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二 第 516b 页

大方广圆觉脩多罗了义经近释卷二
明二楞庵释通润 述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
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
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
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
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
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
卷二 第 516c 页 X10-0516.png
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
请终而复始。」

【此为顿教菩萨开渐门也。由前二章虽各出手眼
悉谈顿法。若是上上根人阶梯不立圣谛不为者
尚嫌多口。但根器稍劣者若无阶级不能悟入。普
眼法门。此普眼所以乘机发问也。先德云尽大地
是沙门一只眼。以眼外无法故。今此菩萨请问修
行渐次。使尽大地众生发明此眼。此华严亦名普
眼法门也。云何思惟者谓如何用心方知身心是
幻。云何住持者谓如何远离方得觉心不动。其未
悟者作何方便方得入此普眼门也。若众生无正
方便及正思惟。虽闻如来说此神通大光明三昧。
反生迷闷不能悟入。以法大机小不能一肩担荷。
固当于无阶梯处强立阶梯无渐次中安立渐次
方得悟入耳。】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
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
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
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
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此为新学菩萨略通一线。假说方便以明知幻即
离离幻即觉也。先总标正念为方便之始。欲求者
谓生乐欲寻求此觉心也。以此身心皆是觉心所
卷二 第 517a 页 X10-0517.png
现影像。即今现在有形色者是身有分别者是心。
谁是本来清净觉性。如是推求寻觅必欲亲见本
来面目。故曰欲求净圆觉心也。若欲如是推求应
当正念远离诸幻。言正念者谓不念一切诸法。唯
是一心观察必欲知此身心是幻。又必欲远离诸
幻。若知而不离是有目无足。若离而不知是有足
无目。必须知幻而又离幻。如目足更资方能得入。】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
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
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
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
为相。实同幻化。」

【此下正陈方便也。奢摩他定学也。起信云。若修止
者。住于静处。端坐思惟。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
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名依奢摩他。坚持
禁戒者谓一向绝缘防护根门不令向外奔驰也。
安处徒众者必得同心同行之人为伴侣互相砥
砺也。宴坐静室者坐以摄身。身住而心得安故。必
静室者以离喧嚣功夫易就也。四缘既具则一心
一境方堪入观。先当正念观察此身假合无我。宝
积经云。此身生时与其父母四大种性一类歌罗
逻身。若唯地界无水界者譬如有人握乾[麸-夫+少]灰终
不和合。若唯水界无地界者譬如油水无有坚实
卷二 第 517b 页 X10-0517.png
即便流散。若唯地水无火界者譬如夏月阴处肉
团无日光时即便流转。若唯地水火无风界者则
不增长。故一大不成二大三大不成。必四大和合
方得成就。故先观察坚碍者为地润湿者为水暖
者为火动者为风。现今此身虽见四大和合而各
有所归。则此妄身毕竟属于何大。则知四大毕竟
无体。但是和合假名为身。实同幻化。如是推求即
知此身实无我相。而向之认四大为自身相妄矣。
故庵提女了义经云。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毕
竟未曾自得有所和合是为生义。若知地水火风
毕竟不自得有所离散是为死义。】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
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
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
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次复正念观察此心假合无我也。正由四缘假合
而妄有身。复因此身而妄立六根。若离四大必无
六根。若离六根亦无四大。故外有四大内有六根
和合而成有根之身。名曰根身。首楞严经云由明
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揽
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葡萄朵。
净根四尘流逸奔色等。岂非中外合成而有根身
乎。既有六根。仍复引生五识攀缘五尘。而意识总
采五尘落谢影子。积聚八识田中为种子。名为法
卷二 第 517c 页 X10-0517.png
尘。而为意识所缘之境。以意识缘法尘似有能缘
之相。遂假名能缘者以为心也。下复逆推缘心无
体。故曰即此能缘妄心是因六尘而有离尘则无。
是因境而有心也。若使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
四大六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能缘之心可见。是
无境亦无心也。如是推求即知此心亦无有我。而
向之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者妄矣。巳上发明
知幻二字竟。】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
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
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
永灭十方清净。」

