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2a 页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明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杂科篇
*** 宋 圆觉演公传
宗演。河北恩州人。姓崔氏。元丰满禅师弟子。唱云门
之道者也。法貌脩整。持守严密。宣和中。徽宗诏入内
庭说法。赐紫方袍。当时有大因缘。前后凡住十三院。
度弟子一千二百馀人。住永福能仁寺时。先是。寺僧
有生缚狝猴。以泥裹塑。谓之猴王者。岁月滋久。遂为
居民妖崇。遭之者。初作大寒热。渐病狂不食。缘篱升
木。自投于地。往往致死。小儿被害尤甚。于是祠者益
众。祭之不痊。则召巫觋。垂夜至寺前。鸣金吹角。目曰
取搆。寺众亦撞钟击鼓。与之相应言助神。日甚月盛。
莫或之改。适师移住是寺。闻而叹曰。汝可谓至苦。其
杀汝者既受报。而汝淫及乎人。积业转深。何时可脱。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2b 页 X77-0522.png
为诵大悲咒资度之。是夜师坐见妇人。人身猴足。血
污左腋。下旁一小猴。腰间铁索絷两手。抱稚女再拜
于前曰。弟子猴王也。久抱沉冤之痛。赖法力得解脱
上升。故来致谢。复乞。解小猴索。师从之。且说偈曰。猴
王久受幽沉苦。法力冥资得上天。须信自心原是佛。
灵光洞耀没中边。听偈巳。再拜而去。明日启其堂。施
锁三重。盖顷年曾为巫者射。中左腋。以是尝深闭。猴
负小女如所睹。乃碎之。并部从三十馀躯。亦皆乌鸢
鸱枭之类所为也。投之溪流。其怪遂绝。师后归雪峰
终焉。
*** 宋 真宝.庆预传
真宝。五台山僧也。学道能外死生。靖康之扰。与其徒
习武事于山中。钦宗召对便殿。宝感激还山。益聚众
习武。州不守。敌众大至。宝悉力拒之不敌。寺舍焚毁。
僧徒逃散。酋下令。生致真宝。宝至。抗辞无扰。使郡守
刘騊。诱劝百方。终不顾。且曰。吾佛制戒。吾既许宋皇
帝以死。岂以力屈食吾言也。但速杀我。遂怡然受戮。
北人闻者。无不叹异。
庆预。湖南京山胡氏子。问道芙蓉楷公。得要领。住大
洪山。靖康盗起。远近震荡。预。日颐指閒暇。外饬固守。
内事静专谨禅诵。以定众志。若是者数年。所活万馀
人。士大夫家。赖以生者。十七八。事稍定。徙水南兴国
寺。随守以闻。赐号慧炤。绍兴中。下匡阜入八闽。爱雪
峰深秀。闭关十馀年。将化别众。书偈曰。末后一句最
污左腋。下旁一小猴。腰间铁索絷两手。抱稚女再拜
于前曰。弟子猴王也。久抱沉冤之痛。赖法力得解脱
上升。故来致谢。复乞。解小猴索。师从之。且说偈曰。猴
王久受幽沉苦。法力冥资得上天。须信自心原是佛。
灵光洞耀没中边。听偈巳。再拜而去。明日启其堂。施
锁三重。盖顷年曾为巫者射。中左腋。以是尝深闭。猴
负小女如所睹。乃碎之。并部从三十馀躯。亦皆乌鸢
鸱枭之类所为也。投之溪流。其怪遂绝。师后归雪峰
终焉。
*** 宋 真宝.庆预传
真宝。五台山僧也。学道能外死生。靖康之扰。与其徒
习武事于山中。钦宗召对便殿。宝感激还山。益聚众
习武。州不守。敌众大至。宝悉力拒之不敌。寺舍焚毁。
僧徒逃散。酋下令。生致真宝。宝至。抗辞无扰。使郡守
刘騊。诱劝百方。终不顾。且曰。吾佛制戒。吾既许宋皇
帝以死。岂以力屈食吾言也。但速杀我。遂怡然受戮。
北人闻者。无不叹异。
庆预。湖南京山胡氏子。问道芙蓉楷公。得要领。住大
洪山。靖康盗起。远近震荡。预。日颐指閒暇。外饬固守。
内事静专谨禅诵。以定众志。若是者数年。所活万馀
人。士大夫家。赖以生者。十七八。事稍定。徙水南兴国
寺。随守以闻。赐号慧炤。绍兴中。下匡阜入八闽。爱雪
峰深秀。闭关十馀年。将化别众。书偈曰。末后一句最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2c 页 X77-0522.png
难明。转步回头千万程。除却我家亲的子。更谁敢向
里头行。掷笔含笑而寂。
*** 宋 老牛智融传
智融。俗姓邢。初名澄。世居京师。以医入仕。南渡居临
安万松岭。号草庵。邢郎中官。至成和。郎出入禁延。赏
赉殊渥。年五十。弃官谢妻子。祝发入灵隐寺。诸公贵
人。挽之不可。于以去尘俗弗远。肆游诸方。径山匡庐。
经行殆遍。闻雪窦之胜。遂投迹为终焉计。深坐一室。
土木形骸。泊然如偶人。或曳杖以出。有欲相随。则谢
遣之。山中幽僻胜绝之地。意行独坐。或至移晷。人莫
窥其际。善画。而绝不以与人。山深多蛇。忽作二奇鬼
于壁。一吹火向空。一跃蛇而掣其尾。蛇患遂除。而时
有火警。又于火端。作土枭之声。为之革。尝画龙首半
体祷旱。辄应。颇近灵怪。师亦不以自矜也。或问画。次
及人物。师曰。老不复能作。盖目昏不能下两笔也。曰。
两笔。岂非阿堵中耶。师曰。此虽古语近之而非也。吾
所云两笔者。盖欲作人物。须先画目之上睑。此两笔
如人意。则馀皆随笔而成。精神遂足。所以难也。或加
以势利。则避之愈深。意苟相契。亦辄与不吝。楼攻愧。
求之久不与。催以古风。有曰。古人惜墨如惜金。老融
惜墨如惜命。作诗不多语字。画亦无俗韵。初自言。若
得为僧。三十秋瞑目。无言万事休。绍熙四年五月卒。
寿八十。僧腊如师言。尤好作牛。自号老牛智融云。
明河曰。旨哉。融牛之论画也。吾闻庖丁之言。得养
里头行。掷笔含笑而寂。
*** 宋 老牛智融传
智融。俗姓邢。初名澄。世居京师。以医入仕。南渡居临
安万松岭。号草庵。邢郎中官。至成和。郎出入禁延。赏
