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一 第 1236a 页


No. 2826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
土集卷上(一名慈悲集)

大唐慈悯三藏慧日集

「 稽首归依大导师
 十方三世诸如来
 今集诸经念佛法
 救度生死爱河人
 八万行中诠要行
 显示西方净土门
 自劝劝他生彼国
 愿佛慈悲力加被
 稽首归依无量寿
 彼国他方大悲主
 闻名渴仰遥顶礼
 愿共自他亲奉事
 众生惑业相缠缚
 六道轮回苦无量
 纵厌娑婆求出离
 依附何门速解脱
 为引诸经赞净土
 教令念佛往西方
 奉请弥陀与眷属
 临终捧座自来迎」


今为怜悯一切众生。无明覆心迷于净土。恋
著三界不求往生。六道轮回漂流生死。为斯
颠倒无信凡夫。集诸经论净土法门。勒成三
卷。令彼见闻回心修学。上尽一形下沾十念。
必定往生高升净刹。化身清净永断胞胎。见
佛闻经刹那成圣。神通自在随意卷舒。供佛
他方往来一念。地居不退入圣行流。三昧现
前菩提速證。令有智者见倍倾心。遣愚昧者
知而息诤。凡夫垢重贪爱昏迷。不了此身四
大虚假。脓血不净和合共成。莹饰涂摩便生
保重。三毒驱策造罪恣情。不虑泥犁猛苦长
劫。耽荒五欲醉饮六尘。但事奢华讵知回向。
卷一 第 1236b 页 T85-1236.png
临终苦逼方始归依。纵欲虔诚注心何地。荒
忙失志无法可凭。甘入三涂无希救护。可伤
可念。顽骇凡夫平生放逸不亲善友。临终始
悔无趣无归。今为此等无信道俗。成立净土
教。令念佛信而回向。夫立宗者。先破后立。何
以故。若不摧邪难以显正。所以初卷先叙异
见。以教及理逐遣知非。次第二卷广引圣教。
成立净土念佛正宗。次第三卷会释诸教古
今疑滞。校量诸行出离迟疾。然于佛法生异
见者。或有出家在家男女四众。惧生死苦厌
恶俗尘。或住山间或依聚落。或居寺舍或复
在家。展转相传教人看净。昼则恣情睡眠。夜
乃暂时系念。见世空寂都无一物。将为究竟
言。一切诸法。犹如龟毛。亦如兔角。本无有
体。谁当生灭。无善可修无恶可断。心所取相
及以经佛。尽当远离。但令内心安住空中。知
世虚妄万法都无。虽是凡夫能如是解。此即
是佛。已證禅定。已断生死。不受后有。何劳勤
苦。远觅世尊。亦不假念佛诵经为出离因。即
此禅定。是无为法。是可修法。是可修法。是速疾法。是出
离因。除此之外诸馀行门。悉皆虚妄。即如念
佛诵经求生净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乃至
智慧。写经造像建立塔庙。恭敬礼拜孝养父
母。奉事师长等。是生死因非解脱因。何以故。
见善可修见恶可断。涅槃可欣生死可厌。誓
断生死誓證菩提。悉皆动念心有所得。著相
修习虚妄分别。是有为法。是生死法。虽复勤
修。不免流浪者。余颇寻三藏。推求事理。观彼
向来。禅师所见错谬弥甚。违经反理乖背佛
卷一 第 1236c 页 T85-1236.png
意。岂有凡夫但住空门。不断不修懈怠懒堕。
而得解脱者哉。问曰。向言观空违圣教者。未
审与何经教而有相违。答曰。即如无上依经
上卷云。复有增上慢人。在正法中。观空生于
有无二见。是真空者。直向无上菩提。一道净
解脱门。如是显了开示正说。于中生空见。我
说不可治。阿难。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
我不惊怪亦不毁訾。增上慢人执著空见。如
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又涅槃经第七
云。苦灭圣谛者。若有多修习学空法。是为不
善。何以故。灭一切法故。坏于如来真法藏故。
作是修学。是名修空。非苦灭谛。修苦灭者。逆
于一切诸外道等。若言修空是灭谛者。一切
外道亦修空法。应有灭谛。若有说言。有如来
藏虽不可见。若能灭除一切烦恼。尔乃得入。
若发此心。一念因缘。于诸法中。而得自在。若
有修习如来密藏。无我空寂。如是之人。于无
量世。在生死中。流转受苦。又维摩经第一
云。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
若于得见佛。难得禅定。难得解脱难得出离。
缘此艰难。无上慈父。殷勤示诲。殷勤教诫。此
是秽土。此是牢狱。此是火宅。无乐有苦。佛世
难遇苦。正法难闻苦。禅定难得苦。圣果难證
苦。邪见眷属苦。老病死逼苦。三涂罪报苦。怨
家强会苦。王官逼迫苦。名利驱驰苦。求不随
意苦。衣食贫乏苦。更相系缚苦。常忧不活苦。
恒惧恶名苦。贪生畏死苦。六道轮回苦。有如
是等无量苦。聚逼切身。心宜应厌离。专求西
方阿弥陀佛国。然彼佛国。无苦有乐。无三恶
卷一 第 1237a 页 T85-1237.png
趣乐超过八难乐。永断轮回乐。老病死无乐。
常见诸佛乐。听闻正法乐。随闻悟解乐。超凡
證圣乐。入诸禅定乐。神通自在乐。游历十方
乐。圣众共往乐。供养诸佛乐。所须应念乐。一
生不退乐。菩萨眷属乐。随形化生乐。永断生
死乐。證大菩提乐。有如是等无量快乐。应当
欣乐。发愿往生。愚痴众生。不知恩德。反生
诽谤。毁訾不信。爱著三界。六道轮回。不乐
往生。安乐。


