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第 881c 页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卷第十七
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
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
礼侍者断七请普说。僧问。和尚室中道。唤作
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下语。不得
无语。遂以坐具打地一下云。学人为蛇画足。
却请和尚头上安头。师云。自起自倒得人憎。
进云。也要和尚相委悉。师云。切忌靴里动指
头。进云。还有为人处也无。师云无。进云。却较
卷十七 第 882a 页 T47-0882.png

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下语。不得无语。不
得思量。不得拟议。当恁么时释迦老子达磨
大师。虽有鼻孔。直是无出气处。还委悉么。遇
贵则贱遇贱则贵。若向贵贱处著到。更须买
草鞋行脚始得。所以道。不可以有心求。不可
以无心得。不可以语言造。不可以寂默通。虽
然如是。如天普盖。似地普擎。全放全收。全杀
全活。妙喜恁么道。也不离这个消息。正如适
来禅客。以坐具打地一般。乃拍禅床一下云。
且道。明甚么边事。斯辰比丘了贤。为近体侍
者。将俗家寄来衣物。估唱请老汉举扬宗旨。
庄严报地。可惜这兄弟。方始于竹篦子话。有
个发明处。而今已是说前年话。一日问他。唤
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如何。渠答不
得。却曰。望和尚为某作个方便指示。山僧向
他道。尔是福州人。我说个喻子向尔。如将名
品荔枝和皮壳。一时剥了。以手送在尔口边。
只是尔不解吞。渠闻之不觉失笑曰。和尚吞
著即祸事。过得几时。又问。他前日吞了底荔
枝。只是尔不知滋味。渠曰。若知滋味。转见祸
事。我爱他这两转语。所谓从门入者不是家
珍。信知宗师家无实法与人。且如世间工巧
技艺有样子便做得。若是这一解。须是自悟
始得。得之于心应之于手。若未得个安乐处。
一向求知见觅解会。这般杂毒才入心。如油
入面。永取不出。纵取得出。亦费料理。此事如
青天白日。元无障碍。却被这些杂毒障却。所
以于法不得自在。老汉常爱真净和尚道。如
卷十七 第 882b 页 T47-0882.png

去一念万年去。似古庙里香炉去。冷湫湫地
去。便为究竟。殊不知。却被此胜妙境界障蔽。
自己正知见不能现前。神通光明不能发露。
或又执个一切平常心是道。以为极则。天是
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
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凡百施为。须要平
常一路子以为稳当。定将去合将去。更不敢
别移一步。怕堕坑落堑。长时一似双盲人行
路。一条拄杖子寸步抛不得。紧把著凭将去。
步步依倚。一日若道眼溪开。顿觉前非。抛却
杖子。撒开两手。十方荡荡。七纵八横。东西南
北。无可不可。到这里方得自在。如今人能有
几个放得杖撒得手。昔因真净和尚新开语
录。其时我老和尚在五祖堂中。作首座。五祖
一日廊下见僧。把一册文字。祖曰。尔手中是
甚文字。僧曰。是真净和尚语录。祖遂取读。
即赞叹曰。惭愧末世中有恁地尊宿。乃唤首
座。我老和尚时在后架洗袜。闻呼很忙走出
来。祖曰。我得一本文字。不可思议。所谓善说
法要。尔试看。休去歇去。一念万年。前后际
断。诸方如今有几个得到这田地。他却唤作
胜妙境界。旧时宝峰有个广道者。便是这般
人一个浑身都不理会。都不见有世间事。世
间尘劳昧他不得。虽然恁么。却被这胜妙境
界障却道眼。须知到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处。
正要尊宿。如水潦和尚。因采藤次。问马祖
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祖曰。近前来向尔
道。水潦才近前。马祖当胸一蹋蹋倒。水潦
卷十七 第 882c 页 T47-0882.png

