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通科¶ 第 279b 页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浙东沙门 昙噩 述
精进学
** 感通科
**** 晋安慧
则不知何许人也。读书善谈论。永嘉中。天下
大疫。慧则夜祷请天。早降神药。以活百姓。一日出寺。
见两石大如瓮。视之水盈中。以施病者。无不愈。后止
洛阳大市寺。以黄缣。书大品经一部。作一卷。字如豆
而点画精妙。凡十馀卷。以一施周仲智之妻。母胡氏
渡江奉以自随。一夕火。苍黄不暇取。悲叹以为不可
得矣。火息见之灰烬中。卷轴不坏如新。今藏简静尼
寺。又有康慧持者。异迹著甚。
**** 晋竺法义
史失其氏族。善讲法华。与王导孔敷友善。
兴宁中还江左。止于始宁之保山。弟子常百馀。供事
感通科¶ 第 279c 页 X77-0279.png
观世音像。咸安二年。忽患心气。夜梦一人破腹洗肠。
觉即愈。太元五年殁。诏塔之。弟子昙爽庐于旁。因建
寺。名新亭精舍。
**** 晋帛法桥
中山人。出家乐啭诵。然喉音终莫称。于是
绝粒稽首观音以祷。至七日夜。觉咽吻通畅。即索水
咽漱再三。曰可矣。自尔能忆持不忘。娓娓数十万言。
讽咏哀婉。有感动兴起者。永和中卒于河北。年九十
馀。
**** 晋昙翼
出姚氏。羌人也。年十六。师事安公。以精律有
名。而三藏皆究其要。一时流辈推尊之。游蜀。剌史毛
璩设中食。翼得谷于食中先啖之。璩以不辜信施加
敬。后饷米千石。翼为分遗诸刹焉。安公在檀溪。长沙
太守滕含方。于江陵舍宅为寺。从安乞僧领住持事。
安曰。非翼不可。即今长沙寺是也。后又避难上明立
寺。还江陵。复脩长沙寺。遂感金刚舍利于斋座。伐木
洞庭之君山。而梦神随喜。太元十九年二月八日。忽
光发城北。白马寺僧驰至见像。不能举。翼因得舁之
以归。盖翼平昔之所恳求而致之也。视其旁有梵书
曰。某年月日。阿怒王造。翼年八十。于像前泊然而化。
同时有僧卫。学业甚著。为殷仲堪所重。
**** 晋昙戒
一名慧精。出卓氏。南阳人。嗜学。始闻于法道
讲放光般若。从亲旧往听。遂深悟妙理。弃家事安公
博究三藏。日诵五十馀万言。礼五百拜。后疾笃。持弥
勒名不辍口。临终弟子智生侍。问曰。乃不愿生安养
觉即愈。太元五年殁。诏塔之。弟子昙爽庐于旁。因建
寺。名新亭精舍。
**** 晋帛法桥
中山人。出家乐啭诵。然喉音终莫称。于是
绝粒稽首观音以祷。至七日夜。觉咽吻通畅。即索水
咽漱再三。曰可矣。自尔能忆持不忘。娓娓数十万言。
讽咏哀婉。有感动兴起者。永和中卒于河北。年九十
馀。
**** 晋昙翼
出姚氏。羌人也。年十六。师事安公。以精律有
名。而三藏皆究其要。一时流辈推尊之。游蜀。剌史毛
璩设中食。翼得谷于食中先啖之。璩以不辜信施加
敬。后饷米千石。翼为分遗诸刹焉。安公在檀溪。长沙
太守滕含方。于江陵舍宅为寺。从安乞僧领住持事。
安曰。非翼不可。即今长沙寺是也。后又避难上明立
寺。还江陵。复脩长沙寺。遂感金刚舍利于斋座。伐木
洞庭之君山。而梦神随喜。太元十九年二月八日。忽
光发城北。白马寺僧驰至见像。不能举。翼因得舁之
以归。盖翼平昔之所恳求而致之也。视其旁有梵书
曰。某年月日。阿怒王造。翼年八十。于像前泊然而化。
同时有僧卫。学业甚著。为殷仲堪所重。
**** 晋昙戒
一名慧精。出卓氏。南阳人。嗜学。始闻于法道
讲放光般若。从亲旧往听。遂深悟妙理。弃家事安公
博究三藏。日诵五十馀万言。礼五百拜。后疾笃。持弥
勒名不辍口。临终弟子智生侍。问曰。乃不愿生安养
感通科¶ 第 280a 页 X77-0280.png
乎。曰吾与和尚八人。同愿见慈氏。今和尚𢹂道。愿先
我矣。言讫有光照身。容颜悦泽。遂化。葬安塔之右。寿
七十。
**** 晋僧济
不知何许人。晋太元末。至庐山。从远公。受大
小乘诸经。其讲授为同时所推。俄卧疾。远授济烛炬
曰。若可运心安养。竞诸漏晷。济凭几以烛授旁僧。忽
梦殊祥起索履。望空立曰。吾其行矣。遂右胁而化。寿
四十五。
**** 晋竺昙猷
或曰法猷。燉煌人。少苦节。精禅观。游剡居
石城山之石室中。尝乞食蛊家。祝出其毒。而哺啜之。
后移始丰赤城山。有虎群至弭伏。听猷诵经不巳。一
虎独睡。猷以如意击其首曰。何昏如是耶。虎遽皆去。
又有大蛇。举首张口向猷。欲吞噬状。猷不为动。蛇亦
去。山神乃见曰。法师威德崇重。来临此山。弟子愿施
其地为精舍。请从此辞。猷曰。能共住可乎。神曰。政恐
贱累。侵触净社。不可也。猷曰。去将安之。神曰。我夏帝
子也。家此山且二千年。去则依吾舅氏于寒石山耳。
于是奉香三奁。乃鸣鞞吹角。凌空而去。猷遂引道人
十馀辈。梯石升岩。以宴坐。架竹传水以供斋盥。王羲
之尝造之信宿而返。岩连属天台四明。相传有精舍
其上。得道者居焉。悬水鸣壑。石梁跨空。然皆危峻不
可游履。猷始欲造诣精舍处。闻空中语曰。今未得度。
更十年乃可耳。猷怅然。夜宿岩中。闻梵呗声。黎明见
父老曰。君宁能以生死躯溷圣寺耶。猷曰。丈丈何以
我矣。言讫有光照身。容颜悦泽。遂化。葬安塔之右。寿
七十。
**** 晋僧济
不知何许人。晋太元末。至庐山。从远公。受大
小乘诸经。其讲授为同时所推。俄卧疾。远授济烛炬
曰。若可运心安养。竞诸漏晷。济凭几以烛授旁僧。忽
梦殊祥起索履。望空立曰。吾其行矣。遂右胁而化。寿
四十五。
**** 晋竺昙猷
或曰法猷。燉煌人。少苦节。精禅观。游剡居
石城山之石室中。尝乞食蛊家。祝出其毒。而哺啜之。
后移始丰赤城山。有虎群至弭伏。听猷诵经不巳。一
虎独睡。猷以如意击其首曰。何昏如是耶。虎遽皆去。
又有大蛇。举首张口向猷。欲吞噬状。猷不为动。蛇亦
去。山神乃见曰。法师威德崇重。来临此山。弟子愿施
其地为精舍。请从此辞。猷曰。能共住可乎。神曰。政恐
贱累。侵触净社。不可也。猷曰。去将安之。神曰。我夏帝
子也。家此山且二千年。去则依吾舅氏于寒石山耳。
于是奉香三奁。乃鸣鞞吹角。凌空而去。猷遂引道人
十馀辈。梯石升岩。以宴坐。架竹传水以供斋盥。王羲
之尝造之信宿而返。岩连属天台四明。相传有精舍
其上。得道者居焉。悬水鸣壑。石梁跨空。然皆危峻不
可游履。猷始欲造诣精舍处。闻空中语曰。今未得度。
更十年乃可耳。猷怅然。夜宿岩中。闻梵呗声。黎明见
父老曰。君宁能以生死躯溷圣寺耶。猷曰。丈丈何以
感通科¶ 第 280b 页 X77-0280.png
至此。父老曰。我山神也。俄失所在。云雾遂合。众窍皆
有声。猷敛目自若。顷之有褶衣者至曰。此我室也。适
以他出。不及迎候。今我尽室巳他徙。幸留也。既而岩
谷洞开。有异僧从精舍出迎。焚香设馔。馔毕。猷愿依
止。僧曰。却后十年当来。乃牵其手出之。太元中。彗出
诏猷祷七日而彗退。有青衣小儿来悔过。太元之末
没。尸银绿色。不变坏至今。
**** 晋竺慧达
生刘氏。又曰萨何。并州西河人。以猎为业。
既而死。历游地狱。大怖。有道人慰安之。且为说法曰。
吾汝前世师也。当速往丹阳会稽吴郡。寻阿育王塔
像。悔洗夙罪。俄复生。乃弃家为沙门。宁康中。至京师。
夜见长干寺刹尾有异色。即诣再拜环绕之。忽光迸
刹下。钁之得三石碑。覆铁函一。开之有银函。又开之
有金函。藏舍利三颗。爪甲一。绀发一螺。引之长数丈。
函旁有款识。盖周宣王时。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之
一也。简文帝先为三层之塔。以奉安之。太元十六年。
孝武帝又加三层其上。咸和中。丹阳尹高悝。掘张侯
桥浦中。得金像无趺。有旁行书详之曰。阿育王第四
女所造。悝车载而归。至长干巷。车不行。因从牛所如
即入寺。遂留之。又一年。临海男子张系。世渔于海口。
得铜莲华趺。不敢藏。以送县进之。有诏安金像之足。
如钥合。然有五梵僧。诣悝曰。昔得像于天竺。至邺遭
乱埋河边。巳而寻之失所在。比梦像出江东为君所
获。故来瞻礼耳。悝与俱至长干。像即放光。五僧云。其
有声。猷敛目自若。顷之有褶衣者至曰。此我室也。适
以他出。不及迎候。今我尽室巳他徙。幸留也。既而岩
谷洞开。有异僧从精舍出迎。焚香设馔。馔毕。猷愿依
止。僧曰。却后十年当来。乃牵其手出之。太元中。彗出
诏猷祷七日而彗退。有青衣小儿来悔过。太元之末
没。尸银绿色。不变坏至今。
**** 晋竺慧达
生刘氏。又曰萨何。并州西河人。以猎为业。
既而死。历游地狱。大怖。有道人慰安之。且为说法曰。
吾汝前世师也。当速往丹阳会稽吴郡。寻阿育王塔
像。悔洗夙罪。俄复生。乃弃家为沙门。宁康中。至京师。
夜见长干寺刹尾有异色。即诣再拜环绕之。忽光迸
刹下。钁之得三石碑。覆铁函一。开之有银函。又开之
有金函。藏舍利三颗。爪甲一。绀发一螺。引之长数丈。
函旁有款识。盖周宣王时。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之
一也。简文帝先为三层之塔。以奉安之。太元十六年。
孝武帝又加三层其上。咸和中。丹阳尹高悝。掘张侯
桥浦中。得金像无趺。有旁行书详之曰。阿育王第四
女所造。悝车载而归。至长干巷。车不行。因从牛所如
即入寺。遂留之。又一年。临海男子张系。世渔于海口。
得铜莲华趺。不敢藏。以送县进之。有诏安金像之足。
如钥合。然有五梵僧。诣悝曰。昔得像于天竺。至邺遭
乱埋河边。巳而寻之失所在。比梦像出江东为君所
获。故来瞻礼耳。悝与俱至长干。像即放光。五僧云。其
感通科¶ 第 280c 页 X77-0280.png
顶后尚有圆光相。后当得之。咸安元年。交州合浦蜑
董宗之釆珠海困果得之。以为奇瑞。表进之。有诏安
像之背。如函盖焉。凡四十馀年。东西散失。而复并一
处。非灵异乎。达供事久之。遂东游。至吴郡拜瞻石像。
石像者。建兴元年。有渔于松江者。每夜见光。疑为海
神。传之道俗。居士朱应。偕东灵寺帛尼。至沪渎口。见
二巨人浮而至。视之石质也。背有志。一名维卫。二名
迦叶。迎置通玄寺。达留通玄三年。忏洗不懈。又至会
稽。拜瞻鄮岭山塔。此塔亦阿育王所造。有灵光发塔
顶。达倾诚忏洗。尽酬地狱道人之诫。达后不知所终。
**** 晋法安
一名慈钦。不知何许人。师事远公。善讲学。有
戒行。兼习禅业。义熙中。过新阳县。县民犬牙相望。百
馀家。安至怪巳闭门。问之知多虎。有社庙居大树下。
安因就禅坐。顷之一虎负尸置安前。跳跃喜见爪尾。
安呵之。虎于是踞地敛目。安为说法而去。旦日追捕
者。见安大惊。以为神。虎灾自是而息。遂易庙为寺。留
安居之。田园皆为常住。后不知所终。
**** 晋帛僧光
或曰昙光。不知何许人。永和初。至江东石
城山下。问父老入山路。父老咸曰。山多猛兽。不可往
光固欲往。行数里。风雷而雨。有虎吼震山谷。光坐石
坎中。明日入村乞食。还坐三日。梦尤怪。又三日山神
见形。言所志曰。欲移章安韩石山。以所居施光。光于
是就树结庐。久而成寺。名隐岳。光每入定。辄七日乃
起。住五十三年。一百十岁。以帔蒙头而化。其始化也。
董宗之釆珠海困果得之。以为奇瑞。表进之。有诏安
像之背。如函盖焉。凡四十馀年。东西散失。而复并一
处。非灵异乎。达供事久之。遂东游。至吴郡拜瞻石像。
石像者。建兴元年。有渔于松江者。每夜见光。疑为海
神。传之道俗。居士朱应。偕东灵寺帛尼。至沪渎口。见
二巨人浮而至。视之石质也。背有志。一名维卫。二名
迦叶。迎置通玄寺。达留通玄三年。忏洗不懈。又至会
稽。拜瞻鄮岭山塔。此塔亦阿育王所造。有灵光发塔
顶。达倾诚忏洗。尽酬地狱道人之诫。达后不知所终。
**** 晋法安
一名慈钦。不知何许人。师事远公。善讲学。有
