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第 252a 页


*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圣宋御制附

「太平兴国三年。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
大明广孝皇帝。御制新译三藏圣教序。赐天竺三藏
法师天息灾。其词曰。

大矣我我佛之教也。化导群迷阐扬宗性。广博宏
辨。英彦莫能究其旨。精微妙说。庸愚岂可度其源。
义理幽玄真空莫测。包括万象譬喻无垠。总法网
之纪纲。演无际之正教。拔四生之苦海。译三藏之
秘言。天地变化乎阴阳。日月盈亏乎寒暑。大则说
诸善恶。细则比于河沙。含识万端弗可尽述。若窥
像法如影随形。离六情以长存。历千劫而可久。须
弥内藏于芥子。如来坥荡于无边。达磨西来传法
东土。宣扬妙理顺从指归。彼岸菩提爱河生灭。用
行于五浊恶趣。极溺于三业途中。经垂世之无穷。
道无私而永泰。雪山贝叶若银台之耀目。岁月烟
萝起香界之自远。巍巍罕测。杳杳难名。所以道资
十圣。德被三贤。至道启于乾元。众妙生乎太易。综
繁形类。窍凿昏冥。绝彼是非。开兹蒙昧。有西域法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第 252b 页 X75-0252.png
师天息灾等。常持四忍。早悟三空。翻贝叶之真诠。
续人天之圣教。芳猷重启。偶运昌时。润五声于文
章。畅四始于风律。堂堂容止。穆穆耀华。旷劫而昏
蛰重明。玄门昭显。轨范而宏光妙法。净界腾音。利
益有情。俱登觉岸。无所障碍。救诸疲羸。冥昧慈悲
汗漫物表。柔伏贪很启迪昏愚。演小乘则声闻合
其仪。论大乘则正觉立其性。含灵悟而蒙福。藏教
阙而重兴。幻化迷途。火宅深喻。虽设其教。不知者
多。善念生而福量潜臻。恶业兴而胜缘皆坠。调御
四众。积行十方。澍华雨于金轮。护恒河于玉阙。有
顶之风不可坏。无际之水不能漂。澄寂湛然圆明
清洁之智慧。性空无染实相解脱之因缘。可以离
烦恼于心田。可以得清凉于宇宙。 朕惭非博学。
释典微闲。岂堪叙文以示来者。如腐萤爝火不足
比于皎日。将微蠡量海岂能穷尽于深渊者哉。

咸平二年。真宗膺符稽古成功逊德文明武定章圣
元孝皇帝。御制继圣教序。赐天竺三藏朝散大夫试
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辞曰。

高明肇分。三辰方乃序其始。厚载初定。万汇于以
发乎端。清浊之体既彰。善恶之源是显。然后以文
物立其教。以正典化其俗。利益之功同归于理。于
是乎像法来于西国。真谛流于中夏。洞贯千古。真
实之理无以穷。囊括九围。玄妙之门莫能究。言乎
妄想则五蕴皆空。现乃真容则一毫圆满广大之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第 252c 页 X75-0252.png
教。岂能绝述者哉。伏睹
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法性周圆。仁慈普布。化
蛮貊则万邦辐凑。跻蒸民于仁寿之乡。崇教法则
四海云从。惠苍生于富庶之域。见尊经之浩汗。设
方便以救沈沦。知法界之恢宏。行精进而摄懈怠。
乃择其䆳宇。校彼真文。命天竺之高僧译贝多之
佛语。象管翻成于金字。珠编复置于琅函。龙宫之
圣藻惟新。鹫岭之苾刍仰叹。繇是三乘共贯。四谛
同圆。尽苦空真正之言。愿秘密研精之义。赞相相
乎实相。论空空乎尽空。华严之理合轨辙。金仙之
教同规矩。 朕缵嗣丕搆。恭临宝图。常翼翼以抚
兆民。每兢兢而守
先训。以至释典犹未精详。源其幽深曷能探测。有
译经西域僧法贤。奏章恳切。致意专勤。以
先皇帝大阐真风高传佛日。兴前王之坠典。振觉
路之颓纲。欲旌天造之功。庸用广圣文之述作。请
予制序继圣教焉。自
圣考上仙。追号罔息。政事之外何暇经心。今巳𧝓
除思臻微奥。虽幼承
慈训。柰夙乏通才。焉穷乎法海之津涯。莫造乎空
门阃域。略敷大意以徇舆情。蹄涔(音岑)不足拟浴日
之波。尺箠岂能量昊天之影。聊述短序以纪
圣功者焉。

景祐三年。仁宗体大法道极功至德神文圣武睿明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第 253a 页 X75-0253.png
哲孝皇帝。御制天圣广灯录序。赐护国将军节度使
驸马都尉李遵勖。辞曰。

