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 731c 页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三
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心兴 较订
【△二两问两答开解分二。一弥勒章。二净慧章。初
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求开示。初二。一
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慇。初二。一众中具仪。二谢前
成信。初。】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弥勒为主。(深究爱源。荡除细惑。非补处不能问故)馀众皆伴。
故云在大众中。馀俱准前。
△二谢前成信。】
「大悲世尊广为菩萨(至)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卷三 第 732a 页 X10-0732.png
【约法则广为现前。约益则遐被末世。故称大悲世
尊。法喻重重。故云广为。菩萨者。现前所为之机。如
金刚藏等皆是也。圆觉覆于轮回。非机不说。纵说
亦不显了。名秘密藏。前因刚藏致难。如来一一明
示。故云开也。令诸大众者。且指现前菩萨。深悟轮
回者。深悟种种取舍。皆是轮回。前云虚妄浮心。多
诸巧见。如是分别。非为正问等。皆分别邪正意耳。
现前四依。以此展转流通。故能施于末世。末世众
生。亦约发菩提心。修圆觉者而言。道眼者。辩识修
道之眼。即正慧也。此眼不明。长畏误修。今蒙如来
分别邪正。辩识所修之道。得正慧眼。故无畏也。涅
槃断果。转生死而成。佛證无馀。拣非小乘。故名为
大。生决定信者。于真空理。深忍乐欲。无退转故。一
切有为诸法。皆轮转境界。信既决定。故无复重随。
一切有作思惟。皆循环见。境既不随。故无复生起。
此弥勒谢前受益。所以前章。判为生信分也。具仪
谢前竟。
△二请后显慇二。一请后希悟。二至三显
慇。初。】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至)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初备陈所请。若诸菩萨等。举所为之机。大寂灭海。
前章即以圆觉境界释之。前云入。此云游者。谓解
行相成。任运而入。犹如游也。据前章云。以轮回心。
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
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弥
卷三 第 732b 页 X10-0732.png
勒虽闻此语。尚恐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未能领
略。故尔代问。其意以轮回根本。据前章似的指六
识。但不知六识何尤。故请问云何当断。按下世尊
答处。而云由有诸欲。助发爱性。能令生死相续。又
前章云。有作思惟。从有心起。亦略示此义。但未明
明说出。有作思惟中。独爱欲为尤胜。此总陈所请
也。别陈中。略具三义。一曰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二
曰修佛菩提。几等差别。三曰回入尘劳。当设几种
教化方便。至后如来答处自见。
○惟愿下。正请希
悟。惟愿者。显愿之专。谓馀皆不愿。独愿此一件事
也。既接现前新学。复济末世众生。断爱欲因。出轮
回苦。名曰救世大悲。不舍者。慇慇系念。乾乾不息
也。令诸修行菩萨。即拯接现前新学。及于末世众
生。即济度末世初心。不使贪爱自蔽。故能慧目肃
清。慧目者。正慧为目。严肃不驰外境。清净无交内
染。用斯成观。自能照曜心镜。谓以正慧光为能照
曜。以心地镜为所照曜。即心地开通义也。心地开
通。映现万法。故置镜言。宗镜云。以一心为宗。照万
法如镜。即斯意耳。自兹而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故
能圆悟如来无上知见。请后希悟竟。
△二至三显
慇。】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请问之语说竟。故云作是语巳。五体投地者。说巳
再拜。求佛必说。亦常仪也。如是三请者。照前说。照
略。故尔代问。其意以轮回根本。据前章似的指六
识。但不知六识何尤。故请问云何当断。按下世尊
答处。而云由有诸欲。助发爱性。能令生死相续。又
前章云。有作思惟。从有心起。亦略示此义。但未明
明说出。有作思惟中。独爱欲为尤胜。此总陈所请
也。别陈中。略具三义。一曰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二
曰修佛菩提。几等差别。三曰回入尘劳。当设几种
教化方便。至后如来答处自见。
○惟愿下。正请希
悟。惟愿者。显愿之专。谓馀皆不愿。独愿此一件事
也。既接现前新学。复济末世众生。断爱欲因。出轮
回苦。名曰救世大悲。不舍者。慇慇系念。乾乾不息
也。令诸修行菩萨。即拯接现前新学。及于末世众
生。即济度末世初心。不使贪爱自蔽。故能慧目肃
清。慧目者。正慧为目。严肃不驰外境。清净无交内
染。用斯成观。自能照曜心镜。谓以正慧光为能照
曜。以心地镜为所照曜。即心地开通义也。心地开
通。映现万法。故置镜言。宗镜云。以一心为宗。照万
法如镜。即斯意耳。自兹而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故
能圆悟如来无上知见。请后希悟竟。
△二至三显
慇。】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请问之语说竟。故云作是语巳。五体投地者。说巳
再拜。求佛必说。亦常仪也。如是三请者。照前说。照
卷三 第 732c 页 X10-0732.png
前礼。必至三者。显慇勤故。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
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告弥勒者。是请主故。善哉者。赞其所问之善也。既
能拯接时机。又能遐济末世。故重言以赞之。弥勒
为首。馀皆意随。故世尊以汝等称之。乃能者。惟弥
勒等乃能。显降斯巳还。皆不能故。诸菩萨等。显所
为之机。请问等。明所请之法。大寂灭海。惟佛能證。
故称如来深奥。众生久隐情识。佛亦常不开演。故
称秘密。一悟则辉天鉴地。等佛知见。故又以微妙
称之。现会闻之。欲爱不萌于心。故云洁清慧目。洁
清与肃清。其义同也。传之末世。生死不羁于众。故
云永断轮回。正慧分明。照曜心镜。故云心悟实相。
实相即真空理也。悟此理者。于三界中。不见有少
法生灭。故云具无生忍。此皆世尊。据弥勒所请之
义。而称赞之。次下即诫听许说。良有以也。师与资
合竟。
△二资与师合。】
「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闻佛谛听之诫。钦此钦遵。故曰奉教。闻佛当说之
许。载欣载承。故曰欢喜。主伴重重。同共摄心领受。
故曰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
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四。一开示云何当断轮
回根本。二开示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三开示修佛
菩提几等差别。四开示回入尘劳几种方便。初三。
△二师资
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告弥勒者。是请主故。善哉者。赞其所问之善也。既
能拯接时机。又能遐济末世。故重言以赞之。弥勒
为首。馀皆意随。故世尊以汝等称之。乃能者。惟弥
勒等乃能。显降斯巳还。皆不能故。诸菩萨等。显所
为之机。请问等。明所请之法。大寂灭海。惟佛能證。
故称如来深奥。众生久隐情识。佛亦常不开演。故
称秘密。一悟则辉天鉴地。等佛知见。故又以微妙
称之。现会闻之。欲爱不萌于心。故云洁清慧目。洁
清与肃清。其义同也。传之末世。生死不羁于众。故
云永断轮回。正慧分明。照曜心镜。故云心悟实相。
实相即真空理也。悟此理者。于三界中。不见有少
法生灭。故云具无生忍。此皆世尊。据弥勒所请之
义。而称赞之。次下即诫听许说。良有以也。师与资
合竟。
△二资与师合。】
「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闻佛谛听之诫。钦此钦遵。故曰奉教。闻佛当说之
许。载欣载承。故曰欢喜。主伴重重。同共摄心领受。
故曰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
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四。一开示云何当断轮
回根本。二开示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三开示修佛
菩提几等差别。四开示回入尘劳几种方便。初三。
卷三 第 733a 页 X10-0733.png
一略明。二详示。三结成。初。】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至)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从无始际者。约晦昧真心巳来说也。晦味真心。转
变妄想。恩爱贪欲。由兹繁兴。故以种种言之。如恩
有报上之恩。有惠下之恩。报上之恩。如父母君长。
惠下之恩。如子孙男女。然有恩即有爱。或爱父母
君长。或爱子孙男女。爱父母君长。贪财物而欲行
忠孝。爱子孙男女。贪利禄而欲全育养。凡此。皆能
牵连生死。招致往复。故曰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
有轮回。此爱欲为轮回之本。其义巳略明矣。略明
竟。
△二详示。】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至)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若。犹如也。乃举法之词。言上虽略明。语义含蓄。恐
众不了。今复明明详示。而云如诸世界。此先举依
报也。一切种性。乃次举正报。谓一切种类自性。楞
严则有十二类生。此则惟明卵胎湿化。又楞严第
四云。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卵
唯想生者十二类生文云。动颠倒故。和合气成飞
沉乱想。注云。想心轻举。名动颠倒。气即雌雄相交。
阴阳气分。此亦虚妄。由颠倒故。执为真实。与之和
合。遂成飞沉乱想。飞则为鸟。沉则为鱼。兼二则为
龟蛇等。胎因情有者。十二类生文云。欲颠倒故。和
合兹成横竖乱想。注云。情生于爱。名欲颠倒。滋即
父精母血。交相滋润。此亦虚妄。由颠倒故。执为真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至)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从无始际者。约晦昧真心巳来说也。晦味真心。转
变妄想。恩爱贪欲。由兹繁兴。故以种种言之。如恩
有报上之恩。有惠下之恩。报上之恩。如父母君长。
惠下之恩。如子孙男女。然有恩即有爱。或爱父母
君长。或爱子孙男女。爱父母君长。贪财物而欲行
忠孝。爱子孙男女。贪利禄而欲全育养。凡此。皆能
牵连生死。招致往复。故曰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
有轮回。此爱欲为轮回之本。其义巳略明矣。略明
竟。
△二详示。】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至)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若。犹如也。乃举法之词。言上虽略明。语义含蓄。恐
众不了。今复明明详示。而云如诸世界。此先举依
报也。一切种性。乃次举正报。谓一切种类自性。楞
严则有十二类生。此则惟明卵胎湿化。又楞严第
四云。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卵
唯想生者十二类生文云。动颠倒故。和合气成飞
沉乱想。注云。想心轻举。名动颠倒。气即雌雄相交。
阴阳气分。此亦虚妄。由颠倒故。执为真实。与之和
合。遂成飞沉乱想。飞则为鸟。沉则为鱼。兼二则为
龟蛇等。胎因情有者。十二类生文云。欲颠倒故。和
合兹成横竖乱想。注云。情生于爱。名欲颠倒。滋即
父精母血。交相滋润。此亦虚妄。由颠倒故。执为真
卷三 第 733b 页 X10-0733.png
实。与之和合。遂成横竖乱想。横则为畜。竖则为人。
兼二则为龙仙等。湿以合感者。类生文云。趣颠倒
故。和合煖成翻覆乱想。注云。合即趣就名趣颠倒。
煖即湿物积集。内发暖相。此亦虚妄。由颠倒故。执
为真实。与之和合。遂成翻覆乱想。覆想则为含蠢。
其性无知故。翻想则为蠕动。其形不宁故。化以离
应者。类生文云。假颠倒故。和合触成新故乱想。注
云。假新离旧。名假颠倒。触即新境对旧境故。说名
为触。新境亦是虚妄。由颠倒故。执为真实。与之和
合。遂成新故乱想。故想欲脱。则为转蜕。新想欲就。
则为飞行。又楞严第四。明八识投胎时。于有缘父
母处。见明色发。明见想成。(明色既见。欲想已成)异见成憎。(男见
父则成憎。女见母则成憎)同想成爱。(男见母则成爱。女见父则成爱)流爱为种。
(流爱染于父母。则为爱生之种)纳想为胎。(纳妄想于精血。则为养形之胎)是即为
和合滋也。其和合气。和合煖。和合触等。例此可知。
如是则一切众生。凡有性体。有形命者莫不以淫
爱之因为正成。故曰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者。
既巳详示。惊觉令知也。四生皆在轮回。莫不以淫
欲而为正成。故曰爱为根本。详示竟。
△三结成。】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必结成者。恐有疑故。或疑云。爱不自生。因色而起。
色盛则爱。色衰则不爱。爱既不常。何能为轮回之
本。故示之以由有诸欲。助发爱性。诸欲者。对前淫
欲而言。谓除前淫欲外。或更有可欲之色。可欲之
兼二则为龙仙等。湿以合感者。类生文云。趣颠倒
故。和合煖成翻覆乱想。注云。合即趣就名趣颠倒。
煖即湿物积集。内发暖相。此亦虚妄。由颠倒故。执
为真实。与之和合。遂成翻覆乱想。覆想则为含蠢。
其性无知故。翻想则为蠕动。其形不宁故。化以离
应者。类生文云。假颠倒故。和合触成新故乱想。注
云。假新离旧。名假颠倒。触即新境对旧境故。说名
为触。新境亦是虚妄。由颠倒故。执为真实。与之和
合。遂成新故乱想。故想欲脱。则为转蜕。新想欲就。
则为飞行。又楞严第四。明八识投胎时。于有缘父
母处。见明色发。明见想成。(明色既见。欲想已成)异见成憎。(男见
父则成憎。女见母则成憎)同想成爱。(男见母则成爱。女见父则成爱)流爱为种。
(流爱染于父母。则为爱生之种)纳想为胎。(纳妄想于精血。则为养形之胎)是即为
和合滋也。其和合气。和合煖。和合触等。例此可知。
如是则一切众生。凡有性体。有形命者莫不以淫
爱之因为正成。故曰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者。
既巳详示。惊觉令知也。四生皆在轮回。莫不以淫
欲而为正成。故曰爱为根本。详示竟。
△三结成。】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必结成者。恐有疑故。或疑云。爱不自生。因色而起。
色盛则爱。色衰则不爱。爱既不常。何能为轮回之
本。故示之以由有诸欲。助发爱性。诸欲者。对前淫
欲而言。谓除前淫欲外。或更有可欲之色。可欲之
卷三 第 733c 页 X10-0733.png
声。可欲之香味触等。皆足以助发爱性。是爱性常
相续也。以是之故。能令生死相续。谓其为轮回之
本。不亦宜乎。开示云何当断轮回根本竟。
△二开
示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三。一显爱相续。二依轮分
性。三结断应先。初。】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至)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承上所谓诸欲。助发爱性。能令生死相续者。以爱
性无有断故。如淫欲一事。原因相爱而生。不爱则
不成欲故。命不自立。原因淫欲而有。无欲则身尚
不有。命将安寄。然众生莫不爱命。爱命即须保身。
是为还依欲本。欲本即身。以身为行欲之本故。是
知爱欲。为将来受生之因。爱命。为将来成身之果。
此爱心所以不断。而生死所以常相续也。显爱相
续竟。
△二依轮分性三。一恶种性。二善种性。三上
善性。初。】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至)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上显爱性相续。即是于轮回中。此辩有几种性。先
明第一。故云由于欲境。欲境谓可行欲事之境。即
男以女为境。女以男为境也。起诸违顺者。有可意
境。有不可意境。不可意。则背我爱性名违。可意。则
随我爱性名顺。其次言境背爱心者。且约违境言
之。或赋形失丽。或决志不从。或横生间阻。失丽。则
立时生憎。不从。则败兴怀瞋。横间。则不遂衔怨。故
曰而生憎嫉。由憎嫉故。或毁其形体。或坏其名闻。
相续也。以是之故。能令生死相续。谓其为轮回之
本。不亦宜乎。开示云何当断轮回根本竟。
△二开
示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三。一显爱相续。二依轮分
性。三结断应先。初。】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至)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承上所谓诸欲。助发爱性。能令生死相续者。以爱
性无有断故。如淫欲一事。原因相爱而生。不爱则
不成欲故。命不自立。原因淫欲而有。无欲则身尚
不有。命将安寄。然众生莫不爱命。爱命即须保身。
是为还依欲本。欲本即身。以身为行欲之本故。是
知爱欲。为将来受生之因。爱命。为将来成身之果。
此爱心所以不断。而生死所以常相续也。显爱相
续竟。
△二依轮分性三。一恶种性。二善种性。三上
善性。初。】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至)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上显爱性相续。即是于轮回中。此辩有几种性。先
明第一。故云由于欲境。欲境谓可行欲事之境。即
男以女为境。女以男为境也。起诸违顺者。有可意
境。有不可意境。不可意。则背我爱性名违。可意。则
随我爱性名顺。其次言境背爱心者。且约违境言
之。或赋形失丽。或决志不从。或横生间阻。失丽。则
立时生憎。不从。则败兴怀瞋。横间。则不遂衔怨。故
曰而生憎嫉。由憎嫉故。或毁其形体。或坏其名闻。
卷三 第 734a 页 X10-0734.png
或设计而妄生图谋。或依势而责彼父兄。甚至潜
伤其命。盗削其家。株连彼之亲族。负累伊之官长。
十善永绝。十恶繁兴。故云造种种业。上品恶业。定
生地狱。下品恶业。定生饿鬼。中品畜生。虽不言而
可知。大疏云。地狱者。梵语捺落迦此云苦器。谓是
盛贮受苦人之器故。今云地狱者。地下有狱。拘系
罪人。受种种苦。为顺此方刑狱之称。故译云尔。饿
鬼者。杂心云。以从他求。又常饥虚。恐怯多畏故。畜
生者。人之资具。人所畜养之生故。亦云傍生。受畜
与不受畜。皆可名之。以傍行故。生而言复者。对上
轮回而言。以上说轮回。犹属不定。今造恶业。于不
定中。复有定生恶道者焉。不言顺境造业者。以因
顺成违。乃造极重恶业。为三途因。徒顺不足言矣。
恶种性竟。
△二善种性。】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知欲可厌者。或阅经教明言。或闻师友开导。知淫
欲为恶道之因。深生厌离。设有厌离淫业之道。便
起心爱慕而欲行之。由此舍因欲所造之恶业。乐
离欲防淫之善行。转十恶业。成十善道。上品则现
生天上。中品则现生人间。下品修罗。亦不言而可
知。大疏云。人者。涅槃云。以多思故。(自分多思)杂心云。意
寂静故。(对馀显寂。能整心虑。趣菩提故)天者。地持云。所受自然。(此约
思衣衣至。思食食来名天)俱舍云。光洁自在。(此约身相光洁。神用自在名天)私
谓修罗者。名义集云。梵语阿修罗。此云非天。(福报似天
