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德山传¶ 第 534c 页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明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杂科篇
*** 明 德山传
德山。宁波人。少航海。为捕者所诬。以盗系狱者十七
年。得白遂为僧。遇天眼师授法。颇有得。为云水游。至
毗陵城南龙舌尖止焉。日以饭僧修福为事。孳孳无
倦。自綀甚苦。日惟一餐。唯食糠籺。冬夏。唯服狱中衣。
破则补缀。不更易也。然精神焕发。机锋敏捷。唐中丞
顺之重之。交契甚密。每云。滚汤锅里捞明月。百尺竿
头打筋斗。唐称叹之。尝范铜为佛。送普陀山。又于山
造无梁殿。未成而化去。弟子龛葬于寺中。因貌奇古。
人呼为喇麻僧云。
*** 大安传
大安。襄阳郝氏子也。幼礼古宗禅伯。祝发于梅林。古
宗知其具宿智。遣之就古岩参学。二古同出天奇之
门。而岩为上首。居终南山。龙象景附。师至。一语投机。
辄授衣钵。禅栖庐岳三十年。楚人严事之。新都汪公
伯玉。尝从师质疑。多有开发。尝谓。闻大安和尚所云
见性。冥合孔子所谓体仁。非惟世儒未之或知。虽大
安。亦不自知也。盖师尝与汪。论见性也。某年五月胐
明 德山传¶ 第 535a 页 X77-0535.png
示寂。先是。预示诸弟子以行期。若等无以衰麻。哭泣
为丧。毋背吾家法。诸弟子问故。则以一偈示之。既及
期。沐浴端坐。诸弟子请遗令。则又以一偈示之。距生
丁卯。行年七十有三。弟子就故庐傍筑浮屠。以藏舍
利。
*** 大阐禅师传
大阐者。东和名家子。明达物理。早悟空花。依玉溪和
尚祝发。力究出世之道。禅林讲席。靡弗参叩。无所入。
遂创庵于岩头。楗关十年。于指胸点额之际。忽然摸
著。快痒不可言。直造和之天界㞧中和尚处。求决择。
相见一笑而巳。于是。朝参夕见。机缘有契。弦筈相含。
既蒙印记。挈杖出闽关。履淅过淮。多逢哲匠。至金台。
憩大宝禅寺。道风翕然。司礼黄高二公。闻师名。袖香
见之。言机期合。恨参承之晚。欲闻于 上。师固辞乃
巳。自是问谒者。踵接户外。师随缘开示。务使人人发
心欢喜而去。则吾说为不徒日。复一日。颇觉烦挠。一
日偶阅归去来词。怃然曰。陶渊明。不以五斗米折腰。
弃官而去。沙门释子。反以一钵饭。系足息影。地蒲团
大一块耳。得青山几何以成化。戊戌八月。飘然南还。
次年。寓金陵报恩。寄书谢二司礼。司礼叹之而巳。后
邵郡清信士。创寺延师。居之二十馀年。清远之风。从
化者众。于辛酉春二月十七日。敛衣而化。其徒净渊。
集其机缘语句。为上下卷梓行。师喜作山居诗。唱道
鸣怀。悠然可诵。过金山有句。月现潜龙影。云笼老鹤
为丧。毋背吾家法。诸弟子问故。则以一偈示之。既及
期。沐浴端坐。诸弟子请遗令。则又以一偈示之。距生
丁卯。行年七十有三。弟子就故庐傍筑浮屠。以藏舍
利。
*** 大阐禅师传
大阐者。东和名家子。明达物理。早悟空花。依玉溪和
尚祝发。力究出世之道。禅林讲席。靡弗参叩。无所入。
遂创庵于岩头。楗关十年。于指胸点额之际。忽然摸
著。快痒不可言。直造和之天界㞧中和尚处。求决择。
相见一笑而巳。于是。朝参夕见。机缘有契。弦筈相含。
既蒙印记。挈杖出闽关。履淅过淮。多逢哲匠。至金台。
憩大宝禅寺。道风翕然。司礼黄高二公。闻师名。袖香
见之。言机期合。恨参承之晚。欲闻于 上。师固辞乃
巳。自是问谒者。踵接户外。师随缘开示。务使人人发
心欢喜而去。则吾说为不徒日。复一日。颇觉烦挠。一
日偶阅归去来词。怃然曰。陶渊明。不以五斗米折腰。
弃官而去。沙门释子。反以一钵饭。系足息影。地蒲团
大一块耳。得青山几何以成化。戊戌八月。飘然南还。
次年。寓金陵报恩。寄书谢二司礼。司礼叹之而巳。后
邵郡清信士。创寺延师。居之二十馀年。清远之风。从
化者众。于辛酉春二月十七日。敛衣而化。其徒净渊。
集其机缘语句。为上下卷梓行。师喜作山居诗。唱道
鸣怀。悠然可诵。过金山有句。月现潜龙影。云笼老鹤
明 德山传¶ 第 535b 页 X77-0535.png
声。尤见禅意云。
*** 宗道者传
宗道者。观城人。人以悟空呼之。土木形骸。不识一字。
仅能口诵金刚心经。而淳谨敦信。其中莫能测也。事
铁佛元明上人为弟子。供薪水之役。惟诵金刚心经。
琅琅不辍。二十六七。别元明游方。遍历晋宋荆楚关
陜河洛之间。寻师择友。汲汲如渴。中止考城。一住十
年。正德辛未。有流寇之变。南北骚然。道者还里。居圆
觉寺。既而寓依城北马氏。又徙张太常南园。不住则
巳。住必十馀年。始行人敬之如佛。在张园时。年巳一
百有八岁矣。其健旺异尝。望之如古松怪石。行止不
携杖。耳目聪明如少壮人。初騃钝。后颇谙事了了。居
恒无所为。唯冥然兀坐而巳。有叩以所养者。无一言
相證。但道不知有人欲事。或讥之曰。此渴睡僧何足
重。北山野史解嘲曰。冥然兀坐。不知人欲。此外更有
何法门也。后不知所终。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煖气。信是死汉机轴。若遇明
眼。定遭摈出烧庵。大都道在用处。用处在死处。今
之学道者。曾不求死。何处有活。必至自诳自误。若
遇明眼。又不知作何遣发。然则死汉。亦大费一番
工夫。但心光不发。受人简点。须是婆儿始能勘验
尔。我抹杀他不得。
*** 了然关主传
能弘。号了然关主。以生平多病。所至辄掩关。故得是
*** 宗道者传
宗道者。观城人。人以悟空呼之。土木形骸。不识一字。
仅能口诵金刚心经。而淳谨敦信。其中莫能测也。事
铁佛元明上人为弟子。供薪水之役。惟诵金刚心经。
琅琅不辍。二十六七。别元明游方。遍历晋宋荆楚关
陜河洛之间。寻师择友。汲汲如渴。中止考城。一住十
年。正德辛未。有流寇之变。南北骚然。道者还里。居圆
觉寺。既而寓依城北马氏。又徙张太常南园。不住则
巳。住必十馀年。始行人敬之如佛。在张园时。年巳一
百有八岁矣。其健旺异尝。望之如古松怪石。行止不
携杖。耳目聪明如少壮人。初騃钝。后颇谙事了了。居
恒无所为。唯冥然兀坐而巳。有叩以所养者。无一言
相證。但道不知有人欲事。或讥之曰。此渴睡僧何足
重。北山野史解嘲曰。冥然兀坐。不知人欲。此外更有
何法门也。后不知所终。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煖气。信是死汉机轴。若遇明
眼。定遭摈出烧庵。大都道在用处。用处在死处。今
之学道者。曾不求死。何处有活。必至自诳自误。若
遇明眼。又不知作何遣发。然则死汉。亦大费一番
工夫。但心光不发。受人简点。须是婆儿始能勘验
尔。我抹杀他不得。
*** 了然关主传
能弘。号了然关主。以生平多病。所至辄掩关。故得是
明 德山传¶ 第 535c 页 X77-0535.png
称。实密藏开公之落发师也。师雅与紫柏尊者善。开
公以师。故得事紫柏尊者。万历癸未。师掩关东塔。紫
柏时栖止焉。相与体究向上事。开发良久。无何紫柏
北行。师命开公追随焉。嘱曰。善事此翁。倘得㘞地一
声幸相闻。以为吾门庆。会楞严新复迎。师关于东静
室。紫柏故居也。师体貌清羸。神气和粹。最喜诱接人。
少年研精教义。久之弃去。参云谷和尚。看无字话。间
有发明。而不自肯。然从此教义益彻。每拈经论旨趣
示人。直截明快。闻者无不击节。其后理会德山托钵
因缘。紫柏示以偈曰。托钵因缘不甚难。耳边密启即
幽关。师疑益甚。至是开公禁足台山龙翻石。一夕梦
五齿落掌上。血迹宛然。阅数日得师书。备相诲切中。
及前话通所得。且请紫柏印诀。开公以师所见头过
尾不过。不相肯也。报书既达。师遂迁化。开公闻讣于
东昌。时紫柏结夏灵岩。梦双幢一倒于南。一倒于北。
次日开公至。以师讣及台山无边老宿之讣告。师之
化也。合掌呼达观师垂光摄我。至于二四。无边亦然。
一念感通。万里不隔。水月交光。针石相引。宁为异哉。
师。姓某氏。嘉兴王店人。生嘉靖癸卯。化万历戊子。世
寿四十六。僧腊三十。晚蒙 圣母千佛袈裟之赐。开
公奉灵骨。塔楞严方丈后。
*** 逆川禅师传(附慧心)
智顺。字逆川。永嘉陈氏子。其母奉佛甚谨。梦一僧佩
圆光。如满月形。溯江流而上。谓吾当为尔子。寤而有
公以师。故得事紫柏尊者。万历癸未。师掩关东塔。紫
柏时栖止焉。相与体究向上事。开发良久。无何紫柏
北行。师命开公追随焉。嘱曰。善事此翁。倘得㘞地一
声幸相闻。以为吾门庆。会楞严新复迎。师关于东静
室。紫柏故居也。师体貌清羸。神气和粹。最喜诱接人。
