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5a 页
续灯正统卷十四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一世
径山端禅师法嗣
****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台之宁海方氏子。母张。
出家杭良渚祟福。时石湖美主净慈。师从祝发。受具
戒。参径山元叟。叟问。近离甚处。师曰净慈。叟曰。来作
甚么。师曰。久慕道风。特来礼拜。叟曰。赵州见南泉。作
么生。师曰。头顶天脚踏地。叟曰。见后如何。师曰。饥来
吃饭。困来打眠。叟曰。何处学得者虚头来。师曰。今日
亲见和尚。叟颔之。出世慈溪芦山。次迁越州东山。四
明智门。洪武初。驿召道行沙门。师赴京。馆天界。屡入
内庭。应对称旨。留三年。仍赐还智门。后两主径山焉。
上堂。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著。落在第二。古人恁么
说话。正是抱赃叫屈。东山即不然。举一不得举二。放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5b 页 X84-0485.png

如何是向上一路。良久曰。莫恋寒岩异草青。坐却白
云宗不妙。
上堂。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谁
谓北郁单越。不是南赡部洲。刚自骑牛更觅牛。
上
堂。语是谤。默是诳。还有二俱不涉者么。拍禅床曰。洎
合停囚长智。
上堂。终日著衣。未尝挂著一缕丝。终
日吃饭。未尝咬著一粒米。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
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
僧求。拈拄杖曰。有时乘好月。特地过沧洲。
一日病
革。侍者请偈。师叱曰。吾世寿尚有三年。巳而果然。及
化之日。忽拍手曰。阿呵呵。大众是甚么。看取。竟寂。世
寿八十四。僧夏六十四。全身瘗寂照之右冈。
**** 杭州府灵隐性原慧朗禅师
别号幻隐。台州黄岩项
氏子。依乐清宝冠寺鲁山出家。首参竺元道于紫箨
山。继诣径山。谒元叟。叟问。东岭来。西岭来。师指脚下
草鞋曰。者是三文钱买得的。叟曰。未在更道。师曰。某
甲只恁么。未审和尚作么生。叟曰。念汝远来。放汝三
十棒。师大悟。出世鄞之五峰。迁金峨。洪武壬子。召天
下高僧。建会钟山。师与季潭泐与焉。季奉旨。住天界。
师居第一座。提纲举要。得表率丛林体。明年举师。主
金山。戊午升灵隐。浴佛日上堂。举药山。因遵布衲浴
佛次。山问。你祇浴得者个。还浴得那个么。遵曰。把将
那个来。山便休去。师曰。者一个。那一个。一一从头都
浴过。药山布衲谩商量。仔细看来成话堕。成话堕。转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5c 页 X84-0485.png

佛诞上
堂。世尊才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
四方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真成大人相。不是小儿
嬉。云门曰。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
下太平。要作老胡种族。直须恁么始得。法昌曰。好一
棒。太迟生。未离兜率。脚跟下好与一椎。岂到今日。虽
然如是。大似贼过后张弓。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
黄面老子末上卖俏。固是旁若无人。云门法昌。虽则
见义勇为。争奈剑去刻舟。以拄杖画一画曰。还会么。
一把柳丝收不得。和烟搭在玉阑干。
上堂。今朝闰
五月初一。依旧日从东畔出。衲僧个个解知音。短咏
长吟皆中律。梅雨晴树阴密。林下优游何得失。无位
真人赤肉团。等閒靠倒维摩诘。
佛涅槃日。上堂。涅
槃生死等是空华。佛及众生皆为剩语。诸人到者里
作么生。良久拍禅床曰。但见落花随水去。不知流出
洞中春。
浴佛上堂。香严道。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
始是贫。去年贫尚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众中
若有个汉出来道。长老错了也。今朝四月八。是佛生
日。如何举此公案。山僧只对他道。住持事繁。便下座。
为碧峰和尚阇维奠茶。五台山拾得来。诚非凡种。
关西子没头脑。却是灵根。惟兹一盏清茶。荡涤众生
热恼。只如则川抛下茶篮。仰山撼动茶树。毕竟明甚
么边事。乃度盏曰。踏翻生死海。靠倒涅槃城。
室中
垂语曰。昨夜莲华峰。被蜉蝣食却半边。你因甚么。不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6a 页 X84-0486.png

