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 740a 页
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七
楚衡云峰沙门 智祥 集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品节云。此品连下十品。通为悟佛知见。且前判开
佛知见。经文九品。示佛知见。独一品。而悟佛知见。
则十一品。其广略不一何也。须知开佛知见。但约
三周开显。三翻授记。历九品即周。若示佛知见。则
直示目前心境之妙。令当下情妄。法身既显。净土
宛然。了则直下知归。何须多说。至于悟佛知见者。
以声闻人。虽了悟自心。犹有历劫无明习气未尽。
狭劣知见未忘。故须多方调治。方得法身淳净。抑
恐涉俗利生。不善方便。故预示种种守护之方。使
卷七 第 740b 页 X32-0740.png
其不堕凡情。不生惊怖。此正如来广大慈悲。所谓
预留医方之喻也。然判悟之初。便以达多名品者。
显悟有难易也。由诸声闻久怀佛道长远之怖。故
不生好乐。今既蒙授记。且必又历多劫。方得證果。
恐复引起宿习。不肯勤求之念。故世尊自引本事。
不惜身命。勤求妙法。巳至今日。始得究竟。此悟之
难也。又恐下劣之辈。惧难不进。故复引文殊龙宫
所化八岁龙女。献珠之顷。即成正觉。况海为生死
沉溺之地。龙乃多嗔极毒之因。女为阴柔垢浊之
器。可谓最难化者。而当下转凡成圣。即證菩提。何
其易易耶。良由亲近大智。为所依故。意令当机于
佛灭后。当亲最胜知识。可保妙悟之极致。永不堕
二乘地。故列此以为悟首。天台云。提婆达多。此云
天授。谓从天乞得故。是斛饭王子。阿难亲兄。入大
乘论问。彼达多世世为佛怨。云何言是大菩萨。答。
若是怨者。云何得世世相值。如二人行东西各去。
步步转远。岂得为伴。大云经云。提婆达多不可思
议。所修行业。同于如来。若夫自造三逆。及教王害
父害母。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权设化。行于非道。
通达佛道。为惧恶人。令不起恶耳。直指云。前品现
塔见身。三变净土。虽为三根人示圆行證。其实如
来果境。于此全彰。夫有果必原其因。故于此自叙
因中求法忘身之事。与上多宝如来为法而来之
本愿。正相符合。所以品居见塔之后。即以传经之
预留医方之喻也。然判悟之初。便以达多名品者。
显悟有难易也。由诸声闻久怀佛道长远之怖。故
不生好乐。今既蒙授记。且必又历多劫。方得證果。
恐复引起宿习。不肯勤求之念。故世尊自引本事。
不惜身命。勤求妙法。巳至今日。始得究竟。此悟之
难也。又恐下劣之辈。惧难不进。故复引文殊龙宫
所化八岁龙女。献珠之顷。即成正觉。况海为生死
沉溺之地。龙乃多嗔极毒之因。女为阴柔垢浊之
器。可谓最难化者。而当下转凡成圣。即證菩提。何
其易易耶。良由亲近大智。为所依故。意令当机于
佛灭后。当亲最胜知识。可保妙悟之极致。永不堕
二乘地。故列此以为悟首。天台云。提婆达多。此云
天授。谓从天乞得故。是斛饭王子。阿难亲兄。入大
乘论问。彼达多世世为佛怨。云何言是大菩萨。答。
若是怨者。云何得世世相值。如二人行东西各去。
步步转远。岂得为伴。大云经云。提婆达多不可思
议。所修行业。同于如来。若夫自造三逆。及教王害
父害母。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权设化。行于非道。
通达佛道。为惧恶人。令不起恶耳。直指云。前品现
塔见身。三变净土。虽为三根人示圆行證。其实如
来果境。于此全彰。夫有果必原其因。故于此自叙
因中求法忘身之事。与上多宝如来为法而来之
本愿。正相符合。所以品居见塔之后。即以传经之
卷七 第 740c 页 X32-0740.png
师而立品也。
△三发明弘经得果。举古劝今以示
流通。分二。一昔达多通经。释迦成道。分三。一往昔
师资。又二。一长行。分四。一求法时节。】
「尔时佛告诸菩萨(至)求法华经无有懈倦。」
【前品力劝会众发愿弘经。恐人勇力难生。故此便
将自巳。与一切人。作求经法式也。诸菩萨。即前在
会及八万新发心人。天人四众。乃变土中。未移置
者。下明时节言无量劫。应是大通之前。无懈倦句。
是总标。向后皆表不倦之实。以至常不轻等。皆不
倦事也。大都懈倦两字。是诸苦的根本。一有懈倦。
不唯佛不能成。法不能求。即世纲亦不能脱矣。
△
二正明求法。】
「于多劫中常作国王(至)身肉手足不惜躯命。」
【此明往昔捐身求法。乃不倦之实也。直指云。举常
为国王发愿求道。非仅王子之位也。为满足六度。
是大乘志。勤行布施等。是外施。头目等。是内施。举
此能行。乃策受持者之不宜懈倦也。】
「时世人民寿命无量(至)吾当终身供给走使。」
【人寿无量时实增劫。人世之荣。甚长且久。国王之
乐。亦足乐矣。乃捐位委政而不顾者。总为法故。非
世荣比也。宣令而必击鼓者。鸣求法之心也。求法
而及四方者。遍求不巳也。谁能为我说大乘者。见
所求非权乘小果也。终身供给。正应无有懈倦句
事。捐(音员)。
△三求得法师。】
△三发明弘经得果。举古劝今以示
流通。分二。一昔达多通经。释迦成道。分三。一往昔
师资。又二。一长行。分四。一求法时节。】
「尔时佛告诸菩萨(至)求法华经无有懈倦。」
【前品力劝会众发愿弘经。恐人勇力难生。故此便
将自巳。与一切人。作求经法式也。诸菩萨。即前在
会及八万新发心人。天人四众。乃变土中。未移置
者。下明时节言无量劫。应是大通之前。无懈倦句。
是总标。向后皆表不倦之实。以至常不轻等。皆不
倦事也。大都懈倦两字。是诸苦的根本。一有懈倦。
不唯佛不能成。法不能求。即世纲亦不能脱矣。
△
二正明求法。】
「于多劫中常作国王(至)身肉手足不惜躯命。」
【此明往昔捐身求法。乃不倦之实也。直指云。举常
为国王发愿求道。非仅王子之位也。为满足六度。
是大乘志。勤行布施等。是外施。头目等。是内施。举
此能行。乃策受持者之不宜懈倦也。】
「时世人民寿命无量(至)吾当终身供给走使。」
【人寿无量时实增劫。人世之荣。甚长且久。国王之
乐。亦足乐矣。乃捐位委政而不顾者。总为法故。非
世荣比也。宣令而必击鼓者。鸣求法之心也。求法
而及四方者。遍求不巳也。谁能为我说大乘者。见
所求非权乘小果也。终身供给。正应无有懈倦句
事。捐(音员)。
△三求得法师。】
卷七 第 741a 页 X32-0741.png
「时有仙人来白王言(至)若不违我当为宣说。」
【感既诚。而应必验。仙人之来。理固然也。但仙人。而
曰我有大乘。亦是随类显应。非泛常所谓仙人也。
经名妙法华。仙人当必得名于过去之师。愈知此
经沿流无始矣。国王愿在得师终身供给。仙人愿
不违我当为宣说。二愿相坚。妙法自现。须知不违
一句。仙人不啻与王谨立符券。从上百劫千生如
来分身。于种种类中。含冤忍苦。毕竟无违。是不爽
仙人之愿也。
△四受法奉行。】
「王闻仙言欢喜踊跃(至)精勤给侍令无所乏。」
【捐宝位。如弃涕等。尊贵若奴仆。屈巳如此。使天下
知有最贵存焉。足见世尊为法为人之苦心。又不
止于今日矣。供给所须。须者乐欲也。仙人所乐欲
者。不在果蓏。而在磨鍊。世尊以为法为人。故登山
蹑涧。无朝不设。身床体座。无夕不施。如是昼夜靡
间。可谓极劳苦矣。又必经千岁。可谓极含忍矣。噫
无懈倦之心。如此坚也。
△二偈颂。分五。一颂求法
时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劫为求大法故。」
【此颂明求大法于久远。以志精进坚固也。我念者。
即如来以宿命智。通观过去久远。如今日所见。此
是说巳事不虚。令新记于未来成佛时。念因中求
法。亦犹今日也。
△二颂正明求法。】
卷七 第 741b 页 X32-0741.png
「虽作世国王不贪五欲乐(至)身当为奴仆。」
【世人以妄为真。则五欲为极乐也。至人知诸妄。而
不贪世乐。求法师而不惜捐躯。可谓贵所当贵也。
前曰击鼓。此曰椎钟。只是要将殷勤求法之心。声
闻于四方也。
△三颂得说法师。】
「时有阿私仙来白于大王(至)吾当为汝说。」
【阿私。此云无比。然达多果号天王。人号天授。因号
无比。三处名义。皆合法华。故为法华之师。意明有
如是因得如是果。令新记人知因果昭彰也。长行
曰不违我。颂中曰能修行。正见其不违始能修。能
修方不违也。
△四颂受法奉行。】
「时王闻仙言心生大喜悦(至)勤求于大法。」
【即便随三字。见得毫无顾恋。毫无濡滞。正应捐国
委正句。情存两字。乃专一恳挚之谓。世人作一事。
便有倦心。只是情不存此耳。情存妙法。身心那得
有倦。然此忍苦忍劳。岂仅为身心巳哉。亦以诸众
生各有佛性。但勤求的师范自我始耳。其意只要
新记人毋耽小果。当须勇锐求进成巳以成物也。
树实曰果。草实曰蓏。又云。果即桃李之属。蓏即瓜
瓞之属。蓏(音裸)。
△五颂结證劝信。】
「亦不为巳身及以五欲乐(至)今故为汝说。」
【此六句总束前文。教会众当信当学也。前言为众
生求法。公心溥矣。此言不为巳身欲乐。私情绝矣。
然如是勤求。使法容有不获。佛容有不成。亦何必
卷七 第 741c 页 X32-0741.png
反覆絮絮述哉。惟一求即获。一获即成。所以不惜
口舌为汝说也。亦只是要新记人无有懈倦。必得
成佛之实。
△二结会古今。分二。一正结会。】
「佛告诸比丘(至)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
【此明古今不异法无二说也。直指云。我身即是王
身。形异而心一如也。仙人即是达多。名异而法一
如也。我由法而成佛。则法不可思议。法由师而传
我。则师不可思议。
[△@△]此下明不思议之师。意谓淘
成我者。即今之达多也。磨炼汝者。即今之释迦也
今既如是。来亦当然。岂不信哉。
△二明功报。分二。
一明弟子因报圆满。】
「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至)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此虽明自巳因报。而实归功于师。意在教会众莫
辜今日师训也。他经多述求索头目等。是为佛满
足檀度。并前五度。惟此经以传法言。是兼满智慧
法也。故宝积经云。若无提婆达多善知识者。终不
得知如来具有无量功德。故此亦言令我具足等
也。四摄法者。天台云。一布施摄。若欲财者。以财摄
取。若欲法者。以法摄取也。二爱语摄。以善软之言。
随顺众生。安慰开示也。三利行摄。菩萨随起身口
意行。能令众生各沾利益也。四同事摄。菩萨以法
眼。明见众生根缘。即分形散影。和光同尘。共其事
业也。四通称摄者。以众生情所爱者。同情接引。渐
入大乘。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馀皆如方
口舌为汝说也。亦只是要新记人无有懈倦。必得
成佛之实。
△二结会古今。分二。一正结会。】
「佛告诸比丘(至)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
【此明古今不异法无二说也。直指云。我身即是王
身。形异而心一如也。仙人即是达多。名异而法一
如也。我由法而成佛。则法不可思议。法由师而传
我。则师不可思议。
[△@△]此下明不思议之师。意谓淘
成我者。即今之达多也。磨炼汝者。即今之释迦也
今既如是。来亦当然。岂不信哉。
△二明功报。分二。
一明弟子因报圆满。】
「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至)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此虽明自巳因报。而实归功于师。意在教会众莫
辜今日师训也。他经多述求索头目等。是为佛满
足檀度。并前五度。惟此经以传法言。是兼满智慧
法也。故宝积经云。若无提婆达多善知识者。终不
得知如来具有无量功德。故此亦言令我具足等
也。四摄法者。天台云。一布施摄。若欲财者。以财摄
取。若欲法者。以法摄取也。二爱语摄。以善软之言。
随顺众生。安慰开示也。三利行摄。菩萨随起身口
意行。能令众生各沾利益也。四同事摄。菩萨以法
眼。明见众生根缘。即分形散影。和光同尘。共其事
业也。四通称摄者。以众生情所爱者。同情接引。渐
入大乘。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馀皆如方
卷七 第 742a 页 X32-0742.png
便品释。谓成正觉。度众生。二利功德。总由师之磨
炼所至。又见不违师训之验也。
△二明法师妙果
当成。分三。一證果。】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至)世界名天道。」
【此处如来本举远因为法。欲引新记。坚固不怠。而
授记之言。不觉随至矣。观经前后。达多未预其会。
他经云。因害佛故。感生身入阿鼻狱。佛遣阿难。致
问苦乐。达云。我在此如三禅天乐。阿难云。何时方
出。达云。待释迦入地狱。戒即出。阿难云。世尊岂有
入地狱分。达云。我又岂有出地狱分耶。由此而知。
如来与记处。正在达多决定不受处异哉。此处好
生著眼。果号天王者。大窾云。有大威力。成就如来
大因大果也。世界名天道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也。要知提婆今日之憎心。即昔时之妙法。释迦今
日之冤家。乃昔时之知识。安可以两人异视之乎。
△二化度。】
「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至)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依正庄严。虽不显记。观其说法受益者。槩可知也。
佛既说法二十中劫。而亦广开三乘。以至得果者。
多多无尽也。
△三灭后。】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至)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正法与住世同劫。是彼佛利生之志。深且笃也。全
身不散。亦是令法久住之心不忘。塔高六十。广四
十正表此理于四圣六凡。无不全体显现。人民以
炼所至。又见不违师训之验也。
△二明法师妙果
当成。分三。一證果。】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至)世界名天道。」
【此处如来本举远因为法。欲引新记。坚固不怠。而
授记之言。不觉随至矣。观经前后。达多未预其会。
他经云。因害佛故。感生身入阿鼻狱。佛遣阿难。致
问苦乐。达云。我在此如三禅天乐。阿难云。何时方
出。达云。待释迦入地狱。戒即出。阿难云。世尊岂有
入地狱分。达云。我又岂有出地狱分耶。由此而知。
如来与记处。正在达多决定不受处异哉。此处好
生著眼。果号天王者。大窾云。有大威力。成就如来
大因大果也。世界名天道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也。要知提婆今日之憎心。即昔时之妙法。释迦今
日之冤家。乃昔时之知识。安可以两人异视之乎。
△二化度。】
「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至)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依正庄严。虽不显记。观其说法受益者。槩可知也。
佛既说法二十中劫。而亦广开三乘。以至得果者。
多多无尽也。
△三灭后。】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至)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正法与住世同劫。是彼佛利生之志。深且笃也。全
身不散。亦是令法久住之心不忘。塔高六十。广四
十正表此理于四圣六凡。无不全体显现。人民以
卷七 第 742b 页 X32-0742.png
十种供养。表十度圆成也。向下明供塔得果。不出
三乘权实。
△三劝净心信。】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至)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此处极赞信敬此品者。又是如来为一切人。坚其
无有懈倦而不违我之符劵也。世人皆知调达为
极恶人。而不知本是大宾伽罗菩萨。为遮众生起
逆罪故。示现作恶。与华严之无厌足王等也。今如
来巳明示其因。而复记其果。恐据迹众生。不生实
信。故复劝敬信勿疑。若果能谛信。不惟恶道不生。
而胜处常生。要使一切人自心中之调达灭。而伽
罗现也。达多通经竟。
△二今文殊通经龙女成佛。
分二。一文殊通经。分五。一明智积请退。】
「于时下方多宝世尊(至)白多宝佛当还本土。」
【直指云。从上涌塔变土。引过去大因。證提婆妙果。
皆为会众。极显真实。虽曰显实。犹属迹门。而本门
真实。尚未动著。其来助化者。自药王大乐说。以及
智积。皆权智也。多宝之现。本欲为一切人完美法
华三昧。而智积但见迹门实显。便催本佛还归。殊
不知途路未竟。以致本师不对。由本门大事未彰。
因此一举。便引起世尊发轫显本之源。故留智积。
以见文殊。令会众更知有本门一大事因缘也。
[△@△]
然智积于如来劝信之下。便请本师还国。试观智
积之意。果欲还国耶。是别有为耶。看经人。须将问
答者与出證者。作一人看。庶不辜灵山一场局面。
三乘权实。
△三劝净心信。】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至)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此处极赞信敬此品者。又是如来为一切人。坚其
无有懈倦而不违我之符劵也。世人皆知调达为
极恶人。而不知本是大宾伽罗菩萨。为遮众生起
逆罪故。示现作恶。与华严之无厌足王等也。今如
来巳明示其因。而复记其果。恐据迹众生。不生实
信。故复劝敬信勿疑。若果能谛信。不惟恶道不生。
而胜处常生。要使一切人自心中之调达灭。而伽
罗现也。达多通经竟。
△二今文殊通经龙女成佛。
分二。一文殊通经。分五。一明智积请退。】
「于时下方多宝世尊(至)白多宝佛当还本土。」
【直指云。从上涌塔变土。引过去大因。證提婆妙果。
皆为会众。极显真实。虽曰显实。犹属迹门。而本门
真实。尚未动著。其来助化者。自药王大乐说。以及
智积。皆权智也。多宝之现。本欲为一切人完美法
华三昧。而智积但见迹门实显。便催本佛还归。殊
不知途路未竟。以致本师不对。由本门大事未彰。
因此一举。便引起世尊发轫显本之源。故留智积。
以见文殊。令会众更知有本门一大事因缘也。
[△@△]
然智积于如来劝信之下。便请本师还国。试观智
积之意。果欲还国耶。是别有为耶。看经人。须将问
答者与出證者。作一人看。庶不辜灵山一场局面。
卷七 第 742c 页 X32-0742.png
△二世尊暂止。】
「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至)论说妙法可还本土。」
【此明佛留智积以待文殊。将彰本门大事也。天台
云。如来虽留智积。其意在留多宝。以證本门。开显
佛之密意。非菩萨所知。
[△@△]世尊教智积待须臾者。
是立地得睹。此有者。即不离当处可与相见。乃划
然开发之时也。论说妙法两句。便是深谈实相。究
竟还归也。
△三文殊寻来。】
「尔时文殊师利(至)共相慰问却坐一面。」
【直指云。佛谓此有文殊。今应念而至。巳刺破一切
人眼睛了也。序品文殊在座。与弥勒问答。今云从
大海来。所以教人著眼这里错过。纵有多说。秖益
勤劳。于巳何益。欲知根本大智。不离当处湛然。欲
知本门实主。不离生死大海。生死海中。捞摝佛性
众生。非文殊之大智莫辩。佛性众生在生死海中。
非释迦之婆心弗救。本智不住于实理。故住在性
空。本主不涉于今时。故安然灵鹫。大用现前。入生
死海。大用归体。仍入是山。当此之时。正是如如智。
契如如理之境相也。但为新记未解其义。故以实
就权。往智积所。而智积遂得问其本门之大事耳。
[△@△]文殊坐华。显往来不出此莲华藏也。俱来者皆
如是坐。显人人皆有此莲华藏也。妙乐问。三变土
中。无三恶道及诸大海。今何仍言龙从海出。答。今
以三义通之。一者。既移天人变大海。若从所移处
卷七 第 743a 页 X32-0743.png
来。应无远弊。二者。海众纵移。而龙宫不动。龙虽不
动。而所居巳变。从变而不变处来。有何不可。三者。
无缘被移。有缘今来。此不思议山海宛然。
△四智
积请问。】
「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至)所化众生其数几何。」
【此为据迹之问也。智积者。表理智未融。而得是名
也。意谓龙宫卑湿。非说法之场。龙性憍慢。非受化
之机。但不知仁之所化几何数也。
△五文殊酬答。】
「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至)且待须臾自当證知。」
【此为彰本之酬也。文殊以实智得名。实智之量。本
为无量。意谓善说法者。不择地而施。善度生者。不
问机而教。地愈卑而化愈广。机愈憍而意愈勤。此
所以非心口可能宣测也。即此便见文殊家风迥
别。且待须臾两句。更见斩钉截铁。使徒有其言。不
见其实。安见如来留智积之验耶。如来教待须臾。
文殊即现。文殊教待须臾。随众即现。此中响应。多
少明白。】
「所言未竟无数菩萨(至)今皆修行大乘空义。」
【此正须臾得證也。直指云。承上自当證知。以释非
心所测之境。前化主与众。俱坐宝莲。足见实相自
具。校夫三周新记。毕竟行满功圆。方坐莲华成佛。
则权实霄壤矣。
[△@△]出海诣空等。巳如前释。皆是文
殊化度者。答其所问数也。共论说者。是互为宾主
说六度法。本声闻者。先禀权教。在海修习二乘道
动。而所居巳变。从变而不变处来。有何不可。三者。
无缘被移。有缘今来。此不思议山海宛然。
△四智
积请问。】
「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至)所化众生其数几何。」
【此为据迹之问也。智积者。表理智未融。而得是名
也。意谓龙宫卑湿。非说法之场。龙性憍慢。非受化
之机。但不知仁之所化几何数也。
△五文殊酬答。】
「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至)且待须臾自当證知。」
【此为彰本之酬也。文殊以实智得名。实智之量。本
为无量。意谓善说法者。不择地而施。善度生者。不
问机而教。地愈卑而化愈广。机愈憍而意愈勤。此
所以非心口可能宣测也。即此便见文殊家风迥
别。且待须臾两句。更见斩钉截铁。使徒有其言。不
见其实。安见如来留智积之验耶。如来教待须臾。
文殊即现。文殊教待须臾。随众即现。此中响应。多
少明白。】
「所言未竟无数菩萨(至)今皆修行大乘空义。」
【此正须臾得證也。直指云。承上自当證知。以释非
心所测之境。前化主与众。俱坐宝莲。足见实相自
具。校夫三周新记。毕竟行满功圆。方坐莲华成佛。
则权实霄壤矣。
[△@△]出海诣空等。巳如前释。皆是文
殊化度者。答其所问数也。共论说者。是互为宾主
说六度法。本声闻者。先禀权教。在海修习二乘道
卷七 第 743b 页 X32-0743.png
法。今闻实法。则皆住大乘第一真空也。】
「文殊师利谓智积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此质彼所问也。言汝谓我所化之数。今既亲见亲
知。则汝巳心领神会。其实如是。何复待吾与言哉。】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至)令速成菩提。」
