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第 804c 页
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十
楚衡云峰沙门 智祥 集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品节云。此品意以法华三昧。始觉因圆。妙契果海。
逆流而出。现十法界身云。无思而应。所谓圣种类
身。一时俱现。乃得种类俱生无作意生身之象也。
由永灭根本无明。镜智显现。故曰普门示现。良以
大士初因如幻闻熏金刚三昧力。故得生灭灭寂
灭现。超越世出世间。上同慈力下合悲仰。能以一
身普应一切。获三种妙用。所以有三十二应十四
无畏十九说法。七难二求。无不感应。此见妙行圆
满法华三昧之功德成就。妙极于此。故以三种意
生身證行成德也。圣旨昭然。深观可见。然而妙行
虽圆。诚恐行人馀习缘影难尽。则又说三种加持。
乃可克成妙果。故次以三品终焉。天台引别行玄
云。观世音者。西土正音。名阿耶婆娄吉低输。此云
观世音。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正性。察其本末。
故称观也。世音。是所观之境。万像流动。隔别不同。
类音殊唱。俱蒙离苦。菩萨弘慈。一时普救。皆令解
脱。故曰观世音。此即境智双举。能所合标也。普门
者。普是遍义。门曰能通。用一实相。开十普门。无所
卷十 第 805a 页 X32-0805.png
障碍故称普门。此总释也。别释有通别二种。通有
十双。别有五只。十双者。一人法为名。此品有两翻
问答。人即观世音。依前问答而名也。法即普门。依
后问答而立也。二以慈悲为名。观世音者。即大悲
拔苦。依前问答。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普门者。大
慈与乐。依后问答。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三以福
慧为名。观世音者。智慧庄严。智能断惑。如明时无
暗。普门者福德庄严福能转寿。如珠雨宝。故知前
问答应机拔苦。是慧庄严。后问答住首楞严定。普
现色身。是定庄严。四以真应为名。观世音者。观冥
于境。即真身也。普门者。随所应现。即应身也。五以
药珠为名。观世音者。如药王树。遍体愈病也。普门
者。譬如意珠。随意所与也。六以冥显为名。观世音
者。冥作利益。无所见闻。三毒七难。皆离二求。两愿
俱满。普门者。显作利益。目睹三十二身。耳闻十九
尊教也。七以权实为名。观世音者。随自意照实智
境。普门者。随他意照权智境也。八以本迹为名。观
世音者。不动本际也。普门者。迹任方圆也。九以缘
了为名。观世音者。根本是了因种子。普门者。根本
是缘因种子也。十以智断为名。观世音者。究竟是
智德。普门者。究竟为断德也。经文两翻问答。义含
无尽。略用十双。释品通名。其义如是。别论五只者。
即以观世音普门五字训也。第一。观者亦有多种。
谓析观。体观。次第观。圆观也。析观者。灭色入空。体
十双。别有五只。十双者。一人法为名。此品有两翻
问答。人即观世音。依前问答而名也。法即普门。依
后问答而立也。二以慈悲为名。观世音者。即大悲
拔苦。依前问答。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普门者。大
慈与乐。依后问答。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三以福
慧为名。观世音者。智慧庄严。智能断惑。如明时无
暗。普门者福德庄严福能转寿。如珠雨宝。故知前
问答应机拔苦。是慧庄严。后问答住首楞严定。普
现色身。是定庄严。四以真应为名。观世音者。观冥
于境。即真身也。普门者。随所应现。即应身也。五以
药珠为名。观世音者。如药王树。遍体愈病也。普门
者。譬如意珠。随意所与也。六以冥显为名。观世音
者。冥作利益。无所见闻。三毒七难。皆离二求。两愿
俱满。普门者。显作利益。目睹三十二身。耳闻十九
尊教也。七以权实为名。观世音者。随自意照实智
境。普门者。随他意照权智境也。八以本迹为名。观
世音者。不动本际也。普门者。迹任方圆也。九以缘
了为名。观世音者。根本是了因种子。普门者。根本
是缘因种子也。十以智断为名。观世音者。究竟是
智德。普门者。究竟为断德也。经文两翻问答。义含
无尽。略用十双。释品通名。其义如是。别论五只者。
即以观世音普门五字训也。第一。观者亦有多种。
谓析观。体观。次第观。圆观也。析观者。灭色入空。体
卷十 第 805b 页 X32-0805.png
观者。即色是空。次第观者。从析观乃至圆观。圆观
者。即析观乃至次第观。皆实相也。今拣前三观唯
论圆也。第二。世者亦有多种。谓有为世。无为世。二
边世。不思议世。有为世者。即三界世。无为世者。即
有馀无馀二涅槃世。二边世者。即生死涅槃世。不
思议世者。即实相境。今拣前三。但取不思议也。第
三。音者音即机也。亦有多种。人天机。二乘机。菩萨
机。如来机。人天机者。即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二乘
机者。即厌畏生死。欣尚无为。菩萨机者。即先人后
巳。慈悲仁让。佛机者。一切诸法中。悉以等观入。一
切无为人。一道出生死。今拣前三。唯取佛音机也。
以是因缘故。名观世音。第四。普者周遍也。诸法无
量。若不得普。即是偏法。法若成偏。焉能圆应。略约
十法明普。一慈悲普。二弘誓普。三修行普。四断惑
普。五入法门普。六神通普七方便普。八说法普。九
成就众生普。十供养诸佛普。得此意巳。类一切法。
无不普也。释明十义。广如科注。兹不繁引。第五。门
者从假入空。空通而假壅。从空入假。假通而空壅。
偏通则非普。壅故则非门。中道非空非假。正通实
相。双照二谛。故曰普门。是故此品为普现三昧。化
他流通也。
△三以观音普门示现周遍流通。分三。
一长行。又二。一明两翻问答。复二。一问观世音名。
分二。一当机致请。又二。先经家叙。】
「尔时无尽意菩萨(至)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者。即析观乃至次第观。皆实相也。今拣前三观唯
论圆也。第二。世者亦有多种。谓有为世。无为世。二
边世。不思议世。有为世者。即三界世。无为世者。即
有馀无馀二涅槃世。二边世者。即生死涅槃世。不
思议世者。即实相境。今拣前三。但取不思议也。第
三。音者音即机也。亦有多种。人天机。二乘机。菩萨
机。如来机。人天机者。即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二乘
机者。即厌畏生死。欣尚无为。菩萨机者。即先人后
巳。慈悲仁让。佛机者。一切诸法中。悉以等观入。一
切无为人。一道出生死。今拣前三。唯取佛音机也。
以是因缘故。名观世音。第四。普者周遍也。诸法无
量。若不得普。即是偏法。法若成偏。焉能圆应。略约
十法明普。一慈悲普。二弘誓普。三修行普。四断惑
普。五入法门普。六神通普七方便普。八说法普。九
成就众生普。十供养诸佛普。得此意巳。类一切法。
无不普也。释明十义。广如科注。兹不繁引。第五。门
者从假入空。空通而假壅。从空入假。假通而空壅。
偏通则非普。壅故则非门。中道非空非假。正通实
相。双照二谛。故曰普门。是故此品为普现三昧。化
他流通也。
△三以观音普门示现周遍流通。分三。
一长行。又二。一明两翻问答。复二。一问观世音名。
分二。一当机致请。又二。先经家叙。】
「尔时无尽意菩萨(至)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卷十 第 805c 页 X32-0805.png
【此以无尽意当机者。显前品妙音。虽于神通智慧
无所损减。由往来之意未泯。则意犹有尽。若观音
以圆照三昧。上同下合。现一一形。说一一法。又不
似妙音但说此经。若此经流通。则妙音亦止。故知
普门示现。意无有尽。故当机以无尽意而发问也。
尔时者。即东方之妙音既竟。而西方之观音又发。
正此之时。始见有无尽意从座起也。
△二正兴问。】
「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下有两翻问答。初问观世音。人也。后问普门。法也。
此是初问。观字当作平声读。乃根本智。若作去声。
则属功勋。此为能观。世音乃所观境。智则唯一而
境有万殊。世字。该有情世至正觉世。乃十界正报
音字。即十界众生所发之言音也。音当耳闻。而言
观者。显菩萨不思议力用无根不闻也。以何因缘
者。谓前妙音。故知奉乐供钵。以为因缘。所以得妙
音名。今菩萨名观世音者。观本属眼。宜以对色。世
音乃声。宜乎对耳。今根境既不相侔。未审有何因
缘得是名也。
△二如来详答。分三。一总称名答。又
四。一人数。】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
【此正答因缘也。天台云。十法界机。实是无量。而言
百千万亿者。非谓十界共有此数。盖指一业有如
许人。如一地狱同受一苦。以苦验人。知同一业。以
例诸趣。亦皆如是。故知此数是标同业之意也。此
卷十 第 806a 页 X32-0806.png
举境众机多。以显观深应大。
[△@△]举数处。以若有字。
是不定语。或一人十人百千人。巳至无量人。是其
正意。
△二遭苦。】
「受诸苦恼。」
【○此明现遭苦厄也。自有多苦苦一人。多人受一
苦。一人受多苦。一人受少苦。今言万亿众生。多人
也。受诸苦。多苦也。举多显少。无不来应。
△三称名。】
「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
【此以善恶相带。合为机也。由恶遭苦。因善闻名。大
窾云。一心二字。是脱难之本。正谓摄心一处。便是
观音出现时也。盖菩萨与众生同体。遍在一切众
生心中。菩萨之名。遍在一切众生耳里。但不肯一
心注念。循声流转。却与菩萨。远隔千里。若能一心
称名。则观音不离当处。若百千万亿受苦众生。同
时一心称名。则同时离诸苦恼也。
△四解脱。】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天台云。上闻即称。是机速。今称即验。是应速。皆得
解脱者。即是蒙应利益。皆者。非但于显多机众益。
亦显圆遍之应也。
[△@△]楞严云。一者。由我不自观音
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
脱。即时者。于一心称名无间无断时。四相俱空。不
觉不知。则得观其音声。如从梦觉。菩萨即时显现。
身心相灭。岂不皆得解脱耶。
△二别脱苦答。分三。
一口机应物。又二。一明七难。分七。一大火难。分四。
[△@△]举数处。以若有字。
是不定语。或一人十人百千人。巳至无量人。是其
正意。
△二遭苦。】
「受诸苦恼。」
【○此明现遭苦厄也。自有多苦苦一人。多人受一
苦。一人受多苦。一人受少苦。今言万亿众生。多人
也。受诸苦。多苦也。举多显少。无不来应。
△三称名。】
「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
【此以善恶相带。合为机也。由恶遭苦。因善闻名。大
窾云。一心二字。是脱难之本。正谓摄心一处。便是
观音出现时也。盖菩萨与众生同体。遍在一切众
生心中。菩萨之名。遍在一切众生耳里。但不肯一
心注念。循声流转。却与菩萨。远隔千里。若能一心
称名。则观音不离当处。若百千万亿受苦众生。同
时一心称名。则同时离诸苦恼也。
△四解脱。】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天台云。上闻即称。是机速。今称即验。是应速。皆得
解脱者。即是蒙应利益。皆者。非但于显多机众益。
亦显圆遍之应也。
[△@△]楞严云。一者。由我不自观音
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
脱。即时者。于一心称名无间无断时。四相俱空。不
觉不知。则得观其音声。如从梦觉。菩萨即时显现。
身心相灭。岂不皆得解脱耶。
△二别脱苦答。分三。
一口机应物。又二。一明七难。分七。一大火难。分四。
卷十 第 806b 页 X32-0806.png
一称名。】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
【○此别答中。不出三业应机。今七难是口机。以称
名故。三毒是意机。令常念故。二求是身机。常礼拜
故。
[△@△]若有持者。谓一向持名之人。应无火灾。下出
设遇不烧。乃见持则通灵。所应不虚也。
△二遇苦。】
「设入大火。」
【天台云。此下释诸难。例为三意。一贴文。二举事。三
观行。贴文者。若有设有等。皆不定之辞。馀皆难起。
方始称名。今先举称名。而后遭难者。或前后互说
耳。又或火灾卒暴。须预忆持。不入此难也。二举事
證。晋时谢敷。作观音应验传。载祝长舒。晋元康年
中。于洛阳。为延火所及。草屋下风。岂有免理。由一
心称名。风回火息。邻房亦灭。又僧法力者。于鲁郡
起精舍。从上谷乞麻一车。法力疲极。小卧于空野。
遇火。比觉火势巳及。才举声称观。未及称世音。而
火巳灭。传载非一。姑略引耳。观行释者。火有多种。
果报火。从地狱至初禅。皆有洞然烧炙。无能免者。
业火。通三界。故经云。烧诸善根。无过嗔恚。能破善
根。退上堕下。皆名为火。烦恼火。通三乘。声闻畏三
界如火宅。竞共驰走。趣有馀涅槃。支佛及藏通别
圆菩萨。修道之时。并为五住烦恼之所烧害。若能
称菩萨名。即得解脱。又三火中。果报是事火。眼见
身觉。业与烦恼。但有烧义。通名为火。
△三得脱。】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
【○此别答中。不出三业应机。今七难是口机。以称
名故。三毒是意机。令常念故。二求是身机。常礼拜
故。
[△@△]若有持者。谓一向持名之人。应无火灾。下出
设遇不烧。乃见持则通灵。所应不虚也。
△二遇苦。】
「设入大火。」
【天台云。此下释诸难。例为三意。一贴文。二举事。三
观行。贴文者。若有设有等。皆不定之辞。馀皆难起。
方始称名。今先举称名。而后遭难者。或前后互说
耳。又或火灾卒暴。须预忆持。不入此难也。二举事
證。晋时谢敷。作观音应验传。载祝长舒。晋元康年
中。于洛阳。为延火所及。草屋下风。岂有免理。由一
心称名。风回火息。邻房亦灭。又僧法力者。于鲁郡
起精舍。从上谷乞麻一车。法力疲极。小卧于空野。
遇火。比觉火势巳及。才举声称观。未及称世音。而
火巳灭。传载非一。姑略引耳。观行释者。火有多种。
果报火。从地狱至初禅。皆有洞然烧炙。无能免者。
业火。通三界。故经云。烧诸善根。无过嗔恚。能破善
根。退上堕下。皆名为火。烦恼火。通三乘。声闻畏三
界如火宅。竞共驰走。趣有馀涅槃。支佛及藏通别
圆菩萨。修道之时。并为五住烦恼之所烧害。若能
称菩萨名。即得解脱。又三火中。果报是事火。眼见
身觉。业与烦恼。但有烧义。通名为火。
△三得脱。】
卷十 第 806c 页 X32-0806.png
「火不能烧。」
【不能烧者。由一心称名之时。自心火灭。况一切诸
境。皆从心生。心若不生。妄缘自息。然正当大火猛
𦦨之际。其能相忘于无事之境。不惊不怖。有几人
哉。遇火不烧。斯由菩萨神力及自心念力故也。
△
四明应。】
「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楞严云。二者。知见旋复。以脱尘内伏。故令一切遇
火众生。一心称名。顿免其难。然大火到时。势不可
救。而云不烧者。菩萨威神之力也。
[△@△]更须知火本
属眼。发于所见。境至而神投。自然势也。如见爱则
欲火顿生。见憎而嗔火疾作。若不旋见还明。何由
得灭。
△二大水难。】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天台释。亦有三。一贴文者。遭水是苦。称名是善。即
为机也。得浅处即应也。言大水者。以小水不成难
故。二引證。应验传云。海盐有人溺水。同伴皆沉。此
人称观音。遇得一石。忽然如梦。见两人乘舡唤入。
开眼。果见人舡。及送达岸。人舡俱隐。又僧道问三
人。乘水度孟津。垂半。一人前陷。一人次没。囧进退
冰上。度死无疑。但一心称观世音。脚如踏板。夜遇
赤光。竟得达岸。此皆神力所应也。三观释者。果报
水自地狱以至二禅。无能免者。恶业水通三界。诸
恶破坏善业。悉名恶业波浪。烦恼水亦通三乘。所
卷十 第 807a 页 X32-0807.png
谓烦恼大河。能漂香象。无明所盲。不能得出。声闻
发二三果。名浅处。无学为彼岸。支佛侵习为浅处。
通教正习尽为彼岸。别教断四住惑为浅处。断无
明为彼岸。圆教十信位中六根清净为浅处。入初
住为彼岸。
[△@△]楞严云。三者。观听返入。致令持名众
生。水不能害。然水本属耳。出于所闻。爱则水生。怒
即泪注。菩萨由旋闻声脱。使称名者。无水难也。
△
三罗刹难。】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至)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天台释难亦三。一贴文者。入海求珍。结伴无定。然
亦非独往。今举总数。但曰百千万亿也。为求下。出
其所求之名。以等字。摄诸异宝。必入大海者。以海
为众宝所聚。贤愚经云。田殖百倍。商贾千倍。仕宦
万倍。入海吉还。得无量倍。故必应入海也。
[△@△]假使
者。偶然值遇。未必入海者尽然也。此科应重在黑
风二字。照前水火。此当风难。不然。与彼鬼难。为重
叠矣。大海遇风。甚为可畏。况其风黑。则向往皆迷。
必至于堕鬼国无疑矣。罗刹。乃食人鬼。其畏犹甚。
次下明机。谓正当大怖畏时。于多人中。乃至一人
称名。则一切人俱免斯害。岂不为菩萨威力之所
至哉。独是一人称名。是一人灵显。众感未彰。应何
滥及。然众口虽默。而求救之心必切。心切而神现。
理亦宜然。此亦菩萨不思议大悲所被也。二引證。
外国有百馀入。从师子国。泛海向扶南。遇恶风。堕
发二三果。名浅处。无学为彼岸。支佛侵习为浅处。
通教正习尽为彼岸。别教断四住惑为浅处。断无
明为彼岸。圆教十信位中六根清净为浅处。入初
住为彼岸。
[△@△]楞严云。三者。观听返入。致令持名众
生。水不能害。然水本属耳。出于所闻。爱则水生。怒
即泪注。菩萨由旋闻声脱。使称名者。无水难也。
△
三罗刹难。】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至)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天台释难亦三。一贴文者。入海求珍。结伴无定。然
亦非独往。今举总数。但曰百千万亿也。为求下。出
其所求之名。以等字。摄诸异宝。必入大海者。以海
为众宝所聚。贤愚经云。田殖百倍。商贾千倍。仕宦
万倍。入海吉还。得无量倍。故必应入海也。
[△@△]假使
者。偶然值遇。未必入海者尽然也。此科应重在黑
风二字。照前水火。此当风难。不然。与彼鬼难。为重
叠矣。大海遇风。甚为可畏。况其风黑。则向往皆迷。
必至于堕鬼国无疑矣。罗刹。乃食人鬼。其畏犹甚。
次下明机。谓正当大怖畏时。于多人中。乃至一人
称名。则一切人俱免斯害。岂不为菩萨威力之所
至哉。独是一人称名。是一人灵显。众感未彰。应何
滥及。然众口虽默。而求救之心必切。心切而神现。
理亦宜然。此亦菩萨不思议大悲所被也。二引證。
外国有百馀入。从师子国。泛海向扶南。遇恶风。堕
卷十 第 807b 页 X32-0807.png
鬼国中。俱大怖。称圣号。中有一小乘沙门。不信观
音。鬼遂取沙门食。由是狼狈学称。亦得免虽。三观
释者。不但明世界中风。黑业亦名风。华严云。嫌恨
猛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然。吹诸行商人。堕落恶趣。
果报风至三禅。恶业风通三界。烦恼风通三乘。广
如科注中明。然一称名。俱得脱苦。此见寻声救苦
之实也。楞严云。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
暗。性不能全。既无黑风。即不堕诸鬼国矣。以是下
并上水火。以结答当机所问以何因缘。此谓以是
因缘也。舫(音访)。
△四王者难。】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至)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释王离亦三。一贴文。遭难是苦。称名是善。即机
也。而得解脱。即蒙应也。二引證。应验传云。昔大元
中。彭城有人。被枉为贼。其人本供金像。常纳髻中。
及伏法刀下。但闻金铁声。三斫而颈无伤。询之得
髻中金像颈有三痕。其他不及广引。三观释者。果
报刀杖。从地狱至欲天。恶业刀杖通三界。烦恼刀
杖通三乘。谓凡所修善因。为三毒刀箭。恶业破坏
善心。割断戒皮定肉慧骨微妙心髓等。若能至心
称名。如是刀杖无不解脱。
[△@△]言临当被害。正当戮
时。乃能所境对。一称名而刀段段坏。即能所消忘
也。楞严云。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使
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神力所致
也。
△五恶鬼难。】
音。鬼遂取沙门食。由是狼狈学称。亦得免虽。三观
释者。不但明世界中风。黑业亦名风。华严云。嫌恨
猛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然。吹诸行商人。堕落恶趣。
果报风至三禅。恶业风通三界。烦恼风通三乘。广
如科注中明。然一称名。俱得脱苦。此见寻声救苦
之实也。楞严云。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
暗。性不能全。既无黑风。即不堕诸鬼国矣。以是下
并上水火。以结答当机所问以何因缘。此谓以是
因缘也。舫(音访)。
△四王者难。】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至)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释王离亦三。一贴文。遭难是苦。称名是善。即机
也。而得解脱。即蒙应也。二引證。应验传云。昔大元
中。彭城有人。被枉为贼。其人本供金像。常纳髻中。
及伏法刀下。但闻金铁声。三斫而颈无伤。询之得
髻中金像颈有三痕。其他不及广引。三观释者。果
报刀杖。从地狱至欲天。恶业刀杖通三界。烦恼刀
杖通三乘。谓凡所修善因。为三毒刀箭。恶业破坏
善心。割断戒皮定肉慧骨微妙心髓等。若能至心
称名。如是刀杖无不解脱。
[△@△]言临当被害。正当戮
时。乃能所境对。一称名而刀段段坏。即能所消忘
也。楞严云。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使
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神力所致
也。
△五恶鬼难。】
卷十 第 807c 页 X32-0807.png
「若三千大千国土(至)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释鬼难亦三。一贴文。若三千下。标处。欲来下。明
