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第 1a 页 WYG0603-0427a.png

通典卷三十六
唐 京 兆 杜 佑 君 卿 纂
职官十八
秩品一(并命数汉唐魏虞/汉 后) (夏/) (商/) (周/) (秦/)
唐官数阙(尚书曰唐虞建官惟百而郑玄云虞官六十/唐官未闻尧舜同道或皆六十以属官而言)
(则皆/有百)
虞官六十(明堂位曰有虞氏官/五十而郑注云六十)
卷三十六 第 1b 页 WYG0603-0427b.png

(依郑/说)
殷官二百四十(明堂位曰殷官二百而郑/云二百四十今依郑说)
右自殷以上官名制度俱在历代官制篇(按列国/之官并)
(不在/其数)
周官有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九命作伯(上公有功德/者加命为二)
(伯得专征伐五侯九伯/者也盖长诸侯为方伯)八命作牧(侯伯有功德者加/命得专征伐于诸)
(侯又云一州之牧也/王之三公亦八命)七命赐国(王之卿六命出封加/一等者郑司农云出)
卷三十六 第 2a 页 WYG0603-0427c.png

(自置其臣治/家邑如诸侯)五命赐则(则者地未成国之名也王之/大夫四命出封加一等五命)
(赐之以方百里二百里之地也方三百里以上为成/国王莽时以二十五成为则方五十里与夏五十里)
(国/同)四命受器(受祭器为上大夫也郑玄谓/此公之孤始得有祭器者也)三命受位
(受下大夫之位也郑玄谓此列/国之卿始有列位于王为王臣)再命受服(受祭衣服/为上士也)
(郑元谓此受元冕之/服列国之大夫再命)一命受职(始命为正吏谓列国/公侯伯之士也于子)
(男为大夫一/云受职事)
右内外官六万三千六百七十五人(内二千六百/四十三人外)
卷三十六 第 2b 页 WYG0603-0427d.png

罪闽蛮夷貉等五隶医人圉人虎士视瞭(力召/反)及
奚浆笾醢醯盐羃酒桃舂抌饎稿等(抌音由饎音/炽熟食也尔)
(雅云酒/食也)女职一万五千九百五十人都计内外官
及内职掌人七万九千六百二十五人(其旄人舞/者及太祝)
(巫觋阍人每门及囿世妇每宫等官职并冬官人/数及外职掌人并阙按帝王世纪云汤受命有三)
(千馀国又按王制云殷时天下诸侯国千七百七/十三当是殷氏政衰诸侯相并季末之时所存之)
(国耳大国二百四十九次国五百一小国一千二/十三大国次国则皆三卿五下大夫二十七上士)
卷三十六 第 3a 页 WYG0603-0428a.png

(千八百国列国卿大夫士大约与殷不异罢/侯置守郡县官吏百姓之所奉岂非勤乎)
周制非二王之后列国诸侯其爵无至公者也当周之
世有功之臣无如太公周公者然封爵皆为侯(诗云穆/穆鲁侯)
(又曰齐侯/之子是也)而春秋有虞公虢公州公者或因殷之旧爵
或尝为天子之官子孙因其号耳非周之典制也故天
子三公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上士三命中士再命下
士一命天子三公加命则为方伯九命卿加一命则出
卷三十六 第 3b 页 WYG0603-0428b.png

出封为附庸加一命为四命大夫以下德盛者出则爵
命并加士则德未周备但得进命不进爵也是以卿出
则为侯伯大夫出则为子男皆爵命并进士出为附庸
但得进命故附庸之君犹称名与士同故春秋传云附
庸之君名也二王之后夲非出加之例直以承祀先代
故九命为上公其有功之臣皆为侯伯七命而已若王
之子弟及异姓之有大功德而封爵不过侯但得进地
卷三十六 第 4a 页 WYG0603-0428c.png

列土侯伯有贤能之德而又有功者则加一命为牧故
春官之职云八命作牧子男之君则五命上公之孤四
命卿三命大夫再命士一命大国之卿三命大夫再命
次国之卿三命大夫再命士一命小国之卿再命大夫
一命其士不命凡士一命而受爵周礼爵及命士故云
一命而受爵有受爵有受命者必有职故周礼云一命
受职明一命之士职爵俱有也再命受服于君不自为
卷三十六 第 4b 页 WYG0603-0428d.png