戒行。兼习禅业。义熙中。过新阳县。县民犬牙相望。百
馀家。安至怪巳闭门。问之知多虎。有社庙居大树下。
安因就禅坐。顷之一虎负尸置安前。跳跃喜见爪尾。
安呵之。虎于是踞地敛目。安为说法而去。旦日追捕
者。见安大惊。以为神。虎灾自是而息。遂易庙为寺。留
安居之。田园皆为常住。后不知所终。
**** 晋帛僧光
或曰昙光。不知何许人。永和初。至江东石
城山下。问父老入山路。父老咸曰。山多猛兽。不可往
光固欲往。行数里。风雷而雨。有虎吼震山谷。光坐石
坎中。明日入村乞食。还坐三日。梦尤怪。又三日山神
见形。言所志曰。欲移章安韩石山。以所居施光。光于
是就树结庐。久而成寺。名隐岳。光每入定。辄七日乃
起。住五十三年。一百十岁。以帔蒙头而化。其始化也。
感通科¶ 第 281a 页 X77-0281.png
门人视以为常。而弗加察。过七日然后击磬以出其
定。无及矣。宋建武二年。郭鸿官于剡。入山拜之。以如
意拨其膺。衣坏肌消。唯白骨存焉。鸿为龛其像而塑
之。今尚在。
**** 晋竺法旷
生皋氏。其先下邳人。客寓吴兴。幼孤。事后
母。以孝闻。躬耕以养。行丧尽礼。服阕。事沙门昙印为
师。印有高行。尝疾笃。旷恳诚礼忏七日。夜忽五色光
照印室。印觉有人手摩拊之。病良巳。后辞师游历。还
止于潜石室。以法华无量寿二经。为心要。有众则讲。
独处则诵。谢安自吴兴访之。先却去部曲。步至座前。
相欢终日乃去。简文在相位。遣堂邑太守曲安。远问
起居。且使禳祷彗灾。对曰。昔宋景脩德。彗为退舍。惟
当勤脩德政。以塞天谴。则天下幸甚。顷彗殁。兴宁中。
东游禹穴。放情山水。至若耶。爱孤潭。欲结庐养志。郤
超谢庆绪尤相往来。时东土疫疠。旷既资性慈悲。兼
善神咒。因出邑止昌原寺拯救。村里赖之。沙门竺道
邻。造无量寿塔像。旷率有缘。起立大殿。孝武帝钦其
风。诏出京止长干寺。元兴年殁。寿七十六。
**** 晋昙𨗉者
不知何许人。止河阴白马寺。诵法华经。一
夕有扣户者曰。请上人看经。𨗉不许。固请乃许之。与
一弟子俱。及觉而身在白马坞神祠中。自后日日阴
往。人无知者。有僧过祠。见𨗉师弟子相向高坐讲说。
于是道俗方敬异之。夏休。神施白马一。白羊五。缣九
十端。
定。无及矣。宋建武二年。郭鸿官于剡。入山拜之。以如
意拨其膺。衣坏肌消。唯白骨存焉。鸿为龛其像而塑
之。今尚在。
**** 晋竺法旷
生皋氏。其先下邳人。客寓吴兴。幼孤。事后
母。以孝闻。躬耕以养。行丧尽礼。服阕。事沙门昙印为
师。印有高行。尝疾笃。旷恳诚礼忏七日。夜忽五色光
照印室。印觉有人手摩拊之。病良巳。后辞师游历。还
止于潜石室。以法华无量寿二经。为心要。有众则讲。
独处则诵。谢安自吴兴访之。先却去部曲。步至座前。
相欢终日乃去。简文在相位。遣堂邑太守曲安。远问
起居。且使禳祷彗灾。对曰。昔宋景脩德。彗为退舍。惟
当勤脩德政。以塞天谴。则天下幸甚。顷彗殁。兴宁中。
东游禹穴。放情山水。至若耶。爱孤潭。欲结庐养志。郤
超谢庆绪尤相往来。时东土疫疠。旷既资性慈悲。兼
善神咒。因出邑止昌原寺拯救。村里赖之。沙门竺道
邻。造无量寿塔像。旷率有缘。起立大殿。孝武帝钦其
风。诏出京止长干寺。元兴年殁。寿七十六。
**** 晋昙𨗉者
不知何许人。止河阴白马寺。诵法华经。一
夕有扣户者曰。请上人看经。𨗉不许。固请乃许之。与
一弟子俱。及觉而身在白马坞神祠中。自后日日阴
往。人无知者。有僧过祠。见𨗉师弟子相向高坐讲说。
于是道俗方敬异之。夏休。神施白马一。白羊五。缣九
十端。
感通科¶ 第 281b 页 X77-0281.png
**** 晋支昙兰
青州人。诵经三十万言。太元中。游剡止始
丰赤城山。忽一男子。长数丈。斥兰使去。继以异状蛇
兽蟠绕奋跃。兰宴坐自若。男子乃拜曰。珠欺王家舅
也。在韦卿山。可依以住。今此山以奉上人矣。遂不见。
后三年。有以珠欺王通谒者。见之。冠帻衣褶。仪貌都
雅。夫人男女二十二辈。车骑骈拥。再拜求受戒法。于
是兰秉炉正几。人人为授五戒。竟以钱万。蜜两器。为
施而去。时门弟子十馀人。皆侍见其问答。与世间无
小异。元熙中没。寿八十三。
**** 宋慧义
生梁氏。不知何许人也。风骨秀整。通贯经论。
晋义熙间。出京师。自言尝有冀州道人法称。临终谓
弟子普严曰。嵩高神云。江东刘将军。应受天命。吾以
璧镇三十二。金一饼。为信。时高祖方居宋王邸。闻之
谓义曰。君能为我行求之可乎。十三年七月。义至嵩
岳祷以乞。梦即梦即梦一髯而杖者指曰。此石下是
也。义明日遍行山中。识所梦处。得璧与金。果如其数。
以献。永初元年。车骑范泰。建祗洹寺。义为指授仪。则
元嘉二十一年。没于乌衣寺。寿七十三。
**** 宋僧诠
出张氏。辽西海阳人也。少以博学。游燕齐间。
毁衣冠为沙门。通贯经论。后过江。讲演。名动京师。吴
郡张恭。请居闲居寺。晚憩虎丘寺。诠先于黄龙国造
丈六金像。又于虎丘造人中金像。清确自守。居无储
畜。平昌孟顗。于馀杭立方显寺。以延诠。而诠亦以嗜
披览。致双瞽疾。既笃。常见所造二像在西壁。弟子法
感通科¶ 第 281c 页 X77-0281.png
朗梦数人捧一金台至。问之答曰。迎诠法师。旦果卒
于临安董功曹家。县令阮尚之。使葬曰土山郭文举
冢右。
**** 宋昙谛
生康氏。其先康居人。汉灵帝时。来归关中。汉
末大乱。移吴兴。父肜。初为冀州别驾。母黄氏梦。僧呼
之。以麈尾铁镂书镇寄之。觉而两物俱在。于是大惊。
巳而生谛。谛五岁。母以两物视之。乃轩渠笑曰。是秦
王饷我者耳。母曰。汝省所置之处乎。谛罔然曰。不忆。
十岁即弃家。凡所悟解。不由师训。尝随肜如樊邓。过
关中。辄名呼䂮。僧主[((素-糸)*力)/石]咄曰。童子而名我。谁使之耶。
曰向者忽念我沙弥。为众僧撷蔬。而野彘适傍其足。
然沙弥者。似是阿上。偶识其名。不觉失声耳。䂮大怪
讶以问肜。肜叙本末。出麈尾铁镂书镇视之。䂮泣曰。
宏觉先师。昔为姚苌讲法华经时。我为都讲。二物苌
所供者也。且撷蔬伤足。事皆可验。因复追计宏觉没
时。正寄物之日也。谛阅经过目成诵。晚入虎丘山寺。
讲法华大品维摩。各十五会。游戏于易春秋左传。工
文章。有集六卷。性嗜山水。定居章昆山。涧饮二十馀
年。以宋元嘉末没。阅世六十。所依师。史亡之云。
**** 宋净度
吴兴人。史不书氏。少与群党猎射。孕鹿胎堕
矣。犹舐之而死。有感焉。于是折弓矢。弃家为沙门。诵
经三十馀万言。每独居山泽间。以禅观自治。闻邑有
僧会。即往以身然灯达旦供养。累年以为常。忽趣弟
子。辨香火浴罢。诵数千偈。泊然而化。虚空中有鼓吹
于临安董功曹家。县令阮尚之。使葬曰土山郭文举
冢右。
**** 宋昙谛
生康氏。其先康居人。汉灵帝时。来归关中。汉
末大乱。移吴兴。父肜。初为冀州别驾。母黄氏梦。僧呼
之。以麈尾铁镂书镇寄之。觉而两物俱在。于是大惊。
巳而生谛。谛五岁。母以两物视之。乃轩渠笑曰。是秦
王饷我者耳。母曰。汝省所置之处乎。谛罔然曰。不忆。
十岁即弃家。凡所悟解。不由师训。尝随肜如樊邓。过
关中。辄名呼䂮。僧主[((素-糸)*力)/石]咄曰。童子而名我。谁使之耶。
曰向者忽念我沙弥。为众僧撷蔬。而野彘适傍其足。
然沙弥者。似是阿上。偶识其名。不觉失声耳。䂮大怪
讶以问肜。肜叙本末。出麈尾铁镂书镇视之。䂮泣曰。
宏觉先师。昔为姚苌讲法华经时。我为都讲。二物苌
所供者也。且撷蔬伤足。事皆可验。因复追计宏觉没
时。正寄物之日也。谛阅经过目成诵。晚入虎丘山寺。
讲法华大品维摩。各十五会。游戏于易春秋左传。工
文章。有集六卷。性嗜山水。定居章昆山。涧饮二十馀
年。以宋元嘉末没。阅世六十。所依师。史亡之云。
**** 宋净度
吴兴人。史不书氏。少与群党猎射。孕鹿胎堕
矣。犹舐之而死。有感焉。于是折弓矢。弃家为沙门。诵
经三十馀万言。每独居山泽间。以禅观自治。闻邑有
僧会。即往以身然灯达旦供养。累年以为常。忽趣弟
子。辨香火浴罢。诵数千偈。泊然而化。虚空中有鼓吹
感通科¶ 第 282a 页 X77-0282.png
声。导而行。香散于下。人皆见之 同时有释僧从者。
精五门观。辟谷食枣栗。居始丰瀑布山。年百馀岁。终
于山中。
**** 宋道囧
生马氏。扶风人。为沙门。师事道懿法师。懿疾。
遣囧等弟子四人。至霍山持炬入深穴。采钟乳。而行
里许。遇巨涧。其三人竟以渡水死。囧独诵法华。及存
念观音。见一光如萤。追之出穴。乃获免。南游上京。止
南涧寺。常业般舟。夜定中见有御车至者。掖囧登车。
俄至郡后沈桥。见一人盛服据胡床。侍卫数百人。皆
惊起。囧曰。吾坐禅者耳。据胡床者。顾语左右曰。向欲
令知法师处而巳。何必屈至耶。于是礼足送还。囧至
寺而门犹闭。扣之良久。方开。宋元嘉二十年。没于广
陵。
**** 宋昙翼者
馀杭人。有卓行。初为沙门。依庐山慧远。又
诣关中。依鸠摩罗什。后东归。结庵秦望西北峰。涧饮
诵法华。感普贤现女子身。以筠笼盛白豕持二蒜。至
前曰。妾以事入山。将归而夕。豺狼当道。柰何。愿托一
宿。翼坚却之。女哀求尤苦。遂宿之檐外。夜半号呼谓
腹疼。请翼按摩。翼不可。请不巳。乃以布裹杖头。遥为
摩之。逮旦忽祥云四合。其豕为象。蒜为莲华。凌空谓
翼曰。我观汝心。如水中月。清净无染。不久当归我众
矣。是时会稽大守孟顗。方晨坐堂上视事。忽见光射
庭际。隐然金石丝竹之声。访而知之。遂以翼道行闻
于朝。敕以法华精舍。为法华寺。初翼以雉听沙门法
精五门观。辟谷食枣栗。居始丰瀑布山。年百馀岁。终
于山中。
**** 宋道囧
生马氏。扶风人。为沙门。师事道懿法师。懿疾。
遣囧等弟子四人。至霍山持炬入深穴。采钟乳。而行
里许。遇巨涧。其三人竟以渡水死。囧独诵法华。及存
念观音。见一光如萤。追之出穴。乃获免。南游上京。止
南涧寺。常业般舟。夜定中见有御车至者。掖囧登车。
俄至郡后沈桥。见一人盛服据胡床。侍卫数百人。皆
惊起。囧曰。吾坐禅者耳。据胡床者。顾语左右曰。向欲
令知法师处而巳。何必屈至耶。于是礼足送还。囧至
寺而门犹闭。扣之良久。方开。宋元嘉二十年。没于广
陵。
**** 宋昙翼者
馀杭人。有卓行。初为沙门。依庐山慧远。又
诣关中。依鸠摩罗什。后东归。结庵秦望西北峰。涧饮
诵法华。感普贤现女子身。以筠笼盛白豕持二蒜。至
前曰。妾以事入山。将归而夕。豺狼当道。柰何。愿托一
宿。翼坚却之。女哀求尤苦。遂宿之檐外。夜半号呼谓
腹疼。请翼按摩。翼不可。请不巳。乃以布裹杖头。遥为
摩之。逮旦忽祥云四合。其豕为象。蒜为莲华。凌空谓
翼曰。我观汝心。如水中月。清净无染。不久当归我众
矣。是时会稽大守孟顗。方晨坐堂上视事。忽见光射
庭际。隐然金石丝竹之声。访而知之。遂以翼道行闻
于朝。敕以法华精舍。为法华寺。初翼以雉听沙门法
感通科¶ 第 282b 页 X77-0282.png
志诵法华。阅七年而命终。志之。夜梦童子拜曰。今
因经力。获生山前王氏家。一日王氏设斋。召志。志方
踵门。儿曰。我和尚来也。志使解衣视腋下。果有雉毳
三茎。遂依志出家。名昙翼云。宋元嘉二十七年卒。祷
七十。翼同游昙学者。有庵号乐林精舍。与翼庵不远。
又有道敬者。王右军之后也。有道学。严于持律。操行
尤清厉。
**** 宋道汪
潘氏。长乐人。幼随其季父。客建业。年十三。造
庐山远公。愿为沙门。游梁州为盗所劫。汪冥祷观世
音氏乃免。诣河间。从玄高法师学禅法。中途值吐谷
浑兵至。于是游城都。徵士费文渊。为建祇洹寺。留居
之。化行西川。剌吏张悦入朝廷。誉于京师。宋孝武闻
其名。致居中兴寺。上表恳辞。后刘思考临州。请汪讲
说。乃应命。大明中。王景茂以负檐寺屈居之。泰始元
年卒。思考为起塔于寺门云。
