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450-0177a.png

名臣碑傅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二 宋杜大圭编
夏文庄公竦神道碑 王圭
皇祐三年秋武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侍中判河阳
郑国公以疾请归于京师天子方忧思公饬太医驰视
又以肩舆往迓之而公疾寖剧矣既就第未几以薨闻
乘舆亟临其丧视公形容槁瘁嗟悼者久之赠太师中
书令谥曰文庄辍视朝二日五年七月辛酉葬公于许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450-0177b.png

之世系与夫行事以刻其墓碑臣圭尝读皇帝以来姓
氏之书盖夏出姒氏其后世乃弗显至汉大司徒勤始
显于永初之间繇汉涉唐至于五代益复不显公讳竦
字子乔姓夏氏其先九江人曾祖昱避世不仕祖奂献
书伪唐为晋陵尉仕不得志退居于家考承皓太平兴
国初上平晋策太宗召见壮其说补右侍禁𨽻大名节
下一日敌骑突境上夜从间道发兵还与寇遇力战以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450-0178a.png

书令封晋齐魏三国公曾祖妣陈氏封周国太夫人祖
妣黄氏燕国太夫人妣盛氏越国太夫人初魏公死事
朝廷录孤以公为润州丹阳县主簿景德四年登贤良
方正能直言极諌科擢光禄寺丞通判台州迁著作佐
郎召还迁秘书丞直集贤院同编脩国史判三司都磨
勘司迁右正言车驾幸亳为东京留守推官仁宗封庆
国公初选文学之士以傅道经义宰臣旦屡以公言于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450-0178b.png

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灵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知
制诰国史成迁户部员外郎是时参知政事丁谓请大
治城西炮场酾金水作后土祠以儗汾阴睢上三司使
林特欲于上林中为复道坏元武门以属玉清江淮发
运使李溥又欲致海上钜石于会灵池中为三神山跨
閤道以几遇神仙之属方群臣争言符瑞公独抗疏以
谓其事阔远非所以承天意遂皆寖景灵宫成迁礼部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450-0178c.png

二年复其礼部郎中徙邓州又徙襄州属岁大饥百姓
流亡盗贼相乘公既发公廪又募富人出粟十馀万斛
以赈救之其全活者四十六万馀口巡抚使姜遵上其
事赐书褒谕后民思其惠以其所赐诏书作金石刻焉
仁宗即位迁户部郎中又徙寿安洪三州洪之风俗右
鬼尚巫所居设坛场陈旗帜依神以下祸福病者辄屏
去亲爱其医药饮食如神曰未可即不敢以忤神苟死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450-0178d.png

九百馀家妖符怪箓神衣鬼帽钟角刀笏之类以万计
悉令燔毁之乃言汉晋张角孙恩之乱不可不察朝廷
为下诏更立重法自江浙以南悉禁绝之天圣三年丁
越国太夫人忧是时章献太后临朝以公东宫旧僚又
复其知制诰欲服丧不许为景灵宫判官判集贤院奉
使契丹公以魏国之没虏难又母丧未除义不得行乃
抗章力辞之明年以左司郎中召入翰林为学士同勾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450-0179a.png

遂拜右諌议大夫枢密副使又明年迁给事中右府主
进绌武吏而大臣多阔略吏得因缘为奸公乃集考前
后赏罚之所当者列为诸房定例而吏不得欺矣朝廷
与契丹约和二十馀年北地久不习武事公以谓戎狄
荒忽不常而边备不可弛乃屡陈所以守禦之策又明
年拜参知政事祥源观使于是请复六科又请复百官
转对置理检使巳而为宰相所忌复以为枢密副使累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450-0179b.png

知襄州未行改颖州景祐元年徙青州明年徙应天府
兼南京留守后二年以户部尚书入为三司使赵元昊
反陜西用兵乃拜公奉宁军节度使知永兴军康定元
年改忠武军节度使知泾州明年拜宣徽南院使兼陜
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还判永兴军又诏进屯鄜
州始公西行天子遣使问所以攻讨之策公乃言太平
兴国中李继迁以穷蹙之兵屡寇朔方太宗尝命李继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450-0179c.png

