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习禅篇¶ 第 402b 页
补续高僧传卷第六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 习禅篇

*** 唐 龟洋.佛手岩二师传

龟洋禅师。慧忠。泉之仙游陈氏子也。九岁出家。具戒
后。杖锡观方。谒草庵。问。何方来。师曰。六眸峰。庵曰。还
见六眸否。师曰。患非重瞳。庵然之。留草庵十年。旋回
故山。属唐武宗废教。及宣宗诏兴之。师曰。仙去者。未
必受箓。佛去者。未必须僧。遂过中不食。不宇而禅。迹
不出山者。三十馀年。述三偈以自见曰。雪后始知松
柏操。云收方见济河分。不因世主教还俗。那辨鸡群
与鹤群。多年尘土谩腾腾。虽著方袍未是僧。今日修
行依善慧。满头留发候然灯。形仪虽变道常存。混俗
心源亦不昏。试读善财巡礼偈。当时岂例是沙门。常
谓门弟子。众生不能解脱者。情累尔。悟道易。明道难。
夫明之为言。信也。如禁蛇人。信其药咒力。以蛇绾弄
揣怀袖中无难。未知者。怖骇弃去。但谛见自心。情见
便破。今千疑万虑不得用。是未见自心也。一日。忽索
香焚罢。安坐而化。全身葬于无了禅师塔之东隅二
百步。目为东塔。后数年。塔忽坼裂。主塔者。将发视之。
夜寂中见无了。曰。不必更发也。今为沈陈二真身。沈
无了姓。见马祖。

佛手岩行因者。雁门人。未详姓氏。少习儒。舍俗出家。
遂云游。首谒鹿门真公。言下有省。寻抵江淮。登庐山。
习禅篇¶ 第 402c 页 X77-0402.png
山北有岩如五指。下石窟可三丈馀。师宴处其中。因
号佛手岩和尚。不度弟子。有邻庵僧。为供侍。常有异
鹿锦囊乌驯绕其侧。江南李主。三诏不起。坚请就栖
贤开法。不逾月。仍潜归岩室。寂音为之赞曰。淮山深
处。容我卓锡。树下经行。岩间宴寂。六十馀年。胁不至
席。天子三诏。掉头不应。知不可致。南向加敬。山摇海
惊。天空地迥。后代儿孙。则反于是。如乳中虫。贪著世
味。我寻其迹。为陨涕泪。师后下禅床行数步。屹立而
化。岩顶有松一株。同日枯瘁。寿七十馀。岩之阴。骨塔
存焉(二师皆曹山嫡孙)

*** 瑞龙璋.黄檗慧传

瑞龙禅师。幼璋。唐相国夏侯孜犹子也。大中初。伯父
司空。出镇广陵。师方七岁。游慧照寺。闻诵妙法莲华
经。于是跪伯父前。求出家。伯父难之。师因不饮食。不
得巳许之。依慧远禅师剃发。又十年受具足戒。年二
十五游方。至高安。见白水。又谒署山二大老。皆器许
焉。咸通十三年。见腾腾和尚者于江陵。腾腾嘱曰。汝
往天台。寻静而居。遇安即止。巳而又见憨憨和尚者。
憨拊之曰。汝却后四十年。有巾子山下菩萨。王于江
南。于时我法乃昌。遂去至天台山。于静安乡。建福唐
院。巳符腾腾之言。又住隐龙院。中和四年。浙东饥疫。
师于温台明三郡。收󰢍遗骸数千。时谓悲增大士。乾
宁时。雪峰尝见之。以棕榈拂子。授师而去。天祐三年。
钱尚父遣使童建。赍衣服香药。入山致请。至府。署志
习禅篇¶ 第 403a 页 X77-0403.png
德大师。馆于功臣院。日夕问道。辞还山。尚父不可。乃
建瑞龙寺于城中。以延之。禅者云趋而集。又契憨憨
之语。尝谓门弟子曰。老僧顷年。游历江外岭南荆湖。
但有知识丛林。无不参问来。盖为今日与诸人聚会。
各要知个去处。然诸方终无异说。只教诸人。歇却狂
心。休从他觅。但随方任真。亦无真可任。随时受用。亦
无时可用。设垂慈苦口。且不可呼昼作夜。更饶善巧。
终不能指东为西。说或能尔。自是神通作怪。非干我
事。若学语之流。不省巳知非。直欲向空里采花。波中
取月。还著得心力否。汝今日各自退思。忽然肯去。始
知瑞龙老汉。事不获巳。迂回大甚。还肯么。天成二年
丁亥四月。师从尚父乞坟。尚父笑曰。师便尔乎。遣陆
仁璋者。择地西关建塔。塔毕。师往辞尚父。嘱以护法
恤民。还安坐而化。阅世八十有七。坐七十夏。诏改天
台隐龙。为隐迹云。

黄檗山。慧禅师。洛阳人也。少出家。业小经论学。因增
受菩萨戒。叹曰大士摄律仪。与吾本受声闻戒。俱止
持作犯也。然篇聚增减。支本通别。制意且殊。既微细
难防。摄善中。未尝行于少分。况饶益有情乎。且世间
泡幻。身命何可留恋哉。遂置讲课。欲捐身水中。饲鳞
甲。念巳将行。偶二禅者接之款话。谓南方颇多知识。
师何滞一隅也。师从此回意参寻。属关津严紧。乃谓
守吏曰。吾非玩山水。誓求祖道。他日必不忘恩。守者
察其志。遂不苛留。且曰。师既为法忘躯。回时愿无吝
习禅篇¶ 第 403b 页 X77-0403.png
所闻。师欣谢。直造疏山。时。仁和尚坐法堂受参。师先
顾大众。然后致问曰。刹那便去时如何。疏山曰。畐塞
虚空。汝作么生去。师曰。畐塞虚空。不如不去。疏山便
休。师下堂参第一座。座曰。适观座主对和尚。语甚奇
特。师曰。此乃率尔。寔自偶然。敢望慈悲开示。座曰。一
刹那间还有拟议否。师言下顿省。礼谢退茶堂。悲喜
交盈。如是三日。寻住黄檗山。聚众开法。后终本山。今
塔中全身如生。