伤其命。盗削其家。株连彼之亲族。负累伊之官长。
十善永绝。十恶繁兴。故云造种种业。上品恶业。定
生地狱。下品恶业。定生饿鬼。中品畜生。虽不言而
可知。大疏云。地狱者。梵语捺落迦此云苦器。谓是
盛贮受苦人之器故。今云地狱者。地下有狱。拘系
罪人。受种种苦。为顺此方刑狱之称。故译云尔。饿
鬼者。杂心云。以从他求。又常饥虚。恐怯多畏故。畜
生者。人之资具。人所畜养之生故。亦云傍生。受畜
与不受畜。皆可名之。以傍行故。生而言复者。对上
轮回而言。以上说轮回。犹属不定。今造恶业。于不
定中。复有定生恶道者焉。不言顺境造业者。以因
顺成违。乃造极重恶业。为三途因。徒顺不足言矣。
恶种性竟。
△二善种性。】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知欲可厌者。或阅经教明言。或闻师友开导。知淫
欲为恶道之因。深生厌离。设有厌离淫业之道。便
起心爱慕而欲行之。由此舍因欲所造之恶业。乐
离欲防淫之善行。转十恶业。成十善道。上品则现
生天上。中品则现生人间。下品修罗。亦不言而可
知。大疏云。人者。涅槃云。以多思故。(自分多思)杂心云。意
寂静故。(对馀显寂。能整心虑。趣菩提故)天者。地持云。所受自然。(此约
思衣衣至。思食食来名天)俱舍云。光洁自在。(此约身相光洁。神用自在名天)私
谓修罗者。名义集云。梵语阿修罗。此云非天。(福报似天
卷三 第 734b 页 X10-0734.png
位德非天故)又云无端正。(有端正女。无端正男故)又此中天唯六
欲。人该四洲。且约欲界言之。文中曰爱。曰乐。仍不
离爱性也。善种性竟。
△三上善性。】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至)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天上人间。皆由爱生。人中八苦交煎。天上五衰卒
至。故知诸爱。甚可厌恶。由此舍下界爱。希上界定。
故云弃爱乐舍。以上二界定。皆以舍为主故。如四
禅天从粗向细。渐次舍身。四空天。从粗向细。渐次
舍心。还滋爱本者。乐亦是爱。谓爱修舍定。还以滋
生爱本。爱本指上界身心。谓修色界定时。渐次舍
下下粗心。受上上细身。修空界定时。渐次舍下下
粗心。受上上细心。然既有身心。还能生爱。故以爱
本称之。便现者。以修舍定为因。即现有为善果。虽
修舍定。未达轮空。终属有为。不得解脱。但校之下
界果报。渐次增上故云增上善果。依轮分性竟。
△
三结断当先。】
「皆轮回故不成圣道(至)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初正结。假若生到非非想天。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况其下者。故云皆轮回故。由此所以流转六趣。故
云不成圣道。谓常在生死也。是故六趣众生。发心
欲脱生死。毕竟免诸轮回。非断欲。断爱。不可。故以
先断贪欲等而结示之。盖以断贪欲。则下界无因。
断爱渴。则上界绝分故。爱而云渴者。以爱心临境。
如渴望水。状其切也。
○善男下。通妨。恐弥勒防云。
欲。人该四洲。且约欲界言之。文中曰爱。曰乐。仍不
离爱性也。善种性竟。
△三上善性。】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至)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天上人间。皆由爱生。人中八苦交煎。天上五衰卒
至。故知诸爱。甚可厌恶。由此舍下界爱。希上界定。
故云弃爱乐舍。以上二界定。皆以舍为主故。如四
禅天从粗向细。渐次舍身。四空天。从粗向细。渐次
舍心。还滋爱本者。乐亦是爱。谓爱修舍定。还以滋
生爱本。爱本指上界身心。谓修色界定时。渐次舍
下下粗心。受上上细身。修空界定时。渐次舍下下
粗心。受上上细心。然既有身心。还能生爱。故以爱
本称之。便现者。以修舍定为因。即现有为善果。虽
修舍定。未达轮空。终属有为。不得解脱。但校之下
界果报。渐次增上故云增上善果。依轮分性竟。
△
三结断当先。】
「皆轮回故不成圣道(至)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初正结。假若生到非非想天。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况其下者。故云皆轮回故。由此所以流转六趣。故
云不成圣道。谓常在生死也。是故六趣众生。发心
欲脱生死。毕竟免诸轮回。非断欲。断爱。不可。故以
先断贪欲等而结示之。盖以断贪欲。则下界无因。
断爱渴。则上界绝分故。爱而云渴者。以爱心临境。
如渴望水。状其切也。
○善男下。通妨。恐弥勒防云。
卷三 第 734c 页 X10-0734.png
菩萨涉世度生。往往示有父母妻子。其于欲爱何。
故呼善男子。而预为通之。言菩萨涉世度生。必是
变化示现。不因父母所生。故曰非爱为本。所以示
有妻子者。但以大慈大悲。怜悯爱欲众生。令彼舍
爱。假诸父母妻子。示有贪欲。而入世间生死。世间
易信。生死易化。四摄法中。同事摄故。妙严转邪。即
其證耳。开示于诸轮回有几种性竟。
△三开示修
佛菩提几等差别二。一断迷成悟。二因修显别。
初。】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至)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佛意以若诸末世一切众生。实有欲爱。非菩萨比。
说欲修佛菩提。必要能舍诸欲。及除憎爱。除爱必
兼憎者。以是对待之法。果其爱除。凭何说憎。是爱
除则并憎亦除。故无妨带言。所以必要舍欲除爱
者。略有二意。一者修佛菩提。期在永断轮回。二者
修佛菩提。期在勤求圆觉。期在永断轮回。要须舍
欲除爱。此义易了。无庸赘释。期在勤求圆觉。亦须
舍欲除爱。令心清净。以圆觉境界。能于清净心求。
便得开悟。盖以不悟圆觉。终滞有为。不能修菩提
也。断迷成悟竟。
△二因修显别二。一总标。二别明。
初。】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至)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一切众生。总指修菩提者。差别未分。故总以众生
名之。大疏云。但缘不了本觉。目见定是众生。遂欲
故呼善男子。而预为通之。言菩萨涉世度生。必是
变化示现。不因父母所生。故曰非爱为本。所以示
有妻子者。但以大慈大悲。怜悯爱欲众生。令彼舍
爱。假诸父母妻子。示有贪欲。而入世间生死。世间
易信。生死易化。四摄法中。同事摄故。妙严转邪。即
其證耳。开示于诸轮回有几种性竟。
△三开示修
佛菩提几等差别二。一断迷成悟。二因修显别。
初。】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至)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佛意以若诸末世一切众生。实有欲爱。非菩萨比。
说欲修佛菩提。必要能舍诸欲。及除憎爱。除爱必
兼憎者。以是对待之法。果其爱除。凭何说憎。是爱
除则并憎亦除。故无妨带言。所以必要舍欲除爱
者。略有二意。一者修佛菩提。期在永断轮回。二者
修佛菩提。期在勤求圆觉。期在永断轮回。要须舍
欲除爱。此义易了。无庸赘释。期在勤求圆觉。亦须
舍欲除爱。令心清净。以圆觉境界。能于清净心求。
便得开悟。盖以不悟圆觉。终滞有为。不能修菩提
也。断迷成悟竟。
△二因修显别二。一总标。二别明。
初。】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至)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一切众生。总指修菩提者。差别未分。故总以众生
名之。大疏云。但缘不了本觉。目见定是众生。遂欲
卷三 第 735a 页 X10-0735.png
断障求真。厌凡爱圣。盖即指厌凡爱圣为本所贪
爱也。由此本所贪爱。显发挥扬。欲断无明。是又以
以断障求真。为本所乐欲也。乐欲不同。或初修未
离凡位。或入圣乘分大小。或大小不定。或误入邪
宗。故曰显出五性。差别不等。由前弥勒问云。修佛
菩提。几等差别。此则答以五性差别。而又言不等
者。谓凡圣大小等。不得等齐故。或问。悟圆觉而修
佛菩提。应当平等。何故复有五性差别。故世尊以
二障深浅释之。意显理由顿悟。事必渐修。由渐修
故。依二种障而现深浅。总标竟。
△二别明二。一别
明二障。二别明五性。初。】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云何句徵。一者下释也。理障者。唯识名所知障。然
所知非障。执则成障。致令知见不增。故云碍正知
见。谓所知之障。依主释也。事障者。唯识名烦恼障。
能障真如。起诸烦恼。致令生死不断。故云续诸生
死。诸烦恼即障。持业释也。
△二别明五性三。一总
徵。二分释。三总结。初。】
「云何五性。」
【△二分释五。一凡夫性。二闻缘性。三菩萨性。四不
定性。五阐提性。初。】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此约初发心人。欲断障而未得。故云若此二障。未
得断灭。自具本觉。名未成佛。天台六即中。理即佛
爱也。由此本所贪爱。显发挥扬。欲断无明。是又以
以断障求真。为本所乐欲也。乐欲不同。或初修未
离凡位。或入圣乘分大小。或大小不定。或误入邪
宗。故曰显出五性。差别不等。由前弥勒问云。修佛
菩提。几等差别。此则答以五性差别。而又言不等
者。谓凡圣大小等。不得等齐故。或问。悟圆觉而修
佛菩提。应当平等。何故复有五性差别。故世尊以
二障深浅释之。意显理由顿悟。事必渐修。由渐修
故。依二种障而现深浅。总标竟。
△二别明二。一别
明二障。二别明五性。初。】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云何句徵。一者下释也。理障者。唯识名所知障。然
所知非障。执则成障。致令知见不增。故云碍正知
见。谓所知之障。依主释也。事障者。唯识名烦恼障。
能障真如。起诸烦恼。致令生死不断。故云续诸生
死。诸烦恼即障。持业释也。
△二别明五性三。一总
徵。二分释。三总结。初。】
「云何五性。」
【△二分释五。一凡夫性。二闻缘性。三菩萨性。四不
定性。五阐提性。初。】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此约初发心人。欲断障而未得。故云若此二障。未
得断灭。自具本觉。名未成佛。天台六即中。理即佛
卷三 第 735b 页 X10-0735.png
也。既不断障。不入五性之数。浅深未分故。
△二闻
缘性(声闻缘觉。二性合说故)。】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至)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若诸众生。仍指初发心人。畏生死苦。不能入缠垂
手。惟欲永舍贪欲。如小乘初果。则云不入色声香
味触法。况复二果三果等。其本欲永舍贪欲可知。
先除事障者。贪欲为烦恼之首。烦恼断则生死亦
断。故先除之。保守偏空。正是理障。不复进求。故云
未断。由此但悟人空。离于分段生死。證入声闻缘
觉。法华云。犹处门外。止宿草庵是也。纵闻自所住
地。近于佛慧。终不自信。故曰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法华云。自念贫事。我无此物是也。此科摄五性之
二。一声闻。二缘觉。因同属小乘。故合明之。
△三菩
萨性。】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至)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若诸末世者。虽言末世。遍指有大根人。一切众生
者。虽言一切。独取巳发大心。巳发大心。要求无上
菩提。故云欲泛如来大圆觉海。泛谓浮木行也。佛
意以圆觉如海。显其容纳分流。而修习趣入。即同
浮波泛浪。先当发愿等。正如来明示方轨。令末世
仿行。愿勤断二障者。大乘根性猛利。愿乐精勤。烦
恼障。所知障。同伏同断。不似二乘。根器狭劣。但念
空无相无作。先断事障。急于脱离分段。出三界以
自避耳。二障巳伏者。历三贤位。现。种习。次第分伏。
△二闻
缘性(声闻缘觉。二性合说故)。】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至)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若诸众生。仍指初发心人。畏生死苦。不能入缠垂
手。惟欲永舍贪欲。如小乘初果。则云不入色声香
味触法。况复二果三果等。其本欲永舍贪欲可知。
先除事障者。贪欲为烦恼之首。烦恼断则生死亦
断。故先除之。保守偏空。正是理障。不复进求。故云
未断。由此但悟人空。离于分段生死。證入声闻缘
觉。法华云。犹处门外。止宿草庵是也。纵闻自所住
地。近于佛慧。终不自信。故曰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法华云。自念贫事。我无此物是也。此科摄五性之
二。一声闻。二缘觉。因同属小乘。故合明之。
△三菩
萨性。】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至)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若诸末世者。虽言末世。遍指有大根人。一切众生
者。虽言一切。独取巳发大心。巳发大心。要求无上
菩提。故云欲泛如来大圆觉海。泛谓浮木行也。佛
意以圆觉如海。显其容纳分流。而修习趣入。即同
浮波泛浪。先当发愿等。正如来明示方轨。令末世
仿行。愿勤断二障者。大乘根性猛利。愿乐精勤。烦
恼障。所知障。同伏同断。不似二乘。根器狭劣。但念
空无相无作。先断事障。急于脱离分段。出三界以
自避耳。二障巳伏者。历三贤位。现。种习。次第分伏。
卷三 第 735c 页 X10-0735.png
如石压草。石不动而草不起。名为巳伏。谓巳能治
伏也。既能治伏。进成见道。故云悟入菩萨境界。菩
萨境界。约初地说。以初地名见道位故。从初地至
十地。渐次断灭理事二障。进入等觉。名为巳永断
灭。谓现种习尽。如金出矿。故云即入如来微妙圆
觉。谓进證佛位。以佛位称妙觉故。自是转烦恼成
菩提。转生死成涅槃。菩萨之名。此前巳尽故。特言
满足。显此前未满足故。
△四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證圆觉(至)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一切众生皆證圆觉者。通指初发心人。欲断障而
未能。故浑言众生。以乘性尚未定故。具圆觉而未
修故。定许皆證。谓皆可修證也。逢善知识者。初心
必经师友。依彼所作者。新学宜仿旧行。因地法行
者。知识若是声闻。以四谛为因地法行。知识若是
缘觉。以十二因缘为因地法行。知识若是菩萨。以
六度四等为因地法行。尔时修习者。依彼所作修
习。以知识有顿有渐。随其所教。故修习便有顿渐。
或以声闻入顿。或以缘觉入顿。或以菩萨入顿。然
既入顿教。皆当作佛。非不定性。又或以声闻入渐。
或以缘觉入渐。或以菩萨入渐。然既入渐教。菩萨
成佛。声闻缘觉。合为一不定性。回心者成。不回心
者不得成故。若更求最胜善友。得遇如来无上菩
提正修行路。(因该果海。一證一切證。名无上菩提。果彻因源。一修一切修。名正修行路)
根无大小者。圆融无碍故。皆成佛果者。同具圆觉
伏也。既能治伏。进成见道。故云悟入菩萨境界。菩
萨境界。约初地说。以初地名见道位故。从初地至
十地。渐次断灭理事二障。进入等觉。名为巳永断
灭。谓现种习尽。如金出矿。故云即入如来微妙圆
觉。谓进證佛位。以佛位称妙觉故。自是转烦恼成
菩提。转生死成涅槃。菩萨之名。此前巳尽故。特言
满足。显此前未满足故。
△四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證圆觉(至)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一切众生皆證圆觉者。通指初发心人。欲断障而
未能。故浑言众生。以乘性尚未定故。具圆觉而未
修故。定许皆證。谓皆可修證也。逢善知识者。初心
必经师友。依彼所作者。新学宜仿旧行。因地法行
者。知识若是声闻。以四谛为因地法行。知识若是
缘觉。以十二因缘为因地法行。知识若是菩萨。以
六度四等为因地法行。尔时修习者。依彼所作修
习。以知识有顿有渐。随其所教。故修习便有顿渐。
或以声闻入顿。或以缘觉入顿。或以菩萨入顿。然
既入顿教。皆当作佛。非不定性。又或以声闻入渐。
或以缘觉入渐。或以菩萨入渐。然既入渐教。菩萨
成佛。声闻缘觉。合为一不定性。回心者成。不回心
者不得成故。若更求最胜善友。得遇如来无上菩
提正修行路。(因该果海。一證一切證。名无上菩提。果彻因源。一修一切修。名正修行路)
根无大小者。圆融无碍故。皆成佛果者。同具圆觉
卷三 第 736a 页 X10-0736.png
性故。上云一切众生。皆證圆觉者以此。据寻常所
说不定性者。但约小乘闻缘。有定性者。有不定性
者。定性者。不许成佛。不定性者半成半不成。是故
通论五性。有一分半众生成佛。(谓菩萨及不定中半分)三分
半众生不成。(谓定性闻缘。无性阐提。及不定中半分)今观此经。似与
彼异。良以圆觉妙性。人人本具。皆当成佛。故曰一
切众生。皆證圆觉。其如亲近知识。随彼所作。便有
顿渐之殊。顿则俱成。渐则有成不成。似即以成佛
与不成佛。为不定性。若更遇最胜知识。仍当俱成。
据此则成与不成。原无定相。全凭师友为缘。亲之
近之。诚不可以不慎也。
△五阐提性。】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至)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若诸众生。仍指初发心人。发心为求菩提。必求善
友引导。不意虽求善友。而善友不遇。偏是遇邪见
者。邪见谓知见不正。如时散外道。方论师。口力论
师。乃至安茶论师。计九物能生世间。奉时奉方等。
起诸邪悟。故云未得正悟。据此则声闻缘觉等。虽
大小有异。仍为正悟。以是佛道种性。堪成佛故。此
非彼比。故曰是则名为外道种性。外道者。心游道
外。种性者。定成不移。由此障佛种性。不得成佛。故
教中称为无性阐提。以其无佛种性。为断善根人
故。邪师过谬者。如此方邪教等。以利惑人。受其惑。
则丧心失志。故曰非众生咎。初心人当善避之。分
释竟。
△三总结。】
说不定性者。但约小乘闻缘。有定性者。有不定性
者。定性者。不许成佛。不定性者半成半不成。是故
通论五性。有一分半众生成佛。(谓菩萨及不定中半分)三分
半众生不成。(谓定性闻缘。无性阐提。及不定中半分)今观此经。似与
彼异。良以圆觉妙性。人人本具。皆当成佛。故曰一
切众生。皆證圆觉。其如亲近知识。随彼所作。便有
顿渐之殊。顿则俱成。渐则有成不成。似即以成佛
与不成佛。为不定性。若更遇最胜知识。仍当俱成。
据此则成与不成。原无定相。全凭师友为缘。亲之
近之。诚不可以不慎也。
△五阐提性。】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至)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若诸众生。仍指初发心人。发心为求菩提。必求善
友引导。不意虽求善友。而善友不遇。偏是遇邪见
者。邪见谓知见不正。如时散外道。方论师。口力论
师。乃至安茶论师。计九物能生世间。奉时奉方等。
起诸邪悟。故云未得正悟。据此则声闻缘觉等。虽
大小有异。仍为正悟。以是佛道种性。堪成佛故。此
非彼比。故曰是则名为外道种性。外道者。心游道
外。种性者。定成不移。由此障佛种性。不得成佛。故
教中称为无性阐提。以其无佛种性。为断善根人
故。邪师过谬者。如此方邪教等。以利惑人。受其惑。
则丧心失志。故曰非众生咎。初心人当善避之。分
释竟。
△三总结。】
卷三 第 736b 页 X10-0736.png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最初发心。本为求佛菩提。禀背缘违。竟致五性攸
分。毫釐之乖。天地之谬。真似不可不辩。邪正不可
不审。弥勒致问。良有以也。开示修佛菩提几等差
别竟。
△四开示回入尘劳几种方便二一应问开
示。二为机劝修。初。】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至)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准前弥勒问云。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世
尊为应此问。呼善男子而告之曰。菩萨行满。回入
尘劳。唯以大悲为主。违大悲。不能入尘劳故。略起
三种方便。微方便。不能化众生故。三种方便者。一
入世开发。入诸世间者。入情世间。度诸凡夫。及与