是第几机。众莫有契者。无何遭诬罔被逮。或劝师早
自为计。师不顾。怡然诣所司。未鞫。即庑下说偈。端坐
而逝。时洪武丙寅六月二十三也。寿六十九。坐夏五
十八。
**** 杭州府上竺我庵本无禅师
黄岩人。从净慈方山落
发。依寂照于中竺掌纲维。有舅氏。教庠老成。挽之更
宗。于是见湛堂澄于演福。研精教部。寂照惜其去。作
偈寄之曰。从教入禅今古有。从禅入教古今无。一心
三观门虽别。水满千江月自孤。后出世弘教。既为湛
堂嗣。仍爇一香报寂照。不以迹异而二其心也。寂照
示寂时。师住四明延庆。照特遗书。嘱其力弘大苏少
林二家宗趣。馀无他言。师于祭筵拈香。乃曰。妙喜五
传最光焰。寂照一代甘露门。等閒触著肝脑裂。冰霜
忽作阳春温。我思打失鼻孔日。是何气息今犹存。天
风北来岁云暮。掣电讨。甚空中痕。后临终无疾。坐蜕
于白云台。
**** 苏州府开元愚仲善如禅师
吴江人。上堂。佛身充满
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为甚么沪渎居民黄老之
流迎之。而风涛骇吐像即沉没。吴县朱膺东灵帛尼
请之。而灵相峨峨双泛。试就提捧忽尔升舟。今山中
所奉。维卫迦叶二石相是也。岂非随缘赴感靡不周。
而恒处此菩提座乎。然虽如是。若作恁么会。大虫看
水磨。不作恁么会。真州望长芦。恁么不恁么。总拈却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6b 页 X84-0486.png

示草庵僧偈曰。国
师万代善知识。雁宕草庵天下闻。得在其中居住者。
生难遭想报深恩。度牒亲从天上降。得来何翅万黄
金。时中若不修僧行。孤负皇王一片心。
晚年因法
门从子瓛莹中住万寿。辟一室延之养老。及相本空
继席。待之尤至。故得优游以乐其道。尝居葑门直指
庵。人因称之曰直指和尚。将终。呼诸子诀别。泊然而
逝。
**** 杭州府灵隐朴隐天镜元净禅师
会稽倪氏子。状貌
魁伟。性度坦夷。世间机阱。不识为何物。初从雪庭立
祝发。从昭庆濡受具戒。又从天岸济。习台衡止观。嗣
有远志。乃谒无见于华顶。复游玉几叩石室。室令参
元叟于不动轩。入门。叟为厉声一喝。师不觉汗下。黏
缚尽脱。遽稽首三拜而巳。叟命居侍司。寻掌记室。至
正丙申。出世里之长庆。升天衣。洪武壬子。诏天下名
桑门。建会钟阜。师应召入内。从容问道。赐食而退。丙
辰继席灵隐。
上堂。声不是声。观音三昧。色不是色。
文殊法门。声色无碍。普贤境界。拈拄杖画一画曰。大
鹏展翘盖十洲。箩边燕雀空啾啾。
上堂。即心即佛。
嘉州牛吃禾。非心非佛。益州马腹胀。不是心不是佛。
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膊上。良久曰。啼得血流无用处。
不如缄口过残春。
未浃旬婴诬。坐谪陜西。至宝应。
谓从者曰。吾报身颇异常时。殆将尽乎。夜宿宁国寺。
其住持总虚了者。与师有旧。相见甚驩。师曰。我骨有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6c 页 X84-0486.png

