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1a 页
No. 2062

* 大明高僧传叙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识

释迦世尊自周昭王甲寅降生西竺成道涅
槃。垂千馀载而至汉明帝。摩腾竺法兰始
入中国。帝为首创白马寺以居之。自是佛
法兴而僧徒渐盛。于是则有吴之康僧会晋
之释道安宝志僧倜支遁无谶。神僧名释灵
轨芳踪遍于天下。微言道韵高论良谟盈于
简牍。作史者岂容己哉。故六朝庐山远公唐
宣律师宋赞宁辈乃修僧史及高僧传。各若
干卷。又达磨大师遥知震旦机熟。不远数
万里而来。特授教外别传之旨。六传而至
曹溪其道大振。载传而至青原南岳马祖石
头。其枝分𠏉布派溢源深。可谓鲁一变而至
于道矣。然后百丈出丛林备则。有开堂入
室竖拂拈椎一千七百则葛藤蔓延寰宇。首
以道原禅师学士杨大年附马李遵勖辈作
传灯诸录。各若干卷。入我  国朝 成祖
文皇帝于万机之暇。乃于僧史传灯录间
采诸灵异者。别曰神僧传。又若干卷。于戏
可谓盛典矣。夫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
惧。太史公作史传天下不肖者耻。今吾释氏
而有是书。则使天下沙门非惟不作师子
身中虫。而甚有见贤思齐。默契乎言表得
免亡[(ㄇ@(企-止))/弟]者。讵可量哉。然僧史始于汉明。传
灯远溯七佛皆终于宋。惟神僧传迄于元
顺而止  明兴 太祖高皇帝开国以来。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1b 页 T50-0901.png
国家之治超于三代。佛法之兴盛于唐宋。独
僧史传灯诸书尚寥寥无闻。良可叹也。然吾
侪有力者不以为念。有志者无以为缘。而
我  国朝人物其果不若唐宋乎。予于
庚子校刻前代金汤编。今岁又缉  国朝
护法者以补其缺。间于史志文集往往有
诸名僧载焉。因随喜录之。自南宋迄今略
得若干人。命曰大明高僧传。以备后之修
史者采摭。云尔。

大明万历丁巳仲夏吉旦书于嘉兴楞严之
般若堂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
沙门释 如惺 撰

* 译经篇第一(正传一人附见二人)

** 元燕都庆寿寺沙门释沙啰巴传一(剌温卜迦啰思巴)

释沙啰巴西国积宁人。总丱即依癹思巴帝
师薙染。习诸部灌顶法。又从著栗赤上师
学大小乘。时有剌温卜。善通焰曼德迦。密
教为世所称。投之尽得其道。所以善吐番
音说诸妙法兼解诸国文字。后因迦啰思
巴帝师荐于世祖。命译中国未备显密诸
经。各若干部。其辞旨明辩。特赐大辩广智之
号。其时僧司虽盛而风纪寝弊。官吏不能
干城遗法抗禦外侮。返为僧害。世祖每论
至此切忧之。乃选能者整维其失。故特授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1c 页 T50-0901.png
师为江浙等处释教都总统。帝亲劳送之。
既至江南尽削去烦苛务从宽大。故遐迩
僧寺赖以安之。随改统福广。因师之气正
德庄严峻不倚。是以多忤同列。尝自叹曰。
天下何事耶。吾人自扰之耳。朝廷设官愈
多。则天下之事愈烦。况释教乎。今僧之苦无
他。盖官多事烦耳。所谓十羊九牧可胜言
哉。遂建言以闻。得旨尽罢诸路总统。天下
快焉。师即遁迹垄坻。筑室种树将欲终老。
至大中复召至燕京。拜光禄大夫大司徒。皇
太子诸王尝问法要。诏给廪馆于庆寿寺。所
译之经朝廷皆为刊行。延祐元年十月五日
示疾。赐钞万缗。敕太尉沈王视医药谢却
之。竟面佛端坐而化。帝悼之哀赐给葬。遣
使驰驿送归故里。建塔  系曰。译经之
盛莫过于六朝盛唐鸠摩什实叉难陀辈。及
入五代北宋则渐渐寝矣。况自康王渡江
胡马南饮。銮辇驰遁淳熙之后。虽有一隙之
暇。乌能于是哉。至元世祖而华夷一统。始
复有译经之命。入我  国朝。洪武建元以
来以三藏颇足摩滕不至故止是例。今于
元史仅得此人。庶不虚此首科亦几希矣。

