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唐智晞 第 94a 页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浙东沙门 昙噩 述

慧学

传宗科

**** 唐智晞

颍川陈氏子也。后以宦游。徙居闽越。晞宿寤
世幻。欲脱尘缘。而闻智者以三观之指。王化台岭。年
二十始获奉觐。定为师资。律仪具足。定业脩进。

既而
智者示灭。遗命晞居佛垄之脩禅道场。久之度水将
构经台。工以香炉峰多柽柏。宜伐以给用。即白晞。晞
不可。曰山灵未易犯也。明日遽使往。侍者曰。和尚谬
耶。昨不许。而今反之。柰何。晞语之故。盖夜梦有若送
疏献柽柏者。先是智者尝买傍海地数百里。为放生
池。历陈隋所在官司禁渔捕。如法。至是顽民无赖。悉
自纵。晞知之。因偕顶禅师焚香祷智者。自尔梁沪无
所得。而渔者相约以进善。一日戒弟子通亘曰。晚当
有僧至。俄有著纳执锡擎钵之僧。见千二十步之外。
趋东而隐。即有钟声发东谷。晞曰。此召我也。乃使治
汤沐。夜坐台上。执如意说法。辞众寂然良久。弟子相
与号呼以恸。复开目曰。生死世相。宁足悲耶。去勿闹
乱吾。又曰。吾入道来。胁不著床。四十九年矣。然于信
施香火。曾莫敢负。而汝等尤当策勤。以相继也。弟子
问所往生。云吾畴昔之梦兜率处天之西北。宫殿青
色。先师智者在焉。左右天人。皆坐宝座。一座独空。吾
问其故。先师答曰。灌顶却后六年。当来坐此。是知往
唐智晞 第 94b 页 X77-0094.png
生之效矣。翌旦命寺众早齐。有来候疾者。斋罢辞去。
晞留之曰。辛苦远来。且待须臾。如何。其人固辞。复语
曰。若不住可疾去。雨且至矣。是时天日方明。净无云
翳。顷焉而晞告终。雨骤甚。贞观元年十二月十八日
也。寿七十有二。葬智者龛前二百步。

**** 唐法向

生杨州海陵葛冈之李氏。躯干八尺。眉目秀
整。仪状杰然。性严恪寡言笑。足下有黑子。相者以为
当得天下重名。年十六即出家。行头陀。清净自居。尤
习诵法华。摄山栖霞寺恭禅师。为开室于寺侧。使脩
智者忏法三七日。屡见瑞应。

后入京师。还乡里大宁
寺禅坐。从寺僧智喜请也。一日昼卧。惊起曰。火发。喜
匍匐四出顾视无所有。向曰。五眩妄有所见耳。明日
又如此者凡三度。乃之宁海。未几而盗李子通。陷海
陵。焚荡殆尽。时虎害殊甚。方设齐祈禳。忽一虎入室
掠人去。向逐后呼曰。何造次。可放此人。虎遂放之。若
有知者。俄虎群集。向遍以杖扣其头为说法。寻欲游
天台。谓弟子曰。吾于天台。势莫能至。徒与江南一山
有缘尔。及过江止江阴。缁素钦仰。为创构定山寺。久
之复于盐亭之孤山。创构正见寺。而处焉。贞观四年
冬。遽告别门人曰。吾比梦恶。病且弗起矣。卧二十日。
索汤盥沐剃发。面西趺坐而终。寿八十七。始向欲以
身施鸟兽。且虑嚼啮狼藉。见者讥议。乃使葬山之西
南隅。至是掘地得石。其陷处仅尔容柩。而累塔其上。

向平昔言多预验。贞观二年。向每独语曰。幽州女子
唐智晞 第 94c 页 X77-0094.png
以乌丝布头巾。托常州贾人寄我。今久不来。何也。遣
弟子逆之。才及门而或果以巾至。向得则把玩嗟惋。
亟碎裂分之。人一片。有不得者。时以为疑。三年诏括
天下僧尼之义宁间私度者。悉罢归编户。而头巾之
谶著白矣。是岁大雪深数尺。向语弟子索新菜。弟子
答以雪寒非得菜时。曰山上有。于是如言上山。行数
里。至一树下。果得菜。皆青嫩可羹茹。

**** 唐灌顶

字法云。姓吴氏。其先常州之义兴人。祖避地
临海之章安。遂居焉。顶生三月。而亡其父。未能言。母
偶称佛法僧号。而顶敩之。音句清辩。家人惊异。于是
摄静寺拯法师。闻而叹曰。此子非凡。母因以非凡名
之。七岁使事拯为弟子。所业日进。年二十受具。而誉
益起矣。逮乎拯终。则当陈之至德初也。天台智者顗
公出涖光宅。而顶从之。研绎观门。频蒙印可。陈祚告
穷。乃随智者。游历庐阜。久留江陵玉泉寺。

隋开皇十
一年。炀帝以晋邸。出镇维杨。从智者授王归戒。俄旋
台岭。又从之。十七年智者疾。顶执侍如礼。未几而智
者告终。奉遗命。以智者手书信物。讣晋邸。而教旨。遣
扬州总管府司马王弘。送顶还山。仍就山饭千僧。以
致追慕之意。且规置国清寺。仁寿元年。晋王以太子
嗣位。顶入贺。兼谢置国清。诏遣散骑侍郎张乾威。送
还山。仍赐帛三千疋。毡三百领。就山饭千僧。又加饰
其寺焉。二年诏曰。夏序炎赫。道体休宜。禅悦资神。故
多佳致。近令慧日道场庄论二师。讲净名经。全用智
唐智晞 第 95a 页 X77-0095.png
者义疏。判释经文。禅师既是大师高足。法门委寄。今
遣延屈。必蒙霈然。并法华经疏。随使入京也。伫迟来
仪。书不尽意。

顶于是入京。为留三夏。大业七年。上治
兵涿野。诏见行在所。贞观六年。八月七日。以疾终于
国清寺。寿七十二。先是谓弟子曰。尝闻之弥勒经。如
来入灭。香烟若云。汝多烧香。吾将去矣。因垂戒诸子。
既而起立合掌。如有所见而敬者。且口称弥陀号云。
越九日。窆于寺之南山。顶姿性慈摄。利物有方。其村
之人有病者。其子奔驰求救。顶方焚旃檀香转经。病
者闻香气辄愈。且安洲乐安之南岭尤奇秀。顶每过
则环视爱之。叹曰恨不夷坦尔。顾非可以匡众开讲
乎。未旬浃而白沙黄壤涌起如镜面。