明耳三命受车马三命谓侯伯之卿也再命已受服于
君则三命之卿受服不疑矣而复别受车马于君故曲
礼云夫为人子三赐不及车马明其三命得受车马之
义然三命之卿则有命于天子之礼故周礼云三命受
位明诸侯之卿受三命者皆有列位于王朝也则小国
之卿再命者虽得命于天子于王朝未有列位也三命
之卿始受车马则再命以下车马自为之也若君特赐
卷三十六 第 5a 页 WYG0603-0429a.png

始受器三命以下皆自为之也故礼记云有田禄者先
为祭器三命以上既受祭服四命者受服亦可明矣三
命之卿尚有列位于王四命亦可知也凡次国之君不
过七命小国之君不过五命凡自称者伯曰天子之臣
(分陜/之伯)诸侯之于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守音手/又反)在边邑
曰某屏之臣某公子曰臣孽(孽音五/葛反)士曰传遽之臣于
大夫曰外私(传遽以车马给使者也士臣于/大夫者曰私人也传音丁恋反)列国之大
卷三十六 第 5b 页 WYG0603-0429b.png

(周傧者曰/晋士起也)自称曰陪臣某(陪重/也)于外曰子(子有德之称/也经曰高子)
(来/盟)于某国曰寡君之老使自称曰某(使谓使人于诸/侯也某名也)
秦制爵二十等以赏功劳(其十八等自大庶/长以下又似官也)
右具封爵篇其帅人皆更卒也有功赐则在军吏
之例自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言从公大夫以/上人与令丞亢)
(礼亢者当也言高/下相当无所卑屈)
汉官秩差次(二汉并有秦二十等爵然以为功劳之赏/非恒秩也丞相太尉司徒司空诸将军及)
卷三十六 第 6a 页 WYG0603-0429c.png

中二千石(月百八十斛/王莽改曰卿)御史大夫 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少府 执金吾
二千石(月百二十斛亦曰真二/千石王莽改为上大夫)太子太傅 少傅
将作大匠 太子詹事 大长秋 典属国 水衡
都尉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司𨽻校尉
城门校尉 中垒校尉 屯骑校尉 步兵校尉
卷三十六 第 6b 页 WYG0603-0429d.png

虎贲校尉 州牧 郡太守
比二千石(月百斛王莽/改为中大夫)丞相司直 光禄大夫 光
禄中郎五官左右三将 光禄虎贲中郎将 光禄
中郎将骑都尉 西城都护副校尉 奉车都尉
驸马都尉 郡尉
千石(月八十斛王莽/改为下大夫)丞相长史 大司马长史 御
史中丞(更名御/史长史)前后左右将军长史 太常丞 光
卷三十六 第 7a 页 WYG0603-0430a.png

胪丞 宗正丞 大司农丞 少府丞 执金吾丞
太子卫率 万户以上县令
比千石 光禄太中大夫 光禄郎中车户骑三将
光禄谒者仆射 光禄虎贲郎
八百石(成帝除八/百石秩)太子家令
比八百石 光禄勋谏议太夫
六百石(月七十斛王/莽改曰元士)卫尉公车司马令 卫士令
卷三十六 第 7b 页 WYG0603-0430b.png

将作大匠丞 太子詹事丞 水衡都尉丞 京
兆尹丞 左冯翊丞 右扶风丞 州刺史 郡丞
郡长史 郡尉丞 次万户以上县令
比六百石(月六/十斛)太常太卜博士 光禄议郎中郎
光禄谒者掌宾赞受事员 西域都护丞 司马侯
五百石(成帝除五百石秩王/莽复置改为命士)减万户县长
四百石(月四十五斛自四百石至二/百石为长吏王莽改为中士)太子中盾 万
卷三十六 第 8a 页 WYG0603-0430c.png

比四百石 光禄侍郎
三百石(月四十斛王/莽改为下士)次减万户县长
比三百石(月三十/七斛)光禄郎中
二百石(月三/十斛)万户以上县尉 次万户以上县尉
减万户县尉
百石(自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为少吏王莽改百石秩曰庶士)
右汉吏员自佐史至丞相凡十三万二百八十五
卷三十六 第 8b 页 WYG0603-0430d.png

