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学¶ 第 308b 页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浙东沙门 昙噩 述
* 定学
證悟以自行。神化以利他。是皆出于定也。何以
言之。盖明吾性也。而昏蔽之。然而求其所以复
之者。必观焉可也。观则明而至于照矣。静吾性
也。而动乱之。然而求其所以复之者。必止焉可
也。止则静而至于寂矣。夫定其观之照。而止之
寂欤。故由寂以发悟。则證入深。由照以起化。则
神变广。是證悟神化二科。宜以系之定学之下
定学¶ 第 308c 页 X77-0308.png
也。
** 證悟科
晋竺僧显。生传氏。何朔人。燕坐山林。数日无饥色。太
兴末。刘曜𡨥洛阳。显因南游名山。无定处。偶疾卧。系
念安养。遂见无量寿佛。其光照身乃愈。是夕更衣澡
浴。语侍者。所见皆异事。平明安坐泊然而化。有香满
室。十馀日乃歇。
**** 晋竺法慧者
关中人也。性方刚。以律自护。师事嵩高
山浮图密。建元元年。至襄阳止羊叔子寺。每行乞不
受别请。日荷绳床自随。至闲旷地。即设以坐。雨至以
油帔覆上。雨止或视之但见绳床。失慧所在。方惊异。
而慧处床上自若。然亦莫察其如何也。谓弟子法照
曰。若过去世折鸡一足殃至矣。俄照为人误折其足。
又曰。有可度一人。在新野。乃往见老父方耕。从乞其
牛。老父不与。慧前捉牛鼻。老父惧施之。慧行七步。祝
还其牛。未几老父殁。征西庾稚恭。镇襄阳。嫉慧惑众。
慧亦曰。吾宿对至。果为稚恭所害。寿五十八。临刑曰。
吾死三日有暴雨。巳而雨水深丈馀。居民多死。
**** 晋慧元者
河北人。史不书氏。为人纯至。左右未尝见
喜愠之色。危坐必终日。栖止武陵平山寺。学者二十
馀辈。刻苦于道。太元十四年没。后其徒。入武当山见
之。神色自若。寄声寺僧。勤苦脩行。勿怠。自是其人常
闻空中磬声。依而集众。未尝失时。
**** 晋释慧嵬
不知何许人。初游长安止大寺。久之。去禅
** 證悟科
晋竺僧显。生传氏。何朔人。燕坐山林。数日无饥色。太
兴末。刘曜𡨥洛阳。显因南游名山。无定处。偶疾卧。系
念安养。遂见无量寿佛。其光照身乃愈。是夕更衣澡
浴。语侍者。所见皆异事。平明安坐泊然而化。有香满
室。十馀日乃歇。
**** 晋竺法慧者
关中人也。性方刚。以律自护。师事嵩高
山浮图密。建元元年。至襄阳止羊叔子寺。每行乞不
受别请。日荷绳床自随。至闲旷地。即设以坐。雨至以
油帔覆上。雨止或视之但见绳床。失慧所在。方惊异。
而慧处床上自若。然亦莫察其如何也。谓弟子法照
曰。若过去世折鸡一足殃至矣。俄照为人误折其足。
又曰。有可度一人。在新野。乃往见老父方耕。从乞其
牛。老父不与。慧前捉牛鼻。老父惧施之。慧行七步。祝
还其牛。未几老父殁。征西庾稚恭。镇襄阳。嫉慧惑众。
慧亦曰。吾宿对至。果为稚恭所害。寿五十八。临刑曰。
吾死三日有暴雨。巳而雨水深丈馀。居民多死。
**** 晋慧元者
河北人。史不书氏。为人纯至。左右未尝见
喜愠之色。危坐必终日。栖止武陵平山寺。学者二十
馀辈。刻苦于道。太元十四年没。后其徒。入武当山见
之。神色自若。寄声寺僧。勤苦脩行。勿怠。自是其人常
闻空中磬声。依而集众。未尝失时。
**** 晋释慧嵬
不知何许人。初游长安止大寺。久之。去禅
定学¶ 第 309a 页 X77-0309.png
冥山谷中。夜有一鬼无头者。忽前立。嵬不惧。徐曰。汝
无头。便免头痛之累。一何快哉。鬼即没。顷之一无腹
者至。嵬曰。汝无腹。正免饥渴之患。又何快哉。如是异
形百出。嵬皆随其所变遣之。一夕大雪。四施人迹。忽
有美女子。扣门求宿曰。我天女也。以上人有戒德。故
来相慰。嵬曰。汝来不过欲见我耳。兹既见自当去。且
汝于法为障道。其可宿乎。于是女子凌空而去。曰河
水可竭。须弥可倾。彼上人者秉志坚贞。安帝时。与法
显西游。后不知所终。
**** 晋贤护
出孙氏。梁州人。游广汉。止阎兴寺。素习禅观。
临终口出光明。五色遍照。遗言必遵天竺法阇维。无
复葬。后得一指灰炉中。起塔曰指塔。以著见。
**** 晋法绪
生混氏。高昌人。有高行。诵法华维摩金光明。
入蜀。居刘师冢间。脩禅观。虎为伴侍。及卒。当盛夏。施
身虫鸟。而七日不坏。夕有光明照村落。其香气则经
旬乃歇。父老塔之冢上。
**** 宋僧迦达多
僧迦罗哆。皆深晓禅法。达多禅坐。念食
时至。有鸟衔果为供。达多私念曰。猿猴献蜜。佛且受
之。我何为而不可。元嘉十八年。临川康王。请止广。陵
后徙建业而殁。罗哆以景平末。至建业。乞食人间。宴
坐林下。翩然往来。世莫亲疏。居钟山之阳终焉。
**** 宋玄高
生冯翊万年魏氏。其母𡨥本邪见。而女兄特
信。为母祈生无异见子。以奉大法。起门户。𡨥忽梦梵
僧散华空中孕。而生高。香光连旦夕。因名灵育。里闾
无头。便免头痛之累。一何快哉。鬼即没。顷之一无腹
者至。嵬曰。汝无腹。正免饥渴之患。又何快哉。如是异
形百出。嵬皆随其所变遣之。一夕大雪。四施人迹。忽
有美女子。扣门求宿曰。我天女也。以上人有戒德。故
来相慰。嵬曰。汝来不过欲见我耳。兹既见自当去。且
汝于法为障道。其可宿乎。于是女子凌空而去。曰河
水可竭。须弥可倾。彼上人者秉志坚贞。安帝时。与法
显西游。后不知所终。
**** 晋贤护
出孙氏。梁州人。游广汉。止阎兴寺。素习禅观。
临终口出光明。五色遍照。遗言必遵天竺法阇维。无
复葬。后得一指灰炉中。起塔曰指塔。以著见。
**** 晋法绪
生混氏。高昌人。有高行。诵法华维摩金光明。
入蜀。居刘师冢间。脩禅观。虎为伴侍。及卒。当盛夏。施
身虫鸟。而七日不坏。夕有光明照村落。其香气则经
旬乃歇。父老塔之冢上。
**** 宋僧迦达多
僧迦罗哆。皆深晓禅法。达多禅坐。念食
时至。有鸟衔果为供。达多私念曰。猿猴献蜜。佛且受
之。我何为而不可。元嘉十八年。临川康王。请止广。陵
后徙建业而殁。罗哆以景平末。至建业。乞食人间。宴
坐林下。翩然往来。世莫亲疏。居钟山之阳终焉。
**** 宋玄高
生冯翊万年魏氏。其母𡨥本邪见。而女兄特
信。为母祈生无异见子。以奉大法。起门户。𡨥忽梦梵
僧散华空中孕。而生高。香光连旦夕。因名灵育。里闾
定学¶ 第 309b 页 X77-0309.png
敬之。别名世高。年十二求出家。父母以其尚少难之。
一日有书生。欲归隐中常山者。过宿高家。父母以高
托之。是夕见父老之祖饯者纷然。明日皆复至其家。
乃悟以为畴昔之来者。盖神所迎也。高留书生处两
日。既得师。因易名玄高而薙落焉。年十五。问道要于
石羊寺之浮驮跋陀禅师。顷之遽有悟入。跋陀不敢
以师礼见。旋居麦积山。善邻居之高行沙门昙弘。时
昙无毗。自西北至凉。妙于禅观。高又亲之旬日。毗辄
反问未决之义。及毗西归。有妖比丘忌高。谗于河南
王世子曼曰。今聚徒将为国害。曼信而欲杀之。其父
