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唐澄观 第 115c 页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浙东沙门 昙噩 述

慧学

传宗(四)

**** 唐澄观

生会稽之夏侯氏。年十一。依应天山宝林寺
霈禅师。诵法华经。年十四。以恩泽。获隶此寺落发。即
走四方。访求师友。乾元中。从闰州栖霞寺醴律师。及
乡里昙一。究律部。诣金陵玄壁法师。禀关河三论。大
历中。传起信涅槃于瓦官寺。受东海起信疏义于淮
南。然后温习华严大经。于天竺法诜门下。往剡溪扣
成都惠量。覆探三论十年。就苏州习天台止观于湛
然法师。兼法华维摩等经疏。复咨决南宗禅旨于牛
头山忠师。径山钦师。洛阳无名师。北宗于惠云师。于
唐澄观 第 116a 页 X77-0116.png
是旁览泛问。天竺悉昙。四囲。五明。秘咒。仪轨。东土经
史。子传。三雅。训诂。世间技艺。莫不该综。每曰。五地圣
人。身證真如。犹于后得智中。起世俗念。况于方居学
地。能忌是乎。大历十一年。巡礼五台峨嵋。备瞻圣像。
俄还居五台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既因寺主贤
林所请。为讲经论。乃惙然长想。以为华严合文殊之
智。普贤之理。表彰毗卢遮那万行之极。而旧疏文繁
义约。不足发明。于寤寐间。见金色人立日中。捉观纳
口。咀嚼都尽。骇汗而觉。喜曰。此吞受光明遍照之徵。
可不疏华严。以报三圣之德哉。乃始兴元元年正月。
终贞元三年十二月。成二十卷。饭千僧以落之。自尔
欲求可以付授者。夜而梦。巳化为大龙。鳞鬣耀日。拿
攫碧落。矫首于南台。蟠尾于北台。顷之身出小龙千
数。蜿蜒腾跃。分散青冥。四年春正月寺主贤林。请开
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李自良。复请开于崇福寺。德
宗朝。遣中使李辅光宣诏。即日入都。参预罽宾三藏
般若译事。乌茶国王所进后分。辞以明年。诏许焉。又
明年至蒲津。中令梁公。留安居于中条之栖岩寺。寺
有异僧。所为莫测。而语多应验。初观未至前。忽驱僧
众洒扫曰。不久菩萨至此。先是寺多妖崇。及戾止俱
息。五月中使霍仙鸣宣诏以趣。至则上加礼敬。即延
入馆。刊正所译。为四十卷。诏造疏于终南山草堂寺。
成十卷。仍诏两街各开新疏一遍。方其撰疏之际。堂
前池中莲华五朵。有双蒂三节之瑞。寻诏译守护国
唐澄观 第 116b 页 X77-0116.png
界主经。职缀文。当顺宗之在春宫也。时观居五台。承
教述了义一卷。心要一卷。食肉得罪因缘等。至是入
朝。意尤钦属。观夙发十愿。一长止方丈。但三衣一钵。
不畜长。二当代名利。去之如遗。三目不视女人。四身
影不落俗家。五未舍报受。长诵法花经。六长读大乘
经典。普施含灵。七长讲华严大经。八一生昼夜不卧。
九不邀名惑众代善。十不退大慈悲普救心。故观能
循持。而行之终身焉。卒于元和之初。寿七十馀。弟子
嗣法者百馀人。若相国齐抗武元衡郑絪李吉甫权
德舆李逢吉中书舍人钱徽兵部侍郎归登太常韦
渠牟襄阳节度使严绶越州观察使孟简洪州韦丹。
咸服戒训。又著随疏演义四十卷。华严纲要一卷。法
界玄览一卷。三圣圆融观一卷。华严。法华。楞伽。中论
等。别行小钞疏。共三十卷。设无遮大斋十二会。云花
寺般若阁下。画华严世界图相。其诸塑缋尊像。缮写
经典。具见门人清沔所述记。

**** 唐光宝

北京周氏子。幼失怙恃。遂从空寂之学。凡禅
林靡下参扣。初见神会禅师于荷泽。泽问云。汝何名。
答云光宝。泽云汝名光宝。名以定体。宝即巳有。光非
外来。纵汝意用。而无少乏。长夜蒙照。而无间歇。汝还
信否。答云信则信矣。未审光之与宝。同耶异耶。泽云
光即宝。宝即光。何有同异之名乎。答云。眼耳缘声色
时。为复抗行。为有回互。泽云抗互且置。汝指何法。为
声色之体乎。答云。如师所说。即无有声色可得。泽云
唐澄观 第 116c 页 X77-0116.png
汝若了声色体空。亦信眼耳诸根。及与凡圣。平等如
幻。抗行回互。其理昭然。始茅茨隐于沂水之蒙山。而
鄫费被其化。慎邑大夫。为辟静室于兖州。时尚书王
公僚帅兖。每迎入府治供养。奏署静室额宝真。瓶锡
交拥。元和二年示寂。享年九十二。

**** 唐道悟

婺之东阳张氏子。年十四。白其亲。求出家。亲
未即许。乃弥日誓不食。以待命。亲患之。听所欲为。去
依明州大德剃发。年二十五。受具戒于杭州之竹林
寺。自尔谨持律捡。妙选行门。乃振锡径山。礼国一禅
师有所领解。大历十一年。遁居馀姚之大梅山。如是
三四年。见马大师于钟陵。再坐夏。乃造南岳石头而
致问曰。离却定慧。和尚以何法示人。答曰。我者里无
奴儿婢子。离个甚么。曰如何明得。答曰。汝还撮得虚
空么。曰恁么即不从今日去也。答曰。未审汝早晚从
那边来。曰某甲不是那边人。答曰。我早如汝来处。曰
师何以赃滥诬人。答曰。汝身现在。曰虽然毕竟以何
示于后人。答曰。汝道阿谁是后人。悟由是尽识从前
国一马师用处。而罙入深沮。俄卜筑澧阳徙澋口。占
当阳紫柴山。五百罗汉栖宿之地。以应机感。当是时。
右仆射裴公方尹江陵。崇业寺状乞请悟住持。公从
之。悟至而缁白趋向。施予委积。公亦躬拥徒御。日往
省候。悟每以尊宿自居。揖对之际。凡贵贱未尝起。公
尤叹其知大体。故天皇坊主灵鉴。谓其徒曰。吾寺方
有煨烬之患。苟得悟禅师者。庶几可以起废。因夜共
唐澄观 第 117a 页 X77-0117.png
舁悟。坐方丈上。明日崇业等哗争之。不胜乃巳。后天
皇栋宇果一新。僧问。如何是玄妙之说。答曰。莫道我
解佛法。进曰。争奈学人疑滞何。答曰。何不问老僧。进
曰。问了也。答曰。不是汝存泊处。元和丁亥夏四月晦
入灭。寿六十。腊三十五。以其年八月五日建塔。葬灵
龛于郡之东隅。比丘惠真文贲崇信嗣。

**** 唐宝脩

姓周氏。蜀之资州人。幼依乡里纯德寺出家。
既入禅会。遇蕲州忍大师法裔。而决了所疑。后游罗
浮山爱之。即石室燕默终日。寻而檀越卒为筑辟。郁
成钜刹。一日忽愀然不乐。谓门人曰。因缘相逼奈何。
众咸莫测其意。顺宗皇帝闻其名诏入京。与三藏问
答。并正所翻译。因留居辇下三年。竟终于京寺云。

**** 唐法如

姓韩氏。慈州人。少商贾逐什一利。忽自悔。依
汴京相国寺洪思法师出家。登具后。访道嵩少。见神
会禅师于洛下。疑情顿释。受印可。后遁太行山马头
峰下。褚墩戍将王文信。唱众构宇。以说法匡徒。刺史
李亚卿。邀入城不起。元和六年示寂。报龄八十九。三
月迁舆于塔。

**** 唐道通

生庐江何氏。童年貌重迟。见佛像僧仪。必礼
敬。天宝初试经获度千泉之南安。盖侍父宦游所在
也。既进具。见大寂禅师一公于建阳佛迹岩及南康
龚公山。密契深领。有不可知者。贞元二年。因谒石头
禅师迁公。益进所学。四年大寂将入灭。谓通曰。玉石
之山。资汝道业。遇可居之。秋与伏牛自在禅师。观览
唐澄观 第 117b 页 X77-0117.png
京洛。至唐别。见一山[葸-十+夕]茜可爱。问之乡人曰。此紫玉
山也。陟其巅则有石紫色。莹然如玉。乃叹曰。兹非先
师之所记欤。遂挂锡解囊其间。参学之徒雾拥。