**** 宋法悯
不知何许人。有讲学。居江夏五层寺。沙门僧
昌造塔。江陵剌史谢晦欲坏之。悯往谏晦。晦不从。乃
隐迹长沙岳麓。终身不出。晦载酒肉至寺。严鼓振威。
斩斫形像。俄而云雾暗天。风尘四起。晦惊惧而走。后
以叛逆诛灭。悯著显验论。以明因果。并解大道地经。
殁于山中。寿八十。
**** 齐法度
黄龙人。史失其氏。少为沙门。解经论。以严苦
自将。游京师。有齐郡明僧绍隐。居琅邪之[山*聂]山。师事
度。舍所居为栖霞精舍。以居之。岁馀忽旌旗造门。通
因经力。获生山前王氏家。一日王氏设斋。召志。志方
踵门。儿曰。我和尚来也。志使解衣视腋下。果有雉毳
三茎。遂依志出家。名昙翼云。宋元嘉二十七年卒。祷
七十。翼同游昙学者。有庵号乐林精舍。与翼庵不远。
又有道敬者。王右军之后也。有道学。严于持律。操行
尤清厉。
**** 宋道汪
潘氏。长乐人。幼随其季父。客建业。年十三。造
庐山远公。愿为沙门。游梁州为盗所劫。汪冥祷观世
音氏乃免。诣河间。从玄高法师学禅法。中途值吐谷
浑兵至。于是游城都。徵士费文渊。为建祇洹寺。留居
之。化行西川。剌吏张悦入朝廷。誉于京师。宋孝武闻
其名。致居中兴寺。上表恳辞。后刘思考临州。请汪讲
说。乃应命。大明中。王景茂以负檐寺屈居之。泰始元
年卒。思考为起塔于寺门云。
**** 宋法悯
不知何许人。有讲学。居江夏五层寺。沙门僧
昌造塔。江陵剌史谢晦欲坏之。悯往谏晦。晦不从。乃
隐迹长沙岳麓。终身不出。晦载酒肉至寺。严鼓振威。
斩斫形像。俄而云雾暗天。风尘四起。晦惊惧而走。后
以叛逆诛灭。悯著显验论。以明因果。并解大道地经。
殁于山中。寿八十。
**** 齐法度
黄龙人。史失其氏。少为沙门。解经论。以严苦
自将。游京师。有齐郡明僧绍隐。居琅邪之[山*聂]山。师事
度。舍所居为栖霞精舍。以居之。岁馀忽旌旗造门。通
感通科¶ 第 282c 页 X77-0282.png
谒曰。靳尚仪止甚伟。拜起称弟子。且以为巳有此山
巳七百年。神物所在。理不可干。唯师道德崇大。愿施
居之演法。以福此邦。盖其地。人之居者辄死。至度而
始无他云。神请受五戒。度曰。檀越血食世祀。最佛戒
所先柰何。神曰。傥蒙摄受。先当去之。黎明送钱一万。
香烛刀子。有疏著弟子靳尚名奉供至。十五日度为
设会。尚乃至同众行道。受戒而去。于是庙祝梦。神告
曰。吾以受戒于度法师。祭祀止月蔬食。度尝卧疾。见
尚来摩头足。以琉璃瓯勺水。使度呷之。觉大甘凉。所
苦遂宁。
时有沙门法绍。议论相上下。号北山二圣。绍
巴西人。汝南周颙。自成都迎至于山。茨精舍与度。并
为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遥光所师礼度。永元二年没。
寿六十四。弟子僧朗。解华严三论。彭城慧开。馀杭法
开。皆有讲学。与绍齐名。
**** 齐弘明
生嬴氏。会稽山阴人。少为沙门。有戒德。止云
门寺。诵法华经。瓶水自满。有童子自天而下供使令。
虎无时入室而卧起自若。尝有一小儿来听经。明为
说法。俄不见。又有山精来。指笑。明捉得以带系之。久
不得脱。曰放我放我。不敢复来。于是释之。后住永兴
绍玄寺。又住柏林寺。没寿八十四。
**** 齐昙超
生清河张氏。躯干脩竦。可八尺。容声甚都。性
专静好。探讨道妙。一食常坐。游始兴宿树下。有虎依
随之。大明中。至金陵。齐太祖即位。诏往辽东。弘赞禅
法。居二年。隐钱塘灵苑山。岁值大旱。一夕见老人拜
巳七百年。神物所在。理不可干。唯师道德崇大。愿施
居之演法。以福此邦。盖其地。人之居者辄死。至度而
始无他云。神请受五戒。度曰。檀越血食世祀。最佛戒
所先柰何。神曰。傥蒙摄受。先当去之。黎明送钱一万。
香烛刀子。有疏著弟子靳尚名奉供至。十五日度为
设会。尚乃至同众行道。受戒而去。于是庙祝梦。神告
曰。吾以受戒于度法师。祭祀止月蔬食。度尝卧疾。见
尚来摩头足。以琉璃瓯勺水。使度呷之。觉大甘凉。所
苦遂宁。
时有沙门法绍。议论相上下。号北山二圣。绍
巴西人。汝南周颙。自成都迎至于山。茨精舍与度。并
为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遥光所师礼度。永元二年没。
寿六十四。弟子僧朗。解华严三论。彭城慧开。馀杭法
开。皆有讲学。与绍齐名。
**** 齐弘明
生嬴氏。会稽山阴人。少为沙门。有戒德。止云
门寺。诵法华经。瓶水自满。有童子自天而下供使令。
虎无时入室而卧起自若。尝有一小儿来听经。明为
说法。俄不见。又有山精来。指笑。明捉得以带系之。久
不得脱。曰放我放我。不敢复来。于是释之。后住永兴
绍玄寺。又住柏林寺。没寿八十四。
**** 齐昙超
生清河张氏。躯干脩竦。可八尺。容声甚都。性
专静好。探讨道妙。一食常坐。游始兴宿树下。有虎依
随之。大明中。至金陵。齐太祖即位。诏往辽东。弘赞禅
法。居二年。隐钱塘灵苑山。岁值大旱。一夕见老人拜
感通科¶ 第 283a 页 X77-0283.png
于前曰。弟子龙也。居富阳之赤亭山。彼山群龙皆昆
弟。然龙性嗔毒。惟弟子学佛。差善耳。今富阳之民。无
故穿凿山麓。断坏地脉。于是群龙怒。不为致雨。且二
百馀日矣。弟子虽力谏不听。惟法师。道德崇重。能一
往说法诲之。以与生灵请福。而利益群龙。则幸甚。超
辞以路险远。非杖屦可至。老人曰。此易耳。苟法师有
意者。则吾身为床座。奚恤哉。俄有驴负超以行。至山
中即大雨。寻县令知之。趣民办舟迎归灵范。他日老
人诣超谢。超告以地无美饮。难以安众。老人为抚掌
出泉。味甘冽。则今之灵苑抚掌泉也。
**** 齐慧敬
南海人。少为沙门。博通经论。游荆楚久之。还
为海山脩云峰永安诸寺僧主。道俗归之。一沙弥。一
力为鬼所抚击。敬诟骂。而鬼魁乃见形谢曰。部曲过
误。横挠法师。仰惟大慈。愿受忏悔。即再拜而去。没时
室有异香。弥日乃歇。
**** 梁法宠
冯姓。海盐人。其先居南阳之冠军。少负出俗
志。二亲弗许。固请之。乃曰。婚而后任意。年十八为纳
室。始半载即弃去。隶光兴寺落发。出都居兴皇寺。从
道猛昙齐。学成实论。日夜勤至。吴郡张融。遗周颙书
曰。古人犹留儿女以承族统。法宠师绝尘如弃涕唾。
若斯之志。大矣远矣。后从长乐寺僧周。学杂心毗昙。
庄严寺昙斌历德众部。采玄析奥。风神秀举。齐竟陵
王子良。尝于西邸义集。事委冶城智秀。秀谓宠曰。当
此应对。卿何如我。答曰。先悦后拒。我不及卿。诠名定
弟。然龙性嗔毒。惟弟子学佛。差善耳。今富阳之民。无
故穿凿山麓。断坏地脉。于是群龙怒。不为致雨。且二
百馀日矣。弟子虽力谏不听。惟法师。道德崇重。能一
往说法诲之。以与生灵请福。而利益群龙。则幸甚。超
辞以路险远。非杖屦可至。老人曰。此易耳。苟法师有
意者。则吾身为床座。奚恤哉。俄有驴负超以行。至山
中即大雨。寻县令知之。趣民办舟迎归灵范。他日老
人诣超谢。超告以地无美饮。难以安众。老人为抚掌
出泉。味甘冽。则今之灵苑抚掌泉也。
**** 齐慧敬
南海人。少为沙门。博通经论。游荆楚久之。还
为海山脩云峰永安诸寺僧主。道俗归之。一沙弥。一
力为鬼所抚击。敬诟骂。而鬼魁乃见形谢曰。部曲过
误。横挠法师。仰惟大慈。愿受忏悔。即再拜而去。没时
室有异香。弥日乃歇。
**** 梁法宠
冯姓。海盐人。其先居南阳之冠军。少负出俗
志。二亲弗许。固请之。乃曰。婚而后任意。年十八为纳
室。始半载即弃去。隶光兴寺落发。出都居兴皇寺。从
道猛昙齐。学成实论。日夜勤至。吴郡张融。遗周颙书
曰。古人犹留儿女以承族统。法宠师绝尘如弃涕唾。
若斯之志。大矣远矣。后从长乐寺僧周。学杂心毗昙。
庄严寺昙斌历德众部。采玄析奥。风神秀举。齐竟陵
王子良。尝于西邸义集。事委冶城智秀。秀谓宠曰。当
此应对。卿何如我。答曰。先悦后拒。我不及卿。诠名定
感通科¶ 第 283b 页 X77-0283.png
实。卿不及我。秀有惭色。年三十八。会正胜寺法愿。善
樊许术。谓宠四十当死。宠亦自览镜。见面有黑气。于
是尽货其衣钵。以其资。并市香灯。归光兴房。杜门礼
忏。昼忘食息。夕不寝寐。迄四十年。岁暮之夕。忽两耳
肿痛。愈加惕厉。忏达四更。闻外有声曰。君死业巳尽。
遽开门都无所见。明日视之。则黑气消灭。而耳后之
寿骨隆起。天监七年。诏为僧正。徙居宣武寺。寺故名
天保。上为宣武王脩福。诏缮饬以待宠。普通四年。感
风疾。看经礼拜不废。五年三月十六日终。春秋七十
四。葬定林寺 时智果。管氏吴人。亦居海盐光兴寺。
僧淑。居剡县公车寺。并善诸经部。史不详述。
**** 梁慧超
廉姓。其先赵郡阳平人。避难于钟离之朝歌。
遂占籍焉。八岁依临菑县建安寺慧通出家。通颛朴
无业术。超祇顺罔怠。尤勤听学。虽风雨泥淖弗辞。尝
有胡僧。见之嗟异曰。不为五众师。则为八州牧。后南
游住南涧寺。僧宗授涅槃等经。自是宿德名匠。多所
阅历。而偏以无量寿命家。吏部谢籥称之曰。君子哉
若人也。梁初诏授僧正。天子给传诏羊车局足健步
仪仗等。以褒宠之。且谓波若之义。真谛所宗。偏令化
导。故咨质锋起。辨若悬河。先尝聚徒。讲菩提心义于
都治。夜见大力善神。形甚都丽。谓当异日率集同缘
来听。至是倏然满座容貌瑰异。竟席便散。莫有识者。
其感应如此。然性好山水。凡所至人觉。翼从弥数里。
及见则超独杖屦而巳。猎者因为止息。天监中。诏受
樊许术。谓宠四十当死。宠亦自览镜。见面有黑气。于
是尽货其衣钵。以其资。并市香灯。归光兴房。杜门礼
忏。昼忘食息。夕不寝寐。迄四十年。岁暮之夕。忽两耳
肿痛。愈加惕厉。忏达四更。闻外有声曰。君死业巳尽。
遽开门都无所见。明日视之。则黑气消灭。而耳后之
寿骨隆起。天监七年。诏为僧正。徙居宣武寺。寺故名
天保。上为宣武王脩福。诏缮饬以待宠。普通四年。感
风疾。看经礼拜不废。五年三月十六日终。春秋七十
四。葬定林寺 时智果。管氏吴人。亦居海盐光兴寺。
僧淑。居剡县公车寺。并善诸经部。史不详述。
**** 梁慧超
廉姓。其先赵郡阳平人。避难于钟离之朝歌。
遂占籍焉。八岁依临菑县建安寺慧通出家。通颛朴
无业术。超祇顺罔怠。尤勤听学。虽风雨泥淖弗辞。尝
有胡僧。见之嗟异曰。不为五众师。则为八州牧。后南
游住南涧寺。僧宗授涅槃等经。自是宿德名匠。多所
阅历。而偏以无量寿命家。吏部谢籥称之曰。君子哉
若人也。梁初诏授僧正。天子给传诏羊车局足健步
仪仗等。以褒宠之。且谓波若之义。真谛所宗。偏令化
导。故咨质锋起。辨若悬河。先尝聚徒。讲菩提心义于
都治。夜见大力善神。形甚都丽。谓当异日率集同缘
来听。至是倏然满座容貌瑰异。竟席便散。莫有识者。
其感应如此。然性好山水。凡所至人觉。翼从弥数里。
及见则超独杖屦而巳。猎者因为止息。天监中。诏受
感通科¶ 第 283c 页 X77-0283.png
菩萨戒。又请于慧轮殿讲净名经。上躬听览。普通七
年五月十六日。迁神于寺房。寿腊史不载。
**** 梁僧融
住九江东林寺。以游化为巳任。先是江陵一
家事神。融后劝之。受戒奉佛。因撤神庙。送寺营福。至
七日。其家母见一鬼。持赤索欲缚之。母惧甚。乃为请
僧。诵经行道遂巳。晚年还庐山。偶以雨雪。独宿逆旅
中。夜见鬼兵尤众。有一鬼特壮伟。带甲挟刃。持胡床。
对融坐。怒诟曰。君每谓世无鬼神。何也。可拽下座捶
之。以戒将来。诸鬼即欲前。融遽默称观音号。一念未
绝。见鬼所坐胡床后。一天将可长丈馀。著黄皮裤褶。
手举金刚杵拟之。鬼悉惊散。甲冑兵刃皆尘粉。
又江
陵有夫妻。为盗所妄引者。夫巳先遁去。妻被逮。遇融
于洛。哀求自救法。融使念观世音号。妻既系狱。念不
少辍。夜梦沙门蹴令起觉。则三木尽脱。而门扃鐍。阍
者更守视无出理。乃复寐。又梦曰。门当自开。宜速出。