河南王不许。摈高于河北。高既至。居林阳堂山。山盖
地仙宅也。夜闻钟磬声。高门弟子百馀辈。有玄绍者。
尝指地出水给众。如绍者又十一人。昙弘尤见礼于
河南王弘。间谓王曰。高希世之瑞也。王何以𢷤之。贫
道殊为王惜之也。王迎高。高将赴命出山。草木辄摧。
偃石塞路。不得行。高曰。吾志在弘道。而自滞岩穴。于
尔鬼神亦无益也。路乃可进。王郊迎以为国师。游梁
土。沮渠蒙逊礼敬特甚。门弟子僧印自谓巳得阿罗
汉。高假以神力。使于定中。闻十方无尽世界诸佛所
说之法不同。印于一夏。寻其所见不尽。愧惧忏悔。时
魏拓拔焘据平城。每侵凉境。焘舅阳平王社。请高同
归魏都。太子拓拔晃师事之。晃尝被谗。焘疑之。晃以
语高。高为作金光明忏。焘乃梦其先祖让焘。不当以
谗疑太子。焘既觉。以梦语群臣。臣下皆称太子无过。
一日有书生。欲归隐中常山者。过宿高家。父母以高
托之。是夕见父老之祖饯者纷然。明日皆复至其家。
乃悟以为畴昔之来者。盖神所迎也。高留书生处两
日。既得师。因易名玄高而薙落焉。年十五。问道要于
石羊寺之浮驮跋陀禅师。顷之遽有悟入。跋陀不敢
以师礼见。旋居麦积山。善邻居之高行沙门昙弘。时
昙无毗。自西北至凉。妙于禅观。高又亲之旬日。毗辄
反问未决之义。及毗西归。有妖比丘忌高。谗于河南
王世子曼曰。今聚徒将为国害。曼信而欲杀之。其父
河南王不许。摈高于河北。高既至。居林阳堂山。山盖
地仙宅也。夜闻钟磬声。高门弟子百馀辈。有玄绍者。
尝指地出水给众。如绍者又十一人。昙弘尤见礼于
河南王弘。间谓王曰。高希世之瑞也。王何以𢷤之。贫
道殊为王惜之也。王迎高。高将赴命出山。草木辄摧。
偃石塞路。不得行。高曰。吾志在弘道。而自滞岩穴。于
尔鬼神亦无益也。路乃可进。王郊迎以为国师。游梁
土。沮渠蒙逊礼敬特甚。门弟子僧印自谓巳得阿罗
汉。高假以神力。使于定中。闻十方无尽世界诸佛所
说之法不同。印于一夏。寻其所见不尽。愧惧忏悔。时
魏拓拔焘据平城。每侵凉境。焘舅阳平王社。请高同
归魏都。太子拓拔晃师事之。晃尝被谗。焘疑之。晃以
语高。高为作金光明忏。焘乃梦其先祖让焘。不当以
谗疑太子。焘既觉。以梦语群臣。臣下皆称太子无过。
定学¶ 第 309c 页 X77-0309.png
待之如初。下书将让位。且使太子典国。朝士庶民。称
臣上书如表。但以白纸为别焉。崔皓𡨥谦之者。皆焘
宠臣。惧晃纂承不利于巳。乃谓曰。太子前实有谋。但
结玄高。以道术。致先帝恐陛下耳。若不诛高。必为大
害。焘大怒。敕收高杀之。才四十三岁。元嘉二十一年
也。时梁土沙门慧崇同被害。弟子玄畅。时在云中。忽
见一人来曰。君师可痛。以马借之。日驰六百里。至魏
都未晡泣曰。和尚神力当为我起。于是高开目瞪视。
谓诸弟子曰。大法应化。随缘盛衰。盛衰在迹。理恒湛
然。但惜汝等行如我耳。唯玄畅南度得无他。汝等死
后法当更兴。善自脩心。无令中悔。言讫即化。沙门法
达号呼曰。圣人去世我何用生。应声见高云中。达顶
礼乞救。高曰。不忘一切。宁独君耶。达问曰。和尚与崇
公。并生何所。曰我愿生恶趣。救护众生。崇巳生安养
矣。达曰和尚巳升何地。高曰。吾弟子中有知之者。达
访弟子。皆曰得忍菩萨。
**** 宋僧周
不知何许人。有高行。痛自韬晦。住嵩山石室。
魏道武之灭佛法也。周前知之。与诸沙门。隐长安寒
山。后道武以疾寻悔。即族崔浩𡨥谦之等。而佛法复
兴。闻周名。遣使徵请。周固辞以老病。而弟子僧亮代
行。亮既行。周于是夕入火光三昧而化。塔其骨山中。
亮至都。永昌王郊迎之。为说法关中。脩完精舍。广度
沙门亮劝之也。
**** 宋慧通
关中人。史亡其氏。少得度。止长安太后寺。诵
臣上书如表。但以白纸为别焉。崔皓𡨥谦之者。皆焘
宠臣。惧晃纂承不利于巳。乃谓曰。太子前实有谋。但
结玄高。以道术。致先帝恐陛下耳。若不诛高。必为大
害。焘大怒。敕收高杀之。才四十三岁。元嘉二十一年
也。时梁土沙门慧崇同被害。弟子玄畅。时在云中。忽
见一人来曰。君师可痛。以马借之。日驰六百里。至魏
都未晡泣曰。和尚神力当为我起。于是高开目瞪视。
谓诸弟子曰。大法应化。随缘盛衰。盛衰在迹。理恒湛
然。但惜汝等行如我耳。唯玄畅南度得无他。汝等死
后法当更兴。善自脩心。无令中悔。言讫即化。沙门法
达号呼曰。圣人去世我何用生。应声见高云中。达顶
礼乞救。高曰。不忘一切。宁独君耶。达问曰。和尚与崇
公。并生何所。曰我愿生恶趣。救护众生。崇巳生安养
矣。达曰和尚巳升何地。高曰。吾弟子中有知之者。达
访弟子。皆曰得忍菩萨。
**** 宋僧周
不知何许人。有高行。痛自韬晦。住嵩山石室。
魏道武之灭佛法也。周前知之。与诸沙门。隐长安寒
山。后道武以疾寻悔。即族崔浩𡨥谦之等。而佛法复
兴。闻周名。遣使徵请。周固辞以老病。而弟子僧亮代
行。亮既行。周于是夕入火光三昧而化。塔其骨山中。
亮至都。永昌王郊迎之。为说法关中。脩完精舍。广度
沙门亮劝之也。
**** 宋慧通
关中人。史亡其氏。少得度。止长安太后寺。诵
定学¶ 第 310a 页 X77-0310.png
增一阿含经。又从凉州慧绍禅师。受禅观法门。专心
祈生净土。偶微疾。见无量寿佛光明照身有异香。良
久遂化。寿五十九。
**** 宋法期
生向氏。蜀郡[郫-卑+((白-日+田)/拱)]人也。幼孤。事兄以悌称里闾。
年十四出家得度。从智猛禅师受法。与灵期寺沙门
法林。共习禅观。皆获證。后从玄畅。游至江陵。而十住
观门。所得巳九。惟师子奋迅三昧未尽。畅叹曰。吾西
涉流沙。北抵幽漠。或探禹穴。登衡霍。所阅胜侣多矣。
独子有禅支分。竟没于长沙寺。神光异香。薰照近远。
寿六十二。时蜀龙华沙门道果。亦以禅观著称。名与
期并。
**** 宋慧安
不知何许人。少为人虏。卖于荆州富家。作役
谨甚。主人爱之。年十八。听出家为沙弥。止江陵琵琶
寺。风貌庸率。众颇轻之。然当僧斋坐时。辄起行水。自
上至下。水用不竭。众讶其异。及受具灵迹益著。尝与
沙门慧济。上堂布萨。堂户未开。绾济手指从壁隙入。
出亦如之。济甚骇惧不敢言。安谓济曰。我当远行。今
与君诀别。仰见空中。皆好华有丝竹声。天香郁然。济
愈惧不得语。安曰。吾与子游所见。慎勿妄言。言即有
咎。唯西南有一白衣新发意菩萨。可与之言。于是辞
去。附巨商之舟。入湘中。路患痢将死。谓商曰。我死必
露尸岸上。不须设棺也。问其意。曰吾欲以施虫鸟耳。
商人如其旨。以尸投岸侧。夜辄有火𦦨从身出。商大
怖。剌舟至湘中。而安巳先在。欲就语又不得。济后至
祈生净土。偶微疾。见无量寿佛光明照身有异香。良
久遂化。寿五十九。
**** 宋法期
生向氏。蜀郡[郫-卑+((白-日+田)/拱)]人也。幼孤。事兄以悌称里闾。
年十四出家得度。从智猛禅师受法。与灵期寺沙门
法林。共习禅观。皆获證。后从玄畅。游至江陵。而十住
观门。所得巳九。惟师子奋迅三昧未尽。畅叹曰。吾西
涉流沙。北抵幽漠。或探禹穴。登衡霍。所阅胜侣多矣。
