨窟河受润陂水(三源一出/李梅峰一)
(出临川大梅岭一/出进贤赞王岭)过样林云雾洲至瑞洪镇入于湖东
北流者由八字嘴又分二支一受古埠水(二源一出贵/溪鹤岭一出)
(安仁洪/大源)趋冯田过黄坊合沙港水一由破穴入市河中
有越水波纹或圆如镜或长如练味甘且重陆羽取烹
茗谓味似镜湖水故名越也出西津俱会珠湖趋饶河
卷三十四 第 41a 页
口故老云馀干水国塞破穴则尨窟为大阿塞布村则
沙口西津为大河也鄱水发源江南祁门环中合大共
山之霍溪禾戍岭之柏溪及榔水岭武陵岭卢溪山诸
水西流出经浮梁东之梅村始容舟三十五里会天宝
水十数里会横槎港水至减家湾合江家山水南合历
降水鲤鱼桥水黄坛水柳家湾水西合大演水洗马桥
水尽鸠溪水流为昌江过景德镇经饶州鄱阳南为鄱
江乐平洎川发源德㒷洎山下洎滩里西流与大溪会
溪出江南婺源合浙江开化寅港水至湖口与长乐水
会水出天茅山合桐川横溪瑞港(出石/溜源)诸水至桐山港
卷三十四 第 41b 页
口合建莭水水出弋阳雾山下俱西流归大溪入乐安
江江水源出徽州芙蓉岭内河吴溪诸水皆西流入之
万年之殷河汇竹屯河文溪南溪诸水文书源出之九
足水注之而入鄱江江受北珠南珠枫木角尾大雷白水
水诸湖之水环饶州城西折而北至双港口分为二一
支西经棠阴镇出饶河口会馀干水入于湖一支西经
尧山港由老鹳港汇为乌坽湖出虬门入于湖是为东
鄱阳湖湖阔四十里袤三百里南跨南昌西接南康东
抵饶州尽为诸江之水古称彭蠡一名宫亭一名杨澜
近都昌者为左蠡湖近湖口者为土目湖北为皂湖白
卷三十四 第 42a 页
洋湖又北为西仓湖劳渡湖为白虎塘皆在鞋山(亦名/大孤)
山上下由湖口出大江此豫章水殊源同归之大概也
瑞昌芦泉鱼泉石房大梅溪白尨诸泉潴为赤湖流
为瀼溪东流九江城西入龙开河东通湓浦港白乐天
大听啇妇琵琶处南通濂溪港宋时周元公所寓也东
流入浔阳江湖口沙头港发源黄土岭接沙头河入大
江沙头一名麒麟河系明万历中增设湖口关税啇舟
往来所泊易以嘉名如杨港曰武曲港黄牛洑曰文昌
洑老鸦矶曰凤皇矶之类是也彭泽青山大洎诸湖瀼
子胭脂筲箕横山诸港皆滨大江此虽水之别入于江
卷三十四 第 42b 页
而在汉志豫章郡境内亦当随地以附见者䆒心水利
者盍详考焉
卷三十四 第 43a 页
九江府志 设关用钞法料船丈尺榷之自宣德四年始九江关与临清
淮安金沙并设户部主事分司监之岁周而代自景泰元年始至者自李
蕃始初以部题领精微批行事其奉 敕书并给关防自隆庆三年始关
时罢时复之时分司时易以府佐其遣分司不复易自正德五年始隆庆
三年命九江杨杭近府三关商税行各府掌印官收解其河西务临清淮
安浒墅委廉干佐贰五日一送贮府州库府州正验解移文主事稽查各
具数报部万历二年以九江关去府城二里许大江洪波激舟维缆无处
所乞照河西务等例诏许之今每季开府佐名谓之恊关然亦未尝与关
事 敕书仍令主事填单发九江府掌印官验收解如前例矣
船料不下五尺大不溢三丈六尺五尺钞二十贯五百五十有五钱四十
三文奇十之一(钞一贯折银三厘/钱七文折银一分)大则渐差上之初本色既折色既兼本
卷三十四 第 43b 页
折以为常(今每解至京必易钱钞入内/豕运库遂以有用化无用矣)诸关空而不课九江课空课脚船
凡船盐船大苗船速苗船上水输下水下水达行免船九尺以下者月二
行一丈以上者月一行馀行不免木箄无涨船不料涨船料如常船(今不/尔也)
划船达行旧课岁一万有奇累增二万五千两天启元年军兴用不足加
增课之半
嘉靖四十二年给事中张鸣瑞建言请移关湖口下抚按议未便添设湖
口厂算安庆入鄱阳湖往来舟船府佐董之以其料附关隆庆元年御史
张启元言湖口两山夹峙岸石巉阻无迂江水激励厉商遂罢湖口厂
万历戊戍春九江奸民冯万善先以领解麂皮胖袄入京耗蠹尽计无所
出与其党朱国泰熊文耀杨华春诱中人以矿税之利进湖关图上俞
之为遣奉御李道万善等号为本头翼以都下无赖秋九月至湖口始立
卷三十四 第 44a 页
厂初料船中分江关额抄既见货税可居奏请征商遂有督理湖口蕲黄
安庆之号括行旅舐肤入髓稽盘泊久暴雨疾风漂没相继风激涛奔舟
维絷不及施有阑上下者辄张弓火射之痛哭之声不绝开黄牛洑为文
昌洑杨港为武曲港拦佗鹅洲八里江名为蚁舟实令近岸得洞悉货物
之底里而锱铢算之巡拦刘世臣追粮舟入湖不及驾言南康纵之奏入
有 旨逮南康守吴宝秀星子令吴一元巡司某逮之日宝秀夫人投缳
死壬子武林葛寅亮兵备江州绝道使不受馈遗檄守备江西同知湖口
县为约束时缉其横魁毙之狱次者椎楚囊三木市中先是税厂独本监
功令见者咋舌葛下车发禁缉告令数十楮重揭之厂壁商民始知有宪
台纪纲矣久之抚按交章奏请撤监税最后道亦自辞诏暂令南九有
司领其事以其金钱附省监潘相泰昌 登极尽罢之
卷三十四 第 44b 页
事宜志 事以时起以时救不可预然而历观前画以迄于今举所举杜
所杜无以异也敏者以有馀玩者以不足
民耕而穫即乐岁不赡也益之以楚乃赡官无囷仓家无盖藏负米而入
市携量而出籴一有缓急不五日城中食尽矣宜官为常平以储之户宿
岁粮社榖隶于公则耗隶于民而官稽之则困主者莫如官为之所以储
之而主者在民籍其数而勿稽也
徵粮投匮户胥算之管库者守其藏以为出纳邑所同也差书所独也兼
算掌出纳而邑无藏矣非惟无藏也并无数非惟无数也并无钱榖然固
结而不可解者何也差书之始进有豪焉捐金以为之费费于官曰公堂
自官以下役于官者无不贿也约五百金而官之不肖者饵其半然后公
帑惟豪所为矣比始痛革勒在丹书城旦其胥而甚昵者罢其令然犹得
卷三十四 第 45a 页
无有耽耽者乎南康有差书九江有差书九为甚九江之差书瑞为甚
民无逋粮易徵也而漏卮于透支其弊始于胥史而成于官透者多役人
之岁食与各兵之饷透一岁则尅什之二二岁三岁则尅其半尅其半者
此其不肖不独在胥史也均一岁而与夺异均一役而迟速异或预食数
年之饷或经数岁枵腹则贿之至不至与夫胥史之为也是在令
透支而钱榖耗兑支而钱榖淆胥史尽岁徵之有以饱乾没而出空由以
抵之令无贿者自相兑又或乘急而质其由或乘县令之瞆而冒两由质
由与执由者杂冒由与本由杂而钱榖如乱丝矣杜透不杜兑害未已也
卫屯兑支其乱尤甚岁额子粒二万三千四十石有奇除军舍月口粮坐
抵一万四千九百九十四石有奇外实徵八千四十六石又除运军粮票
兑销外实徵见米三千一百八石有奇听给官军俸粮其豆麦折银亦除
卷三十四 第 45b 页
坐抵兑销外每年实该折银七百两有奇德给各官钞锒囷有馀粟帑有
馀金而今官军有枵数年之腹者又兑支乱之也今总覈而出纳之外有
军三有分数具亲为比徵而贮之郡库以时给
国初战争之馀民多死徙田芜秽发卫士耕而戍之其后流徙之归者畬
所弃若高衍腴沃皆卫屯也久而卫官并吞其业贫军鬻其业奸军展转
其业今惟供士民之诡蠹而已葛屺瞻始清其受屯之人及馀丁而籍之
余再籍之然不足以塞窦十之一夫屯既不必耕而卒既不必屯矣一卒
之田私受授者为缗二十以上三十以下以平值算之有三于此者若官
为鬻之而取其岁粒以饷卒卒之复更饱而国且得金钱十万又得择趫
卒而食之矣即不然著屯者保任既明人图其貌令无得朝甲而暮乙其
尤愈于籍乎即籍也五年必更覈之
卷三十四 第 46a 页
盐额岁二万二千引(每引六/十五包)今不能什之一巡缉之役逼徵其私而罢民
士驿骚其业奸牙空其赀无赖伺其来为罗囤户擅其不来为利商俱告
改他贩而额犹在则潜于柄鹾者悬为县官考成即督檄如雨终不至浔
盐终岁涌贵或船馀小贩水经陆负时小泊而巡役暨无赖子籍鹾禁禦
而夺之不察者或以为法应尔夫法岂肥奸而淡民也哉故浔盐之壅不
在商而浔法之行不在私(近为开官店禁水巡地棍之需索于商者革郡/邑衙胥常例止令投单于道听商自择牙人道)
(为填簿如更欲改择则更报之严绝豪有力及罢民买囤及压契套契诈/欺诸弊诸弊既绝而商不以额至则罪在商矣具文鹾使者严督究商)
德化马价三十有二益以关差十金糈无厚焉者而马愈困牧人愈逃匿
何也黠者养马而利于佥家温者以为岁更无岁不佥无佥不索货货饱
则仍代为任之以一马而代二马之任而马乏不能货则必贫者也则令
卷三十四 第 46b 页
任之而马逃盖自胥史里甲至于马户无不利佥报者也德安民乃愿以
马归里余张檄众访之咸曰便乃著为令通行他邑领价于官而雇民于
市官不得佥报市不得索货矣关金四百有奇旧为郡私吴守养源捐以
济马(檄曰㩀德安里递桂嘉盛等呈称愿认县邑差马前去雇募市民走/递不致违误照得各都里递散住乡村焉能身自养马以供驿传之)
(役纳银于官而雇差于市自为良法无奈德安累经不肖之官加以胥史/习为掯侵之弊所纳之锒入于官帑而不发于马户或行半发或每马县)
(官扣若干胥史扣若干即其扣而后发亦须央情托分一马所得不过数/金而欲供终岁络绎之差马户安得不逃马户既逃势必报补则又以佥)
(报为奇货遍诈富民或户房与马户串通故令之逃又行佥诈而其所佥/诈者即前所纳银于官之里递也是里递既纳官而雇役又被诈而受殃)
(前后两重不如仍归里递自养之便故有此呈不知里递即自认养马亦/不能不雇市民但使市民不逃则佥诈自绝其所以逃者以领银之掯勒)