而逝。时洪武戊午正月十九日也。法孙梵译。携骨以
还。骨间舍利。丛布如珠。于浴佛日结竁。于祖陇之侧
焉。寿六十七。腊五十有五。
**** 台州府护圣迪原启禅师
临海人。为书生时。拜叔父
坚上人于里之宝藏寺。偶阅首楞严经。至山河大地
皆是妙明心中所现物处。置卷紬绎良久。豁然有省。
白父母求出家。礼寂照为师。服头陀行。久而益勤。出
世护圣。后退居东堂七年。著有书。曰大普幻海。曰法
运通略。曰赘谈。曰疣说。曰儒释精华。总若干卷。又作
佛祖大统赋。终时寿四十三。
**** 苏州府万寿佛初智淳禅师
送忠侍者偈曰。鸟窠吹
起布毛。侍者当下悟去。一对无孔铁锤。卖弄鬼家活
计。若是灵利阿师。别有天然气宇。恢张本地风光。显
出。衲僧巴鼻。以大千摄入毫端。将须弥纳向芥子。直
踏毗卢顶上行。千手大悲拦不住。
**** 宁波府天宁归庵仲猷祖阐禅师
鄞县陈氏子。从佛
智匡剃染。参寂照于径山得旨。出世芦山。迁香山。升
郡之天宁。上堂。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
五台山上云烝饭。佛殿阶前狗尿天。刹竿头上煎䭔
子。三个猢狲夜簸钱。
上堂。若论第一句。三世诸佛
道不得。六代祖师道不得。天下老和尚道不得。山僧
道不得。大众道不得。拈拄杖曰。拄杖子道得么。道得
也是第二句。
元宵上堂。十五日巳前。脚头脚尾黄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7a 页 X84-0487.png

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好。大众且道。好在
甚么处。众眼难瞒。便下座。
*** 江心万禅师法嗣
**** □□府报恩无方智普禅师
桂阳龙氏子。住后上堂。
六月行人口吐烟。区区只为利名牵。争如林下无心
客。一觉和衣到晓眠。拍禅床曰。乾明不惜口业。为你
说破。腊月三十日。阎老子要问你索饭钱在。
上堂。
春色浓春日融。园林暖野花红。昔日灵云一见。透脱
色空。而今诸人总见。因甚不悟。若也不悟。眼被色笼。
击拂子曰。错教人恨五更风。
**** 南康府云居小隐师大禅师
终日方丈危坐。澹如也。
剃馀须发。侍者镊生。争取藏之。信次即生舍利。尝有
示信禅人偈曰。信是道元功德母。药如有验不消多。
有人直下承当得。佛祖安能奈尔何。
*** 径山熙禅师法嗣
**** 江宁府大龙翔集庆寺。笑隐大訢禅师
九江义门陈
氏子。从郡之水陆院芟染。自幼开爽绝伦。初见一山
万。既而遣诣百丈。参晦机。机一见器重。命掌记室。一
日问。黄龙既得旨于泐潭。及见慈明气索汗下。过在
甚么处。师抗声曰。千年桃核里。觅甚旧时仁。又室中
侍立次。机举野狐话。诘曰。不落因果。便堕野狐身。不
昧因果。便脱野狐身。且道利害在甚么处。师拟答机
遽震威一喝。师当下涣然冰释。因同参苦问。师答颂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7b 页 X84-0487.png

湖之乌回。迁杭之报国中竺。至顺庚午。文宗以潜邸
为大龙翔集庆寺。妙简名德开山。师首膺其选。赐号
广智全悟大禅师。复驿召赴阙。入见奎章阁。赐坐。咨
问法要。及顺帝御极。待遇益隆。后以老病求退。优诏
不许。敕外台护祝。使安居终老。
上堂。安养国中。水
鸟树林悉皆念佛。知足天上。树相撑触演说苦空。竖
拂子曰。山僧拂子。穿却诸人鼻孔。诸人向甚处出气。
聻。入新寺上堂。第一义谛。明如杲日。宽若太虚。万汇
森然。纤尘不立。若乃明今举古。无非节外生枝。立主
立宾。何异虚空钉橛。然圣旨建寺诸官临筵。不可只
恁么休去。还有共相激扬底么。问答不录。乃曰。释迦
世尊。舍金轮而登佛位。今上皇帝。从佛位而御金轮。
收摄三千刹海于一印中。具足八万法门于一毫上。
如华严会上菩萨。得无尽福德藏解脱门。于一器中。
出生种种美味饮食。又于众会。仰观空中。而雨种种
珍宝。随众生心。悉令满足。然后得其宝者。尽證法门。
食其味者。咸成妙道。无一尘而不具足佛事。无一法
而不圆满正宗。即今崇建宝坊。阐扬法施。诸天音乐。
不鼓自鸣。梵呗咏歌。自然敷奏。十方菩萨。咸集道场。
八部天龙。同伸庆赞。还有不历化城。径登宝所者么。
遂击拂子曰。四海巳归皇化里。时清休唱太平歌。
上堂。孤峰顶上目视云霄。无乃埋没已灵。十字街头
和泥合水。且贵流通正眼。拈拄杖曰。释迦巳灭。弥勒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7c 页 X84-0487.png