僧问。
如何出得三界。答曰。汝在里许。得多少时也。进曰毕
竟如何出得。答曰。青山不碍白云飞。于頔相公问。教
中道。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如何是飘堕罗
刹鬼国。通咄曰。于頔客作汉。问这般事作么。頔变色。
通指曰。飘堕罗刹鬼国也。一日又问。如何是佛。通唤
相公。頔应诺。通曰。切忌别求。刺史李公道古寻为伽
蓝。弟子金藏别从百丈海禅师扣请。元和八年。偶归
省。通喜曰。汝来也。此山有主矣。遽拽主丈去。襄州道
俗迎奉之。是年七月十五日。无疾而逝。春秋七十三。

**** 唐法普

庐江潘氏子。史不载出家落发之始。元和中。
游蕲之黄国。爱其峰峦奇秀。石坛平坦。乃挂锡焉。久
之附树蓬茨以容身。忽有人。援藤萝披草莱以至。见
普迟回不忍去。普惊问曰。何知而至。曰某于山麓。仰
见山巅。紫气盘礴。意必有异人。故至此尔。近远闻之。
日益趋附。不数年。其徒殆千数。普屡辞曰。老僧独居。
无可利益。君等亦无所匮乏。何相求之酷也。弟子广
严卒构钜刹。得其法者。莫知其数。将终集众告曰。吾
其去矣。尔曹善住珍重。肉身不坏。因涂缋之。存至今。

**** 唐智藏

姓廖氏。虔化人。生有奇表。识者知其为伟器。
八岁即从师薙染。及大寂移居龚公山。往依之。且为
大寂。奉书于忠国师。国师问。汝师说什么法。藏从东
唐澄观 第 117c 页 X77-0117.png
过西立。国师云。只者个。更有。藏从西过东立。国师云。
者个是马师底。仁者底作么生。藏云。早个呈似了也。
又奉书于径山。属大寂受连率路嗣恭。延居府治。而
授藏以衲袈裟。使众请益。僧问大寂。离四句绝百非。
请师直指。寂云。汝去问取智藏。僧问藏。藏云。汝去问
取海兄。僧问海。海云。我到者里却不会。僧举似寂。寂
云。藏头白海头黑。藏住西堂后。有俗士问。天堂地狱
是有否。佛法僧宝是有否。藏皆以有答之。士云。和尚
错了也。藏云。汝曾见何等尊宿来。士云曾见径山。藏
云。径山向汝道什么。士云。道一切总无。藏云汝有妻
子否。士云有。藏云径山有妻否。士云无。藏云径山和
尚道无则得。士礼谢。时相国齐公映。亚相李公兼尚
书李公翔中郎裴公通皆礼敬。元和九年四月八日
终。春秋八十。夏腊五十五。建塔葬全身。长庆初。追谥
大觉。

**** 唐怀海

闽人也。丱岁离尘。三学该练。属马祖阐化南
康。乃倾心依附。与西堂智藏。同号入室。一夕侍祖玩
月次。祖云。正恁么时如何。藏云正好供养。海云正好
脩行。祖云经入藏禅归海。祖一日上堂。大众云集。海
乃捲却礼拜席。祖便下座。

海间它往。乍归诣祖。祖于
禅床角。取拂子示之。海云只这个。更别有在。祖放拂
子旧处云。你巳后将什么为人。海却取拂子。祖云只
这个更别有。海以拂子挂旧处侍立。祖振威一喝。及
出世洪之新吴百丈山。参玄之宾麇至。而沩山祐黄
唐澄观 第 118a 页 X77-0118.png
檗运。尤杰出。海谓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被马大
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黄檗不觉吐舌。曰某甲虽不
识马祖。要且今日得亲见马祖。海云汝巳后莫嗣马
祖去。檗云。不嗣马祖。海云作么不嗣马祖。檗云丧我
儿孙。海云如是如是。

每曰。吾行大乘法。岂宜以诸部
阿笈摩教。为轨范耶。或曰。瑜伽论璎珞经。是大乘律。
盍亦从旃。海曰。吾于大小乘中。而博约折中之。务归
于善焉尔。其制谓。于一寺之中。为法堂僧堂方丈而
巳。法堂所以说法也。僧堂中。设长连床。施椸架。凡同
住者。不论高下。咸在挂搭道具于椸架上。坐长连床。
昼夜不息。倦则斜枕床唇偃仰。谓之带刀卧。使不安
于寝寐也。长老特居方丈。以示道德之尊。有力役则
行普请法。以均其劳苦。天下禅宗便之。皆循守不敢
废至今。元和九年甲午正月十七日示寂。寿九十五。
长庆元年。谥大智禅师。塔曰大宝胜轮。

**** 唐怀恽

泉州谢氏子也。既落发进具。而心未入道。贞
元初。谒大寂禅师于龙兴。即蒙印可。后隐鲁之岨崃
山。齐之灵岩百家岩中条山等。示徒云。至理亡言。时
人不识。强习它事。以为功能。不知自性是个微妙大
解脱门。鉴觉光明。未曾休废。如大日轮。近远斯照。虽
及众色。不与众色合。灵烛妙明。非假锻鍊。为不了故。
妄起空花。但如捏目。徒自疲劳。若能返照。无第二人。

僧问。四大五蕴之身。阿那个是本来佛性。恽乃呼其
名。僧应诺。恽良久云。汝无佛性。元和三年。上以生辰。
唐澄观 第 118b 页 X77-0118.png
仍用大历诏。凡天下名僧大德。三学通习者。并集萃
京师。于是恽于章敬寺毗卢遮那院安置。入麟德殿
居上座位。赐斋。后有僧。绕绳床三匝。振锡而立。恽云。
是是。其僧到南泉。如前相见。泉云不是不是。其僧云。
章敬道是。和尚为甚么道不是。泉云章敬即是。汝即
不是。汝是风力所转。终成败坏。

十年乙未冬。忽示疾。
十一月十一日卒。寿六十二。越明年二月。门人智朗
志操等。奉全身葬于灞桥之北源。谥大觉。宝相则塔
号也。洛阳司仓贾岛文其碑。

**** 唐灵坦

姓武氏。太原文水则天皇帝诸孙也。父宣洛
阳令。母夏侯氏。梦神僧寄宝鉴。表里莹然。曰善护之。
及生而秀整可爱。七岁诵习通利。以童子举入官。至
十三。擢太子通事舍人。益进学不怠。三教典籍。窥览
靡有遗。然颇厌世故。嗜空宗。时洛下方盛荷泽神会
之化。坦往参焉。遂见推许。而命之执侍。父母莫之沮。
天宝初。会谓坦曰。吾有一句。自初祖菩提达磨。传之
曹溪。曹溪以传吾。汝宜谛受。毋令断绝。兹吾将有难
必去汝而它之焉。未几果诏会迁弋阳。坦亦览藏经
于庐州之浮查寺。大历五年获以法眷礼。见南阳忠
国师于京帅。忠公为奏得玺书。赐号大悲。时相国田
公神功方帅汴。坦就以行化。殊见祗待。乃循维扬六
合而下。忽闻空中有声曰。吾与汝开心地。即睹菩萨
像。如文殊者。以手按其颈曰。此其印验也。视之有指
痕四皆赤色。久不灭。润之金山。有云气。能毒人至死。
唐澄观 第 118c 页 X77-0118.png
盖穴之蛰龙致然。至是而弭。亦坦尝旅次其间云。俄
庵江阴之定山。夜闻赞叹声。察之二白龟也。又白蛇
数丈。祈受戒忏悔。寓吴兴。造兰若于林山。或见三丈
夫衣金紫。美其壮丽。元和五年。相国李公鄘治广陵。
素严刻少恩。遇坦绝宽厚。馆之华林寺。寺有吴将张
辽墓。尤舞妖崇。坦居之。恬无所忤。十年有二胡人。自
称龟兹国使。致国命请坦。然竟不知何从来也。十一
年五月十三日。众以荷泽忌营斋。坦别众曰。吾赴远
请巳。七月染微疾。九月八日乃终。塔葬郡之驯翟坊
南冈。寿一百八。腊八十四。