(短少也但使领银不掯勒短少则市民自然不逃至于兵房马户之串逃/而佥诈者以其佥之于官也但使一里递认定一市民则佥诈自然可杜)
(今当以一百一十二号之马配定一百八十里递某里第一甲雇马户某/人第二甲雇马户某人当官派认投状注册投注之后某甲之银即与某)
卷三十四 第 47a 页
(马户当官交付马户不得于受雇之日故行掯勒亦不得于受雇之后复/行推诿里递不得不行审实将无身家之人致有逃亡亦不得推称私兑)
(延挨搪抵致马户有所藉口以误差使其后再有马户欠缺亦即于原认/里递另雇充役不得于各里递遍行佥派至于里递原有额编养马之锒)
(不烦再派里递不得藉马为名私派各花户帮助银两如有此等许诸人/首告枷号究罪若此则马虽养于市民而不可得而逃责虽承于里递不)
(可得而优银虽交于当官不可得而掯庶有瘳乎至于在县之马价十七/两通远驿之马价十四两尚须一槩摊匀以均多寡在县之九十二马与)
(通远驿之三十马尚须每季轮番以供劳逸此本道面谕桂嘉盛等而皆/以为便者也然而法欲宜民事须博访里甲一百八十人未知皆如桂嘉)
(盛等一十八人之咸以为宜否仰该县官吏照本道行牌抄写十九榜其/一榜县前馀则每里分与一榜榜右粘连空纸一段令各甲皆填注姓名)
(姓名之下皆填注或<折 t="33"/>便或不便牌限三日内遍发各里五日内缴/既而里民咸称便德安湖口及饶州之民各愿比例遂通行之)
马不佥报矣而引马折马恤马不除犹困也马户吐刚而茹柔势不及则
玩不应以困行者势及则为行者所困役夫亦如之上官之承舍达官之
奴隶异省之邮符皆害马与役夫者也郡邑不能抗无如验号于道而严
卷三十四 第 47b 页
覈之验号于道而吐刚犹无益也
曹翰克江州堕城七尺今城或非畴昔然睥睨不计焉丈而已其因山累
之者跛牂牧之江沂艨艟可以及陴此法所忌也张直指议崇四尺度税
羡四千有奇张去左藩贷以饷宗遂不果诚欲巩之终不果已乎
黄梅德化错壤而殊省盗与民俱不可问此其小者也浸假江上有事其
能指臂使而埙篪应乎一瑕则俱瑕矣吴守秀议以黄梅归九江郡遇有
盗起南北夹攻之议虽不行不可易也
讼之无情无如盗与七杀讼杀者必令其负尸而验之市人及邑门郊人
及郭门验弗踰日平委佐验伤与陈牒合则理之虚而不合则存其词而
籍之以證再讼令之职也本窃而词以劫者未窃而词以劫者舍盗而指
卷三十四 第 48a 页
其雠者与盗通而诬人以货者捕之与盗市者捕之噬人者煅炼人者告
盗而与盗解而自息者公举盗而以为私者公保任盗而以为私者明者
难聩者易悍者不再计此可以观政矣
江防之役遏其下河则无优守备之获盗者令必无刑焉而送道面谳之
则无朦
陈氏之馀聚族而居洪上下者阻而逋盗悍而犯禁轻而易动虽然犹喜
其朴也信之易孚惠之易怀信惠既行威之易威也瑞昌据其口缉捕馆
处其腹安得良吏而与之
瑞兴乡立而瑞人跳而为兴而粮不可催肇陈口缉捕馆立而奸不可问
夫肇陈系衔于楚而兼辖于江其役与糈二省共供之其贤者不至不肖
者与衙胥交手而肆其虐既援江以虐江复依楚以抗江是官为衙胥役
卷三十四 第 48b 页
而辖是官者为官役也起柯陈之衅者必自此矣
两省交辖其势固然莫若罢缉捕馆移瑞昌县治于肇陈或属之江或属
之楚皆可异日必有思余言者
卫军分直信地向无一人戍者官司经临则或先以少钱觅土人应须臾
防馆江巡则其胥先告卫军随以往若无失伍然幸其不常戍诚常戍是
即不靖于江者也余尽撤其军千二百人归营团之有三益夫训士则无
如躬矣驭轻则无如重矣弭盗则多一窦无如杜一窦矣
烟墩 正德间江上多游寇兵备副使冯显十里设墩效边陲之制滨江
十馀所白石矶一回风矶一柘矶一茭石矶香炉墩时家路口一官湖一
凤凰山高庙一赤湖港一江南地形蛇曲林木密蔽水气昏暖不便侦瞭
寇之来也以舟乘风之便待举𤇺火缓不能先墩无所用之今废
卷三十四 第 49a 页
庐江四辨卢藩之言辨矣然亦东汉地理志水经注浔阳记周景式庐
山记有以启之尝即其说求之所可疑者六焉其一山海经言三天子都
在闽西注云在歙东浙江出焉水经言浙水出三天子都注云在黝县乃
今徽州之境秦鄣郡汉丹阳郡故鄣县地庐山相去数百里而谓之天子
都然则庐山在歙东耶亦有所谓浙江者耶其二山海经言庐江出三天
子都入江彭泽西水经言庐江出三天子都北过彭泽县西北入江汉书
地理志宛陵县彭泽聚在西南又豫章郡有彭泽县禹贡彭蠡泽在西是
彭泽聚与彭泽县为二地要之远于柴桑庐山安得以为名耶其三西汉
郡国志注云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又汉庐江郡即令庐州安庆地皆
不在彭蠡西卢藩曰庐江在彭蠡西涯何耶其四秦无庐江郡汉初亦无
庐江郡郡立于汉武帝时周景式庐山记浔阳记曰庐山秦属庐江郡何
卷三十四 第 49b 页
耶其五浔阳本以蕲之浔水得名在江北汉书郡国志注云禹贡九江在
南地与枞阳接庐江可以有浔阳浔阳安得有庐山耶其六汉时庐山南
北皆豫章郡柴桑县地属吴国不属淮南三国志周瑜治兵柴桑不言浔
阳以江南惟柴桑也是时柴桑有湓口关其后晋惠帝元康元年始以豫
章等十郡置江州无浔阳其后永兴元年始以庐江之浔阳武昌之柴桑
置浔阳郡治江州其后安帝义熙八年省浔阳入柴桑县其后唐又改柴
桑为浔阳县然则江南有浔阳盖晋永兴后事方浔阳隶庐江时不在江
南及移江南时不属庐江卢藩曰庐江有浔阳浔阳有庐山又何也或曰
以庐山之为南鄣也后遂传会为天子鄣以合于山海经不识然否蓉塘
纪闻王莽以豫章郡为九江柴桑县为九江亭则九江之名讹也久矣
卷三十四 第 50a 页
上饶知县李鸿封禁考略
要害信古荒服所谓吴头楚尾是也秦尚为不垦之土汉武帝征闽越
由分水关入而道路始通不及贡赋东吴始建郡治析为二县历晋至唐
徙废不常乾元初信州始有画壤云宋平江南分为江东路于铅山分水
关置驿由崇安入闽又于永丰柘阳关亦置驿由浦城入闽是为二大关
相去数百里而其间空弃数百里在分水崇安之东柘阳浦城之西者则
所谓封禁山是也在昔寇乱大抵由此酿衅是以传禁不通人烟入 我
明而始益严扃钥因以得名其隶建宁者姑未暇述其在广信者实名铜
塘俗传产铜殊未可深晓今江西通志及郡志皆云此山在府南百里险
绝陡峻称为一郡要害山有九井幽路偪侧须备历险阻始达馀则不可
复入矣人迹既远平陂远近皆不可得而知也峭崿蒙茸攀援藤萝仅得
卷三十四 第 50b 页
至半卑者则汇为水泽临为绝壑毒龙猛兽之所居也 前世传此山周
围数百里实广长各三四百里北东西三面则属广信属邑之上饶永丰
玉山南东西三面则属福建建宁之浦城崇安虽绾带三省而去浙尤为
密迩永丰小路一通衢之江常一通处之龙景皆仅数十里是谓三省之
交其在分水柘阳二关别有小径可通往来者往时大盗叶宗留邓茂七
陶得二等令其党阴通间谍人不复知载在鸿猷录可考又自铅山接弋
阳贵溪别通邵武延平建宁三郡皆在万山间远者相去数百里近者百
馀里嘉靖四十年卲延山寇突至贵溪江窑山所经弋阳亦被焚掠皆由
此道赖都御史谭纶总兵戚继光击却之即其地也水脉数十条总为三
支一支合上饶永丰经贵溪卞流入湖而合于江一支合崇安浦城由福
州一支自永丰至江山会台衢经钱塘皆入于海此其壤境相通之大槩
卷三十四 第 51a 页
也 封禁一山有内外新旧二处其界则始前代永乐宣德间矿徒入山
久之矿乏山崩没死者甚众今名陷坑俗名陷人坑此为封禁内山之门
户也自此而外如叶坊舒里已坑与永铅二县所属各隘诸土名不可胜
记则自正统讨平宗留之后槩为设禁今己尽成宿莽矣内山深邃奸宄
易于托迹非设外禁以固护之则寇盗冒险一入即可列栅自守因以其
间时出剽掠为害滋蔓矣 前白此山径路稍通之后即为亡命渊薮其
始托名采木实则利于铜铁或妄意其间有银矿也考之往牒大抵盗首
以此诱聚流民流民不知从而蝇集始则各挟所有以铜铁贸易往往相
矜以利又割取自长之菽粟或击鲜烹肥恣意无禁初不忧其乏己而积
久食尽于是劫之为盗自相部署出没无常实计出于无聊耳 凡盗入
据旧巢见在不烦再辟且山居饶材易为营创游手好闲者所在而有利
卷三十四 第 51b 页
之所在人必争趋旬月之间数万之众可立聚也山故多铜铁可成矛戟
藤竹之属可为弓矢[竺-二+稗]盾以战以守隐然一巨敌也仰攻深入岂易为力

历代法令 唐郡治初开为乱者众史载唐季群盗依以为巢宋范汝为
内讧闽邵延间有贼党据此造器械以助为自范寇平后始立诸寨闽志
备存后之增设诸隘自此始元时尤为盗薮法令最严常虑宋室遗胤有
潜入以图兴复者是以累加防守逋民逃匿辄加重刑或合山焚之 国
朝 上遣大元帅胡大海经理东南诏以上铅永属广信福建以浦崇
属建宁浙江以江常属衢州龙景属处州禁互相侵越以此山独当三省
之中非荒度所及第令封守如故而已最后草窃时发乃因有司所请以
上饶四十九都五十二三四等都永丰十五十九等都铅山十三等都每
卷三十四 第 52a 页
都各置十堡添设里老画地盘诘不许阑入犯者处以极刑家属流放
永乐十年诏三省会议铜塘果否荒僻不湛建治据实以闻时各省会
勘如前惟令各县分别所隶驱逐逋匿每岁本府行上永铅三县会同福