** 解义篇第二之一(正传三十九人附见九人)

*** 松江兴圣寺沙门释净真传一

释净真未详姓氏。从松江兴圣寺若平法
师薙染习贤首宗。嘉熙三年游浙江诸刹。
因钱塘江坝毁江涛泛溢灾民。师以偈呈
安抚使赵端明曰。海沸江河水接连。民居冲
荡益忧煎。投身直入龙宫去。要止惊涛浪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2a 页 T50-0902.png
拍天遂投身于海三日而返。谓居民曰。我
在龙宫说法龙神听受。此塘不复毁矣。语
讫复投于海。赵端明感其德具闻于朝。敕
赐护国净真法师。立祠于杭之会祠。

*** 眉州中岩寺沙门释祖觉传二

释祖觉别号痴庵。嘉州杨氏子也。聪颖夙发
独嗜佛乘。精究贤首宗旨尽得其奥。后奉
旨出住眉州之中岩。四方学者云委川骛而
至。日于开堂弗倦诲示。汲引后学曲尽
慈悲。清凉一宗至师可为鼎盛矣。而于拈
椎之外。古今书史诸子典谟无不该研。一览
成诵。尝修北宋僧史并华严集解金刚经注
水陆斋仪等。行世。

*** 临安上天竺沙门释若讷传三

释若讷奉旨住上天竺。常领徒千人。大弘
三观十乘五重六即之道。其词辩若泻悬河。
实为当世四依也。南宋淳熙三年高宗幸上
竺寺欲礼大士。讷迎。高宗问曰。朕于大士
合拜不合拜。讷对曰。不拜则各自称尊。
拜则递相恭敬高宗欣然致拜。又问岁修金
光明忏其意为何。讷曰。昔佛为梵释四王
说金光明三昧。嘱其护国护人。后世祖师立
为忏法。令僧每于岁旦奉行其法为国
祈福。此盛世之典也。上说授讷右街僧录。
赐钱即修其道。次年四月八日召讷。领僧
五十入内观堂修护国金光明三昧。赐斋罢
讷登座说法。上问曰。佛法固妙。安得如许
经卷。讷曰。有本者如是。高宗大悦进讷左
街僧录。号曰慧光法师。自是岁岁此日入内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2b 页 T50-0902.png
修举佛事。赐绢帛五十疋。七年八月召讷
入内赐斋说法称旨恩宠隆渥加异。

*** 台州白莲寺沙门释了然传四

释了然号志涌。出家郡之白莲寺。讲演天
台教观二十馀年。精励后学白业潜修。日
惟一餐常坐达旦。一夕梦。二龙云中交戏空
际忽然化为神人。从空而降谒师。且于衣
袖出一书示曰。师七日后当行西归。了然
既寤知是往生之应。乃挝鼓集众。登座说
法遗嘱后事。已而书偈曰。因念佛力得生
乐国。凡汝诸人可不自逸。即索浴更衣。命
众同声诵弥陀经。至西方世界倏然而化。
一众皆闻天乐之音盈空。祥光烛于天表。

*** 明州宝林寺沙门释了宣传五(善荣)

释了宣四明人。肄业于宝林。因慕南湖之
盛投之。精究三观十乘之旨。阅大藏教无
不知其大义。修法华忏法二十七年。与释
善荣为同志相善。凡所修进必偕荣尝金
书法华楞严净名圆觉等经。宣亦为助。或遇
西资会则施人手画水墨观音像。二人结誓
往生。每说法则谆谆劝人皆求生安养。从
之念佛者众。一日宣诣荣之室默坐。荣故
问之。对曰。我西归有期矣难忘若道义。与
若净土重会也。荣曰。正所幸愿。宣即集众
告别。命诵经念佛号。端坐书偈曰。性相忘
情。一三无寄。息风不行。摩诃室利。合掌而
逝时正炎暑。停龛七日。颜色红润口角有
微涎。观者以帕裛之则异香喷人。倾城士
庶来裛香涎愈滋。阇维舍利无算。宣入寂三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2c 页 T50-0902.png
年。荣忽取经像分施亲故。讽普贤行法经
小弥陀经。令众同助念佛。跏趺乃曰。我为
赴宣公之约。言毕蜕然而化。