唯戒边吏严斥候以备之今元昊略有河外之地贸易
华戎顾其势相万于继迁也虽然其欲僭窃名号者不
过要市朝廷尔天下久不见兵革一旦遽议深讨臣未
知其完计也愿下令诸将虏即入寇亟入收保毋得与
战彼既绝中原赐予又丧其缘边和市可坐待其弊也
是时议者咸以公言为不然于是罢公节制判河中府
庆历二年徙蔡州始朝廷锐意兴师及刘平葛怀敏继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450-0179d.png

还陜西尝言公所以制边之状于是召为枢密使议者
尤以为公怯于用兵今而用之则边将之志堕矣帝为
不得已听罢之镇密诏慰存之甚厚公既厌烦言乃上
还节旄愿得益徙閒郡遂以为吏部尚书知亳州明年
加资政殿大学士又明年朝廷贷元昊之罪而西边罢
兵仁宗终以公言为是复拜宣徽南院使河阳三城节
度使判并州又明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450-0180a.png

者诋公终不已乃复以为枢密使进爵英国公仁宗亲
作飞白文行忠信字及乘险字以赐之且言为时谤伤
者甚众而朕独知卿也又明年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
守皇祐元年加兼侍中赴三城用祀明堂恩改武宁军
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徙封郑国公明年会夏秋
雨不已河水大溢公亲行堤上已而得疾其薨盖九月
乙酉也享年六十七公少好学自经史百氏阴阳律历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450-0180b.png

为文章闳衍瑰丽殆非学者之所能至凡朝廷有大典
册屡以属之其誉满天下虽出临军旅入干机务未尝
辄废书也祥符中郡国多献古鼎钟盘敦之器而其上
多科斗文字公乃学为古文奇字至偃卧以指画侵肤
其勤若此所治有风迹为民立伍保之法而盗贼不敢
发闾里又善遇士卒其疾病饮食自拊视之在陜西尝
上十策若通哺厮啰结属羌增弓手练彊弩并小寨绝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450-0180c.png

故士大夫遥生惮疑而少已附者公居亦防畏不敢以
贵执自安也臣圭伏思先帝临御之日久其选用材贤
可谓至矣公始以文学辅东宫及帝躬亲政事屡倚以
为宰臣惜其数离谗呰卒不得从容庙堂与图太平之
功非命也耶始枢密使田况尝从公幕府及公薨以谓
公有王佐之蕴而不及施信矣夫虽然出入荣华四十
馀年可谓盛矣所著文集百馀卷公娶杨氏封荣国夫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450-0180d.png

长封仁寿郡君适尚书驾部员外郎贾守讷次适光禄
寺丞贾延年孙二人长伯孙国子博士次伯卿太常寺
太祝铭曰
夏出姒氏 自帝锡命 其后分封 以国为姓
爰自三代 涉汉东京 厥绪可考 显维一人
又千馀年 旷不世食 嶷嶷维公 实荒郑国
始以孤童 朅来京师 乃赐之策 大放厥辞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450-0181a.png

帝曰汝咨 东宫旧臣 左右予躬 道德循循
乃服大僚 显允文武 岂无嘉谋 告于帝所
西方用兵 战屡不克 天子悔之 莫如公画
位隆隙开 公岂不畏 卒遭谗言 不相虖内
凡今在位 孰遇如公 尚复公嗟 靡志之从
刻碑高原 万祀无止 其谁诗之 有臣太史
庞庄敏公藉神道碑 王圭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450-0181b.png

时先帝方寝疾乘舆不及临奠而震嗟者久之于是其
孤以公之功状上于太常而博士李育乃谥公曰庄敏
六月壬申葬公于雍丘县之谷林山明年会修仁宗实
录其孤又请于史官王圭曰我先公位丞相于朝盖显
矣其葬也諌官司马光实为之铭今墓隧之碑未立愿
得史官所书以刻之以信其后人余遂考次公之族氏
官封与夫行事之始终复为之铭其序曰惟庞氏之先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450-0181c.png