【下复发明即离二字。此中灭字即远离也。只是以
智观察是幻。故不妄认妄执脱粘内伏。违其现业
销其种习名为灭耳。不是销灭也。若是销灭即堕
无色四空所修。意谓既知身心是幻。即当以如幻
金刚十种深喻而远离之不令粘著。固当先离幻
身次离幻心次离幻境。此即远离垢边垢也。次离
灭幻之智。此即远离净边垢也。染净诸幻既尽而
非幻不灭者所谓离幻即觉也。良由众生内为意
识所使身见所持。故头头妄认生遍计执。必须去
尽识情而清净觉体光明始露。喻如磨镜必去尽
镜面之垢而镜体光明始得发露。故知众生皆有
光明净觉。而不现者若有古镜而不磨也。永嘉云。
卷二 第 518a 页 X10-0518.png
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折。然则光明觉
体之幻垢元非他物。即是妄认四大为身六尘缘
影为心而成垢耳。若了四大本空缘影不实。清净
觉体不为身见染污。则垢相灭而十方清净矣。此
即奢摩他巳成之相也。】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
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
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
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
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
名者。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證得诸幻灭影像
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此以喻明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故离幻
即觉也。清净摩尼宝珠喻清净觉性。五色喻五蕴
身心。随方各现者若五方天王之见珠色各各不
同。喻五蕴是依他起。痴人见彼摩尼实有五色者
喻从依他起性而起遍计执性也。圆觉净性随五
业道而各现五蕴身心。正如摩尼随方而现五色。
愚夫不达五蕴身心元是净圆觉心循业发现本
无实体。乃妄认净圆觉性实有四大为自身相实
有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正如愚人妄认摩尼实有
五色。故先德云。五蕴山头一段空。同门出入不相
逢。无量劫来赁屋住。到头不识主人公。由彼愚痴
不了身心是幻是依他起。妄执为实。贪著生爱。不
卷二 第 518b 页 X10-0518.png
能远离诸幻化相妄有流转。是故我说身心皆是
净圆觉心所现幻垢。由对妄认身心未离幻垢者
名众生。故对离幻垢者名菩萨。若众生幻垢既尽。
则对离幻垢之菩萨亦除。既无幻垢之众生。亦无
离幻垢之菩萨矣。是知众生菩萨皆是假名。生死
涅槃悉成伪号。故说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而
又说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也。若此菩萨
幻观巳成。则依如来圆觉妙心所现种种幻化影
像依他之法悉皆除灭。则不妄执随方所现之色
以为实有。尔时即證圆觉妙心。便得无方清净。至
此则知无边虚空皆从大觉心中显发。亦如海中
一沤。况他物乎。此即三摩钵提巳成之相也。】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
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
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
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
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
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
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
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
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
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善男子。一切
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
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善男子。一
卷二 第 518c 页 X10-0518.png
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
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此下广明觉性清净不动遍满。以显体大相大用
大也。法既解脱则意识寻伺觉观不起法执。转成
妙观察智。遍照一切诸法。所谓观察圆明照大千。
故曰觉圆明故显心清净也。觉既圆明方显意识
分别之心一时清净而一切清净。但言不顿彰故
一一渐次以显清净耳。心清净下先明十八界清
净也。见尘清净者言心既清净则所见之色不染
污也。眼根清净者则能见之根亦不流逸也。眼识
清净者则所发之识不起分别也。此明初三界清
净也。识清净下谓初三界既清净巳则后四三界
亦清净也。觉尘该鼻舌身三界故。根清净下显根
净而六尘亦净也。六尘清净下显尘净而四大亦
净也。四大清净下显四大净而三界亦净也。言二
十五有者。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无想五那含。
四空四禅定。巳上总明世间法清净也。
○彼清净
下复明出世法清净也。十力者一知处非处力。谓
总知一切诸法因缘果报。降无因邪因。知人可度
不可度等。二知三世业报力。谓知三世业及顺现
受等三报。知所度有障无障等。三知诸禅解脱三
昧垢净力。及知依此所得诸果。四知信等五根上
中下力。五知种种欲乐。令舍不净增净。六知一乘
三乘五乘贪瞋痴种种性欲。知即时异时谁可度
卷二 第 519a 页 X10-0519.png
不可度等。七知一切道至处。八知宿命。九知死此
生彼即天眼智。十知自解脱无疑。总一智而有十
种用故分为十。总名力者以能摧怨敌不可屈伏
故。
○四无所畏者。一正知一切法无畏。谓佛诚言
我是一切正智人等。二尽诸漏及习无畏。言我无
漏等。三说一切障道法无畏。四说一切出苦道无
畏。
○四无碍智者。一法无碍。如说地水风火等。二
义无碍。如说坚湿暖动等。三词无碍谓得彼方言
以说地等。四乐说无碍于三种智中乐说也。
○十
八不共法者。以力等二乘有分此无分故。一身无
失。二口无失。三意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
无不知巳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
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
一切身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随智慧行。十五一
切意随智慧行。十六以智慧知过去通达无碍。十
七以智慧知现在通达无碍。十八以智慧知未来
通达无碍。
○三十七助道品者。助谓资助。助正道
故。道即是止观。品即是类。正因类故。亦云菩提分。
分亦因义。三十七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
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然但以十法为体。谓
精进定慧各八念四戒三信二轻安舍思惟各一
也。
○四念者。一观身五种不净。谓种子住处自相
自性究竟。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此对治凡夫四倒也。又观身毕竟空。观受内外空。
卷二 第 519b 页 X10-0519.png
观心无所有。观法但有名。此对治二乘四倒也。