赉殊渥。年五十。弃官谢妻子。祝发入灵隐寺。诸公贵
人。挽之不可。于以去尘俗弗远。肆游诸方。径山匡庐。
经行殆遍。闻雪窦之胜。遂投迹为终焉计。深坐一室。
土木形骸。泊然如偶人。或曳杖以出。有欲相随。则谢
遣之。山中幽僻胜绝之地。意行独坐。或至移晷。人莫
窥其际。善画。而绝不以与人。山深多蛇。忽作二奇鬼
于壁。一吹火向空。一跃蛇而掣其尾。蛇患遂除。而时
有火警。又于火端。作土枭之声。为之革。尝画龙首半
体祷旱。辄应。颇近灵怪。师亦不以自矜也。或问画。次
及人物。师曰。老不复能作。盖目昏不能下两笔也。曰。
两笔。岂非阿堵中耶。师曰。此虽古语近之而非也。吾
所云两笔者。盖欲作人物。须先画目之上睑。此两笔
如人意。则馀皆随笔而成。精神遂足。所以难也。或加
以势利。则避之愈深。意苟相契。亦辄与不吝。楼攻愧。
求之久不与。催以古风。有曰。古人惜墨如惜金。老融
惜墨如惜命。作诗不多语字。画亦无俗韵。初自言。若
得为僧。三十秋瞑目。无言万事休。绍熙四年五月卒。
寿八十。僧腊如师言。尤好作牛。自号老牛智融云。
明河曰。旨哉。融牛之论画也。吾闻庖丁之言。得养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3a 页 X77-0523.png
生焉。
*** 宋 淳藏主传
景淳藏主。抚州化度受业。久参宝峰祥和尚。杰出参
徒。其为人潇洒高尚。备见于自述山居诗。祥见之。谕
淳曰。此诗不减灌溪。恐世以伎取子。而道不信于人
也。诗凡数十解。今记十章。以备传云。拙直自知趋世
远。疏愚嬴得住山深。现成活计无他物。只有鳞皴杖
一寻。屋架数椽临水石。门通一径挂藤萝。自缘此处
宜投老。饶得溪云早晚过。自笑疏狂同拾得。谁知痴
钝若南泉。几回食饱游山倦。只么和衣到处眠。瓦铛
爇处清烟霭。铁磬敲时晓韵寒。一串数珠粗又重。拈
来百八不相谩。一瓢颜子非为乐。四壁相如未是高。
争似山家真活计。屋头松韵响秋涛。数行大字贝多
叶。一炷粗香古柏根。石室静延春昼永。杖鹃啼破落
花村。渔父子歌甘露曲。儗寒山咏法灯诗。深云勿谓
无人听。万象森罗历历知。坐石巳知毛骨泠。漱泉尝
觉齿牙清。个中有味忘归念。身世无馀合此情。幽岩
静坐来驯虎。古涧经行自狎鸥。不是忘机能绝念。大
都投老得心休。怕寒懒剃髼松发。爱煖频添榾柮柴。
栗色伽梨撩乱挂。谁能劳苦强安排。其咏閒适情。可
谓得之至矣。倘非中有所养。孰能尔耶。惜乎。法道不
扼。悠悠以终老。卒中祥公之言。虚诸方之望云。
*** 宋 北涧简禅师传
居简。字敬叟。潼川王氏子。资质颖异。初见佛书。必端
*** 宋 淳藏主传
景淳藏主。抚州化度受业。久参宝峰祥和尚。杰出参
徒。其为人潇洒高尚。备见于自述山居诗。祥见之。谕
淳曰。此诗不减灌溪。恐世以伎取子。而道不信于人
也。诗凡数十解。今记十章。以备传云。拙直自知趋世
远。疏愚嬴得住山深。现成活计无他物。只有鳞皴杖
一寻。屋架数椽临水石。门通一径挂藤萝。自缘此处
宜投老。饶得溪云早晚过。自笑疏狂同拾得。谁知痴
钝若南泉。几回食饱游山倦。只么和衣到处眠。瓦铛
爇处清烟霭。铁磬敲时晓韵寒。一串数珠粗又重。拈
来百八不相谩。一瓢颜子非为乐。四壁相如未是高。
争似山家真活计。屋头松韵响秋涛。数行大字贝多
叶。一炷粗香古柏根。石室静延春昼永。杖鹃啼破落
花村。渔父子歌甘露曲。儗寒山咏法灯诗。深云勿谓
无人听。万象森罗历历知。坐石巳知毛骨泠。漱泉尝
觉齿牙清。个中有味忘归念。身世无馀合此情。幽岩
静坐来驯虎。古涧经行自狎鸥。不是忘机能绝念。大
都投老得心休。怕寒懒剃髼松发。爱煖频添榾柮柴。
栗色伽梨撩乱挂。谁能劳苦强安排。其咏閒适情。可
谓得之至矣。倘非中有所养。孰能尔耶。惜乎。法道不
扼。悠悠以终老。卒中祥公之言。虚诸方之望云。
*** 宋 北涧简禅师传
居简。字敬叟。潼川王氏子。资质颖异。初见佛书。必端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3b 页 X77-0523.png
坐默观如宿习。依邑之广福院图澄得度。参别峰涂
毒于径山。沉默自究。一日阅万庵语。有省。遽往育王。
见佛照。机相契。自是往来其门十五年。一时社中耆
硕。无不忘年与交。走江西。访诸祖遗迹。莹仲温。尝掌
大慧之记。庵于罗湖。纂所闻成书。发挥祖道。与师议
论大奇之。以大慧居洋屿庵竹篦。付之师巽焉。久之。
出住台之般若。迁报恩。英衲争附。鸿儒竹岩钱公。水
心叶公。皆折节问道于足下。大参真西山。时为江东
部使者。虚东林命之。以疾辞。乃于飞来峰北涧。扫一
室居十年。人不敢以字称。因以北涧称之。起应霅之
铁佛西佘。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奉旨
移净慈。所至道化大行。师出佛炤之门。在诸法彦中。
为神驹香象。机格超逸。最难攀仰。其颂世尊初生话
云。一声㘞地便吒哩。突出如斯大阐提。此土西天起
殃害。堂堂洗土不成泥。又颂楞严六解一亡云。六用
无功信不通。一时分付与春风。篆烟一缕閒清昼。百
鸟不来花自红。辟一室以居。名曰薤室。作赋以自见。
其略曰。进则面墙退则坐井。柱忽不支。壁将就殒。豁
然而虚。漠然而囧。如蒙之击。如震而警。如无尽藏。如
大圆镜。前山送青。若壮士之排闼。后山回闯。拟良工
之御骏。抚鸿鹄而晚眺。入冥冥而远引。笑云烟之轻
去。漫悠悠而无定。驻落日于西崦。延初蟾于东岭。是
皆中所得也。有北涧集十九卷。张公诚子。序之曰。读
其文。宗密未知其伯仲。诵其诗。合参寥觉范为一人。