**** 唐元浩

字广成。姓奏氏。吴人。蚤岁依晋陵灵山寺惠
日禅师出家。具满分律。配居本州龙兴寺。寻为荆溪
湛然禅师得法弟子。尝叙其所注涅槃经曰。予闻先
觉之大宝曰常。在宥布和之盛典曰教。率土知化而
归境曰行。交感人心之至极曰證。然则以道御时。以
法性合运。当应物之际。与显晦同其光。恢张至化。而
自它昭著者。实播于鸿名。钦恭闻思。恊和至极。四德
克彰者。实存乎妙体。格变群家。历观诸行至典克脩。
庶绩有成者。实赖乎宗本。信以授人。大明宗极。敷畅
厥旨。庶几有补于将来者。寔存乎妙用。博综群言以
立成训。风行十方。率用归顺者。实存乎妙教。此浩之
论议。则其所造诣。可知矣。元和十二年十一月十一
日。右胁累足。入于涅槃。明年十一月十三日。阇维。起
塔于苏州虎丘东山之南原。浩无恙时。与上都云华
唐澄观 第 119a 页 X77-0119.png
寺华严澄观法师友善。其注涅槃也。盖翰林学士梁
公肃。苏州剌史田公敦请之。受业沙门智恒子瑜道
儒仲仪仲良。比丘尼识微道巽志真悟极等。树其塔。
刺史崔恭铭。

**** 唐神凑

姓成氏。京兆蓝田人。生而奇秀。丱岁出尘。依
南岳希橾师受具。复参钟陵大寂禅师。大历八年。朝
廷以经律论三科。策试天下之士。愿出家者。凑中其
选。诏配九江兴果精舍。后从僧望。徙居东林寺。即雁
门远公道场也。有甘露戒坛在焉。凑因嗣兴佛事。虽
经论兼弘。终业于律。凑素羸瘠。视之颓然如不胜衣。
门人请加医疗。不答。进药麾去。元和十二年。九月二
十六日。遘疾而终。是年十月十九日。奉全身祔远公
之坟而窆焉。寿七十四。腊五十一。时白公居易方为
郡司马。相友善。及是悲悼。为作塔铭。且述偈以哭之
云。本结菩提香火社。共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随
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

**** 唐惟宽

生衢之信安祝氏。祖安父皎。皆隐德。宽甫十
三岁。见杀以馔客。即不忍食。退求出家。落鬋于僧昙。
受尸罗于僧崇。学毗尼于僧如。始习止观。后见大寂。
及證心法。化行闽越间。贞元七年。作滕家道场于会
稽。八年作回向道场于鄱阳。十三年。止少林寺。二十
一年止卫国寺。明年徙天宫寺。僧问。如何是道。宽答
云。大好山。进云。学人问道。师何以言好山。答云。汝只
识好山。且不识道。问云。狗子还有佛性否。答云有。进
唐澄观 第 119b 页 X77-0119.png
云和尚还有么。答云我无。进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为甚么和尚独无。答云。我非众生。进云。既非众生。是
佛否。答云。不是佛。进云。究竟是何物。答云。亦不知是
何物。进云。可见可思否。答云。思之不及。议之不得。故
云不可思议。元和四年。诏迎至安国寺。五年入麟德
殿。上躬问道。其年以法复灵泉于不空三藏久涸之
池。侍郎白居易。尝诣宽问曰。禅无言说。师以禅道自
居。如何说法。宽曰。无上菩提。被于身为律。宣于口为
教。得之于心为禅。应用有三。其致一也。云何于中妄
起分别。又问曰。既无分别。何以修心。答曰。心本无垢
净。毕竟何用修。若去垢取净。是名金屑翳。又问曰。若
无修證。何异凡夫。答曰。凡夫无明。二乘执著。离此二
病。是名真修。有僧问曰。道在何处。答曰在目前。进曰。
我何不见。答曰。汝有我故。所以不见。进曰我有我故
即不见。和尚见否。答曰。有汝有我。展转不见。进曰。无
汝无我。还见否。答曰。无汝无我。教阿谁见。十二年二
月晦。升座别众讫。奄然顺化。报龄六十三。僧腊三十
九。葬灞陵西原。谥大彻。塔号元和正真。弟子千馀人。
得其指者。三十九人。入室受付嘱者。曰义崇圆照。

**** 唐灵默

毗陵宣氏子。成立之岁。本期射策登第。以荣
亲里。闻预章马大师聚徒说法。因往观焉。目击道存。
遂求薙染。受具后。乃谒石头迁和尚而悟旨焉。贞元
初。入天台山中。居隋智者之白沙道场。阅二载。虎依
以产子于近林。意颇驯扰。初智者之来建道场。凡一
唐澄观 第 119c 页 X77-0119.png
十二所。记之曰。此地妙严。非杂器所居。若能居此。与
吾无异。故默盘桓不忍去。后又徙东道场。地愈益深
僻。俄夜雷震。大树摧压崖谷。人以为必累及默所止
庵。旦视之。无损也。尝游东白山。中毒。邻翁为召医。谢
遣之。独闭门燕坐。出污而愈。既化浦阳。乃赴阳灵戍
将李望五泄之请。元和初旱甚。默偶循涧而步。见青
蛇大矫润旁。瞪视过客。略不动。默咄之曰。百姓且渴
死。汝宁无慈悲心耶。夜果大雨洽境内。会平昌孟简。
以中承廉问淅东。下教悉废管内寺院之学徒散逸
者。暨阳令曹胄状举默德行。足以庇民社。许重造院
以示尊显。

僧问何物大于天地。答曰。无人识得伊。僧
曰。还可彫琢也无。答曰。汝试下手看。僧问此个门中。
始终事如何。答曰。汝道只今底。成来得多少时也。僧
曰。学人不会。答曰。我此间无汝问底。僧曰。岂无和尚
接人处。答曰。待汝求接。我即接。僧曰。便请和尚接。答
曰。汝欠少个甚么。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澡盥焚香
嘱累。端坐而逝。寿七十二。腊四十一。高僧智闲。录其
平生事迹行世。

**** 唐智常

江西大寂弟子也。元和中。驻锡庐山之归宗
院。参访之徒群拥。乐天白公。以司马贬江州。获往来
咨决心要。其钦慕之至见辄坐之南面。而致拜焉。后
李渤自虔州。以剌史迁。尤加悦服。一日问曰。教中谓
须弥纳芥子。固其理也。又谓芥子纳须弥。亦岂理乎。
常曰。人言博士读万卷书。是否。渤曰。忝得此名。常曰。
唐澄观 第 120a 页 X77-0120.png
摩顶放踵。身不过若干尺尔。万卷书向何处著。渤俛
首。顷之。因叹赏不能巳。

上堂云。从上古德。不是无知
解。它高尚之志。不同常流。今时不能自成自立。虚度
时光。从前只是依它知解。发言皆滞。光不透脱。只为
目前有物。诸子莫错用心。无人替你。亦无汝用心处。
珍重。僧问如何是玄旨。常曰。无人能会。问曰。向者如
何。常曰。有向即乖。僧曰。不向者如何。常曰。去无汝用
心处。僧曰。岂无方便。常曰。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僧曰。如何是观音妙智力。常敲鼎盖三下云。还闻否。
僧曰闻。常曰。我何不闻。僧无语。常打趁。常与南泉行
脚。一日煎茶相别次。南泉问曰。从前与师兄。商量此
事。彼此巳知。去后或有人问。毕竟作么生祗对。常曰。
者一片地。大好卓庵。泉曰。卓庵且置。毕竟作么生祇
对。常乃翻却茶铫便起。泉曰。师兄吃茶了。普愿未曾
吃茶。常曰。作者个语话。滴水也消不得。僧问。此事如
何用心。常曰。牛皮鞔露柱。露柱啾啾叫。凡耳听不闻。
诸圣呵呵笑。常因俗官来。乃拈起帽带曰。还会么。官
曰。不会。常曰。莫怪老僧头风。不卸帽子。常入园取菜
次。画圆相围菜一株。谓众曰。辄不得动著者个。众不
敢动。少顷常来。见菜犹在。便以棒打趁众僧曰。者一
队汉。无一个有智慧底。常刬草次。有一僧来参。忽蛇
过其前。当钁断之。僧曰。久向归宗。元来是个觕行沙
门。常曰。座主归吃茶去。常目重瞳。然恐其为巳祸福
也。曰熏摩。以求灭去。而目为之赤。世号赤眼归宗。
唐澄观 第 120b 页 X77-0120.png