遭难是苦。闻其下。称名是善。此即机也。鬼不能害。
是蒙应也。
○前言漂堕是人入鬼国。此言欲来恼
人。是鬼到人。所言大千满中俱鬼。而亦实有事也。
不见教中道。娑婆世界有插针不入的鬼。但人能
称名。鬼心即灭。岂不如红炉之点雪耶。二引證。上
罗刹难中。巳彰其事。兹不繁叙。三观释者。若果报
鬼。自地狱至天宫。皆有此难。如地狱中。有大力鬼。
恼诸罪人。饿鬼中。有恶鬼害诸小鬼。畜生中。有恶
鬼食啖。天中。如阿含经云。有大力鬼。坐帝释床。帝
释大嗔。鬼光亦炽等。恶业鬼通三界。如贪嗔痴俱
是鬼义。烦恼鬼通三乘。如谓见心为男鬼。爱心为
女鬼。见使历三界有八十八。爱即思也。有八十一。
其大千满中俱鬼。亦不虚也。二乘人有斯鬼难。菩
萨有无明鬼。愚痴罗刹等。若能至心念菩萨名。无
不解脱。楞严云。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
生鬼不能害。使持名者。得益之时。不唯不敢加害。
即欲以恶眼偏视。亦不敢也。
△六枷锁难。】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至)皆悉断壤即得解脱。」
【○释枷锁难亦三。一贴文。设复下。先标有罪无罪。
杻械下。明遭难是苦。称观音下。称名是善。此为机
也。皆悉断坏等。明应也。有罪无罪者。或实有罪。或
果无罪。又或推检未定。皆被囚执也。
[△@△]无罪者当
卷十 第 808a 页 X32-0808.png
然。有罪者亦免。何也。此明圣心平等。本以救囚执
为应。不论罪之有无也。在手名杻。在脚名械。在颈
名枷。连身名锁。此则三木一铁之名。系即系碍。检
是封检。系未必检。检必被系也。系而被检。忧怖亦
深。若能称名者。重关自开。铁木易坏矣。二引證。应
验传云。盖护山阳人。系狱应死。三日三夜。心无间
息。即眼见观音放光照之。锁脱门开。寻光而去。行
二十里。其光乃息。三观释。一果报枷锁。三途及人
不言可知。修罗亦有五缚。唯北洲及天上。自无此
难。二恶业枷锁。若人修习善法。被恶业覆心。使善
法败坏。即为恶业所缚。于三界中。无由解脱。三烦
恼枷锁。三乘人未至究竟。皆为烦恼所缚。不得自
在。若能至心念菩萨名。而一切枷锁无不解脱。楞
严云。七者。音性圆消。离诸尘妄。妄尘既离。夫复何
系。所以令持名者得解脱也。
△七怨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至)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释怨贼难亦三。一贴文。大千国土者。标难处也。
满中怨贼。明难事也。满中者。显国旷贼多。圣力能
救也。怨必夺命。贼乃夺财。今贼而复怨。其财命俱
夺。必矣。甚为恐惧。
[△@△]宝重而路险。贼临而复怨。害
岂浅鲜耶。此中一人力劝称名。谓菩萨能以无畏
施人。若称者必当脱苦。何异久旱中之闻巨雷。众
商共称。何异孤旅中之遇父母。是诸知契而二知
泯。岂不能成解脱哉。商主等。乃遭难之人。商者。能
为应。不论罪之有无也。在手名杻。在脚名械。在颈
名枷。连身名锁。此则三木一铁之名。系即系碍。检
是封检。系未必检。检必被系也。系而被检。忧怖亦
深。若能称名者。重关自开。铁木易坏矣。二引證。应
验传云。盖护山阳人。系狱应死。三日三夜。心无间
息。即眼见观音放光照之。锁脱门开。寻光而去。行
二十里。其光乃息。三观释。一果报枷锁。三途及人
不言可知。修罗亦有五缚。唯北洲及天上。自无此
难。二恶业枷锁。若人修习善法。被恶业覆心。使善
法败坏。即为恶业所缚。于三界中。无由解脱。三烦
恼枷锁。三乘人未至究竟。皆为烦恼所缚。不得自
在。若能至心念菩萨名。而一切枷锁无不解脱。楞
严云。七者。音性圆消。离诸尘妄。妄尘既离。夫复何
系。所以令持名者得解脱也。
△七怨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至)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释怨贼难亦三。一贴文。大千国土者。标难处也。
满中怨贼。明难事也。满中者。显国旷贼多。圣力能
救也。怨必夺命。贼乃夺财。今贼而复怨。其财命俱
夺。必矣。甚为恐惧。
[△@△]宝重而路险。贼临而复怨。害
岂浅鲜耶。此中一人力劝称名。谓菩萨能以无畏
施人。若称者必当脱苦。何异久旱中之闻巨雷。众
商共称。何异孤旅中之遇父母。是诸知契而二知
泯。岂不能成解脱哉。商主等。乃遭难之人。商者。能
卷十 第 808b 页 X32-0808.png
择贵贱。善解财利。商量得宜。堪为商人之主。一人
下。明机。一明安慰。二劝称名。三叹圣德。四俱发声。
所以安慰者。止其恐怖也。劝称者。设其上策也。叹
德者。奖令定胆也。二引證。应验传云。僧慧达以晋
隆安二年。于陇上掘甘草时。饿羌正捕人食。即获
慧达。闭于栅中。择肥者先食。达怖。但一心称名。并
诵是经。人食巳尽。唯达与一小儿。次拟明晨取食。
达竟夜称诵。似无所感。向晓羌来取达。忽一猛虎
从草透出。哮吼不巳。诸羌散走。虎齧栅作一穴而
去。达并小儿。俱得免害。三观释。一果报冤贼。自地
狱至六天。俱有斗争。二恶业冤贼。若修善时。恶多
是冤。三烦恼冤贼。三乘以一切烦恼。是出世怨心。
般若是商主。五度众行是商人。法性实相是重宝。
六蔽是怨贼。若能一心称名。一切怨贼俱得解脱。
楞严谓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盖音闻两立。则
物我成敌。音灭闻圆。则内外无待。故能遍慈而却
敌也。
△二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天台云。观音智力既大。加护亦广矣。岂止但应七
难。当知遍法界。皆能救护。故言巍巍。巍巍者。重明
高累之辞也。观音之力。出于同居分段二死之外。
竖应方便实报二土之间。故言重明。载沐神应。故
言高累。口机应物巳竟。
△二意机应物。分二。一离
三毒。】
下。明机。一明安慰。二劝称名。三叹圣德。四俱发声。
所以安慰者。止其恐怖也。劝称者。设其上策也。叹
德者。奖令定胆也。二引證。应验传云。僧慧达以晋
隆安二年。于陇上掘甘草时。饿羌正捕人食。即获
慧达。闭于栅中。择肥者先食。达怖。但一心称名。并
诵是经。人食巳尽。唯达与一小儿。次拟明晨取食。
达竟夜称诵。似无所感。向晓羌来取达。忽一猛虎
从草透出。哮吼不巳。诸羌散走。虎齧栅作一穴而
去。达并小儿。俱得免害。三观释。一果报冤贼。自地
狱至六天。俱有斗争。二恶业冤贼。若修善时。恶多
是冤。三烦恼冤贼。三乘以一切烦恼。是出世怨心。
般若是商主。五度众行是商人。法性实相是重宝。
六蔽是怨贼。若能一心称名。一切怨贼俱得解脱。
楞严谓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盖音闻两立。则
物我成敌。音灭闻圆。则内外无待。故能遍慈而却
敌也。
△二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天台云。观音智力既大。加护亦广矣。岂止但应七
难。当知遍法界。皆能救护。故言巍巍。巍巍者。重明
高累之辞也。观音之力。出于同居分段二死之外。
竖应方便实报二土之间。故言重明。载沐神应。故
言高累。口机应物巳竟。
△二意机应物。分二。一离
三毒。】
卷十 第 808c 页 X32-0808.png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至)便得离痴。」
【天台云。此三通称毒者。以能侵害行人故。但有单
复言耳。若云贪嗔痴。名单。今从复列。故云淫欲等
也。自爱为欲。爱他为淫。自忿为恚。忿他为嗔。自惑
为愚。惑他为痴。今明三毒多者。而菩萨威力。尚令
得离。况少者耶。要解云。离欲者。由菩萨熏闻离尘
色所不劫之力也。盖众生以欲习合尘。故为色劫。
一蒙妙力。则欲爱乾枯。根境不偶。虽有妖色。不能
劫动也。离嗔者。由根境圆融。无能所对之力也。盖
嗔由违情而起。对境而生。圆融则无违无对。而嗔
可离矣。离痴者。由消尘旋明。朗彻无碍之力也。盖
痴为妄尘所蔽无明。所覆。消尘则无蔽。朗彻则无
覆。故能旋复真明。永离痴暗也。
△二显威神。】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至)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此言如是者。指前三毒。等字摄慢疑及诸见也。然
十结使。皆为三界深惑。而三毒犹重。故特举也。令
离三毒。而曰大威神。曰多饶益者。以前七难尚是
外境。而三毒乃一切众生无始无明之固结。根深
蒂固。若非大威神大猛力。岂易断哉。三毒不除。生
死何出。今既诸妄销忘。自应一真显露。其悟入佛
之知见。亦不难矣。故曰多所饶益。前七难中。但曰
一心称名。或曰称其名号。今必曰常应心念者。由
三毒幽微。防之应密。众生若能常念常敬。毒从何
发。稍一忘念。则妄尘竞集而三毒起矣。故使行人
卷十 第 809a 页 X32-0809.png
于菩萨圣境。常当心念也。
△三身机应物。分二。一
正明诚求。又二。一求男。】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至)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知音云。凡女人身。以夫贵而贵。然色难常好。夫爱
莫恒。唯有生男。乃可永赖。故女人必欲求男也。若
生男无福。家不足兴。无德名不足盛。无智身不足
贵。无慧道不能行。故求菩萨。即欲生福德智慧之
男也。然求必有遂者。由菩萨融形复闻不动道场。
乃至各各佛边。为法王子之力。盖菩萨于诸佛。既
具子道。故令求即得也。
[△@△]世人不求而生男女者
尚多。今言欲求者。是有所愿欲也。礼拜供养。是诚
求之行。便生福德等。乃明感应道交也。
△二求女。】
「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知音云。女不端正。色虽美而内政莫立。不有相貌。
心虽端而外见罔贵。不宿植德本。则不知敬重三
宝。亦令人不生爱敬也。然菩萨使诚求人。必生如
是女者。由六根圆通。明照无二。乃至承顺十方微
尘如来。秘密法门。领受无失故也。易云。至哉坤元。
乃顺承天。今菩萨以圆通妙体既能明照。又能承
受有坤道焉。坤厚载物。故令求者便生含弘光大
端正有相之女也。然三毒乃众生所常有之正性。
多则为害也深。二求乃众生常有之正情。少则为
嗣也绝。故或恶其多。或虑其绝。一念敬圣。名供圣
像。皆响应者。乃不思议之妙用也。
△二结福不虚。】
△三身机应物。分二。一
正明诚求。又二。一求男。】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至)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知音云。凡女人身。以夫贵而贵。然色难常好。夫爱
莫恒。唯有生男。乃可永赖。故女人必欲求男也。若
生男无福。家不足兴。无德名不足盛。无智身不足
贵。无慧道不能行。故求菩萨。即欲生福德智慧之
男也。然求必有遂者。由菩萨融形复闻不动道场。
乃至各各佛边。为法王子之力。盖菩萨于诸佛。既
具子道。故令求即得也。
[△@△]世人不求而生男女者
尚多。今言欲求者。是有所愿欲也。礼拜供养。是诚
求之行。便生福德等。乃明感应道交也。
△二求女。】
「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知音云。女不端正。色虽美而内政莫立。不有相貌。
心虽端而外见罔贵。不宿植德本。则不知敬重三
宝。亦令人不生爱敬也。然菩萨使诚求人。必生如
是女者。由六根圆通。明照无二。乃至承顺十方微
尘如来。秘密法门。领受无失故也。易云。至哉坤元。
乃顺承天。今菩萨以圆通妙体既能明照。又能承
受有坤道焉。坤厚载物。故令求者便生含弘光大
端正有相之女也。然三毒乃众生所常有之正性。
多则为害也深。二求乃众生常有之正情。少则为
嗣也绝。故或恶其多。或虑其绝。一念敬圣。名供圣
像。皆响应者。乃不思议之妙用也。
△二结福不虚。】
卷十 第 809b 页 X32-0809.png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至)福不唐捐。」
【此结身业应机之不虚也。恐疑者谓。自有礼拜不
蒙愿者。故此云。若能恭敬礼拜。而所得福。必不虚
弃。唐捐者。虚弃也。其所以不蒙应者。由感之未至。
非应之不及也。别答脱苦巳竟。
△三劝持名答。分
三。一劝持。】
「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天台云。上说观音得名因缘。其力广大。既不辩形
质。但述名论德。若欲归崇。宜奉持名号。故举持名
为劝也。
[△@△]是故者。指前救七难。离三毒。应二求。种
种威神之故。皆应者。广劝持名也。谓菩萨有如是
大威神力。不唯有难有毒有求者当持。即一切众
生。皆应受持也。向下较其所当持之福。
△二格量。】
「无尽意若有人(至)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此明持菩萨名。如食金刚。非食他物可比也。直指
谓。初举一人广大之福为本。六十二亿。福田多。尽
形寿。时节多。四事具足。供养多。持名号。恭敬多。举
此四事。为校量本。于汝下。问也。无尽意下。答也。佛
言下。又单举一人称观音名。正格量也。还举四大。
以格四多。而其功德正等。
○问。何故持诸菩萨之
功多。而福返少。持观音之功少。而福返多。答。诸菩
萨尚在五十四位中。而观音巳居等觉。如二人者。
一人多奉诸臣。一人专敬于主。则其承恩之差等
可知矣。又圆通中自陈。谓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
卷十 第 809c 页 X32-0809.png
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以是则知自他正等
也。
△三结叹。】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至)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一时称名。福不可尽。大品云。一华散空。乃至毕
苦。其福不尽。义疏云。一华供佛。以类一时持观音
名。言毕苦者。二死永尽也。谓直至成佛。而散华之
福。犹尚不尽。必以六十二亿为校量者。乃扩六根
而言也。巳上总成十四无畏。即是与诸众生共一
悲仰也。问答人名巳竟。
△二问普门示现。分二。一
问施三业。】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至)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天台云。前问何缘得名。佛答众生三业显机为境。
法身灵智冥契为应。由此境智因缘。而得名也。今
问云何游等。佛答以普门示现三业显应。以答冥
机。云何游是身。云何说是口。方便是意。圣人三业
无谋。而遍应一切。亦名三轮不思议化也。义疏云。
众生称名常念。及以礼拜。三业现前。故言显机。法
身灵智。即始本二觉分合之真身也。乃以智拔苦。
故曰冥应。今明菩萨意鉴机。身现相。口说法。令众
生有觉知见闻。故曰显应。然且不说众生三业修
行之相。此由宿善冥伏在怀。乃能致感。故曰冥机。
又以方便问意业者。非是道前取理方便。此为證
后鉴机之方便也。
△二答其妙应。分二。一答所现
身。】
也。
△三结叹。】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至)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一时称名。福不可尽。大品云。一华散空。乃至毕
苦。其福不尽。义疏云。一华供佛。以类一时持观音
名。言毕苦者。二死永尽也。谓直至成佛。而散华之
福。犹尚不尽。必以六十二亿为校量者。乃扩六根
而言也。巳上总成十四无畏。即是与诸众生共一
悲仰也。问答人名巳竟。
△二问普门示现。分二。一
问施三业。】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至)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天台云。前问何缘得名。佛答众生三业显机为境。
法身灵智冥契为应。由此境智因缘。而得名也。今
问云何游等。佛答以普门示现三业显应。以答冥
机。云何游是身。云何说是口。方便是意。圣人三业
无谋。而遍应一切。亦名三轮不思议化也。义疏云。
众生称名常念。及以礼拜。三业现前。故言显机。法
身灵智。即始本二觉分合之真身也。乃以智拔苦。
故曰冥应。今明菩萨意鉴机。身现相。口说法。令众
生有觉知见闻。故曰显应。然且不说众生三业修
行之相。此由宿善冥伏在怀。乃能致感。故曰冥机。
又以方便问意业者。非是道前取理方便。此为證
后鉴机之方便也。
△二答其妙应。分二。一答所现
身。】
卷十 第 810a 页 X32-0810.png
「佛告无尽意菩萨(至)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此并答三问也。天台云。应以二字答意。盖意地观
机。见其所宜。当示何身。说何法也。现身即身业。说
法即口业也。此别答中。凡现三十二身。十九说法。
束为十界身。而缺菩萨地狱二界。菩萨即是本身。
岂复言缺。地狱应有。但文略耳。别答虽无。总中亦
具。谓以种种形。游诸国土者。是也。三十二身。文分
为八。一圣身。二天身。三人身。四四众。五归女。六童
男。七八部。八金刚身。圣身中先明佛身者。或是应
佛或是化佛。但圣人逗物。具有二义。若一时歘有
为化。应同始终名应。然应佛即有两相。一胜应。二
劣应。胜应圆别之机。劣被藏通之众。知音云。国土
众生者。约大千依正二报。总言机也。应当也。以用
也。谓大千土中。若有一圆顿机众生。欲不涉阶渐。
直下成佛。则此人当用佛身得度。故即现其身。为
说圆满果法也。楞严云。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
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者。是也。】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如文殊。二万亿劫作辟支佛。教化众生。现身说
法。楞严云。若诸有学寂净妙明胜解现圆等。则所
说乃静妙明缘觉法也。】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或作藏通声闻。或作随五味转声闻。内秘外现。
引导众生也。楞严云。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
卷十 第 810b 页 X32-0810.png
灭等。则所说乃四谛声闻法也。此明现四圣身。次
明现六凡身。】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璎珞经云。四禅皆有王。此言梵者。应是初禅顶。
犹有觉观语法。得为大千世界主。盖言观音修白
色三昧。不取不舍。不取故不随禅生。不舍故应为
梵王。说出欲论。以权引实也。楞严云。若诸众生。欲
心明悟。不犯欲尘等。则所说离欲法也。】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以菩萨修白色三昧不取不舍。说种种胜论。以
权引实。楞严云。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等。
则所说者。五戒十善法也。】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梵语婆舍跋提。此云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
巳乐。即魔王也。净名经云。多是不思议解脱菩萨。
住赤色三昧。不取不舍。应为魔王。令诸魔界即入
佛界。楞严云。若诸众生。欲身自在等。则所说游行
十方之法。此下凡所现身。皆是菩萨住于三昧。以
权引实。例此可知。】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至)而为说法。」
【○楼炭经名阿迦尼吒。华严称色究竟。释论云。摩
醯首罗。称大自在。骑白牛。八臂三眼。乃诸天之将。
未知与此同名耶。为即指此天耶。又释论云。过静
居天。有十住菩萨。号大自在。为大千界主。依此则
明现六凡身。】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璎珞经云。四禅皆有王。此言梵者。应是初禅顶。
犹有觉观语法。得为大千世界主。盖言观音修白
色三昧。不取不舍。不取故不随禅生。不舍故应为
梵王。说出欲论。以权引实也。楞严云。若诸众生。欲
心明悟。不犯欲尘等。则所说离欲法也。】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以菩萨修白色三昧不取不舍。说种种胜论。以
权引实。楞严云。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等。
则所说者。五戒十善法也。】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梵语婆舍跋提。此云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
巳乐。即魔王也。净名经云。多是不思议解脱菩萨。
住赤色三昧。不取不舍。应为魔王。令诸魔界即入
佛界。楞严云。若诸众生。欲身自在等。则所说游行
十方之法。此下凡所现身。皆是菩萨住于三昧。以
权引实。例此可知。】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至)而为说法。」
【○楼炭经名阿迦尼吒。华严称色究竟。释论云。摩
醯首罗。称大自在。骑白牛。八臂三眼。乃诸天之将。
未知与此同名耶。为即指此天耶。又释论云。过静
居天。有十住菩萨。号大自在。为大千界主。依此则
卷十 第 810c 页 X32-0810.png
将非指此也。楞严云。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
空等。则所说欲身自在之法也。】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至)而为说法。」
【○金光明经即以散脂为大将。又云鸠摩伽。此云
童子。楞严云。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等。则
所说救护国土法也。】
「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楞严谓。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等。则所说