【前四句是赞。谓文殊有大智勇故。入生死而不怯。
大德健故。化众生而无量。如此皆大会及我。所亲
见者也。次四句是问。谓但不知仁者所说之法。还
是唯阐一乘实相。广度众生。速證菩提耶。抑仍说
三乘权渐法门乎。故下文殊有唯常宣说之对。
△
二明所利益。分九。一文殊自叙。】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
【文殊因智积意有权实之问。故此答以唯说妙法。
是尽洗权执之见。
△二智积发问。】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至)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前偈若通为赞意。至此不应作如是问。故知后四
句。另有意焉。
△三文殊致答。】
「文殊师利言(至)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此即修行此经速得佛果之證也。要解云。龙宫无
数菩萨。皆是文殊化度。而独举八岁龙女成佛者。
正显佛性不间男女。不拘老少。不择异类。但根智
利。必所造深。刹那回光。而菩提可至。亦是破三乘
远系。而进其钝滞也。大窾云。智慧利根四字。是总
「文殊师利谓智积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此质彼所问也。言汝谓我所化之数。今既亲见亲
知。则汝巳心领神会。其实如是。何复待吾与言哉。】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至)令速成菩提。」
【前四句是赞。谓文殊有大智勇故。入生死而不怯。
大德健故。化众生而无量。如此皆大会及我。所亲
见者也。次四句是问。谓但不知仁者所说之法。还
是唯阐一乘实相。广度众生。速證菩提耶。抑仍说
三乘权渐法门乎。故下文殊有唯常宣说之对。
△
二明所利益。分九。一文殊自叙。】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
【文殊因智积意有权实之问。故此答以唯说妙法。
是尽洗权执之见。
△二智积发问。】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至)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前偈若通为赞意。至此不应作如是问。故知后四
句。另有意焉。
△三文殊致答。】
「文殊师利言(至)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此即修行此经速得佛果之證也。要解云。龙宫无
数菩萨。皆是文殊化度。而独举八岁龙女成佛者。
正显佛性不间男女。不拘老少。不择异类。但根智
利。必所造深。刹那回光。而菩提可至。亦是破三乘
远系。而进其钝滞也。大窾云。智慧利根四字。是总
卷七 第 743c 页 X32-0743.png
赞。善知下。方是别赞。言诸根者。即信进念定慧五
根也。行业。即善恶业行也。此是知机。得陀罗尼等
下。即是知法。以智慧具足。故知机知法也。于刹那
下。别赞利根。初发心时。即得不退也。辩才无碍。即
得四无碍智也。慈念众生者。以慈修身也。功德具
足者。万行圆满也。心念口演。即自利利他。微妙广
大者。致广大而尽精微也。仁者不自有其德。让者
不自张其功。和者无卒暴。故能就物。雅者无圭角。
故能成物。由此女众德具足。故能速至菩提也。
[△@△]
以八岁女。而居异类。为文殊尽力称扬。则往世修
因。又不啻与如来同参阿私矣。须知文殊假此。以
破会众权执。二乘之年。可谓曰长。二乘之类。可谓
曰尊。但此速證菩提一事。偏独归之龙女。岂不大
较著哉。
△四智积生疑。】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上所叙。是举本而开迹。今所疑。是执迹而暗本。故
返引释迦久远之因。以破龙女当下之果。殊不知
大心之士。悟在刹那。中下之机。万劫莫究也。要知
原是智积故作不信。引起龙女忽现。以决八万新
记之疑。直指云。文有三段。一举释迦于无量劫以
苦行求道。应前达多而来。二举苦行布施。即此大
千大地。无芥子许非如来舍身命处。由是累劫修
行。然后得成。三则不信此女成道之速。若果如此
说。则释迦不及龙女矣。盖为二乘人不知本有之
根也。行业。即善恶业行也。此是知机。得陀罗尼等
下。即是知法。以智慧具足。故知机知法也。于刹那
下。别赞利根。初发心时。即得不退也。辩才无碍。即
得四无碍智也。慈念众生者。以慈修身也。功德具
足者。万行圆满也。心念口演。即自利利他。微妙广
大者。致广大而尽精微也。仁者不自有其德。让者
不自张其功。和者无卒暴。故能就物。雅者无圭角。
故能成物。由此女众德具足。故能速至菩提也。
[△@△]
以八岁女。而居异类。为文殊尽力称扬。则往世修
因。又不啻与如来同参阿私矣。须知文殊假此。以
破会众权执。二乘之年。可谓曰长。二乘之类。可谓
曰尊。但此速證菩提一事。偏独归之龙女。岂不大
较著哉。
△四智积生疑。】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上所叙。是举本而开迹。今所疑。是执迹而暗本。故
返引释迦久远之因。以破龙女当下之果。殊不知
大心之士。悟在刹那。中下之机。万劫莫究也。要知
原是智积故作不信。引起龙女忽现。以决八万新
记之疑。直指云。文有三段。一举释迦于无量劫以
苦行求道。应前达多而来。二举苦行布施。即此大
千大地。无芥子许非如来舍身命处。由是累劫修
行。然后得成。三则不信此女成道之速。若果如此
说。则释迦不及龙女矣。盖为二乘人不知本有之
卷七 第 744a 页 X32-0744.png
佛。一往外求至此。虽开三显一。又坐在权智有修
證处。所以佛留智积。与文殊相见。特为论说。此自
性本有之佛。不假修證。故托龙女顿證。以遣权迹
之执也。直将龙女与新记。会归一本。始完此一大
事因缘耳。
[△@△]须知智积云。我见如来于无量劫。又
云观三千大千世界。如此见量。岂据迹者之所證
耶。此又见智积之大智与文殊无间也。
△五龙女
明圆。】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至)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至)无不宗奉者。」
【○龙女不与师俱来。必待智积生疑。便乘机出现。
使智积与新记。疑滞顿消。始见文殊钳锤妙密。方
契佛留智积之方便。令不虚设也。龙女以偈赞释
迦。足见非寻常也。第一句。以实智深。明罪福皆空。
即此一句。是将无价珠。献如来矣。以下皆为此句
注脚。
[△@△]忽现于前四字最微。盖龙女虽以偈赞如
来。其实为会众发明实智平等也。以世情论。龙乃
罪相。菩提福相。不达者。罪福历然。今曰深达。即是
实智圆明慧光普照也。此约能證。是般若德。微妙
等。约所證。是法身德。法身无相。故曰微。不妨具相
庄严。故曰妙。天人所仰者。是报化身。乃解脱德也。
由微故天人所戴。由妙故龙神咸敬。以此三德具
足。故为一切之所宗奉。】
「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證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證处。所以佛留智积。与文殊相见。特为论说。此自
性本有之佛。不假修證。故托龙女顿證。以遣权迹
之执也。直将龙女与新记。会归一本。始完此一大
事因缘耳。
[△@△]须知智积云。我见如来于无量劫。又
云观三千大千世界。如此见量。岂据迹者之所證
耶。此又见智积之大智与文殊无间也。
△五龙女
明圆。】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至)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至)无不宗奉者。」
【○龙女不与师俱来。必待智积生疑。便乘机出现。
使智积与新记。疑滞顿消。始见文殊钳锤妙密。方
契佛留智积之方便。令不虚设也。龙女以偈赞释
迦。足见非寻常也。第一句。以实智深。明罪福皆空。
即此一句。是将无价珠。献如来矣。以下皆为此句
注脚。
[△@△]忽现于前四字最微。盖龙女虽以偈赞如
来。其实为会众发明实智平等也。以世情论。龙乃
罪相。菩提福相。不达者。罪福历然。今曰深达。即是
实智圆明慧光普照也。此约能證。是般若德。微妙
等。约所證。是法身德。法身无相。故曰微。不妨具相
庄严。故曰妙。天人所仰者。是报化身。乃解脱德也。
由微故天人所戴。由妙故龙神咸敬。以此三德具
足。故为一切之所宗奉。】
「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證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卷七 第 744b 页 X32-0744.png
【此四句。是龙女将世尊文殊和而为一极。为新记
全身显露也。言我成佛果。唯佛与文殊。自当證知。
此外皆不能知也。此是圆成三觉之义。成菩提是
佛。阐大乘是法。度众生是僧。三觉既圆。万德自具。
此岂滞迹者所能知耶。
△六身子权难。】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至)具修诸度然后乃成。」
【莫道身子真个有疑。盖以女身垢秽。佛道悬旷。三
周新记胸中必有身。子故借他疑团。作自巳问难。
引起龙女献珠成佛。更速以决新记必有之疑也。
文殊显实。令智积生疑。便谓我见释迦等。是因他
疑他也。龙女明圆致身子生疑。便谓经劫勤苦。是
以自疑他也。二皆有因。故致疑念顿生。言汝谓不
久得道。我言佛道悬旷。汝言微妙法身。我谓汝身
垢秽。以垢秽非器之身。成大宝最极之位。此实不
可信。以悬远积行之功。为须臾一念即證。是犹不
可信也。此文两节。一疑非器不成。一疑非时不證。】
「又女人身犹有五障(至)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女身五障不得成佛正新记人胸中所疑之实。身
子知得。故代他历历辨驳。以俟龙女发明也。梵王
者。以净修四等四禅为因。女人淫恣无节。不得为
也。帝释以勇猛少欲为因。女人杂恶多障。不得为
也。魔王以十善具足。尊敬三宝为因。女人毁失正
教。不得为也。轮王以慈悯群萌。供养三尊为因。女
人慝态不净。不得为也。佛以修无量德。断五住惑
卷七 第 744c 页 X32-0744.png
为因。女人性多色欲。不得为也。次总结二疑。故曰
云何女身速得成佛。噫智积为八万新发意人。决
权疑生实信。身子为三周新记。决迹疑生本信。意
同语别。而与世尊文殊。可谓唱拍相随者矣。
△七
龙女呈珠。】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至)观我成佛复速于此。」
【龙女者。即怀大宝之人也。今见身子作如是疑。亦
不与之较论长短。但将无上一珠。持以奉上。是以
水投水。佛即受之。正如空合空也。虽曰价直三千。
试说大千世界价直多少。则知此珠毕竟是无上
也。龙女于呈珠之后。始问二尊。言是事疾不。此欲
二尊亲口说出。方使会众破男女相。破同异相。破
久近相。破生灭相。故向下会众。皆见有忽然转变
成等正觉之境。】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至)演说妙法。」
【言显不如相彰。当时龙女。若向灵山会理。论权说
实。则转见迟钝。焉得今日使人人皆见实相真境
也。忽然者。不待作念。变成男子者。变是转义。男是
阳性。况纯阴无成。若不经转变。终不能致繁兴大
用。言具菩萨行者。即一念顿超。无行不具。此巳却
二尊无量劫熏修之疑。则因行满矣。往南方等。表
大智圆明纤尘不立之境。况坐莲华具相好。而果
德圆矣。此證赞颂中又闻成菩提之实。末三句。證
赞颂中我阐大乘教之实。由是会众明见其境。复
云何女身速得成佛。噫智积为八万新发意人。决
权疑生实信。身子为三周新记。决迹疑生本信。意
同语别。而与世尊文殊。可谓唱拍相随者矣。
△七
龙女呈珠。】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至)观我成佛复速于此。」
【龙女者。即怀大宝之人也。今见身子作如是疑。亦
不与之较论长短。但将无上一珠。持以奉上。是以
水投水。佛即受之。正如空合空也。虽曰价直三千。
试说大千世界价直多少。则知此珠毕竟是无上
也。龙女于呈珠之后。始问二尊。言是事疾不。此欲
二尊亲口说出。方使会众破男女相。破同异相。破
久近相。破生灭相。故向下会众。皆见有忽然转变
成等正觉之境。】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至)演说妙法。」
【言显不如相彰。当时龙女。若向灵山会理。论权说
实。则转见迟钝。焉得今日使人人皆见实相真境
也。忽然者。不待作念。变成男子者。变是转义。男是
阳性。况纯阴无成。若不经转变。终不能致繁兴大
用。言具菩萨行者。即一念顿超。无行不具。此巳却
二尊无量劫熏修之疑。则因行满矣。往南方等。表
大智圆明纤尘不立之境。况坐莲华具相好。而果
德圆矣。此證赞颂中又闻成菩提之实。末三句。證
赞颂中我阐大乘教之实。由是会众明见其境。复
卷七 第 745a 页 X32-0745.png
有何疑。而不释哉。
△八时会得益。】
「尔时娑婆世界(至)心大欢喜悉遥敬礼。」
【此是会众亲见亲闻。非比量知也。證赞颂中度苦
恼众生之实。始见一切众生无不宗奉者。益明矣。】
「无量众生闻法解悟(至)发菩提心而得受记。」
【此述明彼此二土所得利益也。无量众生等。彼土
蒙益也。六反震动者。彼土瑞应也。娑婆世界等。此
土蒙益也。得受记者。即龙女普为时会缘熟众生。
作受记也。此即普现色身三昧力耳。
△九当机默
信。】
「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默然者。是会众自證自得之境。非辩折屈伏也。然
众会信受固巳。要知智积舍利非至此始信。若然
者。则前番之疑。亦真矣。须善会之。知音问。龙女成
佛。何不通名。答。准起信论。信极真如者。离三种相。
智积以历劫久近为难。文殊不辩。有龙女忽现。示
此经离言说相。身子以男女垢净为难。龙女不辩。
以宝珠奉佛。示此经离心缘相。成佛不言名字。但
曰为众说法。示此经离名字相。以三相俱离。堪持
此经。故继之以持品也。弘经得果巳竟。】
「持品第十三」
【品节云。此品来意。由前叙昔因求法之难。引龙女
成佛之易。以发会众欣慕之心。而次以持品者。盖
此经为诸佛之慧命。乃众生之正因。如来灭后。人
△八时会得益。】
「尔时娑婆世界(至)心大欢喜悉遥敬礼。」
【此是会众亲见亲闻。非比量知也。證赞颂中度苦
恼众生之实。始见一切众生无不宗奉者。益明矣。】
「无量众生闻法解悟(至)发菩提心而得受记。」
【此述明彼此二土所得利益也。无量众生等。彼土
蒙益也。六反震动者。彼土瑞应也。娑婆世界等。此
土蒙益也。得受记者。即龙女普为时会缘熟众生。
作受记也。此即普现色身三昧力耳。
△九当机默
信。】
「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默然者。是会众自證自得之境。非辩折屈伏也。然
众会信受固巳。要知智积舍利非至此始信。若然
者。则前番之疑。亦真矣。须善会之。知音问。龙女成
佛。何不通名。答。准起信论。信极真如者。离三种相。
智积以历劫久近为难。文殊不辩。有龙女忽现。示
此经离言说相。身子以男女垢净为难。龙女不辩。
以宝珠奉佛。示此经离心缘相。成佛不言名字。但
曰为众说法。示此经离名字相。以三相俱离。堪持
此经。故继之以持品也。弘经得果巳竟。】
「持品第十三」
【品节云。此品来意。由前叙昔因求法之难。引龙女
成佛之易。以发会众欣慕之心。而次以持品者。盖
此经为诸佛之慧命。乃众生之正因。如来灭后。人
卷七 第 745b 页 X32-0745.png
多弊恶。最难奉持。苟失其持。则佛种断绝。此世尊
之隐忧也。故诸菩萨默领佛意。安慰于佛。曰愿不
有虑。各愿奉持广说此经。不惜身命。而五百弟子。
与学无学人。亦各发愿于馀国说经。以娑婆人多
上慢。自量其力。不堪化也。然佛姨母。及诸尼众。向
来自视女身多障。不敢希望。今见龙女成佛。自信
有分。故特请授记。愿于他国广宣此经。亦见不退
之心有在也。世尊复视八十亿菩萨而不言者。意
谓声闻虽愿持经。而未习涉俗之行。不知远害之
方。志力不充。恐被留难。使缘不广。欲诸菩萨以调
护之耳。诸菩萨默领佛意。齐发誓愿。于如来灭后。
周旋往返十方世界。唯以忍行。能令众生受持此
经也。品以持名者。持谓守其所有而不失。故此品
单说持经之事。以明悟守之难耳。
[△@△]持是总名。别
有六种。即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礼拜供养也。又有
能持所持二种。能持。即菩萨罗汉及八十万亿大
士等。所持。即妙法华经。有三种能持之人。亦有三
种所持之处。谓二万菩萨于此方持。一切声闻于
他方持。八十亿大士。则周旋十方世界持。故总曰
持品。
△四劝发久修新證。奉旨受持。以领流通。分
二。一明受持。分三。一菩萨持经。】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至)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此先举能持之人。药王是七地菩萨。乃法师品中
之所因者。乐说乃九地菩萨。是宝塔品中之请主
之隐忧也。故诸菩萨默领佛意。安慰于佛。曰愿不
有虑。各愿奉持广说此经。不惜身命。而五百弟子。
与学无学人。亦各发愿于馀国说经。以娑婆人多
上慢。自量其力。不堪化也。然佛姨母。及诸尼众。向
来自视女身多障。不敢希望。今见龙女成佛。自信
有分。故特请授记。愿于他国广宣此经。亦见不退
之心有在也。世尊复视八十亿菩萨而不言者。意
谓声闻虽愿持经。而未习涉俗之行。不知远害之
方。志力不充。恐被留难。使缘不广。欲诸菩萨以调
护之耳。诸菩萨默领佛意。齐发誓愿。于如来灭后。
周旋往返十方世界。唯以忍行。能令众生受持此
经也。品以持名者。持谓守其所有而不失。故此品
单说持经之事。以明悟守之难耳。
[△@△]持是总名。别
有六种。即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礼拜供养也。又有
能持所持二种。能持。即菩萨罗汉及八十万亿大
士等。所持。即妙法华经。有三种能持之人。亦有三
种所持之处。谓二万菩萨于此方持。一切声闻于
他方持。八十亿大士。则周旋十方世界持。故总曰
持品。
△四劝发久修新證。奉旨受持。以领流通。分
二。一明受持。分三。一菩萨持经。】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至)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此先举能持之人。药王是七地菩萨。乃法师品中
之所因者。乐说乃九地菩萨。是宝塔品中之请主
卷七 第 745c 页 X32-0745.png
也。因前闻世尊殷殷之意。勉励会众云。我欲以此
妙法华经付嘱有在。又云。此为难事。宜发大愿。而
会中竟不见一人领受此经而发愿者。故二大士
领诸菩萨发愿云。惟愿世尊不以为虑。此便是与
世尊一肩担取也。当奉持等。是举所持之法。于后
恶世。又是明持说之处。此下即明五浊。天台云。众
生善少即众生浊。多增上慢是见浊。贪利供养是
烦恼浊。增不善根是命浊。远离解脱是劫浊。若非
深位菩萨忍力成就。安能于此浊世。弘通是经也。
△二声闻发誓。】
「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至)瞋浊谄曲心不实故。」
【此是有学无学二种人。发愿于异国通经。是即声
闻得记。学菩萨行。习法师事之初心也。大窾云。弊
恶者。言娑婆世界人实难化。怀增上慢是弊多。功
德浅少则恶多。瞋者。谓刚暴无柔和之色。浊者。谓
污秽无清白之行。谄者。工媚悦而无丈夫之气。曲
者。习逢迎而无质直之心。其人如此。故不可以真
实法授之。所以不愿此国也。天台问。此诸声闻。既
得授记。巳登初住。破无明惑。得无生忍。成大菩萨。
何故不能于此恶世苦行通经。答。为引初心始行
菩萨。未能恶世苦行通经。复起如来说安乐行也。
△三尼众请记。分四。一波提请记。】
「尔时佛姨母(至)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女众披缁。乃波提最为首唱。故先举也。意欲发愿
妙法华经付嘱有在。又云。此为难事。宜发大愿。而
会中竟不见一人领受此经而发愿者。故二大士
领诸菩萨发愿云。惟愿世尊不以为虑。此便是与
世尊一肩担取也。当奉持等。是举所持之法。于后
恶世。又是明持说之处。此下即明五浊。天台云。众
生善少即众生浊。多增上慢是见浊。贪利供养是
烦恼浊。增不善根是命浊。远离解脱是劫浊。若非
深位菩萨忍力成就。安能于此浊世。弘通是经也。
△二声闻发誓。】
「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至)瞋浊谄曲心不实故。」
【此是有学无学二种人。发愿于异国通经。是即声
闻得记。学菩萨行。习法师事之初心也。大窾云。弊
恶者。言娑婆世界人实难化。怀增上慢是弊多。功
德浅少则恶多。瞋者。谓刚暴无柔和之色。浊者。谓
污秽无清白之行。谄者。工媚悦而无丈夫之气。曲
者。习逢迎而无质直之心。其人如此。故不可以真
实法授之。所以不愿此国也。天台问。此诸声闻。既
得授记。巳登初住。破无明惑。得无生忍。成大菩萨。
何故不能于此恶世苦行通经。答。为引初心始行
菩萨。未能恶世苦行通经。复起如来说安乐行也。
△三尼众请记。分四。一波提请记。】
「尔时佛姨母(至)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女众披缁。乃波提最为首唱。故先举也。意欲发愿
卷七 第 746a 页 X32-0746.png
持经。但未得授记。故不敢呈言。惟瞻视尊颜。希佛
宣明而巳。波阇波提。此云大爱道。】
「于时世尊告憍昙弥(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称母名。而称道号。是以法为亲也。以何故忧色
为问。乃所以起授记之端也。憍昙弥。此云尼众主。
我先总记者。授五百弟子后。其馀声闻众。亦当复
如是等。巳悉言之矣。次记于多劫中为大法师者。
欲其广宣大法。渐具福智也。及六千尼众。俱为法
师者。由尼众福易植而慧难成故也。号一切众生
喜见者。以因植果。由因名爱道故。果得喜见之称。
而其间正像劫国等不言。文略故也。转次授记。亦
与五百弟子同例。
△二耶输请记。】
「尔时罗睺罗母(至)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
【此如来俗中妇也。佛为太子时。有三妃。以表三惑。
悲华经谓。佛姨母元为水神。爱佛愿大。故誓生生
为佛保母。耶输为须弥山神。名善乐华。爱佛愿重。
故愿生生为佛妇。今蒙佛教。俱得道果。故此请记。】
「佛告耶输陀罗(至)佛寿无量阿僧祇劫。」
【果号具足光相者。因中作大法师。阐明如来大法
光明故。然既供无量佛。行无量行。说无量法。故寿
至无量阿僧祇劫。亦是依因感果也。
△三尼众领