*** 云居简传

禅师道简。其先范阳人。史失其氏。天姿粹美。闲静寡
言。童子剃发。受满分戒。遍游丛席。造云居谒膺禅师。
膺与语连三日。大奇之。戒令刻苦事众。遂躬操井臼。
司樵爨。遍掌寺务。不妨商略古今。众莫有知者。以腊
高为堂中第一座。先是高安洞山。有神灵甚。膺公往
三峰。时受服役。既来云居。神亦从至。舍于枯树下。树
茂。号安乐树神。属膺将顺寂。主事僧白曰。和尚即不
讳。谁可继者。曰。堂中简。主事僧。意不在简。谓令拣选
可当说法者。佥曰。第二座可然。且摄礼先请简。简岂
敢当也。既申请。简无所辞让。即自持道具入方丈。摄
众演法自如。主事僧大沮。师知之。一夕遁去。安乐树
神号泣。诘旦众追至麦庄。悔过迎归。闻空中连呼。曰
和尚来也。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曰。随处得自在。问
维摩岂不是金粟如来。曰是。曰。为甚么却在释迦会
下听法。曰。他不争人我。问如何是朱顶王菩萨。曰。问
习禅篇¶ 第 403c 页 X77-0403.png
这赤头汉作么。问横身盖覆时如何。曰。还盖得么。问
蛇子什么吞却蛇师。曰。在理何伤。问。诸佛道不得处。
和尚还道得么。曰。汝道什么处道不得。问。路逢猛虎
时如何。曰。千人万人不逢。偏汝便逢。问。独宿孤峰时
如何。曰。闲著七间堂。谁教汝孤峰独宿。问。古人云。若
欲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里行。意旨
如何。曰。高峰深海。回绝孤危。似汝闺阁中软暖么。又
问。丛林多好论尊贵边事如何。曰。要汝知大唐天子。
不会书断会么。简契悟精深。履践明验。而对机应物。
度越凡量。天下宗之。寿八十馀。无疾而化。庐州帅张
崇。为建塔本山。

系曰。有同安丕禅师者。与师同为膺公嫡嗣。难兄弟
也。丕之嗣曰同安志。志之嗣曰梁山缘观。自丕。自观。
皆失考生。缘不及传。观之子。则为大阳玄矣。别具膺
公。见宋传。

*** 蚬子和尚传

蚬子和尚。不知何许人也。事迹颇异。居无定所。自印
心于洞山。混俗闽川。不畜道具。不循律仪。冬夏唯披
一衲。逐日沿江岸。采掇虾蚬。以充其腹。暮即宿东山
白马庙纸钱中。居民目为蚬子和尚。华严静禅师闻
之。欲决真假。先潜入纸钱中。深夜师归。严把住曰。如
何是祖师西来意。师遽答曰。神前酒台盘。严放手曰。
不虚。与我同根生。严后赴庄宗诏。入长安。师亦先至。
每日歌唱自拍。或乃佯狂。泥雪去来。俱无踪迹。后不
习禅篇¶ 第 404a 页 X77-0404.png
知所终。静。出洞山。故曰同根生耳。

*** 惟劲大师传

宝闻大师惟劲。福州人也。素持苦行。不衣缯纩。惟坏
衲度寒暑。时谓头陀焉。初参雪峰。深入渊奥。复问法
玄沙之席。心印符会。一日谓鉴上座曰。闻汝注楞严
经。是否。曰不敢。师曰。二文殊如何注。曰请师鉴。师乃
扬袂而去。唐光化中。入南岳。住三生藏。藏中有镜灯
一座。华严第三祖贤首大师所制也。师睹之。顿悟广
大法界重重帝网之门。佛佛罗光之像。因叹曰。此先
哲奇功。非具不思议善权之智。何以创焉。乃著五字
颂五章。览者悟理事相融。后终南岳。师著述。有宝林
传四卷。纪贞元后。禅门继踵源流。又制七言觉地颂。
广明诸教缘起。又著南岳高僧传。皆流传于世云。

*** 鼓山国师传(从展附)

鼓山国师。神晏。大梁人也。姓李氏。幼恶荤膻。乐闻钟
梵。年十二。时有白气数道。腾于所居屋壁。师即挥毫
书璧曰。白道从兹速改张。休来显现作妖祥。定祛邪
行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题罢。气即随灭。年甫志
学。遘疾甚。亟梦神人与药。觉而顿愈。明年又梦梵僧
告云。出家时至矣。遂依卫州白鹿山道规禅师披削。
嵩岳受具。谓同学曰。古德云。白四羯磨后全体戒定
慧。岂准绳而可拘也。于是。杖锡遍叩禅关。但记语言。
存乎知解。及造雪岭。朗然符契。一日参雪峰。峰知其
缘熟。忽起搊住曰。是什么。师释然了悟。亦忘其了心。
习禅篇¶ 第 404b 页 X77-0404.png
惟举手摇曳而巳。雪峰曰。子作道理耶。师曰。何道理
之有。雪峰审其悬解。抚而印之。暨雪峰归寂。闽帅。于
府城左二十里。开鼓山创禅宫。请扬宗教。曰今为诸
仁者剌头。入诸圣化门里。斗薮不出。所以向仁者道。
教排不到。祖不西来。三世诸佛不能唱。十二分教载
不起。凡圣摄不得。古今传不得。忽尔是个汉。未通个
消息。向他恁么道。被他蓦口掴。还怪得他么。虽然如
此。也不得乱掴。鼓山寻常道。更有一人不跨石门。须
有不跨石门句。作么生是不跨石门句。鼓山自住三
十馀年。五湖四海来者。向高山顶上。看山玩水。未见
一人快利通得。如今还有人通得也。不昧兄弟。珍重。
乃有偈。示众曰。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若论佛与
祖。特地隔天涯。闽帅礼重。常询法要焉。

保福禅师从展。福州人也。生陈氏。年十五。礼雪峰为
受业师。十八本州大中寺具戒。游吴楚间。后归执侍
雪峰。一日忽召曰。还会么。师欲近前。峰以杖拄之。师
当下知归。又常以古今因缘。询长庆棱和尚。棱深许
之。梁贞明四年丁丑。漳州剌史王公钦。承道风。创保
福院。迎请居之。师曰。上座行脚事作么生不会。会取
好莫傍家取人处分。若是久在丛林。粗委些子远近。
可以随处任真。后学未知次序。山僧不惜口业。向汝
道。尘劫来事。只在如今。还会么。问。因言辩急时如何。
师曰。因甚么言。僧低头良久。师曰。击电之机。徒劳伫
思。问。欲达无生路。应须识本源。如何是本源。师良久
习禅篇¶ 第 404c 页 X77-0404.png
却问侍者。适来僧问甚么。其僧再举。师乃喝出曰。我
不患聋。师因僧侍立。问曰。汝得恁么粗心。僧曰。甚么
是某甲粗心处。师拈一块土。度与僧曰。抛向门前著。
僧抛却来曰。甚处某甲粗心。师曰。我见筑著磕著道
汝粗心。师住保福。仅一纪。学众不下七百。其接机利
物。不可备录。唐天成三年戊子。示有微疾。僧入丈室
问讯。师曰。吾与汝相识年深。有何方术相救。僧曰。方
术甚有。闻说和尚不解忌口。又谓众曰。吾旬日来。气
力困劣。别无他。只是时至。僧问。时既至矣。师去即是。
住即是。师曰道道。曰怎么即某甲不敢造次。师曰。失
钱遭罪。言讫而寂。