保护众生法也。然楞严有现四天王及太子。此以
毗沙门该之。盖此为四王之一也。解现妙音品。巳
上叙现天乘主帅。下叙人间王臣。】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小王者。对轮王言也。楞严云。若诸众生。乐为人王
等。则所说十善道法也。然人王。故非平人之所乐
为。而菩萨亦与说法。以遂乐为之愿者。为欲理治
邦国。风化人民。使道法流通。所以亦应求也。】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解见前品。则所说主族姓世间推让法也。】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此有德无位。以道自处者也。则所说名言清净自
居法也。】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三台辅相。州牧县长。悉曰宰官。则所说治国土断
邦邑法也。】
空等。则所说欲身自在之法也。】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至)而为说法。」
【○金光明经即以散脂为大将。又云鸠摩伽。此云
童子。楞严云。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等。则
所说救护国土法也。】
「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楞严谓。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等。则所说
保护众生法也。然楞严有现四天王及太子。此以
毗沙门该之。盖此为四王之一也。解现妙音品。巳
上叙现天乘主帅。下叙人间王臣。】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小王者。对轮王言也。楞严云。若诸众生。乐为人王
等。则所说十善道法也。然人王。故非平人之所乐
为。而菩萨亦与说法。以遂乐为之愿者。为欲理治
邦国。风化人民。使道法流通。所以亦应求也。】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解见前品。则所说主族姓世间推让法也。】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此有德无位。以道自处者也。则所说名言清净自
居法也。】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三台辅相。州牧县长。悉曰宰官。则所说治国土断
邦邑法也。】
卷十 第 811a 页 X32-0811.png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西域四姓。此其一也。名净行。亦名梵志。则所说数
术摄卫法也。数术。即占相等。摄卫。即调护身寿医
乐等。】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至)而为说法。」
【此应僧俗四众。则所说五戒十戒。及二百五十戒。
与五百戒之法也。】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至)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知音云。此与楞严少异。彼一现女主。二现国夫人。
三现命妇。四现大家(音姑)。孤山云。女主。即天子之后。
国夫人。如论语邦君之妻曰君夫人。命妇。谓妻因
夫荣者。大家。如后汉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
之女。名昭。字惠姬。和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
事焉。号曰大家。此中长者宰官妇女。合彼命妇。不
云现女主国夫人者。以妙音于王后宫。变为女身。
而说是经。巳叙之矣。则所说内政立身以修家国
之法也。】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至)而为说法。」
【取妙庄严王二子释。及华严童子算沙嬉戏等。是
也。则所说不坏男根。不求侵暴等也。巳上现世间
男女竟。次现八部。】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至)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楞严开叙为九科。则所说乐出其伦之法也。】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卷十 第 811b 页 X32-0811.png
【梵语跋阇罗。此云金刚。梵语波腻。此云手。手有执
义。即以执金刚杵为名正法念经云。昔有国王夫
人。生千子。欲试当来成佛次第故。拘留孙佛探得
第一筹。乃至楼至如来得千筹。第二夫人生二子。
一愿为梵王请千兄说法。一愿为金刚神护千兄
佛法。故有此也。答所现身巳竟。
△二总答度生。】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至)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此结上总别答问也。天台云。诸名不一。横则周遍
十方。竖则冠通三土。随缘变现。何止三十二身。托
化逐缘。岂局娑婆世界。以种种形。总明示现身广。
游诸国土。明所化处广。度脱众生。明所得益广。言
虽略于上。义则广于前也。知音谓。楞严云。是名妙
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
妙力。自在成就。准彼无作自在妙净之言。则此中
十九说法。皆在机感上论。于菩萨法身。如镜应像。
如月现水。此正所谓上合十方诸佛同慈力也。明
两翻问答巳竟。
△二劝至诚供养。分二。一如来劝
供。】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至)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是故者。指前两翻问答之故。前答问中。先总后别。
以难是众生苦境。意恐菩萨应不普被。故先总曰
受诸苦恼一心称名皆得解脱。是明菩萨悲心无
极。而下合众生也。前重一心称名。以菩萨真身冥
应。无可寻求。只可称名而巳。后答问中。先别后总。
卷十 第 811c 页 X32-0811.png
以现身是众生乐缘。意恐菩萨既普现十法界身
云。其妙应不过此耳。故后总云以种种形游诸国
土。是明菩萨慈心无尽。而上同诸佛也。今此复劝
一心供养者。由菩萨于一切众生前。现身说法。则
见种种色。闻种种声。既闻见分明。所以当一心供
养也。前曰一心称名。是知有菩萨可供。后曰一心
供养。是见有菩萨可敬。如是一心。如是恭敬。久而
不退。则可以入佛知见矣。楞严以十四无畏。即救
七难。赴二求。免三毒等。为无畏。今于三十二应之
后。又言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则是总前两翻问
答。以离苦得乐。皆名无畏。今言娑婆称施无畏。而
楞严云。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施无畏者。益见其所
当供养也。
△二无尽受旨。分六。一奉命。】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至)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此见当机奉命。不惜所珍。得法自在。为法施也。佛
云汝等当供养。则下出其无畏。当机云我今当供
养。则下解其所珍。所以见至重忘而无畏得矣。言
众宝者。乃间错而成也。璎珞经云。从初住铜宝。乃
至等觉摩尼宝。今曰宝珠。其位例可知矣。天台云。
颈表中道一实之理。以众多无著法门庄严实相。
如璎珞严颈也。解者。表菩萨于一切行愿功德。乃
至佛智涅槃。皆不住著也。百千。表一地有万功德。
地地增多也。法施。如法而施。即佛智涅槃。俱能舍
故。
△二不受。】
云。其妙应不过此耳。故后总云以种种形游诸国
土。是明菩萨慈心无尽。而上同诸佛也。今此复劝
一心供养者。由菩萨于一切众生前。现身说法。则
见种种色。闻种种声。既闻见分明。所以当一心供
养也。前曰一心称名。是知有菩萨可供。后曰一心
供养。是见有菩萨可敬。如是一心。如是恭敬。久而
不退。则可以入佛知见矣。楞严以十四无畏。即救
七难。赴二求。免三毒等。为无畏。今于三十二应之
后。又言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则是总前两翻问
答。以离苦得乐。皆名无畏。今言娑婆称施无畏。而
楞严云。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施无畏者。益见其所
当供养也。
△二无尽受旨。分六。一奉命。】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至)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此见当机奉命。不惜所珍。得法自在。为法施也。佛
云汝等当供养。则下出其无畏。当机云我今当供
养。则下解其所珍。所以见至重忘而无畏得矣。言
众宝者。乃间错而成也。璎珞经云。从初住铜宝。乃
至等觉摩尼宝。今曰宝珠。其位例可知矣。天台云。
颈表中道一实之理。以众多无著法门庄严实相。
如璎珞严颈也。解者。表菩萨于一切行愿功德。乃
至佛智涅槃。皆不住著也。百千。表一地有万功德。
地地增多也。法施。如法而施。即佛智涅槃。俱能舍
故。
△二不受。】
卷十 第 812a 页 X32-0812.png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解颈璎珞。正菩萨所嘉与。但无不肯受三字。何以
申无尽之解代众而解。众亦不喻解之之意矣。自
无尽意以悯我等言之。佛又以悯无尽意。及悯八
部等劝之。而解璎珞之意。斯人人喻之矣。故观音
之不受。无尽意之恳受。世尊之劝受。俱是令众知
解一意。千佛万佛。只要人知解故也。
△三求悯。】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至)悯我等故受此璎珞。」
【以悯我等三字。为可受之本。当机以悯众而施。菩
萨以悯众而受。则二俱法施也。
△四佛劝。】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至)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直指云。佛所以劝观音悯众而受之者。正为四众
八部。未入妙行。所以嘱观音大悲摄取。乃得终始
究竟。四众该本迹正记者。八部该本迹外护遗流
者。始见意无穷尽。至此则开示悟入佛知见巳毕。
△五即受。】
「即时观世音菩萨悯诸四众(至)一分奉多宝佛塔。」
【此明菩萨奉命即受。乃悯诸众而受法施也。知音
云。遵佛命悯四众八部者。表受法施。下合一切众
生同悲仰也。分璎珞供佛及塔。表上合三世诸佛
同慈力也。天台云。以一璎珞分二分者。表事理二
因。供二佛者。将趣二果也。理圆證法身佛。事圆證
报身佛。又表一行必具二因。理则正因。事即缘了。
理事不二。故曰妙因能成法报之妙果也。不论应
卷十 第 812b 页 X32-0812.png
身者何也。曰。因人趣果。合表二身。法报若成。应用
自现。
△六总结。】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至)游于娑婆世界。」
【此总结前问。以答当机也。本以菩萨获二种殊胜。
发三种妙用。则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皆
名自在神力而游娑婆世界也。但此文缺四不思
议。而知音谓。具于四翻结答文中。初云。威神之力
巍巍如是。次云。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三
曰。是故娑婆世界皆名施无畏者。四曰。有如是自
在神力。所以然者。以同体形咒。异体形咒。破悭感
求。供养佛生。此四不思议。皆大自在威神之力。故
此四答摄无不尽也。长行巳竟。
△二偈颂。分三。一
双颂二问。】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义疏记云。颂文什师不译。诸师皆谓。梵本中有。荆
溪尊者云。此亦未测什师深意。续高僧传云。偈是
阇那掘多所译。智者出时。此偈未行。故无所解。荆
溪亦于辅行记中。引还著于本人之文。故知具释
理亦无妨。近有天竺寺式法师。分节其文。对于长
行问答。宛如符契。故依彼分释。】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此颂先叹佛德。世尊万德相好。一切毕具。故云妙
相具。我今句。颂前二问。以彼字该人法二种。后二
句单问名。颂长行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也。
△二双
自现。
△六总结。】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至)游于娑婆世界。」
【此总结前问。以答当机也。本以菩萨获二种殊胜。
发三种妙用。则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皆
名自在神力而游娑婆世界也。但此文缺四不思
议。而知音谓。具于四翻结答文中。初云。威神之力
巍巍如是。次云。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三
曰。是故娑婆世界皆名施无畏者。四曰。有如是自
在神力。所以然者。以同体形咒。异体形咒。破悭感
求。供养佛生。此四不思议。皆大自在威神之力。故
此四答摄无不尽也。长行巳竟。
△二偈颂。分三。一
双颂二问。】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义疏记云。颂文什师不译。诸师皆谓。梵本中有。荆
溪尊者云。此亦未测什师深意。续高僧传云。偈是
阇那掘多所译。智者出时。此偈未行。故无所解。荆
溪亦于辅行记中。引还著于本人之文。故知具释
理亦无妨。近有天竺寺式法师。分节其文。对于长
行问答。宛如符契。故依彼分释。】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此颂先叹佛德。世尊万德相好。一切毕具。故云妙
相具。我今句。颂前二问。以彼字该人法二种。后二
句单问名。颂长行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也。
△二双
卷十 第 812c 页 X32-0812.png
颂二答。分二。一经家叙答。】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
【式师云。此颂似缉缀之语。宜当如来直答。或集经
者乘便颂之。或掘多以偈翻之。贯散随言。亦无不
可。
△二正颂佛答。分二。一加颂总叹行愿。】
「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至)发大清净愿。」
【知音云。汝听者。敕令谛听。总颂下合六道之愿深。
谓圣行能应诸方。虽是神通。亦由深大之愿所使
然。愿深由经劫多。亦不可以心思口议者。次总颂
上合诸佛之愿净。谓经多劫发大愿。不可思议者。
由侍佛多而无染著也。
[△@△]诸方。即微尘国土三世
间也。善应者。于十法界。闻称即应也。弘誓下四句。
文似间错。宜云发大清净愿。弘誓深如海。侍多千
亿佛。历劫不思议。以愿大清净。故曰如海。此明愿
也。由侍佛千亿。故劫量难思。此明行也。弘誓。即四
弘誓。言清净者。是不为自求人天权小福报等。
△
二别颂正明二答。分二。一颂答观世音名。又二。一
总答。】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式师云。略说者。举要言也。闻名故称。口机也。见身
故礼。身机也。心念即意机。闻名是冥应。见身是显
应。诸有。二十五有也。
[△@△]闻名。即颂前问答七难二
求。一称名而得满愿也。见身。即颂后问答三十二
应。一注念而得成就也。心念二字。总二答中一心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
【式师云。此颂似缉缀之语。宜当如来直答。或集经
者乘便颂之。或掘多以偈翻之。贯散随言。亦无不
可。
△二正颂佛答。分二。一加颂总叹行愿。】
「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至)发大清净愿。」
【知音云。汝听者。敕令谛听。总颂下合六道之愿深。
谓圣行能应诸方。虽是神通。亦由深大之愿所使
然。愿深由经劫多。亦不可以心思口议者。次总颂
上合诸佛之愿净。谓经多劫发大愿。不可思议者。
由侍佛多而无染著也。
[△@△]诸方。即微尘国土三世
间也。善应者。于十法界。闻称即应也。弘誓下四句。
文似间错。宜云发大清净愿。弘誓深如海。侍多千
亿佛。历劫不思议。以愿大清净。故曰如海。此明愿
也。由侍佛千亿。故劫量难思。此明行也。弘誓。即四
弘誓。言清净者。是不为自求人天权小福报等。
△
二别颂正明二答。分二。一颂答观世音名。又二。一
总答。】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式师云。略说者。举要言也。闻名故称。口机也。见身
故礼。身机也。心念即意机。闻名是冥应。见身是显
应。诸有。二十五有也。
[△@△]闻名。即颂前问答七难二
求。一称名而得满愿也。见身。即颂后问答三十二
应。一注念而得成就也。心念二字。总二答中一心
卷十 第 813a 页 X32-0813.png
称名一心供养。然称名供养。若不一心。则空过处
多。所谓暂时不在。还同死人。岂能疾灭诸有苦哉。
又诸有。若指二十五有。则不能尽十法界机。然四
圣流中。求不遂愿者。亦是苦。当知诸有苦。即一切
苦也。
△二别答。又二。一颂七难加馀。就分十二。一
颂火难。】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知音云。此下皆申颂略说。火坑嗔所变起。人以嗔
害。圣以慈忍。故念圣力。火坑而化为池。此以性火
真空而救之也。
[△@△]此科云假使。后言或漂或被等。
皆非实有。非常有事。设有是事。但念得彼菩萨名。
自不为难。此所谓感应道交之力也。
△二颂水难。】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巨海。贪所成就。贪财似龙。贪淫似鱼。贪杀似鬼。
一念圣力。五欲顿息。则波浪不没。此以性水真空
而救之也。要解云。于水言漂言浪。则兼风灾。自此
至电雹消散。皆颂外业。在长行为十四无畏。而颂
文事相不同。又加旁颂者。十四无畏。特举大略。实
具一切功德故也。
△三加颂须弥难。】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自高大之我慢。踰于须弥。我慢人。人犹慢我。是
为人所推堕也。菩萨谦光照物。故一念圣力。如杲
日住空。此以性空真觉而救之也。
△四加颂金刚
难。】
多。所谓暂时不在。还同死人。岂能疾灭诸有苦哉。
又诸有。若指二十五有。则不能尽十法界机。然四
圣流中。求不遂愿者。亦是苦。当知诸有苦。即一切
苦也。
△二别答。又二。一颂七难加馀。就分十二。一
颂火难。】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知音云。此下皆申颂略说。火坑嗔所变起。人以嗔
害。圣以慈忍。故念圣力。火坑而化为池。此以性火
真空而救之也。
[△@△]此科云假使。后言或漂或被等。
皆非实有。非常有事。设有是事。但念得彼菩萨名。
自不为难。此所谓感应道交之力也。
△二颂水难。】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巨海。贪所成就。贪财似龙。贪淫似鱼。贪杀似鬼。
一念圣力。五欲顿息。则波浪不没。此以性水真空
而救之也。要解云。于水言漂言浪。则兼风灾。自此
至电雹消散。皆颂外业。在长行为十四无畏。而颂
文事相不同。又加旁颂者。十四无畏。特举大略。实
具一切功德故也。
△三加颂须弥难。】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自高大之我慢。踰于须弥。我慢人。人犹慢我。是
为人所推堕也。菩萨谦光照物。故一念圣力。如杲
日住空。此以性空真觉而救之也。
△四加颂金刚
难。】
卷十 第 813b 页 X32-0813.png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痴恶逐人。如堕金刚山无有不伤者。菩萨永绝
痴爱。故念者得力。即使堕落不能损一毛。此亦性
空真觉而救之也。大窾引阿含云。三千大千世界。
复有大金刚山。绕大海水。金刚山外。复有第二大
金刚山。二山中间。窈窈冥冥。有八大地狱。日月威
光所不能照者。是也。
△五超颂怨贼难。】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冤贼缠于疑暗。是各执刀加害也。菩萨视冤同
亲。毫无疑害。故念得力者。皆起慈心而救之也。
△
六追颂刀杖难。】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王难生于身见。有此身生。则有彼身死。是为临
刑寿终也。菩萨身见消忘。故念得力者。彼身见之
刀。即段段坏也。
△七追颂枷锁难。】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譬边见为桎梏也。生此有无断常等边见。为财
产所囚禁。妻子所枷锁。六亲伎俩所杻械也。菩萨
边见顿空。故令持名者。得解脱也。
△八加颂咒药
难。】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咒药等。邪见所发也。害人而返自害。圣无邪见。
故令念得力者。不遭毒横也。
○譬如经云。有清信
士。初持五戒。后时衰老。多有废忘。尔时山中有渴
卷十 第 813c 页 X32-0813.png
梵志。从其乞饮。田家事忙。未如所愿。遂恨而去。梵
志能起尸使鬼。召得杀鬼。敕曰。彼辱我。往杀之。山
中有罗汉。知之往田家。语云汝今夜早然灯。勤三
自皈。口诵守身口莫犯偈。慈念众生。可得安稳。主
人如教。鬼莫能害。由不能害。其鬼乃恚。欲害梵志。
罗汉敝之。令鬼不见。辅行引此云。正是观音经中
还著本人意。
△九追颂罗刹难。】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即诸见取所兴也。菩萨诸见消忘。故令念者得
力。断诸见。龙鬼则无所害也。
