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十二 第 867b 页
卷十二 第 939b 页

大唐西域记卷第十二(二十二国)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大总持寺沙门辩机撰


* 漕矩吒国
* 弗栗恃萨傥那国
* 安呾罗缚国
* 阔悉多国
* 活国
* 瞢揵国
* 阿利尼国
* 曷逻胡国
* 讫栗瑟摩国
* 钵利曷国
* 呬摩呾罗国
* 钵铎创那国
* 淫薄健国
* 屈(居勿反)浪拿国
* 达摩悉铁帝国
* 尸弃尼国
* 商弥国
* 朅盘陀国
* 乌铩国
* 祛沙国
* 斫句迦国
* 瞿萨旦那国

漕矩吒国,周七千馀里。国大都城号鹤悉
那,周三十馀里,或都鹤萨罗城,城周三十
馀里,并坚峻险固也。山川隐轸,畴垄爽垲。
谷稼时播,宿麦滋丰,草木扶疏,花果茂盛,宜
郁金香,出兴瞿草,草生罗摩印度川。鹤萨
罗城中踊泉流派,国人利之,以溉田也。气
序寒烈,霜雪繁多。人性轻躁,情多诡诈。好学
艺,多技术,听而不明,日诵数万言。文字
言辞,异于诸国。多饰虚谈,少成事实。虽
祀百神,敬崇三宝。伽蓝数百所,僧徒万馀
人,并皆习学大乘法教。今王淳信,累叶承
统,务兴胜福,敏而好学。无忧王所建窣堵
波十馀所。天祠数十,异道杂居。计多外道,
卷十二 第 939c 页 T51-0939.png
其徒极盛,宗事䅳(锡苟反,下同)那天。其天神昔
自迦毕试国阿路猱山徙居此国南界䅳那
呬罗山中,作威作福,为暴为恶,信求者遂
愿,轻蔑者招殃。故远近宗仰,上下祗惧。邻
国异俗君臣僚庶,每岁嘉辰不期而会,或
赍金、银、奇宝,或以牛、马、驯畜,竞兴贡奉,俱
伸诚素。所以金、银布地,羊马满谷,无敢觊
觎,唯修施奉。宗事外道,克心苦行,天神
授其咒术,外道遵行多效,治疗疾病,颇蒙
痊愈。从此北行五百馀里,至弗栗恃萨
傥那国。

弗栗恃萨傥那国,东西二千馀里,南北千馀
里。国大都城号护苾那,周二十馀里。土宜风
俗,同漕矩吒国,语言有异。气序寒劲,人性
犷烈。王,突厥种也,深信三宝,尚学遵德。
从此国东北,踰山涉川,越迦毕试国边城
小邑,凡数十所,至大雪山婆罗犀那大岭。岭
极崇峻,危隥𢼨倾,蹊径盘迂,岩岫回互。
或入深谷,或上高崖,盛夏合冻,凿冰而
度。行经三日,方至岭上。寒风凄烈,积雪弥
谷,行旅经涉,莫能伫足。飞隼翱翔,不能
越度,足趾步履,然后翻飞,下望诸山,若观
培塿。赡部洲中,斯岭特高。其巅无树,唯多
石峰,攒立丛倚,森然若林。又三日行,方得下
岭,至安呾罗缚国。

安呾罗缚国,睹货逻国故地。周三千馀里。
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无大君长,役属突
厥。山阜连属,川田隘狭。气序寒烈,风雪凄劲。
丰稼穑,宜花果。人性犷暴,俗无纲纪。不知
卷十二 第 940a 页 T51-0940.png
罪福,不尚习学,唯修神祠,少信佛法。
伽蓝三所,僧徒数十,然皆遵习大众部法。
有一窣堵波,无忧王建也。从此西北,入谷
踰岭,度诸小城,行四百馀里,至阔悉多
国。

阔悉多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减千里。国
大都城周十馀里。无大君长,役属突厥。山
多川狭,风而且寒。谷稼丰,花果盛。人性犷
暴,俗无法度。伽蓝三所,僧徒鲜少。从此
西北,踰山越谷,度诸城邑,行三百馀里,至
活国。

活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二千馀里。国大
都城周二十馀里。无别君长,役属突厥。
上地平坦,谷稼时播,草木荣茂,花果具繁。
气序和畅,风俗淳质。人性躁烈,衣服毡褐。
多信三宝,少事诸神。伽蓝十馀所,僧徒数
百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其王,突厥也,管铁
门已南诸小国,迁徙鸟居,不常其邑。

从此
东入葱岭。葱岭者,据赡部洲中,南接大雪
山,北至热海、千泉,西至活国,东至乌铩国,
东西南北各数千里。崖岭数百重,幽谷险峻,
恒积冰雪,寒风劲烈。多出葱,故谓葱岭;又
以山崖葱翠,遂以名焉。东行百馀里,至瞢
健国。

瞢健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四百馀里。国
大都城周十五六里。土宜风俗,大同活国。
无大君长,役属突厥。北至阿利尼国。

阿利尼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带缚刍河两
岸,周三百馀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土
卷十二 第 940b 页 T51-0940.png
宜风俗,大同活国。东至曷逻胡国。

曷逻胡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北临缚刍河,周
二百馀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土宜风俗,
大同活国。从瞢健国东踰峻岭,越洞谷,历
数川城,行三百馀里,至讫栗瑟摩国。