独子有禅支分。竟没于长沙寺。神光异香。薰照近远。
寿六十二。时蜀龙华沙门道果。亦以禅观著称。名与
期并。
**** 宋慧安
不知何许人。少为人虏。卖于荆州富家。作役
谨甚。主人爱之。年十八。听出家为沙弥。止江陵琵琶
寺。风貌庸率。众颇轻之。然当僧斋坐时。辄起行水。自
上至下。水用不竭。众讶其异。及受具灵迹益著。尝与
沙门慧济。上堂布萨。堂户未开。绾济手指从壁隙入。
出亦如之。济甚骇惧不敢言。安谓济曰。我当远行。今
与君诀别。仰见空中。皆好华有丝竹声。天香郁然。济
愈惧不得语。安曰。吾与子游所见。慎勿妄言。言即有
咎。唯西南有一白衣新发意菩萨。可与之言。于是辞
去。附巨商之舟。入湘中。路患痢将死。谓商曰。我死必
露尸岸上。不须设棺也。问其意。曰吾欲以施虫鸟耳。
商人如其旨。以尸投岸侧。夜辄有火𦦨从身出。商大
怖。剌舟至湘中。而安巳先在。欲就语又不得。济后至
定学¶ 第 310b 页 X77-0310.png
陟屺寺。诣隐士刘虬夜语。以及之。虬即遥礼曰。此得
火光三昧者也。时蜀又有僧览法卫。俱神异。世疑其
得道云。
**** 宋道法
生曹氏。燉煌人也。少为沙门。精苦有高行。持
祝神验。游成都。从王休之费铿之请。住兴乐香积二
寺。时至乞食。不受别请。尝入定。登内院。见弥勒。自脐
轮放光。照三涂苦。于是加意常坐不卧。元徽二年化
去。貌如生。
**** 宋普恒
生郭氏。成都人。儿时见异比丘。说法于空中。
向亲叙之。愿出家。及长为沙门。止洛下安乐寺。好于
闲静处。收摄其心。与蜀沙门韬公友善。自谓尝入火
光三昧。自眉间下。属金刚水际。于光中见诸色像。先
身业报等事。升明中殁。寿七十八。手屈三指。强信之
不可。平生貌黑瘠。既而腴晢殊甚。然后知其为得道
也。阇维。有烟成五色良久。异香郁然。
**** 齐阿那摩
此云宝意。姓康氏。康居国人。建中初。至建
业。止瓦官寺。常宴坐树下。明经律。善持神祝。转侧数
百贝子。立知吉凶。以香涂掌。见人往事。世祖以铜唾
盂施之。一夕而失。乃空卷一席祝之。三夕而盂在席
中。永明末终。
**** 梁植相
姓郝。梓潼涪人。初为巴西郡吏。尝以太守郑
贞命。奉献京师。普通初。上方隆尚佛乘。塔庙庄严侈
于甲弟。僧尼贵拟王公。相慕之。遂出家。及还蜀。妻子
皆薙落。大同中。相进脩加精厉。一食常坐。毕命不渝。
火光三昧者也。时蜀又有僧览法卫。俱神异。世疑其
得道云。
**** 宋道法
生曹氏。燉煌人也。少为沙门。精苦有高行。持
祝神验。游成都。从王休之费铿之请。住兴乐香积二
寺。时至乞食。不受别请。尝入定。登内院。见弥勒。自脐
轮放光。照三涂苦。于是加意常坐不卧。元徽二年化
去。貌如生。
**** 宋普恒
生郭氏。成都人。儿时见异比丘。说法于空中。
向亲叙之。愿出家。及长为沙门。止洛下安乐寺。好于
闲静处。收摄其心。与蜀沙门韬公友善。自谓尝入火
光三昧。自眉间下。属金刚水际。于光中见诸色像。先
身业报等事。升明中殁。寿七十八。手屈三指。强信之
不可。平生貌黑瘠。既而腴晢殊甚。然后知其为得道
也。阇维。有烟成五色良久。异香郁然。
**** 齐阿那摩
此云宝意。姓康氏。康居国人。建中初。至建
业。止瓦官寺。常宴坐树下。明经律。善持神祝。转侧数
百贝子。立知吉凶。以香涂掌。见人往事。世祖以铜唾
盂施之。一夕而失。乃空卷一席祝之。三夕而盂在席
中。永明末终。
**** 梁植相
姓郝。梓潼涪人。初为巴西郡吏。尝以太守郑
贞命。奉献京师。普通初。上方隆尚佛乘。塔庙庄严侈
于甲弟。僧尼贵拟王公。相慕之。遂出家。及还蜀。妻子
皆薙落。大同中。相进脩加精厉。一食常坐。毕命不渝。
定学¶ 第 310c 页 X77-0310.png
时南武都。有法爱道人。以祝术。为世所宗。相往观之。
是夕见一物。伟衣冠前至。相不为动。物寻举相所坐
绳床。高四五尺许。即隐去。斯须复来举床。仅动一角
去。斯须复来前立。如初。相终不动。顷焉忽见其面于
屋上梁栋。有摧裂声甚大。相略不动。物遽礼拜求忏
悔。明日相语爱曰。汝其舍去邪法则善。相生长边鄙。
而音吐凡陋。后往益府讲肆听习。而众加侮诮。相一
弗以介意。尝因行役。寄宿道士馆。道士素闻其名。恐
其诱巳徒属而弗礼焉。夜既分。虎群号相所卧处。诸
道士通夕不能安。黎明从之求受戒。又见钓弘农水
侧者。喻之使毋杀。其人意殊慢。相即唾水中。忽有大
蛇昂首。四顾趋钓者。钓者忏悔。遂师事之为弟子。未
几聚徒青城山。梁王萧撝尤致钦重。一日谓弟子曰。
吾无胜业以生净土。然而三涂之苦。天堂之乐。亦非
所生也。无巳则仍生此土。以教化汝等。汝等其努力
行道哉。跏趺而逝。寿三十有四。于是獠民聚观叹异。
兴起则效。而夷俗为变。先是相建柏林寺于绵城之
西。手植梧桐一株于堂下。极为繁茂。至是无故衰落。
维那晨起击钟。失响。上座僧起谓人曰。此必有大凶。
遽逃避。既而讣至。寺去青城四百馀里。而感应如此。
岂可以常情测哉。梁之季。道香僧朗。并神异。兹不具
录。
**** 梁慧胜
交趾人。住仙州山寺。日诵法华一偏。以为常。
后从外国禅师达磨提婆。学诸观行。一定必周晨夕。
是夕见一物。伟衣冠前至。相不为动。物寻举相所坐
绳床。高四五尺许。即隐去。斯须复来举床。仅动一角
去。斯须复来前立。如初。相终不动。顷焉忽见其面于
屋上梁栋。有摧裂声甚大。相略不动。物遽礼拜求忏
悔。明日相语爱曰。汝其舍去邪法则善。相生长边鄙。
而音吐凡陋。后往益府讲肆听习。而众加侮诮。相一
弗以介意。尝因行役。寄宿道士馆。道士素闻其名。恐
其诱巳徒属而弗礼焉。夜既分。虎群号相所卧处。诸
道士通夕不能安。黎明从之求受戒。又见钓弘农水
侧者。喻之使毋杀。其人意殊慢。相即唾水中。忽有大
蛇昂首。四顾趋钓者。钓者忏悔。遂师事之为弟子。未
几聚徒青城山。梁王萧撝尤致钦重。一日谓弟子曰。
吾无胜业以生净土。然而三涂之苦。天堂之乐。亦非
所生也。无巳则仍生此土。以教化汝等。汝等其努力
行道哉。跏趺而逝。寿三十有四。于是獠民聚观叹异。
兴起则效。而夷俗为变。先是相建柏林寺于绵城之
西。手植梧桐一株于堂下。极为繁茂。至是无故衰落。
维那晨起击钟。失响。上座僧起谓人曰。此必有大凶。
遽逃避。既而讣至。寺去青城四百馀里。而感应如此。
岂可以常情测哉。梁之季。道香僧朗。并神异。兹不具
录。
**** 梁慧胜
交趾人。住仙州山寺。日诵法华一偏。以为常。
后从外国禅师达磨提婆。学诸观行。一定必周晨夕。
定学¶ 第 311a 页 X77-0311.png
彭城刘缋。出守南海。闻其风而礼致之。𢹂以俱归。处
之幽栖寺。终日默然如愚。与之游。愈久愈可敬。分卫
之暇。闭户无他事。永明五年。迁憩钟山延贤精舍。心
远地僻尤称。天监中卒。寿七十。
**** 魏志湛
齐州山荏人。出家居人头山衔草寺。寺即宋
之求那跋摩。所立道场也。至湛而规模犹未替。湛于
法华专务诵持。将终之日。梁沙门宝志悬知之。谓武
帝曰。今日北方山荏县人头山衔草寺。须陀洹果圣
