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外集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449-083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七
           宋 李幼武 纂集
   蔡元定 西山先生
  字季通建之建阳人师朱晦庵庆元初年党禁祸
  作奉旨编管道州次年卒于贬所嘉定三年夏旨
  赠迪功郎
庆元丙辰御史沈继祖奏朱熹剽窃张载程颐之馀论
外集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449-0833d.png
 寓以吃菜事魔之妖术以簧鼓后进张浮驾诞私立
 品题收召四方无行义之徒以益其党伍相与餐粗
 食淡衣褒带博或会徒于广信鹅湖之寺或呈身于
 长沙敬简之堂潜形匿迹如鬼如蜮其徒蔡元定佐
 之为妖乞送别州编管
丁已正月晦翁方与诸生讲论有以小报来言者晦翁
 略起视之复坐讲论如初词色更为和平翌旦诸生
 乃知有旨挥
外集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449-0834a.png
郡县捕元定甚急元定色不为变毅然上道晦翁与诸
 所从游百馀人送别萧寺坐客感叹有泣下者晦翁
 视元定不异平时因曰朋友相爱之情季通不挫之
 志可谓两得之矣又曰季通之行无几微不适意丘
 子服独为之涕泣流连而不能已处事恤穷交亦两
 得其道也
 又按别录云晦翁往净安寺候元定元定自府乘舟
 就贬过净安晦翁出寺门接之坐僧方丈寒暄外无
外集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449-0834b.png
 嗟劳语以连日读参同契所疑叩蔡蔡应答洒然少
 迟诸人醵酒至饮皆醉晦翁间行列坐寺前桥上饮
 回寺又饮晦翁醉睡方坐饮桥上詹元善即退去晦
 翁曰此人富贵气
晦翁致书曰每念远别不胜怅惘至于读书玩理欲讲
 而无从又不但常人离别之思也某连日读参同契
 颇有趣知千周万遍非虚言也
 又曰平日相聚未知其为乐别后乃觉阙事可叹可
外集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449-0834c.png
 叹
每至读书讲学无可咨扣无可告语尤觉仰德之深也
病足未能平步气血日衰前去光景想已不多病中块
 坐又未能息心休养才翻动册子便觉前人阔略病
 败欲以告人而无可告者又不免辄起著述之念亦
 是闲中一大魔障欲力去之而未能以此极思向来
 承晤之乐未知此生能复相从如往时否耳
季通一出饱观江湖表里形势不为无补甚恨匏系不
外集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449-0834d.png
 能与之俱行其律书法度甚精近世诸儒皆莫能及
 但吹律未谐归来更须细寻订耳(并晦/翁书)
戊午岁元定卒晦翁哭之恸冬十月祭之曰某窃闻亡
 友西山先生蔡君季通羁旅之衬远自舂陵言归故
 里谨以家馔只鸡斗酒酹于柩前呜呼哀哉尚享
 又与勉斋黄干帖云季通之柩已归陈坂上一寺中
 先买一地在其前今冬便葬也万事尽矣尚何言哉
 一恸之馀行自病也
外集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449-0835a.png
十一月六日晦翁遣男祭其葬于其行也哭而送之曰
 呜呼季通而至此耶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屈之
 志不可穷之辩不可复得而见矣天之生是人也果
 何为耶西山之颠君择而居西山之足又卜而藏而
 我于君之生既未得造其庐以遂半山之约至于今
 日不能扶曳病躯以视君之反此真宅而永诀以终
 天也并游之好同志之乐已矣已矣哀哉哀哉
西山从晦翁游最久精识博闻同辈皆不能及义理大
外集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449-0835b.png
 原固已心通意解尤长于天文地理乐律历数兵阵
 之说凡古书盘错肯綮学者读之不能以句元定爬
 梳剖析细入秋毫莫不畅达晦翁论易推本河图洛
 书邵氏皇极经世书先天图往往多因与元定往复
 而有发焉故其贬也恨无与晤语者其殁也祭之盖
 深致其哀焉
勉斋黄文肃公曰晦翁先生之门从游者多矣公之来
 先生必留数日往往通夕对床不暇寝从先生游者
外集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449-0835c.png
 归必过公之家听其言论不忍去去皆充然有所得
 也盖公负英迈之气蕴该洽之学智极乎道德性命