△十加颂恶兽难。】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譬戒禁取。为恶兽。具利牙爪可怖也。菩萨无戒
禁之取著。故令念者得力。而持牛狗等之恶兽。疾
走无边方也。
△十一加颂蛇蝎难。】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蚖蛇等。具忿恨之恶。气毒如烟火之烧然。触之
即杀。菩萨无是毒害。故令念者得力。诸恶虫自回
避也。
△十二加颂云雨难。】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谄媚如云之覆日。憍傲如雷之震惊。嫉妒人之
所长。求索人之所短。如掣电之快驶。毫不容隐也。
好害人之善。如雹之催害物也。狂言赞毁于人。如
澍雨之倾于物而浸润也。菩萨无是诸恶。故念者
得力。凡遇诸害。应时消散也。式师云。巳上颂七难。
志能起尸使鬼。召得杀鬼。敕曰。彼辱我。往杀之。山
中有罗汉。知之往田家。语云汝今夜早然灯。勤三
自皈。口诵守身口莫犯偈。慈念众生。可得安稳。主
人如教。鬼莫能害。由不能害。其鬼乃恚。欲害梵志。
罗汉敝之。令鬼不见。辅行引此云。正是观音经中
还著本人意。
△九追颂罗刹难。】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即诸见取所兴也。菩萨诸见消忘。故令念者得
力。断诸见。龙鬼则无所害也。
△十加颂恶兽难。】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譬戒禁取。为恶兽。具利牙爪可怖也。菩萨无戒
禁之取著。故令念者得力。而持牛狗等之恶兽。疾
走无边方也。
△十一加颂蛇蝎难。】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蚖蛇等。具忿恨之恶。气毒如烟火之烧然。触之
即杀。菩萨无是毒害。故令念者得力。诸恶虫自回
避也。
△十二加颂云雨难。】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谄媚如云之覆日。憍傲如雷之震惊。嫉妒人之
所长。求索人之所短。如掣电之快驶。毫不容隐也。
好害人之善。如雹之催害物也。狂言赞毁于人。如
澍雨之倾于物而浸润也。菩萨无是诸恶。故念者
得力。凡遇诸害。应时消散也。式师云。巳上颂七难。
卷十 第 814a 页 X32-0814.png
共为十二。不出地水火风空识之六种。须弥金刚
是地。云雨亦水。蛇兽咒诅。是有情属识。由菩萨色
身旋复。使求之必遂也。更须知一切色心依正。皆
是菩萨妙色妙心。众生于圣色心中。而自为难。求
救之诚。亦是观音。是故机成。即时能应。当以此义
观之。何患不同观音利物哉。颂七难加馀巳竟。
△
二颂三毒二求。】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前颂救诸外难。此颂脱其内业。良以众生为贪嗔
等十结使。于三界中。妄作妄受。六凡为粗惑所缠。
四圣由细惑所蔽。惑之粗细不同。而轻重众苦。逼
迫则一也。故曰无量苦逼身。凡此众机。菩萨以妙
智神通之力。于三世间中。无不能救也。则此中众
生与世间。皆具十法界义。颂答观音名巳竟。
△二
颂答普门示现。分二。一正颂示现。又二。一超颂总
答。】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此颂长行总答以种种形游诸国土等。直指云。亦
是广赞观音神通智慧方便。皆悉具足。乃能于十
方国土。普应群机。以示圆行等虚空界之相。
△二
追颂别答。分三。一颂身业普应。】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式师云。长行中别列诸身。身皆三业。颂中三业别
示。而业周遍。见颂之功也。此颂身业普应。合具十
是地。云雨亦水。蛇兽咒诅。是有情属识。由菩萨色
身旋复。使求之必遂也。更须知一切色心依正。皆
是菩萨妙色妙心。众生于圣色心中。而自为难。求
救之诚。亦是观音。是故机成。即时能应。当以此义
观之。何患不同观音利物哉。颂七难加馀巳竟。
△
二颂三毒二求。】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前颂救诸外难。此颂脱其内业。良以众生为贪嗔
等十结使。于三界中。妄作妄受。六凡为粗惑所缠。
四圣由细惑所蔽。惑之粗细不同。而轻重众苦。逼
迫则一也。故曰无量苦逼身。凡此众机。菩萨以妙
智神通之力。于三世间中。无不能救也。则此中众
生与世间。皆具十法界义。颂答观音名巳竟。
△二
颂答普门示现。分二。一正颂示现。又二。一超颂总
答。】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此颂长行总答以种种形游诸国土等。直指云。亦
是广赞观音神通智慧方便。皆悉具足。乃能于十
方国土。普应群机。以示圆行等虚空界之相。
△二
追颂别答。分三。一颂身业普应。】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式师云。长行中别列诸身。身皆三业。颂中三业别
示。而业周遍。见颂之功也。此颂身业普应。合具十
卷十 第 814b 页 X32-0814.png
界。今止示三途。以劣况胜也。九界二死。皆有四相。
渐渐令灭。归于常寂。斯亦观音之妙用也。长行中
未见现地狱等身。颂文补之。
△二颂意业普观。分
二。一明本观慈悲。】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此颂妙行之体。观字当作平声。属根本智。要解云。
真以息妄。净以治染。智以破惑。悲以拔苦。慈以与
乐。以是五观。加被群迷。故妄染惑苦。应念消灭。所
以乐当瞻也。大窾云。真观观。声闻根。清净观。观缘
觉根。广大智。观菩萨根。悲观下合众生。慈观上同
诸佛。具此五观。观五众机。念念不离。故应常瞻仰
也。
[△@△]此颂答普门示现。其实显菩萨上合诸佛本
妙觉心。以此五观名异体同。而实即是本妙觉心。
体用兼至。所以能于十方微尘国土。现种种身。说
种种法。如月临空。无所不应也。
△二明智光遍照。】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光乃发之于外用也。能破暗伏灾。显大用无限。用
既大。而体必周。所以曰无垢。曰清净。曰慧日者。体
不离本妙觉心也。虽然现十界身云。其实二俱不
著。故慧日光明。得无垢清净。以应无尽意之当解
璎珞。观世音之不受而奉上如来也。诸暗。乃三惑
无明。即内障。灾风火。意含多种。即外障。内外障除。
大千洞照。故曰普明照世间。
△三颂口业普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𦦨。」
渐渐令灭。归于常寂。斯亦观音之妙用也。长行中
未见现地狱等身。颂文补之。
△二颂意业普观。分
二。一明本观慈悲。】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此颂妙行之体。观字当作平声。属根本智。要解云。
真以息妄。净以治染。智以破惑。悲以拔苦。慈以与
乐。以是五观。加被群迷。故妄染惑苦。应念消灭。所
以乐当瞻也。大窾云。真观观。声闻根。清净观。观缘
觉根。广大智。观菩萨根。悲观下合众生。慈观上同
诸佛。具此五观。观五众机。念念不离。故应常瞻仰
也。
[△@△]此颂答普门示现。其实显菩萨上合诸佛本
妙觉心。以此五观名异体同。而实即是本妙觉心。
体用兼至。所以能于十方微尘国土。现种种身。说
种种法。如月临空。无所不应也。
△二明智光遍照。】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光乃发之于外用也。能破暗伏灾。显大用无限。用
既大。而体必周。所以曰无垢。曰清净。曰慧日者。体
不离本妙觉心也。虽然现十界身云。其实二俱不
著。故慧日光明。得无垢清净。以应无尽意之当解
璎珞。观世音之不受而奉上如来也。诸暗。乃三惑
无明。即内障。灾风火。意含多种。即外障。内外障除。
大千洞照。故曰普明照世间。
△三颂口业普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𦦨。」
卷十 第 814c 页 X32-0814.png
【式师云。说虽惟口。必假身意。为受法之本。为法现
形。本期救苦。故名悲体。说法必以戒行为先。故曰
戒雷震。菩萨兴无缘慈济。作不请之谈。无物不覆。
无机不被。故曰慈意妙大云也。甘露。乃诸天不死
之神药也。所宣至理。解必无生。若非无生。焉能不
死。于慈云中。注大法雨。众生受之。三惑𦦨灭。故曰
澍甘露等。大云是慈悲普。注雨是说法普。灭𦦨是
利益普。正当颂普门义也。
△二加颂显机。】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冤悉退散。」
【式师云。前长行三业显应。以被冥机。疏以施璎珞。
彰显机义。今重颂普门示现中。有此念观音之人。
亦显机也。益见天台冥契圣旨。事系讼庭。身临战
阵。心忧刑罚。命虑兵残。今昔冤仇。此时合会。但一
心致感。而众难皆袪也。双颂二答巳竟。
△三双颂
二劝。分二。一颂劝受持。又二。一明境智深妙以劝
常念。】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说法不滞。为妙音。寻声救苦。为观音。音性无著。为
梵音。应不失时。为海潮音。具此所以胜世间音也。
直指云。此承上常愿瞻仰而来。毕竟教人瞻仰者。
为菩萨境智深妙。虽随类现身随机说法。而更真
俗双融。故曰妙音。外观九界之音。不逐声流转。返
观观者。即令彼解脱。于巳则不著法。故以梵音名
中道之智也。然九界一时称名。菩萨亦一时圆应。
卷十 第 815a 页 X32-0815.png
不先不后。故曰海潮音。以如上三音。随机说法。自
在无碍。胜过彼五十一位智正觉世间之法音。所
以教人常瞻仰也。
[△@△]详夫菩萨忘音尘而修闻性。
及至称名劝持。乃独取音。而不取闻。何也。正显圆
人不坏法相。而初心忘尘。但图解根。而圆通之后。
所彰妙用。全在于音也。故三十二应中之说法。四
不思议中之说咒。皆妙音之力也。十四无畏中之
救八难。四不思议中之施无畏。皆观世音之力也。
十四无畏中之除三毒。四不思议中之破悭吝。皆
梵音之力也。三十二应中之赴遍求。十四无畏中
之赴二求。四不思议中之赴广求。皆应不失时。潮
音之力也。以持观音一名。而胜六十二亿恒河沙
法王子名。即胜彼世间音也。故前以一观。而为五
观。观无异观。今以一音。而为五音。音无二音以不
异之观。观不二之音。则境智俱深。非心可测也。
△
二明感应难测以劝勿疑。】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且菩萨不唯观听返入。离诸尘妄。兼之三空越。而
二死脱。于圣类身。可谓净矣。惟其净圣。故能随类
应感。使一切分段变易生死之厄。粗细尘惑之苦。
凡有希求。靡不成就。故能于九界众生。为依为怙。
所以力劝持名而勿疑也。前云念念不空过。能灭
诸有苦。此言念念勿生疑。能为作依怙。然纤疑在
念。则本体观音圣不净矣。圣不净即为空过。于生
在无碍。胜过彼五十一位智正觉世间之法音。所
以教人常瞻仰也。
[△@△]详夫菩萨忘音尘而修闻性。
及至称名劝持。乃独取音。而不取闻。何也。正显圆
人不坏法相。而初心忘尘。但图解根。而圆通之后。
所彰妙用。全在于音也。故三十二应中之说法。四
不思议中之说咒。皆妙音之力也。十四无畏中之
救八难。四不思议中之施无畏。皆观世音之力也。
十四无畏中之除三毒。四不思议中之破悭吝。皆
梵音之力也。三十二应中之赴遍求。十四无畏中
之赴二求。四不思议中之赴广求。皆应不失时。潮
音之力也。以持观音一名。而胜六十二亿恒河沙
法王子名。即胜彼世间音也。故前以一观。而为五
观。观无异观。今以一音。而为五音。音无二音以不
异之观。观不二之音。则境智俱深。非心可测也。
△
二明感应难测以劝勿疑。】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且菩萨不唯观听返入。离诸尘妄。兼之三空越。而
二死脱。于圣类身。可谓净矣。惟其净圣。故能随类
应感。使一切分段变易生死之厄。粗细尘惑之苦。
凡有希求。靡不成就。故能于九界众生。为依为怙。
所以力劝持名而勿疑也。前云念念不空过。能灭
诸有苦。此言念念勿生疑。能为作依怙。然纤疑在
念。则本体观音圣不净矣。圣不净即为空过。于生
卷十 第 815b 页 X32-0815.png
死中。而失父母。则无可依怙者也。
△二颂劝供养。】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要解云。具一切功德。则所求必应。不止十四无畏
也。慈眼视众生。则无所不度。不止三十二应也。其
福聚如海。利泽无穷。故应皈命顶礼也。偈颂巳竟。
△三明益。分二。一持地叹功德。】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至)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知音云。前以无尽意当机。明耳根圆通持经。其意
无尽也。今以持地结證。显圆通无尽之意。不离一
切众生常住心地也。
○宝云经云。地有十义得名。
一者广大。二众生依。三无好恶。四受大雨。五生草
木。六种子所依。七生众宝。八出诸药。九风不动。十
狮子吼不能惊。菩萨亦尔。故名持地。式师云。闻是
观音等。是闻初翻冥益问答也。普门示现等。是闻
次翻显益问答也。自在业者。即不思议力用也。
[△@△]
当知功德不少。有况显意。然闻有菩萨此普门示
现之神通者。而功德尚是无量。况受持名者。供养
形者。读诵解说书写此普门示现经者。则其福倍
倍转增。益不可量也。
△二闻品获利益。】
「佛说是普门品时(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经家叙置印證持地功德不少之文。无等者。即
物无与等称。无上者。下等字。即与物为等。正等觉
义也。然物无与等。而又能与物为等。此如来最上
德也。观音体此。而成普门行。随类应化。与物为等。
△二颂劝供养。】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要解云。具一切功德。则所求必应。不止十四无畏
也。慈眼视众生。则无所不度。不止三十二应也。其
福聚如海。利泽无穷。故应皈命顶礼也。偈颂巳竟。
△三明益。分二。一持地叹功德。】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至)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知音云。前以无尽意当机。明耳根圆通持经。其意
无尽也。今以持地结證。显圆通无尽之意。不离一
切众生常住心地也。
○宝云经云。地有十义得名。
一者广大。二众生依。三无好恶。四受大雨。五生草
木。六种子所依。七生众宝。八出诸药。九风不动。十
狮子吼不能惊。菩萨亦尔。故名持地。式师云。闻是
观音等。是闻初翻冥益问答也。普门示现等。是闻
次翻显益问答也。自在业者。即不思议力用也。
[△@△]
当知功德不少。有况显意。然闻有菩萨此普门示
现之神通者。而功德尚是无量。况受持名者。供养
形者。读诵解说书写此普门示现经者。则其福倍
倍转增。益不可量也。
△二闻品获利益。】
「佛说是普门品时(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经家叙置印證持地功德不少之文。无等者。即
物无与等称。无上者。下等字。即与物为等。正等觉
义也。然物无与等。而又能与物为等。此如来最上
德也。观音体此。而成普门行。随类应化。与物为等。
卷十 第 815c 页 X32-0815.png
故闻其风者。皆能发如是心。此所谓以圆行成最
上德也。观音普门示现周遍流通巳竟。】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品节云。此品由前妙行巳圆。当克妙果。第藏识幽
深。历劫馀习。潜伏其中。虽有止观之功。而智有所
困。神有所不及者。若非神咒加持。不易断也。故有
后三品三种加持也。一神力。二法力。三现身面言
说。楞伽惟二。今多法力。此品正神力加持也。以咒
乃诸佛秘密心印。如天子秘符。大将执之。无敌不
克。况藏识为生死窟穴。最极幽深。习气潜伏。止观
之力所不及者。必须仗如来秘密心印之力以攻
之。所以楞严云。若修行人。习气未除。应当诵我神
咒。是也。楞伽亦云。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则堕外道
恶见妄想。及诸声闻众魔希望。故七地巳前不加。
则堕外道。八地不加。则堕二乘。九至等觉不加。不
得入妙。故修行者。所当加也。大窾云。自地涌菩萨
持经。如来嘱累。心事巳竟。复恐诸菩萨久居下界。
常处空闲。初入尘寰。利生接物。难堪难忍。故复将
此界他方诸大菩萨所證法门。一一拈出。如药王
之忍辱。妙音之法空。观音之慈悲。与彼下方菩萨。
恒为模范。若忍辱而不得法空。则心量不广。若證
法空而不行慈悲。则教化不圆。必须入此三种法
门。方得流通此经。不断持经典型也。而复加此品
者。正恐末世邪师炽盛。魔事实多。使持经难为广
上德也。观音普门示现周遍流通巳竟。】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品节云。此品由前妙行巳圆。当克妙果。第藏识幽
深。历劫馀习。潜伏其中。虽有止观之功。而智有所
困。神有所不及者。若非神咒加持。不易断也。故有
后三品三种加持也。一神力。二法力。三现身面言
说。楞伽惟二。今多法力。此品正神力加持也。以咒
乃诸佛秘密心印。如天子秘符。大将执之。无敌不
克。况藏识为生死窟穴。最极幽深。习气潜伏。止观
之力所不及者。必须仗如来秘密心印之力以攻
之。所以楞严云。若修行人。习气未除。应当诵我神
咒。是也。楞伽亦云。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则堕外道
恶见妄想。及诸声闻众魔希望。故七地巳前不加。
则堕外道。八地不加。则堕二乘。九至等觉不加。不
得入妙。故修行者。所当加也。大窾云。自地涌菩萨
持经。如来嘱累。心事巳竟。复恐诸菩萨久居下界。
常处空闲。初入尘寰。利生接物。难堪难忍。故复将
此界他方诸大菩萨所證法门。一一拈出。如药王
之忍辱。妙音之法空。观音之慈悲。与彼下方菩萨。
恒为模范。若忍辱而不得法空。则心量不广。若證
法空而不行慈悲。则教化不圆。必须入此三种法
门。方得流通此经。不断持经典型也。而复加此品
者。正恐末世邪师炽盛。魔事实多。使持经难为广
卷十 第 816a 页 X32-0816.png
益。故诸菩萨说咒护持。不令侵毁此法师者。益见
诸菩萨慈悲无尽也。要解云。陀罗尼。此云总持。即
念慧妙力。诸佛密语。有一字多字无字之异。能以
一字。总无量法。持无量义。摧邪立正。殄恶生善。皆
能总而持之之谓也。
[△@△]凡佛说法。必兼显密二门。
显以生慧。密以得福。施此二门。使修学人福慧齐
到也。如世医人。或显说方。或密授药。其瘳病之验
一也。然咒者祝也。使持咒人。念念无间。祝邪者正。
祝染者净。祝迷者醒。祝凡者圣。无不遂其心满其
愿也。咒语或诸佛弘名。或神王圣号。持其佛名。神
鬼拥护。持其王名。神鬼皈祟。必至受持者。福智庄
严。而永无魔事也。又神咒乃诸佛密语。非心识可
能测知。故曰是大神咒无等等咒。于五不翻中。乃
秘密不翻。不唯凡者不知。其实下位菩萨不识上
位密语。此皆从如来不思议妙智流出。宜敬心奉
持焉。
△四以众圣神咒加持坚固流通。分四。一问
持经功德。】
「尔时药王菩萨(至)若书写经卷得几所福。」
【此是药王欲使此经流通不尽。故致此问也。直指
云。此品复以药王当机。是以诸佛心光为药。守护
地前信等五位。治五蕴结使微细烦恼之病。然又
以持经功德为问者。是欲为发心说咒之端也。
[△@△]
此问非从前泛常所谓受持者。言读诵通利。是得
證法身之人读诵。若不通利。去佛尚远。虽有福利。
诸菩萨慈悲无尽也。要解云。陀罗尼。此云总持。即
念慧妙力。诸佛密语。有一字多字无字之异。能以
一字。总无量法。持无量义。摧邪立正。殄恶生善。皆
能总而持之之谓也。
[△@△]凡佛说法。必兼显密二门。
显以生慧。密以得福。施此二门。使修学人福慧齐
到也。如世医人。或显说方。或密授药。其瘳病之验
一也。然咒者祝也。使持咒人。念念无间。祝邪者正。
祝染者净。祝迷者醒。祝凡者圣。无不遂其心满其
愿也。咒语或诸佛弘名。或神王圣号。持其佛名。神
鬼拥护。持其王名。神鬼皈祟。必至受持者。福智庄
严。而永无魔事也。又神咒乃诸佛密语。非心识可
能测知。故曰是大神咒无等等咒。于五不翻中。乃
秘密不翻。不唯凡者不知。其实下位菩萨不识上
位密语。此皆从如来不思议妙智流出。宜敬心奉
持焉。
△四以众圣神咒加持坚固流通。分四。一问
持经功德。】
「尔时药王菩萨(至)若书写经卷得几所福。」
【此是药王欲使此经流通不尽。故致此问也。直指
云。此品复以药王当机。是以诸佛心光为药。守护
地前信等五位。治五蕴结使微细烦恼之病。然又
以持经功德为问者。是欲为发心说咒之端也。
[△@△]
此问非从前泛常所谓受持者。言读诵通利。是得
證法身之人读诵。若不通利。去佛尚远。虽有福利。
卷十 第 816b 页 X32-0816.png
犹不足较。书写即注释。是经能注释者。神入佛心。
深契妙理。当为神咒之所守护者也。故问得几所
福。
△二答功德无量。】
「佛告药王若有善男子(至)如说修行功德甚多。」
【此如来答得多福。明识药王之心普也。八百万亿
下。举多佛。是田胜。能供如是多佛。是福广。以此胜
田广福。较一持四句偈者之功德。不可比也。何故。
佛虽多。供虽广。事也。持经者不惟徒诵。而又能解
义。不独解义。而又能如说修行。解义者心悟实相。
修行者妙契法身。如此等福。宁有量哉。四句者。不
必定指。须知全经字字。皆佛心光。受持读诵一句
一字者。无不获益。所谓析栴檀片片皆香也。
△三
请以说咒护。分五。一药王请说。分四。一求请说。】
「尔时药王菩萨白佛言(至)陀罗尼咒以守护之。」
【前校功德处。以受持读诵书写为问。今说咒处。又
以说法者为言。乃前后互彰也。非说法者无功而
受持书写者。咒不护也。
△二正说咒。】
「即说咒曰。
安尔曼尔(至)阿摩若那多夜」
【天台云。咒是诸佛密语。如王索先陀婆。无有能识。
惟有智臣。乃能知耳。洗时奉水。饭时奉器。食时奉
盐。游时奉马。咒亦如是。秪是一法。遍有诸力。病愈
罪除。善生道合。为此义故。皆存本音。又孤山所引
四悉檀释。一世界悉檀。随力异说。令生欢喜益。二
深契妙理。当为神咒之所守护者也。故问得几所
福。
△二答功德无量。】
「佛告药王若有善男子(至)如说修行功德甚多。」
【此如来答得多福。明识药王之心普也。八百万亿
下。举多佛。是田胜。能供如是多佛。是福广。以此胜
田广福。较一持四句偈者之功德。不可比也。何故。
佛虽多。供虽广。事也。持经者不惟徒诵。而又能解
义。不独解义。而又能如说修行。解义者心悟实相。
修行者妙契法身。如此等福。宁有量哉。四句者。不
必定指。须知全经字字。皆佛心光。受持读诵一句
一字者。无不获益。所谓析栴檀片片皆香也。
△三
请以说咒护。分五。一药王请说。分四。一求请说。】
「尔时药王菩萨白佛言(至)陀罗尼咒以守护之。」