僧入灭矣。扬都道俗闻之。莫不北向致礼。故湛之终
也。寂然掩息。馀无病恼。独于两手各屈一指而巳。识
者以为西竺诚于此验所證果位。盖谓一指初果。二
指则二果也。是知湛寔初果云。筑塔人头山。其石灰
泥土。虽鸟兽莫污蔑。
**** 魏佛陀
西域人。既习静虑。且以观方利物为志。而交
友六人。其五人者。巳證果矣。其未證者。独陀尔。愤悱
之至。如不自容。于是證果之友。谓之曰。道以无心得。
非可以力致也。且子于震旦。当有别缘。度二弟子。作
世利益。此其所得则亦大矣。盍行乎。因复游历。至魏
之北台恒安而止焉。时孝文方隆尚吾教。厚加礼遇。
凿石以龛其居。给粮以饱其侣。而徵应累著。识者异
之。城内康氏饶资。更为造院以遵常业。一日小儿于
门隙窥陀。他无所见。但见大火赫然而巳。走告其家
使窥之。无见也。由是知其获證不诬。及迁都伊洛。诏
于少室构寺以处之。今之少林是也。每谓众曰。此精
之幽栖寺。终日默然如愚。与之游。愈久愈可敬。分卫
之暇。闭户无他事。永明五年。迁憩钟山延贤精舍。心
远地僻尤称。天监中卒。寿七十。
**** 魏志湛
齐州山荏人。出家居人头山衔草寺。寺即宋
之求那跋摩。所立道场也。至湛而规模犹未替。湛于
法华专务诵持。将终之日。梁沙门宝志悬知之。谓武
帝曰。今日北方山荏县人头山衔草寺。须陀洹果圣
僧入灭矣。扬都道俗闻之。莫不北向致礼。故湛之终
也。寂然掩息。馀无病恼。独于两手各屈一指而巳。识
者以为西竺诚于此验所證果位。盖谓一指初果。二
指则二果也。是知湛寔初果云。筑塔人头山。其石灰
泥土。虽鸟兽莫污蔑。
**** 魏佛陀
西域人。既习静虑。且以观方利物为志。而交
友六人。其五人者。巳證果矣。其未證者。独陀尔。愤悱
之至。如不自容。于是證果之友。谓之曰。道以无心得。
非可以力致也。且子于震旦。当有别缘。度二弟子。作
世利益。此其所得则亦大矣。盍行乎。因复游历。至魏
之北台恒安而止焉。时孝文方隆尚吾教。厚加礼遇。
凿石以龛其居。给粮以饱其侣。而徵应累著。识者异
之。城内康氏饶资。更为造院以遵常业。一日小儿于
门隙窥陀。他无所见。但见大火赫然而巳。走告其家
使窥之。无见也。由是知其获證不诬。及迁都伊洛。诏
于少室构寺以处之。今之少林是也。每谓众曰。此精
定学¶ 第 311b 页 X77-0311.png
舍将来终无所乏。吾固别召灵祇卫护之矣。故兹逮
二百载。虽其间凶歉荐臻。而寺赋充实。则抑陀之愿
力欤。尤善声论。后于洛。度慧光僧稠二弟子。始皆引
杖以击其头。知为法器。遂以度之。异日果名天下。事
各有传。陀以老不预众。感一善神与俱饮食起居。惟
神是听。亦时令设馔祀飨之。巳而手画其像于房壁
间。未几告终。
**** 魏慧达
一名窣和。姓刘氏。咸阳东北三城定阳稽胡
也。勇而多力。嗜猎射。倜傥自纵。雅不得乡里誉。治家
至赡足。父母兄弟相孝友。仕以梁城突将守襄阳。尝
被酒获疾。死历地狱诸苦。因出家。住慈州安民寺。后
复往越。礼舍利。刻厉进脩。具如别传。太延元年。西游
凉州番禾。望东北御谷而拜曰。此崖他日当有尊像
出现。而或全或缺。世之治乱系焉。正光初。忽大风雨
疾雷破山。见一丈八石像屹立。严整而无其首。人竞
琢首置之。随置随堕。视其势不可置。乃巳。而魏之衰
自此始。逮周兴。光发城东七里涧。掘之得首。举而合
之像上。如素。保定初。诏建寺其地。额瑞像。建德初。像
首复堕。而灭法之兆见矣。隋开皇间。像完美殊甚。大
业五年。上躬致礼敬。诏易寺额为感通。以旌其异。夫
象当达之记。更八十七年。而后果出现。又四十馀年
而与首合。又十馀年而首堕。每合每堕。验如达记。是
何其神也。达死。肃之酒泉。阇维获碎骨如葵子。关表
百姓。至今以庙貌奉之。号刘师佛云。
二百载。虽其间凶歉荐臻。而寺赋充实。则抑陀之愿
力欤。尤善声论。后于洛。度慧光僧稠二弟子。始皆引
杖以击其头。知为法器。遂以度之。异日果名天下。事
各有传。陀以老不预众。感一善神与俱饮食起居。惟
神是听。亦时令设馔祀飨之。巳而手画其像于房壁
间。未几告终。
**** 魏慧达
一名窣和。姓刘氏。咸阳东北三城定阳稽胡
也。勇而多力。嗜猎射。倜傥自纵。雅不得乡里誉。治家
至赡足。父母兄弟相孝友。仕以梁城突将守襄阳。尝
被酒获疾。死历地狱诸苦。因出家。住慈州安民寺。后
复往越。礼舍利。刻厉进脩。具如别传。太延元年。西游
凉州番禾。望东北御谷而拜曰。此崖他日当有尊像
出现。而或全或缺。世之治乱系焉。正光初。忽大风雨
疾雷破山。见一丈八石像屹立。严整而无其首。人竞
琢首置之。随置随堕。视其势不可置。乃巳。而魏之衰
自此始。逮周兴。光发城东七里涧。掘之得首。举而合
之像上。如素。保定初。诏建寺其地。额瑞像。建德初。像
首复堕。而灭法之兆见矣。隋开皇间。像完美殊甚。大
业五年。上躬致礼敬。诏易寺额为感通。以旌其异。夫
象当达之记。更八十七年。而后果出现。又四十馀年
而与首合。又十馀年而首堕。每合每堕。验如达记。是
何其神也。达死。肃之酒泉。阇维获碎骨如葵子。关表
百姓。至今以庙貌奉之。号刘师佛云。
定学¶ 第 311c 页 X77-0311.png
**** 齐僧稠
姓孙氏。其先昌黎人。今居钜鹿之廮陶。性孝
信。该综经史。时论归之。徵为太学博士。然厌世烦辱。
乍览佛经。涣乎神解。年二十八。事里之景明寺僧寔
法师。为薙落师。且发五愿。以敬三宝。以福四恩。初从
跋陀弟子房禅师受行止观。北游定州之嘉鱼山。敛
念摄心。全无所證。即欲出山。业涅槃经以度世。会有
僧自泰岳来。稠以情告。僧苦以禅道勉之。使无他志。
曰。一切含灵。皆有初地味禅。要必系缘无不至者。乃
从之。旬日果得定。常依涅槃圣行四念处法。眠梦觉
见都无欲想。居五夏。诣赵州漳洪山道明禅师。受十
六特胜法。钻仰之勤。至于九旬食唯四斗。单敷石上。
布缕入肌。或饔餐未熟。嗒尔坐忘。动移晷漏。而饥鸢
饿玃。巳尽所有。且常脩死观。贼每怖之。了无惧色。因
为说诸行业。皆摧弓折矢。受戒而退。尝于鹊山。感神
以娇姿媚态。抱肩跲腰。唼唇嘘气。加挠乱。而稠以死
要心定者。九日巳而出定。情想澄然。究竟世间无可
乐者。即诣少林寺祖师跋陀三藏处。呈巳證。三藏曰。
禅学于[葸-十+夕]岭迤东。汝其最矣。留住嵩岳寺。寺有泉。常
足供众。间见妇人弊衣。挟帚坐阶上听经。僧呵斥之。
妇人殊愠。以足踏泉。泉随竭。妇人亦没不现。众自是
苦泉不给。以告稠。稠遽于泉处。呼优婆夷三。妇人出。
稠曰。众僧行道。宜加拥护。妇人以足拨泉处。泉辄涌
如初。复尝游怀州王屋山。两虎方怒斗。稠以锡杖中
解。各散去。所居床上。忽有仙经二卷。稠曰。我求佛道。
定学¶ 第 312a 页 X77-0312.png
而巳。长生非所脩也。顷之。失书所在。徙青罗山。诸癃
疠疡瘅者。皆致供养。受之。虽脓血腥臊。无所惮。坐久
疲剧稍舒足。遽有神从地出扶之。还令跏趺。一定以
七日为期。盖其晚年如此。徙怀州马头山。魏孝明帝
三诏不起。永熙元年。孝武帝为立禅室于尚书谷。徒
