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宋¶ 第 416a 页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一
会稽沙门 心泰 编
天台沙门 真清 阅

* 宋

都汴。起太祖庚申。尽钦宗丙午。九主。一百六十七
年。

** 太祖

太祖讳匡胤。赵姓。其先𣵠人也。太祖生于洛阳。故为
洛阳人。父弘殷。追谥宣祖。太祖仕周为归德军节度
使。殿前都点检。受诏北征。宿陈桥驿。将士推戴以黄
袍加身。建隆元年正月受周恭帝禅。诏以是年二月
十六日圣诞为长春节。普度童行八千人(国朝会要)。十二
宋¶ 第 416b 页 X87-0416.png
月诏于广陵战地造寺曰建隆。赐田四顷。命沙门道
晖主之(年录)。初太祖目击周世宗镕范镇州大悲菩萨
铜像铸为钱。太祖密访麻衣和尚问曰。自古有毁佛
天子乎。麻衣曰。何必问古事。请以柴官家目击可验。
太祖曰。主上(世宗)神武聪明。善任人。日夜图治。以混一
为心。有唐太宗之风不知天下何日定矣。麻衣曰甲
子至将大定。太祖因问。古天子毁佛法。与大周何如。
麻衣曰。魏太武毁寺焚经像坑沙门。故父子不得其
死。周武帝毁佛寺籍僧归民。未五年遽萦风疹。北伐
年三十六崩于乘舆。国亦寻灭。唐武宗毁天下佛寺。
在位六年。年三十二神器再传。而黄巢群盗并起。太
祖曰。天下久厌兵。毁佛法非社稷福。奈何。麻衣曰。白
气巳兆。不逾数月至申辰当有圣帝大兴。兴则佛法
赖之亦兴。传世无穷。请太尉默记之。及即位。屡建佛
寺。岁度僧人(欧阳外传)。二年圣诞日。京师及诸郡县咸令
有德沙门升座祝圣。永为常准。三年诏每岁试童行。
通妙法华经者祠部给牒披剃。乾德四年诏遣僧百
人往西域求经。开宝元年九月诏成都府造金银字
藏经各一藏。敕兵部刘熙古监视。五年敕刻佛经一
藏。帝自用兵平列国。前后造金银字经数藏(稽古略)。八
年上自洛阳回京。手书金刚经。常自读诵。赵普因奏
事见之。上曰不欲甲冑之士知之。但言常读兵书可
(北山录)

** 太宗
宋¶ 第 416c 页 X87-0416.png

太宗讳匡乂。更名炅。宣祖第三子。太祖同母弟。太平
兴国元年诏普度天下童子十七万人(国朝会要)。二年初。
周世宗废龙兴寺以为官仓。国初寺僧击鼓求复。至
是不巳。帝遣使持剑诘之曰。前朝为仓日久。何为烦
渎天庭。且密戒使者惧即斩之。僧词自若曰。前朝不
道毁像废寺。正赖今日圣朝兴复之耳。贫道何畏一
死。中使以闻。帝大感叹。敕复之。赐额曰太平兴国(宋朝
事苑)。三年。沙门赞宁随吴越王入朝。赐号通慧大师。敕
住左街天寿寺。令修僧史。四年诏赞宁乘驿往明州
阿育山王迎取真身舍利塔入禁中供养。复得舍利
一颗。造塔十一级于开宝寺。帝手自安奉。五年正月
敕张廷训往五台山造金铜文殊万菩萨像。奉安真
容院。敕张仁赞往成都铸金铜普贤像高二丈。奉安
娥眉山普贤寺之白水。建大阁以覆之。诏建开圣禅
寺于诞生之地。奉优填王栴檀瑞像。敕卫钦往泗州
修僧伽大师塔凡十三层。改普照王寺为太平兴国。
七年诏立译经传法院于东京。如唐故事。以宰辅为
译经润文使。七月天息灾上新译圣佛母经。法天上
吉祥持世经。施护上如来庄严经。各一卷。十月敕赞
宁编修高僧传。自唐贞观二十年至宋端拱元年。成
三十卷。敕赐入藏。是年帝遣使钟山祭志公。赐号道
林真觉菩萨。八年帝以新译经示宰臣曰。佛氏之教
有裨政理。普利群生。达者自悟渊源。愚者妄生诬谤。
朕于此道微识其宗。凡为君而正心无私。即自利行
宋¶ 第 417a 页 X87-0417.png
也。凡行一善以安天下。即利他行也。如梁武舍身为
奴。此小乘偏见。非后代所宜法也(统纪)。御制圣教序略
曰。大矣哉。我佛之教也。化导群迷阐扬宗性。义理幽
玄真空莫测。包括万象譬喻无根。综法网之化纲。演
无际之正教。拔四生于苦海。译三藏之秘言。大则说
诸善恶。细则比于河沙。含识万端弗可尽述(全文见藏经)