建浦崇二县官查考一次详报各该上司即有疏虞 奏闻宣德七年
浙江豪民顷三等聚众潜入铜塘又于四十二等都地名包公尖五十都
地名横山头五十三都地名洪水坑等处起立垆场一十三座聚众万馀
因而流劫抚按三司临勘具 奏寻 敕福建行都司合兵擒获槛送伏
诛 正统七年浙江处州贼王能郑祥四苍大头叶宗留等聚众千馀入
山盗矿十年掠永丰调南昌前卫广铅二所官军及六县民壮与王能等
战官军被杀者甚众永丰知县邓颙同老人余斌入山招抚贼首王能等
三十五人德命给与剳付将永丰二十四都瘠荒田地给与耕种以充快
卷三十四 第 52b 页
手恊同六县民壮于永丰之横山头设教场以时操阅复令以计诱郑祥
四苍大头等三百馀人悉斩于永丰之十五都独宗留等与其部下遁去
十三年二月宗留聚众盗掘处州少阳坑九月历云和至政和之少亭皆
无所得谓其徒曰与其取于山劳而无功孰若取于民众从之时馀党尚
数百人势遂复振攻掠政和县还庆元遣人招龙泉良葛山人叶七为教
师由浦城流劫建阳所过焚掠分众扼守铅之车盘岭行旅断绝闽贼邓
茂七亦起于邵武东南大震上命都御史张楷偕都督刘得新陈荣帅
兵往讨闽寇至广信宗留率其党时出抄掠楷留不敢进闽中日益告急
浙江藩臬请楷便宜移兵先击宗留可无后顾江西按臣亦言叶寇近咫
尺危在旦夕大臣为国家排难专之可也楷不知所从有指挥戴礼奋身
愿往剿之楷乃命率兵五百以往十三年十一月贼至黄柏铺戴礼兵击
卷三十四 第 53a 页
之死伤相半宗留衣绯率众前中流矢死官兵不知为宗留也贼退奔入
山复拥叶希八为渠帅劫车盘岭率众驻十三都欲由铜塘回浦城都督
陈荣谓楷曰受命讨贼今延平事急而铅道不通大军密迩二贼并炽今
遣部将往朝廷谓我辈逗留将若之何楷不得已乃命荣率兵二千与戴
礼合至铅之祝公桥军无纪律猝遇贼突前邀战官兵大败荣礼皆死楷
惧闻刘得新己率江西兵趍建宁遂取道径往闽中行委浦城县丞何率
军快数千永丰县令邓颙亦率本府六县民快以应十一月十五日与希
八合战横山败绩颙被执不屈骂贼死镇守侍即杨宁时在会城乃与三
司议调南昌前卫及广铅二所官军并集六县民壮会于横山相持数月
仅无亡失而已 朝廷闻败遣尚书金濂宁阳侯陈𢡟保定侯梁瑶平江
伯陈豫等率京营及南直江浙等兵讨之以中官曹吉祥王瑾为监军兼
卷三十四 第 53b 页
制三省吉祥等素作威福濂等以计留之于浙而与𢡟及郎中陆移兵驻
广信分道入福建未至希八乃使人从铅弋间道厚自结于茂七互为声
援此入彼出官兵首尾不能相应楷至建宁屡战时有小胜辄以捷闻会
贼党适有内却楷阴以计招下其党张由孙罗汝先等许以擒贼立功由
孙等诱邓茂七出战败死并擒其侄伯孙与家属悉俘献 京师闽寇悉
平希八以失援势稍弱然犹据铜塘且耕且守已而复由浦城政和与陶
得二杨希陶秉伦等合掠处州及金衢等处诏令张楷移师讨处寇楷
至有千户沈俊者自言其部下皆丽水人亲属多陷贼中遣所亲信以往
宜可得要领楷从之乃令入山晓谕至以老母百口为誓得二出见楷优
加赏赉令招馀党希八寻亦出降始知宗留已死濂等时在广信得报亦
以铜塘寇平闻遂罢兵因与守臣会议善后事宜乃奏以附近民山凡去
卷三十四 第 54a 页
铜塘数十里内者悉加封禁如上饶五十二都三堡至八堡民田粮七十
八石及五十三四等都东至永丰十五等都西至铅山十三等都山塘地
皆不得耕种录居民通贼者尽行诛戮家产入官被寇者量行给复徙之
他所浦城崇安视此例凡诸洞向通往来之路悉甃石为障馀当溪水之
冲不可施以人力者仍如宋元故事于上饶设高洲枫林张湾永丰设谹
山军潭港头凡六隘择素有恒业居民充为老人添设快手月给口粮令
各分守信地统以寨官随军操演禁不许停插异郡商民及于隘内往来
以月之朔望申报违者籍没戍边自是禁防愈密而地方始得宁息矣
正德十年奸民某者始在外山盗木渐入内地采铁聚众应铅山民周吴
李为乱巡抚都御史韩雍督兵征剿尽获乱民因即旧界立石示禁每隘
各立寨官复益兵快劄诸里老恊同管守 嘉靖三十四年南昌人某同
卷三十四 第 54b 页
方士陶仲文奏请重建许旌阳铁柱宫因言工费动以万计今帑藏空虚
实不能给请以广(信/封)禁外山所蓄树木采取庀工不足则以平洋坑所产
矿银助之得请仲文又以箓法得幸持之甚急该部覆行抚按勘报三司
会议皆言平洋坑封禁山皆从仙霞岭发脉南干自草萍直走 留都载
在天下舆图及朱子大全可考也开凿贻害请为万世培固 陵寝为地
方拯活生灵亟赐停止奏上 肃皇帝未之许也会阁臣揭言鼎建真君
宫宇凡以祝 皇上无彊之福也人臣仰荷 国恩即竭帑藏捐私财助
之固所不恤况乃取于山林之产乎顾以伤动龙脉上关 陵寝非臣等
所敢任也不如令江西布政司发库金数千建之便上从之言者亦不
之罪 四十一年龙游人祝十八聚矿徒数百从江山经玉山程村往浦
城欲邀众分劫平洋铜塘为官兵所拒不得进退至常山复振集四百馀
卷三十四 第 55a 页
人杀伤县兵突前至草萍过玉山屯吴村令其党余狗为觇为柘阳巡简
司所执事闻巡抚江西副都御史胡松奏曰今广信上永二县所辖铜塘
平洋地方绾带衢建实当闽浙之交有岩峒溪壑之阻擅铅矿材木之饶
为方可数百里正统间闽贼邓茂七等盖尝盗冶其中知县邓颙追捕被
害该前守臣请兵剿灭遂将前山封禁内有官民米七十馀石议令该都
十里均赔其后输纳不前复奏令均派槩县有籍可覈自正德以及嘉靖
之初闽浙诸寇往往窃㩀地方居民被其蹂躏至于累年而后定即今流
棍乘江闽用兵多事之时紏党操戈托名盗采意实伺便劫掠臣会同巡
按江西监察御史陈志查得铜塘山场之与平洋坑均为盗所垂涎而平
洋坑地尤浦城江山二县之界重山复岭叠嶂层岩一转折十数步之外
即主客尔我不相睹接凡兹丑徒潜伏草莽俦侣后先则为道路之行人
卷三十四 第 55b 页
俄而暗号一呼挺戈齐奋则数百千人可立而聚往江常浦三县各相视
为秦越且地方奸恶亦多观望成败幸其得开则可随行分窃以自为利
是以甘心为之耳目居停接济者亦复不少㑒谓必须比照汀州武平之
属岭北潮州程乡之属漳南故事而以福建浦城浙江之常山江山所属
之盆亭溪源高泉仙霞小竿诸巡简司悉听江西分守湖东道管辖提调
责令盘诘探报可以先期为傋如遇各贼屯聚一体召集乡兵首尾应援
阻截遮击势盛则移文建宁兵道严金衢温处守巡各道速发援兵恊力
驱逐违期者听江西抚按参论仍乞 敕下兵部查议果于事体可行请
 赐不坐名敕书一道专令分守湖东道参议驻劄广永丰县治训练营
乡等兵控扼禁缉逆折潜消幸今永丰缮造有城落成伊迩可以屏维藩
翰其于闽浙三省抚按司道止于文移往来一切参谒仪文截然无与庶
卷三十四 第 56a 页
乎于事可豫于官可常于职不旷产贼之源稍清而受贼之委可疏而塞
矣疏上敕下兵部如议万历二十八年江西矿税窑木腾骧左卫百
户赵应璧奏臣同土民俞文刘安袁仁吴华等亲诣本省德兴玉山等县
地方勘得云雾山场毗连开化等县山势陡峻内有鲁坞源小葫芦大葫
芦东坑雷坞大满野猪塘等处穿心四五十 里周围百十馀里遍产大
木森肥矿沙涌盛官不徵粮民不佃种向蒙总督浙直江西都御史刘畿
于本山分水四至之外地名荒田坞仓坛西源黄冈岭界立牌封禁蓄养
此木数百馀年若有以待 皇上今日营建大工之用伏乞 天恩加敕
潘相督集杭芜木厂商牙将本山官木大者解为三殿之材小者著商
变价又可增课数万两等因奉 圣旨这奏内江西山场地方出产大木
或可三殿有用不必差官以滋骚优就着本省钦差督理矿税开采木窑
卷三十四 第 56b 页
事内官潘相会同抚按等官查勘明实具奏解部应用其浙江官山等处
出产土回青便着该省钦差开矿内官刘忠会同彼处抚按等官查照开
采解进应用立限与他该部院知道广信如府陈九韶议以是山自叶宗
留窟穴盗矿以来虽久已封禁安辑而不轨生心利孔者窥伺而动今若
开山通路木植渐空砍伐之场便为矿场势必弃采木而争言矿利矣山
势颇阔随其指向矿脉何处不可开挖始犹报监开矿为名久之奸徒聚
结累月连年官未必收其什一之利而搆争优攘之乱皆由此始于是抚
按会议于广信府所属七县包纳山价银三千两续议加增土产折价银
一千两一并解进助工其土产折价岁以为常事竟寝
卷三十四 第 57a 页
吉安志徭役 旧于十甲之内十年轮当一差虽曰一劳九逸顾其应直
之年数繁役重力且不胜况以民事官入役之初常例费已不赀而责办
于上需求于下有编银一两而费至十倍百倍数百倍数百倍者苦乐不
均于是豪民巧为规避户之低昂吏得私易之而低者反昂昂者反低民
之穷困十户而九隆庆间始易为条编分均徭里甲民兵驿传名曰四差
计四差之银通融各为一则摊分十年输纳斗库诸役出自官募夫一分
为十则役轻徵价于官则民便轻重通融苦乐适均则差平而吏不得持
低昂之柄是宜乎万口称便矣然议者或谓旦旦而号之农商无终岁之
乐户户而比之县官有敲朴之烦则不若徵其价而仍复轮差为便斯盖
长吏自为计之说也夫十而一之孰与夫一而十之矧齐民朝不谋夕谁
乃岁积其一以待十年之输也今岁输十之一役轻易办一输之外民可
卷三十四 第 57b 页
闭户而卧孰谓其无终岁之乐耶其视轮差之岁苦于弊多费重以致鬻
儿破产者万万相悬矣大都兹法之行利于下不利于上利于编氓不利