系曰。予登鼓山。览国师遗迹。至喝水岩。风景凄楚。相
传。师尝宴坐于此。溪水喧聒。师喝之。水为倒流远去。
至今犹然。国师高风。千载可想见矣。保福机语。如严
霜急飔。亦足摧杀。但君子不欲多上人。陈老师那应
便筑受降城耶。

*** 罗山闲传

罗山道闲禅师。长溪陈氏子。出家龟山。年满受具。遍
历诸方。尝谒石霜。问。去住不宁时如何。霜曰。直须尽
却。师不契。乃参岩头。亦如前问。头曰。从他去住。管他
作么。师于是服膺。闽帅饮其法味。请居罗山。号法宝
禅师。僧辞保福。福问。甚处去。曰。礼拜罗山。福曰。汝向
罗山道。保福秋间上府朝觐大王。置四十个问。头问。
和尚忽若一句不相当。莫言不道。僧举似师。师呵呵
习禅篇¶ 第 405a 页 X77-0405.png
大笑曰。陈老师自入福建道洪塘桥下一寨。未曾见
有个毛头星现。汝与我向从展道。陈老师无许多问
头。祗有一口剑。一剑下有分身意。有出身路。不明便
须成末。僧回举似福。福曰。我当时也祗是谑伊。至秋
入府。师特为办茶筵请福。福不赴。却向僧曰。我中间
曾有谑语。恐和尚问著。僧归举似。师曰。汝向他道。猛
虎终不食伏肉。僧又去。福遂来。临迁化。上堂集众良
久。展左手。主事罔测。乃令东边师僧退后。又展右手。
令西边师僧退后。乃曰。欲报佛恩。无过流通大教。归
去也珍重。言讫莞尔而寂。

系曰。岩头门下得法者。传灯现录六人。而二彦一闲
最著。僧统仅传瑞岩彦。而玄泉彦与闲师不载。予故
表之。使知黄龙明招二公所自出也。

*** 黄龙机.明招谦传

黄龙山。诲机禅师。清河张氏子。初参岩头。问如何是
祖师西来意。头曰。你还解救糍么。曰解。头曰。且救糍
去。后到玄泉。又问。泉拈起一茎皂角曰。会么。师不会。
泉放下作洗衣势。师便礼拜曰。信知佛法无别。泉曰。
见甚道理。师曰。某甲问岩头。头曰你解救糍么。救糍
也祗是解粘。和尚提起皂角。亦是解粘。所以道无别。
泉呵呵大笑。师遂有省。唐天祐中。游化至此山。节帅
施俸建宇。奏赐紫衣师号。大张法席。师将顺世。有僧
问。百年后钵囊子何人将去。师曰。一任将去。曰。里面
事如何。师曰。线绽方知。曰。何人得。师曰。海燕雷声即
习禅篇¶ 第 405b 页 X77-0405.png
向汝道。言讫告寂。先是吕岩真人洞宾。京川人。唐末
三举不第。偶于长安酒肆。遇钟离权。授以延命术。自
尔人莫之究。尝游庐山归宗。书钟楼壁曰。一日清闲
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
心莫问禅。未几。道经黄龙山。睹紫云成盖。疑有异人。
乃入谒。值师击鼓升堂。师见意必吕公也。欲诱而进。
厉声曰。座旁有窃法者。吕毅然出问。一粒粟中藏世
界。半升铛内煮山川。此意如何。师指曰。这守尸鬼。吕
曰。争奈囊有长生不死药。师曰。饶君八万劫。终是落
空亡。吕薄讶飞剑胁之。不能入。遂再拜求指归。师诘
曰。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
界。吕言下顿契。作偈曰。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
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师嘱令
加护。

明招德谦禅师。受罗山印记。靡滞于一隅。激扬玄旨。
诸老宿畏其敏捷。后学鲜敢当者。尝到昭庆。指壁画
问僧。那个是甚么神。曰护法善神。师曰。会昌沙汰时。
何处去来。僧无对。师令问演侍者。演曰。汝甚劫中遭
此难来。僧回举似师。师曰。直饶演上座。他后聚一千
众。有甚用处。僧礼拜请别语。师曰。甚么处去也。次到
坦长老处。坦曰。夫参学。一人所在亦须到。半人所在
亦须到。师便问。一人所在即不问。作么生是半人所
在。坦无对。后令小师问师。师曰。汝欲识半人所在。祇
是弄泥团汉。清上座举仰山插锹话问师。古人意在
习禅篇¶ 第 405c 页 X77-0405.png
叉手处插锹处。师召清。清应话。师曰。还梦见仰山么。
清曰。不要上座下语。祇要商量。师曰。若要商量。堂头
自有一千五百人老师在。又到双岩。岩请吃茶次曰。
某甲致一问。若道得。便舍院与阇黎住。若道不得。即
不舍院。遂举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且道此经是何人说。师
曰。说与不说。拈向这边著。祇如和尚。决定唤甚么作
此经。岩无对。师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祇如差别。是过不是过。若是过。一切贤圣皆是过。若
不是过。决定唤甚么作差别。岩亦无语。师曰。噫雪峰
道底。师访保宁。中路相遇。便问。兄是道伴中人。乃点
鼻头曰。这个碍塞我不彻。与我拈却少时得么。宁曰。
和尚有来多少时。师曰。噫洎赚我踏破一緉草鞋便
回。国泰代曰。非但某甲。诸佛亦不奈何。师曰。因甚么
以巳方人。师在婺州智者寺。居第一座。寻尝不受净
水。主事嗔曰。上座不识触净。为甚么不受净水。师跳
下床。提起净瓶曰。这个是触是净。事无语。师乃扑破。
师有师叔在廨院。患甚。附书来问曰。某甲有此大病。
如今正受疼痛。一切处安置伊不得。还有人救得么。
师乃复曰。顶门上中此金刚箭。逶过那边去也。有一
僧。曾在师法席。辞去住庵一年。后来礼拜曰。古人道。
三日不相见。莫作旧时看。师乃露胸问曰。汝道我有
多少盖胆毛。僧无对。师却问。汝什么时离庵。曰今朝。
师曰。来时折脚铛子。分付与阿谁。僧又无语。师乃喝
习禅篇¶ 第 406a 页 X77-0406.png
出。师住明招山四十载。语句流布四方。将欲迁化。上
堂告众嘱付。其夜展足。问侍者曰。昔释迦如来。展开
双足。放百宝光明。汝道吾今放多少。侍者曰。昔日鹤
林。今日和尚。师以手拂眉曰。莫辜负么。说偈曰。蓦刀
丛里逞全威。汝等应当善护持。火里铁牛生犊子。临
岐谁解凑吾机。偈毕安坐。寂然长往。今塔院存焉。