毒于径山。沉默自究。一日阅万庵语。有省。遽往育王。
见佛照。机相契。自是往来其门十五年。一时社中耆
硕。无不忘年与交。走江西。访诸祖遗迹。莹仲温。尝掌
大慧之记。庵于罗湖。纂所闻成书。发挥祖道。与师议
论大奇之。以大慧居洋屿庵竹篦。付之师巽焉。久之。
出住台之般若。迁报恩。英衲争附。鸿儒竹岩钱公。水
心叶公。皆折节问道于足下。大参真西山。时为江东
部使者。虚东林命之。以疾辞。乃于飞来峰北涧。扫一
室居十年。人不敢以字称。因以北涧称之。起应霅之
铁佛西佘。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奉旨
移净慈。所至道化大行。师出佛炤之门。在诸法彦中。
为神驹香象。机格超逸。最难攀仰。其颂世尊初生话
云。一声㘞地便吒哩。突出如斯大阐提。此土西天起
殃害。堂堂洗土不成泥。又颂楞严六解一亡云。六用
无功信不通。一时分付与春风。篆烟一缕閒清昼。百
鸟不来花自红。辟一室以居。名曰薤室。作赋以自见。
其略曰。进则面墙退则坐井。柱忽不支。壁将就殒。豁
然而虚。漠然而囧。如蒙之击。如震而警。如无尽藏。如
大圆镜。前山送青。若壮士之排闼。后山回闯。拟良工
之御骏。抚鸿鹄而晚眺。入冥冥而远引。笑云烟之轻
去。漫悠悠而无定。驻落日于西崦。延初蟾于东岭。是
皆中所得也。有北涧集十九卷。张公诚子。序之曰。读
其文。宗密未知其伯仲。诵其诗。合参寥觉范为一人。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3c 页 X77-0523.png
不能当也。北涧于人不苟合。合亦不苟暌。取舍去就
之际。洁如也。叶水心诗曰。简公诗语特惊人。六反掀
腾不动身。说与东家小儿女。涂青染绿未禁春。师居
天台委羽。有二姓争竹山。竭产不肯巳。仙居丞王君
怿。请于师。师作种竹赋一首示二姓。而讼遂止。其德
音感化如此。灵隐虚席。赵节斋。奏师补其处。师笑曰。
吾日迫矣。乃举天童痴绝冲。淳祐丙午春三月二十
八日。索纸书偈。于纸尾复书曰。四月一日珍重六字。
呼诸徒诫之曰。时不待人。以吾自励。吾世缘馀两日
耳。至期昧爽索浴。浴罢假寐。然视之巳逝矣。寿八十
三。腊六十二。葬全身于月堂昌禅师塔侧。遵治命也。
*** 鼓山坚.凝二师传
弥坚。号石室。闽清陈氏子。根性敏利。历诸丛席。最后
见孤峰秀公。函盖相合。遂传东山之衣。
正凝。舒州太湖李氏。与坚同门。并得秀公之道。法林
倚以为重。凝仪相丰腴。所至人聚观之。檀委山积。嘉
熙初。入闽。闽帅请住鼓峤。风猷弘振。四众钦慕。若现
在如来。信施以巨万计。悉充尝住。三十馀年。布衣纸
衾。终其身不一染。捐于世好。则其所存。槩可知矣。咸
淳中示寂。阇维。数珠不坏。齿牙中舍利如砌。坚则继
凝住持。而清气逼人。虽福缘少逊于凝。而慧门开受
则过之。日衣东山之衣说法。法音遐被。置衣处。尝有
光。夜白如昼。有二偷儿入室盗之。为神所缚卧地。视
不得起。坚为忏谢。始苏而去。德祐中。朝廷欲南迁。被
之际。洁如也。叶水心诗曰。简公诗语特惊人。六反掀
腾不动身。说与东家小儿女。涂青染绿未禁春。师居
天台委羽。有二姓争竹山。竭产不肯巳。仙居丞王君
怿。请于师。师作种竹赋一首示二姓。而讼遂止。其德
音感化如此。灵隐虚席。赵节斋。奏师补其处。师笑曰。
吾日迫矣。乃举天童痴绝冲。淳祐丙午春三月二十
八日。索纸书偈。于纸尾复书曰。四月一日珍重六字。
呼诸徒诫之曰。时不待人。以吾自励。吾世缘馀两日
耳。至期昧爽索浴。浴罢假寐。然视之巳逝矣。寿八十
三。腊六十二。葬全身于月堂昌禅师塔侧。遵治命也。
*** 鼓山坚.凝二师传
弥坚。号石室。闽清陈氏子。根性敏利。历诸丛席。最后
见孤峰秀公。函盖相合。遂传东山之衣。
正凝。舒州太湖李氏。与坚同门。并得秀公之道。法林
倚以为重。凝仪相丰腴。所至人聚观之。檀委山积。嘉
熙初。入闽。闽帅请住鼓峤。风猷弘振。四众钦慕。若现
在如来。信施以巨万计。悉充尝住。三十馀年。布衣纸
衾。终其身不一染。捐于世好。则其所存。槩可知矣。咸
淳中示寂。阇维。数珠不坏。齿牙中舍利如砌。坚则继
凝住持。而清气逼人。虽福缘少逊于凝。而慧门开受
则过之。日衣东山之衣说法。法音遐被。置衣处。尝有
光。夜白如昼。有二偷儿入室盗之。为神所缚卧地。视
不得起。坚为忏谢。始苏而去。德祐中。朝廷欲南迁。被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4a 页 X77-0524.png
旨增广城堞。请坚为东门提督。乃忻然奔命曰。何往
而非佛事耶。手版筑六十丈。次年告成。遂示寂焉。嘱
留衣镇山门。未几。二王奔。广军次山麓。人情汹汹。咸
思劫夺。衣时现异。寺赖以全。噫。傅持法人。如来所遣。
行如来事。愿力弘固。寓之而然。即一色一香。皆能通
灵显妙。况金襕乎。入元。衣尚无恙。至正间。忽失所在。
*** 宋 斯受传
斯受。字用堂。台黄岩杨氏子。年十四。入三童山香积
寺。依存方上人为师受具。游历诸方。咨叩耆宿。得心
学要领。自灵隐病归三童。日行首楞严三味。于不离
见闻缘超然入佛地语。致疑。力究无入。忽闻舂碓声。
恍然自省。偈曰。六祖当年不诵经。肩柴放下便传灯。
谁知千载今犹在。秋月长廊捣碓声。自是行业日进。
善书。以黄金为泥。书法华华严楞严圆觉般若及方
等诸经。又于帛上。金书法华塔一座。极其精妙。当时
称希有。将终坐床上。诵法华经。不辄卷毕。而逝。
*** 太瘤传
太瘤。蜀僧也。居众时。尝叹佛法混滥。异见蜂起。乃曰。
我参禅。若得真正知见。当不惜口业。遂发愿。礼马祖