【前校功德处。以受持读诵书写为问。今说咒处。又
以说法者为言。乃前后互彰也。非说法者无功而
受持书写者。咒不护也。
△二正说咒。】
「即说咒曰。
安尔曼尔(至)阿摩若那多夜」
【天台云。咒是诸佛密语。如王索先陀婆。无有能识。
惟有智臣。乃能知耳。洗时奉水。饭时奉器。食时奉
盐。游时奉马。咒亦如是。秪是一法。遍有诸力。病愈
罪除。善生道合。为此义故。皆存本音。又孤山所引
四悉檀释。一世界悉檀。随力异说。令生欢喜益。二
卷十 第 816c 页 X32-0816.png
为人悉檀。令生善益。三对治悉檀。令破恶益。四第
一义悉檀。令入理益。悉者遍也。檀者施。也谓圣人
以此四种。遍施众生也。
○入理者。意欲令人人入
佛知见。所谓惟一大事因缘也。破恶者。倘人未能
悟入。且与第二。断除烦恼种习。故云破恶。其人又
未能破恶。且与第三。令其生起善心。建立善事。善
力渐生。恶习自退。故曰生善。其人又未能兴善。且
与第四。令生欢喜。种少善根。为上三种。作远因缘。
故云欢喜益也。今以咒论四悉檀者。从劣向胜。如
持咒脱难求财等。既遂其心。无不欢喜。此世界悉
檀也。又持咒求戒求慧者。无不满愿善法成就。即
为人悉檀也。持咒者。断除三毒。恶业消除。即对治
悉檀也。又以持咒求證菩提。入诸三昧。而得成就。
即第一义悉檀也。大端明四悉檀。秘密利益。非如
显说可知其故。若可测知。又何以谓神咒也。行人
但当一心谛信。则所有愿求。无不遂意。
△三叹护
持。】
「世尊是陀罗尼神咒(至)则为侵毁是诸佛巳。」
【此叹咒力不可思议。咒既出于六十二亿诸佛所
说。则药王亦代佛宣扬也。若有下。明非人不可侵
毁。然则经是显咒。咒是密经。持经者。即持咒也。经
咒在处。即佛现在。所以侵持经人。即毁诸佛矣。
△
四佛印可。】
「时释迦牟尼佛(至)于诸众生多所饶益。」
一义悉檀。令入理益。悉者遍也。檀者施。也谓圣人
以此四种。遍施众生也。
○入理者。意欲令人人入
佛知见。所谓惟一大事因缘也。破恶者。倘人未能
悟入。且与第二。断除烦恼种习。故云破恶。其人又
未能破恶。且与第三。令其生起善心。建立善事。善
力渐生。恶习自退。故曰生善。其人又未能兴善。且
与第四。令生欢喜。种少善根。为上三种。作远因缘。
故云欢喜益也。今以咒论四悉檀者。从劣向胜。如
持咒脱难求财等。既遂其心。无不欢喜。此世界悉
檀也。又持咒求戒求慧者。无不满愿善法成就。即
为人悉檀也。持咒者。断除三毒。恶业消除。即对治
悉檀也。又以持咒求證菩提。入诸三昧。而得成就。
即第一义悉檀也。大端明四悉檀。秘密利益。非如
显说可知其故。若可测知。又何以谓神咒也。行人
但当一心谛信。则所有愿求。无不遂意。
△三叹护
持。】
「世尊是陀罗尼神咒(至)则为侵毁是诸佛巳。」
【此叹咒力不可思议。咒既出于六十二亿诸佛所
说。则药王亦代佛宣扬也。若有下。明非人不可侵
毁。然则经是显咒。咒是密经。持经者。即持咒也。经
咒在处。即佛现在。所以侵持经人。即毁诸佛矣。
△
四佛印可。】
「时释迦牟尼佛(至)于诸众生多所饶益。」
卷十 第 817a 页 X32-0817.png
【此如来喜法流通。故极口称赞也。大窾云。既于恶
世。不惜身命。护持此经。而又悯念持经法师。说咒
冥加。令彼诸魔不敢侵凌毁谤。是亦能以无畏。施
无量众生矣。此药王能止众病者也。
△二勇施请
说。分三。一求请说。】
「尔时勇施菩萨白佛言(至)伺求其短无能得便。」
【药王说咒。故以瘥众生之心病。则药王于此经。致
力大矣。今复勇施请说。亦是本会上首。故妙音诣
娑婆礼觐释迦。而必欲见文殊药王勇施者。槩可
见也。前药王云。我与说法者陀罗尼。今勇施云。我
与受持者陀罗尼。是于六种法师中。前后互出也。
富单那。此云臭饿鬼。主热病鬼。也吉蔗。此云所作。
即起尸鬼也。鸠槃茶。旧名冬瓜。由阴如冬瓜。行置
肩上。坐便踞之。即魇魅鬼也。凡此诸鬼皆恼害人。
有此咒力。不得其便。伺(音四)。
△二正说咒。】
「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痤隶摩诃痤隶(至)涅犁墀婆底」
【△三叹护持。】
「世尊是陀罗尼神咒(至)则为侵毁是诸佛巳。」
【此先叹咒力。亦皆随喜者。此咒是诸佛所说。即诸
佛亦顺此咒。而生欢喜也。次叹护持。不致令侵毁
法师也。
△三多闻请说。】
「尔时毗沙门天王护世者(至)说是陀罗尼。」
【大论云。毗沙门。此云多闻。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
卷十 第 817b 页 X32-0817.png
半须弥北水晶埵。主夜义罗刹二部。光明疏云。西
域以北方为首。次东南西。故先举此。】
「即说咒曰。
阿梨那梨㝹那梨阿那卢那履拘那履
世尊以是神咒拥护法师(至)令百由旬内无诸衰患。」
【说咒而又自护。是受嘱深而悲救切也。百由旬内。
显驱邪之力广。凡一行人居此。持说修行。为人演
说。不惟邪不入身。而亦使不能入境。邪惑既离。衰
患何至。
△四持国请说。】
「尔时持国天王在此会中(至)拥护持法华经者。」
【大论云。梵语提头赖吒。此云持国。以能护持国土
故。又云安民。为上升之元首。乃下界之初天。居半
须弥东黄金埵。主乾闼婆毗舍阇。言在会者。以护
法闻经故恒不离也。盖天人乘急戒缓。处处闻经。
无不在会。乾闼围绕。是主臣随至也。言我亦者。谓
不但前天。我亦说之也。一以受佛付嘱。一以不忘
本愿。所以当为护持也。此既言东北。而西南巳摄
其中。非秪二天独说也。】
「即说咒曰。
阿伽祢伽祢(至)浮楼沙柅頞底
世尊是陀罗尼神咒(至)则为侵毁是诸佛巳。」
【药王勇施皆言。咒为恒沙佛说。而多闻不言所说。
惟持国秪言四十二亿者。足见菩萨因行广远。侍
佛必多。而天王宜乎秪四十二亿也。
△五诸女请
域以北方为首。次东南西。故先举此。】
「即说咒曰。
阿梨那梨㝹那梨阿那卢那履拘那履
世尊以是神咒拥护法师(至)令百由旬内无诸衰患。」
【说咒而又自护。是受嘱深而悲救切也。百由旬内。
显驱邪之力广。凡一行人居此。持说修行。为人演
说。不惟邪不入身。而亦使不能入境。邪惑既离。衰
患何至。
△四持国请说。】
「尔时持国天王在此会中(至)拥护持法华经者。」
【大论云。梵语提头赖吒。此云持国。以能护持国土
故。又云安民。为上升之元首。乃下界之初天。居半
须弥东黄金埵。主乾闼婆毗舍阇。言在会者。以护
法闻经故恒不离也。盖天人乘急戒缓。处处闻经。
无不在会。乾闼围绕。是主臣随至也。言我亦者。谓
不但前天。我亦说之也。一以受佛付嘱。一以不忘
本愿。所以当为护持也。此既言东北。而西南巳摄
其中。非秪二天独说也。】
「即说咒曰。
阿伽祢伽祢(至)浮楼沙柅頞底
世尊是陀罗尼神咒(至)则为侵毁是诸佛巳。」
【药王勇施皆言。咒为恒沙佛说。而多闻不言所说。
惟持国秪言四十二亿者。足见菩萨因行广远。侍
佛必多。而天王宜乎秪四十二亿也。
△五诸女请
卷十 第 817c 页 X32-0817.png
说。分五。一列名。】
「尔时有罗刹女等(至)并其子及眷属俱诣佛所。」
【要解云。害人之鬼。无甚于罗刹女鬼子母等。今既
誓护持。则馀神可知。故王道兴而守在四夷。佛道
备而防在魔外也。晋译云。一名有结缚。二名离结。
三名施积。四名施华。五名施黑。六名被发。七名无
著。八名持华。九名何所。十名取一切精。教中谓鬼
子母有九十一子。及眷属者。则罗刹女与鬼子母。
各各眷属也。皋(音高)。
△二请说。】
「同声白佛言(至)若有伺求法师短者令不得便。」
【法师短者。即心念中。稍有空处。偶一时忘照。而邪
得其便。然邪之与正。如明暗然。明少退而暗便兴。
此所以伺得其便也。伺求得遂。衰患随兴。故知念
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亦非外得。】
「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伊提履伊提泯(至)兜醯㝹醯」
【△三明护。】
「宁上我头上莫恼于法师(至)乃至梦中亦复莫恼。」
【此正出其所护之心至诚至切也。宁上我头者。况
其持经者不可恼乱。人之头面。极为尊贵。而女人
犹以此为钟爱者。且鬼以嗔毒为怀。尚无敢犯其
嗔。宁敢犯彼之头面哉。故此况云。我头可上。法师
不可恼也。毗陀罗赤色鬼。犍陀黄色鬼。乌摩勒黑
色鬼。阿跋摩青脸鬼。夜叉与人吉遮者。谓此鬼此
「尔时有罗刹女等(至)并其子及眷属俱诣佛所。」
【要解云。害人之鬼。无甚于罗刹女鬼子母等。今既
誓护持。则馀神可知。故王道兴而守在四夷。佛道
备而防在魔外也。晋译云。一名有结缚。二名离结。
三名施积。四名施华。五名施黑。六名被发。七名无
著。八名持华。九名何所。十名取一切精。教中谓鬼
子母有九十一子。及眷属者。则罗刹女与鬼子母。
各各眷属也。皋(音高)。
△二请说。】
「同声白佛言(至)若有伺求法师短者令不得便。」
【法师短者。即心念中。稍有空处。偶一时忘照。而邪
得其便。然邪之与正。如明暗然。明少退而暗便兴。
此所以伺得其便也。伺求得遂。衰患随兴。故知念
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亦非外得。】
「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伊提履伊提泯(至)兜醯㝹醯」
【△三明护。】
「宁上我头上莫恼于法师(至)乃至梦中亦复莫恼。」
【此正出其所护之心至诚至切也。宁上我头者。况
其持经者不可恼乱。人之头面。极为尊贵。而女人
犹以此为钟爱者。且鬼以嗔毒为怀。尚无敢犯其
嗔。宁敢犯彼之头面哉。故此况云。我头可上。法师
不可恼也。毗陀罗赤色鬼。犍陀黄色鬼。乌摩勒黑
色鬼。阿跋摩青脸鬼。夜叉与人吉遮者。谓此鬼此
卷十 第 818a 页 X32-0818.png
人。皆能为起尸也。若热下。谓鬼之害人。有间者。自
一日或至七日。无间者。则常为病。男女下。明鬼之
变相也。乃至梦中者。谓持经者有此咒力。则卧安
觉安。无不适意也。】
「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若不顺我咒恼乱说法者(至)当获如是殃。」
【知音云。此述不顺命者。得五逆罪。阿梨树。此云兰
香蕱。其枝堕地。自成七段。敢犯法师者。头破如之。
如杀父母。二逆罪也。压油者。外国压油之法。捣麻
使生虫。虫多益肥。则压之。是杀命之众。三逆罪也。
斗秤欺诳。谓小出大入也。此方率以为常。西域其
严戒者。四逆也。破僧罪者。破和合僧也。谓调达妄
搆五法。诱佛五百新众而行。是五逆也。事出科注。
所引甚明。兹不繁录。次总结云。犯此法师者。当获
如是五逆罪也。
△四誓言。】
「诸罗刹女说此偈巳(至)离诸衰患消众毒药。」
【观前之宁上我头。及此中身自拥护之言。益见诸
女忘身为法之诚。此或诸大菩萨示身。而引同类。
不然。其诚恳何其乃尔。
△五佛赞。】
「佛告诸罗刹女(至)应当拥护如是法师。」
【此结赞能护者功德大也。文有四节。一但能护持
名者。福不可量。二况显拥护具足受持者。其福犹
不可量。三复能拥护种种供养者。四召名珍重如
法拥护。十罗刹女中。独呼皋帝。准晋译名何所者。
一日或至七日。无间者。则常为病。男女下。明鬼之
变相也。乃至梦中者。谓持经者有此咒力。则卧安
觉安。无不适意也。】
「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若不顺我咒恼乱说法者(至)当获如是殃。」
【知音云。此述不顺命者。得五逆罪。阿梨树。此云兰
香蕱。其枝堕地。自成七段。敢犯法师者。头破如之。
如杀父母。二逆罪也。压油者。外国压油之法。捣麻
使生虫。虫多益肥。则压之。是杀命之众。三逆罪也。
斗秤欺诳。谓小出大入也。此方率以为常。西域其
严戒者。四逆也。破僧罪者。破和合僧也。谓调达妄
搆五法。诱佛五百新众而行。是五逆也。事出科注。
所引甚明。兹不繁录。次总结云。犯此法师者。当获
如是五逆罪也。
△四誓言。】
「诸罗刹女说此偈巳(至)离诸衰患消众毒药。」
【观前之宁上我头。及此中身自拥护之言。益见诸
女忘身为法之诚。此或诸大菩萨示身。而引同类。
不然。其诚恳何其乃尔。
△五佛赞。】
「佛告诸罗刹女(至)应当拥护如是法师。」
【此结赞能护者功德大也。文有四节。一但能护持
名者。福不可量。二况显拥护具足受持者。其福犹
不可量。三复能拥护种种供养者。四召名珍重如
法拥护。十罗刹女中。独呼皋帝。准晋译名何所者。
卷十 第 818b 页 X32-0818.png
是无所不具之义。此必福智超胜于众。故如来特
召。令统其同例及眷属。作拥护也。
○苏摩那。即须
曼那华也。婆斯迦。即波利师迦。优钵罗。即青莲华。
请说咒护巳竟。
△四闻品得利益。】
「说是陀罗尼品时六万八千人得无生法忍。」
【此六万人闻陀罗尼。證无生忍。多是积劫承秘咒
功能。熏习所至。今一闻宣演。直證无生。则秘密功
能。其益人之不可思议。正如医人不显说方法。但
以一丸授彼令服。病即消除也。神咒加持坚固流
通巳竟。】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品节云。此品意明转识成智之象。以显法力加持
也。庄严王乃如来在缠。为八识心王之名。二子乃
六七二识。转染令净之象。夫人乃柔顺内助。为止
观内熏之体。净治无明。故名净德。二子先巳出家。
以六七因中转故。二子转父邪心。一同出家。正显
本觉出缠之象也。然此止观之力。乃法身菩萨得
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依法力修行。真如熏
习。灭无明故。是所谓法力加持也。大窾云。药王本
事。是显药王因中求法供佛之德本。此品虽名庄
王本事。实显药王药上度生之善功也。知音云。庄
王乃华德菩萨前身。不言华德本事者。以因名成
果德彰。持此经者。因该果海也。由华德曾问妙音
因地。故今为彼说其本事。天台云。昔有四比丘。结
召。令统其同例及眷属。作拥护也。
○苏摩那。即须
曼那华也。婆斯迦。即波利师迦。优钵罗。即青莲华。
请说咒护巳竟。
△四闻品得利益。】
「说是陀罗尼品时六万八千人得无生法忍。」
【此六万人闻陀罗尼。證无生忍。多是积劫承秘咒
功能。熏习所至。今一闻宣演。直證无生。则秘密功
能。其益人之不可思议。正如医人不显说方法。但
以一丸授彼令服。病即消除也。神咒加持坚固流
通巳竟。】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品节云。此品意明转识成智之象。以显法力加持
也。庄严王乃如来在缠。为八识心王之名。二子乃
六七二识。转染令净之象。夫人乃柔顺内助。为止
观内熏之体。净治无明。故名净德。二子先巳出家。
以六七因中转故。二子转父邪心。一同出家。正显
本觉出缠之象也。然此止观之力。乃法身菩萨得
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依法力修行。真如熏
习。灭无明故。是所谓法力加持也。大窾云。药王本
事。是显药王因中求法供佛之德本。此品虽名庄
王本事。实显药王药上度生之善功也。知音云。庄
王乃华德菩萨前身。不言华德本事者。以因名成
果德彰。持此经者。因该果海也。由华德曾问妙音
因地。故今为彼说其本事。天台云。昔有四比丘。结
卷十 第 818c 页 X32-0818.png
契山林。精持妙法。以馁乏故。一人分卫。见王者出
游。忽生爱著。由功德熏修。随念受报。人间天上常
得为王。其三友得道。欲救其失。以其邪著。非爱缘
无能感动。于是一为端正妇。二为聪明儿。托生设
化。转其邪心。令归正觉。今叙本事。欲使行人以道
自卫。外防见魔。内绝恶觉。消息邪缘。入佛知见。此
实诸佛究竟进修。最后垂范。如楞严法会将终。说
过去佛觉明分析微细魔事。使行人诸识心垢洗
除。与此同意。
△五由庄王出陈本事转邪流通。分
六。一特明事本。】
「尔时佛告诸大众(至)国名光明庄严劫名喜见。」
【前品药王。虽引天神等说咒护持此经。尚隐而未
显。今又假庄王本事。因二子神力。以转邪心。则是
药王显然以身拥护也。然能使转邪归正。令王与
后宫。皆悉堪任受持法华经者。药王力也。经云。净
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巳通达。故知药王于此经。
悲救之切。护持之至。故如来不待请。而自说庄王
本事。其实亦即药王之本事也。乃往古下。据理显
妙法之无始。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是双举妙音因
果所觐之佛。乃显妙法庄严因果如如不二之体
也。国名光明庄严。示大圆镜之境也。劫名喜见。示
一真法界之相也。
△二双标能所。】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至)皆悉明了通达。」
【知音云。彼佛下。具大事因之人。以前之王。即今之
游。忽生爱著。由功德熏修。随念受报。人间天上常
得为王。其三友得道。欲救其失。以其邪著。非爱缘
无能感动。于是一为端正妇。二为聪明儿。托生设
化。转其邪心。令归正觉。今叙本事。欲使行人以道
自卫。外防见魔。内绝恶觉。消息邪缘。入佛知见。此
实诸佛究竟进修。最后垂范。如楞严法会将终。说
过去佛觉明分析微细魔事。使行人诸识心垢洗
除。与此同意。
△五由庄王出陈本事转邪流通。分
六。一特明事本。】
「尔时佛告诸大众(至)国名光明庄严劫名喜见。」
【前品药王。虽引天神等说咒护持此经。尚隐而未
显。今又假庄王本事。因二子神力。以转邪心。则是
药王显然以身拥护也。然能使转邪归正。令王与
后宫。皆悉堪任受持法华经者。药王力也。经云。净
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巳通达。故知药王于此经。
悲救之切。护持之至。故如来不待请。而自说庄王
本事。其实亦即药王之本事也。乃往古下。据理显
妙法之无始。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是双举妙音因
果所觐之佛。乃显妙法庄严因果如如不二之体
也。国名光明庄严。示大圆镜之境也。劫名喜见。示
一真法界之相也。
△二双标能所。】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至)皆悉明了通达。」
【知音云。彼佛下。具大事因之人。以前之王。即今之
卷十 第 819a 页 X32-0819.png
华德也。其王下。成大事缘之人。前之夫人二子。即
今之光照庄严相与药王药上也。作大事因缘训
者。准后文。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故。是二子下。叙所
以能成大事因缘者。以具神力及福智故。所谓下。
释福智十度。此中具七。前五度福德。后二度权实
二智也。三十七品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皆是助成无上菩提之
道。直指云。当人于无始巳前。一念背觉。遂成无明
心王。故引庄王。而表八识也。夫人表五识。净藏净
眼表六七二识。八识染以二十五有庄严。净以权
实二智庄严。五识与八识同体。非造所造。故名净
德。能生育万善。有夫人义。七识染污。转则成平等
性智。故名净藏。六识分别十界依正。转则成妙观
察智。故名净眼。二子有大神力。久修行者。谓六七
因中先转也。】
「又得菩萨净三昧(至)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要解云。净三昧。净藏净眼之所本也。日星宿。表根
本差别二智之照用也。净光能现众像。净色不为
形碍。净照照了万法。长庄严非素法身。大威德藏
具大神用。知音云。前巳释福德智慧。今正释神力。
以凡神力皆由三昧而成。神力即下十八变等。三
昧七种。下文次第自训。于此三昧者。即指上七种。
照前段六度四摄等法。云皆悉明了通达。故此结
于诸三昧亦悉通达也。
△三能化方便。分三。一明
今之光照庄严相与药王药上也。作大事因缘训
者。准后文。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故。是二子下。叙所
以能成大事因缘者。以具神力及福智故。所谓下。
释福智十度。此中具七。前五度福德。后二度权实
二智也。三十七品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皆是助成无上菩提之
道。直指云。当人于无始巳前。一念背觉。遂成无明
心王。故引庄王。而表八识也。夫人表五识。净藏净
眼表六七二识。八识染以二十五有庄严。净以权
实二智庄严。五识与八识同体。非造所造。故名净
德。能生育万善。有夫人义。七识染污。转则成平等
性智。故名净藏。六识分别十界依正。转则成妙观
察智。故名净眼。二子有大神力。久修行者。谓六七
因中先转也。】
「又得菩萨净三昧(至)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要解云。净三昧。净藏净眼之所本也。日星宿。表根
本差别二智之照用也。净光能现众像。净色不为
形碍。净照照了万法。长庄严非素法身。大威德藏
具大神用。知音云。前巳释福德智慧。今正释神力。
以凡神力皆由三昧而成。神力即下十八变等。三
昧七种。下文次第自训。于此三昧者。即指上七种。
照前段六度四摄等法。云皆悉明了通达。故此结
于诸三昧亦悉通达也。
△三能化方便。分三。一明
卷十 第 819b 页 X32-0819.png
时至。】
「尔时彼佛欲引导妙庄严王(至)说是法华经。」
【○彼佛出世常宣正法。于王缘弱。则非其时。今说
法华。是其时矣。故云引导。又云悯念众生。则知非
独为庄王说此妙法也。
△二出论议。分四。一白母
时至。】
「时净藏净眼二子到其母所(至)说法华经宜应听受。」
【○先白母者。据其本实。母子元知。今为化仪。机熟
应发。正是槌砧相扣。物器方成也。知音云。净藏。谓
净如来藏之三性。净眼。乃净如来之五眼。经以二
净字。释成二王子得菩萨净三昧之名也。不先白
父。而白母者。维摩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善根成实男。今妙庄严既以方便。为二菩萨父。示
堕邪见。然非先智度。则邪见莫除。净德虽为二菩
萨母。然非先善根成实。则智慧何兴。故经上节叙
六度讫。复叙方便波罗蜜。此节叙二王子得净三
昧。先白其母。意有在也。劝母往听。照随喜品劝人
往听。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之功德也。
△二
母遣化父。】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至)应往白父与共俱去。」
【外道者。不达惟心之理。从心外强修者也。婆罗门
法者。西域九十六种。惟佛一种为正。馀皆名邪。应
往白父与俱去者。知音谓。男女不得杂处。况国母
为世仪型。不先奏准。讵敢擅便。故云汝父信受等。
「尔时彼佛欲引导妙庄严王(至)说是法华经。」
【○彼佛出世常宣正法。于王缘弱。则非其时。今说
法华。是其时矣。故云引导。又云悯念众生。则知非
独为庄王说此妙法也。
△二出论议。分四。一白母
时至。】
「时净藏净眼二子到其母所(至)说法华经宜应听受。」
【○先白母者。据其本实。母子元知。今为化仪。机熟
应发。正是槌砧相扣。物器方成也。知音云。净藏。谓
净如来藏之三性。净眼。乃净如来之五眼。经以二
净字。释成二王子得菩萨净三昧之名也。不先白
