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450-0129c.png

名臣碑傅琬琰之集上卷十五 宋杜大圭编
吕文穆公蒙正神道碑 富弼
东平吕公相我太宗真宗垂二十年咸平六年夏以
疾罢归第大中祥符四年四月十九日遂不起年六
十六五年十月二十七日葬于河南府洛阳县金石
乡奉先里后五十七年其子居简始议琢碑于墓次
请文于里人富某某义不得辞辄用纂其世次德业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450-0129d.png

际始封于吕其后遂以所封为氏周初太公望以功
国于齐穆王时有吕侯为周司寇王命作吕刑以训
至西汉其裔孙有居东平者即吕侯之后也本大支
茂历世有人以文武勋德显名于当时者伟然相望
唐末徙籍太原国初迁居洛今遂为洛阳人也公讳
蒙正字圣功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春首拔进士第初
命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四年代还会帝征太原刘氏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450-0130a.png

五年转左补阙知制诰服金紫八年迁都官郎中召
入翰林充学士是冬擢为左諌议大夫参知政事俄
升给事中端拱元年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未几代赵普为上相淳化
二年罢为吏部尚书奉朝请四年复为上相至道元
年除授左仆射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真宗绍位就
加左仆射咸平三年诏归四年复为上相益以昭文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450-0130b.png

上章求解政事改太子太师仍封莱国公以告成泰山
进封徐国祠后土又进封许国及薨天子震怛哭甚悲
不能视朝者三日遣使吊祭赙赐特厚赠中书令谥文
穆公以诸子位于朝累赠太师兼尚书令秦国公始公
少时考妣以口舌偶相戾遂以异处然情义内笃交誓
不复嫁娶考后连佐边幕妣居洛中并留公侍焉公每
感叹愤懑绝迹于龙门山躬事薪汲力奉慈养而且痛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450-0130c.png

书而恍恍日若无以为生者如是数年学益富文益奇
声动天下士友益附太祖开宝末公侍母氏赴举东都
时太宗以晋王尹开封闻公名召见复索其所著文大
称之期以公辅之器是秋府荐甲于乡书明年即上第
自此七年参预国政总十二年凡七迁遂作宰相领万
务必本于仁义教化而不专尚条约钧酌衡量咸适其
宜中外静明翕然称治精于选任憸庸者不得进久之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450-0130d.png

人家甚富昔吕某方就学苦贫恨绅不能如意资其用
今挟权讽下诬以贿免耳是岂好货者也帝骤信立还
绅官而以他事罢公相公退就常参位怡然一不自明
踰年帝得绅赃实始悟遽黜绅为绛州副使翊日复以
相命公慰劳优笃遂及绅事而公亦不谢帝既爱其能
守法度而复重其沈毅不挠俄欲遣人使朔方谕中书
选才而可责以事者闻公退以名上帝不许他日又问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450-0131a.png

其人帝盛怒投其奏书于地曰吕蒙正何太执耶必为
我易之公徐对曰臣非执盖陛下未谅耳因固称其人
可使馀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同
府皆惕息不敢动公插笏俛而拾其书徐怀之而下帝
退谓亲信曰是公气量我不如既而卒用公所选复命
大称旨帝于是益知能任人而加有不可夺之志上元
观灯一夕帝宴近臣于端拱楼乐车马之艺左右顾曰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450-0131b.png

公避席曰乘舆所在士庶皆走集故盛臣常见都外不
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
苍生之幸也帝赪颜不语王禹偁名謇谔时亦在列闻
其对为之汗下而公侃然复位无惧色帝以西北二敌
弗服忿之常议讨伐公切諌兵者伤人匮财不可屡动
汉武郡国万里外可谓快其志矣然天下已困终悔之
唐文皇亲征辽碣手运土木卒无功而还亦悔是二主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450-0131c.png

及其未有以悔也惟早慎之直宜以道德恩信横于中
而澹乎外则夷狄自宾与夫命死官举凶器校其所不
足与校于无用之地而又倖胜于万一者岂不远哉帝
倾听褒纳自是伐议遂寝但用应兵而已本朝故事宰
相子起家为水部员外郎公长子从简当得之公以延
荫太宠非所以慎官赏励寒畯也恳辞不拜秪受将作
监丞因以为著例于今不易在河南会熙陵役作公念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450-0131d.png

几绝屡哭屡几绝行路皆哭皇皇焉不忍去不得已乃
出私钱三百万助复土之费而还其在疾告也降医走
使不绝于道公以尽瘁积疾猝未有瘳累表乞骸骨优
诏不允既而姑愿归洛将行听肩舆至殿门俾二子掖
而登坐而访问日昃方罢二子咸面推以恩公晚筑园
宅于洛至则以琴觞雅宴自肆于其间间与樵钓野叟
骈席而语不以轩冕累其欢旷如也公浑厚渊博忠亮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450-0132a.png