尝讲涅槃于𨽻
业寺。钟鼓交作。而海寇至。干盾抢攘。顶无惧色。踞猊
持麈自如。而寇遽惊走。盖皆是人长丈馀。执戈戟以
拟至。

佛垄诸徒。累石塔别须二石为户。而弟子光英
得石而厚丈。顶漫举杖画其中曰。如是乃可用。则石
应手裂为二。施之于塔。虽巧匠犹不之及。

其弘法华
于称心精舍。时吉藏法师。心服其记义。遂散众东下。
餐禀其指。

夫智者之才辩。能持之者。唯顶而巳。故其
录具在。今不繁序。碑则常州弘善寺沙门法宣文也。

**** 唐智首

出安定皇甫氏。晋玄晏先生裔孙也。后徙漳
滨。因世居之。初依相之云门寺稠公上足智旻禅师
出家。旻以为戒诚定慧之本。首方童稚。使先服习。既
而其母亦于官寺薙落。名法施。八敬五仪。尼众推重。
唐智晞 第 95b 页 X77-0095.png
然首虽割爱。尚尔钟情。欲其夙与法流。盛沾道味。乃
启于旻。授以具足。首寻周访师表。寔难其人。如是三
载。始遂素心。时则年二十有二矣。虽尝冥感所證。终
未易知。又祈祷于古佛塔前。佛现摩顶。而后益信不
疑。自尔教成行备。会贯部文道洪之席。同侣七百。锋
颖如林。至于研辞覈义。亢厥宗猷。则首无与让。故未
至立年。频升高座。灵裕法师。释门之雄伯也。提携缁
属。亲预末筵。学者荣之。

隋兴文皇为文穆后造大禅
定道场于京师。以荐冥福。诏起旻师等。而首侍入关。
止禅定。每敷弘之暇。考定三藏众经辞指。著五部区
分钞三十一卷。况秦中专奉僧祇。洪遵律师。创开四
分。兹则标宗控会。涣然大通。负笈之宾。日填堂宇。遵
亦赞相。以成其美。

大业初。诏住大禅定道场。俄而抽
撤馀资。树双塔于云门故墟。以表出家受戒之地。贞
观初。天竺三藏主翻译事。诏證律义。八年诏充弘福
寺上座。盖高宗在东宫。而皇后穆氏薨背。故建兹寺。
以慰圣善之思。尤欲致首。以严其纪纲云。九年四月
二十二日。以宿疾加剧而卒。寿六十九。讣闻。皇上哀
悼。诏丧事所须。有司务令周备。仍赐葬地十亩于京
城西郊之龙首原。仆射房玄龄。詹事杜正伦。皆受戒
弟子。共勒碑以播芳烈。许敬宗撰文。首终始开讲。仅
百遍。抑固其勤于弘演如此。

**** 唐智璪

出清河张氏。晋南渡。遂居临海。祖元秀。父文
怀。皆梁陈显宦。年十七失怙恃。且染羸疾。夜卧月中。
唐智晞 第 95c 页 X77-0095.png
心念月光菩萨。愿被悲济。久之梦。人形色非常。曰我
从东方来。为汝治病。即吮其身。如此三夜。自尔稍瘳。
且知三宝可以依赖。遽投安静寺慧凭法师出家。寻
依智者服膺受道。乃行法华忏悔于山中。二七之夜。
梦九头龙。踊地升空。旦问智者。智者曰。此其谓以法
华之指破无明。入法性空耶。陈至德四年。永阳王智
伯镇会稽。遣使迎智者。而璪侍行。于是复行法华三
昧于宝林寺。夜若有撼户扇者。问之则曰。我来看灯
耳。寺有慧成禅师者。其所居之房。仅隔一壁。具闻当
时问答声。谓其弟子曰。此必鬼也。璪其殆哉。明日开
户。璪无恙。叹异以为不可及。次夜堂内六灯。而灭其
五。其一仅存。以照行道。讫三七夜。见一青衣者。赞言
善哉而隐。且尝乞食于剡之孝行村。主人误以毒蕈
馔璪。璪去而主人之党。皆呕泄垂死。服良药乃止。因
亦以所服药。远遗璪。璪无所觉。笑谢而巳。隋大业元
年。觐炀帝于江都。慰喻赐赉优渥。历七年凡八觐。其
顾遇之礼不少衰。贞观十二年卒。春秋八十有三。

**** 唐法顺

姓杜氏。雍之万年人。年十八弃俗。从因圣寺
僧珍禅师出家。珍魏氏。素习定学。先是京师之东有
地亢爽。俗号马头。珍营而居之。方鸠工。善类子来。倏
就端绪。有犬身黄足白。然不知其所从至。日衔负土
木尤勤效。时过中。虽饥不食。事闻。诏所司日给米三
升。以旌异之。及其毙。则工亦告备矣。惟珍端坐。终日
燕嘿自怡。顺侍旁既久。其神领意会之妙。岂复可量
唐智晞 第 96a 页 X77-0096.png
哉。尝化庆州之民设会。始约五百人。及期而至者加
倍。檀越有难色。顺曰。幸给之。无忧也。巳而人皆厌足。
无所欠。然亦不知其增益之自云。牛马性本驯。河江
弘畅二张家所畜类。抵齧莫能制。顺过之。二张以告。
即为说慈悲法。抵齧顿息。骊山地多虫蚁。顺将领众
坐夏其间。而虑乏蔬茹。乃圃而祷之。莳种滋茂。绝蠹
蚀。间示人以痈肿溃脓。流血沾污。而人之爱敬者。甚
而求吮之。其次求拭之。顺既愈。而吮者之口。拭者之
帛。香气久不散。三原县民田萨埵者。患生聋。张苏者。
患生哑。顺俱召使前。而聋者能闻。哑者能语矣。武功
县僧为龙所魅病。众以请顺。未几僧作龙语曰。禅师
既来。义不可以久住。其僧病寻巳。此皆物之具有情
识。而若足以感动者。至于无情识而感动焉。则或难
以理推矣。行南野。黄渠适泛涨。方揭厉。水忽中断不
流。因径济如遵平陆。既济而水复流。汹涌益甚。见者
骇服。至若刊神树。撤鬼祠。斥远巫觋。又其迹之粗者
也。贞观十四年。无疾坐逝于京师南郊之义善寺。春
秋八十四。葬樊川之北原。颜色经月丰润。阅三期开
龛视之。骸不仆散。