出则门果开。无谁何。时天暗冥。行数里。疑有追者。投
匿草间。而草间亦先有匿者矣。问之则其夫也。悲喜
相𢹂挽。意得免罪。
**** 魏超达
未详其氏族乡里。拓跋氏之初。入中国。尤禁
谶纬等书。所在𢯱检殊剧。或诬达所藏蓄颇多。即命
有司。收付荣阳狱。穷劾万状。达以实对。终不服。时博
陵魏公。承上旨意罗织之。使系颈车轮上。防卫如法。
夜不得稍纵。达自以为必死。但一心称观十菩萨不
小置。且四鼓忽失车轮。而颈随以轻举矣。顾守者皆
年五月十六日。迁神于寺房。寿腊史不载。
**** 梁僧融
住九江东林寺。以游化为巳任。先是江陵一
家事神。融后劝之。受戒奉佛。因撤神庙。送寺营福。至
七日。其家母见一鬼。持赤索欲缚之。母惧甚。乃为请
僧。诵经行道遂巳。晚年还庐山。偶以雨雪。独宿逆旅
中。夜见鬼兵尤众。有一鬼特壮伟。带甲挟刃。持胡床。
对融坐。怒诟曰。君每谓世无鬼神。何也。可拽下座捶
之。以戒将来。诸鬼即欲前。融遽默称观音号。一念未
绝。见鬼所坐胡床后。一天将可长丈馀。著黄皮裤褶。
手举金刚杵拟之。鬼悉惊散。甲冑兵刃皆尘粉。
又江
陵有夫妻。为盗所妄引者。夫巳先遁去。妻被逮。遇融
于洛。哀求自救法。融使念观世音号。妻既系狱。念不
少辍。夜梦沙门蹴令起觉。则三木尽脱。而门扃鐍。阍
者更守视无出理。乃复寐。又梦曰。门当自开。宜速出。
出则门果开。无谁何。时天暗冥。行数里。疑有追者。投
匿草间。而草间亦先有匿者矣。问之则其夫也。悲喜
相𢹂挽。意得免罪。
**** 魏超达
未详其氏族乡里。拓跋氏之初。入中国。尤禁
谶纬等书。所在𢯱检殊剧。或诬达所藏蓄颇多。即命
有司。收付荣阳狱。穷劾万状。达以实对。终不服。时博
陵魏公。承上旨意罗织之。使系颈车轮上。防卫如法。
夜不得稍纵。达自以为必死。但一心称观十菩萨不
小置。且四鼓忽失车轮。而颈随以轻举矣。顾守者皆
感通科¶ 第 284a 页 X77-0284.png
熟睡。因欲远走以避。然久系。足拘挛不可行。𨃟跚至
天晓。而虏追骑遽及。遂伏草中。虏纵骑蹴踏。草尽靡
而卒莫知达处。达仰视诸虏。皆有若牛皮者障其目。
故虽对面亦弗睹也。噫异哉。
又僧明。北台石窟寺主
也。时上疑沙门为盗。命悉捕逮杀之。时得数百人。而
明实其首。乃加束缚。以俟刑戮。明曰。观音能救苦经。
岂诬哉。方口诵心想。精祷不巳。至夜半觉徽纆小宽。
逮晓断绝都尽。竟逸。吏以事白上。上使踪迹之无他。
故上亦寤其非反者。遂俱获免。
**** 魏道泰
不知何许人。出家住常山衡唐精舍。尝梦有
人谓巳曰。四十二岁若当终时。泰年巳长矣。私念以
为不得寿。心甚恶之。及期遇重病。意以为不免。愈忧
惧。于是倾其资。营佛事。以听其何如。其友之知教乘
者谓曰。余闻供养六十二亿菩萨。其功德与一称观
世音名号同。君何不至心归命。则所愿何得也。泰感
悟。由是称诵四日四夜。专精匪懈。俄有光发所坐帷
幕下。观之则金色足从户外入。其趺踝间。晃然朗照。
语泰曰。汝念观世音耶。泰遽起。褰帷欲致礼。即不见。
因悲喜流涕。顿觉身心爽然。所患亦自此愈矣。久之
始向人说及兹。老而康强殊甚。
**** 魏之季
沙门法力。未详何许人。立志精苦。念于鲁地
建所居寺。而资未易集。因与沙弥明琛。行丐上谷。获
麻一车而反。及空泽中野烧四至。巳处下风。而力倦
卧莫之觉。琛叫憾。良久则烟焰蓬勃矣。力遽起举声
天晓。而虏追骑遽及。遂伏草中。虏纵骑蹴踏。草尽靡
而卒莫知达处。达仰视诸虏。皆有若牛皮者障其目。
故虽对面亦弗睹也。噫异哉。
又僧明。北台石窟寺主
也。时上疑沙门为盗。命悉捕逮杀之。时得数百人。而
明实其首。乃加束缚。以俟刑戮。明曰。观音能救苦经。
岂诬哉。方口诵心想。精祷不巳。至夜半觉徽纆小宽。
逮晓断绝都尽。竟逸。吏以事白上。上使踪迹之无他。
故上亦寤其非反者。遂俱获免。
**** 魏道泰
不知何许人。出家住常山衡唐精舍。尝梦有
人谓巳曰。四十二岁若当终时。泰年巳长矣。私念以
为不得寿。心甚恶之。及期遇重病。意以为不免。愈忧
惧。于是倾其资。营佛事。以听其何如。其友之知教乘
者谓曰。余闻供养六十二亿菩萨。其功德与一称观
世音名号同。君何不至心归命。则所愿何得也。泰感
悟。由是称诵四日四夜。专精匪懈。俄有光发所坐帷
幕下。观之则金色足从户外入。其趺踝间。晃然朗照。
语泰曰。汝念观世音耶。泰遽起。褰帷欲致礼。即不见。
因悲喜流涕。顿觉身心爽然。所患亦自此愈矣。久之
始向人说及兹。老而康强殊甚。
**** 魏之季
沙门法力。未详何许人。立志精苦。念于鲁地
建所居寺。而资未易集。因与沙弥明琛。行丐上谷。获
麻一车而反。及空泽中野烧四至。巳处下风。而力倦
卧莫之觉。琛叫憾。良久则烟焰蓬勃矣。力遽起举声
感通科¶ 第 284b 页 X77-0284.png
称观。然犹未及世音二字。而风转焰息。卒获安隐。
又
法智。为白衣时。独行大泽中。野烧四合。度其势不可
免。乃俯伏于地。称观世音号以待死。久无所觉。仰观
则火巳熄矣。徐起而察之。则见其地凡草木皆烬。而
智所在处仅容身许。无他。由是以知菩萨所加被也。
智之出家自此始。
又道集。尝游寿阳西山。遇二盗缚
之树。尽取其资。将杀之。集默念观世音号不巳。盗屡
引刀斫。皆不能有所伤损。意以为神。怖而走。集赖以
脱。
又法禅。偶偕友山行。遇盗焉。禅等惟专念观音。盗
不能前。射之弓矢辄废坠。盗惧因投弃弓矢于地。而
归诚焉。事具观音感应传。
**** 魏僧朗
凉州人。始光七年。国兵伐夏攻凉。守将以众
少。悉发诸僧之居城中者乘陴。及城破得三千人。太
武帝使立之帐前。谓曰。道人当坐禅行道。乃复作贼
耶。明日必尽诛之。明日食时。望气者奏。以有赤眚贯
太阳。不宜杀道人。而天师𡨥谦之。上弟赤坚王。亦以
为乘陴之役。实非道人所得巳也。杀之不祥。诏免死。
仍以为奴隶。分赐诸首领。惟朗与僧意志湛等。数僧
别付帐下军还。朗等谋遁。然军方结阵山行。势莫得
脱。独东西一隅抵绝壁。不置防守。而又峭峻。难措手
足。顾其旁有大树偃蹇低垂。乃系树以旗竿之索。夜
缒而下。既曛黑。藤蔓交加。棘剌铦利。微闻部伍呼觅
声恐悸。欲升降不自由。相语曰。今死矣。伹努力念观
世音耳。因各以首扣石默念不辍。顷之觉大明。虽素
又
法智。为白衣时。独行大泽中。野烧四合。度其势不可
免。乃俯伏于地。称观世音号以待死。久无所觉。仰观
则火巳熄矣。徐起而察之。则见其地凡草木皆烬。而
智所在处仅容身许。无他。由是以知菩萨所加被也。
智之出家自此始。
又道集。尝游寿阳西山。遇二盗缚
之树。尽取其资。将杀之。集默念观世音号不巳。盗屡
引刀斫。皆不能有所伤损。意以为神。怖而走。集赖以
脱。
又法禅。偶偕友山行。遇盗焉。禅等惟专念观音。盗
不能前。射之弓矢辄废坠。盗惧因投弃弓矢于地。而
归诚焉。事具观音感应传。
**** 魏僧朗
凉州人。始光七年。国兵伐夏攻凉。守将以众
少。悉发诸僧之居城中者乘陴。及城破得三千人。太
武帝使立之帐前。谓曰。道人当坐禅行道。乃复作贼
耶。明日必尽诛之。明日食时。望气者奏。以有赤眚贯
太阳。不宜杀道人。而天师𡨥谦之。上弟赤坚王。亦以
为乘陴之役。实非道人所得巳也。杀之不祥。诏免死。
仍以为奴隶。分赐诸首领。惟朗与僧意志湛等。数僧
别付帐下军还。朗等谋遁。然军方结阵山行。势莫得
脱。独东西一隅抵绝壁。不置防守。而又峭峻。难措手
足。顾其旁有大树偃蹇低垂。乃系树以旗竿之索。夜
缒而下。既曛黑。藤蔓交加。棘剌铦利。微闻部伍呼觅
声恐悸。欲升降不自由。相语曰。今死矣。伹努力念观
世音耳。因各以首扣石默念不辍。顷之觉大明。虽素
感通科¶ 第 284c 页 X77-0284.png
所隐蔽处。皆见获就夷坥。复曛黑如初。乃倦而枕藉
以卧。晓睹山岭。重复弗知所出。但望日而行。忽一大
虎在其前。或曰。兹幸逃虏难。复入虎口。柰何。朗曰。诸
君亦寤向之暗而明乎。岂非以念力所感耶。又焉知
此虎之来非为感而导路也。菩萨之示现。随所遇。安
可以情识测也。于是经造虎。虎即前行。如朗迟速。逮
午达大逵。失虎所在。七日而届仇池。遂诣梁汉南。客
荆州以终。
**** 魏僧照
住泰山丹岭寺。普泰间。偶至荣山。见飞流之
下。有穴可入。因入穴中。可行五六里。即出穴。循鸟道
东北行数里。得石渠阔二三步。水西流。清彻药草被
地。渠北瓦舍三间。庭中堆拥稻穗。鸟雀浅啄。东舍格
上有黄帙数卷。中置铁臼两具。若釜器等。尘𡏖所蒙。
都无炊爨之迹。西舍有沙门。端坐其内。青苔四壁。外
则茂林。悬涧绝蹊径。顷之一僧年六十许。眉长丈馀。
盘挂耳上。相见欣然。问照所从来。劳慰良久。且自云。
我同学三人。避世居此。一人出游未反。一人死巳久。
似入灭定。令在西舍。亦曾见未。又问世主何姓何国
号耶。答曰。国号魏。曰然则非姓曹氏者。曰姓元氏。非
曹氏也。既取林中叶下所藏梨枣啖之。晚遂捣稻穗
为作鬻。时嘱其饱食曰。无以我不食见疑也。问习何
经。答曰。法华经。颔首曰大好。因言东舍格上经我尽
能诵之。汝欲闻否。照合掌曰。愿闻之。遽诵彻夜旦。照
辄昏睡。曰但睡。我固常业尔。明日复具食。照谢曰。幸
以卧。晓睹山岭。重复弗知所出。但望日而行。忽一大
虎在其前。或曰。兹幸逃虏难。复入虎口。柰何。朗曰。诸
君亦寤向之暗而明乎。岂非以念力所感耶。又焉知
此虎之来非为感而导路也。菩萨之示现。随所遇。安
可以情识测也。于是经造虎。虎即前行。如朗迟速。逮
午达大逵。失虎所在。七日而届仇池。遂诣梁汉南。客
荆州以终。
**** 魏僧照
住泰山丹岭寺。普泰间。偶至荣山。见飞流之
下。有穴可入。因入穴中。可行五六里。即出穴。循鸟道
东北行数里。得石渠阔二三步。水西流。清彻药草被
地。渠北瓦舍三间。庭中堆拥稻穗。鸟雀浅啄。东舍格
上有黄帙数卷。中置铁臼两具。若釜器等。尘𡏖所蒙。
都无炊爨之迹。西舍有沙门。端坐其内。青苔四壁。外
则茂林。悬涧绝蹊径。顷之一僧年六十许。眉长丈馀。
盘挂耳上。相见欣然。问照所从来。劳慰良久。且自云。
我同学三人。避世居此。一人出游未反。一人死巳久。
似入灭定。令在西舍。亦曾见未。又问世主何姓何国
号耶。答曰。国号魏。曰然则非姓曹氏者。曰姓元氏。非
曹氏也。既取林中叶下所藏梨枣啖之。晚遂捣稻穗
为作鬻。时嘱其饱食曰。无以我不食见疑也。问习何
经。答曰。法华经。颔首曰大好。因言东舍格上经我尽
能诵之。汝欲闻否。照合掌曰。愿闻之。遽诵彻夜旦。照
辄昏睡。曰但睡。我固常业尔。明日复具食。照谢曰。幸
感通科¶ 第 285a 页 X77-0285.png
得奉谒。请暂违。当寻后约也。其僧了无留意。惟言我
出游。同学行当归。汝俟以一见。大有开悟。兹既必欲
辞好去。照还后益结友寻路将往。终迷所向乃巳。
**** 魏乘禅师
无恙时。持法华经精勤匪懈。既卒再生。为
河东薛氏第五子。能自陈宿世。尤愿脱俗。父任北泗
州剌史。即随至七帝寺。寻得前生弟子语之曰。汝颇
忆从我渡水往狼山否。我乘禅师也。房中灵几。即我
身是可除送之。由尔其家益谨视恐逃去。乃为纳室。
而宿命通。于是遂失。又太和初。代京阉宦。有刑馀之
患苦。从上乞出家。诏许之。是夏之初。归山薙落。读诵
华严。礼佛悔罪勤至。逮夏末。髭须茁生颐颔间。事闻。
魏祖叹异。华严自是为代京重。
**** 元魏慧凝
游洛阳。尝得疾而卒。七日复苏曰。始随胥
卒。见阎罗王。立殿下。王坐殿上。使吏捡籍。史以为误
追耳。寿未尽也。因放还。当时又有五沙门在焉。所谓
宝明寺智圣。般寺若道品。融觉寺昙谟最。禅林寺道
恒。灵觉寺宝明。王则据案。悉诘其平生所为事。智圣
曰。某留心禅那而巳。道品曰。某诵涅槃经四十一卷
而巳。昙谟最曰。某讲涅槃华严二经。领徒千数。道恒