外道。入正觉世间。度诸菩萨。及与二乘。入器世间。
则普度一切。含情抱识。开发未悟者。令得正悟。及
与真悟。不被邪悟似悟之所惑故。二示形同事。示
形者。示现种种形相。如观音三十二应等。现正信
男女。与出家二众。依戒定慧。修诸正行。名顺境界。
现外道邪魔。与比丘六群。依贪瞋痴。作诸非法。名
逆境界。与其同事者。逆则同逆。顺则同顺。密摄其
心。易信从故。三化必究竟。化令成佛者。教化众生
令成佛果。所谓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
洹也。依者不背之义。无始者。遥指多劫。初发菩提
心时。不得初相。故云无始。发菩提心。不为自求人
天福报等。唯依最上乘发心。故以清净称之。愿与
卷三 第 736c 页 X10-0736.png
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菩提故。又以愿力称之。
此是无始所发清净愿力。设化不究竟。则斯愿背
矣。今云化令成佛。故云皆依谓所发之愿。皆不背
故。应问开示竟。
△二为机劝修。】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至)證大圆觉妙庄严域。」
【现在菩萨。行满回入尘劳。当在末世。今劝末世众
生。发心应当遵依。故云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此标
所为之机。于大圆觉。起增上心者。教以遵依菩萨
发菩提心故。良由菩萨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信知
自具大圆觉性。依此起增进念。上求佛果。即是菩
提心也。起增上心。全凭愿力摄持。故又劝以当学
菩萨。发起菩萨清净大愿。清净大愿。云何而发。故
云应作是言。是言即所愿之语也。愿住佛圆觉者。
是不为自求福报。唯依最上乘发。意明其愿之大
故。愿求善知识者。假彼正知正见。开示无上菩提。
正修行路。设遇外道。多误入阐提。遇二乘。多滞溺
小果。故皆以莫值为愿。依愿修行者。且以自利为
急。渐断诸障者。先伏后断。若二障巳伏。则能悟入
菩萨境界。由三贤而入初地。若事理障巳永断灭。
则障尽愿满。由十地而至等觉位也。升进曰登。等
觉进證佛果。不隔馀位。故云便登解脱清净法殿。
即指常寂光土二死不能系缚。故曰解脱。五住不
能染污。故曰清净。性身所依。正大光明。故以法殿
称之。亲临曰證。法身现起受用。不隔馀身。如亲临
此是无始所发清净愿力。设化不究竟。则斯愿背
矣。今云化令成佛。故云皆依谓所发之愿。皆不背
故。应问开示竟。
△二为机劝修。】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至)證大圆觉妙庄严域。」
【现在菩萨。行满回入尘劳。当在末世。今劝末世众
生。发心应当遵依。故云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此标
所为之机。于大圆觉。起增上心者。教以遵依菩萨
发菩提心故。良由菩萨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信知
自具大圆觉性。依此起增进念。上求佛果。即是菩
提心也。起增上心。全凭愿力摄持。故又劝以当学
菩萨。发起菩萨清净大愿。清净大愿。云何而发。故
云应作是言。是言即所愿之语也。愿住佛圆觉者。
是不为自求福报。唯依最上乘发。意明其愿之大
故。愿求善知识者。假彼正知正见。开示无上菩提。
正修行路。设遇外道。多误入阐提。遇二乘。多滞溺
小果。故皆以莫值为愿。依愿修行者。且以自利为
急。渐断诸障者。先伏后断。若二障巳伏。则能悟入
菩萨境界。由三贤而入初地。若事理障巳永断灭。
则障尽愿满。由十地而至等觉位也。升进曰登。等
觉进證佛果。不隔馀位。故云便登解脱清净法殿。
即指常寂光土二死不能系缚。故曰解脱。五住不
能染污。故曰清净。性身所依。正大光明。故以法殿
称之。亲临曰證。法身现起受用。不隔馀身。如亲临
卷三 第 737a 页 X10-0737.png
故。大圆觉妙庄严域。即是自受用土。依大圆觉性。
现微妙庄严。为自受用身之所受用。故名为域。域
者疆域。犹境界也。应求开示中。长行竟。
△二偈颂
(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二正颂。长行有四。偈颂少第二。馀亦从略。分三)一颂开示云何当断轮
回根本。二颂开示修佛菩提几等差别。三颂开示
回入尘劳几种方便。初。】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至)皆得成佛道。」
【初五句。正颂轮回根本。二死永亡。名大解脱。贪欲
为轮回根本。由不断故。堕落生死。所以不得解脱。
久在轮回。此其所以当断者。巳可见矣。后四句。翻
颂轮回种性。前文云。轮回中有恶性。善性。上善性。
三种差别者。皆因不断贪瞋憎爱等。轮回根本也。
设若于此发勇猛心。立决定志。修戒定慧。永断憎
爱。及与贪瞋。即可以不因此而受差别种性之报。
当下即出离轮回。而成无上菩提。故云不因差别
性。皆得成佛道。此是翻前文而颂也。顺上文义。合
明此科。颂开示云何当断轮回根本竟。
△二颂开
示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偈中单颂菩萨。不颂前后差别。科依长行故)。】
「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
【长行云。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
乃至云。若事理障。巳永断灭。即入如来妙圆觉海。
满足菩提。及大涅槃。此约义略颂也。
△三颂开示
现微妙庄严。为自受用身之所受用。故名为域。域
者疆域。犹境界也。应求开示中。长行竟。
△二偈颂
(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二正颂。长行有四。偈颂少第二。馀亦从略。分三)一颂开示云何当断轮
回根本。二颂开示修佛菩提几等差别。三颂开示
回入尘劳几种方便。初。】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至)皆得成佛道。」
【初五句。正颂轮回根本。二死永亡。名大解脱。贪欲
为轮回根本。由不断故。堕落生死。所以不得解脱。
久在轮回。此其所以当断者。巳可见矣。后四句。翻
颂轮回种性。前文云。轮回中有恶性。善性。上善性。
三种差别者。皆因不断贪瞋憎爱等。轮回根本也。
设若于此发勇猛心。立决定志。修戒定慧。永断憎
爱。及与贪瞋。即可以不因此而受差别种性之报。
当下即出离轮回。而成无上菩提。故云不因差别
性。皆得成佛道。此是翻前文而颂也。顺上文义。合
明此科。颂开示云何当断轮回根本竟。
△二颂开
示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偈中单颂菩萨。不颂前后差别。科依长行故)。】
「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
【长行云。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
乃至云。若事理障。巳永断灭。即入如来妙圆觉海。
满足菩提。及大涅槃。此约义略颂也。
△三颂开示
卷三 第 737b 页 X10-0737.png
回入尘劳几种方便(长行有二。偈略不分。二义随讲指授)。】
「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至)便归大圆觉。」
【初颂应问开示。十方菩萨。指因缘果满。回入尘劳
者言。准长行回入尘劳。唯以大悲为主。现起三种
方便。一入世开发。二示形同事。三化必究竟。末云。
皆依无始清净愿力。是三种方便。皆以愿力摄持。
故此中唯言愿入生死。乃约义略颂也。
○现在下。
颂为机劝修。现在修行。末世众生。皆指新学初心。
新学初心。应遵十方菩萨。发愿度生。勤断事理二
障。不堕爱见之悲。障尽愿满。归大圆觉。长行云。便
登解脱清净法殿。證大圆觉。妙庄严域是也。弥勒
章竟。
△二净慧章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求
开示。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慇。初二。一众中
具仪。二谢前成益。初。】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中以清净慧为主。(圆觉妙性。随顺成差。非具清净智慧者。既不能问。复不能
领故)馀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馀可知。
△二谢前成
益。】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至)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大悲世尊。准上可知。广说者。重重分析。循循善诱
之义。六道何以轮回。五性所由浅深。皆属不思议
事。本所不见者。从前未见广说。本所不闻者。从前
未闻详示。今则既见广说。又闻详示。故云我等今
「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至)便归大圆觉。」
【初颂应问开示。十方菩萨。指因缘果满。回入尘劳
者言。准长行回入尘劳。唯以大悲为主。现起三种
方便。一入世开发。二示形同事。三化必究竟。末云。
皆依无始清净愿力。是三种方便。皆以愿力摄持。
故此中唯言愿入生死。乃约义略颂也。
○现在下。
颂为机劝修。现在修行。末世众生。皆指新学初心。
新学初心。应遵十方菩萨。发愿度生。勤断事理二
障。不堕爱见之悲。障尽愿满。归大圆觉。长行云。便
登解脱清净法殿。證大圆觉。妙庄严域是也。弥勒
章竟。
△二净慧章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求
开示。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慇。初二。一众中
具仪。二谢前成益。初。】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中以清净慧为主。(圆觉妙性。随顺成差。非具清净智慧者。既不能问。复不能
领故)馀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馀可知。
△二谢前成
益。】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至)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大悲世尊。准上可知。广说者。重重分析。循循善诱
之义。六道何以轮回。五性所由浅深。皆属不思议
事。本所不见者。从前未见广说。本所不闻者。从前
未闻详示。今则既见广说。又闻详示。故云我等今
卷三 第 737c 页 X10-0737.png
者。蒙佛善诱。善诱者。诱引有序。如说恩爱贪欲。渐
致六道轮回。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皆善诱意
也。又闻菩萨回入尘劳。唯依大悲为主。现起三种
方便。末世依之。便得證觉。不禁圆解内发。轻安外
形。故曰身心泰然。得大饶益。具仪谢前竟。
△二请
后显慇二。一请后增益。二至三显慇。初。】
「愿为诸来一切法众(至)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诸来法众。指现前法会大众。非一方来。故云诸来。
各及眷属。主伴重重。故云一切。或为请法。或为听
法。故皆以法众称之。或求增益。或希重宣。显前章
如来巳说。会众巳各受益。此又为末世众生请也。
良以如来在世。三业殊胜。诸来法众。五根通利。所
以法雷既震。聩耳全声。至于末世。恐未能尔。故再
问从生至佛。所證所得。云何差别。一切众生者。初
从凡位起问。天台四教颂云。别信并圆五品位。见
思初伏在凡居。(谓别教十信。圆教五品。初伏见思。烦恼犹在。外凡位也)贤首
五教颂云。细种犹待圆顿终。十信十住十行伏。(谓二
障粗种。已伏巳断。至二障细种。犹待圆教十信。顿教十住。终教十行。方能尽伏。而断犹未能。故仍以众生
目之)及诸菩萨者。约断种则圆当十住。顿当十行。终
当十向。约断习一分。则圆教初行。顿教初向。终教
初地。约断习十一分。则圆教初向。顿教初地。终教
等觉。约断习二十分尽。则圆教十向。顿教十地。(不言
终教者。以断习十一分。则终教巳至等觉。后无菩萨位故)约断习二十一分。则
圆教初地。与顿教等觉。(此后顿教。亦无菩萨之名)若断习三十
致六道轮回。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皆善诱意
也。又闻菩萨回入尘劳。唯依大悲为主。现起三种
方便。末世依之。便得證觉。不禁圆解内发。轻安外
形。故曰身心泰然。得大饶益。具仪谢前竟。
△二请
后显慇二。一请后增益。二至三显慇。初。】
「愿为诸来一切法众(至)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诸来法众。指现前法会大众。非一方来。故云诸来。
各及眷属。主伴重重。故云一切。或为请法。或为听
法。故皆以法众称之。或求增益。或希重宣。显前章
如来巳说。会众巳各受益。此又为末世众生请也。
良以如来在世。三业殊胜。诸来法众。五根通利。所
以法雷既震。聩耳全声。至于末世。恐未能尔。故再
问从生至佛。所證所得。云何差别。一切众生者。初
从凡位起问。天台四教颂云。别信并圆五品位。见
思初伏在凡居。(谓别教十信。圆教五品。初伏见思。烦恼犹在。外凡位也)贤首
五教颂云。细种犹待圆顿终。十信十住十行伏。(谓二
障粗种。已伏巳断。至二障细种。犹待圆教十信。顿教十住。终教十行。方能尽伏。而断犹未能。故仍以众生
目之)及诸菩萨者。约断种则圆当十住。顿当十行。终
当十向。约断习一分。则圆教初行。顿教初向。终教
初地。约断习十一分。则圆教初向。顿教初地。终教
等觉。约断习二十分尽。则圆教十向。顿教十地。(不言
终教者。以断习十一分。则终教巳至等觉。后无菩萨位故)约断习二十一分。则
圆教初地。与顿教等觉。(此后顿教。亦无菩萨之名)若断习三十
卷三 第 738a 页 X10-0738.png
一分。则是圆教等觉。(此后圆教。亦无菩萨之名)如来世尊者。后
约极圣结问。约终教则断习十二分。为终教妙觉。
约顿教则断习二十二分。为顿教妙觉。约圆教则
断习三十二分尽。为圆教妙觉。称为如来者。终教
则依言真如。出障名来。顿教则离言真如。出障名
来。圆教则依离无碍真如。出障名来。称为世尊者。
于当教三世间中。独为尊故。又此中伏断。唯约圆
顿终三教说者。以此经正属顿教。兼摄终教。义多
直通乎圆。馀虽不摄。义但少分。故不详明伏断。所
證者。伏断所證之理。(即指觉性)所得者。随理所得之位。
(即指众生。菩萨。如来)云何差别者。云何而有深浅差别。此问
能被之教。末世众生。五根暗钝。不见如来三业殊
胜诚属可悯。正是所为。故云令也。闻此圣教者。时
至机熟。转从四依边闻。随顺开悟。渐次能入者。谓
随顺圣教开悟所證之理。庶几渐次伏断。随顺觉
性。而入所證及所得矣。请后增益竟。
△二至三显
慇。】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释义准前可知。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
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告清净慧者。是请主故。既问所證之理。令其随顺
开悟。复问所得之位。令其渐次能入。故重言善哉
以赞美之。问虽净慧为主。意实体合众怀。故云汝
约极圣结问。约终教则断习十二分。为终教妙觉。
约顿教则断习二十二分。为顿教妙觉。约圆教则
断习三十二分尽。为圆教妙觉。称为如来者。终教
则依言真如。出障名来。顿教则离言真如。出障名
来。圆教则依离无碍真如。出障名来。称为世尊者。
于当教三世间中。独为尊故。又此中伏断。唯约圆
顿终三教说者。以此经正属顿教。兼摄终教。义多
直通乎圆。馀虽不摄。义但少分。故不详明伏断。所
證者。伏断所證之理。(即指觉性)所得者。随理所得之位。
(即指众生。菩萨。如来)云何差别者。云何而有深浅差别。此问
能被之教。末世众生。五根暗钝。不见如来三业殊
胜诚属可悯。正是所为。故云令也。闻此圣教者。时
至机熟。转从四依边闻。随顺开悟。渐次能入者。谓
随顺圣教开悟所證之理。庶几渐次伏断。随顺觉
性。而入所證及所得矣。请后增益竟。
△二至三显
慇。】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释义准前可知。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
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告清净慧者。是请主故。既问所證之理。令其随顺
开悟。复问所得之位。令其渐次能入。故重言善哉
以赞美之。问虽净慧为主。意实体合众怀。故云汝
卷三 第 738b 页 X10-0738.png
等。显众亦欲问也。微此不能。故以乃能赞之。断障
所證之理。随理所得之位。各有渐次。不假净慧之
问。末世众生。何由悟入。因即诫听许说。是师缘与
资合矣。
△二资与师合。】
「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怜悯末世众生。希教情急。既闻诫听许说。喜奉默
承。又资缘与师合矣。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
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二。一开示圆满觉性。二开示
随顺成别。初三。一本来平等。二迷倒成差。三究竟
平等。初。】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至)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准前净慧请云。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
满觉性。为应兹求。呼善男子而告之曰。圆觉自性。
非性性有等。谓圆觉自性。本非差别之性。今性有
差别者。皆由圆觉不守自性。而随缘现起差别诸
性也。诸性即是众生菩萨。既是随缘现起。差别性
即圆觉性。谁为能取所取。谁为能證所證。故曰无
取无證。虽曰无取无證。而现有众生为能取。现有
菩萨为能證。故遮云。于实相清净理中。实无菩萨。
及诸众生。次徵起。何以故实无。释云。菩萨众生皆
是幻化故。既同幻化。当体寂灭。谁为能取。谁为能
證。故云无取證者。盖以幻化灭故。菩萨众生。同归
圆觉。若更说有取證之人。则是以圆觉而取證圆
觉。岂有此理。如其不明。更助以喻。即譬如眼根。不
所證之理。随理所得之位。各有渐次。不假净慧之
问。末世众生。何由悟入。因即诫听许说。是师缘与
资合矣。
△二资与师合。】
「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怜悯末世众生。希教情急。既闻诫听许说。喜奉默
承。又资缘与师合矣。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
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二。一开示圆满觉性。二开示
随顺成别。初三。一本来平等。二迷倒成差。三究竟
平等。初。】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至)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准前净慧请云。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
满觉性。为应兹求。呼善男子而告之曰。圆觉自性。
非性性有等。谓圆觉自性。本非差别之性。今性有
差别者。皆由圆觉不守自性。而随缘现起差别诸
性也。诸性即是众生菩萨。既是随缘现起。差别性
即圆觉性。谁为能取所取。谁为能證所證。故曰无
取无證。虽曰无取无證。而现有众生为能取。现有
菩萨为能證。故遮云。于实相清净理中。实无菩萨。
及诸众生。次徵起。何以故实无。释云。菩萨众生皆
是幻化故。既同幻化。当体寂灭。谁为能取。谁为能
證。故云无取證者。盖以幻化灭故。菩萨众生。同归
圆觉。若更说有取證之人。则是以圆觉而取證圆
觉。岂有此理。如其不明。更助以喻。即譬如眼根。不
卷三 第 738c 页 X10-0738.png
自见眼。夫如是则圆觉自性。本来平等。又谁能使
之平等。故云无平等者。本来平等竟。
△二迷倒成
差。】