四正勤者。四念处火若得勤风则无所不烧。故次
辨之。以精进为体故总名勤。异外道勤故名正勤。
虽是一勤随义分四。一未生之恶遏令不生。二巳
生之恶断令不续。三未生善令生。四巳生善令长。

○四神足者。谓欲勤心观。欲谓乐。勤谓无间。心即
是定专一境性。观即是慧内自拣择。以勤过散乱。
智火微弱。故须定制即所欲自在神即神通。足即
是定。由出世法最胜自在。欲等四法能證此故。名
为神足。亦名如意足。以欲如心故。
○五根者。信进
念定慧。此五通生出世间法。前三至此总得名根。

○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长。魔梵等不能屈伏。故名
为力。
○七觉者。谓念是所依支。由系念故令诸善
法皆不忘失。择法是自体支。觉自相故。精进是出
离支。由此势力能到所到故。喜是利益支。由心勇
悦身调适故。轻安定舍皆不染污支。能除粗重依
定转依故。行舍平等永舍贪忧故。故七皆云觉支
也。虽一刹那七法俱起。而随行相各说功能。故有
七也。
○八正道者。谓正见是分别支。依前所證真
实简择。故皆云正。思惟是诲示他支。如其所證方
便安立思惟名义发言语故。下三皆是令他信支。
语者谓依所證问答决择令他信有见清净故。业
是身业进止正行具足令他信有戒清净故。命者
如法乞求依圣种住离五邪命。精进是净烦恼障
卷二 第 519c 页 X10-0519.png
支。由此永离一切结故。念是净随烦恼障支。由不
忘失正止举相永不容受沈掉等故。定是能净最
胜功德障支。由此引发神通等无量胜功德故。