解。】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至)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
宣明而巳。波阇波提。此云大爱道。】
「于时世尊告憍昙弥(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称母名。而称道号。是以法为亲也。以何故忧色
为问。乃所以起授记之端也。憍昙弥。此云尼众主。
我先总记者。授五百弟子后。其馀声闻众。亦当复
如是等。巳悉言之矣。次记于多劫中为大法师者。
欲其广宣大法。渐具福智也。及六千尼众。俱为法
师者。由尼众福易植而慧难成故也。号一切众生
喜见者。以因植果。由因名爱道故。果得喜见之称。
而其间正像劫国等不言。文略故也。转次授记。亦
与五百弟子同例。
△二耶输请记。】
「尔时罗睺罗母(至)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
【此如来俗中妇也。佛为太子时。有三妃。以表三惑。
悲华经谓。佛姨母元为水神。爱佛愿大。故誓生生
为佛保母。耶输为须弥山神。名善乐华。爱佛愿重。
故愿生生为佛妇。今蒙佛教。俱得道果。故此请记。】
「佛告耶输陀罗(至)佛寿无量阿僧祇劫。」
【果号具足光相者。因中作大法师。阐明如来大法
光明故。然既供无量佛。行无量行。说无量法。故寿
至无量阿僧祇劫。亦是依因感果也。
△三尼众领
解。】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至)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
卷七 第 746b 页 X32-0746.png
【此领记赞谢也。长文是经家叙其领记。偈中方是
尼众赞谢。前二句赞。后二句谢。言心安具足者。一
向自谓女道阴柔。于无上大果种种相好。必不能
得。今闻当得成佛。则二利圆。福智具。而此心安矣。
△四众尼发愿。】
「诸比丘尼说是偈巳(至)于他方国广宣此经。」
【声闻不愿于娑婆弘经之意。前巳问明。但约内秘
外现。则在此娑婆。行道教化。累经多劫。如来灭后。
辅化事讫。亦宜当入佛所安矣。明受持巳竟。
△二
明劝持。分二。一长行。分四。一佛唯默视。】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
【此明佛意有待于诸菩萨也。天台云。眼视默劝。而
不告言者。上来虽不别命诸菩萨。而如来巳举持
经功德深厚。引證分明。又多宝分身。远来劝发。此
之殷勤。事义巳足。有欲应命。宜即发誓。无烦复言。
又将护声闻他方弘经之愿。故不称扬此土弘经
之事也。
△二菩萨请告。】
「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至)不见告敕我当云何。」
【此皆经家叙置。前四句明德。皆是二字。总标智德。
皆无二也。阿惟越。即位不退。转不退轮。即行不退。
则所證所得。二俱不退矣。今见顾视。各从座起。事
具师资之礼。而默识如来之心。师不言而言。资无
听而听。然意中所有回环付量。虽经家叙语。而后
云。我当周旋往返等。便见诸菩萨有斯意矣。
△三
卷七 第 746c 页 X32-0746.png
默然知意。】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
【此两句。便写尽师资之隐意无馀矣。据佛意见。二
万菩萨。专于此土。一切声闻。专于他土。是各有所
拘。则不能尽十方际。使法有所偏也。据菩萨意。既
曰转不退轮。则不拒此而爱彼。一有偏拘。致本愿
不满。故曰敬顺佛意。自满本愿也。
△四发誓通经。】
「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至)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此足见诸菩萨知意之言也。知音云。便于下三句。
敬顺佛意也。我等下。自满本愿也。周旋者。无处不
到。往返者。去而复来。如是则土不论净秽。人不辩
善恶。皆可教也。皆是佛力者。谓我等愿虽如此。更
须仗佛力加庇可也。在于他方遥见守护者。正要
佛践法师品中之约耳。
[△@△]于佛前作师子吼者。自
揣其力。于净秽善恶中。皆可弘经。而无所畏。故云
尔也。在于他方者。谓我等虽在他方弘经。惟愿如
来威神遥见而为守护。是则地虽遥。而佛不远也。
△二偈颂。分四。一披衣弘经。】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惟愿不为虑于佛灭度后恐怖恶世中我等当广说。」
【此去是诸菩萨一篇。发愿文也。此四句是总。知音
谓。佛待机四十年。而说此经。可谓虑之熟矣。三周
后自知涅槃时到。虑灭后人畏恶世不肯广说。故
自法师品巳来。每每劝人发愿弘经。可谓虑之远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
【此两句。便写尽师资之隐意无馀矣。据佛意见。二
万菩萨。专于此土。一切声闻。专于他土。是各有所
拘。则不能尽十方际。使法有所偏也。据菩萨意。既
曰转不退轮。则不拒此而爱彼。一有偏拘。致本愿
不满。故曰敬顺佛意。自满本愿也。
△四发誓通经。】
「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至)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此足见诸菩萨知意之言也。知音云。便于下三句。
敬顺佛意也。我等下。自满本愿也。周旋者。无处不
到。往返者。去而复来。如是则土不论净秽。人不辩
善恶。皆可教也。皆是佛力者。谓我等愿虽如此。更
须仗佛力加庇可也。在于他方遥见守护者。正要
佛践法师品中之约耳。
[△@△]于佛前作师子吼者。自
揣其力。于净秽善恶中。皆可弘经。而无所畏。故云
尔也。在于他方者。谓我等虽在他方弘经。惟愿如
来威神遥见而为守护。是则地虽遥。而佛不远也。
△二偈颂。分四。一披衣弘经。】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惟愿不为虑于佛灭度后恐怖恶世中我等当广说。」
【此去是诸菩萨一篇。发愿文也。此四句是总。知音
谓。佛待机四十年。而说此经。可谓虑之熟矣。三周
后自知涅槃时到。虑灭后人畏恶世不肯广说。故
自法师品巳来。每每劝人发愿弘经。可谓虑之远
卷七 第 747a 页 X32-0747.png
矣。今菩萨对佛发愿。土不问净秽。人不问利钝。皆
愿教化。则佛虑可释。故曰愿不为虑等。】
「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
【此下总申恶义。然末世中人。所作恶行。不出乎三
业。无智则意恶。骂詈口恶。加刀杖身恶。如此等恶。
皆当忍受者。唯忍能化乎瞋。此是得弘经正轨。】
「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至)好出我等过。」
【此申明有诸无智人一句。而形容意业之恶。知音
云。恶世中比丘下四句。明动中意恶。言比丘者。正
显坏法不是白衣。乃狮子身中虫也。上言无智。此
言邪智。谓无正智。而颇有邪智。其心不正。故曰谄
曲。未得言得。即生大我慢。故曰充满。阿练若下八
句。明静中意恶。阿练若。此云无喧争。即山间林下。
由其邪智恶增。或时居山林。著衲衣。形服俱似空
闲。而心实喧争。自谓巳是真修。而返轻贱持经之
者。
[△@△]如此恶人。本为贪著利养。与白衣说法。假装
形相。诳惑无知。彼无知者。闻其言。见其相。则敬之
如得通罗汉也。是人下四句。结明静中所以为恶。
殊不知此等恶人。心常怀恶。口常念俗。由其名假
形伪故。常于人前。返毁持经者有过。而被巳过。下
出其所说之过。意虽毁人。而言言皆陈巳肝膈。其
实仍毁巳也。】
「而作如是言此诸比丘等(至)说外道论义。」
【此申明恶口骂詈等一句。是形容口恶。知音云。而
愿教化。则佛虑可释。故曰愿不为虑等。】
「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
【此下总申恶义。然末世中人。所作恶行。不出乎三
业。无智则意恶。骂詈口恶。加刀杖身恶。如此等恶。
皆当忍受者。唯忍能化乎瞋。此是得弘经正轨。】
「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至)好出我等过。」
【此申明有诸无智人一句。而形容意业之恶。知音
云。恶世中比丘下四句。明动中意恶。言比丘者。正
显坏法不是白衣。乃狮子身中虫也。上言无智。此
言邪智。谓无正智。而颇有邪智。其心不正。故曰谄
曲。未得言得。即生大我慢。故曰充满。阿练若下八
句。明静中意恶。阿练若。此云无喧争。即山间林下。
由其邪智恶增。或时居山林。著衲衣。形服俱似空
闲。而心实喧争。自谓巳是真修。而返轻贱持经之
者。
[△@△]如此恶人。本为贪著利养。与白衣说法。假装
形相。诳惑无知。彼无知者。闻其言。见其相。则敬之
如得通罗汉也。是人下四句。结明静中所以为恶。
殊不知此等恶人。心常怀恶。口常念俗。由其名假
形伪故。常于人前。返毁持经者有过。而被巳过。下
出其所说之过。意虽毁人。而言言皆陈巳肝膈。其
实仍毁巳也。】
「而作如是言此诸比丘等(至)说外道论义。」
【此申明恶口骂詈等一句。是形容口恶。知音云。而
卷七 第 747b 页 X32-0747.png
作如是言下。恶人反谤弘经比丘。为贪利之人。又
谤法华为非佛说。谓是弘经者。自作以诳世求名。
而为人分别者也。常在大众下。出所谤之方。在大
众中。即弘经说法之场。国王大臣。乃有权势。能生
杀之所。婆罗门居士。能美恶人之处。馀比丘。能随
世炎凉之士。于此诸处。皆生诽谤。言我为邪人。谓
我所说。俱非佛法。乃外道论义也。】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诸恶(至)皆当忍受之。」
【敬佛忍恶。与常不轻意同。言彼轻慢之人是佛。则
见菩萨三业俱净。与彼之心言俱异矣。】
「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至)皆当忍是事。」
【此释前总颂中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二句。形
容其身业之恶。知音谓。后恶世中。有诸恐怖者。以
见恶人之类广。皆恶鬼入其心腑。不然。何辱我之
极也。辱字含刀杖义。我等敬信。谓彼虽持毁骂利
兵。亦无能破我坚甲。而我亦能忍此难事也。我不
爱下。转释为说是经等二句。我等于来世下。转释
我等敬信佛二句。世尊下。谓凡我所言。佛自当知。
浊世恶僧。所以恼我者。由不知佛说。三乘原是方
便。闻我直说一乘。犯彼所忌。故口则恶骂。眉则颦
蹙。以至数数摈我离于塔寺。虽有如是众恶。我等
为敬顺于佛。满巳所愿。一一能忍也。通篇重在一
忍字。致使法脉源源不绝。
△二入室弘经。】
「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说佛所嘱法。」
谤法华为非佛说。谓是弘经者。自作以诳世求名。
而为人分别者也。常在大众下。出所谤之方。在大
众中。即弘经说法之场。国王大臣。乃有权势。能生
杀之所。婆罗门居士。能美恶人之处。馀比丘。能随
世炎凉之士。于此诸处。皆生诽谤。言我为邪人。谓
我所说。俱非佛法。乃外道论义也。】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诸恶(至)皆当忍受之。」
【敬佛忍恶。与常不轻意同。言彼轻慢之人是佛。则
见菩萨三业俱净。与彼之心言俱异矣。】
「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至)皆当忍是事。」
【此释前总颂中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二句。形
容其身业之恶。知音谓。后恶世中。有诸恐怖者。以
见恶人之类广。皆恶鬼入其心腑。不然。何辱我之
极也。辱字含刀杖义。我等敬信。谓彼虽持毁骂利
兵。亦无能破我坚甲。而我亦能忍此难事也。我不
爱下。转释为说是经等二句。我等于来世下。转释
我等敬信佛二句。世尊下。谓凡我所言。佛自当知。
浊世恶僧。所以恼我者。由不知佛说。三乘原是方
便。闻我直说一乘。犯彼所忌。故口则恶骂。眉则颦
蹙。以至数数摈我离于塔寺。虽有如是众恶。我等
为敬顺于佛。满巳所愿。一一能忍也。通篇重在一
忍字。致使法脉源源不绝。
△二入室弘经。】
「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说佛所嘱法。」
卷七 第 747c 页 X32-0747.png
【聚落句。犹俗云恶薮也。此是最难忍处。苟有求法
兆。足行矣。此所以皆到其所而说所嘱法也。要知
有求法三字。是得机施教。非贩鲜鱼辈满街叫卖
者比。
△三坐座弘经。】
「我是世尊使处众无所畏我当善说法愿佛安隐住。」
【处恶众如何无畏。仗世尊威力也。于恶众如何亦
善说。欲满佛愿也。盖我是世尊使一句。正应法师
品如来所遣使等文。我当善说法。即还复长行作
师子吼及转不退法轮之意。愿佛安隐住。即酬复
如来顾视之心。所谓愿不有虑也。
△四总结佛知。】
「我于世尊前诸来十方佛发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此明所愿不虚。如来既顾视。我等敢不受承慈命
也。况所愿于十方国。周旋往返。忍诸难事。不唯独
对如来。况有分身诸佛与多宝佛。如此多佛證知。
岂于世尊灭后。而不如愿奉持耶。但此愿语。佛知
我心。故不在再四敷呈也。然世尊为欲流通此经。
殷殷之心而顾视之。菩萨本欲流通此经。恳恳之
诚而领受之。是知佛与菩萨。各为此经。不啻肝肠
血滴滴地。凡我等今得见闻。宜当深体此意。不则
辜负多矣。劝发久修新證巳竟。】
「安乐行品第十四」
【品节云。此品来意。由前诸菩萨等各愿持经。以末
法中多冤患难。须以忍行为先。文殊意谓。虽能忍
难。不若使无难为安。故请世尊。说四安乐行。以为
卷七 第 748a 页 X32-0748.png
示悟之多方也。四行者。一行处。二亲近处。三深心。
四大悲心。即此四行。为末世弘经最妙法门。况行
处近处。专精性戒。远离讥嫌。则不犯众难也。深心。
则不触众。永离怨恨。而自无过患也。大慈悲心。则
不舍众生。常愿教化。永无疲厌也。四行具足。乃得
悟守之力。以尽持经方轨。故说髻珠。以显第一之
功。惟此四行。乃世尊垂训守护家业之轨范。则三
千威仪。八万细行。备在于此。末法比丘能持此行。
可谓不负深恩矣。
[△@△]安乐对恐怖而言。前品虽是
诸菩萨以敬顺佛故。忍诸难事。则实觉有难忍之
境。夫以难忍者。而勉力忍之。岂能久远弘通哉。故
文殊知其势不可为。只得请佛。示行方法也。如来
因之。示以四法。使有刀杖而不加。有恐怖而不畏。
身安心乐。行之无难。而能使行人内明三德。外却
诸扰。如出尘之珠。秋毫不染。似悬空之日。无暗不
辉。即是住大解脱安乐道场矣。天台释此品有三。
一依事。二附文。三法门。依事释者。身无危险故安。
心无忧恼故乐。身心安乐则能进行也。附文释者。
著如来衣。则妙法身安。入如来室。则解脱心乐。坐
如来座。则般若行进。此约法师品文而释也。若附
当品。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卒暴故心乐。观诸法
实相故行进也。法门释者。安名不动。谓住持中道。
不为六道生死之有。二乘涅槃之空二边所动故
乐。名无受。以不受一切诸受故行。名无行。谓不行
四大悲心。即此四行。为末世弘经最妙法门。况行
处近处。专精性戒。远离讥嫌。则不犯众难也。深心。
则不触众。永离怨恨。而自无过患也。大慈悲心。则
不舍众生。常愿教化。永无疲厌也。四行具足。乃得
悟守之力。以尽持经方轨。故说髻珠。以显第一之
功。惟此四行。乃世尊垂训守护家业之轨范。则三
千威仪。八万细行。备在于此。末法比丘能持此行。
可谓不负深恩矣。
[△@△]安乐对恐怖而言。前品虽是
诸菩萨以敬顺佛故。忍诸难事。则实觉有难忍之
境。夫以难忍者。而勉力忍之。岂能久远弘通哉。故
文殊知其势不可为。只得请佛。示行方法也。如来
因之。示以四法。使有刀杖而不加。有恐怖而不畏。
身安心乐。行之无难。而能使行人内明三德。外却
诸扰。如出尘之珠。秋毫不染。似悬空之日。无暗不
辉。即是住大解脱安乐道场矣。天台释此品有三。
一依事。二附文。三法门。依事释者。身无危险故安。
心无忧恼故乐。身心安乐则能进行也。附文释者。
著如来衣。则妙法身安。入如来室。则解脱心乐。坐
如来座。则般若行进。此约法师品文而释也。若附
当品。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卒暴故心乐。观诸法
实相故行进也。法门释者。安名不动。谓住持中道。
不为六道生死之有。二乘涅槃之空二边所动故
乐。名无受。以不受一切诸受故行。名无行。谓不行
卷七 第 748b 页 X32-0748.png
凡夫行。不行圣人行。以一切无所行故。约此三释。
名安乐行。
△五初心欣斯胜福。说安乐行。以便流
通。分二。一问。又二。一叹深行菩萨。】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护持读说是法华经。」
【此叹前品深行菩萨。于浊恶世。能奉命弘经也。文
殊谓诸菩萨为难有者。深知其为末世津梁故。不
待请求方法。而自能弘通也。但新得记者。见诸菩
萨。如是不惜身命。恐欲效行其事。毕竟遭其阻退。
故不得不请其说安乐行门耳。
△二代初心请问。】
「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此菩萨即理智未圆。真俗未会。仅得事忍。而未达
理忍。但不知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此经。始不为人
所辱。而两全其化耶。
△二答。分三。一标四行章门。】
「佛告文殊师利(至)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此标身口意誓愿四安乐也。安住者。宁静不动之
象。即依下文。四法摄心不动。观法无我。称性说法
也。要解云。继三业以大悲者。三业既正。则真智现
前。必起利物之心。智悲相济。弘经无难。
△二释修
行方法。分四。一身安乐行。又二。一释方法。复二。一
长行。又二。一标近行。】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此下初身安乐行也。天台云。行名进趣。近名修习。
又行处是忍辱衣。近处是法空座。知音云。安住者。
谓持经人先要安住巳心于行止二处。行处。照方。
名安乐行。
△五初心欣斯胜福。说安乐行。以便流
通。分二。一问。又二。一叹深行菩萨。】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护持读说是法华经。」
【此叹前品深行菩萨。于浊恶世。能奉命弘经也。文
殊谓诸菩萨为难有者。深知其为末世津梁故。不
待请求方法。而自能弘通也。但新得记者。见诸菩
萨。如是不惜身命。恐欲效行其事。毕竟遭其阻退。
故不得不请其说安乐行门耳。
△二代初心请问。】
「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此菩萨即理智未圆。真俗未会。仅得事忍。而未达
理忍。但不知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此经。始不为人
所辱。而两全其化耶。
△二答。分三。一标四行章门。】
「佛告文殊师利(至)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此标身口意誓愿四安乐也。安住者。宁静不动之
象。即依下文。四法摄心不动。观法无我。称性说法
也。要解云。继三业以大悲者。三业既正。则真智现
前。必起利物之心。智悲相济。弘经无难。
△二释修
行方法。分四。一身安乐行。又二。一释方法。复二。一
长行。又二。一标近行。】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此下初身安乐行也。天台云。行名进趣。近名修习。
又行处是忍辱衣。近处是法空座。知音云。安住者。
谓持经人先要安住巳心于行止二处。行处。照方。
卷七 第 748c 页 X32-0748.png
便品尽行诸佛无量道法。亲近。亦照佛曾亲近百
千诸佛。原说近诸佛。故不许近国王等。原说行道
法。故不在徒忍辱等。若能如佛所说。则可以为人
演说是经也。
△二释近行。分二。一释行处。】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至)而不卒暴心亦不惊。」
【此明菩萨当如是行自应无难。要解云。行处者。有
事理。非事无以涉俗。非理无以契真。事理兼通。真
俗不碍。然后利生弘法。触处安乐矣。先明事行。且
行处必住忍辱者。六度适时为用。而涉难莫尚乎
忍。盖趋事而动。则悔吝生焉。故须忍以御之。惟能
忍。故于刚能柔和。而物不能挫。于逆能善顺。而物
不能害。于事能审。而不卒暴。于微能察。而所遇不
惊。由是克成安乐行也。】
「又复于法无所行(至)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此明理行。法指一切所行法也。虽行是法。而不
住相。名无所住。盖有所则有能。能所角立。物我成
敌。则患难生。而安乐丧矣。
[△@△]法。即菩萨所行自利
利他世出世法。无所行者。即不著相。谓我能作如
是行也。此即菩萨得如如智。乃为破惑之本。观诸
法如实相者。实相无相。要观一切所行之法。皆如
实相。而无有相。亦不行者。不见有能观之智。即观
诸法。而实相之心亦不行也。不分别者。亦不见有
所观之理。即亦不行之心亦无所分别矣。此同圆
觉云。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弘
千诸佛。原说近诸佛。故不许近国王等。原说行道
法。故不在徒忍辱等。若能如佛所说。则可以为人
演说是经也。
△二释近行。分二。一释行处。】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至)而不卒暴心亦不惊。」
【此明菩萨当如是行自应无难。要解云。行处者。有
事理。非事无以涉俗。非理无以契真。事理兼通。真
俗不碍。然后利生弘法。触处安乐矣。先明事行。且
行处必住忍辱者。六度适时为用。而涉难莫尚乎
忍。盖趋事而动。则悔吝生焉。故须忍以御之。惟能
忍。故于刚能柔和。而物不能挫。于逆能善顺。而物
不能害。于事能审。而不卒暴。于微能察。而所遇不
惊。由是克成安乐行也。】
「又复于法无所行(至)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此明理行。法指一切所行法也。虽行是法。而不
住相。名无所住。盖有所则有能。能所角立。物我成
敌。则患难生。而安乐丧矣。
[△@△]法。即菩萨所行自利
利他世出世法。无所行者。即不著相。谓我能作如
是行也。此即菩萨得如如智。乃为破惑之本。观诸
法如实相者。实相无相。要观一切所行之法。皆如
实相。而无有相。亦不行者。不见有能观之智。即观
诸法。而实相之心亦不行也。不分别者。亦不见有
所观之理。即亦不行之心亦无所分别矣。此同圆
觉云。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弘
卷七 第 749a 页 X32-0749.png
经人如是观者。是名菩萨行处。