少年研精教义。久之弃去。参云谷和尚。看无字话。间
有发明。而不自肯。然从此教义益彻。每拈经论旨趣
示人。直截明快。闻者无不击节。其后理会德山托钵
因缘。紫柏示以偈曰。托钵因缘不甚难。耳边密启即
幽关。师疑益甚。至是开公禁足台山龙翻石。一夕梦
五齿落掌上。血迹宛然。阅数日得师书。备相诲切中。
及前话通所得。且请紫柏印诀。开公以师所见头过
尾不过。不相肯也。报书既达。师遂迁化。开公闻讣于
东昌。时紫柏结夏灵岩。梦双幢一倒于南。一倒于北。
次日开公至。以师讣及台山无边老宿之讣告。师之
化也。合掌呼达观师垂光摄我。至于二四。无边亦然。
一念感通。万里不隔。水月交光。针石相引。宁为异哉。
师。姓某氏。嘉兴王店人。生嘉靖癸卯。化万历戊子。世
寿四十六。僧腊三十。晚蒙 圣母千佛袈裟之赐。开
公奉灵骨。塔楞严方丈后。
*** 逆川禅师传(附慧心)
智顺。字逆川。永嘉陈氏子。其母奉佛甚谨。梦一僧佩
圆光。如满月形。溯江流而上。谓吾当为尔子。寤而有
明 德山传¶ 第 536a 页 X77-0536.png
娠。既生。美质夙成。自少不喜畜发。随长随剪。父母了
其宿因。听出家。受具戒于天宁院。诵法华经。与按句
以讲。深得经旨。既而曰。学尚多闻。焉了生死。遂更衣
入禅。走闽之天宝山。参铁关枢公。欲依公而住。公叱
曰。丈夫于世。不于大丛林。与人相颉颃。局此蠡壳中
耶。拂袖而入。师下旦过寮。潸然而泣。公闻之欢曰。吾
知其为法器。姑相试耳。乃延入僧堂中。师壁立万仞。
无所回挠。虽昼夜明暗。亦不能辩。踰月。因如厕旋睹
中园瓠瓜。触发妙机。四体轻清。知新浴出室。一一毛
孔。皆出光明。目前大地。倏尔平沉。喜幸之极。亟上方
丈求證。适公入府城。师不往见。水滨林下。放旷自如。
巳而历抵诸师。皆不合。又谒千岩长禅师。见其所应
酬者。皆涉理路。飘然东归。然指作发愿文。必欲见道。
乃巳复自念。非公不足依。荐走闽中见焉。值公出游。
遥见师喜曰。吾子今来也。勉师弃前解务寔参。厉精
五月而大悟。公始与印可。令掌藏室。寻命分座说法。
及公去世。师嗣主院事。师握祖佛心印。既巳升座说
法度人。而往往出馀力。庄严塔庙。使人为远罪迁善
之归。浙福二地。师所兴建大道场。凡十馀处。其馀葺
宗补旧。盖不可枚举。师有才。为一事则挥金如土。竟
不知其所从来。其为温城净光塔也。方参政初尝戍
其地。欲赋民钱葺之。命师莅其事。师曰。民力凋弊。火
𦦨炎炎。而复加薪。吾安忍为之。必欲见用。官中勿扰
吾事。若无所闻之可也。方诺之。师乃定计城中之户。
其宿因。听出家。受具戒于天宁院。诵法华经。与按句
以讲。深得经旨。既而曰。学尚多闻。焉了生死。遂更衣
入禅。走闽之天宝山。参铁关枢公。欲依公而住。公叱
曰。丈夫于世。不于大丛林。与人相颉颃。局此蠡壳中
耶。拂袖而入。师下旦过寮。潸然而泣。公闻之欢曰。吾
知其为法器。姑相试耳。乃延入僧堂中。师壁立万仞。
无所回挠。虽昼夜明暗。亦不能辩。踰月。因如厕旋睹
中园瓠瓜。触发妙机。四体轻清。知新浴出室。一一毛
孔。皆出光明。目前大地。倏尔平沉。喜幸之极。亟上方
丈求證。适公入府城。师不往见。水滨林下。放旷自如。
巳而历抵诸师。皆不合。又谒千岩长禅师。见其所应
酬者。皆涉理路。飘然东归。然指作发愿文。必欲见道。
乃巳复自念。非公不足依。荐走闽中见焉。值公出游。
遥见师喜曰。吾子今来也。勉师弃前解务寔参。厉精
五月而大悟。公始与印可。令掌藏室。寻命分座说法。
及公去世。师嗣主院事。师握祖佛心印。既巳升座说
法度人。而往往出馀力。庄严塔庙。使人为远罪迁善
之归。浙福二地。师所兴建大道场。凡十馀处。其馀葺
宗补旧。盖不可枚举。师有才。为一事则挥金如土。竟
不知其所从来。其为温城净光塔也。方参政初尝戍
其地。欲赋民钱葺之。命师莅其事。师曰。民力凋弊。火
𦦨炎炎。而复加薪。吾安忍为之。必欲见用。官中勿扰
吾事。若无所闻之可也。方诺之。师乃定计城中之户。
明 德山传¶ 第 536b 页 X77-0536.png
馀二万户。捐米月一升。月获米二百石。陶甓抡材。若
神运鬼输。纷然四集。镇心之木。以尺计者。其长一百
五十。最难致之。师谈笑趣办。七成既粗完。其下仍筑
塔殿。宏敞壮丽。九斗之势益雄。一旦飓风作其上。一
成挟之。以入海涛。众咸伤之。师曰。塔终不可以就乎。
持心益固。遣其徒如闽。铸露盘轮相。及𦦨珠之类。未
几。一一就绪。金碧鲜明。犹天降而地涌。辨章燕只不
花镇闽。欲阅大藏尊经于家。或以几席什器难具为
辞。师令浮屠一百七十人为什。分办于各刹。表以题
号。一时毕集。仍画为图。使按图序次列之。给役于饮
馔间者。亦更番而进。每以钟鼓为节。后先不紊。辨章
悦曰。使吾师总戎。则无败北之患矣。时东海有警。元
帅达忠介公。帅师镇台。遣使聘师入行府。师以达公
方有事干戈。绝之弗见。达公慕咏弗置。篆逆川二字
遗之。师因饭囚。戒其勿萌遁逃心。即重见日月。不久
而赦书至。周吴二囚。以师为神。其后山寇窃发。所经
之处焚毁。欲尽归原报恩二刹。以师故独存。 朝廷
为降院额。 赐师号佛性圆辩。及金襕法衣。师曾不
以为悦。悉散其衣盂所畜。退居一室。掘地为炉。折竹
为箸。意淡如也。后与钟山之选。 大驾临幸。慰问备
至。竣事还钱塘。清远渭公。方主净慈。举师以为代。净
慈当兵后。凋落殊甚。师召匠计佣。竭其筐箧。欲大有
设施。而诸僧负官逋者。系累满庭。师为之出涕。悉代
偿之。会 中朝徵有道浮屠。以备顾问。众咸推师。师
神运鬼输。纷然四集。镇心之木。以尺计者。其长一百
五十。最难致之。师谈笑趣办。七成既粗完。其下仍筑
塔殿。宏敞壮丽。九斗之势益雄。一旦飓风作其上。一
成挟之。以入海涛。众咸伤之。师曰。塔终不可以就乎。
持心益固。遣其徒如闽。铸露盘轮相。及𦦨珠之类。未
几。一一就绪。金碧鲜明。犹天降而地涌。辨章燕只不
花镇闽。欲阅大藏尊经于家。或以几席什器难具为
辞。师令浮屠一百七十人为什。分办于各刹。表以题
号。一时毕集。仍画为图。使按图序次列之。给役于饮
馔间者。亦更番而进。每以钟鼓为节。后先不紊。辨章
悦曰。使吾师总戎。则无败北之患矣。时东海有警。元
帅达忠介公。帅师镇台。遣使聘师入行府。师以达公
方有事干戈。绝之弗见。达公慕咏弗置。篆逆川二字
遗之。师因饭囚。戒其勿萌遁逃心。即重见日月。不久
而赦书至。周吴二囚。以师为神。其后山寇窃发。所经
之处焚毁。欲尽归原报恩二刹。以师故独存。 朝廷
为降院额。 赐师号佛性圆辩。及金襕法衣。师曾不
以为悦。悉散其衣盂所畜。退居一室。掘地为炉。折竹
为箸。意淡如也。后与钟山之选。 大驾临幸。慰问备
至。竣事还钱塘。清远渭公。方主净慈。举师以为代。净
慈当兵后。凋落殊甚。师召匠计佣。竭其筐箧。欲大有
设施。而诸僧负官逋者。系累满庭。师为之出涕。悉代
偿之。会 中朝徵有道浮屠。以备顾问。众咸推师。师
明 德山传¶ 第 536c 页 X77-0536.png
至南京。仅四阅月。沐浴书偈而逝。阇维于聚宝山。获
舍利无算。师有五会语。及善财五十三参偈。皆传于
世。
慧心者。尝问道于师。后亦就徵入文渊阁。与修 大
典。殁后茶毗。亦得五色舍利无数。心号鉴空。出乐清
方氏。
*** 吉祥师传
吉祥。姓周氏。 孝肃皇后弟也。为儿时好出游。尝出
不复归家。家亦不知其所在。 后自未入宫。师巳与
其家不相闻矣。久之。祝发于大觉寺。然尝游行市中。
夜即来报国寺。伽蓝殿中宿。 后意亦若忘之。忽夜
梦伽蓝神来言。 后弟今在我所。 英庙。亦同时梦。
言相符。诘旦遣小黄门。如所梦求之至寺。见师在伽
蓝殿中。遂拥以行。引见问所以出游及为僧。时 帝
后皆泣下。因曰。何如今日为 皇亲耶。师摇首不
愿复还寺。 后不能夺厚赐之。 英庙晏驾。 后为
太后。出内藏。建大慈仁寺居之。 孝宗时。 太后为
太皇太后。为立护 敕碑。碑载 赐田无虑数百顷。
师以左善世示灭。 帝遣官致祭。师住寺众尝数百
人。禅诵济济。迨后庆寿寺燬。僧亦来居于此。新旧众
皆仰食 赐田。二时无阙。言者谓。师脱屣 皇舅之
贵。而乐世外之閒。方 孝肃在慈宫 二圣隆孝养。
恩赐何所不至。而师澹寂自若 英庙以来外戚。
恩泽侯者。不能数世。师之 赐庄。犹存衣食寺中
舍利无算。师有五会语。及善财五十三参偈。皆传于
世。
慧心者。尝问道于师。后亦就徵入文渊阁。与修 大
典。殁后茶毗。亦得五色舍利无数。心号鉴空。出乐清
方氏。
*** 吉祥师传
吉祥。姓周氏。 孝肃皇后弟也。为儿时好出游。尝出
不复归家。家亦不知其所在。 后自未入宫。师巳与
其家不相闻矣。久之。祝发于大觉寺。然尝游行市中。
夜即来报国寺。伽蓝殿中宿。 后意亦若忘之。忽夜
梦伽蓝神来言。 后弟今在我所。 英庙。亦同时梦。
