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外集卷十 第 1a 页 WYG0449-07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
           宋 李幼武 纂集
   胡安国 武夷先生文定公
  字康侯建之崇安人绍圣四年中进士第授常州
  判官改江陵推未赴如荆门道出江陵帅守监职
  司一见合奏乞除荆南教报可赴阙除太学录丐
  外除提举湖南学事崇宁五年例罢学事倅成德
外集卷十 第 1b 页 WYG0449-0745b.png
  军以举遗逸获谴除名大观四年复官改正元断
  宣和元年提举江东学事寻挂冠末年侍臣合荐
  经学可用旨落致仕除尚书员外郎三辞不允寻
  除中舍赐三品服宰臣挤之除殿撰知通州中兴
  初召为给事中三辞建炎三年再召固辞主祠绍
  兴初除中舍兼侍讲辞不允二年就职吕颐浩言
  公屡诏偃蹇落我主祠五年除徽猷待制知永州
  辞诏依差提举太平观寻除宝文直学士八年殁
外集卷十 第 2a 页 WYG0449-0746a.png
  于书堂正寝
少长入太学昼夜刻励同舍有颖昌靳裁之尝闻程氏
 之学与公论经史大义公以是学益强识日明
登第时策问大要欲复熙丰之政公推言大学格物致
 知正心诚意以平天下之道辞几万言考官得之定
 为第一将唱名宰执以策中无诋元祐语欲降其等
 哲宗亲擢为第三
靖康初至京师方以疾在告一日午枕上急召公入见
外集卷十 第 2b 页 WYG0449-0746b.png
 奏曰明君以务学为急圣学以正心为要心者事物
 之宗正心者揆事宰物之权也若分章析句牵制文
 义无益于心术者非帝王之学也愿择名儒明于治
 国平天下之本者虚怀访问以深发独智
又奏为天下国家者必有一定不可易之计谋议既定
 君臣固守虽浮言异说沮毁摇动而初计不移故有
 志必成治功可立
渊圣一日问中丞许翰识安国否对曰臣虽未识其面
外集卷十 第 3a 页 WYG0449-0746c.png
 然久闻其名自蔡京得政以来天下士大夫无不受
 其笼络超然远迹不为所污者惟胡某一人耳渊圣
 嗟异焉
何㮚建议天下之势治平则宜重内遭变则宜重外乞
 分置四道帅臣以都总管为名各付一面为卫王室
 禦狂寇之计公奏曰内外之势适平则安偏重则危
 今州郡太轻理宜通变然一旦据以数百州之地二
 十三路之广分为四道则权复太重假令万一抗衡
外集卷十 第 3b 页 WYG0449-0746d.png
 跋扈号召不至又何以待之乎欲乞据见今所置帅
 司选择重臣付以都总管之权专治军旅每岁一按
 察其部内或有警急京师戒严即各帅所属守将应
 援如此则既有拥卫京师之势又无尾大不掉之虞
 一举两得矣
枢密张浚荐公可大用再以给事中召公辞因致书宰
 相吕颐浩曰夫嘉祐政事之大要本于爱民始于审
 谋成于果断今朝廷欲理兵政以强国而官吏不知
外集卷十 第 4a 页 WYG0449-0747a.png
 恤民以养兵是欲稼之长而涸其水欲木之茂而去
 其根则与嘉祐爱民之意异矣至于众谋纷纭而国
 是未定命令交错而民听未孚法制数更而下不知
 其所守其于嘉祐审谋能断亦异矣
定计论曰拨乱兴衰必有前定不移之计而后功可就
 陛下履极六年以建都则未有必守不移之居以讨
 贼则未有必操不变之术以立政则未有必行不反
 之令以任官则未有必信不疑之臣舍今不图后悔
外集卷十 第 4b 页 WYG0449-0747b.png
 何及
设险论曰设险以得人为本保险以智计为先人胜险
 为上险胜人为下人与险均才得中策方今所患在
 于徒险而人谋未善尔今欲固上流必保汉沔欲固
 下流必守淮泗欲固中流必以重兵镇安陆此守江
 常势虽有小变而大槩不可易者也
正心论曰心者身之本也正心之道先致其知而诚意
 故人主不可不学也盖戡定祸乱虽急于戎务必本