系曰。常言学仙须骨。学佛须缘。洞宾盖有骨有缘者
耳。然非黄龙手段斩截。恐此汉未易压倒。明招悟入
没量。如邓天君下视草木皆焦。所谓但知尽法不顾
无民。由是知岩头门日孤冷弗振。不得如象骨老子
法泽绵长矣。

*** 太原上座传

太原孚上座。初在扬州光孝寺。讲涅槃经。有禅者阻
雪。因往听讲。至三因佛性三德法身。广谈法身妙理。
禅者失笑。师讲罢。请禅者吃茶白曰。某甲素志狭劣。
依文解义。适蒙见笑。且望见教。禅者曰。寔笑座主不
识法身。师曰。如此解说。何处不是。曰。请座主更说一
遍。师曰。法身之理。犹若太虚。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弥
纶八极。包括二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曰。不道座主
说不是。祇是说得法身量边事。寔未识法身在。师曰。
既如是。禅德当为我说。曰。座主还信否。师曰。焉敢不
信。曰。座主试辍讲旬日。掩关端坐。收心摄念。善恶诸
缘一时放却。师。一依所教。从初夜至五更。闻鼓角声。
忽然契悟。便去叩门。禅者曰。谁。师曰。某甲。禅者咄曰。
习禅篇¶ 第 406b 页 X77-0406.png
教汝传持大教。代佛说法。夜来为甚醉酒卧街。师曰。
禅德。自来讲经。将生身父母鼻孔杻捏。今巳去更不
敢如是。禅者曰。且去。来日相见。师遂罢讲。遍历诸方。
名闻宇内。尝游浙中。登径山法会。一日于大佛殿前
有僧问。上座曾到五台否。曰到。见文殊否。曰见。甚处
见。曰。径山佛殿前见。其僧后适闽川。举似雪峰。峰曰。
何不令入岭来。师闻。趋装而往。初至峰。廨院憩锡。因
分柑子与僧。长庆问甚处将来。师曰。自岭外。曰远涉
不易担负得来。师曰。柑子柑子。次日上山。雪峰闻乃
集众。师到法堂上。顾视雪峰。便下看知事。明日却上
礼拜曰。某甲昨日触忤和尚。峰曰。知是般事便休。峰
一日见师。乃指日示之。师摇手而出。峰曰。汝不肯我
耶。师曰。和尚摇头。某甲摆尾。甚么处是不肯。峰曰。到
处也须讳却。一日众僧晚参。峰在中庭卧。师曰。五州
管内。祇有这老和尚较些子。峰便起去。峰尝问师。见
说临济有三句是否。师曰是。曰作么生是第一句。师
举目视之。峰曰。此犹是第二句。如何是第一句。师叉
手而退。自是雪峰深器之。室中印解。师资道契。更不
他游。而掌浴焉。一日玄沙上问讯雪峰。峰曰。此间有
个老鼠子。今在浴室里。沙曰。待与和尚勘过。言讫到
浴室。遇师打水。沙曰。相看上座。师曰。巳相见了。沙曰。
甚劫中相见。师曰。瞌睡作么。沙却入方丈。白峰曰。巳
勘破了。峰曰。作么生勘伊。沙举前话。峰曰。汝著贼也。
鼓山问师。父母未生时。鼻孔在甚么处。师曰。老兄先
习禅篇¶ 第 406c 页 X77-0406.png
道。山曰。如今生也。汝道在甚么处。师不肯。山却问作
么生。师曰。将手中扇子来。山与扇子。再徵前话。师摇
扇不对。山罔测。乃殴师一拳。鼓山赴大王请。雪峰门
送。同至法堂。乃曰。一只圣箭。直射九重城里去也。师
曰。是伊未在。曰。渠是彻底人。师曰。若不信。待某甲去
勘过。遂趁至中路。便问师兄甚处去。山曰。九重城里。
师曰。忽遇三军围绕时如何。山曰。他家自有通霄路。
师曰。恁么则离宫失殿去也。山曰。何处不称尊。师拂
袖便回。峰问如何。师曰。好只圣箭。中路折却了也。遂
举前话。峰乃曰。奴渠语在。师曰。这老冻脓。犹有乡情
在。师在库前立。有问。如何是触目菩提。师踢狗子作
声走。僧无对。师曰。小狗子不消一踢。保福签瓜次。师
至福曰。道得与汝瓜吃。师曰。把将来。福度与一片。师
接得便去。师不出世。诸方目为太原孚上座。后归维
扬。陈尚书留供养。一日谓尚书曰。来日讲一遍大涅
槃经。报答尚书。书至期致斋茶毕。师遂升座。良久挥
尺一下曰。如是我闻。乃召尚书。书应诺。师曰。一时佛
在。便乃脱去。