为理。若执己见。不依圣教。言无为法许可修
习有增益者。即无为法。便有生灭。何以故。许
有增益故。夫有增益者。皆有生灭。许有生灭。
便同有为。亦是虚妄。若许虚妄。便违圣教。及
害己宗。若不许者。与理相违。何以故。自许无
为有生灭等故。又六度三学皆是有为。禅定
即是六度三学随一所摄。如何确执是无为
耶。进退徵诘。逃窜无处。无明厚重。我慢山
高。执自己见。强违理教。一何迷昧。但学坐
者。无问道俗。心多闇塞。触徒抵滞。不闲圣
教。语多疏失。确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
彼禅定菩提四智等。有为之法。并是无为。凝
然常住。却说无为常住之法。许可修习体有
增益。若如此者。无为之法便成有为。有为之
法翻作无为。此即说无为。有说有为。无常与
无常。并被回换。执此谬解。以之为正。纵引圣
教。晓彼迷情。令归正理。反生诽谤。亦不信
受。譬如迷人随自迷意。东西南北并皆回换。
然不迷者。怜悯彼故。方便告语。如汝所见。东
卷一 第 1237b 页 T85-1237.png
西南北。迷心故尔。非正知也。迷人闻已。倍生
忿怒。汝自迷乱。不辨东西。却冤于我。迷彼南
北。不以为得。翻以为失。不领好心。便成诤
论。今时道俗亦复如是。怖畏生死。各求出离。
迷一生路。弃而不修。倾心迂回。长劫路中。系
念观空。苟偷朝夕。众迷共执。以为捷径。不
知更有。方便要津。贫道自至。伤悯彼故。开张
捷路。净土要门。指示西方。令其趣入区分法
相。不令混杂。刊定是非。摧邪显正。愚人闻
者。倍益瞋心。智者见之。故应回向。先闻。正
法者。邪法不能动其心。先染邪法者。正法卒
难令彼信。各怀我见。朋附执心。熏习所师。不
肯回向。如龟藏六。护惜瑕疵。但见他非。不
思己过。佛法一味。应无彼此。因行万差。那无
迟疾。得胜即须。舍劣遇疾。宜应弃迟固执不
移。岂免生死。祇如有为无为。有漏无漏。定与
非定。可修不修。證与非證。凡与非凡。迟之与
疾。义理分明。尚未能了。