言相符。诘旦遣小黄门。如所梦求之至寺。见师在伽
蓝殿中。遂拥以行。引见问所以出游及为僧。时 帝
后皆泣下。因曰。何如今日为 皇亲耶。师摇首不
愿复还寺。 后不能夺厚赐之。 英庙晏驾。 后为
太后。出内藏。建大慈仁寺居之。 孝宗时。 太后为
太皇太后。为立护 敕碑。碑载 赐田无虑数百顷。
师以左善世示灭。 帝遣官致祭。师住寺众尝数百
人。禅诵济济。迨后庆寿寺燬。僧亦来居于此。新旧众
皆仰食 赐田。二时无阙。言者谓。师脱屣 皇舅之
贵。而乐世外之閒。方 孝肃在慈宫 二圣隆孝养。
恩赐何所不至。而师澹寂自若 英庙以来外戚。
恩泽侯者。不能数世。师之 赐庄。犹存衣食寺中
明 德山传¶ 第 537a 页 X77-0537.png
数百人。此有以见一时富贵之不能久。夜澹寂者之
长存也。
*** 满起.真参传
满起。时称白云上人。安州牛氏子。落发于永安寺。正
德间。南游伏牛诸山。遇西宗和尚。授以禅旨。隐界岭
禅林。用全护珠之志。又入伏牛之茅坪。方来四集。师
舍之去游五台。入 神京。居天庆寺中。贵姜贾二君。
为供养主。师严戒律。苦修持。喜营福业。印造龙藏十
三部。安置名山大刹。其馀饭僧造像。随缘之举。系其
小者耳。一日谓其属曰。吾有命债欲还。须静摄数日。
今闭户。非呼唤切勿入。众从隙中窥之。见师面里卧。
背上肉紫黑色。坟起甚钜。经七日始消。师兴召众入。
曰。吾适还命巳毕。今无苦矣。师有众缘。凡所寓历。从
徒尝至五百。京城内外。争趋供奉。祇园物色。日甚绚
灼。因喟然叹曰。 辇毂之下。固宜若此乎。遂挈钵返
伏牛。谢绝人事。不复出山。嘉靖壬戌九月坐脱。
真参。号无为。楚之江陵人。姓刘氏。幼聪慧。乐善好施。
与物无忤。攻举子业。蜚声文林。经史之暇。喜谈佛书。
后遇老衲。奇之曰。子。真大乘法器。世途轩冕。一梦幻
耳。于是幡然改悟。甫弱冠辞亲出家。父母欲夺其志。
弗得。乃诣玉泉山。师事无边长老。祝发受具。矢心究
道。前后凡三然指。誓信不退。久而有入。所至道俗归
之。后游京师。四众斯观音寺。奉师居之。道声翕然
内庭闻之。颁赐斋供无虚日。后以厌烦。归隐伏牛。将
长存也。
*** 满起.真参传
满起。时称白云上人。安州牛氏子。落发于永安寺。正
德间。南游伏牛诸山。遇西宗和尚。授以禅旨。隐界岭
禅林。用全护珠之志。又入伏牛之茅坪。方来四集。师
舍之去游五台。入 神京。居天庆寺中。贵姜贾二君。
为供养主。师严戒律。苦修持。喜营福业。印造龙藏十
三部。安置名山大刹。其馀饭僧造像。随缘之举。系其
小者耳。一日谓其属曰。吾有命债欲还。须静摄数日。
今闭户。非呼唤切勿入。众从隙中窥之。见师面里卧。
背上肉紫黑色。坟起甚钜。经七日始消。师兴召众入。
曰。吾适还命巳毕。今无苦矣。师有众缘。凡所寓历。从
徒尝至五百。京城内外。争趋供奉。祇园物色。日甚绚
灼。因喟然叹曰。 辇毂之下。固宜若此乎。遂挈钵返
伏牛。谢绝人事。不复出山。嘉靖壬戌九月坐脱。
真参。号无为。楚之江陵人。姓刘氏。幼聪慧。乐善好施。
与物无忤。攻举子业。蜚声文林。经史之暇。喜谈佛书。
后遇老衲。奇之曰。子。真大乘法器。世途轩冕。一梦幻
耳。于是幡然改悟。甫弱冠辞亲出家。父母欲夺其志。
弗得。乃诣玉泉山。师事无边长老。祝发受具。矢心究
道。前后凡三然指。誓信不退。久而有入。所至道俗归
之。后游京师。四众斯观音寺。奉师居之。道声翕然
内庭闻之。颁赐斋供无虚日。后以厌烦。归隐伏牛。将
明 德山传¶ 第 537b 页 X77-0537.png
化谓弟子。尘世真梦境。吾将行矣。汝曹勉力。无于袈
裟下堕落也。言讫而逝。陜西观察使王元春。为撰其
行立石焉。
*** 忠敬堂传
法忠。号敬堂。新安曹氏子。龆年喜端坐。年十九。游钱
塘灵隐寺。遇云水僧激发。遂落发受具。依讲庠数年。
行脚入少林。见大千润公。走长安。参遍融笑岩二老。
指示心要。稍有启悟。寻入牛山火场。调鍊三业。后归
匡庐。爱仰天坪高胜。单丁居之。手植松十馀万本。久
之。衲子来集。仰天坪遂成丛林。师为人夷坦无缘饰。
御众不立规矩。甘苦必同。虽粒米茎菜。必随众乃食。
劳务必身先之。不开禅讲门户。一以真实示人。依之
者。无论愚智。浸久嘿化。而不自知。故来者如归家侍
父母也。且训人有方。用人有度。出语慨切痛至。听者
悚然。无不心领而神会。一众森严。俨然一大垆鞴。以
身为教。不用言说。真本色住山人也。刘云峤太史。访
师。一见心契。乃为颜其寺。曰云中。憨老人为之记。张
洪阳太史。书庐山高三字。赠之旌其志。庚申秋。示微
疾。谓其徒曰。吾见红日当空金莲遍地。吾其行矣。言
讫寂然而逝。憨老人复为铭其塔曰。师住云中。二十
馀年如一日。视十方衲子如一巳。精心为众。未尝以
无有异志物我介怀。数语盖实录。师当之无愧也。
*** 明龙传
明龙。淮南宿迁姚氏子。俗名东阳。尝为其县诸生。居
裟下堕落也。言讫而逝。陜西观察使王元春。为撰其
行立石焉。
*** 忠敬堂传
法忠。号敬堂。新安曹氏子。龆年喜端坐。年十九。游钱
塘灵隐寺。遇云水僧激发。遂落发受具。依讲庠数年。
行脚入少林。见大千润公。走长安。参遍融笑岩二老。
指示心要。稍有启悟。寻入牛山火场。调鍊三业。后归
匡庐。爱仰天坪高胜。单丁居之。手植松十馀万本。久
之。衲子来集。仰天坪遂成丛林。师为人夷坦无缘饰。
御众不立规矩。甘苦必同。虽粒米茎菜。必随众乃食。
劳务必身先之。不开禅讲门户。一以真实示人。依之
者。无论愚智。浸久嘿化。而不自知。故来者如归家侍
父母也。且训人有方。用人有度。出语慨切痛至。听者
悚然。无不心领而神会。一众森严。俨然一大垆鞴。以
身为教。不用言说。真本色住山人也。刘云峤太史。访
师。一见心契。乃为颜其寺。曰云中。憨老人为之记。张
洪阳太史。书庐山高三字。赠之旌其志。庚申秋。示微
疾。谓其徒曰。吾见红日当空金莲遍地。吾其行矣。言
讫寂然而逝。憨老人复为铭其塔曰。师住云中。二十
馀年如一日。视十方衲子如一巳。精心为众。未尝以
无有异志物我介怀。数语盖实录。师当之无愧也。
*** 明龙传
明龙。淮南宿迁姚氏子。俗名东阳。尝为其县诸生。居
明 德山传¶ 第 537c 页 X77-0537.png
尝好修。历二十年所。不问家人生业。雅从善知识游。
隆庆改元。落发居羊山秀峰庵。名德日起。即 诸陵
中贵人多檀施。师蓝缕自如。一衲不啻悬鹑。不裓不
襦不履。顾就羊山。安七十二众。为千日期场。师日为
大众说经。大众亦乐为之听众也。时 神宗皇帝初
即位。行边使道昆汪公。道出 诸陵。诣师问道。意独
多之。因问曰。千日期毕。羊山能作尝住乎。师曰。无尝
无住。后旬有五日。太史当谒。立冬其日羊山放光。又
越七日。岁将除。师集大众语曰。元年元日吾当行。公
等居此。识字者。用心念佛。不识字者。用心念佛。务智
慧务普心。即此是佛。公等勉之。岁除夜既半。命弟子
视中星曰。夜午乎。曰。午矣。师曰。未也。日午乃行。元日
日几中。羊山放光如向者。顷之坐化。盖日中云。越七
日举焚。日中复放光如向者。 诸陵中贵人咸在。率
大众罗拜。治浮屠。藏舍利。
*** 南岳豆儿佛传
法祥。字瑞光。越州嵊县周氏子。有出世志。随季父宦
游入京。见笑岩于柳巷。岩观其根。示以念佛法门。师
颔之。居顷南还。弃妻子薙发。入栖霞谒素庵法师。虽
居讲肆。而念佛无间。又参遍融。融所示。与笑岩同。繇
五台入伏牛。契机于柏松和尚。留住石室中。吊影木
食者三年。一日趺坐。雪积满林。火绝衣湿。松往视。击
磬出其定。因示之曰。轻安小寂。非是歇场。若耽着此
境。即堕偏空。且行脚去。逢南即止矣。遂飘然而行。遍
隆庆改元。落发居羊山秀峰庵。名德日起。即 诸陵
中贵人多檀施。师蓝缕自如。一衲不啻悬鹑。不裓不
襦不履。顾就羊山。安七十二众。为千日期场。师日为
大众说经。大众亦乐为之听众也。时 神宗皇帝初
即位。行边使道昆汪公。道出 诸陵。诣师问道。意独
多之。因问曰。千日期毕。羊山能作尝住乎。师曰。无尝
无住。后旬有五日。太史当谒。立冬其日羊山放光。又
越七日。岁将除。师集大众语曰。元年元日吾当行。公
等居此。识字者。用心念佛。不识字者。用心念佛。务智
慧务普心。即此是佛。公等勉之。岁除夜既半。命弟子
视中星曰。夜午乎。曰。午矣。师曰。未也。日午乃行。元日
日几中。羊山放光如向者。顷之坐化。盖日中云。越七
日举焚。日中复放光如向者。 诸陵中贵人咸在。率
大众罗拜。治浮屠。藏舍利。
*** 南岳豆儿佛传
法祥。字瑞光。越州嵊县周氏子。有出世志。随季父宦
游入京。见笑岩于柳巷。岩观其根。示以念佛法门。师
颔之。居顷南还。弃妻子薙发。入栖霞谒素庵法师。虽
居讲肆。而念佛无间。又参遍融。融所示。与笑岩同。繇