△二释近处。分三。
一即远论近。复分十。一远豪势。】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至)国王王子大臣官长。」
【此下释近处。明远十恼乱。乃即远论近。其第一远
豪势。以免轻贱之辱也。势位之尊。莫若当路。我苟
以利养为心。彼即以富贵骄我。势所必然也。于斯
不远。必招轻贱之辱。此谤之所以来也。故世尊首
戒焉。天台云。亦是附戒门。助观行。前行处即正行。
直缘理境。住忍辱地。今近处即助行。是戒门。广出
众辱之缘。应修远离。不同凡夫刀杖自妨。亦非二
乘弃舍不观。但以正慧而远离之。即远论近。故云
亲近处。
△二远邪人。】
「不亲近诸外道(至)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此第二远邪人。以绝诽议之辱也。从邪者正必灭。
逞文者行必薄。一则守难破之诡僻。一则肆无名
之毁誉。心不可问矣。于斯不远。必招诽议之辱。此
谤之所以来也。故次戒焉。天台云。人染邪法。迷于
正理。名外道。梵志。即婆罗门。此云净裔。其人种类。
自谓从梵天口生。在家事梵天。名梵志。出家外道。
名尼犍。等者。等于六师。又尼犍此云离系。文笔者。
文即歌诗文。笔即铭辞赋。显德为赞。寄情为咏。外
书。如四韦陀五明论等。路伽耶。此云恶论。逆路者。
逆君父之论也。又路伽耶名善论。师破弟子也。逆
路名恶论。弟子破师也。慈恩基法师云。路伽耶名
△二释近处。分三。
一即远论近。复分十。一远豪势。】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至)国王王子大臣官长。」
【此下释近处。明远十恼乱。乃即远论近。其第一远
豪势。以免轻贱之辱也。势位之尊。莫若当路。我苟
以利养为心。彼即以富贵骄我。势所必然也。于斯
不远。必招轻贱之辱。此谤之所以来也。故世尊首
戒焉。天台云。亦是附戒门。助观行。前行处即正行。
直缘理境。住忍辱地。今近处即助行。是戒门。广出
众辱之缘。应修远离。不同凡夫刀杖自妨。亦非二
乘弃舍不观。但以正慧而远离之。即远论近。故云
亲近处。
△二远邪人。】
「不亲近诸外道(至)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此第二远邪人。以绝诽议之辱也。从邪者正必灭。
逞文者行必薄。一则守难破之诡僻。一则肆无名
之毁誉。心不可问矣。于斯不远。必招诽议之辱。此
谤之所以来也。故次戒焉。天台云。人染邪法。迷于
正理。名外道。梵志。即婆罗门。此云净裔。其人种类。
自谓从梵天口生。在家事梵天。名梵志。出家外道。
名尼犍。等者。等于六师。又尼犍此云离系。文笔者。
文即歌诗文。笔即铭辞赋。显德为赞。寄情为咏。外
书。如四韦陀五明论等。路伽耶。此云恶论。逆路者。
逆君父之论也。又路伽耶名善论。师破弟子也。逆
路名恶论。弟子破师也。慈恩基法师云。路伽耶名
卷七 第 749b 页 X32-0749.png
恶对答。逆路即恶徵问。
△三远𠒋戏。】
「亦不亲近诸有𠒋戏(至)种种变现之戏。」
【此第三远凶戏。以免诳惑之累也。戏且无益。𠒋何
可言。乃逞一巳之技能。遍乱人间之耳目。良可叹
也。于斯不远。必受诳惑之累。此谤之所以来也。故
次戒焉。天台云。相叉相扑。皆𠒋戏也。那罗延。此云
力士。即是角力之戏。疏云。那罗延上技戏。乃彩画
其身。作变异之相。又云。缘幢倒掷之类。
△四远旃
陀。】
「又不亲近旃陀罗(至)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此第四远屠杀。以固善根也。维善与恶。从不两立
苟取利。不辞杀业。岂居心尚有仁慈。是不待辨也。
于斯不远。善根渐为所移。此谤之所以来也。故次
戒焉。天台云。旃陀罗。此云屠者。又云严炽。谓以炽
然恶业。而自严饰也。若亲近者。令人无慈。畜猪羊
等。皆有杀害之心。名恶律仪。如是人来。当为善巧
说法。回其杀心。不可有希望意。知音云。此两科。一
以戏取利。一以杀取利。戒勿近者。以远加刀杖之
患也。白虎通云。四时之畋。总名为猎。又取兽曰畋。
取鱼曰渔。
△五远二乘。】
「又不亲近求声闻(至)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此第五远二乘。恐生懈怠也。道岸宜登。取法必上。
其人安于小乘。其心必无大志。良非法侣也。于斯
不远。志气渐流懈怠。此谤之所以来也。故次戒焉
△三远𠒋戏。】
「亦不亲近诸有𠒋戏(至)种种变现之戏。」
【此第三远凶戏。以免诳惑之累也。戏且无益。𠒋何
可言。乃逞一巳之技能。遍乱人间之耳目。良可叹
也。于斯不远。必受诳惑之累。此谤之所以来也。故
次戒焉。天台云。相叉相扑。皆𠒋戏也。那罗延。此云
力士。即是角力之戏。疏云。那罗延上技戏。乃彩画
其身。作变异之相。又云。缘幢倒掷之类。
△四远旃
陀。】
「又不亲近旃陀罗(至)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此第四远屠杀。以固善根也。维善与恶。从不两立
苟取利。不辞杀业。岂居心尚有仁慈。是不待辨也。
于斯不远。善根渐为所移。此谤之所以来也。故次
戒焉。天台云。旃陀罗。此云屠者。又云严炽。谓以炽
然恶业。而自严饰也。若亲近者。令人无慈。畜猪羊
等。皆有杀害之心。名恶律仪。如是人来。当为善巧
说法。回其杀心。不可有希望意。知音云。此两科。一
以戏取利。一以杀取利。戒勿近者。以远加刀杖之
患也。白虎通云。四时之畋。总名为猎。又取兽曰畋。
取鱼曰渔。
△五远二乘。】
「又不亲近求声闻(至)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此第五远二乘。恐生懈怠也。道岸宜登。取法必上。
其人安于小乘。其心必无大志。良非法侣也。于斯
不远。志气渐流懈怠。此谤之所以来也。故次戒焉
卷七 第 749c 页 X32-0749.png
天台云。二乘之人。沉滞空寂。不能发菩提心。故须
远离也。妙乐云。近二乘人。令人远菩提故。西域三
乘人不杂处。故云或来。既未受大化。不妨顺其小
志而说。故云随宜说法。而亦不可有心希求也。
△
六远欲想。】
「文殊师利又菩萨(至)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
【此第六远欲想。以防入邪也。易惑者女容。难锁者
情根。念虑稍不自贞。法体便成瓦裂。良可悲也。于
斯不远。诚恐入邪不觉。此谤之所以来也。故如来
重唤文殊。以加戒焉。天台云。欲能杀害菩提心。故
取能生欲想者。或有染其形容姿态。语笑威仪。折
旋俯仰。皆能生于欲想。处女。未嫁者也。寡女。无夫
者也。
[△@△]不生欲想则心净。不乐见则眼净。不共语
则口净。三业既净。而弘经有准。故知此为浅行菩
萨之最要门也。
△七远不男。】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
【此第七远不男。以全正气也。形分男女。气禀阴阳。
彼漏因积于有生。而形态变于倏忽。皆淫氛所感
也。于斯不远。恐正气渐为所耗。此谤之所以来也。
故次戒焉。妙乐云。五不男者。生剧妒变半也。生。谓
从生以来。便无男根。剧。谓以刀去势者。妒。谓因见
他淫。而起妒意。淫心速起者。变。谓遇男变女。遇女
变男者。半。谓半月能男。半月能女者。亦有五种不
女。谓螺筋鼓角脉。
△八远危害。】
远离也。妙乐云。近二乘人。令人远菩提故。西域三
乘人不杂处。故云或来。既未受大化。不妨顺其小
志而说。故云随宜说法。而亦不可有心希求也。
△
六远欲想。】
「文殊师利又菩萨(至)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
【此第六远欲想。以防入邪也。易惑者女容。难锁者
情根。念虑稍不自贞。法体便成瓦裂。良可悲也。于
斯不远。诚恐入邪不觉。此谤之所以来也。故如来
重唤文殊。以加戒焉。天台云。欲能杀害菩提心。故
取能生欲想者。或有染其形容姿态。语笑威仪。折
旋俯仰。皆能生于欲想。处女。未嫁者也。寡女。无夫
者也。
[△@△]不生欲想则心净。不乐见则眼净。不共语
则口净。三业既净。而弘经有准。故知此为浅行菩
萨之最要门也。
△七远不男。】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
【此第七远不男。以全正气也。形分男女。气禀阴阳。
彼漏因积于有生。而形态变于倏忽。皆淫氛所感
也。于斯不远。恐正气渐为所耗。此谤之所以来也。
故次戒焉。妙乐云。五不男者。生剧妒变半也。生。谓
从生以来。便无男根。剧。谓以刀去势者。妒。谓因见
他淫。而起妒意。淫心速起者。变。谓遇男变女。遇女
变男者。半。谓半月能男。半月能女者。亦有五种不
女。谓螺筋鼓角脉。
△八远危害。】
卷七 第 750a 页 X32-0750.png
「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此第八远危害。以谨误失也。俗不宜入。入岂容独。
倘彼因独而纵情甚便。此亦因独而忌惮不生。恶
因成矣。于斯不慎。难免偶误之失。此谤之所以来
也。故次戒焉。要解云。不独入。欲洁身也。但念佛。欲
正心也。
[△@△]佛教比丘入俗。当以上座及阇黎共往。
阿难由独行故。至招登伽幻术所加。今谓。有事缘
必欲独入。宜以念佛自持可也。然念佛非云口念。
要念念在佛。庶正念常存也。
△九远讥嫌。】
「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至)犹不亲厚况复馀事。」
【此第九远讥嫌。以正威仪也。口诵法言。身即法体。
况为女人说法。持巳犹宜庄严。何容轻肆也。于斯
不慎。威仪殊觉多忒。此谤之所以来也。故次戒焉。
天台云。露齿现臆。增他不善之心。为女说法。当避
讥嫌。为法尚不得以亲厚之。况馀事乎。
△十远畜
养。】
「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
【此第十远畜养。恐防正业也。道业精勤。多资师友。
彼少年之阅历既浅。而耳目之谦隙易生。诚何益
也。于斯不远。正业多为所累。此谤之所以来也。故
终戒焉。沙弥。此云息慈。谓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
盖畜养小儿。妨修正业。故须远之。知音云。年既少
小。多不省事。严训之为乏慈。宽待之为失教。是皆
妨吾修也。不乐同师者。处之和。致师所疑。防之切。
卷七 第 750b 页 X32-0750.png
为师所恼。是皆扰于念。犹应戒也。凡此皆末世持
经者。杜讥免恶。成安乐行也。天台云。此十种恼乱。
分为二边。九是生死。一是涅槃。二俱远离。得成安
乐。然以诸教论。但不近二乘有异耳。须知此是圆
教行者。弘大乘独妙之经。故亦远小乘之人也。
△
二即近论近。】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至)是名初亲近处。」
【天台云。此是附定门以助观也。前十种是戒。后观
一切空是慧。今修空中三意。定心定处定门也。心。
即能期之心。期于破障显理。即修摄其心也。处。谓
闲居静处。即今在于闲处也。门。谓修定要门。即今
常好坐禅也。知音云。前恶比丘假名阿练若轻贱
我等。由我在人间说法教化。今既常好坐禅。在于
闲处。则彼虽假名无喧诤。亦不能毁谤说我恶矣。
△三非远非近。分三。一总标。】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
【此即非远非近而论近也。天台云。此附慧门助观
也。初观字即标智。乃中道观智也。一切法三字标
境。即十法界境也。空字即结成智境。则能观所观
皆不可得。而智俱空也。
△二别释。】
「如实相不颠倒(至)无量无边无碍无障。」
【如实相三字。别释境也。天台云。空假二边。对乎中
道。非一异名。如非七方便之权名实。以实为相。故
云如实相。不颠倒等。别释观也。不颠倒者。凡夫依
经者。杜讥免恶。成安乐行也。天台云。此十种恼乱。
分为二边。九是生死。一是涅槃。二俱远离。得成安
乐。然以诸教论。但不近二乘有异耳。须知此是圆
教行者。弘大乘独妙之经。故亦远小乘之人也。
△
二即近论近。】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至)是名初亲近处。」
【天台云。此是附定门以助观也。前十种是戒。后观
一切空是慧。今修空中三意。定心定处定门也。心。
即能期之心。期于破障显理。即修摄其心也。处。谓
闲居静处。即今在于闲处也。门。谓修定要门。即今
常好坐禅也。知音云。前恶比丘假名阿练若轻贱
我等。由我在人间说法教化。今既常好坐禅。在于
闲处。则彼虽假名无喧诤。亦不能毁谤说我恶矣。
△三非远非近。分三。一总标。】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
【此即非远非近而论近也。天台云。此附慧门助观
也。初观字即标智。乃中道观智也。一切法三字标
境。即十法界境也。空字即结成智境。则能观所观
皆不可得。而智俱空也。
△二别释。】
「如实相不颠倒(至)无量无边无碍无障。」
【如实相三字。别释境也。天台云。空假二边。对乎中
道。非一异名。如非七方便之权名实。以实为相。故
云如实相。不颠倒等。别释观也。不颠倒者。凡夫依
卷七 第 750c 页 X32-0750.png
正之法。本无常而执为常。本是苦而执为乐。本无
我而执为我。本不净而执为净。此凡夫颠倒也。二
乘于此四德。又执为苦无常无我不净。此二乘颠
倒也。菩萨无此八倒。故云不颠倒也。不动者。不为
分段变易二死所动。不退者。契寂灭理。心心不退。
必至萨婆若海。不转者。不如凡夫为生死转。不如
二乘为涅槃转。如虚空者。但有名字。求不可得。观
智亦然。求不可得也。无所有性者。了一切法。无自
他共离之性。此出性空之相也。一切语言道断者。
即绝言思。为空相之相也。不生者。所破之智。悉皆
称理。故曰不生。不出者。如来所治。全体即是。故无
可出。不起者。以入理故。方便理教一切皆寂也。然
此实相之理。名不能名。故性空。相不能相。故相空
故曰无名无相。此重牒前无所有等也。下又云无
所有者。乃重叹中道观智之体无二边之有也。无
量者。非阴界入之有数量也。无边者。非如偏小有
分限法故。无碍者。遍入诸法故。无障者。无能遮止
故。此中虽有多句。其实只是观境相融一切法空
也。
△三结成。】
「但以因缘有(至)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此总结上诸句。莫非因缘也。天台云。上直明中道
观慧。非解非惑。绝二边之相。今明双照二边。从惑
因缘生生死。从解因缘生涅槃。以因缘一句。义开
两境。又因缘有即有涅槃。颠倒生即生生死。此则
我而执为我。本不净而执为净。此凡夫颠倒也。二
乘于此四德。又执为苦无常无我不净。此二乘颠
倒也。菩萨无此八倒。故云不颠倒也。不动者。不为
分段变易二死所动。不退者。契寂灭理。心心不退。
必至萨婆若海。不转者。不如凡夫为生死转。不如
二乘为涅槃转。如虚空者。但有名字。求不可得。观
智亦然。求不可得也。无所有性者。了一切法。无自
他共离之性。此出性空之相也。一切语言道断者。
即绝言思。为空相之相也。不生者。所破之智。悉皆
称理。故曰不生。不出者。如来所治。全体即是。故无
可出。不起者。以入理故。方便理教一切皆寂也。然
此实相之理。名不能名。故性空。相不能相。故相空
故曰无名无相。此重牒前无所有等也。下又云无
所有者。乃重叹中道观智之体无二边之有也。无
量者。非阴界入之有数量也。无边者。非如偏小有
分限法故。无碍者。遍入诸法故。无障者。无能遮止
故。此中虽有多句。其实只是观境相融一切法空
也。
△三结成。】
「但以因缘有(至)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此总结上诸句。莫非因缘也。天台云。上直明中道
观慧。非解非惑。绝二边之相。今明双照二边。从惑
因缘生生死。从解因缘生涅槃。以因缘一句。义开
两境。又因缘有即有涅槃。颠倒生即生生死。此则
卷七 第 751a 页 X32-0751.png
双照义显。知音云。前谓一切法空。即阴处界一切
诸法境智皆空。今复言有者。但以因缘有。非本来
有也。既皆不无。今又言无者。从颠倒生。故以言无。
非本来无也。不有不无。乃真实法身之相。持经者。
常乐如是观。而亲近之也。
△二偈颂。分三。一颂标
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
【颂上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无怖畏者。由住忍地。
虽则心不惊怖。更当要入行处与近处。然后乃可。
△二颂修行。】
「应入行处及亲近处(至)及旃陀罗外道梵志。」
【入者。證入也。处者谓外远尘嚣。内近于理。非谓一
槩不近。此颂一离国王。二离𠒋戏。三远屠儿。四远
邪智。义如前释。】
「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至)诸优婆夷皆勿亲近。」
【三藏学者。佛在波罗柰国。为陈如等。说修多罗藏。
在罗阅祇。为须那提。说毗尼藏。在毗舍离猕猴池
侧。为跋耆子。说阿毗昙藏。即小乘三藏。名字罗汉
者。谓假其名者。非实證得也。求现灭度者。非大乘
器故。弘法华者。不得与之近也。】
「若是人等以好心来(至)皆勿亲近以为亲厚。」
【好心者。谓小乘欲闻佛道也。无畏者。由不怀希望
也。如左溪尊者。未尝为利说一句法。未尝因法受
诸法境智皆空。今复言有者。但以因缘有。非本来
有也。既皆不无。今又言无者。从颠倒生。故以言无。
非本来无也。不有不无。乃真实法身之相。持经者。
常乐如是观。而亲近之也。
△二偈颂。分三。一颂标
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
【颂上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无怖畏者。由住忍地。
虽则心不惊怖。更当要入行处与近处。然后乃可。
△二颂修行。】
「应入行处及亲近处(至)及旃陀罗外道梵志。」
【入者。證入也。处者谓外远尘嚣。内近于理。非谓一
槩不近。此颂一离国王。二离𠒋戏。三远屠儿。四远
邪智。义如前释。】
「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至)诸优婆夷皆勿亲近。」
【三藏学者。佛在波罗柰国。为陈如等。说修多罗藏。
在罗阅祇。为须那提。说毗尼藏。在毗舍离猕猴池
侧。为跋耆子。说阿毗昙藏。即小乘三藏。名字罗汉
者。谓假其名者。非实證得也。求现灭度者。非大乘
器故。弘法华者。不得与之近也。】
「若是人等以好心来(至)皆勿亲近以为亲厚。」
【好心者。谓小乘欲闻佛道也。无畏者。由不怀希望
也。如左溪尊者。未尝为利说一句法。未尝因法受
卷七 第 751b 页 X32-0751.png
一毫财。如是存心。始可谓之无希望也。诸不男者。
意摄黄门形神不净之流。】
「亦莫亲近屠儿魁脍(至)如是之人皆勿亲近。」
【分割其肉曰屠。细截其肉曰脍。又杀人者。亦曰魁
脍。买贱卖贵曰贩。自媒其事曰衒。以杀自活。举体
皆业也。以淫自衒。举体皆染也。近之岂但无益哉。
脍(音僧)。】
「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至)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二处者。即行近二处也。法师能如是行。能如是不
近。则众难不干。说即安乐矣。
△三颂行成。】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至)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天台云。此颂前理行。上中下。即三乘法。今约废权
说。故云不行。有为是世间法。故不实。无为是出世
法。故实。
[△@△]世出世间。皆是假名。既观一切法皆如
实相。则唯一真空。岂又有生死可断。涅槃可證。所
谓涅槃生死等空华。故实不实之法。皆不行矣。内
既不分实相。外岂分其男女。既内外一如。染净性
空。终日行而无所行。故曰不得诸法。不知不见者。
非无知见。乃一理平等。无不知见也。如此者。可为
菩萨行般若处。】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至)是名智者所亲近处。」
【此别颂近处理行也。知音云。一切下。颂观一切法
空如实相及如虚空无所有性。无有常住一句。长
行无文。亦无起灭。颂前不起。长行无则颂出之乃
意摄黄门形神不净之流。】
「亦莫亲近屠儿魁脍(至)如是之人皆勿亲近。」
【分割其肉曰屠。细截其肉曰脍。又杀人者。亦曰魁
脍。买贱卖贵曰贩。自媒其事曰衒。以杀自活。举体
皆业也。以淫自衒。举体皆染也。近之岂但无益哉。
脍(音僧)。】
「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至)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二处者。即行近二处也。法师能如是行。能如是不
近。则众难不干。说即安乐矣。
△三颂行成。】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至)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天台云。此颂前理行。上中下。即三乘法。今约废权
说。故云不行。有为是世间法。故不实。无为是出世
法。故实。
[△@△]世出世间。皆是假名。既观一切法皆如
实相。则唯一真空。岂又有生死可断。涅槃可證。所
谓涅槃生死等空华。故实不实之法。皆不行矣。内
既不分实相。外岂分其男女。既内外一如。染净性
空。终日行而无所行。故曰不得诸法。不知不见者。
非无知见。乃一理平等。无不知见也。如此者。可为
菩萨行般若处。】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至)是名智者所亲近处。」
【此别颂近处理行也。知音云。一切下。颂观一切法
空如实相及如虚空无所有性。无有常住一句。长
行无文。亦无起灭。颂前不起。长行无则颂出之乃
卷七 第 751c 页 X32-0751.png
前后互现耳。
[△@△]无常住。即不住有无。起灭。即不住
空。既得空有不住。方为智者所行处也。】
「颠倒分别诸法有无(至)安住不动如须弥山。」
【此再颂行处理行也。知音云。颂谓无颠倒者。固不
分别。而有颠倒者。则分别诸法有无是非虚实生
灭也。在于下。谓持经者。既知此颠倒分别。则其心
不定。宜当于閒处修摄。使心安然。如须弥之不动。
始得成安乐行矣。】
「观一切法皆无所有(至)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前颂云。安心如山明智。此观一切法等明境。如虚
空者。是万法本无。不坚固者。是诸法如幻。不生不
出等。总结一相常住。谓菩萨能如是观者。始得安
乐亲近也。】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至)说斯经时无有怯弱。」
【此标行成。事成则外仪无失。理成则内心无滞。故
说经时。无怯弱也。】
「菩萨有时入于静室(至)其心安隐无有怯弱。」
【此释安乐之因也。天台云。因入静室修禅定故。止
于过恶。得人无我。外则不损。因正忆念修智慧故。
离诸取著。得法无我。内无颠倒。是则心不怯弱。即
名安乐行也。
[△@△]问。前教不亲近国王等。此又教为