塔。长年不辍。忽一日塔放白光。感而有悟。后所至丛
林。勘验老宿。过雪窦山前云。这老汉口里水漉漉地。
雪窦闻其语。意似不平。及来见。雪窦云。你不肯老僧
耶。师云。这老汉。果然口里水漉漉地。摵一坐具便出。
直岁不甘。中路令人殴之。损师一足。师曰。此是雪窦
而非佛事耶。手版筑六十丈。次年告成。遂示寂焉。嘱
留衣镇山门。未几。二王奔。广军次山麓。人情汹汹。咸
思劫夺。衣时现异。寺赖以全。噫。傅持法人。如来所遣。
行如来事。愿力弘固。寓之而然。即一色一香。皆能通
灵显妙。况金襕乎。入元。衣尚无恙。至正间。忽失所在。
*** 宋 斯受传
斯受。字用堂。台黄岩杨氏子。年十四。入三童山香积
寺。依存方上人为师受具。游历诸方。咨叩耆宿。得心
学要领。自灵隐病归三童。日行首楞严三味。于不离
见闻缘超然入佛地语。致疑。力究无入。忽闻舂碓声。
恍然自省。偈曰。六祖当年不诵经。肩柴放下便传灯。
谁知千载今犹在。秋月长廊捣碓声。自是行业日进。
善书。以黄金为泥。书法华华严楞严圆觉般若及方
等诸经。又于帛上。金书法华塔一座。极其精妙。当时
称希有。将终坐床上。诵法华经。不辄卷毕。而逝。
*** 太瘤传
太瘤。蜀僧也。居众时。尝叹佛法混滥。异见蜂起。乃曰。
我参禅。若得真正知见。当不惜口业。遂发愿。礼马祖
塔。长年不辍。忽一日塔放白光。感而有悟。后所至丛
林。勘验老宿。过雪窦山前云。这老汉口里水漉漉地。
雪窦闻其语。意似不平。及来见。雪窦云。你不肯老僧
耶。师云。这老汉。果然口里水漉漉地。摵一坐具便出。
直岁不甘。中路令人殴之。损师一足。师曰。此是雪窦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4b 页 X77-0524.png
老使之。他日须折一足偿我。后果如其言。师后至都
下。放意市肆中。有宫人。请归家供养。师屡告辞。官人
确留之。愈加敬礼。每使侍妾馈食其前。一日官人至。
师故意挑其妾。官人以此改礼。遂得辞去。不数日。闹
市中端坐。而化。师名太因。颈有瘿。故人以太瘤呼之。
*** 宋 有南传
有南。闽人。性慧达。以诗自娱。世味淡然。游泉之开元
承天。每所过阛阓市易之家。获息尝倍。人始异之。至
从市者争径。惟恐其不至。至则人争遗之钱。纳诸怀
袖中。至数百则抛撒于地。儿童竞取拾。因大笑为乐
以为尝。江给事某。极重之。一日忽语其徒曰。予翌日
当与众别矣。众以为戏言。诘旦。果趺坐奄然而化。或
以告给事。给事来讯之。乃于座上。微开目睫呼江君。
授以偈曰。东省书问频续。佛日衣钵相传。试问来去
何事。一轮江月横天。举手而寂。经十载真身不坏。其
徒。就身为塔藏之。
*** 宋 自永传
自永。闽人。结茅麦斜岩。宴坐修静。忽有龙现木杪。恬
然诵经不顾。久之。龙复出山。爪甲著石有声。永语其
徒曰。龙又至矣。视之果然。一日荷汲而归。有虎蹑其
后。就饮其水。永回顾徐云。适从何来。其渴至此。又尝
夜。过诸偷者于庵外。笑谓曰。若欲罄我囊橐耶。得升
米倾瓮。与之曰。愧不腆耳。诸偷谢而去。年八十馀而
逝。体不坏。颜色如生。噫。永其有道者。不然何与物相
下。放意市肆中。有宫人。请归家供养。师屡告辞。官人
确留之。愈加敬礼。每使侍妾馈食其前。一日官人至。
师故意挑其妾。官人以此改礼。遂得辞去。不数日。闹
市中端坐。而化。师名太因。颈有瘿。故人以太瘤呼之。
*** 宋 有南传
有南。闽人。性慧达。以诗自娱。世味淡然。游泉之开元
承天。每所过阛阓市易之家。获息尝倍。人始异之。至
从市者争径。惟恐其不至。至则人争遗之钱。纳诸怀
袖中。至数百则抛撒于地。儿童竞取拾。因大笑为乐
以为尝。江给事某。极重之。一日忽语其徒曰。予翌日
当与众别矣。众以为戏言。诘旦。果趺坐奄然而化。或
以告给事。给事来讯之。乃于座上。微开目睫呼江君。
授以偈曰。东省书问频续。佛日衣钵相传。试问来去
何事。一轮江月横天。举手而寂。经十载真身不坏。其
徒。就身为塔藏之。
*** 宋 自永传
自永。闽人。结茅麦斜岩。宴坐修静。忽有龙现木杪。恬
然诵经不顾。久之。龙复出山。爪甲著石有声。永语其
徒曰。龙又至矣。视之果然。一日荷汲而归。有虎蹑其
后。就饮其水。永回顾徐云。适从何来。其渴至此。又尝
夜。过诸偷者于庵外。笑谓曰。若欲罄我囊橐耶。得升
米倾瓮。与之曰。愧不腆耳。诸偷谢而去。年八十馀而
逝。体不坏。颜色如生。噫。永其有道者。不然何与物相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4c 页 X77-0524.png
忘至此。登高不慄。入水不惊。万变陈乎前而莫动。始
可与言生死出生死。舍此而云学道。不知其可也。故
予深以不能详永为恨赘数言。以待后贤续之。
*** 宋 法慈
法慈。上虞长庆寺大德也。平日深居简出。洒扫一室。
宴坐其中。庭具花竹泉石有幽意。士大夫多往游焉。
慈颇能棋。又善谭论名理。焚香瀹茗。延纳无倦。嘉泰
初。忽谢客闭门。虽年高而神观精爽。略无他故。人初
不以为异。会其童行辞往行在所。请给僧牒。慈语之
曰。汝去宜速回。久之无耗日以为问。既还。慈喜曰。得
汝归甚好。时方盛暑。即令左右具汤沐。澡毕易洁衣
端坐。将瞑目就寂。其徒亟呼之云。和尚幸自得恁好。
何不留一颂示后。曰。汝不早道。我今写不得也。汝代
笔则可。乃云。无始劫来不曾生。今日当场又谁灭。又
谁灭。万里炎天觅点雪。语仅脱口。而逝。
*** 宋 清音子传
清音子。不知何许人。自言。姓杨名道亨。宋末。引一猱
自金陵来淞。处茅椒于府城北。猱大如人。能主给使。