讫栗瑟摩国,睹货逻国故地也。东西十馀
里,南北三百馀里。国大都城周十五六里。
土宜风俗,大同瞢健国,但其人性暴愚恶有
异。北至钵利曷国。

钵利曷国,睹货逻国故地也。东西百馀里,
南北三百馀里。国大都城周二十馀里。土宜
风俗大同讫栗瑟摩国。从讫栗瑟摩国东,踰
山越川,行三百馀里,至呬摩呾罗国。

呬摩呾罗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三千馀
里。山川逦迤,土地沃壤。宜谷稼,多宿麦,百
卉滋茂,众果具繁。气序寒烈,人性暴急,不
识罪福,形貌鄙陋。举措威仪,衣毡皮褐,颇
同突厥。其妇人首冠木角,高三尺馀,前有
两岐,表夫父母;上岐表父,下岐表母,随先
丧亡,除去一岐,舅姑俱没,角冠全弃。其先强
国,王,释种也,葱岭之西,多见臣伏。境邻突
厥,遂染其俗,又为侵掠,自守其境,故此
国人,流离异域,数十坚城,各别立主,穹庐
毳帐,迁徙往来。西接讫栗瑟摩国。东谷
行二百馀里,至钵铎创那国。

钵铎创那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二千馀里。
国大都城据山崖上,周六七里。山川逦迤,
沙石弥漫。土宜菽、麦,多蒱陶、胡桃、梨、柰等
果。气序寒烈,人性刚猛。俗无礼法,不知学
卷十二 第 940c 页 T51-0940.png
艺。其貌鄙陋,多衣毡褐。伽蓝三四所,僧徒
寡少。王性淳质,深信三宝。从此东南,山谷
中行二百馀里,至淫薄健国。

淫薄健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千馀里。国大
都城周十馀里。山岭连属,川田隘狭。土地所
产,气序所宜,人性之差,同钵铎创那,但言语
少异。王性苛暴,不明善恶。从此东南,踰岭
越谷,峡路危险,行三百馀里,至屈(居勿反)
拿国。

屈浪拿国,睹货逻国故地也。周二千馀里。土
地山川,气序时候,同淫薄健国。俗无法度,
人性鄙暴。多不营福,少信佛法。其貌丑弊,
多服毡褐。有山岩,中多出金精,琢析其石,
然后得之。伽蓝既少,僧徒亦寡。其王淳质,敬
崇三宝。从此东北,登山入谷,途路艰险,行
五百馀里,至达摩悉铁帝国(亦名镇侃,又谓护=镬【宫】护蜜护蜜)

达摩悉铁帝国,在两山间,睹货逻国故地也。
东西千五六百馀里,南北广四五里,狭则不
踰一里。临缚刍河,盘纡曲折,堆阜高下,沙
石流漫,寒风凄烈。唯植麦、豆,少树林,乏花
果。多出善马,马形虽小,而耐驰涉。俗无礼
义,人性犷暴。形貌鄙陋,衣服毡褐。眼多
碧绿,异于诸国。伽蓝十馀所,僧徒寡少。

昏驮多城,国之都也。中有伽蓝,此国先王
之所建立,疏崖奠谷,式建堂宇。此国之先,
未被佛教,但事邪神,数百年前,肇弘法化。
初,此国王爱子婴疾,徒究医术,有加无瘳。
王乃躬往天祠,礼请求救。时彼祠主为神
下语:「必当痊复,良无他虑。」王闻喜慰,回
卷十二 第 941a 页 T51-0941.png
驾而归。路逢沙门,容止可观,骇其形服,问
所从至。此沙门者,已證圣果,欲弘佛法,
故此仪形。而报王曰:「我,如来弟子,所谓苾
刍也。」王既忧心,即先问曰:「我子婴疾,生死
未分。」沙门曰:「王先灵可起,爱子难济。」王曰:
「天神谓其不死,沙门言其当终,诡俗之
人,言何可信?」迟至宫中,爱子已死。匿不发
丧,更问神主,犹曰:「不死,疹疾当瘳。」王便发
怒,缚神主而数曰:「汝曹群居长恶,妄行威
福。我子已死,尚云当瘳,此而谬惑,孰不可
忍?宜戮神主,殄灭灵庙。」于是杀神主,除
神像,投缚刍河。回驾而还,又遇沙门,见而
敬悦,稽首谢曰:「曩无明导,伫足邪途,浇弊
虽久,沿革在兹,愿能垂顾,降临居室。」沙门
受请,随至中宫。葬子既已,谓沙门曰:「人世
糺纷,生死流转,我子婴疾,问其去留,神而妄
言,当必痊差。先承指告,果无虚说,斯则其
法可奉,唯垂哀悯,导此迷徒。」遂请沙门
揆度伽蓝,依其规矩,而便建立。自尔之后,
佛教方隆。故伽蓝中精舍,为罗汉建也。

伽蓝大精舍中有石佛像,像上悬金铜圆
盖,众宝庄严。人有旋绕,盖亦随转,人止盖
止,莫测灵鉴。闻诸耆旧曰:或云圣人愿力
所持,或谓机关秘术所致。观其堂宇,石壁
坚峻。考厥众议,莫知实录。踰此国大山,
北至尸弃尼国。

尸弃尼国,周二千馀里。国大都城周五六
里。山川连属,沙石遍野。多宿、麦,少谷稼,
林树稀疏,花果寡少。气序寒烈,风俗犷勇,
卷十二 第 941b 页 T51-0941.png
忍于杀戮,务于盗窃,不知礼义,不识
善恶。迷未来祸福,惧现世灾殃。形貌鄙陋,
皮褐为服。文字同睹货罗国,语言有异。
越达摩悉铁帝国大山之南,至商弥国。

商弥国,周二千五六百里。山川相间,堆阜高
下。谷稼备植,菽、麦弥丰,多蒱陶,出雌黄,
凿崖析石,然后得之。山神暴恶,屡为灾害,
祀祭后入,平吉往来。若不祈祷,风雹奋发。
气序寒,风俗急。人性淳质,俗无礼义,智谋
寡狭,伎能浅薄。文字同睹货逻国,语言别
异。多衣毡褐。其王,释种也,崇重佛法,国人
从化,莫不淳信。伽蓝二所,僧徒寡少。