地。变现自在。寿命长短。延促随意。六者漏尽
通。他方此界一切众生。及自己身。断诸惑漏。
品数多少。證果地位。于一念顷。悉皆具知。无
有错谬。此六通即是定果。然今道俗言已證
者。未委證何禅定。若證有漏定者除漏尽通。
得馀五通。若證无漏定者。应得六通。故法华
经第一偈云。又见菩萨。常处空闲。深修禅定。
得五神通。圣教明文必不虚说。自禅门东流。
未曾闻有證五通者。况六通耶。通义尚未能
了。焉知。禅定證与非證。但行欺诈。谤无净
卷一 第 1237c 页 T85-1237.png
土。轻蔑圣教。埋没世尊。显扬己德。阐提无
信。何异此也。夫求禅定。先持斋戒。斋戒为
因。方能引定。故月灯三昧经第一偈云。

「 功用无量乃得成
 若深观此能得定
 无物能将此定来
 必由净戒之所起」


然坐禅者。于彼斋戒。心全慢缓。多分不持。以
何为因。而得禅定。何以得知。学坐之人。不持
斋戒。以现量知。非比知也。出家者。过中药
食。种数千般。恣情尽足。在家者。三时饱食。
持斋何在。酒通药分。熏秽令补。病服鸟残。及
自死者。净戒安存。以此理推。不持斋戒。但
养见身。讵修来报。口虽说空。行在有中。以
法训人即言。万事皆空。及至自身。一切皆有。
不能亡躯。徇道斋戒。一时日夜。资持唯愁不
活此。乃行参尘俗。沙门之义远矣。幸有智
者。见而思之。弃彼迷徒。应随达者。又禅定
者。上人之法。实未證得。言已得者。若约戒
结。罪犯波罗夷。据经论。重堕增上慢。然今
坐者。多犯此罪。何以故。师资互赞皆云。已得
已證故。复言坐者。即于此身。證悟圣果。永断
生死。更不受生。禅师错失。事在于此。非但
陷他。亦成自累。又诸禅师。劝诸道俗。自内
求佛。不假外佛。为善知识者。亦应不假禅师
教导。自解看心。然禅师者。即是凡夫。都无
證解。令诸道俗奔波奉事。爱过父母。悲泣雨
泪。舍命求乞。一言何不令内求遣外求耶。设
使得者。浮浅之言。不足可观。


湛然常住。而无生灭。初役可得。禅师亦说。
卷一 第 1238a 页 T85-1238.png
一切虚妄。空无一物。与彼外道空见何殊。又
复说言。学无生观者。尽此一生。更不受生。然
此与彼断见外道计执何异。复说一切诸法
真如体一。湛然常住。不生不灭。无有初念
后念可得。此即与彼常见外道见解何别。受
佛依荫。不思报思。厌佛嫌经。不念不诵。此
即善星不异。调达何殊。缘斯僻见。害于正
法。忝为佛子。那不雌黄。乐求解脱。见佛闻
法者。净土行门最为捷速。爱著三界。不求解
脱者。随分安心以度时日。幸有智者思之察
之。随所乐欲简而行之。禅师又云。念佛生净
土者。著相修习。是虚妄法。非成佛因者。窃为
未可生死。心中出此粗言。非顺圣教。如大
宝积经第十七云。若有众生。发菩提心。专念
无量寿佛。及修诸善。回向愿生。是人临终。无
量寿佛与比丘众。迎生彼国。得不退转。当證
无上正等菩提。大无量寿经上卷云。一向专
念无量寿佛。少.多修善。奉持斋戒。乃至其人
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
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
国。住不退转。阿弥陀经云。舍利弗。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
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
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
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
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乃至若有人。已
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
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观无量寿佛
经下文云。善界子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
卷一 第 1238b 页 T85-1238.png
名。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
者。当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
家。此等经文。皆云。念佛往生净土。当成正
觉。如何禅师。判为虚妄。非成佛因。岂不与
此诸教相违。法华经第一方便品下偈云。