弟子智俨名贯至相。振绩京皋。阐
述华严摄论。以继其烈。

**** 唐慈藏

新罗国王诸公子也。金氏。父武。林官为苏判
异。贵如中朝一品。然素谙佛理。而未有嗣息。乃造观
音经千部。因致祈祷意。且曰苟有所出。将使续慧命。
而度生类。非敢冀以亢家门显祖宗也。既而其母梦
唐智晞 第 96b 页 X77-0096.png
星入怀以娠。及其娩。适与先佛同月日。识者以为瑞。
性聪敏。入小学即能遍览。稍长益习空寂法。而世俗
念无所蒂芥。会并丧二亲。寻麻衣草屦。遁居林壑。构
小室。周树荆棘。坐则悬发梁上。小困则顿撼钩刺。辄
至醒寤。所脩白骨观。日以明利。而无复昏散二障矣。
俄而王以其次当绍位。屡徵不为起。复遣使谓曰。能
起则巳。否将造山手刃之。藏曰。吾宁持戒死。无或犯
戒生。王闻而愧服焉。遂命薙落受具。久之屏绝往来。
粮粒空乏。时有异乌。衔果馈献。亦就藏掌共食。每候
日中以为常。然尤愧于无以利物。尝梦伟丈夫二人
语曰。卿欲何为。藏曰。惟欲利众生耳。丈夫以五戒法
授之曰。是可以利众生者。且曰。吾以悯汝故。自忉利
天来。语讫而觉。于是藏出山仅一月。士女之获授五
戒者。遍国中。贞观十二年。偕弟子僧实等十馀人。至
京师。诏住胜光别院。共施丰缛。而或有以其充物动
忮心者。夜闯其户。则惊悸莫敢前。旦从藏悔罪受戒
而去。当是时。虽生盲者。见藏则复睹。以故远近趋附。
日千计。

上以其地非藏所堪处。诏徙终南山云际寺。
别居嵰崿之上。以避喧坌。而鬼神多就受戒。尝患痍
疹。见受戒神。为之摩抚而愈。如是阅三夏。

一日有大
神。拥众无数。皆带甲持仗。扶金舆而前曰。迎慈藏。复
有大神。力拒不许迎。顷之臭气蓬勃。一弟子暴卒。久
而稣。藏即就绳床。召众诀别。悉出诸衣物。行僧德施
法。忽觉香气。通畅内外。是夕梦。有神报藏曰。自今而
唐智晞 第 96c 页 X77-0096.png
后。寿可八十馀也。十七年。其王上表朝廷。乞藏还本
国。诏可。藏始下山。诏慰问赐帛二百疋。用充衣服费。
及诏入内。赐衲伽梨一领。杂綵五百段。东宫亦致二
百段。仍于弘福寺。会诸大德设斋。作太常九部乐。度
僧八人。以荣其归。藏又请经一藏并像设供仪等。于
是其王以藏为大国统。住王芬寺。筑院度人。以示优
渥。夏入王宫。讲大乘论。又讲菩萨戒本于皇龙寺。凡
七昼夜祥云瑞雾。覆所讲之堂。甘露降于林木。海东
戒法之兴。于斯为盛。藏以海东夷俗。必一𨤲正。以彷
佛华夏。故儒林梵苑至今可观。皆是藏之遗志焉。


圆胜者。辰韩人也。贞观初。西游中国法肆。晚与藏东
返云。

**** 唐普明

姓朱氏。会稽人。始名法京。少有异志。尝遇僧
乞食。谓之曰。郎性嗜善。今天台山有初依菩萨。说法
其间。可从以出家。陈太建十四年。乃入山。适值智者
处高座开讲。明遽礼拜。智者下座笑曰。宿愿力故。复
尔相遇。因受禅法。兼习法华。行方等般舟观音忏悔。
陈祯明元年。侍智者游杨辇。诏居光宅。以脩定业。仍
命之纲纪。陈亡。智者西上。止庐山东林寺。明行忏法
于陶侃瑞像阁。偶有僧谓曰。至理晓朗。照了三世。因
易名普明。智者以为然。及智者欲铸铜钟。归天台供
养。而盲人适至炉韛之所。明大恶之。及出模。果破缺
不完整。再铸而后克全。声闻七十里。国清房居水上。
其下多礓石。不便于汲。独念曰。苟石能出水者。岂不
唐智晞 第 97a 页 X77-0097.png
快哉。数日石果出水。

国清讲堂狭小。明欲易而高大
之。顶禅师谏以为不可。俄括州刺史周孝节。舍杉柱
泛海。至明往迓之。顶于赤城见明行林木中。身长出
林木上。翼从数十人。语顶曰。兄勿苦谏我。我事成矣。
顶知其异。合掌曰。不敢一听仁者所为。立柱之日。山
灵见相。尤奇诡。造金铜丈六卢舍那坐像。僧有施金
十一两者。曰从漕溪村来。迹之无有。侍者恒闻其房
有人语声。而明劝之脩善者。视之则寂寥如常时。忽
晨起。呼诸弟子励曰。夫人命危脆。宜自知时。因更衣
而逝。寿八十六遗体端坐。屈三指。颜色经信宿不变。
寺主慧纲。维持后事尤备。而塔则其弟子荣泰奉焉。

**** 唐道信

司马氏。其先河内人徙蕲之广济。信生而超
异。幼慕空宗。且谒三祖璨大师于皖公山。问曰。愿和
尚与解脱法门。璨曰谁缚汝。信曰无人缚。璨曰。既无
人缚。何用更求解脱。信大悟。既具戒。即受璨大师衣
钵。摄心无寐。胁不至席者久之。隋大业十二年。领徒
抵吉州。值群盗围城。七旬不解。城中困于无水。信适
至。池井皆溢刺史异之。因扣头求解围禦贼方略。信
曰。但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于是合城如教。贼忽见
城上人无数。皆威猛绝伦。不可仰视。乃溃信归乡住
破头山。学者云委。既于黄梅路上。获童子弘忍。骨相
秀异。信知宿缘有在。传以信器。复说偈曰。华种有生
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遂以徒众
委之。至金陵登牛头山。为法融说法。而定其嗣。贞观
唐智晞 第 97b 页 X77-0097.png
中。太宗三诏令赴京师。并以疾辞。后诏以剑至曰。苟
果不起。即取其首以来。且阴有所嘱。使者谕上旨。信
引颈受剑无难色。使回以闻。帝愈加敬重。就赐珍缯。
以遂其志永徽二年九月。安坐而逝。寿七十有二。󰢍
舍利于东山黄梅寺。代宗朝追谥大医。塔号慈云。