国境东北,踰山越谷,经危履险,行七百馀
里,至波谜罗川。东西千馀里,南北百馀里,
狭隘之处不踰十里。据两雪山间,故寒风
凄劲,春夏飞雪,昼夜飘风。地咸卤,多砾
石,播植不滋,草木稀少,遂致空荒,绝无人
止。

波谜罗川中有大龙池,东西三百馀里,南北
五十馀里,据大葱岭内,当赡部洲中,其地
最高也。水乃澄清皎镜,莫测其深,色带青
黑,味甚甘美。潜居则鲛、螭、鱼、龙、鼋、鼍、龟、鳖,浮
游乃鸳鸯、鸿雁、鴐鹅、鹔、鸨,诸鸟太卵,遗㲉荒
野,或草泽间,或沙渚上。池西派一大流,西
至达摩悉铁帝国东界,与缚刍河合而西
流,故此已右,水皆西流。池东派一大流,东
北至祛沙国西界,与徙多河合而东流,故
此已左,水皆东流。波谜罗川南越山,有钵露
罗国,多金、银,金色如火。自此川中东南,
卷十二 第 941c 页 T51-0941.png
登山屦险=履险【宫】,履崄【甲】屦险=履险【宫】【丽-CB】【CB】,=履崄【甲】履险,路无人里履险,路无人里,唯多冰雪。行五百
馀里,至朅盘陀国。

朅盘陀国,周二千馀里。国大都城基大石
岭,背徙多河,周二十馀里。山岭连属,川原隘
狭。谷稼俭少,菽、麦丰多,林树稀,花果少。原隰
丘墟,城邑空旷。俗无礼义,人寡学艺。性既
犷暴,力亦骁勇。容貌丑弊,衣服毡褐。文字、
语言,大同祛沙国。然知淳信,敬崇佛法。伽
蓝十馀所,僧徒五百馀人,习学小乘教说一
切有部。今王淳质,敬重三宝,仪容闲雅,笃志
好学。建国已来,多历年所。其自称云是至
那提婆瞿呾罗(唐言汉日天种)。此国之先,葱岭中荒
川也。昔波利剌斯国王娶妇汉土,迎归
至此,时属兵乱,东西路绝,遂以王女置于
孤峰,极危峻,梯崖而上下,设周卫警,昼巡
夜。时经三月,寇贼方静,欲趣归路,女已
有娠。使臣惶惧,谓徒属曰:「王命迎妇,属斯
寇乱,野次荒川,朝不谋夕。吾王德感,妖氛
已静,今将归国,王妇有娠。顾此为忧,不
知死地,宜推首恶,或以后诛。」讯问諠哗,莫
究其实。时彼侍儿谓使臣曰:「勿相尤也,
乃神会耳。每日正中,有一丈夫从日轮中
乘马会此。」使臣曰:「若然者,何以雪罪?归必
见诛,留亦来讨,进退若是,何所宜行?」佥曰:
「斯事不细,谁就深诛?待罪境外,且推旦夕。」
于是即石峰上筑宫起馆,周三百馀步。
环宫筑城,立女为主,建官垂宪。至期产
男,容貌妍丽。母摄政事,子称尊号。飞行虚
空,控驭风云,威德遐被,声教远洽,邻域异
卷十二 第 942a 页 T51-0942.png
国,莫不称臣。其王寿终,葬在此城东南百
馀里大山岩石室中。其尸乾腊,今犹不坏,
状羸瘠人,俨然如睡,时易衣服,恒置香花。
子孙奕世以迄于今。以其先祖之世,母则
汉土之人,父乃日天之种,故其自称汉日天
种。然其王族,貌同中国,首饰方冠,身衣胡
服。后嗣陵夷,见迫强国。

无忧王命世,即其宫中建窣堵波。其王于
后迁居宫东北隅,以其故宫,为尊者童受
论师建僧伽蓝,台阁高广,佛像威严。尊者,呾
叉始罗国人也,幼而颖悟,早离俗尘,游心典
籍,栖神玄旨,日诵三万二千言,兼书三万
二千字。故能学冠时彦,名高当世,立正法,
摧邪见,高论清举,无难不酬,五印度国咸
见推高。其所制论凡数十部,并盛宣行,莫
不玩习,即经部本师也。当此之时,东有马
鸣,南有提婆,西有龙猛,北有童受,号为四
日照世。故此国王闻尊者盛德,兴兵动众,
伐呾叉始罗国,胁而得之,建此伽蓝,式昭
瞻仰。

城东南行三百馀里,至大石崖,有二石室,
各一罗汉于中入灭尽定。端然而坐,难以动
摇,形若羸人,肤骸不朽,已经七百馀岁,其
须发恒长,故众僧年别为剃发易衣。

大崖东北,踰岭履险,行二百馀里,至奔
(通论反)穰舍罗(唐言福舍)。葱岭东冈,四山之中,地方
百馀顷,正中垫下。冬夏积雪,风寒飘劲。畴
垄舄卤,稼穑不滋,既无林树,唯有细草。时
虽暑热,而多风雪,人徒才入,云雾已兴,商
卷十二 第 942b 页 T51-0942.png
侣往来,苦斯艰险。闻诸耆旧曰:昔有贾客,
其徒万馀,橐驼数千,赍货逐利,遭风遇雪,
人畜俱丧。时朅盘陀国有大罗汉,遥观见
之,悯其危厄,欲运神通,拯斯沦溺;适来
至此,商人已丧。于是收诸珍宝,集其所
有,构立馆舍,储积资财,买地邻国,鬻户边
城,以赈往来。故今行人商侣,咸蒙周给。从
此东下葱岭东冈,登危岭,越洞谷,溪径险
阻,风雪相继,行八百馀里,出葱岭,至乌铩
国。

