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志科¶ 第 231a 页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浙东沙门 昙噩 述
忍辱学
** 持志科
**** 晋支孝龙
淮阳人。美风姿。少喜清言。常以小品为心
要。陈留阮瞻颖川庾凯从之游。或嘲之曰。大晋龙兴。
天下为家。沙门何不全肤发。去袈裟。释梵服。被绫罗。
龙曰。抱一以逍遥。唯寂唯寞。以致诚。剪发毁容。改服
变形。彼谓我辱。我弃彼荣。故无心于贵而愈贵。无心
于安而愈安耳。初得放光。便能讲解。学者追崇之。后
不知所终。
持志科¶ 第 231b 页 X77-0231.png
**** 晋康僧渊
西域人。生关中。梵相而汉语。有志操。诵放
光道行。为心要。成帝时。与康法畅支敏度俱渡江。有
才思。名誉甚远著人物始义论等。畅常捉麈尾行。每
遇名宾。辄清谈尽日。庚元规曰。此麈尾乃常在乎。畅
曰。廉者不取。贪者不与。故得常在也。敏度亦有风韵。
著传译经录行世。
渊以清约自将。每行乞食。人初不
知其贤。偶逢陈郡殷浩。浩与语。终日不能屈。为改观。
结友。琅邪王茂弘。以鼻隆眼深戏之。渊曰。鼻眼人面
之山渊也。山不高不灵。渊不深不清。闻者以为名对。
建寺豫章山。带江近邑。有茂林脩竹之胜奇。比丘多
过之。殁于此山。
**** 晋竺法乘
不知何许人。敏悟绝伦。依竺法护为沙弥。
护爱其清真有气节。护住持殷富。长安有男子。世奉
佛。一夕苍黄入寺。从护借钱二十万。护未答。乘年十
三。从旁对曰。和尚意巳许矣。客退。乘曰。观其人情色。
非实借钱者。特欲相试耳。护曰。吾意亦以为然。明日
男子领其宗人百馀辈。来请戒法。且谢借钱之过。曰
妄以世俗。仰测道德。为愧。自是乘名闻关右。后游燉
煌建寺。从之者如云。至武夫悍卒。戎狄顽很。向化革
心。既殁葬其处 同学竺法行。竺法存。并以高洁致
名。
**** 晋竺僧度
姓王氏。始名晞。字玄宗。东莞人也。少孤。天
姿秀发。独事母。以孝闻。年十六。求同郡杨德慎女茗
华为妻。既纳釆矣。而苕华母亡。俄其父又亡。继而晞
持志科¶ 第 231c 页 X77-0231.png
母亦亡。由是感悟。易名出家。妻移书以承宗奉祀之
义劝焉。系之以诗。辞尤悽惋。度不为动。答书与诗。以
见其志。而绝之。卒究群经。著毗昙旨归。行世。
**** 晋慧持
慧远之弟也。冲默有远量。长八尺。风神俊爽。
年十四。读书日倍同学。年十八出家。与远俱师事安
公。精究经论。在庐山三千僧。推以为冠。其姑为尼。名
道仪。自江夏观化都下。持送之。止东安寺。卫军王珣
因赏识。珣既请西域沙门僧伽罗叉。出中阿含经。持
为详定。后还山。豫章太守范宁。请讲法华毗昙。于是
珣以书问宁。远持兄弟孰愈。宁答曰。诚今日之二难
也。王曰。然观其兄。则足以见其弟矣。又恶得而优劣
哉。罗什致书。愿结为友。持欲游蛾眉。远留之不可。曰
人生爱聚。若独喜离何如。持曰。出家当以西方为期
耳。径去不顾。时桓玄殷仲堪在荆州。持无停意。止蜀
之龙渊精舍。大弘佛法。剌史毛璩。雅相倾挹。道俗争
追崇之。有谯纵者。攻杀毛璩。据蜀自王。纵有从子道
福。凶悖尤甚。将兵入持所居。众惊溃。持方盥漱。神色
无忤。道福至旁。持弹指漉水。淡然自若。福愧汗下。出
谓人曰。大人故与众异也。以义熙八年卒。将终谓弟
子曰。经言。戒如平地。众善由生。若行住坐卧。宜自谨。
经籍在东间者。以付道泓。在西间者。付昙兰。遂殁。寿
七十六。
**** 晋慧永
生潘氏。河内人。年十二。师事沙门昙现。学于
安公。而与慧远善。同游匡山。依止西林。有一虎。随永
义劝焉。系之以诗。辞尤悽惋。度不为动。答书与诗。以
见其志。而绝之。卒究群经。著毗昙旨归。行世。
**** 晋慧持
慧远之弟也。冲默有远量。长八尺。风神俊爽。
年十四。读书日倍同学。年十八出家。与远俱师事安
公。精究经论。在庐山三千僧。推以为冠。其姑为尼。名
道仪。自江夏观化都下。持送之。止东安寺。卫军王珣
因赏识。珣既请西域沙门僧伽罗叉。出中阿含经。持
为详定。后还山。豫章太守范宁。请讲法华毗昙。于是
珣以书问宁。远持兄弟孰愈。宁答曰。诚今日之二难
也。王曰。然观其兄。则足以见其弟矣。又恶得而优劣
哉。罗什致书。愿结为友。持欲游蛾眉。远留之不可。曰
人生爱聚。若独喜离何如。持曰。出家当以西方为期
耳。径去不顾。时桓玄殷仲堪在荆州。持无停意。止蜀
之龙渊精舍。大弘佛法。剌史毛璩。雅相倾挹。道俗争
追崇之。有谯纵者。攻杀毛璩。据蜀自王。纵有从子道
福。凶悖尤甚。将兵入持所居。众惊溃。持方盥漱。神色
无忤。道福至旁。持弹指漉水。淡然自若。福愧汗下。出
谓人曰。大人故与众异也。以义熙八年卒。将终谓弟
子曰。经言。戒如平地。众善由生。若行住坐卧。宜自谨。
经籍在东间者。以付道泓。在西间者。付昙兰。遂殁。寿
七十六。
**** 晋慧永
生潘氏。河内人。年十二。师事沙门昙现。学于
安公。而与慧远善。同游匡山。依止西林。有一虎。随永
持志科¶ 第 232a 页 X77-0232.png
常卧室中。客多不敢造门。永每叱去之。以进客。尝出
邑暮归。至乌桥。乌桥营主醉。骑马当道。遮永不听过。
永以杖指马。马惊走。营主堕地。因致疾。且就永寺悔
罪。永曰。非贫道本意。必戒神所为耳。
填南将军何无
忌填浔阳。驻虎溪。请永及慧远相见。远拥徒百馀。皆
端整有风叙。高言华论。举动可观。永独执杖持钵。翛
然而往。当时之人。莫不高永公之标致。而伟远公之
模范也。义熙十年殁。寿八十三 又沙门僧融。亦有
高行苦节。通灵。能伏鬼物云。
**** 宋道渊
生寇氏。不知何许人。出家。止京师东安寺。善
经论。潜光隐德。世莫知之。后开讲。使学者积滞冰释。
移止彭城寺。宋文帝特师敬焉。没寿七十有八 弟
子慧琳。通内外典。诽谐好谈笑。长于制作。然诞傲矜
伐。颇为清议所黜。宋世祖雅重之。家见常升独榻。一
日渊诣傅亮。而琳先在座。不为渊礼。坐自如。渊怒见
于色。亮杖琳二十乃巳。后琳著黑白论达性论。皆诋
诃释教。颜延之宗炳駮之。各万馀言。
**** 宋道温
生皇甫氏。玄晏先生之后也。事庐山远公长
安什公。住襄阳檀溪寺。善大乘诸经。樊沔间。师宗之。
吴国张邵填襄阳。子敷尝听温讲还。邵问温何如。敷
曰。义解足以析微。道心莫之能测。邵躬往候之。后从
容谓曰。法师如不弃。当处以别驾。温即日引去。曰彼
且桎桔我矣。邵叹恨。孝武建初中。自江陵诏至京师。
止中兴寺。大明中。诏为都邑僧主。四年皇太后。造普
邑暮归。至乌桥。乌桥营主醉。骑马当道。遮永不听过。
永以杖指马。马惊走。营主堕地。因致疾。且就永寺悔
罪。永曰。非贫道本意。必戒神所为耳。
填南将军何无
忌填浔阳。驻虎溪。请永及慧远相见。远拥徒百馀。皆
端整有风叙。高言华论。举动可观。永独执杖持钵。翛
然而往。当时之人。莫不高永公之标致。而伟远公之
模范也。义熙十年殁。寿八十三 又沙门僧融。亦有
高行苦节。通灵。能伏鬼物云。
**** 宋道渊
生寇氏。不知何许人。出家。止京师东安寺。善
经论。潜光隐德。世莫知之。后开讲。使学者积滞冰释。
移止彭城寺。宋文帝特师敬焉。没寿七十有八 弟
子慧琳。通内外典。诽谐好谈笑。长于制作。然诞傲矜
伐。颇为清议所黜。宋世祖雅重之。家见常升独榻。一
日渊诣傅亮。而琳先在座。不为渊礼。坐自如。渊怒见
于色。亮杖琳二十乃巳。后琳著黑白论达性论。皆诋
诃释教。颜延之宗炳駮之。各万馀言。
**** 宋道温
生皇甫氏。玄晏先生之后也。事庐山远公长
安什公。住襄阳檀溪寺。善大乘诸经。樊沔间。师宗之。
吴国张邵填襄阳。子敷尝听温讲还。邵问温何如。敷
曰。义解足以析微。道心莫之能测。邵躬往候之。后从
容谓曰。法师如不弃。当处以别驾。温即日引去。曰彼
且桎桔我矣。邵叹恨。孝武建初中。自江陵诏至京师。
止中兴寺。大明中。诏为都邑僧主。四年皇太后。造普
持志科¶ 第 232b 页 X77-0232.png
贤像成。就寺斋房庆赞。感应真之瑞。赐钱五十万。诏
辟斋房。为天安寺。太始中殁。寿六十五 有沙门僧
庆。善三论。惠定善涅槃毗昙。僧嵩者亦以能讲授闻。
但莫年邪执。死时舌本先烂云。
**** 宋道亮
不知何许人。住京此北多宝寺。悟解绝伦。神
观英特。然性刚忤物。元嘉末。被徙南越。时人讥其不
能保身。亮曰。业景可逃乎。与弟子智琳等十二人。留
广州。六年讲授众经。化行岭外。大明中。还止京师。法
席复盛。著成实义疏八卷。太始中殁。寿九十九。
同时
有沙门静林慧隆。俱有道行。林善涅槃经。隆尝卧疾。
有送和剂。至者云。秣陵令所送。授巳忽不见。隆服之
即愈。盖神授也。
**** 宋智一
居灵隐山中。标致高洁。翛然有出尘韵。望之
知其为世外士也。姿性善啸。引声一发。窅眇入云。抑
杨纵翕。殊合律吕。飕飗凄切。听者生哀。谓之哀松梵。
养一白猿。远放林壑。伫立呼之。调极清婉。猿则随至。
谓之白猿梵。众因以猿父目之。若乃像前赞咏。塔下
歌谣。或呗起经筵。或颂流斋会。使物类感之。则此心
之虚灵。进于善矣。
**** 齐昙迁
生建康支氏。少出家。游心竺义。兼通孔老。善
辞章。研究十地。尝注之。以行世。巧于转读。梵声清婉。
特拔终古。与彭城王义康。范晔王昙首游。初居祗洹
寺。后徙乌衣寺。终始一节。不为世俗变也。范晔既被
诛。合门十二。丧莫敢举。迁货衣钵。营葬焉。孝武闻而
辟斋房。为天安寺。太始中殁。寿六十五 有沙门僧
庆。善三论。惠定善涅槃毗昙。僧嵩者亦以能讲授闻。
但莫年邪执。死时舌本先烂云。
**** 宋道亮
不知何许人。住京此北多宝寺。悟解绝伦。神
观英特。然性刚忤物。元嘉末。被徙南越。时人讥其不
能保身。亮曰。业景可逃乎。与弟子智琳等十二人。留
广州。六年讲授众经。化行岭外。大明中。还止京师。法
席复盛。著成实义疏八卷。太始中殁。寿九十九。
同时
有沙门静林慧隆。俱有道行。林善涅槃经。隆尝卧疾。
有送和剂。至者云。秣陵令所送。授巳忽不见。隆服之
即愈。盖神授也。
**** 宋智一
居灵隐山中。标致高洁。翛然有出尘韵。望之
知其为世外士也。姿性善啸。引声一发。窅眇入云。抑
杨纵翕。殊合律吕。飕飗凄切。听者生哀。谓之哀松梵。
养一白猿。远放林壑。伫立呼之。调极清婉。猿则随至。
谓之白猿梵。众因以猿父目之。若乃像前赞咏。塔下
歌谣。或呗起经筵。或颂流斋会。使物类感之。则此心
之虚灵。进于善矣。
**** 齐昙迁
生建康支氏。少出家。游心竺义。兼通孔老。善
辞章。研究十地。尝注之。以行世。巧于转读。梵声清婉。
特拔终古。与彭城王义康。范晔王昙首游。初居祗洹
寺。后徙乌衣寺。终始一节。不为世俗变也。范晔既被
诛。合门十二。丧莫敢举。迁货衣钵。营葬焉。孝武闻而
持志科¶ 第 232c 页 X77-0232.png
义之。谓徐爰曰。卿著宋书。慎勿遗此士也。建元四年
卒。寿九十九。
**** 齐法慧
生夏侯氏。不知何许人。持律甚严。隐禹穴天
柱峰。诵法华经。足不履人间者三十年。为汝南周颙
所师礼。王公贵人。得一识面。为一时美谈。终于所居
云。
**** 梁僧乔
生吴兴之华氏。少隶龙光寺出家。尝闻前脩
立义同异于僧旻。且慕其论议英敏。抚掌屡叹。愿师
事之。隆昌间。拉同寺僧整。宝渊。慧济。慧绍。请旻移住。
以遂研究。疏衣粝食。贫寒不小变。阅三四年。优习经
论。于是旻还庄严。时沙门慧生。问旻曰。诸子优劣。可
得闻乎。旻曰。乔之儒雅清虚。履今用古。固遗法之所
寄也。整之精勤博综。情怀可重。亦同业之所推也。渊
之心性偏激。济之尪羸。绍之资费萧条。虽不免于累。
而皆有所成。则其志之同如此。天监初卒。年三十六。
**** 梁慧韶
生丹阳之田里。其先颖川陈氏也。幼养于兄。
以友悌称。年十二。出家禀戒。游京扬。听庄严旻公释
成论。仅再讲。即尽记忆通畅。因谓同学慧峰曰。吾如
是。将非其所开之义浅欤。抑其善教然欤。遂更依藏
法师于开善。钻仰日至。后依龙光绰法师。贫无以得
论本。众共斥不许住。时方严寒。独一帔。因鬻之以资
写论。久之武陵王填巴蜀。邀与俱。训徒龙渊寺。尝讲
罢。坐房中。见神人青袷服。致敬曰。法师幸常此弘道。
当相拥卫也。先苦气疾。每思虑辄发。至是顿愈。法席
卒。寿九十九。
**** 齐法慧
生夏侯氏。不知何许人。持律甚严。隐禹穴天
柱峰。诵法华经。足不履人间者三十年。为汝南周颙
所师礼。王公贵人。得一识面。为一时美谈。终于所居