国王等开化演说。意复何如。答。前所谓毋亲近者。
由行人自利未充。恐为势利所动。且彼无诚求。而
我欲亲近。必致为人所恶。今既从禅定起。则以利
[△@△]无常住。即不住有无。起灭。即不住
空。既得空有不住。方为智者所行处也。】
「颠倒分别诸法有无(至)安住不动如须弥山。」
【此再颂行处理行也。知音云。颂谓无颠倒者。固不
分别。而有颠倒者。则分别诸法有无是非虚实生
灭也。在于下。谓持经者。既知此颠倒分别。则其心
不定。宜当于閒处修摄。使心安然。如须弥之不动。
始得成安乐行矣。】
「观一切法皆无所有(至)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前颂云。安心如山明智。此观一切法等明境。如虚
空者。是万法本无。不坚固者。是诸法如幻。不生不
出等。总结一相常住。谓菩萨能如是观者。始得安
乐亲近也。】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至)说斯经时无有怯弱。」
【此标行成。事成则外仪无失。理成则内心无滞。故
说经时。无怯弱也。】
「菩萨有时入于静室(至)其心安隐无有怯弱。」
【此释安乐之因也。天台云。因入静室修禅定故。止
于过恶。得人无我。外则不损。因正忆念修智慧故。
离诸取著。得法无我。内无颠倒。是则心不怯弱。即
名安乐行也。
[△@△]问。前教不亲近国王等。此又教为
国王等开化演说。意复何如。答。前所谓毋亲近者。
由行人自利未充。恐为势利所动。且彼无诚求。而
我欲亲近。必致为人所恶。今既从禅定起。则以利
卷七 第 752a 页 X32-0752.png
济为心。况其心安稳。自不见有势利可尊。如此说
法。始是菩萨弘经大体。
△二结行成。】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
【此召文殊。结其所问。初法者。即身安乐。标虽独身。
文兼语意。其实三业互陈。汝问于后恶世云何能
说。菩萨若安住初法。能于后世。可说是经也。
△二
口安乐行。分二。一长行。又二。一标章。】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至)应住安乐行。」
【此即口净。末世弘经。若语有不正。为祸亦甚。
△二
释行。分二。一止行。】
「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
【宣说。是对众之语。读经。是自课之言。若说若读时。
皆不可说人与经典过也。法华巳前。七方便之权
法。乃佛随机说不了义。人若听受。容有乐偏小之
过。法本随机。何过之有。若言法有过。则人怀恼乱。
非口安乐也。】
「亦不轻慢诸馀法师(至)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此教弘经人。不可恃圆教而轻小乘法师也。天台
云。不说人长短者。凡世人皆恶闻其失。故不谈短。
好誉者必善毁。故不称长。此是不说一切人。次别
举声闻。况声闻根性不定。赞之必退大取小。毁之
则大小俱失。所以毁赞俱不应也。不生怨嫌者。若
谓所承之人及所禀之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若
谓其人法鄙劣。即是嫌心。心机一动。声说即发。杜
法。始是菩萨弘经大体。
△二结行成。】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
【此召文殊。结其所问。初法者。即身安乐。标虽独身。
文兼语意。其实三业互陈。汝问于后恶世云何能
说。菩萨若安住初法。能于后世。可说是经也。
△二
口安乐行。分二。一长行。又二。一标章。】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至)应住安乐行。」
【此即口净。末世弘经。若语有不正。为祸亦甚。
△二
释行。分二。一止行。】
「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
【宣说。是对众之语。读经。是自课之言。若说若读时。
皆不可说人与经典过也。法华巳前。七方便之权
法。乃佛随机说不了义。人若听受。容有乐偏小之
过。法本随机。何过之有。若言法有过。则人怀恼乱。
非口安乐也。】
「亦不轻慢诸馀法师(至)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此教弘经人。不可恃圆教而轻小乘法师也。天台
云。不说人长短者。凡世人皆恶闻其失。故不谈短。
好誉者必善毁。故不称长。此是不说一切人。次别
举声闻。况声闻根性不定。赞之必退大取小。毁之
则大小俱失。所以毁赞俱不应也。不生怨嫌者。若
谓所承之人及所禀之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若
谓其人法鄙劣。即是嫌心。心机一动。声说即发。杜
卷七 第 752b 页 X32-0752.png
说过之源。故不生怨嫌也。
△二观行。】
「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至)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上既观诸法空。心巳住于毕竟空理。无所取著。即
善修安乐心也。既不执大轻小。则所说法不逆听
意。有难问而答以大乘者。是渐令入佛智。故曰令
得种智也。
△二偈颂。分三。一颂标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安隐说法(至)安处法座随问为说。」
【此处颂意。与长文各不相涉。乃如来无碍慧。随便
为说。前谓口净。此又教身心并洁也。菩萨欲得安
隐说法。必须内外俱净。清净地者。谓外离十恼。内
智如如。即入如来室。施床座。即观一切法空。以油
涂身。得身安乐。澡浴尘垢。除其患恼。著新净衣。具
其忍力。即著如来衣。安处法座。即登如来座。三者
俱备。乃能说法。故曰随问为说也。
△二颂行法。】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至)以微妙义和颜为说。」
【前未达法相。故须依远离行。庶使二俱无过。今既
达法相。乃以微妙义。和颜为说也。法华全俗即真。
令人乐闻。故曰微妙。和颜者。欢喜说法也。】
「若有难问随义而答(至)渐渐增益入于佛道。」
【难问有二。一是智者设问。反复辩论。互相激扬。发
所未发也。二是愚者疑决未判故。法师或引因缘。
或立譬喻。为彼开敷心地。分别名相。皆使发心。从
权近实。而入佛道也。】
△二观行。】
「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至)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上既观诸法空。心巳住于毕竟空理。无所取著。即
善修安乐心也。既不执大轻小。则所说法不逆听
意。有难问而答以大乘者。是渐令入佛智。故曰令
得种智也。
△二偈颂。分三。一颂标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安隐说法(至)安处法座随问为说。」
【此处颂意。与长文各不相涉。乃如来无碍慧。随便
为说。前谓口净。此又教身心并洁也。菩萨欲得安
隐说法。必须内外俱净。清净地者。谓外离十恼。内
智如如。即入如来室。施床座。即观一切法空。以油
涂身。得身安乐。澡浴尘垢。除其患恼。著新净衣。具
其忍力。即著如来衣。安处法座。即登如来座。三者
俱备。乃能说法。故曰随问为说也。
△二颂行法。】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至)以微妙义和颜为说。」
【前未达法相。故须依远离行。庶使二俱无过。今既
达法相。乃以微妙义。和颜为说也。法华全俗即真。
令人乐闻。故曰微妙。和颜者。欢喜说法也。】
「若有难问随义而答(至)渐渐增益入于佛道。」
【难问有二。一是智者设问。反复辩论。互相激扬。发
所未发也。二是愚者疑决未判故。法师或引因缘。
或立譬喻。为彼开敷心地。分别名相。皆使发心。从
权近实。而入佛道也。】
卷七 第 752c 页 X32-0752.png
「除懒惰意及懈怠想离诸忧恼慈心说法。」
【慈心说法。颂无怨嫌。谓慈心。则不嫌不怨。故离诸
忧恼也。说法。则唯精唯进。故除诸怠惰也。】
「昼夜常说无上道教(至)是则大利安乐供养。」
【此颂观门。长行但云以大乘法答。今言说无上道。
上言令得一切种智。此言愿成佛道。知音云。此由
慈心说法故。获大利益也。其安乐有五。一昼夜无
间说。二缘喻无量说。三咸令欢喜说。四不望四事
说。五齐成佛道说。慈心说法一句最重。故曰是则
大利等。
△三颂行成。】
「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至)亦无摈出安住忍故。」
【末世说法者。能如上说。不唯不招危害。亦且得功
德不尽也。知音云。无危害亦有五。一无忧愁。二无
骂詈。三无怖畏。四无刀杖。五无摈出。凡此者皆由
说法无嫉恚故。诸恼不生也。】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至)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此明具诸功德也。谓千万亿劫说不能尽。其效在
善修其心一句。如不善修其心。尚不能免患。况其
德耶。
[△@△]问。文标口安乐。而所言者。全归乎意。如云
除惰懒意慈心说法。但一心念。心无嫉恚。以至善
修其心。何尝言口安乐。答。文虽标三。意则无二。身
非意不行。口非意不动。意为身口之本。故常言也。
△三意安乐行。分二。一长行。分三。一标章。】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至)受持读诵斯经典者。」
卷七 第 753a 页 X32-0753.png
【此标章处。便言法欲灭时者。正在后五百岁斗诤
坚固之时。若菩萨法师。欲读诵是经。须先正其意
意正则法法皆如也。
△二释行。又二。一止行。】
「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
【此释明行相。所以得意安乐也。天台云。夫二乘欲
出生死。故先除贪欲。菩萨欲化众生。故先除嗔见。
嫉是嗔垢。谄是见垢。嫉妒违慈悲之心。非化他之
法。谄诳乖智慧之道。非自行之法。若智慧破障。将
何以上求佛果。若慈悲有妨。将何以下化众生。故
菩萨欲正其意。最须弃之。亦勿轻骂等者。此戒不
应倚圆呵别求权之短。若有轻恶骂詈。则退彼善
根矣。】
「若比丘比丘尼(至)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
【此明七众人等大小乘兼杂。当以正眼等视。设各
有所执。宜因事而治。随机转化。毋令恼之。使彼窥
见大乘平等法门。无所不摄。故令永断疑悔。安心
于道也。语其人言下。出所恼之词。谓法师不应以
圆理呵责小乘。况权人望大。本惧迂回。故曰去道
甚远。小乘既无志愿。终不能得佛道。既厌生死。终
不能化众生。故曰放逸懈怠也。】
「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
【戏论者。不决定说。诸法。即世出世间染净等法。菩
萨于末世弘经。须说生死染法。决定不净。涅槃圣
法。决定不凡。幸勿混乱。而亦不宜主大说小。而成
卷七 第 753b 页 X32-0753.png
诤竞。如是说法。则意安乐矣。
△二观行。】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
【此正对前无怀嫉妒谄诳之心。谓说法者。当于三
界十二类生。宜以大悲拔诸苦恼。是其本意。而嫉
妒之心。不宜怀也。】
「于诸如来起慈父想。」
【此对前勿轻骂等。诸如来。意该三世。谓凡学佛道
者。即是当来成佛之众。如弘经者。既以如来为父。
又岂于诸来者。而反生轻骂。求其长短耶。】
「于诸菩萨起大师想(至)常应深心恭敬礼拜。」
【此对前求三乘人勿得恼之。诸菩萨。即此土并十
方一切菩萨。当深心恭敬如大师想。岂得于三乘
而反生恼乱说其过耶。】
「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至)亦不为多说。」
【此对前不应戏论等。谓平等。则无诤竞。顺法。则不
戏论。不多少者。随机器之利钝也。
△三行成。】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至)恭敬尊重赞叹。」
【此结證第三安乐行也。由我能平等说法。不唯人
不恼我。而且自有声应气。求为我好同学。展转受
持。展转恭敬。以至流通不尽也。
△二偈颂。分二。一
颂行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至)云汝不得佛。」
【此颂止行。止诸恶法不行。唯常修质直一句。是所
△二观行。】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
【此正对前无怀嫉妒谄诳之心。谓说法者。当于三
界十二类生。宜以大悲拔诸苦恼。是其本意。而嫉
妒之心。不宜怀也。】
「于诸如来起慈父想。」
【此对前勿轻骂等。诸如来。意该三世。谓凡学佛道
者。即是当来成佛之众。如弘经者。既以如来为父。
又岂于诸来者。而反生轻骂。求其长短耶。】
「于诸菩萨起大师想(至)常应深心恭敬礼拜。」
【此对前求三乘人勿得恼之。诸菩萨。即此土并十
方一切菩萨。当深心恭敬如大师想。岂得于三乘
而反生恼乱说其过耶。】
「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至)亦不为多说。」
【此对前不应戏论等。谓平等。则无诤竞。顺法。则不
戏论。不多少者。随机器之利钝也。
△三行成。】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至)恭敬尊重赞叹。」
【此结證第三安乐行也。由我能平等说法。不唯人
不恼我。而且自有声应气。求为我好同学。展转受
持。展转恭敬。以至流通不尽也。
△二偈颂。分二。一
颂行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至)云汝不得佛。」
【此颂止行。止诸恶法不行。唯常修质直一句。是所
卷七 第 753c 页 X32-0753.png
当行也。】
「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至)说法无障碍。」
【此颂观行。言菩萨悯众行道。则不为自求。如是大
师。我当恭敬也。馀则对长行可知。
△二颂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颂谓有智之人。当守一心。心既归一。无行不成也。
直指云。此章大约以正智为体。正智现前。故意业
清净。能慈一切。能敬一切。能远诸恶。能生诸善。上
契佛心。下契凡心。自然为人天所敬仰也。
△四誓
愿安乐。分二。一长行。又二。一明行法。又三。一标章。】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至)有持是法华经者。」
【此标示第四誓愿安乐行。以身口意。与慈悲俱。则
一理平等。以一理之智说法。无法不圆。无生不度。
其安乐可胜言哉。
△二行法。】
「于在家出家人中(至)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
【此明当以慈悲遍济众生也。直指云。前三章广举
七众。今言在家。即巳发心之优婆塞等。出家。即巳
发心之比丘等。虽皆发心。但信解而巳。其未證得
自觉圣智。故应于彼起大慈心。与之平等法乐也。
非菩萨人者。即前所戒十种勿近之人。为彼未知
如来平等大慧。虽具有佛性。而三界烦恼深重。故
应于彼起大悲心。与之拔苦。使同證菩提也。】
「应作是念如是之人(至)不觉不问不信不解。」
【此教菩萨法师。于所度之境。作念起誓。为度生之
「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至)说法无障碍。」
【此颂观行。言菩萨悯众行道。则不为自求。如是大
师。我当恭敬也。馀则对长行可知。
△二颂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颂谓有智之人。当守一心。心既归一。无行不成也。
直指云。此章大约以正智为体。正智现前。故意业
清净。能慈一切。能敬一切。能远诸恶。能生诸善。上
契佛心。下契凡心。自然为人天所敬仰也。
△四誓
愿安乐。分二。一长行。又二。一明行法。又三。一标章。】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至)有持是法华经者。」
【此标示第四誓愿安乐行。以身口意。与慈悲俱。则
一理平等。以一理之智说法。无法不圆。无生不度。
其安乐可胜言哉。
△二行法。】
「于在家出家人中(至)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
【此明当以慈悲遍济众生也。直指云。前三章广举
七众。今言在家。即巳发心之优婆塞等。出家。即巳
发心之比丘等。虽皆发心。但信解而巳。其未證得
自觉圣智。故应于彼起大慈心。与之平等法乐也。
非菩萨人者。即前所戒十种勿近之人。为彼未知
如来平等大慧。虽具有佛性。而三界烦恼深重。故
应于彼起大悲心。与之拔苦。使同證菩提也。】
「应作是念如是之人(至)不觉不问不信不解。」
【此教菩萨法师。于所度之境。作念起誓。为度生之
卷七 第 754a 页 X32-0754.png
由也。直指谓。三界内外凡小之人。有失如来平等
大慧。此依正因佛性作念也。如来方便随宜说法。
不闻不知不觉。此依缘因佛性作念也。不问不信
不解。此依了因佛性作念。作是三念。悯彼出家在
家之众。故当对十方佛前。起大慈悲。而自誓愿度
彼同住是法中。】
「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至)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此正发誓也。直指云。因彼凡小不问此经是何义
理。设得请问。而又不信。由不信则不解。故应发愿
云。我得菩提时。随在何地。当以神通智慧之力引
之。令住实相之中。此承上大慈大悲二心所及也。
何地者。即得道后。或此方他方。乃未定之称。神通
智慧。即般若解脱德也。住是法中。即法身德也。此
四行正与四弘誓等。善哉愿力不可无也。有志者
宜深悉之。
△三结成。分二。一总结无过。】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至)说是法时无有过失。」
【此结誓愿安乐行也。天台云。今总结无过失者。以
其立大誓愿。即入如来室。则无瞋过。知四众有失。
即坐如来座。则无懈怠过。以誓制其心。即著如来
衣。则无谄曲过。无此诸过。则为行成。
△二别结慈
悲。】
「常为比丘比丘尼(至)能令听者皆得欢喜。」
【以慈行成故。摄得四众人天供养听法。誓愿成故。
感佛神力诸天卫护。如来座成。不著于法故听者。
大慧。此依正因佛性作念也。如来方便随宜说法。
不闻不知不觉。此依缘因佛性作念也。不问不信
不解。此依了因佛性作念。作是三念。悯彼出家在
家之众。故当对十方佛前。起大慈悲。而自誓愿度
彼同住是法中。】
「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至)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此正发誓也。直指云。因彼凡小不问此经是何义
理。设得请问。而又不信。由不信则不解。故应发愿
云。我得菩提时。随在何地。当以神通智慧之力引
之。令住实相之中。此承上大慈大悲二心所及也。
何地者。即得道后。或此方他方。乃未定之称。神通
智慧。即般若解脱德也。住是法中。即法身德也。此
四行正与四弘誓等。善哉愿力不可无也。有志者
宜深悉之。
△三结成。分二。一总结无过。】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至)说是法时无有过失。」
【此结誓愿安乐行也。天台云。今总结无过失者。以
其立大誓愿。即入如来室。则无瞋过。知四众有失。
即坐如来座。则无懈怠过。以誓制其心。即著如来
衣。则无谄曲过。无此诸过。则为行成。
△二别结慈
悲。】
「常为比丘比丘尼(至)能令听者皆得欢喜。」
【以慈行成故。摄得四众人天供养听法。誓愿成故。
感佛神力诸天卫护。如来座成。不著于法故听者。
卷七 第 754b 页 X32-0754.png
皆欢喜也。】
「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至)诸佛神力所护故。」
【此释誓愿行成。三世诸佛尚皆守护。况诸天耶。知
音云。照法师品。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妄授
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等意。又应知。行处住忍
辱地等。是著如来衣。近处观一切法空等。是坐如
来座。此节慈悲心。是入如来室。三法成就。是真安
乐行也。
△二正叹经。分二。一法说。又二。一显昔不
得。】
「文殊师利是法华经(至)乃至名字不可得闻。」
【此正申明诸佛所护之故。为下立喻章本。谓此妙
法本来尊重。故持经者。亦因之而尊重矣。十方无
量国土。欲闻其名。尚不可得者。由此经是诸佛秘
要之藏。恒常守护。岂妄授于人者耶。
△二明今始
得。】
「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因无量国中不闻名字。则今日得见闻受持者。皆
是如来四无量心之所致也。若菩萨法师不具诸
忍。不发誓愿。岂能为如来护持。守成其化哉。
△二
譬说。分二。一不与珠譬。又二。一开譬。】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至)起种种兵而往讨伐。」
【此喻近从上章诸佛护念而无量国中不闻而来。
盖举此一喻。以结一十四品开权显实之总案也。
起世经云。增劫时有四轮王。次第出世。一须弥四
「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至)诸佛神力所护故。」
【此释誓愿行成。三世诸佛尚皆守护。况诸天耶。知
音云。照法师品。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妄授
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等意。又应知。行处住忍
辱地等。是著如来衣。近处观一切法空等。是坐如
来座。此节慈悲心。是入如来室。三法成就。是真安
乐行也。
△二正叹经。分二。一法说。又二。一显昔不
得。】
「文殊师利是法华经(至)乃至名字不可得闻。」
【此正申明诸佛所护之故。为下立喻章本。谓此妙
法本来尊重。故持经者。亦因之而尊重矣。十方无
量国土。欲闻其名。尚不可得者。由此经是诸佛秘
要之藏。恒常守护。岂妄授于人者耶。
△二明今始
得。】
「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因无量国中不闻名字。则今日得见闻受持者。皆
