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450-036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一 宋杜大圭编
杨諌议偕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八年秋翰林侍读学士右諌议大夫杨公年六十
有九告老即以工部侍郎致仕归于常州其行也天子
召宴劳赐以不拜公卿大夫咸出饯于东门瞻望咨嗟
相与言曰杨公归哉于公计为荣于国家计为可惜其
明年九月某日公疾革出其兵论一篇示其子忱慥而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一 宋杜大圭编
杨諌议偕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八年秋翰林侍读学士右諌议大夫杨公年六十
有九告老即以工部侍郎致仕归于常州其行也天子
召宴劳赐以不拜公卿大夫咸出饯于东门瞻望咨嗟
相与言曰杨公归哉于公计为荣于国家计为可惜其
明年九月某日公疾革出其兵论一篇示其子忱慥而
中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450-0363b.png
授以言曰臣子虽死不敢忘其君父者天下之至恩大
义也今臣偕不幸犹以垂闭之口言天下莫大之忧为
陛下无穷之虑者其事有五以毕臣志死无所恨惟陛
下用臣言不必哀臣死也言讫而卒不及其私忱慥以
其语并其兵论以闻天子震悼顾有司问可以宠公者
有司举故事以对天子曰此何足以慰吾思乃诏特赠
公兵部侍郎公少师事种放学问为文章长于议论好
读兵书知古兵法以谓士不兼文武不足任大事当四
义也今臣偕不幸犹以垂闭之口言天下莫大之忧为
陛下无穷之虑者其事有五以毕臣志死无所恨惟陛
下用臣言不必哀臣死也言讫而卒不及其私忱慥以
其语并其兵论以闻天子震悼顾有司问可以宠公者
有司举故事以对天子曰此何足以慰吾思乃诏特赠
公兵部侍郎公少师事种放学问为文章长于议论好
读兵书知古兵法以谓士不兼文武不足任大事当四
中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450-0363c.png
方无事时数上书言边事后二十馀年元昊叛河西契
丹举众违约三边皆警天下弊于兵公于此时耗精疲
神日夜思虑创作兵车阵图刀楯之属皆有法天子以
步卒五百如公之法试于庭以为可用而世多非其刀
楯脩尝奉使河东得边将王吉言元昊出兔毛川为吉
所败者用杨公楯也盖世未尝用其术尔然公素刚少
合而议者不一故不得尽用其言夏竦经略陜西请益
置土兵公言竦据内地无破贼之谋而坐请益兵盖虞
丹举众违约三边皆警天下弊于兵公于此时耗精疲
神日夜思虑创作兵车阵图刀楯之属皆有法天子以
步卒五百如公之法试于庭以为可用而世多非其刀
楯脩尝奉使河东得边将王吉言元昊出兔毛川为吉
所败者用杨公楯也盖世未尝用其术尔然公素刚少
合而议者不一故不得尽用其言夏竦经略陜西请益
置土兵公言竦据内地无破贼之谋而坐请益兵盖虞
中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450-0363d.png
败事则欲以兵少为解竦复论公不忠沮计公不能忍
以语诋之其后三路农民壮者咸墨为兵公又言兵在
精不在众众而不练则不整而易败困国而难供时自
将相大臣议者皆务多兵独公之论能如此刘平兵败
元昊围延州甚急而救兵不至公在河中乃伪为书驰
造延州救兵十万至矣因命旁郡县具刍粮什器如其
数以俟已而元昊亦解去后公守并州即诏公为并代
麟府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兼兵马都部署公执敕告
以语诋之其后三路农民壮者咸墨为兵公又言兵在
精不在众众而不练则不整而易败困国而难供时自
将相大臣议者皆务多兵独公之论能如此刘平兵败
元昊围延州甚急而救兵不至公在河中乃伪为书驰
造延州救兵十万至矣因命旁郡县具刍粮什器如其
数以俟已而元昊亦解去后公守并州即诏公为并代
麟府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兼兵马都部署公执敕告
中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450-0364a.png