曰。某劝诱四辈檀越。造一切经。雕塑佛像十躯。宝明
曰。某未出家时。尝为陇西太守。造灵觉寺。出家之后。
礼拜不缺。王既听其辞。乃复谕之曰。沙门之道。必须
摄心禅诵。不矜村德。不事干求。不务名誉。讲经者情
分彼我。恃能傲物。募人造经像者。图财起贪。具足三
出游。同学行当归。汝俟以一见。大有开悟。兹既必欲
辞好去。照还后益结友寻路将往。终迷所向乃巳。
**** 魏乘禅师
无恙时。持法华经精勤匪懈。既卒再生。为
河东薛氏第五子。能自陈宿世。尤愿脱俗。父任北泗
州剌史。即随至七帝寺。寻得前生弟子语之曰。汝颇
忆从我渡水往狼山否。我乘禅师也。房中灵几。即我
身是可除送之。由尔其家益谨视恐逃去。乃为纳室。
而宿命通。于是遂失。又太和初。代京阉宦。有刑馀之
患苦。从上乞出家。诏许之。是夏之初。归山薙落。读诵
华严。礼佛悔罪勤至。逮夏末。髭须茁生颐颔间。事闻。
魏祖叹异。华严自是为代京重。
**** 元魏慧凝
游洛阳。尝得疾而卒。七日复苏曰。始随胥
卒。见阎罗王。立殿下。王坐殿上。使吏捡籍。史以为误
追耳。寿未尽也。因放还。当时又有五沙门在焉。所谓
宝明寺智圣。般寺若道品。融觉寺昙谟最。禅林寺道
恒。灵觉寺宝明。王则据案。悉诘其平生所为事。智圣
曰。某留心禅那而巳。道品曰。某诵涅槃经四十一卷
而巳。昙谟最曰。某讲涅槃华严二经。领徒千数。道恒
曰。某劝诱四辈檀越。造一切经。雕塑佛像十躯。宝明
曰。某未出家时。尝为陇西太守。造灵觉寺。出家之后。
礼拜不缺。王既听其辞。乃复谕之曰。沙门之道。必须
摄心禅诵。不矜村德。不事干求。不务名誉。讲经者情
分彼我。恃能傲物。募人造经像者。图财起贪。具足三
感通科¶ 第 285b 页 X77-0285.png
毒。在官起寺者。恃势困民。假善谢罪除。智圣道品。宜
令青衣童。送生天堂。外其昙谟最道恒宝明。皆宜遣
皂衣卒。押付地狱。事闻于朝。太后胡氏。密敕黄门侍
郎徐纥。遍于京城。访求凝所说寺额僧名。虚实何如。
既而报云。其寺额僧名。果与凝所说符合不谬。于是
太后叹异。诏请坐禅诵经僧百人。常于内殿供养。且
诏。自今比丘不许持经像。巡街乞索。如有私财营造
者听。凝竟遁于白鹿山。由是中州率尚禅诵。
**** 齐真玉
青州益都董氏也。生而双瞽又孤。无以自活。
母哀之。志不嫁。才七岁。使善工教之琵琶。以图给养。
然姿性俊悟。而音曲之变。未旬浃。皆领其妙。会乡邑
斋讲。母𢹂以往听。玉忻然曰。苟恒得如是。儿岂忧不
作法师哉。母因悉弃家业。专务将引。虽风雨霜雪不
问。玉包略辞指。抗折诸豪。有非学力所能造。母丧。庐
墓五阅寒暑。士大夫推重之。天宝中。文宣皇帝盛弘
法席。玉标称首登座。谈叙尽谛穷玄不可思议者也。
且闻声即忆。虽别经年纪。犹能识其名姓。徒众百千
皆洞究性情。或有所欲为。必垂戒勖。尝令侍者读经
云。东方净莲华佛国庄严世界。与阿弥陀佛国极乐
世界不殊。乃叹以为。诸佛净土岂限方隅。人并西奔。
一无东慕。用此执心。难成回向。遂发愿往生莲华佛
国。晓夕勤到。誓不久留。俄而出诸衣物器用。遗赠其
徒。各有差等。众初未之知也。布萨后因卧疾于邺城
北之檀越王氏。神气音吐如常时。候问者方倾都邑。
令青衣童。送生天堂。外其昙谟最道恒宝明。皆宜遣
皂衣卒。押付地狱。事闻于朝。太后胡氏。密敕黄门侍
郎徐纥。遍于京城。访求凝所说寺额僧名。虚实何如。
既而报云。其寺额僧名。果与凝所说符合不谬。于是
太后叹异。诏请坐禅诵经僧百人。常于内殿供养。且
诏。自今比丘不许持经像。巡街乞索。如有私财营造
者听。凝竟遁于白鹿山。由是中州率尚禅诵。
**** 齐真玉
青州益都董氏也。生而双瞽又孤。无以自活。
母哀之。志不嫁。才七岁。使善工教之琵琶。以图给养。
然姿性俊悟。而音曲之变。未旬浃。皆领其妙。会乡邑
斋讲。母𢹂以往听。玉忻然曰。苟恒得如是。儿岂忧不
作法师哉。母因悉弃家业。专务将引。虽风雨霜雪不
问。玉包略辞指。抗折诸豪。有非学力所能造。母丧。庐
墓五阅寒暑。士大夫推重之。天宝中。文宣皇帝盛弘
法席。玉标称首登座。谈叙尽谛穷玄不可思议者也。
且闻声即忆。虽别经年纪。犹能识其名姓。徒众百千
皆洞究性情。或有所欲为。必垂戒勖。尝令侍者读经
云。东方净莲华佛国庄严世界。与阿弥陀佛国极乐
世界不殊。乃叹以为。诸佛净土岂限方隅。人并西奔。
一无东慕。用此执心。难成回向。遂发愿往生莲华佛
国。晓夕勤到。誓不久留。俄而出诸衣物器用。遗赠其
徒。各有差等。众初未之知也。布萨后因卧疾于邺城
北之檀越王氏。神气音吐如常时。候问者方倾都邑。
感通科¶ 第 285c 页 X77-0285.png
而忽烟云东来。异香充塞庭宇。其中出声如赞呗。清
亮可爱。足渐向冷。古犹嗫嚅。念诵不巳。卒后十日香
气乃绝。王氏昆季为制衰经。如所亲云。
**** 齐僧达
姓李。上谷人。形器异伦。虎头长耳。双齿过寸。
见者骇异。志学之年始薙染。即事游历。以阅北岱讲
席之盛。登具二夏。乃进毗尼。时犹魏历未替。孝文邀
以弘阐四分于庙寺。机论适变。人共褒美。寻复振锡
洛阳。受地论于勒那三藏。居久之。那迁化。众奉覆述
声骇伊谷。俄听光师十地有所发明。遂从禀菩萨戒。
雅闻梁武弘法。即南济江入觐。诏驸马殷均。引见重
云殿。连席七宵。秘妙宣泄。请从加戒为弟子。仍令旬
浃陛对。诏住同泰寺。以便开示。尝与志公遇。公曰。大
福德人也。故帝每以为北方鸾法师达法师皆肉身
菩萨云。留一纪。归兖州。时侯景方治行台。就天观山
筑丈六寺。以迎之。而达且念身为苦器。莫足维持。遽
饵苓断粒。誓终此报。顷之魏废帝。诏仆射高隆之聘
至邺都。并为中山王授菩萨戒。及齐继魏统。文宣在
位。尤礼重。前后归崇。凡十度。诏于林虑山黄华岭下
作洪谷寺。又以神武旧庙作定𡨥寺。听其往来燕处。
始达将经营洪谷。虎遮其前不可入。祝曰。兹欲创造。
以福幽灵。若许者可避去。虎即去。一日议返邺未行。
夜见黄服而拜跪者。自称戴山胡曰。王约三谷备供
养矣。愿无复还。达谓在山则所利益者寡。在京则所
利益者多。贫道观机而动。幸勿沮也。夜有媪闯户而
亮可爱。足渐向冷。古犹嗫嚅。念诵不巳。卒后十日香
气乃绝。王氏昆季为制衰经。如所亲云。
**** 齐僧达
姓李。上谷人。形器异伦。虎头长耳。双齿过寸。
见者骇异。志学之年始薙染。即事游历。以阅北岱讲
席之盛。登具二夏。乃进毗尼。时犹魏历未替。孝文邀
以弘阐四分于庙寺。机论适变。人共褒美。寻复振锡
洛阳。受地论于勒那三藏。居久之。那迁化。众奉覆述
声骇伊谷。俄听光师十地有所发明。遂从禀菩萨戒。
雅闻梁武弘法。即南济江入觐。诏驸马殷均。引见重
云殿。连席七宵。秘妙宣泄。请从加戒为弟子。仍令旬
浃陛对。诏住同泰寺。以便开示。尝与志公遇。公曰。大
福德人也。故帝每以为北方鸾法师达法师皆肉身
菩萨云。留一纪。归兖州。时侯景方治行台。就天观山
筑丈六寺。以迎之。而达且念身为苦器。莫足维持。遽
饵苓断粒。誓终此报。顷之魏废帝。诏仆射高隆之聘
至邺都。并为中山王授菩萨戒。及齐继魏统。文宣在
位。尤礼重。前后归崇。凡十度。诏于林虑山黄华岭下
作洪谷寺。又以神武旧庙作定𡨥寺。听其往来燕处。
始达将经营洪谷。虎遮其前不可入。祝曰。兹欲创造。
以福幽灵。若许者可避去。虎即去。一日议返邺未行。
夜见黄服而拜跪者。自称戴山胡曰。王约三谷备供
养矣。愿无复还。达谓在山则所利益者寡。在京则所
利益者多。贫道观机而动。幸勿沮也。夜有媪闯户而
感通科¶ 第 286a 页 X77-0286.png
馈米糕者曰。弟子山神之偶也。今僧于礼佛之际。而
独遗弟子名。宁非偏乎。得兼唱可矣。达辞其糕。而许
之。复为山神读经月馀。失所畜狗。达闻之曰。此必小
道人不谨。而檀越警之。以贻祸于狗也。具问焉。则曰。
本读金光明经。偶误易以维摩经耳。于是达祝曰。昨
虽读馀经。其功德亦属檀越。未几而狗出窦中。视其
顶有御啮痕。则知其以虎故。然天保七年六月七日。
终于谷寺。寿八十二。大驾奔赴举哀。六军号恸。声震
山林。葬谷中立碑岩下。
**** 齐圆通
性温敏。游邺都肄。习涅槃于大庄严寺。武平
四年夏。有客僧因疾投寺中。众恶之。无肯容者。通观
其识量宏远。操履端雅。乃延之房。与共处。虽秽污弗
恤也。情意日以接狎。间问其所学。曰涅槃。通以其同
业。尤自喜。且时摘经中疑义质之。皆为披释。无小滞。
通愈益喜。手为治汤药。旦夕抚尉无倦色。尝夜持杯
酒饮之曰。此去湿舒气。服之于律无妨。遂嚬眉一咽
而止。夏罢客辞去。通曰。今授衣之时逼矣。兹官寺例
得衣赐。可须三五日。当有以赠。客固辞。通亦固留而
遗之衣。临别。执通手戒曰。脩道不欺暗室。法师昨以
酒见饷。非理也。当时不敢遽拒绝者。直恐伤来意尔。
今而后。宜断勿复事。既而又曰。鼓山石窟寺。亦岂会
到否。小僧所居寺。正在石窟北五里。当绕涧驿东有
一小谷。东出即小寺。所谓竹林是也。苟有缘。幸无惜
一过。通曰。重佩箴规。义图展谢。明年夏。诏以石窟寺
独遗弟子名。宁非偏乎。得兼唱可矣。达辞其糕。而许
之。复为山神读经月馀。失所畜狗。达闻之曰。此必小
道人不谨。而檀越警之。以贻祸于狗也。具问焉。则曰。
本读金光明经。偶误易以维摩经耳。于是达祝曰。昨
虽读馀经。其功德亦属檀越。未几而狗出窦中。视其
顶有御啮痕。则知其以虎故。然天保七年六月七日。
终于谷寺。寿八十二。大驾奔赴举哀。六军号恸。声震
山林。葬谷中立碑岩下。
**** 齐圆通
性温敏。游邺都肄。习涅槃于大庄严寺。武平
四年夏。有客僧因疾投寺中。众恶之。无肯容者。通观
其识量宏远。操履端雅。乃延之房。与共处。虽秽污弗
恤也。情意日以接狎。间问其所学。曰涅槃。通以其同
业。尤自喜。且时摘经中疑义质之。皆为披释。无小滞。
通愈益喜。手为治汤药。旦夕抚尉无倦色。尝夜持杯
酒饮之曰。此去湿舒气。服之于律无妨。遂嚬眉一咽
而止。夏罢客辞去。通曰。今授衣之时逼矣。兹官寺例
得衣赐。可须三五日。当有以赠。客固辞。通亦固留而
遗之衣。临别。执通手戒曰。脩道不欺暗室。法师昨以
酒见饷。非理也。当时不敢遽拒绝者。直恐伤来意尔。
今而后。宜断勿复事。既而又曰。鼓山石窟寺。亦岂会
到否。小僧所居寺。正在石窟北五里。当绕涧驿东有
一小谷。东出即小寺。所谓竹林是也。苟有缘。幸无惜
一过。通曰。重佩箴规。义图展谢。明年夏。诏以石窟寺
感通科¶ 第 286b 页 X77-0286.png
僧少。宜拨差庄严定国兴圣总持等官寺僧百馀人
为一番。于石窟坐夏。通时偶与其数。而独念以为竹
林之约。从尔可寻也。每于众会。询其寺。众辄大笑曰。
此流俗妄传耳。勿信。通悉为众道客之说非妄传者。
众异之。共赍香华。随通以往。及升陇阜。见一翁以巾
帕额布裈短褐执钁。驱马垦荒坂。遥见僧。放马而前
曰。何物道人不由路而径此耶。答曰。石窟僧也。欲往
竹林。得无迷所向乎。翁忽怒诟曰。官寺僧诚无足道。
去年纵牧畜。啖我田苗。我家儿子以遮护。被击几死。
今复何面目见我。竟曳钁逐群僧。于是群僧奔迸走
东谷以归。然独不逐通。语通曰。放汝入山喂虎。通又
东出数里。所过涧水清浅。而林木森茂。循涧而东。闻
南岭上有讽诵声。通隔林呼问竹林所在。应声曰。何
从来。得非圆通法师乎。通曰是。巳僧遽披林出。悲喜
交集。略叙间阔。则曰。此不足以款曲。须到小寺可也。
稍进数里。有门树双阙长廊复道。松竹映蔽。门外马
槽满盛粟豆。皆黑漆金铺。首衔环。长百馀尺。列十行。
傍多蹄迹。洒扫极严洁。僧使通立门左。谓曰。当为白
大和尚。顷之引入讲堂。立西轩下。和尚坐大床上。年
可七十馀。方环拥童吏五六人。凭按理文书。侍人赞
通名字。礼谒。和尚曰。官寺厚供难舍。柰何屈临。通具
述其故。既安置。其僧将通巡房讯敬。至两房。宝帐璎