是如来四无量心之所致也。若菩萨法师不具诸
忍。不发誓愿。岂能为如来护持。守成其化哉。
△二
譬说。分二。一不与珠譬。又二。一开譬。】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至)起种种兵而往讨伐。」
【此喻近从上章诸佛护念而无量国中不闻而来。
盖举此一喻。以结一十四品开权显实之总案也。
起世经云。增劫时有四轮王。次第出世。一须弥四
卷七 第 754c 页 X32-0754.png
天下。人寿五万岁时。有铁轮王出世。王一天下。奋
戈始定。人寿六万岁时。有铜轮王出世。王二天下。
震威乃服。人寿七万岁时。有银轮王出世。王三天
下。遣使即降。人寿八万岁时。有金轮王出世。王四
天下。望风而化。皆以正法旋转应运。故曰轮王。直
指云。约事。轮王喻佛。强力喻佛雄猛。威势喻华严
权实二智。诸国喻二十五有及界外权土。降伏喻
以智破惑。小王不顺。喻凡小妄执偏邪难化。王兵
讨伐。喻用三十七品助道之法。及五十五位差别
观行。讨伐生死魔军。以清一真法界。约理。王喻本
觉之理。威势喻根本智。诸国喻阴处界三及七大
等法。小王喻诸心王心所。兵伐喻依权智。从三渐
次至五十五位。终至等妙二觉。彻始彻终。一念圆
明。十方坐断。则根身器界。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王见兵众战有功者(至)象马车乘奴婢人民。」
【○兵众喻权智。有功喻破我法二执。欢喜喻众生
證初住三平等理。随功赏赐。喻依理起行。从因感
果不爽。赏赐有七种。喻七圣法财。一田宅。喻大乘
止观。二聚落城邑。喻五十五位如如理。三衣具。喻
如如智。四珍宝。喻差别理行。五车乘。喻权实二智。
六人民。喻差别智行。巳上总明四十年间权智与
羊鹿牛车相等。】
「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至)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天台云。此喻法华非时不说。非机不演。髻喻权。珠
戈始定。人寿六万岁时。有铜轮王出世。王二天下。
震威乃服。人寿七万岁时。有银轮王出世。王三天
下。遣使即降。人寿八万岁时。有金轮王出世。王四
天下。望风而化。皆以正法旋转应运。故曰轮王。直
指云。约事。轮王喻佛。强力喻佛雄猛。威势喻华严
权实二智。诸国喻二十五有及界外权土。降伏喻
以智破惑。小王不顺。喻凡小妄执偏邪难化。王兵
讨伐。喻用三十七品助道之法。及五十五位差别
观行。讨伐生死魔军。以清一真法界。约理。王喻本
觉之理。威势喻根本智。诸国喻阴处界三及七大
等法。小王喻诸心王心所。兵伐喻依权智。从三渐
次至五十五位。终至等妙二觉。彻始彻终。一念圆
明。十方坐断。则根身器界。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王见兵众战有功者(至)象马车乘奴婢人民。」
【○兵众喻权智。有功喻破我法二执。欢喜喻众生
證初住三平等理。随功赏赐。喻依理起行。从因感
果不爽。赏赐有七种。喻七圣法财。一田宅。喻大乘
止观。二聚落城邑。喻五十五位如如理。三衣具。喻
如如智。四珍宝。喻差别理行。五车乘。喻权实二智。
六人民。喻差别智行。巳上总明四十年间权智与
羊鹿牛车相等。】
「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至)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天台云。此喻法华非时不说。非机不演。髻喻权。珠
卷七 第 755a 页 X32-0755.png
喻实。实为权隐。如珠在髻也。顶上喻极果。出分段
生死为小功。出变易生死为大功。未有大功。而赐
髻珠。诸臣皆疑怪也。喻众生大机未动。为说法华。
二乘则疑。菩萨必怪也。
△二合譬。】
「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至)贤圣诸将与之共战。」
【此以法合喻。明经功殊胜也。直指云。佛合轮王。禅
智合威势。得法性土王于三界合降伏。诸国诸魔
不伏合小王不顺。自三乘以上为贤。三贤巳上为
圣。总以四教及五十五位。则如来贤圣悉皆摄尽
矣。与之共战者。即以五十五位观智。敌破我法二
执及五十种阴魔也。】
「其有功者心亦欢喜(至)引导其心令皆欢喜。」
【天台云。根力。即五根五力也。修此根力。即不漏落
六道生死。故名无漏。涅槃。即小乘真空。能防见思
之非。禦生死之敌。故名城。直指云。有功者。指四教
證果而言。四众者。对因地言。诸经。指四十年小乘
诸教。以因感果。各适其意。故众心悦也。此合圣王
赏赐一节。禅定合田宅。解脱无漏合聚落。根力合
衣具珍宝。涅槃城合城邑。引导令喜。结上令其心
悦。】
「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此合圣王不与髻珠一句。盖欲待其时也。
△二方
与珠譬。分二。一开譬。】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至)不妄与人而今与之。」
生死为小功。出变易生死为大功。未有大功。而赐
髻珠。诸臣皆疑怪也。喻众生大机未动。为说法华。
二乘则疑。菩萨必怪也。
△二合譬。】
「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至)贤圣诸将与之共战。」
【此以法合喻。明经功殊胜也。直指云。佛合轮王。禅
智合威势。得法性土王于三界合降伏。诸国诸魔
不伏合小王不顺。自三乘以上为贤。三贤巳上为
圣。总以四教及五十五位。则如来贤圣悉皆摄尽
矣。与之共战者。即以五十五位观智。敌破我法二
执及五十种阴魔也。】
「其有功者心亦欢喜(至)引导其心令皆欢喜。」
【天台云。根力。即五根五力也。修此根力。即不漏落
六道生死。故名无漏。涅槃。即小乘真空。能防见思
之非。禦生死之敌。故名城。直指云。有功者。指四教
證果而言。四众者。对因地言。诸经。指四十年小乘
诸教。以因感果。各适其意。故众心悦也。此合圣王
赏赐一节。禅定合田宅。解脱无漏合聚落。根力合
衣具珍宝。涅槃城合城邑。引导令喜。结上令其心
悦。】
「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此合圣王不与髻珠一句。盖欲待其时也。
△二方
与珠譬。分二。一开譬。】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至)不妄与人而今与之。」
卷七 第 755b 页 X32-0755.png
【解髻喻开权。与珠喻显实。四十年秘而不说。故云。
不妄与人。
△二合譬。】
「如来亦复如是(至)尔时如来亦大欢喜。」
【此举法合喻也。直指云。如来王于三界。非止四天
下也。佛为法王。非止轮王也。以法教化。令离苦得
乐。非止强力成威势也。妙乐云。见贤圣等者。大集
经云。知苦坏阴魔。断集离烦恼魔。證灭离死魔。修
道坏天魔。今不言天魔者。以小乘多断三魔。巳有
坏天魔义。由道成必降魔也。有大功者。如来见小
乘除界内苦集。名与阴战。至般若后。破无明。出变
易。名大功。故今三毒等。且在小乘中说。三毒即贪
嗔痴。在见惑中。名邪三毒。在思惑中。名正三毒。不
出见思二惑。如来见诸贤圣巳断见思。出三界外。
不为魔网笼罩。破无明出变易。故云大欢喜也。】
「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先所未说而今说之。」
【凡闻此经者。普皆成佛。故云至一切智。多怨难信
者。谓此经不易说也。多怨。如五千退席。难信。如中
下之机。故前谓如来现在犹多怨嫉也。先所未说
者。以机未熟故。而今说者。时节成就也。】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至)久护明珠今乃与之。」
【此举法喻双结。惟此一实。更无馀事。故曰第一。惟
佛与佛。乃能知之。故曰甚深。慧命既续。佛即示灭。
故云末后赐与。末三句引喻双结。以明显实希有。】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至)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卷七 第 755c 页 X32-0755.png
【此以法结尽前文也。谓此经乃十方三世如来所
共爱乐者。长夜守护。是秘藏。不妄宣说。是密藏。正
以此秘密之法。最上最切。非他法诸经可比。正如
轮王髻珠最尊最秘最所护惜。非他田宅宝物可
比。今日既以此最尊最秘之法。为汝等敷扬。则汝
等得之。又安可以他法诸经寻常视之也。然此中
经意。虽归重于法。其实教受持者。自生尊重。净身
口意。而坚固誓愿。以圆足末世弘经之安乐行也。
△二偈颂。分二。一颂行法。又二。一超颂行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常行忍辱哀悯一切乃能演说佛所赞经。」
【长行中总明行成。今颂中别显也。常行忍辱。颂著
忍辱衣行成。哀悯一切。颂入室行成。乃能演说。颂
坐座行成。
△二正颂行成。】
「后末世时持此经者(至)为说此法令住其中。」
【于家出家二句。是所度之人。慈悲。为能度之心。斯
等下三句。为起誓之由。我得佛道下四句。是正行
誓愿也。
△二颂叹经。分二。一颂开譬。】
「譬如强力转轮之王(至)王解髻中明珠赐之。」
【此颂譬喻。前十二句颂喻权智。末四句颂喻实智。
真俗双超。曰勇健。担荷大法。曰难事。
△二颂合譬。】
「如来亦尔为诸法王(至)以大方便说此诸经。」
【此颂法合。如来自举忍辱。为修行大力。以释成颂
常行忍辱一句。是慰诸菩萨。安住忍行。自调而调
卷七 第 756a 页 X32-0756.png
彼也。盖如来智慧宝藏。皆从忍辱而生也。以大慈
悲如法化世。亦是释成上章生二种心。而于诸法
不戏论而来。见一切下。正示慈悲拔济也。】
「既知众生得其力巳(至)如王解髻明珠与之。」
【此颂法喻双结。一章。以明显实希有。】
「此经为尊众经中上(至)今正是时为汝等说。」
【此颂独举大法单结。以明显实希有也。解释修行
方法竟。
△三结行成之相。分三。一结劝四行。】
「我灭度后求佛道者(至)应当亲近如是四法。」
【此总结行成。以明感徵之相劝修行也。四法。即四
种安乐行法。
△二三障清净。分三。一报障转得现
报。】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
【此下举三报转。以劝持经。天台云。此报障转也。无
忧恼。即无苦受。是现世心安报。无病色鲜。是现世
身安报。此所以转现报也。
△二业障转得生报。】
「不生贫穷卑贱丑陋。」
【○此业障转也。贫穷等。乃业感之果。今因持经。从
前纵有如是业因。至将来必不生如是果。此所以
转生报也。
△三烦恼转得后报。分二。一别明烦恼
障转。】
「众生乐见如慕贤圣天诸童子以为给使。」
【○此明贪障转也。多贪者。为人忽慢。又障生梵世。
今既为人乐见。则不忽慢。天童给侍。则得生梵世。
悲如法化世。亦是释成上章生二种心。而于诸法
不戏论而来。见一切下。正示慈悲拔济也。】
「既知众生得其力巳(至)如王解髻明珠与之。」
【此颂法喻双结。一章。以明显实希有。】
「此经为尊众经中上(至)今正是时为汝等说。」
【此颂独举大法单结。以明显实希有也。解释修行
方法竟。
△三结行成之相。分三。一结劝四行。】
「我灭度后求佛道者(至)应当亲近如是四法。」
【此总结行成。以明感徵之相劝修行也。四法。即四
种安乐行法。
△二三障清净。分三。一报障转得现
报。】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
【此下举三报转。以劝持经。天台云。此报障转也。无
忧恼。即无苦受。是现世心安报。无病色鲜。是现世
身安报。此所以转现报也。
△二业障转得生报。】
「不生贫穷卑贱丑陋。」
【○此业障转也。贫穷等。乃业感之果。今因持经。从
前纵有如是业因。至将来必不生如是果。此所以
转生报也。
△三烦恼转得后报。分二。一别明烦恼
障转。】
「众生乐见如慕贤圣天诸童子以为给使。」
【○此明贪障转也。多贪者。为人忽慢。又障生梵世。
今既为人乐见。则不忽慢。天童给侍。则得生梵世。
卷七 第 756b 页 X32-0756.png
此所以转后报也。】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至)游行无畏如师子王。」
【○此明嗔障转也。舍嗔则除内刀箭。逢害则外刀
不伤。故云刀杖不加。嗔是害慈悲之毒药。慈悲既
隆。则毒不能害。嗔是恶口腑脏。内既无嗔。则骂者
口自闭塞。由无诸恐畏事。所以游行无畏。如师子
王也。】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此明痴障转也。愚痴能障智慧。今痴障既除。使
智慧朗彻。如日之照。
[△@△]前转三障灭三毒者。由此
秘密藏中摄法无尽也。然此经在处。诸佛欢喜。故
持者无忧。此经能度一切生死。故持者无病。此经
如优昙华。一尘不染。故持者颜色鲜白。此经具无
量妙德。故持者不穷。此经为诸佛守护。使持者不
生卑贱。此经万善庄严。令持者不生丑陋。三障既
转。三毒潜消。所以如慕贤圣。如师子王。如日之照。
以三如字。显露此法。了无馀矣。
△二总明一切障
转。】
「若于梦中但见妙事(至)诸比丘众围绕说法。」
【此下总结前四安乐行就之相。但长文秪有常夜
守护一句。至颂中。则广彰常夜所守护之妙事至
奇至妙也。又前转三障等。是现生后世昼分功德。
若于梦中等。是现生后世夜分功德。然妙事以梦
见言者。一则验其行成寤寐恒一。二则明诸法空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至)游行无畏如师子王。」
【○此明嗔障转也。舍嗔则除内刀箭。逢害则外刀
不伤。故云刀杖不加。嗔是害慈悲之毒药。慈悲既
隆。则毒不能害。嗔是恶口腑脏。内既无嗔。则骂者
口自闭塞。由无诸恐畏事。所以游行无畏。如师子
王也。】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此明痴障转也。愚痴能障智慧。今痴障既除。使
智慧朗彻。如日之照。
[△@△]前转三障灭三毒者。由此
秘密藏中摄法无尽也。然此经在处。诸佛欢喜。故
持者无忧。此经能度一切生死。故持者无病。此经
如优昙华。一尘不染。故持者颜色鲜白。此经具无
量妙德。故持者不穷。此经为诸佛守护。使持者不
生卑贱。此经万善庄严。令持者不生丑陋。三障既
转。三毒潜消。所以如慕贤圣。如师子王。如日之照。
以三如字。显露此法。了无馀矣。
△二总明一切障
转。】
「若于梦中但见妙事(至)诸比丘众围绕说法。」
【此下总结前四安乐行就之相。但长文秪有常夜
守护一句。至颂中。则广彰常夜所守护之妙事至
奇至妙也。又前转三障等。是现生后世昼分功德。
若于梦中等。是现生后世夜分功德。然妙事以梦
见言者。一则验其行成寤寐恒一。二则明诸法空
卷七 第 756c 页 X32-0756.png
相实无所有。正显持经者理事双融。自他俱寂。不
为凡情圣见之所迷。而圆證法华三昧矣。直指云。
约事。即承上一十四品。应念现前于梦寐中。约理。
是行解功勋所至。但不作圣解为上。若于梦中两
句总标。次别出妙事。有七种。一梦中见佛处座四
众围绕。
[△@△]问。至人无梦。何如来偏以梦言。答。梦与
想。皆意识所发。况此识于远行地后得纯无漏。岂
行四行菩萨得无梦耶。且弘经法师。念念以济人
事急。正兴慈运悲之际。岂尽同寒灰枯木之了无
生意耶。然如来说如此等梦。皆欲兴起在会发愿
弘经之想。想成而梦必至矣。】
「又见龙神阿修罗等(至)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二梦中见无数八部恭敬围绕于我。而我为彼说
法。直指云。此亦承法师品为八部悬记忆念。应现
于梦中也。】
「又见诸佛身相金色(至)以梵音声演说诸法。」
【三梦见诸佛应身放光说法。
○此承宝塔品分身
诸佛云集。应念现于梦中也。】
「佛为四众说无上法(至)得陀罗尼證不退智。」
【四梦见佛为四众说法。见身处彼大会之中。闻法
欢喜。證入等觉。
○此承三周说法开权悟实。应念
现于梦中也。】
「佛知其心深入佛道(至)亦有四众合掌听法。」
【五梦佛知巳根熟。即为授记。成最正觉。
○此承三
为凡情圣见之所迷。而圆證法华三昧矣。直指云。
约事。即承上一十四品。应念现前于梦寐中。约理。
是行解功勋所至。但不作圣解为上。若于梦中两
句总标。次别出妙事。有七种。一梦中见佛处座四
众围绕。
[△@△]问。至人无梦。何如来偏以梦言。答。梦与
想。皆意识所发。况此识于远行地后得纯无漏。岂
行四行菩萨得无梦耶。且弘经法师。念念以济人
事急。正兴慈运悲之际。岂尽同寒灰枯木之了无
生意耶。然如来说如此等梦。皆欲兴起在会发愿
弘经之想。想成而梦必至矣。】
「又见龙神阿修罗等(至)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二梦中见无数八部恭敬围绕于我。而我为彼说
法。直指云。此亦承法师品为八部悬记忆念。应现
于梦中也。】
「又见诸佛身相金色(至)以梵音声演说诸法。」
【三梦见诸佛应身放光说法。
○此承宝塔品分身
诸佛云集。应念现于梦中也。】
「佛为四众说无上法(至)得陀罗尼證不退智。」
【四梦见佛为四众说法。见身处彼大会之中。闻法
欢喜。證入等觉。
○此承三周说法开权悟实。应念
现于梦中也。】
「佛知其心深入佛道(至)亦有四众合掌听法。」
【五梦佛知巳根熟。即为授记。成最正觉。
○此承三
卷七 第 757a 页 X32-0757.png
周普记知子心意泰然等赐大白牛车。并记劫国
庄严等事。应念现于梦中也。】
「又见自身在山林中(至)深入禅定见十方佛。」
【六梦见入山修习为因。證实相是果。因果圆成。见
十方佛。
○此承序品所见诸圣冥修之境。应念现
于梦中也。天台判此。为十行十向十地行相。】
「诸佛身金色百福庄严相(至)如烟尽灯灭。」
【七梦见佛八相成道。天台云。此或是初住位之佛。
仍前次位寄谈极果耳。梦作国王。即是降兜率托
胎降生三相。舍宫殿五欲诣道场。即是出家之相。
成道必降魔。即是成道降魔二相。转法轮入涅槃
二相如文。烟尽灯灭。即机尽应亡也。直指云。此段
大意有三。一谓法师能依四行弘经。则巳贯彻五
十五位阶级。但因中密行。未及至果。是将成未成
之相。故随心现起于夜梦中。令法师欢喜安隐。自
锐其志。取足道果。此是如来冥加之力也。二者。法
师既具四行之因。定有一真之果。故先梦权行。渐
次取證。至后智满。乃梦八相成道。以终道行首尾
一如也。三者。法师虽则依因取果至如来地。然亦
迹门幻事。如水月空华。心佛众生。皆是梦事。更有
本门大旨。众生心佛。皆悉不到。故重重举梦。以起
下文开迹显本之大案也。
△三总结行成。】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此四句总结一品大案。后恶世者。毕竟难化之时
庄严等事。应念现于梦中也。】
「又见自身在山林中(至)深入禅定见十方佛。」
【六梦见入山修习为因。證实相是果。因果圆成。见
十方佛。
○此承序品所见诸圣冥修之境。应念现
于梦中也。天台判此。为十行十向十地行相。】
「诸佛身金色百福庄严相(至)如烟尽灯灭。」
【七梦见佛八相成道。天台云。此或是初住位之佛。
仍前次位寄谈极果耳。梦作国王。即是降兜率托
胎降生三相。舍宫殿五欲诣道场。即是出家之相。
成道必降魔。即是成道降魔二相。转法轮入涅槃
二相如文。烟尽灯灭。即机尽应亡也。直指云。此段
大意有三。一谓法师能依四行弘经。则巳贯彻五
十五位阶级。但因中密行。未及至果。是将成未成
之相。故随心现起于夜梦中。令法师欢喜安隐。自
锐其志。取足道果。此是如来冥加之力也。二者。法
师既具四行之因。定有一真之果。故先梦权行。渐
次取證。至后智满。乃梦八相成道。以终道行首尾
一如也。三者。法师虽则依因取果至如来地。然亦
迹门幻事。如水月空华。心佛众生。皆是梦事。更有
本门大旨。众生心佛。皆悉不到。故重重举梦。以起
下文开迹显本之大案也。
△三总结行成。】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此四句总结一品大案。后恶世者。毕竟难化之时
卷七 第 757b 页 X32-0757.png
也。第一者。即最上妙法毕竟难信之旨也。若能于
难化之时。说难信之法。此人必能成就四安乐行。
教化众生。如上昼夜所具大利功德。自应得矣。直
指云。古以迹本两门分今时那畔。其迹门从序品
至此品止。谓之开权显实。广明转识成智依因取
果。是有修有證之相。亦有序正流通。序品挈全经
大纲。为序分。自方便品至授学无学人记品。三周
说法。三乘人预获道果之记。为正宗分。从法师品
至安乐行品迄。为流通分。此从古所训也。按法师
品召药王统举一十八众。凡闻一句一偈。皆为授
记。则九界摄尽无遗。此为迹门十信位因行。然但
證十八界全真之理。未与七大融会。故于现塔品。
会归四智一如。三身一体。始本不二。依正双融。以
證真俗如如之实相。至达多品。以显大法有师久
受方克。复举龙女当下成佛不在多时。于此则难
易见消。冤亲一致。以完迹门显实大案。正宗之旨。
于此巳终。故言下召众流通时。新记各誓弘经。佛
不许可。而顾视八十万亿大菩萨众。而自誓忍苦
弘经。以住持佛法。故名持品。此是迹门十住位因
行。文殊知是事忍。不及法忍。乃代请弘经之式。佛
为妙阐四安乐行门。令诸菩萨安心忍地。直造真
际。故名安乐行品。此是迹门十行位因行。上既云
迹。则知有本。故继之以涌出品耳。迹门开三显一
一大科巳竟。】
难化之时。说难信之法。此人必能成就四安乐行。
教化众生。如上昼夜所具大利功德。自应得矣。直
指云。古以迹本两门分今时那畔。其迹门从序品
至此品止。谓之开权显实。广明转识成智依因取
果。是有修有證之相。亦有序正流通。序品挈全经
大纲。为序分。自方便品至授学无学人记品。三周
说法。三乘人预获道果之记。为正宗分。从法师品
至安乐行品迄。为流通分。此从古所训也。按法师
品召药王统举一十八众。凡闻一句一偈。皆为授
记。则九界摄尽无遗。此为迹门十信位因行。然但
證十八界全真之理。未与七大融会。故于现塔品。
会归四智一如。三身一体。始本不二。依正双融。以
證真俗如如之实相。至达多品。以显大法有师久
受方克。复举龙女当下成佛不在多时。于此则难
易见消。冤亲一致。以完迹门显实大案。正宗之旨。
于此巳终。故言下召众流通时。新记各誓弘经。佛
不许可。而顾视八十万亿大菩萨众。而自誓忍苦
弘经。以住持佛法。故名持品。此是迹门十住位因
行。文殊知是事忍。不及法忍。乃代请弘经之式。佛
为妙阐四安乐行门。令诸菩萨安心忍地。直造真
际。故名安乐行品。此是迹门十行位因行。上既云
迹。则知有本。故继之以涌出品耳。迹门开三显一
一大科巳竟。】
卷七 第 757c 页 X32-0757.png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品节云。此品显自心发悟恒沙性德现前。乃尽持
经之妙。由前得记声闻。虽愿持经。自力不充。难入
生死。要假他力。所以佛令调护其心。亦有所未安
也。今则有八恒河沙菩萨。从他方来。各愿守护持
经。而如来不许者。以从外来故。所谓从门入者。不
是家珍。故云我自有六万恒河沙众。此显体用双
彰。故眷属同等也。以此性德持经。方能妙契法身。
所以诣虚空向二世尊者。正显生灭见谢延促同
时。故五十小劫谓如食顷。由称性行成。故四上首
皆以行名。意显以此持经方称如来本怀也。然性
德之境。殊非心识可知。故弥勒与八千恒沙。皆生
疑念。乃云不识一人。故与诸佛侍者。同时请问也。