清音子夜坐有光。淞人争饭之。丰薄不谢。第言分定
云。由是人益异之。施与日多。因搆庵以居。名曰大古。
以延伫四方云水之客。尝赤脚行市中。乞斋粮供众。
复自号赤脚道人。久之。有军士戏烹其猱食之。清音
子嗟叹。即与众诀别。手书一偈云。八十一年饶舌。终
日化缘不歇。重阳时节归家。一路清风明月。遂趺叠
可与言生死出生死。舍此而云学道。不知其可也。故
予深以不能详永为恨赘数言。以待后贤续之。
*** 宋 法慈
法慈。上虞长庆寺大德也。平日深居简出。洒扫一室。
宴坐其中。庭具花竹泉石有幽意。士大夫多往游焉。
慈颇能棋。又善谭论名理。焚香瀹茗。延纳无倦。嘉泰
初。忽谢客闭门。虽年高而神观精爽。略无他故。人初
不以为异。会其童行辞往行在所。请给僧牒。慈语之
曰。汝去宜速回。久之无耗日以为问。既还。慈喜曰。得
汝归甚好。时方盛暑。即令左右具汤沐。澡毕易洁衣
端坐。将瞑目就寂。其徒亟呼之云。和尚幸自得恁好。
何不留一颂示后。曰。汝不早道。我今写不得也。汝代
笔则可。乃云。无始劫来不曾生。今日当场又谁灭。又
谁灭。万里炎天觅点雪。语仅脱口。而逝。
*** 宋 清音子传
清音子。不知何许人。自言。姓杨名道亨。宋末。引一猱
自金陵来淞。处茅椒于府城北。猱大如人。能主给使。
清音子夜坐有光。淞人争饭之。丰薄不谢。第言分定
云。由是人益异之。施与日多。因搆庵以居。名曰大古。
以延伫四方云水之客。尝赤脚行市中。乞斋粮供众。
复自号赤脚道人。久之。有军士戏烹其猱食之。清音
子嗟叹。即与众诀别。手书一偈云。八十一年饶舌。终
日化缘不歇。重阳时节归家。一路清风明月。遂趺叠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5a 页 X77-0525.png
而化。
*** 金 大汉僧录
大汉僧录。姓聂氏。身长九尺。膂力绝人。削发从佛。持
律诵经。有解性发言不测。若深有得于中者。且能诵
咒驱邪。又名破魔和尚。熙宗闻之召见。赐食授殿中
将军。固辞曰。臣愿始终事佛。不愿为官。不拜命。为交
城县僧录。领袖一方。赐龙凤山河衣。衣宫中所制。命
僧录披以化人。因又称大衣禅伯。名振一时。服化者
众。后示寂。阇维。有舍利红光之异。至今交城人能言
之。惜无详可考。致大行寥寥云。
*** 金 洪炤传
洪照。字玄明。其先华州下邽人。世业耕桑。年十八入
道。脩头陀行。夙夜匪懈。研精修多罗教。落发后。益励
奋求解脱。受大名凭空禅师印可。云游河内。得古废
寺基。翠壁斜倚。秀木傍郁。清泉流其下。照顾瞻喜曰。
此正道人安隐处。询土人。知其为唐觉林禅刹也。照
结草庐。被粗茹粝以居之。久之。四众向应鸠集。兴工
开凿。得遗碑铜像。及然灯净盏百馀只。丛席既成。世
宗嘉照行。锡圆通禅师之号。赐院额曰香严。照行高
识远。超颖辩达。自初从道入法藏。依言而探义。因义
而明理。运有为洪济之慈。入无證真得之妙。弛张用
舍。开阖语默。于觉炤中。恒得自在。提振宗风。开觉后
学。凡祖师之旨。在章句者。必引而申之。学人或探其
涯涘。或接其波澜。莫不游焉息焉。随其分量。俱得受
*** 金 大汉僧录
大汉僧录。姓聂氏。身长九尺。膂力绝人。削发从佛。持
律诵经。有解性发言不测。若深有得于中者。且能诵
咒驱邪。又名破魔和尚。熙宗闻之召见。赐食授殿中
将军。固辞曰。臣愿始终事佛。不愿为官。不拜命。为交
城县僧录。领袖一方。赐龙凤山河衣。衣宫中所制。命
僧录披以化人。因又称大衣禅伯。名振一时。服化者
众。后示寂。阇维。有舍利红光之异。至今交城人能言
之。惜无详可考。致大行寥寥云。
*** 金 洪炤传
洪照。字玄明。其先华州下邽人。世业耕桑。年十八入
道。脩头陀行。夙夜匪懈。研精修多罗教。落发后。益励
奋求解脱。受大名凭空禅师印可。云游河内。得古废
寺基。翠壁斜倚。秀木傍郁。清泉流其下。照顾瞻喜曰。
此正道人安隐处。询土人。知其为唐觉林禅刹也。照
结草庐。被粗茹粝以居之。久之。四众向应鸠集。兴工
开凿。得遗碑铜像。及然灯净盏百馀只。丛席既成。世
宗嘉照行。锡圆通禅师之号。赐院额曰香严。照行高
识远。超颖辩达。自初从道入法藏。依言而探义。因义
而明理。运有为洪济之慈。入无證真得之妙。弛张用
舍。开阖语默。于觉炤中。恒得自在。提振宗风。开觉后
学。凡祖师之旨。在章句者。必引而申之。学人或探其
涯涘。或接其波澜。莫不游焉息焉。随其分量。俱得受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5b 页 X77-0525.png
用。故一时佛法。以照为司南。居山三十年。未尝过檀
门。日所资用。皆宰官居士。领施奉给。乐而不厌。虽金
帛填委。而囊无一钱。大定二十六年。将逝。沐浴易衣。
问时早晚。对曰。日晡矣。说偈怡然就寂。春秋七十有
二。葬于院西之玉峰。
*** 元 筠高安圆至传
圆至。字天隐。高安姚氏子。季父勉。父文。叔兄云。皆中
显科。为宋名臣。师按窥世相。深有所感悟于中。以咸
淳甲戌出家。依仰山慧朗禅师钦公脱发。时年十九。
务静退寡交识。怡然以道味自尚。喜为文章志弘护。
非衒饰知见以自售也。故其文日益进。其曰吾圣人。
自称文佛。盖以存其道于无穷。非文莫能。曰经曰论。
皆是物也。惟震旦诸师。欲抚中下之质。乃皆以天纵
上智。示为椎朴少文。与愚者同事。乃圣人冥权。非真
然也。愚者诱于其迹。直谓圣人道妙。可以鄙俚凡近
躐。至薄经论为浅教。斥文字为异端。岂不惑哉。其论
吾宗文。独许嵩明教一人。其融会超了知见。扶宗匡
道之心。居然可思矣。至元元贞间。住建昌能仁寺。说