云。
**** 梁僧乔
生吴兴之华氏。少隶龙光寺出家。尝闻前脩
立义同异于僧旻。且慕其论议英敏。抚掌屡叹。愿师
事之。隆昌间。拉同寺僧整。宝渊。慧济。慧绍。请旻移住。
以遂研究。疏衣粝食。贫寒不小变。阅三四年。优习经
论。于是旻还庄严。时沙门慧生。问旻曰。诸子优劣。可
得闻乎。旻曰。乔之儒雅清虚。履今用古。固遗法之所
寄也。整之精勤博综。情怀可重。亦同业之所推也。渊
之心性偏激。济之尪羸。绍之资费萧条。虽不免于累。
而皆有所成。则其志之同如此。天监初卒。年三十六。
**** 梁慧韶
生丹阳之田里。其先颖川陈氏也。幼养于兄。
以友悌称。年十二。出家禀戒。游京扬。听庄严旻公释
成论。仅再讲。即尽记忆通畅。因谓同学慧峰曰。吾如
是。将非其所开之义浅欤。抑其善教然欤。遂更依藏
法师于开善。钻仰日至。后依龙光绰法师。贫无以得
论本。众共斥不许住。时方严寒。独一帔。因鬻之以资
写论。久之武陵王填巴蜀。邀与俱。训徒龙渊寺。尝讲
罢。坐房中。见神人青袷服。致敬曰。法师幸常此弘道。
当相拥卫也。先苦气疾。每思虑辄发。至是顿愈。法席
持志科¶ 第 233a 页 X77-0233.png
推为成都盛。凡学者有失。皆自罚。性不骑乘。间赴贵
家请。值雨潦泥淖。必策杖戴笠往。天监七年。忽染微
恙。医者以猪脂药进。拒不服。而礼佛诵经。颜色怡悦
如常时。候问者以为喜。乃告曰。吾兹无处不痛。政若
败车行路。常患摧折。但自强耳。顷之卒于寺之摩诃
堂。是年七月三日也。春秋五十四。既卒。民有应始丰
者。梦被摄。至阎王所。闻趣迎韶法师。及至。王降阶。合
掌顶礼。还坐殿上。画文书。作大政字。俄法师飞腾去。
安浦寺尼梦。送法师等五百僧。登七宝梯。到天宫殿。
**** 梁慧皎
未详姓氏。会稽上虞人。住嘉祥寺。好学。春夏
讲演。秋冬著述。撰涅槃义疏十卷。及梵网经疏。行于
世。又尝以唱公所撰名僧传。黜隐遁。而取荣显。诚非
吾释割亲逃禄。薙染本指。于是作高僧传十四卷。且
曰。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
名而不高。本非所纪。高而不名。则备今录。后不知所
终。
**** 梁昙准
弘姓。魏郡汤阴人。出家从智诞法师受业。善
涅槃法华。住昌乐王寺。既承齐之竟陵王讲说。遂南
渡。止湘宫寺。随席谈论。不惮涂沮。次公叹曰。此北道
人。非徒其容止言笑可观。至于烈亮恢廓。扬搉理妙。
殊有标致。临川王映。长沙王晃。尤加钦礼。庐江何默。
彭城刘绘。造房接足。请诰戒。北面而成业者。二百馀
人。天监十四年终。寿七十七 寺复有智深比丘。亦
魏人也。博综经论。天子王侯。莫不宾礼。性好直言。无
家请。值雨潦泥淖。必策杖戴笠往。天监七年。忽染微
恙。医者以猪脂药进。拒不服。而礼佛诵经。颜色怡悦
如常时。候问者以为喜。乃告曰。吾兹无处不痛。政若
败车行路。常患摧折。但自强耳。顷之卒于寺之摩诃
堂。是年七月三日也。春秋五十四。既卒。民有应始丰
者。梦被摄。至阎王所。闻趣迎韶法师。及至。王降阶。合
掌顶礼。还坐殿上。画文书。作大政字。俄法师飞腾去。
安浦寺尼梦。送法师等五百僧。登七宝梯。到天宫殿。
**** 梁慧皎
未详姓氏。会稽上虞人。住嘉祥寺。好学。春夏
讲演。秋冬著述。撰涅槃义疏十卷。及梵网经疏。行于
世。又尝以唱公所撰名僧传。黜隐遁。而取荣显。诚非
吾释割亲逃禄。薙染本指。于是作高僧传十四卷。且
曰。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
名而不高。本非所纪。高而不名。则备今录。后不知所
终。
**** 梁昙准
弘姓。魏郡汤阴人。出家从智诞法师受业。善
涅槃法华。住昌乐王寺。既承齐之竟陵王讲说。遂南
渡。止湘宫寺。随席谈论。不惮涂沮。次公叹曰。此北道
人。非徒其容止言笑可观。至于烈亮恢廓。扬搉理妙。
殊有标致。临川王映。长沙王晃。尤加钦礼。庐江何默。
彭城刘绘。造房接足。请诰戒。北面而成业者。二百馀
人。天监十四年终。寿七十七 寺复有智深比丘。亦
魏人也。博综经论。天子王侯。莫不宾礼。性好直言。无
持志科¶ 第 233b 页 X77-0233.png
所推屑。每语及北方僭叛事。辄愠见于色。由是自致
废弃。不甚显。
**** 梁道宗
荆州江陵人。氏族则未闻也。蚤岁薙染。居瓦
棺寺。性脩洁。动静有常度。力学甘贫苦。齐末大饥。分
卫不给。南游岭表。其道大行。且誓以死化诱。巳而卒。
寿五十馀。
法敝居延贤寺。其进业固穷。视宗殊未让。
天监初。西游陆海。东归全楚。弘宣有功焉。
**** 梁慧简
有道业戒行。素以胆勇。为建武王公门。师及
王公出填。荆州。邀与之偕。州治之东偏。有别斋三间。
尤便近。然空无人居久矣。盖以数见怪异。而易致凶
恶也。至是而简得之中一间。以奉佛像。旁二间以安
经书。以接宾客。简当卧未起。俄见一黑衣无目人。从
壁间出。倚门立。简时心目了了。即欲语不可得。然意
念观世音。不小辍。其人曰。知君精进。故尔相试。今能
操守不乱如此。吾又安敢逼哉。忽入壁间。不复出。简
徐起澡盥。礼诵讫。以倦复就寝。梦向所见人曰。仆自
汉末居此数百年。为性刚直。多不能容。君既净行自
脩。故以相让。毋恐也。自此绝无他。虽历积载如一日。
去后终无有继简者。
**** 魏道登
生东莞芮氏。聪警有信力。闻徐州僧药明经
论。挟策从之。悉究涅槃法华胜鬘。后从僧渊究成论。
誉动魏都。屡见徵聘。同学法度曰。盍行乎随方适化。
为物津梁。彼慧远拂衣庐阜。昙谛灭迹昆山。亦秪一
时耳。岂可以今日比哉。及到洛阳。宠逮族属。以其本
废弃。不甚显。
**** 梁道宗
荆州江陵人。氏族则未闻也。蚤岁薙染。居瓦
棺寺。性脩洁。动静有常度。力学甘贫苦。齐末大饥。分
卫不给。南游岭表。其道大行。且誓以死化诱。巳而卒。
寿五十馀。
法敝居延贤寺。其进业固穷。视宗殊未让。
天监初。西游陆海。东归全楚。弘宣有功焉。
**** 梁慧简
有道业戒行。素以胆勇。为建武王公门。师及
王公出填。荆州。邀与之偕。州治之东偏。有别斋三间。
尤便近。然空无人居久矣。盖以数见怪异。而易致凶
恶也。至是而简得之中一间。以奉佛像。旁二间以安
经书。以接宾客。简当卧未起。俄见一黑衣无目人。从
壁间出。倚门立。简时心目了了。即欲语不可得。然意
念观世音。不小辍。其人曰。知君精进。故尔相试。今能
操守不乱如此。吾又安敢逼哉。忽入壁间。不复出。简
徐起澡盥。礼诵讫。以倦复就寝。梦向所见人曰。仆自
汉末居此数百年。为性刚直。多不能容。君既净行自
脩。故以相让。毋恐也。自此绝无他。虽历积载如一日。
去后终无有继简者。
**** 魏道登
生东莞芮氏。聪警有信力。闻徐州僧药明经
论。挟策从之。悉究涅槃法华胜鬘。后从僧渊究成论。
誉动魏都。屡见徵聘。同学法度曰。盍行乎随方适化。
为物津梁。彼慧远拂衣庐阜。昙谛灭迹昆山。亦秪一
时耳。岂可以今日比哉。及到洛阳。宠逮族属。以其本
持志科¶ 第 233c 页 X77-0233.png
姓不华。诏易耐氏。玄侣追随。讲说斯盛。晚年居恒岳。
遂终于报德寺。寿八十五。时景明间也。
**** 魏法贞
未详氏族。渤海东莞人。九岁出家。居洛下广
德寺。年十一。师事道记。诵法华经。意所不解。随以造
问。遂通晓其义。记尤加奖。稍长善成实论。与僧建齐
名。时人以建文句无双。以贞为入微独步。且相友爱。
每讲。听者千数。得衬施。造像供养。清河王怿。汝南王
悦。并顶礼奉训戒。会魏德衰陵。以图南迈。以梁普通
二年。贞为进骑所及而死。春秋六十一矣 建清河
人。又有慧聪道寂。皆记公弟子。学亦可尚。建南达江
阴。止何园寺。武帝诏集僧于乐受殿立义。而建之业
顿进。聪寂不知所终。
**** 魏僧意者
每聚徒于太山之谷山寺。寺有高丽像。相
国像。女国像。吴国像。昆冈像。岱京像。凡七像。皆金铜
范模。相好姝丽。列之殿堂。不置关钥。以纵瞻仰。而鸟
兽无敢入者。故灵裕赞云。应感而来。诚无指属。谓其
神通冥著。不知何所从来也。意束躬供养。迄于暮齿。
将终之前一夕。见巳亡沙弥。礼拜云。违奉巳来。常为
天帝驱役。废脩道业。窃闻天帝。不久请师讲经。愿因
一言。获免形苦。意即澡浴更衣。焚香端坐以俟。未几。
果有冠服羽仪。如世之贵显者。入寺。而意竟逝。且其
都讲维那职事之人。各在异邑。验其逝去。皆同日也。
**** 齐昙遵
河北程氏子。少厌欲尘。而容色美盛。尝投法
光出家。光公恐其或染或净。遣令返俗。资学既明。允
遂终于报德寺。寿八十五。时景明间也。
**** 魏法贞
未详氏族。渤海东莞人。九岁出家。居洛下广
德寺。年十一。师事道记。诵法华经。意所不解。随以造
问。遂通晓其义。记尤加奖。稍长善成实论。与僧建齐
名。时人以建文句无双。以贞为入微独步。且相友爱。
每讲。听者千数。得衬施。造像供养。清河王怿。汝南王
悦。并顶礼奉训戒。会魏德衰陵。以图南迈。以梁普通
二年。贞为进骑所及而死。春秋六十一矣 建清河
人。又有慧聪道寂。皆记公弟子。学亦可尚。建南达江
阴。止何园寺。武帝诏集僧于乐受殿立义。而建之业
顿进。聪寂不知所终。
**** 魏僧意者
每聚徒于太山之谷山寺。寺有高丽像。相
国像。女国像。吴国像。昆冈像。岱京像。凡七像。皆金铜
范模。相好姝丽。列之殿堂。不置关钥。以纵瞻仰。而鸟
兽无敢入者。故灵裕赞云。应感而来。诚无指属。谓其
神通冥著。不知何所从来也。意束躬供养。迄于暮齿。
将终之前一夕。见巳亡沙弥。礼拜云。违奉巳来。常为
天帝驱役。废脩道业。窃闻天帝。不久请师讲经。愿因
一言。获免形苦。意即澡浴更衣。焚香端坐以俟。未几。
果有冠服羽仪。如世之贵显者。入寺。而意竟逝。且其
都讲维那职事之人。各在异邑。验其逝去。皆同日也。
**** 齐昙遵
河北程氏子。少厌欲尘。而容色美盛。尝投法
光出家。光公恐其或染或净。遣令返俗。资学既明。允
持志科¶ 第 234a 页 X77-0234.png
当时寄。有魏擢为员外郎。非其志也。复请光公。而光
公犹以前患不许。遵跪启曰。今毕命归依。永崇至道。
如不允副。必从邪见。坏及三宝。光审其识至。即为授
具。而就勖督之学。功踰一纪。一乘顿义。法界心源。并
披析义理。挺超时匠。初化行洛下。流衍齐楚晋魏。乃
至燕赵。通以言教。摄治相袭。而无著述。丞相淮阴王
肱深器礼之。年踰七十。举为国都。寻升统。俄而小疾。
坐诵维摩胜鬘。终卷而逝。年八十有五。遵赋性清高。
举止有法。开户褰帷。形无妄涉。口靡俗谈。目罔邪睹。
然而敬爱前脩。抚循后进。世罕其比。光公终日。遵方
居齐州。闻讣号恸。闷绝从床坠地。热血涌口。其孝如
此。
**** 齐昙衍
南兖州夏侯氏也。生而齿牙具。人以为异。七
岁入乡塾。十五本州推择充都。公事暇则听讲僧寺
中。十八举秀才。至邺都。过光公法席。即禀归戒。究心
佛乘。年二十三。遂依光祝发受具。愈益进学。至忘食
息。或有所疑。咨之硕宿。皆辞让不能对。尝顾谓其徒
曰。吾从师以来。心有未悟。每思之而得。譬犹低目面
墙。冥无所睹。稍延颈出户。则近远斯见。由是玄化所
被。自齐郑燕赵。靡弗辐辏。虽遭缘沮。安苦莫变。故赵
郡王睿上洛王元海胶州剌史杜弼。懿戚重臣。深加
敬奉。仆射祖孝徵奏为国都。隋开皇元年三月十八
日。合掌称弥勒尊号。颜色怡悦。日正中。乃逝于洺州。
卢氏。先是有梦。衍服朱衣。髻垂肩上。二童侍后。于空
公犹以前患不许。遵跪启曰。今毕命归依。永崇至道。
如不允副。必从邪见。坏及三宝。光审其识至。即为授
具。而就勖督之学。功踰一纪。一乘顿义。法界心源。并
披析义理。挺超时匠。初化行洛下。流衍齐楚晋魏。乃
至燕赵。通以言教。摄治相袭。而无著述。丞相淮阴王
肱深器礼之。年踰七十。举为国都。寻升统。俄而小疾。
坐诵维摩胜鬘。终卷而逝。年八十有五。遵赋性清高。
举止有法。开户褰帷。形无妄涉。口靡俗谈。目罔邪睹。
然而敬爱前脩。抚循后进。世罕其比。光公终日。遵方
居齐州。闻讣号恸。闷绝从床坠地。热血涌口。其孝如
此。
**** 齐昙衍
南兖州夏侯氏也。生而齿牙具。人以为异。七
岁入乡塾。十五本州推择充都。公事暇则听讲僧寺
中。十八举秀才。至邺都。过光公法席。即禀归戒。究心
佛乘。年二十三。遂依光祝发受具。愈益进学。至忘食
息。或有所疑。咨之硕宿。皆辞让不能对。尝顾谓其徒
曰。吾从师以来。心有未悟。每思之而得。譬犹低目面
墙。冥无所睹。稍延颈出户。则近远斯见。由是玄化所