里。拈起也。七穿八穴。头头现无边妙身。放下也。鉴地
辉天。处处彰宝王刹海。说甚么溪山各异。云月是同。
至化无为。功不宰。荡然一片古皇风。复举志公令人
传语思大曰。何不下山教化众生去。一向目视云汉
作甚么。思大曰。三世诸佛。被我一口吞尽。何处更有
众生可度。师曰。思大被志公一拶。直得倒退三千。
进退两序上堂。心空及第。选佛何必选官。荷负丛林。
为众一以为已。报国为法择人。量材授职。如乐奏九
成。左右进退无不合度。只如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
行。诸人作么生甄别。喝一喝曰。九万里鹏才奋迅。三
千年鹤便翱翔。
上堂。言发非声。色前不物。著甚来
由。声色里睡眠。声色里坐卧。却较些子。所以道。即此
见闻非见闻。无馀声色可呈君。个中若了全无事。体
用何妨分不分。蓦拈拄杖曰。水流黄叶来何处。牛带
寒鸦过远村。卓拄杖下座。
上堂。举黄龙南室中垂
语曰。我手何似佛手。我脚何似驴脚。人人有个生缘。
那个是上座生缘。师曰。黄龙三关。如商君立法。法虽
立。而先王之道废矣。故当时出其门者甚多。得其传
者益寡。使其恪守慈明家法。子孙未致断绝。
僧侍
立次。师展两手曰。八字打开了也。为甚么不肯承当。
僧曰。恐钝置和尚。师曰。许多时没一点气息。便打。
问众曰。青州布衫重七斤。古人巳道过了也。毕竟万
法归一。一归何处。一僧出曰。东廊头。西廊下。师曰。甚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8a 页 X84-0488.png

僧参。师曰。
竖拂拈椎。古人榜样。擎叉舞剑。列祖条章。衲僧门下。
合作么生。僧珍重便行。师曰。不消一劄。
问僧。甚处
来。曰游山来。师曰。笠子下拶破。洛浦遍参底作么生。
曰未入门时。巳呈似和尚了也。师曰。即今为甚么不
拈出。僧拟议。师便打。
至正甲申五月。示微疾。作手
书别交游。嘱其徒。以两朝所赐金币。作万佛阁。上报
国恩。二十四日。书偈。趺坐而寂。其年秋八月十有六
日。葬于石头城塔院之后冈。寿六十一。腊四十六。洪
武甲寅。迁葬于拨云山。与康僧会古塔相邻。
**** 江宁府保宁仲方天伦禅师
象山张氏子。幼而岐嶷。
投广德天宁竺源剃落。源俾其见虎丘东州。永偶过
栴檀林。同一僧看传灯录。僧曰。千七百则公案。浑如
生铁锁子一般。只要锁匙入手。师言下点首默契。乃
参晦机于净慈。才入门。机曰。湖山霭霭。湖水漾漾。浸
烂你鼻孔。塞破你眼睛。因甚不知。师曰。通身无影象。
步步绝形踪。机曰。未在更道。师拂袖便出。机俾居侍
司。旋掌藏钥。师惮其繁。叹曰。世降道衰。人根浮薄。即
宿师硕德具大知见。犹不为学者信服。无他。盖表里
不纯故也。自是遂缚茅于吴兴桃华坞。一日灌园次。
忽骤雨疾风。摧析林木。霹雳一声。胸中疑碍顿释。乃
曰。大奇大奇也大奇。掇转虚空颠倒骑。蟭螟。吞却五
须弥。曩于南屏室中。屡叩老和尚。终不肯为我说。使
当时说破。安有今日耶。元泰定丁卯。出主广德东泉。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8b 页 X84-0488.png