珞侈丽。主人夷坐自若。振手语曰。此人何必见遣去。
其僧惭。顾通曰。趣向不同。洙沮人意。且就小房消息。
为一番。于石窟坐夏。通时偶与其数。而独念以为竹
林之约。从尔可寻也。每于众会。询其寺。众辄大笑曰。
此流俗妄传耳。勿信。通悉为众道客之说非妄传者。
众异之。共赍香华。随通以往。及升陇阜。见一翁以巾
帕额布裈短褐执钁。驱马垦荒坂。遥见僧。放马而前
曰。何物道人不由路而径此耶。答曰。石窟僧也。欲往
竹林。得无迷所向乎。翁忽怒诟曰。官寺僧诚无足道。
去年纵牧畜。啖我田苗。我家儿子以遮护。被击几死。
今复何面目见我。竟曳钁逐群僧。于是群僧奔迸走
东谷以归。然独不逐通。语通曰。放汝入山喂虎。通又
东出数里。所过涧水清浅。而林木森茂。循涧而东。闻
南岭上有讽诵声。通隔林呼问竹林所在。应声曰。何
从来。得非圆通法师乎。通曰是。巳僧遽披林出。悲喜
交集。略叙间阔。则曰。此不足以款曲。须到小寺可也。
稍进数里。有门树双阙长廊复道。松竹映蔽。门外马
槽满盛粟豆。皆黑漆金铺。首衔环。长百馀尺。列十行。
傍多蹄迹。洒扫极严洁。僧使通立门左。谓曰。当为白
大和尚。顷之引入讲堂。立西轩下。和尚坐大床上。年
可七十馀。方环拥童吏五六人。凭按理文书。侍人赞
通名字。礼谒。和尚曰。官寺厚供难舍。柰何屈临。通具
述其故。既安置。其僧将通巡房讯敬。至两房。宝帐璎
珞侈丽。主人夷坐自若。振手语曰。此人何必见遣去。
其僧惭。顾通曰。趣向不同。洙沮人意。且就小房消息。
感通科¶ 第 286c 页 X77-0286.png
遂盘桓谈叙。并具中食。食如世间常味。食讫遍观图
像园池台阁。通念欲住。因以其意告僧。僧曰。固小僧
之心也。伹须白大和尚。夜共卧。蚤作偕白和尚。和尚
曰。甚知来意。不惜一房。然而既受官请。又欲住此。是
两处挂名矣。律僧不得挂两处名。今且还去。后待除
名官寺来。则相容耳。幸勿恨也。挥其僧送出。怅惋不
忍别通。由是指途西迈。眷眷返顾。始犹门阙在百步
外。更踰二里。欻无所睹。凡前日老翁垦荒之处。悉芜
蔓荆榛。狐狸出没而巳。入大乘论曰。尊者宾头卢罗
睺罗等。十六大阿罗汉。散在诸山渚中。馀经又曰。九
十九亿大声闻众。皆于佛前取筹。住寿于世。并在三
方诸山海中。守护正法。或者通之所遇是也。非欤。
**** 齐道丰
有弟子三人。相与居于相之鼓山。不行分卫。
而炉火黄白医药以自给。高帝尝过而问之。应对不
思。随事而当。帝因赐酒并蒸豚。即饮啖。至醉饱无所
让。帝既去。丰召弟子谓曰。为我屏除床下物。及发床。
乃见向之蒸豚酒等具在。传以为异。
时石窟寺有一
僧。自以坐禅获證悟。每至日西。则东望山巅。有丈八
金像。其僧私喜。谓灵像独为巳现。他人不能知也。阅
两月馀。夜卧房中。闻枕间语声曰。天下别无佛。今汝
巳成道矣。即是佛也。汝当自珍重。佛身切莫轻脱。其
僧于是骄慢矜持。视侪辈如草芥。语辄指胸顾众曰。
汝等亦识真佛否。泥龛画像。其于说法度人之事。既
莫施设。皆以为佛而妄加礼敬。汝又焉识真者哉。此
像园池台阁。通念欲住。因以其意告僧。僧曰。固小僧
之心也。伹须白大和尚。夜共卧。蚤作偕白和尚。和尚
曰。甚知来意。不惜一房。然而既受官请。又欲住此。是
两处挂名矣。律僧不得挂两处名。今且还去。后待除
名官寺来。则相容耳。幸勿恨也。挥其僧送出。怅惋不
忍别通。由是指途西迈。眷眷返顾。始犹门阙在百步
外。更踰二里。欻无所睹。凡前日老翁垦荒之处。悉芜
蔓荆榛。狐狸出没而巳。入大乘论曰。尊者宾头卢罗
睺罗等。十六大阿罗汉。散在诸山渚中。馀经又曰。九
十九亿大声闻众。皆于佛前取筹。住寿于世。并在三
方诸山海中。守护正法。或者通之所遇是也。非欤。
**** 齐道丰
有弟子三人。相与居于相之鼓山。不行分卫。
而炉火黄白医药以自给。高帝尝过而问之。应对不
思。随事而当。帝因赐酒并蒸豚。即饮啖。至醉饱无所
让。帝既去。丰召弟子谓曰。为我屏除床下物。及发床。
乃见向之蒸豚酒等具在。传以为异。
时石窟寺有一
僧。自以坐禅获證悟。每至日西。则东望山巅。有丈八
金像。其僧私喜。谓灵像独为巳现。他人不能知也。阅
两月馀。夜卧房中。闻枕间语声曰。天下别无佛。今汝
巳成道矣。即是佛也。汝当自珍重。佛身切莫轻脱。其
僧于是骄慢矜持。视侪辈如草芥。语辄指胸顾众曰。
汝等亦识真佛否。泥龛画像。其于说法度人之事。既
莫施设。皆以为佛而妄加礼敬。汝又焉识真者哉。此
感通科¶ 第 287a 页 X77-0287.png
堕阿鼻地狱业也。然眸子尽赤。动呼无常。一寺以为
狂。舁诣丰所。使治之。丰遽问曰。汝见东山上金佛乎。
曰然。又问。汝闻枕间语声乎。曰然。丰曰。此风动失心
耳。不早疗。且难制。因针三处良巳。及丰将终。指示其
弟子灶旁地曰。吾久劳汝谷汲。今报汝以此。正可用
之无竭也。随于其地去一方石。而玄泉澄映。虽历旱
潦。不盈涸。至今存。
**** 齐慧宝
性强记。诵经能习复二百馀卷。武平三年。自
并将如邺。达艾陵失道。误入乱山中。暮求托宿地。遥
望岩下一室。似有人居者。就之则寂然。宝倦坐室前
石上。仰见松枝。悬磬去地丈馀。心固巳异之。夜二更
有草衣僧。自外至。托曰。是中何致俗气。宝遽前设敬。
具述来故。顷之问宝。今何国何姓。曰齐国姓高氏。宝
遂问。尊师居此复久近耶。曰后汉时来。问宝业何经。
宝方恃巳之博语颇矜詶。其僧曰。脩行之人不应若
此。君亦乐闻何经。当为诵之。曰乐闻华严。僧诵之。声
韵谐畅圆亮。诚非世间所可得者。须臾部卷即彻。馀
诵皆然。宝惊叹以为莫及。其僧曰。汝是有作心。我是
无作心。夫忘怀于物者。物固弗能碍也。宝寤识其神
圣。乞依之住。其僧曰。汝既以利养至。而又奚能安于
寂寞哉。且汝情累未遣。虽住无益也。逮旦乃别去。
**** 齐僧云
善辞辩。素明大小乘经论。住邺之宝明寺。每
夏半月。必说戒。此僧之常规也。间一岁。云忽白众曰。
夫戒本者。出家之人。举能诵之。何至数举。以烦大众。
狂。舁诣丰所。使治之。丰遽问曰。汝见东山上金佛乎。
曰然。又问。汝闻枕间语声乎。曰然。丰曰。此风动失心
耳。不早疗。且难制。因针三处良巳。及丰将终。指示其
弟子灶旁地曰。吾久劳汝谷汲。今报汝以此。正可用
之无竭也。随于其地去一方石。而玄泉澄映。虽历旱
潦。不盈涸。至今存。
**** 齐慧宝
性强记。诵经能习复二百馀卷。武平三年。自
并将如邺。达艾陵失道。误入乱山中。暮求托宿地。遥
望岩下一室。似有人居者。就之则寂然。宝倦坐室前
石上。仰见松枝。悬磬去地丈馀。心固巳异之。夜二更
有草衣僧。自外至。托曰。是中何致俗气。宝遽前设敬。
具述来故。顷之问宝。今何国何姓。曰齐国姓高氏。宝
遂问。尊师居此复久近耶。曰后汉时来。问宝业何经。
宝方恃巳之博语颇矜詶。其僧曰。脩行之人不应若
此。君亦乐闻何经。当为诵之。曰乐闻华严。僧诵之。声
韵谐畅圆亮。诚非世间所可得者。须臾部卷即彻。馀
诵皆然。宝惊叹以为莫及。其僧曰。汝是有作心。我是
无作心。夫忘怀于物者。物固弗能碍也。宝寤识其神
圣。乞依之住。其僧曰。汝既以利养至。而又奚能安于
寂寞哉。且汝情累未遣。虽住无益也。逮旦乃别去。
**** 齐僧云
善辞辩。素明大小乘经论。住邺之宝明寺。每
夏半月。必说戒。此僧之常规也。间一岁。云忽白众曰。
夫戒本者。出家之人。举能诵之。何至数举。以烦大众。
感通科¶ 第 287b 页 X77-0287.png
自今可令一僧竖义。庶几后生闻见有所开悟。众从
之无敢抗者。及自恣将升座。失云所在。于是崩腾四
出追觅。乃于寺侧三里许古冢内得之。遍体流血。如
被锋刃。问其故。答云。有一丈夫。拥三尺大刀。厉色诟
云。以为奈何妄变布萨为竖义。欲脍剌其身。遂尔残
破。痛苦难忍。众舁归。尽情忏悔。如是十载。不坠彝序。
临终之日。神色罔乱。异香迎之。盖其惩艾进脩之验
焉。
**** 齐僧安
不知何许人。持律严谨。禅讲优畅。时誉归之。
文宣时。安聚徒王屋山二千许人。讲涅槃。始发题。有
雌雉来伏座侧。若听状。食时则出饮啄。晚讲伏听如
初。讫三卷不复至。众怪之。安曰。雉今生人道矣。武平
四年。安行头陀于越州。径至一家。呼雌雉。有一女出
迎。礼拜劝喜。女之父母以为异。邀入设食。安问何以
名女为雌雉耶。答以见其初生。发如雉毛故耳。安大
笑为述本缘。女闻而涕泣。苦求出家。其父母欣然许
之。时女年始十四。为讲涅槃。闻即领解。至后三卷。则
不能有所通矣。自尔升座开演。远近赴集。说其宿因。
众亦加劝。
**** 周道妙
一名僧妙。先为冀州人。后徙河东蒲阪。聪慧
夙成。持律严谨。遍览群籍。尤长于讲说。而性谦抑冲
退。喜愠未尝见于颜面。每下座。必合掌忏悔云。佛意
岂凡夫所能测。今所说者。传之先师。初非自擅也。望
大众察其是非。布施欢喜。由是从者云委。俄归乡之
之无敢抗者。及自恣将升座。失云所在。于是崩腾四
出追觅。乃于寺侧三里许古冢内得之。遍体流血。如
被锋刃。问其故。答云。有一丈夫。拥三尺大刀。厉色诟
云。以为奈何妄变布萨为竖义。欲脍剌其身。遂尔残
破。痛苦难忍。众舁归。尽情忏悔。如是十载。不坠彝序。
临终之日。神色罔乱。异香迎之。盖其惩艾进脩之验
焉。
**** 齐僧安
不知何许人。持律严谨。禅讲优畅。时誉归之。
文宣时。安聚徒王屋山二千许人。讲涅槃。始发题。有
雌雉来伏座侧。若听状。食时则出饮啄。晚讲伏听如
初。讫三卷不复至。众怪之。安曰。雉今生人道矣。武平
四年。安行头陀于越州。径至一家。呼雌雉。有一女出
迎。礼拜劝喜。女之父母以为异。邀入设食。安问何以
名女为雌雉耶。答以见其初生。发如雉毛故耳。安大
笑为述本缘。女闻而涕泣。苦求出家。其父母欣然许
之。时女年始十四。为讲涅槃。闻即领解。至后三卷。则
不能有所通矣。自尔升座开演。远近赴集。说其宿因。
众亦加劝。
**** 周道妙
一名僧妙。先为冀州人。后徙河东蒲阪。聪慧
夙成。持律严谨。遍览群籍。尤长于讲说。而性谦抑冲
退。喜愠未尝见于颜面。每下座。必合掌忏悔云。佛意
岂凡夫所能测。今所说者。传之先师。初非自擅也。望
大众察其是非。布施欢喜。由是从者云委。俄归乡之
感通科¶ 第 287c 页 X77-0287.png
常念寺。即仁寿寺也。周太祖特加尊敬。大统间。西域
献佛舍利。诏送妙寺供养。因奉以顶戴。晓夜旋仰。如
是一年。忽中宵放光满室。宛转从窗隙出。腾扇四远。
洞烛天地外。人皆以为失火奔救。既至见金瓶熠煜。
莫不赞叹。妙乃烧香跪启曰。众生巳睹圣迹。愿韬秘
灵影。反寂皈空。于是光遂宛转入瓶。尔夜欢呼之声
闻数十里。而寺有一僧。卧房内独不觉知。虽撼唤之
自若也。未几疠疾。盖其业障所致云。即今所谓佛骨
者。自妙之亡。光无复现矣。然恒业涅槃。其部分文句。
临机约截。每讲不同。所以学侣之英杰者。乃所悦服
而承袭也。旺化之地。酒肉悉绝。葱韭遽以上掩之。河
表风俗顿变。岂亦教令使然之哉 弟子昙延。见别
传。
**** 周慧瑱
上党人。住郡之开府。元氏所建寺。独处一房。
业禅忏。建德六年。诏废教。瑱持经像。遁深山中。群盗
谋欲劫之。瑱初不知也。忽见一人长丈馀。美髭貌。纱
帽青袍。九环金带。吉貘皮靴。乘朱鬉白马。自绝顶竟
造瑱前。下马而挹曰。今夜贼且至。宜急避。瑱顾所居
峭绝非人往来地。而适有所值意者。其山灵矣。因曰。
兹方佛法残灭。况于贫道此身哉。苟微檀越疵庥。有
死而巳。虽欲避贼。其将奚之乎。其人曰。师既以诚告。
弟子敢不听。幸复住此无他也。遂隐去。是夜大雪深
丈许。异日贼谋犹未巳。山下诸村梦其神遍告曰。贼
劫瑱师必救。于是相戒语。各备器仗入山。正遇贼于
献佛舍利。诏送妙寺供养。因奉以顶戴。晓夜旋仰。如
是一年。忽中宵放光满室。宛转从窗隙出。腾扇四远。