**** 唐法融

姓韦氏。润之延陵人。性聪敏。容质都雅。年十
九。经史大义探索略尽叹曰世俗之谈。又恶可与般
若心性之学。同日语哉。遂入勾曲山。依炅法师薙落。
服勤左右。挹酌理妙。久之乃凝神燕默。专精静虑。纵
发才辩。尤有弘护之志。武德七年王师平江表。房玄
龄上言。辅公[示*后]所据地。僧尼众多。今朝廷可依曩日
关东例。州置一寺。寺三十人。其馀悉罢归农。融闻知
入京陈理。御史韦挺。为出力使停免。贞观十七年。别
立茅茨于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下居焉。四祖信大
师。于蕲州之双峰。遥观此山气象之异。乃躬自寻访。
见融端坐自若。曾无所顾。祖问曰。在此作么。融曰观
心。祖曰观者何人。心是何物。融即起作礼。问曰。大德
高栖何所。还识道信禅师否。祖曰。道信禅师。贫道是
也。融曰。因何降此。祖曰。特来相访。莫别有燕息之所
否。融指后面小庵。遂引祖至庵所。绕庵皆虎狼之迹。
祖举手作惧势。融曰。犹有者个在。祖曰。者个是什么。
融无语。少选祖却于融燕坐石上。书一佛字。融见之
悚然。祖曰。犹有者个在。融乃稽首。请说法要。祖曰。百
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
唐智晞 第 97c 页 X77-0097.png
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
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为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
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
是之法。汝今巳得。更无缺少。与佛何殊。融曰。心既具
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
心。融曰。既不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祖曰。境
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
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尔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
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
于汝。汝今谛受吾言。即住此山。向后当有五人绍汝
缘化。外有博陵王问答。语多不录。

二十一年十一月。
讲法华经。又感异华二茎。生冰雪中。金色辉耀。七日
不萎。于是游从之士盈百。永徽三年。邑宰请开大品
于建初寺。听者踰千计。至灭诤品。道场地动。钟磬作
声。香床撼荡无巳。而外略不觉知。显庆初司功萧元
善。迎请下山。谓其徒道綦道凭等曰。吾无复归矣。离
合固世相之常。宜各好住。乃振锡出门。而禽兽哀号
逾月。涌沙崩石。填塞池泉。房前四桐。时方繁茂。亦自
凋落。明年闰正月二十三日。终于邑之建初寺。春秋
六十四。缁白悼慕。士夫嗟惋。二十七日。葬于鸡笼山。
会送者。万馀人。初融尝阅佛窟寺五藏。而与显法师
辩论。显不能屈。五藏者。一佛书。二道书。三佛经史。四
俗经史。五医方图符。寺盖宋镏司空造藏。亦其所求
访而缮写者。贞观十九年。夏旱。并燬惜哉。永徽中。以
唐智晞 第 98a 页 X77-0098.png
妖女陈硕真党类之盛。命所在捕逮。而良善者。无所
伏匿。时融居岩室。来斯受之数。曾三百不啻。而资粮
告罄融。融日往丹阳。乞丐以给。然负米能一石八斗。
行百五十里。朝发暮至。未尝怠。今右仆射之子脩本
方为江宁令。始邀融返幽栖寺。讲大集经。环而听者。
道俗无虑三千人。高座寺亘法师。齿踰八秩。名德俱
隆。陈氏之遭老也。融独独造之。问曰。佛演一音众生
随解。法师转轮。如融辈者。无所开寤。为是机器重情
尘之蔽。为是陶化乏方便之良。亘则怃然叹息曰。吾
畴昔亦以此问璀禅师矣。然终莫得其答也。及融在
建初。亘负杖过之。善禅师寺之名胜。意以亘为巳来
遇之极谐笑。亘曰。吾为融耳。今安在。善融虽同住。而
素不相知。即呼与诘难。累三百馀。举无遗论。善惊喜。
伏其悟解。

**** 唐智岩

生丹阳曲阿华氏。童稚有远度。尝谓人曰。世
亦徒竞耳目之前。又安知生死际耶。逮冠读孙吴书。
有智略勇力。大业之季。天下扰攘。大将军黄国公张
镇州。奏为虎贲中郎将。𨽻麾下。驭众慈恕。常于弓弰
悬漉水囊以护生。伪郑围东都。黄公使岩将以禦之。
郑将先以枪植地。临阵。遥语曰。能拔抢者与之战。岩
跃马。徐以腋挟之。因亦植枪其地。语令拔。彼再三摇
不能动。遂战而生致之。引刀扣其颈曰。吾誓不杀。此
颈。且以施君。武德四年。镇州南定淮海。从之。未几遁
从舒州皖公山宝月禅师出家。黄公遣人挽之留。则
唐智晞 第 98b 页 X77-0098.png
曰。誓得萨云愿见舍也。有异僧身丈馀。音容伟畅。谓
岩曰。卿八十一生为僧矣。宜加精进。言讫不见。尝水
涨将没所居谷。岩坐自若。猎者请避去。曰无徒死。答
以为吾本无生安惧死。水亦适退。猎者寤。悉放所获
禽兽。自尔飞走类。皆群聚而傅近之。睦州严撰。衢州
张绰。丽州闾丘胤。威州李询。诸剌史诣山候岩。而见
境物阒寂幽邃。莫不惨然。谓岩曰。即将癫耶。何为居
此。答曰。我癫欲息。君癫正发。汝诚不癫。奚至追逐声
色。规取荣位。然于至理略不留意。此非癫而何。世间
不癫者。惟佛一人。菩萨声闻阶渐耳。非全不癫也。贞
观十七年。还建邺。请法之侣。数盈百馀。随机施化。所
在不同。多以见闻可验事。责其信入。或往来白马寺。
后就石头城疠人坊。吮洗诸疠。又为说法要。以忏宿
愆。永徽五年二月二十七日。终于疠坊。颜色不变。支
体屈伸如恒。异香充室经旬。寿七十六。