侣骈拥。给奉丰缛。诏定州剌史娄睿。彭城王高攸。迎
至文墨之大冥山。创开归戒燕赵之境。孚信者众。曾
莫敢血食。苟有胶固名利者。则为说偈。以释其惑。息
心之俦。进所未至。道俗交赖。逮齐之文宣。尤加钦挹。
天保二年。诏曰。久闻风德。诞欲弘宣。希即荷锡暂游
承明教化众生。义无独善。至此之日。脱须还山。当任
东西无所留絷。巳诏定州津遣赴邺。稠即日出山。而
两岫忽震。响声悲切。禽兽飞走者三日。大驾郊迎。扶
拥入内。跪听法要。毛竖汗流。既受禅法。宜获深證。授
菩萨戒。诏太官断酒肉。虎圈纵鹰犬。悉禁天下畋猎
屠杀。月六。年三。民以斋戒。他日谓稠曰。道由人弘。诚
不虚应。师伹安心。弟子愿为外护檀越如何。稠曰。菩
萨以护法为心。陛下应天顺人。栋梁三宝。教门幸甚。
遂停止禁中。四十馀日。三年诏于京城西南八十里
龙山之阳。构云门寺以居之。兼主石窟寺。复诏境内
州郡多置禅刹。因欲尽罢诸刹之讲诵者。上曰。佛法
大宗静心为本。诸法师等。徒尔嚣烦。安能扬阐。今并
令除废可乎。稠谏曰。法师流通三藏。诏继四依。皆心
学之初基。佛乘之前导。归信之渐发蒙斯人。上大说。
疠疡瘅者。皆致供养。受之。虽脓血腥臊。无所惮。坐久
疲剧稍舒足。遽有神从地出扶之。还令跏趺。一定以
七日为期。盖其晚年如此。徙怀州马头山。魏孝明帝
三诏不起。永熙元年。孝武帝为立禅室于尚书谷。徒
侣骈拥。给奉丰缛。诏定州剌史娄睿。彭城王高攸。迎
至文墨之大冥山。创开归戒燕赵之境。孚信者众。曾
莫敢血食。苟有胶固名利者。则为说偈。以释其惑。息
心之俦。进所未至。道俗交赖。逮齐之文宣。尤加钦挹。
天保二年。诏曰。久闻风德。诞欲弘宣。希即荷锡暂游
承明教化众生。义无独善。至此之日。脱须还山。当任
东西无所留絷。巳诏定州津遣赴邺。稠即日出山。而
两岫忽震。响声悲切。禽兽飞走者三日。大驾郊迎。扶
拥入内。跪听法要。毛竖汗流。既受禅法。宜获深證。授
菩萨戒。诏太官断酒肉。虎圈纵鹰犬。悉禁天下畋猎
屠杀。月六。年三。民以斋戒。他日谓稠曰。道由人弘。诚
不虚应。师伹安心。弟子愿为外护檀越如何。稠曰。菩
萨以护法为心。陛下应天顺人。栋梁三宝。教门幸甚。
遂停止禁中。四十馀日。三年诏于京城西南八十里
龙山之阳。构云门寺以居之。兼主石窟寺。复诏境内
州郡多置禅刹。因欲尽罢诸刹之讲诵者。上曰。佛法
大宗静心为本。诸法师等。徒尔嚣烦。安能扬阐。今并
令除废可乎。稠谏曰。法师流通三藏。诏继四依。皆心
学之初基。佛乘之前导。归信之渐发蒙斯人。上大说。
定学¶ 第 312b 页 X77-0312.png
自是议以国储三分之。其公费私用外。馀悉以奉稠。
诏寺中立府库。蓄钱帛。送者蹄踵交接于道。稠亟奏
书反之。上嘉焉。稠常燕处小房。虽驾幸省问。未尝为
起。其徒以为言。稠曰。昔宾头卢迎王七步。致王失国
者七年。吾诚德不逮。未敢自欺形相。所以不起者。亦
冀主上获福耳。后果有以稠傲慢谗于上者。上怒。将
躬往加害。稠心知之。宿戒庖人。大脩供。顿乘牛车。夜
行二十里。且独立谷口道侧。少焉驾至。怪问其故。稠
对以恐身血不净。秽污伽蓝。是以先此候耳。上大惊。
下马拜伏。愧悔无巳。顾谓尚书令杨道彦曰。如此真
人何可诬也。因求负稠归寺谢罪。稠固却之。间问朕
前生何等身。答曰罗刹王。其好杀习气也。咒盆水示
之。独见其貌。如世所画罗刹云。黄门侍郎季奖。偕诸
大德。请出禅要。为著止观法二卷。行世。乾明元年四
月十三日卒。寿八十有一。夏五十。襄乐王宣。诏吊慰
曰。故大禅师志力精苦。感果必然。栖心寂嘿。虚来实
反。妙业玄风。事高缁素。运往神迁。实用嗟惘。资崇有
加。用申悽敬。可施帛五百疋。送千僧供于云门。皇建
二年五月。门人昙询等。奏请起塔。诏曰。故大禅师。德
业高迥。三宝栋梁。缘尽化终。神游物外。可依西域之
法。阇维起塔。赠帛千疋。建千僧斋。标树芳迹。示诸后
代。右仆射魏收。制文勒碑。
**** 周僧崖
姓牟氏。其先涪陵人。晋义熙九年。朱龄石伐
蜀。以涪陵獽三百家随军。因止于广汉之金渊山谷
诏寺中立府库。蓄钱帛。送者蹄踵交接于道。稠亟奏
书反之。上嘉焉。稠常燕处小房。虽驾幸省问。未尝为
起。其徒以为言。稠曰。昔宾头卢迎王七步。致王失国
者七年。吾诚德不逮。未敢自欺形相。所以不起者。亦
冀主上获福耳。后果有以稠傲慢谗于上者。上怒。将
躬往加害。稠心知之。宿戒庖人。大脩供。顿乘牛车。夜
行二十里。且独立谷口道侧。少焉驾至。怪问其故。稠
对以恐身血不净。秽污伽蓝。是以先此候耳。上大惊。
下马拜伏。愧悔无巳。顾谓尚书令杨道彦曰。如此真
人何可诬也。因求负稠归寺谢罪。稠固却之。间问朕
前生何等身。答曰罗刹王。其好杀习气也。咒盆水示
之。独见其貌。如世所画罗刹云。黄门侍郎季奖。偕诸
大德。请出禅要。为著止观法二卷。行世。乾明元年四
月十三日卒。寿八十有一。夏五十。襄乐王宣。诏吊慰
曰。故大禅师志力精苦。感果必然。栖心寂嘿。虚来实
反。妙业玄风。事高缁素。运往神迁。实用嗟惘。资崇有
加。用申悽敬。可施帛五百疋。送千僧供于云门。皇建
二年五月。门人昙询等。奏请起塔。诏曰。故大禅师。德
业高迥。三宝栋梁。缘尽化终。神游物外。可依西域之
法。阇维起塔。赠帛千疋。建千僧斋。标树芳迹。示诸后
代。右仆射魏收。制文勒碑。
**** 周僧崖
姓牟氏。其先涪陵人。晋义熙九年。朱龄石伐
蜀。以涪陵獽三百家随军。因止于广汉之金渊山谷
定学¶ 第 312c 页 X77-0312.png
间。其子孙遂家焉。崖幼岐嶷。寡言笑。绝戏弄。饮水必
加拜。尝终日坐。谛观不瞬。或问其故。曰我念此身可
恶耳。后当烧之。及长。殊刚正。一日与人捕鱼而分之。
投巳得者于水。曰杀非好业。我今誓当痛断矣。遂焚
弃其具。并辍猎。又见异蛇。首尾皆赤。始长尺馀大二
寸许。顷之忽长踰丈。而大约五六尺。从诸獽所开陂
塘中。倏尔升云而灭。众骇惧。崖曰无惧也。但断杀业
可耳。且劝尽废池堰蓄鱼之地。众犹未许。俄而堤防
决坏。如所戒云。出家依悉禅师。尤勤谨。玄冬之月。禅
师命火温足。崖炽大炉于前。禅师责其多。则曰。须火
却寒。得火嫌多。情性若此。何曰得道。禅师因使置手
火中。即应声爇一指无难色。禅师阴异之。他日诸弟
子共。推著烟焰中。虽成疮。欣笑自如。禅师谓曰。汝如
此。莫惑乱百姓否。曰诸佛苦身成道。而况某乎。苟获
薙落一日足矣。禅师遂自为薙落。然觉易甚如呼善
来。禅师即置刀摄衣作礼曰。崖法师来为我作师。我
请为弟子。崖谩谦谢而巳。自是神化䆮显。弘济颇多。
年踰七十。心力尚强。武成元年六月。于益州城西大
逵中。以布里左右五指烧之。焰且炽。或问其痛否。曰
痛由心起。心既无痛。指何由痛。人有疑其得心疾者。
曰盍治诸。答曰。身皆空耳。安用治。又问。根大有对何
谓空。答四大五根。复何所住。孝爱寺兑法师。见解通
畅。闻崖如此。乃率弟子礼敬。施以衣物。退谓众曰。崖
于般若。真有悟入。非徒口说而巳。人因竞以菩萨称