*** 元杭州上天竺沙门释性澄传六(云梦泽)

释性澄字湛堂号越溪。绍兴会稽孙氏子也。
父满母姜氏。梦日轮从空而堕。既觉日光犹
照其榻遂生师。四岁常戏拈笔为佛像。授
以佛经即能成诵若宿习焉。元至元丙子
投石门殊律师祝发受具。石门谓。三世诸佛
戒为根本乃教探律藏。而通其遮性双单
止持作犯之义。乙酉依佛鉴铦公习天台教
观。谒云梦泽法师于南竺普福。泽一见深加
器重。历居清班要职。因天台国清实台宗讲
寺后易为禅。乃不远数千里走京师。具奏
寺之建置颠末旧制之由。元世祖赐玺书复
之。已而欲东渡鸭绿游高丽求天台遗
书。闻其国有事遂寝。大德乙巳出住杭之
东竺丁未吴越大旱师率众说法祷雨格应
岁饥民死无以敛。乃为掩其遗骸作水陆
大会普度之。至大戊申迁南竺之演福。至
治辛酉驿召入京。问道于明仁殿。被旨居
清塔寺校正大藏。驾幸文殊阁引见问劳。
赐无量寿佛等经各若干卷。事竣辞归特赐
金襕衣。将行俄有旨即白莲寺建水陆大
无遮会。时丞相东平忠献王请升座说法。事
闻宠赉尤渥。赐号佛海大师。泰定甲子住上
天竺。九年至顺壬午六月朔忽挝鼓告众曰。
我三住名山逾三十年。自行无益世缘有
限。虽愧不敏古德风烈犹或可攀。竟拂衣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3a 页 T50-0903.png
归天竺之云外斋。岁馀还越之佛果。笃志
净土修一心三观者七昼夜。屡感瑞应。一
日月旦众以常仪问讯。师遽揖曰。老僧向非
急于退步。一十二年几在半途矣。今日则
有明日恐无。光阴其可把玩乎。烦点视衣
钵用表无常。众为念佛。止曰。佛须自念。明
晨却送别。黎明众集遂端坐而逝。阅世七
十有八。坐六十有四夏。龛留七日颜貌如
生。全身窆于清泰塔院。所著有金刚集注
心经消灾经注弥陀经句解及仁王经如意轮
咒经科。并行世。

*** 杭州下竺寺沙门释蒙润传七(古源竹堂传)

释蒙润字玉冈。嘉禾之海盐人。姓顾。父敏隐
君子也。母孙氏实古源清法师之甥女。母娠
及诞俱感异梦。润年十四依古源于郡之白
莲。方礼伽蓝神土偶皆仆。一众惊异。古源
授经辄成诵。遂命从祥公祝发进具。古源
见其锐敏授以天台止观金刚錍十不二门
诸书。即能了大意。会古源归寂乃事竹堂
传法师以卒其业。因苦学婴奇疾。修请观
音忏七七日。既获灵应疾愈。而心倍明利。
遂得分座于南竺演福。湛堂澄公来莅其
席。润居第一座。无何出世主海盐之当湖
德藏。夏讲法华。众尝千指屠酤。为之易业。
瑞应之迹不可胜纪。迁演福宗风益振。六
年退院事。高卧于龙井风篁岭之白莲庵。
专修念佛三昧。依者日众。宣政院以下竺法
席强起之。寺方灾。惟普贤殿岿然荆棘瓦砾
中。因慨然谓众曰。兹寺成于慈云。今殿尚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3b 页 T50-0903.png
存则祖师之愿力有在矣。乃为次第葺治而
新之。昕夕演说无倦率众修法华三昧。感
普贤放光现诸瑞相。居三䆊。一日呼门弟
子实法明策等示止观安心之旨。已而告曰。
吾生缘殆尽兹惟其时骤称佛号数百声。泊
然而化。润生平力修昼夜无怠。尝修常行三
昧。以九十日为期者七。修法华金光明大
悲净土。以七七日者不可以期数。故其潜
德密行密證者有未易浅窥之也。

*** 杭州上天竺寺沙门释真净传八(无极度)

释真净字如庵。云间华亭姚氏子也。母朱氏
梦月自海升堕于怀。觉而有娠。及诞时瑞
光满室。有异僧过指谓其母曰。此儿海月
法师之再来也。九岁依化城寺明静志法师。
授法华经历耳成诵。十六得度。博究诸乘
夙慧顿发。乃以性学自许。首谒杭之广福云
梦泽公。闻无极度法师化声大振。遂造其室
尽得其学。元大德间出住海盐德藏。法嗣
无极。其寺方𡉏。净竭力扶树。众散复聚。田
为豪门所夺复归。不数年翕然成旧式
也。至治迁松江超果。泰定乙丑元相脱驩举
住下竺。居七䆊。讲席不倦。辟寺前之径高
大其门。书佛国山以揭之。至顺辛未上竺湛
堂澄公以老告休。举净自代。先是净因疾
昼寝。梦白衣大士持金瓶水灌其口曰。汝
勿忧非久自愈矣。叩以未来休咎。示云。汝
却后二年当避喧大树之下。觉疾果差。窃疑
避喧树下非入灭之谶耶。及乎澄举住上
竺。至见寝堂西有大树堂匾曰静处。始悟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3c 页 T50-0903.png
梦之所示。由是殚心弘法。学者常数千指。
元主慕其道。赐佛心弘辩之号及金纹紫伽
黎衣。净素简重有古人风。举止不妄言笑。
夙兴默课法华经。寒暑不辍。癸酉冬预告
终期。乃命舟亟归于受业。未几示疾书偈
而逝。阅世七十有二。坐五十有六夏。阇维
得舌根顶骨不坏舍利五色。