**** 唐玄奘

本名袆。姓陈氏。汉太丘长仲弓后也。其子孙
有徙河南者。因为洛之缑氏人。祖康北齐国子博士。
父慧。通经术。颀硕而秀。俭节不苟取。兄素早出家。即
长捷法师云。美容观。仪矩瑰整。博学善讲说。怜奘穷
酷。遂𢹂以教育焉。年十一授维摩法华。目视口诵。不
为诸儿恒戏。及兄住持东都净土寺。时年十五。益专
所业。而誉日以进。隋大业末。父去江陵令。归隐田里。
俄兵起饥馑。无所乞贷。乃从兄入蜀。依道基师。受阿
毗昙婆沙杂心等论。闻持自然。引用无滞。基每顾而
唐智晞 第 98c 页 X77-0098.png
叹异之。又听摄论于僧景。皆诣壶奥。兄住益南空慧
寺。奘复与俱。巳而假缘告别。领成实论于赵之道深
师。究杂心摄论于邺之慧休师。道岳师之俱舍。玄会
师之涅槃。一时名匠。莫不赏识。仆射宋公萧瑀奏。住
庄严寺。非志也。贞观三年。春秋之富。且二十九。遂诣
阙陈表西迈。其所涉历。具如彦悰所述传。既达中天
竺。于那烂陀寺。事戒贤师。讲瑜伽师地论。为留五载。
乃复遍览。以尽其胜。而后议还。贞观十九年正月。至
京师。诏安置所获舍利像夹于弘福寺。且就寺翻译。
时高宗在春宫。构慈恩寺。严其母文德皇后冥福。冬
十月。诏迁居之。高宗御极。尤加宠渥。俄诏翻经院。置
官属。随驾游幸。不一其居。总出经论七十三部。一千
三百三十卷。麟德元年示灭于洛阳玉华寺。春秋六
十有五。

**** 唐道宣

姓钱氏。丹徒人。一云长城人。广陵太守让之
后。考申陈吏部尚书。母梦月贯怀而娠。又梦梵僧语
之曰。汝所娠者。即梁之僧祐。僧祐即南齐之僧护也。
宜从出家。崇树释教。九岁能文辞。十五岁习诸经律。
十六岁出家。依智頵律师。受业日严寺。弱冠感舍利
现宝函中。隋大业间。从智首律师受具。武德中。仍习
律焉。才听一过。即欲脩禅。頵师呵曰。夫适遐自迩。因
微知章。脩舍有时。功愿须满。未宜遽去律也。久之乃
始习定慧于终南山之仙掌谷。所居乏美饮。或过而
指其地曰。此可以井。凿之。仅深尺馀。而水足用。后因
唐智晞 第 99a 页 X77-0099.png
寺之。而号以白泉。俄徙崇义精舍。又徙丰德寺。尝独
坐。神人告曰。清官村故净业寺地也。构而居之。可以
成道。又筑辟而徙焉。贞观中。隐于沁部之云室山中。
在终南时。群龙化为男女之形。以礼谒。沙弥或顾盻。
起妄念者。龙怒将攫搏之。寻悔吐毒井中。及去戒宣。
且勿汲。乃封闭至今云。时处士孙思邈。与宣游林下
密甚。会天早。西域僧请于朝。结坛祈雨昆明池上。昆
明池水。日缩数尺。宣夜方行道。忽有老人。状颇仓卒。
前拜曰。弟子昆明池龙也。无雨盖天数。初非弟子所
敢为。今胡僧将取弟子所守之宝。而欺天子以祈雨。
是使弟子。命在旦夕。惟和尚慈悲加护。宣曰。胡僧虽
贪。而杀吾类也。岂相扼哉。孙先生仁者。汝往求救。庶
几其怜汝而救矣。老人扣思邈。如宣指。思邈曰。吾闻
昆明池龙宫。有神方三十首。能以予我。当汝救也。老
人曰。此帝命不许辄传。事急矣。固何所吝。顷之方至。
思邈谓老人曰。汝还无惧。自尔池水大涨。竟数日溢
岸。

若其他有送异华。而久不变香色者。有送季孟梨
柰果。而味异世间者。有送物一包曰棘林香者。至于
筑坛。而长眉之僧谈论。足跌而年少之士扶持。传祇
桓图经。致佛牙舍利。天童左右给侍。天人往来议论。
其显化冥感可思议哉。西明寺成。充上座。与三藏奘
公翻译。例送舍利。建塔扶风无忧王寺。皆奉诏。撰法
门文记。广弘明集。续高僧传。三宝录。羯磨戒疏。行事
钞。义钞等。二百二十馀卷。乾封二年十月三日。安坐
唐智晞 第 99b 页 X77-0099.png
而化。寿七十二。腊五十二。窆于坛谷石室。宣平生三
衣皆苧。一食唯菽。杖锡以行。敷具而坐。三果梵僧赞
曰。自佛灭后。像法住世。行毗尼者。唯师一人而巳。咸
通十年。诏谥澄照。塔号净光。

**** 唐弘忍

姓周氏。蕲之黄梅人。生而秀异。识者以为其
相之不及佛者七种。法当荷负宗乘。绍隆统寄。初东
山有苦行僧。以栽松自业。人漫以栽松道者目之。老
且死。寻扣方丈决别。信禅师则迎笑曰。汝去耶。吾以
祖位待汝。汝其再来也。道者许诺。俄而周氏女子未
嫁。而产一男。周氏之居近浊港。即遣婢远弃所产水
中。再弃再弗溺。顾呱呱溯浮抵岸下。不得巳而收举
以归。父兄怒。必诘其所从来。女子则曰。昨儿偶出游。
见衲衣蓬首者。挹儿求托宿。儿愧敢莫应。其人忽隐
去。不可踪迹。久之觉身重。馀不敢有他也。父兄终不
信而讳之。竟箠逐女子。遂与所产俱逃匿。然所产亦
易育。甫七岁。𢹂以行丐。遇信禅师于道。而问其姓。答
曰。姓则有。非常姓也。曰何姓。曰姓空。禅师于是以宿
缘。而从其母乞为弟子。既薙落进具。仍受璨大师衣
盔之传。而转授慧能。且说偈。以正统绪。其偈曰。有情
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地亦无生。上元
二年十月二十三日。终于东山双峰寺。寿七十四。󰢍
全身。而塔其上。代宗朝追谥大满。塔号法雨。