甚么道理。潦曰。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只向一
毛头上。便识得根源去。这个教中。谓之入流
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才得个
入处。便亡了定相。定相既亡。不堕有为。不
堕无为。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便是观音入理
之门。他既悟了。便打开自己库藏。运出自己
家珍。乃曰。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只向一毛头
上。便识得根源去。又呵呵大笑。马祖知他已
到这个田地更不釆他。亦无后语。后来住水
潦庵。禅和家来参。他有百十众。才举扬便
卖弄这一蹋云。自从一吃马师蹋。直至而今
笑不休。渠又何曾有峰峦叠翠涧水潺湲岸
柳含烟庭华笑日莺啼乔木蝶舞芳丛底说话
来。只道。自从一吃马师蹋。直至而今笑不休。
这个便是第一个入流亡所动静二相了然不
生底样子。又不见云门问洞山。近离甚处。山
曰。查渡。门曰。夏在甚处。山曰。湖南报慈。门
曰。几时离彼山。曰八月二十五。门曰。放尔三
顿棒。古人淳朴据实祇对。自言。我此回实从
查渡来。有甚么过。便道。放我三顿棒。大丈夫
汉。须共这老汉理会始得。至明日便去问曰。
昨日蒙和尚放三顿棒。未审过在甚么处。问
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洞山忽然大
悟。更无消息可通。亦无道理可拈出。只礼拜
而已。既悟了。便打开自己库藏。运出自己家
珍。乃曰。他后向无人烟处住个草庵。不蓄一
粒米。不种一茎菜。接待十方往来。尽与伊出
却钉拔却楔。拈却炙脂帽子。脱却鹘臭布衫。
卷十七 第 883a 页 T47-0883.png

身如椰子大。开得许大口。这个是第二个入
流亡所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底样子。又鼓山
晏国师在雪峰多年。一日雪峰知其缘熟。忽
起搊住曰。是甚么。晏释然了悟。唯举手摇曳
而已。峰曰。子作道理耶。晏曰。何道理之有。
后来杨大年收在传灯录中。谓之亡其了心。
此是第三个入流亡所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底
样子。又灌溪和尚。一日见临济。济下绳床才
擒住。溪便云。领领。这个是第四个入流亡所
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底样子。这个说似人不
得。传授人不得。老汉十七年参也。曾零零
碎碎悟来。云门下也理会得些子。曹洞下也
理会得些子。只是不能得前后际断。后来在
京师天宁。见老和尚升堂。举僧问云门。如何
是诸佛出身处。门曰。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
即不然。如何是诸佛出身处。薰风自南来殿
阁生微凉。向这里忽然前后际断。譬如一綟
乱丝将刀一截截断相似。当时通身汗出。虽
然动相不生。却坐在净裸裸处得。一日去入
室。老和尚曰。也不易尔到这个田地。可惜尔
死了不能活。不疑言句。是为大病。不见道。
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须
信有这个道理。老汉自言。我只据如今得处。
已是快活。更不能理会得也。老和尚却令我
在择木寮作不釐务。侍者每日同士大夫。须
得三四回入室。只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才
开口便道。不是。如是半年间。只管参。一日同
诸官员在方丈药石次。我只把箸在手。都忘
卷十七 第 883b 页 T47-0883.png

缩去。我遂说个譬喻曰。和尚。这个道理。恰
如狗看著热油铛相似。要舐又舐。不得。要舍
又舍不得。老和尚曰。尔喻得极好。只这个便
是金刚圈栗棘蓬。一日因问老和尚。见说。和
尚当时在五祖。曾门这个话。不知五祖和尚
如何答。和尚不肯说。老汉曰。和尚当时不可
独自问。须对大众前问。如今说又何妨。老
和尚乃曰。我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时如何。
祖曰。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又问。忽遇树
倒藤枯时如何。祖曰。相随来也。老汉才闻举
便理会得。乃曰。某会也。老和尚曰。只恐尔
透公案未得。老汉曰。请和尚举。老和尚遂连
举一络索誵讹公案。被我三转两转截断。如
个太平无事时得路便行更无滞碍。老和尚
曰。如今方知道。我不谩尔。我既会了。却倒疑
著几个禅头。乃问老和尚。老和尚曰。我个禅
如大海相似。是尔将得个大海来。倾取去始
得。若只将得钵盂来。盛得些子去便休。是尔
器量只如此。教我怎奈何。能有几个得到尔
田地。旧时只有一个璟上座。与尔一般。只是
死了。过得几时。便举。我立僧后来在云居首
座寮。夜间常与兄弟入室。老和尚爱来听。有
时入室了。却上方丈。见老和尚。同在火炉头
坐。老和尚曰。或有个禅和子。得似老僧。尔又
如何支遣。老汉曰。何幸如之。正如东坡说作
刽子得一个肥汉剐。我却倒与老和尚入室。
被我拶得上壁。老和尚呵呵大笑。思量这老
和尚。粉骨碎身亦未能报得。因礼上座声老
卷十七 第 883c 页 T47-0883.png