**** 唐神暄

生建阳之留氏。幼沈静。有问而后有言。稍长
客婺女。遂以净人。入开元寺出家。一日婺守过之。见
曰。此儿精神卓朗。异时必围绕千众。利益世间。宜趣
薙落。以务进修。既受具。乃止息金华山北百家严石
穴中。常昼夜持诵七佛俱胝咒不辍。上无屋庐。下无
床榻。雨露霜雪之变。则有紫云覆之。如盖状。久之徙
居赤松洞之东峰。祯瑞尤著见。贞元二年。遇志贤禅
师。为说心法。获證悟。而持诵益效。元和八年。中丞范
扬遣使。施乳香毡罽器皿。而暄即以散之。无所受。中
书舍人王仲。请就大云寺。授四众菩萨戒。十二年尚
书孟简。请说法于会稽。固辞不往。八月竟归。示寂开
元寺。春秋七十六。

**** 唐隐峰

姓邓。建之邵武人。姿性若狂。騃而刚毅。有执
不可或挠。既纳具。初见马祖未有所得。再往石头亦
不契。终嗣马祖。则其所得可知矣。峰在石头时。问云。
如何得合道去。头云。我亦不合道。峰云。毕竟如何。头
云。汝不合道来。得多少时耶。峰无语。一日石头刬草
次。峰叉手傍立。头掷刬子。向峰前。刬一株草。峰云。和
尚只刬得者个。不刬得那个。头提起刬子。峰接得乃
作刬势。头云。汝只刬得那个。不刬得者个。峰云。者里
是甚么所在。说者个那个。峰一日推土车次。祖展足
坐路上。峰云。请师收足。祖云。巳展不缩。峰云。巳进不
退。乃推车过。祖归法堂。手执斧子云。适来碾损老僧
脚底出来。峰便出于祖前引颈。祖乃置斧子。峰到南
唐澄观 第 120c 页 X77-0120.png
泉。与众僧参次。泉指净瓶云。铜瓶是境。不得动著境。
与老僧。将瓶中水来。峰便拈净瓶于泉面前泻水云。
何曾动著。泉便休。到沩山。于上座头。解放衣钵。沩山
闻到。先具威仪。下堂看师叔。峰见山来。便作睡势。山
归方丈。峰发去。少间山问侍者。师叔在否。者云巳去
也。山云。去时有什么言语。者云无言语。山云莫道无
语。其声如雷。元和中游五台。道出淮西。吴元济方以
蔡城。抗王师。久相持未决胜负。峰云我知所以息其
暴厉者。乃掷锡空际。飞步过之。两军之士。皆仰望叹
服。慈让之心。油然以生。善恶逆顺之理顿判。元济之
缚。蔡城之破。诚不待李愬之谋也。遍阅灵迹。乃复倒
植于金刚窟中。以示灭焉。观其履天戴地。衣裾裤褶。
无所垂褪。而肢体不露。众欲舁举。则坚莫之动。后其
女弟之为尼者至。而咄之曰。兄生慢法律。死犹惑乱
世俗耶。徐抵之仆。噫异矣。遂阇维。塔舍利其地。

**** 唐智藏

本西印土人。入华冒姓皮氏。其先尝官庐陵。
因占籍焉。藏少辞尘俗。从林下游。留心三学。而尤善
律藏。大历三年。𨽻名豫章天宫寺。众请登坛秉法。每
升座提唱。辨名理。析微言。堂盈席满。听者无厌。时号
律虎。贞元中。见大寂禅师警策有省。遂筑室于会稽
之杭坞山。著法华经妙义。学者归焉。元和十四年二
月。无疾而卒。寿七十九。塔舍利于院之北峰。俗谓杭
坞为杭乌。盖声之讹尔。

**** 唐道行

会稽梅氏子。父为衙吏。行少知书。卒以造秀
唐澄观 第 121a 页 X77-0121.png
贡天府。有僧。分卫过其家。行与语。妙得禅指。遂辞父
母。学空法。仍禀四明山保寿院智幽为师。既游南岳。
闻江西大寂之道。又往依焉。后居罗浮山石室中。木
精水怪。往往变现。行视之蔑如也。有老人。容貌端肃。
衣冠华楚。再拜稽颡。谓行曰。我居是间。仅二百载矣。
今乃获脱苦受乐。皆师化力所及也。宝历九载疾终。
寿九十五。寻于别峰。树塔以葬。

**** 唐甄叔

不详姓氏乡里。幼而出家。聪敏绝伦。扣玄机
于大寂禅师。乃曰。群灵本源假名为佛。体竭形消而
不灭。金流󴇼散以常存。性海无风。惊波自涌。心虚绝
兆。万象齐彰。体斯理者。不言而声遍恒沙。不用而功
资玄化。如何背觉。反合尘劳。于阴界中。妄自囚系哉。
叔见宜春阳岐山。群峰四合。叹曰。坤元作镇。造我法
城。一言才发。千岩响答。天开月殿。地拥云廊。清净域
中。化出金界。于是宴坐。四十馀年。而化缘毕巳。元和
庚子。正月十三日。忽尔坐逝。如入大定。弟子如坦良
宝等。心没悲海。哀动愁山。积群木为香楼。以茶维之。
获舍利七百粒。建窣堵波于东峰而葬焉。上足运命
请志闲作文于碑。以纪盛德。

**** 唐自在

生吴兴之李氏。幼有瑞相。坐辄结跏。见者以
为异。俄出家于钱唐之径山。受具于新定。遂遍参诸
方。入南康大寂法会。而受记莂焉。行止不常。多隐山
谷。所至则衲子萃止。且尝为大寂。致书于忠国师。国
师问马大师以何言教示徒。答云。大师教人以即心
唐澄观 第 121b 页 X77-0121.png
即佛。国师云。是甚么语话。良久又问。此外更有么。答
云。又道非心非佛。有时又道不是心。不是心。不是物。
国师云。犹较些子。在云。未审和尚此间如何。国师云。
三点如流水。曲似刈禾镰。

示众云。即心即佛。是无病
求病句。非心非佛。是无病求药句。僧问。如何是药病
对治句。在云。伏牛山下古今传。然尤好求前贤遗迹。
以快逸观。若龙门山后魏三藏翻经处。王屋山稠禅
师解虎斗处。嵩山梵法师虎跑泉处。皆遍游历。而无
所恋著。元和中。居洛之伏牛山。与天然禅师为莫逆
交。著三伤颂。辞理俱美。后遣弟子往选江南山水之
绝胜者。而图老焉。将归江州之都昌院。行至叶。为道
俗所留。长庆初。示寂于隋之开元寺。寿八十一云。


钵和尚者。史不详其姓名乡里。尝作一钵歌。以唱道
劝世。故俗因以称之。

伪蜀乾德初。有陈军使妻高氏。
唐中令骈诸孙女也。持不杀戒。馀二十年。后因其子
娶妇会亲。不得巳而杀焉。未旬浃。高氏暴终。信宿而
稣曰。初被黑衣使者。摄至岐府城隍庙。庙神则峨冠
大袖。对金甲武士。坐堂上。使者引高进。武士言语纷
纭。让高破戒。且扼腕骂曰。吾护戒神将也。以汝能持
戒。吾二十年。不遑寝食。以守卫汝。岂期顿亏本志耶
业报自然。今日之事。吾不能为汝地矣。城隍忽问高。
汝别修何善。庶几其可以自赎。高畴昔常诵上生经。
至是懵莫记忆。方恐惧间。遽曰。诵得三伤颂一钵歌
遂诵如文。二神人擎拳立听。颜色渐怡。及卒章。皆出
唐澄观 第 121c 页 X77-0121.png
涕泪云。