此非小缘。所以先勉以被精进铠发坚固意。始能
信受。而如来自言。今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自在
神通力。师子奋迅力。威猛大势力。尽在于此。岂细
事哉。是如来之意甚深。非口耳知见可能及也。然
如来谓此诸大众皆是我成道巳来所教化者。致
令会众皆起疑念。谓我等目击世尊成道四十年
中所教化者。无不知之。而此地涌之众。昔所未见
也。况此之大众。皆久植德本福慧双修之人。我等
久蒙佛教。而行解尚劣弱如此。何以少时便能成
此胜化。故说父少子老之喻。以述疑情。殊不知此
是如来显本之妙。以袪二乘生灭之见。而明法身
卷七 第 758a 页 X32-0758.png
常住不灭也。故次继以明寿量。直指云。此下一十
四品。古科为开迹显本。盖前十三品约主伴。皆属
迹门。主即化身释迦。机则转凡成圣。乃至助化之
众。皆从他方来。终非法身真主法性真机。若夫法
性眷属。敌破本迹。直显威音那畔无坏无成无修
无證体用如如之妙境。故曰开迹显本。今此品为
本门之序。由安乐行品获益殊胜。故感他方圣众。
自誓于此土弘经。而佛不许可者。正为涌出品开
端。其声未息。而无量菩萨从地涌出。正为显本之
相也。地表当人本觉性地。即前谓忍辱地也。涌出
者。正显最后生相无明顿破。涌出自性恒沙妙德
也。依事得名。故曰从地涌出。又迹门为三乘人开
示佛之知见。属今世门头。本门为地上菩萨悟入
佛之知见。属实际理地。非迹无以诣本。非本无以
立迹。本迹互融。体用一致。任运随心。逢源自在。故
曰从地涌出。
△二本门开迹显本。分三。一本门序
分。从此下至汝等自当因是得闻。分为两科。一明
地涌之相。分三。一他方菩萨弘经。】
「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至)当于此土而广说之。」
【天台云。他方菩萨既闻迹门流通弘经福大。咸欲
发愿住此弘宣。是故请也。
[△@△]持品中。如来力劝发
愿持经。犹恨其无人。新记见募觅之切。只得发愿
于他方。实畏难忍苦于娑婆也。今幸如是多众舍
彼就此。可谓如其所愿。向下返止而不许者。良有
四品。古科为开迹显本。盖前十三品约主伴。皆属
迹门。主即化身释迦。机则转凡成圣。乃至助化之
众。皆从他方来。终非法身真主法性真机。若夫法
性眷属。敌破本迹。直显威音那畔无坏无成无修
无證体用如如之妙境。故曰开迹显本。今此品为
本门之序。由安乐行品获益殊胜。故感他方圣众。
自誓于此土弘经。而佛不许可者。正为涌出品开
端。其声未息。而无量菩萨从地涌出。正为显本之
相也。地表当人本觉性地。即前谓忍辱地也。涌出
者。正显最后生相无明顿破。涌出自性恒沙妙德
也。依事得名。故曰从地涌出。又迹门为三乘人开
示佛之知见。属今世门头。本门为地上菩萨悟入
佛之知见。属实际理地。非迹无以诣本。非本无以
立迹。本迹互融。体用一致。任运随心。逢源自在。故
曰从地涌出。
△二本门开迹显本。分三。一本门序
分。从此下至汝等自当因是得闻。分为两科。一明
地涌之相。分三。一他方菩萨弘经。】
「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至)当于此土而广说之。」
【天台云。他方菩萨既闻迹门流通弘经福大。咸欲
发愿住此弘宣。是故请也。
[△@△]持品中。如来力劝发
愿持经。犹恨其无人。新记见募觅之切。只得发愿
于他方。实畏难忍苦于娑婆也。今幸如是多众舍
彼就此。可谓如其所愿。向下返止而不许者。良有
卷七 第 758b 页 X32-0758.png
故也。此诸菩萨曰。若听我等。此一听字。便是密得
如来显本之心。冥知佛不许可。故姑请耳。如来亦
藉此众。是从他方来。而非本有。况此妙法。从来不
借他人力。若此处允许弘通。何以能召下方本有
之众。故知向下说寿量现神力种种妙用。皆从此
不许中发。此即便为废迹显本之原委矣。
△二如
来止答不许。】
「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至)护持读诵广说此经。」
【此正以显本。而欲召下方菩萨之引也。天台云。如
来止意有三。一则他方菩萨。各有巳任。恐住此而
废彼也。二则于此土。结缘事浅。恐无巨益。三则若
许此。则不得召下方众。众若不来。近迹何开。远本
何显。由此三意。故止耳。召下亦有三意。一是我弟
子应弘我法。二以缘深广。能益遍此土。三又得开
近显远。故召下也。
[△@△]更须知。显本之意。原为新记
人识见狭小。未能深穷妙法渊底。染净之见未忘。
苦乐之相不泯。故假下方菩萨。以明之也。新记人
但知离此外。别觅净处乐处。故不愿居此。殊不知。
此最苦处是最乐之境。极染处是极净之场。地即
一真心地。六万者。即六根之数。恒沙菩萨。即自性
本具之称性功德也。各有六万恒沙眷属者。即显
根根尘尘周遍法界。是展转无尽之意。然必谓下
方者。乃甚深无量处。故迹门三止身子。便得三根
授记。今本门一止诸菩萨。便要使三根人同臻一
如来显本之心。冥知佛不许可。故姑请耳。如来亦
藉此众。是从他方来。而非本有。况此妙法。从来不
借他人力。若此处允许弘通。何以能召下方本有
之众。故知向下说寿量现神力种种妙用。皆从此
不许中发。此即便为废迹显本之原委矣。
△二如
来止答不许。】
「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至)护持读诵广说此经。」
【此正以显本。而欲召下方菩萨之引也。天台云。如
来止意有三。一则他方菩萨。各有巳任。恐住此而
废彼也。二则于此土。结缘事浅。恐无巨益。三则若
许此。则不得召下方众。众若不来。近迹何开。远本
何显。由此三意。故止耳。召下亦有三意。一是我弟
子应弘我法。二以缘深广。能益遍此土。三又得开
近显远。故召下也。
[△@△]更须知。显本之意。原为新记
人识见狭小。未能深穷妙法渊底。染净之见未忘。
苦乐之相不泯。故假下方菩萨。以明之也。新记人
但知离此外。别觅净处乐处。故不愿居此。殊不知。
此最苦处是最乐之境。极染处是极净之场。地即
一真心地。六万者。即六根之数。恒沙菩萨。即自性
本具之称性功德也。各有六万恒沙眷属者。即显
根根尘尘周遍法界。是展转无尽之意。然必谓下
方者。乃甚深无量处。故迹门三止身子。便得三根
授记。今本门一止诸菩萨。便要使三根人同臻一
卷七 第 758c 页 X32-0758.png
真妙境。有此深意。故云我自有六万等也。然未召
之先。而不出者。由我未灭故。须待我灭之后。自能
于此广说是经。意更微妙。看者当须细省。
△三下
方涌出之相。分二。一经家叙相。】
「佛说是时娑婆世界(至)此界虚空中住。」
【此明佛止诸菩萨时随念即成地震众涌之相也。
天台云。地裂者。开迹显本也。其中者。常寂光也。下
方者。法性之渊底也。下不属此。空不属彼。即中道
也。直指云。世界振裂者。表发本门后得智。一念入
十种金刚道定。顿破生相无明也。所谓迷时为火
宅。悟后即真常。众从地出者。正示自性心地开显
之相。所谓从天降下不为贵。从地涌出始为奇也。
身金色者。表性具神用。皆从中道智体所生。下方
虚空者。表住忍辱谦卑之地。
[△@△]三千国土地皆振
裂无量菩萨同时涌出。好光境也。学者幸勿作文
字看过。于此明得。始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
【所说音声者。即闻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
等语。乃闻声即至也。要解云。此以真说。彼以真闻。
文殊所谓心闻洞十方之意。从下发来四字。大有
关要。实由闻字而生。则闻为能发之因。从下四字
为所现之境。从者。有所原本也。下者。由内及外也。
发者。即一念相应。不觉而有也。来者。即感而遂通。
一时现前也。】
之先。而不出者。由我未灭故。须待我灭之后。自能
于此广说是经。意更微妙。看者当须细省。
△三下
方涌出之相。分二。一经家叙相。】
「佛说是时娑婆世界(至)此界虚空中住。」
【此明佛止诸菩萨时随念即成地震众涌之相也。
天台云。地裂者。开迹显本也。其中者。常寂光也。下
方者。法性之渊底也。下不属此。空不属彼。即中道
也。直指云。世界振裂者。表发本门后得智。一念入
十种金刚道定。顿破生相无明也。所谓迷时为火
宅。悟后即真常。众从地出者。正示自性心地开显
之相。所谓从天降下不为贵。从地涌出始为奇也。
身金色者。表性具神用。皆从中道智体所生。下方
虚空者。表住忍辱谦卑之地。
[△@△]三千国土地皆振
裂无量菩萨同时涌出。好光境也。学者幸勿作文
字看过。于此明得。始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
【所说音声者。即闻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
等语。乃闻声即至也。要解云。此以真说。彼以真闻。
文殊所谓心闻洞十方之意。从下发来四字。大有
关要。实由闻字而生。则闻为能发之因。从下四字
为所现之境。从者。有所原本也。下者。由内及外也。
发者。即一念相应。不觉而有也。来者。即感而遂通。
一时现前也。】
卷七 第 759a 页 X32-0759.png
「一一菩萨皆是大众唱导之首(至)所不能知。」
【天台云。所将眷属者。若人情往望。谓领六万五万
者为多。三二一者为少。单巳者为只独也。若依文
往寻。有况复字。则六五万者少。单巳者多。故偈云。
单巳无眷属。其数转过上。若依法门。一一皆是导
师。能引众人。至于宝所。当知一巳非独。六万非多。
直指云。数有六层。初以六万。减至一万。为一层。次
以一恒河。减至半恒河四分之一。为二层。又次以
千万那由他分之一。为三层。又次以千万那由他。
减至亿万。为四层。又次以千万百万。减至一万。为
五层。又次以一千一百。减至五四三二一弟子。为
六层。以对六根。主伴重重无尽。通属十地。巳至等
觉之境。至单巳无眷属。是妙觉果海。不堕众数。故
曰乐远离行。以妙觉远离能所。真常独露之谓也。
△二菩萨来仪。分五。一三业供养。】
「是诸菩萨从地出巳(至)欣乐瞻仰于二世尊。」
【此经家所叙圣众来仪也。直指云。诣空礼二如来
足者。表妙行一一回向真如。以契本始二觉也。礼
分身者。表后行之契前行也。行智冥交。故以赞觉
者。而赞叹之也。
[△@△]欣乐瞻仰四字。便是诸菩萨之
深心本愿。欲冀如来一发明之。是所以显如来久
远教化之本也。】
「是诸菩萨摩诃萨从初涌出(至)令诸大众谓如半日。」
【此明因契于果无久近相也。要解云。圣人神智方
卷七 第 759b 页 X32-0759.png
便法门。能延一日。以为一劫。能促一劫。以为一日。
盖道无迁变。情有顷久。犹如梦人不移一时。而梦
历多岁。则顷久之情。初无定也。故圣人对机。示现
延促。而本无延促。所言菩萨赞佛经劫。则于促示
延耳。又令大众谓半日。则于延现促耳所以然者。
将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自在神通之力。使忘延
促之情而深證实相也。华严云。一念普观无量劫。
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
十力。夫能一念普观无去来住。则了斯延促皆方
便耳。】
「尔时四众亦以佛神力故(至)百千万亿国土虚空。」
【四众肉眼。碍而非通。而能见无量国土者。假佛通
力故也。要解云。夫于众一多互陈。于时延促互现。
于境通碍互用者。以明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
而警发常情。使去其倒心限意。依无碍智。圆融妙
达。由是契进寿量秘说。而得入佛慧。成就佛身故
也。是故此品事法。虽为显迹劝持。而实为寿量引
发也。
△二陈问讯词。】
「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至)最为上首唱导之师。」
【此明诸菩萨赞毕问安也。天台云。于恒河沙众。而
但举四人者。欲拟开示悟入四十位耳。如华严但
举法慧功德林金刚幢金刚藏。说四十位也。唱导
者。启发法门名唱。引接物机名导。知音云。四导师。
应四安乐行为名。住慈悲室。名上行。据法空座。名
盖道无迁变。情有顷久。犹如梦人不移一时。而梦
历多岁。则顷久之情。初无定也。故圣人对机。示现
延促。而本无延促。所言菩萨赞佛经劫。则于促示
延耳。又令大众谓半日。则于延现促耳所以然者。
将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自在神通之力。使忘延
促之情而深證实相也。华严云。一念普观无量劫。
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
十力。夫能一念普观无去来住。则了斯延促皆方
便耳。】
「尔时四众亦以佛神力故(至)百千万亿国土虚空。」
【四众肉眼。碍而非通。而能见无量国土者。假佛通
力故也。要解云。夫于众一多互陈。于时延促互现。
于境通碍互用者。以明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
而警发常情。使去其倒心限意。依无碍智。圆融妙
达。由是契进寿量秘说。而得入佛慧。成就佛身故
也。是故此品事法。虽为显迹劝持。而实为寿量引
发也。
△二陈问讯词。】
「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至)最为上首唱导之师。」
【此明诸菩萨赞毕问安也。天台云。于恒河沙众。而
但举四人者。欲拟开示悟入四十位耳。如华严但
举法慧功德林金刚幢金刚藏。说四十位也。唱导
者。启发法门名唱。引接物机名导。知音云。四导师。
应四安乐行为名。住慈悲室。名上行。据法空座。名
卷七 第 759c 页 X32-0759.png
无边行。无希望。名净行。住忍辱地。名安立行。上标
六万等。表师资或具六度。此为四摄法乃六度之
网领。故曰于其众中最为上首。】
「在大众前各共合掌(至)尔时四大菩萨而说偈言。
世尊安乐少病少恼(至)不令世尊生疲劳耶。」
【天台云。世尊巳离世间有漏五阴。岂有病恼。盖欲
示同人法。顺土常仪。故此问耳。此但问讯释迦。而
不及多宝等者。是彼自叙师资之仪也。少病恼者。
佛念六道众生苦果无穷故病。此约身言。三乘烦
恼不断故恼。此约心言。若凡小顺化。则如来安乐。
此是问佛自处。下所应度者。是问化他。应以灭度
者而令灭度。不生疑难。可谓易度。九界众生。能顺
佛语意。佛则不致有疲劳想耳。
△三佛答安乐。】
「尔时世尊于菩萨大众中(至)如来安乐少病少恼。」
【此答初偈所问也。如来答以二如是者。则显菩萨
所问有深意存焉。明知世尊不许他方菩萨弘经。
而召本弟子者。意在显发本门大事。故问所应度
者受化易不。则世尊因之可以显本。故答云。如汝
所问恰当我心也。】
「诸众生等易可化度(至)即皆信受入如来慧。」
【此答次偈所问也。天台云。易度有二。一根利德厚
者。世世巳来。常受大化。始见我身。即禀华严。入如
来慧。果熟易零。此一类众生。则易度也。】
「除先修习学小乘者(至)得闻是经入于佛慧。」
六万等。表师资或具六度。此为四摄法乃六度之
网领。故曰于其众中最为上首。】
「在大众前各共合掌(至)尔时四大菩萨而说偈言。
世尊安乐少病少恼(至)不令世尊生疲劳耶。」
【天台云。世尊巳离世间有漏五阴。岂有病恼。盖欲
示同人法。顺土常仪。故此问耳。此但问讯释迦。而
不及多宝等者。是彼自叙师资之仪也。少病恼者。
佛念六道众生苦果无穷故病。此约身言。三乘烦
恼不断故恼。此约心言。若凡小顺化。则如来安乐。
此是问佛自处。下所应度者。是问化他。应以灭度
者而令灭度。不生疑难。可谓易度。九界众生。能顺
佛语意。佛则不致有疲劳想耳。
△三佛答安乐。】
「尔时世尊于菩萨大众中(至)如来安乐少病少恼。」
【此答初偈所问也。如来答以二如是者。则显菩萨
所问有深意存焉。明知世尊不许他方菩萨弘经。
而召本弟子者。意在显发本门大事。故问所应度
者受化易不。则世尊因之可以显本。故答云。如汝
所问恰当我心也。】
「诸众生等易可化度(至)即皆信受入如来慧。」
【此答次偈所问也。天台云。易度有二。一根利德厚
者。世世巳来。常受大化。始见我身。即禀华严。入如
来慧。果熟易零。此一类众生。则易度也。】
「除先修习学小乘者(至)得闻是经入于佛慧。」
卷七 第 760a 页 X32-0760.png
【○二根钝德薄者。世世巳来。不受大化。为此等人
故。须开顿说渐。三藏法中。令调伏之。此闻法华。入
于佛慧。大窾云。所以者何下。释易度之意。言利根
者。我于过去为沙弥时。曾教化之。今一见我身闻
我法。即入佛慧。若过去学小乘者。四十年中。徐徐
引诱。今闻妙法。亦入佛慧矣。此如来密知菩萨发
愿持经。故密以度生之法授之也。
△四偈赞随喜。】
「尔时诸大菩萨而说偈言。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至)闻巳信行我等随喜。」
【此本门圣众。因闻佛述新记。远近因缘。二俱殊胜。
故同声称赞也。称善哉。赞大雄。是知如来将欲显
发宣示诸佛智慧等三种威力也。能问诸佛二句。
是别赞弥勒智积大乐说等之词。我等随喜者。是
同志者共庆。然此随喜二字。非同汎论。故后如来
独叹发随喜心一句。
△五如来述叹。】
「于时世尊赞叹上首(至)汝等能于如来发随喜心。」
【菩萨前来以善哉赞佛。曰大雄世尊。今如来以善
哉叹弟子。曰发随喜心。是各善其善也。如来善能
于久远劫化度众生。则无生不度也。菩萨善能于
如来发随喜心。则无行不成也。然此独赞能随喜
者。为欲密开寿量之远本。唯此等菩萨。乃堪领受
也。
△二弥勒陈疑。分二。一此土菩萨疑。又二。一长
行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至)合掌供养问讯如来。」
卷七 第 760b 页 X32-0760.png
【天台云。此下是第二疑问序也。直指云。慈氏及八
千恒沙大士。以迹疑本故。皆共作念。序品以权疑
实。赖之以显实。今复以迹疑本。亦复赖之以显本
也。盖慈氏与诸菩萨。皆是从因至果。位居等觉。但
为新记引发故问。从昔巳来不见不闻。亦复不知
称性流出。故疑从地涌出也。则知开迹显本。乃为
破最后生相无明。以成一真法界。始明悟入佛之
知见。
△二偈颂正问。分五。一问从何所来。】
「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至)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无量千万亿大众诸菩萨(至)是从何所来。」
【弥勒为补处尊。巳是承任之人。而妙法中。权实本
迹。无不了了。然所以求教请决者。意为将来与诸
菩萨作龙华三会授记之原本也。故本迹二门。皆
弥勒陈疑。关系非小。此言弥勒知八千等心之所
念。则巳为彼露其头鼻。但以并欲自决所疑一句
为盖覆耳。然偈中所举大众菩萨。而不及二乘人
天等。显此境是等觉位中生相未忘之见。非泛泛
可得而疑。若权小人天能疑者。又不待弥勒问矣。
须知通经前后。弥勒能几问耶。今打头便问个此
从何来。要知此处大好一问。岂实不知来处者耶。
△二问何因缘集。】
「以何因缘集巨身大神通(至)为从何所来。」
【以何因缘集一句。是正问。下皆发其所疑。谓我观
此诸菩萨。身相广大。神通无量。福似足矣。智慧三
卷七 第 760c 页 X32-0760.png
昧禅定解脱不可思议。慧似足矣。兼之志念坚固。
忍力弘深。又为一切人天二乘权小众生之所乐
见。但不知为何所求而来也。前云从何所来。是单
问来处。此云为何所来。谓是何因缘而来至此也。
益知从地涌出者。不为自求。又见弥勒所疑所请
亦有关系。
△三叙其数量。】
「一一诸菩萨所将诸眷属(至)犹不能尽知。」
【此问地涌之众。师资皆不可量。大菩萨者。即所谓
神通智慧众生乐见之大菩萨也。将六万恒沙。是
所领之眷属。况恒河广四十里。其长不知经几千
万里也。其中沙细如面。今虽曰六万恒河。亦不过
随佛自语。岂能知其数哉。今若师若资。皆来供佛。
及护是经。颂中唯此两句。是一结局也。且大菩萨
本有六万恒沙。而所领之资。或六万五万。以至半
恒河沙。偈中。一云其数过于上。二曰复过上。三曰
转过上。是知师者多。而弟子亦多。增数多而少数
亦多。至于独一无眷属者。犹不可数。如是多多之
众。岂是一佛一师之所成就。且弥勒意中。疑佛云
不须汝等。我自有六万恒沙菩萨。今见如是之多。
岂我世尊一巳所化哉。
△四问师为谁。】
「是诸大威德精进菩萨众(至)修习何佛道。」
【若不因弥勒问个谁字。焉得知毗卢有主。法身有
师。阐明无量寿佛。而致广大神通耶。谓如是具大
威德成大精进者。必领受不易。但不知与彼说法
忍力弘深。又为一切人天二乘权小众生之所乐
见。但不知为何所求而来也。前云从何所来。是单
问来处。此云为何所来。谓是何因缘而来至此也。
益知从地涌出者。不为自求。又见弥勒所疑所请
亦有关系。
△三叙其数量。】
「一一诸菩萨所将诸眷属(至)犹不能尽知。」
【此问地涌之众。师资皆不可量。大菩萨者。即所谓
神通智慧众生乐见之大菩萨也。将六万恒沙。是
所领之眷属。况恒河广四十里。其长不知经几千
万里也。其中沙细如面。今虽曰六万恒河。亦不过
随佛自语。岂能知其数哉。今若师若资。皆来供佛。
及护是经。颂中唯此两句。是一结局也。且大菩萨
本有六万恒沙。而所领之资。或六万五万。以至半
恒河沙。偈中。一云其数过于上。二曰复过上。三曰
转过上。是知师者多。而弟子亦多。增数多而少数
亦多。至于独一无眷属者。犹不可数。如是多多之
众。岂是一佛一师之所成就。且弥勒意中。疑佛云
不须汝等。我自有六万恒沙菩萨。今见如是之多。
岂我世尊一巳所化哉。
△四问师为谁。】
「是诸大威德精进菩萨众(至)修习何佛道。」
【若不因弥勒问个谁字。焉得知毗卢有主。法身有
师。阐明无量寿佛。而致广大神通耶。谓如是具大
威德成大精进者。必领受不易。但不知与彼说法
卷七 第 761a 页 X32-0761.png
者为谁。而教化成就至于此也。教化成就者。乃最
后师也。又不知最初发心。从谁引发。至于中间。称
扬者何等佛法。受持者何等经教。修习者何等佛
道。接连用数番谁何字。问得最妙。疑得极好。致使
如来答处。便不可思议也。
△五请决众疑。】
「如是诸菩萨神通大智力(至)愿说其因缘。」
【此总束前问意。再四伸明。始见欲悟之心切也。如
是诸菩萨。如是妙神通。如是大智慧。此皆等觉位
中亲见亲知之境。四方震裂者。据理乃生住异灭
四相销镕。而本觉妙理于中道显发。故曰昔所未
见也。我常游诸国者。明唯识境中无处不周。竟未
见此。今日一旦忽然涌出。诚不可思议。但不知此
恒沙妙性。何因而有。何缘而具。】
「今此之大会无量百千亿(至)本末之因缘。」
【此举众会。皆欲知此一事者。以其见处同疑念亦
同。总皆欲究明此从地涌出始本二觉之妙智。本
为何因。末为何缘也。是诸菩萨等。即今会生疑者
也。是诸菩萨众。即地涌之不识者也。】
「无量德世尊惟愿决众疑。」
【弥勒至此。可谓明修栈道。意谓要知从前无量菩
萨。即是世尊无量妙德。是则前问从何所来。以何
缘集。并及本末因缘。而弥勒自答巳竟。此后如来
对答之。下说寿量。现神力。但明无量德中之一二
德耳。
△二他土菩萨疑。】
后师也。又不知最初发心。从谁引发。至于中间。称
扬者何等佛法。受持者何等经教。修习者何等佛
道。接连用数番谁何字。问得最妙。疑得极好。致使
如来答处。便不可思议也。
△五请决众疑。】
「如是诸菩萨神通大智力(至)愿说其因缘。」
【此总束前问意。再四伸明。始见欲悟之心切也。如
是诸菩萨。如是妙神通。如是大智慧。此皆等觉位
中亲见亲知之境。四方震裂者。据理乃生住异灭
四相销镕。而本觉妙理于中道显发。故曰昔所未
见也。我常游诸国者。明唯识境中无处不周。竟未
见此。今日一旦忽然涌出。诚不可思议。但不知此
恒沙妙性。何因而有。何缘而具。】
「今此之大会无量百千亿(至)本末之因缘。」