** 真宗

真宗讳元侃。更名恒。太宗第三子。咸平元年诏赞宁
为右街僧录主管教门事。帝尝制崇释论。略曰。奉乃
十力。辅兹五常。上法之以爱民。下遵之而迁善。诚可
以庇藜庶而登仁寿也。又曰。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
荀孟迹异而道同。大旨劝人为善。禁人为恶。不杀则
仁矣。不盗则廉矣。不惑则信矣。不妄则正矣。不醉则
庄矣。景德四年臣僚言。愚民无知。谓舍财可以邀福。
修供可以灭罪。蠹害国政。宜加禁止。上谓宰臣曰。佛
教使人迁善。诚有益。安可禁之。且佛法所至甚广。虽
荒服诸国皆知信奉。唯道教中原有之。然不甚盛。王
旦对曰。顷岁虏使登开宝塔。瞻礼甚虔。誓当戒杀。及
至上清宫。不复屈膝。是知四夷唯重佛而巳。上曰然。
大中祥符三年诏京师太平兴国寺立奉先甘露戒
坛。天下诸路皆立戒坛。凡七十三所。天禧元年诏天
下立放生池。二年敕江宁府长干寺曰天禧。塔曰圣
感。四年宰相𡨥准.翰林杨亿以四明知礼法师行业
及遗身事奏闻。帝曰。但传朕意。请留住世。特赐法智
宋¶ 第 417b 页 X87-0417.png
大师之号。帝注四十二章经入藏颁行(统纪并稽古略)。帝制
圣教序。略曰。高明肇分。三辰方乃序其次。厚载初定。
万汇于以发乎端。清浊之体既彰。善恶之源是显。然
后以文物立其教。以正典化其俗。于是乎像法来于
中国。真谛流于中夏。洞贯今古。真实之理无以穷。囊
括九围。玄妙之门莫能究。言乎妄想则五蕴皆空。现
乃真容则一毫圆满。广大之教岂能纪述者哉。

** 仁宗

仁宗。讳祯。真宗第六子。天圣元年帝常顶玉冠。冠上
琢观音像。左右以玉重。请易之。帝曰。三公百官揖于
下者皆天下英贤。岂朕所敢当。特君臣之分不得不
尔。朕冠此冠。将令回礼于大士也(郑景重家集)。九年四月
敕韶州守臣诣宝林山南华寺。迎六祖衣钵入禁中
清净堂供养。敕兵部侍郎晏殊撰六祖衣钵记。景祐
四年诏曰。朕荷祖宗之休。丕承洪业。未尝不虚怀逸
士昃席幽人。雅闻天台之石桥。近接四明之雪窬。智
觉之遗风具在。应真之灵迹俨存。慨想名山载形梦
𥧌。今遣内侍张履信赍沉香山一座。龙茶二百斤。银
五百两。御服一袭。表朕崇重之意。庆历三年六月诏
迎相国寺佛牙。祷于禁中。初太祖疑宣律师佛牙非
真。遣使取自洛。以火煅之。色不变。太祖敬其神异。御
制发愿文。太宗复取验以火。御造偈赞申敬。因奉安
相国法华院。真宗又迎供开宝寺。瞻拜之。夕神光洞
发。御制偈赞。至是以佛牙三朝敬事。祖宗御封。帝手
宋¶ 第 417c 页 X87-0417.png
启之。灌以海上蔷薇水。忽得舍利一颗。五色映人。帝
因为赞。皇祐元年内侍李允宁奏施汴宅一区建寺。
赐额曰十方净因禅院。帝留意空宗。下三省定议。召
有道者住持。欧阳脩.程师孟奏请庐山圆通寺居讷。
讷称疾不起。讷以怀琏应诏。召对化成殿。问佛法大
意。奏对称旨。赐号大觉。至和二年大觉乞归老山中。
帝曰。山即如如体也。将安归乎。不许。嘉祐三年契嵩
进正宗记十二卷.辅教编三卷.定祖图等书。帝览其
书。至谋道不谋名。为法不为身。叹爱其诚。赐其书入
(僧宝传.统纪.雪窦寺记.宸奎阁记)