五台入伏牛。契机于柏松和尚。留住石室中。吊影木
食者三年。一日趺坐。雪积满林。火绝衣湿。松往视。击
磬出其定。因示之曰。轻安小寂。非是歇场。若耽着此
境。即堕偏空。且行脚去。逢南即止矣。遂飘然而行。遍
明 德山传¶ 第 538a 页 X77-0538.png
历楚蜀之境。铲落知见。独存孤明。后游南岳。忽忆柏
松别时之语。有终焉之志。适僧以侧刀峰静室相让。
自是放下身心。一志念佛。募豆四十八石。一豆一佛。
净念相继。以至终身。不知其过几四十八石矣。繇是
诸方称为豆儿佛云。十方衲子争归之。侧刀峰遂成
海内名丛席。居恒诫诸弟子曰。汝剃除须发。不知有
生死事大。但倚墙靠壁。业识茫茫。唤作甚么。岂非吾
佛所呵。衲衣在空閒。假名阿练若。不专心净业。大限
到来。将何抵对阎老子乎。闻者无不感泣。师虽绝意
人世。而当世诸君子。闻其风者。莫不景仰。如方伯刘
公。直指史公。学宪伍公。仪部曾公。囧卿蔡公。少保郭
公。大行宋公。皆倾心皈向。就师问道。招致之则不往
也。郡丞卢公。祀庙。点失期者。罚米三十馀石。送师。师
曰。老僧岂以一钵饭。敛众怨耶。竟不受。闻者叹服。师
接纳往来。不择臧否。一味平等慈悲。荆襄大盗。贾二
唐九等七人捕急。投师求活。师怜其诚纳之。冠以道
巾。令随众作务。及捕官至。虽识其为盗。第见师慈心
蔼然。又闻念佛感动。乃解腰缠三金。设供而去。其盗
亦化。为苦行僧。师住侧刀峰三十馀年。不发化主。不
结外援。不设方丈。不用侍者。一龛于佛殿左。危坐念
佛其中。不安库房。笥无长物。灭之日。简之惟胡椒一
瓶。旧布数片而巳。尝以糠饼充餐。或有投之地者。师
拾取。煨而啖之。行必荷锄。见遗秽必以土掩之。将化
命首座领众。念佛趺坐。诫众曰。无得虚张捏怪。诳惑
松别时之语。有终焉之志。适僧以侧刀峰静室相让。
自是放下身心。一志念佛。募豆四十八石。一豆一佛。
净念相继。以至终身。不知其过几四十八石矣。繇是
诸方称为豆儿佛云。十方衲子争归之。侧刀峰遂成
海内名丛席。居恒诫诸弟子曰。汝剃除须发。不知有
生死事大。但倚墙靠壁。业识茫茫。唤作甚么。岂非吾
佛所呵。衲衣在空閒。假名阿练若。不专心净业。大限
到来。将何抵对阎老子乎。闻者无不感泣。师虽绝意
人世。而当世诸君子。闻其风者。莫不景仰。如方伯刘
公。直指史公。学宪伍公。仪部曾公。囧卿蔡公。少保郭
公。大行宋公。皆倾心皈向。就师问道。招致之则不往
也。郡丞卢公。祀庙。点失期者。罚米三十馀石。送师。师
曰。老僧岂以一钵饭。敛众怨耶。竟不受。闻者叹服。师
接纳往来。不择臧否。一味平等慈悲。荆襄大盗。贾二
唐九等七人捕急。投师求活。师怜其诚纳之。冠以道
巾。令随众作务。及捕官至。虽识其为盗。第见师慈心
蔼然。又闻念佛感动。乃解腰缠三金。设供而去。其盗
亦化。为苦行僧。师住侧刀峰三十馀年。不发化主。不
结外援。不设方丈。不用侍者。一龛于佛殿左。危坐念
佛其中。不安库房。笥无长物。灭之日。简之惟胡椒一
瓶。旧布数片而巳。尝以糠饼充餐。或有投之地者。师
拾取。煨而啖之。行必荷锄。见遗秽必以土掩之。将化
命首座领众。念佛趺坐。诫众曰。无得虚张捏怪。诳惑
明 德山传¶ 第 538b 页 X77-0538.png
世人。独一味老实念佛。言讫。合掌而逝。时万历庚戌
二月六日也。阅世七十有九。僧腊四十有三。停龛七
日。颜色不变。弟子奉全身。塔于峰之右。
*** 三藏师传
本融。陜西郿县人。薙染。参怀庆松谷和尚。又参隐庵
于大佛山。大千主少林。师预其众。一钵随身。不扰尝
住。千异之。付以帕不受。住达磨洞。四十馀年。万历丁
亥。抵京师。住龙华寺山门。风雨炎寒自若。又居积善
寺。廊房长老。见师勤苦蚤夜不息。特为造一龛。请居
之。继开十方院奉师。接云水凡十有三年。信施云委。
而因果之间。毫无差错。最后住世刹海。随缘接众。持
妙法华经为尝课。密行甚至。生平胁不至席。食不过
午。不饭于尝住。持钵行乞村市间。如巳得食则钵内
向。未得食钵外向。人以是觇知师食否。而分卫之。每
饭食讫。即嚼杨枝。掩关趺坐。或未受斋。亦从汲处乞
一杯。涤齿入户坐。必不破午食。檀越或设供施金。必
一众均被乃许。否即坚拒弗受。人请诵经。师曰。吾堂
中大德。不谙讽诵。有就寺饭僧者。付赀过。即日营办
米盐蔬果。设不移时。作务以身先众。食饮旨菲。随其
所有不强为。生平绝不以修造烦人。曰。劳生旅泊。住
则随缘。去则忘矣。何事华美。以累身心耶。 慈圣。尝
为诸大僧设斋。每僧衬五金一疋绢旃檀满觔。师坚
不肯赴。中贵人不得巳舁至院。师乃与众同餐。万历
壬寅初腊。师示微疾。侍御萧公问之。师竖一指。即日
二月六日也。阅世七十有九。僧腊四十有三。停龛七
日。颜色不变。弟子奉全身。塔于峰之右。
*** 三藏师传
本融。陜西郿县人。薙染。参怀庆松谷和尚。又参隐庵
于大佛山。大千主少林。师预其众。一钵随身。不扰尝
住。千异之。付以帕不受。住达磨洞。四十馀年。万历丁
亥。抵京师。住龙华寺山门。风雨炎寒自若。又居积善
寺。廊房长老。见师勤苦蚤夜不息。特为造一龛。请居
之。继开十方院奉师。接云水凡十有三年。信施云委。
而因果之间。毫无差错。最后住世刹海。随缘接众。持
妙法华经为尝课。密行甚至。生平胁不至席。食不过
午。不饭于尝住。持钵行乞村市间。如巳得食则钵内
向。未得食钵外向。人以是觇知师食否。而分卫之。每
饭食讫。即嚼杨枝。掩关趺坐。或未受斋。亦从汲处乞
一杯。涤齿入户坐。必不破午食。檀越或设供施金。必
一众均被乃许。否即坚拒弗受。人请诵经。师曰。吾堂
中大德。不谙讽诵。有就寺饭僧者。付赀过。即日营办
米盐蔬果。设不移时。作务以身先众。食饮旨菲。随其
所有不强为。生平绝不以修造烦人。曰。劳生旅泊。住
则随缘。去则忘矣。何事华美。以累身心耶。 慈圣。尝
为诸大僧设斋。每僧衬五金一疋绢旃檀满觔。师坚
不肯赴。中贵人不得巳舁至院。师乃与众同餐。万历
壬寅初腊。师示微疾。侍御萧公问之。师竖一指。即日
明 德山传¶ 第 538c 页 X77-0538.png
午。端坐而逝。茶毗。顶骨如芡实大。烟入地处。掘之皆
得舍利。初。张刘二内监。共舍住宅。为世刹海。师住此
食指尝逾千。当是时。曹郎郭家珍。王玄谟。萧丁泰。鲍
应鳌。给舍段然。俱钦师道风。敬仰尊重。段公尝诣师。
师曰。居士坐久饥。当煮面作供。段曰。久向老师。大面
特来。尝尝滋味。师厉声曰。面许你吃。却恐你吞吐不
下。段为之吐舌。其门风高峻如此。京师人。称师三藏
师。多应是其号也。
*** 青牛传
青牛者。不知何许人。幼祝发为僧。居庐山最高处静
室中。昼课诵经咒。夜则绕山唱佛号。鹑纳百结。屐一
緉。重可十觔。以黄蜡白油鍊其齿。如生铁铸。就静室
寒衲。夜闻屐声。争出松汁供之。呼曰青牛祖师。山有
虎。见其来。伏道傍以俟。如是者五十腊。壬寅春。胡给
舍徵吉。以使事道匡庐。爱其眉宇。凡五宿其室。癸卯。
袁仪部石公访之。但见紫松枝为窠。一水瓮一垆一
杖。游客好事者。间施以绵线米粟。岁仅一二。至则露
置地中出游。亦无门可扃。然亦无盗者。客至不问姓
名。不拜不供。了不知人间。礼公奇而叩之。亦无语。公
为施一诗赞叹之。或问。师。夜游遇虎。颇心动否。曰人
尝思害虎。虎无害人意也。讯其修持。但云念佛。己酉
之秋。入长安。神情骨相。无一不生人敬仰者。未几事
闻。 慈圣。赐号曰青融。出金钱香果供之。永安寺中。
中贵学佛者。将为请师号紫衣。师闻而恶之。避匿城
得舍利。初。张刘二内监。共舍住宅。为世刹海。师住此
食指尝逾千。当是时。曹郎郭家珍。王玄谟。萧丁泰。鲍
应鳌。给舍段然。俱钦师道风。敬仰尊重。段公尝诣师。
师曰。居士坐久饥。当煮面作供。段曰。久向老师。大面
特来。尝尝滋味。师厉声曰。面许你吃。却恐你吞吐不
下。段为之吐舌。其门风高峻如此。京师人。称师三藏
师。多应是其号也。
*** 青牛传
青牛者。不知何许人。幼祝发为僧。居庐山最高处静
室中。昼课诵经咒。夜则绕山唱佛号。鹑纳百结。屐一
緉。重可十觔。以黄蜡白油鍊其齿。如生铁铸。就静室
寒衲。夜闻屐声。争出松汁供之。呼曰青牛祖师。山有
虎。见其来。伏道傍以俟。如是者五十腊。壬寅春。胡给
舍徵吉。以使事道匡庐。爱其眉宇。凡五宿其室。癸卯。
袁仪部石公访之。但见紫松枝为窠。一水瓮一垆一
杖。游客好事者。间施以绵线米粟。岁仅一二。至则露
置地中出游。亦无门可扃。然亦无盗者。客至不问姓
名。不拜不供。了不知人间。礼公奇而叩之。亦无语。公
为施一诗赞叹之。或问。师。夜游遇虎。颇心动否。曰人
尝思害虎。虎无害人意也。讯其修持。但云念佛。己酉
之秋。入长安。神情骨相。无一不生人敬仰者。未几事