「众生迷倒未能除灭(至)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上科众生。指巳发心。知伏惑者。此之众生。兼未发
心。不知伏惑者言。即天台所谓内外凡也。全未发
心曰迷。虽巳发心。不知惑空。加功欲伏曰倒。纵使
巳伏。不过如石压草。均为未能除灭。上云菩萨众
生。皆是幻化。此云一切幻化者。不惟菩萨众生。兼
一切因果而总言之。犹偏取于因。以惑灭而一切
皆灭故。于灭未灭者。灭则渐次断灭。未灭则渐次
治伏。不达本空。均为妄加功用。于此妄功用中。便
显有菩萨众生之分。故云差别。迷倒成差竟。
△三
究竟平等。】
「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若得二障永尽。一性圆明。即是如来寂灭。寂灭者。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谓法王圆满觉性是也。自
是智与理冥。更无智外理。为智所證。亦无理外智。
能證于理。随顺圆觉。绝诸对待。上云自性平等。无
平等者。此云实无寂灭。及寂灭者。乱虽有异。而义
无殊也。开示圆满觉性竟。
△二开示随顺成别二。
一次第随顺。二顿圆随顺。初四。一凡夫随顺觉性。
二地前随顺觉性。三入地随顺觉性。四如来随顺
觉性。初。】
之平等。故云无平等者。本来平等竟。
△二迷倒成
差。】
「众生迷倒未能除灭(至)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上科众生。指巳发心。知伏惑者。此之众生。兼未发
心。不知伏惑者言。即天台所谓内外凡也。全未发
心曰迷。虽巳发心。不知惑空。加功欲伏曰倒。纵使
巳伏。不过如石压草。均为未能除灭。上云菩萨众
生。皆是幻化。此云一切幻化者。不惟菩萨众生。兼
一切因果而总言之。犹偏取于因。以惑灭而一切
皆灭故。于灭未灭者。灭则渐次断灭。未灭则渐次
治伏。不达本空。均为妄加功用。于此妄功用中。便
显有菩萨众生之分。故云差别。迷倒成差竟。
△三
究竟平等。】
「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若得二障永尽。一性圆明。即是如来寂灭。寂灭者。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谓法王圆满觉性是也。自
是智与理冥。更无智外理。为智所證。亦无理外智。
能證于理。随顺圆觉。绝诸对待。上云自性平等。无
平等者。此云实无寂灭。及寂灭者。乱虽有异。而义
无殊也。开示圆满觉性竟。
△二开示随顺成别二。
一次第随顺。二顿圆随顺。初四。一凡夫随顺觉性。
二地前随顺觉性。三入地随顺觉性。四如来随顺
觉性。初。】
卷三 第 739a 页 X10-0739.png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至)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初由妄成迷。一切众生者。先从博地凡夫说起。从
无始来者。自从无始晦昧真心。展转而有虚妄身
心巳来也。由妄想我等。谓由于妄心。起诸妄想。内
执五蕴身中有我。外执五蕴身外。有可爱于我者。
所谓执我我所是也。曾不自知者。谓一向曾不自
已觉知。念念生灭者。谓我及我所。俱属念念生灭。
虚妄不实。由不知故。背情则故起憎嫉。顺情则故
起爱染。憎嫉者。见欲则销。爱染者。逢欲益甚。故云
耽著。耽著者。深心贪染意也。五欲者。美色丽声。名
香厚味。及细滑之触。皆可欲之境故。
○若遇下。遇
教得悟。善根内熏。不期而逢曰遇。善友者。具正知
正见。能劝善于人。如华严之五十三人。法华之净
藏净眼等皆是也。怜其久迷自性。因贪欲而造业。
故教令开悟净圆觉性。果其开悟。自能发起无分
别智明。照见我及我所。念念起灭。即知现前众生。
皆是于圆觉性中。自劳自虑。而圆觉无与也。
○若
复下。缘悟成碍。若复有人者。谓若于开悟众生中。
复有能伏惑之人。显非尽能伏也。劳虑永断者。知
圆觉无与于劳虑。誓期必證。发心永断也。虽发心
永断。而初用制伏。故云得法界净。谓于事法界中。
不更劳虑。住清净解故。(上虽开悟。若更生劳虑。则净解不能住故)即彼
净解为自障碍者。谓若执彼净解为是。不更求断。
即彼为自障碍。谓障碍圆觉。不能任运證入。故曰
卷三 第 739b 页 X10-0739.png
于圆觉而不自在。天台四教颂云。别信并圆五品
位。见思初伏在凡居。虽在凡居。尚不逆于圆觉。故
曰是名凡夫随顺觉性。若依本宗。则是双伏二障。
圆教位当十信。顿教位当十住。终教位当十行。由
未能断障。故此经仍以众生称之。凡夫随顺觉性
竟。
△二地前随顺觉性(圆教初住起。顿教初行起终教初向起)。】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至)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一切菩萨者。前除凡位。后除入地。谓圆初住。顿初
行。终初向等。见解为碍者。谓见彼净解。为自障碍。
而欲断之。谓从初住起。一位一位断也。虽断解碍。
犹住见觉者。谓能见净解为碍者。即是随分觉性。
今虽断于解碍。而犹住著见净解为碍之觉性。执
以为是。不复进求。故云犹住见觉。然既住此觉。不
复进求。则此觉亦碍。故云觉碍。而又云为碍者。以
其为圆觉之碍故。而不自在者。不能任运趣入圆
觉性也。此名菩萨者。对后显胜。上求之心。趣凡位
故。名未入地者。对后显劣。下化之功。不及圣位故。
然既巳超凡。虽不及圣。尚不至逆于圆觉。故云随
顺觉性。地前随顺觉性竟。
△三入地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至)巳入地者随顺觉性。」
【初承前正明。如前云见解为碍。即是有照。以非照
莫见故。又前云犹住见觉。即是有觉。以非觉莫住
故。俱名障碍者。谓所照之碍。固是障碍。能照之觉。
亦名障碍。以住著。则障碍圆觉性故。是故菩萨常
位。见思初伏在凡居。虽在凡居。尚不逆于圆觉。故
曰是名凡夫随顺觉性。若依本宗。则是双伏二障。
圆教位当十信。顿教位当十住。终教位当十行。由
未能断障。故此经仍以众生称之。凡夫随顺觉性
竟。
△二地前随顺觉性(圆教初住起。顿教初行起终教初向起)。】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至)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一切菩萨者。前除凡位。后除入地。谓圆初住。顿初
行。终初向等。见解为碍者。谓见彼净解。为自障碍。
而欲断之。谓从初住起。一位一位断也。虽断解碍。
犹住见觉者。谓能见净解为碍者。即是随分觉性。
今虽断于解碍。而犹住著见净解为碍之觉性。执
以为是。不复进求。故云犹住见觉。然既住此觉。不
复进求。则此觉亦碍。故云觉碍。而又云为碍者。以
其为圆觉之碍故。而不自在者。不能任运趣入圆
觉性也。此名菩萨者。对后显胜。上求之心。趣凡位
故。名未入地者。对后显劣。下化之功。不及圣位故。
然既巳超凡。虽不及圣。尚不至逆于圆觉。故云随
顺觉性。地前随顺觉性竟。
△三入地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至)巳入地者随顺觉性。」
【初承前正明。如前云见解为碍。即是有照。以非照
莫见故。又前云犹住见觉。即是有觉。以非觉莫住
故。俱名障碍者。谓所照之碍。固是障碍。能照之觉。
亦名障碍。以住著。则障碍圆觉性故。是故菩萨常
卷三 第 739c 页 X10-0739.png
觉不住者。谓以是有照有觉。俱名障碍之故。所以
入地菩萨。历位常觉。不成障碍。以不生住著心故。
正以不生住著。则所照之碍。与能照之觉者。同时
寂灭。皆不离圆觉性故。此义难明。要以喻显。故曰
譬如有人。有人。谓期死之人。自断其首者。谓期死
之人。起心断首而死。以刀自断其首。首未断时。则
首为所断。人为能断。至首巳断故。则所断之头非
已。能断之人亦亡。故云无能断者。此喻照与照者。
同时寂灭。义亦可了。若更以法合者。则是入地菩
萨。以灭碍之心。自灭诸碍。碍未灭时。则碍为所灭。
觉为能灭。至碍巳断灭。则所灭之碍既空。能灭之
觉亦尽。皆不离圆觉性故。上所云照与照者。同时
寂灭。即斯意耳。
○修多下。虑后防问。虑后有人问
云。地前与地中。虽位分浅深。均属依教修习。何故
地前历位成执。地中常觉不住。莫是世尊施教。地
前则听其自便。地中乃私与解销。若尔则背无缘
慈。岂世尊施教之所应耶。故世尊以此防云。修多
罗教。如标月指等。修多罗教。通指佛说一切经也。
如标月指者。楞严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以手指
月。则手指即标月之指。彼经盖是以指喻教。以月
喻心。意显如来说教。原为示心。标月之指。即喻示
心之教。若复见月者。如彼经次云。是人因指。当应
看月。喻学者借教。应当观心。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者。如彼经其次又云。若复观指以为月体。岂惟亡
入地菩萨。历位常觉。不成障碍。以不生住著心故。
正以不生住著。则所照之碍。与能照之觉者。同时
寂灭。皆不离圆觉性故。此义难明。要以喻显。故曰
譬如有人。有人。谓期死之人。自断其首者。谓期死
之人。起心断首而死。以刀自断其首。首未断时。则
首为所断。人为能断。至首巳断故。则所断之头非
已。能断之人亦亡。故云无能断者。此喻照与照者。
同时寂灭。义亦可了。若更以法合者。则是入地菩
萨。以灭碍之心。自灭诸碍。碍未灭时。则碍为所灭。
觉为能灭。至碍巳断灭。则所灭之碍既空。能灭之
觉亦尽。皆不离圆觉性故。上所云照与照者。同时
寂灭。即斯意耳。
○修多下。虑后防问。虑后有人问
云。地前与地中。虽位分浅深。均属依教修习。何故
地前历位成执。地中常觉不住。莫是世尊施教。地
前则听其自便。地中乃私与解销。若尔则背无缘
慈。岂世尊施教之所应耶。故世尊以此防云。修多
罗教。如标月指等。修多罗教。通指佛说一切经也。
如标月指者。楞严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以手指
月。则手指即标月之指。彼经盖是以指喻教。以月
喻心。意显如来说教。原为示心。标月之指。即喻示
心之教。若复见月者。如彼经次云。是人因指。当应
看月。喻学者借教。应当观心。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者。如彼经其次又云。若复观指以为月体。岂惟亡
卷三 第 740a 页 X10-0740.png
月。亦亡其指。意显不应执指。喻学者看教。即谓明
心。岂惟不知心。亦复不知教。意显不应执教。今此
经能喻虽同楞严。所喻与彼稍异。盖如来于地前
地中。立位显觉。皆为修多罗教。即同能标之指。然
立位显觉。原为破障成慧。即同所标之月。故云修
多罗教。如标月指。果其破障成慧。立位显觉。亦不
应住。故云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然所标
二字稍晦。若言所有能标之指。则通畅矣。岂惟如
来一佛所说。不应住著。诸佛皆然。故云十方如来。
乃至亦复如是。是知地前地中。智分劣胜。智劣则
历位成执。幸能自照。智胜则常觉不住。非佛有私。
勿得故作是问。恐招谤佛之愆。防问巳竟。仍归正
结。故云此名菩萨。乃至随顺觉性。入地随顺觉性
竟。
△四如来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至)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初先明所證之境。地前灭碍立觉。觉即成碍。入地
常觉不住。若实有不住。亦名为碍。谓能障如来大
圆满觉。无碍性故。今明至如来位。则一切障碍。即
究竟觉。一切障碍者。地前碍之与觉。地中常觉不
住。虽粗细有异。通名为碍。故以一切目之。即究竟
觉者。谓同归如来大圆满觉。无碍性故。又此之二
句。名为总标。以地前灭碍立觉。地中常觉不住。虽
通名为碍。亦不过言其大略。所摄诸碍。其中尚多。
此下一一为之融会。如忆念断碍。忆念立觉。能断
心。岂惟不知心。亦复不知教。意显不应执教。今此
经能喻虽同楞严。所喻与彼稍异。盖如来于地前
地中。立位显觉。皆为修多罗教。即同能标之指。然
立位显觉。原为破障成慧。即同所标之月。故云修
多罗教。如标月指。果其破障成慧。立位显觉。亦不
应住。故云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然所标
二字稍晦。若言所有能标之指。则通畅矣。岂惟如
来一佛所说。不应住著。诸佛皆然。故云十方如来。
乃至亦复如是。是知地前地中。智分劣胜。智劣则
历位成执。幸能自照。智胜则常觉不住。非佛有私。
勿得故作是问。恐招谤佛之愆。防问巳竟。仍归正
结。故云此名菩萨。乃至随顺觉性。入地随顺觉性
竟。
△四如来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至)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初先明所證之境。地前灭碍立觉。觉即成碍。入地
常觉不住。若实有不住。亦名为碍。谓能障如来大
圆满觉。无碍性故。今明至如来位。则一切障碍。即
究竟觉。一切障碍者。地前碍之与觉。地中常觉不
住。虽粗细有异。通名为碍。故以一切目之。即究竟
觉者。谓同归如来大圆满觉。无碍性故。又此之二
句。名为总标。以地前灭碍立觉。地中常觉不住。虽
通名为碍。亦不过言其大略。所摄诸碍。其中尚多。
此下一一为之融会。如忆念断碍。忆念立觉。能断
卷三 第 740b 页 X10-0740.png
能立。则为得念。断不能断。立不能立。则为失念。得
则为得所缚。失则为失所系。俱不解脱。今知对失
立得。得非真得。因得显失。失非真失。二俱不成。同
归圆觉。以二皆圆觉起故。不言圆觉。而云解脱者。
以圆觉即是离系缚法故。又如依教修习。精进即
是成法。懈怠即是破法。对破立成。成非真成。因成
显破。破非真破。二俱成非。同归圆觉。而云涅槃者。
以圆觉即是不生不灭法故。又如能照诸碍。即是
智慧。不能照碍。即是愚痴。对愚立智。智非真智。因
智显愚。愚非真愚。二俱成非。同归圆觉。而云般若
者。以圆觉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又如观同行者。
呼为菩萨。所成就法。即是正道。观异学者。呼为外
道。所成就法。即是邪道。对邪立正。正非真正。因正
显邪。邪非真邪。二俱成非。同归圆觉。而云菩提者。
以圆觉即是阿耨菩提法故。又如地中。位位所断
妄惑。名为无明。位位所證实理。名为真如。然无明
依真而起。妄固非妄。真如对妄而现。真亦非真。二
俱不立。同归圆觉。故云无异境界。以圆觉即是诸
法无差别性故。又如菩萨。示现顺行。即便修戒定
慧。示现逆行。即便作淫怒痴。然既属示现。同依圆
觉。故云俱是梵行。以圆觉即是一切佛菩萨清净
因故。又如菩萨。说法所度。名为众生。集行所严。名
为国土。然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幻化不
实。实即圆觉。故云同一法性。以圆觉即是依正二
则为得所缚。失则为失所系。俱不解脱。今知对失
立得。得非真得。因得显失。失非真失。二俱不成。同
归圆觉。以二皆圆觉起故。不言圆觉。而云解脱者。
以圆觉即是离系缚法故。又如依教修习。精进即
是成法。懈怠即是破法。对破立成。成非真成。因成
显破。破非真破。二俱成非。同归圆觉。而云涅槃者。
以圆觉即是不生不灭法故。又如能照诸碍。即是
智慧。不能照碍。即是愚痴。对愚立智。智非真智。因
智显愚。愚非真愚。二俱成非。同归圆觉。而云般若
者。以圆觉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又如观同行者。
呼为菩萨。所成就法。即是正道。观异学者。呼为外
道。所成就法。即是邪道。对邪立正。正非真正。因正
显邪。邪非真邪。二俱成非。同归圆觉。而云菩提者。
以圆觉即是阿耨菩提法故。又如地中。位位所断
妄惑。名为无明。位位所證实理。名为真如。然无明
依真而起。妄固非妄。真如对妄而现。真亦非真。二
俱不立。同归圆觉。故云无异境界。以圆觉即是诸
法无差别性故。又如菩萨。示现顺行。即便修戒定
慧。示现逆行。即便作淫怒痴。然既属示现。同依圆
觉。故云俱是梵行。以圆觉即是一切佛菩萨清净
因故。又如菩萨。说法所度。名为众生。集行所严。名
为国土。然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幻化不
实。实即圆觉。故云同一法性。以圆觉即是依正二
卷三 第 740c 页 X10-0740.png
报。诸法真实性故。又如菩萨。教化造恶众生。即入
地狱。教化修善众生。即入天堂。天堂不以为乐。地
狱不以为苦。惟依圆满觉性。清净自如。故云皆为
净土。以圆觉即是常寂光净土故又如菩萨。教化
不定二乘。及与菩萨。名为有性。谓有成佛性故。教
化定性二乘。及与阐提。名为无性。谓其无佛性故。
然一切众生。莫不有心。凡有圆觉心者。远近定当
作佛。故云皆成佛道。以圆觉即是一切如来本起
因地法故。然此巳上九对。前四似约地前。后五似
约登地。未到佛地。皆名烦恼。以是有对待法。谓有
对即有诤。因诤故成恼。今约佛地融会。同归圆觉。
故云一切烦恼。毕竟解脱。以圆觉即是大解脱法。
绝诸对待。一切烦恼。毕竟不再生故。
○法界下。次
明能證之智。言佛地所以能融诸对待。而归于圆
觉性者。以其有法界智故。法界即一真法界。佛地
證之。依此而起智慧。犹如大海无量无边。故云法
界海慧。照了诸相者。诸相即凡夫相。地前相。入地
相也。照了者。照其起自圆觉。了其相无有实。相无
有实。仍还圆觉。故云犹如虚空。楞严云。譬如虚空。
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依今经则圆觉妙
性。亦复如是。
○此名下。后结随顺圆觉。此名如来
者。显能随顺者。非前人故。随顺觉性者。谓如来从
初发心。由凡夫至地前。入地。渐次随顺。究极而證
于圆满觉性。为妙觉地也。渐次随顺竟。
△二顿圆
地狱。教化修善众生。即入天堂。天堂不以为乐。地
狱不以为苦。惟依圆满觉性。清净自如。故云皆为
净土。以圆觉即是常寂光净土故又如菩萨。教化
不定二乘。及与菩萨。名为有性。谓有成佛性故。教
化定性二乘。及与阐提。名为无性。谓其无佛性故。
然一切众生。莫不有心。凡有圆觉心者。远近定当
作佛。故云皆成佛道。以圆觉即是一切如来本起
因地法故。然此巳上九对。前四似约地前。后五似
约登地。未到佛地。皆名烦恼。以是有对待法。谓有
对即有诤。因诤故成恼。今约佛地融会。同归圆觉。
故云一切烦恼。毕竟解脱。以圆觉即是大解脱法。
绝诸对待。一切烦恼。毕竟不再生故。
○法界下。次
明能證之智。言佛地所以能融诸对待。而归于圆
觉性者。以其有法界智故。法界即一真法界。佛地
證之。依此而起智慧。犹如大海无量无边。故云法
界海慧。照了诸相者。诸相即凡夫相。地前相。入地
相也。照了者。照其起自圆觉。了其相无有实。相无
有实。仍还圆觉。故云犹如虚空。楞严云。譬如虚空。
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依今经则圆觉妙
性。亦复如是。
○此名下。后结随顺圆觉。此名如来
者。显能随顺者。非前人故。随顺觉性者。谓如来从
初发心。由凡夫至地前。入地。渐次随顺。究极而證
于圆满觉性。为妙觉地也。渐次随顺竟。
△二顿圆
卷三 第 741a 页 X10-0741.png
随顺二。一明随顺相。二赞随顺人。初。】
「善男子但诸菩萨(至)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如上渐次随顺。失照顾则任运成碍。修之诚为不
易。若果有顿圆之机。则不必也。故重呼善男子而
告之曰。但诸现前菩萨。及末世众生。有顿根。或圆
根者。只须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居一切时者。谓于
昼夜循环。往复应酬。及一切见色闻声等时也。不
起妄念者。一念不生。即如如佛。名顿随顺。但妄念
属用。妄心属体。欲得妄念不生。须并妄心亦灭。若
尔。(则是妄上重加于妄)故曰于诸妄心。亦不息灭。或曰既不
息灭。设有妄境现前。如何抵敌。故曰住妄想境。不
加了知。谓只管住于妄想境中。但不加了别。及与
知识。则巳耳。又不加了知。则妄境即是真境。设更
于中辩别。计以为真。别妄真同二妄矣。故云于无
了知。不辩真实。谓于无了知境。亦不分析辩别。计
为真实。然上云住妄想境。是事法界。不加了知。则
事不碍于理也。此云于无了知。是理法界。不辩真
实。则理不碍于事也。理事无碍。名圆随顺。谓从此
随顺修习。可到事事无碍。圆满佛境界故。彼诸众
生。独约末世言之。以现前菩萨根性猛利。又亲见
如来三业殊胜。闻是顿圆随顺法门。信解受持。不
足为难。故不言也。信。谓信是佛说正教。解。谓解其
顿圆真理。受。谓受以自修。持。谓持以教人。末世众
生。不惟不能如此。而且多生惊畏。故独言之。谓末
「善男子但诸菩萨(至)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如上渐次随顺。失照顾则任运成碍。修之诚为不
易。若果有顿圆之机。则不必也。故重呼善男子而