*** 杭州慧因寺释盘谷传九

释盘谷号丽水。海盐人。师貌不扬而志气超
迈。博览经史性耽山水之乐。至元中游五
台峨眉伏牛少室名山胜地。尝云。足迹半天
下。诗名满世间。时附马高丽沈王闻师德
望。具书聘讲华严大意于杭之慧因寺。师
展四无碍辩七众倾伏。王大悦师声价益重。
后至松郡搆精舍。勤修净业日课弥陀佛
号。年七十馀无疾预告以时。端坐而寂。有
游山诗集三卷行世。

*** 绍兴云门寺沙门释允若传十(大山恢。天岸齐。我庵无)

释允若字季蘅号浮休因云门之傍有若耶
溪后又号若耶。郡之相里人。年九岁能通
春秋大义。父母钟爱之。稍长翛然有绝尘之
趣。遂依云门元和尚。十五祝发为大僧。随
渡涛江。首谒大山恢法师于杭之兴福。山授
以天台四教仪金錍十不二门指要钞诸书。
一览而知大旨。闻湛堂主南竺往依焉。凡
法智所结立阴观别理随缘六即蛣蜣理毒
性具等文靡不精究。至于思清之兼业昭圆
之异说齐润之党邪仁岳之背正。亦皆察其
非是。于是湛堂甚器重之俾司宾客。元至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4a 页 T50-0904.png
治初湛堂奉诏入燕都校大藏。因奏若之
行业锡以慈光圆照之号。即命出住昌源净
圣院。其院颇颓弊。乃力为经度。田芜者辟
之。室𡉏者葺之。三年遂成巨刹。湛堂复招
之。徕归命居第一座摄众规范。泰定中复
出主杭之兴化。时与天岸济我庵无玉庭罕
三公。道望并峙湖上。世称为钱塘四依。未
几退居越之云门。又与断江恩休耕逸。临
风吟咏不知夕阳在树。世又称为云门三
高。至正住越之圆通迁上竺。其山旧有缨
络泉涸久。若至持锡叩岩祷曰。苟吾缘在
是泉当为我一来。不然则涸如故。言讫泉
涌出渊冷渐盈。时户部尚书贡师泰称比慈
云之重荣桧。命之曰再来泉。复退隐云门。
筑精舍专修法华三昧为暮年净业。会天
下大乱干戈纷扰。众欲拥若避去。若斥曰。
难可苟免乎。吾对将至。待以酬之。众遁若
独危坐。贼众入其舍。若毅然不为屈。辞色
俱厉。贼首知为有道者约退。一贼独怒直前
挥刃中之。白乳溢出于地。实元至正十九
年二月二十九日也。世寿八十僧腊六十有
五。贼退众归荼毗。舍利如菽无算。若平生
风度简远不妄言笑。赵孟頫称为僧中御
史。得法弟子集庆友奎演福良谨延庆如莹
隆德法让净圣圆證等若干人。所著内外集
黄溍为叙。