被。自齐郑燕赵。靡弗辐辏。虽遭缘沮。安苦莫变。故赵
郡王睿上洛王元海胶州剌史杜弼。懿戚重臣。深加
敬奉。仆射祖孝徵奏为国都。隋开皇元年三月十八
日。合掌称弥勒尊号。颜色怡悦。日正中。乃逝于洺州。
卢氏。先是有梦。衍服朱衣。髻垂肩上。二童侍后。于空
持志科¶ 第 234b 页 X77-0234.png
中向西北行者。世以为生天云。
**** 齐僧远
性疏诞流宕。不脩细行。住梁州薛寺。武平三
年梦。一大人切齿责之曰。汝是出家人。面目如此。犹
自纵造恶。何不取镜照之。觉而惊悸流汗。日映盆水
见。目旁色黯然。初以为垢腻也。遽扪涤之。忽眉毛随
手堕尽。大创艾。每事必循律法。罔敢戾。月馀复梦。前
人喜曰。知过而改。是之谓智。勉之。毋蹈往辙也。明日
面目津润。眉毛稍出。由是脩练。为乡里所归。
**** 齐昙隐
河内史氏子。少厌尘俗。尤遵戒检。诵经凡三
十万言。日夜忆持。以为常。年满。从道覆律师受具。又
依之听禀。精励匪流辈比。后赖光公陶染。而变通之。
遂卒宗于光公云。定州剌史侯景钦慕。延奉供给。仆
射高隆之。亦加礼荣异。于是漳滨被其玄化。及景为
行台。邺东造大衍寺。隐弘播轨范。五众师仰。随问决
判。文义雅正。时有沙门道乐。行解相兼。物望同美。故
邺中谚曰。律宗明略。惟有隐乐。其名之重如此。然隐
性不畜弟子。祖臂独游。衣钵常随。如鸟之翼。印土以
东。善于持律者。其惟隐而巳。年六十有三。终于邺之
大觉寺。著钞四卷。行于世。弟子十馀人。皆成器。可嘉
尚。有洪理者。著钞两卷。后为智首。开散辞义。更张纲
目。釐成四卷。所在咸诵云。
**** 齐法上
姓刘氏。朝歌入也。五岁入乡塾。通所习诵。六
岁。尝随其季父入佛寺。辄礼拜赞叹。九岁。偶阅涅槃。
即厌世求出家。年十二。投道药禅师薙落。往来相土。
**** 齐僧远
性疏诞流宕。不脩细行。住梁州薛寺。武平三
年梦。一大人切齿责之曰。汝是出家人。面目如此。犹
自纵造恶。何不取镜照之。觉而惊悸流汗。日映盆水
见。目旁色黯然。初以为垢腻也。遽扪涤之。忽眉毛随
手堕尽。大创艾。每事必循律法。罔敢戾。月馀复梦。前
人喜曰。知过而改。是之谓智。勉之。毋蹈往辙也。明日
面目津润。眉毛稍出。由是脩练。为乡里所归。
**** 齐昙隐
河内史氏子。少厌尘俗。尤遵戒检。诵经凡三
十万言。日夜忆持。以为常。年满。从道覆律师受具。又
依之听禀。精励匪流辈比。后赖光公陶染。而变通之。
遂卒宗于光公云。定州剌史侯景钦慕。延奉供给。仆
射高隆之。亦加礼荣异。于是漳滨被其玄化。及景为
行台。邺东造大衍寺。隐弘播轨范。五众师仰。随问决
判。文义雅正。时有沙门道乐。行解相兼。物望同美。故
邺中谚曰。律宗明略。惟有隐乐。其名之重如此。然隐
性不畜弟子。祖臂独游。衣钵常随。如鸟之翼。印土以
东。善于持律者。其惟隐而巳。年六十有三。终于邺之
大觉寺。著钞四卷。行于世。弟子十馀人。皆成器。可嘉
尚。有洪理者。著钞两卷。后为智首。开散辞义。更张纲
目。釐成四卷。所在咸诵云。
**** 齐法上
姓刘氏。朝歌入也。五岁入乡塾。通所习诵。六
岁。尝随其季父入佛寺。辄礼拜赞叹。九岁。偶阅涅槃。
即厌世求出家。年十二。投道药禅师薙落。往来相土。
持志科¶ 第 234c 页 X77-0234.png
东都识者。谓之圣沙弥。后潜林虑山。诵法华维摩经。
甫浃旬。二部俱习。兼通其义。俄又入洛。名声藉甚。年
十五。讲法华。酬抗疑难。莫不叹伏。善诘问。好徵覈。而
容貌黎瘠。故时人为之语曰。黑沙弥若来。高座逢灾。
会岁歉。茹蔬纫草。以免饥冻。而专意涅槃。精神日进。
遂从光公。禀具戒。寻候父疾。至则殂矣。因手度母氏
女兄。携入邺都。夏于少林。秋还省觐。荐荒之际。未谐
宁谧。众请弘演。于是以十地地持楞伽涅槃等部。轮
贯不巳。并著文疏。且机算无挠。纪纲有截。故时人复
为之语曰。京师极望道场法上。年垂四十。游化怀卫。
顷之大将军高澄。奏为昭玄统掌录僧事。及齐革命。
职仍旧。文宣御宇。诏授菩萨戒。帝躬布发于地。使上
践焉。天保二年。诏废鹰师曹地。为报德寺。且树宝塔。
为太皇太后。祈冥福。未几。升大统。初朝廷议置十统。
而病其称号不异。以奏。帝手注其状曰。上法师可为
大统。馀为上统。
高句丽国丞相王高德。致书问教门
端绪。具书答之。不录。诏住相州定国寺。又以施利。营
脩定寺于邺之西山。山本名合水。于山之巅。造弥勒
堂。供百五十僧。
齐亡。周氏废教。上自尔俗服隐居。祈
生弥勒内院。不复至脩定寺矣。大象初。隋文相周。渐
隆大法。上闻之。喜形于色。体虽羸弱。遽以袈裟覆顶。
使弟子舁之。至脩定寺。合掌三礼。右绕而出。即合水
山舍。诵维摩胜鬘经等而卒。二年七月十八日也。寿
八十六。撰增一数法四十卷。佛性论二卷。大乘义章
甫浃旬。二部俱习。兼通其义。俄又入洛。名声藉甚。年
十五。讲法华。酬抗疑难。莫不叹伏。善诘问。好徵覈。而
容貌黎瘠。故时人为之语曰。黑沙弥若来。高座逢灾。
会岁歉。茹蔬纫草。以免饥冻。而专意涅槃。精神日进。
遂从光公。禀具戒。寻候父疾。至则殂矣。因手度母氏
女兄。携入邺都。夏于少林。秋还省觐。荐荒之际。未谐
宁谧。众请弘演。于是以十地地持楞伽涅槃等部。轮
贯不巳。并著文疏。且机算无挠。纪纲有截。故时人复
为之语曰。京师极望道场法上。年垂四十。游化怀卫。
顷之大将军高澄。奏为昭玄统掌录僧事。及齐革命。
职仍旧。文宣御宇。诏授菩萨戒。帝躬布发于地。使上
践焉。天保二年。诏废鹰师曹地。为报德寺。且树宝塔。
为太皇太后。祈冥福。未几。升大统。初朝廷议置十统。
而病其称号不异。以奏。帝手注其状曰。上法师可为
大统。馀为上统。
高句丽国丞相王高德。致书问教门
端绪。具书答之。不录。诏住相州定国寺。又以施利。营
脩定寺于邺之西山。山本名合水。于山之巅。造弥勒
堂。供百五十僧。
齐亡。周氏废教。上自尔俗服隐居。祈
生弥勒内院。不复至脩定寺矣。大象初。隋文相周。渐
隆大法。上闻之。喜形于色。体虽羸弱。遽以袈裟覆顶。
使弟子舁之。至脩定寺。合掌三礼。右绕而出。即合水
山舍。诵维摩胜鬘经等而卒。二年七月十八日也。寿
八十六。撰增一数法四十卷。佛性论二卷。大乘义章
持志科¶ 第 235a 页 X77-0235.png
六卷。众经录一卷。行世。弟子灵裕有传。
**** 陈洪偃
生会稽山阴谢氏。祖茂恭。隐居弗仕。父藏。梁
衡阳王僚友。偃弱龄出家。风神颖秀。习内外典籍。有
誉州里。及长。游京邑。遍听数论。卒受业于龙光寺绰
法师。阅三四载。能尽造其幽奥。众归之。盛弘成实。爰
及诸部。披解无前。时宿齿方底滞。旧章莫之疏发。偃
独剔清激浊。靡所挹让。由是来学以其矫讦而疏焉。
遂养志閒房。高尚其事。
梁太宗之在东朝。爱其俊秀。
欲致其还俗。为学士。偃固恬退自守。会武帝悉徵大
德于重云殿讲演。偃年腊最少。坐席尤远。然抗论入
神。帝加赏识。俄以戎羯之难。饥馑相仍。因徙缙云。乐
其泉石。未几。逃避山寇。罔或安堵。梁长沙王韶填。郢。
邀之渚宫施。而渚宫倾覆。上流阻乱。便尔东归。若耶
云门乃遍游历。尝登吴升平亭。赋诗以纪其兴。语见
别集。陈天嘉初。聚徒设筵于武宣寺。每讲隙。必游钟
山之开善定林。以息心宴坐。所赋诗不录。诏馆伴北
齐聘使崔子武。称指。凡赐赉皆固辞。五年九月二十
一日。以疾终于宣武寺。寿六十有一。以其月二十九
日。奉全身。尸陀于开善之东冈。从治命也。文集二十
卷。行世。
**** 陈慧明
不知何许人。以其状貌类胡。世以胡明目之。
汎釆经论。博览书史。然其奇辨宏论。捷出曲引。侪辈
莫之抗。天嘉中。朝廷每营斋福。民俗风靡。明独骋其
利口。多致迎聘。众亦推让。弗与较。于是明牵引古今。
**** 陈洪偃
生会稽山阴谢氏。祖茂恭。隐居弗仕。父藏。梁
衡阳王僚友。偃弱龄出家。风神颖秀。习内外典籍。有
誉州里。及长。游京邑。遍听数论。卒受业于龙光寺绰
法师。阅三四载。能尽造其幽奥。众归之。盛弘成实。爰
及诸部。披解无前。时宿齿方底滞。旧章莫之疏发。偃
独剔清激浊。靡所挹让。由是来学以其矫讦而疏焉。
遂养志閒房。高尚其事。
梁太宗之在东朝。爱其俊秀。
欲致其还俗。为学士。偃固恬退自守。会武帝悉徵大
德于重云殿讲演。偃年腊最少。坐席尤远。然抗论入
神。帝加赏识。俄以戎羯之难。饥馑相仍。因徙缙云。乐
其泉石。未几。逃避山寇。罔或安堵。梁长沙王韶填。郢。
邀之渚宫施。而渚宫倾覆。上流阻乱。便尔东归。若耶
云门乃遍游历。尝登吴升平亭。赋诗以纪其兴。语见
别集。陈天嘉初。聚徒设筵于武宣寺。每讲隙。必游钟
山之开善定林。以息心宴坐。所赋诗不录。诏馆伴北
齐聘使崔子武。称指。凡赐赉皆固辞。五年九月二十
一日。以疾终于宣武寺。寿六十有一。以其月二十九
日。奉全身。尸陀于开善之东冈。从治命也。文集二十
卷。行世。
**** 陈慧明
不知何许人。以其状貌类胡。世以胡明目之。
汎釆经论。博览书史。然其奇辨宏论。捷出曲引。侪辈
莫之抗。天嘉中。朝廷每营斋福。民俗风靡。明独骋其
利口。多致迎聘。众亦推让。弗与较。于是明牵引古今。
持志科¶ 第 235b 页 X77-0235.png
包括孔老。务使听者忻惬而巳。大建五年。将事北伐。
遣大都督程文季等。领兵淮浦。气加齐垒。而胜负未
分。上甚忧之。乃于大极殿。命龟以卜。忽腹纹长裂。君
臣相顾。有惧色。率以为不祥之兆也。即斋百僧。既行
香讫。始陈斋意。明遽应声敷叙。又述其缘起曰。卜征
龟破。可谓千里路通。盖龟腹之纹。俗所谓千里也。当
时以为一期浮饰尔。及军次大小岘。所战辄克。取秦
泾和合四州以归。下诏奖谕。故明承此为业益隆。其
于宗猷。尤号达悟。后莫知其终。
**** 陈法朗
姓周氏。徐州沛郡沛人。祖奉叔。齐给事黄门
侍郎青州剌史。父神归染。员外散骑常侍沛郡太守。
母刘氏梦。神人乘宫殿入怀。而身等虚空。觉则四体
轻安。因以有娠。五辛杂味。斥远不御。及朗生。孝敬纯
备。有志操。稍长。诏隶假节宁违将军徐子彦北伐。独
念以为。兵凶器也。身苦因也。杀人以贵巳。虽战胜而
获封侯之赏。然且不为。而况于未可知者。
梁大通二
年二月二日。遂薙落于青州。游学扬都。从大明寺宝
志禅师。受禅法。听彖律师讲律。究成实于南涧仙师。
研毗昙于竹涧靖师。誉动京邑。伹以鹫山绝唱。龙树
遗风。嗣续犹存。固当探讨。于是摄山止观寺僧诠法
师。方以先德朗公之道。行于世。乃复餐禀智度中百
十二门论。华严大品等经。永定二年十一月。诏住兴
皇寺。学徒云会。挥污屈膝。阐经论各二十馀遍。大建
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迁神寺房。寿七十五。即以其
遣大都督程文季等。领兵淮浦。气加齐垒。而胜负未
分。上甚忧之。乃于大极殿。命龟以卜。忽腹纹长裂。君
臣相顾。有惧色。率以为不祥之兆也。即斋百僧。既行
香讫。始陈斋意。明遽应声敷叙。又述其缘起曰。卜征
龟破。可谓千里路通。盖龟腹之纹。俗所谓千里也。当
时以为一期浮饰尔。及军次大小岘。所战辄克。取秦
泾和合四州以归。下诏奖谕。故明承此为业益隆。其
于宗猷。尤号达悟。后莫知其终。
**** 陈法朗
姓周氏。徐州沛郡沛人。祖奉叔。齐给事黄门
侍郎青州剌史。父神归染。员外散骑常侍沛郡太守。
母刘氏梦。神人乘宫殿入怀。而身等虚空。觉则四体
轻安。因以有娠。五辛杂味。斥远不御。及朗生。孝敬纯
备。有志操。稍长。诏隶假节宁违将军徐子彦北伐。独
念以为。兵凶器也。身苦因也。杀人以贵巳。虽战胜而
获封侯之赏。然且不为。而况于未可知者。
梁大通二
年二月二日。遂薙落于青州。游学扬都。从大明寺宝
志禅师。受禅法。听彖律师讲律。究成实于南涧仙师。
研毗昙于竹涧靖师。誉动京邑。伹以鹫山绝唱。龙树
遗风。嗣续犹存。固当探讨。于是摄山止观寺僧诠法
师。方以先德朗公之道。行于世。乃复餐禀智度中百
十二门论。华严大品等经。永定二年十一月。诏住兴
皇寺。学徒云会。挥污屈膝。阐经论各二十馀遍。大建
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迁神寺房。寿七十五。即以其
持志科¶ 第 235c 页 X77-0235.png
月之二十八日。窆于江嵊县罗落里摄山之西岭。
初
朗公。既以中观玄旨。默授僧诠。而诠以授朗及辨布
勇等。且谓此法精妙。识者能行。故经云计我见者莫
说此经。深乐法者不为多说。良由药病有以也。于后
展化。皆莫高于朗焉。