吐鲁。举师主保宁。
僧参。师曰。好个师僧。恁么行脚。
僧曰。拨草瞻风。岂图别事。师曰。吃得棒也未。僧拟议。
师便喝。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谁人看不见。
问如何是一相三昧。师曰。青黄赤白。
问如何是凤
台境。师曰。凤台有甚么境。
上堂。初三十一。中九下
七。七九六十三。九九八十一。朝往西天。暮归唐土。一
马生三寅。石牛栏古路。
腊八上堂。昨夜睹明星悟
道。后园风打篱笆倒。晓来无迹可追寻。雪山依旧生
青草。
上堂。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
迷。与么也不得。不与么也不得。与么不与么总不得。
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却你
拄杖子。
上堂。举僧问云门。久雨不晴时如何。门曰。
劄。师曰。云门一劄。猿啼巴峡。熊耳峰高。石头路滑。师
晚年。卜筑凤台之西。曰新庵。将终。谓净觉昙曰。欲以
后事相浼。今日何日。觉曰。二十九日。师曰。月穷日不
宜去。明日五月一吾行矣。至期召门人付嘱。举手作
别。端坐而逝。寿六十六。腊五十一。
**** 宁波府育王石室祖瑛禅师
吴江陈氏子。幼出家普
向寺。年十五。祝发受具戒。初从虚谷陵于仰山。闻径
山晦机道望。亟往投之。一见契合。遂留掌记。后出世
明之隆教。迁杭之万寿。明之雪窦育王。谢天童。平石
砥问疾。有偈曰。是身无我病根深。惭愧文殊远访临。
自有岩华谈不二。青灯相对笑吟吟。法身遍在一切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8c 页 X84-0488.png

风流。晚年得痿痹疾。造一龛曰木裰。日坐其中。不涉
世事。至正癸未三月。见一蓑衣妇人。扣头请师。应身
为国王。师曰。吾不愿生天王家。逾十七日趺坐而化。
临终偈曰。五十三年。弄巧成䂐。踏破虚空赤脚行。万
象森罗笑不辍。阇维遵治命。以遗骨煅之。炭尽益以
香薪。百炼不回。镕作金铜色。扣之有声附。葬于三藏
道法师塔右。
**** 杭州府中竺一关正逵禅师
鄱阳方氏子。参晦机于
净慈。机问。甚处人。师曰鄱阳。机曰。鄱阳湖水深多少。
师曰。瞪目不见底。机曰。恁么则浸烂衲僧鼻孔也。师
曰。终不借和尚鼻孔出气。机曰。毕竟借谁鼻孔出气。
师曰。恭惟和尚万福。机肯之。命充侍者。逾二年。往依
中峰于天目。复谒径山元叟。典记室。笑隐主中竺。俾
师分座。出世金陵崇因。帝师授以佛日普照之号。迁
凤山资福。升主报国。再迁中竺。
示众。心不是佛。智
不是道。一念涉思惟。全身入荒草。所以道。目前无法。
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古今天地。古
今日月。古今山河。古今人伦。头头显露。物物全彰。不
从千圣借。不向万机求。内外绝承当。古今无处所。恁
么解会。犹是错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虽然。既是泗
州大圣。因甚么在扬州出现。良久曰。参。后示寂。世寿
五十七。僧腊四十四。
**** 绍兴府天衣业海子清禅师
上堂。三岁孩儿抱华鼓。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9a 页 X84-0489.png