*** 杭州演福寺沙门释必才传十一

释必才字大用姓屈氏。台州临海人。父哲明
大经为科目之儒。母赵氏嗜善崇佛惟谨。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4b 页 T50-0904.png
才娠十月母一夕梦。梵僧振锡入堂内。觉而
生。甫能言辄记孝经一卷。七岁善属句脱
口而就。声文谐协宛有思致。时有江西瞿
法师居越之报恩。实剡源暹公诸孙。通天台
教观。才年十二乃挟册从之。未几为祝发
进具戒。十六出游虎林谒湛堂澄于南竺。
湛堂与语皆中肯綮。即以法器期之命典
客司。时玉冈润法师居第一座。学者归之如
云。才亦执经入室。虽至流金之暑折胶
之寒。足不踰户限者十年。凡山家之玄教
观之要一经指授。意释心融靡不臻其阃奥。
玉冈叹曰。此子非灵山会上业已习之。乌能
至此哉。一时侪辈如我庵无绝宗继。皆英声
伟望超出时流。至于剖决宗旨议析教章。
必推才为上首。玉冈出主海盐德藏。命才
分座讲演。其辩若雨注河翻纵横无碍。听者
称之。泰定元年玉冈迁演福。宣政院请才
继德藏。当是时湛堂声誉喧播中外。众意
其必愿为其弟子。及升座瓣香嗣玉冈。君
子谓其知义。至正二年迁杭之兴福。三年
补演福。元臣康里常咨决心要。先因寺烬
于兵。才为次第新之建万佛阁。其高一百三
十尺有奇。才之为人凝重沈默观行精励。孜
孜修进无斯须懈怠。接人以慈。诲人无倦。
门弟子据猊座者百人。顺帝特赐佛鉴圆照
之号。一日忽觉头目岑然即谓众曰。吾缘尽
矣。乃焚香面西端坐。高称弥陀佛号。尽一
昼夜又告众曰。汝等勿谓修持无验。吾净
土缘熟三昧现前矣。即索浴更衣为书以别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4c 页 T50-0904.png
相识。遂合掌而逝。舆龛荼毗。有五色光自
龛中发。火馀不坏者二。舌根如红莲华。齿
牙若珂贝。舍利满地众竞取之一时俱尽。
最后至者乃穴地尺许。求之亦有得者塔
于寺南。阅世六十有八。座五十六夏。著述
有妙玄文句止观增治助文法华涅槃讲义
章安荆溪法智礼文诗偈等。并行于世。

*** 天台荐福寺沙门释善继传十二

释善继号绝宗。越之诸暨娄氏子也。母王氏
梦神僧授白芙蕖遂妊。生即能言。或见母
举佛号便能合掌和之。稍长从季父于山
阴灵秘寺治春秋传。因窃窥佛经乃喟然
叹曰。春秋固佳特世法耳。莫若求出世法。
况吾身如泡聚。官爵奚为哉。于元大德即
请于父母师恭和尚祝发。明年进满分戒。
寻从天竺大山恢法师习天台教。恢公见其
慧解卓伦尝嘱曰。吾轮下数百人。而堪继大
法者惟子耳。当自爱勉之。会大山迁云间
之延庆。即往南竺谒湛堂澄。澄一见便问
曰。入不二门属何观法。继对曰。三种观法
对属三部。此文既与止观同成观体。的是
从行。澄又问。诸经之体为迷为悟。继曰。体
非迷悟。迷悟由人。亦顾所诠经旨何如耳。
澄公喜溢颜色谓众曰。法轮转于他日将
有望于斯子矣。俾居第一座。澄移上竺。
玉冈润补其席。亦居第一座。天历乙巳出住
良渚。香嗣湛堂日讲金光明经。夜梦四明
法智谓曰。尔所讲之经与吾若合符节。自
是益加精进。至正壬午元臣高纳璘请主天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5a 页 T50-0905.png
台荐福。无何迁能仁。阐法华妙玄文句。又
释五章奥义。尝示众曰。吾祖有云。止观一
部即法华三昧之筌蹄。一乘十观即法华三昧
之正体。汝等须解行并驰正助兼运。则圆位
可登。而不负祖师命宗之意也。元季会天
下大乱。遂东还华。径专修净业系念弥陀
昼夜不辍。一日忽告众曰。佛祖弘化贵乎
时节因缘。缘与时违化将焉托。吾将归矣。
乃端坐而逝。至正丁酉七月二十二日也。世
寿七十有二。僧腊六十有三。荼毗舌根不坏。
塔于灵秘之西。得法弟子有灵寿怀古延庆
自朋崇寿是乘广福大彰雷峰净昱演福如玘
报忠嗣琎车溪仁让香积昙胄若干人。

*** 明州宝云寺沙门释子文传十三

释子文字宗周。四明象山人也。即北溪闻法
师之上足。出主宝云寺。淹博教观律规甚
严。常与人言则蹇讷若不出口。至于升座
滔滔如建瓴之水莫之禦也。临终时讲十
六观经。终即欲就座别众入灭。或有启曰。
和尚后事未曾分付。奈何遽尔告寂耶。文
曰。僧家要行便行。莫做俗汉伎俩为儿女
计。而有后事。众恳益切。于是下座。复归方
丈一一条画之。即合掌称西方四圣号。回向
发愿毕遂入灭。阇维舍利灿然无数。异香袭
人弥日而止。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大明高僧传叙¶ 第 905b 页 T50-0905.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