**** 唐慧明

陈氏。鄱阳人。宣帝诸孙也。幼依永昌寺薙落。
即趋蕲之东山法席。日夕参扣。久之未有得也。咸亨
唐智晞 第 99c 页 X77-0099.png
间。能大师方以居士事舂碓。秀公居第一座。众皆属。
意谓。衣盔所传必无他。既而乃密付居士。于是众耻
之。遂蹑迹追及于大庾岭。独明最先见居士。居士遽
掷衣盔石上曰。此以表信。可争邪。听自持去。明素号
勇力者。再三拈不能动。因谓能曰。我来为法。不为此
也。惟居士幸教之。士曰。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
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当下大悟。遍体汗流。涕
泣而礼曰。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不。士曰我今为
汝说者。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却在汝边。将别。又问曰。
某宜何之。士曰。逢袁可止。遇蒙当居。明退而绐其众
曰远矣。徒取倦苶耳。曾奚益。俄易其名之慧。为道。以
避能名。后果住袁之蒙顶山。

**** 唐慧能

姓卢氏。南海新兴人也。其先出范阳。父行瑫
始官中朝。武德中以谮左迁。为州司马。贞观十二年
戊戌。生能于官舍。未几而父丧母寡。贫甚。能于民间
日售薪。共甘旨。一日闻旅馆有客诵经。至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之语而寤。固。问客此何经。曰金刚般若经
也。又问何从得之。曰得之蕲州黄梅冯茂山忍大师
所。大师且以为诵此经即当见性成佛。能曰我志欲
见大师。然以母累。柰何。时一客又以白金十两。俾安
家而趣使往。咸亨中。道过韶阳。信士刘志略。延以恩
礼。志略之姑尼也。方读涅槃。问疑义。能为解析。因问
字。曰不识也。尼怪而诘其故。则曰诸佛妙义。不堕文
字。尼叹服。呼为行者而称之乡里间。众遂筑辟宝林
唐智晞 第 100a 页 X77-0100.png
旧寺。请居之。以便趋向。能念曰。吾以求师至是。遽以
自安可乎。明日往依乐昌县之智远禅师于西石窟。
远尤加器重。曰必蚤获印證于蕲。而后转以见教也。
至蕲。忍师问。来何自。曰自岭南。曰何求。曰求作佛。曰
岭南人无佛性。曰人有南北。佛性岂尔。乃服役。至悬
石腰间踏舂碓。以效勤苦。先是神秀上座奉忍命。书
偈于壁。以著巳见解。能亦倩客。夜书一偈其旁。忍见
之。阴召而传其所受之衣钵。曰自吾先师。以此表信。
今妄庸者。莫不觊觎。故其所在之地。命若悬丝焉。汝
其亟逝。无滞此也。于是逃于四会怀集之间。久之南
海法性寺印宗法师。以风幡之辨。求见所受衣钵。而
为之落发。从智光律师。登坛受具。其坛盖宋三藏求
那跋摩筑者。记云。后有肉身菩萨。于此得戒。梁三藏
真谛。又手植菩提树于坛侧。记云。后一百二十年。有
大士。于此说无上乘法。上元中。忍大师示寂于蕲之
东山。能悬知之曰。吾师其真归矣。既而讣至。徙居宝
林寺。剌史韦璩以大梵寺迎焉。力辞入曹溪。由是天
下心学之士。归曹溪。而武后中宗。以神秀禅师奏举。
娄降玺书。诏赴阙。继遣中官薛简敦致。皆谢疾不起。
后赐磨衲袈裟一。钵一。编珠织成经巾一。绿质红晕
华绵巾一。帛五百匹供养。舍新兴宅为寺。请额国恩。
神龙三年。诏韶州缮治其寺。务尽壮丽。易赐其额法
泉。延和元年。预命弟子。建塔于法泉寺。先天二年。八
月三日。归而唱灭。春秋七十六。十一月反葬曹溪。宪
唐智晞 第 100b 页 X77-0100.png
宗追谥大鉴。塔曰元和正真。宋太平兴国三年。诏易
曹溪法泉寺为南华寺。

**** 唐神会

姓高。襄阳人。资性惇明。年方幼学。即事郡之
国昌寺显元法师出家。受经具戒特异群类。时能禅
师。弘唱心法于岭表。会闻而乐之。竟往无复沮。及见。
问会曰。从何所来。曰无所从来。曰如是则汝且归去。
曰亦无所归。曰太茫茫生。曰身现在路。曰犹未到在。
曰曾不滞留。于是居曹溪者数载。开元八年。诏配南
阳龙兴寺。后复开导洛阳。而南宗之指。始盛于天下。
先是两京之间。皆神秀化地也。而普寂又秀之嗣。世
谓之北宗。逮会而普寂之门绝人迹。则南北之宗。各
树党矣。因而是非相攻。毁誉交起。天宝初。御史卢奕
奏。会聚众图不轨。诏辨对。卒无他。徙均州。二年。又徙
荆州之开元寺般若院。十四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
反。举兵内向。陷两京。车驾幸蜀。诏郭子仪。以天下副
帅讨禄山。时大农空乏。军兴绝资费。右仆射裴冕策
以为。凡所在郡府。宜置戒坛度僧。而收其施利。以给
国用。会由是获主洛阳事。其所输入尤多。肃宗朝娄
入内廷供养。诏将作大匠。造禅宇于荷泽。上元元年
五月十三日。与门人嘱别。俄避席望空顶礼。归方丈。
是夕卒。寿九十三。建塔葬洛阳之宝应寺。谥真宗。塔
号般若。

**** 唐本净

姓张氏。东平人。少究空寂学。节操尤孤特。造
曹溪见能禅师。平日疑滞。为之释然。开元初。遁居南
唐智晞 第 100c 页 X77-0100.png
岳司空山。践履弗易测识。而迹亦未尝混朝市。天宝
中。内侍杨光庭。因采药见之。问曰。弟子性识昏昧。未
审佛之与道。其义云何。净曰。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
欲求道。无心是道。问曰。云何即心是佛。净曰。佛因心
悟。心以佛彰。若悟无心。佛亦无有。问曰。云何无心是
道。净曰。道本无心。无心是道。若了无心。无心即道。光
庭作礼信受。既回阙。具以山中问答奏闻。上敕光庭。
诏净至京师。仍先馆置于白莲亭。趣召两街三学诸
德。及太平寺远法师等。举扬佛法。上临听。是日净升
高座。詶挹来问。在彼者常不足。在我者常有馀。雍容
和缓。举措自然。众叹服。上元二年五月归寂。寿九十
五。谥大晓禅师。