 之原行谨乎家庭唯诺之际于先生之门可谓杰然
 者矣
刘文简公(爚/)表其墓曰先生天资高闻道早于书无所
 不读于事无所不讲明阴阳消长之运达古今盛衰
 之理上稽天时下考人事皆有明證若礼乐兵制度
 数皆正其流而会于一方技曲学异端邪说悉拔其
外集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449-0835d.png
 根而辨其非凡古书奇辞奥旨人所不能读者一见
 即解文公尝曰人读易书难季通难书易又曰造化
 微妙惟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未尝厌也
 先生处家以孝弟忠信仪刑子孙而其教人也以性
 与天道为先自本而支自原而流闻者莫不兴起尝
 言文公教人以训诂文义为先下学上达固是常序
 然世衰道微邪说交作学者未知本原未必不惑于
 异端之说也故文公晚年接引后学亦无隐焉
外集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449-0836a.png
元定作律吕新书晦翁序之曰古乐之亡久矣然秦汉
 之间去周未远其器与声犹有存者故其道虽不行
 于当时而其为法犹未有异论也逮于东汉之末以
 接西晋之初则已浸多说矣历魏周齐隋唐五季论
 者愈多而法愈不定爰及我朝功成治定理宜有作
 建隆皇祐元丰之间盖亦三致意焉而胡阮李范马
 刘杨诸贤之议终不能以相一也而况于崇宣之季
 奸䛕之会黥涅之馀而能有以语夫天地之和哉丁
外集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449-0836b.png
 未南狩今六十年神人之愤犹有未摅是固不遑于
 稽古礼文之事然学士大夫因仍简陋遂无复以钟
 律为意者则巳甚矣吾友蔡君元定当此之时乃独
 心好其说而力求之旁搜远取巨细不捐积之累年
 乃若冥契著书两卷凡若干言予每得而读之爱其
 明白而渊深缜密而通畅不为牵合傅会之谈而横
 斜曲直如珠之不出于盘其言虽多出于近世之所
 未讲而实无一字不本于古人巳试之成法盖若黄
外集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449-0836c.png
 钟围径之数则汉觚之积分可考寸以九分为法则
 淮南太史小司马之说可推五声二变之数变律半
 声之例则杜氏之通典具焉变宫变徵之不得为调
 则孔氏之礼疏因亦可见至于先求声气之元而因
 律以生尺则尤所谓卓然者而亦班班杂见于两汉
 之志蔡邕之说与夫国朝会要以及程子张子之言
 顾读者不深考其间虽或有得于此而又不能无失
 于彼是以晦蚀纷挐无复定论大抵不拘挛于习熟
外集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449-0836d.png
 见闻之近即肆其胸臆妄为穿穴而无所据依季通
 乃能奋其独见超然远览爬梳剔抉参考互寻用其
 半生之力以至于一旦豁然而融会贯通焉斯可谓
 勤矣及其著论则又能推求本根比次条理撮取机
 要阐究精微不为浮词滥说以汨乱于其间亦庶几
 乎得书之体者予谓国家行且平定中原以开中天
 之运必将审音协律以谐神人当是时也受诏典领
 之臣能得此书而奏之则东京郊庙之乐将不待公
外集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449-0837a.png
 孙述之瞽师而后备而参摹四分之书亦无待乎后
 世之子云而后知好之矣抑季通之为此书词约理
 明初非难读而读之者往往未及终篇辄巳欠伸思
 睡固无由了其归趣独以予之顽钝不敏乃能熟复
 数过而仅得其指意之彷佛季通以是亦许予为能
 知已志者故属予以序引而予不得辞焉季通更欲
 均调节簇被之管弦别为乐书以究其业而又以其
 馀力发挥武侯六十四阵之图绪正邵氏皇极经世
外集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449-0837b.png
 之历以大备乎一家之言其用意亦健矣予虽老病
 倘及见之亦岂非千古之一快也哉
又曰季通理会乐律大段有心力看得许多书也是见
 成文字如史记律历书自无人看到这里他近日又
 成一律要尽合古法
其论经世书云元会运世之数大而不可见分釐丝毫
 之数小而不可察所可得而数者即岁月日辰而知
 之也一世有三十岁一月有三十日故岁与日之数
外集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449-0837c.png
 三十一岁有十二月一日有十二辰故日与辰之数
 十二自岁月日辰之数推而上之得元会运世之数
 推而下之得分釐丝毫之数三十与十二反覆相乘
 为三百六十故元会运世岁月日辰八者之数皆三
 百六十以三百六十乘三百六十为十二万九千六