昔神僧宝志尝记。寺有青衣开
士。广弘大乘。又南陌居士杜法粲。年踰八十。毕命归
心。尝梦。寺内幡华伎乐。畐塞堂殿。缁素充牣筵席。至
是尤验。
净人解斋击钟失候。朗侵晓叩户催之。而䲔
虡自响。斯亦感应之道欤。
东宫叔宝义集春殿。躬述
朗所竖假名义。卒复著铭。以见志。
太子詹事济阳江
总志墓。
**** 隋法愿
生河西之任氏。性警达。颇高尚。不偶侪侣。夙
以白衣。东游邺都。齐昭玄大统法上。与语奇之。因摄
受而薙落焉。于是周行讲席。求法无怠。而仰踪波离。
专工律部。凡东夏所传。皆制义疏。妙会异同。立破诸
家百有馀计。时号之为律虎焉。至于断处事途。多从
文相。商度结正。佥议攸归。诏充大庄严石窟二寺上
座。及隋受禅。又诏主并州大兴国寺。频登纲管。御众
有方。论者美之。开皇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唱灭于所
居寺。寿六十有四。建塔葬于城之隅。所著唯四分是
非钞。仅存两卷。馀并散失。弟子道行龛等。足以承统
亢宗。名重当世。
**** 隋法安
生枝江田氏。幼出家。年十八。游金陵。初听成
实。后依兴皇朗公。究中论。于学侣中。标名三绝。盖谓
初
朗公。既以中观玄旨。默授僧诠。而诠以授朗及辨布
勇等。且谓此法精妙。识者能行。故经云计我见者莫
说此经。深乐法者不为多说。良由药病有以也。于后
展化。皆莫高于朗焉。
昔神僧宝志尝记。寺有青衣开
士。广弘大乘。又南陌居士杜法粲。年踰八十。毕命归
心。尝梦。寺内幡华伎乐。畐塞堂殿。缁素充牣筵席。至
是尤验。
净人解斋击钟失候。朗侵晓叩户催之。而䲔
虡自响。斯亦感应之道欤。
东宫叔宝义集春殿。躬述
朗所竖假名义。卒复著铭。以见志。
太子詹事济阳江
总志墓。
**** 隋法愿
生河西之任氏。性警达。颇高尚。不偶侪侣。夙
以白衣。东游邺都。齐昭玄大统法上。与语奇之。因摄
受而薙落焉。于是周行讲席。求法无怠。而仰踪波离。
专工律部。凡东夏所传。皆制义疏。妙会异同。立破诸
家百有馀计。时号之为律虎焉。至于断处事途。多从
文相。商度结正。佥议攸归。诏充大庄严石窟二寺上
座。及隋受禅。又诏主并州大兴国寺。频登纲管。御众
有方。论者美之。开皇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唱灭于所
居寺。寿六十有四。建塔葬于城之隅。所著唯四分是
非钞。仅存两卷。馀并散失。弟子道行龛等。足以承统
亢宗。名重当世。
**** 隋法安
生枝江田氏。幼出家。年十八。游金陵。初听成
实。后依兴皇朗公。究中论。于学侣中。标名三绝。盖谓
持志科¶ 第 236a 页 X77-0236.png
其风仪颀秀。义解优深。精进洁巳也。每以涅槃异指。
令众攻击。虽雄辨莫之屈。其于朗公问领如响。既而
朗曰义穷乎。对曰。义若恒沙。何可穷也。时学者多以
安自名。于是独以沙安别异焉。三论四经。皆唱演不
替。且制广初鹿角等章。流播江汉。俄而从成禅师习
定。不啖僧食。不饮浊浆。琢磨心性。有如此者。春秋六
十七。终于等界寺。寺西望沙州。即处士刘虬注法华
经之地。今经台馀址尚存。
**** 隋僧渊
李氏。蜀之广汉郪人也。家饶财。及渊之生。天
雨钱而禀涌粟。盖其福报然欤。年十八。投乡之康兴
寺薙落。俄入京。依陟岵寺沙门僧宝习定。少与同寺
毅法师善。至是复同游学。毅尤通外典。工草隶。及周
氏废教。即还毁所居故寺。隋兴更新缔构。领匠伐木。
偶久雨。祷之辄霁。造塔相轮。必欲以金为之。复掘地
获金。以充其用。后架桥锦江上。或传。诸葛武侯尝沈
铁錞水中。长八九尺。径三尺计。世亦未之见也。桥成。
錞自浮至。既又失所在。人以为神。毅以仁寿二年。十
二月十二日终。春秋六十九。渊曰。我顾可以独留哉。
再阅日乃终。春秋八十四。遗言同葬。故弟子不敢违。
**** 隋僧世
青州人也。负帙问道。迹遍齐鲁。气雄而志壮。
谈论之际。人莫能当其锋。开皇入京。住兴善寺。仁寿
初。奉诏。送舍利于莱州弘藏寺。四年又送于密州茂
胜寺。皆置塔。
**** 隋富上
莫知其何人。每见之于益州。夜宿净德寺。昼
令众攻击。虽雄辨莫之屈。其于朗公问领如响。既而
朗曰义穷乎。对曰。义若恒沙。何可穷也。时学者多以
安自名。于是独以沙安别异焉。三论四经。皆唱演不
替。且制广初鹿角等章。流播江汉。俄而从成禅师习
定。不啖僧食。不饮浊浆。琢磨心性。有如此者。春秋六
十七。终于等界寺。寺西望沙州。即处士刘虬注法华
经之地。今经台馀址尚存。
**** 隋僧渊
李氏。蜀之广汉郪人也。家饶财。及渊之生。天
雨钱而禀涌粟。盖其福报然欤。年十八。投乡之康兴
寺薙落。俄入京。依陟岵寺沙门僧宝习定。少与同寺
毅法师善。至是复同游学。毅尤通外典。工草隶。及周
氏废教。即还毁所居故寺。隋兴更新缔构。领匠伐木。
偶久雨。祷之辄霁。造塔相轮。必欲以金为之。复掘地
获金。以充其用。后架桥锦江上。或传。诸葛武侯尝沈
铁錞水中。长八九尺。径三尺计。世亦未之见也。桥成。
錞自浮至。既又失所在。人以为神。毅以仁寿二年。十
二月十二日终。春秋六十九。渊曰。我顾可以独留哉。
再阅日乃终。春秋八十四。遗言同葬。故弟子不敢违。
**** 隋僧世
青州人也。负帙问道。迹遍齐鲁。气雄而志壮。
谈论之际。人莫能当其锋。开皇入京。住兴善寺。仁寿
初。奉诏。送舍利于莱州弘藏寺。四年又送于密州茂
胜寺。皆置塔。
**** 隋富上
莫知其何人。每见之于益州。夜宿净德寺。昼
持志科¶ 第 236b 页 X77-0236.png
则悬笠路旁。坐其下看经。人之往来者。未尝要呼使
之施。或掷钱笠中。亦不为祝愿。然所处静僻。虽日有
所获。复几何。敬信者。过而谓之曰。城西固城地之阛
阓者。舍彼而就此何哉。富即答曰。得一钱两钱足矣。
何以多为。
陵州剌史赵仲舒。素酷吏。闻而往试之。骑
过其前。佯坠钱一贯于地。不顾竟去。富看经自若。去
稍远。仲舒令人返求其所坠钱。富亦略不问。仲舒遽
自返。而扣富曰。汝见我坠钱地上乎。曰见。曰钱今何
在。曰见一人取去。曰汝终日此坐。莫能得一钱。偶有
贯钱。可取。不取而听他人取之。则汝用心何如。曰我
无是物。又恶敢妄认哉。仲舒曰。汝身上袈裟。予我。得
否。富随叠而与之。且曰。公能持去。将复有施者。可谓
得失一致。仲舒下马。礼谢曰。弟子家世仕周。逮兹三
代矣。而所见僧。不啻千万。然少不贪者。闻名故谒。非
有他也。请往陵州供养。富曰。甚善。愿公慈恕政治。以
安百姓。则所以施贫道者多矣。尚奚待夫四事哉。仲
舒叹息辞去。富亦寻遁。后益州人苏相者。遇之扬州。
其颜貌常如年五十者。
**** 隋明芬
相人也。当齐时。西竺耶舍三藏。以传译之学。
名天下。芬志慕之。于是请教。而师事焉。开皇之初。四
海混一。诏与梵僧。对翻法本。而职专检失。仁寿置塔
于慈州之石窟山。诏送舍利以往。不敢忽□。
**** 隋法韵
苏之陈氏子。博学有操守。既穷孔老诸书。下
逮子集。若王僧孺等所撰碑志。莫不忆持之。尤工席
之施。或掷钱笠中。亦不为祝愿。然所处静僻。虽日有
所获。复几何。敬信者。过而谓之曰。城西固城地之阛
阓者。舍彼而就此何哉。富即答曰。得一钱两钱足矣。
何以多为。
陵州剌史赵仲舒。素酷吏。闻而往试之。骑
过其前。佯坠钱一贯于地。不顾竟去。富看经自若。去
稍远。仲舒令人返求其所坠钱。富亦略不问。仲舒遽
自返。而扣富曰。汝见我坠钱地上乎。曰见。曰钱今何
在。曰见一人取去。曰汝终日此坐。莫能得一钱。偶有
贯钱。可取。不取而听他人取之。则汝用心何如。曰我
无是物。又恶敢妄认哉。仲舒曰。汝身上袈裟。予我。得
否。富随叠而与之。且曰。公能持去。将复有施者。可谓
得失一致。仲舒下马。礼谢曰。弟子家世仕周。逮兹三
代矣。而所见僧。不啻千万。然少不贪者。闻名故谒。非
有他也。请往陵州供养。富曰。甚善。愿公慈恕政治。以
安百姓。则所以施贫道者多矣。尚奚待夫四事哉。仲
舒叹息辞去。富亦寻遁。后益州人苏相者。遇之扬州。
其颜貌常如年五十者。
**** 隋明芬
相人也。当齐时。西竺耶舍三藏。以传译之学。
名天下。芬志慕之。于是请教。而师事焉。开皇之初。四
海混一。诏与梵僧。对翻法本。而职专检失。仁寿置塔
于慈州之石窟山。诏送舍利以往。不敢忽□。
**** 隋法韵
苏之陈氏子。博学有操守。既穷孔老诸书。下
逮子集。若王僧孺等所撰碑志。莫不忆持之。尤工席
持志科¶ 第 236c 页 X77-0236.png
上经呗。斋导待之。而备古导文百馀卷。经声哀啭七
百馀契。尤所通畅。以故邀延者叠至。奔走赴应。日不
暇给。年三十。乃于正旦。悉痛断。不复事。即览华严。能
覆诵。无脱谬。俄依栖霞。受禅法。又往参泰岳灵岩。行
般舟三昧。暇则汲水破薪。扫除廊庑。晚归乡里。会浮
石名像烧烬。无复存。韵欲再图。不委相量。遂于置像
故基。礼八万四千塔。以求感应。忽遇野姥。得书一卷。
偶视之。则像之因缘度样也。因一依而造之。大获徵
验。又尝居海中阳虎岛。飓风鬼物。燕寂自若。日中麻
麦。寒署布艾。死不变。仁寿四年也。春秋三十五。
**** 隋法顺
京师之延兴寺僧也。后住江州庐山东林寺。
仁寿中。诏即其地置塔。葬舍利。
**** 隋明驭
瀛人也。学精涅槃摄论。开皇八年。益从迁师
咨扣。其所造诣。未易量也。性弘恕。或怒诟之。无忤容。
住无漏寺。负笈之徒。肩骈迹累。仁寿诏。送舍利于济
州崇梵寺。施者山积云委。用以搆塔。无所欠。
**** 隋智果
会稽剡人。材美有志节。诵法华经。知大义。尤
玩文笔。时人颇推重焉。字画逼右军。炀帝在晋邸。或
以其书上。召令挥洒。果难之。叹曰。吾出家人。乃为王
门役耶。诡以目昏辞之。王怒囚之江都。使守宝台经
藏。及入正东宫。出巡江都。因上太子东巡颂。其序略
曰。智果振衣出俗。慕义游梁。感昔日之提奖。喜今晨
之嘉庆。遂下令释之。赐钱一万。金钟二。召入京师。居
慧日寺。终东都。
百馀契。尤所通畅。以故邀延者叠至。奔走赴应。日不
暇给。年三十。乃于正旦。悉痛断。不复事。即览华严。能
覆诵。无脱谬。俄依栖霞。受禅法。又往参泰岳灵岩。行
般舟三昧。暇则汲水破薪。扫除廊庑。晚归乡里。会浮
石名像烧烬。无复存。韵欲再图。不委相量。遂于置像
故基。礼八万四千塔。以求感应。忽遇野姥。得书一卷。
偶视之。则像之因缘度样也。因一依而造之。大获徵
验。又尝居海中阳虎岛。飓风鬼物。燕寂自若。日中麻
麦。寒署布艾。死不变。仁寿四年也。春秋三十五。
**** 隋法顺
京师之延兴寺僧也。后住江州庐山东林寺。
仁寿中。诏即其地置塔。葬舍利。
**** 隋明驭
瀛人也。学精涅槃摄论。开皇八年。益从迁师
咨扣。其所造诣。未易量也。性弘恕。或怒诟之。无忤容。
住无漏寺。负笈之徒。肩骈迹累。仁寿诏。送舍利于济
州崇梵寺。施者山积云委。用以搆塔。无所欠。
**** 隋智果
会稽剡人。材美有志节。诵法华经。知大义。尤
玩文笔。时人颇推重焉。字画逼右军。炀帝在晋邸。或
以其书上。召令挥洒。果难之。叹曰。吾出家人。乃为王
门役耶。诡以目昏辞之。王怒囚之江都。使守宝台经
藏。及入正东宫。出巡江都。因上太子东巡颂。其序略
曰。智果振衣出俗。慕义游梁。感昔日之提奖。喜今晨
之嘉庆。遂下令释之。赐钱一万。金钟二。召入京师。居
慧日寺。终东都。
持志科¶ 第 237a 页 X77-0237.png
**** 隋靖嵩
生涿郡固安之张氏。十五岁出家。有沙门靖
融。秦究杂心。兼通大小经论。嵩始依之。每以奥义问
融。融莫知所答。因劝使往京邺受学。曰必成大器。既
登具。从太学寺融智律师。究涅槃十地论。寻诣晖云
二律师所求诲。唯未遑详阅小乘为恨。复就道猷法
诞二论主。探讨成杂。凡婆沙迦延舍利弗等。皆旁通
博揽。声名藉甚。齐琅邪王深加器重。每春聚徒设席。
奉为法主。以励后学。属周氏之变。遂偕玄侣法贵法
侃等。三百馀僧。渡江。时宣帝遣侍中袁宪。至京口礼
接。继遣驸马蔡凝。宣旨云。至人以身许道。法师等。义
明治乱。归寄有叙。深可嘉尚。宜于都郭大寺安置。所
司供给。务令周洽。于是僧正使嵩贵对弘。听众馀五
百。会天竺真谛三藏。既译摄舍二论。而未之讲授。法
门法泰。独得其传。嵩咨决数年。遂臻壶奥。自佛性中
边无相唯识异执等。四十馀部。其实则二部所区分
也。隋开皇十年北还。诏改前京兆王寺。为崇圣。以居
之。专开摄论。撰摄论疏六卷。杂心疏五卷。九识三藏
三聚戒。二生死等玄义。行世。炀帝在蕃邸。出填扬越。