于士夫利于闾阎不利于市胥必欲维之而使不变其说有二夫议法者
始乎宽则其将毕也不弊盖始事亦尝从宽议矣后乃一二沽名者减其
数以悦上上之人从而悦之于是数覈而用不舒夫千金之子尚交而市
义犹且见大而捐其细眇况乃主一郡一邑顾使之秤薪而数粒束縳之
若湿薪然岂可久之计哉又兹法之行本以恤民而所官募之人若库役
斗级禁子扛夫之类此岂独非民也不损其直而使之微有利焉斯皆所
以永条编之法者是在乎良有司加之意耳郡民诚蒙条编之利愿百世
守之弗易惟就中少救其偏敝可也倘舍此而复轮差则何异夺祍席而
涂炭之仁民者其必不忍于斯矣
卷三十四 第 58a 页
赣州府志 成化十九年以闽广交界盗贼生发于会昌龙南石城设守
备行司安远瑞金设堤备行所又于会昌设长沙营设羊角水堤备所龙
南又设堤备行所成化二十三年流贼攻破信丰县城江西巡抚李都御
史昂请罢原设会昌守备改设参将统领汀州及武平上杭各卫所官
军并赣雩兴宁民兵共七千员名驻劄会昌防禦弘治四年以地方宁息
议裁参将照旧设守备官嘉靖十五年南赣督抚王都御史浚疏请设坐
营官于镇城专司团练嘉靖三十六年范都御史钦 请复参将嘉靖四
十年陆都御史稳因广贼张琏称乱兵权无统会题改南赣参将为伸威
营副总兵原统部下南赣雄韶惠潮汀漳郴桂抚吉各府卫州县军兵三
干驻劄平远县以便调度其南赣参将改设守备长沙营羊角水各添设
把总一员嘉靖四十一年江西纪功段御史顾言题改副总兵为镇守总
卷三十四 第 58b 页
兵重其事权仍驻平远后两广军门急在防倭移总兵于潮州嘉靖四十
三年吴都御史百朋议得潮州相距南韶诸郡道里甚远如使水陆二寇
俱发总兵何能兼制倅应南赣内地应照先年复设参将统摄赣营汀漳
南韶郴桂长沙营羊角水堡等处守备坐营把总等官专一防禦山寇仍
听总兵节制其南赣守备应行裁革隆庆五年改建参将衙门于镇城万
历四年江都御史一麟剿平黄乡贼巢奏设长宁县议将长沙营把总调
守长宁
屯田 论曰赣卫所屯粮岁计二万有奇将以充军实禆国计也乃今岁
额不充一军以上率仰给于有司军未赡而民已告病此其故何也曩谓
屯官之倒持其柄也书识之窃弄其权也豪强之并兼其利也岂不诚然
乎哉年来出内属之有司矣而敲朴未省逋负犹多又何也得无以积弊
卷三十四 第 59a 页
相沿久则难变耶夫屯田一人止许一分一户止许二分此成法也占种
屯田典卖屯田与人至五十亩以上军发边卫民发口外此明例也法例
昭揭如日星而军若民公然弁髦之豪强之有所冯者占田二三分甚至
五六分积岁应纳之粮分毫不输无敢诘问其他城社之奸敢于包侵巧
于影射晏然坐食而公家之赋若罔闻焉所苦者直一二贫军耳债家既
夺其田复重其息粮则令之代比差则令之白当追呼逼迫即庐舍妻孥
不能保安问田之有无加以驾运之赔累杂役之奔驰奈之何其不逃且
窜也 高皇帝度诸道膏腴田土分予卫士使各屯种以自食其力载之
鱼鳞图册纤悉具备宁料其法敝坏至此极乎兹欲穷源及委查照鱼鳞
老册根寻原屯坐落一一踏勘丈量系原业者仍归本主系典佃者即令
退还其逃绝荒田另召馀丁承种屯额既清屯政自举一切奸弊将无所
卷三十四 第 59b 页
容矣然此一大更革非饶有才力不能任非假以事权不可行非迟以岁
月不克就谈何容易无已则以一岁官军俸粮尽数扣兑递年卫官造册
送府查覈扣兑屯粮既尽然后取补于有司是或一便也不则令屯军当
秋收时俱纳本色上仓即充每年积榖之数扣银在库给军盖屯军上纳
子粒此 令甲也亦一便也若曰扣兑有磨算之难责之能者数目不患
其不清纳榖有守候之难监之有司入仓不患其不速是在处置得宜耳
虽然立法易行法难行法于一时易行法于久远难何也以行法者不皆
立法其人也即如万历间郡丞祁公汝东目击运军之苦建议以田定运
田分上中下三等上田连运三年中田二年下田纳徭法初行时简易直
截上下称善公去而法稍变矣欲变法而先去其籍矣籍去而田则贸乱
互相推展矣以肥为硗以成熟为荒废每至临运猾者巧脱贫者泣隅驱
卷三十四 第 60a 页
之上运如赴汤火卒之运事败而官与俱败是岂法之咎哉嗟乎有治人
无治法盖自古记之矣
盐税国朝天顺五年户部陈郎中俊叶都御史盛题称江西南安赣州
二府相去两淮窎远溪滩险峻盐商少到军民食盐全仰给于广东商人
有愿南赣二府发卖者于南雄府每引纳米二斗折银二钱充饷而后出
境成化间本府佥立盐行每年徵银四十两谓之水面弘治九年金都御
史泽驻节于虔有兵事加水面至百二十两正德六年兵备王副使秩议
得广盐先蒙两广总督衙门诈行南赣二府发卖南雄照引追米纳价类
解梧州军门充饷今议许下袁临吉三府发卖由南雄曾经折梅亭纳锒
止在赣发卖者免税下袁临吉者每十引抽一引闽盐自汀州过会昌羊
角水广盐自黄田江九渡水来者未经折梅亭纳米在赣发卖每十引抽
卷三十四 第 60b 页
一引装至袁临吉者每十引又抽一引以助南赣军门军饷正德九年题
奉 钦依广盐止于南赣袁临吉仍行淮盐正德十二年都御史王公守
仁疏请通盐法暂行袁临吉三府事宁停止嘉靖五年都御史潘公希曾
复题广盐行袁临吉地方经南雄太平桥税过者每十引抽一引半未税
者每十引抽二引每引折银八钱贮府库以备军饷及南赣卫所官军月
粮各堤备官军口粮之用嘉靖十三年巡盐御史执奏覆议仍旧嘉靖十
五年都御史王公浚奏除袁临二府仍行淮盐南赣吉三府行广盐抽税
如前以十分为率量存其二以备军饷支用八分解部济边万历十三年
巡盐御史力请改吉入淮虔台疏争之户部从中持不决下两藩议广东
屯盐佥事陈公性学议得广之盐引每岁一十二万有奇其行于江西五
府者强半自袁临之路不通盐多壅滞民困渐滋众商方纷纷求复袁临
卷三十四 第 61a 页
旧额乃今忽有改吉入淮之议不益商民之困乎夫江广地方控带群蛮
襟会百粤桴鼓之警岁常有之兵馈多取给于商税以南赣吉三府之民
岁且消盐二十馀万计税饷之所入大约吉安十之八南赣十之二若以
吉安复食淮盐是十去其八矣饷将焉赖哉况保昌县虚粮数多先经两
院具奏以盐税抵补五千五百馀石数十年来民获苏息此行盐之利也
又南雄原有黄田江南大坊等处抚民强者驴载弱者肩挑咸藉通盐以
资衣食东海之良民新民撑驾艚船以供日用若改吉入淮之议成闭塞
西关货积而税减不惟两省兵需无出保昌浮粮何以抵补新抚负贩之
徒何以倚赖二十七场之灶丁家口必束手坐困而百万船夫生理无依
奈之何不穷且盗也夫盐法之行固以利国亦以便民南雄地方界连南
赣二府而南赣又接壤于袁临吉安其盐顺流而下计日可至势易而费
卷三十四 第 61b 页
省故其价也贱若淮盐数千里逆水而上江湖浩荡滩石峻险舟行累月
不能至而又有覆溺之患势难而费倍故其价也贵以民情度之未有不
苦贵且难而乐贱且易者禁其所乐而投之以所苦其谁与之今天下一
家或淮或广孰非王民矧广盐久行何必过为更张瘠广而益淮哉吉安
之人闻此议而淮商又簧鼓其间以故贾贩不敢承买广盐而广盐集于
南雄境者日壅商人不告引者数月矣此非时两广之忧亦南赣诸郡之
忧也倘轸念兵饷重务会同江西抚按酌覆将广盐照旧行南赣吉三府
庶国计民生两得之矣于是户部复以吉还广先是司榷之官每季委属
府佐贰官𬋩理季终更代万历十年南赣(督/抚)张都御史焕奏改本府捕盗
通判专理榷务捕事改属清军同知专官自此始万历二十七年税监潘
相到赣将创立衙门坐收两关之课赖李督府坚持不阿止以解部八分
卷三十四 第 62a 页
额数割以与之即各边每岁亏二万之饷而两关则免重税之苦矣
杂税 正德六年王副使秩既酌议抽盐之法又将广闽各项货物逐一
估定规则立厂盘掣抽分助饷
解额 两桥税银每岁大约三万有奇在税监未到之前以十分为率盐
税八分解部二分留饷杂税五分解部五分留饷解部总以二万留饷总
以万馀计此其常也旧例五年一解如部有急咨取或三四年一解其解
五六七八万不等总视每年收数为盈缩自谢都御史立月比之法隐漏
渐少故解部与饷用外尚有馀积可备地方缓急万历二十七年税监至
增收上水货税约近五千两又于下水原税内加增近一万两每岁共约
新旧税银近五万两以三万八千五百两解税监转解馀则存留备饷每
年定夏冬二解数尽监额军饷自是不继动及旧存以致库藏无二年之
卷三十四 第 62b 页
积殊可寒心万历四十二年六月奉旨减免新增税七千两而起解犹
三万有奇今幸税监尽撤上下水加增税悉蠲商贾通行公私庶有济乎
嘉靖二十一年秋安远黄乡保新民叶廷春恃众生变人情恟恟兵备副
使薜公甲计擒之并其二子伏法众遂定黄乡离安远县治三百馀里与
广东平远和平龙川等处接壤中有大帽山绵亘数百馀里人迹罕到大
盗窟穴其间最后有叶芳者自程乡入并诸贼有众七千分为七哨自号
满总先任巡抚周公南招抚之王公守仁尝用以平桶冈浰头及宸濠然
骄横不受约束芳死其兄廷春代领其众肆暴尤甚至逼旁近居民窜徙
者百七十人乘新旧督抚交代之际将为乱幸薜公先计擒之选叶金为
千长抚定其众新督府虞公守愚至议于地名田背筑城堡添设巡简司
并移安远堤备之兵驻劄其地与弓兵相兼防守又议会昌长沙营增筑
卷三十四 第 63a 页
墙垣盖造营房分原守千人为三班一班防守二班留卫以省行粮又迁
羊角水堡筑城三百馀丈中建公馆营房以便官军居民护守议上悉从