加拜。尝终日坐。谛观不瞬。或问其故。曰我念此身可
恶耳。后当烧之。及长。殊刚正。一日与人捕鱼而分之。
投巳得者于水。曰杀非好业。我今誓当痛断矣。遂焚
弃其具。并辍猎。又见异蛇。首尾皆赤。始长尺馀大二
寸许。顷之忽长踰丈。而大约五六尺。从诸獽所开陂
塘中。倏尔升云而灭。众骇惧。崖曰无惧也。但断杀业
可耳。且劝尽废池堰蓄鱼之地。众犹未许。俄而堤防
决坏。如所戒云。出家依悉禅师。尤勤谨。玄冬之月。禅
师命火温足。崖炽大炉于前。禅师责其多。则曰。须火
却寒。得火嫌多。情性若此。何曰得道。禅师因使置手
火中。即应声爇一指无难色。禅师阴异之。他日诸弟
子共。推著烟焰中。虽成疮。欣笑自如。禅师谓曰。汝如
此。莫惑乱百姓否。曰诸佛苦身成道。而况某乎。苟获
薙落一日足矣。禅师遂自为薙落。然觉易甚如呼善
来。禅师即置刀摄衣作礼曰。崖法师来为我作师。我
请为弟子。崖谩谦谢而巳。自是神化䆮显。弘济颇多。
年踰七十。心力尚强。武成元年六月。于益州城西大
逵中。以布里左右五指烧之。焰且炽。或问其痛否。曰
痛由心起。心既无痛。指何由痛。人有疑其得心疾者。
曰盍治诸。答曰。身皆空耳。安用治。又问。根大有对何
谓空。答四大五根。复何所住。孝爱寺兑法师。见解通
畅。闻崖如此。乃率弟子礼敬。施以衣物。退谓众曰。崖
于般若。真有悟入。非徒口说而巳。人因竞以菩萨称
定学¶ 第 313a 页 X77-0313.png
之。道俗四集。倍加崇信。如是经日。左手指尽。火将及
掌。骨髓上沸。火且灭矣。遽又以右手残指。挑发其焰。
或问。其何自苦如此。答以众生不行忍故。欲劝发耳。
方其烟焰之盛。两臂炽然。崖则不动颜色。说法勉励。
行慈断杀。复为四众诵经。至切词要义。则颔头微笑。
时有怠者。崖顾曰。末劫轻慢。见像如木头。闻经如风
过马耳。我在山中。初不识字。今闻经教。句句与心相
应。故烧身手令生信重。不然此手岂樵头耶。于是士
女数万围绕。崖澄心中坐自若。忽微雨沾濡。即敛念
入定。而云散月明如旧。掌骨五枚既烬。俄而挺然俱
出。各长三寸。洁白可爱。众佥曰。菩萨灭后。愿奉舍利
起塔供养。崖遂以口啮拔所生之骨。吐于众前曰。可
为塔也。七月十四日。有声如地陷天裂。莫不震骇复
见犬羊龙蛇军器等象于空中。顷之而息。或问其故。
答曰。惊睡三昧耳。吾欲舍身。故现此相。间使治办供
具。乃于成都县东南。积薪为楼。高数丈。上作乾麻小
室。以油润之。孝爱寺导禅师。施六度锡杖。并紫帔。犍
为僧渊施班衲。于时远近奔凑。财弊山积。初亦莫知
二德之施物也。十五日旦。崖谓侍者法陀曰。汝取锡
杖紫帔班衲来。即乘舆造焚所。时道俗数十万。拥舆
哭。崖曰。但守菩提心无哭也。遂升高座说法。时复举
目望楼室独笑巳。而右胁寝。气息都尽。状若木偶。歘
起曰。时至矣。因下座白众曰。佛法难值。宜共护持。竟
徐步至楼下。绕旋三匝。遍礼四门。既升而俯告四众
掌。骨髓上沸。火且灭矣。遽又以右手残指。挑发其焰。
或问。其何自苦如此。答以众生不行忍故。欲劝发耳。
方其烟焰之盛。两臂炽然。崖则不动颜色。说法勉励。
行慈断杀。复为四众诵经。至切词要义。则颔头微笑。
时有怠者。崖顾曰。末劫轻慢。见像如木头。闻经如风
过马耳。我在山中。初不识字。今闻经教。句句与心相
应。故烧身手令生信重。不然此手岂樵头耶。于是士
女数万围绕。崖澄心中坐自若。忽微雨沾濡。即敛念
入定。而云散月明如旧。掌骨五枚既烬。俄而挺然俱
出。各长三寸。洁白可爱。众佥曰。菩萨灭后。愿奉舍利
起塔供养。崖遂以口啮拔所生之骨。吐于众前曰。可
为塔也。七月十四日。有声如地陷天裂。莫不震骇复
见犬羊龙蛇军器等象于空中。顷之而息。或问其故。
答曰。惊睡三昧耳。吾欲舍身。故现此相。间使治办供
具。乃于成都县东南。积薪为楼。高数丈。上作乾麻小
室。以油润之。孝爱寺导禅师。施六度锡杖。并紫帔。犍
为僧渊施班衲。于时远近奔凑。财弊山积。初亦莫知
二德之施物也。十五日旦。崖谓侍者法陀曰。汝取锡
杖紫帔班衲来。即乘舆造焚所。时道俗数十万。拥舆
哭。崖曰。但守菩提心无哭也。遂升高座说法。时复举
目望楼室独笑巳。而右胁寝。气息都尽。状若木偶。歘
起曰。时至矣。因下座白众曰。佛法难值。宜共护持。竟
徐步至楼下。绕旋三匝。遍礼四门。既升而俯告四众
定学¶ 第 313b 页 X77-0313.png
曰。请一心念摩诃般若。相助起楼。檀越王撰。意以为
我起楼。以烧菩萨。我宁不得罪哉。崖默知之。呼撰上
楼臂摩撰顶曰。汝勿以起楼得罪而忧。乃所以获福
也。趣命下火。众皆拱手莫敢前。置炬于地。崖自以臂
挟炬。烧室西北。次及西南。麻燥油浓。赫然炽合。崖于
烈焰中弃炬设礼。比二拜身面焦坼。复欲作礼。则身
踣炭上矣。须臾薪尽火灭。骨肉皆化。所馀惟心肝肠
肾而巳。心独赤湿通润。诸物势不可坏。遂益薪四十
车。以煅炼之。徒见肠肾卷缩而心略不变。乃命收藏
以待埋葬。盖菩萨畴昔。每答问者曰。我身可尽。心则
常存也。闻者以为此谓精神耳。精神岂有消烁时哉。
且崖殁后。灵迹尤多。大槩皆拔苦予乐慈悲化也。兹
不详录。姑录一二。以见其死生之际云。孝爱寺僧佛
兴者。饮啖随俗。后崖举事感之。发愿断酒肉。至晚归
寺。见金色人语曰。汝能断肉。大好。汝若食一众生肉。
则食一切众生肉。一切众生即父母眷属肉也。必欲
食者。当如死尸中虫。虫即肉也。又闻空中声曰。汝勤
持斋。愿令众生得不食身。又令饿鬼身常饱满。其将
化时。沙门宝海问曰。等是一火。何故菩萨受烧都无
痛相。答曰。众生有相故痛。问菩萨常云。代众生受苦。
为实得否。答既发心代受。何以不得。问众生罪熟。各
自受苦。菩萨自烧。何由可代。答一念善根。即能灭恶。
岂非代耶。普法师曰。二家共论大义。终未之决。其一
以佛智缘无相理。理是所缘。智是能缘。其一以除妄
我起楼。以烧菩萨。我宁不得罪哉。崖默知之。呼撰上
楼臂摩撰顶曰。汝勿以起楼得罪而忧。乃所以获福
也。趣命下火。众皆拱手莫敢前。置炬于地。崖自以臂
挟炬。烧室西北。次及西南。麻燥油浓。赫然炽合。崖于
烈焰中弃炬设礼。比二拜身面焦坼。复欲作礼。则身
踣炭上矣。须臾薪尽火灭。骨肉皆化。所馀惟心肝肠
肾而巳。心独赤湿通润。诸物势不可坏。遂益薪四十
车。以煅炼之。徒见肠肾卷缩而心略不变。乃命收藏
以待埋葬。盖菩萨畴昔。每答问者曰。我身可尽。心则
常存也。闻者以为此谓精神耳。精神岂有消烁时哉。
且崖殁后。灵迹尤多。大槩皆拔苦予乐慈悲化也。兹
不详录。姑录一二。以见其死生之际云。孝爱寺僧佛
兴者。饮啖随俗。后崖举事感之。发愿断酒肉。至晚归
寺。见金色人语曰。汝能断肉。大好。汝若食一众生肉。
则食一切众生肉。一切众生即父母眷属肉也。必欲
食者。当如死尸中虫。虫即肉也。又闻空中声曰。汝勤
持斋。愿令众生得不食身。又令饿鬼身常饱满。其将
化时。沙门宝海问曰。等是一火。何故菩萨受烧都无
痛相。答曰。众生有相故痛。问菩萨常云。代众生受苦。
为实得否。答既发心代受。何以不得。问众生罪熟。各