休。山僧昔在南屏山下。粪扫堆头。拾得一领破襕衫
子。抖擞将呈天目。不为顾釆。后过崇德。撞著恶辣汉。
被渠扯破七孔八穿。收拾归南屏。深藏四十馀年。不
将轻与外人。无端今日来天衣。比看破旧相似。颜色
一般。著来嫌袖大。抖擞觉天宽。直得十峰齐起舞。双
涧共鸣湍。尽看当场鲍老。不知笑倒傍观。遂大笑。拈
拄杖画一画曰。更把一枝无孔笛。等閒吹出万年欢。
复举三圣逢人则出话。师曰。二大老。窃得临济些子
家私。各自卖弄。检点将来。好与一坑埋却。
同参至
上堂。飒飒凉风景。同人访寂寥。煮茶山下水。烧鼎洞
中樵。慈祖将常住物作人情。天衣则不然。供佛懒拈
华。延宾不煮茶。莫嫌无礼数。冷淡是僧家。师出世天
衣时。年巳八十六矣。
**** 嘉兴府祥符梅屋念常禅师
华亭黄氏子。父文祐。母
杨。梦老僧托宿因而有娠。元世祖至元壬午三月十
二日诞生。是夜神光烛室。异香袭人。既长喜孤坐。年
十二。依平江圆明院体志出家。十四薙发受具。至大
戊申。佛智晦机。自江西百丈。迁净慈。师往参承。值上
堂。举太原孚上座闻角声悟道因缘。颂曰。琴生入沧
海。太史游名山。从此扬州城外路。令严不许早开关。
师于言下。豁然有省。投丈室呈所解。佛智颔之。俾掌
记室。延祐乙卯。智迁径山。师职后版表率一众。丙辰
奉朝廷遴选。出世祥符。至治癸亥赴京。出入金门。讨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9b 页 X84-0489.png

著。有佛祖通载二十二卷。行世。
**** 杭州府净慈元庵会藏主
临安人。参晦机于净慈。居
蒙堂。因修涅槃堂。有偈曰。涅槃一路尽掀翻。触处工
夫见不难。洗面蓦然摸著鼻。绣针眼里好藏山。晦机
称赏之。
**** 松江府南禅宝洲觉岸禅师
吴兴吴氏子。从独孤明。
落发受具。与梅屋同出佛智之门。一日偶为众演楞
严。至七徵心处。忽净瓶水腾涌注师怀。听众惊愕。师
笑曰。此偶然耳。
*** 径山高禅师法嗣
**** 九江府东林古智哲禅师
都昌巢氏子。初住兴国兴
圣。迁东林。上堂。过去诸佛巳说。未来诸佛当说。现在
诸佛今说。且道毕竟说个甚么。卓拄杖下座。
上堂。
尽令提纲。圣凡罔测。放开一线道。普请同参。良久曰。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上堂。明来暗谢。智起惑
亡。黑牛卧死水。癞马系枯桩。何似东村王四老。黄昏
伸脚睡。一觉到天光。山僧与么道。切忌错承当。
上
堂。祖师道。圆同太虚无欠无馀。三条椽下七尺单前。
切忌依他作解。莫有向天外出头底么。乃曰。巡堂吃
茶。
礼暹道者塔偈曰。髑髅元自有灵光。雪窦何曾
抖尿肠。截断婆婆三寸舌。至今双剑倚天长。
**** 杭州府中竺一溪自如禅师
闽人。幼值元兵下江南。
遭游卒挟至浙。遗之临安。胡氏收养令伴子读。师隅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89c 页 X84-0489.png

为僧。参云峰于径山。遂得旨。初住万寿。天历年。中竺
笑隐訢。奉诏开山龙翔。因举代住者三人。御笔独点
师名。住未几化去。茶毗多灵异。其居万寿时。寺后有
大家黄氏者。重师道行。尝供伊蒲塞馔。一日请归其
家。进供愈勤。乃开私帑所藏金玉示师。师归。语徒众
曰。彼黄氏。以帑中宝示我。将欲诱我死去为其子耳。
出家儿。视金玉当如瓦砾。古来堕此辙者颇多。非但
为其子。为其牛马者有之。遂与黄氏绝。
**** 杭州府径山本源善达禅师
仙居柴氏子。早年同及
庵信行脚。誓不历职。初见雪岩于仰山。寻还浙。参径
山云峰。入室有省。峰可之。适慧云虚席。命师补处。后
迁保宁净慈径山。皆有成绩可纪。居常不设卧榻。夜
则焚香然烛。端坐达旦。率以为常。又体所禀与人异。
遇严寒则衣絺绤。大热则衣缯絮。尝以钵资建大圆
院于东路半山。接待云侣。一日自知时至。会众叙平
生行脚事毕。端坐而寂。
**** 宁波府天童怪石奇禅师
示众此事。如人饥渴。相似
说饮说食。岂能救疗。直须自饮水自吃饭。方有实效
处。
示众举。从上先德痛切语要。为诸人开发显示。
诸人倘能向者。里虚却心。不即法相。不离法相。一闻
顿悟。便是涅槃会上。广额屠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底时节是。即是不得恁么会言多去。道转远且截断
葛藤。喝一喝下座。
示众参禅本无难易。只要具大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90a 页 X84-0490.png