**** 唐南印

姓张氏。出家受具。游学深得曹溪之旨。然无
以为證。净众寺会师曰。落机之锦。濯以增妍。衔烛之
龙。行而破暗。印独以为然。乃由江陵入蜀。庵于蜀江
之南壖以勖众。而寺宇崇成。额名宝应。贞元初司空
高崇文既平镏。辟易额为元和圣寿。长庆初入灭。塔
葬其寺中。弟子义俛嗣。

**** 唐惠涉

会稽谢氏子。晋大傅安裔孙。大历初。于金陵
庄严寺。遇牛头山忠禅师。语合许入室。悉倾法蕴。逮
忠谢世。踵武化风。如是迄五十年。长庆二年终。寿八
十二。门弟子惟宴等。建塔寺之西北。勒铭纪德。

**** 唐无业

姓杜氏。商州上洛人。母李氏闻空中有声曰。
寄居得否。巳而娠。及娩异光充室。童年不戏弄。行必
直视。坐必跏跗。见者知其为法器。九岁即依郡之开
元寺。志本禅师。习诵金刚法华维摩思益华严等经。
年十二乃薙落。阅讲席。晓寤越流辈。满年受具于襄
州幽律师。明年夏。乃为众阐四分律疏。兼演涅槃。自
尔紬译经律。冬夏无所倦。俄闻大寂以最上乘。唱化
洪州。因往瞻礼。业躯干素颀硕。大寂见而笑曰。巍巍
佛堂。奈何无佛。业于是跪而言曰。三乘十二分教。尝
穷其说。至于宗门即心是佛。实所不了。大寂曰。只此
不了底心。即是。别更无物。盖不了是迷。了之是悟。迷
则众生。悟则是佛。佛固不离众生。离众生别无佛。亦
如以手作拳。而拳即是手。业由是顿悟。悲喜交集。泣
唐澄观 第 122a 页 X77-0122.png
曰。本谓佛道旷劫方成。始知今日亲见法身实相。一
切具足。法从心生但有名字。无有实者。大寂曰。如是
如是。业既受记莂。寻诣曹溪。礼祖塔。遍游庐岳天台
及诸名山圣迹。自洛抵雍止西明寺。众欲举充两街
大德。非其志也。时则相国李抱真。以节镇上党。慕贤
嗜善。未尝有倦色。坚以币请。业顾语其门人曰。吾本
以避京国浩攘。而来于此今又重烦迎接。可怜哉乃
复遁于绵上之抱腹山。又读大藏于清凉山之金阁
寺。凡八历寒暑。俄振锡西河。寓众香寺。州牧董叔缠。
迎徙开元寺。从容戒弟子曰。吾自至此。不复有它志。
岂吾缘法在尔耶。遂领徒说法。垂二十年。化旺并汾
间。宪宗皇帝御宇之十四年。玺书起之。辞疾不行。明
年加虔降旨。又固以疾辞。穆宗即位。尤渴瞻礼。命两
街僧录灵准喻旨。准曰师绝尘物表。秕糠世务。因其
理也。然法委国王。请师熟虑。业笑曰。贫道何德。累纡
圣眷。行矣。第恐道途不同耳。于是剃发澡浴。至中夜。
告弟子惠愔等曰。见闻觉知。性同太虚。不生不灭。本
自空寂。迷者不了。即为境惑。一为境惑。流转不穷。汝
等当知。心性非因造作。犹如金刚不可破坏。一切诸
法。如影如响。无有寔者。故经云。唯有一事实。馀二则
非真。常了一切空。无一物当情。是诸佛同用心处。汝
等勤而行之。遂寂。寿六十三。腊四十二。长庆三年十
二月二十一日。葬之寺庭。谥大达国师塔号澄源。

**** 唐天然

不知何许人。先以冠带见石头迁禅师于南
唐澄观 第 122b 页 X77-0122.png
岳。执㸑三年。始遂落发。复得戒于岳寺之希律师。即
造江西大寂法会。大寂甚奇之。俄居天台华顶三年。
寻诣径山。礼国一。元和中。登龙门香山。善伏牛禅师。
尝客惠林寺。时天大寒。因取木佛像烧之。以自燠。或
讥其拨无因果。曰吾欲以茶毗舍利尔。曰木头安从
得舍利。然笑曰。若是则可更取几尊来焚。

元和三年。
游洛阳晨。出横卧天津桥上。会留守郑公驺从过之。
呵不为动。公使问何人。然徐仰视而应曰。无事僧。公
异之。乃奉束帛袭衣。月给米面。自是归信者益众。十
五年春。乃结庵南阳之丹霞山。以便林泉之乐。一日
谒忠国师。先问侍者。国师在否。者云。在即在。只是不
见客。然云。太深远生。者云。佛眼亦觑不见。然云。龙生
龙子。凤生凤儿。国师睡起。者以告国师乃打十棒趁
出。然闻之云。不谬为一国之师。明日却往礼拜。见国
师。便展坐具。国师云。不用不用。然退步。国师云。如是
如是。然却进前。国师云。不是不是。然绕国师一匝便
出。国师云。去圣时遥。人多懈怠。三十年后。觅此汉也
难得。

然访庞居士见女子灵照。取菜次。然云居士在
否。女子放下菜篮。敛手立。然又云居士在否。女子提
菜篮去。然上堂阿你浑家。切须保护一灵之物。不是
你造作名貌得。更说什么荐与不荐。阿你自看。善巧
方便。不从外得。善巧是文殊。方便是普贤。你更拟趁
逐甚么物。如今学者。纷纷扰扰。皆是参禅问道。我此
间。无道可脩。无法可證。若识得释迦只者凡夫。是阿
唐澄观 第 122c 页 X77-0122.png
你须自看取。莫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夜里暗双
陆。赛釆若为生。无事珍重。长庆四年六月。趣门人备
汤沐曰。吾有远役。竟戴笠策杖蹑履。垂一足。未及地
而逝。寿八十六。膳部员外郎镏轲撰碑文。谥智通塔
号妙觉。

**** 唐如会

韶州始兴人。大历八年。谒国一于径山后见
大寂于是道德进。而名誉起矣。时丛林谓之折床会
以其勤于坐禅。而床为之折也。未几出世。说法长沙
之东寺。盖俗所谓夹山者。四方玄侣辐辏。大寂之风
益振。相国崔公群以𧮂得罪宪宗南迁。为观察使。见
会问曰。师于此事。自何而得。答曰见性得。会时方病
眼。公因讥之曰。既去见性。其奈眼何。答曰性非眼见。
病者非眼。公稽首谢之。仰山来参。会曰巳相见了。更
不用上来。仰曰。恁么相见莫不当否。会便闭却方丈
门。仰归举似沩山。沩云寂子是什么心行。仰云若不
恁么。争识得佗。长庆癸卯终于寺。寿八十。建塔寺之
城南。及李公翱之廉问也。凡坟塔之近城者。命悉毁
以全形胜。然独留会所葬塔。且曰庶几以别贤愚。谥
传明塔号永际。镏膳部轲著文勤铭。

**** 唐道树

唐州闻氏子。年近不惑。始获礼州之明月山
大光院沙门惠文。而薙落焉。既受具。观方问道。无所
不历。晚于洛得北秀宗指。即入寿之三峰山。结茅以
居。而学者麇至。有野人每来。辄能化作佛仙菩萨罗
汉之形。或放神光。或呈异响。如是十年。后忽寂然。树
唐澄观 第 123a 页 X77-0123.png
因告众曰。野人以许多伎俩。务欲眩惑。只消老僧不
见不闻。伊伎俩有尽而吾不见不闻无尽。宝历初示
疾而终。寿九十二。明年正月。塔葬其全身焉。

**** 唐太毓

生金陵范氏。年才一纪。即事牛头山慧忠禅
师出家。往雍京安国寺受具。戒。未几谒太寂禅师于
洪府。而获法印焉。元和十三年。止毗陵之义兴芙蓉
山。感动悦随。户屦盈万。居士庞蕴。三到其地。一日行
食与居士。居士接食次。毓云生心受施。净名早呵。去
此一机。居士还甘否。居士云。当时善现。岂不作家。毓
云。非关它事。居士云食到口边。被它敚却。毓便下食。
居士云。不消一句。居士又问。马大师著实为人处。还
分付吾师否。毓云某甲尚未见它。作么知它著实处。
士云只者见知。也无讨处。毓云居士也不得一向言
说。士云。一向言说。师又失宗。若作两向三向。师还开
得口否。毓云。直是开口不得。可谓实也。居士抚掌而
出。相国崔公群出镇宣城。以禅定请居之。宝历元年
至禅定。明年归齐云山。九月示灭于山院。享年八十。
僧腊五十八。十月塔葬院庭。大和二年。相国韦处厚
以事闻上。诏谥大宝禅师。塔号楞伽。越州剌史陆亘
撰碑文。