(明虽研覈莫辨今但约其夲史聊存/一代之制他皆类此览之者幸察焉)
后汉官秩差次(此制初因其旧以后钱榖兼给其旧数/增减不同事具禄秩篇其太傅三公大)
(将军骠骑大将/军并不在此目)
中二千石(月百八/十斛)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少府 执金吾
(注云比/二千石)太子太傅 河南尹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卷三十六 第 9a 页 WYG0603-0431a.png

将作大匠 司隶校尉 州牧 凡州所监都为京
都置尹 郡太守 皇子封王国傅 相 皇太子
封王国御史大夫及诸卿
比二千石(月百/斛)都护将军 大将军营五部校尉
光禄五官中郎将 光禄左中郎将 光禄右中郎
将 光禄虎贲中郎将 光禄羽林中郎将 光禄
大夫 少府侍中(汉官秩/云千石)少府中常侍 城门校尉
卷三十六 第 9b 页 WYG0603-0431b.png

尉 北军长水校尉 北军射声校尉 每王属国
都尉 护乌桓校尉 护羌校尉 皇子封王国中
尉
千石(月八/十斛)太傅长史 太尉长史 司徒长史 司
空长史 大将军长史 光禄太中大夫(注云秩比/二千石)
廷尉正左监 少府中常侍 少府尚书令 少府
御史中丞 太子家令 大长秋 中宫仆 太子
卷三十六 第 10a 页 WYG0603-0431c.png

北军屯骑校尉司马 北军越骑校尉司马 北军
步兵校尉司马 北军长水校尉司马 胡骑司马
北军骑射声校尉司马 右扶风京兆每大县令
雒阳令 皇太子封王国郎中令 仆
比千石 大将军司马 太常丞 光禄丞 光禄
谒者仆射 卫尉丞 卫尉宫掖门司马 太仆丞
鸿胪丞 宗正丞 司农丞 少府丞 使匈奴
卷三十六 第 10b 页 WYG0603-0431d.png

六百石(月七/十斛)大将军从事中郎 度辽将军长史
度辽将军司马 太常赞飨 太常太史令 太常
博士祭酒 太常太祝令 太常太宰令 太常大
予乐令 太常高庙令 太常光武庙令 太常前
帝陵每陵园令 太常先帝陵每陵食官令 光禄
左右仆射 左右陛长 光禄羽林左监 光禄羽
林右监 光禄中散大夫(注云秩/一千石)光禄谏议大夫
卷三十六 第 11a 页 WYG0603-0432a.png

马令 卫尉南宫卫士令 卫尉北宫卫士令 卫
尉左右都候 太仆考功令 太仆车府令 太仆
未央厩令 太仆承华厩令 廷尉左平 鸿胪大
行令 宗正诸公主每主家令 宗正诸公主每主
主簿 仆 私府长 大司农部丞 大司农太仓
令 大司农平准令 大司农导官令 少府太医
令 少府太官令 少府守宫令 少府上林苑令
卷三十六 第 11b 页 WYG0603-0432b.png

小黄门令 少府中黄门冗从仆射 少府掖庭令
少府永巷令 少府御府令 少府祠祀令 少
府钩盾令 少府濯龙监 少府中藏府令 少府
内谒者令 少府尚方令 少府尚书仆射 少府
尚书令 少府符节令 少府治书侍御史 少府
侍御史 执金吾武库令 大长秋丞 大长秋中
官谒者令(注夲曰/四百石)大长秋中官尚书 大长秋中宫
卷三十六 第 12a 页 WYG0603-0432c.png

黄门冗从仆射 大长秋虎贲官骑下中宫官署令
太子仓令 太子食令 太子门大夫 太子中
庶子 将作丞 将作左校令 将作右校令 城
门每门候 北军中候 州刺史 右扶风京兆每
次县令 护乌桓校尉拥节长史 司马 护羌校
尉拥节长史 司马
比六百石(月六十斛又/云五十斛)大将军典军候 光禄五官
卷三十六 第 12b 页 WYG0603-0432d.png