之 嘉靖三十年冬和平岑冈贼李文彪称乱都御史张公烜督兵讨之
高砂千长陈贵爵与贼通漏师贼袭执指挥金爵为质挟招不许大兵既
集贼出战贵爵为外应我兵北贼遂围拥漳州府通判谢承志南安府推
官冼沂赞画邵应魁入营求招乃遣指挥谢敕往谕贼党李子文谋以貌
似文彪者杀之函其首并还被掳官诣军门请降遂撤兵后侦知其伪再
遣敕入巢切责贼众将子文械送辕门伏诛并杀陈贵爵而文彪竟得逃
死 三十六年三月龙南贼赖清规㩀下历保以叛近保被胁者皆从之
清规本平民素有机知尝从征三浰有功后充本县老人善为人解纷息
斗县官常委用之偶以族人狱事千连法应配时一郡倅署县事墨甚闻
卷三十四 第 63b 页
清规家颇饶索贿贿入不厌其意再四逼迫之无奈逃匿而倅踪迹之益
急因而聚众拒捕遂反龙南之横江信丰之员鱼径安远之大小石伯洪
俱为所胁合岑冈贼李文彪高砂贼谢允樟号三巢而清规为雄啸聚十
年杀人以千万计四十年饶平贼张琏故为斗库侵欺挂法遂以失计
良家子称乱闽广诸巢贼附之夏五月流入兴国自龙砂出梁口万安及
泰和杀汪副使一中执王参议应时势益猖獗还过衣锦乡长信里温陂
等处焚劫一空新督抚陆公稳遣安远令石廪领黄乡叶槐等兵禦之擒
斩数十人贼败走出境四十一年奉 诏会师二十万分为七哨大剿
张琏两广兵驻潮州福建兵驻漳州江西兵驻建昌赣兵驻汀州监军御
史段公顾言驻节赣城纪验功级时督抚陆公稳总江浙劲兵六万属俞
参将大猷将之琏出攻漳州诸帅乘虚捣其巢琏亟回自保于是大猷计
卷三十四 第 64a 页
诱贼党郭玉镜等卖琏以献两广以饶固其地不肯予虔哨夺琏去琏既
擒诸巢贼俱无固志或抚或剿悉就平定乃班师四十五年都御史吴
公百朋亲督参将蔡汝兰等官兵进剿下历捣其巢贼首赖清规伏诛先
是吴公疏请讨贼奉 诏尅期进兵而郡守王公扆力主招抚则请单骑
入下历吴公佯许之清规急欲缓兵闻府主来抚率众顿颡待命且开道
护送出境吴公乘贼懈亟移镇信礼檄兵备参政李公佑督诸路兵四万
三千有奇于六月初二日分哨进攻初三日长沙营把总暴以平首破杨
梅牌断贼右臂兵逼大巢贼出战皆失利我兵遂夺神仙岭险隘贼惧退
保铁炉坑同知李多祚督黄乡兵冲击俘斩甚多贼犹㩀寨顶固守纵火
四面焚之贼奔樟木岭各路兵奋力夹攻贼度不能支复奔入羊石铙钹
二寨清规率亲信五六百人踞铜鼓嶂嶂为龙川地昔侬智高所㩀为窟
卷三十四 第 64b 页
穴者汝兰选劲卒六千人从间道围(守/三)寨而自以大兵殿后又架天车为
仰攻计坐营王如澄冒矢石先登七月初四日破铙钹寨初六日破铜鼓
嶂清规计穷谋夜走葫芦峒为隘兵所阨反走回苦竹嶂匿茂林中副总
孔宗周侦知之领兵搜获清规自杀戮其尸发长七尺下历平高砂谢允
樟悔罪自缚诣军门献地乞招愿为编户乃即其地建定南县是役也督
府吴公主之兵使李公佐之而夺险摧坚决策制胜则蔡参将汝兰之功
为最云 万历三年都御史江公一麟知府叶公梦熊计歼黄乡保贼首
叶楷等荡其巢穴黄乡寇盘据有年流毒地方叶公故惠州人稔知其害
意欲图之而未有间三年四月内会其保民刘载永严顺民等请增设县
治公与江公谋曰是其众可携也宜先招集其各保子弟来郡城就塾师
读书习礼已而果有四五十人来即楷亦遣其子六人至然心实恚忿载
卷三十四 第 65a 页
永辈所为雠视之七保人从此亦与之搆怨稍稍瓦解叶公乃密致载永
顺民及尹明遂温时选等数人于郡斋与同寝食盖伐谋伐交日夕计画
甚秘又遣梁正环陈俊赖琪等阴执招降旗数十免死票三千又悬赏格
令之伺便行事散其党与布署既定已侦得其内溃状九月乃发兵二十
日分道入正环等𥪡立降旗分散免死票众各星散无与官兵敌者楷势
孤走匿赖舍庙兵围之火其庙楷遂焚死事平奏立长宁县
论曰余次营建志盖深有感于今昔之故云 祖宗时自城垣𪠘署下及
舟梁器具一切缮治咸极坚致精良久而母坏其后所费浮旧额乃硗捔
媮窳曾不能当其十一报竣未几旋即圯败岁岁耗费官帑无已时岂工
拙之相悬哉非然也 祖宗时法令肃毖上下无敢陨越有所兴作董视
唯谨财力相覆不使夤缘奸利得滑其间非坚致精良曷以逭责乎近世
卷三十四 第 65b 页
士大夫务为宏度远心厌薄米盐琐碎兴作不甚訾省委之从史冗员受
成而已物料工作百不如前而旁侵私割沿为故常即有觉察又虞重拂
人情小小补葺调停以幸无过谁为执其咎者有虚费而无实用职此故
也往见留都岁举城工糜县官钱若尾闾万历戊戍温陵李相国为南少
宰摄工曹议修外罗城一百三十里则并力而先事一隅须表里坚厚乃
渐及四隅今罢役且二十年无再筑者岁岁省水衡万馀金公私赖之然
则弼亮之业盖自克勤小物始也夫
卷三十四 第 66a 页
张弼均利记曰梅岭道路乃南雄南安两府共给其役共享其利者
故骡驴驮载少壮担负皆于中途博换盖因民情土俗以为定例自
前代已然而洪武初亦因之而设小岭中站递送官物公私皆习而
安之无所争也自景泰初因军饷而以南赣皆为广东行盐地方则
南雄之货过岭者益多驮担可得厚利南雄之民始创南货过北者
直至南安城下北货过南者直至南雄城下之议其议似公未悉委
曲故官无确断民起私争杀伤狼藉文移旁午商旅不通两府交病
凡二十年间屡断屡争卒无宁岁盖由未尽委曲不知中途博换之
故断不可易也其故何哉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
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南者曰有数千过
卷三十四 第 66b 页
北之货偏多则南雄独擅其利矣南雄擅其利而应夫役之常固宜
南安既失其利而夫役之常则不可辞无利有害将何以湛此民之
所以必争虽严刑重罚而不能禁也自古中途博换而不可暂易者
其中委曲乃如此不明乎此所以久而未定弼自成化戊戍之夏到
任军民男妇哭诉者日数百徐阅成案既争而断既断复争由当时
文移鲜得其肯綮致是纷纷也遂据父老之辞明利害之要者达诸
江西广东藩臬与巡历镇守诸处檄弼至中站会南雄知府贵溪江
公璞合两府军民父老访议定中途博换法分争始息
卷三十四 第 67a 页
  处置柯陈议 郭造卿
湖广武昌之兴国与咸宁及江西九江瑞昌宁州武宁为邻而飞龙
山最险惟有一路可入柯氏世㩀其巅本伪汉酋长之裔也柯凡三
族共𢾗千人而陈氏亦巨族助虐聚党为逋逃主分其群于长江洞
庭鄱阳间行劫名挂案牍二藩如山有司莫之谁何因循互阁恐激
之而叛第色荒以延岁目耳故武昌捕之则以瑞昌为窟九江捕之
则以兴国为薮当承平之世名藩之界而乃容此恣㫿以为大盗首
乎然其酋不能擒者四五十馀年职密画设间而致柯彩凤栖凤于
狱因迁官去其馀党尚多未捕胥谓苟安姑且置之职尝守汀闻正
统间宁化县陈正景者武断其乡江西建昌邓茂七依之初为防甲
长后坑田主翁因拒捕称乱而沙尤之寇蜂起至陷名城杀大将及
方面有司劳 朝遣候伯领京军征之乃弭由于扑之不早也今柯
卷三十四 第 67b 页
党瑞昌之徒置田产于兴国而不敢取其赋税有司虽为曲处名其
田为瑞昌里而令其输纳乃彼恣睢自如而不悛职参闽藩闻弘治
间参藩蔡潮因省城南门外有车家如柯者入 贺密奏而灭之没
其产墟其地著其木臬题曰车家绝地以示戒后之囚犯斩省以此
为藁冲闽人颂之为其遏乱萌而保善类潮子孙云程辈贵盛皆其
除恶安善之报也今奏必覆勘则泄而逃或聚而叛此固不可密除
者若必如潮之灭其党或非胁从罔治之义但听其恣睢安知其不
为正景茂七者乎今宜诛其狱酋而论馀党母恃负固令输赋税或
割其数里一归之瑞昌专责其守令勿使两藩互避或将瑞昌武宁
兴国咸宁而割为一县即县不可立于其 中或设抚民馆或设守
备司或专属九江道或专属武昌道而专𬋩抚捕事宁依旧分辖则
二藩大蠹以除可无他日忧笑
卷三十四 第 68a 页
虔台续志序 谈恺 古者列国皆有史官记时事今府县有志寔仿之赣州
府古虔州也有府志矣复志虔台何也御史大夫涖治之所曰台色在赣而所
辖之属则在于江湖闽广之交为府八为州一为县六十四为卫七为所二十
八非赣志之所能该也故别为志云台之建自弘治乙卯迄于嘉靖甲寅已六
十年凡 锡命之隆征讨之绩抚绥辑宁之略开谕训迪之词前志或有所遗
近事多未之载此续志之所以不能已也爰命教谕陈灿训导汪大伦等徵诸
文献稽诸故牍辑而续之而立例而脩词予固不能辞也
赣州府 赣县之东路通雩都有文滩一隘西通南康有黄土岭一隘南通信
丰北通万安有婆婆一隘宁都县之东路通石城有东龙田埠二隘西通兴
国有青塘一隘南通都瑞金有排云白鹿长胜下河四隘北通广昌有秀岭
一隘二利头流贼于正德五年临县劫掠二次又本县东山埧老贼李延等
潜伏铁马寨等处立号分夥劫掠窝逃嘉靖三十一年知县潘翊典史梁富春
卷三十四 第 68b 页
捕获解送军门拟斩待决 兴国县之东路通宁都有瓦子罐寨上南村洞
刘坑梅筶衣锦寨油洞花桥八隘西通万安有槎园温坡埠头企岭三隘南通
赣县有龙沙庙前荷树陂墟下垓头坪龙子四隘北通庐陵有回龙濠头方石
岭梅径四隘 会昌县之东路通武平有分水羊石湖界三隘西通信丰有劵
山一隘南通信丰安远县有清溪羊角水二隘北通都宁都一本县羊角
水堤备所及长沙营守备府各于嘉靖二十二等年奏筑城垣各一座戍兵防