闻。 慈圣。赐号曰青融。出金钱香果供之。永安寺中。
中贵学佛者。将为请师号紫衣。师闻而恶之。避匿城
明 德山传¶ 第 539a 页 X77-0539.png
东隆安寺。一夕坐化去。 慈圣出帑金。为之礼忏津
送焉。
*** 孤月传
孤月。北人也。未详邑里姓氏。因参访。南游入终南山。
望山势逶迤崔巍。意山中必有至人藏修。曰。予得归
依承密谛。幸矣。遂裹粮行。日行百馀里。所至皆披茅
蹂石。足为之龟。行巳十日。遇猎者。臂鹰逐犬。一侠少
年也。问月。何以至此。答曰。寻师访道。不远千里。不识
此中有高僧可依否。猎者曰。封豕长蛇熊罴山鬼。于
焉窟宅。更何处觅僧耶。子休矣。前有石洞。白熊踞视
眈眈。过者蔑不齑粉。子无以身试尝也。月心弗恐。起
谢猎者。又行数十里。日入细柳矣。见一岩洞。心颇怪
之。甫窥洞。白熊蹲踞。目光如电。张目视月。月曰。万里
参寻。冀得人闻道。乃今遇子。子能相容乎。不然亦天
也。不怖而立。熊视良久。掉尾而去。月遂入洞宿。越三
日猎者至。惊曰。子真神人也。而脱熊口。月曰。幸免熊
口。惟夜有二伟丈夫。黑帻长胫立予傍。此何妖也。猎
者曰。岩前古树二章。曩伐为薪。毋乃是为崇乎。请夷
其根。月。不忍绝树生理。止勿夷。是夜。二丈夫不现。月
慈悲动草木矣。猎者止月。月复谢去。至山椒。一僧结
草庐栖焉。月色喜行入草庐。僧瞑目趺坐。五体如山。
望之如木鸡。启视其釜。釜皆青苔也。向僧膜拜。三日
竟屹然不动。乃从僧腰后扶之。始觉。月曰。愿受教。僧
不应。第曰汝于终南无缘。月苦求教。僧曰。逢山则止。
送焉。
*** 孤月传
孤月。北人也。未详邑里姓氏。因参访。南游入终南山。
望山势逶迤崔巍。意山中必有至人藏修。曰。予得归
依承密谛。幸矣。遂裹粮行。日行百馀里。所至皆披茅
蹂石。足为之龟。行巳十日。遇猎者。臂鹰逐犬。一侠少
年也。问月。何以至此。答曰。寻师访道。不远千里。不识
此中有高僧可依否。猎者曰。封豕长蛇熊罴山鬼。于
焉窟宅。更何处觅僧耶。子休矣。前有石洞。白熊踞视
眈眈。过者蔑不齑粉。子无以身试尝也。月心弗恐。起
谢猎者。又行数十里。日入细柳矣。见一岩洞。心颇怪
之。甫窥洞。白熊蹲踞。目光如电。张目视月。月曰。万里
参寻。冀得人闻道。乃今遇子。子能相容乎。不然亦天
也。不怖而立。熊视良久。掉尾而去。月遂入洞宿。越三
日猎者至。惊曰。子真神人也。而脱熊口。月曰。幸免熊
口。惟夜有二伟丈夫。黑帻长胫立予傍。此何妖也。猎
者曰。岩前古树二章。曩伐为薪。毋乃是为崇乎。请夷
其根。月。不忍绝树生理。止勿夷。是夜。二丈夫不现。月
慈悲动草木矣。猎者止月。月复谢去。至山椒。一僧结
草庐栖焉。月色喜行入草庐。僧瞑目趺坐。五体如山。
望之如木鸡。启视其釜。釜皆青苔也。向僧膜拜。三日
竟屹然不动。乃从僧腰后扶之。始觉。月曰。愿受教。僧
不应。第曰汝于终南无缘。月苦求教。僧曰。逢山则止。
明 德山传¶ 第 539b 页 X77-0539.png
遇庐则藏。语毕。以杖指归路示月。月遥见一青鸟翩
跹而来。若相导者。行数日。踰终南而西。忽见城市。乃
蜀中也。问蜀人。乃知有庐山。在江西。从荆州棹而南
卓锡五老峰。越四十年而化。
孤月。冒险探奇。冀有所见。而所见如此。能高抗熊
口。而无慑怖。下礼定僧。而致哀恳。虽所闻未得要
领。要亦不失为有道心人也。所恨定僧姓字。不落
人间。嗟乎。彼固视人间如幻也。而焉用名。
*** 宝藏禅师传
能蠲。字宝藏。河间献县人。姓刘氏。少孤。诣戒坛。从大
千震公圆具。有僧自伏牛山来。请戒语及炼魔事。蠲
跃然即裹足往。遇大川。授以念佛法门。遂立期修般
舟三昧。历七夏。既而过乾河沟。谒通天老人。留度岁。
一夜独立至旦。如弹指顷。闻板声。心意豁然。成一偈
上通天。通天亟止之曰。毋为狂魔摄也。后闻楞严。于
徵心处有解。复入炼魔场。九旬行坐。间得定相宛然。
又走终南山。依孤月禅师四年。偶山行得一小室。因
留止。日掘山蔬充腹。极意禅寂。孤月劝令质于遗教
曰。毋为三昧酒所醉。此深坑不可堕也。随入燕。参龙
华通讲主崇寿秀法师。多所开解。乃叹曰。孤月为我
何深至也。虽然。耽寂非矣。趋喧宁是哉。古人得旨之
后。岩边树下。甘澹受辛。安有如今日易蓬户于朱门。
守净檀为世业者。余有愧道德。未能垂手入廛。盖头
一把茆。终当尘不到耳。乃四众坚请住广济寺。不获
跹而来。若相导者。行数日。踰终南而西。忽见城市。乃
蜀中也。问蜀人。乃知有庐山。在江西。从荆州棹而南
卓锡五老峰。越四十年而化。
孤月。冒险探奇。冀有所见。而所见如此。能高抗熊
口。而无慑怖。下礼定僧。而致哀恳。虽所闻未得要
领。要亦不失为有道心人也。所恨定僧姓字。不落
人间。嗟乎。彼固视人间如幻也。而焉用名。
*** 宝藏禅师传
能蠲。字宝藏。河间献县人。姓刘氏。少孤。诣戒坛。从大
千震公圆具。有僧自伏牛山来。请戒语及炼魔事。蠲
跃然即裹足往。遇大川。授以念佛法门。遂立期修般
舟三昧。历七夏。既而过乾河沟。谒通天老人。留度岁。
一夜独立至旦。如弹指顷。闻板声。心意豁然。成一偈
上通天。通天亟止之曰。毋为狂魔摄也。后闻楞严。于
徵心处有解。复入炼魔场。九旬行坐。间得定相宛然。
又走终南山。依孤月禅师四年。偶山行得一小室。因
留止。日掘山蔬充腹。极意禅寂。孤月劝令质于遗教
曰。毋为三昧酒所醉。此深坑不可堕也。随入燕。参龙
华通讲主崇寿秀法师。多所开解。乃叹曰。孤月为我
何深至也。虽然。耽寂非矣。趋喧宁是哉。古人得旨之
后。岩边树下。甘澹受辛。安有如今日易蓬户于朱门。
守净檀为世业者。余有愧道德。未能垂手入廛。盖头
一把茆。终当尘不到耳。乃四众坚请住广济寺。不获
明 德山传¶ 第 539c 页 X77-0539.png
巳许之。而绳衲粝餐。视山居不异也。报缘欲谢先三
日。集诸方。至日称佛名三千声。跏趺而逝。世寿八十
四。坐夏七十三。塔于德胜门外观音庵之后。
*** 天长僧武林比丘传
天长僧。少鬻于徽贾。为塾舍爨儿。性愿悫。事同舍生。
如其主也。居尝寂嘿。莫测所为。忽一日心开。言论有
异。舍生皆骇之。或叩以经书疑义。随意解释。远出情
表。好事者。因就之问佛法大旨。所对皆与冥合。实未
尝识一字也。问何谓道。曰一心为道。问何谓心。曰一
人为心。或闻而徵之。曰吾昨所言。止得一橛耳。可再
申问。遂问何谓道。曰无心为道。问何谓心。曰无人为
心。闻者益溟涬之。皆叹曰。我辈多时。所谓使他肉身
菩萨也。因请为剃染。辞曰。吾身有属。那得自便耶。愿
给役如故。请以义钱赎之。曰可。于是。率钱归于主人。
乃辞去为僧。后不知所终。
武林比丘。未详所出何地。游武林。尝混迹市廛。好与
文墨士游。饮啖靡择。人谓之狂易。忽谓所游者曰。某
日吾当行。幸来相送。至期众集。比丘出迎客。笑谑如
故曰。烦诸君云来。何为以饯我。咸曰。诵佛号可乎。曰
勿烦尔。但为歌一篇好诗。问何诗佳。曰。崔题黄鹤楼
诗。最佳也客乃抗声歌之。比丘拍掌而和。至第三句。
拍未合而化。
*** 月潭和尚传
月潭。和尚不知何许人。自言姓杨氏。生于成化。甲午
日。集诸方。至日称佛名三千声。跏趺而逝。世寿八十
四。坐夏七十三。塔于德胜门外观音庵之后。
*** 天长僧武林比丘传
天长僧。少鬻于徽贾。为塾舍爨儿。性愿悫。事同舍生。
如其主也。居尝寂嘿。莫测所为。忽一日心开。言论有
异。舍生皆骇之。或叩以经书疑义。随意解释。远出情
表。好事者。因就之问佛法大旨。所对皆与冥合。实未
尝识一字也。问何谓道。曰一心为道。问何谓心。曰一
人为心。或闻而徵之。曰吾昨所言。止得一橛耳。可再
申问。遂问何谓道。曰无心为道。问何谓心。曰无人为
心。闻者益溟涬之。皆叹曰。我辈多时。所谓使他肉身
菩萨也。因请为剃染。辞曰。吾身有属。那得自便耶。愿
给役如故。请以义钱赎之。曰可。于是。率钱归于主人。
乃辞去为僧。后不知所终。
武林比丘。未详所出何地。游武林。尝混迹市廛。好与
文墨士游。饮啖靡择。人谓之狂易。忽谓所游者曰。某
日吾当行。幸来相送。至期众集。比丘出迎客。笑谑如
故曰。烦诸君云来。何为以饯我。咸曰。诵佛号可乎。曰
勿烦尔。但为歌一篇好诗。问何诗佳。曰。崔题黄鹤楼
诗。最佳也客乃抗声歌之。比丘拍掌而和。至第三句。
拍未合而化。
*** 月潭和尚传
月潭。和尚不知何许人。自言姓杨氏。生于成化。甲午
明 德山传¶ 第 540a 页 X77-0540.png
从师圆省。祝发五台山。嘉靖戊寅。始受具足戒。周行
天下。殆半于蜀。邛[(束*束)/火]山中最久。隆庆辛未。杖锡来江
南。至娄东。王凤洲麟洲二先生。筑室以居之。凡七十
年。以万历丙戌冬告寂。俗寿一百一十三。僧腊九十
八。王铭其塔而叙之曰。和尚以不欺为本。以无住为