*** 大静.小静传

国清寺师静上座。始遇玄沙和尚。示众云。汝诸人。但
能一生如丧考妣。吾保汝。究得彻去。师乃蹑前语问
曰。只如教中。不得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知见。又
作么生。玄沙曰。汝道究得彻底所知心。还测度得及
否。师从此信入。后居天台。三十馀载不下山。博综三
习禅篇¶ 第 407a 页 X77-0407.png
学。操行孤立。禅寂之馀。常阅龙藏。遐迩钦重。时谓大
静上座。尝有人问曰。弟子每当夜坐。心念纷飞。未明
摄伏之方。愿垂明诲。师答曰。汝将纷飞心。以究纷飞
处。究之无处。则纷飞之念何存。返究究心。则能究之
心安在。又能照之智本空。所缘之境亦寂。寂非寂者。
无能寂之人。照非照者。无所照之境。境智俱寂。心虑
安然。外不寻枝。内不住定。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乃
还源要道也。师因睹教中幻义。乃述一偈。问诸学流。
偈曰。若道法皆如幻有。造诸过恶应无咎。云何所作
业不忘。而藉佛慈兴接诱。时有小静上座。答曰。幻人
兴幻幻轮围。幻业能招幻所治。不了幻生诸幻苦。觉
知如幻幻无为。二静上座。并终本山。今国清寺遗踪
在焉。

*** 乌巨晏禅师传

乌巨山仪晏禅师。吴兴许氏子。于唐乾符三年。将诞
之夕。异香满室。红光如昼。光启中。随父镇信安。强为
娶。师不愿。遂历诸方。机契镜清。归省父母。乃于郭南。
创别舍以遂师志。舍旁陈司徒庙。有凛禅师像。师往
瞻礼。失其所之。后郡守展祀。祠下见师入定庙后丛
竹间。蚁蠹其衣。败叶没䏶。或者云。是许镇将子也。自
此三昧。或出或入。子湖讷禅师。未知师造。问曰。子所
住定。盖少乘定耳。时方啜茶。师呈起橐曰。是大是小。
讷骇然。寻谒栝仓唐山德严禅师。严问汝何姓。曰姓
许。严曰谁许汝。曰不别。严嘿识之。遂与剃染。尝令摘
习禅篇¶ 第 407b 页 X77-0407.png
桃。浃旬不归。往寻见师攀桃倚石。泊然在定。严鸣指
出之。开运中。游江郎岩。睹石龛。谓弟子慧兴曰。予入
定此山。汝当垒石塞门。勿以吾为念。兴如所戒。明年。
兴意师长往。启龛视之。师素发披肩。胸臆尚煖。徐自
定起。了无异容。复回。乌巨侍郎慎公。镇信安。馥师之
道。命义学僧守荣。诘其定相。师不与之辩。荣意轻之。
时信安人。竞图师像而尊事。皆获舍利。荣因愧服。礼
像谢𠎝。亦获舍利。叹曰。此后不敢以浅解测度矣。钱
忠懿王。感师见梦。遣使图像。至。适王患目疾。展像作
礼。如梦所见。随雨舍利。目疾顿瘳。因锡号开明。及述
偈赞。宝器供具千计。端拱初。太宗皇帝闻师定力。诏
本州加礼津发赴阙。师力辞。僧再至谕旨。特令肩舆
入对便殿。命坐赐茗。咨问禅定。奏对简尽。深契上旨。
丐归。复诏入对。得请还山。送车塞途。淳化元年示寂。
寿一百十五。腊五十七。阇维白光属天。舍利五色。邦
人以骨塑像。至今州郡雨旸祷之。如向斯答。

*** 梁 普静觉传

普静院常觉禅师。陈留人也。生李氏。幼习儒。绝无干
禄意。志乐山水。颇务游观。至庐山归宗。适弘章禅师
开法。乃言下有省。固求出家。未几。章将顺寂。命师前。
抚之曰。汝于大法有缘。后济度无量。吾呼吸间人耳。
不能遂汝志。即以披剃事。嘱之门人。章乃寂。师至梁
乾化二年落发。明年纳戒于东林甘露坛。寻游五台。
抵上都。干丽景门外。独居二年。有比邻张生者。清信
习禅篇¶ 第 407c 页 X77-0407.png
士也。屈师供养偶榻焉。其家至深夜。与妻窃窥之。见
师体遍满榻中。头足俱出榻外。生大惊。及令奴婢视
之如常。生倍加信。敬曰弟子。夫妇偕老。愿割宅前区。
以裨丈室可乎。师欣然受之。后唐天成三年。遂成大
院。赐额曰普静。师以时机浅昧。难任极旨。苟启之非
器。谤讟由生。未若不言之为愈。于是每月三八日。随
缘行施。僧俗受惠者。以万计。尝谓诸徒曰。但得慧门
无壅。则福何滞哉。一日给事中陶谷。入院见师所为。
因问曰。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今目前纷然。如何
离得。师曰。给事见个甚么。陶欣然仰重。自是王公大
人。屡荐章服师号。皆却不受。以开宝四年冬。右胁而
化。

*** 梁 重云晖禅师传

重云禅师智晖。生咸秦高氏。总角时。即好游佛寺。喜
动颜色。自誓出家。年二十受满足戒。印心于白水仁
禅师。因爱中滩山水。创屋居之。号温室院。日以施水
给药为事。有比丘患白癞。众恶之。师引归。日夕与摩
洗。久之。忽神光异香焕发。失僧所在。视疮痂皆异香
也。梁开平中。思故山。乃还终南圭峰。于是翛然深往。
独步岩石。徘徊顾望。忽见磨纳数珠铜瓶棕笠。在石
壁间。触之即坏。宛如常寝处。遂恍然曰。此吾前身道
具也。因就其处建寺。以酬昔因。方薙草有祥云。出众
峰间。遂名重云。虎豹引去。有龙湫险恶不可犯。师夷
之为路。龙亦去之。后唐明宗。闻而嘉叹。赐额曰长兴。
习禅篇¶ 第 408a 页 X77-0408.png
住持四十馀年。接引后学。老而无倦。节度使王彦超。
微时尝从晖游。愿为沙门。晖曰。汝世缘深。当为吾家
垣墙。彦超后果镇永兴。于是益敬师。周显德三年夏。
诣别彦超。嘱以山门事。初秋体尚无恙。忽说偈曰。我
有一间舍。父母为修盖。住来八十年。近来觉损坏。早
拟移他处。事涉有憎爱。待他摧毁时。彼此无相碍。乃
加趺而化。阅世八十有四。腊六十四。塔于本山。