守一本县中坑峒旧为盗贼出入要冲正德辛未及嘉靖甲辰乙巳贼首钟
仕高李得𥙿何积玉蔡子显钟廷庄等各来攻劫知县汪颖涂麟先后统兵杀
退瑞金县之东路通长汀有古城一隘西通宁都有平地栋一隘南通长沙
武平有桃阳栋新径二隘北通石城有鹅公栋一隘二本县弘治十八年流
贼入城劫库知县万琛战退被杀嘉靖十八年流贼侵境知县王釴统兵捕获
贼首刘松一等十九年王釴奉委统兵又剿团蹊山获贼刘操等各解送 军
卷三十四 第 69a 页
门斩首枭示石城县之东路通宁化有站岭一隘西通宁都有铁树一隘南
通瑞金有蓝田秋溪二隘北通广昌有耸冈埧口南岭三隘二本县站岭界
连宁化前后二十里许并无人烟客商往来多被残害嘉靖二十八年奉 军
门起造营房分兵把守 信丰县之东路通会昌安远有石口鸦鹊二隘西通
大庾保昌有九里竹篙二隘南通龙南有陂头平冈杨梅三隘北通赣县南康
 一本县石背地险山固旧为盗贼丘永全等巢穴今已听抚安靖安远县
之东路通会昌有黄竹湖藤岭雁洋坪十二排四隘西通龙南有长布上保二
隘南通兴宁和平程乡有老虎刘畲都司三隘北通会昌有黎坑砌一隘一
本县堤备所在黄乡田背城堡官军分屯把守 一本县大帽山去治所二百
馀里许界连闽广边徼旧为贼首张番坛等据住正德辛未年番坛紏集岩前
悬绳峰挂坑障黄沙大刘畬贼党谢得珠等大峰障瓮渎五子石十二 香炉
嶂鸬鹚角军山肇圆子岩贼党黄镛等丹竹楼淡地双桥黄竹湖顶山寒地甑
卷三十四 第 69b 页
背贼党何积钦等流劫各府县地方都御史周公请官军捣其巢穴追捕前贼
时叶芳等自愿投招安插石溪等地居住当差 龙南县之东路通安远和平
有油潭水杨陂二隘西通信丰有樟木黄藤径二隘南通和平翁源有横冈南
径口二隘一本县高砂上蒙新兴下历太平等保旧为盗贼徐允富王受黄
秀玑谭宗尚徐允沐赖振禄等巢穴正德年都御史 奏请讨平向化 
县之东路通瑞金有龙潭葛坳二隘西通赣县有牛岭峡口二隘南通信丰有
丰田马岭二隘北通兴国有砌下左坑佛岭三隘 乡兵信丰石背 会昌长
河 龙南高砂 南浦 汶龙 安远黄乡 双桥
南安府大庾县之东路通南康信丰有赤冈双坑划船三隘西通桂阳有吉
村右源沙村浮江内良五隘南通保昌仁化有梅岭游仙二隘北通龙泉崇义
上犹有牛尾佛子云山龙华宰屋樟兜六隘又峰山里民筑城堡一座一畲
贼谢志山等正德十四年盘据本县南源山作乱都御史王公奉请剿平其左
卷三十四 第 70a 页
溪等巢今割入崇义县一畲贼李文彪等嘉靖三十一年流遁本县浮江等
处劫掠都御史张公委本县主簿阎安同官军杀退 南康县之东路通万安
赣州有潭口隘堡西通大庾崇义有甘竹西堡麻斜莲塘四堡南通信丰赣县
有龙回牛 二堡北通龙泉上犹有塘江城埠崇文担柴沙溪湖头油槽河田
石塘李姑十堡一畲贼谢志山等正德十三年流住本县鸡湖结党作乱都
御史王公奏请讨平其鸡湖等巢今割入崇义县 上犹县之东路通崇义有
淡竹南北村二隘西通崇义有赖塘三门麻阳三隘南通信丰有石龙一隘北
通龙泉桂东有峒口疋𫀆平富卢王大雷五隘一畲贼谢志山等正德十二
年本县横水茶寮桶冈长流坑合党为盗劫杀民财都御史王公奏请讨平其
横水等巢今割入崇义县 一岑贼李文彪嘉靖三十一年流劄本县义安铅
厂等处劫杀人财都御史张 委本县主簿林桂同官军拒战得捷遂退崇
义县旧为横水桶冈之地都御史王公平定后立县东通上犹西通桂阳有长
卷三十四 第 70b 页
流流决古亭聂都关田五隘南通大庾有蛇头小坑二隘北通龙泉桂东有上
保严湖石玉三隘一本县关田聂都等处被李文彪等流劫住劄知县王廷
辉典史廖佑统兵杀退招抚回巢
南雄府 保昌县之东路通信丰有平田坳不劳石南亩三隘西通始兴有百
顺侧一隘南通龙南有冬瓜一隘北通大庾有红梅百步羊头三隘一本县
中站被李文彪等越来屯劄申奉军门守巡衙门会议建立城池拨官军于营
房把守 始兴县之东路通信丰有沙田花腰石桂丫山猪子峡凉口五隘西
通曲江有杨子坑一隘南通翁源有河溪庙一隘北通保昌有上台黄塘二隘
 一本县铁寨被李文彪等流劫占住同知包耀杀退
韶州府曲江县之东路通始兴有古羊总铺木坪小坑四隘西通乳源有林
桥白茫黄公岭三隘南通翁源有白沙一隘北通仁化有上道一隘一本县
幽溪烈溪葵溪㟵背等处界连乐昌旧猺贼巢穴申奉上司征剿平靖一本
卷三十四 第 71a 页
县河西被大小罗山猺贼由黄公岭越林桥突入住劄劫杀官军追捕奔遁
英德县之东路通翁源有沙口三板滩二营西通阳山清远有流寨黄峒二营
南通清远有蚊虫石大庙二营北通曲江乳源有麻步大塘燕石虎尾金皂鱼
梁丹竹径七营一本县棘背黄村蜡坑将军陂黄竹坑奇塘观音大坪等处
界连清远阳山多系猺獞巢穴不下百数今以知县谌廷诏招安宁靖 仁化
县之东路通保昌有风门凹一隘西通乐昌有七里赤石径二隘南通曲江北
通桂阳有城口一隘 乳源县之东路通曲江西通阳山有黄金峒一隘南通
英德有月坪高车岭沙岭脚三隘北通宜章乐昌有破篾坳大布黄公岭平隘
头四隘一本县小水山被畲人袁周胡园等透引贼首邓仲王等于正德年
间劫掳郴桂地方申奉抚按衙门遣通判王政督率官军讨平 翁源县之东
路通河源有甲子砌冬瓜岭葸茅坪三隘西通英德有江镇一隘南通英德有
佛子凹一隘北通龙南始兴有桂山丫大平径南北岭东桃岭银场五隘一
卷三十四 第 71b 页
本县黄峒旧为贼首刘杨保等巢穴申奏抚按衙门调兵讨平乐昌县之东
路通仁化有铜锣坪一隘西通乳源有塘口村一隘南通乳源北通宜章有象
牙山一隘一本县象牙山老虎峒山采岐狐狸坪平石峒凉口峒等处旧为
贼首高快马龚福全李斌雷伯全等巢穴正德十二年王兵备奏请调取各省
官兵剿平
潮州府海阳县之东路通饶平西南通揭阳北通大埔枫羊潮阳县之东
路通大海西通靖海揭阳南通惠来北通府城 揭阳县之东路通海阳西通
长乐南通潮阳北通海洋一蓬州守禦所在鮀江有石硿飞泉七成径际内
官硕等处关隘 程乡县之东路通大埔西南通兴宁北通武平 饶平县之
东路通诏安西通府城南通海岸北通和平 惠来县之东路通潮阳有箭竹
凹一隘西通海丰有大麻一隘南通大海有天门岭一隘北通揭阳有虎头沙
一隘 大埔县之东路通永定西通府城南通饶平北通程乡一本县原系
卷三十四 第 72a 页
饶平湾州清远二都地方内有小靖看牛坪 坑等处界连上杭旧为盗贼谢
相传大满巢穴讨平都御史聂 奏请立大埔县一看牛坪新民刘金等结
夥阮公仁为盗流劫龙岩连城地方嘉靖三十二年军门遣官领兵擒贼阮公
仁等斩首刘金刘全投招 一嘉靖三十三年倭寇撑驾大弯尾等船乘风从
漳州外洋突来潮州䄷林等处地方打劫指挥黑盂阳进兵禦战擒斩徐碧溪
方四溪首从若干人
惠州府 归善县之东路通海丰西通东莞南通大海北通博罗一本县南
去大海界乌洲及记心洋二处旧为海寇巢穴今皆安靖 海丰县之东路通
惠来西通归善南通大海北通长乐博罗县之东路通归善西通东莞南通
归善北通增城 河源县之东路通龙川西通龙门南通博罗北通龙
一本县岑冈去治所三十里许北通龙南上下历及安远黄乡保等处旧为招
抚贼首李鉴巢穴嘉靖三十一年贼子李文彪作乱流劫各府县地方都御史
卷三十四 第 72b 页
张公遣官军捣其巢穴分兵追捕至崇义稳下令指挥谢敕招回见今安靖
兴宁县之东路通程乡有径心一隘西通长乐有筠竹岭一隘南通长乐有水
口一隘北通安远有龙归罗冈二隘一归善海丰长乐河源龙川界上砌头
大山等处积年贼首杨立等聚众作寨四出劫掠嘉靖三十三年岭东佥事尤
瑛擒获首从若千人申呈军门 奏请定罪
汀州府 长汀县之东路通宁化有桃阳洞一隘西通瑞金有古城鸡笼山黄
峰岭九砌四隘南通上杭武平连城有佛子长桥分水凹三隘北通石城有镇
平寨一隘一本县鸡笼山黄峰岭长桥等处界连上杭武平瑞金诸邑其间
崇冈紏结旧为盗贼巢穴今已荡平 上杭县之东路通龙岩有虎冈芦丰上
南坪三隘西通武平有葫芦冈兴太冈荷树冈赖溪口四隘南通大埔有军营
前新长岭郭公栋银子坳鲜水塘水溪口寒陂七隘北通长汀有羊蹄岭挑排
彩眉板寮檀岭五隘一本县上南坪界连龙岩军营前界属境内旧为寇盗
卷三十四 第 73a 页
巢穴今已征讨而葛用贤之后葛用贵盗心复萌聚众劫掠嘉靖三十二年都
御史谈公严令防截随有巢内刘凤爵将用贵生擒来降斩首枭示凤爵等抚
安 宁化县之东路通清流有金钱隔一隘西通石城南通长汀连城有木马
竹篙岭二隘北通建宁有石溪紫云严塘车桥四隘一本县堑头界连石城
前后二十里许并无人烟往来客商多遭残害嘉靖二十七年同知劳樟经过
其地申奉都御史议建营房十间令宁化石城分兵把守后宁化裁免至今地
方安靖开化县之东路通将乐及沙县有下坊沙溪二隘西通清流有三溪
寨水口五通坳三隘南通永安北通宁化有岩前胡坊铁岭三隘 连城县之
东路通永安有秋家岚横山二隘西通长汀有新泉一隘南通上杭龙岩有白
岭朗村丰头廖天山四隘北通长汀有石固城乌石二隘清流县之东路通
归化有铁石虎山二隘西通宁化南通长汀连城永安北通宁化有金钱隔一
隘 永定县之东路通南靖龙岩有西坪水槽抚溪湖雷吴坑五隘西通上杭
卷三十四 第 73b 页
卷三十四 第 73b 页
一本县朝天岭高山险阻去治城三十里鸬鹚林口等处旧为盗贼巢穴今皆