宗。以弥陀为父。以释迦为师。以净土为归地。以无为
为法事。不谈禅不竖义。不沾讲席。无寒而巳不备三
衣。无饥而巳不强中食。既得疾。水饮者五日。绝水者
二日。至夜分乃呼浴。浴毕。使僧雏诵无量寿佛经。倾
听既终。奄然而化。噫果如所云。虽欲莫谓之高僧。不
可得也。故次王语。以备传。
*** 五日头陀传(附定林)
五日头陀者。为僧仅五而亡。事迹颇异。南海比丘巢
林文公。为之记曰。头陀姓徐氏。讳性容。某县人。生而
简默淳厚。无他行能。每有青山白云之想。家贫无以
自给。总角依陆司空为童子。见沙门辄致敬。司空独
异之。人莫识者。今年春几月。染呕血病。口气尝臭。谢
司空。寄迹报本塔院。从诸耆宿修净业。即孱弱难支。
念佛不辍。或谓病亟何自苦如此。曰。生死事大。无尝
迅速。而病益沉绵。一日愿礼僧伽求薙度。被袈裟端
坐。五昼夜水浆不入口。有弟侍左右。问欲何食。曰欲
得果食。弟以果进。啖青梅四。而谢其弟曰。吾今日归
矣。尔善事二亲。若古之某某者。其妇惑于巫言曰。归
太早耶。尚须三日。曰。去住繇我。繇巫言乎。妇人安有
天下。殆半于蜀。邛[(束*束)/火]山中最久。隆庆辛未。杖锡来江
南。至娄东。王凤洲麟洲二先生。筑室以居之。凡七十
年。以万历丙戌冬告寂。俗寿一百一十三。僧腊九十
八。王铭其塔而叙之曰。和尚以不欺为本。以无住为
宗。以弥陀为父。以释迦为师。以净土为归地。以无为
为法事。不谈禅不竖义。不沾讲席。无寒而巳不备三
衣。无饥而巳不强中食。既得疾。水饮者五日。绝水者
二日。至夜分乃呼浴。浴毕。使僧雏诵无量寿佛经。倾
听既终。奄然而化。噫果如所云。虽欲莫谓之高僧。不
可得也。故次王语。以备传。
*** 五日头陀传(附定林)
五日头陀者。为僧仅五而亡。事迹颇异。南海比丘巢
林文公。为之记曰。头陀姓徐氏。讳性容。某县人。生而
简默淳厚。无他行能。每有青山白云之想。家贫无以
自给。总角依陆司空为童子。见沙门辄致敬。司空独
异之。人莫识者。今年春几月。染呕血病。口气尝臭。谢
司空。寄迹报本塔院。从诸耆宿修净业。即孱弱难支。
念佛不辍。或谓病亟何自苦如此。曰。生死事大。无尝
迅速。而病益沉绵。一日愿礼僧伽求薙度。被袈裟端
坐。五昼夜水浆不入口。有弟侍左右。问欲何食。曰欲
得果食。弟以果进。啖青梅四。而谢其弟曰。吾今日归
矣。尔善事二亲。若古之某某者。其妇惑于巫言曰。归
太早耶。尚须三日。曰。去住繇我。繇巫言乎。妇人安有
明 德山传¶ 第 540b 页 X77-0540.png
不祥之言哉。一日缁素。闻头陀状。争先问道。但曰戒
杀专持佛号而巳。其口气所触。有花草香。言毕入龛。
结金刚印。敷坐而化。其母摩顶至足。遍身皆冷独顶
热。两足底。似水墨云霞色。司空为众倡作礼。一众皆
拜。闭龛至某所。先是霪雨为灾。是日。雨甚俄而开霁。
将举火焚。而龛门忽开。头陀屹然如故。从火𦦨若镕
金而尽。遂塔于小瀛洲。是夜。里中人素持齐者。咸梦
头陀示。以戒杀念佛。如生时语。何其异欤。距生于嘉
靖戊午。死于万历丁亥。阅世三十年。为僧仅五日。冯
司成梦祯赞曰。金刚般若有云。以今世人轻贱故。先
世罪业即为消灭。而况圣贤。出没于生死海中。不可
以迹计而情量。五日非速。万劫非长。放刀献珠。无转
变相尔等众生。其亟念佛戒杀。勉遵五日头陀之教。
以相见于极乐之乡。
定林者。当时所谓周安者。是也。自幼不茹荤血。又不
娶。日随周生。赴讲学会场。执巾履之任。供茶设馔。时
时窃听。或独立檐端。或拱身柱侧。不欹不倚。不退不
倦。周生病。故杨道南。东南名士。终岁读书破寺中。周
安复以事。周生者。事道南。行止一如周生。时李翰峰。
李如真。焦弱侯诸公。无不叹羡信爱。李卓吾入京。二
李谓之曰。周安知学。子欲学。幸无下视周安也。未几
道南又死。周安因白弱侯。吾欲为僧。夫吾迄岁山寺。
只多此数茎发耳。不剃何为。弱侯无以应。遂约卓吾。
管东溟诸公。送周安于云松禅师处。披剃为弟子。改
杀专持佛号而巳。其口气所触。有花草香。言毕入龛。
结金刚印。敷坐而化。其母摩顶至足。遍身皆冷独顶
热。两足底。似水墨云霞色。司空为众倡作礼。一众皆
拜。闭龛至某所。先是霪雨为灾。是日。雨甚俄而开霁。
将举火焚。而龛门忽开。头陀屹然如故。从火𦦨若镕
金而尽。遂塔于小瀛洲。是夜。里中人素持齐者。咸梦
头陀示。以戒杀念佛。如生时语。何其异欤。距生于嘉
靖戊午。死于万历丁亥。阅世三十年。为僧仅五日。冯
司成梦祯赞曰。金刚般若有云。以今世人轻贱故。先
世罪业即为消灭。而况圣贤。出没于生死海中。不可
以迹计而情量。五日非速。万劫非长。放刀献珠。无转
变相尔等众生。其亟念佛戒杀。勉遵五日头陀之教。
以相见于极乐之乡。
定林者。当时所谓周安者。是也。自幼不茹荤血。又不
娶。日随周生。赴讲学会场。执巾履之任。供茶设馔。时
时窃听。或独立檐端。或拱身柱侧。不欹不倚。不退不
倦。周生病。故杨道南。东南名士。终岁读书破寺中。周
安复以事。周生者。事道南。行止一如周生。时李翰峰。
李如真。焦弱侯诸公。无不叹羡信爱。李卓吾入京。二
李谓之曰。周安知学。子欲学。幸无下视周安也。未几
道南又死。周安因白弱侯。吾欲为僧。夫吾迄岁山寺。
只多此数茎发耳。不剃何为。弱侯无以应。遂约卓吾。
管东溟诸公。送周安于云松禅师处。披剃为弟子。改
明 德山传¶ 第 540c 页 X77-0540.png
法名曰定林。弱侯又于馆侧。别为庵院。命卓吾书定
林庵三字。为匾以奉之定林庵。居未久。即舍去牛首。
创大华严阁。阁成。又舍去之楚天中山。遂化。塔骨于
山中焉。伯时隐此山。时特置山居一所。度一僧使专
守其塔。弱侯思定林不巳。命卓吾作定林庵记。立石
以志不忘云。
明河曰。五日头陀。与定林。皆以卑贱出家。其一段
卓然自立之风。自不落皮相。故致司空膜拜。群公
倾倒。道之所在。贵贱可忘耳。今有出家。反恃族姓。
且昂然视同辈。头陀定林见之。不呼奴子幸矣。尚
敢望人尊敬哉。罪云拜优波。地为之震动者。我山
摧慢山倒耳。法门下衰。人不尊道。至此。不无三叹。
*** 玉芝聚公传
法聚。字月泉。嘉禾富氏子。始去俗。从师于海盐资圣
寺。矢志参学。初见吉庵法舟二宿。未甚启发。闻王阳
明倡良知之指于稽山。同董从吾。往谒之言相契。阳
明答以诗。然犹未脱然也。后于梦居禅师一掌下。洞
彻源底。即入武康天池山。搆精舍。颜曰玉芝。二十馀
年说法其中。繇是。诸方称玉芝和尚。唐一庵。王龙溪
诸公。尝往来山中。證会儒释大同之秘。师其为人也。
峻结圆转。举止潇然。王公贵人。见其人至不敢屈。庸
夫竖子。一闻其教。辄兴起自愧。反其所为。曲儒小士
多诋释。遇师与立谈。顾趋而事之。舍所学而从。彼其
为文也。无短长易难。皆据案落笔。应手而成。奥旨猜
林庵三字。为匾以奉之定林庵。居未久。即舍去牛首。
创大华严阁。阁成。又舍去之楚天中山。遂化。塔骨于
山中焉。伯时隐此山。时特置山居一所。度一僧使专
守其塔。弱侯思定林不巳。命卓吾作定林庵记。立石
以志不忘云。
明河曰。五日头陀。与定林。皆以卑贱出家。其一段
卓然自立之风。自不落皮相。故致司空膜拜。群公
倾倒。道之所在。贵贱可忘耳。今有出家。反恃族姓。
且昂然视同辈。头陀定林见之。不呼奴子幸矣。尚
敢望人尊敬哉。罪云拜优波。地为之震动者。我山
摧慢山倒耳。法门下衰。人不尊道。至此。不无三叹。
*** 玉芝聚公传
法聚。字月泉。嘉禾富氏子。始去俗。从师于海盐资圣
寺。矢志参学。初见吉庵法舟二宿。未甚启发。闻王阳
明倡良知之指于稽山。同董从吾。往谒之言相契。阳
明答以诗。然犹未脱然也。后于梦居禅师一掌下。洞
彻源底。即入武康天池山。搆精舍。颜曰玉芝。二十馀
年说法其中。繇是。诸方称玉芝和尚。唐一庵。王龙溪
诸公。尝往来山中。證会儒释大同之秘。师其为人也。
峻结圆转。举止潇然。王公贵人。见其人至不敢屈。庸
夫竖子。一闻其教。辄兴起自愧。反其所为。曲儒小士
多诋释。遇师与立谈。顾趋而事之。舍所学而从。彼其
为文也。无短长易难。皆据案落笔。应手而成。奥旨猜
明 德山传¶ 第 541a 页 X77-0541.png
辞。一时而彻。或以此诋之谓。师苦于文。而疏于道。文
如此。未尝苦也。疏于道又可信乎。师生于弘治壬子。
示寂于嘉靖癸亥。春秋七十有二。立塔藏骨于本山。
少司马蔡公汝楠。与师有支许之契。为铭曰。声之为
诗。齐之为儒。诗其无上咒耶。儒其无上法耶。
*** 圆魁传
圆魁。应天溧阳人。袁应魁也。有妻子兄弟。田宅颇饶。
一日弃之。出游至雁宕灵岩谷。遂投师落发。更名圆
魁。然不甚礼诵解。尝掩室静坐。手甲长二寸馀。冬夏
一衲无增减。万历丙戌。四明戴祭酒洵。至露岩与语。
魁默默。似无知者明。忽造戴。谋建寺。又明年寺成。且