乌铩国,周千馀里。国大都城周十馀里,南临
徙多河。地土沃壤,稼穑殷盛,林树郁茂,花果
具繁。多出杂玉,则有白玉、黳玉、青玉。气序
和,风雨顺。俗寡礼义,人性刚犷,多诡诈,
少廉耻。文字、语言少同祛沙国。容貌丑弊,衣
服皮褐。然能崇信敬奉佛法。伽蓝十馀所,
僧徒减千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自数
百年,王族绝嗣,无别君长,役属朅盘陀国。

城西二百馀里,至大山。山气巃嵷,触石兴
云,崖隒峥嵘,将崩未坠。其巅窣堵波,郁然
奇制也。闻诸土俗曰:数百年前,山崖崩𡉏,
中有苾刍,瞑目而坐,躯量伟大,形容枯槁,
须发下垂,被肩蒙面。有田猎者见已白王,
王躬观礼。都人士子,不召而至,焚香散花,
竞修供养。王曰:「斯何人哉?若此伟也!」有苾
刍对曰:「此须发垂长而被服袈裟,乃入灭
心定阿罗汉也。夫入灭心定者,先有期限,
或言闻揵稚声,或言待日光照,有兹警
察,便从定起;若无警察,寂然不动,定力持
卷十二 第 942c 页 T51-0942.png
身,遂无坏灭。段食之体,出定便谢。宜以苏
油灌注,令得滋润,然后鼓击,警悟定心。」王
曰:「俞乎?」乃击揵稚。其声才振,而此罗汉豁
然高视,久之,乃曰:「尔辈何人?形容卑劣,被服
袈裟?」对曰:「我苾刍也。」曰:「然,我师迦叶波如来
今何所在?」对曰:「入大涅槃,其来已久。」闻而
闭目,怅若有怀,寻重问曰:「释迦如来出兴
世耶?」对曰:「诞灵导世,已从寂灭。」闻复俯
首,久之乃起,升虚空,现神变,化火焚身,遗
骸坠地。王收其骨起窣堵波。从此北行,
山碛旷野五百馀里,至祛沙国(旧谓疏勒者,乃称其城号也。
正音宜云室利讫栗多底。疏勒之言,犹为讹也)。

祛沙国,周五千馀里。多沙碛,少壤土。稼
穑殷盛,花果繁茂。出细毡褐,工织细氎氍
毹。气候和畅,风雨顺序。人性犷暴,俗多诡诈,
礼义轻薄,学艺肤浅。其俗生子,押头匾㔸,
容貌粗鄙,文身绿睛。而其文字,取则印度,
虽有删讹,颇存体势。语言辞调,异于诸国。
淳信佛法,勤营福利。伽蓝数百所,僧徒万
馀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不究其理,
多讽其文,故诵通三藏及《毗婆沙》者多矣。
从此东南行五百馀里,济徙多河,踰大沙
岭,至斫句迦国(旧曰沮渠)

斫句迦国,周千馀里。国大都城周十馀里,坚
峻险固,编户殷盛。山阜连属,砾石弥漫,临带
两河,颇以耕植。蒲陶、梨、柰,其果寔繁。时
风寒,人躁暴。俗唯诡诈,公行劫盗。文字同瞿
萨旦那国,言语有异。礼义轻薄,学艺浅近。
淳信三宝,好乐福利。伽蓝数十,毁坏已多,
卷十二 第 943a 页 T51-0943.png
僧徒百馀人,习学大乘教。

国南境有大山,崖岭嵯峨,峰峦重叠;草木凌
寒,春秋一观;溪涧浚濑,飞流四注;崖龛石室,
棋布岩林。印度果人,多运神通,轻举远游,
栖止于此。诸阿罗汉寂灭者众,以故多有
窣堵波也,今犹现有三阿罗汉居岩穴
中,入灭心定,形若羸人,须发恒长,故诸沙
门时往为剃。而此国中大乘经典部数尤多,
佛法至处,莫斯为盛也。十万颂为部者,凡有
十数;自兹已降,其流寔广。从此而东,踰岭
越谷,行八百馀里,至瞿萨旦那国(唐言地乳,即其
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涣那国,匈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溪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讹
也)。

瞿萨旦那国,周四千馀里。沙碛太半,壤土隘
狭。宜谷稼,多众果。出氍毹、细毡,工纺绩
絁紬。又产白玉、黳玉。气序和畅,飘风飞埃。
俗知礼义,人性温恭。好学典艺,博达技
能。众庶富乐,编户安业。国尚乐音=音乐【乙】乐音,人好歌舞乐音,人好
歌舞。少服毛褐毡裘,多衣絁紬白氎。仪形
有礼,风则有纪。文字宪章,聿尊印度,微改体势,粗有沿革。语异诸国。崇尚佛法。
伽蓝百有馀所,僧徒五千馀人,并多习学大
乘法教。王甚骁武,敬重佛法,自云毗沙门天
之祚胤也。

昔者,此国虚旷无人,毗沙门天于此栖止。无
忧王太子在呾叉始罗国被抉目已,无忧王
怒谴辅佐,迁其豪族,出雪山北,居荒谷
间。迁人逐物,至此西界,推举酋豪,尊立
为王。当是时也,东土帝子蒙谴流徙,居此
卷十二 第 943b 页 T51-0943.png
东界,群下劝进,又自称王。岁月已积,风教
不通。各因田猎,遇会荒泽,更问宗绪,因而
争长。忿形辞语,便欲交兵。或有谏曰:「今
何遽乎?因猎决战,未尽兵锋。宜归治兵,期
而后集。」于是回驾而返,各归其国,校习戎
马,督励士卒。至期兵会,旗鼓相望。旦日合
战,西主不利,因而逐北,遂斩其首。东主乘
胜,抚集亡国,迁都中地,方建城郭。忧其无
土,恐难成功,宣告远近,谁识地理。时有
涂灰外道,负大瓠,盛满水,而自进曰:「我
知地理。」遂以其水屈曲遗流,周而复始,因
即疾驱,忽而不见。依彼水迹,峙其基堵,遂
得兴功,即斯国治,今王所都于此城也。
城非崇峻,攻击难剋,自古已来,未能有
胜。其王迁都作邑,建国安人,功绩已成,齿
耋云暮,未有胤嗣,恐绝宗绪。乃往毗沙门
天神所祈祷请嗣,神像额上,剖出婴孩,捧
以回驾,国人称庆。既不饮乳,恐其不寿,寻
诣神祠,重请育养。神前之地忽然隆起,
其状如乳,神童饮吮,遂至成立。智勇光前,
风教遐被,遂营神祠,宗先祖也。自兹已降,
奕世相承,传国君临,不失其绪。故今神庙
多诸珍宝,拜祠享祭,无替于时。地乳所育,
因为国号。