自受苦。菩萨自烧。何由可代。答一念善根。即能灭恶。
岂非代耶。普法师曰。二家共论大义。终未之决。其一
以佛智缘无相理。理是所缘。智是能缘。其一以除妄
定学¶ 第 313c 页 X77-0313.png
息倒。即是真谛。二说其何者为当。崖曰。佛即无相。无
别异相故。海法师曰。佛即无相。无相之相。本无异相。
若然者菩萨。则释迦观音耶。崖曰。我是凡夫。誓入地
狱。代众生苦。愿令成佛。海曰。先佛何故。早得成佛。答
先佛一时众生度巳尽也。问药王等圣。何故亦成佛。
今菩萨独未成佛。是将与先佛殊途矣。答前时众生
巳得药王意。今众生未得我意。由我始化。如将落花。
其应对皆此类。座中有疑崖非圣人者。崖乃的呼其
人之姓名曰。诸佛应世无定形。或作疾病丑陋。畜生
异类。愿檀越毋妄生轻慢心也。举火之次。皆睹瑞相。
或圆盖覆崖。有三道人。趺坐盖上。或五色光。如人形
像。处麻室四门者。或柴楼上光如日轮。然并雨华。大
小非一。又闻天鼓。殷殷深远。久之[郫-卑+((白-日+田)/拱)]县人。于[郫-卑+((白-日+田)/拱)]江边。
见崖于空中乘油络舆。从五六百僧。隐隐西没。及心
舍利之至宝国寺。复有光。如华丛状。明烛庭宇。阿迦
腻吒寺僧慧胜抱疾。自以不见胜缘。心殊怅快。忽梦
崖将一沙弥。帕裹三斛许香。并以檀屑分四聚。绕胜
爇之。胜怖曰凡夫耳。未能焚身也。崖曰无怖。用薰病
也。即觉爽健。因请现瑞。答曰。我名光明遍照宝藏菩
萨。所谓崖者诡名耳。一日设会。胜唱曰。潼州道俗见
瑞福重故也。我等不见。则障厚可知。于是二百许人
即应声。见天华如雪。缤纷满空。皆黄金色。明净耀目。
大七寸盘许。自朝至午乃止。取之者。虽缘木升屋。皆
飞去不可得。
别异相故。海法师曰。佛即无相。无相之相。本无异相。
若然者菩萨。则释迦观音耶。崖曰。我是凡夫。誓入地
狱。代众生苦。愿令成佛。海曰。先佛何故。早得成佛。答
先佛一时众生度巳尽也。问药王等圣。何故亦成佛。
今菩萨独未成佛。是将与先佛殊途矣。答前时众生
巳得药王意。今众生未得我意。由我始化。如将落花。
其应对皆此类。座中有疑崖非圣人者。崖乃的呼其
人之姓名曰。诸佛应世无定形。或作疾病丑陋。畜生
异类。愿檀越毋妄生轻慢心也。举火之次。皆睹瑞相。
或圆盖覆崖。有三道人。趺坐盖上。或五色光。如人形
像。处麻室四门者。或柴楼上光如日轮。然并雨华。大
小非一。又闻天鼓。殷殷深远。久之[郫-卑+((白-日+田)/拱)]县人。于[郫-卑+((白-日+田)/拱)]江边。
见崖于空中乘油络舆。从五六百僧。隐隐西没。及心
舍利之至宝国寺。复有光。如华丛状。明烛庭宇。阿迦
腻吒寺僧慧胜抱疾。自以不见胜缘。心殊怅快。忽梦
崖将一沙弥。帕裹三斛许香。并以檀屑分四聚。绕胜
爇之。胜怖曰凡夫耳。未能焚身也。崖曰无怖。用薰病
也。即觉爽健。因请现瑞。答曰。我名光明遍照宝藏菩
萨。所谓崖者诡名耳。一日设会。胜唱曰。潼州道俗见
瑞福重故也。我等不见。则障厚可知。于是二百许人
即应声。见天华如雪。缤纷满空。皆黄金色。明净耀目。
大七寸盘许。自朝至午乃止。取之者。虽缘木升屋。皆
飞去不可得。
定学¶ 第 314a 页 X77-0314.png
**** 周猷禅师者
姓杨氏。住益州之多宝寺。四十馀年。日
夕专务读诵。后图九想变于房壁。露置绳床上。覆棕
榈以庇雨露。昼随僧作务。夜则习定其中。日才一出
而食。以为常。渐至七日。或至一月。僧殊玩之弗怪也。
如是历二十年。略无有能省顾者。俄夜骤风雨。房屋
画壁崩仆。邻僧意猷巳压矣。旦往则存绳床。馀无所
见也。
**** 后梁僧景
不知何许人也。居澧之阳山。于道有證悟。
阳山地接桃源。仙灵鬼物之所栖遁。景居之。恬无影
响。而蛇虎为使。或有以恶念进见者。辄惊怖迷惑。不
知所向。苟将问道则无他。慧璀禅师。南岳思公之神
足也。闻而造焉。杜默终日。不可致诘。璀因翘勤再三。
继之以泣。如是旬浃。仅一披叙。璀退而叹曰。予见善
知识之高尚者。十有八人。类得入其门而升其堂。然
未若斯人墙仞之高。阶阶之峻也。后不知所终。
**** 隋慧意
姓李氏。临原人。专志定学。旁听大乘经论。宇
文废法。南游梁。与仙城山沙门慧令同师。俄徒京邑
聪师之旧堂。昼夜常坐。光景灿然。人见之惊。以为镫
烛也。其乡里有柳静者。尝为德广郡守。素不信。乃别
请意于家。供养百日。且使其子四人抑禀等。夜往窥
之。果见其室大明静。由是始归向。开皇初卒。是日谓
弟子慧兴曰。客至可多辨斋馔。及中而慰吊者填门
矣。
永禅师南乡人。梁有国日。明帝尝供养之。开皇初。
坐逝。众闻音乐香气者七日夜。方露尸伞盖山上。未
定学¶ 第 314b 页 X77-0314.png
即葬。同寺全律师。辄临其尸曰。幸留七日以待。至七
日全亡。舁尸永侧。而永之尸始摧变。
**** 隋道舜
不知何许人也。结茅于泽州之羊头山。世传
为神农氏尝药地。静僻幽夐。诚仙圣所居处。舜日一
食常坐。卒岁无睡眠。蛇鼠孚产绳床下。虎每踞蹲其
侧。为说法有听状。人来使之去。必如语去。或谓明日
幸毋来。卒亦果然。故其徒与俱无所忤。而化物之效
率类此。衣弊跣行。遇者莫能识。开皇初。持瓶锡乞食
聚落。村氓盛集。求受戒法。至一女子。辄曰。汝当生牛
中。相巳现矣。虽受戒无益也。因踏其后使去不能得。
曰牛以尾为力。令尾被踏。而遽欲去可得乎。此固业
影耳。且如是顾不自悔哉。于是女子悉倾其家。营福
以忏。情尤慈悯。数游疠疾家。为咒治。勿惮也。晚诣林
虑洪谷盘亭诸峰以终。
**** 隋道仙
一名僧仙。西域康居国人。少业贾。泛两舶往
来吴蜀江海间。致赀货。直钜万缗。时僧达禅师。居梓
州新城之牛头山。仙偶造焉。达则为说法曰。夫生死
轮转。爱必有离。身且如尔。而况外物乎。又尝扣达房。
达不应。因窥其户。独见水盈室内。识者以为达入水
观故然。于是仙大领寤。即沈两舶。谢遣妻子。薙落于
灌口山之竹林寺。对众自誓曰。苟非得道。终不出山。
益遁夐绝地。结宇习定。每定必四五日乃出。因能言
未来事。皆验无小爽。明日客至。夜先具告其数。神异
䆮以著闻。梁始兴王澹镇蜀。待以师礼。携至陜。天监
日全亡。舁尸永侧。而永之尸始摧变。
**** 隋道舜
不知何许人也。结茅于泽州之羊头山。世传
为神农氏尝药地。静僻幽夐。诚仙圣所居处。舜日一
食常坐。卒岁无睡眠。蛇鼠孚产绳床下。虎每踞蹲其
侧。为说法有听状。人来使之去。必如语去。或谓明日
幸毋来。卒亦果然。故其徒与俱无所忤。而化物之效
率类此。衣弊跣行。遇者莫能识。开皇初。持瓶锡乞食
聚落。村氓盛集。求受戒法。至一女子。辄曰。汝当生牛
中。相巳现矣。虽受戒无益也。因踏其后使去不能得。
曰牛以尾为力。令尾被踏。而遽欲去可得乎。此固业
影耳。且如是顾不自悔哉。于是女子悉倾其家。营福
以忏。情尤慈悯。数游疠疾家。为咒治。勿惮也。晚诣林
虑洪谷盘亭诸峰以终。
**** 隋道仙
一名僧仙。西域康居国人。少业贾。泛两舶往