父。而白母者。维摩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善根成实男。今妙庄严既以方便。为二菩萨父。示
堕邪见。然非先智度。则邪见莫除。净德虽为二菩
萨母。然非先善根成实。则智慧何兴。故经上节叙
六度讫。复叙方便波罗蜜。此节叙二王子得净三
昧。先白其母。意有在也。劝母往听。照随喜品劝人
往听。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之功德也。
△二
母遣化父。】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至)应往白父与共俱去。」
【外道者。不达惟心之理。从心外强修者也。婆罗门
法者。西域九十六种。惟佛一种为正。馀皆名邪。应
往白父与俱去者。知音谓。男女不得杂处。况国母
为世仪型。不先奏准。讵敢擅便。故云汝父信受等。
卷十 第 819c 页 X32-0819.png
此又见持经者。虽有善根智慧。苟无方便。亦不能
得證妙法也。
△三怨生邪见。】
「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至)而生此邪见家。」
【知音云。虽为白母叹伤之辞。其实明二菩萨得日
星宿三昧也。
[△@△]佛智如日。世智如星。今怨生邪见。
是觉破世间智。不及佛智。由菩萨二智俱融故。谓
得日星宿三昧也。直指云。五识因六七二识休息。
乃于二六时中。理观内烛。始知八识习气浓厚。必
用六七。采集种智之药。念念内熏。乃空赖耶种子。
盖五八同体。必不亲缘真如。故以母劝子念父表
之。如五识颂云。果中犹自不诠真也。父信外道。指
赖耶我法二执。名外道法。与共俱去者。表五八同
转也。子怨生邪。表六七因五识转。始见八识过患。
此是一位證一位工夫。非彷佛之词。
△四母嘱当
念。】
「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至)或听我等往至佛所。」
【徒自忧念。于事无益。既忧念父。当现神变。使伊见
而醒悟。则有补于行也。直指云。此理智观行互严
之相。
△三现化身。】
「于是二子念其父故(至)令其父王心净信解。」
【知音云。此虽叙二子奉慈旨。以现神变。照前文有
大神力。其实明二菩萨得净光净色二种三昧也。
以所现神变。总不出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所变
之光色故。十八变者。身上下各出水火为四。两胁
得證妙法也。
△三怨生邪见。】
「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至)而生此邪见家。」
【知音云。虽为白母叹伤之辞。其实明二菩萨得日
星宿三昧也。
[△@△]佛智如日。世智如星。今怨生邪见。
是觉破世间智。不及佛智。由菩萨二智俱融故。谓
得日星宿三昧也。直指云。五识因六七二识休息。
乃于二六时中。理观内烛。始知八识习气浓厚。必
用六七。采集种智之药。念念内熏。乃空赖耶种子。
盖五八同体。必不亲缘真如。故以母劝子念父表
之。如五识颂云。果中犹自不诠真也。父信外道。指
赖耶我法二执。名外道法。与共俱去者。表五八同
转也。子怨生邪。表六七因五识转。始见八识过患。
此是一位證一位工夫。非彷佛之词。
△四母嘱当
念。】
「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至)或听我等往至佛所。」
【徒自忧念。于事无益。既忧念父。当现神变。使伊见
而醒悟。则有补于行也。直指云。此理智观行互严
之相。
△三现化身。】
「于是二子念其父故(至)令其父王心净信解。」
【知音云。此虽叙二子奉慈旨。以现神变。照前文有
大神力。其实明二菩萨得净光净色二种三昧也。
以所现神变。总不出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所变
之光色故。十八变者。身上下各出水火为四。两胁
卷十 第 820a 页 X32-0820.png
各出水火为四。共八变。九履水如地。十入地如水。
十一从空没而复在地。十二从地没而复处空。又
于空中行住坐卧为四。兼前成十六。复现大小身。
共十八变也。直指云。此表六七巳转十八界之相。
然不与八识同转。而六七转者。为八识本体原净。
所有种子。皆六七所积故。须是六七知非。方可转
也。能化方便巳竟。
△四所化利益。分十。一信子伏师。】
「时父见子神力如是(至)亦欲见汝等师可共俱往。」
【知音云。方便之父。不出智母所料。则权符其实。故
问师之为谁。二子白言下。虽是叙答父王之辞。其
实明二菩萨得净照明三昧也。是以净佛法。而照
明父王之信心。故宝积第三经云。菩萨成就三法。
得不退转。于阿耨菩提。父母不信。令其生信。一也。
父母毁戒。令其住戒。二也。父母悭贪。劝令住施。赞
叹菩提。三也。今二菩萨。正是其人。
○问。品中曾未
叙二子先以佛为师。今奚云是我等师。答。经虽未
叙。其义暗合。前文云久修菩萨之道。既云久修。焉
知不为彼佛弟子。问。二子既有如上神通。奚不即
以神力度王。必为子耶。答。二菩萨于王有子之缘。
而亦是父子情同。为信易生也。
△二称庆愿放。】
「于是二子从空中下(至)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愿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门(至)愿听我出家。
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难值故。」
【二子覆母命。复从空下。故知前对父辞。犹处空未
十一从空没而复在地。十二从地没而复处空。又
于空中行住坐卧为四。兼前成十六。复现大小身。
共十八变也。直指云。此表六七巳转十八界之相。
然不与八识同转。而六七转者。为八识本体原净。
所有种子。皆六七所积故。须是六七知非。方可转
也。能化方便巳竟。
△四所化利益。分十。一信子伏师。】
「时父见子神力如是(至)亦欲见汝等师可共俱往。」
【知音云。方便之父。不出智母所料。则权符其实。故
问师之为谁。二子白言下。虽是叙答父王之辞。其
实明二菩萨得净照明三昧也。是以净佛法。而照
明父王之信心。故宝积第三经云。菩萨成就三法。
得不退转。于阿耨菩提。父母不信。令其生信。一也。
父母毁戒。令其住戒。二也。父母悭贪。劝令住施。赞
叹菩提。三也。今二菩萨。正是其人。
○问。品中曾未
叙二子先以佛为师。今奚云是我等师。答。经虽未
叙。其义暗合。前文云久修菩萨之道。既云久修。焉
知不为彼佛弟子。问。二子既有如上神通。奚不即
以神力度王。必为子耶。答。二菩萨于王有子之缘。
而亦是父子情同。为信易生也。
△二称庆愿放。】
「于是二子从空中下(至)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愿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门(至)愿听我出家。
母即告言听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难值故。」
【二子覆母命。复从空下。故知前对父辞。犹处空未
卷十 第 820b 页 X32-0820.png
下。观庄王合掌向子。则向字。犹相去七多罗树也。
父王巳信解者。谓母命我等。现通化父。今父见神
变。则往昔之心。隆隆复起矣。于无上正等觉心。巳
堪任能发。善心既生。邪心巳除。而我等化父之能
事毕矣。但今愿母见听。宜速出家。故复说偈云。愿
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门。大窾云。放字。作上声读。犹
效也。此说方是。有云。作不留之意。似与前后文义
欠妥。前云。二子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故庄王亦言。
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则见二子巳出家矣。后
云。庄王与群臣眷属俱。夫人与采女眷属俱。此正
是引父母出家之实。若但言放我等二人出家。则
是父母俱不出家矣。我等随佛学者。是劝父母同
修梵行之言。如优昙下。喻佛之难值。优昙华三千
年尚有可待。而值佛之难。则果难矣。何也。轮王虽
圣。尚且轮回。若得遇佛。众苦皆脱也。前来率母见
佛。而母不轻诺者。以父邪未转。今王既见信于子。
故母亦得见许于子。故曰听。既佛难值遇。我必当
出家矣。然佛难值故四字当味。所以智度之母。非
善根成实之男。不能发起也。
△三重明难值。】
「于是二子白父母言(至)诸佛难值时亦难遇。」
【父邪既转。母亦见听。而二子之诚意始遂。至此则
双白父母。催其速出。是践前言放我等出家之意。
所以下。再申偈中诸佛难值一句。又如下。再申脱
诸难亦难之句。阿含经云。须弥山下。有一眼之龟。
父王巳信解者。谓母命我等。现通化父。今父见神
变。则往昔之心。隆隆复起矣。于无上正等觉心。巳
堪任能发。善心既生。邪心巳除。而我等化父之能
事毕矣。但今愿母见听。宜速出家。故复说偈云。愿
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门。大窾云。放字。作上声读。犹
效也。此说方是。有云。作不留之意。似与前后文义
欠妥。前云。二子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故庄王亦言。
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则见二子巳出家矣。后
云。庄王与群臣眷属俱。夫人与采女眷属俱。此正
是引父母出家之实。若但言放我等二人出家。则
是父母俱不出家矣。我等随佛学者。是劝父母同
修梵行之言。如优昙下。喻佛之难值。优昙华三千
年尚有可待。而值佛之难。则果难矣。何也。轮王虽
圣。尚且轮回。若得遇佛。众苦皆脱也。前来率母见
佛。而母不轻诺者。以父邪未转。今王既见信于子。
故母亦得见许于子。故曰听。既佛难值遇。我必当
出家矣。然佛难值故四字当味。所以智度之母。非
善根成实之男。不能发起也。
△三重明难值。】
「于是二子白父母言(至)诸佛难值时亦难遇。」
【父邪既转。母亦见听。而二子之诚意始遂。至此则
双白父母。催其速出。是践前言放我等出家之意。
所以下。再申偈中诸佛难值一句。又如下。再申脱
诸难亦难之句。阿含经云。须弥山下。有一眼之龟。
卷十 第 820c 页 X32-0820.png
大海之中。有一孔之木。龟得木。可以得达彼岸。而
免沉溺之患。然一投不及。必待浮木绕山三千年。
而复值本。一孔喻佛法一乘。龟一眼喻众生偏见。
以偏见值一乘。一投不及。万劫难逢。知音云。此虽
请父母践前言出家。其实明二菩萨得第六长庄
严三昧也。以王及夫人二子。先世为僧。庄严佛法。
今生复求出家。是长庄严义。直指云。此喻五八二
识深违实际。故地地克志进前。必假六七催发故
也。我等宿福深厚者。意在冥发远因。若非先世受
持法华。焉得此生复值佛法。是故父母宜当出家。
何故。以佛之难值。不止优昙华也。时之难遇。不啻
浮木孔也。是故的故字最重。意要庄王发宿命通。
知前世一念妄动。耽王乐而至堕邪见。阴狗如此
也。
△四化功巳著。】
「彼时妙庄严王后宫(至)令心信解好乐佛法。」
【此方显昔缘成熟。皆是菩提眷属。所谓大家团圞
头。共说无生话也。天台云。法华三昧者。摄一切法。
归一实相。离恶趣者。一往以三途为恶趣。具论二
十五有皆乖真起妄。悉是恶趣。今皆离之。即是破
二十五有也。诸佛集者。即三德秘密之藏。佛集其
中也。知音云。二子如是下。虽结上文。其实明二菩
萨。得第七大威德藏三昧也。以广大威德。皆藏于
子道中矣。
○此申明巳转之相。八万四千人。表八
识中我法二执。巳成全体大用。故曰皆悉堪任。六
免沉溺之患。然一投不及。必待浮木绕山三千年。
而复值本。一孔喻佛法一乘。龟一眼喻众生偏见。
以偏见值一乘。一投不及。万劫难逢。知音云。此虽
请父母践前言出家。其实明二菩萨得第六长庄
严三昧也。以王及夫人二子。先世为僧。庄严佛法。
今生复求出家。是长庄严义。直指云。此喻五八二
识深违实际。故地地克志进前。必假六七催发故
也。我等宿福深厚者。意在冥发远因。若非先世受
持法华。焉得此生复值佛法。是故父母宜当出家。
何故。以佛之难值。不止优昙华也。时之难遇。不啻
浮木孔也。是故的故字最重。意要庄王发宿命通。
知前世一念妄动。耽王乐而至堕邪见。阴狗如此
也。
△四化功巳著。】
「彼时妙庄严王后宫(至)令心信解好乐佛法。」
【此方显昔缘成熟。皆是菩提眷属。所谓大家团圞
头。共说无生话也。天台云。法华三昧者。摄一切法。
归一实相。离恶趣者。一往以三途为恶趣。具论二
十五有皆乖真起妄。悉是恶趣。今皆离之。即是破
二十五有也。诸佛集者。即三德秘密之藏。佛集其
中也。知音云。二子如是下。虽结上文。其实明二菩
萨。得第七大威德藏三昧也。以广大威德。皆藏于
子道中矣。
○此申明巳转之相。八万四千人。表八
识中我法二执。巳成全体大用。故曰皆悉堪任。六
卷十 第 821a 页 X32-0821.png
识至八地。开佛知见。故曰净眼。巳證十界十如之
理。故曰通达法华。六识颂云。远行地后纯无漏。观
察圆明照大千。是也。七识至八地。赖耶种子巳丧
故曰净藏。自三贤位巳离三界生死染污之习。故
曰通达离恶三昧。而复能现他受用身。应十地机。
故云令一切离恶趣也。五识至八地。转成所作智。
同證诸佛无生法忍。返观觉体。具足如来智慧德
相。故曰得诸佛集三昧也。自八地而望九十二地
及等妙极果。一切种智。皆悉现前。故曰能知诸佛
秘密之藏。
△五俱诣佛所。分二。一见佛而得法力。】
「于是妙庄严王(至)为王说法示教利喜王大欢悦。」
【此叙王等受二子化导。践见佛闻法之言。以明二
子具足菩萨所行之道。故令父母證得檀波罗蜜
也。各携眷属一时诣佛者。所谓转则同转。而体用
俱到也。然修敬毕而却住一面者。正待本觉开彰。
而成法利也。下言彼佛为王说法竟。不出其所演
者何经。而谓示教利喜者。即是为说此妙法也。乃
结前二子所对。今在七宝菩提树下。广说法华经。
是我等师之语也。王大欢悦者。向闻子言。难值之
佛如优昙华。难闻之时如浮木孔。今一旦闻见俱
妙。宜应庆幸无量。故知前见二子神力。虽曰心大
欢喜。是净藏之初开。净眼之初明。见闻尚在彷佛。
所以即问谁为师谁之子也。今所言大欢悦者。乃
亲见亲闻也。
△二兴供而增瑞应。】
理。故曰通达法华。六识颂云。远行地后纯无漏。观
察圆明照大千。是也。七识至八地。赖耶种子巳丧
故曰净藏。自三贤位巳离三界生死染污之习。故
曰通达离恶三昧。而复能现他受用身。应十地机。
故云令一切离恶趣也。五识至八地。转成所作智。
同證诸佛无生法忍。返观觉体。具足如来智慧德
相。故曰得诸佛集三昧也。自八地而望九十二地
及等妙极果。一切种智。皆悉现前。故曰能知诸佛
秘密之藏。
△五俱诣佛所。分二。一见佛而得法力。】
「于是妙庄严王(至)为王说法示教利喜王大欢悦。」
【此叙王等受二子化导。践见佛闻法之言。以明二
子具足菩萨所行之道。故令父母證得檀波罗蜜
也。各携眷属一时诣佛者。所谓转则同转。而体用
俱到也。然修敬毕而却住一面者。正待本觉开彰。
而成法利也。下言彼佛为王说法竟。不出其所演
者何经。而谓示教利喜者。即是为说此妙法也。乃
结前二子所对。今在七宝菩提树下。广说法华经。
是我等师之语也。王大欢悦者。向闻子言。难值之
佛如优昙华。难闻之时如浮木孔。今一旦闻见俱
妙。宜应庆幸无量。故知前见二子神力。虽曰心大
欢喜。是净藏之初开。净眼之初明。见闻尚在彷佛。
所以即问谁为师谁之子也。今所言大欢悦者。乃
亲见亲闻也。
△二兴供而增瑞应。】
卷十 第 821b 页 X32-0821.png
「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至)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知音云。王等因闻法喜。舍身庄严。行檀度也。璎珞
成四柱台。表即檀度具四无量心。兆王他日得佛
之依报也。以床为坐卧所依。衣为行住所依故。其
上有佛。即云雷音之化身。坐于台上者。为后王升
虚空之案。兆王他日得佛之正报也。王作念等。乃
为后赞佛相好之案。亦为后舍位出家之兆也。
○
璎珞供佛。表行归于理。成四柱台者。表圆行于法
性空中而成四智。即庄王净德净藏净眼也。而四
智中本具法空之座。忍辱之衣。由此四智圆融。则
本觉之佛。放大光明。所谓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
十方尘刹中也。以上是如来引庄王。一生取證四
智三身。以證当人于一念中。具此妙法耳。
△六佛
与授记。】
「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至)其国平正功德如是。」
【王未出家。而便得记者。由见佛闻法。即作是念。佛
身希有。端严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便有希望
成佛之志。则隐然有佛道誓成之四弘愿也。而此
之志。入无能知。故佛特为明告。以授成佛之显记。
亦表即俗而明真也。然后作比丘精勤修习。助宣
道法。是满足福智二严。方得成佛。佛号娑罗树王
者。取其广被群生。无所不荫也。国名大光。乃破诸
一切不善之暗也。劫名大高王。乃超诸高贵。而得
自在也。次记菩萨声闻无量者。由今日一念净信。
卷十 第 821c 页 X32-0821.png
风化臣妾。使皆得法喜。成广荫也。其国平正者。由
舍诸邪见。直取菩提。必无不平之想也。梵语娑罗。
此云坚固。
△七出家修行。】
「其王即时以国付弟(至)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
【以国付弟。是舍家出家。厌尘劳而忻佛道也。弟。乃
副贰之名。则应缘赴物。皆第二头也。八万四千岁
修行法华。所以净治尘劳也。过是巳后。谓尘劳既
净。则三昧现前。遂转邪见染庄严。为功德净庄严
也。
△八称叹二子。】
「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至)饶益我故来生我家。」
【由精进修行此经。故得禅定。以定故发通。即能升
虚空也。向佛称叹二子者。由今具定发通。知宿世
事。而昔时结契之原委。始知矣。由是知二子过去
修习此经。致有如是神变。为欲起我宿世。修习此
经所植善根。而饶益于我。则二子实我真善知识
也。此是庄王欲引起宿王智佛。显二菩萨深本。以
完药王修习此经之深心本愿也。
△九佛述行高。】
「尔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至)邪见众生令住正见。」
【彼佛知庄严语意。潜通那畔。欲露本因。故以二如
是应之。如汝所言下。是将庄王之语广明而巳。谓
凡世间一切善心男女。以一生发起善心为因。世
世值善知识为缘。况为知识者。能种种方便。渐渐
引摄。至于菩提。故曰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也。此是
通论一切为善知识者。皆如是也。大王当知下。方
舍诸邪见。直取菩提。必无不平之想也。梵语娑罗。
此云坚固。
△七出家修行。】
「其王即时以国付弟(至)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
【以国付弟。是舍家出家。厌尘劳而忻佛道也。弟。乃
副贰之名。则应缘赴物。皆第二头也。八万四千岁
修行法华。所以净治尘劳也。过是巳后。谓尘劳既
净。则三昧现前。遂转邪见染庄严。为功德净庄严
也。
△八称叹二子。】
「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至)饶益我故来生我家。」
【由精进修行此经。故得禅定。以定故发通。即能升
虚空也。向佛称叹二子者。由今具定发通。知宿世
事。而昔时结契之原委。始知矣。由是知二子过去
修习此经。致有如是神变。为欲起我宿世。修习此
经所植善根。而饶益于我。则二子实我真善知识
也。此是庄王欲引起宿王智佛。显二菩萨深本。以
完药王修习此经之深心本愿也。
△九佛述行高。】
「尔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至)邪见众生令住正见。」
【彼佛知庄严语意。潜通那畔。欲露本因。故以二如
是应之。如汝所言下。是将庄王之语广明而巳。谓
凡世间一切善心男女。以一生发起善心为因。世
世值善知识为缘。况为知识者。能种种方便。渐渐
引摄。至于菩提。故曰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也。此是
通论一切为善知识者。皆如是也。大王当知下。方
卷十 第 822a 页 X32-0822.png
说庄王今日因缘。前来王叙二子神变。是得佛知。
而未明佛见。故今与发明。使王亦得是见。所谓汝
见此二子不。而此二人。非但一生修习此经为善
知识。巳曾于恒河沙劫供养诸佛。受持此经。为悯
念邪见众生。令住正见。而广为善知识也。天台云。
佛赞知识。有大义。能作佛事。是外护知识。示教利
喜。是教授知识。化导见佛。是同行知识。令入菩提。
是实相知识。
△十叹佛自誓。】
「妙庄严王即从虚空中下(至)说是语巳礼佛而出。」
【前来升空赞二子神智。是始契法身。而得佛知。今
承彼佛述其高行。则不住真际。复从空下。而赞佛
发愿。是巳得佛见。既得具佛知见。所以广赞一体
三宝也。知音云。如来甚希有下。赞佛法身。顶上肉
髻下。赞佛报身。略明三十二相之五。一顶髻。二目
广。三白毫。四齿密。五唇好。如是等下。总赞八十种
好及诸功德也。巳上通赞佛宝。于如来前下。赞法
宝。明由二子之力故。令巳證得慈悲喜舍乃至三
十七品。所谓具足成就。又云不可思议等者。是无
量法门。悉皆明了。得佛所得。故曰微妙功德也。教
戒所行者。即依教修行。得妙法之实證。所以得安
隐快善也。此皆通赞法宝。我从今日下。叹巳。由见
佛闻法而成僧宝。发愿永断一切大小随眠烦恼
也。此文通具四弘誓愿。赞佛。是佛道誓成。赞法。即
法门誓学。叹僧。乃烦恼誓断。然成佛必当度生。故
而未明佛见。故今与发明。使王亦得是见。所谓汝
见此二子不。而此二人。非但一生修习此经为善
知识。巳曾于恒河沙劫供养诸佛。受持此经。为悯
念邪见众生。令住正见。而广为善知识也。天台云。
佛赞知识。有大义。能作佛事。是外护知识。示教利
喜。是教授知识。化导见佛。是同行知识。令入菩提。
是实相知识。
△十叹佛自誓。】
「妙庄严王即从虚空中下(至)说是语巳礼佛而出。」
【前来升空赞二子神智。是始契法身。而得佛知。今
承彼佛述其高行。则不住真际。复从空下。而赞佛
发愿。是巳得佛见。既得具佛知见。所以广赞一体
三宝也。知音云。如来甚希有下。赞佛法身。顶上肉
髻下。赞佛报身。略明三十二相之五。一顶髻。二目
广。三白毫。四齿密。五唇好。如是等下。总赞八十种
好及诸功德也。巳上通赞佛宝。于如来前下。赞法
宝。明由二子之力故。令巳證得慈悲喜舍乃至三
十七品。所谓具足成就。又云不可思议等者。是无
量法门。悉皆明了。得佛所得。故曰微妙功德也。教
戒所行者。即依教修行。得妙法之实證。所以得安
隐快善也。此皆通赞法宝。我从今日下。叹巳。由见
佛闻法而成僧宝。发愿永断一切大小随眠烦恼
也。此文通具四弘誓愿。赞佛。是佛道誓成。赞法。即
法门誓学。叹僧。乃烦恼誓断。然成佛必当度生。故
卷十 第 822b 页 X32-0822.png