讨平漳平县之东路通安溪有石碓石门华口南坑村卓安头五隘西通龙
岩有三峰朝天岭二隘南通南靖有云洞香树岭下马坑三隘北通大田有禾
头白泉长塔三隘 龙岩县之东路通漳平有倒岭一隘西通上杭永定有水
槽东坑萧坑黄坑四隘南通永定有缘岭一隘北通大田有寨门山岭狗骨岭
二隘一本县深山巨壑去处槩系徭苗杂居时或乘隙啸聚劫掠惟缘岭隘
界连永定旧为盗贼出没要路嘉靖三十二年流贼突来乌泥隔等处作乱知
县汤相统兵杀退南靖县之东路通龙溪有宝漳径一隘西通永定南通漳
浦有深窦三角枫林径三隘北通漳平有深渡凉路员沙河溪猫子峰苍岭寒
婆关七隘一本县窠岭界连龙岩旧为盗贼出没要路嘉靖 年申奉
都御史 守巡衙门会议行县将窠岭设立隘所防禦平和县之东路通南
靖有卢溪东团二隘西通饶平大埔有象湖山朱公畬二隘南通漳浦南靖有
卷三十四 第 74a 页
半地三角径二隘北通永定有赤栋高砌硿二隘一本县卢溪象湖等处旧
为南靖县地界连汀潮边徼盗贼詹师富李子钦等据以弄兵正德丁丑年都
御史王公讨平请立县治 漳浦县之东路通大海西通诏安南通大海北通
龙溪一本县二十三都洪武年间立镇海卫东北为浯屿水寨西南至诏安
及广东大城所界枕山面海雄峙一方外布玄钟铜山陆鳌三所安集及陆鳌
峰山陈平古楼山泊浦洪丘大澳灯火山东山洋林盐仓黄崎渐山垾东澚洪
淡南山十七烟墩哨船二十只官军分守 诏安县之东路通漳浦有深田一
隘西通饶平有红花一隘南通大海北通平和有九上落一隘一本县二三
四五都旧为漳浦县地当闽广之交山海之会盗贼出没不时嘉靖九年都御
史周公请割南诏等里立名诏安县
郴州 郴州之东路通兴宁有西塘洞一隘西通桂阳州有长塘铺一隘南通
宜章有摺岭一隘北通永兴有白芒一隘 宜章县之东路通桂阳乐昌乳源
卷三十四 第 74b 页
连州有里田松华新车黄竹塘四营西通临武有黄沙一堡南通乳源有笆篱
粟源凤头大糍糍 山门高山径口南源九营北通郴州有樟桥一营一本
县莽山峒旧为徭贼王福安李稿等巢穴正德十三年招抚向化 桂阳县之
东路通龙泉上犹有益将一隘西通宜章有蟠龙溪一隘南通仁化有山口一
隘北通桂东兴宁有何家山一隘一本县热水及蓑衣岭老虎大人延寿城
溪峒东坑岭癞痢寨等处旧为贼首黄锦兰刘伏兴等巢穴正德十三年招抚
向化 兴宁县之东路通龙泉有新坑一堡西通永兴南通桂阳北通郴州
桂东县之东路通上犹有寒口一堡西通兴宁南通挂阳北通崇义有烟竹一
堡 永兴县之东路通酃县西南北俱通郴州
卷三十四 第 75a 页
卷三十四 第 76a 页
嘉靖二年罢榷税折梅亭有税始于南安知府张弼奏设一助该县夫马之费
一为督府军饷之需后因南赣用兵议移折梅之税于龟角尾南北货物一并
抽税正德十六年奉 旨停革而折梅亭照旧抽分然每年税入止有二百馀
两助公不多优民实甚乃奏请停革六年三浰新民曾惟德王尚琦等紏集
龙南县民谭崇尚李正琏反于龙南太平保等处督抚右副都御史潘希曾命
赣州府通判董鸣凤指挥刘镗由龙南进惠州府推官李乔木指挥周楫由和
平进南雄府推官赵珩领始兴等县官兵策应以讨之二月壬戍江西兵与贼
战于太平保失利复命同知伍佐指挥姚玺统赣兵继之又檄都指挥吴山督
江西兵陈鉴督广东兵恊力进剿三月士辰战于龙南太平保擒斩贼首曾惟
德等甲申战于中浰擒斩贼首鬼吹角等丙戍广东兵追贼至九连山前夺回
被虏官员董鸣凤共擒斩贼首从八百六十八名颗奏捷奉 敕褒赏十五
年督抚右副都御史王浚陈时政四事其一控制要害以固地方窃见大产一
卷三十四 第 76b 页
方下接福建和平上通汀南贵竹寨又与海阳之丰政程乡之万安都去大埔
有二日之程实隘口要害之处盗贼出没之区请于此添设一巡简司以控禦
盗贼再照三河巡简司近大埔三丫河口不过盘诘奸细而已切见东去地名
乌槎而大产村又有分水一河由梅子潭出至乌槎盗贼出没必由此过渡商
船多被劫掠合将三河弓兵原额五十名加添三十名一以盘诘三河一以防
守乌槎如此则大产控其喉乌槎扼其尾而盗贼自不敢犯 又议南赣袁临
吉五府得行广盐乃两广南赣二督府前后奏请以济军饷也正德十四年常
议罢矣而都御史潘希曾奏请复之数年以来积税二十六万解送户部大工
木料之用今若一切议罢则府库虚竭倘有警急何以取用合将袁临二府复
行淮盐南赣吉三府许行广盐其抽税以十分为率如遇地方无事量留二分
以预备不虞八分起解以为各边军储之用 十七年立大产巡简司十八
年流贼入寇瑞金知县王釴率兵擒之 十九年流贼入宁都瑞金知县王釴
卷三十四 第 77a 页
击获之二十年程乡贼首王五蔡子显等聚众劫掠乡保安远县告急乃命
赣州卫指挥斯邦爵主簿蔡思贤等领民兵击捕与贼遇于白土贼伏兵四出
殊死出禦官兵败绩斯邦爵蔡思贤等遂死之 二十一年叶廷春者满总叶
芳之兄也芳死廷春代领其众劫掠乡保逼窜居民县官惧其为变副使薛甲
委官授策擒斩渠魁并其子叶桂叶材杀之乃授叶金为千长俾统其众 白
土之败官兵被杀都御史李显以闻 钦命守巡官以下俱戴罪擒贼虽歼渠
魁蔡子显黄济孙等而其馀党潜窜出没未能尽扫二十一年督抚左佥都御
史虞守愚设计悬赏格获贼蔡子昌王汝銮郑昌友等三十九名残寇悉平
二十二年大埔流贼谢相等寇永定典史莫住战死夏四月大埔典史邓世贵
剿平之 捕上杭盗王五等会昌盗叶珊龙南盗陈英萧拱等各拥众数百先
后并发出没劫掠居民被某杀害者无虑数十家府县以警急报旬无虚日乃
严督各道责率所司多才缉捕由是永定县民兵千长温玉胜等拒要邀击获
卷三十四 第 77b 页
首从贼三五等四十馀名而上杭之盗平都县官兵捕获叶珊廖涯等土十
馀名而会昌之盗平龙南县官兵获陈英等悉平之 城羊角水疏略云谨按
羊角水者接壤广东之惠潮福建之汀漳诸寨峒贼欲过江西必从此入从此
而西则经长沙营以犯南赣从此而北则经会昌以犯吉抚诸郡县譬诸户限
往来所必由也先年置堡瞭望属之会昌千户所亦专为江西而设缘置堡之
初主于瞭远未暇虑及民居其地有居民千家悉置堡外堡中通无居民止有
孱军五十人每贼一至仅足闭门自守居民咸逃避山谷贼肆行劫掠饱其欲
而后犯诸郡县今据堡旁居民周廷试等赴臣泣诉自成化年间至今被贼焚
劫七十二次旧民存者今止三分之一目今遗黎愿出为 朝廷更筑堡城以
就民居庶几室家有托有事愿为尽力保守且思惟古之作事者因民则为成
有备则无患今利害如此而民又乐为之事无便于此者况民居依堡则顾家
之念重因而用之皆胜兵也卒有小儆自可捕获万一有大寇数千屯驻其中
卷三十四 第 78a 页
上之可以相度机宜捣其巢穴下之可以联络声势遏其奔冲贼欲入则狼顾
恐吾之议其后欲掠又无以资上兵伐谋其此之谓乎 诏可遂城之 城黄
乡设巡简司疏略云臣所管辖地方俱系江湖闽广边界去处高山大谷接岭
连峰昔人号为盗区然其最剧莫如黄乡新民其地属赣之安远名虽一乡实
比大县中间大帽一山环绕三百馀里正德年间已前大盗如李四子张时旺
张仕锦何积玉朱贵强风等恃险凭高巢窟其中因而摽掠居民攻陷城邑害
及四省最后有叶芳者自广东程乡入并诸贼而有之有众七千分为七哨自
号满总言满有其众也先任巡抚都御史周南度未易破因而招抚至于都御
史王守仁用以平桶岗平浰头平宸濠之变虽多赖其功然骄横颇甚不受约
束其后两广提督都御史姚镆奉 命征岑猛调至中途一啸而散叶芳故后
其兄叶廷春代领其众比年以来肆暴尤甚臣未至前三月旁近居民被其逼
窜县城者百七十馀人县官惶惶朝夕防其为变幸该道官委官授策擒斩渠
卷三十四 第 78b 页
魁并其子叶桂叶材及捕获党与呈解军门正诸典刑选叶金为千长抚定其
众臣至之日又选其子入学以安其心各民始知向背去年贼首曾守华拥众
三百馀人出而抢掠与叶金争为千长各民因而诛之头目人等并叶芳子叶
松捕诸党与并首级赍解到臣臣面谕以 朝廷德威各民且喜且惧咸愿修
筑城堡添设官员以统摄地方为之保障臣度事理可行因访诸知事者咸云
筑堡有三利堤备有军兵则昔年强梗之徒有所严惮而不敢为恶一利也留
此一种人以为江西门户则惠潮诸盗不敢深入二利也各贼所最惮者黄乡
土兵在外有官兵护其妻子既无内顾之忧且不敢生事三利也又云易失者
时难乘者机往年诸贼迭相盘据而官军不能制者机未至也今日不烦一卒
而各贼以次授首各民自愿更化者机已至也失今不为永图卒有奸人复踵
故习并叶金之众而有之虽动兴大众绵历岁时未易图也况各新民已有业
产妻子不比往年流劫无定如遂为之设巡简司筑墙堡添堤傋以弭其变而
卷三十四 第 79a 页
又立小学以化其俗诚图大于细计之得者也臣又再访地方人等所言亦各
相同当委瑞金县知县赵勋赣州卫千户杨忠督帅各民前去相度地名田背
者为各贼出入咽喉之地先与筑砌墙围画基盖屋即欲迁叶金入居其中地
方己定人心已安如蒙 皇上俯从臣言乞 敕下该部添设巡简一员铸印
选官仍容臣移安远堤备之兵驻劄其地与弓兵相兼防守并 赐与司名堡
额以为永图则弹压有要而赣州以南可得精兵数千万一有事因而用之偃
草破竹之势也疏入 明旨允下遂城之 营长沙迁巡简司居之疏略云臣
谨按赣之长沙营设于成化十九年先因会昌贼朱绍纲反叛 朝廷命总兵