「 我记如是人
 来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
 修持净戒故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华严经六十二云。令安住力。念佛门。令入如
来十力中故。观佛三昧经第一云。佛告父王。
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以是心故。能得三种菩
提之根。观佛三昧经第九云。释迦牟尼佛。弥
勒菩萨。过去于彼旃檀佛所。修行念佛三昧。
今乃成佛。又观佛三昧第十云。行念佛者。如
大力士挽心王锁断到慧彼岸。文殊波若经
下卷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
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
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
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
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
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差别。皆乘一如。成
最正觉。如是等文。诚證非一。皆云。念佛是菩
提因。何忽专辄以凡情见解。违诸圣教。说为
虚妄。非成佛因。一何孟浪。禅师复言。读诵大
乘经典。著相虚妄。非成佛因者。此无义言。甚
于猛火。焚烧佛法。害人善根。众生眼目。从冥
入冥。长养三涂。断灭佛种。忝为种子。闻此粗
言。那不痛切。彻于心髓。引经救义。挫彼邪
卷一 第 1238c 页 T85-1238.png
徒。立破成败。须关典诰。所以广引圣教。示彼
迷人。信若不生。诚死难救。请诸禅师。侧耳细
听。诸教定量。皆世尊语。无虚妄说。即如金刚
波若经云。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
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乃至若复有人。于此
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
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下文又云。若有
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
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
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
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
能听受。为人解说。准此经文。不肯读诵。听闻
解说。默然坐者。是乐小法人。著我见人见。众
生见寿者见也。又云。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
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
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
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
槃经第六云。譬如沙弥虽未具戒。即堕僧数。
善男子。若有众生。发心始学人。涅槃经书。
持读诵。亦复如是。虽未具足位阶十住。则已
堕于十住数中。或有众生。是佛弟子。或非弟
子。若因恐怖。或因利养。听受具经。乃至一
偈。闻已不谤。当知。是人则为已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又云。若有能听如是经者。即不
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其所愿。悉
能成就。如我今日所可宣说。又涅槃经说。雪
山童子。为求半偈。舍所爱身。以喂罗刹。以此
卷一 第 1239a 页 T85-1239.png
为因。乃致作佛。佛报恩经第二云。转轮圣王。
为求半偈。剜身千灯。缘此胜因。乃致作佛。佛
报恩经第七云。菩萨勤求十二部经。所以者
何。念佛重恩。为欲流布诸佛正法。为欲增长
诸佛法故。为令世间信佛法故。为令一切无
量众生悉得无上菩提故。金光明经第八云。
是诸众生听斯经者。于未来世。无量百千俱
胝那庾多劫。天上人中。常受胜乐。得遇诸佛。
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光明经第九
偈云。

「 昔时宝积大法师
 为彼善生说妙法
 因彼开演经王故
 东方见成不动佛
 我昔闻经随喜善
 所获福聚量难知
 由斯福故證菩提
 获得法身真妙智」


金光明经第十云。汝等能于如是经王。虔诚
流布。乃至于我般涅槃后。不令散灭。即是无
上菩提正因。法华经第三云。若声闻辟支佛。
及诸菩萨。信是十六菩萨所说经法。受持不
毁者。是人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
来之慧。法华经第四偈云。

「 其有欲疾得
 一切种智慧
 当受持是经」



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
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
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回向心。
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
国土。乃至十善道。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
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
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
卷一 第 1239b 页 T85-1239.png
众生。来生其国。华严经第十三云。尔时文殊
师利菩萨。问智首菩萨言。佛子。于佛法中。智
为上首如来。何故。或为众生。赞叹布施。或赞
持戒。或赞堪忍。或赞精进。或赞禅定。或赞智
慧。或复赞叹。慈悲喜舍。而终无有。唯以一
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时
智首菩萨以颂答曰。

「 佛子甚希有
 能知众生心
 如仁所问义
 谛听我言说
 过去未来世
 现在诸导师
 无有说一法
 而得于道者
 佛知众生心
 性分各不同
 随其所应度
 如是而说法
 悭者为赞施
 毁禁者赞戒
 多瞋为赞忍
 好懈赞精进
 乱意赞禅定
 愚痴赞智慧
 怒害赞大悲
 忧戚为赞喜
 曲心赞叹舍
 如是次第修
 渐具诸佛法
 如先立基堵
 而后造宫室
 施戒亦复然
 菩萨众行本
 譬如建城郭
 为护诸人众
 忍进亦如是
 防护诸菩萨
 譬如大力王
 率土咸戴仰
 定慧亦如是
 菩萨所依赖
 亦如转轮王
 能与一切乐
 四等亦如是
 与诸菩萨乐」