以摄众生誓度也。礼佛而出者。乃出离本处。而遍
入他处。即有兴慈运悲之想。非辞佛而归国也。频
婆。此云相思果。色丹而润。巳上所化利益巳竟。
△
五结会古今。分二。一正以结会古今。】
「佛告大众于意云何(至)今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是。」
【知音云。此正为会通今古。前王者而今菩萨。古今
无二人也。益见华德之问妙音因果。彼此虽殊。夫
妇父子所受持之妙法则同也。
○佛前光照。天台
谓。佛前放光东召。光照妙音之身故也。言庄严相
者。谓妙音有无量百千功德庄严。其身光明照耀。
诸相具足。故是即指妙音菩萨也。于彼中生者。即
指净光庄严国中。
△二再得结叹药王。】
「是药王药上菩萨(至)诸天人民亦应礼拜。」
【知音云。此益见陀罗尼品中与持妙法者之陀罗
尼。为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所说之不虚也。故
曰巳于无量等。若人下。有况显意。谓但识名字者。
尚为一切天人之所敬礼。况能学二大士之持经。
岂不蒙诸佛所护。而与之说陀罗尼耶。
△六闻品
进道。】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至)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妙乐云。法眼净。有云初果。然王及夫人。与八万人
等皆持此经。皆当作佛。岂闻品者得小果耶。名同
义殊。须善斟酌。当须判为六根清净法眼位耳。即
七信巳上。知音云。佛五眼中法眼净。为十地菩萨
入他处。即有兴慈运悲之想。非辞佛而归国也。频
婆。此云相思果。色丹而润。巳上所化利益巳竟。
△
五结会古今。分二。一正以结会古今。】
「佛告大众于意云何(至)今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是。」
【知音云。此正为会通今古。前王者而今菩萨。古今
无二人也。益见华德之问妙音因果。彼此虽殊。夫
妇父子所受持之妙法则同也。
○佛前光照。天台
谓。佛前放光东召。光照妙音之身故也。言庄严相
者。谓妙音有无量百千功德庄严。其身光明照耀。
诸相具足。故是即指妙音菩萨也。于彼中生者。即
指净光庄严国中。
△二再得结叹药王。】
「是药王药上菩萨(至)诸天人民亦应礼拜。」
【知音云。此益见陀罗尼品中与持妙法者之陀罗
尼。为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所说之不虚也。故
曰巳于无量等。若人下。有况显意。谓但识名字者。
尚为一切天人之所敬礼。况能学二大士之持经。
岂不蒙诸佛所护。而与之说陀罗尼耶。
△六闻品
进道。】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至)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妙乐云。法眼净。有云初果。然王及夫人。与八万人
等皆持此经。皆当作佛。岂闻品者得小果耶。名同
义殊。须善斟酌。当须判为六根清净法眼位耳。即
七信巳上。知音云。佛五眼中法眼净。为十地菩萨
卷十 第 822c 页 X32-0822.png
所具。明庄王本事转邪流通竟。】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品节云。此品显以行成德。乃现身面言说加持也。
此经以智立体。故文殊发起。以行成德。故普贤成
终。而明入佛知见也。释普贤有二意。一道前属因。
二道后属果。谓行弥法界曰普。邻极亚圣曰贤。此
在等觉属因。又称真法界曰普。弥纶万化曰贤。此
在妙觉属果也。以此普贤乃法界之全体。为毗卢
十身之愿身故。菩萨依此信解修行。而还證此体。
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然菩
萨因圆。至等觉巳。而复须加持者。是必假果接。乃
得入妙。故此菩萨乃为證入之终。而以普贤愿力
守护。必得是经也。所以菩萨必问云何能得是经。
而如来告以四法成就也。然此四法。正与起信论
信成就中发三种心。义实相同。论云。一者真心。正
念真如法故。此中云诸佛护念也。二者深心。乐集
一切善法故。此中谓植众德本也。三者大悲心。欲
拔一切众生苦故。此中谓救一切众生也。又云。如
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此中所谓入正
定聚也。然此品显證。而言信成就者。谓初以文殊
发信。依信生解。依解发行。行起解绝。故为證入。则
此證入。亦即信之所成就也。所谓发心竟究二不
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故。须藉普贤终以四法。必得
是经耳。论依最初发心说。此乃约成就说。故论在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品节云。此品显以行成德。乃现身面言说加持也。
此经以智立体。故文殊发起。以行成德。故普贤成
终。而明入佛知见也。释普贤有二意。一道前属因。
二道后属果。谓行弥法界曰普。邻极亚圣曰贤。此
在等觉属因。又称真法界曰普。弥纶万化曰贤。此
在妙觉属果也。以此普贤乃法界之全体。为毗卢
十身之愿身故。菩萨依此信解修行。而还證此体。
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然菩
萨因圆。至等觉巳。而复须加持者。是必假果接。乃
得入妙。故此菩萨乃为證入之终。而以普贤愿力
守护。必得是经也。所以菩萨必问云何能得是经。
而如来告以四法成就也。然此四法。正与起信论
信成就中发三种心。义实相同。论云。一者真心。正
念真如法故。此中云诸佛护念也。二者深心。乐集
一切善法故。此中谓植众德本也。三者大悲心。欲
拔一切众生苦故。此中谓救一切众生也。又云。如
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此中所谓入正
定聚也。然此品显證。而言信成就者。谓初以文殊
发信。依信生解。依解发行。行起解绝。故为證入。则
此證入。亦即信之所成就也。所谓发心竟究二不
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故。须藉普贤终以四法。必得
是经耳。论依最初发心说。此乃约成就说。故论在
卷十 第 823a 页 X32-0823.png
初而经居后也。凡有持是经者。普贤即自现身。而
谓现身面言说加持也。由有三种加持。乃可證成
得果之象。故判此品。为入佛知见。无疑矣。别行疏
云。梵语三曼多跋擦罗。此云普贤。准本经。自在神
通曰普。威德名闻曰贤。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
长子也。故经云。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
尊。若准彼疏。有人法五训。法有二。一体性周遍曰
普。随缘成德曰贤。二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
贤。此二正同此经之妙法也。人有三。一位前。信住
行向菩萨。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正同此
经诸新得记菩萨。二当位。十地等觉菩萨。德周法
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正同此经八十万亿那由
他发愿持经菩萨。三位后。谓巳成佛竟。行德周备。
障累永袪。上无所求。唯不舍悲愿。务在度生。隐实
现权。果无不极曰普。不舍众生曰贤。正同此经八
品流通分。当机诸大菩萨也。故以普贤为流通之
终。劝谓劝佛重宣四法。发谓发心说咒护持成就
四法得此经之人。故曰普贤劝发品。此经以弥勒
文殊为开章。观音普贤为奉行。明妙法。慈智为始。
悲行为终。
○又上判流通为三。从分别功德品半
巳后三品半。举经力大。以劝流通。药王品下五品。
举菩萨化道力大。以劝流通。此品举普贤誓愿力
大。以劝流通也。
△三普贤劝发自行流通。分四。一
经家叙其发来。】
谓现身面言说加持也。由有三种加持。乃可證成
得果之象。故判此品。为入佛知见。无疑矣。别行疏
云。梵语三曼多跋擦罗。此云普贤。准本经。自在神
通曰普。威德名闻曰贤。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
长子也。故经云。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
尊。若准彼疏。有人法五训。法有二。一体性周遍曰
普。随缘成德曰贤。二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
贤。此二正同此经之妙法也。人有三。一位前。信住
行向菩萨。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正同此
经诸新得记菩萨。二当位。十地等觉菩萨。德周法
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正同此经八十万亿那由
他发愿持经菩萨。三位后。谓巳成佛竟。行德周备。
障累永袪。上无所求。唯不舍悲愿。务在度生。隐实
现权。果无不极曰普。不舍众生曰贤。正同此经八
品流通分。当机诸大菩萨也。故以普贤为流通之
终。劝谓劝佛重宣四法。发谓发心说咒护持成就
四法得此经之人。故曰普贤劝发品。此经以弥勒
文殊为开章。观音普贤为奉行。明妙法。慈智为始。
悲行为终。
○又上判流通为三。从分别功德品半
巳后三品半。举经力大。以劝流通。药王品下五品。
举菩萨化道力大。以劝流通。此品举普贤誓愿力
大。以劝流通也。
△三普贤劝发自行流通。分四。一
经家叙其发来。】
卷十 第 823b 页 X32-0823.png
「尔时普贤菩萨(至)作无量百千万亿种种技乐。」
【此明发来之相。要解云。普贤统事法界。圆具万行。
即事而真。其应身无乎不在。且于法会之终。示从
东方来者。东方震帝之所出也。以法会至此。因地
智圆。果地觉满。十一地妙圆之行备。则进修之功
巳尽。妙觉之体巳成。于是依无功用行。出震利物。
故示从东方来。华严过十一地。说佛海功德既终。
即说如来出现利世间行。即此意也。以不离常行。
无为应物。故曰自在神通。以德无不遍。名无不闻。
故曰威德名闻。与无边菩萨俱来者。示万行圆摄
无尽也。所经诸国下。妙音来仪。亦雨华作乐。皆所
以彰显妙行宣流法音也。】
「又与无数诸天龙夜叉(至)各现威德神通之力。」
【上叙同来菩萨。是本眷属。与普贤同行。则自在神
通威德名闻无不同也。今叙八部乃为外护。而曰
各现威德神通力者。是叙其所具之德。亦有斯行
也。此皆是普贤神通三昧所到。】
「致娑婆世界耆阇崛山中(至)右绕七匝。」
【○此叙见佛三业恭敬之仪。西域以围绕为至敬。
今言七匝者。表信住行向地等妙七位圆行归如
如理。
△二问答劝发行相。分二。一请问劝发。又二。
一普贤问。】
「白佛言世尊(至)云何能得是法华经。」
【此普贤陈所事佛。与所居之界。为陈请之由也。知
卷十 第 823c 页 X32-0823.png
音云。初开法会。白毫相光自西照东。今法会毕。普
贤菩萨从东至西。示一大事因缘相首尾也。遥闻
者。心闻洞十方。不为形隔业。闻序正二分经巳。惟
愿下。承流通分中五品言。谓现在过去持经者。既
如药王等。或以苦行。或以妙音。或以陀罗尼。或以
妙庄严。无非普门自在之业。是为极难之事。教未
来世人。云何能得极省力易简之法。以持此经。是
我普贤与众菩萨。共来听受之意也。故云如来灭
后云何能得等。华严会终。普贤为善财说十大愿。
此经会毕。普贤请佛说其四行。二经始终。如出一
辙。要解云。前之所问。唯受持读说而巳。独此问云
何能得。是欲人人自證自得也。
△二如来答。分三。
一总标四法。】
「佛告普贤菩萨(至)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
【此标陈四法为得法之本也。
○得者。谓得此七卷
经文。受持读诵。即得开悟佛知见也。经云。若有闻
法者。无一不成佛。又无论佛现在灭后。但闻一偈
一句者。皆得与记。
△二别开四行。】
「一者为诸佛护念(至)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知音云。此别释四法。一佛护念者。夫末世之人。去
佛既远。安能得其护念。所谓护念者。由行人发菩
提心。则得法身佛所护念也。法身者。即吾人本有
之心性。既见是心。时刻照管。即是护念。然修此行。
须以大慈悲为室。若欲以慈与众生乐。以悲拔众
贤菩萨从东至西。示一大事因缘相首尾也。遥闻
者。心闻洞十方。不为形隔业。闻序正二分经巳。惟
愿下。承流通分中五品言。谓现在过去持经者。既
如药王等。或以苦行。或以妙音。或以陀罗尼。或以
妙庄严。无非普门自在之业。是为极难之事。教未
来世人。云何能得极省力易简之法。以持此经。是
我普贤与众菩萨。共来听受之意也。故云如来灭
后云何能得等。华严会终。普贤为善财说十大愿。
此经会毕。普贤请佛说其四行。二经始终。如出一
辙。要解云。前之所问。唯受持读说而巳。独此问云
何能得。是欲人人自證自得也。
△二如来答。分三。
一总标四法。】
「佛告普贤菩萨(至)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
【此标陈四法为得法之本也。
○得者。谓得此七卷
经文。受持读诵。即得开悟佛知见也。经云。若有闻
法者。无一不成佛。又无论佛现在灭后。但闻一偈
一句者。皆得与记。
△二别开四行。】
「一者为诸佛护念(至)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知音云。此别释四法。一佛护念者。夫末世之人。去
佛既远。安能得其护念。所谓护念者。由行人发菩
提心。则得法身佛所护念也。法身者。即吾人本有
之心性。既见是心。时刻照管。即是护念。然修此行。
须以大慈悲为室。若欲以慈与众生乐。以悲拔众
卷十 第 824a 页 X32-0824.png
生苦。惟见證法身者能耳。二植德本者。吾人既得
法身。巳即是佛。何须更植德本也。纵植。又以何为
德本也。然行人虽得法身。不植德本。如有地不种。
则为无用之丘。是以理性具。苟不广修六度。必缺
庄严。亦不得报化圆满。而度生亦有限矣。是故见
法身后。更须培植万行也。且涉行既深。魔障滋广。
必当以柔和忍辱衣。为德植之本。则魔业无能为
碍矣。三入正定者。既培六度。禅定在中。又奚用入
正定耶。然非六度外别有正定。但修德本。于忍辱
苟不达诸法空座。则忍难持久。是故见得一切法
空。以为正定。则忍而无忍。诸度聚矣。四救一切众
生者。既定聚法空。则巳与众生皆空。又奚用发救
生之心也。约性而观。自他本空。约相而言。众生无
尽。苟不发救度之心。则懈怠为业。愿力不充。果海
何圆。况等觉菩萨。尚用发心。经云。然后以不懈怠
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经也。应知具前三法。
始能发后一心。发后一心。始能成前三行也。末世
行人。欲得此经。须行此四法。如目足相资。缺一不
可。故后始云。成就四法。必得是经也。
△三总结成
就。】
「善男子善女人(至)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
【此结成末世中人。若圆四行。即便为得此经矣。大
窾云。所谓成就四法必得是经者。如药王得此而
然身。妙音得此而化座。观音得此而普应。庄王得
法身。巳即是佛。何须更植德本也。纵植。又以何为
德本也。然行人虽得法身。不植德本。如有地不种。
则为无用之丘。是以理性具。苟不广修六度。必缺
庄严。亦不得报化圆满。而度生亦有限矣。是故见
法身后。更须培植万行也。且涉行既深。魔障滋广。
必当以柔和忍辱衣。为德植之本。则魔业无能为
碍矣。三入正定者。既培六度。禅定在中。又奚用入
正定耶。然非六度外别有正定。但修德本。于忍辱
苟不达诸法空座。则忍难持久。是故见得一切法
空。以为正定。则忍而无忍。诸度聚矣。四救一切众
生者。既定聚法空。则巳与众生皆空。又奚用发救
生之心也。约性而观。自他本空。约相而言。众生无
尽。苟不发救度之心。则懈怠为业。愿力不充。果海
何圆。况等觉菩萨。尚用发心。经云。然后以不懈怠
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经也。应知具前三法。
始能发后一心。发后一心。始能成前三行也。末世
行人。欲得此经。须行此四法。如目足相资。缺一不
可。故后始云。成就四法。必得是经也。
△三总结成
就。】
「善男子善女人(至)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
【此结成末世中人。若圆四行。即便为得此经矣。大
窾云。所谓成就四法必得是经者。如药王得此而
然身。妙音得此而化座。观音得此而普应。庄王得
卷十 第 824b 页 X32-0824.png
此而转邪。普贤得此而劝发。是皆成就此四法者
之验也。
○问。此与四安乐行同别耶。答。四安乐是
说经之法。此是持经之方。总是二利之德。亦同亦
别也。
△二誓愿劝发。分二。一护人。又分六。一攘其
外难。而彰总别。又二。一总。】
「尔时普贤菩萨白佛言(至)使无伺求得其便者。」
【此总中言除衰患得安隐。则如观音之能救七难
也。衰。约形貌枯悴生计萧条言。患。约身心病苦事
端侵害言。故知远来劝发。意不在当会。盖为后五
百岁时愈下而信愈浅。圣愈远而邪愈兴。若非普
贤之神力加持。其不退失者鲜矣。若不为威力拥
护。必为众邪留难者多矣。故此品中。多叙现身面
言说。以坚受持读说者之弱力。是知末世有能坚
人信力。劝进深修。不使堕诸见稠林者。得非普贤
威神之所被哉。
△二别。】
「若魔若魔子(至)诸恼人者皆不得便。」
【此于攘难中。单叙魔鬼者。由诸魔鬼爱恋尘劳。行
人持此妙法。本欲出离。以定力深重故。多招致也。
况魔鬼多伺过隙。倘行人一时忘照。纵有渗漏。一
为菩萨护念。诸鬼虽恶。亦不便行恼乱事也。韦陀
罗。云厌祷鬼。
△二教其内法而明诵习。分四。一行
立读诵。】
「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至)亦为供养法华经故。」
【末世行人。若能行立读诵此经。是念念常存。必为
之验也。
○问。此与四安乐行同别耶。答。四安乐是
说经之法。此是持经之方。总是二利之德。亦同亦
别也。
△二誓愿劝发。分二。一护人。又分六。一攘其
外难。而彰总别。又二。一总。】
「尔时普贤菩萨白佛言(至)使无伺求得其便者。」
【此总中言除衰患得安隐。则如观音之能救七难
也。衰。约形貌枯悴生计萧条言。患。约身心病苦事
端侵害言。故知远来劝发。意不在当会。盖为后五
百岁时愈下而信愈浅。圣愈远而邪愈兴。若非普
贤之神力加持。其不退失者鲜矣。若不为威力拥
护。必为众邪留难者多矣。故此品中。多叙现身面
言说。以坚受持读说者之弱力。是知末世有能坚
人信力。劝进深修。不使堕诸见稠林者。得非普贤
威神之所被哉。
△二别。】
「若魔若魔子(至)诸恼人者皆不得便。」
【此于攘难中。单叙魔鬼者。由诸魔鬼爱恋尘劳。行
人持此妙法。本欲出离。以定力深重故。多招致也。
况魔鬼多伺过隙。倘行人一时忘照。纵有渗漏。一
为菩萨护念。诸鬼虽恶。亦不便行恼乱事也。韦陀
罗。云厌祷鬼。
△二教其内法而明诵习。分四。一行
立读诵。】
「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至)亦为供养法华经故。」
【末世行人。若能行立读诵此经。是念念常存。必为
卷十 第 824c 页 X32-0824.png
菩萨之所守护。故曰我尔时等也。象。表如如理。白
者。纯洁精真也。六牙。表六度。法王者。即能统摄万
事万理。成普贤行也。菩萨不惟守护行人。而又曰
供养者。由行人受持妙法。巳为十方诸佛之所护
念。故供行人。即供佛与经也。然行人既为佛护念。
菩萨又发心守护。此节即成就一者诸佛护念也。
△二端坐思惟。】
「是人若坐思惟此经(至)得如是等陀罗尼。」
【前行立中虽蒙现身守护。所谓安慰其心者。以行
人功力未纯。不免打失。故菩萨现身守护。使外境
不入。令得安稳修习。离诸苦患。为菩萨大悲拔苦
也。今于静定中。思惟此经。即是入理而言。我复乘
象王者。谓前于行立处。巳得见身。而今于定中。又
现其身。与共读诵。必使行人得无限乐。生无限喜。
由此因缘故。得三昧及陀罗尼。得三昧是定深。陀
罗尼是慧具。此为菩萨大慈与乐也。旋陀罗者。要
解云。由得此经故。即见普贤常行之体。于一切法。
返本还源。名旋陀罗尼。然得总持之体。既能旋末
归本。即复旋体入用。于一尘一法一切时处。方便
利生。逆顺自在。名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此即普贤
遍一切处之行也。前旋为转物。所谓旋假入空。后
旋为应物。所谓旋空入假。转物为体。应物为用。若
未能转物。而遽然应物。则为物所转矣。然则二旋
异用而相需也。法音方便者。即随应说法之行。转
者。纯洁精真也。六牙。表六度。法王者。即能统摄万
事万理。成普贤行也。菩萨不惟守护行人。而又曰
供养者。由行人受持妙法。巳为十方诸佛之所护
念。故供行人。即供佛与经也。然行人既为佛护念。
菩萨又发心守护。此节即成就一者诸佛护念也。
△二端坐思惟。】
「是人若坐思惟此经(至)得如是等陀罗尼。」
【前行立中虽蒙现身守护。所谓安慰其心者。以行
人功力未纯。不免打失。故菩萨现身守护。使外境
不入。令得安稳修习。离诸苦患。为菩萨大悲拔苦
也。今于静定中。思惟此经。即是入理而言。我复乘
象王者。谓前于行立处。巳得见身。而今于定中。又
现其身。与共读诵。必使行人得无限乐。生无限喜。
由此因缘故。得三昧及陀罗尼。得三昧是定深。陀
罗尼是慧具。此为菩萨大慈与乐也。旋陀罗者。要
解云。由得此经故。即见普贤常行之体。于一切法。
返本还源。名旋陀罗尼。然得总持之体。既能旋末
归本。即复旋体入用。于一尘一法一切时处。方便
利生。逆顺自在。名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此即普贤
遍一切处之行也。前旋为转物。所谓旋假入空。后
旋为应物。所谓旋空入假。转物为体。应物为用。若
未能转物。而遽然应物。则为物所转矣。然则二旋
异用而相需也。法音方便者。即随应说法之行。转
卷十 第 825a 页 X32-0825.png
复精进。即成就第二植众德本也。即得三昧。是成
就第三入正定聚也。
△三三七精进。】
「世尊若后世后五百岁(至)我身亦自常护是人。」
【此段总束前未得者令得。未解者令解。未修者令
修。未證者令證也。于受持前加求索。是未得令得
也。于读诵后加书写。是未解令解也。前于行坐中
思惟未得者。今教限三七一心精进。是未修令修
也。至三七期终。现身说法。示教利喜。是未證令證
也。前两度但曰乘象现形。此复叙与无量菩萨及
现众生所喜见身者。是行人功深力极。一心精进
之所致也。一切众生。义该九界。喜见身者。即十身
相海净妙色身也。三处论现身。必曰乘象。是体不
离用之谓。前言魔鬼不便。此曰非人女人。益见其
为初心信乐之人。作守护也。然魔鬼无定力者。不
能引动。所谓贼不打贫家。下曰我身自护是人。是