**** 唐道行

姓杨。桂阳人。南岳般舟道场出家。游学钟陵
默有證入。得自在三昧。俄就澧阳西南山中。营小室
以居。布衲蒲鞋。或坐或寐。无所滞虎豹杂处床榻间
未几。忽有辇材橐费。愿大搆缮以施者。其栋宇之盛。
唐澄观 第 123b 页 X77-0123.png
未旬浃巳备。既辞去。问其名氏爵里于人。而卒无知
者。然后意其为神助云。顷又太守以郡治之开元寺。
固召居之。即告终。元和十五年。寿六十九。

**** 唐昙藏

未详姓氏乡里。而于大寂之传。尤得旨要。复
见石头。加陶淬。贞元二年。居衡岳。栖止峰之绝顶。晚
年苦足疾。固徙山下之西园中。世称西园伽蓝云。参
礼之徒。亚大寂。太和元年。终于所居。寿七十。藏性姿
乐易。与物无伤忤。尝夜行遇钜蟒。数文张口向之。若
将吞噬者。侍者掖藏趋避。藏不肯曰。死可逃耶。彼以
毒来。我以慈受。毒无自性。慈亦无缘。冤亲平等。生死
一揆。法性空故。蟒竟俛首徐去。又尝有偷入其室。藏
语之曰。诸君之来。第此中无物耳。有则但拈去。终无
靳也。群偷遽惊散。

**** 唐惟俨

姓寒氏。晋之缙县人。童龀俊敏。年十七。从南
康湖阳西山慧照禅师落发。大历八年。依衡岳寺希
澡律师。受具戒。未几谒石头迁禅师。證心法。一日俨
坐次。石头问曰。汝在者里作么。俨云。一切不为。头曰。
恁么即闲坐也。俨曰。若闲坐即为也。头曰。汝道不为。
且不为个什么。俨曰。千圣亦不识。头以偈赞曰。从来
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自古上贤犹不识。造
次凡流岂可名。头尝垂语曰。言语动用勿交涉。俨云。
不言语动用。亦勿交涉。头云。者里针劄不入。俨云。者
里如石上栽花。头深肯之。住后看经次。柏岩云。和尚
休猱人得也。俨卷却经云。日头早晚。柏云。正当午。俨
唐澄观 第 123c 页 X77-0123.png
之。犹有者个文彩在。柏云。某甲无亦无。俨云。汝太煞
聪明。柏云。某甲只恁么。和尚尊意如何。俨曰。我跛跛
挈挈。百丑千拙。且么过。有僧再参。俨问曰。阿谁。僧曰
常坥。俨呵曰。前也是常坦。后也是常坦。一日院主。请
俨上堂。大众才集。俨良久便归方丈。闭门。院主逐后
曰。和尚许某甲上堂。为什么却归方丈。俨曰。经有经
师。论有论师。律有律师。又争怪将老僧。

俨问。云岩作
什么。岩曰檐屎。俨曰。那个聻。岩曰在。俨曰。汝来来去
去为谁。岩曰。替它东西。俨曰。何不教伊并行。岩曰。还
曾檐么。俨坐次。有僧问。兀兀地思量个什么。俨曰。思
量个不思量底。问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俨曰。非思
量。僧问。学人拟归乡时如何。俨曰。汝父母遍身红烂。
卧在荆棘林中。汝归何所。僧曰。恁么即不归去也。俨
曰。汝却须归去。汝若归乡。我示汝个休粮方。僧曰。便
请。俨曰。二时过堂。不将咬著一粒米。僧问。学人有疑
请师决。俨曰。待上堂时。与阇黎决。至晚上堂。众集定。
俨曰。今日请决疑上座。在什么处。其僧出众。俨下禅
床。把住云。大众者僧有疑。便托开归方丈。僧问。祖师
未到此土。此土还有祖师意否。俨曰有。僧曰。既有祖
师意。又来作什么。俨曰。只为有所以来。俨看经次。僧
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么却自看。俨曰。我只
图遮眼。僧曰。某甲还效和尚得么。俨曰。若是汝看。牛
皮也须穿透。

朗州剌史李翱躬入山谒俨。俨执经卷
不顾。侍者屡言。太守在此。俨终不顾。翱性褊急。怒曰。
唐澄观 第 124a 页 X77-0124.png
见面不如闻名。俨徐呼太守。何得贵耳而贱目。翱因
谢之。问曰。如何是道。俨指上下曰。会么。翱曰。不会。俨
曰。云在天水在瓶。翱述偈曰。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
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翱
又问。如何是戒定慧。俨曰。贫道者里无此闲家具。翱
良久。俨曰太守欲得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闺閤中物舍不得。便成渗漏。一夕登绝
顶。时雨新霁。天色澄莹。仰见云披月出。光彩迸射。因
而大笑。澧阳远在九十里外。而居人之闻其声者。如
近发东西家。于是互相推问。始知其远自药山也。太
和八年二月。忽大呼云。法堂倒法堂倒。众皆持物柱
撑之。俨举手曰。汝不会意。乃寂。寿八十有四。腊六十
建塔于院之东隅。曰化城。谥弘道。

**** 唐宁贲

姓李氏。其先陇西人。今占籍于亳之蒙城县。
贲生不待教。而心合菩提。既见马祖于洪。祖即以大
乘法器许之。俾落发受戒。入室为弟子。久之辞往天
台。至越之吕后山。爱其崄僻曰。是非诸佛应真住处
耶。何必天台。于是结茅而止。未几村豪里宿。睹貌生
善。闻言起敬。醍醐一味。有疾皆瘳。加以寇攘静谧。犷
鸷扰驯。兹诚所谓佛德力也。先是所居隘陋。兼无殿
堂。方议经营。而输材售巧。工佣檀信毕集。而遽落成。
大和二年六月七日。或闻道场内。有鞞鼓丝竹声。夜
二鼓。泊然而化。寿七十五。腊四十一。五年九月。弟子
举舆以茶毗之。塔舍利于道场之巽山。稿遗教也。
唐澄观 第 124b 页 X77-0124.png

**** 唐崇信

史不言其姓。生渚宫之卖饼家。而适与天皇
寺邻。时悟禅师方为寺住持。信以弱龄。日挟饼笥入
市。必先馈悟。悟每食毕。辄留其一。以遗信。信念曰。饼
固我所遗者。而返以遗我。岂别有指哉。尝间问焉。悟
曰。是汝持来。复汝何咎。信闻而有省。即求出家。悟因
而摄受之曰。汝昔名崇福。今信吾言。宜名崇信。由是
躬操井臼。以事悟。

一日问悟曰。某甲自来不蒙和尚
指示心要。悟曰。若是心要。吾未尝不指示汝。信曰。何
处指示。悟曰。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
受。汝和南时。吾便合掌。何处不是心要。而须别指示
耶。信俯首良久。悟曰。见则便见。拟思即差。信因问曰。
如何保任。悟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情。别无
圣解。后居澧阳之龙潭。从尚书李翱请也。僧问。髻中
珠谁人得。答曰。不赏玩者。进曰。安著何处。答曰。有处
即道来李尚书问。如何是真如般若。答曰。我无真如
般若。尚书曰。幸遇和尚。答曰。此犹是分外之言。德山
鉴既嗣法。以起其宗故龙潭之宗。至于今不衰。