贲中郎 光禄常侍谒者 太子洗马 皇子封王
国治书
四百石(月五十斛又/云四十五斛)光禄给事谒者 少府太官丞
少府黄门署长 画室署长 内署长 少府直
里监 少府尚书左右丞 少府侍郎 大司农雒
阳市长 大长秋中宫药长 太子庶子 太子厩
长 太子中盾 太子卫率 右扶风京兆每次县
卷三十六 第 13a 页 WYG0603-0433a.png

医士长 永巷长 祠祀长
比四百石(月四十五斛后汉/百官志云四十斛)太尉东西曹掾 光禄
五官侍郎 光禄左侍郎 光禄右侍郎 光禄虎
贲侍郎 皇子封王国谒者
三百石(月四/十斛)太常先帝陵每陵食监丞 宗正诸公
主每主家丞 少府钩盾丞 永安丞 鸿胪大行
治礼郎 大司农丞 揖让擢丞 右扶风京兆每
卷三十六 第 13b 页 WYG0603-0433b.png

比三百石(月三十/七斛)太尉诸曹馀掾 光禄五官郎中
光禄左郎中 光禄右郎中 光禄虎贲郎中
光禄羽林郎中 光禄灌谒者郎中 少府中黄门
二百石(月三/十斛)太常太史丞 明堂及灵台丞 卫尉
史 太仆文学史 少府文学史(一人二/百石)少府苑中
丞 右史南园丞 少府令史 少府符节令史
廷尉史 鸿胪史 宗正史(一人二/百石)大司农直丞
卷三十六 第 14a 页 WYG0603-0433c.png

尹员外 皇子封王国郎中
比二百石(月二十/七斛)大将军屯长 太尉属 光禄节
从虎贲
百石(月十/六斛)太尉令史(中兴以后/不说石数)太常吏 太常太史
吏 太常大予乐吏 光禄员外 卫尉文学吏
太仆吏 少府吏(五人/百石)少府兰台令史 廷尉文学
吏 鸿胪文学吏 宗正文学吏(四人/百石)大司农文学
卷三十六 第 14b 页 WYG0603-0433d.png

尉州功曹从事 别驾从事 簿曹从事 兵曹从
事 其馀部郡国从事(每郡/有之)州曹诸掾 河南尹公
右平史 雒阳员外 乡有秩三老
斗食(月十/一斛)太常明堂员吏 太常大予乐令员吏
光禄勋卿员吏 卫尉卿员吏 太仆卿员吏 大
鸿胪卿员吏 大司农雒阳市吏(四人/百石)少府卿员吏
执金吾员吏 雒阳令员吏
卷三十六 第 15a 页 WYG0603-0434a.png

光禄佐 卫尉佐 太仆佐 廷尉佐 大鸿胪佐
大鸿胪大行令佐 宗正佐 大司农佐 雒阳
市佐 执金吾佐 少府佐 雒阳县佐史
右内外文武官七千五百六十七人(一千五十五/人内六千五)
(百一十/二人外)内外诸司职掌人一十四万五千四百一
十九人(一万四千二百二十五人内职掌令史御/属从事职佐员吏待诏卒骑治礼郎假佐)
(官骑及鼓吹宰者屠者士卫缇骑导从领士乌桓/骑等一十三万一千一百九十四人外职掌员吏)
卷三十六 第 15b 页 WYG0603-0434b.png

万二千九百八十六人其内有里魁里数及命数
未详
魏官置九品(自魏以下并为九品其禄秩差次大/约亦如汉制已列品第不可重出)
第一品
黄钺大将军 三公 诸国王公侯伯子男爵 大
丞相
第二品
卷三十六 第 16a 页 WYG0603-0434c.png

第三品
侍中 散骑常侍 中常侍 尚书令 左右仆射
尚书 中书监令 秘书监 诸征镇安平将军
光禄大夫 九卿 司隶校尉 京兆河南尹
太子保傅 大长秋 太子詹事 中领军 诸县
侯爵 龙骧将军 征虏将军 辅国将军
第四品
卷三十六 第 16b 页 WYG0603-0434d.png

游骑 前军 左军 右军 后军 宁朔 建
威 建武 振威 振武 奋威 奋武 扬武
广威 广武 左右积弩 积射 强弩等将军
护军监军 五营校尉 南北东西中郎将 御史
中丞 都水使者 州领兵刺史 越骑乌桓诸匈
奴护羌蛮夷等校尉 诸乡侯爵
第五品
卷三十六 第 17a 页 WYG0603-0435a.png