*** 周 大章清豁冲煦传

大章山契如庵主。福州永泰人。素蕴孤操。志探祖道。
预玄沙之室。颖悟幽旨。玄沙记曰。子禅巳逸格。则他
后要一人侍立也无。师自此不务集徒。不畜童侍。隐
于小界山。刳大朽杉。处其中。容身而巳。凡游僧至。皆
随扣而应。有问生死到来。如何回避。师曰。符到奉行。
曰。然则被生死拘将去也。师曰。阿㖿㖿。清豁冲煦闻
师名。造之值师采粟。豁问曰。道者如庵主在何所。师
曰。从何处来。曰。山下来。师曰。因何得到这里。曰。这里
是何处所。师揖曰。那下吃茶去。二公方省是。师遂至
庵。夜睹豺虎奔至庵前。自然驯扰。豁有诗曰。行不等
閒行。谁知去住情。一餐犹未饱。万户勿聊生。非道应
难伏。空拳莫与争。龙吟云起处。闲啸两三声。二公。寻
于大章山创庵。请师居之。两处孤坐。垂五十二载而
化。豁亦永泰人。少聪敏。鼓山国师。与落发。初谒大章。
后参睡龙。龙一日问曰。豁阇黎。见何尊宿来。还悟也
未。曰。清豁常访大章。得个信处。睡龙于是上堂。集大
习禅篇¶ 第 408b 页 X77-0408.png
众召曰。清豁阇黎。出对众烧香说悟处。老僧与汝證
明。师乃拈香曰。香巳拈了。悟即不悟。睡龙大悦而许
之。僧问。家贫遭劫时如何。师曰。不能尽底去。曰。为甚
么不尽底去。曰。贼是家亲。是家亲。为甚翻成家贼。师
曰。内既无应外不能为。忽然捉败功归何所。师曰。赏
亦未曾闻。曰。恁么即劳而无功也。曰功不无成但不
处。为何不处。师曰。不见道太平本是将军定。未许将
军见太平。师后将顺世。忽舍众入山。乃遗偈曰。世人
休说路行难。鸟道羊肠只尺间。珍重苧溪溪畔水。汝
归沧海我归山。即往贵湖卓庵。未几。谓门人曰。吾灭
后。将遗骸施诸虫蚁。勿置坟塔。言讫入湖头山。坐磐
石。俨然而化。门人禀遗命。延留七日。竟无虫蚁侵食。
遂就阇维。散于林野。

煦。福州人。生和氏。幼不染荤血。剃度于鼓山。得法受
记。年始二十四。即开法洪州丰城。道声藉藉。时称小
长老。周显德中。江南国主。延住光睦。久之移庐山开
先。后居净德。并聚徒说法。开宝八年圆寂。三师。章嗣
玄沙。豁嗣睡龙。煦嗣鼓山。皆雪峰嫡孙。

*** 宋 风穴沼禅师传

风穴延沼禅师。馀杭刘氏子。少魁礨有英气。于书无
所不窥。然无经世意。初祝发业教义。久乃归禅。发迹
于镜清怤公。针芥不投。乃北游湘沔。遇守廓上座。南
院侍者也。乃密探南院宗旨。忻然赴之。初见不礼拜。
便问曰。入门须辩主。端的请师分。院以左手拊膝。师
习禅篇¶ 第 408c 页 X77-0408.png
便喝。院右手拊膝。师亦喝。院曰。左边一拍且止。右边
一拍作么生。师曰。瞎。院拟拈拄杖。师曰。作甚么。夺拄
杖打著老和尚。莫言不道。院倚拄杖曰。三十年住持。
今日被黄面浙子上门罗织。师曰。和尚大似持钵不
得。诈言不饥。院曰。子到此间乎。师曰。是何言与。院曰
好问汝。师曰。也不得放过。便礼拜。南院喜赐坐命茶。
因问所与游者何人。对曰。襄州与廓侍者同夏。院曰。
亲见作家来。始叙师资礼。依止六年。辞去至汝水。住
风穴废寺。日乞村落。夜燃松脂。单丁者七年。而后学
徒麇至。开法嗣南院法席。冠天下传法者。首山念公。
与广慧真也。一日上堂曰。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
颦蹙。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帖。于此明得。阇黎
无分。全是老僧。于此不明。老僧即是阇黎。阇黎与老
僧。能悟天下人。能瞎天下人。欲识阇黎么。拊左膝曰。
这里是。欲识老僧么。拊右膝曰。这里是。其辩才无碍
如此。以宋开宝六年癸酉八月旦日。登座说偈。至十
五日。加趺而化。阅世七十有八。坐五十九夏。

系曰。廓侍者以三喝。觕忤老华严时。师为维那。上方
丈问讯。严曰。汝来适守廓不应当众扭捏。老僧须痛
与一顿趁出。师曰。趁他迟了也。他是临济下儿孙。本
分如此。师举似廓。廓曰。汝何必劝止。我未问前早要
棒吃得我话行。如今搭却我话也。穴曰。虽然巳闻天
下矣。廓公四楞塌地。师壁立万仞。老华严一矮人看
场耳。临济宗所以不可攀仰凑泊也。
习禅篇¶ 第 409a 页 X77-0409.png

*** 归宗诠师传

禅师。名道诠。生刘氏。吉州安福人也。童子弃家。事思
禅师。思为剃落。受具足戒。后闻长沙慧轮禅师。思一
见之。时马氏窃据荆楚。与建康接壤。诠年二十馀。结
友冒险造焉。会马氏灭。刘言有其地。以王逵代刘言。
领其事。逵见诠辈。疑为谍者。捕缚欲投江中。诠怡然
无怖。逵异之。以问轮曰。此道人。视死如见鼻端。何种
人乃能尔。轮曰。彼盖为法忘躯之人。闻老僧虚名。故
来决择耳。逵释之加敬。诠傲然而去。依延寿十年轮
殁。诠还庐山。乾德初。庵于东南牛首峰下。开宝五年。
洪帅林仁肇。请住九峰。赐大沙门。寻属江南国绝。僧
徒例试经业。师之众并习禅观。乃述一偈。闻于州牧
曰。比拟忘言合太虚。免教和气有亲疏。谁知道德全
无用。今日为僧贵识书。州牧阅之。与僚佐议曰。旃檀
林中。必无杂树。惟师一院特免试。太平兴国九年。南
康牧张南金。请居归宗。雍熙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中夜。辞众而化。