惟大雄之阐教也。以清净为宗。慈悲救世。解烦恼
之苦缚。启方便之化门。安住雪山。始阶于西域。飞
行汉殿。遂通于东旦。彼土得道何可胜言。此方承
流于是乎在。虽阴魔时有以侮伐。或示神通。而帝
释常加于护持。无亏实相。自法眼授记。鞠多即心。
佛衣不传。逮六祖而顿悟。牛头析派。续千灯而罔
穷。繇斯慧炬益繁。法云滋阴。旁行梵学。转译华音。
扣寂禅关。指迷觉路。了达者至乎离念。超登者于
以忘筌。为无所不通之明。处不可思议之首。历代
圣帝明王旦有为之信向者矣。
我太祖之乘箓也。正法延乎住世。
我太宗之握纪也。妙供满于诸天。
真宗皇帝密契菩提之心。深研善逝之旨。能仁之
化一雨普沾。外护之心二缨喜舍。 朕嗣景祚。子
育群黎。将以欧富寿之民。居常奉调御之本。丕胄
基搆。虽祇席于
萝图导引津梁。每钦惟于竺[(畾/(冗-几+互))*毛]。兹乃遵前王之道
也。其可忽诸。天圣广灯录者。护国将军节度使驸
马都尉李遵勖之所编次也。遵勖承荣外馆。受律
斋坛。靡恃贵而骄矜。颇澡心于夷旷。竭积顺之素
志。趋求福之本因。洒六根之情尘。别三乘之归趣。
迹其祖录。广彼宗风。采开士之迅机。集丛林之雅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第 253b 页 X75-0253.png
对。粗裨于理。咸属之篇。尝贡绀编来闻扆座。且有
勤请求锡序文。 朕既嘉乃诚重违其意。载念薄
伽之旨。谅有庇于生灵。近戚之家又不婴于我慢。
良可嘉尚。因赐之题。岂徒然哉。亦王者溥济万物
之源也。其录三十卷。时景祐三年四月日赐序。

建中靖国元年。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
宪慈显孝皇帝。建中靖国续灯录序。赐东部法云禅
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惟白。词曰。

昔释迦如来之出世也。受然灯之记。生净饭之家。
分手指乎天地。而真机巳露。游门观于老死。而幻
缘顿寂。及乎唱道鸡园。腾芳鹫岭。无边刹境遂现
于一毫之端。大千经卷毕出于微尘之表。西被竺
土。东流震旦。编叶而书则一时圣教虽传于庆喜。
拈华而笑则正法眼藏独付于饮光。自达磨西来
实为初祖。其传二三四五而至于曹溪。于是双林
之道逾光。一滴之流寝广。自南岳青原而下分为
五宗。各擅门风。应机酬对。虽建立不同而会归则
一。莫不箭锋相拄鞭影齐施。接物利生启悟多矣。
源派广迤。枝叶扶疏。而云门临济二宗遂独盛于
 天下。 朕膺天宝命。绍国大统。恭惟艺祖辟度
门于绵宇。
太宗阐秘义于敷天。
章圣传灯于景德。
永昭广灯于天圣。皆宏畅真风协助神化。以成无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第 253c 页 X75-0253.png
为之治者也。于皇
神考尤向空宗。元丰三年诏于大相国寺创二禅。
辟慧林于东序。建智海于西庑。壬戍之岁以越国
大长公主及集庆军节度观察留后驸马都尉张
敦礼之请。后建法云禅寺于国之南。于是祖席光
辉丛林鼎盛。天下袭方袍慕禅悦者云集于上都
矣。今敦礼以其寺住持僧佛国禅师惟白。探最上
乘。了第一义。屡入中禁。三登高座。宣扬妙旨。良惬
至怀。昔能仁说法华经。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
万八千世界。而弥勒发问。文殊决疑。以谓日月灯
明佛本光瑞如此。持是经者妙光法师。得其證者
普明如来。今续灯之名。盖灯灯相续。光光相入。义
有在于是矣。噫。圆澄觉海本含裹于十方。生灭空
沤遂沉沦于三有。因明立所。由尘发知。织妄相仍
转入诸趣。良可悲也。若回光内照。发真归元。则是
录也。直指性宗单传心印。可得于眉睫。可荐于言
前。举手而擎妙喜之世界。弹指而现庄严之楼阁。
神通妙用真不可得而思议也。嘉于有众缔此胜
缘。俱离迷津。偕之觉路。斯 朕之志巳。建中靖国
元年八月十五日赐序。」

【论曰。古称至治之君不世出。然我
宋至治。圣君何其盛欤。昔熙丰间。议者以谓我
宋累圣规模绝胜汉唐之君远甚。以今观之。信
哉斯言也。恭惟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第 254a 页 X75-0254.png
四圣御制序。发挥圣藻。宏阐宗乘。足见 天纵
妙悟得道之深。而崇尚之体无过与不及。凡历
古以来盛帝显王。得佛法味于此尽善尽美矣。
其可深秘法藏而不使之广传。同日月光明开
悟含识哉。是用著之终篇。仰师论语尧曰之意
焉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