**** 唐昙晟

生钟陵建昌之王氏。昉临蓐。胞衣缁色。若右
袒状。父母。巳知其不可累。以世事。小学之岁。遂令依
石门薙染。既登具品。即执侍大智海禅师于百丈山。
历二十年。续见药山俨禅师。一日药山问。汝除在百
丈。更到什么处来。晟云到广南来。山云。见说广州城
东门外。有一团石。被州主移。却是否。晟云。非但州主。
合国人移亦不动。山又问。闻汝解弄狮子。是否。晟云
唐澄观 第 124c 页 X77-0124.png
是。山云。弄得几出。晟云六出。山云。我亦弄得。晟云。和
尚弄得几出。山云。弄得一出。晟云。一即六六即一。晟
后到沩山。沩山问。承长老在药山。弄狮子是否。晟云
是。沩云。长弄耶。还有置时。晟云。要弄即弄。要置即置。
沩云。置时狮子在什么处。晟云。置也置也。僧问从上
诸圣。什么处去。晟良久云。作么作么。又问。暂时不在。
如同死人。如何。晟云。好埋却。晟煎茶次。道吾问。煎茶
与阿谁。晟云。有一人要。吾曰。何不教伊自煎。晟云。幸
有某甲在。晟住云岩后。一日诸众曰。有个人家儿子。
问著无有道不得底。洞山云。它家屋里有多少典籍。
晟云。一字也无。洞云。争得恁么多知。晟云。日夜不曾
眠。道吾问。大悲千手眼如何。晟云。如无灯时。把得枕
子。作么生。吾云。我会也我会也。晟云。作么生会。吾云。
通身是眼。晟一日扫地次。沩山云。太区区生。晟云。须
知有不区区者。沩云。恁么即有第二月也。晟竖起扫
帚云。是第几月。沩低头去。晟问僧。什么处来。僧云。石
上语话来。晟云。石还点头否。僧无对。晟代云。和尚未
问时。却点头。洞山乞眼睛。晟云。汝底与阿谁去也。洞
云。良价无。晟云。有汝向什么处著。洞无语。晟云。乞眼
睛底是眼否。洞云。非眼。晟咄之。大和三年。已酉十月
二十七日。示灭。谥无相。塔号净胜云。

**** 唐甄公

姓鲁氏。江陵人。世为儒生。七岁诵诗能通大
义。益壮与计偕。三上礼部。仅一中第。而未及释褐间
遇沙门谈论空法。乃投福寿寺辨初师。求披薙。始业
唐澄观 第 125a 页 X77-0125.png
经论。尝于洛之昭成寺。升座阐化。复礼嵩山寂禅师
得心要。南游丹阳茅山。寻挂锡于苏之楞伽山。参扣
者四远而至。时乐天居易白公。方牧是郡。每接见。必
披襟解带。游神理妙。而深入甄之阃阈。因坚请出山。
居流水寺。不乐也。未几还旧隐。大和三年。示微疾而
终寿九十。以其年四月十七日。塔葬焉。

**** 唐灵彖

出兰陵萧氏。自梁亡。子孙分适四方。而彖生
长长沙。然资禀颖异。薙染后独嗜禅学。凡诸法会。靡
弗参访。久游青潍。长庆元年。或建寺于百家岩。迎居
之。未几。复振锡江陵太守王潜。以永泰招说法焉。太
和三年六月二十三日。终于寺。寿七十五。塔之州北
至今存。

又超岸者丹阳人。先依鹤林素禅师。天宝二
年。化行抚州。获印化于大寂云。

**** 唐元观

姓袁氏。长安人。父为河中府掾。先是兄出家。
有道行。见观爱之。使投兴善寺诵经。趋有司试。及格
得度。又善律俱沙论。后入禅会。有所證寤。遂止衡山
之东台。以匡导来学。日有神人送供。随众寡。未尝缺
乏。一日神忽现形再拜曰。我以二十年送供功德。巳
遂超度。故来决别。观因问。其昔日以何业所致。曰我
前身尝为知识。妄受信施。坐为神此地尔。久之观示
寂。春秋七十九。大和四年七月二日。迁于塔。

**** 唐惟则

其先京兆长孙氏。祖洌仕鄂州司马。父利涉
因居金陵。则姿性恬憺。力学治儒术。尤嗜佛书。每曰。
此诚能尽得吾心之妙。既而出家。从牛头慧忠。得心
唐澄观 第 125b 页 X77-0125.png
法。遂南入天台佛窟岩居焉。服薜荔。荐落叶。木食涧
饮。兀如枯株。神凝而气化。又讵可以世间情识。窥其
际哉。后有樵者见之。转相告语。于是瓶锡趋傅。卒成
丛社。示徒云。一心无物也。万法无物也。然未尝无物。
斯则天地如影。今古如梦。孰为生死哉。至人以是独
照。能为万物之主。吾知之矣。汝等知之乎。僧问如何
是那罗延箭。答云中的也。坐四十年。如一日。岁次庚
戌。夏六月十有三日。召门人垂教戒。至十又五日。跏
趺而逝。是夕也山下之人。闻有声。若山崩者。且见彩
云贯岩如缬。寿七十八。腊五十八。建龛塔于本院。河
南尹韩乂撰文勒碑。则有著述行世。

**** 唐无等

生东京尉氏之李氏。小年侍父官南康。遍游
庐山梵刹。而乐居之。遂白其父。愿出家。既剃发受具
戒。即习最上乘法。时大寂禅师。方聚徒龚公山。等负
杖造焉。其扣击之顷挺然。非侪类可拟。后住隋州土
门。尝谒州牧王常侍。而退将出门。王呼之云和尚。等
回顾。王敲柱三下。等作圆相。复三拨之。竟行。元和七
年。结茅武昌黄鹄山。日分卫以自给。于是巴蜀荆襄
尚玄理者。无远不至。大和元年。属相国牛公僧孺。出
镇三江。闻等名。命驾至。且虑其兰若之不𨽻名籍。特
为奏请。赐大寂。一日晚参。众人皆于等前道不审。巳
而等谓众曰。适来声。向什么处去也。有一僧。竖起指
头。等曰。珍重。明日其僧上参次。等转身面壁。作呻吟
声而卧。谓其僧曰。老僧两三日来。不多安乐。大德身
唐澄观 第 125c 页 X77-0125.png
边。有什么药。与老僧些少。僧指净瓶曰。者个净瓶。什
么处得来等曰。者个是老僧底。大德底在什么处。僧
曰。亦是和尚底。亦是某甲底。四年十月乃示寂。享年
八十二。弟子誓通等塔全身。

**** 唐明觉

其先河内猷氏。祖官岭南。因徙家。为建阳人
觉素习儒业。而于玄学。尤所慕尚。宿闻大寂唱禅道
于佛迹岭。遂往。依以出家焉。因即游历诸方。遍尝法
味。留径山数夏。躬樵汲之劳。而无所惮。复禁足杭城
之大云寺。顷之庵居太湖青山之巅。会范阳卢公。自
中丞出守钱唐。迎居大云。领住持事。元和十五年。避
嫌远嚣。遁于天目山檀信趋向。卒成梵宇。长庆四年
春旱。至五年二月。犹不雨。野烧四逼。且及院。溪涧尽
涸莫可扑灭。其徒惶懅。请它徙。觉曰无遽。吾于此山
有缘。巳而雷雨骤作。闻者叹异。大和五年。七月十九
日入灭。

**** 唐圆脩

闽之潘氏子。蚤年祝发。即纳戒于嵩阳会善
寺研穷经论。俄礼大智海禅师于百丈山。遂明心要。
居无何。浮杯抵吴越。入秦望山。见松有盘屈可坐者。
因跏趺其上。风雨霜露无所避。虽鹊巢其旁相安也。
如是阅四十寒暑。世谓鸟窠和尚云。每郡太守至。闻
其名。计不可以屈致。必躬造其下见之。元和初裴公
常棣尤加敬爱。始治庵其地。请为众说法。且造招贤
伽蓝。以待燕息。太和七年。癸丑岁九月二十二日。凝
然归寂。寿九十九。腊八十。葬之石甑山下。南岳沙门
唐澄观 第 126a 页 X77-0126.png
惟贞铭其塔。

**** 唐普愿

姓王氏。郑州新郑人。至德二年出家。依密县
大隈山大慧禅师祝发。大历十二年。愿且壮矣。寻从
嵩山会善寺皓律师。受具戒。律藏教部。靡弗究研。而
卒定宗于大寂门下。一日为僧行粥次。马大师问桶
里是什么。愿云者老汉。合取口。作恁么语话。自馀同
参之流无敢徵诘。贞元十一年。挂锡池阳之南泉山。
蘘薜以衣。畬牧以食堙谷刊木。以辟所处。毳袍之侣。
交进互退。填拥庭宇。