曰。有佛无经。佛法何明。凡愚何觉。吾将造京师。请藏
经归寺。以毕吾志。未行乃留。寓塔亭山。实戴留之也。
戴日哓哓佛法。深开示魁。魁唯嘿然而巳。魁有日席
地仰天。戴曰。云行鸟飞。佛体也。魁笑从容曰。自古只
有僧为儒说法。今公反以儒为僧说法亦异事。良久
忽起。附戴耳自指其鼻尖。低声曰。我虽不解文义。然
尝炤管主人公。时刻不忘者。二十馀年矣。戴异之。前
席欲与深言。竟无语。次年。始北上至京。憩锡玄真观。
即坐化焉。其化日如尝时。但独语曰。印藏经自有时。
今亦巳矣。遂瞑目。犹谓其晏坐不知巳化也。化之日
面色微青。明日转红润如生。七日而须发渐长。都人
瞻礼纷沓。观主惧多事。陈于礼部。请从茶毗。宗伯王
公。具龛。薪火之烟皆西向。时壬辰岁二月二日也。年
如此。未尝苦也。疏于道又可信乎。师生于弘治壬子。
示寂于嘉靖癸亥。春秋七十有二。立塔藏骨于本山。
少司马蔡公汝楠。与师有支许之契。为铭曰。声之为
诗。齐之为儒。诗其无上咒耶。儒其无上法耶。
*** 圆魁传
圆魁。应天溧阳人。袁应魁也。有妻子兄弟。田宅颇饶。
一日弃之。出游至雁宕灵岩谷。遂投师落发。更名圆
魁。然不甚礼诵解。尝掩室静坐。手甲长二寸馀。冬夏
一衲无增减。万历丙戌。四明戴祭酒洵。至露岩与语。
魁默默。似无知者明。忽造戴。谋建寺。又明年寺成。且
曰。有佛无经。佛法何明。凡愚何觉。吾将造京师。请藏
经归寺。以毕吾志。未行乃留。寓塔亭山。实戴留之也。
戴日哓哓佛法。深开示魁。魁唯嘿然而巳。魁有日席
地仰天。戴曰。云行鸟飞。佛体也。魁笑从容曰。自古只
有僧为儒说法。今公反以儒为僧说法亦异事。良久
忽起。附戴耳自指其鼻尖。低声曰。我虽不解文义。然
尝炤管主人公。时刻不忘者。二十馀年矣。戴异之。前
席欲与深言。竟无语。次年。始北上至京。憩锡玄真观。
即坐化焉。其化日如尝时。但独语曰。印藏经自有时。
今亦巳矣。遂瞑目。犹谓其晏坐不知巳化也。化之日
面色微青。明日转红润如生。七日而须发渐长。都人
瞻礼纷沓。观主惧多事。陈于礼部。请从茶毗。宗伯王
公。具龛。薪火之烟皆西向。时壬辰岁二月二日也。年
明 德山传¶ 第 541b 页 X77-0541.png
五十六。遗一偈蓐间曰。自古原无死。无死亦无生。是
梦还非梦。亘古又亘今。其徒明海。负其骨南归。戴闻
之叹曰。退之之大颠。示以形骸可外。子瞻之了元。使
知性命所归。吾是以深信魁之以觉。觉吾梦也。又深
愧吾之方梦。梦未觉也。遂为铭其塔。
*** 圆果传
圆果上人。号香林。京口丁氏子。厌俗出家。勤读诵。于
圆觉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处。有省。自是参方。机锋颖
捷。年三十四。游武林。日行分卫。夜宿仙林寺檐庑。衣
不掩形。时严冬。或献新衣美食。却不御。人奇之。致供
日繁。师遁至北高峰绝顶。假一席地。缚草为团瓢。冥
寂其中。不出营食。主僧。以时闵而给焉。一坐六载。每
风雨晦冥。猛虎毒蛇。蹲绕左右。师不为动。其后冬雪
浃辰平地。积至丈许。陟者跬步压覆。隤然而返。主僧
曰。果公纵学僵卧袁安。不能作啖毡苏子。冻馁既久。
恐无生理。俄而城中素心道众。不期而会于灵隐者。
三十馀曹。相劳苦。各述所梦相同谓。见神人执刀。厉
声告曰。北高峰古佛困雪中。盍往视之。陈叙如出一
口。曰事急矣。即相率。打雪披寒而上。叩团瓢见师。趺
坐恬然无惫容。众献供。师作呗受之。相与绕视。不忍
舍去。师曰。诸君休矣。晡时恐为虎惊。毋过念贫道。乃
送之下山而返。一日至湖上。偶见一长僧。繇六桥度
岭而北。师觉其有异。尾之至黄龙祠。因忽不见。仰视
林樾清楚爱之。遂憩焉如仙林。时适有樵牧数辈。戏
梦还非梦。亘古又亘今。其徒明海。负其骨南归。戴闻
之叹曰。退之之大颠。示以形骸可外。子瞻之了元。使
知性命所归。吾是以深信魁之以觉。觉吾梦也。又深
愧吾之方梦。梦未觉也。遂为铭其塔。
*** 圆果传
圆果上人。号香林。京口丁氏子。厌俗出家。勤读诵。于
圆觉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处。有省。自是参方。机锋颖
捷。年三十四。游武林。日行分卫。夜宿仙林寺檐庑。衣
不掩形。时严冬。或献新衣美食。却不御。人奇之。致供
日繁。师遁至北高峰绝顶。假一席地。缚草为团瓢。冥
寂其中。不出营食。主僧。以时闵而给焉。一坐六载。每
风雨晦冥。猛虎毒蛇。蹲绕左右。师不为动。其后冬雪
浃辰平地。积至丈许。陟者跬步压覆。隤然而返。主僧
曰。果公纵学僵卧袁安。不能作啖毡苏子。冻馁既久。
恐无生理。俄而城中素心道众。不期而会于灵隐者。
三十馀曹。相劳苦。各述所梦相同谓。见神人执刀。厉
声告曰。北高峰古佛困雪中。盍往视之。陈叙如出一
口。曰事急矣。即相率。打雪披寒而上。叩团瓢见师。趺
坐恬然无惫容。众献供。师作呗受之。相与绕视。不忍
舍去。师曰。诸君休矣。晡时恐为虎惊。毋过念贫道。乃
送之下山而返。一日至湖上。偶见一长僧。繇六桥度
岭而北。师觉其有异。尾之至黄龙祠。因忽不见。仰视
林樾清楚爱之。遂憩焉如仙林。时适有樵牧数辈。戏
明 德山传¶ 第 541c 页 X77-0541.png
拾瓦砾。累塔矾石间。忽罅中闪烁有光。微露石棱。去
砾而顶相现。旋得满月容。游人以畚锸助之。须臾周
身尽露。又得断碑。读之始知文公所镂像也。乃霣泣
下拜曰。圆果与和尚。同出南岳。不意显示幻身。敢不
捐躯为报。繇是。山灵之一新。清规之再整。师之力也。
汪开府伯玉。觐师于黄龙。戏问曰。公年几何。曰八十
有五。又问到家乎。曰苦海孤航。两不着岸。汪闻耸然
增敬。师素贯禅律。凝神冥寂。每清晨。背诵金刚经一
卷。过午不食。檀施悉营福业。遇遗骼辄收掩之。积如
漏泽者数处。凡开示四众。切近简要。使闻者生信。恍
然自得于语言文字之外也。万历元年癸酉四月。示
寂。年九十矣。塔于石像左脊。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终)
* No. 1524-E
补续高僧传跋
补续高僧传者。道开扃公。成其师未成之书也。其师
华山河公。号汰如。贯通内外之典。领袖龙象之林。念
历代高僧传。搜讨未该。事迹湮没。担囊负笈。遍游山
砾而顶相现。旋得满月容。游人以畚锸助之。须臾周
身尽露。又得断碑。读之始知文公所镂像也。乃霣泣
下拜曰。圆果与和尚。同出南岳。不意显示幻身。敢不
捐躯为报。繇是。山灵之一新。清规之再整。师之力也。
汪开府伯玉。觐师于黄龙。戏问曰。公年几何。曰八十
有五。又问到家乎。曰苦海孤航。两不着岸。汪闻耸然
增敬。师素贯禅律。凝神冥寂。每清晨。背诵金刚经一
卷。过午不食。檀施悉营福业。遇遗骼辄收掩之。积如
漏泽者数处。凡开示四众。切近简要。使闻者生信。恍
然自得于语言文字之外也。万历元年癸酉四月。示
寂。年九十矣。塔于石像左脊。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终)
* No. 1524-E
补续高僧传跋
补续高僧传者。道开扃公。成其师未成之书也。其师
华山河公。号汰如。贯通内外之典。领袖龙象之林。念
历代高僧传。搜讨未该。事迹湮没。担囊负笈。遍游山
明 德山传¶ 第 542a 页 X77-0542.png
岳。剔荒碑于藓径。洗残碣于松岩。嘉言懿矩。会萃良
多。因补前人之所未备。续前人之所未完。纸皮墨骨。
未酬宿世之缘。狮吼潮音。骤示双林之疾。嘱付扃公。
补缀成编。扃公以鹙子之多闻。兼茂先之博物。既衔
师命。遂毕前功。捧琼函以示余。翻贝叶而眩目。余也
踊跃赞叹。得未曾有。亟鸠剞劂之工。遂付枣梨之刻。
使涌幢现塔不堕荒榛。宝炬华灯长然慧命。石门文
字之禅。净土虚玄之体。相需而著。用垂千古。庶莲花
峰下。师徒之志昭然。教海藏中。今昔之踪宛左。
隐湖
毛晋谨识
* No. 1524-F
嗟乎。吾先高松。弱冠未迨。蚤事参请。知命甫踰。旋示
泥洹。屈指流光。仅浮生之三十耳。电光驹隙。寿量几
何。乃讲论疏解。著述观心。繇因地至于果觉。孜孜矻
矻。不知作几许事业。自非愿力宏高载来示现。其孰
能与于此。即斯僧传一书之成也。年未强仕。慨然以
僧史有阙为心。遂南走闽越。北陟燕台。若雁宕石梁
匡庐衡岳。绝壑穷嵓。荒林废刹。碑版所在。蒐讨忘疲。
摹勒抄写。汇集成编。而后竭思覃精。笔削成传。盖僧
多。因补前人之所未备。续前人之所未完。纸皮墨骨。
未酬宿世之缘。狮吼潮音。骤示双林之疾。嘱付扃公。
补缀成编。扃公以鹙子之多闻。兼茂先之博物。既衔
师命。遂毕前功。捧琼函以示余。翻贝叶而眩目。余也