**** 唐智威

姓陈氏。江宁人。幼岐嶷。不好戏弄。常以静嘿
自持。见者以为异。无何一日忽失所在。遍求之则巳
往依天保寺统法师出家矣。统尤爱之。使日诵大乘
经。年十二。以国恩获薙落。因𨽻幽岩寺。从持禅师。咨
询禅理。而卒为持嗣。持于是退居延祚寺。而使之专
匡导焉。受利益者。盖不可胜数。有慧忠者。目为法器。
威尝以偈示之曰。莫系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
无念出长波。忠以偈答曰。念想由来幻。性自无终始。
若得此中意。长波当自止。威知其了悟。乃付以山门。
遂随缘化导。以开元十年二月十八日终。遗言迁尸
中林。施飞走。弟子玄挺等。不敢违。春秋七十七。始威
行头陀。夜遇三虎。无所惧。旦晓虎随门外。若侍卫者。
唐智晞 第 101a 页 X77-0101.png
麾之去。然后去。威所在。每有二兔一犬戏庭际。此又
其慈悲化物之徵欤。

**** 唐窥基

字洪道。姓尉。迟氏裔。出拓拔魏之尉迟部。今
为京兆人。祖罗迦。隋代州西镇将。考宗左金吾将军。
松州都督。江由县开国公。其鄂国公恭则诸父也。母
裴氏梦吞月轮而孕。及生与群儿异。其自序云。九岁
丁内艰。渐疏浮俗。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师事玄奘法
师。学五天竺语。始住广福寺。寻迁大慈恩寺。明敏绝
人。其犍度跋渠。过目即忆。年二十五。诏入译馆。时奘
师方译唯识论。诏基与昉尚光寺。同职润色。基慨然
请独任其责。奘许之。而辞其佗。于是随译随疏。旦夕
讲说。即欲流通。而西明寺测法师者。俊快才也。赂阍
者窥瞰得之。乃于其寺鸣犍稚。集僧开演。基闻之而
惭。奘勉之曰。测公未达因明。那足弘演。遂为披究陈
那三枝纵横立破述义命章等指。而基进矣。且尝谓
之曰。瑜伽五性宗法。惟汝知之。后登太行。历五台。夜
宿西河古佛宇中。梦身居半岩。觉无量人唱苦恼声。
旋陟层峰。皆琉璃色。尽见诸国仰望一城。城中有声
曰。住住。咄。基公未合至此。顷之。二天童自城出。问曰。
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答曰。我闻其声。不见其形也。
童子投与之剑曰。汝剖腹当见矣。基剖之。有光二道
出腹中。辉映山下无数受苦之人。童子入城。持纸二
轴及笔。委之而去。且尤未决其梦。是夕寺光发藏中。
探之得弥勒上生经。始寤前梦。必慈氏俾之造疏耳。
唐智晞 第 101b 页 X77-0101.png
援毫之次。得舍利。如含挑如黄梁粒。相连而陨。皆红
润可爱者无数。初奘公之发西竺也。从尼犍子卜之。
曰吉。弟子生矣。则知奘公之业。而基承之。夫岂其偶
然哉。自博陵出法华大疏以扬化。而归京师。常与翻
译。旧人律师宣公往来。宣公者不测人也。每日中则
诸天送供。一日基往。送供者久不至。基去乃至。宣问
之。答曰。适以大乘菩萨在。善神翼卫者多。我曹无路
而入。故迟耳。永淳元年壬午十一月十三日。以疾卒
于慈恩寺翻经馆。寿五十一。葬樊村。祔三藏奘法师
之莹。基平生造弥勒像。日对其像。诵菩萨戒一遍。复
于五台。琢玉石文殊菩萨像。书金字般若经。生则体
发光明。烂然不可正视。死而迁塔。则见齿四十根。如
玉。不小坏。噫异哉。

**** 唐义湘

新罗国鸡林府人也。年弱冠。稔闻中国教法
之盛。乃与同志元晓法师。负笈而西。既遵海岸。曰唐
州者。而雨甚涂潦。芦苇弥望。行无所归。夜得小夷燥
地宿焉。且视古墓也。骸骨髐然。顾之不能无惧意。遂
徙陶穴中。鬼物啸撼终夕。晓公叹曰。畴昔之安为吾
无所见也。见则惧而致不若焉。岂非经所谓心生则
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欤。且三界惟心。万法惟
识。心外无法。胡用别求。即谢湘而归。总章三年湘独
抵登州。分卫遇富家女子曰善妙者。以湘年壮色丽。
欲谐匹偶。湘坚拒弗答。善妙因复矢言曰。生生世世
获为檀越。供给和尚。又为弟子。习学大乘。成就大事。
唐智晞 第 101c 页 X77-0101.png
湘。依长安终南山智俨三藏。研究华严。未几遂返本。
国扬化。道经善妙家。将附商舶。即解缆。而善妙悉出
诸衣服什器。素所备物。追饯之。而身造海岸。则船巳
远矣。于是善妙复矢曰。如我实有供养心者。则此
箧笥。当跃入船中。有顷风飘浪击。尽输载无少遗馀。
善妙乃复矢之曰。我愿此身化为大龙。挟持和尚。传
度彼国。因自投身涛波中。俄头角峥嵘。鳞甲晃耀。云
雾冥晦。而柂牙帆腹。尤觉便利于他日。若其蜿蜒夭
矫。时或见之。既济仍遍相攸处。然脱有可者。久为异
宗所据。湘独念以为大华严教。诚宜于有福地兴之。
舍尔其奚之耶。时善妙龙知其念。遽以神力。于虚空
中现巨石。纵广一里。正覆于异宗所居之上。势且陨
者。群僧惧其压。奔骇不敢留。湘即居之。郁为大丛社。
并辞国王所施庄田奴仆等。湘弘导勤恳。脩练精苦。
弟子智通表训道身梵体等。嗣著述章疏。皆明性海
义例。海东号湘华严初祖。竟终于本国。

**** 唐昙璀

生吴郡顾氏。稚岁入道。淹通经论。晚年事牛
头山融大师。衲衣空林。多历寒暑。时广陵觉禅师。建
邺如法师。皆名德宿匠。杖锡来仪。虚而往实而归。其
所至可量哉。天后以玺书徵入朝且诏栖霞约法师
敦劝。璀固辞。因葺宇于钟山之竹林。以老焉。天授三
年二月六日卒。先卒之七日。巳端然入于三昧矣。春
秋六十二。既阇维。敛遗骸建塔。门弟子僧感僧頵刻
石纪事。以垂永久。
唐智晞 第 102a 页 X77-0102.png