人者。即初心行人也。所以菩萨劝发之心。后后无
尽。诚为恩大难酬。
△四正与说咒。】
「惟愿世尊听我说此陀罗尼咒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阿檀地檀陀婆地(至)辛阿毗吉利地帝」
【△三覆以神力。而使闻持。】
「世尊若有菩萨(至)皆是普贤威神之力。」
【菩萨既自现身守护。则一切外难。无容可入。惟恐
行人自心魔碍。隐隐作障。故复说咒。使诵此咒。则
沉业亦殒矣。今言菩萨得闻者。即指修行四法受
就第三入正定聚也。
△三三七精进。】
「世尊若后世后五百岁(至)我身亦自常护是人。」
【此段总束前未得者令得。未解者令解。未修者令
修。未證者令證也。于受持前加求索。是未得令得
也。于读诵后加书写。是未解令解也。前于行坐中
思惟未得者。今教限三七一心精进。是未修令修
也。至三七期终。现身说法。示教利喜。是未證令證
也。前两度但曰乘象现形。此复叙与无量菩萨及
现众生所喜见身者。是行人功深力极。一心精进
之所致也。一切众生。义该九界。喜见身者。即十身
相海净妙色身也。三处论现身。必曰乘象。是体不
离用之谓。前言魔鬼不便。此曰非人女人。益见其
为初心信乐之人。作守护也。然魔鬼无定力者。不
能引动。所谓贼不打贫家。下曰我身自护是人。是
人者。即初心行人也。所以菩萨劝发之心。后后无
尽。诚为恩大难酬。
△四正与说咒。】
「惟愿世尊听我说此陀罗尼咒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阿檀地檀陀婆地(至)辛阿毗吉利地帝」
【△三覆以神力。而使闻持。】
「世尊若有菩萨(至)皆是普贤威神之力。」
【菩萨既自现身守护。则一切外难。无容可入。惟恐
行人自心魔碍。隐隐作障。故复说咒。使诵此咒。则
沉业亦殒矣。今言菩萨得闻者。即指修行四法受
卷十 第 825b 页 X32-0825.png
持此经之人。谓能闻此咒。须知即为普贤神通所
护。若非菩萨神通威力。咒尚无有。闻复何生。故今
日得闻。实菩萨力也。又言此经行阎浮提有受持
等者。阎浮。处极浊。人极恶。所以普贤从宝威德上
王佛国。入此娑婆。为劝发者。意在佛灭后之最后
五百世。乃良知将泯。国土将坏之时。一切佛法俱
不出现。若此时有妙法存。有能信持。岂非菩萨神
力之所在耶。故曰皆是普贤威神之力。
△四特示
胜因而进修持。】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至)为诸如来手摩其头。」
【此明修行此经之功德也。知音云。不出六种法师
义。一受持。二读诵。三正忆念。谓因读诵纯熟。而得
正心默念也。要解云。持经之要。在正忆念。盖忆不
正。则杂想变乱。念不正。则邪习汩扰。欲成深行。亦
难矣。四解义趣。谓因正忆思惟。则义理炳现也。五
如说而行。乃依理起行。以上皆行人之功。当知下。
方明其德。亦有三。一因如说而行。则此人不违法
相。即普贤行也。二因具足修行。此人而无疲厌。则
知于无量佛所。深种善根也。三由具足修行。即是
真因。故感果。佛以手摩头。而安慰其心也。此约具
行五法所感。现世之功德如是。
△五复示近果而
明利益。】
「若但书写是人命终(至)于采女中娱乐快乐。」
【知音云。此明不能全具五种。但能书写。此人命终。
护。若非菩萨神通威力。咒尚无有。闻复何生。故今
日得闻。实菩萨力也。又言此经行阎浮提有受持
等者。阎浮。处极浊。人极恶。所以普贤从宝威德上
王佛国。入此娑婆。为劝发者。意在佛灭后之最后
五百世。乃良知将泯。国土将坏之时。一切佛法俱
不出现。若此时有妙法存。有能信持。岂非菩萨神
力之所在耶。故曰皆是普贤威神之力。
△四特示
胜因而进修持。】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至)为诸如来手摩其头。」
【此明修行此经之功德也。知音云。不出六种法师
义。一受持。二读诵。三正忆念。谓因读诵纯熟。而得
正心默念也。要解云。持经之要。在正忆念。盖忆不
正。则杂想变乱。念不正。则邪习汩扰。欲成深行。亦
难矣。四解义趣。谓因正忆思惟。则义理炳现也。五
如说而行。乃依理起行。以上皆行人之功。当知下。
方明其德。亦有三。一因如说而行。则此人不违法
相。即普贤行也。二因具足修行。此人而无疲厌。则
知于无量佛所。深种善根也。三由具足修行。即是
真因。故感果。佛以手摩头。而安慰其心也。此约具
行五法所感。现世之功德如是。
△五复示近果而
明利益。】
「若但书写是人命终(至)于采女中娱乐快乐。」
【知音云。此明不能全具五种。但能书写。此人命终。
卷十 第 825c 页 X32-0825.png
未来功德。即得生欲界第二天。受诸欲乐。其乐有
三。一天乐来迎。二著七宝冠。三采女娱乐。
[△@△]问。妙
法有不思议胜功。既得具书此经。则应为诸圣冥
加。当令至不生灭解脱之场。胡为使生欲界。于釆
女中。受诸欲乐。天福若尽。未必不堕也。答。此亦随
因感果。非经力欲使为此乐也。且书写者。由不能
受持读诵。无正忆思惟。但闻知此经。功深力重。或
为宿习浓厚。不能舍诸世间恩爱。秖好书写而巳。
由此功力。于世乐中。而增天乐。可谓增上缘也。其
实为下文作校量章本耳。】
「何况受持读诵正忆念(至)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知音云。何况二字。是以劣校胜也。谓书写一种。其
功德尚乎如此。则全具五法。其得胜报可知也。功
德亦三。一命终为千佛授手。胜前但天女相迎也。
授手者。提接之义。二无堕恶趣恐怖。返显忉利乐
尽尚有堕恶之怖也。三由千佛接引。得生弥勒内
院。亲近补处之尊。故即往兜率也。三十二相大菩
萨者。乃与慈氏如来。为同行侣。天女百千者。乃侍
从慈氏如来者。非同忉利之为欲乐也。有如是等。
是总结广略功德。以劝发修持也。如是者。指前所
出之相。等者。等于未举之功德。犹不可量也。此节
即成就第四发救一切众生之心。以亲近补处之
尊。即能发是心也。
△六总结一心而使修行。】
「是故智者应当一心自书(至)正忆念如说修行。」
三。一天乐来迎。二著七宝冠。三采女娱乐。
[△@△]问。妙
法有不思议胜功。既得具书此经。则应为诸圣冥
加。当令至不生灭解脱之场。胡为使生欲界。于釆
女中。受诸欲乐。天福若尽。未必不堕也。答。此亦随
因感果。非经力欲使为此乐也。且书写者。由不能
受持读诵。无正忆思惟。但闻知此经。功深力重。或
为宿习浓厚。不能舍诸世间恩爱。秖好书写而巳。
由此功力。于世乐中。而增天乐。可谓增上缘也。其
实为下文作校量章本耳。】
「何况受持读诵正忆念(至)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知音云。何况二字。是以劣校胜也。谓书写一种。其
功德尚乎如此。则全具五法。其得胜报可知也。功
德亦三。一命终为千佛授手。胜前但天女相迎也。
授手者。提接之义。二无堕恶趣恐怖。返显忉利乐
尽尚有堕恶之怖也。三由千佛接引。得生弥勒内
院。亲近补处之尊。故即往兜率也。三十二相大菩
萨者。乃与慈氏如来。为同行侣。天女百千者。乃侍
从慈氏如来者。非同忉利之为欲乐也。有如是等。
是总结广略功德。以劝发修持也。如是者。指前所
出之相。等者。等于未举之功德。犹不可量也。此节
即成就第四发救一切众生之心。以亲近补处之
尊。即能发是心也。
△六总结一心而使修行。】
「是故智者应当一心自书(至)正忆念如说修行。」
卷十 第 826a 页 X32-0826.png
【此总结修持也。举智者。谓重在一心也。心若不一。
岂能致普贤而为守护。是知此经非智者不能书
持。非智者不能忆念。所以华严经中。亦显非智者
不能剖微尘而出大千经卷也。上节护人巳竟。
△
二护法。】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至)广令流布使不断绝。」
【此以神力守护佛法也。阎浮。为佛发心修因得果
之土。故虽浊恶。利根亦众。其中众生不信则巳。信
则必至成佛。所谓莲华不生净地。卑湿淤泥乃生
之意也。故经中每每言阎浮提流通其经。意在于
此。问答劝发巳竟。
△三述发久修实證。分二。一述
护法。】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守护能受持普贤菩萨名者。」
【天台云。如来举胜。述成其劣。增进行者。勇锐弘宣。
今先述护法。谓汝能如是。外多利益。内积慈悲。又
久劫巳来。作如此护。则汝之功德。无以加矣。凡有
众生。持汝名者。我亦以神力。守护是人。为彼坚其
信力。使法有所赖也。
△二述护人。分五。一述身教
法。】
「普贤若有受持读诵(至)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此述其示身教法也。天台云。然此六种得法之人。
尚乎见我万德果身。岂独见汝乘六牙象耶。尚为
佛口赞手摩。以衣所覆。岂独为汝以陀罗尼护之
耶。知音云。此节印證当机。遵一者为诸佛护念。
△
卷十 第 826b 页 X32-0826.png
二述举胜因。】
「如是之人不复贪著世乐(至)能修普贤之行。」
【知音云。此节承上明末世六种法师得如佛现在
护念故。成第二植众德本。以结文。修普贤行。是众
德之本。其德有六。一不贪世乐德。世乐即财色名
食睡之五欲也。二不好外道人法德。法即经书手
笔。人即外道六师也。三不亲恶者德。恶亦有三。一
畜猪等。二猎师。三女色衒卖者。即开彰行市也。四
正直福力德。五不为根本大小随眠所恼德。三毒
谓贪嗔痴。根本惑也。属钝使。嫉妒小随也。我慢等
大随也。属利使。于七慢中。举三慢以摄其馀。六知
足德。谓于五欲中。随分受用也。次下总结。若能具
此六德。即名能修普贤之行也。
△三述示近果。】
「普贤若如来灭后(至)当坐天人大众中师子法座上。」
【○通节印證末世六种法师当得菩萨护助。使人
信其不久成佛。冥照三者入正定聚也。以诣道场
等。是正定聚处故。亦结法说一周之文。以转法轮
等是序品方便品文殊答弥勒之文故。上节修普
贤六种法师。具大因也。此节得阿耨菩提等六种
法师。具大果也。】
「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至)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此印證得经者。为菩萨护助。直应恭敬获福。不
宜轻毁致罪。以成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也。故
其人虽不贪世乐。然于资生之物。有所愿求。亦必
「如是之人不复贪著世乐(至)能修普贤之行。」
【知音云。此节承上明末世六种法师得如佛现在
护念故。成第二植众德本。以结文。修普贤行。是众
德之本。其德有六。一不贪世乐德。世乐即财色名
食睡之五欲也。二不好外道人法德。法即经书手
笔。人即外道六师也。三不亲恶者德。恶亦有三。一
畜猪等。二猎师。三女色衒卖者。即开彰行市也。四
正直福力德。五不为根本大小随眠所恼德。三毒
谓贪嗔痴。根本惑也。属钝使。嫉妒小随也。我慢等
大随也。属利使。于七慢中。举三慢以摄其馀。六知
足德。谓于五欲中。随分受用也。次下总结。若能具
此六德。即名能修普贤之行也。
△三述示近果。】
「普贤若如来灭后(至)当坐天人大众中师子法座上。」
【○通节印證末世六种法师当得菩萨护助。使人
信其不久成佛。冥照三者入正定聚也。以诣道场
等。是正定聚处故。亦结法说一周之文。以转法轮
等是序品方便品文殊答弥勒之文故。上节修普
贤六种法师。具大因也。此节得阿耨菩提等六种
法师。具大果也。】
「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至)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此印證得经者。为菩萨护助。直应恭敬获福。不
宜轻毁致罪。以成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也。故
其人虽不贪世乐。然于资生之物。有所愿求。亦必
卷十 第 826c 页 X32-0826.png
不虚。而现世得其福报也。
△四述攘外难。】
「若有人轻毁之言(至)当于今世得现果报。」
【此用善恶相对。赞毁互形。先明毁者之罪。谓无知
者。不知此经圆具十法界因果。返谓受持者为狂
人。言彼空作持经之行。终不能得成就妙果。由此
之言。失佛知见。故报彼世世无眼也。下明供赞者
得福。凡见持经者。不贪衣食等。愈兴赞叹。转加供
养。则此人虽未持经。而知此经深利。故其偿报。亦
同持经者。得现生果报也。】
「若复见受持是经者(至)水腹短气诸恶重病。」
【此举贤不贤行人俱不可毁。设于未持巳前。有诸
过咎。一持此经。如汤销水。即实有过。以持经故。其
善大焉。或持经者。有过无过。若于他人前非毁。是
障持者之庄严法身。所以报得癞病也。又或轻弄
叱笑持经之者。感世世牙齿疏缺等。然一轻笑。而
致罪如此者。由一根举而诸根随。故如是报也。手
缭脚戾。乃卷曲不伸也。眼角睐者。瞳子不正也。臭
秽者。无知见香也。水腹者。由空腹高心无顾无忌
也。短气者。由轻笑之声无状无畏也。诸恶重病。总
结一切不善之业。睐(音徕)。
△五述信功德。】
「是故普贤若见受持是经典者当起远迎当如敬佛。」
【此嘱敬信受持者也。必曰见而远迎。敬而如佛者。
以持经行人。有诸佛菩萨守护。而又能发救众生
之心。是则因果二佛齐在。焉得不如是迎敬耶。知
△四述攘外难。】
「若有人轻毁之言(至)当于今世得现果报。」
【此用善恶相对。赞毁互形。先明毁者之罪。谓无知
者。不知此经圆具十法界因果。返谓受持者为狂
人。言彼空作持经之行。终不能得成就妙果。由此
之言。失佛知见。故报彼世世无眼也。下明供赞者
得福。凡见持经者。不贪衣食等。愈兴赞叹。转加供
养。则此人虽未持经。而知此经深利。故其偿报。亦
同持经者。得现生果报也。】
「若复见受持是经者(至)水腹短气诸恶重病。」
【此举贤不贤行人俱不可毁。设于未持巳前。有诸
过咎。一持此经。如汤销水。即实有过。以持经故。其
善大焉。或持经者。有过无过。若于他人前非毁。是
障持者之庄严法身。所以报得癞病也。又或轻弄
叱笑持经之者。感世世牙齿疏缺等。然一轻笑。而
致罪如此者。由一根举而诸根随。故如是报也。手
缭脚戾。乃卷曲不伸也。眼角睐者。瞳子不正也。臭
秽者。无知见香也。水腹者。由空腹高心无顾无忌
也。短气者。由轻笑之声无状无畏也。诸恶重病。总
结一切不善之业。睐(音徕)。
△五述信功德。】
「是故普贤若见受持是经典者当起远迎当如敬佛。」
【此嘱敬信受持者也。必曰见而远迎。敬而如佛者。
以持经行人。有诸佛菩萨守护。而又能发救众生
之心。是则因果二佛齐在。焉得不如是迎敬耶。知
卷十 第 827a 页 X32-0827.png
音谓。此上乃结喻说一周之文。以喻说后多明罪
相故。明久修实證巳竟。
△四述发闻者利益。分二。
一闻品得益。】
「说是普贤劝发品时(至)微尘等诸菩萨具普贤道。」
【知音云。此节经家叙置闻品得益之众。结因缘说
一周。以恒沙众及微尘众各具佛知见之因。遇佛
说普贤道为缘。故證旋陀罗尼。或具普贤道。各随
机契也。直指云。独闻此品而获益者众。是大法巳
终之境界也。言无量得旋陀罗者。当是得十地果。
微尘等具普贤道。当是得佛果位。所以言道而不
言行也。知音以此三段。结尽三周者。乃了完如来
出世为一大事因缘之案。盖三周事毕。即说法师
品。以流通焉。虽结其迹。而本门之大事。亦具其中
矣。如此结归。不无其见。
△二通结闻经。】
「佛说是经时(至)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说是经者。即前三大分本迹二门。皆说巳竟。此是
结所说之教。次结能听之机。举普贤。以等该文殊
弥勒药王观音及无量大菩萨。是本门之众。举舍
利弗。即摄目连须菩提富楼那等一切声闻。是迹
门之众。亦摄尽三乘及四众等也。末举八部收后。
是举无不尽。则六道法界俱摄尽无馀矣。然序众
中详演。此结处略标。则详略见矣。复举一切大会。
则又该此界他方一切本迹三乘及人天等。无不
结尽。舍利弗仍存声闻名者。乃依今迹位而结。以
相故。明久修实證巳竟。
△四述发闻者利益。分二。
一闻品得益。】
「说是普贤劝发品时(至)微尘等诸菩萨具普贤道。」
【知音云。此节经家叙置闻品得益之众。结因缘说
一周。以恒沙众及微尘众各具佛知见之因。遇佛
说普贤道为缘。故證旋陀罗尼。或具普贤道。各随
机契也。直指云。独闻此品而获益者众。是大法巳
终之境界也。言无量得旋陀罗者。当是得十地果。
微尘等具普贤道。当是得佛果位。所以言道而不
言行也。知音以此三段。结尽三周者。乃了完如来
出世为一大事因缘之案。盖三周事毕。即说法师
品。以流通焉。虽结其迹。而本门之大事。亦具其中
矣。如此结归。不无其见。
△二通结闻经。】
「佛说是经时(至)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说是经者。即前三大分本迹二门。皆说巳竟。此是
结所说之教。次结能听之机。举普贤。以等该文殊
弥勒药王观音及无量大菩萨。是本门之众。举舍
利弗。即摄目连须菩提富楼那等一切声闻。是迹
门之众。亦摄尽三乘及四众等也。末举八部收后。
是举无不尽。则六道法界俱摄尽无馀矣。然序众
中详演。此结处略标。则详略见矣。复举一切大会。
则又该此界他方一切本迹三乘及人天等。无不
结尽。舍利弗仍存声闻名者。乃依今迹位而结。以
卷十 第 827b 页 X32-0827.png
便统摄诸声闻也。皆大欢喜一句。是统收在会此
界他方圣凡大众。得开示悟入佛知见之庆幸也。
其喜踊应有无量。总不出全经本迹两门之利益
也。受持佛语者。受即领承拜受。持即执守奉行。佛
语者。即前迹本二门正说流通之语也。作礼而去
者。一则仪法之所当行。闻教之后。必应礼谢去者。
乃各归一所。如前序众中。有恒沙菩萨来。有长者
居士来。有天龙八部来。前既有来。今必有去。二则
礼者尽其诚敬也。既闻三周开显本迹。今彰实相
一乘。朗然开悟。而感谢之私。无以为喻。但只作礼
而巳去者。即各各依教修行。归自本心。所谓一真
寂灭场地。亦古谓一念万年去。一条白练去。冷秋
秋地去。古庙香炉去。如是去者。可谓中中流入也。
直指云。先德言。一法若有。毗卢堕在凡夫。万法若
无。普贤失其境界。斯语正符此经之旨。盖此经总
一代时教彻底。为九界众生。不离当处。全身證入。
但为三乘纽于权小等地。犹堕偏枯。故首以文殊
大智。扫荡群疑。揭转八识心王。令根身器界。当体
圆明。直下开佛知见。记授劫国庄严。于是以法师
品。统收在会。则九界该罗。同入信位矣。正信既凝。
乃于宝塔品。圆会三身四土。今古一如。复举提婆
达多品。重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则四智融而十
信满矣。信满则住。故继以持品。略明十住之相。由
住而行。故继以安乐品。深示十行良模。而迹门之
界他方圣凡大众。得开示悟入佛知见之庆幸也。
其喜踊应有无量。总不出全经本迹两门之利益
也。受持佛语者。受即领承拜受。持即执守奉行。佛
语者。即前迹本二门正说流通之语也。作礼而去
者。一则仪法之所当行。闻教之后。必应礼谢去者。
乃各归一所。如前序众中。有恒沙菩萨来。有长者
居士来。有天龙八部来。前既有来。今必有去。二则
礼者尽其诚敬也。既闻三周开显本迹。今彰实相
一乘。朗然开悟。而感谢之私。无以为喻。但只作礼
而巳去者。即各各依教修行。归自本心。所谓一真
寂灭场地。亦古谓一念万年去。一条白练去。冷秋
秋地去。古庙香炉去。如是去者。可谓中中流入也。
直指云。先德言。一法若有。毗卢堕在凡夫。万法若
无。普贤失其境界。斯语正符此经之旨。盖此经总
一代时教彻底。为九界众生。不离当处。全身證入。
但为三乘纽于权小等地。犹堕偏枯。故首以文殊
大智。扫荡群疑。揭转八识心王。令根身器界。当体
圆明。直下开佛知见。记授劫国庄严。于是以法师
品。统收在会。则九界该罗。同入信位矣。正信既凝。
乃于宝塔品。圆会三身四土。今古一如。复举提婆
达多品。重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则四智融而十
信满矣。信满则住。故继以持品。略明十住之相。由
住而行。故继以安乐品。深示十行良模。而迹门之
卷十 第 827c 页 X32-0827.png
能事。于焉毕矣。自涌出至随喜。乃显本门真常湛
寂。弥勒顿破迹疑。声闻同登实际。遂说法师功德
品。以明十回向位。以回真向俗。遂得六根清净。以
上为众广示三贤因行。而如来复自举为常不轻
菩萨时所行。行住向地等妙二觉次第因行节目。
以示新记。令其观光而入也。大因必有大果。故现
十种神力。以结如来自觉圣智因果一周之大案。
遂于焉嘱累流通。复为新记者。重示十地行相。故
举药王本事品。始登初地而燃身。终至八地而燃
臂。则俱生我法二执谢矣。药病两亡。入法师位。故
说妙音来往品。以示九地十地行。繇发真如大用。
绍继圣种。就中从初地至十地。步步是舍俗归真。
至观音普门品。乃示等妙二位回真向俗因行之
相。至此同视迹门。法师品十信满心首尾如如。于
佛则一大事因缘显矣。于众则一生参学之事毕
矣。时为凡情虽尽。圣解未忘。故以陀罗尼品。荡涤
五十五位修證。总归如来秘密妙轮。俾乎迷悟双
超。始末同泯。而复举庄王父子一段光明。总显全
经大旨。妙在当人一念之中。四智圆明。十方坐断。
一生取證。更不移易。末上举普贤大行。成就四法。
该括因果。以为最后流通大结。允矣妙法不可思
议。自三周开权显实。二乘有学同成正觉。继复开
迹显本。九界众生共證真常。语因果。则三世一如。
论修證。则前后际断。圆融行布。月皎空沉。行布圆
寂。弥勒顿破迹疑。声闻同登实际。遂说法师功德
品。以明十回向位。以回真向俗。遂得六根清净。以
上为众广示三贤因行。而如来复自举为常不轻
菩萨时所行。行住向地等妙二觉次第因行节目。
以示新记。令其观光而入也。大因必有大果。故现
十种神力。以结如来自觉圣智因果一周之大案。
遂于焉嘱累流通。复为新记者。重示十地行相。故
举药王本事品。始登初地而燃身。终至八地而燃
臂。则俱生我法二执谢矣。药病两亡。入法师位。故
说妙音来往品。以示九地十地行。繇发真如大用。
绍继圣种。就中从初地至十地。步步是舍俗归真。
至观音普门品。乃示等妙二位回真向俗因行之
相。至此同视迹门。法师品十信满心首尾如如。于
佛则一大事因缘显矣。于众则一生参学之事毕
矣。时为凡情虽尽。圣解未忘。故以陀罗尼品。荡涤
五十五位修證。总归如来秘密妙轮。俾乎迷悟双
超。始末同泯。而复举庄王父子一段光明。总显全
经大旨。妙在当人一念之中。四智圆明。十方坐断。
一生取證。更不移易。末上举普贤大行。成就四法。
该括因果。以为最后流通大结。允矣妙法不可思
议。自三周开权显实。二乘有学同成正觉。继复开
迹显本。九界众生共證真常。语因果。则三世一如。
论修證。则前后际断。圆融行布。月皎空沉。行布圆
卷十 第 828a 页 X32-0828.png
融古今一色。正所谓出息不涉众缘。入息不居阴
界。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斯为法华妙旨耳。】
侍者普瑞录
弟子慧在对
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十(终)
界。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斯为法华妙旨耳。】
侍者普瑞录
弟子慧在对
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