踊跃赞叹。得未曾有。亟鸠剞劂之工。遂付枣梨之刻。
使涌幢现塔不堕荒榛。宝炬华灯长然慧命。石门文
字之禅。净土虚玄之体。相需而著。用垂千古。庶莲花
峰下。师徒之志昭然。教海藏中。今昔之踪宛左。
隐湖
毛晋谨识
* No. 1524-F
嗟乎。吾先高松。弱冠未迨。蚤事参请。知命甫踰。旋示
泥洹。屈指流光。仅浮生之三十耳。电光驹隙。寿量几
何。乃讲论疏解。著述观心。繇因地至于果觉。孜孜矻
矻。不知作几许事业。自非愿力宏高载来示现。其孰
能与于此。即斯僧传一书之成也。年未强仕。慨然以
僧史有阙为心。遂南走闽越。北陟燕台。若雁宕石梁
匡庐衡岳。绝壑穷嵓。荒林废刹。碑版所在。蒐讨忘疲。
摹勒抄写。汇集成编。而后竭思覃精。笔削成传。盖僧
明 德山传¶ 第 542b 页 X77-0542.png
史者。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如俗之史书也。凡所集者。
不越言之与事。自宋文宣王记室王简栖所集百卷。
又会稽嘉祥敀法师所集梁高僧传十三卷。唐南山
律师所集续高僧传□卷。又赞宁国师所集。有宋高
僧传□卷。降斯巳还。宋明相望。以六百馀祀之辽夐。
邈然罕闻。先师之作。其可缓哉。第是书也。无既不既。
无成不成。适是而止为全部矣。补摭捃拾。若有所遗。
在先师则晓夜皇皇。尚以未备为憾焉。师门墙既广。
桃李成蹊。翘楚僧英。不无其类。不肖以椎鲁无文。确
怀固守。当纷纷转徙之时。予惟脚跟牢跕。故蒙先师
嘉悯厥志。别贻青盻。山斋寂阒。手授净瓶。摩顶至三。
记莂亦再。曰转相传授。流注不绝。俨如黄梅半夜信
衣初付。非任力斗智所可力攘者也。其次不肖住山。
则曰。不独山门有幸。实喜法脉得人。诗篇志喜。启札
相延。手迹犹存。墨痕未燥。此阖郡护法。所共同心。不
能偏废者也。至若拈华微笑末后机缘。则简端六字。
掷笔神游。曰高僧传托道开。是也。若不肖。果有一念
参商。其能蒙始终护念如此乎。孰谓□寂之后。异议
纷然。变端遽起。所以退让名山。躬先剞劂。负书行耳。
遑及戈矛。扃抱书之白门。饥荒两值。变乱相仍。海宇
更张。人心鼎沸。遂不能卒业杀青。徬徨无措。归而谋
诸隐湖居士。乐成先志。助襄厥功。始克告竣。其艰难
困苦之状。未易以一言遍告也。幸有济上平章临安
司马。为之弁序。此二公者。表表人杰。殉难捐躯。足徵
不越言之与事。自宋文宣王记室王简栖所集百卷。
又会稽嘉祥敀法师所集梁高僧传十三卷。唐南山
律师所集续高僧传□卷。又赞宁国师所集。有宋高
僧传□卷。降斯巳还。宋明相望。以六百馀祀之辽夐。
邈然罕闻。先师之作。其可缓哉。第是书也。无既不既。
无成不成。适是而止为全部矣。补摭捃拾。若有所遗。
在先师则晓夜皇皇。尚以未备为憾焉。师门墙既广。
桃李成蹊。翘楚僧英。不无其类。不肖以椎鲁无文。确
怀固守。当纷纷转徙之时。予惟脚跟牢跕。故蒙先师
嘉悯厥志。别贻青盻。山斋寂阒。手授净瓶。摩顶至三。
记莂亦再。曰转相传授。流注不绝。俨如黄梅半夜信
衣初付。非任力斗智所可力攘者也。其次不肖住山。
则曰。不独山门有幸。实喜法脉得人。诗篇志喜。启札
相延。手迹犹存。墨痕未燥。此阖郡护法。所共同心。不
能偏废者也。至若拈华微笑末后机缘。则简端六字。
掷笔神游。曰高僧传托道开。是也。若不肖。果有一念
参商。其能蒙始终护念如此乎。孰谓□寂之后。异议
纷然。变端遽起。所以退让名山。躬先剞劂。负书行耳。
遑及戈矛。扃抱书之白门。饥荒两值。变乱相仍。海宇
更张。人心鼎沸。遂不能卒业杀青。徬徨无措。归而谋
诸隐湖居士。乐成先志。助襄厥功。始克告竣。其艰难
困苦之状。未易以一言遍告也。幸有济上平章临安
司马。为之弁序。此二公者。表表人杰。殉难捐躯。足徵
明 德山传¶ 第 542c 页 X77-0542.png
先师德业所致。黼黻典彝。并垂不朽。于戏。名山师一
时应迹之区也。使师而有年。今且敷玄竖妙于此。非
师之千古也。即予膺先师之命。辛勤拮据。尚居此山。
亦未为报先师也。惟此数编。乃师之千古。今幸不负
所嘱。得寿诸梓。实所以报先师于千古也。先师以寸
管。发扬六百年来之硕德耆英。其功于法门不浅。扃
以寸心。报师三十年来之苦辛。实不敢负遗命而巳。
敢谓有功于先师哉。至若山之住与不住。命之遵与
不遵。予且付之一笑。常寂光中。尚肯攒眉蹙頞耶。所
愿祖祖相传。灯灯相照。不冷风规。常存模范。师念无
违。扃心曷巳。他何计哉。因笔偶书。非敢扬飞尘。以眯
观者之目也。彊圉大渊献之岁。重阳日。嗣法弟子自
扃。
和南谨跋
* No. 1524-G
补续高僧传跋
自佛法东渐。名僧间出。其宗风道行。神足辨才。莫不
彪炳一时。辉鉴宇内。若无纪述。曷诏后来。是以代有
作者。为之立传。列以十科。综其行实。自中唐五季。迄
宋元。入 大明。历千䆊。其间神龙绣虎。阐教扬宗。而
时应迹之区也。使师而有年。今且敷玄竖妙于此。非
师之千古也。即予膺先师之命。辛勤拮据。尚居此山。
亦未为报先师也。惟此数编。乃师之千古。今幸不负
所嘱。得寿诸梓。实所以报先师于千古也。先师以寸
管。发扬六百年来之硕德耆英。其功于法门不浅。扃
以寸心。报师三十年来之苦辛。实不敢负遗命而巳。
敢谓有功于先师哉。至若山之住与不住。命之遵与
不遵。予且付之一笑。常寂光中。尚肯攒眉蹙頞耶。所
愿祖祖相传。灯灯相照。不冷风规。常存模范。师念无
违。扃心曷巳。他何计哉。因笔偶书。非敢扬飞尘。以眯
观者之目也。彊圉大渊献之岁。重阳日。嗣法弟子自
扃。
和南谨跋
* No. 1524-G
补续高僧传跋
自佛法东渐。名僧间出。其宗风道行。神足辨才。莫不
彪炳一时。辉鉴宇内。若无纪述。曷诏后来。是以代有
作者。为之立传。列以十科。综其行实。自中唐五季。迄
宋元。入 大明。历千䆊。其间神龙绣虎。阐教扬宗。而
明 德山传¶ 第 543a 页 X77-0543.png
传持法海者。不让前人。乃徒寄传闻。阙乎笔载。于是
华山河公。起而忧之。自堕僧数。即以续传高僧为任。
思欲该悉遗踪。莫如取信于金石。乃不惮千里云山。
单瓢楖栗。每逢残碑断碣。卧烟委莽者。必躬自刷摸。
考核遗事。穷搜幽讨。载罹寒暑。沐雨栉风。顾所不惜。
噫。其用心亦苦矣。积有年岁。汇而成帙。因于禅观之
暇。次序编年。胪陈行略。人各为传。以纪化事。凡数易
稿而成。共得若干人。合为若干卷。名之曰补续高僧
传。用传将烬之明镫。以续未断之慧命。厥功𡡴焉。乃
功未告成。而化缘巳毕。思委托得人。而其难其慎。金
河顾命东日之照。实注于上座扃公。乃出全编。委其
卒业。香炉如意之赠。方此更有加焉。扃公诺此遗言。
仔肩钜任。冀挹檀波。用填愿海。不意。时值迍邅。兵荒
荐至。迄皆未定之惊魂。徒重茧四方。毫无克济。忧心
如焚。惧无以报命。因赍稿至虞山。就汲古主人谋焉。
子晋本因深远。乘愿现身。契合夙缘。慨然心许。余时
在座。亦随喜赞成。即付梓人。尅期奏绩。是举也。历朝
龙象。藉以出兴。非河公莫传其神。非扃公孰继其志。
而非子晋。畴与告其成耶。是三人也。应响佛事。迭为
主宾。功成鼎足。藏海流通。信足不㱙矣。予因是役得
预流校订。遹观厥成。大喜遍身。莫可云喻。遂于卷末。
聊识缘起。以记岁月。云尔。
重光作噩夏孟佛日。退山弟子马弘道。谨撰。
华山河公。起而忧之。自堕僧数。即以续传高僧为任。
思欲该悉遗踪。莫如取信于金石。乃不惮千里云山。
单瓢楖栗。每逢残碑断碣。卧烟委莽者。必躬自刷摸。
考核遗事。穷搜幽讨。载罹寒暑。沐雨栉风。顾所不惜。
噫。其用心亦苦矣。积有年岁。汇而成帙。因于禅观之
暇。次序编年。胪陈行略。人各为传。以纪化事。凡数易
稿而成。共得若干人。合为若干卷。名之曰补续高僧
传。用传将烬之明镫。以续未断之慧命。厥功𡡴焉。乃
功未告成。而化缘巳毕。思委托得人。而其难其慎。金
河顾命东日之照。实注于上座扃公。乃出全编。委其
卒业。香炉如意之赠。方此更有加焉。扃公诺此遗言。
仔肩钜任。冀挹檀波。用填愿海。不意。时值迍邅。兵荒
荐至。迄皆未定之惊魂。徒重茧四方。毫无克济。忧心
如焚。惧无以报命。因赍稿至虞山。就汲古主人谋焉。
子晋本因深远。乘愿现身。契合夙缘。慨然心许。余时
在座。亦随喜赞成。即付梓人。尅期奏绩。是举也。历朝
龙象。藉以出兴。非河公莫传其神。非扃公孰继其志。
而非子晋。畴与告其成耶。是三人也。应响佛事。迭为
主宾。功成鼎足。藏海流通。信足不㱙矣。予因是役得
预流校订。遹观厥成。大喜遍身。莫可云喻。遂于卷末。
聊识缘起。以记岁月。云尔。
重光作噩夏孟佛日。退山弟子马弘道。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