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者传¶ 第 212a 页
居士传十五
* 李长者传
李长者。名通元。唐宗室子也。为人美须髯。朗眉目。丹
唇紫肌。天禀超特而学无常师。迹不可测。少留情易
道。妙尽微旨。年四十馀专精内典。尝游五台。入善住
院。逢异僧授以华严大旨。将别。长者曰。师去何之。僧
指北峰顶。其夜望见北峰火光亘天。长者曳杖而登。
见前僧在火光中树紫金幢。帝冠者数百围绕。长者
涌身入。作礼而起。忽失前境。乃于岩上一坐三日。巳
而下山。遂发弘经之愿。在则天朝会华严经新译八
十卷成。持至太原。寓高仙奴家。日食十枣柏叶饼一
枚。居三年。迁马氏古佛堂。阅十年。又负经而去。行二
十里。遇一虎当路。长者抚之曰。吾将著论释华严经。
汝当为我择一栖止。即以经囊负其背。至神福山下
有土龛焉。虎依龛而蹲。长者入龛。虎乃去。山中故无
水。是夕风雷拔龛前松。出泉清洌甘美。山中人因号
之曰长者泉。夕则吐白光以代镫炬。二女子不知其
自来。日为长者汲泉炷香奉纸墨。食时则具净馔置
长者前。食巳彻去。起开元七年至十八年。著论毕。二
女子亦遂去不见。长者自为论序云。夫以有情之本
李长者传¶ 第 212b 页 X88-0212.png
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只为情生
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亡。知心体合。今此大方广佛
华严经者。明众生之本际。示诸佛之果源。其为本也。
不可以功成。其为源也。不可以行得。功亡本就。行尽
源成。源本无功。能随缘自在者。即此毗卢遮那也。以
本性为先。智随根应。大悲济物。以此为名。依本如是。
设其教泽。滂流法界。以润含生。于是寄位四天。示形
八相。菩提场内现兰若以始成。普光法堂处报身之
大宅。普贤长者举果德于藏身。文殊小男创启蒙于
金色。以海印三昧周法界而降灵。用普眼法门睹尘
中之刹海。依正二报身土交参。因果两门体用相彻。
以释天之宝网。彰十刹之重重。取离垢之摩尼。明十
身而隐隐。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
终不离于当念。其为广也。以虚空而为量。其为小也。
处极微而无迹。十方无卷即小相而匪亏。纤尘不舒
含十方而非碍。于智海果德显殊分于五位之门。常
住法堂示进修于九天之上。此方如是十刹同然。圣
众如云。海会相入。智凡不碍。状多镜以纳众形。彼此
无妨。若千灯而共一室。论中大要明众生性即诸佛
性。迷即为凡。悟即是佛。但能信入。从始发心。文殊理。
普贤行。一时顿印。如将宝位直授凡庸。回观世间如
夜梦千秋。觉巳随灭。故其明十种发心云。贤首品中
从凡夫位以信为首。决定取佛大菩提。故从凡夫地
信十方诸佛心不动智与自心无异智故只为无明
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亡。知心体合。今此大方广佛
华严经者。明众生之本际。示诸佛之果源。其为本也。
不可以功成。其为源也。不可以行得。功亡本就。行尽
源成。源本无功。能随缘自在者。即此毗卢遮那也。以
本性为先。智随根应。大悲济物。以此为名。依本如是。
设其教泽。滂流法界。以润含生。于是寄位四天。示形
八相。菩提场内现兰若以始成。普光法堂处报身之
大宅。普贤长者举果德于藏身。文殊小男创启蒙于
金色。以海印三昧周法界而降灵。用普眼法门睹尘
中之刹海。依正二报身土交参。因果两门体用相彻。
以释天之宝网。彰十刹之重重。取离垢之摩尼。明十
身而隐隐。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
终不离于当念。其为广也。以虚空而为量。其为小也。
处极微而无迹。十方无卷即小相而匪亏。纤尘不舒
含十方而非碍。于智海果德显殊分于五位之门。常
住法堂示进修于九天之上。此方如是十刹同然。圣
众如云。海会相入。智凡不碍。状多镜以纳众形。彼此
无妨。若千灯而共一室。论中大要明众生性即诸佛
性。迷即为凡。悟即是佛。但能信入。从始发心。文殊理。
普贤行。一时顿印。如将宝位直授凡庸。回观世间如
夜梦千秋。觉巳随灭。故其明十种发心云。贤首品中
从凡夫位以信为首。决定取佛大菩提。故从凡夫地
信十方诸佛心不动智与自心无异智故只为无明
李长者传¶ 第 212c 页 X88-0212.png
所迷故无明与十方诸佛心本来无二故。从凡夫地
信十方诸佛身根本智与自身无异故。何以故。皆是
一法性身。一根本智。犹如树株一根多生枝叶等。以
因缘故一树株上成坏不同。故从凡夫地信如来十
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我悉尽能行之。何以故。自忆无