来吴蜀江海间。致赀货。直钜万缗。时僧达禅师。居梓
州新城之牛头山。仙偶造焉。达则为说法曰。夫生死
轮转。爱必有离。身且如尔。而况外物乎。又尝扣达房。
达不应。因窥其户。独见水盈室内。识者以为达入水
观故然。于是仙大领寤。即沈两舶。谢遣妻子。薙落于
灌口山之竹林寺。对众自誓曰。苟非得道。终不出山。
益遁夐绝地。结宇习定。每定必四五日乃出。因能言
未来事。皆验无小爽。明日客至。夜先具告其数。神异
䆮以著闻。梁始兴王澹镇蜀。待以师礼。携至陜。天监
定学¶ 第 314c 页 X77-0314.png
十六年。游青溪山。将驻锡焉。先是道士李学祖等。占
之以事营建。仙至辄芟垦。道士屡诃止弗为听。而所
辟仅容绳床许。无何火发。而道士望见之。相顾以为
且烬仙。趋视之。仙则危坐烈焰中自若也。由是知其
获火光三昧者。虽道士亦从而推敬矣。后道场之成。
多其力焉。澹以冥感。造四天王于梁泰寺。凡六齐日。
则设供会众。仙往赴。而五色光明。出四王顶。流耀近
远。所执香炉不待火爇。而烟气自腾。州刺史鄱阳王
恢。躬受教戒。太尉陆法和。微时即慕向侍左右。给薪
水二十年。客稍慢悔仙则曰。此三台贵公。可詈辱耶。
偶卧疾。或见缥衣童子持药。出青溪水中跪进之。疾
良巳。寻归蜀。盖留陜者二十有八年矣。至则蜀民如
见父母。会大旱。托之祈雨。仙徐以杖扣龙湫曰。何嗜
睡如此。雨霶霈不旋踵。民率歌舞其德复时为请者。
扪肘腋。应念获舍利。隋混一。蜀王秀命召之不至。怒
以兵诣。势殊可畏。仙闻之。著僧伽梨。念佛以俟。而天
气倏变。云雾晦冥。雹雪飘洒。溪涧湍涌坏行路。士卒
沮莫进。王惧而悔过。乃霁。及见仙礼敬听法。迎住成
都之众净寺。开皇中。仍归山寺。其将归。山灵前为扫
除道路。既归。有客僧。宿房中。亟起之曳出。巳而屋倾
压。呜呼其悲济可量耶。年百馀岁而灭。葬山中。俗至
今以仙阇梨呼之。
**** 隋慧岩
住苏之重玄寺。常房坐习禅业。未尝出游。或
出则饮啖言笑。不脩戒检。人以为狂而慢悔之。每独
之以事营建。仙至辄芟垦。道士屡诃止弗为听。而所
辟仅容绳床许。无何火发。而道士望见之。相顾以为
且烬仙。趋视之。仙则危坐烈焰中自若也。由是知其
获火光三昧者。虽道士亦从而推敬矣。后道场之成。
多其力焉。澹以冥感。造四天王于梁泰寺。凡六齐日。
则设供会众。仙往赴。而五色光明。出四王顶。流耀近
远。所执香炉不待火爇。而烟气自腾。州刺史鄱阳王
恢。躬受教戒。太尉陆法和。微时即慕向侍左右。给薪
水二十年。客稍慢悔仙则曰。此三台贵公。可詈辱耶。
偶卧疾。或见缥衣童子持药。出青溪水中跪进之。疾
良巳。寻归蜀。盖留陜者二十有八年矣。至则蜀民如
见父母。会大旱。托之祈雨。仙徐以杖扣龙湫曰。何嗜
睡如此。雨霶霈不旋踵。民率歌舞其德复时为请者。
扪肘腋。应念获舍利。隋混一。蜀王秀命召之不至。怒
以兵诣。势殊可畏。仙闻之。著僧伽梨。念佛以俟。而天
气倏变。云雾晦冥。雹雪飘洒。溪涧湍涌坏行路。士卒
沮莫进。王惧而悔过。乃霁。及见仙礼敬听法。迎住成
都之众净寺。开皇中。仍归山寺。其将归。山灵前为扫
除道路。既归。有客僧。宿房中。亟起之曳出。巳而屋倾
压。呜呼其悲济可量耶。年百馀岁而灭。葬山中。俗至
今以仙阇梨呼之。
**** 隋慧岩
住苏之重玄寺。常房坐习禅业。未尝出游。或
出则饮啖言笑。不脩戒检。人以为狂而慢悔之。每独
定学¶ 第 315a 页 X77-0315.png
欢然。对众指撝曰。此地为殿。此地为堂。甚至廊庑庖
湢悉有区处。如是一月馀。告所知者曰。浮图铃坠。是
吾去时也。即反锁其户久不开。巳而浮图一铃果坠。
众破关入。则见岩端坐而逝矣。城市闻之。奔赴填噎。
竞委金帛以施常住。丰厚资之以营缮。而间架位置
之素。皆必如其言乃巳。郁成名刹。今其遗形尚在不
坏。
**** 隋慧越
生岭南。居罗浮山中。匡众习禅。有声海内。性
慈爱。鸷禽犷兽。为说法驯扰。至可役使。一虎尝以首
枕越膝卧。越亦入定不自觉。声闻流蔼三楚。开皇之
季。炀帝居晋邸。遣舍人王延寿。召入慧日道场。从朝
京师。所在归化。后还杨府。中路而卒。遣体船上。如生
人。见火光夜从足出而入于顶。如是宛转。达旦不绝。
叹未曾有。王特下教。令归葬本山。以旌敬异。
**** 随慧侃
晋陵曲阿汤氏子。少受学于和阇梨。和尤神
异。世莫能测。然于尊像。事之如生。见立像不敢坐。劝
人必造坐像。行遇困厄。救济不遗力。尝见群猪被缚。
和因唱曰。解脱首楞严。缚辄自解。猪逸去。主亦从而
放之。苟众所会聚。则为说法开寤。晚年至邺盛化。归
向之徒。颂其德至今。竟卒于邺。将卒。有问其所證者。
曰吾得善根成熟耳。侃初于和。固有所传授。后往岭
南。依真谛专精禅寂。岁晚住栖霞寺。又往扬都偲法
师所。偲素知其行业。礼接之。将别。请现神力。侃曰。许
复何难。即出臂窗中。长数十丈。取齐熙寺佛殿额。持
湢悉有区处。如是一月馀。告所知者曰。浮图铃坠。是
吾去时也。即反锁其户久不开。巳而浮图一铃果坠。
众破关入。则见岩端坐而逝矣。城市闻之。奔赴填噎。
竞委金帛以施常住。丰厚资之以营缮。而间架位置
之素。皆必如其言乃巳。郁成名刹。今其遗形尚在不
坏。
**** 隋慧越
生岭南。居罗浮山中。匡众习禅。有声海内。性
慈爱。鸷禽犷兽。为说法驯扰。至可役使。一虎尝以首
枕越膝卧。越亦入定不自觉。声闻流蔼三楚。开皇之
季。炀帝居晋邸。遣舍人王延寿。召入慧日道场。从朝
京师。所在归化。后还杨府。中路而卒。遣体船上。如生
人。见火光夜从足出而入于顶。如是宛转。达旦不绝。
叹未曾有。王特下教。令归葬本山。以旌敬异。
**** 随慧侃
晋陵曲阿汤氏子。少受学于和阇梨。和尤神
异。世莫能测。然于尊像。事之如生。见立像不敢坐。劝
人必造坐像。行遇困厄。救济不遗力。尝见群猪被缚。
和因唱曰。解脱首楞严。缚辄自解。猪逸去。主亦从而
放之。苟众所会聚。则为说法开寤。晚年至邺盛化。归
向之徒。颂其德至今。竟卒于邺。将卒。有问其所證者。
曰吾得善根成熟耳。侃初于和。固有所传授。后往岭
南。依真谛专精禅寂。岁晚住栖霞寺。又往扬都偲法
师所。偲素知其行业。礼接之。将别。请现神力。侃曰。许
复何难。即出臂窗中。长数十丈。取齐熙寺佛殿额。持
定学¶ 第 315b 页 X77-0315.png
还房中。谓偲曰。吾第恐世人惊异。故不屑为也。大业
初。卒于蒋州大归善寺。春秋八十二。将卒之日。忽掷
三衣幞于堂上曰。还汝众僧三衣。吾今死巳。遽闭房
入。众愕然。起追视之。但白骨一具。跏趺坐床上。撼之
锵然不散。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初。卒于蒋州大归善寺。春秋八十二。将卒之日。忽掷
三衣幞于堂上曰。还汝众僧三衣。吾今死巳。遽闭房
入。众愕然。起追视之。但白骨一具。跏趺坐床上。撼之
锵然不散。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