告之曰。但诸现前菩萨。及末世众生。有顿根。或圆
根者。只须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居一切时者。谓于
昼夜循环。往复应酬。及一切见色闻声等时也。不
起妄念者。一念不生。即如如佛。名顿随顺。但妄念
属用。妄心属体。欲得妄念不生。须并妄心亦灭。若
尔。(则是妄上重加于妄)故曰于诸妄心。亦不息灭。或曰既不
息灭。设有妄境现前。如何抵敌。故曰住妄想境。不
加了知。谓只管住于妄想境中。但不加了别。及与
知识。则巳耳。又不加了知。则妄境即是真境。设更
于中辩别。计以为真。别妄真同二妄矣。故云于无
了知。不辩真实。谓于无了知境。亦不分析辩别。计
为真实。然上云住妄想境。是事法界。不加了知。则
事不碍于理也。此云于无了知。是理法界。不辩真
实。则理不碍于事也。理事无碍。名圆随顺。谓从此
随顺修习。可到事事无碍。圆满佛境界故。彼诸众
生。独约末世言之。以现前菩萨根性猛利。又亲见
如来三业殊胜。闻是顿圆随顺法门。信解受持。不
足为难。故不言也。信。谓信是佛说正教。解。谓解其
顿圆真理。受。谓受以自修。持。谓持以教人。末世众
生。不惟不能如此。而且多生惊畏。故独言之。谓末
卷三 第 741b 页 X10-0741.png
世众生。闻此法门。设能信解受持。不生惊畏者。是
则名为随顺觉性。文中言惊畏者。惊其非是佛说。
(即是不信)义涉荒唐。(即是不解)畏其不应自修。(即是不受)及与教
人。(即是不持)随顺觉性者。由顿而至圆。由浅圆而至究
竟圆满。无少违戾故。明随顺相竟。
△二赞随顺人。】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至)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顿圆随顺觉性。非末世所堪能。恐生疑谤。故教以
当知。谓当知其所以能随顺者。有由来矣。巳曾供
养等。极显其供佛之多。所谓不于一佛二佛。三四
五佛。而种善根也。及大菩萨者。供其主。及其伴故。
植众德本者。供佛必闻法。福慧双圆。巳植万德之
本。以佛果万德。惟以福慧为种。而得种植故。佛说
者。显其不虚。然因既该于果海。果即彻于因源。故
曰名为成就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即是佛智。能生
佛地一切智慧。故以种智为名。是知众生虽在末
世。但能顿圆随顺觉性。必至成佛无疑。长行竟。
△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二)一颂开示圆满觉性。二颂开示随顺成别。
初(准长行分三。一本来平等。二迷倒成差。三究竟平等。今不颂后一。惟颂前二且略。属略颂摄)。】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至)渐次有差别。」
【前四句。颂本来平等。长行云圆觉自性。偈颂云圆
满菩提性。谓圆觉自性。依之修习。可以圆满菩提。
谓圆满菩提之性。即圆觉自性也。无取亦无證者。
则名为随顺觉性。文中言惊畏者。惊其非是佛说。
(即是不信)义涉荒唐。(即是不解)畏其不应自修。(即是不受)及与教
人。(即是不持)随顺觉性者。由顿而至圆。由浅圆而至究
竟圆满。无少违戾故。明随顺相竟。
△二赞随顺人。】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至)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顿圆随顺觉性。非末世所堪能。恐生疑谤。故教以
当知。谓当知其所以能随顺者。有由来矣。巳曾供
养等。极显其供佛之多。所谓不于一佛二佛。三四
五佛。而种善根也。及大菩萨者。供其主。及其伴故。
植众德本者。供佛必闻法。福慧双圆。巳植万德之
本。以佛果万德。惟以福慧为种。而得种植故。佛说
者。显其不虚。然因既该于果海。果即彻于因源。故
曰名为成就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即是佛智。能生
佛地一切智慧。故以种智为名。是知众生虽在末
世。但能顿圆随顺觉性。必至成佛无疑。长行竟。
△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二)一颂开示圆满觉性。二颂开示随顺成别。
初(准长行分三。一本来平等。二迷倒成差。三究竟平等。今不颂后一。惟颂前二且略。属略颂摄)。】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至)渐次有差别。」
【前四句。颂本来平等。长行云圆觉自性。偈颂云圆
满菩提性。谓圆觉自性。依之修习。可以圆满菩提。
谓圆满菩提之性。即圆觉自性也。无取亦无證者。
卷三 第 741c 页 X10-0741.png
性自有故。长行云。非性性有是也。菩萨为能證人。
众生为能取人。所取所證既无。能取能證何有。故
并以无称。同幻化故。后二句。颂迷倒成差。义颂而
略。长行云。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偈颂云。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盖长行以一切幻化。皆
生如来圆觉妙心。灭得一分幻化。显得一分觉性。
故曰于灭未灭。妄功用中。约所灭之幻为言。偈颂
云。觉与未觉时。约所显之觉为言。盖幻灭即是觉
时。幻未灭即未觉时。长行云。便显差别。偈颂曰。渐
次有差别。皆约两楹而言。长行有究竟平等一段。
仍结居圆满觉性。偈颂无究竟平等。而渐次有差
别句。直是标下。但科依长行定故。无庸改立。颂开
示圆满觉性竟。
△二颂开示随顺成别二。一颂次
第随顺。二颂顿圆随顺。初。】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至)名为遍随顺。」
【首句颂凡夫随顺觉性。众生伏惑。得法界境。名为
凡位。为解碍者。长行云。即彼净解。为自障碍。于圆
觉而不自在。虽不自在。尚不至于背逆。故名随顺。
次句颂地前随顺觉性。菩萨即地前菩萨。约圆教
该住行向也。未离觉者。长行云。虽断解碍。犹住见
觉。碍圆觉而不自在。虽不自在。犹不至于背逆。仍
名随顺。入地二句。颂地中随顺觉性。入地者。即指
登地菩萨。永寂灭者。上二位有照有觉。俱名障碍。
入地中则照与照者。同时寂灭。不住一切相者。长
众生为能取人。所取所證既无。能取能證何有。故
并以无称。同幻化故。后二句。颂迷倒成差。义颂而
略。长行云。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偈颂云。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盖长行以一切幻化。皆
生如来圆觉妙心。灭得一分幻化。显得一分觉性。
故曰于灭未灭。妄功用中。约所灭之幻为言。偈颂
云。觉与未觉时。约所显之觉为言。盖幻灭即是觉
时。幻未灭即未觉时。长行云。便显差别。偈颂曰。渐
次有差别。皆约两楹而言。长行有究竟平等一段。
仍结居圆满觉性。偈颂无究竟平等。而渐次有差
别句。直是标下。但科依长行定故。无庸改立。颂开
示圆满觉性竟。
△二颂开示随顺成别二。一颂次
第随顺。二颂顿圆随顺。初。】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至)名为遍随顺。」
【首句颂凡夫随顺觉性。众生伏惑。得法界境。名为
凡位。为解碍者。长行云。即彼净解。为自障碍。于圆
觉而不自在。虽不自在。尚不至于背逆。故名随顺。
次句颂地前随顺觉性。菩萨即地前菩萨。约圆教
该住行向也。未离觉者。长行云。虽断解碍。犹住见
觉。碍圆觉而不自在。虽不自在。犹不至于背逆。仍
名随顺。入地二句。颂地中随顺觉性。入地者。即指
登地菩萨。永寂灭者。上二位有照有觉。俱名障碍。
入地中则照与照者。同时寂灭。不住一切相者。长
卷三 第 742a 页 X10-0742.png
行云。碍巳断灭。无灭碍者。谓障觉相。俱不可得故。
此虽随顺。少欠于圆。谓一于不可得耳。大觉二句。
颂如来随顺觉性。大觉即是如来。悉圆满者。长行
云。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乃至云一切烦恼。毕竟解
脱。所谓不可得中恁么得也。名为遍随顺者。长行
云。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虚空体非群相。
不拒诸相发挥。故云遍也。颂次第随顺竟。
△二颂
顿圆随顺。】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至)皆名随顺智。」
【初二句颂明随顺相。长行先言菩萨。偈颂从略。独
以末世众生唯急故。心不生虚妄者。不惟起妄念
为虚妄。而灭妄心。加了知。辩真实。有意欲乐。一一
皆为虚妄。同幻化故。如是则不生虚妄一句。乃并
彼不起妄念。不灭妄心等四义。皆该摄矣。顿圆随
顺。如长行说。
○佛说下。颂赞随顺人。佛说者。显是
真实语故。如是人。指末世众生。转从四依边闻。设
能不生惊畏。许其现生即是菩萨。供养句。出其所
以。长行云。百千万亿恒沙。偈从略故。但言供佛。不
言及菩萨者。可例知故。长行云。植众德本。且就因
说。偈颂云。功德圆满者。因该果海。以功德圆满。即
能成就一切种智故。虽有多方便者。许其不欲速
成。皆名随顺智者。许其为度众生。随顺一切种智。
施权智也。总结前来两问两答。开解分竟。
上卷
终。
下卷始。
此虽随顺。少欠于圆。谓一于不可得耳。大觉二句。
颂如来随顺觉性。大觉即是如来。悉圆满者。长行
云。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乃至云一切烦恼。毕竟解
脱。所谓不可得中恁么得也。名为遍随顺者。长行
云。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虚空体非群相。
不拒诸相发挥。故云遍也。颂次第随顺竟。
△二颂
顿圆随顺。】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至)皆名随顺智。」
【初二句颂明随顺相。长行先言菩萨。偈颂从略。独
以末世众生唯急故。心不生虚妄者。不惟起妄念
为虚妄。而灭妄心。加了知。辩真实。有意欲乐。一一
皆为虚妄。同幻化故。如是则不生虚妄一句。乃并
彼不起妄念。不灭妄心等四义。皆该摄矣。顿圆随
顺。如长行说。
○佛说下。颂赞随顺人。佛说者。显是
真实语故。如是人。指末世众生。转从四依边闻。设
能不生惊畏。许其现生即是菩萨。供养句。出其所
以。长行云。百千万亿恒沙。偈从略故。但言供佛。不
言及菩萨者。可例知故。长行云。植众德本。且就因
说。偈颂云。功德圆满者。因该果海。以功德圆满。即
能成就一切种智故。虽有多方便者。许其不欲速
成。皆名随顺智者。许其为度众生。随顺一切种智。
施权智也。总结前来两问两答。开解分竟。
上卷
终。
下卷始。
卷三 第 742b 页 X10-0742.png
△三四问四答教修分四。一威德章。二辩音章。三
净业章。四普觉章。初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
三应求开示。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慇。初二。
一众中具仪。二谢前成益。初。】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至)长跪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威德自在为主。(曩修三观。巳得三种轻安。度生严土。威德自在故)
馀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
△二谢前成益。】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怜及末世众生。希成遐益。故称大悲世尊。且就现
前大众。统冀传芳。故云广为我等。分别者。微细开
示。随顺觉性者。次第随顺。顿圆随顺。俱如前说。令
诸菩萨者。即指现前法会。觉心光明者。闻次第。则
随分识碍显觉。闻顿圆。则句下承当领荷。承领也。
佛音称圆者。一音具异。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
随类各得解故。不因修习。而得善利者。言前荐取。
识得自心即是圆觉。不依观行。而得发明。如斯善
利。实未曾有。故前此称成解分焉。具仪谢前竟。
△
二请后显慇二。一请后方便。二至三显慇。初。】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至)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初喻说。大城王都也。王所依故。用此喻圆觉妙心。
清净法身之所依故。外有四门者。从外来入王都
者。东西南北各有其门。用此喻四法界。谓诸菩萨
欲證圆觉。或依事法界修。或依理法界修。或依理
事无碍法界修。或依事事无碍法界修。皆可入故。
卷三 第 742c 页 X10-0742.png
随方来者。非止一路。谓随彼四方所来之人。非止
一条路径。用此喻诸菩萨。欲證圆觉。依四法界修。
随彼根性。其发觉初修。乃有多种方便。如楞严所
谓方便有多门也。
○一切下法合。一切菩萨者。谓
欲證圆觉之人。此合随方来者。庄严佛国。及成菩
提。总以教化众生为本。言菩萨依四法界。教化众
生。一为庄严佛国。二为成就菩提。但随其根性乐
欲。发觉初修方便。乃有多门。故云非一方便。此合
非止一路。
○唯愿下。正请。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
人。故云唯愿世尊。以世尊乃过来人故。近接现前
法会。遐济末世众生。故云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
便者。以所为既广。根性乐欲。自应不齐。随其发觉
初修。应用何等方便。渐次增进。并诸能修行人。总
有几种。求佛一一宣说。乃见慈无遮而悲无尽故。
○令此下。希益此会菩萨者。现前大乘之机。未来
求大乘者。亦是菩萨之侣。速得开悟者。开悟发觉
初修方便。及渐次增进之法。从此建水月道场。作
空花佛事。度如幻众生。庄严阳𦦨佛国。成就梦中
菩提。故云游戏如来大寂灭海。请后方便竟。
△二
至三显慇。】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语虽与前不同。礼并上章无异。必至三者。显慇勤
故。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
资与师合。初。】
一条路径。用此喻诸菩萨。欲證圆觉。依四法界修。
随彼根性。其发觉初修。乃有多种方便。如楞严所
谓方便有多门也。
○一切下法合。一切菩萨者。谓
欲證圆觉之人。此合随方来者。庄严佛国。及成菩
提。总以教化众生为本。言菩萨依四法界。教化众
生。一为庄严佛国。二为成就菩提。但随其根性乐
欲。发觉初修方便。乃有多门。故云非一方便。此合
非止一路。
○唯愿下。正请。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
人。故云唯愿世尊。以世尊乃过来人故。近接现前
法会。遐济末世众生。故云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
便者。以所为既广。根性乐欲。自应不齐。随其发觉
初修。应用何等方便。渐次增进。并诸能修行人。总
有几种。求佛一一宣说。乃见慈无遮而悲无尽故。
○令此下。希益此会菩萨者。现前大乘之机。未来
求大乘者。亦是菩萨之侣。速得开悟者。开悟发觉
初修方便。及渐次增进之法。从此建水月道场。作
空花佛事。度如幻众生。庄严阳𦦨佛国。成就梦中
菩提。故云游戏如来大寂灭海。请后方便竟。
△二
至三显慇。】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语虽与前不同。礼并上章无异。必至三者。显慇勤
故。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
资与师合。初。】
卷三 第 743a 页 X10-0743.png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告威德自在者。是请主故。当场一问。现未俱益。故
重言善哉。而赞美之。汝等乃能者。显威德自在。与
同类眷属等。乃能如斯致问。除此未必能故。如是
方便者。乃指初修方便。准前所问。还有渐次二字。
今不言者。以初步定千里之程。渐次增进。不待言
而知故。诫以谛听。许以当说。显师缘与资合故。
△
二资与师合。】
「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欢喜默听。正见资与师合。以不合则不喜。及不听
故。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三。一总标三种。二
依次别明。三结显应修。初。】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至)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妙觉。即本妙觉性。体居象先。故以无上称之。非约
修得名无上也。遍诸十方者。法性遍在一切处故。
出生如来者。随缘出生一切诸佛。岂惟诸佛。乃至
情与无情等。亦皆从此出生。故云与一切法。前云
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即斯意耳。同体平
等者。既皆从彼妙觉出生。则佛与诸法。同一体性。
既同一体性。则佛性。即是诸法之性。诸法之性。即
是佛性。故云平等。如金刚般若云。是法平等。无有
高下是也。于诸修行。实无有二者。谓于彼诸佛。及
一切法中。随据一法修行。实无有二。以圣性无不
通。顺逆皆方便故。虽顺逆皆为方便。若随顺机宜。
卷三 第 743b 页 X10-0743.png
其数应有无量。至总统该摄。无量方便。所可收归
者。循诸机性差别。證入浅深。当有三种。文中言圆
摄者。即总统该摄之义。当有三种者。梵名即同楞
严三观。直解云。二经列三名。同一梵语。谓奢摩他。
三摩提。禅那。古释奢摩他。此翻云止。以寂静为相。
义当空观。三摩提。此云等至。亦名等持。以幻化为
相。义当假观。(即不空观)禅那。此翻云静虑。双离静幻。以
寂灭为相。义当中观。然修證必须三观者。以如来
藏心。具三谛理。谓空藏。不空藏。空不空藏。空即空
观。真谛也。不空即假观。俗谛也。空不空即中观。第
一义谛也。三观各照一谛。圆摄一心。故曰圆照。以
一心圆照。则为顿。以次第各照。则为渐。此憨山依
天台三观。义略顺于楞严。正脉不翻。但约义释云。
奢摩他。全取正因佛性。略兼了因为体。三摩提。全
取正因佛性。略兼缘因为体。禅那。全取正因佛性。
双兼缘了二因为体。此交光依楞严经义。似有拣
于天台。惟我圭峰密祖疏。依本经另立三种观名。
冥符楞严。质之憨山。交光。亦不相违。今准用之。第
一奢摩他。为泯相澄神观。自释泯相者。谓身心客
尘永灭。澄神者。取静澄念。观者。心冥所观之境。第
二三摩提。为起幻销尘观。自不释。但指在经文。以
经文甚显故。第三禅那。为绝待灵心观。自释云。非
关真妄。不对有空。直照灵知。而为观行。如文云。不
取幻化。及诸静相。又云超过碍无碍境。又烦恼涅
者。循诸机性差别。證入浅深。当有三种。文中言圆
摄者。即总统该摄之义。当有三种者。梵名即同楞
严三观。直解云。二经列三名。同一梵语。谓奢摩他。
三摩提。禅那。古释奢摩他。此翻云止。以寂静为相。
义当空观。三摩提。此云等至。亦名等持。以幻化为
相。义当假观。(即不空观)禅那。此翻云静虑。双离静幻。以
寂灭为相。义当中观。然修證必须三观者。以如来
藏心。具三谛理。谓空藏。不空藏。空不空藏。空即空
观。真谛也。不空即假观。俗谛也。空不空即中观。第
一义谛也。三观各照一谛。圆摄一心。故曰圆照。以
一心圆照。则为顿。以次第各照。则为渐。此憨山依
天台三观。义略顺于楞严。正脉不翻。但约义释云。
奢摩他。全取正因佛性。略兼了因为体。三摩提。全
取正因佛性。略兼缘因为体。禅那。全取正因佛性。
双兼缘了二因为体。此交光依楞严经义。似有拣
于天台。惟我圭峰密祖疏。依本经另立三种观名。
冥符楞严。质之憨山。交光。亦不相违。今准用之。第
一奢摩他。为泯相澄神观。自释泯相者。谓身心客
尘永灭。澄神者。取静澄念。观者。心冥所观之境。第
二三摩提。为起幻销尘观。自不释。但指在经文。以
经文甚显故。第三禅那。为绝待灵心观。自释云。非
关真妄。不对有空。直照灵知。而为观行。如文云。不
取幻化。及诸静相。又云超过碍无碍境。又烦恼涅
卷三 第 743c 页 X10-0743.png
槃。不相留碍。皆绝待灵心义也。总标三种竟。
△二
依次别明三。一泯相澄神观。二起幻销尘观。三绝
待灵心观。初。】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至)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初承悟取静。悟净圆觉者。承前两番开示。巳悟净