于至正其为谏诤为侍从为执政凡嘉猷伟画皆不作
巳出而密归之于上惟上自行之故人无知者其有不
能秘须论议别白而后方从者遂傅焉则天下称道耸
伏想望其人邈如神明自始仕至再罢相惟在升与河
南为外委馀并处内不出未尝一日远于朝廷至于河
南之行尚非太皇雅意盖强出之将以遗嗣君以结公
心故章圣初亟复在位三入相皆首之所以专其任也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450-0132b.png

第东都以安其居俾无外徙之请也移疾归乡党积十
年卒不许还政第诏令休息颐养而密常使人候其安
否章圣谒陵寝祀汾阴再驾西都皆幸其第又亲视其
疾思复用也非公谋谟设施潜运默化人虽罕得见其
迹而功自被于四海致时升平则畴能感夫两朝眷遇
绝比如此其至者乎公策名冠天下士而位登元宰官
至三公阶勋爵邑咸第一勤畏翼翼乃心王家周旋始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450-0132c.png

而用之呜呼盛矣哉可谓圣世令德钜人者矣曾王父
讳韬皇主莫州莫县簿赠太保曾王母太原王氏封许
国太夫人王父讳梦奇皇户部侍郎赠太保王母颍川
郡君陈氏封邓国太夫人父讳龟图皇起居郎赠尚书
令母彭城刘氏封徐国太夫人公掌诰时会令君朝京
师公跪而泣于令君徐国且告曰大人母氏皆老矣不
肖子不忍见兹睽忤不偶愿复故好敢以死请语讫又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450-0132d.png

堂而处公晨暮交走咸尽色养人于是始知公之纯孝
大行于其家也初娶宋氏封广平县君再娶薛氏封谯
国夫人皆殁于公之先男十人从简驾部员外知简大
理寺丞惟简库部郎中承简虞部郎中行简比部郎中
次未名次易简奉礼部务简光禄少卿居简龙图阁直
学士尚书兵部侍郎师简司农少卿公退居于里常召
诸子立庭下诲之曰吾观旧史见唐中叶后至周末乱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450-0133a.png

生盛时硕茂尊显今又奉身至此知夫免矣矧若曹皆
得为王官其无为世胄子弟之为者以自蹈不淑且重
污吾而将以累吾家由是诸子夙夜相警励不忘诏教
持身谨𠡠咸称善人惟龙图公最为肖公沉识懿行动
有规法力以词业自登名于英俊之域入践台阁出更
藩服蔼著嘉绩稔于舆论异日必能蹋公之武于廊庙
之上而增大乎门构矣今自海南移典郑州馀九人者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450-0133b.png

诲于其父祖罔敢不率人于是又知公之义训大施于
其后孙皆有官而曾孙亦有出仕者女六人长嫁光禄
寺丞直集贤院孙暨次嫁刑部侍郎参知政事赵安仁
次嫁太常博士周渐次嫁观文殿学士尚书右丞丁度
次早夭次嫁永州推官杨巽文集二十卷行于时铭曰
天之生贤 而不世出 出不逢时 亡位而没
生而无成 不若勿生 主辰而成 惟公奠京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450-0133c.png

岁始踰七 遂为相臣 相我二宗 太皇粤真
三相必首 不令后人 善不有已 造宁密陈
事苟咈郁 众皆逡巡 公勇而前 悉心以论
帝怒斯震 公颜益温 居若柔弱 语焉不闻
及以议诤 骨鲠必伸 公久不渝 一心劬劬
帝知忠端 始贰终孚 帝嗟乎公 我有不如
百职具举 万方以胥 成我太平 匪公曷图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450-0133d.png

进则以道 勤劳饬之 退必以礼 燕乐适之
曰子芸芸 曰孙群群 厥有肖子 又绝其伦
天其意者 斯为报与 文石于墓 无穷之所告
与
陈文惠公尧佐神道碑 欧阳修
颍川公既葬于新郑其子尚书主客郎中述古等七人
具公之行事及太常之状祁伯之铭以来告曰惟陈氏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450-0134a.png

其出处始终之大节可考不诬如此故敢请以墓隧之
碑余为考其世次得其所以基于初盛于中有于终而
大施于其后者曰信哉陈氏载德晦显以时其蓄厚来
远故能发大而流长自公五世以上为博州人皇高祖
翔当五代时为王建掌书记建欲帝蜀以逆顺祸福譬
之不听弃官家于阆州之西水遂为西水人皇曾祖齐
国公讳诩皇祖楚国公讳昭汶皇考秦国公讳省华皆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450-0134b.png

不显于蜀至秦公始事圣朝为左諌议大夫其配曰燕
国太夫人冯氏公其次子也讳尧佐字希元举进士及
第累迁太常丞知开封府录事参军用理狱有能绩迁
府推官以言事切直贬通判潮州自潮还献诗数百篇
而大臣亦荐其文学得直史馆知寿庐二州提点府界
诸县公事丁秦公忧服除判三司三勾院两浙转运使
徙京西河东河北三路纠察在京刑狱天禧三年编次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450-0134c.png