立四道场。尝召嵩。嵩不起。及御宸极召之。亦固辞。门
人问其故。曰沙门名解脱。何返自累如此。吾昔游两
都。屡加劳役。虽内道场。不如物外。故其诵脩。垂三十
载。精苦犹一日。其手按膝跪。扣头之迹。久而宛尔不
灭。性爱文藻。乐泉石。大业十年卒。寿七十有八。
**** 隋慧瓒
沧州王氏子也。壮年出家。志慕高远。受具后。
持志科¶ 第 237b 页 X77-0237.png
听毗尼于定州黉宇。每讲至财利。则法师欲以为难
即制断。瓒闻而薄之。时襆中有钱三百。辄弃去。自尔
终身不言财利。周氏之虐。避地江南。开皇间北归。居
赵州西封之龙山。引摄学徒。以离著御心。身服头陀。
行兰若法。方来之士。盈二千指。而誉蔼河朔。秦王俊
填并部。搆开化寺。召瓒主寺任。而治众一崇定业。尤
严于布萨。弟子明胤禅师遵守罔或怠。晚还邺受徒。
殊克自振。及京师建禅定寺。以追度献后。诏与名德
数久之。或邀居终南山之龙池寺。请益者骈集。俄卒
于山舍。春秋九十有二。大业三年九月也。弟子志超。
见别传。
**** 隋慧常
京兆人。住日严寺。其为梵呗。能却嚩弄响。使
声发喉中而唇舌不动。与人并立。非素所识者。诚莫
之推捡也。自文皇逮炀帝。虽法事之隆一致。而呗学
则有家风之异。不相推许。至于常。则推心丧胆。称善
而巳。众有欲效之者。率莫能及。晚入东都。玄感之叛。
强常为主齐。会玄感败走。匿关陜间。或谓其尝非斥
国家。诏捕得械送东都。至莎栅。客止之曰。毋往且见
戮。常谢曰。宿债可逃邪。竟就死。年四十馀 又有道
英神爽者。道英喉颡伟壮。词气雄远。若夫数万众中。
犹能以音吐高出。兴善殿基阔十亩。窗棂门扇。高大
厚重。不易动摇。英引众绕旋。馀响所至。皆为震撼。
爽
工游嚩。联绵曲折。奢促惬心。并居兴善寺 贞观中。
豫州照机寺昙宝禅师者。辟谷练形。戒行无玷。年六
即制断。瓒闻而薄之。时襆中有钱三百。辄弃去。自尔
终身不言财利。周氏之虐。避地江南。开皇间北归。居
赵州西封之龙山。引摄学徒。以离著御心。身服头陀。
行兰若法。方来之士。盈二千指。而誉蔼河朔。秦王俊
填并部。搆开化寺。召瓒主寺任。而治众一崇定业。尤
严于布萨。弟子明胤禅师遵守罔或怠。晚还邺受徒。
殊克自振。及京师建禅定寺。以追度献后。诏与名德
数久之。或邀居终南山之龙池寺。请益者骈集。俄卒
于山舍。春秋九十有二。大业三年九月也。弟子志超。
见别传。
**** 隋慧常
京兆人。住日严寺。其为梵呗。能却嚩弄响。使
声发喉中而唇舌不动。与人并立。非素所识者。诚莫
之推捡也。自文皇逮炀帝。虽法事之隆一致。而呗学
则有家风之异。不相推许。至于常。则推心丧胆。称善
而巳。众有欲效之者。率莫能及。晚入东都。玄感之叛。
强常为主齐。会玄感败走。匿关陜间。或谓其尝非斥
国家。诏捕得械送东都。至莎栅。客止之曰。毋往且见
戮。常谢曰。宿债可逃邪。竟就死。年四十馀 又有道
英神爽者。道英喉颡伟壮。词气雄远。若夫数万众中。
犹能以音吐高出。兴善殿基阔十亩。窗棂门扇。高大
厚重。不易动摇。英引众绕旋。馀响所至。皆为震撼。
爽
工游嚩。联绵曲折。奢促惬心。并居兴善寺 贞观中。
豫州照机寺昙宝禅师者。辟谷练形。戒行无玷。年六
持志科¶ 第 237c 页 X77-0237.png
十许。帝讲观音经开导士俗。而韵调欢亮。特异凡伦。
每静夜。于寺塔基上赞礼。其语言文字周三十里。闻
者历历可辨。
**** 隋慧辨
齐人。住泰山灵岩寺。大业中。年踰七十矣。与
同里神辨。来游襄部。其学研究天文地理。预陈休咎。
其验如神。尝谓。禅居寺。固尽山势。奈何于前起阁。招
致諠诤。后果不诬。有俗士。请视坟茔。周历原阜。指一
所曰。此可以足食丰财。入土三尺。当获粟一升。又一
丈。则当获五色文石二片。皆如其言。遂以葬。故其家
殷盛至今。且未尝一夕废观宿度云。昔裕法师。每谓
予以晋之道安。亦妙斯术。其注素女经。最为切要。独
恨失其本耳。时一僧偶获以献。日披揽不小置。叹曰。
世以弥天目安。吾始凝之。今而后斯信。此虽四纸。综
括无遗。时方太阴犯井。遽曰。井楚分野。太阴水徵。楚
其被水乎。未几汉江大涨。襄城之不没者仅一板。
儒
者袁山松。闻其该博。造之以论子云太玄辅嗣易。辨
曰。扬王之道。似未甚渊奥。松山勃然变色。以辨为嫉
贤。辨曰。公何信古之过。然未睹其谬耳。因为举太玄
而贬駮焉。
性好炉火。得钱则市丹砂铅汞物。或语以
当慎出入。宜防盗。辨曰。无畏也。推盗之法。必以遁甲
六丁。月朔加气。今如此。无畏也。
义宁中。南游岭表。不
知所终。
**** 隋洪林
太原人。氏族则未详也。少入道。住并州大兴
国寺。一室独处。积五十年。除饮食便利外。其馀将迎
每静夜。于寺塔基上赞礼。其语言文字周三十里。闻
者历历可辨。
**** 隋慧辨
齐人。住泰山灵岩寺。大业中。年踰七十矣。与
同里神辨。来游襄部。其学研究天文地理。预陈休咎。
其验如神。尝谓。禅居寺。固尽山势。奈何于前起阁。招
致諠诤。后果不诬。有俗士。请视坟茔。周历原阜。指一
所曰。此可以足食丰财。入土三尺。当获粟一升。又一
丈。则当获五色文石二片。皆如其言。遂以葬。故其家
殷盛至今。且未尝一夕废观宿度云。昔裕法师。每谓
予以晋之道安。亦妙斯术。其注素女经。最为切要。独
恨失其本耳。时一僧偶获以献。日披揽不小置。叹曰。
世以弥天目安。吾始凝之。今而后斯信。此虽四纸。综
括无遗。时方太阴犯井。遽曰。井楚分野。太阴水徵。楚
其被水乎。未几汉江大涨。襄城之不没者仅一板。
儒
者袁山松。闻其该博。造之以论子云太玄辅嗣易。辨
曰。扬王之道。似未甚渊奥。松山勃然变色。以辨为嫉
贤。辨曰。公何信古之过。然未睹其谬耳。因为举太玄
而贬駮焉。
性好炉火。得钱则市丹砂铅汞物。或语以
当慎出入。宜防盗。辨曰。无畏也。推盗之法。必以遁甲
六丁。月朔加气。今如此。无畏也。
义宁中。南游岭表。不
知所终。
**** 隋洪林
太原人。氏族则未详也。少入道。住并州大兴
国寺。一室独处。积五十年。除饮食便利外。其馀将迎
持志科¶ 第 238a 页 X77-0238.png
足未尝踰阈。然气貌都雅。操履静退。见者严惮之。故
其寺僧虽多。莫不仰以为模揩焉。武德间卒。寿八十。
**** 唐智周
字圆朗。姓赵氏。其先徐州下邳人。晋渡江。徙
娄县之曲阜。性姿超邈。小学之岁。事流水寺滔法师
出家。服勤左右。无怠寸阴。未几。负笈趋大庄严爝法
师。以理前业。为留一纪。未惬所怀。逮金陵失守。海宇
混一。自尔东归。开弘大法。久之徙居马鞍山慧聚寺。
而晦迹焉。俄复出山。利济群众。既而江都发难。天下
土崩。乃泛然无系。而与道俱。武德五年七月五日。以
疾终于天策城南。武州剌史薛士通舍。春秋六十有
七。是年十一月二十日。途路夷静。弟子法度等。始克
奉柩。归于山中。贞观四年二月十五日。弟子慧满等。
设圆坟于西岭以葬。惟周静研心性。远谢识情。提奖
后昆。崇尚先达。兼善图史篇什。篆隶草楷。与兄宝爱。
并著名南北。而事功之伟。则周莫之让焉。时有回向
寺沙门道恭。为之赞文。多不载。
**** 唐智命
姓郑氏。名颋。荣阳望族。世以文章显命。始仕
为羽林骑都尉。旋弃去。听吉藏法师讲三论。及法华
等经。归诚空寂。大业初。仆射杨素见而器之。荐为中
书舍人。越王皇泰间。迁御史大夫。王世充既弑越王。
僭即尊位。国号郑。改元开明命。仍以旧官辅政。时唐
巳受禅。太宗以天策兵逼西苑。世充殊窘。于是命与
其妻。互相剃发为僧尼曰。吾愿满矣。即著伽黎。持锡
杖。诣世充曰。郑颋今出家矣。世充大怒。遣左右斩命。
其寺僧虽多。莫不仰以为模揩焉。武德间卒。寿八十。
**** 唐智周
字圆朗。姓赵氏。其先徐州下邳人。晋渡江。徙
娄县之曲阜。性姿超邈。小学之岁。事流水寺滔法师
出家。服勤左右。无怠寸阴。未几。负笈趋大庄严爝法
师。以理前业。为留一纪。未惬所怀。逮金陵失守。海宇
混一。自尔东归。开弘大法。久之徙居马鞍山慧聚寺。
而晦迹焉。俄复出山。利济群众。既而江都发难。天下
土崩。乃泛然无系。而与道俱。武德五年七月五日。以
疾终于天策城南。武州剌史薛士通舍。春秋六十有
七。是年十一月二十日。途路夷静。弟子法度等。始克
奉柩。归于山中。贞观四年二月十五日。弟子慧满等。
设圆坟于西岭以葬。惟周静研心性。远谢识情。提奖
后昆。崇尚先达。兼善图史篇什。篆隶草楷。与兄宝爱。
并著名南北。而事功之伟。则周莫之让焉。时有回向
寺沙门道恭。为之赞文。多不载。
**** 唐智命
姓郑氏。名颋。荣阳望族。世以文章显命。始仕
为羽林骑都尉。旋弃去。听吉藏法师讲三论。及法华
等经。归诚空寂。大业初。仆射杨素见而器之。荐为中
书舍人。越王皇泰间。迁御史大夫。王世充既弑越王。
僭即尊位。国号郑。改元开明命。仍以旧官辅政。时唐
巳受禅。太宗以天策兵逼西苑。世充殊窘。于是命与
其妻。互相剃发为僧尼曰。吾愿满矣。即著伽黎。持锡
杖。诣世充曰。郑颋今出家矣。世充大怒。遣左右斩命。
持志科¶ 第 238b 页 X77-0238.png
命喜曰。吾愿又满矣。因遍礼十方佛。口称般若。索笔
书偈。辞世曰。幻生还幻灭。大幻莫过身。安心自有处。
求人无有人。遂挹别亲故。合目俄顷曰。可下刀矣。逮
终颜貌不变。
先是有僧善相。谓命曰。卿头颅额𩓱。法
当富贵。然狼顾。宁能得死于牖下乎。答曰。必如所指
则诚获我心。每见诸人以卧疾死者。精神瞀乱。倏就
后世。正亦不如发弘誓愿。境观坚明。刀落气断者也。
其妻比丘尼。后住洛州寺。
**** 唐玄鉴
泽州高平焦氏子也。年十九。即辞俗。住清化
寺。从远公学经论。靡不采涉。然于涅槃尤淹贯。隋季
之乱。所在塔庙皆煨烬。僧侣馁瘠。填沟壑。鉴缊麻蔬
粝。持守弥厉。岁至登稔。乃归乡里。鸠聚营建。以复其
故。于是缁素信向。土风为变。且严于饮啖。见嗜酒者。
辄面谏极言过状。稍不改。则求其器具碎之。豪族方
燕集。闻鉴至。率趋避。每工役。或遗酒肉。使犒劳。则曰。
吾宁不起。盖必不敢以地狱业累人。悉挥去。有长孙
义者。尝致物两舆。鉴辞之如前说。义怒。思以他事中
伤之。夜梦。神人以刀逼。即投忏悔。时疫疠炽甚。死者
相枕籍。苟从受戒断酒肉则免。虽巳病。亦寻差。
始李
迁日沈酗。后涓滴不入口。谓人曰。吾昔卧病牗下。莫
知所济。幸鉴师偶过。我病因巳。自尔畏之如毒蠚。又
濩泽县李录事死而葬之。且七日。其妻闻有声曰。计
吾世寿。犹可六年。而司命误。置我鬼录中。阎王纵令
浮游人间。吉凶事无不知。念卿贫窘。兹欲以卖卜为
书偈。辞世曰。幻生还幻灭。大幻莫过身。安心自有处。
求人无有人。遂挹别亲故。合目俄顷曰。可下刀矣。逮
终颜貌不变。
先是有僧善相。谓命曰。卿头颅额𩓱。法
当富贵。然狼顾。宁能得死于牖下乎。答曰。必如所指
则诚获我心。每见诸人以卧疾死者。精神瞀乱。倏就
后世。正亦不如发弘誓愿。境观坚明。刀落气断者也。
其妻比丘尼。后住洛州寺。
**** 唐玄鉴
泽州高平焦氏子也。年十九。即辞俗。住清化
寺。从远公学经论。靡不采涉。然于涅槃尤淹贯。隋季
之乱。所在塔庙皆煨烬。僧侣馁瘠。填沟壑。鉴缊麻蔬
粝。持守弥厉。岁至登稔。乃归乡里。鸠聚营建。以复其
故。于是缁素信向。土风为变。且严于饮啖。见嗜酒者。
辄面谏极言过状。稍不改。则求其器具碎之。豪族方
燕集。闻鉴至。率趋避。每工役。或遗酒肉。使犒劳。则曰。
吾宁不起。盖必不敢以地狱业累人。悉挥去。有长孙
义者。尝致物两舆。鉴辞之如前说。义怒。思以他事中
伤之。夜梦。神人以刀逼。即投忏悔。时疫疠炽甚。死者
相枕籍。苟从受戒断酒肉则免。虽巳病。亦寻差。
始李
迁日沈酗。后涓滴不入口。谓人曰。吾昔卧病牗下。莫
知所济。幸鉴师偶过。我病因巳。自尔畏之如毒蠚。又
濩泽县李录事死而葬之。且七日。其妻闻有声曰。计
吾世寿。犹可六年。而司命误。置我鬼录中。阎王纵令
浮游人间。吉凶事无不知。念卿贫窘。兹欲以卖卜为
持志科¶ 第 238c 页 X77-0238.png
卿利。久之复曰。吾欲往鉴师所听法。妻乃往张幕帟
障蔽屋角。问之应答良酬。鉴开涅槃十地维摩。四时
不辍。老而强健。今年八十三。
**** 唐智保
河东人。弱龄入道。不轨流俗。既受具。尤拥节
自厉。略涉坟索。詶应玄儒。辞彩烂然。时所嘉尚。律部
遐被。寔赖斯人。初住胜光寺。晚住禅定道场。供施丰
积。未尝妄以受用。僧众四百。同一堂食。瓜菜诸物。人
必多取香美者。保随得即啖。且留其子。恐伤种相。其
知法之详如此。及投老胜光。行业弥峻。虽直岁灌溉