*** 法灯钦公传

泰钦。字法灯。魏府人也。辩才无碍。入法眼之室。虽解
悟逸格。未为人知。性忽略不事事。尝自清凉。遣化维
扬。不奉戒律。过时未归。一众传以为笑。法眼遣偈往
呼之。既归。使为众烧浴。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
金铃。何人解得。对者皆不契。钦适自外至。法眼理前
语问之。钦谓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于是人人改观。
习禅篇¶ 第 409b 页 X77-0409.png
法眼曰。汝辈这回笑渠不得也。出世。初住洪州双林。
次迁上蓝护国院。未几。李国主。请住清凉道场。乃曰。
山僧。本拟深藏山谷。遣日过生。缘清凉老人有不了
底公案。所以出来。为他了却。若有人问。便说似伊。时
一僧出问。钦曳杖击之。僧曰。我有何过。钦曰。祖祢不
了。殃及儿孙。国主从容问曰。先师有何不了公案。钦
曰。现分析者。国主骇之。开宝七年六月示疾。告众曰。
老僧住持。将逾一纪。每承国王助发。至于檀越道侣
主事小僧。皆赤心为我。默而难言。或披麻带布。甚违
吾道。我之遗骸。但于南山大智藏和尚左右。乞一坟
冢。升沈皎然不沦化也。又示众曰。但识口必无咎。纵
有咎因汝有。珍重。二十四日。安坐而逝。

*** 奉先深.清凉明传

奉先深。清凉智明。二禅师者。亦云门嗣也。二师同游
方。时闻僧问法眼。如何是色。眼竖起拂子。或曰。鸡冠
花。或曰贴肉汗衫。二人特往请益。问曰。承闻和尚有
三种色语。是否。眼曰。是。深曰。鹞子过新罗。便归众。时
李主在座下不肯。乃白法眼曰。寡人。来日致茶筵。请
二人重新问话。明日茶罢。备綵一箱剑一口。谓二深
曰。上座若问话得是。奉赏杂綵一箱。若问不是。祇赐
一剑。法眼升座。深复出问。今日奉敕问话。师还许也
无。眼曰。许。曰。鹞子过新罗。捧綵便行。大众一时散去。
时法灯作维那。乃鸣钟集众僧堂前勘深。众集。灯问。
承闻二上座。久在云门。有甚奇特因缘。举一两则来
习禅篇¶ 第 409c 页 X77-0409.png
商量看。深曰。古人道。白鹭下田千点雪。黄莺上树一
枝花。维那作么生商量。灯拟议。深打一座具。便归众。
深同明和尚。到淮河。见人牵网。有鱼从网透出。深曰。
明兄俊哉。一似个衲僧相似。明曰。虽然如此。争如当
初不撞入网罗好。深曰。明兄你欠悟在。明至中夜方
省。二师并出世金陵。深于奉先。明于清凉。皆江南主
虔请也。莲华祥庵主。深之嗣。西峰豁公。明之嗣。别具。

*** 洞山禀.荐福古传

洞山清禀。泉州仙游人。生李氏。幼礼中峰院鸿谧为
师。年十六。福州太平寺受戒。初诣南岳。参惟劲头陀。
未染指。及抵韶阳礼祖塔。回造云门。门问曰。今日离
什么处。曰。慧林。门举拄杖曰。慧林大师恁么去。汝见
么。曰。深领此问。门顾左右。微笑而巳。师自此入室印
悟。乃之金陵。国主李氏。请居光睦。未几。复命入澄心
堂。集诸方要语。经十稔。迎住洞山。

荐福承古。西州人。不知谁氏子。少为书生。博学有声。
及壮。以乡选至礼部。议论不合。有司怒裂其冠。从山
水中来。客潭州了山。见敬玄禅师断发。从之游。巳谒
南岳雅公。雅洞山子。知见甚高。容以入室。后游庐山。
经欧峰。爱宏觉塔院闲寂。求居之。清规凛然。过者肃
恭。时丛林号古塔主。初说法于芝山。嗣云门。景祐初。
范文正公仲淹守饶。迎住荐福。示众曰。夫出家者。为
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益无功德。近来出家人。贪著
福慧。与道全乖。若为福慧。须至明心。若要达道。无汝
习禅篇¶ 第 410a 页 X77-0410.png
用心处。所以常劝诸人。莫学佛法。但自休心。利根者。
画时解脱。钝根者。或三五年。远不过十年。若不悟去。
老僧与汝。堕拔舌地狱。

系曰。师去云门近百年。览语而悟。遂嗣之不疑。时云
门子孙方盛。无敢异词者。盖所得真耳。不知传灯何
以不录师耶。

*** 首山念禅师传

首山省念禅师。莱州狄□子。幼弃家。得度于南禅寺。
为人简重有精识。尝诵法华经。众目为念法华。晚于
风穴会中。充知客。随众作止。无所参扣。然终疑教外
有别传之妙不言也。风穴。每念大仰谶临济法道有
遇风则止之语。惧身当之。注意于念。一日升座曰。世
尊以青莲华目。顾迦叶。正当是时。且道个甚么。若言
不说而说。又成埋没先圣。语未卒。念便下去。侍者进
曰。念法华。无言而去。何也。穴曰。渠会也。明日念与真
园头。同上问讯。穴问真曰。如何是世尊不说说。对曰。
鹁鸠树头鸣。穴曰。汝作许多痴福何用。因问师。师曰。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穴谓真曰。看渠下语。穴一
日又升座。顾视大众。师便下去。穴即归方丈。自是声
名重诸方。一日白兆楚和上。至汝州宣化。穴令师往
传语。才相见。提起坐具便问。展即是不展即是。兆曰。
自家看取。师便喝。兆曰。我曾亲近知识来。未尝辄敢
如此造次。师曰。草贼大败。兆曰。来日若见风穴。待一
一举似。师曰。一任一任。不得忘却。师乃先还。举似穴。
习禅篇¶ 第 410b 页 X77-0410.png
穴曰。今日又被汝收下一员草贼也。师曰。好手不张
名。兆次日见穴。举前话。穴曰。非但昨日。今日和赃捉
败。师后开法首山。为第一世。登其门者。皆丛林精练
衲子。然天下称法席之冠。必指首山。尝谓众曰。佛法
无多子。只是汝辈自信不及。若能自信。千圣出头来。
无奈汝何。何故如此。为向汝面前。无开口处。祇为汝
自信不及。向外驰求。所以到这里。假如便是释迦佛。
也与汝三十棒。然虽如是。初机后学。凭个什么道理。
且问汝辈还得与么也未。良久曰。若得与么。方名无
事。僧问。临济喝。德山棒。未审明什么边事。师曰。汝试
道看。僧便喝。师曰瞎。僧又喝。师曰。这瞎汉。只管乱喝
作么。僧礼拜。师打之。因曰。诸上座。不得胡喝乱喝。寻
常向汝道。宾则始终宾。主则始终主。宾无二宾。主无
二主。若有二宾二主。即是两个瞎汉。所以我若立汝
须坐。我若坐汝须立。坐则共汝坐。立则共汝立。虽然
如是。也须著眼始得。师道被天下。移宝安山广教院。
众不过四十辈。老于宝应。淳化三年十二月四日。留
僧过岁。作偈曰。吾今年迈六十七。老病相依且过日。
今年记取来年事。来年记著今朝日。至明年是月是
日。升座辞众曰。白银世界金色身。情与无情共一真。
明暗尽时都不照。日轮午后示全身。言讫安坐。日将
昳而逝。茶毗得五色舍利。塔于首山。