如是等经。广说诸行。是成佛因。非但六度。如
何禅师。确执禅定。成佛正因。非馀度耶。然诸
圣教说智胜。成佛正因。馀皆助缘。即如华严
经第十三云。文殊师利问智首菩萨言。佛子。
于佛法中。智为上首。大无量寿经上卷偈云。

「 布施调意
 戒忍精进
 如是三昧
 智为上首」


进此经文。智为第一。如何偏赞禅定为胜。故
博学者辩才无碍。寡闻者辞理俱滞。何不摧
卷一 第 1239c 页 T85-1239.png
伏人我听所。未闻屈节于师。咨量未悟。贡高
我慢。不肯禀承。空腹高心发言违教。于人无
耻邪不愧佛。然诸禅师。不顾圣教。胸臆自断。
不可依信。禅师复言。造像有为功德。非成佛
因者。此亦非理。违圣教量。佛有诚言。备在
诸经。殷勤称赞。造像功德。灭过现殃。来成正
觉。如何卒暴。违佛言教。不许为因證菩提耶。
问曰。若能为因感菩提果。凭何典诰而得知
耶。答曰。诸经总说。略引二部。證成此义。即
如造像经上卷云。若复有人。能于我法。未灭
尽来。造佛像者。于弥勒初会。皆得解脱。若有
众生非但为己。而求出离。为欲得无上菩提。
造佛像者。当知。此则为三十二相之因。能令
其人速致作佛。造像经下卷复云。尔时弥勒
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于佛法
中。犯波罗夷。不名为生。或复有人。作斯罪
已。发心忆念诸佛功德。而造佛像。于佛法中。
得再生否。又于今生第二第三第四生中。获
證法否。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譬如有人。身
被五缚。若得解脱。如鸟出网。至无碍处。此人
亦尔。若发信心念佛功德。而造佛像。一切业
障。皆得消除。于生死中。速出无碍。弥勒。当
知。乘有三种。所谓声闻乘。独觉乘。及以佛
乘。此人随于何乘。而起愿乐。即于此乘。而得
解脱。若但为成佛。不求馀报。虽有业障。而得
速灭。虽在生死。而无苦难。乃至当證无上
菩提。获清净土。具诸相好。所得寿命。常住
无尽。下文又云。善男子。假使如前。微尘等
数。舍利弗等。所有智慧。不及如来一念之智。
卷一 第 1240a 页 T85-1240.png
何以故。如来于念念中。常能出现过前尘数
三昧解脱陀罗尼等。种种无量胜功德故。诸
佛功德。一切声闻。辟支佛。于其名字。亦不能
知。是故若有清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业障。
莫不除灭。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当成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拔众生一切苦恼。法
华经第一方便品下偈云。

「 若人为佛故
 建立诸形像
 刻雕成众相
 皆已成佛道
 或以七宝成
 鍮石赤白铜
 白镴及铅锡
 铁木及与泥
 或以胶漆布
 严饰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彩画作佛像
 百福庄严相
 自作若使人
 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戏
 若草木及笔
 或以指爪甲
 而画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
 渐渐积功德
 具足大悲心
 皆已成佛道」