上之七类次第者。谓闻法巳。先当念持。次即勤修。
勤故摄心调柔。调柔故信等成根。根增为力。七觉
分别。八正正行。总八喻显。法性如地。念处如种子。
正勤为种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茎
叶增长。开七觉华。结八正果。
○八万四千陀罗尼
清净者。尘劳既有八万四千。一一对翻皆成净法。
故论云。不觉念起见诸境界故说无明。乃至具有
过恒河沙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即有过
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问世出世法二相有
殊。如何此经皆云清净。答若约圣凡对治则胜劣
悬殊。若约法性观一种总是幻化皆从缘起无自
性故。所谓一切法不可得也。谓既见得一切世出
世法皆是非相方见实相。亦不见有实相可得名
实相清净。实相清净者此人即證平等法方名一
身清净。由一身清净则见十方众生圆觉悉皆清
净。若十方众生清净名一佛刹清净。一刹清净乃
至尘尘刹刹一切时一切处悉皆平等清净不动。
此即禅那观巳成之相。以显清净觉地本来不染
为三世十方根身器界之体以显体大也。此入初
地觉通如来尽佛境界时也。】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
卷二 第 520a 页 X10-0520.png
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
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此明初地以至八地所證境界也。由转意识为妙
观察智得入初地巳。次又转七识为平等性智得
入第八不动地。故曰平等不动。以万法即觉性。即
万法之不动知觉性之不动故。虚空平等不动则
知觉性亦尔。彼知觉者如虚空故。四大平等不动
故则知觉性平等亦尔。以是法住法位大人性自
常故。此显净觉相大本来不动也。然必至八地断
七识俱生我执。则生死涅槃二心永不复起。方名
真不动地。】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
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
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善
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
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
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此明九地以至等觉所證境界也。以觉性即万法。
即觉性遍满无有边际则根尘四大乃至陀罗尼
门亦复遍满无有边际也。首楞严云。如一见根遍
周法界。耳鼻舌身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
由无明业识动则有分别。不动即等周法界。如是
则五现量识等根一一皆遍法界。如眼见色时色
不可得元来等法界。如是则尘含刹土。芥纳须弥。
卷二 第 520b 页 X10-0520.png
一摄一切。一切摄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周遍法
界。事事无碍。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大小
不坏彼此无杂。如一室中千灯并照。灯随盏异盏
盏不同。光随灯通光光涉入。故常别常入。经云。一
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所谓一多无碍以显净觉
用大本来周遍也。此中清净不动周遍法界。与楞
严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之义同。】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
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
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
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此从等觉入妙觉境界也。谓始由习此三观證此
三大。方得于一切法成等正觉。遂转此第八业识
为大圆镜智。则前五识亦转为成所作智。名为圆
觉成就。名究竟觉。觉既究竟。方见一切世出世法
悉皆平等。故不见有染法可缚。亦不见有净法可
脱。不见有生死可厌。亦不见有涅槃可爱。不以持
戒而生敬。不以毁禁而生憎。不以久习而生尊重
心。不以初学而生轻慢想。以證平等故触目所见
者皆是菩提。至此方可说天地同根。万法一体。生
死即涅槃。无明即佛性。以觉性究竟圆满遍十方
界故。触处皆是自巳光明。其体无二不生分别。譬
如眼光缘现量境。其光遍满得无憎爱。以平等一
相故。此即如来所證妙觉境界也。所谓身心寂灭
卷二 第 520c 页 X10-0520.png
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盖如此。】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
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
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
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
涅槃犹如昨梦。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
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證者无得无失无取无
舍。其能證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證中无能无
所。毕竟无證亦无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善男子。
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
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菩萨修习此心巳得究竟圆满遍十方界者。则身
心寂灭物我两融得正住持。方可说不见我为能
成就之人觉为所成就之法。由彼转此业识成大
圆镜智。以此镜智照见一切根身器界皆悉寂灭
平等无二。所谓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
中。故见恒沙国土在妙觉心中乱起乱灭。犹如狂
华之在空中乱起乱灭也。复能照见一切众生不
即圆觉不离圆觉。无生死法可缚。亦无涅槃法可
脱。至此始知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證。故世尊初
成正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證得。回视向来欲断生死證
涅槃作种种勤劳肯綮之事皆是梦中所现境界。
既醒之后则知生死涅槃了不可得。既知是梦则
卷二 第 521a 页 X10-0521.png
知涅槃不曾起。生死不曾灭涅槃本无来。生死本
无去。其所證之法悟时不曾得。迷时不曾失。悟时
不曾取。迷时不曾舍。其能證之人亦远离四病。不
以作诸幻行而执为能證。不以取静为行而执为
能證。不以一切任运而执为能證。不以一切寂灭
而执为能證。以此所證圆觉体中纤毫不立。拟心
即差。动念即隔。故无所證之法。亦无能證之佛。故
楞伽偈云。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亦无佛涅槃。
远离觉所觉。而前文亦云。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
得。以一切法性本来平等不坏故。所以云。真如凡
圣悉是梦言。佛及众生并为增语。故结示。云若此
菩萨依此清净觉心为本修行。一心观察根身器
界如幻为修行之具。最后远离诸幻入清净觉为
住持之境。此即无渐次中强立渐次无方便中强
立方便也。若能如是渐次开示渐次修习渐次取
證必不迷闷而不能入矣。至此则初章皆依圆觉
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始得明了。起信所
谓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而有始觉也如
此。】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普眼汝当知。一切
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
体各离。谁为和合者。如是渐修行。一切悉清净。不动
遍法界。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犹如
虚空华。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初发心菩萨及末
卷二 第 521b 页 X10-0521.png
世众生。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

【一切众生妄认四大及六尘缘影为身心相。不知
身心皆由迷圆觉妙心而成业识。幻出五蕴身心
本无实体。若一一观察。则知身相属四大而身本
无身。心相归六尘而心本无心。既四大各离则谁
为和合而有我耶。如是我执既空则分别法执亦
尽。分别法执既尽则根身器界悉皆清净得入初
地。复从初地渐断俱生法执入不动地。复从不动
而渐入等妙。则觉性圆满周遍法界。至此则所證
之法四病俱离。既不见有所證之法。亦不见有能
證之人。反观一切佛土犹如空华。一切三世无去
来今。此即菩萨渐次所證以至极果也。若初发心
求入佛道者当如是修习则永断无明而得入矣。】

大方广圆觉脩多罗了义经近释卷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