王城南十馀里有大伽蓝,此国先王为毗卢
折那(唐言遍照)阿罗汉建也。昔者,此国佛法未被,
而阿罗汉自迦湿弥罗国至此林中,宴坐
习定。时有见者,骇其容服,具以其状上
白于王。王遂躬往,观其容止,曰:「尔何人乎,
卷十二 第 943c 页 T51-0943.png
独在幽林?」罗汉曰:「我,如来弟子,闲居习定。
王宜树福,弘赞佛教,建伽蓝,召僧众。」王
曰:「如来者,有何德,有何神,而汝鸟栖,勤苦
奉教?」曰:「如来慈悯四生,诱导三界,或显
或隐,示生示灭。遵其法者,出离生死,迷其
教者,羁缠爱网。」王曰:「诚如所说,事高言议,
既云大圣,为我现形;既得瞻仰,当为建
立,罄心归信,弘扬教法。」罗汉曰:「王建伽蓝,
功成感应。」王苟从其请,建僧伽蓝,远近咸
集,法会称庆,而未有揵稚扣击召集。王
谓罗汉曰:「伽蓝已成,佛在何所?」罗汉曰:「当
至诚,圣鉴不远。」王遂礼请,忽见空中佛像
下降,授王揵稚=椎【宫】稚稚,因即诚信,弘扬佛教。

王城西南二十馀里,有瞿室𩜁伽山(唐言牛角)。山
峰两起,岩隒四绝,于崖谷间建一伽蓝,
其中佛像时烛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为
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
敬崇遗法,遵习大乘。

牛角山岩有大石室,中有阿罗汉,入灭心
定,待慈氏佛,数百年间,供养无替。近者
崖崩,掩塞门径,国王兴兵欲除崩石,即黑
蜂群飞,毒螫人众,以故至今石门不开。

王城西南十馀里,有地迦婆缚那伽蓝。中
有夹纻立佛像,本从屈支国而来至止。昔
卷十二 第 944a 页 T51-0944.png
此国中有臣被谴,寓居屈支,恒礼此像。后
蒙还国,倾心遥敬,夜分之后,像忽自至,其
人舍宅,建此伽蓝。

王城西行三百馀里,至勃伽夷城。中有佛
坐像,高七尺馀,相好允备,威肃嶷然,首戴
宝冠,光明时照。闻诸土俗曰:本在迦湿弥
罗国,请移至此。昔有罗汉,其沙弥弟子临
命终时,求酢米饼。罗汉以天眼观,见瞿萨
旦那国有此味焉,运神通力,至此求获。沙
弥啖已,愿生其国,果遂宿心,得为王子。
既嗣位已,威摄遐迩,遂踰雪山,伐迦湿弥
罗国。迦湿弥罗国王整集戎马,欲禦边寇。
时阿罗汉谏王:「勿斗兵也,我能退之。」寻为
瞿萨旦那王说诸法要。王初未信,尚欲兴
兵。罗汉遂取此王先身沙弥时衣,而以示
之。王既见衣,得宿命智,与迦湿弥罗王谢
咎交欢,释兵而返,奉迎沙弥时所供养
佛像,随军礼请。像至此地,不可转移,环
建伽蓝,或招僧侣,舍宝冠置像顶,今所
冠者,即先王所施也。

王城西百五六十里,大沙碛正路中,有堆阜,
并鼠壤坟也。闻之土俗曰:此沙碛中,鼠大
如猬,其毛则金银异色,为其群之酋长,每
出穴游止,则群鼠为从。昔者,匈奴率数十万
众,寇掠边城,至鼠坟侧屯军,时瞿萨旦那
王率数万兵,恐力不敌,素知碛中鼠奇,
而未神也。洎乎寇至,无所求救,君臣震恐,
莫知图计。苟复设祭,焚香请鼠,冀其有
灵,少加军力。其夜瞿萨旦那王梦见大鼠。
卷十二 第 944b 页 T51-0944.png
曰:「敬欲相助。愿早治兵,旦日合战,必当克
胜。」瞿萨旦那王知有灵祐,遂整戎马,申
令将士,未明而行,长驱掩袭。匈奴之闻也,
莫不惧焉。方欲驾乘被铠,而诸马鞍、人服、
弓弦、甲縺,凡厥带系,鼠皆齧断。兵寇既临,面
缚受戮。于是杀其将,虏其兵,匈奴震慑,
以为神灵所祐也。瞿萨旦那王感鼠厚恩,
建祠设祭,奕世遵敬,特深珍异。故上自君
王,下至黎庶,咸修祀祭,以求福祐。行次
其穴,下乘而趋,拜以致敬,祭以祈福。或衣
服、弓、矢,或香花、肴膳,亦既输诚,多蒙福利。
若无享祭,则逢灾变。