外集卷十 第 5a 页 WYG0449-0747c.png
 于方寸不学以致知则方寸乱矣何以成帝王之业
 乎
养气论曰用兵之胜负系军旅之强弱军旅之强弱系
 将帅之勇怯将帅之勇怯系人主所养之气曲直如
 何耳盖人主将将也以直养气自反而缩则孟子所
 谓约而狐偃所谓壮也壮则强以曲丧气自反而不
 缩则孟子所谓馁而狐偃所谓老也老则弱凡曲直
 者兵家制胜之先几也陛下勇于为善益新厥德使
外集卷十 第 5b 页 WYG0449-0747d.png
 无有曲之可议则守为刚气可塞乎两间震为怒气
 可以安天下矣
宏度论曰人主以天下为度者也所好当遵王道不可
 以私劳行赏所恶当遵王路不可以私怨用刑其喜
 怒则当发必中节和气絪缊而育万物也陛下圣度
 虚明天心广大固当不以私喜亲近谀佞亦当不以
 私怒迹远正直赏而必当是谓天命罚而必当是谓
 天讨施诸一人而千万人悦以畏矣
外集卷十 第 6a 页 WYG0449-0748a.png
宽隐论曰君遇臣下恩礼虽一而崇高严恪常行于介
 冑爪牙之夫以折其骄悍难使之气柔逊谦屈必施
 于林壑退藏之士以厉其廉靖无求之节乃能驾驭
 人才表正风俗威有所当加势有所可屈加于所当
 加以立威则强屈于所可屈以忘势则昌望降诏申
 明凡被诏有不能赴者悉从其欲不强致之独以威
 刑外施暴横之戎内拂贪残之贼与悍骄不可使之
 将谗说殄行之臣则治道成矣
外集卷十 第 6b 页 WYG0449-0748b.png
上谓曰闻卿奥于春秋方欲讲论遂以左氏传付公点
 句正音公奏曰春秋乃仲尼亲笔实经世之大典
 见诸行事非空言比也陛下必欲削平僣叛克复宝
 图使乱臣贼子惧而不作莫若储心仲尼之经则南
 面之术尽在是矣除兼侍讲专以春秋进讲
会除朱胜非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公奏沿江都督用
 人得失系国安危恐胜非不足倚仗诏胜非赴召时
 吕颐浩都督还朝欲倾右相秦桧指公为党魁力引
外集卷十 第 7a 页 WYG0449-0748c.png
 胜非为助而据公奏拟进责命曰安国屡召不至今
 始造朝又数有请其自为谋则善矣百官象之如国
 计何遂落职宫观
公登舟稍稍溯流三日而后行次衢梁访医留再旬至
 丰城寓居又半岁乃渡南江而休于衡岳买地结庐
 名曰书堂为终焉计颓然当世之念矣
初荆公以字学训经义自谓千圣一致之妙而于春秋
 不可偏旁点画通也则诋以为断烂朝报直废弃之
外集卷十 第 7b 页 WYG0449-0748d.png
 不列于学官下逮崇宁防禁益甚故家遗俗或存三
 传旧本见者抚叹或遂指以为春秋而仲尼经世之
 心几于熄矣公自壮年即有服膺之志尝曰六籍惟
 此书出于先圣之手乃使人主不得闻讲说学者不
 得相传习乱伦灭理用夷变夏殆由此乎于是潜心
 刻意裒古今诸儒所著述无虑百家片言之善采拾
 靡遗害义切深必加辨正或去或取无一毫好恶之
 偏盖准则之以语孟权衡之以五经證据之以历代
外集卷十 第 8a 页 WYG0449-0749a.png
 之史穷研玩味游咏沈酣者三十年及得伊川所作
 传其间精义十馀条若合符节益以自信探索愈勤
 至是年六十一而书始就慨然叹曰此传心之要典
 也盖于克已修德之方尊君父讨乱贼攘夷狄存天
 理正人心之术未尝不屡书而致详焉
公负杰出绝异之资见善必为为必要其成知恶必去去
 必绝其根自幼少时巳有出尘之趣登科后同年宴集
 饮酒过量是后终身不复醉尝好奕棋先令人责乏曰
外集卷十 第 8b 页 WYG0449-0749b.png
 得一第德业竟止是奕耶后不复奕为学官京师同僚
 多劝之买妾事既集慨然叹曰吾亲待养千里之外
 曾是以为急遽寝其议亦终身不复买妾也在长沙
 日行部过衡岳爱其雄秀欲一登览巳戒行矣俄而
 思曰非职事所在也即止罢官荆南僚旧饯行于渚
 宫呼乐戏以待而交代杨龟山具朝膳留公鲑菜萧