法一禀于钦。不两年弃去。师行止不恒。所居斯其最
久耳。大德二年戊戌。卒于庐山。年四十三。惜无修期
以究其道之所归。化之所及。为可哀耳。有文集一卷。
吴门碛砂魁上人所藏。以示紫阳方虚谷。读而醉心。
叙其首。刻焉。
*** 得喜.无照.无碍传
门。日所资用。皆宰官居士。领施奉给。乐而不厌。虽金
帛填委。而囊无一钱。大定二十六年。将逝。沐浴易衣。
问时早晚。对曰。日晡矣。说偈怡然就寂。春秋七十有
二。葬于院西之玉峰。
*** 元 筠高安圆至传
圆至。字天隐。高安姚氏子。季父勉。父文。叔兄云。皆中
显科。为宋名臣。师按窥世相。深有所感悟于中。以咸
淳甲戌出家。依仰山慧朗禅师钦公脱发。时年十九。
务静退寡交识。怡然以道味自尚。喜为文章志弘护。
非衒饰知见以自售也。故其文日益进。其曰吾圣人。
自称文佛。盖以存其道于无穷。非文莫能。曰经曰论。
皆是物也。惟震旦诸师。欲抚中下之质。乃皆以天纵
上智。示为椎朴少文。与愚者同事。乃圣人冥权。非真
然也。愚者诱于其迹。直谓圣人道妙。可以鄙俚凡近
躐。至薄经论为浅教。斥文字为异端。岂不惑哉。其论
吾宗文。独许嵩明教一人。其融会超了知见。扶宗匡
道之心。居然可思矣。至元元贞间。住建昌能仁寺。说
法一禀于钦。不两年弃去。师行止不恒。所居斯其最
久耳。大德二年戊戌。卒于庐山。年四十三。惜无修期
以究其道之所归。化之所及。为可哀耳。有文集一卷。
吴门碛砂魁上人所藏。以示紫阳方虚谷。读而醉心。
叙其首。刻焉。
*** 得喜.无照.无碍传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5c 页 X77-0525.png
得喜。钱氏子。童丱时。依兴圣权公薙染。及长慕禅宗。
登天目山。叩幻住老人。有契。旋归里。清信士有以花
园地施者。师受而结庵。凿基得古石。刻钱喜二字。众
异之。庵成。禅锡纷委。幻住为大书喜见二字。颜其户。
从是乡人。称师为喜菩萨。师。以学佛须以解脱为心。
慈普为行。道风所感。一钵无尽。四事供众之外。济益
深广。衣寒药病。赴者如归。生而饥者。养之如人父。死
而暴者。葬之如人子。一以诚信真实。为之弗勌也。尝
演法于吴江程林仲家。有神人。白帽金甲合掌听。其
后举众见之。凡诸大家禳祈。惟师一至为幸。至顺中。
移锡盘龙塘。未几成巨刹。化后舍利累累。火处穿斸
求之皆得。鉴无照鉴无碍二公。皆尝事幻住。
无照。南诏人。初习教。辨博英发。每曰。吾闻中国有禅
宗。使审是耶吾将从其学。使或未当。吾将易其宗旨。
由其国万里来。一言而悟彻法源。方图归以倡道。而
殒于中吴。春秋仅三十有七也。幻住。祭而哭之以文
曰。谓无照。于吾道有所悟兮。真机历掌。其谁敢欺。谓
无照。于吾道无所悟兮。大方极目。云胡不迷。笑德山
之焚疏钞兮。何取舍之纷驰。鄙良遂之归罢讲兮。徒
此是而彼非。惟吾无照总不然兮。即名言与实相。互
融交涉而无亏。出入两宗大匠之门兮。孰不叹美而
称奇。屈指八载之相从兮。靡有间其毫釐。我阅人之
既多兮。求如无照者。非惟今少。于古亦稀。我不哀无
炤之亡兮。哀祖道之既隳。而今而后。孰与扶颠而持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6a 页 X77-0526.png
危。对炉熏于今夕兮。与山川草木。同怀绝世之悲。读
此文酸鼻。苟其人非真有大过人者。不足致老子惜
之至是也。然南诏之有禅宗。实自无炤始。
无碍。永嘉人。参幻住。久之无省。幻住指见龙渊。一日
闻莲香得入。有偈曰。个中消息本寻常。几度无端谩
度量。今日疑团百杂碎。西风一阵白莲香。不知其所
终。
*** 妙恩传(附大圭.契祖.杰道者)
妙恩。生倪氏。泉人也。持律精苦。胁不沾席者四十馀
年。遍参名宿。旋入雪峰。谒湘和尚蒙印可。声价日腾
起。至元中。僧录鉴义。白行省。请合开元百二十院。为
一大刹。请师为第一世。师慧解圆融。不以禅废教。尝
注释弥勒上生经。以见意焉。武林南山罗汉殿灾。师
梦五百僧求依止。未几。传闻至。乃即梦夜也。因建罗
汉殿于寺东厢。如数像之恢焕。一仿武林旧时。是以
虚空心。为福德相。益见其慧门无量也。
其法嗣大圭
颂曰。碧眼庞眉解魇人。容求单位笑欣欣。一朝添五
百閒汉。大屋泼天开紫云。师将示寂。偈曰。不用剃头。
不须澡浴。一堆红𦦨。千足万足。既火。舍利如雨而下。
圭亦有行解。博极儒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
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
观集。及紫云开士传。纸贵一时。
契祖。同安张氏生。
亦师付法子。使嗣位行湘师事者。善说法要。浑然天
成。赐号佛心正悟禅师。
有杰道者。清狂无度。恒扫除
此文酸鼻。苟其人非真有大过人者。不足致老子惜
之至是也。然南诏之有禅宗。实自无炤始。
无碍。永嘉人。参幻住。久之无省。幻住指见龙渊。一日
闻莲香得入。有偈曰。个中消息本寻常。几度无端谩
度量。今日疑团百杂碎。西风一阵白莲香。不知其所
终。
*** 妙恩传(附大圭.契祖.杰道者)
妙恩。生倪氏。泉人也。持律精苦。胁不沾席者四十馀
年。遍参名宿。旋入雪峰。谒湘和尚蒙印可。声价日腾
起。至元中。僧录鉴义。白行省。请合开元百二十院。为
一大刹。请师为第一世。师慧解圆融。不以禅废教。尝
注释弥勒上生经。以见意焉。武林南山罗汉殿灾。师
梦五百僧求依止。未几。传闻至。乃即梦夜也。因建罗
汉殿于寺东厢。如数像之恢焕。一仿武林旧时。是以