其群吏曰天子用我矣然任其事必图其效欲责其效
必尽其方乃列六事以请曰能用臣言则受命不然则
已朝廷难之公论不已坐是徙知邢州公志之不就皆
此类也公尝为御史章献太后兄子刘从德为团练使
以卒其门人亲戚厮养用从德拜官爵者数十人马季
良以刘氏婿为龙图阁直学士公上书言汉吕后王禄
产欲彊其族而反以覆宗唐武三思杨国忠之祸不独
其身几忘其国太后大怒贬监舒州酒税居二岁复召
必尽其方乃列六事以请曰能用臣言则受命不然则
已朝廷难之公论不已坐是徙知邢州公志之不就皆
此类也公尝为御史章献太后兄子刘从德为团练使
以卒其门人亲戚厮养用从德拜官爵者数十人马季
良以刘氏婿为龙图阁直学士公上书言汉吕后王禄
产欲彊其族而反以覆宗唐武三思杨国忠之祸不独
其身几忘其国太后大怒贬监舒州酒税居二岁复召
中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450-0364b.png
为御史言事愈切公祥符元年进士及第以上书言事
真宗奇之召试不赴拜著作佐郎累官至工部侍郎为
天章阁待制龙图阁枢密直学士遂侍讲于翰林尝为
审刑院详议官知淮阳江阴军三司度支判官知御史
杂事判吏部流内铨三司度支副使河北河东都转运
使知河中府陜并邢沧杭五州所至皆有能绩为人廉
洁刚直少屈而难犯其仁心爱物至其有所能容人多
所不及也公讳偕字次公曾祖讳某祖讳某父讳某初
真宗奇之召试不赴拜著作佐郎累官至工部侍郎为
天章阁待制龙图阁枢密直学士遂侍讲于翰林尝为
审刑院详议官知淮阳江阴军三司度支判官知御史
杂事判吏部流内铨三司度支副使河北河东都转运
使知河中府陜并邢沧杭五州所至皆有能绩为人廉
洁刚直少屈而难犯其仁心爱物至其有所能容人多
所不及也公讳偕字次公曾祖讳某祖讳某父讳某初
中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450-0364c.png
娶张氏又娶李氏又娶王氏太原郡君公卒之明年秋
其子忱以其丧归于河南又明年某月某日葬于洛阳
县宣武管平洛乡之先茔公有文集十卷兵书十五卷
读其书可以见公之志考其始终之节可以知公之心
呜呼可谓忠矣脩为谏官时尝与公争议于朝者而且
未有识公也及其葬也其子不以铭属于他人而以属
脩者岂以脩言为可信者欤然则铭之其可不信铭曰
远矣杨氏 其来有始 赤泉侯功 与汉俱起
其子忱以其丧归于河南又明年某月某日葬于洛阳
县宣武管平洛乡之先茔公有文集十卷兵书十五卷
读其书可以见公之志考其始终之节可以知公之心
呜呼可谓忠矣脩为谏官时尝与公争议于朝者而且
未有识公也及其葬也其子不以铭属于他人而以属
脩者岂以脩言为可信者欤然则铭之其可不信铭曰
远矣杨氏 其来有始 赤泉侯功 与汉俱起
中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450-0364d.png
震官太尉 四世以公 于陵正直 仆射于唐
师复理卿 振左拾遗 文蔚获嘉 其后益衰
避乱中州 曾祖始南 祖屈伪邦 令于乌江
又适南粤 皇考是生 晦显有时 发于皇明
在考司马 始仕妨州 遂家中部 道德之优
司马四子 惟公克大 非徒大之 又将长之
世有官族 孰无系谱 或绝于微 或亡其序
不绝不亡 由屡有人 谁如杨世 愈久而审
师复理卿 振左拾遗 文蔚获嘉 其后益衰
避乱中州 曾祖始南 祖屈伪邦 令于乌江
又适南粤 皇考是生 晦显有时 发于皇明
在考司马 始仕妨州 遂家中部 道德之优
司马四子 惟公克大 非徒大之 又将长之
世有官族 孰无系谱 或绝于微 或亡其序
不绝不亡 由屡有人 谁如杨世 愈久而审
中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450-0365a.png
次第弗迷 昭穆绵联 公其归此 安千万年
谢学士绛墓志铭 欧阳修
朝散大夫行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知邓州军州事
兼管内劝农使上轻车都尉阳夏县开国男食邑三百
户赐紫金鱼袋谢公讳绛字希深其先出于黄帝之后
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其国在南阳宛三代之际
以微不见至诗嵩高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邑以赐申