 然引觞徐酌置语孟案间清坐讲论不觉日晷之暮
 也壬子赴阙过上饶有从臣家居者治馔延公饰姬
外集卷十 第 9a 页 WYG0449-0749c.png
 妾请令出奉卮酒为寿公蹙然曰二帝蒙尘国步阢
 隍岂吾徒为燕乐之日敢辞其人赧而止
辞受取舍一介之微必度于义恬静简默寡于言动虽
 在宴闲独处未尝释手每晨昏子弟定省必问何所
 业有合意则曰士当志于圣人勿临深以为高见怠慢
 不虔必嚬蹙曰流光可惜无为小人之归子弟或近
 出燕集虽夜已深犹未寝必俟其归验其醉否且问
 其所集何客所论何事有益无益以是为常士子有
外集卷十 第 9b 页 WYG0449-0749d.png
 自远来学者公随其资性而接之大抵以立志为先
 忠信为本以致知为穷理之渐以敬为持养之要每
 诵曾子之言曰君子之爱人以德小人之爱人以姑
 息故不以辞色假借子弟与学者亦未尝降志孙言
 苟为唯诺以祈人之悦也
壮年尝观释氏书后遂屏绝尝答赣川曾几书云穷理
 尽性乃圣门事业物物而察知之始也一以贯之知
 之至也来书以五典四端每事充扩亦未免物物致
外集卷十 第 10a 页 WYG0449-0750a.png
 察非一以贯之之要是欲不举足而登泰山也四端
 固有非外铄五典天叙不可违充四端惇五典则性
 成而伦尽矣释氏虽有了心之说然其未了者为其
 不先穷理反以为障而于用处不复究竟也故其说
 流遁莫可致诘接物应事颠倒差缪不堪点检圣门
 之学则以致知为始穷理为要知至理得不迷本心
 如日方中万象皆见则不疑所行而内外合也故自
 脩身至于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矣来书又谓充
外集卷十 第 10b 页 WYG0449-0750b.png
 良知良能而至于尽与宗门要妙两不相妨何必舍
 彼而取此夫良知良能爱亲敬长之本心也儒者则
 广而充之达于天下释氏则以为前尘为妄想批根
 拔本而殄灭之正相反也而以为不相妨何哉
公于出处由道㨿义行心之所安其欲出也非由劝勉
 其欲去也不可挽留朱震被召问出处之宜公曰某
 谓世间惟讲学论政则当切切询究至于行巳大致
 去就语默之几如人饮食其饥饱寒温必自斟酌不
外集卷十 第 11a 页 WYG0449-0750c.png
 可决之于人亦非人所能决也某出处自崇宁以来
 皆内断于心虽定夫显道诸丈人行皆不以此谋之
 也
游杨谢皆二程高弟公不及二程之门而三君子皆以
 斯文之任期公谢公尝语朱震曰康侯正如大冬严
 雪百草萎死而松柏挺然独秀也使其困厄如此乃
 天将降大任焉耳
公尚论古人则以诸葛武侯为首于本朝卿相则以韩
外集卷十 第 11b 页 WYG0449-0750d.png
 忠献公为冠慕用乡仰言必称之
公性本刚急及其老也气宇冲澹容貌雍穆于和乐中
 有毅然不可犯之象于严正中有薰然可亲近之意
 年浸高矣加以疾病而谨饬于礼无异平时
家世至贫转徙流寓遂至空乏然贫之一字于亲故间
 非惟口所不道故亦手所不书尝戒子弟曰对人言
 贫者其意将何求汝曹志之
公风度凝远萧然尘表视天下无一物足以婴其心者
外集卷十 第 12a 页 WYG0449-0751a.png
 取舍一介必度于义饥不可得而食寒不可得而衣
 自登第逮休致凡四十年在实历之日不登六载虽
 数以罪去而爱君之心远而愈笃每被召即置家事
 不问或通夕不寐思所以告君者然宦情如寄所好
 不在焉
上蔡曰闻公进道甚笃德业日美所到岂可涯涘真足
 畏也更以其大者移于小物作日用工夫尤佳
南轩曰公虽不及河南之门然与游杨谢游而讲于其
外集卷十 第 12b 页 WYG0449-0751b.png
 说其自得之奥在于春秋被遇明时执经入侍正大
 之论竦动当世所以扶三纲明大义抑邪说正人心
 亦可谓有功于斯文矣(建宁/祠记)
晦庵曰公传道伊洛志在春秋著书立言格君垂后所