或家东平又徙成武遂为成武人公讳藉字醇之皇曾
祖赠太师中书令讳武皇祖追封秦国公讳文进皇考
国子博士追封魏国公讳格皆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
令曾祖妣越国太夫人何氏祖妣楚国太夫人陈氏妣
燕国太夫人邢氏公大中祥符八年举进士及第为黄
州司理参军再调江州军事判官知开封府薛田举公
为兵曹参军薛奎代田又举公为法曹改大理寺丞知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450-0181d.png

尚书屯田员外郎出知秀州入为殿中侍御史初章献
太后临朝命有司定其出入仪物著内东门仪制三卷
及章献上仙而章惠太后欲踵垂帘故事公亟奏请焚
之其后章惠卒不敢出与政事寻为开封府判官尚美
人方有宠遣内侍韩从礼下教旨公上言陛下初颛听
断而美人僭恣挠法不亦上累圣德邪于是仁宗怒杖
从礼并濮王偏庙美人迁祠部员外郎广南东路转运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450-0182a.png

尝奏劾之及之官益疏讽过失会讽请辨乃诏置狱于
南京已而责授讽鄂州行军司马亦左迁公为太常博
士知临江军数月徙福建转运使复其官如故顷之以
侍御史入为三司户部判官仁宗谓执政曰庞某其止
是职邪后数日改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判大
理寺糺察在京刑狱知审官院为天章阁待制陜西体
量安抚历知汝同二州赵元昊反举兵围延州总管刘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450-0182b.png

害德和惧使人绐言平实降贼朝廷以兵围平之第且
收系其子弟诏殿中侍御史文彦博驰往河中府案其
狱既又命公并讯之公至具得其状以闻于是朝廷要
斩德和而刘氏子弟咸拔用之除陜西都转运使庆历
元年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再迁吏部郎中明年改
延州观察使辞不拜进左諌议大夫为陜西四路缘边
都总管兼经略招讨等使仍知延州是时元昊数寇边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450-0182c.png

之计然后遣之故其出未尝不有功凡筑十一城以扼
其要害又其下多美地荐草募民耕之岁得榖以省大
费一日元昊遣亲信李文贵者以其酋领野利□荣书
来愿纳𣢾塞下公曰彼固多诈未可以信也因留不遣
会朝廷欲贷元昊之罪而诏公招徕之公以谓元昊屡
胜王师今若遽驰介以往恐其气益骄于是召文贵谓
曰国家之抚四夷靡有不至也今元昊放命不恭以毒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450-0182d.png

子赫然大举师西乡而加诛之将安为计哉夫虑不至
于久远而徼一时之利者岂知也欤其归语王熟计之
踰月文贵复来然其言未肯去僭号天子既厌西兵复
诏公曰元昊若称臣余一切勿拒之公曰假之僭号则
安肯复臣邪执以为不可方是时脩复泾原恐敌益复
入寇久之乃复书曰所陈非边臣所闻明年元昊遣伊
州刺史贺从顼者以书来自称男邦面令国乌珠曩霄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450-0183a.png

不敢以闻朝廷从顼乃谓公曰大王愿以子事父犹臣
事君也使得至京师天子不许归而更议之公乃上言
西边用兵以来敌人丧其和市国中愁困今其辞稍屈
必有悔过自新之意可遣使与之约也于是诏著作郎
邵民佐与其使并往既而元昊果称臣西边罢兵矣公
遂入为枢密使八年改参知政事皇祐元年以尚书工
部侍郎为枢密使公始召还以谓方用兵时边饟烦苦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450-0183b.png

卒减兵二十馀万至是又以天下之力困于养兵况兵
众而不可用方其无事请以法加汰之议者又以为不
可公卒汰兵八万馀人二年加户部侍郎三年拜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公为相不敢
以毫发私人端明殿学士程戡除知益州仁宗使公谕
之曰善抚远人还当以二府处之公曰二府惟天子许
之臣不敢以言其后遂召戡为参知政事而程卒不知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450-0183c.png

广州数月还据于邕所过多被害而张忠蒋偕等继以
轻敌失军仁宗问谁可将者公言枢密副使狄青昔在
臣麾下其沈勇有策虑可属以南方事明日青奏事殿
中遂以为宣徽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公
事或言青起行伍难使自专其谋当更择文臣以副之
公曰乡者偏师之出号令之不一进退之无法以故数
不利今命大将若使文臣副之则威令复不得行岂不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450-0183d.png