若欲具引诸经。恐烦纸墨。依斯两教。足明优
劣。故知。信心造像。功德无涯。剋證菩提。断
除诸难。依经敬造。必至涅槃。若取谬言。婴缠
生死。比未闻教。轻佛重人。今见经文。那不回
向。禅师复言。书写经律。著相虚妄。非成佛因
者。此语非善。违害圣教。欲陷众生。堕邪见
网。必其书写。有损无益者。何故世尊苦劝众
生。剥皮折骨。令写经律。菩萨戒云。若佛子。
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
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佛戒。树皮
谷纸。绢素竹帛。亦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
香华。一切杂宝。为箱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
养者。犯轻垢罪。下文又云。若佛子。皆以信心
受戒者。若国王王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
卷一 第 1240b 页 T85-1240.png
贵。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
子。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
经律立统。制众安籍。记僧比丘。菩萨地立。白
衣高座。广行非法。如兵奴之法。而菩萨正应
受一切人供养。而反为官走。使非法非律。若
国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宝之
罪。而作破法者。犯轻垢罪。准此两节戒文。若
不剥皮刺血书写经律。犯轻垢罪。制不令书。
亦犯轻垢罪。故知。信心书写。当祈解脱。与
作碍缘。必招来苦。法华经第四法师品云。若
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
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缨络末
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
敬。是人一切世间。应所瞻奉。应以如来供养。
而供养之。当知。此人。