王城西五六里,有娑摩若僧伽蓝。中有窣堵
波,高百馀尺,甚多灵瑞,时烛神光。昔有罗
汉,自远方来,止此林中,以神通力,放大光
明。时王夜在重阁,遥见林中光明照曜,于
是历问,佥曰:「有一沙门,自远而至,宴坐林
中,示现神通。」王遂命驾,躬往观察。既睹明
贤,乃心祗敬,钦风不已,请至中宫。沙门
曰:「物有所宜,志其所在。幽林薮泽,情之
所赏;高堂邃宇,非我攸闻。」王益敬仰,深加
宗重,为建伽蓝,起窣堵波。沙门受请,遂
止其中。顷之,王感获舍利数百粒,甚庆
悦,窃自念曰:「舍利来应,何其晚欤?早得置
之窣堵波下,岂非胜迹?」寻诣伽蓝,具白沙
门。罗汉曰:「王无忧也,今为置之。宜以金、银、
铜、铁大石函等,以次周盛。」王命匠人,不日
功毕,载诸宝舆,送至伽蓝。是时也,王宫
导从、庶僚凡百,观送舍利者,动以万计。罗
卷十二 第 944c 页 T51-0944.png
汉乃以右手举窣堵波,置诸掌中,谓王曰:
「可以藏下也。」遂坎地安函,其功斯毕,于是
下窣堵波,无所倾损。观睹之徒,叹未曾有,
信佛之心弥笃,敬法之志斯坚。王谓群官
曰:「我尝闻佛力难思,神通难究。或分身百
亿,或应迹人天;举世界于掌内,众生无动
静之想,演法性于常音,众生有随类之悟。
斯则神力不共,智慧绝言。其灵已隐,其教犹
传。餐和饮泽,味道钦风,尚获斯灵,深
赖其福。勉哉,凡百!宜深崇敬,佛法幽深,于
是明矣。」

王城东南五六里,有麻射僧伽蓝,此国先王
妃所立也。昔者,此国未知桑蚕,闻东国有
也,命使以求。时东国君秘而不赐,严敕关
防,无令桑蚕种出也。瞿萨旦那王乃卑
辞下礼,求婚东国;国君有怀远之志,遂
允其请。瞿萨旦那王命使迎妇,而诫曰:「尔
致辞东国君女,我国素无丝绵桑蚕之种,
可以持来,自为裳服。」女闻其言,密求其种,
以桑蚕之子置帽絮中,既至关防,主者遍
索,唯王女帽不敢以验。遂入瞿萨旦那国,
止麻射伽蓝故地,方备仪礼,奉迎入宫,
以桑蚕种留于此地。阳春告始,乃植其桑,
蚕月既临,复事采养。初至也,尚以杂叶𩚅
之,自时厥后,桑树连阴。王妃乃刻石为
制,不令伤杀;蚕蛾飞尽,乃得治茧。敢有
犯违,明神不祐。遂为先蚕建此伽蓝。数株枯桑,云是本种之树也。故今此国有蚕
不杀,窃有取丝者,来年辄不宜蚕。
卷十二 第 945a 页 T51-0945.png

城东南百馀里有大河,西北流,国人利之,以
用溉田。其后断流,王深怪异。于是命驾问
罗汉僧曰:「大河之水,国人取给,今忽断流,
其咎安在?为政有不平,德有不洽乎?不然,
垂谴何重也?」罗汉曰:「大王治国,政化清和。
河水断流,龙所为耳。宜速祠求,当复昔利。」
王因回驾,祠祭河龙。忽有一女凌波而至,
曰:「我夫早丧,王命无从;所以河水绝流,农人
失利。王于国内选一贵臣,配我为夫,水
流如昔。」王曰:「敬闻,任所欲耳。」龙遂目悦
国之大臣。王既回驾,谓群下曰:「大臣者,国
之重镇;农务者,人之命食。国失镇则危,人绝
食则死。危、死之事,何所宜行?」大臣越席,跪
而对曰:「久已虚薄,谬当重任。常思报国,未
遇其时,今而预选,敢塞深责。苟利万姓,何
吝一臣?臣者,国之佐;人者,国之本,愿大王
不再思也。幸为修福,建僧伽蓝。」王允所求,
功成不日。其臣又请早入龙宫,于是举国
僚庶,鼓乐饮饯。其臣乃衣素服,乘白马,与
王辞诀,敬谢国人。驱马入河,履水不溺,
济乎中流,麾鞭画水,水为中开,自兹没
矣。顷之,白马浮出,负一栴檀大鼓,封一函
书。其书大略曰:「大王不遗细微,谬参神选,
愿多营福,益国滋臣。以此大鼓,悬城东
南,若有寇至,鼓先声震。」河水遂流,至今利
用。岁月浸远,龙鼓久无。旧悬之处,今仍有鼓。
池侧伽蓝,荒𡉏无僧。

王城东三百馀里大荒泽中,数十顷地,绝无
蘖草,其土赤黑。闻诸耆旧曰:败军之地也。
卷十二 第 945b 页 T51-0945.png
昔者,东国军师百万西伐,此时瞿萨旦那王
亦整齐戎马数十万众,东禦强敌,至于此
地,两军相遇,因即合战。西兵失利,乘胜残
杀,虏其王,杀其将,诛戮士卒,无复孑遗。
流血染地,其迹斯在。