夫人忧明年河决滑州天子念非公不可塞乃起公知
滑州乾兴元年作永定陵徙公京西转运使以办其事
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徙副度支拜知制诰兼史馆修撰
同知天圣二年贡举知通进银台司迁龙图阁直学士
知河南府徙并州知审官院开封府拜翰林学士兼龙
图阁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其年八月参知政事居三
岁间凡三请罢明道二年罢知永兴军行过郑州为狂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450-0134d.png

复徙永兴又徙郑州累官至户部侍郎景祐四年四月
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为人刚毅笃实好古博学
居官无大小所至必闻潮州恶溪鳄鱼食人不可近公
命捕得鸣鼓于市以文告而戮之鳄患屏息潮人叹曰
昔韩公谕鳄而听今公戮鳄而惧所为虽异其能使异
物丑类革化而利人一也吾潮间三百年而得二公幸
矣在潮修孔子庙韩公祠率其州民之秀者就一学知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450-0135a.png

皆争出米其活数万人公曰吾岂以是为私惠耶盖以
令率人不若身先而使其从之乐也钱塘江堤以竹笼
石而潮啮之不数岁辄坏而复理公叹曰堤以捍患而
反病民乃议易以薪土而害公政者言于朝以为非便
是时丁晋公参知政事主言者以黜公公争不已乃徙
公京西而笼石为堤数岁功不就民力大困卒用公议
堤乃成河东地寒而民贫奏除石炭税减官冶铁课岁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450-0135b.png

则上足吾岂为俗吏哉太行山当河北河东两路之界
公以谓晋自前世为险国常先叛而后服者恃此也其
在河东凿泽州路后徙河北凿怀州路而太行之险通
行者德公以为利公曰吾岂为今日利哉河决坏滑州
水力悍甚每埽下湍激并人以没不见踪迹者不可胜
数公躬自暴露昼夜督促创为木龙以巨木骈齿浮水
上下杀其暴堤乃成又为长堤以护其外滑人得复其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450-0135c.png

开封府治京师公以谓治烦之术任威以击彊尽察以
防奸譬于激水而欲其澄也故公为政一以诚信每岁
正月夜放灯则悉籍恶少年禁锢之公召少年谕曰尹
以恶人待汝汝安得为善吾以善人待汝汝其为恶耶
因尽纵之凡五夜无一人犯法者太常博士陈诂知祥
符县县吏恶其明察欲中以事而诂公廉事不可得乃
欲以奇动京师自录事已下空一县皆逃去京师果諠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450-0135d.png

罪公为枢密副使争之以谓罪诂则奸人得计而沮能
吏诂由是𫉬免公十典大州六为转运使常以方严肃
下使人知畏而重犯法至其过失则多保佑之故未尝
按黜一下吏公贬潮州其所言事盖人臣所难言者其
平生奏疏尤多悉焚其藁其他文章有文集三十卷又
有野庐编潮阳编愚丘集多慕韩愈为文与修真宗实
录又修国史故事知制诰者常先试其文辞天子以公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450-0136a.png

者惟杨亿及公二人而已公居官不妄进取为太常者
十一年不迁为起居郎者七年不迁自议钱塘堤为丁
晋公所黜后晋公益用事专威福故人子弟以公久于
外多勉以进取公曰惟久然后见吾守如是十五年今
天子即位晋公事败投海外公乃见召用公初作相以
唐刘蕡所对策进曰天下治乱自朝廷始朝廷赏罚自
近始凡蕡之所䆒言者皆当今之弊此臣所欲言而陛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450-0136b.png

久其年冬雷地震星象数变公言王随位在臣上而病
不任事程琳等位皆在下乃引汉故事以灾异自责求
罢章凡四上明年三月拜淮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康定元年五月以太子太师
致仕诏大朝会立宰相班遂居于郑其起居饮食康宁
如少者后四年年八十有二以疾卒于家公居家以俭
约为法虽已贵常使其子弟亲执贱事曰孔子固多能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450-0136c.png

公前娶曰杞国夫人宋氏后娶曰沂国夫人王氏子男
十人长曰述古次曰比部员外郎求古主客员外郎学
古虞部员外郎道古大理评事馆阁校勘德古殿中丞
修古秘书省正字履古光禄寺丞游古大理寺丞袭古
太常寺太祝象古秦公三子长曰尧叟为枢密使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季曰尧咨为武信军节度使皆举进士
第一人及第三子已贵秦公尚无恙每宾客至其家公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450-0136d.png

子辈尔故天下皆以秦公教子为法而以陈氏世家为
荣公之孙四十人曾孙二人合伯季之后若子共孙若
曾孙六十有八人女若孙曾五十有四人而仕于朝者
多以材称于时呜呼可谓盛矣铭曰
陈世高节 在污全洁 閟德潜光 有俟而发
其发惟时 自公启之 英英伯季 踵武皆来
相车崇崇 武节之雄 高幢巨毂 四世六公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450-0137a.png

祖考在前 孙曾盈后 公居于中 伯季左右
惟勤其始 以享其终 惟能其约 以有其丰
休庸显问 播美家邦 有远其贻 有大其继
刻诗垂声 以质来裔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450-0137b.png

名臣碑傅琬琰之集上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