园蔬。亦躬持漉具以往。藁秸之微。必每掇拾。聚敛送
竉下。武德之季疾笃。而神气益明爽。谓其友慧满曰。
吾兹死矣。而识犹不能超胜柰何。满诘之。答曰。来阴
似作守寺神耳。然止在西院佛殿中。吾频以善法欲
离去之。终不可得。言讫而绝。自尔人莫敢辄至其所
指之地者。盖其风威有在也。
**** 唐慧頵
姓李氏。族出陇西。因十一世祖重。以晋都亭
侯。南渡为江夏人。頵十岁。师事舅氏光严寺明智法
师出家。于时陈帝雅重仁王。每岁必选名德。盛开法
席。而頵以弱冠。获预斯伦。其声光之被可知矣。及天
厌陈德。隋运克昌。从苏州剌史刘权之请。爰处通玄
依瑞像。而弘唱焉。隋之季世。避地毗陵之显灵瑞相
二寺。寺有沙门智[((素-糸)*力)/石]智猛。相继敷阐。方杜威僭号。高
祖既定天下。遂徵之入朝。始威犹怀进退。頵为说宿
因。威接足呜咽以别。馀杭沙门道显法济等。素禀成
障蔽屋角。问之应答良酬。鉴开涅槃十地维摩。四时
不辍。老而强健。今年八十三。
**** 唐智保
河东人。弱龄入道。不轨流俗。既受具。尤拥节
自厉。略涉坟索。詶应玄儒。辞彩烂然。时所嘉尚。律部
遐被。寔赖斯人。初住胜光寺。晚住禅定道场。供施丰
积。未尝妄以受用。僧众四百。同一堂食。瓜菜诸物。人
必多取香美者。保随得即啖。且留其子。恐伤种相。其
知法之详如此。及投老胜光。行业弥峻。虽直岁灌溉
园蔬。亦躬持漉具以往。藁秸之微。必每掇拾。聚敛送
竉下。武德之季疾笃。而神气益明爽。谓其友慧满曰。
吾兹死矣。而识犹不能超胜柰何。满诘之。答曰。来阴
似作守寺神耳。然止在西院佛殿中。吾频以善法欲
离去之。终不可得。言讫而绝。自尔人莫敢辄至其所
指之地者。盖其风威有在也。
**** 唐慧頵
姓李氏。族出陇西。因十一世祖重。以晋都亭
侯。南渡为江夏人。頵十岁。师事舅氏光严寺明智法
师出家。于时陈帝雅重仁王。每岁必选名德。盛开法
席。而頵以弱冠。获预斯伦。其声光之被可知矣。及天
厌陈德。隋运克昌。从苏州剌史刘权之请。爰处通玄
依瑞像。而弘唱焉。隋之季世。避地毗陵之显灵瑞相
二寺。寺有沙门智[((素-糸)*力)/石]智猛。相继敷阐。方杜威僭号。高
祖既定天下。遂徵之入朝。始威犹怀进退。頵为说宿
因。威接足呜咽以别。馀杭沙门道显法济等。素禀成
持志科¶ 第 239a 页 X77-0239.png
实。至是益进所造诣。意有施奉。頵一麾去。无所取。于
是就远行龙泉二寺。饰金铜弥勒像各一躯。坐高一
丈五尺。用结再生之缘。贞观初。又助大德慧仪法师
构瑞像殿。未几。吴县令陈士。绰邀开法华涅槃。文轴
将竟。遽以麈尾。付门人智奘曰。强学待问。无替慧风。
怡然瞑目。其四年十一月也。寿六十七。窆于白虎之
南岭。弟子等千馀人。植碑纪德。江王学士诸麟制文
后复建砖塔五层。常州沙门法宣制铭。兹不录。
**** 唐慧頵
俗姓张。清河人也。晋渡江居建邺。世业儒。蚤
岁进艺庠塾。父正见。以文章檀名陈代。自有集。頵志
必离谢尘累。二亲以其不可夺。而姑听其为道士。未
即薙落。陈大业中。因得以北校法华经。入选恩获度。
住同泰寺。二亲闻而喜之。闾里眷属皆贺。盖其初不
知也。陈亡。止江都华林寺。从解法师。究成实论。隋开
皇末。炀帝居晋邸。就京师。构日严寺。盛延海内硕德
弘演。頵与其间。且得纵观异部。博采新闻。乃归宗龙
树。研中百般若惟识等论。沙门智首道岳时相往来。
而律师玄琬。尤加钦挹。贞观十一年夏。风疾屡作。谓
门人曰。吾形势不久矣。宜加敦勉。无贻后悔。又曰。脱
识神昏昧。非时索食。汝辈不可妄从。以成末后之罪。
及瞑果索粥。或告以斋时既过。即嘿然而逝。其年七
月二十六日也。春秋七十有四。始凿穴于高阳原西。
以葬。后徙南山丰德寺之东岩。且勒铭于石龛云。然
其文无作者之名。则澄照所作可知矣。且其自叙以
是就远行龙泉二寺。饰金铜弥勒像各一躯。坐高一
丈五尺。用结再生之缘。贞观初。又助大德慧仪法师
构瑞像殿。未几。吴县令陈士。绰邀开法华涅槃。文轴
将竟。遽以麈尾。付门人智奘曰。强学待问。无替慧风。
怡然瞑目。其四年十一月也。寿六十七。窆于白虎之
南岭。弟子等千馀人。植碑纪德。江王学士诸麟制文
后复建砖塔五层。常州沙门法宣制铭。兹不录。
**** 唐慧頵
俗姓张。清河人也。晋渡江居建邺。世业儒。蚤
岁进艺庠塾。父正见。以文章檀名陈代。自有集。頵志
必离谢尘累。二亲以其不可夺。而姑听其为道士。未
即薙落。陈大业中。因得以北校法华经。入选恩获度。
住同泰寺。二亲闻而喜之。闾里眷属皆贺。盖其初不
知也。陈亡。止江都华林寺。从解法师。究成实论。隋开
皇末。炀帝居晋邸。就京师。构日严寺。盛延海内硕德
弘演。頵与其间。且得纵观异部。博采新闻。乃归宗龙
树。研中百般若惟识等论。沙门智首道岳时相往来。
而律师玄琬。尤加钦挹。贞观十一年夏。风疾屡作。谓
门人曰。吾形势不久矣。宜加敦勉。无贻后悔。又曰。脱
识神昏昧。非时索食。汝辈不可妄从。以成末后之罪。
及瞑果索粥。或告以斋时既过。即嘿然而逝。其年七
月二十六日也。春秋七十有四。始凿穴于高阳原西。
以葬。后徙南山丰德寺之东岩。且勒铭于石龛云。然
其文无作者之名。则澄照所作可知矣。且其自叙以
持志科¶ 第 239b 页 X77-0239.png
为。予学年奉侍。岁盈二纪。专事持犯。及游历四方。以
广闻见。寔亦禀承于和尚尔。
**** 唐宝岩
住京师法海寺。气象间放。情存道俗。时人共
以说法师目之。盖其讲经论。与诸德异。故章句辞义。
一切略去。直以福门善道。幽途恶趣之事。生其欣厌
又引观公导文王孺忏法。梁高沈约数十家證成之。
能使听者。脱佩解衣。抽簪投钏。而塔寺之雄。供养之
赡。资以有济。或诘之云。夫说法者。当如法说。若阴界
空。则未之说。而但本生本事。何如也。岩曰阴。入生死
轮回之主。浊世情钝。指为睡眠。吾故以本生本事张
之。苟因而寤。则本生本事亦空矣。其随机化物类此。
贞观卒所住。寿七十馀。
**** 唐慧持
俗姓周。汝南人也。隋开皇初父守豫章。而生。
机警颖寤。少游历。以达其志。至丹阳以息慈。事开善
满法师。诵大品日五纸。甫弱冠。身长八尺。貌雄伟。威
仪整雅。目不回视。故时称为象王。持既而听东安庄
法师高丽实法师三论。兼善庄老易史。隋初越公杨
素。治兵淮海。闻其风而造谒焉。季年天下扰攘。因避
难禹穴。住弘道寺。盛阐三论大品涅槃华严。颇复发
明庄老。如是阅三十载。常坐不卧勤苦无怠。贞观十
六年八月二十三日。且谓弟子曰。急作食。吾欲往他
方教化。时至食巳。还房跏趺绳床而逝。始见者。以其
入定。三日不敢动。会稽丞杜伏护。蔬素士也。每参礼
不间内外。至是忽闻异香。就视之。化矣。葬大禹山。寿
广闻见。寔亦禀承于和尚尔。
**** 唐宝岩
住京师法海寺。气象间放。情存道俗。时人共
以说法师目之。盖其讲经论。与诸德异。故章句辞义。
一切略去。直以福门善道。幽途恶趣之事。生其欣厌
又引观公导文王孺忏法。梁高沈约数十家證成之。
能使听者。脱佩解衣。抽簪投钏。而塔寺之雄。供养之
赡。资以有济。或诘之云。夫说法者。当如法说。若阴界
空。则未之说。而但本生本事。何如也。岩曰阴。入生死
轮回之主。浊世情钝。指为睡眠。吾故以本生本事张
之。苟因而寤。则本生本事亦空矣。其随机化物类此。
贞观卒所住。寿七十馀。
**** 唐慧持
俗姓周。汝南人也。隋开皇初父守豫章。而生。
机警颖寤。少游历。以达其志。至丹阳以息慈。事开善
满法师。诵大品日五纸。甫弱冠。身长八尺。貌雄伟。威
仪整雅。目不回视。故时称为象王。持既而听东安庄
法师高丽实法师三论。兼善庄老易史。隋初越公杨
素。治兵淮海。闻其风而造谒焉。季年天下扰攘。因避
难禹穴。住弘道寺。盛阐三论大品涅槃华严。颇复发
明庄老。如是阅三十载。常坐不卧勤苦无怠。贞观十
六年八月二十三日。且谓弟子曰。急作食。吾欲往他
方教化。时至食巳。还房跏趺绳床而逝。始见者。以其
入定。三日不敢动。会稽丞杜伏护。蔬素士也。每参礼
不间内外。至是忽闻异香。就视之。化矣。葬大禹山。寿
持志科¶ 第 239c 页 X77-0239.png
六十八。
**** 唐道宗
生冯翊卫氏。弱年从释。专志大论。周废二教。
遁返俗服。隋有天下。即剃落。住同州大兴国寺。盖其
先所居地也。敷弘连席。徒侣鼎臻。檀施填委。共给丰
裕。隋大业末。岁荐饥。羸氓馁士。莫不襁负就食。其名
与蒲之道逊。并称关河之间。众举知本寺任。宗以丧
乱来。僧无律仪。乃躬抵京辇。迎至沙门智首。中夏讲
说。率其属三百馀人。横经以听。无倦色。释文至结界
篇。乃至寺无净地。不可以护法受夏。因停讲翻秽。又
每布萨。未尝说欲至训涉。必对之流涕沾巾。歔欷不
巳。贞观十二年。以疾终。春秋八十有五窆于城东。
**** 唐智正
姓白氏。定州安喜人。年十一。落䰂父母亲戚。
对之涕泣。而正颜色不少变。其师识其宿习。而勤教
育之。则业日加进。奉戒精严。俦类叹异。齿方弱冠。而
慧声被遐壤。隋开皇十年。朝廷广延英哲。遂偕昙迁
禅师入京。诏慰劳。住胜光寺。仁寿元年。左仆射虞庆。
则造仁觉寺奏请居之。俄依终南至相寺渊法师。二
十八年。外弘法化。内明定业。自课六时。不涉尘世。贞
观十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卒于所住寺。春秋八十有
一。弟子智现等。龛其遗质。凿寺之西北岩而藏焉。有
铭记可见。现少咨承。略无乖忤。凡所著述。并现笔受。
当其端坐思惟随语随书立侍其旁虽久历岁月终
未尝使坐。或夜深困倦颠仆。正辄呵曰。昔人翘足七
日。其诚敬如何哉。今尔轻慢致然。象未可悼也。讲华
**** 唐道宗
生冯翊卫氏。弱年从释。专志大论。周废二教。
遁返俗服。隋有天下。即剃落。住同州大兴国寺。盖其
先所居地也。敷弘连席。徒侣鼎臻。檀施填委。共给丰
裕。隋大业末。岁荐饥。羸氓馁士。莫不襁负就食。其名
与蒲之道逊。并称关河之间。众举知本寺任。宗以丧
乱来。僧无律仪。乃躬抵京辇。迎至沙门智首。中夏讲
说。率其属三百馀人。横经以听。无倦色。释文至结界
篇。乃至寺无净地。不可以护法受夏。因停讲翻秽。又
每布萨。未尝说欲至训涉。必对之流涕沾巾。歔欷不
巳。贞观十二年。以疾终。春秋八十有五窆于城东。
**** 唐智正
姓白氏。定州安喜人。年十一。落䰂父母亲戚。
对之涕泣。而正颜色不少变。其师识其宿习。而勤教
育之。则业日加进。奉戒精严。俦类叹异。齿方弱冠。而
慧声被遐壤。隋开皇十年。朝廷广延英哲。遂偕昙迁
禅师入京。诏慰劳。住胜光寺。仁寿元年。左仆射虞庆。
则造仁觉寺奏请居之。俄依终南至相寺渊法师。二
十八年。外弘法化。内明定业。自课六时。不涉尘世。贞
观十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卒于所住寺。春秋八十有
一。弟子智现等。龛其遗质。凿寺之西北岩而藏焉。有
铭记可见。现少咨承。略无乖忤。凡所著述。并现笔受。
当其端坐思惟随语随书立侍其旁虽久历岁月终
未尝使坐。或夜深困倦颠仆。正辄呵曰。昔人翘足七
日。其诚敬如何哉。今尔轻慢致然。象未可悼也。讲华
持志科¶ 第 240a 页 X77-0240.png
严楞伽胜鬘惟识等。莫纪其遍数。并为钞记。独华严
为疏。
**** 唐智拔
姓张。襄阳人。六岁出家。为润师弟子。润命受
教于哲法师。哲于襄阳。固僧望。自有传。初诵法华。日
五纸。亦粗通大义。既而依吉藏法师于京邑。听才两
遍。命之覆述。拔问曰。一乘为云。遂分为三。亦可一乘
为雨。分为三否。众莫敢对。藏曰此问良善。竟以大法
嘱累。于是还乡里。会群盗扰攘。昼伏夜逃。靡遑宁处。
贼平。住耆阇寺。讲不辍。岁必五遍。门人法长。见住梵
云寺。领徒承业。
贞观十四年九月十七日。信士张英
邀于其家宿集。竖义开题。或问今昔三一之指。拔未
及对。即告棱法师曰。智拔兹与乡里大德檀越等相
别矣。遂迁化。而颜貌如生。趺坐坚正。玄素合境叹惋。
州牧蒋邸躬临烧香。赠帛百疋。墓所设斋。寿六十六。
**** 唐玄续
姓桑。蜀郡成都人。既久辞俗。涅槃成实。学有
宗趣。而法华则常所讲演者也。然风致高雅。习外典。
工草隶。著述美赡。且折节倾下寒士。而富贵名胜。辄
不为屈。反凌辱之。梓州东曹掾萧平仲。梁室之裔也。
偶与谈论。篇什深加揖让。平仲曰。每闻师居常蔑略。
今蒙礼遇如是。深愧非人。续曰。蔑略其所当茂略者
耳。今明公其可蔑略哉。仲曰。师从来不尔。兹岂实意。