虚空心。为福德相。益见其慧门无量也。
其法嗣大圭
颂曰。碧眼庞眉解魇人。容求单位笑欣欣。一朝添五
百閒汉。大屋泼天开紫云。师将示寂。偈曰。不用剃头。
不须澡浴。一堆红𦦨。千足万足。既火。舍利如雨而下。
圭亦有行解。博极儒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
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
观集。及紫云开士传。纸贵一时。
契祖。同安张氏生。
亦师付法子。使嗣位行湘师事者。善说法要。浑然天
成。赐号佛心正悟禅师。
有杰道者。清狂无度。恒扫除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6b 页 X77-0526.png
街市。所至相与哗笑之。所服衣垢甚。忽取浣之言。明
日行矣。至明日。求僧粥不与。杰曰。求之不再。幸与我。
得粥还置几上。危坐而化。祖为举火。曰。一生杰斗。打
硬参禅。街头巷尾。掣风掣颠。若无末上。不值半钱杰
道者。谁信寒灰有煖烟。
*** 元 若芬传
若芬。宇仲石婺州曹氏子。落发进具。后历游讲肆。颇
得师说。同辈推挽之。欲其弘阐。芬曰。吾不能也。芬为
人清退。善文笔。为上竺书记。赞剔佛事。游戏墨花。极
一时之誉。又善画。往往写云山以寓意。有求者。初不
甚靳。虽寥寥数笔应之。人宝之如连城。后求者。不胜
其多。芬笑而谢之曰。钱塘八月潮。西湖雪后诸峰。极
天下伟观。二三子。当面蹉过。却求玩道人数点残墨。
何邪。自是谢事归深山。即古涧苍壁间结庵。颜曰玉
涧。因以为号。又建阁。对芙蓉峰。自称芙蓉峰主。尝自
题画竹曰。不是老僧亲写。晓来谁报平安。其意趣可
想也。如芬者。尚存本色。非尽为末技所掩。视今之圆
颅。习笔墨沾沾自喜者。岂啻天渊哉。
*** 月江净公传
宗净。字月江。婺人也。正庵訚公法子。颀身伟貌。德本
夙植。觉。繇性禀。每以佛乘印参儒典。默而能融。辩而
不肆。所著诗文。皆有足观。尤以接物利生为巳任。行
持无怠。虽小戒律如践青折萌。盥手泛席之数。未尝
放心。翰院侍讲王公时彦。在秘阁纂修。少师姚公。实
日行矣。至明日。求僧粥不与。杰曰。求之不再。幸与我。
得粥还置几上。危坐而化。祖为举火。曰。一生杰斗。打
硬参禅。街头巷尾。掣风掣颠。若无末上。不值半钱杰
道者。谁信寒灰有煖烟。
*** 元 若芬传
若芬。宇仲石婺州曹氏子。落发进具。后历游讲肆。颇
得师说。同辈推挽之。欲其弘阐。芬曰。吾不能也。芬为
人清退。善文笔。为上竺书记。赞剔佛事。游戏墨花。极
一时之誉。又善画。往往写云山以寓意。有求者。初不
甚靳。虽寥寥数笔应之。人宝之如连城。后求者。不胜
其多。芬笑而谢之曰。钱塘八月潮。西湖雪后诸峰。极
天下伟观。二三子。当面蹉过。却求玩道人数点残墨。
何邪。自是谢事归深山。即古涧苍壁间结庵。颜曰玉
涧。因以为号。又建阁。对芙蓉峰。自称芙蓉峰主。尝自
题画竹曰。不是老僧亲写。晓来谁报平安。其意趣可
想也。如芬者。尚存本色。非尽为末技所掩。视今之圆
颅。习笔墨沾沾自喜者。岂啻天渊哉。
*** 月江净公传
宗净。字月江。婺人也。正庵訚公法子。颀身伟貌。德本
夙植。觉。繇性禀。每以佛乘印参儒典。默而能融。辩而
不肆。所著诗文。皆有足观。尤以接物利生为巳任。行
持无怠。虽小戒律如践青折萌。盥手泛席之数。未尝
放心。翰院侍讲王公时彦。在秘阁纂修。少师姚公。实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6c 页 X77-0526.png
总其事。二公论。及东南名僧。而师居其一。总司闻其
贤。举授径山住持。一时名公钜卿。皆乐然出疏劝请
向振山灵。师之住是山也。不大设门径。不广聚徒众。
抑浑而务实。尝示人曰。身是一卷活经。无时不转。口
是两片死皮。有说便动。真知实谬不在言也。师之为
文字。用济佛事。过则挥去。如尘垢秕糠。了无留意。至
于整顿山门。事无巨细。宜为必行。可以立住。皆决于
俄顷。无顾虑徬徨之滞。亦法门英杰也。或赞其像曰。
神定气冲。言雄貌伟。击拂一下。大海绝流。咳唾一声。
须弥粉碎。衲子师模。佛祖骨髓。夫是之谓正庵和尚
之的传。妙喜七叶之华裔也。后念佛而逝。塔于本山。
*** 元 慧明传
慧明。蔚州灵丘人。其母。梦异人乘白马素衣借宿而
娠。生异恒童。习诗书。傍通百家之言。弃之谒海云简
禅师。言下知归。海云美之以颂。还住灵丘曲回寺。适
西京大华严虚席。请海云。海云举师为代。华严前住
者失纲。颓𡉏荒凉。久不成丛林矣。师御下宽明。持身
谨肃。道声高振。凡殿廊方丈。厨库堂寮。丛席所宜有
者。莫不化朽。为新起废为兴。即坏为成。壬子。世祖在
潜。享师名德。奉师升堂说法。锡以徽号。既而迁庆寿。
燕京府僚。致请及海云也。世祖与太子。屡临法筵。出
内帑作大施会。师倦于化道。告退曲回。閒庭净几。翛
然静适者数年。而华严之命复下矣。师赋性淳谨。器
宇恬愉。临事不回。与人谦穆。每升堂演法。万指围绕。
贤。举授径山住持。一时名公钜卿。皆乐然出疏劝请
向振山灵。师之住是山也。不大设门径。不广聚徒众。
抑浑而务实。尝示人曰。身是一卷活经。无时不转。口
是两片死皮。有说便动。真知实谬不在言也。师之为
文字。用济佛事。过则挥去。如尘垢秕糠。了无留意。至
于整顿山门。事无巨细。宜为必行。可以立住。皆决于
俄顷。无顾虑徬徨之滞。亦法门英杰也。或赞其像曰。
神定气冲。言雄貌伟。击拂一下。大海绝流。咳唾一声。
须弥粉碎。衲子师模。佛祖骨髓。夫是之谓正庵和尚