圆觉心也。净圆觉心。为观行本。即成佛正因。依此
心修习。不致堕于岐途。即以此心。摄诸妄念。令其
不起。即是取静为行。如前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是也(问。未悟须凭理观。既悟惟仗事修。今此经于未悟之前。解分之中。却祇散漫开示。既悟之
后。修分之中。而乃确立观门。其故何耶。答。显是圆顿教故。良以圆顿行人。根性猛利。言言见谛。句句明宗。
若必令依观分门。反成钝置。故世尊于未悟之前。却祇散漫开示。既悟之后。大用烦兴。不假理观。略有二
失。一自恃根性。忘慧照而偏趣有为。二不念尊贵。遇患难而易生退阻。故世尊于修分之中。确令倚修三
观。古德云。目足更资。余则曰。足常资于目也)。
○由澄下。依修成益。憨山
云。由此妄想消歇。则见阿赖耶中。习气生灭之相。
故云由澄诸念。觉识烦动。又云久久观察。则自心
光明。忽然发现。故云静慧发生。又云心光既发。则
顿见身心幻妄。未来不有。犹如客尘。故云身心客
尘。据此乃是以客喻身。往来不定故。以尘喻心。生
灭不停故。亦可准楞严以客喻见惑。不住非主故。
以尘喻思惑。摇动非空故。然见思二惑。体唯我执。
由身心起。故云身心客尘。谓身心所起之客尘。盖
约能所成词。而憨山乃以法喻并称也。永灭者。二
说俱得。以客尘不起。永不再执身心。身心不执。永
不再起客尘。均成永灭。此先成灭惑之益。显性之
△二
依次别明三。一泯相澄神观。二起幻销尘观。三绝
待灵心观。初。】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至)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初承悟取静。悟净圆觉者。承前两番开示。巳悟净
圆觉心也。净圆觉心。为观行本。即成佛正因。依此
心修习。不致堕于岐途。即以此心。摄诸妄念。令其
不起。即是取静为行。如前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是也(问。未悟须凭理观。既悟惟仗事修。今此经于未悟之前。解分之中。却祇散漫开示。既悟之
后。修分之中。而乃确立观门。其故何耶。答。显是圆顿教故。良以圆顿行人。根性猛利。言言见谛。句句明宗。
若必令依观分门。反成钝置。故世尊于未悟之前。却祇散漫开示。既悟之后。大用烦兴。不假理观。略有二
失。一自恃根性。忘慧照而偏趣有为。二不念尊贵。遇患难而易生退阻。故世尊于修分之中。确令倚修三
观。古德云。目足更资。余则曰。足常资于目也)。
○由澄下。依修成益。憨山
云。由此妄想消歇。则见阿赖耶中。习气生灭之相。
故云由澄诸念。觉识烦动。又云久久观察。则自心
光明。忽然发现。故云静慧发生。又云心光既发。则
顿见身心幻妄。未来不有。犹如客尘。故云身心客
尘。据此乃是以客喻身。往来不定故。以尘喻心。生
灭不停故。亦可准楞严以客喻见惑。不住非主故。
以尘喻思惑。摇动非空故。然见思二惑。体唯我执。
由身心起。故云身心客尘。谓身心所起之客尘。盖
约能所成词。而憨山乃以法喻并称也。永灭者。二
说俱得。以客尘不起。永不再执身心。身心不执。永
不再起客尘。均成永灭。此先成灭惑之益。显性之
卷三 第 744a 页 X10-0744.png
益次下即明。客尘灭。则身心寂静。谓不随见惑起
灭。及思惑摇动故。身心灭。则内外轻安。谓执身则
外为形累。执心则内为念扰。不得轻安故。言便能
内发者。谓向以身心客尘。为累为扰。不得轻安。今
身心客尘。既巳永灭。便能于净觉心内。任运发起
寂静轻安相故。由寂静故句。承明显性所以。不言
轻安者。谓寂静必能轻安。无庸言故。诸如来心。即
是真如性也。盖由寂静轻安。静慧益明。遍观十方
世界。及诸如来。皆同幻化。本无所有。唯有诸如来
心。于我净觉心中显现。如是则我心如镜。诸如来
心如像。然既但如镜像。知非现量亲證。以二障种
子。尚未断故。伏种所见。但依俙耳。按圆教位当十
信。(顿当十住)楞严第三增进文云。尘既不缘。根无所偶。
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乃至身心妙圆。获大安隐。(即今
云。内发寂静轻安)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即今云。诸如来
心。于中显现)此菩萨依奢摩他力。为若此也。
○此方下。
结示观名。依此修行。修乃无过。故以方便称之。名
奢摩他者。依圭峰密祖。即是泯相澄神观。释义在
文可见。泯相澄神观竟。
△二起幻销尘观。】
「善男子若诸菩萨(至)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初承悟知幻。必承本悟言者。以从性起修。乃为真
修故。悟净圆觉。如上所释。以净觉心知等者。谓即
以所悟之净圆觉心。发起离念真智。了知觉悟六
识心性。及与根尘。此等皆由一念妄动。展转变起。
灭。及思惑摇动故。身心灭。则内外轻安。谓执身则
外为形累。执心则内为念扰。不得轻安故。言便能
内发者。谓向以身心客尘。为累为扰。不得轻安。今
身心客尘。既巳永灭。便能于净觉心内。任运发起
寂静轻安相故。由寂静故句。承明显性所以。不言
轻安者。谓寂静必能轻安。无庸言故。诸如来心。即
是真如性也。盖由寂静轻安。静慧益明。遍观十方
世界。及诸如来。皆同幻化。本无所有。唯有诸如来
心。于我净觉心中显现。如是则我心如镜。诸如来
心如像。然既但如镜像。知非现量亲證。以二障种
子。尚未断故。伏种所见。但依俙耳。按圆教位当十
信。(顿当十住)楞严第三增进文云。尘既不缘。根无所偶。
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乃至身心妙圆。获大安隐。(即今
云。内发寂静轻安)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即今云。诸如来
心。于中显现)此菩萨依奢摩他力。为若此也。
○此方下。
结示观名。依此修行。修乃无过。故以方便称之。名
奢摩他者。依圭峰密祖。即是泯相澄神观。释义在
文可见。泯相澄神观竟。
△二起幻销尘观。】
「善男子若诸菩萨(至)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初承悟知幻。必承本悟言者。以从性起修。乃为真
修故。悟净圆觉。如上所释。以净觉心知等者。谓即
以所悟之净圆觉心。发起离念真智。了知觉悟六
识心性。及与根尘。此等皆由一念妄动。展转变起。
卷三 第 744b 页 X10-0744.png
故曰皆因幻化。谓犹如幻事。因幻术力。现化而有。
无实性故。
○即起下。依修成益。承上既了悟得根
尘识心。皆因无明幻化而有。即于诸识心性中。起
诸幻智。以除幻者。幻者。即是相。本无明业识。彼为
能幻之者。除者。以智除断。令不生故。此是自修之
益。向下明化他之益。变化诸幻。而开幻众者。然后
随机应化。变现种种如幻法门。开示一切如幻众
生。由起幻故句。承前起后之词。由前起诸幻智。以
除幻者。而开幻众之故。自觉根尘无累。自他一体。
便能于幻观心中。发起大悲轻安。大悲轻安既发。
虽终日度生。无关劳虑。一切菩萨。总指信住行向
地等而言。皆从此幻观。起修诸行。渐次增进。渐次
增进者。约历位。从浅以至深。约断惑。从粗以至细。
今依起信论。逆次发明。初信位。寄息于灭相。二贤
位。寄息于异相。三圣位。寄息于住相。四果位。寄息
于生相。文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
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修
行至此。返观从前彼观幻者。非同幻故。盖以彼观
幻者。是离念真智。即前文之知觉。非同幻化之无
实也。又非同幻观者。言幻观之智。对幻法而起。幻
法既无。幻智何有。故云皆是幻故。自此幻相永灭。
真性独存。如此乃是诸菩萨所圆满之妙行。次喻
明。苗喻诸位。如土长苗。谓幻观如土。渐次增进如
长。至等觉。则苗巳成秀矣。
○此方下结示观名。方
无实性故。
○即起下。依修成益。承上既了悟得根
尘识心。皆因无明幻化而有。即于诸识心性中。起
诸幻智。以除幻者。幻者。即是相。本无明业识。彼为
能幻之者。除者。以智除断。令不生故。此是自修之
益。向下明化他之益。变化诸幻。而开幻众者。然后
随机应化。变现种种如幻法门。开示一切如幻众
生。由起幻故句。承前起后之词。由前起诸幻智。以
除幻者。而开幻众之故。自觉根尘无累。自他一体。
便能于幻观心中。发起大悲轻安。大悲轻安既发。
虽终日度生。无关劳虑。一切菩萨。总指信住行向
地等而言。皆从此幻观。起修诸行。渐次增进。渐次
增进者。约历位。从浅以至深。约断惑。从粗以至细。
今依起信论。逆次发明。初信位。寄息于灭相。二贤
位。寄息于异相。三圣位。寄息于住相。四果位。寄息
于生相。文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
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修
行至此。返观从前彼观幻者。非同幻故。盖以彼观
幻者。是离念真智。即前文之知觉。非同幻化之无
实也。又非同幻观者。言幻观之智。对幻法而起。幻
法既无。幻智何有。故云皆是幻故。自此幻相永灭。
真性独存。如此乃是诸菩萨所圆满之妙行。次喻
明。苗喻诸位。如土长苗。谓幻观如土。渐次增进如
长。至等觉。则苗巳成秀矣。
○此方下结示观名。方
卷三 第 744c 页 X10-0744.png
便义。释见第一观中。三摩钵提。或无钵字。梵音少
异耳。依圭峰密祖。即起幻销尘观。释义亦在文可
见。起幻销尘观竟。
△三绝待灵心观。】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初承悟超前。圆觉妙心。非染非净。今云悟净圆觉
者。谓承佛开示。先且悟得真净一分。起信所称真
如门是也。以净觉心等。谓即以所悟之净圆觉心。
凝然不动。所以不取幻化。及诸静相。准前第二观
云。即起诸幻。是取幻义。今以起即是动。有背真如
不动。故不取也。第一观云。取静为行。是取静义。今
以取即念生。有背真如凝然。故亦不取。此显双超
前二观也。
○了知下。依修成益。承上二观双超。则
是真俗并遣。空假不立。惟以双遮二边中道妙观。
直观寂灭无二之真心也。了知身心者。于前不取
幻观中。即了明有知之身心。动被烦恼逼迫。业苦
缠缚。故云皆为挂碍。无知觉明者。于前不取静观
中。即了明无知之觉明。本来离于幻妄。绝诸垢染。
故云不依诸碍。若住于碍。则被事障。于有为法中。
不得解脱。若住无碍。则成理障。于无为法中。不得
解脱。今二俱不住。故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
界。及与身心者。谓行人于此超过碍无碍境。返观
自已外之所受用之世界。与内之所受用之身心。
虽相在尘劳区域。而不被尘劳之所拘碍。故喻以
如器中锽。声出于外。器是乐器。如箫笛笙管等。众
异耳。依圭峰密祖。即起幻销尘观。释义亦在文可
见。起幻销尘观竟。
△三绝待灵心观。】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初承悟超前。圆觉妙心。非染非净。今云悟净圆觉
者。谓承佛开示。先且悟得真净一分。起信所称真
如门是也。以净觉心等。谓即以所悟之净圆觉心。
凝然不动。所以不取幻化。及诸静相。准前第二观
云。即起诸幻。是取幻义。今以起即是动。有背真如
不动。故不取也。第一观云。取静为行。是取静义。今
以取即念生。有背真如凝然。故亦不取。此显双超
前二观也。
○了知下。依修成益。承上二观双超。则
是真俗并遣。空假不立。惟以双遮二边中道妙观。
直观寂灭无二之真心也。了知身心者。于前不取
幻观中。即了明有知之身心。动被烦恼逼迫。业苦
缠缚。故云皆为挂碍。无知觉明者。于前不取静观
中。即了明无知之觉明。本来离于幻妄。绝诸垢染。
故云不依诸碍。若住于碍。则被事障。于有为法中。
不得解脱。若住无碍。则成理障。于无为法中。不得
解脱。今二俱不住。故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
界。及与身心者。谓行人于此超过碍无碍境。返观
自已外之所受用之世界。与内之所受用之身心。
虽相在尘劳区域。而不被尘劳之所拘碍。故喻以
如器中锽。声出于外。器是乐器。如箫笛笙管等。众
卷三 第 745a 页 X10-0745.png
器发声。喻尘劳扰攘。锽即洪钟之声。锽锽然也。喻
世界身心。动用无羁之貌。声出于外。众器不能压。
喻超出有为无为。尘劳不能拘。然既超出有为。则
烦恼不能留。又超出无为。则涅槃不能碍。故曰烦
恼涅槃不相留碍。菩萨修观至此。便能于此妙观
心中。发起无限寂灭轻安。出前烦恼不留故寂。涅
槃不碍故灭。言轻安者。不用更加修为。乃是任运
于此。自觉身心寂灭。轻快安适。虽终日说法。不见
有法可说。终日度生。不见有生可度。故云寂灭。乃
至行种种难行之行。不见有系累之相。故云轻安。
至此方乃契合妙圆觉性。寂灭真境。故云妙觉随
顺寂灭境界。如斯境界。惟證乃知。现前尔我虚妄
身心。焉能及此。故曰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自他身
心。即是我相人相。自他身心尚不能及。何况一切
众生。及与寿命。又从我人相上发起。虚浮妄想所
立。岂能冀及。正显四相不空。不能契此。
○此方下。
结示观名。名为禅那者。依圭峰密祖。即绝待灵心
观。释义则双超前二。名为绝待。妙契圆觉。即是灵
心。依次别明竟。
△三结显应修二。一正结应修。二
设事校量。初。】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至)若得圆證即成圆觉。」
【此三法门者。总指前之三观。皆是圆觉等。结示在
所应修。圆觉不指因心。乃约佛所修成圆满觉故。
亲近随顺者。去佛不远。随顺修习。便可到故。十方
世界身心。动用无羁之貌。声出于外。众器不能压。
喻超出有为无为。尘劳不能拘。然既超出有为。则
烦恼不能留。又超出无为。则涅槃不能碍。故曰烦
恼涅槃不相留碍。菩萨修观至此。便能于此妙观
心中。发起无限寂灭轻安。出前烦恼不留故寂。涅
槃不碍故灭。言轻安者。不用更加修为。乃是任运
于此。自觉身心寂灭。轻快安适。虽终日说法。不见
有法可说。终日度生。不见有生可度。故云寂灭。乃
至行种种难行之行。不见有系累之相。故云轻安。
至此方乃契合妙圆觉性。寂灭真境。故云妙觉随
顺寂灭境界。如斯境界。惟證乃知。现前尔我虚妄
身心。焉能及此。故曰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自他身
心。即是我相人相。自他身心尚不能及。何况一切
众生。及与寿命。又从我人相上发起。虚浮妄想所
立。岂能冀及。正显四相不空。不能契此。
○此方下。
结示观名。名为禅那者。依圭峰密祖。即绝待灵心
观。释义则双超前二。名为绝待。妙契圆觉。即是灵
心。依次别明竟。
△三结显应修二。一正结应修。二
设事校量。初。】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至)若得圆證即成圆觉。」
【此三法门者。总指前之三观。皆是圆觉等。结示在
所应修。圆觉不指因心。乃约佛所修成圆满觉故。
亲近随顺者。去佛不远。随顺修习。便可到故。十方
卷三 第 745b 页 X10-0745.png
如来因此成佛者。巳成之佛。由此成故。十方菩萨
者。未成之佛也。未成之佛。修因度生。常行种种方
便。或顺性通修曰同。或分门别行曰异。迹虽同异
两分。本实显密三观。故云皆依等。而言事业者。谓
此三种观法。即为菩萨所应作之事业故。若得圆
證。即成圆觉者。谓若得圆满修證。即妙契法身。而
成圆觉之佛。以是而知。三观之应修。无庸更议矣。
△二设事校量。】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至)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初能校似胜反劣。将欲设事校量。故云假使有人。
谓假若有是人也。修于圣道者。谓从凡夫地。发小
乘心。修出世道。而云圣道者。乃约巳證偏真。住最
后身者言之。教化者。以谛缘教。化众生为眷属。成
就者。恐其不能。复以八忍八智。无间解脱等道。而
接济之。百千万亿者。所化之众竟有如许之多。阿
罗汉辟支佛者。所證之果。竟有如是之胜。以是而
知。上之所谓修于圣道。能教化。能成就者。其功德
不可胜言。及欲与修三观者校之。则反为卑劣。
○
不如下。所校似劣实胜。言上云修于圣道。又能以
斯教化。设若不发大心。终为败种。故曰不如有人。
谓不如有人。从凡夫地。发大乘心也。发大乘心。修
大乘行。故曰闻此圆觉无碍法门。然圆觉二字。通
指全经。无碍法门。特指三观。如第一观中。以净觉
心。取净为行。则于理无碍。第二观中。以净觉心。起
者。未成之佛也。未成之佛。修因度生。常行种种方
便。或顺性通修曰同。或分门别行曰异。迹虽同异
两分。本实显密三观。故云皆依等。而言事业者。谓
此三种观法。即为菩萨所应作之事业故。若得圆
證。即成圆觉者。谓若得圆满修證。即妙契法身。而
成圆觉之佛。以是而知。三观之应修。无庸更议矣。
△二设事校量。】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至)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初能校似胜反劣。将欲设事校量。故云假使有人。
谓假若有是人也。修于圣道者。谓从凡夫地。发小
乘心。修出世道。而云圣道者。乃约巳證偏真。住最
后身者言之。教化者。以谛缘教。化众生为眷属。成
就者。恐其不能。复以八忍八智。无间解脱等道。而
接济之。百千万亿者。所化之众竟有如许之多。阿
罗汉辟支佛者。所證之果。竟有如是之胜。以是而
知。上之所谓修于圣道。能教化。能成就者。其功德
不可胜言。及欲与修三观者校之。则反为卑劣。
○
不如下。所校似劣实胜。言上云修于圣道。又能以
斯教化。设若不发大心。终为败种。故曰不如有人。
谓不如有人。从凡夫地。发大乘心也。发大乘心。修
大乘行。故曰闻此圆觉无碍法门。然圆觉二字。通
指全经。无碍法门。特指三观。如第一观中。以净觉
心。取净为行。则于理无碍。第二观中。以净觉心。起
卷三 第 745c 页 X10-0745.png
诸幻化。则于事无碍。第三观中。永得超过碍无碍
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义兼理事无碍。及事事无
碍。故总以无碍法门名之。然闻此。但是自闻。未及
教化。随顺。不过权修。尚阙深證。且刹那翻为少时。
一刹那即在俄顷。其功德似为卑劣。而上云。修于
圣道。教化多众證果者。犹不如此。以此觉圆无碍
法门。乃成佛正因。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才经顺修。
便是大根。还丹一粒。压倒医方万品。可为喻也。长
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三)一颂总标三种。二颂依次别明。三颂结显
应修。初(略颂)。】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至)便有三种类。」
【体居象先。故称无上。横遍竖穷。故名为大。出生如
来与一切法。故曰觉心本际。(在如来为觉心。在诸法为本际)如来
与诸法同体。故无二相。随顺修习。起诸方便。其数
即应无量。若统摄所归总为开示。循其机性差别
證入浅深。便有三种品类。此虽略颂。大义与长行
无异。
△二颂依次别明(观各二句。甚略不分)。】
「寂静奢摩他如镜照诸像(至)如彼器中锽。」
【初二句颂奢摩他。寂静义也。奢摩他是名。兼义与
名为一句。故如镜照诸像。颂观成利益。谓由寂静
故。十方诸如来心。于行人静觉心中显现。盖是悬
契真如。与诸佛同。伹以种子初伏。未得现量亲證。
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义兼理事无碍。及事事无
碍。故总以无碍法门名之。然闻此。但是自闻。未及
教化。随顺。不过权修。尚阙深證。且刹那翻为少时。
一刹那即在俄顷。其功德似为卑劣。而上云。修于
圣道。教化多众證果者。犹不如此。以此觉圆无碍
法门。乃成佛正因。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才经顺修。
便是大根。还丹一粒。压倒医方万品。可为喻也。长
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三)一颂总标三种。二颂依次别明。三颂结显
应修。初(略颂)。】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至)便有三种类。」
【体居象先。故称无上。横遍竖穷。故名为大。出生如
来与一切法。故曰觉心本际。(在如来为觉心。在诸法为本际)如来
与诸法同体。故无二相。随顺修习。起诸方便。其数
即应无量。若统摄所归总为开示。循其机性差别
證入浅深。便有三种品类。此虽略颂。大义与长行
无异。
△二颂依次别明(观各二句。甚略不分)。】