【此举众会。皆欲知此一事者。以其见处同疑念亦
同。总皆欲究明此从地涌出始本二觉之妙智。本
为何因。末为何缘也。是诸菩萨等。即今会生疑者
也。是诸菩萨众。即地涌之不识者也。】
「无量德世尊惟愿决众疑。」
【弥勒至此。可谓明修栈道。意谓要知从前无量菩
萨。即是世尊无量妙德。是则前问从何所来。以何
缘集。并及本末因缘。而弥勒自答巳竟。此后如来
对答之。下说寿量。现神力。但明无量德中之一二
德耳。
△二他土菩萨疑。】
卷七 第 761b 页 X32-0761.png
「尔时释迦牟尼分身诸佛(至)菩萨大众从何所来。」
【此正揭示当人本具圆行。将来亦如释迦分身云
集。正等无二也。直指云。诸佛侍者。各质本师者。欲
共知此本地风光也。盖分身是果。地涌是因。以果
證因。故如此问。不然。则徒成过文矣。】
「尔时诸佛各告侍者(至)汝等自当因是得闻。」
【分身诸侍者。皆大菩萨。与今会弥勒。等无有二。而
同疑同问。理所应然。且各各本师不答。是各推其
本。故以待释迦酬答。使之因是得闻也。妙乐云。弥
勒所问不轻。世尊一向未曾显说本门大事。因兹
答问。广显长寿。故须如来自开。所以分身不应答
也。
[△@△]问。前云四众承佛神力。见无量百千万亿国
土。既能圆见。岂不圆闻。况弥勒与八千恒沙菩萨。
出众请问。可谓惊群动众。何分身侍者。竟不此闻。
又复各问本主耶。答。不见道。分身侍者。与弥勒无
二。弥勒既如是疑问释迦。则侍者亦当疑问本师
也。二则因此唱。发弥勒后当作佛。益知分身侍者。
皆未来分身诸佛。如是开彰。使弥勒与诸侍者。成
未来灵山一会俨然。又在目前矣。本门序分竟。
△
二本门正宗。从此去至分别功德十九行偈止。分
二。一诫许。分二。一长行。】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乃能问佛如是大事。」
【如来赞善。而当机实有可赞之功。若弥勒不问。则
师资徒然问讯一翻。有甚奇特。由此一问。使本门
卷七 第 761c 页 X32-0761.png
大业开彰。故曰乃能问佛如是大事也。阿逸多。此
云无能胜。即弥勒姓也。】
「汝等当共一心被精进铠发坚固意。」
【直指云。迹门是身子等被精进铠。故得打破化城。
而归宝所。获三周授记。开示佛之知见。以取如来
极果。为报身佛也。今本门是等觉人被精进铠。踏
翻宝所。粉碎太虚。以成一真法界。是谓悟入佛之
知见。乃为一生参学事毕也。由此如来以三业加
持。当共一心。是口加持。被精进铠。是身加持。发坚
固意。即意加持。此是诫勉。向下许说。】
「如来今欲显发宣示(至)诸佛威猛大势之力。」
【今欲显发四字。是如来许说本门大事因缘。后乃
一一宣明指示。其文不出寿量品诸佛智慧。即如
来寿量。诸佛与如来。俱是通称。智慧与寿量。元无
异理。则知今欲宣示者。即寿量也。诸佛智慧。乃寿
量总相。下自在神通等三力。皆寿量别相。言诸佛
自在神力者。即后文云。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告
汝等。此正应宣示二字。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
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巳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
阿僧祇。如此长远寿量。岂非自在力耶。又云。自是
巳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馀处百
千万亿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岂非神通力耶。又云。
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入于涅槃。以种种方便。
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岂非师子奋迅力
云无能胜。即弥勒姓也。】
「汝等当共一心被精进铠发坚固意。」
【直指云。迹门是身子等被精进铠。故得打破化城。
而归宝所。获三周授记。开示佛之知见。以取如来
极果。为报身佛也。今本门是等觉人被精进铠。踏
翻宝所。粉碎太虚。以成一真法界。是谓悟入佛之
知见。乃为一生参学事毕也。由此如来以三业加
持。当共一心。是口加持。被精进铠。是身加持。发坚
固意。即意加持。此是诫勉。向下许说。】
「如来今欲显发宣示(至)诸佛威猛大势之力。」
【今欲显发四字。是如来许说本门大事因缘。后乃
一一宣明指示。其文不出寿量品诸佛智慧。即如
来寿量。诸佛与如来。俱是通称。智慧与寿量。元无
异理。则知今欲宣示者。即寿量也。诸佛智慧。乃寿
量总相。下自在神通等三力。皆寿量别相。言诸佛
自在神力者。即后文云。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告
汝等。此正应宣示二字。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
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巳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
阿僧祇。如此长远寿量。岂非自在力耶。又云。自是
巳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馀处百
千万亿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岂非神通力耶。又云。
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入于涅槃。以种种方便。
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岂非师子奋迅力
卷七 第 762a 页 X32-0762.png
耶。又云。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便谓如
来难可得见。众生闻如是语。生难遭想。渴仰于佛。
便种善根。岂非威猛大势力耶。故知今欲显发。皆
此等力。如此则三种力。俱有归属。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精进一心我欲说此事(至)汝等一心听。」
【当精进一心。颂被精进铠。是诫慎之词。我欲说此
事。颂诸佛智慧。言今欲宣示本门大事。若有疑悔。
则不能悟入此境。佛智叵思议。颂自在神通。况诸
佛所有自在神通。本不可思议。然汝今腾疑启请。
便知有本门大事可證。故出于二乘信力之上。住
于菩萨忍善之中。堪当此法。故我今安慰于汝。慎
勿怀疑生惧也。佛无不实语两句。颂师子奋迅。谓
我所说法。如师子奋迅。捉象捉兔。皆用全力。说大
说小。皆实不妄也。所得第一法两句。颂威猛大势
之力。谓如来威猛大势。最为第一。岂是思议分别
所能知者。我故教汝当精进一心。勿得有疑惧也。
如是今当说两句。是许说。如是二字。指上三种神
力。今当说者。正说如来寿量。明诸佛智慧。故令一
心听受。
△二正说。分三。一正开近显远。又分二。一
略开明动执生疑。又二。一略陈开显。又二。一长行。
又二。一双答。】
「尔时世尊说此偈巳(至)调伏其心令发道意。」
【此去尽寿量品。正开近显远。阿逸多是疑问之机。
来难可得见。众生闻如是语。生难遭想。渴仰于佛。
便种善根。岂非威猛大势力耶。故知今欲显发。皆
此等力。如此则三种力。俱有归属。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精进一心我欲说此事(至)汝等一心听。」
【当精进一心。颂被精进铠。是诫慎之词。我欲说此
事。颂诸佛智慧。言今欲宣示本门大事。若有疑悔。
则不能悟入此境。佛智叵思议。颂自在神通。况诸
佛所有自在神通。本不可思议。然汝今腾疑启请。
便知有本门大事可證。故出于二乘信力之上。住
于菩萨忍善之中。堪当此法。故我今安慰于汝。慎
勿怀疑生惧也。佛无不实语两句。颂师子奋迅。谓
我所说法。如师子奋迅。捉象捉兔。皆用全力。说大
说小。皆实不妄也。所得第一法两句。颂威猛大势
之力。谓如来威猛大势。最为第一。岂是思议分别
所能知者。我故教汝当精进一心。勿得有疑惧也。
如是今当说两句。是许说。如是二字。指上三种神
力。今当说者。正说如来寿量。明诸佛智慧。故令一
心听受。
△二正说。分三。一正开近显远。又分二。一
略开明动执生疑。又二。一略陈开显。又二。一长行。
又二。一双答。】
「尔时世尊说此偈巳(至)调伏其心令发道意。」
【此去尽寿量品。正开近显远。阿逸多是疑问之机。
卷七 第 762b 页 X32-0762.png
下举地涌之众。乃今会所不识者。向问是谁所化。
今答是我。问从谁发心。答是我调伏。令发道意。】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
【向问从何所来。今答云此界虚空中住。此界者。是
不离当处也。虚空者。即第一义空也。
△二双释。】
「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
【此释明所答之义。天台云。师知弟子修智断二德。
于诸经分别。是修智。正忆念。是修断。正答前称扬
何佛法受持行谁经修习何佛道。谓此众大小乘
诸经悉皆通达。以正忆念。修习佛道也。】
「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至)勤行精进未曾休息。」
【此申明住下界之义。谓汝问常游诸国未见是众
者。由其不乐在众。而乐静处也。】
「亦不依止人天而住(至)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汝问不识一人者。由不依止人天而住也。知音云。
良以此众精进。弥勒懈怠。此众读诵通利。弥勒弃
舍习诵。此众不依人天。弥勒常游族姓。一一背驰。
安得而识之哉。此段总答以何因缘集一句。由此
大众常乐深智。以至一心求成佛道。是此因缘而
来集也。
△二偈颂。分二。一颂双答。】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阿逸汝当知是诸大菩萨(至)其心无所畏。」
【前问处节节言谁。此答处历历言我。方见问答有
据也。阿逸下。颂答所习之道。所事之师。舍大众愦
今答是我。问从谁发心。答是我调伏。令发道意。】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
【向问从何所来。今答云此界虚空中住。此界者。是
不离当处也。虚空者。即第一义空也。
△二双释。】
「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
【此释明所答之义。天台云。师知弟子修智断二德。
于诸经分别。是修智。正忆念。是修断。正答前称扬
何佛法受持行谁经修习何佛道。谓此众大小乘
诸经悉皆通达。以正忆念。修习佛道也。】
「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至)勤行精进未曾休息。」
【此申明住下界之义。谓汝问常游诸国未见是众
者。由其不乐在众。而乐静处也。】
「亦不依止人天而住(至)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汝问不识一人者。由不依止人天而住也。知音云。
良以此众精进。弥勒懈怠。此众读诵通利。弥勒弃
舍习诵。此众不依人天。弥勒常游族姓。一一背驰。
安得而识之哉。此段总答以何因缘集一句。由此
大众常乐深智。以至一心求成佛道。是此因缘而
来集也。
△二偈颂。分二。一颂双答。】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阿逸汝当知是诸大菩萨(至)其心无所畏。」
【前问处节节言谁。此答处历历言我。方见问答有
据也。阿逸下。颂答所习之道。所事之师。舍大众愦
卷七 第 762c 页 X32-0762.png
闹。即是不亲近国王大臣及沙弥等。不乐多所说。
即不近外道婆罗门等。如是诸子。虽乐寂静似乎
小乘。而又精进修习佛道。昼夜不怠。为求下三句。
颂所住之处。志念下四句。颂上求下化。一一与长
行前后互知。愦(音脍)。闹(铙去声)。
△二颂双释。】
「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至)教化是等众。」
【此即为下节张本。知音谓。长行云我于娑婆成菩
提。况娑婆一大千量。佛以遍法界身。化地涌众。似
无可碍。故颂以伽耶等言。据迹之人。但见伽耶一
会。岂能化其多众。今言是我教化发心。以至当来
成佛。实所难信。此弥勒等有父少子老之疑也。我
从久远来两句。为后说寿量伏案。既云伽耶得道
教化。而又言久远教化。使人知此久众即是新化。
则弥勒等。益难信也。非谈法身寿量。人恶乎能知。
△二因疑更请。分二。一长行。又二。一疑。】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至)三藐三菩提。」
【此执迹而疑本。以为显本之肇端也。少时间。举世
尊于现生成道未久。其所化如是之多。而且人人
福慧具足。由此生疑不信。故作念请决也。
△二请。
分三。一法说。又二。一执近生远疑。】
「即白佛言世尊(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伽耶。此云山城。去菩提场二十里。城甚险固。城西
南五六里。至伽耶山。溪谷杳冥。峰峦危险。印度国
俗称灵山。四十年者。说法颂云。阿含十二方等八。
即不近外道婆罗门等。如是诸子。虽乐寂静似乎
小乘。而又精进修习佛道。昼夜不怠。为求下三句。
颂所住之处。志念下四句。颂上求下化。一一与长
行前后互知。愦(音脍)。闹(铙去声)。
△二颂双释。】
「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至)教化是等众。」
【此即为下节张本。知音谓。长行云我于娑婆成菩
提。况娑婆一大千量。佛以遍法界身。化地涌众。似
无可碍。故颂以伽耶等言。据迹之人。但见伽耶一
会。岂能化其多众。今言是我教化发心。以至当来
成佛。实所难信。此弥勒等有父少子老之疑也。我
从久远来两句。为后说寿量伏案。既云伽耶得道
教化。而又言久远教化。使人知此久众即是新化。
则弥勒等。益难信也。非谈法身寿量。人恶乎能知。
△二因疑更请。分二。一长行。又二。一疑。】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至)三藐三菩提。」
【此执迹而疑本。以为显本之肇端也。少时间。举世
尊于现生成道未久。其所化如是之多。而且人人
福慧具足。由此生疑不信。故作念请决也。
△二请。
分三。一法说。又二。一执近生远疑。】
「即白佛言世尊(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伽耶。此云山城。去菩提场二十里。城甚险固。城西
南五六里。至伽耶山。溪谷杳冥。峰峦危险。印度国
俗称灵山。四十年者。说法颂云。阿含十二方等八。
卷七 第 763a 页 X32-0763.png
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在般若后说。故云四十馀
年。直指云。此出疑情有三。一滞于化迹。而晦三世
平等。二滞于一会化机。而晦于恒沙性具。三滞于
有修有證。而晦无修證理。故疑词。先举为太子时。
二居伽耶不远。三明成道不久。此皆众所共知。云
何少时作此大事。次下返释云。莫非是佛势力。是
佛功德。乃能如是耶。此独疑于佛。
△二执远生近
疑。】
「世尊此大菩萨众(至)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
【弥勒既不知其人。而又言久植善根者。则亦见其
所疑所请也。据本文。即因闻佛叹住处德业甚深
莫测。故此疑也。
△二譬说。分二。一开譬。】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难信(至)生育我等是事难信。」
【此因事迹相反。故举返喻徵究。以便显本也。直指
云。譬如有人。喻佛。色美发黑。喻迹门应身。年二十
五。喻太子出家得道。仅四十馀年。所谓于少时间。
此以近迹疑远。指百岁人为子。喻地涌菩萨。皆久
修德业。终非今日新成之佛所化。百岁人指年少
为父。喻诸菩萨诣空礼赞。是以远本疑近也。况父
子之义。本自相当。而父子之年。何独相反。故曰是
事难信。但此中执定迹门化身为主。而疑本门大
用非伴。初则以迹疑本。不期因本破迹。此皆是善
巧方便之问也。惟此主伴相返。以为正意。其馀不
必谬配。
△二合譬。】
年。直指云。此出疑情有三。一滞于化迹。而晦三世
平等。二滞于一会化机。而晦于恒沙性具。三滞于
有修有證。而晦无修證理。故疑词。先举为太子时。
二居伽耶不远。三明成道不久。此皆众所共知。云
何少时作此大事。次下返释云。莫非是佛势力。是
佛功德。乃能如是耶。此独疑于佛。
△二执远生近
疑。】
「世尊此大菩萨众(至)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
【弥勒既不知其人。而又言久植善根者。则亦见其
所疑所请也。据本文。即因闻佛叹住处德业甚深
莫测。故此疑也。
△二譬说。分二。一开譬。】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难信(至)生育我等是事难信。」
【此因事迹相反。故举返喻徵究。以便显本也。直指
云。譬如有人。喻佛。色美发黑。喻迹门应身。年二十
五。喻太子出家得道。仅四十馀年。所谓于少时间。
此以近迹疑远。指百岁人为子。喻地涌菩萨。皆久
修德业。终非今日新成之佛所化。百岁人指年少
为父。喻诸菩萨诣空礼赞。是以远本疑近也。况父
子之义。本自相当。而父子之年。何独相反。故曰是
事难信。但此中执定迹门化身为主。而疑本门大
用非伴。初则以迹疑本。不期因本破迹。此皆是善
巧方便之问也。惟此主伴相返。以为正意。其馀不
必谬配。
△二合譬。】
卷七 第 763b 页 X32-0763.png
「佛亦如是得道巳来(至)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举法合喻。标显本之致也。直指云。佛亦下三句。
合色美至年二十五。而此大众下。合百岁人是子。
此中不出十度。无量劫为佛道即智度。勤行精进
即进度。善入出住即禅度。无量三昧即慧度。得大
神通即愿度。久修梵行即戒度。修诸善法即施度。
巧问答即方便度。人中宝即力度。甚为希有即忍
度。以忍居后。合住柔和忍地。今日世尊下。合百岁
人指年少为父。天台云。九次第定是善入。师子奋
迅三昧是善出。超越三昧是善住。此藏通意也。从
初地至十地。名善入。十地入重玄门。再修凡夫事。
名善出。妙觉遍满。名善住。别教意也。毕法性三昧
名善入。首楞严三昧。名善出。王三昧名善住。圆教
意也。
△三请答。】
「世尊得佛未久(至)佛所知者皆悉通达。」
【世尊下两句。是实所难信语。我等下三句。是意知
如来发言有准。谓我故知如来欲彰远本。是随宜
说。化地涌众。皆不妄说。知无不达。是不谬说。此唯
我弥勒辈。独所知也。若末学初机。须要如来宣明
乃可。】
「然诸新发意菩萨(至)闻此事巳亦不生疑。」
【天台云。今所请者。正为未来及今新发意者。由行
浅信轻。喜生诽谤。谤则堕苦。不退者虽能信而不
谤。不能增道。若为分别。令谤者则生信。信者则增
卷七 第 763c 页 X32-0763.png
道矣。
[△@△]我等虽复信。总为新发意者闻语生疑。弥
勒自巳明明说出。则知弥勒之疑。原与智积文殊
无异。反覆辨难。无非欲后学决疑坚信。以成无上
菩提也。知音问。喻中有少父指老子。老子指少父。
法中但合少指老。不合老亦指少何也。答。究文应
有。或译人忽略。然义直重父少子老一边。故不合
老指少也。问。经文何处见老认少为父。答。前初涌
出时。礼赞三世十方讫。然后独问讯释迦。是老认
少处。
△二偈颂。分二。一颂法说。】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出家近伽耶坐于菩提树尔来尚未久。」
【此颂执近迹。谓见出家成道。人所共知。其实未久。】
「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量(至)云何而可信。」
【此颂疑远本。谓众不可纪。复是久修。其神通三昧。
超过一切。皆宿学也。以莲华在水一句。上喻不染
世法。下喻从地涌出。如此者。皆循循恭谨于如来
前。则有似为如来所化。论其事实悬远。观其情又
逼真。此实所难信者也。】
「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愿为除众疑如实分别说。」
【此颂结请答。谓世尊成道若久。此不足疑。所化之
众浅少。亦不足疑。今以少近之时。化此难思之众。
不唯本来障深慧浅者为疑。即今现受化者。亦未
免不疑也。如此之事。若非如来宣示显发。则返增
其累。
△二颂喻说。】
[△@△]我等虽复信。总为新发意者闻语生疑。弥
勒自巳明明说出。则知弥勒之疑。原与智积文殊
无异。反覆辨难。无非欲后学决疑坚信。以成无上
菩提也。知音问。喻中有少父指老子。老子指少父。
法中但合少指老。不合老亦指少何也。答。究文应
有。或译人忽略。然义直重父少子老一边。故不合
老指少也。问。经文何处见老认少为父。答。前初涌
出时。礼赞三世十方讫。然后独问讯释迦。是老认
少处。
△二偈颂。分二。一颂法说。】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出家近伽耶坐于菩提树尔来尚未久。」
【此颂执近迹。谓见出家成道。人所共知。其实未久。】
「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量(至)云何而可信。」
【此颂疑远本。谓众不可纪。复是久修。其神通三昧。
超过一切。皆宿学也。以莲华在水一句。上喻不染
世法。下喻从地涌出。如此者。皆循循恭谨于如来
前。则有似为如来所化。论其事实悬远。观其情又
逼真。此实所难信者也。】
「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愿为除众疑如实分别说。」
【此颂结请答。谓世尊成道若久。此不足疑。所化之
众浅少。亦不足疑。今以少近之时。化此难思之众。
不唯本来障深慧浅者为疑。即今现受化者。亦未
免不疑也。如此之事。若非如来宣示显发。则返增
其累。
△二颂喻说。】
卷七 第 764a 页 X32-0764.png
「譬如少壮人年始二十五(至)举世所不信。」
【喻意一如前释。但长文于父言色美发黑。颂中于
子言发白面皱。乃前后互现也。皱(音绉)。】
「世尊亦如是得道来甚近(至)于下空中住。」
【弥勒既谓不识一人。又焉知彼志固无怯。远劫行
道。以至忍辱心决定。十方佛所赞耶。其所谓不识。
正是识之极矣。但欲为新发意及未来实不识者。
令其證到弥勒不识之境。】
「我等从佛闻于此事无疑(至)而住不退地。」
【如来垂教之心固切。而菩萨辅化之诚亦慇。弥勒
之请词。步步迫切者。非谓佛不微细垂慈。只要行
人信根坚固。洗除心垢。渐入佳境。稍著疑情。便堕
恶道。其悲悯深怀。慈济苦心。真与佛等矣。略开明
动执生疑巳竟。】
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