洞烛天地外。人皆以为失火奔救。既至见金瓶熠煜。
莫不赞叹。妙乃烧香跪启曰。众生巳睹圣迹。愿韬秘
灵影。反寂皈空。于是光遂宛转入瓶。尔夜欢呼之声
闻数十里。而寺有一僧。卧房内独不觉知。虽撼唤之
自若也。未几疠疾。盖其业障所致云。即今所谓佛骨
者。自妙之亡。光无复现矣。然恒业涅槃。其部分文句。
临机约截。每讲不同。所以学侣之英杰者。乃所悦服
而承袭也。旺化之地。酒肉悉绝。葱韭遽以上掩之。河
表风俗顿变。岂亦教令使然之哉 弟子昙延。见别
传。
**** 周慧瑱
上党人。住郡之开府。元氏所建寺。独处一房。
业禅忏。建德六年。诏废教。瑱持经像。遁深山中。群盗
谋欲劫之。瑱初不知也。忽见一人长丈馀。美髭貌。纱
帽青袍。九环金带。吉貘皮靴。乘朱鬉白马。自绝顶竟
造瑱前。下马而挹曰。今夜贼且至。宜急避。瑱顾所居
峭绝非人往来地。而适有所值意者。其山灵矣。因曰。
兹方佛法残灭。况于贫道此身哉。苟微檀越疵庥。有
死而巳。虽欲避贼。其将奚之乎。其人曰。师既以诚告。
弟子敢不听。幸复住此无他也。遂隐去。是夜大雪深
丈许。异日贼谋犹未巳。山下诸村梦其神遍告曰。贼
劫瑱师必救。于是相戒语。各备器仗入山。正遇贼于
感通科¶ 第 288a 页 X77-0288.png
途。众奋击。贼乃散走。自尔瑱恒凭之。以进所业。
**** 后梁道穆
生松滋。性爱泉石。入荆州神山以隐。而忽
迅雷烈风。发石拔木。蛇虎纵横左右。穆殊泰然不少
惧慑。而禅定者。七日间。尝发高眺远。见其地。东依浚
壑。西俯深流。慨然有终焉志。于是山神现形。自称田
伯玉以谢过。且请受戒法。自尔里社绝荤膻之祭。旱
涝应雨晹之祷矣。居之三十年。而宾友之过从者。无
远弗届。沙门则僧展僧安。高士则刘虬车缀。湘东王
绎。钦其德素。建台立碑。以著游契。简文作颂。以叙其
风度。而碑于绝顶。晚陟曾巅而后逝。则其志之终始
不变如此。寿七十。
**** 隋昙询
出弘农华阴杨氏。后迁河东。年二十二。游白
鹿山北之霖落泉寺。乐其静邃。遂依昙准禅师而薙
染焉。既受具。习诵法华。时僧稠禅师。方领徒苍谷。路
极脩阻。询念欲展礼。则抵冒荆棘。披跨沙砾。拔缘登
陟。不由蹊径。直望其地。以为行表。往来质问。志存正
观。虽困艰难。不愆进业。每云与其失道而幸通。宁若
合道而穷耳。俄复徙居鹿土谷。泉枯重溢。鹿麋驯扰。
学者相庆。或盗畦蔬而遭群蜂所螫者。一身肿痛垂
死。询为治之。获瘳。尝独行值二虎斗。询以锡杖分而
翳之曰。同居林薮。计无大乖。幸各散去。一日有致礼
于前者曰。某赵人也。顷因病死。而阎王谓以罪当就
狱。赖昙询禅师请命。故尔放还。且某于禅师。素昧平
生。而过蒙恩泽如此。敢不拜谢。询尝一定七日。虎穴
**** 后梁道穆
生松滋。性爱泉石。入荆州神山以隐。而忽
迅雷烈风。发石拔木。蛇虎纵横左右。穆殊泰然不少
惧慑。而禅定者。七日间。尝发高眺远。见其地。东依浚
壑。西俯深流。慨然有终焉志。于是山神现形。自称田
伯玉以谢过。且请受戒法。自尔里社绝荤膻之祭。旱
涝应雨晹之祷矣。居之三十年。而宾友之过从者。无
远弗届。沙门则僧展僧安。高士则刘虬车缀。湘东王
绎。钦其德素。建台立碑。以著游契。简文作颂。以叙其
风度。而碑于绝顶。晚陟曾巅而后逝。则其志之终始
不变如此。寿七十。
**** 隋昙询
出弘农华阴杨氏。后迁河东。年二十二。游白
鹿山北之霖落泉寺。乐其静邃。遂依昙准禅师而薙
染焉。既受具。习诵法华。时僧稠禅师。方领徒苍谷。路
极脩阻。询念欲展礼。则抵冒荆棘。披跨沙砾。拔缘登
陟。不由蹊径。直望其地。以为行表。往来质问。志存正
观。虽困艰难。不愆进业。每云与其失道而幸通。宁若
合道而穷耳。俄复徙居鹿土谷。泉枯重溢。鹿麋驯扰。
学者相庆。或盗畦蔬而遭群蜂所螫者。一身肿痛垂
死。询为治之。获瘳。尝独行值二虎斗。询以锡杖分而
翳之曰。同居林薮。计无大乖。幸各散去。一日有致礼
于前者曰。某赵人也。顷因病死。而阎王谓以罪当就
狱。赖昙询禅师请命。故尔放还。且某于禅师。素昧平
生。而过蒙恩泽如此。敢不拜谢。询尝一定七日。虎穴
感通科¶ 第 288b 页 X77-0288.png
于房弗恤也。以故庭芜径秽。鸟兽与俱。而声光所被。
河朔悦服。杖策裹粮。户屦满矣。开皇间。诏仪同三司
元寿以玺书。致诚敬送香供。十九年卒于柏尖山寺。
寿八十五。夏五十五。初示疾。感神光香气之异。有飞
禽白颈赤身。绕院哀唳。渐近堂陛。至于几席。狎附人
物无所畏。及瞑即悲叫苦甚。血沸眼中。旋转空虚。投
地而逝。云昏雾惨。林涧摧塞。山中衰相不可殚记。弟
子静林等。以唐武德五年十二月。阇维。遗质建塔立
碑。沙门明则述铭。
**** 隋洪献
邺人。素禀律检。住相州之大慈寺。蚤年以听
涉之劳。遂双瞽。动须扶导。人亦厌之。以故常处一房。
旦夕礼诵不辍。开皇十四年。忽空中有声。其语自称
般若檀越。来从受戒。自尔数与谈话。如世常态。僧纲
禅师。素于献为同房。一日纲上堂中食。般若以衣一
幞嚫献云。劳陈法事。为益不少。必受之。巳而纲还怪
失衣幞。遍寺搜之。乃具得于献之箧中。献殊愧为索
言般若所嚫。纲终莫之信。俄而纲之房内狼藉。奁匮
颠倒。衽席竿扇称尺摧折弃掷。空中诟纲曰。汝平生
未尝供养三宝。今姑小警。后当大祸汝在。献虽瞽。然
共般若语历历如睹。尝谓献曰。我伴侣极多。皆在紫
陌河上。兹相随者仅三十人。可今寺家设食。食讫且
于空中誇美其饮食以谢。又以纲不设斋。会欲祸纲。
纲不得巳乃营辨如法。空中报曰。既能尔。吾助汝喜。
仍以两缣遗献。使一以施大众。一以酬纲。而献赖之
河朔悦服。杖策裹粮。户屦满矣。开皇间。诏仪同三司
元寿以玺书。致诚敬送香供。十九年卒于柏尖山寺。
寿八十五。夏五十五。初示疾。感神光香气之异。有飞
禽白颈赤身。绕院哀唳。渐近堂陛。至于几席。狎附人
物无所畏。及瞑即悲叫苦甚。血沸眼中。旋转空虚。投
地而逝。云昏雾惨。林涧摧塞。山中衰相不可殚记。弟
子静林等。以唐武德五年十二月。阇维。遗质建塔立
碑。沙门明则述铭。
**** 隋洪献
邺人。素禀律检。住相州之大慈寺。蚤年以听
涉之劳。遂双瞽。动须扶导。人亦厌之。以故常处一房。
旦夕礼诵不辍。开皇十四年。忽空中有声。其语自称
般若檀越。来从受戒。自尔数与谈话。如世常态。僧纲
禅师。素于献为同房。一日纲上堂中食。般若以衣一
幞嚫献云。劳陈法事。为益不少。必受之。巳而纲还怪
失衣幞。遍寺搜之。乃具得于献之箧中。献殊愧为索
言般若所嚫。纲终莫之信。俄而纲之房内狼藉。奁匮
颠倒。衽席竿扇称尺摧折弃掷。空中诟纲曰。汝平生
未尝供养三宝。今姑小警。后当大祸汝在。献虽瞽。然
共般若语历历如睹。尝谓献曰。我伴侣极多。皆在紫
陌河上。兹相随者仅三十人。可今寺家设食。食讫且
于空中誇美其饮食以谢。又以纲不设斋。会欲祸纲。
纲不得巳乃营辨如法。空中报曰。既能尔。吾助汝喜。
仍以两缣遗献。使一以施大众。一以酬纲。而献赖之
感通科¶ 第 288c 页 X77-0288.png
以益进所业云。后竟卒于寺。
**** 隋法庆
住京师西北凝观寺。开皇三年。于寺造丈六
夹纻立释迦像。未加漆布。而庆卒。是日宝昌寺僧大
智亦卒。更三日而苏曰。初则飘然若乘风。而行可百
里许。稍见宫殿华绮。如王者居。有一人衮冕而坐。左
右仪仗严肃。顷之忽庆来。貌殊忧。又顷之像至。谓坐
者曰。庆造我未了。何遽死。坐者趋下殿拜。呼左右。问
曰。庆合死未。答曰。命未尽而食尽耳。坐者曰。如此则
给荷叶以终其寿命。遂失像及庆所在。于是宝昌。即
使人驰视凝观。而所言皆验。自是庆解斋。进荷叶六
枚。中食八枚。其法先以热水沃令软湿。而后啖。且戮
力殚志。以成其像。而忏礼终身焉。
**** 隋慧云
范阳人。年十二。出家听学。游历罔怠。至十八
归省。时乘一驴。骏快可爱。其季父规欲得之。及云过
止父家。父将杀之以取其驴。方捉刀。见黄衣人于东
墙下。扬拳叱曰。此盖流通大士也。不宜见害。父惧归
以告其妻。妻曰。君眼华耳。那有此。父又往。则见向之
黄衣人于西墙下。连叱云。勿杀勿杀。杀则祸交及矣。
云且过其女兄家。父诡曰。道路险绝。愿护送也。于是
持刀随云。后狙斫云。忽其女兄之倩傍立。父亟愧谢。
开皇中。教法隆盛。而云尤以经论该赡。名东夏间。领
徒五百。抵乡里候季父。季父夫妻追悔。因奉十缣求
忏罪。云由是始知之。然终亦未尝憾顾。每举其事以
戒门人曰。物之美者。岂徒累巳。亦以累人念哉。后不
**** 隋法庆
住京师西北凝观寺。开皇三年。于寺造丈六
夹纻立释迦像。未加漆布。而庆卒。是日宝昌寺僧大
智亦卒。更三日而苏曰。初则飘然若乘风。而行可百
里许。稍见宫殿华绮。如王者居。有一人衮冕而坐。左
右仪仗严肃。顷之忽庆来。貌殊忧。又顷之像至。谓坐
者曰。庆造我未了。何遽死。坐者趋下殿拜。呼左右。问
曰。庆合死未。答曰。命未尽而食尽耳。坐者曰。如此则
给荷叶以终其寿命。遂失像及庆所在。于是宝昌。即
使人驰视凝观。而所言皆验。自是庆解斋。进荷叶六
枚。中食八枚。其法先以热水沃令软湿。而后啖。且戮
力殚志。以成其像。而忏礼终身焉。
**** 隋慧云
范阳人。年十二。出家听学。游历罔怠。至十八
归省。时乘一驴。骏快可爱。其季父规欲得之。及云过
止父家。父将杀之以取其驴。方捉刀。见黄衣人于东
墙下。扬拳叱曰。此盖流通大士也。不宜见害。父惧归
以告其妻。妻曰。君眼华耳。那有此。父又往。则见向之
黄衣人于西墙下。连叱云。勿杀勿杀。杀则祸交及矣。
云且过其女兄家。父诡曰。道路险绝。愿护送也。于是
持刀随云。后狙斫云。忽其女兄之倩傍立。父亟愧谢。
开皇中。教法隆盛。而云尤以经论该赡。名东夏间。领
徒五百。抵乡里候季父。季父夫妻追悔。因奉十缣求
忏罪。云由是始知之。然终亦未尝憾顾。每举其事以
戒门人曰。物之美者。岂徒累巳。亦以累人念哉。后不
感通科¶ 第 289a 页 X77-0289.png
知所终。
**** 隋慧恭
益州成都周氏子。出家。尤与同寺慧远相谐
契。周武废教。远游关辅。恭诣荆扬。以务听采。如是别
去三十馀载。及远讲授乡里。而恭亦至自江南。久违
暂晤。其乐可胜道哉。于是远抵暮达旦。言其所得。恭
竟嘿然无所语。远因固诘。恭谢曰。性识昏昧。诚莫知
所开解也。远曰。独不能诵一部经乎。恭不得巳。遽曰。
但诵得观音经一卷而巳。远怒诟曰。观音经小儿辈
所诵者。仁何自辱哉。且仁以幼年行道。誓登果位。顾
令诵经仅指许大。其怠惰如此。既非三益。请绝交。恭
曰。经卷虽小。佛口所宣。遵敬者得福。轻慢者得罪。仰
愿法师为息嗔心。屈听一遍。然后分袂。不亦可乎。远
笑曰。吾于阿毗昙迦延俱舍地持成实毗婆沙摄大
乘等论。并粗精习。如观音经。盖法华普门品也。吾巳
讲之百过矣。仁兹所诵。岂有异乎。诚不愿闻也。欲掉
首去。恭再三强之。稍复肯住。恭因结坛于庭中。置座
于坛上。绕坛数匝。顶礼升座。远则据胡床。偃蹇其侧。
恭始唱题。即觉香气氤氲。逮入文。天乐上作。四华缤
纷而坠。经毕下座。自作解座梵毕。而华乐亦俱歇矣。
远矍然惊起拜伏。涕泣谢罪曰。慧远臭秽死尸。敢行
天日之下。乞小留赐诲。恭曰。非恭所能。诸佛力也。遂
长揖而逝。
**** 隋道幽
出家住代州耆阇寺。通习经论。仁寿中。讲婆
伽波若经并论于本寺。众之听者百馀人。偶日午。坐
**** 隋慧恭
益州成都周氏子。出家。尤与同寺慧远相谐
契。周武废教。远游关辅。恭诣荆扬。以务听采。如是别
去三十馀载。及远讲授乡里。而恭亦至自江南。久违
暂晤。其乐可胜道哉。于是远抵暮达旦。言其所得。恭
竟嘿然无所语。远因固诘。恭谢曰。性识昏昧。诚莫知
所开解也。远曰。独不能诵一部经乎。恭不得巳。遽曰。
但诵得观音经一卷而巳。远怒诟曰。观音经小儿辈