「寂静奢摩他如镜照诸像(至)如彼器中锽。」
【初二句颂奢摩他。寂静义也。奢摩他是名。兼义与
名为一句。故如镜照诸像。颂观成利益。谓由寂静
故。十方诸如来心。于行人静觉心中显现。盖是悬
契真如。与诸佛同。伹以种子初伏。未得现量亲證。
卷三 第 746a 页 X10-0746.png
依俙如镜像故。次二句颂三摩提。亦兼义与名为
一句。如苗渐增长者。颂依修成益。按圆教住位除
种。行向随分断习。由地至等。位位断习證真。义似
依土生苗。渐次增长。唯待放华结实耳。末二句后
颂禅那。首句先出名。唯寂灭。乃禅那中义也。凡夫
无累名寂。二乘无累名灭。故凡夫二乘。各执名言。
如众乐竞作名器。观行菩萨。正见齐超。如洪钟顿
响曰锽也。
△三颂结显应修(长行有二。一正结。二校量。偈阙校量。唯正
结也)。】
「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至)名究竟涅槃。」
【此偈虽略。与长行大义无阙。首句总指三观。次句
结显随顺。谓皆是圆觉。随顺修习之方便故。后五
句极显应修。言巳成之佛。先依此成。未成之佛。后
依此成。盖由于此三种观事。圆满修證。即名无住
处究竟大涅槃法。不益见其可修乎哉。威德章竟。
△二辩音章。(初心力弱。磨炼须从浅至深。次第三观如前巳明。久修力强。随用即是。单
修则观观皆能究竟。叠修则先后两不相违。三具。则中后随宜。齐零。乃随便俱得。至能圆合一切。无离觉
性。二十四轮。同归三观之中。一力圆修。共成二十五轮。如斯磨炼。何障不销。所谓左右逢源。随流得妄者
今仅见于此矣)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求开示。
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慇。初。】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至)如是法门甚为希有。」
【初众中具仪。此中以辩音为主。(以其久修轮观。起无碍慧。成无碍辩。
能问能传持故)馀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
○大悲下。谢前
闻异。悟后仍垂怜悯。故称大悲世尊。如是法门者。
一句。如苗渐增长者。颂依修成益。按圆教住位除
种。行向随分断习。由地至等。位位断习證真。义似
依土生苗。渐次增长。唯待放华结实耳。末二句后
颂禅那。首句先出名。唯寂灭。乃禅那中义也。凡夫
无累名寂。二乘无累名灭。故凡夫二乘。各执名言。
如众乐竞作名器。观行菩萨。正见齐超。如洪钟顿
响曰锽也。
△三颂结显应修(长行有二。一正结。二校量。偈阙校量。唯正
结也)。】
「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至)名究竟涅槃。」
【此偈虽略。与长行大义无阙。首句总指三观。次句
结显随顺。谓皆是圆觉。随顺修习之方便故。后五
句极显应修。言巳成之佛。先依此成。未成之佛。后
依此成。盖由于此三种观事。圆满修證。即名无住
处究竟大涅槃法。不益见其可修乎哉。威德章竟。
△二辩音章。(初心力弱。磨炼须从浅至深。次第三观如前巳明。久修力强。随用即是。单
修则观观皆能究竟。叠修则先后两不相违。三具。则中后随宜。齐零。乃随便俱得。至能圆合一切。无离觉
性。二十四轮。同归三观之中。一力圆修。共成二十五轮。如斯磨炼。何障不销。所谓左右逢源。随流得妄者
今仅见于此矣)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求开示。
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慇。初。】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至)如是法门甚为希有。」
【初众中具仪。此中以辩音为主。(以其久修轮观。起无碍慧。成无碍辩。
能问能传持故)馀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
○大悲下。谢前
闻异。悟后仍垂怜悯。故称大悲世尊。如是法门者。
卷三 第 746b 页 X10-0746.png
即前三种观门。甚为希有者。略有二义。一大用繁
兴。不至遍取有为。二大患无虑。任运直至佛果。馀
俱准前可知。
△二请后显慇。】
「此诸方便一切菩萨(至)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初请修祈示。此诸方便。浅深惟说三种。一切菩萨
顿渐乃有多根。于前所悟圆觉。分门各證。约有几
种修习。愿为现前大众。及末世众生。曲为方便。备
悉开示。令悟真修实相。不至徒尚虚名。是所望焉。
此请后真修也。至三显慇准前可知。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辩音一问。有关现未。故重赞善哉。汝等下。牒其所
问。如是修习者。谓如是悟净圆觉。依三方便。随机
分门。有几修习也。诫听许说。师缘与资缘合故。
△
二资与师合。】
「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辩音现为请主。故奉教欢喜。大众亦默然欢喜。奉
教同听。资缘与师缘契合。正在是焉。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三。一总标轮
数。二别明顿渐。三结示修法。初。】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至)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首言一切如来圆觉清净者。正显此理。为诸佛同
證。若能修习。皆可成佛故。盖圆满觉性。一真独立。
众惑不染。故云清净。既云清净。则无法可修。既无
兴。不至遍取有为。二大患无虑。任运直至佛果。馀
俱准前可知。
△二请后显慇。】
「此诸方便一切菩萨(至)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初请修祈示。此诸方便。浅深惟说三种。一切菩萨
顿渐乃有多根。于前所悟圆觉。分门各證。约有几
种修习。愿为现前大众。及末世众生。曲为方便。备
悉开示。令悟真修实相。不至徒尚虚名。是所望焉。
此请后真修也。至三显慇准前可知。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辩音一问。有关现未。故重赞善哉。汝等下。牒其所
问。如是修习者。谓如是悟净圆觉。依三方便。随机
分门。有几修习也。诫听许说。师缘与资缘合故。
△
二资与师合。】
「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辩音现为请主。故奉教欢喜。大众亦默然欢喜。奉
教同听。资缘与师缘契合。正在是焉。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三。一总标轮
数。二别明顿渐。三结示修法。初。】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至)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首言一切如来圆觉清净者。正显此理。为诸佛同
證。若能修习。皆可成佛故。盖圆满觉性。一真独立。
众惑不染。故云清净。既云清净。则无法可修。既无
卷三 第 746c 页 X10-0746.png
法可修。则所修之法全空。能修之人何有。故曰本
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指现世初心。末世众
生。指未来新学。依于未觉者。言上一切如来。巳證
圆觉。固无可修习。今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虽发
大心。尚在学地。而犹未證圆觉。由未證故。依之而
起心修习。当知圆觉。本无修习。今起心修习。即同
幻化。故云幻力修习。当尔之时。随机分门。便有二
十五种。通称清净者。各能断障故。通称定轮者。三
观属定。轮替修故。又轮有摧碾运动之功。喻依此
而修。能摧二障。运至菩提涅槃界故。总标轮数竟。
△二别明定轮三。一单修三观。二统修三观。三圆
修三观。初三。一单修奢摩。二单修三摩。三单修禅
那。初。】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至)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唯取极静。即是单修奢摩。以泯相澄神。即是极静
义故。言唯取者。显是单修。谓不取馀二故。静力强
胜。即能永断烦恼。究竟成就者。障巳尽。觉巳圆故。
不起于座。便入涅槃者。当下成佛。显是顿入。一断
一切断。一證一切證故。此菩下。结所修名。虽曰单
修。实能顿该可知。
△二单修三摩。】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至)名单修三摩钵提。」
【不取寂静。及与静虑。故云唯观如幻。谓单修三摩
如幻观也。由单修幻观。即于幻观中。观一切世界
众生等法。皆如幻化。即如幻人。以幻术变化诸物
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指现世初心。末世众
生。指未来新学。依于未觉者。言上一切如来。巳證
圆觉。固无可修习。今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虽发
大心。尚在学地。而犹未證圆觉。由未證故。依之而
起心修习。当知圆觉。本无修习。今起心修习。即同
幻化。故云幻力修习。当尔之时。随机分门。便有二
十五种。通称清净者。各能断障故。通称定轮者。三
观属定。轮替修故。又轮有摧碾运动之功。喻依此
而修。能摧二障。运至菩提涅槃界故。总标轮数竟。
△二别明定轮三。一单修三观。二统修三观。三圆
修三观。初三。一单修奢摩。二单修三摩。三单修禅
那。初。】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至)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唯取极静。即是单修奢摩。以泯相澄神。即是极静
义故。言唯取者。显是单修。谓不取馀二故。静力强
胜。即能永断烦恼。究竟成就者。障巳尽。觉巳圆故。
不起于座。便入涅槃者。当下成佛。显是顿入。一断
一切断。一證一切證故。此菩下。结所修名。虽曰单
修。实能顿该可知。
△二单修三摩。】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至)名单修三摩钵提。」
【不取寂静。及与静虑。故云唯观如幻。谓单修三摩
如幻观也。由单修幻观。即于幻观中。观一切世界
众生等法。皆如幻化。即如幻人。以幻术变化诸物
卷三 第 747a 页 X10-0747.png
无异。当知幻观。盖是一切诸佛巳修成之法。今菩
萨正是依诸佛修成之法。而修成之。故云以佛力
故。今欲度彼如幻众生。还以佛力修成之幻观故。
乃能随彼如幻众生。变化如幻世界。以及种种作
用。变化世界。即如变娑婆而成净土。化地狱以作
天宫等类。种种作用。即如随机化导之类。虽行如
是变化作用。咸同幻化。了无实性。故云备行菩萨
清净妙行。行云妙者。无滞碍故。即如单修观行。于
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陀罗尼。前文殊章名
为圆觉。今云于陀罗尼。即是于圆觉妙性也。盖二
十五种轮观。皆是依于未證圆觉幻力修习。今因
幻观功成。而圆觉妙性。全体显现。故云于陀罗尼。
正显圆觉妙心总持一切法义。而圆该三观也。既
圆该三观。虽不修奢摩。而亦不失寂念。虽不修禅
那。而亦不失静慧。静慧即静虑义。正显三观不离
一心也。此菩下。结所修名。虽曰单修三摩。义实圆
该前后。
△三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至)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唯灭诸幻句。唯字寓有拣意。灭诸幻。彼幻观中。亦
有此文。今拣非彼义。今菩萨唯是以寂灭力。灭诸
幻法。以为向下断烦恼之前方便。亦不取幻观种
种作用。彼为利他。此为自利。独自断除烦恼。言独
断烦恼者。盖以烦恼能障真理。必须烦恼断尽。真
理方现。故云便證实相。此实相即圆觉真心也。能
萨正是依诸佛修成之法。而修成之。故云以佛力
故。今欲度彼如幻众生。还以佛力修成之幻观故。
乃能随彼如幻众生。变化如幻世界。以及种种作
用。变化世界。即如变娑婆而成净土。化地狱以作
天宫等类。种种作用。即如随机化导之类。虽行如
是变化作用。咸同幻化。了无实性。故云备行菩萨
清净妙行。行云妙者。无滞碍故。即如单修观行。于
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陀罗尼。前文殊章名
为圆觉。今云于陀罗尼。即是于圆觉妙性也。盖二
十五种轮观。皆是依于未證圆觉幻力修习。今因
幻观功成。而圆觉妙性。全体显现。故云于陀罗尼。
正显圆觉妙心总持一切法义。而圆该三观也。既
圆该三观。虽不修奢摩。而亦不失寂念。虽不修禅
那。而亦不失静慧。静慧即静虑义。正显三观不离
一心也。此菩下。结所修名。虽曰单修三摩。义实圆
该前后。
△三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至)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唯灭诸幻句。唯字寓有拣意。灭诸幻。彼幻观中。亦
有此文。今拣非彼义。今菩萨唯是以寂灭力。灭诸
幻法。以为向下断烦恼之前方便。亦不取幻观种
种作用。彼为利他。此为自利。独自断除烦恼。言独
断烦恼者。盖以烦恼能障真理。必须烦恼断尽。真
理方现。故云便證实相。此实相即圆觉真心也。能
卷三 第 747b 页 X10-0747.png
为诸法之体。故名实相。此菩下。结所修名。单修互
摄。义准前二可知。单修三观竟。
△二统修三观三。
一奢摩统修。二三摩统修。三禅那统修。初(别修七观。俱以
奢摩为首。故言统也)三。一叠复修。二具足修。三齐零修。初二。
一奢摩三摩复。二奢摩禅那复。初。】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至)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先取至静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即是奢摩他也。
静极生慧。故即以静慧心。照诸幻者。谓照彼如幻
之众。便于是中者。谓既照知已。即便于是如幻众
中。起菩萨行。谓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
净妙行。即是三摩提也。此菩下。结所修名。可知。
△
二奢摩禅那复。】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至)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下。仍当有先取至静一句。以显奢摩他
义。结集避繁故略。以准上可知故。静极生慧。故云
以静慧故。證至静性。即真如性也。既巳證真如性。
即无烦恼可断。转思理由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
除。因次第尽。即便深修静虑。以期断尽烦恼。永出
生死海耳。此菩下。结所修名。亦可知。
△二具足修
二。一先中后具足。二先后中具足。初。】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至)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静而曰寂。静之极也。静极方能生慧。义显先修奢
摩。从奢摩中得故。复现幻力者。谓即以静慧。照诸
如幻之众。复于觉心性中。现起幻化之力。甚至种
摄。义准前二可知。单修三观竟。
△二统修三观三。
一奢摩统修。二三摩统修。三禅那统修。初(别修七观。俱以
奢摩为首。故言统也)三。一叠复修。二具足修。三齐零修。初二。
一奢摩三摩复。二奢摩禅那复。初。】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至)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先取至静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即是奢摩他也。
静极生慧。故即以静慧心。照诸幻者。谓照彼如幻
之众。便于是中者。谓既照知已。即便于是如幻众
中。起菩萨行。谓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
净妙行。即是三摩提也。此菩下。结所修名。可知。
△
二奢摩禅那复。】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至)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下。仍当有先取至静一句。以显奢摩他
义。结集避繁故略。以准上可知故。静极生慧。故云
以静慧故。證至静性。即真如性也。既巳證真如性。
即无烦恼可断。转思理由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
除。因次第尽。即便深修静虑。以期断尽烦恼。永出
生死海耳。此菩下。结所修名。亦可知。
△二具足修
二。一先中后具足。二先后中具足。初。】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至)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静而曰寂。静之极也。静极方能生慧。义显先修奢
摩。从奢摩中得故。复现幻力者。谓即以静慧。照诸
如幻之众。复于觉心性中。现起幻化之力。甚至种
卷三 第 747c 页 X10-0747.png
种变化度诸幻众。此义显中修三摩。以种种变化。
必从三摩中得故。然既种种变化。度诸众生。未免
身在尘域。仍恐为众生所累。故于后分之中。深修
禅那。必期断烦恼而入寂灭。令其身如器中锽耳。
结所修名。谓先奢摩。次三摩。后禅那。乃顿修中权
分渐次。既不同上文之单修。亦不同前章之渐修
也。
△二先后中具足。】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至)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以至静力。义显先修奢摩。以奢摩观成。方得至静
力故。既得至静。仍复以至静力。起心断恼。即是静
虑。谓静中转起思虑之慧。即中修禅那义也。断烦
恼巳。即是禅那观成。禅那观成。分可成佛。乃不忍
弃舍众生。后复倒驾慈航。起诸种种神变。修习菩
萨清净妙行。度诸如幻众生。即后修三摩义也。结
所修名。准前可知。具足修竟。
△三齐零修三。一先
零中后齐。二先中齐后零。三先后齐中零。初。】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至)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以至静力。义显先修奢摩。以至静功力。无始念虑。
顿然歇灭。(故云心断)烦恼义属禅那。先自利。复度众生。
建立世界。义属三摩。此菩下。结所修名。若观前释
后结。禅那三摩。三摩禅那。文似颠倒。若论齐修。则
正修禅那时。即修三摩时。正修三摩时。即修禅那
时。其义实无前后颠倒。总以佛语自在。无不可耳。
△二先中齐后零。】
必从三摩中得故。然既种种变化。度诸众生。未免
身在尘域。仍恐为众生所累。故于后分之中。深修
禅那。必期断烦恼而入寂灭。令其身如器中锽耳。
结所修名。谓先奢摩。次三摩。后禅那。乃顿修中权
分渐次。既不同上文之单修。亦不同前章之渐修
也。
△二先后中具足。】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至)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以至静力。义显先修奢摩。以奢摩观成。方得至静
力故。既得至静。仍复以至静力。起心断恼。即是静
虑。谓静中转起思虑之慧。即中修禅那义也。断烦
恼巳。即是禅那观成。禅那观成。分可成佛。乃不忍
弃舍众生。后复倒驾慈航。起诸种种神变。修习菩
萨清净妙行。度诸如幻众生。即后修三摩义也。结
所修名。准前可知。具足修竟。
△三齐零修三。一先
零中后齐。二先中齐后零。三先后齐中零。初。】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至)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以至静力。义显先修奢摩。以至静功力。无始念虑。