示众云。道个如如。早是变了也。
今时师僧。须向异类中行。归宗云。虽行畜生行。不得
畜生报。愿云。孟八郎。又恁么去也。有时云。文殊普贤
昨夜三更。起佛见法见。每人与二十棒。趁出院。赵州
云和尚棒。教谁吃。愿云。具道王老师。过在什么处。州
礼拜而出。愿一日游庄庄主预备礼相待。愿问庄主
曰。争知老僧来排辨如此。主云昨夜土地见报愿云。
王老师修行无力。被鬼神觑破。僧便问。和尚既是善
知识。为什么却被鬼神觑破。答云土地前。更下一分
饭著。

有时云。江西马大师。说即心即佛。王老师道不
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么道。还有过么。赵州出礼拜。
时有一僧随问。州上座礼拜。意作么生。州云。汝却问
取和尚。僧问愿适来谂上座礼拜。意作么生。答云他
却领得老僧意。一日捧钵上堂。黄檗先居第一座不
起。愿问曰。长老是什么年中行道。檗云。空王佛时。愿
云犹是王老师儿孙在。下去。一日问黄檗云。黄金为
唐澄观 第 126b 页 X77-0126.png
墙堑。白银为壁落。此是何人居处。檗云。是圣人居处。
云更有一人。居何国土。檗叉手立云。道不得。何不问
王老师。檗却理愿前话而问。答云可惜许。又问黄檗
定慧等学如何。檗云。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好。云莫
是长老见处么。檗云不敢。云浆水价且置。草鞋钱教
阿谁还。一日遇两堂首座争猫儿。愿提起猫儿。问众
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即斩
之。赵州自外归。愿举似前话。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
愿曰汝适来若在。即救得猫儿。陆亘大夫问云。弟子
从六合来。彼中还更有身否。答云分明记取。举似作
家。陆异日又谓曰。弟子亦薄会佛法。愿问。大夫十二
时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愿云犹是阶下汉。陆一日
向愿道。肇法师甚奇怪。解道万法同根。是非一体。愿
指庭前牡丹花云。时入见此一株花。是梦相似。

示众
云。王老师卖身。阿谁要买。一僧出云。某甲买。云不作
贵。价不作贱价。汝作么生买。僧无对。后来卧龙代云。
属某甲了也。一日与归宗麻谷约同。参礼南阳国师。
及行。乃于路上。画一圆相云。道得即去。归宗坐圆相
中。麻谷作女人拜。愿云恁么即不须去也。归宗云。是
何心行。愿乃相唤而回。大和初宣使陆公护军刘公
北面申礼。迎请下山。

八年甲寅十月二十一日示疾。
俄有白虹贯后峰。巨石自压。声闻数十里。虎绕林木
昼号。识者忧之。十二月二十五日旦。忽戒门人曰。星
翳灯幻久矣。勿谓吾有去来也。奄尔而逝。春秋八十
唐澄观 第 126c 页 X77-0126.png
七夏。腊五十八。弟子契元文畅等。凡九百人。皆布衣
墨巾。执心丧礼。奔赴会葬者。相继于路。哀号之声震
林谷。越明年乙卯。乃克奉全身于灵塔。膳部员外郎
史馆脩撰刘轲撰文勒碑。追颂德美。

**** 唐智藏

姓黄氏。豫章上高人。父为州掾。尤嗜出世学。
尝携藏人报国寺。听供奉皓月讲涅槃。辄能微解经
意。即辞父母。从开元寺宗法师薙染。时年才十三。久
之谒大寂禅师。證寤宗要。建中元年。至长安元颢卢
公素尊事之。举奏入内供养。诏住华严寺。于是四方
参请之侣。飙驰云凝。其利益于天下。有不可以语言
尽者。大和九年。终于寺而塔焉。

**** 唐圆智

姓张氏。豫章海昏人。幼事涅槃和尚获薙落。
建受具。即扣禅门。后佩记莂于药山之室。

药一日问。
子何处去来。智云。游山来。药云不离此室。速道将来。
智云。山上乌儿白似雪。涧底游鱼忙不彻。

智与云岩
侍立次。药云。智不到处。切忌道著道著则头角生。智
头陀怎么生。智便出去。云岩问药山。智师兄为什么
不祗对和尚。药云。我今日。背痛。是他却会汝去问取。
岩问智。智云。汝去问取和尚。岩迁化时。遣人送书到。
智览之云。云岩不知有。悔当时不向伊道。虽然如是
要且不违药山之子。

卧次椑树问云。作什么答云。盖
覆。椑云。卧是坐是。答云。不在两头。椑云。争奈盖覆。答
云。莫乱道。智见椑树坐次云。作什么椑云和南。答云。
隔阔来多少时。椑云恰是。乃拂袖出。因沩山问云岩
唐澄观 第 127a 页 X77-0127.png
菩提以何为座。岩云。以无为为座。岩却问沩山。山云。
以诸法空为座。沩山又问智。智云坐也。听伊坐。卧也
听伊卧。有一人不坐不卧。速道速道。沩山问。智什么
处去来答云看病来沩云。有几人病答云有病底。有
不病底。沩云不病底。莫是智头陀否。答云。病与不病
总不于他事。一日到五峰。五峰问。还识药山老宿否。
答云不识。峰云为什么不识。答云不识不识。僧问如
何是和尚家风。智下禅床作女人拜云。谢子远来。都
无祗待。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 答云。东土不曾逢。
石霜问。百年后。有人问极则事。作么生向他道。智唤
沙弥。沙弥应诺。智云添却净瓶水著良久却问石霜。
适来问什么霜再举智便起去。太和九年乙卯九月。
示疾。僧众慰问其苦。智曰有偿无受。汝知之乎。众皆
愁然。十一日谓众曰。吾今西迈。理无东移。言讫告寂。
寿六十有七。阇维获灵骨数片。金色玉声。󰢍于石霜
山之阳。谥脩一大师塔号宝相。

**** 唐法融

姓严氏。阆中入。童稚时。父使秉笔习书。即画
佛像颇肖。年甫十三。见沙门辄持经卷问义。竟去事
长乐寺慧休法师。为弟子。登具后。诵南山律钞。及游
方见普寂禅师于嵩岳。密付心印。遂戾止戈阳福宁
寺。四方学者。从之如归市。大和九年。示寂春秋八十
九。

**** 唐法常

出襄阳之郑氏。幼于荆之玉泉寺入道。弱冠
登具品于龙兴寺。貌清峻。资禀刚敏。衲衣缀钵。冷然
唐澄观 第 127b 页 X77-0127.png
世表。性慕禅悦。时大寂方王化钟陵。乃趋其座下。而
问曰。如何是佛。寂曰。即心是佛。因有省。贞元间。自天
台之四明。得汉南昌尉梅子真旧隐。而居焉。地深僻。
衣食无所从致。乃啖松花。以充饥。制荷叶以被体。徙
其庵重崦中。以避世人相接之迹。初盐官安禅师亦
以大寂之道。提唱海上。僧有自其会中。入山求主杖
者。见之遂以闻大寂。大寂令僧问云。和尚见马大师
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常答以马大师向我道。即心是
佛。我便向者里住。僧云。马大师近日佛法又别。常云
作么生别。僧云。又道非心非佛。常云者老汉惑乱人。
未有了日在。任你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僧回
似马师。马师召大众云。梅子熟也。于是庞居士遂造
大梅问云。久向大梅未审梅子熟也。未。答云熟了也。
只是无汝下口处。士以口作嚼势云。百杂碎。常伸手
云。还我核子来。自此学者渐臻。道誉弥著。示众云。汝
等诸人各自回心达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
至。若欲识本。惟了自心。此心元是世出世间法之根
本。故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本自如如。万法
亦尔。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答云蒲花柳絮竹针麻
线。夹山与定山同行言话次。定山云生死中无佛。即
无生死。夹山云。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二人上山
参礼。便举问常。未审二者见处。孰亲孰疏。常云且去
明日来。夹山明日再问。常云亲者不问。问者不亲。一
日忽谓其徒云。来莫可遏。往莫可追。从容间。闻鼯鼠
唐澄观 第 127c 页 X77-0127.png
声乃云。即此物非他物。汝等诸人。善护持之。言讫而
逝。寿龄。八十八。腊六十九。阇维获舍利无数。以葬而
塔其上。碑则进士江积文也。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四明胡受举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