系曰。当大仰为谶时。沩山固问之。仰良久曰。将此身
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即有越俎代庖之意。故
习禅篇¶ 第 410c 页 X77-0410.png
首山即大仰后身无疑也。伸脚在缩脚里。又何怪沩
仰之后寥寥哉。

*** 汾阳昭.叶县省.神鼎諲三禅师传

汾州太子院。善昭禅师。生太原俞氏。器识沈邃。少缘
饰。具大智。少失恃怙。既孤苦。雅不喜世俗。遂祝发受
具。杖策飘然。所至不稍停览。乃曰。从上先德行脚。正
以圣心未通。驱驰决择耳。不缘山水也。历参七十一
员知识。最后至首山。问百丈卷席意旨如何。山曰。龙
袖拂开全体现。进曰。师意如何。曰。象王行处绝狐踪。
于是大悟。拜起曰。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
知。有问者曰。见何道理。便尔自肯。曰。正是我放身命
处。自是陆沈襄沔间。每为郡守。以名刹力致。前后八
请。坚卧不起。及首山殁。西河道俗。协心削牍。遣沙门
契聪。请师住汾州太子院。师时方闭关。聪排闼入。让
以大义曰。佛法大事。靖退小节。风穴惧应谶。忧宗旨
坠灭。幸有先师。先师弃世。汝有力荷担如来大法者。
今何时。欲安眠哉。师起握聪手曰。非公不闻此语。趋
办严吾行矣。既至。燕坐一榻。足不越阃者三十年。天
下仰曰汾阳。而不敢名。一日上堂谓众曰。汾阳门下
有西河。师子当门踞坐。但有来者即便咬杀。有何方
便。入得此门。见得此人。若见此人者。堪与祖佛为师。
不见此人。尽是立地死汉。如今还有人入得么。快须
入取免负平生。不是龙门客。切忌遭点额。那个是龙
门客。一齐点下。举起拄杖曰。速退速退。珍重。并汾地
习禅篇¶ 第 411a 页 X77-0411.png
苦寒。师罢夜参。有异僧振锡至。谒师曰。会中有大士
六人。奈何不说法。言讫升空而去。师密记以偈曰。胡
僧金锡光。请法到汾阳。六人成大器。劝请为敷扬。时
楚圆守芝。号上首。丛林知名。龙德府尹李侯。与师有
旧。虚承天致之。使三反不赴。使者受罚。复至曰。必欲
得师俱往。不然有死而巳。师笑曰。老病业巳不出院。
借往当先后之。何必俱耶。使者曰。师诺则先后唯所
择。昭令设馔。且俶装曰。吾先行矣。停箸而化。有侍者
出众曰。和尚到处。某甲即到。亦立化归。

省禅师。住叶县广教院。冀州贾氏子也。弱冠依易州
保寿院。出家受具。后游方。参首山。山一日举竹篦问
曰。唤作竹篦即触。不唤作竹篦即背。唤作甚么。师掣
得掷地上曰。是甚么。山曰。瞎。师于言下豁然顿悟。浮
山远公。其得法子也。

洪諲者。生扈氏。襄水人。自受首山印记。隐衡岳三生
藏。有湘阴男子来游。即师室见师。气貌闲静。一钵挂
壁。莫能亲疏。爱之忘去。谓曰。师宁甘长客于人。亦欲
住山乎。家神鼎下邻寺。乃吾世植福之地。久无住持
者。可俱往。师笑曰。喏。乃以巳马驮师还。十年始成丛
席。一朽床为说法座。甘枯淡。无伦比。僧契嵩。少时游
焉。师坐堂上受其展。指庭下两小瓮。诧曰汝来。乃其
时。寺始有酱食矣。明日将粥。一力挟筐。取物投僧钵
中。嵩睨上下。有即呾嚼者。有置之自若者。嵩袖之下
堂。出以观。皆碎饼饵。问诸耆老。曰。此寺自来不煮粥。
习禅篇¶ 第 411b 页 X77-0411.png
脱有檀越请应供。諲次第拨僧赴之。祝令𢹂乾残者。
归纳库下。碎焙之。均而分俵。以当面也。堂头言汝来。
适丁其时。良然。嵩大惊止此。巳见諲老平生尔。他具
灯录。

系曰。颂古自汾阳始。观其颂布毛公案。曰。侍者初心
慕胜缘。辞师拟去学参禅。鸟窠知是根机熟。吹毛当
下获心安。与胡僧金锡光偈。看他吐露。终是作家。真
寔宗师一拈一举。皆从性中流出。殊不以攒华叠锦
为贵也。

*** 谷隐聪.广慧琏二师传

禅师。讳蕴聪。广州张氏子。初参百丈恒。不契。乃见首
山。问劳人亲到宝山空手回时如何。山曰。家家门前
火把子。言下大悟。呈偈曰。我今二十七。访道曾寻觅。
今朝喜得逢。要且不相识。后住襄州谷隐山。诸方称
谷隐聪云。达观颖者。其克家子也。别具传。

元琏禅师。泉州陈氏子。褊颅广颡。瞻视凝远。望见令
人意消。参首山。山问近离何处。琏曰。汉上。山竖起拳
曰。汉上还有这个么。曰这是甚么碗鸣声。山曰。瞎。琏
曰。恰是拍一拍便出。他日又见。于火把子话下大悟
云。某甲。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后出世汝州广慧
院。华严隆为嗣法上首。杨龟山大年。亦出师位下。有
寄内翰李公书。叙师承本末云。

系曰。首山一把火。前烧谷隐。后烧广慧。二老故得出
头光燄。又有二智嵩。一住三交。一住铁佛。亦首山门
习禅篇¶ 第 411c 页 X77-0411.png
下。皎皎者也。不及传。
补续高僧传卷第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