相既不殊。还同虚妄。由此理故。为證菩提。所
修诸行。虽皆取相。而非虚妄。必能为因。證涅
槃。故不同妄情。计度分别。我我所执。颠倒虚
妄。问曰。修菩萨行。虽皆取相。必能为因。而
非妄者。何故。金刚波若楞伽等经云。凡所有
相。皆是虚妄。今言有相非虚妄者。与此圣教。
岂不相违。答曰。诸圣教中。说虚妄者。有其四
义。第一理事相对说虚妄。第二生死离系因
果相对说虚妄。第三凡圣相对说虚妄。第四
有无相对说虚妄。第一理事相对说虚妄者。
理真事妄。何以故。理即圆成实性。无为法故。
凝然常故。无去来故。无增减故。无生灭故。体
坚实故。无变易故。事即依他起性。有为法故。
卷一 第 1240c 页 T85-1240.png
缘生法故。有增减故。有生灭故。如坏幻故。有
变易故。所以将事望理。理真事妄。此即有体
虚妄。非如兔角。第二生死离系因果相对说
虚妄者。离系因果真。生死因果妄。何以故。因
真故果真。因妄故果妄。因果相感法尔。如是
生死果妄。离系果真。何以故。生死果报。轮回
不定。得失无恒。离系之果。得而不失。證而无
退。无恒故妄。无退故真。所以因随于果。真妄
必同。果从于因。理齐虚实。若将生死。望于离
系。生死因果。虽有体而虚妄。离系因果。绝羁
锁而故实。离系果者。即菩提涅槃。更无别物。
果唯无漏。因通有漏。菩萨有二。顿渐别故。顿
悟菩萨地前有漏渐通无漏。七地已前通漏
无漏。八地已去无漏相续。第三凡圣相对说
虚妄者。凡妄圣真。何以故。凡夫颠倒。不能了
知常与无常。生死涅槃。青黄赤白。男女等法。
本无名字。随世假立。迷情计实。寻名执著。强
生分别。境分违顺。便有憎爱。二心而起。无量
烦恼。随二心生。无明厚重。不了假名。依之执
实。造生死业。菩萨不尔。远离颠倒。了达一
切。常与无常。生死涅槃。青黄赤白。男女等
法。本来无名。欲起言说。呼召诸法。随顺世
俗。假立名字。了知名法。互不相属。何以故。
一切诸法。离于言论。说不及故。但为遮诠假
立名目。今知彼此。而无杂乱。炽然说法。度
脱众生。广立名目。开张善恶。指有涅槃。今厌
生死。劝遣精进。断恶修善。知立假名。表诠诸
法。依名取解。而无封执。封执既无。憎爱不
生。烦恼不有。烦恼既亡。虚妄心断。虚妄心
卷一 第 1241a 页 T85-1241.png
息。名之为圣。所以将凡望圣。凡见虚妄。非圣
所解。同凡所见。亦虚妄也。经言。虚妄但约
妄心。以心妄见。不称境知。说彼妄见。名为虚
妄。不可令彼一切诸法。随妄见心总皆虚妄。
若言诸法定随妄心虚妄无者。妄心疑杌为
人鬼。杌非虚妄。彼既不尔。此云何然。故知。
不可以心妄故令境皆妄。第四有无相对说虚
妄者。无妄有真。何以故。无即遍计所执性。有
即依他起性。然依他起法。缘生幻有。法从缘
生。缘从法有。缘法和合。可有形段。可有作
用。而知有物。即如遍计所执之我。空无有物。
依彼五蕴迷情妄执。计有实我。异于五蕴。别
有体性。然此我体。无非妄计。无有作用。形段
可知。因兹妄执。增诸惑业。忧悲苦恼。从此
而生。譬如迷绳。妄生蛇想。蛇无是妄。绳有故
真。依他况绳。我类于蛇。我体空无。无故虚
妄。依他法有。有如幻有。然诸圣教说虚妄
者。不过此四。智者寻文。宜识经意。虚妄言
宽有无俱遍。各据一义。与教何违。若言世尊
说诸有为。定如空华。无有一物名虚妄者。虚
妄无法。非解脱因。如何世尊。敕诸弟子。勤
修六度。万行妙因。当證菩提涅槃之果。岂有
智者。赞乾闼婆城。坚实高妙。复劝诸人。以
兔角为梯。而可举陟者哉。由此理故。虽是凡
夫。发菩提心。行菩萨行。誓断生死。趣大菩
提。所修诸行。虽然有漏。著相修习。是实是
正。有体虚妄。非如龟毛。空无一物。说为虚
妄。若能如是解经意者。常行于相。相不能碍。
速出生死。速得解脱。迷情局执。于教不通。虽
卷一 第 1241b 页 T85-1241.png
求离相。恒被相拘。欲求解脱。反沈生死。良为
禅师。不乐多闻。见解浮浅。执心有在。迷昧圣
言。虽复勤苦。专求出离。于彼行门。不了迟
疾。妄与非妄。有之与无。邪之与正。假使修
行。无利勤苦。故涅槃经云。譬如有人乘船游
戏。琉璃宝珠。堕落深水。众人竞取。各得瓦
石。谓为真实。便生欢喜。若有人说。汝所得
者。悉是瓦石。琉璃宝珠。现在水下。亦不信
受。然诸禅师。亦复如是。共传虚伪邪僻之
法。谓为真实。各自保爱。欢喜而行。若有智
者。依诸圣教。为说佛法。真实禅定。修学行
门。毁而不信。弃闻思修三慧善心。取无记
心。不断不修。以为真实。此即谬中之谬。无过
此也。何以故。夫无记者。非善非恶。中庸之
心。不从分别。思虑而起。随逐因缘。任运转
故。体性羸劣。不能为因。感三有果。况彼解
脱出世妙果。而能證耶。闻思修慧。解脱正因。
何不安住。自利利他。展转相传。住无记心。确
执不移。岂不谬乎。如来法门八万四千。随宜
为说。散在诸教。无智懈怠。不能遍览。执自愚
见。以为究竟。迷昧捷径。迂路倾心。三界往
来。不求见佛。哀哉可悯。颠倒众生。岂有远离
诸佛如来。得成佛耶。或有一类男女道俗。于
彼净土。都不信有。但令心净。此间即是。何处
别有西方净土。奇哉罪业。不信圣教。岂佛世
尊虚妄说耶。然菩提道八万四千。其中要妙。
省功易成。速得见佛。速出生死。速得禅定。速
得解脱。速得神通。速得圣果。速得自在。速遍
十方。供养诸佛。现大神变。遍十方界。随形六
卷一 第 1241c 页 T85-1241.png
道。救摄众生。有进无退。万行速圆速成佛
者。唯有净土一门。尽此一形。专心修学。愿
生彼国。如是等法。悉皆咸就。何以得知。得生
净土。如是等法。悉皆成就。观无量寿佛经。上
品上生文中说云行者自见其身。坐金刚台。
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即悟无生