 百故元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会有十二万九千六
 百月运有十二万九千六百日世有十二万九千六
 百辰岁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分月有十二万九千六
外集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449-0837d.png
 百釐日有十二万九千六百毫辰有十二万九千六
 百丝皆天地之自然非假智营力索而天地之运日
 月之行气朔之盈虚五星之伏见朓朒屈伸交食浅
 深之数莫不由此由汉以来以历数名家者惟太初
 大衍耳太初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元以八十一
 为分大衍之历乃以一百六十三亿七千四百五十
 九万五千二百为元三千四十为分皆附会牵合以
 此求天地之数安得无差先生曰康节之历固自是
外集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449-0838a.png
 好而季通推得来又甚缜密若见于用不知果如何
 恐当绝胜诸家也
嘉定庚午夏追赠季通初秩制曰士之遇不遇天也其
 或摈斥于生前而获伸于死后天理昭昭未有久而
 不定者尔学问有源操履无玷杜门著书初无与于
 世者不幸见诬亦遭远谪今是非已定尔则殂矣朕
 甚悯之其赠以官慰尔泉下死虽莫赎尚知享哉
   蔡沈 九峰先生
外集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449-0838b.png
  字仲默西山先生子也卜居九峰当世名卿物色
  求访将以用之不屑就也绍定三年五月殁年六
  十四
西山师事晦庵而晦庵顾曰季通吾老友也凡性与天
 道之妙他弟子不得闻者必以语季通焉异篇奥传
 微辞突义多先令讨究而后亲折衷之故尝辑其问
 答之辞曰翁季录者盖引以自匹也君自胜衣趍拜
 入则服膺父教出则从晦庵游晦庵晚年训传诸经
外集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449-0838c.png
 略备独书未及为环视门下生求可付者遂以属君
 洪范之数学者久失其传西山独心得之然未及论
 著亦曰成吾书者沈也
君受父师之托凛凛焉常若有负盖沈潜反复者数十
 年然后克就其于书也考序文之误订诸儒之说以
 发明二帝三王群圣贤用心洪范洛诰秦誓诸篇往
 往有先儒所未及者其于洪范数也谓体天地之撰
 者易之象纪天地之撰者范之数数始于一奇象成
外集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449-0838d.png
 于二偶奇者数之所以立偶者象之所以存故二四
 而八八卦之象也三三而九九畴之数也由是八八
 而又八之为四千九十六而象备矣九九而又九之
 为五百六十一而数周矣易更四圣而象已著范锡
 神禹而数不传后之作者昧象数之源窒变通之妙
 或即象而为数或反数而拟象洞极有书潜虚有图
 非无作也牵合傅会自然之数益晦焉嗟夫天地之
 所以肇人物之所以生万事之所以失得莫非数也
外集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449-0839a.png
 数之体著于形数之用妙于理非穷神知化者曷足
 以语此君于二书阐发幽微至于如此真不愧父师
 之托哉
伪学之论兴聘君远谪舂陵君徒步数千里以从九疑
 之麓最楚粤穷僻处山川风物悲凉惨怆居者率不
 能堪君父子相对独以义理自怡说浩然无湘累之
 思楚囚之泣也聘君不幸没贬所复徒步护柩以归
 有遗以金而义不可受者辄谢却之曰吾宁随所止
外集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449-0839b.png
 而殡不忍累其先也
年仅三十即屏去举子业一以圣贤为师平居仰观俯
 察默坐终晷瞭然有见于天地之心万物之情反求
 诸躬众理具备信前圣之言不予欺也
聘君尝著律吕书演八阵图皆为文公所叹重然学者
 鲜窥其微间以叩君毫分缕析使人洒然亡疑至象
 纬运行阴阳向背历历如指诸掌
其文长于论辩诗早慕太白晚入陶韦社中至其吟咏
外集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449-0839c.png
 情性摹写造化则又源流文公感兴诸作非徒以诗
 自命而已
 
 
 
 
 
 
外集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449-0839d.png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