这里。这兄弟在丛林中。规行矩步。无衲子之
过。可惜尺头短。然打个筋斗出来。决定昧他
不得。有一则古话。举似大众。教中道。吾不见
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
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
何非汝。后来湛堂和尚颂曰。老胡彻底老婆
心。为阿难陀意转深。韩干马嘶青草渡。戴
嵩牛卧绿杨阴。妙喜亦有个颂子。虽不甚文
彩。却不在湛堂之下。
「 荒田无人耕。
耕著有人争。
无风荷叶动。
决定有鱼行。」
师绍兴二十六年。三月十一日。于临江军新
淦县东山寺。被旨还僧。谢恩罢。拈香祝圣毕。
乃就座云。青毡本是吾家物。今日重还旧日
僧。珍重圣恩何以报。万年松上一枝藤。遂拈
起拄杖云。一枝藤在这里。且报恩一句作么
生道。若也道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
超百亿其或未然。山僧不免为诸人道破。
「 长将日月为天眼。
指出须弥作寿山。」
新淦县众官。请普说。僧问。圣恩已受。僧相
再圆。学人上来。乞师指示重新底佛法。师
云。雨过溪光澹。云开岳色新。进云。恁么则龙
图增久固。佛日转光辉。师云。一道旧行路。高
下自分明。进云。只如大颠叩齿。韩文公直下
知归。黄檗安名。裴相国便知落处。未审和尚
今日与知县朝议相见。有何指示。师云。两眼
对两眼。进云。莫便是指示也无。师云。一任钻
龟打瓦。僧礼拜。师乃云。问得亦好不问更亲。
何故。声前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
卷十七 第 884a 页 T47-0884.png

剔起便行。犹在葛藤窠里。直得内无所證外
无所修。似地擎山。如石含玉。亦未是衲僧放
身命处。若也知得。尘尘念念皆无空阙。折旋
俯仰尽在其中。正当恁么时。毕竟是谁家风
月。还委悉么。千圣不知何处去。倚天长剑逼
人寒。复云。这个是知县朝议。今日率诸同官。
洎寄居贤士大夫。同来随喜宗杲披剃。请说
法底意旨此一段因缘。问佛有因。况宗杲自
居衡梅。首尾十七年。今日不觉不知。一来新
淦。同此法会。岂非前报世中曾在灵山会上
同为听法之人。元来说法自有时处。若时节
因缘未会。说法不成。所以释迦老子说法三
百六十馀会。皆立时处。何谓时处。岂不见。圆
觉经末上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
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只这个便是今日说
法底时节。所以道。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
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不见。天台智者大师
因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焚身处云。是真精
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于此豁然。前后际断。
便證法华三昧。于三昧中见灵山会上释迦
老子与百万大众俨然未散。如今说与人。若
是不曾入得这般境界。刬地不信。何故。智者
自是陈隋时人与释迦老子相去二千年。如
何因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便于法
华三昧中。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为复是谩
人耶。是假说耶。此事唯證乃知难可测。须知
妙喜今日说法。与释迦老子在灵山会上说
法无异。与智者大师在南岳證得是真精进
卷十七 第 884b 页 T47-0884.png

相欺。未證者一似说梦。所以道。过去一切劫。
安置未来今。未来现在劫。回置过去世。以海
印三昧一印印定。更无透漏。无去无来无前
无后。非但妙喜一人如是。判府郎中亦如是。
非但判府郎中如是。判县朝议与诸同官寄
居贤士大夫亦如是。非但判县朝议与诸同
官寄居贤士大夫如是。乃至现前若僧若俗
若贵若贱亦如是。如是之法。在天同天。在人
同人。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应以宰官身乃至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悉
现其身而为说法。此是一味清净平等法门。
若向这里明得。各人本地风光本来面目。方
知一大藏教五千四十八卷句句不说别事。
无常迅速莫作等闲。所以道。努力今生须了
却。莫教永劫受馀殃。人身难得。为贵人复
难。不见释迦老子说四十二章经。里面有二
十难。谓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有势不临
难。就中有个𢬵命不死难。尔诸人还会么。若
𢬵得命无有不死者。如何说不死底道理。若
会得这个。方始把二十难。一翻翻转来。总是
易底事。𢬵命不死也易。贫穷布施也易。豪贵
学道也易。有势不临也易。若悟即易。不悟即
难。然难易两字。亦不干本地风光本来面目
事。何故。此个法门本无难本无易。若能向不
难不易处。急著眼看。外息诸缘内心无喘。方
知本无难易底法。如今聪明灵利底人。不能
便悟。病在于何。却为心意识先行。被心意识
障却自己光明。塞却行路。进步不得。所以这
卷十七 第 884c 页 T47-0884.png