战地东行三十馀里,至媲摩城。有彫檀立
佛像,高二丈馀。甚多灵应,时烛光明。凡
有疾病,随其痛处,金薄帖像,即时痊复,虚
心请愿,多亦遂求。闻之土俗曰:此像,昔佛
在世憍赏弥国邬陀衍那王所作也。佛去世
后,自彼凌空至此国北曷劳落迦城中。初
到此,城人安乐富饶,深著邪见,而不珍敬,
传其自来,神而不贵。后有罗汉礼拜此像,
国人惊骇,异其容服,驰以白王。王乃下令,
宜以沙土坌此异人。时阿罗汉身蒙沙土,
糊口绝粮。时有一人,心甚不忍,昔常恭敬
尊礼此像,及见罗汉,密以馔之。罗汉将去,
谓其人曰:「却后七日,当雨沙土,填满此
城,略无遗类。尔宜知之,早图出计。犹其
坌我,获斯殃耳。」语已便去,忽然不见。其人
入城,具告亲故,或有闻者,莫不嗤笑。至第
二日,大风忽发,吹去秽壤,雨杂宝满衢路,
人更骂所告者。此人心知必然,窃开孔
道,出城外而穴之。第七日夜,宵分之后,
雨沙土满城中。其人从孔道出,东趣此
国,止媲摩城。其人才至,其像亦来,即此供养,
不敢迁移。闻诸先记曰:释迦法尽,像入龙
宫。今曷劳落迦城为大堆阜,诸国君王、异方
豪右,多欲发掘,取其宝物。适至其侧,猛风
卷十二 第 945c 页 T51-0945.png
暴发,烟云四合,道路迷失。

媲摩川东入沙
碛,行二百馀里,至尼攘城,周三四里,在
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
复途径,唯趣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
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关
防也。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
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远茫茫,莫
知所指,是以往来聚遗骸以记之。乏水
草,多热风;风起则人畜惛迷,因以成病。时
闻歌啸,或闻号哭。视听之间,恍然不知所
至,由此屡有丧亡,盖鬼魅之所致也。

行四
百馀里,至都逻故国。国久空旷,城皆荒芜。
从此东行六百馀里,至折摩驮那故国,即
涅末地也。城郭岿然,人烟断绝。复此东北
行千馀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表山川,考采境壤,详国俗之刚柔,系水土
之风气,动静无常,取舍不同,事难穷验,非
可仰说。随所游至,略书梗概,举其闻见,记诸慕化。斯故=固【三】【宫】【甲】【丙】,国【乙】故=固【宋】【元】【明】【宫】【甲】【丙】,=国【乙】故日入已来,咸沐惠泽故日入已来,咸沐惠
泽,风行所及,皆仰至德。混同天下,一之宇内,岂徒单车出使,通
驿万里者哉。

记赞曰:「大矣哉,法王之应世也!灵化潜运,
神道虚通。尽形识于沙界,绝起谢于尘劫。
形识尽,虽应生而不生;起谢绝,示寂灭
而无灭。岂实迦维降神,娑罗潜化而已。固
知应物效灵,感缘垂迹,嗣种刹利,绍胤
释迦,继域中之尊,擅方外之道。于是舍
金轮而临制法界,摛玉毫而光抚含生。
卷十二 第 946a 页 T51-0946.png
道洽十方,智周万物。虽出希夷之外,将
庇视听之中。三转法轮于大千,一音振辩
于群有。八万门之区别,十二部之综要。是以
声教之所沾被,驰骛福林;风轨之所鼓扇,
载驱寿域。圣贤之业盛矣,天人之义备矣!
然忘动寂于坚固之林,遗去来于幻化之
境,莫继乎有待,匪遂乎无物。尊者迦叶妙
选应真,将报佛恩,集斯法宝。四含总其源
流,三藏括其枢要。虽部执兹兴,而大宝斯
在。越自降生,洎乎潜化,圣迹千变,神
瑞万殊。不尽之灵逾显,无为之教弥新。备存
经诰,详著记传。然尚群言纷糺,异议舛
驰,原始要终,罕能正说。此指事之实录,
尚众论之若斯,况正法幽玄,至理冲邈,研
覈奥旨,文多阙焉。是以前修令德,继轨
逸经之学;后进英彦,踵武缺简之文。大
义郁而未彰,微言阙而无问。法教流渐,多
历年所,始自炎汉,迄于
圣代。传译盛业,流美联晖。玄道未摅,真
宗犹昧,匪圣教之行藏,固王化之由致。我
 大唐临训天下,作孚海外,考圣人之遗则,
正先王之旧典。阐兹像教,郁为大训,道不
虚行,弘在明德。遂使三乘奥义,郁于千
载之下;十力遗灵,閟于万里之外。神道
无方,圣教有寄,待缘斯显,其言信矣。