特虚貌耶。曰贫道待公之虚实。亦犹公待续之虚实。
相视一笑。
尝制宝园寺碑。其铭曰。老称圣者。庄号哲
人。持萤比日。用岳方尘。属有道士冯善英奉旨祭江。
为疏。
**** 唐智拔
姓张。襄阳人。六岁出家。为润师弟子。润命受
教于哲法师。哲于襄阳。固僧望。自有传。初诵法华。日
五纸。亦粗通大义。既而依吉藏法师于京邑。听才两
遍。命之覆述。拔问曰。一乘为云。遂分为三。亦可一乘
为雨。分为三否。众莫敢对。藏曰此问良善。竟以大法
嘱累。于是还乡里。会群盗扰攘。昼伏夜逃。靡遑宁处。
贼平。住耆阇寺。讲不辍。岁必五遍。门人法长。见住梵
云寺。领徒承业。
贞观十四年九月十七日。信士张英
邀于其家宿集。竖义开题。或问今昔三一之指。拔未
及对。即告棱法师曰。智拔兹与乡里大德檀越等相
别矣。遂迁化。而颜貌如生。趺坐坚正。玄素合境叹惋。
州牧蒋邸躬临烧香。赠帛百疋。墓所设斋。寿六十六。
**** 唐玄续
姓桑。蜀郡成都人。既久辞俗。涅槃成实。学有
宗趣。而法华则常所讲演者也。然风致高雅。习外典。
工草隶。著述美赡。且折节倾下寒士。而富贵名胜。辄
不为屈。反凌辱之。梓州东曹掾萧平仲。梁室之裔也。
偶与谈论。篇什深加揖让。平仲曰。每闻师居常蔑略。
今蒙礼遇如是。深愧非人。续曰。蔑略其所当茂略者
耳。今明公其可蔑略哉。仲曰。师从来不尔。兹岂实意。
特虚貌耶。曰贫道待公之虚实。亦犹公待续之虚实。
相视一笑。
尝制宝园寺碑。其铭曰。老称圣者。庄号哲
人。持萤比日。用岳方尘。属有道士冯善英奉旨祭江。
持志科¶ 第 240b 页 X77-0240.png
过之见以为弹斥。谓续曰。为文以美其教。此理之常
也。何至诽毁他教如此。即除改之。不然我且闻上。续
曰。制作体势。若安能知。若欲以威胁。而使有所改。我
寺庄近迫京师。每岁收敛之人。皆与朝廷诸贵往来。
君所为不法。其不可以闻于上乎。英独大恨而巳。每
叹。庄子以鹏鴳为极小大之喻。曰彼恶知须弥不容
金翅。世界入于邻虚。及疾。因集僧罄舍曰。死生常耳。
愿各早自津济。是夕卒。寔贞观间也。
**** 唐行等
冯翊吉氏子也。年十二出家。有玄会者。偕事
总公。又偕听涅槃于净影远公所。及居慈悲寺又偕
焉。每升座。等先而会随之。其相与开阐者。凡一百一
十遍。则赞成之道如此。苟有阻难。等必预知。乃请众
念摩诃般若魔事辄息。故今于散席之际。必各礼佛
读经盖本。此人有从等受戒者。死而复苏曰。冥曹以
为等之弟子。故获放还。所畜鸡。每候钟鼓声。伏座下。
贞观十六年三月六日。以疾终。寿七十三。遗言施身
禽兽。诸弟子不忍。则盛营威仪。卜访宅兆。明日欲举
丧就圹。忽夜雨连朝。送者竟阻。请如遗言而霁。舍利
葬于京之南郊神和原。
**** 唐慧思
出汾州介休郭氏。世习儒。少通经史。尤尚虚
玄。善辞章。工篆隶。驰誉乡社。年二十五。教授并部。然
犹未识所谓佛法也。会沙门道晔。讲摄大乘论。间往
听焉。若有所省。因求出家。且知要业莫如禅定。而师
范罕遇。乃周寻竺典。三十许载。备研奥旨。疏衣粝食。
也。何至诽毁他教如此。即除改之。不然我且闻上。续
曰。制作体势。若安能知。若欲以威胁。而使有所改。我
寺庄近迫京师。每岁收敛之人。皆与朝廷诸贵往来。
君所为不法。其不可以闻于上乎。英独大恨而巳。每
叹。庄子以鹏鴳为极小大之喻。曰彼恶知须弥不容
金翅。世界入于邻虚。及疾。因集僧罄舍曰。死生常耳。
愿各早自津济。是夕卒。寔贞观间也。
**** 唐行等
冯翊吉氏子也。年十二出家。有玄会者。偕事
总公。又偕听涅槃于净影远公所。及居慈悲寺又偕
焉。每升座。等先而会随之。其相与开阐者。凡一百一
十遍。则赞成之道如此。苟有阻难。等必预知。乃请众
念摩诃般若魔事辄息。故今于散席之际。必各礼佛
读经盖本。此人有从等受戒者。死而复苏曰。冥曹以
为等之弟子。故获放还。所畜鸡。每候钟鼓声。伏座下。
贞观十六年三月六日。以疾终。寿七十三。遗言施身
禽兽。诸弟子不忍。则盛营威仪。卜访宅兆。明日欲举
丧就圹。忽夜雨连朝。送者竟阻。请如遗言而霁。舍利
葬于京之南郊神和原。
**** 唐慧思
出汾州介休郭氏。世习儒。少通经史。尤尚虚
玄。善辞章。工篆隶。驰誉乡社。年二十五。教授并部。然
犹未识所谓佛法也。会沙门道晔。讲摄大乘论。间往
听焉。若有所省。因求出家。且知要业莫如禅定。而师
范罕遇。乃周寻竺典。三十许载。备研奥旨。疏衣粝食。
持志科¶ 第 240c 页 X77-0240.png
见者发心。志士屯赴。遂法集于箕山之阴。六时笃课。
罔坠徽猷。尝与朋侪言志。而思则曰。学佛之徒。生死
从缘安用尔。丧葬多事哉。当时人以其戏言耳。逮乎
属疾。才经两月。忽告众曰。余其死矣。即按行空窟。屏
除残尸。尽谢徒侣。伽坐其中。时寒林森竦。众不忍离。
夜守其旁。且而观之。则端拱而逝矣。寿五十五。贞观
十六年之五月也。
**** 唐慧熙
出益州[郫-卑+((白-日+田)/拱)]县之赵氏童稚入道。务读书。能辞
章。与绵之震响寺荣智齐名。盖皆沙弥之翘楚者也。
后因偕成都大石寺沙弥联诗。有言隙。遂迷屏绝人
事。而栖心禅学。既受具。周禀经律。善三论。尤明摄论
杂心。尝难基法师小乘尘识义。基以大乘通之。笑曰。
大无不摄。但失小宗。
晚住州南空慧寺。掩关不食而
坐。馀二十日。众惧其以饿毙。绐曰。国家方搜访道德。
苟不食则世以为圣。可时赴众弭外议。母自矫饰。以
累常住也。熙遽从之。然一室徒壁立。苔莓被地。而人
绝来往迹。床馀弊席皆尘坌。独其中有跏趺痕处。或
慕而往候。则累日才获识面。时吐清谈。高出世表。如
此且三十载侪类惮之。卒年九十矣。
**** 唐三慧
楼烦人。早年业涅槃晚入慧日道场大业初。
诏往巴蜀𢯱举艺能。至邛僰。而隋历斯尽。遂屏居弘
唱。以谐暮齿。国朝以酂国公窦轨作填。尤所崇礼。武
德九年。朝京师。劳问勤渥。工部尚书段纶奏。住所造
灵化寺。贞观间。诏入翻经馆。缀文證义。且著馆之序
罔坠徽猷。尝与朋侪言志。而思则曰。学佛之徒。生死
从缘安用尔。丧葬多事哉。当时人以其戏言耳。逮乎
属疾。才经两月。忽告众曰。余其死矣。即按行空窟。屏
除残尸。尽谢徒侣。伽坐其中。时寒林森竦。众不忍离。
夜守其旁。且而观之。则端拱而逝矣。寿五十五。贞观
十六年之五月也。
**** 唐慧熙
出益州[郫-卑+((白-日+田)/拱)]县之赵氏童稚入道。务读书。能辞
章。与绵之震响寺荣智齐名。盖皆沙弥之翘楚者也。
后因偕成都大石寺沙弥联诗。有言隙。遂迷屏绝人
事。而栖心禅学。既受具。周禀经律。善三论。尤明摄论
杂心。尝难基法师小乘尘识义。基以大乘通之。笑曰。
大无不摄。但失小宗。
晚住州南空慧寺。掩关不食而
坐。馀二十日。众惧其以饿毙。绐曰。国家方搜访道德。
苟不食则世以为圣。可时赴众弭外议。母自矫饰。以
累常住也。熙遽从之。然一室徒壁立。苔莓被地。而人
绝来往迹。床馀弊席皆尘坌。独其中有跏趺痕处。或
慕而往候。则累日才获识面。时吐清谈。高出世表。如
此且三十载侪类惮之。卒年九十矣。
**** 唐三慧
楼烦人。早年业涅槃晚入慧日道场大业初。
诏往巴蜀𢯱举艺能。至邛僰。而隋历斯尽。遂屏居弘
唱。以谐暮齿。国朝以酂国公窦轨作填。尤所崇礼。武
德九年。朝京师。劳问勤渥。工部尚书段纶奏。住所造
灵化寺。贞观间。诏入翻经馆。缀文證义。且著馆之序
持志科¶ 第 241a 页 X77-0241.png
引。以其年卒。春秋七十。
慧在绛尝处别院。忽见神人。
形质奇诡。致敬于前曰。乞戒勖知事。使勿耕墓。慧犹
未及言。后复见。理前事。且谓苟终不语。必杀此僧。即
问之。方将耕故冢。于是遽止之。无他。
**** 唐神素
姓王氏。其先太原人。自远祖勇。从宦虞州。遂
徙居安邑。鸣条之野。幼业儒。尤长于易。下笔文章粲
然。偏善道杰法师其出游入处。靡弗同焉。及杰习定
业。且为出诸部安般法。又继其席弘导。讲毗昙四十
馀遍。成实将二十遍。贞观二年。栖岩大众。请知寺任。
辞以法事僧纲不可得兼。固弗许请。以杰公典故许
之。上下和睦。久而不变。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卒于
栖岩。春秋七十二。
素平生属想净土。是日悉召门人
大众。逮于斯役。相决。整容跏趺。令念观音经者再。自
称南无阿弥陀佛。且令唱和。中夜而逝。端坐不移。即
迁而殡之。虽肌肉澌尽。犹骨坐如初。仁寿寺志宽法
师。梦素同床宿别去。谓曰。如来大悲。为诸众生。旷劫
勤求大法。流布人天。欲使不绝。我辈受佛遗寄。当此
季位。未能发辉。深怀孤负。每欲推命竭诚。上于天听。
今大运莫留。顾当长辞。好住努力。噫异矣。
**** 唐志宽
姓姚氏。河东蒲州人。父青州剌史少知。名历
听经论。尤以涅槃十地为心要。东西寻访。殊惜寸阴。
且履信无矫妄。尝买衣帛长安市中。其人云。可先付
直。明当如数。求所在送至。从之。归为诸僧言。诸僧笑
其为所绐。宽曰。自念平生未尝诳物。物岂复肯诳我
慧在绛尝处别院。忽见神人。
形质奇诡。致敬于前曰。乞戒勖知事。使勿耕墓。慧犹
未及言。后复见。理前事。且谓苟终不语。必杀此僧。即
问之。方将耕故冢。于是遽止之。无他。
**** 唐神素
姓王氏。其先太原人。自远祖勇。从宦虞州。遂
徙居安邑。鸣条之野。幼业儒。尤长于易。下笔文章粲
然。偏善道杰法师其出游入处。靡弗同焉。及杰习定
业。且为出诸部安般法。又继其席弘导。讲毗昙四十
馀遍。成实将二十遍。贞观二年。栖岩大众。请知寺任。
辞以法事僧纲不可得兼。固弗许请。以杰公典故许
之。上下和睦。久而不变。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卒于
栖岩。春秋七十二。
素平生属想净土。是日悉召门人
大众。逮于斯役。相决。整容跏趺。令念观音经者再。自
称南无阿弥陀佛。且令唱和。中夜而逝。端坐不移。即
迁而殡之。虽肌肉澌尽。犹骨坐如初。仁寿寺志宽法
师。梦素同床宿别去。谓曰。如来大悲。为诸众生。旷劫
勤求大法。流布人天。欲使不绝。我辈受佛遗寄。当此
季位。未能发辉。深怀孤负。每欲推命竭诚。上于天听。
今大运莫留。顾当长辞。好住努力。噫异矣。
**** 唐志宽
姓姚氏。河东蒲州人。父青州剌史少知。名历
听经论。尤以涅槃十地为心要。东西寻访。殊惜寸阴。
且履信无矫妄。尝买衣帛长安市中。其人云。可先付
直。明当如数。求所在送至。从之。归为诸僧言。诸僧笑
其为所绐。宽曰。自念平生未尝诳物。物岂复肯诳我
持志科¶ 第 241b 页 X77-0241.png
哉。其人果如约。尤不怠于瞻视病患。近远使舆致房
中治。理无小废。或腹痈不易出脓。辄为口𠲿之。炀帝
闻其行解。诏居慧日。会杨玄感叛。类下狱待罪。有遣
饷。悉分散。无所私。后配役。负土筑御道。同役者。告以
既无监检。可稍纵。宽曰业报如此。能自欺乎。顷之并
流西蜀。行达陜州。适诸檀越醵以赆。即分散。独遗一
驴。以负经卷。次潼关。硕德宝暹。足破莫能进。宛转卧
道侧。宽哀之。又舍以载。而身负经卷。达蜀。祷雨弭虎。
化风遐播。每阐导散席。衬施随尽。然素所服用。至俭
陋孅啬。贞观初。还乡里。旱甚。宽为置坛场。祷雨。如蜀
时。曰不得雨者。不处堂房。曝其身三日。而雨大洽。宽
所在。有介冑声。夜窥之。则见神人绕行其旁。议者以
其常诵维摩经。及戒本。故然。有神素法师者。平生友
也。然能交接。于既死之后。复慰以书。兹不录。十七年
夏五月十六日。卒于仁寿寺。寿七十八。盖宽口不及
利。手不执宝。筐箧之藏。由来绝心。骑乘劳具。终身无
涉。垂死。遗命其徒。以篨籧里尸。用雨椽舁之。林野。无
尔纷纭。为无益事。呜呼达哉。
**** 唐灵润
俗姓。梁河东虞乡人也。家十兄弟。皆同产。其
间三者愿入道。父曰。但习诵观音经。苟先忆持则听。
润执卷从旦至午。即忆持。不少忘。遂获落发。依灵粲
法师住兴善寺。年十三禀涅槃。年十五。登座。如宿齿。
仁寿间。诏其师粲。送舍利于怀州造塔。而润徒行相
随。乞食自给。悉辞去官费。议者韪其持守。过泰山。从
中治。理无小废。或腹痈不易出脓。辄为口𠲿之。炀帝
闻其行解。诏居慧日。会杨玄感叛。类下狱待罪。有遣
饷。悉分散。无所私。后配役。负土筑御道。同役者。告以
既无监检。可稍纵。宽曰业报如此。能自欺乎。顷之并
流西蜀。行达陜州。适诸檀越醵以赆。即分散。独遗一
驴。以负经卷。次潼关。硕德宝暹。足破莫能进。宛转卧
道侧。宽哀之。又舍以载。而身负经卷。达蜀。祷雨弭虎。