之的传。妙喜七叶之华裔也。后念佛而逝。塔于本山。
*** 元 慧明传
慧明。蔚州灵丘人。其母。梦异人乘白马素衣借宿而
娠。生异恒童。习诗书。傍通百家之言。弃之谒海云简
禅师。言下知归。海云美之以颂。还住灵丘曲回寺。适
西京大华严虚席。请海云。海云举师为代。华严前住
者失纲。颓𡉏荒凉。久不成丛林矣。师御下宽明。持身
谨肃。道声高振。凡殿廊方丈。厨库堂寮。丛席所宜有
者。莫不化朽。为新起废为兴。即坏为成。壬子。世祖在
潜。享师名德。奉师升堂说法。锡以徽号。既而迁庆寿。
燕京府僚。致请及海云也。世祖与太子。屡临法筵。出
内帑作大施会。师倦于化道。告退曲回。閒庭净几。翛
然静适者数年。而华严之命复下矣。师赋性淳谨。器
宇恬愉。临事不回。与人谦穆。每升堂演法。万指围绕。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7a 页 X77-0527.png
师凭陵数言。使闻者。人人得意于言象之外。有古尊
宿之风。虽日接贵显。一之以坦。未尝枉道以从物。以
至元七年二月示微恙。谓门人曰。日色晚矣。索笔书
一偈。复云蓦直去。掷笔而卧。若熟睡然。撼之以逝矣。
俗寿七十二。坐夏四十五。茶毗。舍利五色灿然。分葬
华严曲回二刹。表之以石。
*** 元 祖英
祖英。号石室。吴江陈氏子。龆年出俗。即策杖游诸方。
初从虚谷陵公于仰山。闻径山晦机道化。亟来投之。
一见契合。留掌记室。自是声闻日新。出世明之隆教。
杭之万寿。明之雪窦育王。会有恙。天童砥平石问之。
答以偈曰。是身无我病根深。惭愧文殊远访临。自有
岩花谭不二。青灯相对笑吟吟。后造一龛曰木裰。日
坐其中。不涉世事。至正癸未三月。见一衰妇人叩头。
请师应身为国王。师曰。吾不愿生天王家。逾十七日。
趺坐而化。
*** 元 如玉
如玉。自匡庐至径山双溪。见陆羽泉上山麓森秀。遂
结茅息影。持钵乞食。随缘化导。自号双溪布衲。久之。
扶策登凌霄。依麓搆室。三年不下山。一日。遥睇吉祥
峰五色瑞云曰。此中必有灵气。遂寻至峰阴之坡建
寺。成丛林焉。后敕赐大安。一日。妙嵩禅师。戏以诗悼
之曰。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终身尝在道。识病懒
寻医。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慈云布何处。孤月自
宿之风。虽日接贵显。一之以坦。未尝枉道以从物。以
至元七年二月示微恙。谓门人曰。日色晚矣。索笔书
一偈。复云蓦直去。掷笔而卧。若熟睡然。撼之以逝矣。
俗寿七十二。坐夏四十五。茶毗。舍利五色灿然。分葬
华严曲回二刹。表之以石。
*** 元 祖英
祖英。号石室。吴江陈氏子。龆年出俗。即策杖游诸方。
初从虚谷陵公于仰山。闻径山晦机道化。亟来投之。
一见契合。留掌记室。自是声闻日新。出世明之隆教。
杭之万寿。明之雪窦育王。会有恙。天童砥平石问之。
答以偈曰。是身无我病根深。惭愧文殊远访临。自有
岩花谭不二。青灯相对笑吟吟。后造一龛曰木裰。日
坐其中。不涉世事。至正癸未三月。见一衰妇人叩头。
请师应身为国王。师曰。吾不愿生天王家。逾十七日。
趺坐而化。
*** 元 如玉
如玉。自匡庐至径山双溪。见陆羽泉上山麓森秀。遂
结茅息影。持钵乞食。随缘化导。自号双溪布衲。久之。
扶策登凌霄。依麓搆室。三年不下山。一日。遥睇吉祥
峰五色瑞云曰。此中必有灵气。遂寻至峰阴之坡建
寺。成丛林焉。后敕赐大安。一日。妙嵩禅师。戏以诗悼
之曰。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终身尝在道。识病懒
寻医。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慈云布何处。孤月自
宋 圆觉演公传¶ 第 527b 页 X77-0527.png
相宜。师读毕。举笔答曰。道契平生更有谁。閒乡于我
最心知。当初未欲成相别。恐误同参一首诗。投笔坐
去。六十年后。塔户自启。真容俨然。
*** 元 拗挠传
拗挠。钱塘人。卖菜佣也。每侵晨担菜入市。一日往太
早。暂归少憩。觉室中有异。潜壁间听之。乃妻与人私
语。人曰。彼较我何如。妻曰。彼拗挠。尔平稳。即吟诗曰。
[打-丁+耸]竹乌鸦叫。钱塘门未开。拗挠才出去。平稳便入来。
遂弃家。往萧山越王台栖焉。从此潜心禅悦。深有契
證。后坐脱去。面貌如生。举身轻软。每月发长。姊为剃
之数年。姊曰。我老矣。此后可无长也。又数年而以泥
塑其身。特露其面。好事者。每于春时。迎像入城。以种
因果。至今络绎云。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最心知。当初未欲成相别。恐误同参一首诗。投笔坐
去。六十年后。塔户自启。真容俨然。
*** 元 拗挠传
拗挠。钱塘人。卖菜佣也。每侵晨担菜入市。一日往太
早。暂归少憩。觉室中有异。潜壁间听之。乃妻与人私
语。人曰。彼较我何如。妻曰。彼拗挠。尔平稳。即吟诗曰。
[打-丁+耸]竹乌鸦叫。钱塘门未开。拗挠才出去。平稳便入来。
遂弃家。往萧山越王台栖焉。从此潜心禅悦。深有契
證。后坐脱去。面貌如生。举身轻软。每月发长。姊为剃
之数年。姊曰。我老矣。此后可无长也。又数年而以泥
塑其身。特露其面。好事者。每于春时。迎像入城。以种
因果。至今络绎云。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