顿然歇灭。(故云心断)烦恼义属禅那。先自利。复度众生。
建立世界。义属三摩。此菩下。结所修名。若观前释
后结。禅那三摩。三摩禅那。文似颠倒。若论齐修。则
正修禅那时。即修三摩时。正修三摩时。即修禅那
时。其义实无前后颠倒。总以佛语自在。无不可耳。
△二先中齐后零。】
卷三 第 748a 页 X10-0748.png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至)后修禅那。」
【修奢摩时。即以奢摩至静之力。资助发起变化作
用。成三摩提。所谓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如云东方
世界入正定。西方世界从定出等。皆齐修奢摩三
摩义也。然奢摩偏于自利。三摩偏于利他。二虽齐
修。尚恐未圆。故于后深修禅那。永断烦恼。成就无
上菩提。自利利他。不期圆而自无不圆矣。
△三先
后齐中零。】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至)后修三摩钵提。」
【修奢摩时。即以奢摩至静之力。资生寂灭之性。以
成禅那。然至静即寂。偏属于定。寂灭则并寂亦灭。
偏属于慧。而曰力曰资者。谓正当至静而寂时。定
力资生慧力。并此寂亦不存。于自證则是矣。而度
生犹未也。故于后起诸作用。变化世界。度诸众生。
以成三摩钵提。则自利利他。皆具足而无憾。奢摩
统修竟。
△二三摩统修三。一叠复修。二具足修。三
齐零修。初二。一三摩奢摩复。二三摩禅那复。初。】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修三摩提。即以三摩中变化之力。随顺众生而度
脱之。言种种者。众生根性乐欲。种种不同。菩萨之
随顺亦尔。而取至静者。知其如幻。如化。无所动心。
虽任运度彼。而我自如如。如云随缘赴感靡不周。
而恒处此菩提座也。然变化。非三摩罔就。至静必
奢摩乃成。结名中。先修后修。良有以也。
△二三摩
卷三 第 748b 页 X10-0748.png
禅那复。】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先修三摩。即以三摩中变化之力。作种种境界教
化众生。显三摩巳成也。三摩既成。大悲轻安。永不
至沉空滞寂。惧入二乘境界。即是證取寂灭。而禅
那成焉。结名中。先修三摩。后修禅那。义可准思。叠
复修竟。
△二具足修二。一中先后具足。二中后先
具足。初。】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以变化力。为度众生。而作种种佛事。显三摩巳成
也。虽作种种佛事。而性自如如。安住寂静。显奢摩
不动也。虽奢摩不动。而任运断恼證果。显禅那自
尔也。结名中。先修中修后修。亦秩然可对。
△二中
后先具足。】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菩萨随顺众生。以变化力。显现无碍作用。此三摩
得力也。既能显现无碍作用。不以度生为累。重起
静虑。进修禅那。一切烦恼。任运而断。功就不就。道
成不成。退守奢摩。故云安住至静。此菩下。结所修
名。在文可见。具足修竟。
△三齐零修三。一中零先
后齐。二中先齐后零。三中后齐先零。初。】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齐修奢摩他禅那。」
【先以变化之力。为度众生。开种种方便。起种种作
用。此以三摩成益也。设遇小乘声闻。大乘菩萨。同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先修三摩。即以三摩中变化之力。作种种境界教
化众生。显三摩巳成也。三摩既成。大悲轻安。永不
至沉空滞寂。惧入二乘境界。即是證取寂灭。而禅
那成焉。结名中。先修三摩。后修禅那。义可准思。叠
复修竟。
△二具足修二。一中先后具足。二中后先
具足。初。】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以变化力。为度众生。而作种种佛事。显三摩巳成
也。虽作种种佛事。而性自如如。安住寂静。显奢摩
不动也。虽奢摩不动。而任运断恼證果。显禅那自
尔也。结名中。先修中修后修。亦秩然可对。
△二中
后先具足。】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菩萨随顺众生。以变化力。显现无碍作用。此三摩
得力也。既能显现无碍作用。不以度生为累。重起
静虑。进修禅那。一切烦恼。任运而断。功就不就。道
成不成。退守奢摩。故云安住至静。此菩下。结所修
名。在文可见。具足修竟。
△三齐零修三。一中零先
后齐。二中先齐后零。三中后齐先零。初。】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齐修奢摩他禅那。」
【先以变化之力。为度众生。开种种方便。起种种作
用。此以三摩成益也。设遇小乘声闻。大乘菩萨。同
卷三 第 748c 页 X10-0748.png
时来扣。则至静寂灭二俱随顺。然至静即是奢摩。
随顺修习。为对小乘机故。寂灭即是禅那。随顺修
习。为对大乘机故。结名中。零齐二修可知。
△二中
先齐后零。】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至)后修禅那。」
【以变化力。随种种众生。起差别作用。通行教化。明
知是三摩巳成。而言资于至静者。动中能静。名为
至静。是皆由于三摩资生。不须另修奢摩。而奢摩
巳成。所谓齐修者。正在是矣。然起用但为度生。而
至静尚恐趣寂。故于后深修禅那。断烦恼而成菩
提。离生死而證涅槃。可并搆焉。结所修名。无庸更
释。
△三中后齐先零。】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至)后修奢摩他。」
【以变化力。资于寂灭者。正是菩萨以三摩变化之
力。资助禅那寂灭之功。使两相成也。盖以种种变
化。悉同幻境。当体无实。唯一寂灭。既唯寂灭不须
更灭。即禅那功成。禅那功既成。足知三摩之功亦
成。所谓两相成者以此。于是三摩禅那。二俱功成。
则无功用道。自是以后。则安住清净无作静虑。即
奢摩义也。奢摩观中。一味清净。无作无为即是泯
相。静息一切念虑。即是澄神。所谓泯相澄神者是
矣。此菩下。结所修名可知。三摩统修竟。
△三禅那
统修三。一叠复修。二具足修。三齐零修。初二。一禅
那奢摩复。二禅那三摩复。初。】
随顺修习。为对小乘机故。寂灭即是禅那。随顺修
习。为对大乘机故。结名中。零齐二修可知。
△二中
先齐后零。】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至)后修禅那。」
【以变化力。随种种众生。起差别作用。通行教化。明
知是三摩巳成。而言资于至静者。动中能静。名为
至静。是皆由于三摩资生。不须另修奢摩。而奢摩
巳成。所谓齐修者。正在是矣。然起用但为度生。而
至静尚恐趣寂。故于后深修禅那。断烦恼而成菩
提。离生死而證涅槃。可并搆焉。结所修名。无庸更
释。
△三中后齐先零。】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至)后修奢摩他。」
【以变化力。资于寂灭者。正是菩萨以三摩变化之
力。资助禅那寂灭之功。使两相成也。盖以种种变
化。悉同幻境。当体无实。唯一寂灭。既唯寂灭不须
更灭。即禅那功成。禅那功既成。足知三摩之功亦
成。所谓两相成者以此。于是三摩禅那。二俱功成。
则无功用道。自是以后。则安住清净无作静虑。即
奢摩义也。奢摩观中。一味清净。无作无为即是泯
相。静息一切念虑。即是澄神。所谓泯相澄神者是
矣。此菩下。结所修名可知。三摩统修竟。
△三禅那
统修三。一叠复修。二具足修。三齐零修。初二。一禅
那奢摩复。二禅那三摩复。初。】
卷三 第 749a 页 X10-0749.png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则是胜因巳成。妙果当證。而
乃起于至静。退安奢摩。此正所谓以法性身。受享
法乐。故云住于清净。结所修名。显复可知。
△二禅
那三摩复。】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禅那巳成。不以證果为急。退修三摩。而开度生方
便。故云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者。谓于一
切所度之境。即指众生。以众生为菩萨所度境故。
寂用随顺者。以寂灭故。而起作用。随顺度脱。则三
摩成矣。结所修名。显复准上。叠复修竟。
△二具足
修二。一后先中具足。二后中先具足。初。】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至)后修三摩钵提。」
【以寂灭力。种种自性者。言菩萨不似二乘耽寂。不
思度生。今以寂灭之力。乃见众生有种种自性。在
所应度。虽在所应度。必先以奢摩安定其心。然后
依三摩钵提。而乃起诸变化。随顺自性而度脱之。
结所修名。如文可思。
△二后中先具足。】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以寂灭力者。谓禅那功成。有寂灭之力用也。无作
自性者。谓自性本具。不假造作也。起于作用清净
境界者。盖是菩萨于禅观中。观彼众生。在尘劳烦
恼中。头出头没。无一时清净。于是以寂灭力。于无
作自性中。依彼三摩起于作用。化彼尘劳而成清
卷三 第 749b 页 X10-0749.png
净境界。由此顿息一切妄念。归于静虑。结所修名。
照文可知。具足修竟。
△三齐零修三。一后零先中
齐。二后先齐中零。三后中齐先零。初。】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寂灭有力。显禅那巳成也。寂则不著于有。灭则不
耽于空。然一切诸法。不出有空。既不著不耽。则种
种皆清净矣。虽种种清净。不以趣果为急。唯思权
受法乐。还度众生。因而退修奢摩。依奢摩而安住
静虑。并修三摩。依三摩而起诸变化。必期根深枝
茂。源远流长。成佛时寿量长远。正法久住。皆由此
也。
△二后先齐中零。】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后修三摩钵提。」
【菩萨修禅那时。即以禅那中寂灭之力。资于至静。
云何资耶。盖以离有曰寂。则能资生于静。离空曰
寂灭。则能资生至静。是正修禅那时而奢摩巳成
矣。此二皆属自修。而度生犹未也。于后仍修三摩。
起变化而度脱众生。则自他两利。而佛果可立待
焉。结所修名可知。
△二后中齐先零。】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后修奢摩他。」
【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者。寂即是定。能发于通。且寂
灭。则不耽于寂。故能资于变化。是正修禅那时。三
摩不另修而自成矣。如是则大悲轻安。觉他易成。
尚恐自觉力微。大智不能速就。故于后转修奢摩。
起发至静之境。清明之慧。则悲智相成。自觉觉他。
照文可知。具足修竟。
△三齐零修三。一后零先中
齐。二后先齐中零。三后中齐先零。初。】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寂灭有力。显禅那巳成也。寂则不著于有。灭则不
耽于空。然一切诸法。不出有空。既不著不耽。则种
种皆清净矣。虽种种清净。不以趣果为急。唯思权
受法乐。还度众生。因而退修奢摩。依奢摩而安住
静虑。并修三摩。依三摩而起诸变化。必期根深枝
茂。源远流长。成佛时寿量长远。正法久住。皆由此
也。
△二后先齐中零。】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后修三摩钵提。」
【菩萨修禅那时。即以禅那中寂灭之力。资于至静。
云何资耶。盖以离有曰寂。则能资生于静。离空曰
寂灭。则能资生至静。是正修禅那时而奢摩巳成
矣。此二皆属自修。而度生犹未也。于后仍修三摩。
起变化而度脱众生。则自他两利。而佛果可立待
焉。结所修名可知。
△二后中齐先零。】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后修奢摩他。」
【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者。寂即是定。能发于通。且寂
灭。则不耽于寂。故能资于变化。是正修禅那时。三
摩不另修而自成矣。如是则大悲轻安。觉他易成。
尚恐自觉力微。大智不能速就。故于后转修奢摩。
起发至静之境。清明之慧。则悲智相成。自觉觉他。
卷三 第 749c 页 X10-0749.png
两俱圆矣。统修三观竟。
△三圆修三观。】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至)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者。准前次第三观
中。皆云悟净圆觉。即以净觉心修。以是而知二十
四轮。一切皆然。咸是依于净觉真心。随顺机宜而
修习之。此约圆根菩萨。悟大圆觉。即以大圆觉慧。
圆合一切。(指二十四轮)而修习之。谓一修一切修也。设
问云何能尔。即答以于诸性相。无离觉性。于诸性
相者。二十四轮。皆以净觉真心而为其性。单修。统
修。及与齐零。差别不一而为其相。无离觉性者。皆
不离于大圆觉性。是故但以圆觉慧修。即圆合一
切。而并修之。无复疑矣。结名中。能修之人。仍指圆
根菩萨。名为圆修三种者。谓以圆觉慧圆融而修。
如修奢摩时。即具三摩禅那。修三摩时。即具奢摩
禅那。修禅那时。具二亦然。如是则圆觉自性。清净
无碍。二十四轮。皆随顺而具成矣。别明顿渐竟。
△
三结示修法。】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至)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初正结轮数。准前总标轮数中云。依于未觉幻力
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尚未说出。云
何二十五轮。今上科约单修。统修。齐零修。圆融修。
一一别明巳竟。故此结云。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
切菩萨。随其自具根性。依轮修行。不过如是而巳。
○若诸下。兼示修法。诸菩萨。指现前新学。末世众。
△三圆修三观。】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至)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者。准前次第三观
中。皆云悟净圆觉。即以净觉心修。以是而知二十
四轮。一切皆然。咸是依于净觉真心。随顺机宜而
修习之。此约圆根菩萨。悟大圆觉。即以大圆觉慧。
圆合一切。(指二十四轮)而修习之。谓一修一切修也。设
问云何能尔。即答以于诸性相。无离觉性。于诸性
相者。二十四轮。皆以净觉真心而为其性。单修。统
修。及与齐零。差别不一而为其相。无离觉性者。皆
不离于大圆觉性。是故但以圆觉慧修。即圆合一
切。而并修之。无复疑矣。结名中。能修之人。仍指圆
根菩萨。名为圆修三种者。谓以圆觉慧圆融而修。
如修奢摩时。即具三摩禅那。修三摩时。即具奢摩
禅那。修禅那时。具二亦然。如是则圆觉自性。清净
无碍。二十四轮。皆随顺而具成矣。别明顿渐竟。
△
三结示修法。】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至)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初正结轮数。准前总标轮数中云。依于未觉幻力
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尚未说出。云
何二十五轮。今上科约单修。统修。齐零修。圆融修。
一一别明巳竟。故此结云。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
切菩萨。随其自具根性。依轮修行。不过如是而巳。
○若诸下。兼示修法。诸菩萨。指现前新学。末世众。
卷三 第 750a 页 X10-0750.png
指当来初心。依此轮者。谓设欲依此轮而修者。当
持梵行。谓必先严持禁戒。而修清净梵行。以戒为
无上菩提本故。寂静者。收摄身心。寂然不动。思惟
者。正念思惟二十五轮中。当依何法修也。尚恐宿
障深厚。正修难成。仍须礼敬三宝。求哀忏悔。经三
七日。自知感应道交。希示正修。于轮各安标记。标
记者。以纸为标。注记轮名。各安者。随轮各安。以备
结取也。随手结取者。谓随手以标为结而混和之。
仍复取结在手而展视之。随结开示者。谓随彼所
展之结。开示应修何轮。便知顿渐者。谓便知自根
顿渐。如二十五轮中。有顿渐偏圆四义。谓单修名
顿。以观观皆究竟故。取此结者。便知自根是顿。随
彼开云修习。自然可入。复修具修名渐。然亦是顿
中之渐。谓顿中略分前后。少时俱成也。取此结者。
便知自根。于顿中具渐。随彼开示修习。亦自然可
入。以圆觉慧。圆合一切名圆。取此结者。便知自根
是圆。随彼开示而修自尔易成。齐零修者名偏。然
亦是圆中之偏。谓齐修即能相容。不久则零亦容
也。取此结者。便知自根是圆中之偏。随彼开示而
修。亦自尔易成。文中不言偏圆者。四字为句。准顿
渐可知故。
○一念下。斥疑不成。然既知顿渐。径修
必成。若才起一念。疑而不修。或既修复悔。于圆觉
则不成就。痛宜忌之。勿自弃也。长行竟。
△二偈颂
(标颂云)。】
持梵行。谓必先严持禁戒。而修清净梵行。以戒为
无上菩提本故。寂静者。收摄身心。寂然不动。思惟
者。正念思惟二十五轮中。当依何法修也。尚恐宿
障深厚。正修难成。仍须礼敬三宝。求哀忏悔。经三
七日。自知感应道交。希示正修。于轮各安标记。标
记者。以纸为标。注记轮名。各安者。随轮各安。以备
结取也。随手结取者。谓随手以标为结而混和之。
仍复取结在手而展视之。随结开示者。谓随彼所
展之结。开示应修何轮。便知顿渐者。谓便知自根
顿渐。如二十五轮中。有顿渐偏圆四义。谓单修名
顿。以观观皆究竟故。取此结者。便知自根是顿。随
彼开云修习。自然可入。复修具修名渐。然亦是顿
中之渐。谓顿中略分前后。少时俱成也。取此结者。
便知自根。于顿中具渐。随彼开示修习。亦自然可
入。以圆觉慧。圆合一切名圆。取此结者。便知自根
是圆。随彼开示而修自尔易成。齐零修者名偏。然
亦是圆中之偏。谓齐修即能相容。不久则零亦容
也。取此结者。便知自根是圆中之偏。随彼开示而
修。亦自尔易成。文中不言偏圆者。四字为句。准顿
渐可知故。
○一念下。斥疑不成。然既知顿渐。径修
必成。若才起一念。疑而不修。或既修复悔。于圆觉
则不成就。痛宜忌之。勿自弃也。长行竟。
△二偈颂
(标颂云)。】
卷三 第 750b 页 X10-0750.png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中。义用长行而略。且段落不对。乃约义略颂也。分三)一略颂二十五轮。
二显示应修拣人。三结示随顺速證。初。】
「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至)有二十五轮。」
【恐诸菩萨。不能随顺修习。故教以当知。借当机。儆
馀众也。一切诸菩萨。通该顿渐偏圆。圆名无碍慧。
谓圆合一切故。顿名清净慧。以净觉为性故。又偏
亦无碍。谓或于理无碍。或于事无碍故。渐亦清净。
谓渐次断障。随分清净故。皆依禅定生者。禅定。该
奢摩等三。依生。示应当随顺。所谓二句。指出禅定
三名。三法顿渐修。不言偏圆者。颂以五字成句。亦
准顿渐可知。有二十五轮者。合偏与圆说也。
△二
显示应修拣人。】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至)并法不随顺。」
【十方诸如来巳成正觉人也。三世修行者。未成正
觉人也。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者。谓巳成者。先
因此成。未成者。后因此成。在所应修。不言可知故。
惟除二句。拣除不随顺人。顿觉人有二种。一初生
顿成。不见随顺。二因感示成。无容随顺。法不随顺
亦二。一者外道。所修之法。不随顺故。二者阐提。无
佛种性。暂不随故。此皆约现在言。若远推过去。后
待当来。亦皆随顺。恐无知唯执现在。误拨随顺。故
兹预辩。
△三结示随顺速證。】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至)不久證涅槃。」
卷三 第 750c 页 X10-0750.png
【前三句指人劝持。一切菩萨。末世众生。指出应修
人也。常当句。劝持应修法也。后三句随修蒙益。谓
随顺勤修。蒙佛加被。不久證涅槃也。辩音章竟。】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