始时来波流苦海无益之事尚以行之。何况如今菩
萨万行济众生事岂不能为。从凡夫地信十方诸佛
皆从三昧生。我亦当得。何以故。诸佛三昧皆从如来
自性方便生。我亦具有如来自体清净之性。与佛平
等。从凡夫地信十方佛一切神通我亦当得。何以故。
诸佛神通依真智而得。我但依真性智中无有烦恼
无明成智一切业亡。唯有智慈通化自在。从凡夫地
信佛智慧。我亦当得。何以故。一切诸佛悉从凡夫来
故。从凡夫地信佛大悲普覆一切。我亦当得。何以故。
诸佛大悲从大愿起。我亦如诸佛发大愿故。从凡夫
地信佛自在。我亦当得。何以故。诸佛自在于性起法
门。智身法身入众生界。不染色尘。诸根自在。我亦不
离性起如来智故。从凡夫地信自发心。经无尽劫修
功德行满。位齐诸佛。不移一念。何以故。为三世无时
故。如是从凡夫信解始终彻佛果位。如上所发十种
信者。必能决定成就十信之门。住于坚固之种。永不
退转。他所论畅演一乘义至深广。此其最切者。长者
常冠桦皮衣麻衣。长裙博袖散腰徒跣。放旷人天。靡
所拘执。一日出龛遇山中人高会宴乐。长者语之曰。
信十方诸佛身根本智与自身无异故。何以故。皆是
一法性身。一根本智。犹如树株一根多生枝叶等。以
因缘故一树株上成坏不同。故从凡夫地信如来十
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我悉尽能行之。何以故。自忆无
始时来波流苦海无益之事尚以行之。何况如今菩
萨万行济众生事岂不能为。从凡夫地信十方诸佛
皆从三昧生。我亦当得。何以故。诸佛三昧皆从如来
自性方便生。我亦具有如来自体清净之性。与佛平
等。从凡夫地信十方佛一切神通我亦当得。何以故。
诸佛神通依真智而得。我但依真性智中无有烦恼
无明成智一切业亡。唯有智慈通化自在。从凡夫地
信佛智慧。我亦当得。何以故。一切诸佛悉从凡夫来
故。从凡夫地信佛大悲普覆一切。我亦当得。何以故。
诸佛大悲从大愿起。我亦如诸佛发大愿故。从凡夫
地信佛自在。我亦当得。何以故。诸佛自在于性起法
门。智身法身入众生界。不染色尘。诸根自在。我亦不
离性起如来智故。从凡夫地信自发心。经无尽劫修
功德行满。位齐诸佛。不移一念。何以故。为三世无时
故。如是从凡夫信解始终彻佛果位。如上所发十种
信者。必能决定成就十信之门。住于坚固之种。永不
退转。他所论畅演一乘义至深广。此其最切者。长者
常冠桦皮衣麻衣。长裙博袖散腰徒跣。放旷人天。靡
所拘执。一日出龛遇山中人高会宴乐。长者语之曰。
李长者传¶ 第 213a 页 X88-0213.png
汝等好住。吾将归矣。众惊其去。有送者至龛。谢遣之。
是夕烟云凝布。岩谷震荡。有白鹤翔空哀唳。其馀飞
走悲鸣满山。山中人共往候之。则巳端坐示寂于龛
中矣。白光从顶而出。上彻于天。时开元十八年三月
二十八日。寿九十有六。所著华严论四十卷。决疑论
四卷。略释一卷。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一卷。至于十
玄.六相.百门义海.普贤行门.华严观等及诸偈赞并
传于世。宗教两家咸推服焉(华严合论.决疑论序.贤首宗乘.清凉通传.华严
持验记)。
知归子曰。予读华严经。悲悔故见狭劣闇大方不知
局此几何世。然而浑浑乎其无涯。郁郁乎渊渊乎无
所施吾视听也久之。得李长者论。紬绎之。恍乎其有
会焉。吾愿生生穷游于华藏海中。其庶几乎。
汪大绅云。无相光中常自在。长者之谓矣。知归子
读华严经有得辄告吾。吾不信也。今观传赞。知所
得于经论者。有以发其覆而游于广大高明之域。
口吐白光代炬。为说华严之始。白光从顶而出。上
彻于天。为说华严之终。长者其有以教我矣。
是夕烟云凝布。岩谷震荡。有白鹤翔空哀唳。其馀飞
走悲鸣满山。山中人共往候之。则巳端坐示寂于龛
中矣。白光从顶而出。上彻于天。时开元十八年三月
二十八日。寿九十有六。所著华严论四十卷。决疑论
四卷。略释一卷。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一卷。至于十
玄.六相.百门义海.普贤行门.华严观等及诸偈赞并
传于世。宗教两家咸推服焉(华严合论.决疑论序.贤首宗乘.清凉通传.华严
持验记)。
知归子曰。予读华严经。悲悔故见狭劣闇大方不知
局此几何世。然而浑浑乎其无涯。郁郁乎渊渊乎无
所施吾视听也久之。得李长者论。紬绎之。恍乎其有
会焉。吾愿生生穷游于华藏海中。其庶几乎。
汪大绅云。无相光中常自在。长者之谓矣。知归子
读华严经有得辄告吾。吾不信也。今观传赞。知所
得于经论者。有以发其覆而游于广大高明之域。
口吐白光代炬。为说华严之始。白光从顶而出。上
彻于天。为说华严之终。长者其有以教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