入。内不放出。则是内心无喘。外不放入。即是
外息诸缘。内心既定。则诸缘亦定。故曰。那伽
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一段大事因缘。大底
如是。若能如是信如是解。如是修如是證。则
三世诸佛即是汝诸人。汝诸人即是三世诸
佛。无古无今。同一解脱。世间有如此殊胜之
事。可惜百姓日用而不知。然今日一会亦非
小缘。又承诸山禅师洎诸善男信女。同此听
法。伏愿。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一历耳根永为
道种。久立伏惟珍重。
钱计议请普说。师云。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
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既离见
闻觉知外。却唤甚么作法。到这里如人饮水
冷煖自知。除非亲證亲悟。方可见得。若实
曾證悟底人。拈起一丝毫头。尽大地一时明
得。今时不但禅和子。便是士大夫聪明灵利
博极群书底人。个个有两般病。若不著意。便
是忘怀。忘怀则堕在黑山下鬼窟里。教中谓
之昏沈。著意则心识纷飞。一念续一念。前念
未止后念相续。教中谓之掉举。不知有人人
脚跟下不沈。不掉底一段大事因缘。如天普
盖。似地普擎。未有世界。早有此段大事因
缘。世界坏时。此段大事因缘。不曾动著一
丝毫头。往往士大夫。多是掉举。而今诸方
有一般默照邪禅。见士大夫为尘劳所障方
寸不宁。怗便教他寒灰枯木去。一条白练去。
古庙香炉去。冷湫湫地去。将这个休歇人。尔
道。还休歇得么。殊不知。这个猢狲子。不死如
卷十七 第 885a 页 T47-0885.png

休歇得。此风往年福建路极盛。妙喜绍兴初。
入闽住庵时。便力排之。谓之断佛慧命。千佛
出世不通忏悔。彼中有个士人郑尚明。极聪
明教乘也理会得。道藏也理会得。儒教则故
是也。一日持一片香来妙喜室中。怒气可掬。
声色俱厉。曰昂有一片香未烧在。欲与和尚
理会一件事。只如默然无言。是法门中第一
等休歇处。和尚肆意诋诃。昂心疑和尚不到
这田地。所以信不及。且如释迦老子在摩竭
提国。三七日中掩室不作声。岂不是佛默然。
毗耶离城三十二菩萨。各说不二法门。末后
维摩诘无语。文殊赞善。岂不是菩萨默然。须
菩提在岩中宴坐。无言无说。岂不是声闻默
然。天帝释见须菩提在岩中宴坐。乃雨华供
养。亦无言说。岂不是凡夫默然。达磨游梁
历魏。少林冷坐九年。岂不是祖师默然。鲁祖
见僧便面壁。岂不是宗师默然。和尚因甚么。
却力排默照。以为邪非。妙喜曰。尚明。尔问得
我也是待我与尔说。我若说不行。却烧一炷
香礼尔三拜。我若说得行。却受尔烧香礼拜。
我也不与尔说释迦老子及先德言句。我即
就尔屋里说。所谓借婆帔子拜婆年。乃问。尔
曾读庄子么。曰是何不读。妙喜曰。庄子云。言
而足。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终日言而尽
物。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义有
所极。我也不曾看郭象解并诸家注解。只据
我杜撰说破尔这默然。岂不见。孔夫子一日
大惊小怪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卷十七 第 885b 页 T47-0885.png