 以明天理正人心扶三纲叙九法者深切著明体用
 该贯而其正色危言据经论事刚大正直之气亦无
 所愧于古人(以后并/朱子语)
跋公与吕尚书帖曰朋友之交责善所以尽吾诚取善
外集卷十 第 13a 页 WYG0449-0751c.png
 所以益吾德非以相为赐也然各尽其道而无所苟
 焉则丽泽之益自有不能巳者读此帖使人凛然起
 敬若严师畏友之在其前后左右也呜呼是数君子
 者其可谓尽朋友之道而无所苟矣其卓然有以自
 立于当年而遗风馀列可传于世者岂徒然哉
文定春秋传却只以执辕涛涂一事为器小此大拘泥
 因言管仲相威公以伐楚只去问他包茅与昭王南
 巡不反二事寻些年代久远巳冷底罪过只此小不
外集卷十 第 13b 页 WYG0449-0751d.png
 供贡事想他见无大利害决不深较此亦是器小之
 故
胡春秋传有牵强处然议论有开合精神
熹亲见文定家说文定春秋说夫子以夏时冠月以周
 正纪事谓如公即位依旧是十一月只是孔子改正
 作春正月某便不敢信恁地时二百四十二年夫子
 只證得个行夏之时四个字㨿今周礼有正月有正
 岁则周实是元改作春正月夫子所谓行夏之时只
外集卷十 第 14a 页 WYG0449-0752a.png
 是为他不顺欲改从建寅
胡说公即位终是不通且踰年即位凶服如何入庙渠
 说是冢宰摄行他事可摄即位亦可摄且如十一月
 乙丑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惟十有三祀却是除服了
 康王之诰东坡道是召公失礼处想古时是这般大
 事必有个权宜如借吉例
胡春秋说得太深又曰大义正
他所说尽是正理但不知圣人当初是恁地不是恁地
外集卷十 第 14b 页 WYG0449-0752b.png
 今皆见不得所以熹于春秋不敢措一辞正谓不敢
 臆度了
胡谓春秋绝笔于获麟为志壹则动气意思说得也甚
 好
解经而通世务者无如文定然教他做经筵官又却不
 肯一向辞去要做春秋解不知是甚意思盖他有退
 而著书立言以垂后世底意思
胡春秋非不好却不合这件事圣人意是如何下字那
外集卷十 第 15a 页 WYG0449-0752c.png
 件事圣人意又如何下字要之圣人只是直笔据见
 在而书岂有许多忉怛
胡春秋末论义理且看其文字亦便见此老胸中间架
 规模不草草也
问胡春秋止说归忠孝处便为经疑不知果得孔子意
 否曰否尝说诗书是隔一重两重说易春秋是隔三
 重四重说春秋义例易爻象虽是圣人立下今说者
 用之各信已见然于人伦大纲皆通但未知曾得圣
外集卷十 第 15b 页 WYG0449-0752d.png
 人意当初本说否且不如让渠如此说且存取大意
 得三纲五常不至废坠足矣今欲直得圣人本意不
 差未须理会他经先须于论孟中专意看他切不可
 忙虚心观之不须先自立见识徐徐以俟之莫立课
 程
胡传家录议论极有力可以立贪起懦但以上工夫不
 到
问文定却是卓然有立所谓非文王犹兴者曰固是资
外集卷十 第 16a 页 WYG0449-0753a.png
 质好然在太学多闻先生师友之训所以能然
文定之学后来得之上蔡者为多
文定说较疏然较好五峰说密然有病
问文定与秦桧厚善之故曰秦尝为密教翟公巽知密
 州荐试宏词游定夫过密与之同饭于翟奇之后康
 侯问人才于定夫首以秦为对云其人类文若又云
 无事不会后京城破金欲立张邦昌执政而下无敢
 有异议惟秦抗论以为不可康侯益义其所为力言
外集卷十 第 16b 页 WYG0449-0753b.png
 于张德远诸侯之前后秦自金而归与闻国政康侯
 属望尤切尝有书疏往还讲论国政康侯有词掖天
 筵之召则秦之荐也然其雅意坚不欲就是时巳窥
 见其隐微一二有难处故以老病辞后来秦做出大
 疏脱则康侯巳谢世矣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