所诵者。仁何自辱哉。且仁以幼年行道。誓登果位。顾
令诵经仅指许大。其怠惰如此。既非三益。请绝交。恭
曰。经卷虽小。佛口所宣。遵敬者得福。轻慢者得罪。仰
愿法师为息嗔心。屈听一遍。然后分袂。不亦可乎。远
笑曰。吾于阿毗昙迦延俱舍地持成实毗婆沙摄大
乘等论。并粗精习。如观音经。盖法华普门品也。吾巳
讲之百过矣。仁兹所诵。岂有异乎。诚不愿闻也。欲掉
首去。恭再三强之。稍复肯住。恭因结坛于庭中。置座
于坛上。绕坛数匝。顶礼升座。远则据胡床。偃蹇其侧。
恭始唱题。即觉香气氤氲。逮入文。天乐上作。四华缤
纷而坠。经毕下座。自作解座梵毕。而华乐亦俱歇矣。
远矍然惊起拜伏。涕泣谢罪曰。慧远臭秽死尸。敢行
天日之下。乞小留赐诲。恭曰。非恭所能。诸佛力也。遂
长揖而逝。
**** 隋道幽
出家住代州耆阇寺。通习经论。仁寿中。讲婆
伽波若经并论于本寺。众之听者百馀人。偶日午。坐
感通科¶ 第 289b 页 X77-0289.png
绳床上。瞑目见一人。伟特异常。自云我释提桓因也。
兹来无他。正以相屈。为诸天讲经。幽闻之。情独怅然
不乐于死。因辞曰。方造佛堂。事有未易赴者。既觉为
侍者如法师言之。如曰。此固世间罕遇事也。夫人终
一死耳。欲生天道。岂可得乎。今幸而天帝见召。且获
开通法利以济益之。其功德大矣。佛堂又何足言哉。
幽心以为然。久之。复梦如前。而幽遂许其请。天因炷
少香幽掌中。剋时以迎。觉则掌中香气薰一寺。尔后
屡讲不怠。一日曰。期至矣。因执香炉正立以逝。于时
道俗从外见云气由寺内出。腾空直上如白练。以没。
**** 隋慧欢
出京兆云阳管氏。弱龄慕道。而迫于俗累。谢
遣宦娶。乃获披缁。时年巳三十有七矣。始从清禅寺
崇公。咨询定法。存息短长。冷然有得。且尘嚣屏绝。形
影相依。久历星霜。循守益厉。尝经行。偶堕岩石上。其
相悬之势。不翅寻丈。而端然寂嘿跏趺自如。若无所
知觉者。大业初。京师创建大禅定寺。追严文帝冥福。
诏居之。六年二月卒于寺房。春秋六十九。遗命施尸
飞走。弟子檀越不忍。而葬之终南楩梓谷。树塔勒铭
以表章焉。
**** 隋慧海
俗张姓。清河武城人。少年依邺都旷国寺囧
法师。听涅槃楞伽。历五稔。覆述通畅。同学推服。复受
摩诃衍毗昙等于青州大业寺道猷法师。猷慧辨无
碍。而海事之。斯亦可矣。周大象二年。来涛浦创安乐
寺。且构重阁。期生净土。忽有僧道诠。持无量寿佛画
兹来无他。正以相屈。为诸天讲经。幽闻之。情独怅然
不乐于死。因辞曰。方造佛堂。事有未易赴者。既觉为
侍者如法师言之。如曰。此固世间罕遇事也。夫人终
一死耳。欲生天道。岂可得乎。今幸而天帝见召。且获
开通法利以济益之。其功德大矣。佛堂又何足言哉。
幽心以为然。久之。复梦如前。而幽遂许其请。天因炷
少香幽掌中。剋时以迎。觉则掌中香气薰一寺。尔后
屡讲不怠。一日曰。期至矣。因执香炉正立以逝。于时
道俗从外见云气由寺内出。腾空直上如白练。以没。
**** 隋慧欢
出京兆云阳管氏。弱龄慕道。而迫于俗累。谢
遣宦娶。乃获披缁。时年巳三十有七矣。始从清禅寺
崇公。咨询定法。存息短长。冷然有得。且尘嚣屏绝。形
影相依。久历星霜。循守益厉。尝经行。偶堕岩石上。其
相悬之势。不翅寻丈。而端然寂嘿跏趺自如。若无所
知觉者。大业初。京师创建大禅定寺。追严文帝冥福。
诏居之。六年二月卒于寺房。春秋六十九。遗命施尸
飞走。弟子檀越不忍。而葬之终南楩梓谷。树塔勒铭
以表章焉。
**** 隋慧海
俗张姓。清河武城人。少年依邺都旷国寺囧
法师。听涅槃楞伽。历五稔。覆述通畅。同学推服。复受
摩诃衍毗昙等于青州大业寺道猷法师。猷慧辨无
碍。而海事之。斯亦可矣。周大象二年。来涛浦创安乐
寺。且构重阁。期生净土。忽有僧道诠。持无量寿佛画
感通科¶ 第 289c 页 X77-0289.png
像一轴。自齐州至曰。是西天鸡头摩寺五通菩萨。乘
空而往安乐世界。所图写者。海以冥会。愈加勤至。既
睹神光。尤深庆幸。大业五年五月。举手五指。谓弟子
曰。我至此乃当灭矣。五日之夜。因起坐面西作礼。迨
晓而逝。寿六十九。讲涅槃经三十遍。法华经五十遍。
即以其月九日。葬于寺。秘书学士琅耶王慎文其碑。
**** 隋智通
河东猗氏。程氏子也。十岁出家。诵经礼佛不
少怠。阅年五十。虽当教门沦替之时。方从俊律师延
法师游。以振所业。隋运肇兴。乃还蒲坂建寺。赡济孤
独羸老之穷无告者。日以千计。仁寿初。复脱屣岩栖
以蹈旧规。大业七年。遂𥨊疾。即命侍者。称弥陀号。祈
生彼土。既而维那击钟集众。杵竟折。识者知其不起。
时弟子顶盖侍侧。通谓曰。今日厨中可作食。盖诘以
食将谁须。曰有达官诸贵人至。盖曰。此生人道者所
见之相。和尚脩行宁至是。逮晚正视不眴。良久忽弹
指。唱不可思议者再三。或从旁问其故。则曰。我见宝
幢华盖塔庙庄严。尔夜又顾问明珠所在。且曰。大然
灯烛耶。因为掩镫蔽弱犹咄。以为光明转盛。岂欺我。
盖曰。室中方暗昧如此。而和尚所见必胜相也。遽合
掌曰。吾生净土矣。且而气绝。十月二十四日也。山地
摇动。门窗震裂。林雉飞雊。屡日寺僧道慧。适梦西岭
上皆楼阁。有乘空而西往者。且盖母玉氏尤信向。临
终见赤莲华。青莲华。大如五斛瓮许。遍布宅地。佛与
菩萨。俱至接引。顷之母瞑。即贞观十一年二月也。
空而往安乐世界。所图写者。海以冥会。愈加勤至。既
睹神光。尤深庆幸。大业五年五月。举手五指。谓弟子
曰。我至此乃当灭矣。五日之夜。因起坐面西作礼。迨
晓而逝。寿六十九。讲涅槃经三十遍。法华经五十遍。
即以其月九日。葬于寺。秘书学士琅耶王慎文其碑。
**** 隋智通
河东猗氏。程氏子也。十岁出家。诵经礼佛不
少怠。阅年五十。虽当教门沦替之时。方从俊律师延
法师游。以振所业。隋运肇兴。乃还蒲坂建寺。赡济孤
独羸老之穷无告者。日以千计。仁寿初。复脱屣岩栖
以蹈旧规。大业七年。遂𥨊疾。即命侍者。称弥陀号。祈
生彼土。既而维那击钟集众。杵竟折。识者知其不起。
时弟子顶盖侍侧。通谓曰。今日厨中可作食。盖诘以
食将谁须。曰有达官诸贵人至。盖曰。此生人道者所
见之相。和尚脩行宁至是。逮晚正视不眴。良久忽弹
指。唱不可思议者再三。或从旁问其故。则曰。我见宝
幢华盖塔庙庄严。尔夜又顾问明珠所在。且曰。大然
灯烛耶。因为掩镫蔽弱犹咄。以为光明转盛。岂欺我。
盖曰。室中方暗昧如此。而和尚所见必胜相也。遽合
掌曰。吾生净土矣。且而气绝。十月二十四日也。山地
摇动。门窗震裂。林雉飞雊。屡日寺僧道慧。适梦西岭
上皆楼阁。有乘空而西往者。且盖母玉氏尤信向。临
终见赤莲华。青莲华。大如五斛瓮许。遍布宅地。佛与
菩萨。俱至接引。顷之母瞑。即贞观十一年二月也。
感通科¶ 第 290a 页 X77-0290.png
**** 隋灵干
金城狄道李氏也。其祖相封上党。遂徙居之。
年十四。投邺京大庄严寺衍法师出家。每入讲堂。作
天宫想。年十八。覆讲华严十地。众即嘉叹。冠年受具。
专志毗尼。周武之变。家居奉戒如法。隋兴。诏预菩萨
僧数。官给所须。仍于少林寺安置。开皇三年。重薙染
于洛州净土寺。偕海玉法师。讲释华严。七年诏住兴
善寺。为译经證义沙门。十七年。闷绝未殡。及苏乃云。
初见两吏手执文书。立房门外曰。官须见师。顷之若
蹈空而往者。到一七宝树林。端严如画。二吏即辞退。
干望东西。极目无非珍宝。焜耀不可正视。凡树下必
有华座。而或坐不坐相杂也。闻有呼其名者。就视之。
则慧远法即也。因礼讯之。问此为何地。答是兜率。僧
休法师处南座。吾与之同生此耳。且见休远并非本
形。皆戴冠服彩。光炜绝世。但能识其语音。远又谓曰。
我弟子皆生此矣。仁寿三年。诏送舍利于路州汉王
寺。其瑞应之详见别传。时汉王谅作镇晋阳。闻干起
塔其寺。远遣使䞋施。献后崩。尝为帝述忏称旨。赐帛
二百疋。大业三年。置大禅定道场。诏擢上座。八年正
月二十九日终。春秋七十八。于是火葬终南山阴。
初
干常作莲华世界海观。及弥勒天宫观。至疾革。翻睛
上视不与人对。久之如故。沙门童真问何所见。曰向
有青衣童子二人来召。抵兜率城外未入。故翘足以
望城中宝树华盖。若平立则无所见也。真曰。如是得
不遂所愿耶。干曰。天乐非久。终坠轮回。华藏世界吾
感通科¶ 第 290b 页 X77-0290.png
所愿也。不久复绝而苏。真又问。干曰。见大水遍满。华
如车轮。吾坐其上。自尔卒。灵辩干之犹子。小少教养。
通大典。今住胜光寺。
**** 隋行坚
不知何许人。出家常业禅定。大业间。东游泰
山。夜宿庙庑下。忽有伟衣冠严。仪从传呼以至者。坚
意以为神起坐。嘿诵诸经。寻与语无小惧。因问曰。世
谓此间职治鬼宁是耶。神曰然。岂欲见先亡乎。坚曰。
顷有两同学。今安在。神问知其名则曰。其一人既获
受生。其一人犹以罪重系狱中。可就以劳苦也。俄至
一处。墙壁皆铁而炽火。其中呼号声达于外。自牗窥
之。若有人焉。则皆皮肉溃烂。莫识其谁也。遂反而扣
神以救免之术。神曰。书华严经。其庶几哉。诘旦辞去。
即求善工治经如神约。异日复造庙。神遽告以同学
乘经力致胜报。坚后不知其终。
**** 隋法泰
眉州隆山县人。姓吕氏。始去俗为道士。且馀
十年。忽自悟即薙发。受具戒。诵法华经。遂通利。复致
诚为书一部。尤数有灵瑞。间尝从善工装潢于成都。
使人负两笼以行。一笼置经。又以钱二千束缚之。置
经上。一笼置衣物。至笮桥。桥断。笼与负者俱堕水中。
泰在后独无恙。负者既出。笼则飘沈。莫知所在。泰抚
膺大号曰。钱衣不足道。经柰何。因购习水者没而求
之。得钱衣而不得经。泰愈益恨。循岸涕泣不能巳。顷
之遥见别洲有一襆藉草上。遽取视乃经也。然略无
所沾湿云。虽没水者。亦固谢弗受购。既装潢持归所
如车轮。吾坐其上。自尔卒。灵辩干之犹子。小少教养。
通大典。今住胜光寺。
**** 隋行坚
不知何许人。出家常业禅定。大业间。东游泰
山。夜宿庙庑下。忽有伟衣冠严。仪从传呼以至者。坚
意以为神起坐。嘿诵诸经。寻与语无小惧。因问曰。世
谓此间职治鬼宁是耶。神曰然。岂欲见先亡乎。坚曰。
顷有两同学。今安在。神问知其名则曰。其一人既获
受生。其一人犹以罪重系狱中。可就以劳苦也。俄至
一处。墙壁皆铁而炽火。其中呼号声达于外。自牗窥
之。若有人焉。则皆皮肉溃烂。莫识其谁也。遂反而扣
神以救免之术。神曰。书华严经。其庶几哉。诘旦辞去。
即求善工治经如神约。异日复造庙。神遽告以同学
乘经力致胜报。坚后不知其终。
**** 隋法泰
眉州隆山县人。姓吕氏。始去俗为道士。且馀
十年。忽自悟即薙发。受具戒。诵法华经。遂通利。复致
诚为书一部。尤数有灵瑞。间尝从善工装潢于成都。
使人负两笼以行。一笼置经。又以钱二千束缚之。置
经上。一笼置衣物。至笮桥。桥断。笼与负者俱堕水中。
泰在后独无恙。负者既出。笼则飘沈。莫知所在。泰抚
膺大号曰。钱衣不足道。经柰何。因购习水者没而求
之。得钱衣而不得经。泰愈益恨。循岸涕泣不能巳。顷
之遥见别洲有一襆藉草上。遽取视乃经也。然略无
所沾湿云。虽没水者。亦固谢弗受购。既装潢持归所
感通科¶ 第 290c 页 X77-0290.png
住鼻山寺。奉安严洁。每夜则香气馥然。泰必诵持彻
晓。率一过。时彪法师开讲其寺。方以其音响喧聒患
之。明日身造请其低声。恍见泰前。若有大众胡跪合
掌者。竟退莫敢言。泰之终年八十。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晓。率一过。时彪法师开讲其寺。方以其音响喧聒患
之。明日身造请其低声。恍见泰前。若有大众胡跪合
掌者。竟退莫敢言。泰之终年八十。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