一法。如太虚空。了无朕迹。如须弥庐。吃然不动。无上
真乘。方可希冀。
**** 龙岩真首座
诸方屡聘。高卧不起。常作乐閒歌。其略
曰。即心是佛。无心是道。万事但随缘。自觉身心好。院
子从来不要住。便是佛也。不要做律。亦不曾持戒。亦
不曾破放。行把住总由人执法修行。驴拽磨要行。便
行要坐便坐也。不精进也。不懒惰一卷无字经。逐目
为功课。有时深深海底行。有时高高山顶卧。几生修
得做閒。人肯为虚名被羁锁。云云。
*** 何山明禅师法嗣
**** 宁波府恭都寺者
廉介自持。日诵法华。因聆铁镜上
堂语。遂得心要。尝夜坐有偈曰。点尽山窗一盏油。地
炉无火冷如秋。话头留向明朝举。道者敲钟又上楼。
铁镜因升堂。特称赏之。临终无疾。更衣坐逝。阇维舌
根不坏。人争奇之。
*** 天童鉴禅师法嗣
**** 湖州府道场玉溪思珉禅师
象山张氏子。首参云峰
于径坞。次谒止泓于天童。泓问。近自何来。师曰。径山。
泓曰。未离径山。一句作么生道。师曰。平如镜面。险似
悬崖。泓曰。昨夜山前。因甚虎咬大虫。师拟进语。泓与
一掌。师忽有省一日侍。次泓举。外道问。世尊不问。有
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意旨如何。师叉手进前。泓曰。
外道赞叹曰。世尊大慈。开我迷云。令我得入。又作么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90b 页 X84-0490.png

大德庚子。出世郡之吉祥。迁金文大梅保福。帝师赐
佛心明妙之号。至顺壬申。广教府聘主婺双林。元
统甲戌。行省选住道场。
示众。此事如铁壁。银山如
大火聚。凑泊不得。回避不得。你辈合作么生。直饶脚
不点地。别有通霄活路也。是不快漆涌。
上堂。依经
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拈拄杖卓一下
曰。六月不热正谷不结。
至元丁丑四月。示微疾。至
二十八日。书偈而逝。
**** 苏州府万寿竺田汝霖禅师
四明昌国王氏子。从慈
溪永乐寺梅涧福。祝发受具。参止泓于天童。典侍者
一日室中举。赵州狗子无佛性话。师忽然有省。巳而
见悦堂訚于灵隐堂。命典记室。其受业师祖方会。赴
隆兴上蓝。以师侍行。因游百丈谒晦机。机命分座。未
几继会席。出世上蓝久之。升明之雪窦。阅三载。松江
淀山虚席屈师。俄寺燬。师为新之。晚主万寿。仅一载。
临寂更衣书偈诀众而逝。当至正乙酉五月廿五茶
毗设利五色如菽粟者。不可胜数。寿六十六。腊五十。
*** 灵隐訚禅师法嗣
**** 九江府东林无外宗廓禅师
南昌魏氏子。久依悦堂。
一日室中举。溪声尽是广长舌。因缘机契。遂授记莂。
出世云居。晚迁东林。送僧之东吴偈曰。佛是西天老
比丘。何缘卧倒在苏州。凭君此去轻扶起。问取二千
年话头。临终集众说偈曰。吾年七十一。世缘今巳毕。
杭州府径山复原福报禅师 第 490c 页 X84-0490.png

续灯正统卷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