伯盖谢先以失国其子孙散亡以国为姓历秦汉魏益
谢学士绛墓志铭 欧阳修
朝散大夫行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知邓州军州事
兼管内劝农使上轻车都尉阳夏县开国男食邑三百
户赐紫金鱼袋谢公讳绛字希深其先出于黄帝之后
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其国在南阳宛三代之际
以微不见至诗嵩高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邑以赐申
伯盖谢先以失国其子孙散亡以国为姓历秦汉魏益
中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450-0365b.png
不显至晋宋间谢氏出陈郡者始为盛族公之皇考曰
太子宾客讳涛其爵陈留伯至公开国又为夏阳男皆
在陈郡故用其封复因为陈郡人然其官邑卒葬随世
而迁其谱自八世而下可见曰八代祖汾为河南缑氏
人至五代祖希图始迁而南或葬嘉兴或葬丽水自皇
考已上三代皆葬杭州之富阳公以宝元元年四月丁
卯来治邓其年十一月已酉以疾卒于官以远不克归
于南即以明年八月得州之西南某山之阳遂以葬公
太子宾客讳涛其爵陈留伯至公开国又为夏阳男皆
在陈郡故用其封复因为陈郡人然其官邑卒葬随世
而迁其谱自八世而下可见曰八代祖汾为河南缑氏
人至五代祖希图始迁而南或葬嘉兴或葬丽水自皇
考已上三代皆葬杭州之富阳公以宝元元年四月丁
卯来治邓其年十一月已酉以疾卒于官以远不克归
于南即以明年八月得州之西南某山之阳遂以葬公
中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450-0365c.png
享年四十有五初娶夏侯氏先卒今举以祔后娶高氏
文安县君三男六女男某皆将作监主簿女一早亡五
尚幼公之卒其客欧阳脩吊而哭于位退则叹曰初宾
客之薨脩获铭其德纳诸富阳之原今又哭公之丧哭
者在位莫如脩旧盖常铭其世矣乃论次其终始曰公
年十五起家试秘书省校书郎复举进士中甲科以奉
礼即知颍州汝阴县迁光禄寺丞上书论四民失业杨
文公荐其材召试充秘阁校理再迁太常丞通判常州
文安县君三男六女男某皆将作监主簿女一早亡五
尚幼公之卒其客欧阳脩吊而哭于位退则叹曰初宾
客之薨脩获铭其德纳诸富阳之原今又哭公之丧哭
者在位莫如脩旧盖常铭其世矣乃论次其终始曰公
年十五起家试秘书省校书郎复举进士中甲科以奉
礼即知颍州汝阴县迁光禄寺丞上书论四民失业杨
文公荐其材召试充秘阁校理再迁太常丞通判常州
中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450-0365d.png
丁母晋陵郡君许氏忧服除迁太常博士用郑氏经唐
故事议昭武皇帝非受命祖不宜配享感生帝天圣中
天下水旱而蝗河决坏滑州又上书用洪范五行京房
传灾异所以为天谴告之意极陈时所阙失无所讳与
修真宗国史迁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通判河南府移
书丞相言岁凶嵩山宫宜罢勿治又上书论妖人方术
士不宜出入禁中请追所赐先生处士号岁满权开封
府判官再迁兵部员外郎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论法
故事议昭武皇帝非受命祖不宜配享感生帝天圣中
天下水旱而蝗河决坏滑州又上书用洪范五行京房
传灾异所以为天谴告之意极陈时所阙失无所讳与
修真宗国史迁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通判河南府移
书丞相言岁凶嵩山宫宜罢勿治又上书论妖人方术
士不宜出入禁中请追所赐先生处士号岁满权开封
府判官再迁兵部员外郎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论法
中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450-0366a.png
禁密花透背诏书云自内始今内人赐衣复下有司取
之是为法而自戾无以信天下又言后苑作官市龟筒
亦禁物民间非所有之为犯法因请罢内作诸器皆以
其职言又言有司多求上旨从中出而数更且为号令