化风遐播。每阐导散席。衬施随尽。然素所服用。至俭
陋孅啬。贞观初。还乡里。旱甚。宽为置坛场。祷雨。如蜀
时。曰不得雨者。不处堂房。曝其身三日。而雨大洽。宽
所在。有介冑声。夜窥之。则见神人绕行其旁。议者以
其常诵维摩经。及戒本。故然。有神素法师者。平生友
也。然能交接。于既死之后。复慰以书。兹不录。十七年
夏五月十六日。卒于仁寿寺。寿七十八。盖宽口不及
利。手不执宝。筐箧之藏。由来绝心。骑乘劳具。终身无
涉。垂死。遗命其徒。以篨籧里尸。用雨椽舁之。林野。无
尔纷纭。为无益事。呜呼达哉。
**** 唐灵润
俗姓。梁河东虞乡人也。家十兄弟。皆同产。其
间三者愿入道。父曰。但习诵观音经。苟先忆持则听。
润执卷从旦至午。即忆持。不少忘。遂获落发。依灵粲
法师住兴善寺。年十三禀涅槃。年十五。登座。如宿齿。
仁寿间。诏其师粲。送舍利于怀州造塔。而润徒行相
随。乞食自给。悉辞去官费。议者韪其持守。过泰山。从
持志科¶ 第 241c 页 X77-0241.png
灵岩寺副师。习般舟定。于时同志五百人。独润于行
坐无替。顷之受摄论于道奘法师。仍事奘师。为和尚。
而登具焉。年二十三。反锡京邑。会智念法师。方弘小
论。又抠衣轮下。有辨相法师者。学兼小大。于净影寺
造摄论疏五卷。门人五百。其能竖义者二百。相与徵
诘。而润始造之。奋发奇论。一座叹伏。辨行法师尤钦
挹。大业初忽属风疾。后虽勿药而虚幻之相愈益厌。
卜终南之北。澧鄠之间。玉山之下逝。将与沙门空藏
慧琎智信智光等。游于丛祠野冢。鬼魅群号族啸之
地。以终其身。大业十年。诏入鸿胪馆。教授三韩僧。并
于所居寺。翻译经本。季年。四海横溃。有司禁僧。毋外
出。于是归隐兴善寺之西院。自课迄三年。迁蓝田之
感化寺。偕慧定禅师。沙门志超等。一食燕嘿。终十五
载。时岁荐饥。宾侣过从。菽麦共餐。法会之盛。虽灵粲
师亦歆羡焉。唐兴诏任兴善住持事。润以素所托迹。
不敢辞。贞观八年。诏迁弘福寺。就翻译。仍职證义。此
其大略也。若其间患难困苦。皆适有天幸。不至狼狈。
岂非其善缘所感。阴相之力耶。尝以护法罪流欢州。
诏安置洛东。道俗趋向如初。疏报京邑。门人云云仆
射房玄龄见之叹曰。词理恳[款-士+止]。有其名者。必有其实。
信哉。讲涅槃七十馀遍。摄大乘论三十馀遍。维摩胜
鬘起信等论。不算。皆有义疏行世。其义疏如摄论之
黎耶。真俗无相无生观等。特异诸说。弟子净元嗣。沙
门智衍。其族侄也。幼承教勖。善涅槃摄论住蓝田之
坐无替。顷之受摄论于道奘法师。仍事奘师。为和尚。
而登具焉。年二十三。反锡京邑。会智念法师。方弘小
论。又抠衣轮下。有辨相法师者。学兼小大。于净影寺
造摄论疏五卷。门人五百。其能竖义者二百。相与徵
诘。而润始造之。奋发奇论。一座叹伏。辨行法师尤钦
挹。大业初忽属风疾。后虽勿药而虚幻之相愈益厌。
卜终南之北。澧鄠之间。玉山之下逝。将与沙门空藏
慧琎智信智光等。游于丛祠野冢。鬼魅群号族啸之
地。以终其身。大业十年。诏入鸿胪馆。教授三韩僧。并
于所居寺。翻译经本。季年。四海横溃。有司禁僧。毋外
出。于是归隐兴善寺之西院。自课迄三年。迁蓝田之
感化寺。偕慧定禅师。沙门志超等。一食燕嘿。终十五
载。时岁荐饥。宾侣过从。菽麦共餐。法会之盛。虽灵粲
师亦歆羡焉。唐兴诏任兴善住持事。润以素所托迹。
不敢辞。贞观八年。诏迁弘福寺。就翻译。仍职證义。此
其大略也。若其间患难困苦。皆适有天幸。不至狼狈。
岂非其善缘所感。阴相之力耶。尝以护法罪流欢州。
诏安置洛东。道俗趋向如初。疏报京邑。门人云云仆
射房玄龄见之叹曰。词理恳[款-士+止]。有其名者。必有其实。
信哉。讲涅槃七十馀遍。摄大乘论三十馀遍。维摩胜
鬘起信等论。不算。皆有义疏行世。其义疏如摄论之
黎耶。真俗无相无生观等。特异诸说。弟子净元嗣。沙
门智衍。其族侄也。幼承教勖。善涅槃摄论住蓝田之
持志科¶ 第 242a 页 X77-0242.png
法池寺。
**** 唐元康
性敏锐。形模拥肿而短。先居林野。常持诵观
音号。忽一鹿。角有八岐。训扰庭阶。如素所豢。每乘之。
至远无惮也。因以三论。置其背。挂疏钞角上。其他小
轴。系之尾。康则衣大布。曳衲播(梵言立播。华言裹腹衣。亦云。抱腹制如偏
祖)。戴大竹笠。见者以为异。入京遇开讲。即造其筵。就
所申义致问。往反数百言未巳。且戏之曰。甘桃不结
实。苦李压枝低。答曰。轮王千个子。巷伯勿孙儿。盖讥
康之无生徒也。康曰。近丹者赤。近漆者黑。若汝之丹
不可以为纁绛。若汝之黑。不可以为铅墨。众莫测其
所诣也。语闻。诏于安国寺弘阐。遂著中观论疏中百
门论玄枢二卷。行世。
**** 唐无碍
其先中州陈氏。晋永嘉南渡。寓建邺。父旷。为
梁元帝学士。承圣元年。遂生碍于成都。神姿特异。见
者知为今器。九岁能应对。十岁入家塾。辄强记不废
忘。尝至长安。道安法师。与语。奇之。劝使出家。始习太
子应瑞经。追慕不自胜。至于涕泣。天和三年。以周武
纳后。恩获薙落。建德三年。诏废教。因陆沈尘埃中。然
戒操愈益谨。隋开皇初。遂与兴复。诏住永宁寺。即趋
齐。依超法师。听智度论。未几。入长安。学十地阿毗昙
等。时兴善体法师。方开大论。命摄讲义无拥滞。而文
句或稍遗失。于是极昼夜。熟诵本文六十卷。而心疾
作矣。寻归永宁以医。十年总管河间王俾知寺任。大
业二年。诏刊定佛法于洛阳四方馆。五年炀帝西征。
**** 唐元康
性敏锐。形模拥肿而短。先居林野。常持诵观
音号。忽一鹿。角有八岐。训扰庭阶。如素所豢。每乘之。
至远无惮也。因以三论。置其背。挂疏钞角上。其他小
轴。系之尾。康则衣大布。曳衲播(梵言立播。华言裹腹衣。亦云。抱腹制如偏
祖)。戴大竹笠。见者以为异。入京遇开讲。即造其筵。就
所申义致问。往反数百言未巳。且戏之曰。甘桃不结
实。苦李压枝低。答曰。轮王千个子。巷伯勿孙儿。盖讥
康之无生徒也。康曰。近丹者赤。近漆者黑。若汝之丹
不可以为纁绛。若汝之黑。不可以为铅墨。众莫测其
所诣也。语闻。诏于安国寺弘阐。遂著中观论疏中百
门论玄枢二卷。行世。
**** 唐无碍
其先中州陈氏。晋永嘉南渡。寓建邺。父旷。为
梁元帝学士。承圣元年。遂生碍于成都。神姿特异。见
者知为今器。九岁能应对。十岁入家塾。辄强记不废
忘。尝至长安。道安法师。与语。奇之。劝使出家。始习太
子应瑞经。追慕不自胜。至于涕泣。天和三年。以周武
纳后。恩获薙落。建德三年。诏废教。因陆沈尘埃中。然
戒操愈益谨。隋开皇初。遂与兴复。诏住永宁寺。即趋
齐。依超法师。听智度论。未几。入长安。学十地阿毗昙
等。时兴善体法师。方开大论。命摄讲义无拥滞。而文
句或稍遗失。于是极昼夜。熟诵本文六十卷。而心疾
作矣。寻归永宁以医。十年总管河间王俾知寺任。大
业二年。诏刊定佛法于洛阳四方馆。五年炀帝西征。
持志科¶ 第 242b 页 X77-0242.png
过之召见。劳问赐予有加。十三年。唐受隋禅。至京师
住庄严寺。众以其识达。请知寺任。如永宁。非其好也。
武德八年。反永宁以无相理观。调伏心疾。贞观十九
年二月二十八日。无所痛是而终。春秋八十四。
**** 唐法琰
姓严氏。江表金陵人。始名法藏。住愿力寺。听
庄严爝公成实论。每闻馀经如旧所习。试密寻拟言
意无不通谐。即以咨诸先达。咸曰。此卿宿昔所尝缘
述。故未忘尔。晚入京师。住日严寺。终于武德之季。
**** 又居玄者
年迫耆颐。然知足不蓄赀币。所得随以散
尽。贞观十年。卒于寺。年九十馀。
**** 唐智凯
姓冯氏。丹阳人。幼孤。昉六岁。偶从吉藏法师
听法华火宅品。归谓其母曰。经明火宅者。我身也。若
我是火宅。我应烧人。既不能烧。则无我可知矣。是夕
达旦无𥧌。遽辞母。诣藏求出家。貌黑甚。故时称之。乌
凯云。年十三。藏使覆述。并不拘经论。依藏会稽住嘉
祥等寺。逮藏入京。即还静林聚徒。武德七年。或复请
于剡县弘导。众至五百。贞观元年。常于馀姚县小龙
泉寺开三论大品等经。誓不他往。离睡眠。却供施床
坐水饮而巳。佛殿之后。忽涨一池。曰吾可以卒岁矣。
俗恶狗子。生辄弃置。使饥冻死。凯闻而怜之。悉为收
聚养畜。虽践污被褥弗恨。十九年都督齐公迎致于
嘉祥寺。敷畅三论义学集者。八百馀人。僚庶毕序。教
门为之光显。时龙泉池竭。凯叹曰。吾不反矣。二十年。
七月二十八日。方升座。手执如意。嘿然加坐而卒。葬
住庄严寺。众以其识达。请知寺任。如永宁。非其好也。
武德八年。反永宁以无相理观。调伏心疾。贞观十九
年二月二十八日。无所痛是而终。春秋八十四。
**** 唐法琰
姓严氏。江表金陵人。始名法藏。住愿力寺。听
庄严爝公成实论。每闻馀经如旧所习。试密寻拟言
意无不通谐。即以咨诸先达。咸曰。此卿宿昔所尝缘
述。故未忘尔。晚入京师。住日严寺。终于武德之季。
**** 又居玄者
年迫耆颐。然知足不蓄赀币。所得随以散
尽。贞观十年。卒于寺。年九十馀。
**** 唐智凯
姓冯氏。丹阳人。幼孤。昉六岁。偶从吉藏法师
听法华火宅品。归谓其母曰。经明火宅者。我身也。若
我是火宅。我应烧人。既不能烧。则无我可知矣。是夕
达旦无𥧌。遽辞母。诣藏求出家。貌黑甚。故时称之。乌
凯云。年十三。藏使覆述。并不拘经论。依藏会稽住嘉
祥等寺。逮藏入京。即还静林聚徒。武德七年。或复请
于剡县弘导。众至五百。贞观元年。常于馀姚县小龙
泉寺开三论大品等经。誓不他往。离睡眠。却供施床
坐水饮而巳。佛殿之后。忽涨一池。曰吾可以卒岁矣。
俗恶狗子。生辄弃置。使饥冻死。凯闻而怜之。悉为收
聚养畜。虽践污被褥弗恨。十九年都督齐公迎致于
嘉祥寺。敷畅三论义学集者。八百馀人。僚庶毕序。教
门为之光显。时龙泉池竭。凯叹曰。吾不反矣。二十年。
七月二十八日。方升座。手执如意。嘿然加坐而卒。葬
持志科¶ 第 242c 页 X77-0242.png
全身于大禹山。起塔七层。以旌其德。
**** 唐慧旻
字玄素。其先河东人。九岁出家。诵法华经期
月。即能覆习。年十五。依新罗光法师。听成论于回向
寺。年十七。讲法华于海盐之光兴寺。香气充庭。或闻
空中。弹指声席宾咸叹异。既登具。禀承十诵于竹园
寺之志律师。文理精诣傍通诸部志公悉以学徒委
之而逝。俄游会稽天台。礼石佛于剡。历数年乃还吴。
结友厉业于通玄寺。布衣蔬食。讫十七年。足未尝出
户。隋季之乱。禅诵不辍。苏州总管闻嗣安迎请至再。
而后一赴。剌史李廉薛通王荣等。尤相尊敬。欲固留
为生民福。闻公度终不可。因为作寺华亭谷干山中。
俾以行道。然地下湿。多蚊蚋。恐致疾沴。唐初徒居海
虞山。殖梓数十万本。远方来学。常百馀人。晚年住南
涧草庵。两兔一彪。出处常与俱。禽兽神祇受归戒。事
迹巨述。都督阳武公李世嘉遣使以书币骋。不应命。
贞观十九年。江王以剌史欲从受戒法。亦固辞不出
山。古律旧疏。有陋失者。刊正焉。著十诵私记十三卷。
僧尼行事二卷。尼众羯磨二卷。道俗菩萨戒义疏四
卷。得法弟子二十馀人。二十年八月十一日。终于所
隐。春秋七十七。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 唐慧旻
字玄素。其先河东人。九岁出家。诵法华经期
月。即能覆习。年十五。依新罗光法师。听成论于回向
寺。年十七。讲法华于海盐之光兴寺。香气充庭。或闻
空中。弹指声席宾咸叹异。既登具。禀承十诵于竹园
寺之志律师。文理精诣傍通诸部志公悉以学徒委
之而逝。俄游会稽天台。礼石佛于剡。历数年乃还吴。
结友厉业于通玄寺。布衣蔬食。讫十七年。足未尝出
户。隋季之乱。禅诵不辍。苏州总管闻嗣安迎请至再。
而后一赴。剌史李廉薛通王荣等。尤相尊敬。欲固留
为生民福。闻公度终不可。因为作寺华亭谷干山中。
俾以行道。然地下湿。多蚊蚋。恐致疾沴。唐初徒居海
虞山。殖梓数十万本。远方来学。常百馀人。晚年住南
涧草庵。两兔一彪。出处常与俱。禽兽神祇受归戒。事
迹巨述。都督阳武公李世嘉遣使以书币骋。不应命。
贞观十九年。江王以剌史欲从受戒法。亦固辞不出
山。古律旧疏。有陋失者。刊正焉。著十诵私记十三卷。
僧尼行事二卷。尼众羯磨二卷。道俗菩萨戒义疏四
卷。得法弟子二十馀人。二十年八月十一日。终于所
隐。春秋七十七。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第 243a 页 X77-024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