至斩别将一人之不用命者于是军中皆恐畏未几果
破贼而还仁宗欲以青为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曰昔曹彬下江南太祖谓曰西有汾晋之师北有幽
蓟之难欲用卿为使相则谁复为朕立功邪今宠青大
过后益有胜青功者陛下何以赏之哉于是复以青为
枢密副使加检校太尉河中尹入内内侍省都都知王
守忠以畏谨得幸求为节度使公曰昔王继恩平两川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450-0184a.png

使与政事乃召学士钱若水议立宣政使以授之今守
忠无功以为节度使后复有求为宣徽使者奈何帝乃
为止公在位久而无它宰相故谤言屡以及公会道士
赵清贶者公之外亲尝诈为人求官有小吏告之公即
捕系开封府既而穷得其奸状初言者指公私于人及
流清贶海上又言公纵法行事朝廷虽知公被诬而言
者不巳遂罢相出知郓州寻加观文殿大学士前此契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450-0184b.png

能断大事孰有如庞某者至和二年除昭德军节度使
知并州明年以灾异诏中外咸言得失公密疏曰太子
天下本今陛下春秋顾方盛然太子不豫建使四方无
所系心愿择宗室之宜为嗣者早决之群情既安则天
异可塞矣臣历任将相恐先犬马无以报虽冒万死而
不悔也敌盗耕屈野河田朝廷恐益复侵边遣使更定
其地既而召敌人不至公遂禁边毋与为和市敌人怨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450-0184c.png

命通判并州司马光诣麟州与知州武戡计事戡乃请
筑二堡于屈野之西使敌不敢耕故地光还公虽许之
而堡实未筑也已而敌兵辄复聚管勾麟府兵马郭恩
走马承受公事黄道元乃与戡擅率兵至匆里堆欲出
其不意以击之会伏发恩道元皆战没而戡仅以身免
未几敌送道元归诏御史鞫之乃言与戡等行视堡地
因为敌所掩公坐是罢节度使复为观文殿大学士知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450-0184d.png

等轻出亡师伤国威重罪在臣光公闻亦上奏自咎皆
不报徙知定州公在并时年甫七十矣欲谢事于朝而
以得罪乃不敢及过京师遂上疏曰臣疲老不足以任
边事愿乞骸骨以归诏不许迁尚书左丞辞不拜至定
一年复请老召还又数自陈悃愊天子不得已听以太
子太保致仕后三年公薨享年七十六今天子追赠公
司空兼侍中公为人明知有馀果于临事少好学及老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450-0185a.png

曰大臣当遵畏天子法其敢自为重轻邪独严于治军
其下如有犯必以便宜从事或至于诛磔而无所容然
善视其居处饮食故士卒知所畏而乐以出死力其遇
僚吏从容使得尽所长其荐于朝皆天下贤士大夫与
司马光尤相厚也所著文集五十卷公先娶边氏枢密
直学士肃之女封嘉兴县君继刘氏供备库使永崇之
女累封彭国夫人子男五人元鲁登进士第为大理寺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450-0185b.png

善大夫元直大理寺丞女七人某封安康郡君适冀州
支使陈琪某封德安县君适都官员外郎宋充国某封
仁寿县君适屯田员外郎程嗣隆某封永康县君继适
宋充国某封安德县君适大理寺丞馆阁校勘赵彦若
馀未行铭曰
庞氏之先 实毕公裔 为成武人 自公三世
成武之显 公所自发 其发伊何 文武维烈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450-0185c.png

孰施其文 亦既入辅 风雨节时 乐其众甫
逮公去位 天异载仍 天子曰咨 丐言予听
公曰大器 维承之艰 豫建天子 万世其安
公过京师 公曰臣老 天子谓公 公力尚少
其往为予 更抚予埸 岂无威名 以动四国
公休于家 大事数问 公丧未行 忽出审训
孰不相将 会莫如公 君臣始终 令问何穷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450-0185d.png

名臣碑傅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