谒者仆射 虎贲中郎将 符节令 冗从仆射
羽林监 太子中庶子 太子庶子 太子家令
太子率更令 仆 卫率 诸军司北军中候
都督 护军 西域校尉 西戎校尉 礼见诸将
军 鹰扬 折冲 轻车 虎烈 宣威 威远
宁远 伏波 虎威 凌江等将军 太学博士
将兵都尉 牙门将 骑督 安夷抚夷护军 郡
卷三十六 第 17b 页 WYG0603-0435b.png

侯爵 州单车刺史
第六品
尚书左右丞 尚书郎中 秘书郎 著作丞郎
治书侍御史 部曹侍御史 诸督军 奉车驸马
都尉 诸博士 公府长史司马 骠骑车骑长史
司马 廷尉正监评 将兵助郡尉置司马史卒者
诸护军 太子侍讲门大夫 太子中舍人 太
卷三十六 第 18a 页 WYG0603-0435c.png

盐都尉 度支中郎将校尉 司竹都尉 材官校
尉 骠骑车骑卫将军府从事中郎 四征镇公府
从事中郎 公车令 诸县署令千石者 千人督
校尉 督守殿内将军 殿内典兵 黄门冗从仆
射 诸关内名号侯爵 诸王公友
第七品
期门郎 诸国公谒者 殿中监 诸卿尹丞 诸
卷三十六 第 18b 页 WYG0603-0435d.png

六百石者 护羌戎蛮夷越乌桓校尉长史司马
诸军诸大将军正行参军 诸持节督正行参军
二品将军正行参军 门下督 中书通事舍人
尚书曹典事 中书佐著作 太子洗马 北军候
丞 城门五营校尉司马 宜禾伊吾都尉 度支
都尉 典农都尉 诸封公保傅相郎中令及中尉
大农监 淮海津都尉 诸国文学 太子食官
卷三十六 第 19a 页 WYG0603-0436a.png

百石以上者 左右都尉 武卫左右卫长史司马
京城门候 诸门候副 散牙门将 部曲督
殿中中郎将校尉 尚药监 尚食监 太官食监
中署监 南北军监 中廷御史 禁防御史
小黄门诸署长仆谒者 药长寺人监 灵芝园监
黄门署丞 中黄门 太中中散諌议三大夫
议郎 三台五都侍御史 太庙令 诸公府掾属
卷三十六 第 19b 页 WYG0603-0436b.png

郎 中书主事通事 散骑集书 公主及诸国丞
万户以上典书令及家令 符节御史
第八品
尚书中书秘书著作及主书主图主谱史 太常斋
郎 京城门郎 四平四安长史司马 三品四品
将军正行参军 郡国太守相内史中丞长史 西
域戎部译长 诸县署令千石以上者丞 州郡国
卷三十六 第 20a 页 WYG0603-0436c.png

尉司马 秘书校书郎 东宫摘句郎 诸杂署长
史 关谷长 王公妃公主家令 诸部护军司马
王郡公诸杂署令 国子太学助教 诸京城四
门学博士 诸国常侍侍郎 殿中都尉司马 诸
部护军司马 殿中羽林郎 左右度支 中郎将
司马 黄门从官 寺人中郎郎中 诸杂号宣威
将军以下五品将军长史司马 兰台谒者 都水
卷三十六 第 20b 页 WYG0603-0436d.png

尉部司马 军司马 假司马 诸乡有秩三老
司马史从掾 诸州郡防门 尚书中书秘书令史
第九品
兰台殿中兰台谒者及都水使者书令史 诸县长
令相 关谷塞尉 仓簟河津督监 殿中监典事
左右太官督监内者 总章戏马监 诸纸署监
王郡公郡诸署长 司理治书 异族封公世子
卷三十六 第 21a 页 WYG0603-0437a.png

主家仆丞 公主行夜督郎 太庙令行夜督郎
太子掌固 主事候郎 王官舍人 副散部曲将
武猛中郎将 校尉部司马军司马假司马 诸
乡有秩 司徒史从掾 诸州郡防门
右官数及命数未详
卷三十六 第 21b 页 WYG0603-0437b.png

通典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