数变则亏国体利害偏听则惑聪明请者务欲各行而
守者患于不一请凡诏令皆由中书枢密院然后行郭
皇后废上书用诗白华引申后褒姒以为戒景祐元年
丁父忧服除召试知制诰判流内铨谏者言李照新定
之是为法而自戾无以信天下又言后苑作官市龟筒
亦禁物民间非所有之为犯法因请罢内作诸器皆以
其职言又言有司多求上旨从中出而数更且为号令
数变则亏国体利害偏听则惑聪明请者务欲各行而
守者患于不一请凡诏令皆由中书枢密院然后行郭
皇后废上书用诗白华引申后褒姒以为戒景祐元年
丁父忧服除召试知制诰判流内铨谏者言李照新定
中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450-0366b.png
乐不可用下其议二者久不决公为两议曰宋乐用三
世矣照之法不合古吾从旧乃署其一议曰从新乐者
异署议者皆从公署公为人肃然自脩平居温温不妄
喜怒及其临事敢言何其壮也虽或听或否或论高而
不能行或后果如其言皆传经据古切中时病三代以
来文章盛者称西汉公于制诰尤得其体世所谓常杨
元白不足多也公既以文知名至于为政无所不达自
汝阴已有能名佐常州至今常人思之钱思公守河南
世矣照之法不合古吾从旧乃署其一议曰从新乐者
异署议者皆从公署公为人肃然自脩平居温温不妄
喜怒及其临事敢言何其壮也虽或听或否或论高而
不能行或后果如其言皆传经据古切中时病三代以
来文章盛者称西汉公于制诰尤得其体世所谓常杨
元白不足多也公既以文知名至于为政无所不达自
汝阴已有能名佐常州至今常人思之钱思公守河南
中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450-0366c.png
悉以事属之是时庄献明肃太后庄懿太后起二陵于
永安至于铁石畚锸不取一物于民而足修国子学教
诸生自远而至者百馀人举而中第十八九河南人闻
公丧皆出涕诸生画像于学而祠之初吏部拟官以圭
田有无为均公取州县田覆其实者准其方之物价差
为多少揭之省中它有名而无实者皆不用人以为便
天下之吏有定职而无定员故选者常患其多而久积
吏缘以奸至公为之选而集者有不逾旬而去天下皆
永安至于铁石畚锸不取一物于民而足修国子学教
诸生自远而至者百馀人举而中第十八九河南人闻
公丧皆出涕诸生画像于学而祠之初吏部拟官以圭
田有无为均公取州县田覆其实者准其方之物价差
为多少揭之省中它有名而无实者皆不用人以为便
天下之吏有定职而无定员故选者常患其多而久积
吏缘以奸至公为之选而集者有不逾旬而去天下皆
中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450-0366d.png
称其平其遇事尤剧犹若简而有馀及求知邓州其治
益以宽静为本州遂无事先时有妖僧者以伪言诱民
男女数百人往往昼夜为会凡六七年不废公则取其
首恶二人寘之法馀一不问民始知公法可畏而安于
不苛南阳堰引湍水溉公田水之来远而少能及民而
堰撤墩破公议复召信臣故渠以罢邓人岁役而以水
与民大兴学舍皆未就而卒始公来邓食其廪者四十
馀人或疑其多及其丧为之制服其治衣栉才二婢至
益以宽静为本州遂无事先时有妖僧者以伪言诱民
男女数百人往往昼夜为会凡六七年不废公则取其
首恶二人寘之法馀一不问民始知公法可畏而安于
不苛南阳堰引湍水溉公田水之来远而少能及民而
堰撤墩破公议复召信臣故渠以罢邓人岁役而以水
与民大兴学舍皆未就而卒始公来邓食其廪者四十
馀人或疑其多及其丧为之制服其治衣栉才二婢至
中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450-0367a.png
三从孤弟妹皆聚而食之卒之日廪无馀粟家无馀赀
入哭其堂椸无新衣然平生喜宾客谈宴怡怡如也自
少而仕凡三十年间自守不回而外亦不为甚异此始
终大节也铭曰
寿吾不知 命系其偶 不俾其隆 安归其咎
惟忠之明 惟仁之茂 惟力之为 而公之有
入哭其堂椸无新衣然平生喜宾客谈宴怡怡如也自
少而仕凡三十年间自守不回而外亦不为甚异此始
终大节也铭曰
寿吾不知 命系其偶 不俾其隆 安归其咎
惟忠之明 惟仁之茂 惟力之为 而公之有
中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450-0367b.png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