这一唯。与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致君于尧舜
之上。成家立国。出将入相。以至启手足时。
不出这一唯。且喜没交涉。殊不知。这个道理。
便是曾子言而足。孔子言而足。其徒不会。却
问曰。何谓也。曾子见他理会不得。却向第二
头答他话。谓夫子之道不可无言。所以云。夫
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要之道与物至极处。不
在言语上。不在默然处。言也载不得。默也载
不得。公之所说。尚不契庄子意。何况要契释
迦老子达磨大师意耶。尔要理会得庄子非
言非默义有所极么。便是云门大师拈起扇
子云。扇子𨁝跳上三十三天。筑著帝释鼻孔。
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倾盆。尔若会得云门。
这个说话。便是庄子说底。曾子说底。孔子说
底一般。渠遂不作声。妙喜曰。尔虽不语。心
未伏在。然古人决定。不在默然处。坐地明
矣。尔适来举释迦掩室维摩默然。且看。旧时
有个座主。唤作肇法师。把那无言说处。说出
来与人云。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
耶。须菩提唱无说以显道。释梵绝听而雨华。
斯皆理为神御。故口以之而默岂曰无辩。辩
所不能言也。这个是理与神忽然相撞著。不
觉到说不得处。虽然不语。其声如雷。故云。
岂曰无辩。盖辩所不能言也。这里世间聪明
辩才。用一点不得。到得恁么田地。方始是放
身舍命处。这般境界。须是当人自證自悟始
得。所以华严经云。如来宫殿无有边。自然觉
者处其中。此是从上诸圣大解脱法门。无边
卷十七 第 885c 页 T47-0885.png

尔刹刹尔。念念尔法法尔。只为众生根性狭
劣。不到三教圣人境界。所以分彼分此。殊不
知。境界如此广大。却向黑山下鬼窟里默然
坐地。故先圣诃为解脱深坑。是可怖畏之处。
以神通道眼观之。则是刀山剑树镬汤炉炭
里坐地一般。座主家尚不滞在默然处。况祖
师门下客。却道。才开口便落今时。且喜没交
涉。尚明不觉作礼。妙喜曰。公虽作礼。然更
有事在。至晚间来入室。乃问他。今年几岁。曰
六十四。又问。尔六十四年前。从甚么处来。渠
开口不得。被我将竹篦劈脊打出去。次日又
来室中曰。六十四年前尚未有昂在。如何和
尚却问昂从甚么处来妙喜曰。尔六十四年
前。不可元在福州郑家。只今这听法说法一
段历历孤明底。未生已前毕竟在甚么处。曰
不知。妙喜曰。尔若不知。便是生大。今生且限
百岁。百岁后尔待飞出三千大千世界外去。
须是与他入棺材始得。当尔之时。四大五蕴
一时解散。有眼不见物。有耳不闻声。有个肉
团心分别不行。有个身火烧刀斫都不觉痛。
到这里历历孤明底。却向甚么处去。曰昂也
不知。妙喜曰。尔既不知。便是死大。故曰无
常迅速生死事大。便是这个道理。这里便聪
明也不得。记持也不得。我更问尔。平生做许
多之乎者也。腊月三十日。将那一句敌他生
死。须是知得生来死去处分晓始得。若不知
即是愚人。渠方心伏。从此遂救他不坐在无
言无说处。肯来这下做工夫。今日一会。同此
卷十七 第 886a 页 T47-0886.png

今不变不动。也不著忘怀。也不著著意。但
自时时提撕。妄念起时。亦不得将心止遏。止
动归止。止更弥动。只就动止处。看个话头。便
是释迦老子达磨大师出来也。只是这个。僧
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尔措大
家。多爱穿凿说道。这个不是有无之无。乃是
真无之无。不属世间虚豁之无。恁么说时。还
敌得他生死也无。既敌他生死不得。则未是
在。既然未是。须是行也提撕。坐也提撕。喜
怒哀乐时。应用酬酢时。总是提撕时节。提撕
来提撕去。没滋味。心头恰如顿一团热铁相
似。那时便是好处不得放舍。忽然心华发明。
照十方刹。便能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里。转大法轮。汝等诸人。闻恁么说话。往往心
里道。妙喜老汉摇唇鼓舌。说得也相似。不知
他肚里如何。须知妙喜说得底。便是行得底。
更无两般。所以西天第十三祖迦毗摩罗尊
者。欲求一弟子继绍祖位。谓深山穷谷中。必
有高人居止。因往求之。故知非但弟子求师
切。师求弟子亦切。遂入山果见一人出迎。曰
深山孤寂。龙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
祖曰。吾非至尊。来访贤者。彼默念曰。此师
得决定性明道眼否。是大圣继真乘否。祖曰。
汝虽心语。吾已意知。但办出家。何虑吾之不
圣。彼闻已悔谢。于是投祖出家。即第十四祖
龙树是也。今时学道者多不自疑。却疑他人。
所以道。大疑之下必有大悟。且道悟得个甚
么。良久云。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卷十七 第 886b 页 T47-0886.png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卷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