「夫玄
奘法师者,疏清流于雷泽,派洪源于妫
川;体上德之祯祥,蕴中和之淳粹;履道合
德,居贞葺行;福树曩因,命偶昌运。拔迹
俗尘,闲居学肆,奉先师之雅训,仰前哲之
卷十二 第 946b 页 T51-0946.png
令德。负笈从学,游方请业,周流燕、赵之
地,历览鲁、卫之郊;背三河而入秦中,步
三蜀而抵吴会。达学髦彦,遍效请益之勤;
冠世英贤,屡申求法之志。侧闻馀论,考厥
众谋,竞党专门之义,俱嫉异道之学。情发
讨源,志存详考。属四海之有截,会八表之
无虞,以贞观三年仲秋朔旦,褰裳遵路,杖
锡遐征。资
皇化而问道,乘冥祐而孤游。出铁门、石
门之阨,踰凌山、雪山之险,骤移灰管,达
于印度。宣国风于殊俗,喻大化于异域。
亲承梵学,询谋哲人。宿疑则览文明发,奥
旨则博问高才;启灵府而究理,廓神衷
而体道。闻所未闻,得所未得,为道场
之益友,诚法门之匠人者也。是知道风昭
著,德行高明,学蕴三冬,声驰万里。印
度学人,咸仰盛德,既曰经笥,亦称法将。
小乘学徒,号木叉提婆(唐言解脱天);大乘法众,
号摩诃耶那提婆(唐言大乘天)。斯乃高其德而
传徽号,敬其人而议嘉名。至若三轮奥
义,三请微言,深究源流,妙穷枝叶,奂然
慧悟,怡然理顺,质疑之义,详诸别录。既
而精义通玄,清风载扇,学已博矣,德已盛
矣,于是乎历览山川,徘徊郊邑。出茅城
而入鹿苑,游杖林而憩鸡园,回眺迦维之
国,流目拘尸之城。降生故基,与川原而
膴膴;潜灵旧趾,对郊阜而茫茫。览神迹
而增怀,仰玄风而永叹,匪唯麦秀悲殷,
黍离悯周而已。是用详释迦之故事,举印
卷十二 第 946c 页 T51-0946.png
度之茂实,颇采风壤,存记异说。岁月遄
迈,寒暑屡迁,有怀乐土,无忘返迹。请得
如来肉舍利一百五十粒;金佛像一躯,通光
座高尺有六寸;拟摩揭陀国前正觉山龙窟
影像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尺三寸;拟
婆罗痆斯国鹿野苑初转法轮像刻檀佛像
一躯,通光座高尺有五寸;拟憍赏弥国出爱
王思慕如来刻檀写真(容)+像【甲】像刻檀像刻檀佛像一躯,
通光座高二尺九寸;拟劫比他国如来自
天宫降履宝阶像银佛像一躯,通光座高
四尺;拟摩揭陀国鹫峰山说《法花》等经像
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尺五寸;拟那揭
罗曷国伏毒龙所留影像刻檀佛像一躯,
通光座高尺有三寸;拟吠舍釐国巡城行
化像。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
十部;上座部经律论一十四部;大众部经
律论一十五部;三弥底部经律论一十五部;
弥沙塞部经律论二十二部;迦叶臂耶部经
律论一十七部;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
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因论三十六
部;声论一十三部;凡五百二十夹;总六百
五十七部。将弘至教,越践畏途,薄言旋
轫,载驰归驾。出舍卫之故国,背伽耶之
旧郊,踰葱岭之危隥,越沙碛之险路。十
九年春正月,达于京邑,谒帝雒阳。肃承
明诏,载令宣译,爰召学人,共成胜业。法云
再荫,慧日重明。黄图流鹫山之化,赤县
演龙宫之教。像运之兴,斯为盛矣。

「法师妙
穷梵学,式赞深经,览文如已,转音犹响;
卷十二 第 947a 页 T51-0947.png
敬顺圣旨,不加文饰;方言不通,梵语无
译,务存陶治,取正典谟,推而考之,恐乖
实矣。有搢绅先生,动色相趣,俨然而进
曰:『夫印度之为国也,灵圣之所降集,贤懿
之所挺生。书称天书,语为天语;文辞婉密,
音韵循环;或一言贯多义,或一义综多言;
声有抑扬,调裁清浊。梵文深致,译寄明人,
经旨冲玄,义资盛德。若其裁以笔削,调
以宫商,实所未安,诚非谠论。传经深旨,
务从易晓,苟不违本,斯则为善。文过则
艳,质甚则野。谠而不文,辩而不质,则可
无大过矣,始可与言译也。李老曰:「美言者
则不信,信言者则不美。」韩子曰:「理正者直
其言,言饰者昧其理。」是知垂训范物,义本
玄同,庶袪蒙滞,将存利喜,违本从文,所
害滋甚。率由旧章,法王之至诚也。』缁、素佥
曰:『渝乎,斯言谠矣!昔孔子在位听讼,文
辞有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修《春秋》
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之徒,孔门文学,尝不
能赞一辞焉。法师之译经,亦犹是也。非
如童寿逍遥之集文,任生、肇、融、睿之笔。
况乎园方为圆之世,斲彫从朴之时,其
可增损圣旨,绮藻经文者欤。』

「辩机远承轻
举之胤,少怀高蹈之节,年方志学,抽簪革
服,为大总持寺萨婆多部道岳法师弟子。虽
遇匠石,朽木难彫;幸入法流,脂膏不润。
徒饱食而终日,诚面墙而卒岁。幸藉时来,
属斯嘉会。负燕雀之资,厕鹓鸿之末。爰命
庸才,撰斯方志。学非博古,文无丽藻,磨
卷十二 第 947b 页 T51-0947.png
钝励朽,力疲曳蹇。恭承志记,伦次其文,
尚书给笔札而撰录焉。浅智褊能,多所
阙漏;或有盈辞,尚无刊落。昔司马子长,
良史之才也,序《太史公书》,仍父子继业,或
名而不字,或县而不郡。故曰一人之精,思
繁文重,盖不暇也。其况下愚之智,而能详备
哉?若其风土习俗之差,封畺物产之记,性智
区品,炎凉节候,则备写优薄,审存根实。
至于胡戎姓氏,颇称其国;印度风化,清
浊群分,略书梗概,备如前序。宾仪、嘉礼、
户口、胜兵、染衣之士,非所详记。然佛
以神通接物,灵化垂训,故曰神道洞玄,则
理绝人区,灵化幽显,则事出天外。是以诸
佛降祥之域,先圣流美之墟,略举遗灵,
粗申记注。境路盘纡,畺场回互,行次即
书,不存编比。故诸印度,无分境壤,散书
国末,略指封域。书行者,亲游践也;举至
者,传闻记也。或直书其事,或曲畅其文。优
而柔之,推而述之,务从实录,进诚
皇极。二十年秋七月,绝笔杀青;文成油素,
尘黩圣鉴,讵称天规?然则[曰/月]远穷遐,寔资
朝化;怀奇纂异,诚赖
皇灵。逐日八荒,匪专夸父之力;凿空千里,
徒闻博望之功?鹫山徙于中州,鹿苑掩于
外国。想千载如目击,览万里若躬游,夐
古之所不闻,前载之所未记。至德焘覆,
殊俗来王;淳风遐扇,幽荒无外。庶斯地志,
补阙《山经》。颁左史之书事,备职方之遍
举。」
卷十二 第 947c 页 T51-0947.png
大唐西域记卷第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