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
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
尼门。以此文證得而非谬。祇如坐禅习定久
受勤苦。经历多劫。难行苦行。难得成就。退多
进少。难得见佛。难得禅定。难得解脱。难得
出难。缘去疑难。无上慈父殷勤示诲。殷勤
教诫。此是秽土。此是牢狱。此是火宅。无乐有
苦。佛世难遇苦。正法难闻苦。禅定难得苦。圣
果难證苦。邪恶眷属苦。老病死逼苦。三涂罪
报苦。怨家强会苦。王官逼迫苦。名利驱驰
苦。求不随意苦。衣食贫乏苦。更相系缚苦。常
忧不活苦。恒惧恶名苦。贪生畏死苦。六道轮
回苦。有如是等无量苦聚。逼功身心。宜应厌
离。寻求西方阿弥陀佛国。然彼佛国无苦有
乐。无三恶趣乐。超过八难乐。永断轮回乐。老
病死无乐。常见诸佛乐。听闻正法乐。随闻悟
解乐。超凡證圣乐。入诸禅定乐。神通自在
乐。游历十方乐。圣众共往乐。供养诸佛乐。所
须应念乐。一生不退乐。菩萨眷属乐。随形化
生乐。永断生死乐。證大菩提乐。有如是等无
量快乐。应当欣乐。发愿往生。愚痴众生不知
恩德。反生诽谤。毁呰不信。爱著三界。六道
轮回。不乐往生安乐世界。或有发心。厌生死
卷一 第 1242a 页 T85-1242.png
苦。速求解脱。不遇善友。于净土门。多怀犹
豫。不能决定。专心趣向。随逐众迷。观空拨
有。苟偷朝夕。循环火宅。任性沈浮。今为此等
无归趣者。迷谬执者。不信净土者。犹豫不决
者。搜扬圣教。采撮要妙。念佛法门。鸠集一
处。令彼见闻。总皆回彼。无信者令信。迷谬者
令悟。无归者有归不决者令决。若能回向愿
生净土者。端身正向。西方净土。系心于彼阿
弥陀佛。念念相续。称彼名号。行住坐卧。常
须称念。兼念观世音菩萨。诵观无量寿佛经。
及阿弥陀经。每日一遍。酒肉熏辛。以死为
期。断而不食。药分不通。奉持斋戒。清净三
业。念佛诵经。回向愿求。上品上生。尽此一
形。必定往生。超升净刹。顿舍流浪。三界长
辞。禅定神通。生便即得。一念之顷。遍十方
界。所过国土。历事诸佛。经百万亿。供养事
讫。与恒沙众。瞬息之间。还至本土。日日如
是。乃至成佛。若大悲方便。化导群生。能于
一念。分身遍往十方世界。随彼所宜。现身说
法。令得解脱。问曰。阿弥陀经唯言。念佛得生
净土。何故。今者兼令诵经。及念二大菩萨。方
得往生。答曰。阿弥陀经。但令念佛。得生净
土。不开九品。行业差别。今依观经。位分三
辈。行开九品。上品上生。必须持戒。念佛诵
经。并念菩萨所以。观经上品上生文中说云。
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受持读诵大
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
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
生。六念者。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
卷一 第 1242b 页 T85-1242.png
四者念施。五者念戒。六者念天。今念观音势
至。即是菩萨。圣僧准此经文。上品上生。要
须念佛。诵经并念菩萨。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若不断酒肉熏辛。命终之后。必堕地狱。人身
尚失。况乎净土。故楞伽经第八。遮食肉品
云。是故大慧。我见一切诸众生等。犹如一
子。云何而听以肉为食。亦不随喜。何况自食。
大慧。如是一切葱韭蒜薤。臭秽不净。能障圣
道。亦障世间人天净处。何况诸佛净土果报。
酒亦如是能障圣道能损善业。能生诸过。是
故大慧。求圣道者。酒肉葱韭及蒜薤等。能熏
之味。悉不应食。下偈又云。

「 为利杀众生
 为肉追钱财
 彼二人恶业
 死堕叫唤狱」


菩萨戒又云。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
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
无手。何况自饮。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
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
教人饮者。犯轻垢罪。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
生肉不得食。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
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
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肉者。犯轻垢
罪。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
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
轻垢罪。准此经戒。饮酒食肉。及以熏辛。必
坠三涂。人身不复。何况净土出世妙果。而可
得耶。故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