**** 唐法持

润州江宁张氏子。幼弃俗即悉定业。年三十。
谒黄梅忍大师。获餐法味。后归青山。事方禅师。卒传
灯。继绪山门。数年之中。四部依慕。当黄梅谢缘之际。
尝谓弟子曰。得吾法者仅十人。金陵法持其一也。呜
呼统寄之不可苟以付授如此。长安二年九月五日。
终于延祚寺。有空中神幡。西来绕山数转。故居幽栖
院。竹林。变白之祥。遗命露尸施鸟兽。从之。寿六十八。
门弟子智威嗣。

**** 唐神秀

生洛阳尉氏。李氏。小年从师薙染受法。后值
忍大师于蕲州东山双峰寺。开示心要。叹曰此吾志
也。敢不力。虽躬事樵汲。无所惮。会有行者慧能。竟得
从上诸祖表信衣钵于大师。而大师遽亦示寂。于是
秀往居江陵之当阳山。以阐化导众。四海禅侣。向风
而靡。则天闻其名。诏肩舆赴阙。入内道场。躬拜跪。执
弟子礼。供施丰缛。以致崇重道德之意。仍诏于前所
居地。建后度门寺。当是时。王公贵人。逮夫士庶。皆屣
履造庭。伏谒听训诲。方能公禅师以承嗣之嫡。留韶
阳。秀因累疏举荐。以为其操履之素。出巳上。当必召
以淑天下。不宜捐弃裔土。使本朝有轻教。名宜手牍
喻上指于能公。中宗朝尤进言不巳。然能公终莫之
动也。语载能禅师传。神龙二年。秀卒。名士达官之服
丧会葬者不可胜纪。岐王范。燕公张说。徵士卢鸿。各
为碑诛。门人普寂义福克绍宗绪。诏谥大通中宗朝。
又诏以旧邸。为报恩寺。
唐智晞 第 102b 页 X77-0102.png

**** 唐惠安

姓卫氏。荆州枝江人。生于隋之开皇初。貌端
雅。性极和裕小年即出家。学复通贯。十七年。诏括勘
天下僧尼之私度者。安云幼以患难。逃入山谷。初不
知其孰为教育。孰为薙染也。大业中开通济渠。役男
女百馀万。安日分卫。以食饿者。众赖之。上闻而诏见
之。遁入大和山中。上幸江都。海内扰攘。乃仗锡登衡
岳。行头陀法。贞观间。至蕲州礼忍大师。得心诀。麟德
元年。游终南山。爱石壁之胜。而禅栖其下。时早霜害
稼独安所居。环四十里皆熟。高宗异之。诏入见。不赴。
坦然怀让。二人来参。问曰。如何是祖师意。安曰。何不
问自巳意。曰如何是自巳意。安曰。当观密作用。曰如
何是密作用。安以目开合示之。永淳三年。化缘滑台。
但结草亭冲要地。不置四壁。昼夜燕坐绳床。无倦态。
诏为造招提寺。其处。俄还乡里。会神秀禅师。迁逝玉
泉寺。旷主席。众请住持。固辞归隐嵩山少林寺。圣历
二年四月。授嵩山神菩萨戒。则天尤加敬。每迎至。供
养宫中。有所教戒。则稽颡听受。尝问师甲子。安曰。不
记。曰何为不记。安曰。此身生死若循环。环无起尽。焉
用记为。况此心流注。起灭无间。自初识至动相不生。
何年月而可记乎。神龙二年九月。诏安。偕静禅师入
内供施。且度弟子十四人。俾充执侍。三年。施磨衲僧
伽梨。青龙三年三月三日。谓其徒曰。吾死必弃尸林
中。焚以野烧。慎勿劳人也。顷之万回和尚造室。执手
耳语而去。八日阖户。吉祥卧而寂。春秋约一百三十
唐智晞 第 102c 页 X77-0102.png
岁。焚毕。获舍利八十颗。内五颗红紫色。以进上。馀造
塔以葬。

**** 唐道俊

江陵人。久居枝江碧溪精舍。脩东山法门。精
勤坚苦。迹不出户限者。四十馀年。室迩人远。莫敢请
谒。而声被遐裔。则天中宗朝。诏同玄奘恒景。入内供
养。景龙中。求还故乡。上赐诗送。其徒荣之。

**** 唐破灶堕

隐居嵩山。自得心法于老安禅师。四方之
趋附者。同益至。然其乡里名姓。终未尝以告人也。天
后时。嵩山神祠有灶。颇灵异。民之祈福祐者。踵相接。
杀豕酾酒无艺。堕患之。微以杖三击之曰。本是泥瓦
合成。灵从何来。圣从何起。灶即破裂堕落。顷之见童
子青衣。再拜于前曰。吾昔尝以罪累。辱司此灶。其苦
奚可量。今赖师说无生法。获生天上。敢不致谢。由是
世号破灶堕。有僧问云。某等久在和尚左右。未蒙和
尚苦口相为。灶神得甚么径旨。便获生天。堕曰。我即
向伊道。是泥瓦合成。别无道理为伊处。僧无语。堕曰
会么。曰不会。堕曰。本有之性。为甚么不会。僧礼拜。堕
曰。堕也。破也。破也。

**** 唐法藏

字贤首。其先康居国人。因姓康氏。幼知学佛。
高宗时应名僧迁。参奘公译事。颇以證义润文笔受
之任见称。及天后置馆翻传。首登入场之选。实叉难
陀。以所赍华严梵夹。与义净复礼出新经。藏。尤有力。
后义净专主译任。偕胜庄大仪等。充證义。既而后召
讲新经。指镇殿金狮子。以喻天帝网。十重玄门。海印
唐智晞 第 103a 页 X77-0103.png
三昧。六相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等。于是后晓。然开
寤。得未曾有。遂缉其言。为金狮子章。行于世。圣历二
年十月八日。又诏讲于佛授记寺。至华严世界品。讲
堂及寺中。地皆震动。都维那恒景表闻。有答诏。不录。
且尝以巧方便。示刹海。涉入无尽之指。则对悬十鉴
于八方上下。中。安佛像。然一炬以照之则互影交光。
重重映蔽。不可得而思议矣。

始燉煌杜顺以华严法
界观。传弟子智俨。俨传藏。其统绪之正如此。别疏般
若心经。复号康藏国师云。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