官率兵讨平之始即其地立营添设守备官一员统兵千人驻劄其地每岁奏
报率以为常其地介安远会昌二县之间密迩赣之黄乡闽广之象洞背寨溪
南等诸寨洞贼欲犯南赣必从此入当时奏建未为无意秪缘未曾筑有城堡
守备官升迁不常兼之已后贼势猖獗孤军无所凭籍守备官寄居会昌城中
卷三十四 第 79b 页
各军散寄民居遂致颓圯不修至今空有堤备之名而无防禦之实臣到任之
日访知其故即行该道转行守备指挥金恩会昌千户所千户石璧相度地宜
修复故垒仍添砌墙垣一百五十馀丈盖营房设衙门迁守备官入居其中目
今军有凭籍可永守矣臣又思兹地颇险旁有山亘长数十里一人守之可使
千人不过目前仰赖 皇上德威地方颇为无事以兹险地少置兵亦足备禦
今屯兵千人岁费行粮五千四百石似为太冗但系 制额兼恐万一地方有
事未敢轻减臣量为处置将千人分为三班岁轮一班防守二班留卫所差操
有事则三班齐发庶几旧额不失岁可省粮三千六百石以十年计之可省三
万六千石储积以待亦足以备不测之患再照营之东有河口巡司一所设于
营未立之前衙门久废巡简僦民屋以居止有弓兵三十人不足为地方之轻
重臣欲迁入堡中与军兵相兼防守则官有归着气势亦增似为两便臣前具
题乞随宜迁改衙门即此意也如蒙 敕下该部详议施行则粮饷不废而军
卷三十四 第 80a 页
兵亦足地方之保障益固矣疏入 诏旨悉从其议遂营之二十三年义民
赖荣祖擒贼首朱猴子及斩其弟荣昌荣德 大埔贼首葛瘦头上杭溪南贼
首葛得旺等连结寇掠义民赖荣祖击获之 流贼入归化知县陈彷率兵与
战擒之二十四年溪南盗张文政伏诛其党刘全杀其众以降 立八面山
营寨二十五年漳贼曹宗权等为乱知府顾四科督兵剿平之二十六年
覆鼎山盗起先是蒋璇雷士贤雷是贵汤信四李四一等俱系流民占畬大坂
地方各负武勇因天旱乏食聚徒百馀奔入覆鼎山中假称都总将军名号劫
掠乡堡事闻督抚右副都御史朱纨命都指挥佥事俞大猷领漳州之兵指挥
陶以居领泉州之兵两路夹攻七月十七日直抵安溪龙溪二县合界覆鼎山
下立营各贼惊溃将贼巢尽烧随擒得首从贼汤信四等二十九名平之 悬
绳峰盗寇武平千长钟仁凤击获之 二十七年督抚右副都御史龚辉遣兵
剿白叶洞贼陈荣玉刘文养等平之 剿永定县苦竹大山贼萧铁古等平之
卷三十四 第 80b 页
 疏地方三事一设堡镇以㩀险要臣闻禦贼之计防守为先防守之设得地
为要盖白叶坂之地后有覆鼎大珍小珍前有露林白岩右有荒田大坂尤龙
左有佛耳诸山俱各群峰插天深林蔽日其为盗贼之所蟠据者势使之然也
其盗贼入寇之路西则由新坑口云岭而犯宜招龙涓里及龙溪县诸处东则
由白叶坂经佛耳山麓而犯多卿旧寨下湖感德诸里及安溪县诸处盖白叶
坂为贼之腹心而云岭则其咽喉也为今之计合无于白叶坂云岭地方各筑
保镇一座周围太约阔一百二十丈高二丈五尺于中建置官舍四围列以营
房以为官军住劄之所其防守之兵合无比照汀州府盘龙隘事体白叶坂堡
于泉州卫拨军二百名云岭堡于漳州卫拨军二百名各差素有勇略千百户
一员统领前去该堡防守以上官军俱一年更替每军一名月给行粮四斗宫
给俸米一石仍许带军伴二名亦照军士支粮以上俸粮行漳泉二府支给轮
替之时各卫所掌印官预先挑选发彼交替如期不许迟误龙溪安远二县巡
卷三十四 第 81a 页
捕官每月一巡漳泉二府巡捕官每季一巡兵备道半年一巡交相查点督责
如贼犯西路则云岭堡当先而白叶坂堡出兵应之贼犯东路则白叶坂当先
而云岭堡出兵应之呼吸相通声势联络庶东西有备而贼无可乘之隙矣一
给山田以便耕守臣查得覆鼎山白叶坂之麓俱有山田询诸土人半系贼人
之所开垦半系窝主陈弼等物业系贼人者贼人赖以养赡系陈弼等者因道
路辽远不能自耕往往招募外郡流移之人耕种夫流移者平素习非之人也
业主利其耕田而不问其来历流移者乐有所托而因肆其狂图是前田盗之
招也及成之后所积之榖难以搬运又无外人贩籴不过卖充贼人之糗是前
田又盗之资也今陈弼等已经擒获若不及时区处则桀点之徒冒认为业其
招募流移之人佃耕如故也既有招募则贼徒之所以乘机而窃入者如故也
贼徒既入而群呼类聚其所以蟠据为害者又复如故矣合无行漳泉二府督
令龙溪安溪二县掌印官拘集各该里长亲诣覆鼎山新村坑口白叶坂地方
卷三十四 第 81b 页
履亩严查为田若干亩载黄册米若干新垦未升科若干系某人管业或某贼
占耕一一开报责令俱籍入官其在新村坑口者与云岭堡军耕种其在白叶
坂者与堡军及弓兵耕种每年收其三分之一付本堡统兵官掌之以为纳税
修城之用分巡道明立簿籍稽查出入其二分与耕者以为衣食之资候造册
年分即以二堡立户载其产税永久不许私自典卖如是则且耕且守不惟官
兵有所赖籍而风声感召民必翕然趋之大约不过十年深山穷谷当无不垦
之田而屹然二镇当不殊于都邑矣 移大产巡简司于小靖 遣兵讨武平
悬绳峰挂坑障反招贼刘海等灭之 议处地方事宜疏略云议照白叶洞苦
竹大山悬绳峰三处为闽之边鄙江广界冲极其险要之地盗凭出没肆毒地
方己非一日虽尝节行擒捕未获底平顷者仰仗 圣威庙算渠魁党与擒剿
始尽巢穴一空地方称庆及今殄灭之馀当为善后之计乞将南诏所官军每
年拨军一百名委千百户一员统领于白叶洞住劄防守及将武平县象洞寨
卷三十四 第 82a 页
巡简司官兵移置悬绳峰仍编弓兵三十名以恊防守其各营堡公𪠘即建于
各贼巢穴去处其永定苦竹山通贼要路如坪水澚望天丘洋竹山并南靖龙
岩二县下芜山巢岭缘岭等处俱行各立隘所即择本地功多力众人所推服
者给以冠带帖为捕盗义民及立千百长名目责其率兵防守其馀分班巡逻
入山伐木与勘田召佃收税入官以充弓兵工食官军行粮馀银抵纳浮粮及
建立营堡公𪠘隘所动支银两一应事宜悉听所议仍行该道逐一委官悉心
料理务臻成效以绝盗源二十八年移象洞巡简司于悬绳峰并立关隘
籍贼田以资兵饷 二十九年龙南民激变遣会昌知县涂麟抚平之三十
年流贼入保昌官兵讨平之 和平岑冈新民李鉴旧为池大鬓贼党脱罪招
抚所部犹存先年越过龙南县高沙保杀死谢碧家属三百馀口因此负罪惊
疑日𥪡旗整兵大肆猖獗督抚右副都御史张烜集兵讨之以十二月十二日
攻外巢贼见四围兵集俱并入岑冈大巢有高砂千长陈贵爵潜与贼通我军
卷三十四 第 82b 页
号色并诱执千户宋恩哨官唐孟冕等以缓我师至十五日我师方得齐会各
哨进兵黄乡千长叶金兵众奋勇先举冲锋破巢各哨鼓噪而入俘获颇多夺
回被虏千户宋恩等三员贼悉众以遁留伏兵二十馀披带我军号色混入我
军遂杀千长叶金百长叶宝等七人我兵少却遂溃围而出十七日我兵追贼
败之于陈坑二十日夜贼使张仕成等劫营我军擒之二十二日败之于青草
洲二十三日败之于梅子山二十四日追贼于五花嶂互有杀伤二十七日贼
遁翁源据险我军追之与之相持二十九日与贼交锋连日多有擒斩贼始谋
遁我兵败之于沙水于铅厂于关田于寒洞于峡径贼势少衰又被陈贵爵透
露号色贼溷我军杀伤及死者四十馀人 三十一年正月知县施廷美经历
吴保等乃召老人刘湘千长谢允樟及其弟陈贵康谕以 朝廷正法示以灭
宗赤族之祸贵康乃密请以大义灭亲遂斩贵爵及其子四人并从逆余仁珠
首级六颗亟送军门乃下令释其馀党令再整义兵从征烜遂移镇南康贼退
卷三十四 第 83a 页
据沙溪我军败之初四日贼袭我军于稳下虏指挥金爵为质使贼党杨月亮
乞招乃遣南安府推官冼沂如贼巢按其真伪谢承志邵应魁以兵继之贼见
冼沂至且喜既而望见官兵旗帜疑为袭已也遂殊死出战我兵遇险未及成
列遽与交锋遂败通判谢承志推官冼沂赞画邵应魁俱被围拥入营四月复
遣指挥谢敕如贼巢谕以歼灭首恶开释胁从之令贼党李子文乃阴谋于各
酋以其状似文彪者押至谢敕前斩之函其首并释被虏官四员同诣军门乞
降遂撤兵招抚后察李文彪亡命未死前级系伪仍遣谢敕入巢切责招总张
仕诚等李子文乃阴令文彪出逃以掩欺诳张仕诚痛恨子文始为伪级绐招
今又主令文彪出逃共将子文械送军门考问得实遂死于狱 大埔贼首温
师荣苏玉等哨聚李子寨为巢劫掠乡村平和知县赵进督乡兵平之 委潮
州卫官兵戍大埔县乌槎堡 城中站 三十二年大山罗山诸贼来流劫英
德乳源二县虏千户白璋 盗劫南雄上朔地方知府高冕督兵战却之 官
卷三十四 第 83b 页
兵讨永定大埔诸贼其党擒酋首葛用贵陈秀奇阮公仁以降 三十三年倭
犯潮州柘林官兵击败之 广之惠州有砌头大山与禽鸟嶂天字嶂清溪嶂
白云嶂洋鸟潭龙潭园墩黄沙蓝溪金鱼丫髻等山盘据归善海丰惠来龙川
四县联络险阻上杭县盗杨立杨二紏合关亚苏江小李黄目等巢穴其中推
陈宗祐为首劫掠四方嘉靖二十九年凑聚钟远通陈耐等五百馀人号为大
总天德满总禽总书总等名目山内劄立营寨开张五色旗号杀人祭旗分宗
出劫余大老牯等傍巢结屋为之缉探接济节年打劫归善揭阳惠来海丰等
县上年缉知陈宗祐潜在潮州府城擒获之而四出劫掠不绝岭东道佥事尤
瑛调兵征剿平之 杨立馀党温象自称飞天大王劫掠揭阳等县虏千户王
日秋等据丹竹楼阳峒知县吴卜相计擒之
卷三十四 第 84a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