** 英宗

英宗。讳宗寔。仁宗之兄。濮王第十三子。仁宗立为皇
太子。赐名𥌓。治平二年杭守沈文通奏天竺观世音
菩萨始自石晋。至今治平。福天下。泽生民。前后灵迹
甚著。宰相曾公亮敷陈其事。遂赐额曰灵感观世音
院。是年敕大相国寺造三朝御制佛牙赞碑。翰林学
士王圭撰文。左仆射魏国公贾昌朝书。右仆射兼译
经润文使魏国公韩琦立石。太宗赞曰。功成积劫印
文端。不是南山得恐难。眼睹数重金色润。手擎一片
玉光寒。鍊时百火精神透。藏处千年莹釆完。定果薰
修真秘密。正心莫作等閒看。真宗赞曰。西方大圣号
迦文。接物垂慈世所尊。常愿进修增妙果。庶期饶益
富黎元。仁宗赞曰。三皇掩质皆归土。五帝潜形巳化
尘。夫子域中𡘆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埋躯祇见遗
宋¶ 第 418a 页 X87-0418.png
空冢。何处将身示后人。唯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鍊
色长新。三年净因琏禅师乞归四明阿育王山。帝赐
手诏曰。天下寺院任性住持。师遂建宸奎阁以奉先
朝圣制(统纪)

** 神宗

神宗。讳顼。英宗长子。熙宁二年诏衡州迎常宁资福
寺玉塔入京。塔高一寻。累以玉石。阿育王所造第九
塔也。十年夏旱。帝于禁中斋祷甚虔。夜梦神僧驰马
空中口吐云雾。觉而雨大霔。敕求其像。得之相国寺
第十三尊罗汉。诏迎入内供养。宰相王圭以诗称贺
曰。良弼为霖孤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参政元绛续
曰。仙骥乘云穿仗下。佛花吹雨洒天流(东轩笔录)。元丰三
年正月。敕大内设千僧斋。施袈裟金刚经。为慈圣太
后追福。五年诏相国寺辟六十四院为八禅二律。以
东西序为惠林.智海二巨刹。诏净慈宗本禅师住惠
林。东林常总禅师住智海。总固辞。许之。本入对延和
殿。山呼罢。即就榻跏趺。侍卫惊顾而师自若。赐茶至。
举盏长吸。又荡撼之。帝问受业。对曰承天永安。帝喜。
语论久之。既退。帝目送之。谓左右曰。真福慧僧也。侍
者问主上何语。曰吃茶閒话耳(统纪稽古略)

** 哲宗

哲宗。讳煦。神宗第六子。元祐元年四月诏法云秀禅
师就先帝神御前说法。赐号圆通。高丽王子祐世僧
统义天来朝。敕礼部苏轼馆伴。仍敕主客。杨杰送至
宋¶ 第 418b 页 X87-0418.png
钱唐受法。三年敕内侍赍黄金往东林装饰神运五
殿佛像(统纪)

** 徽宗

徽宗。讳佶。神宗第十子。建中靖国元年。汴京法云寺
佛国禅师惟白撰续灯录三十卷进上。御制序。略曰。
释迦如来之出世也。唱道鸡园。腾芳鹫岭。西被竺土。
东流震旦。则正法眼藏独付于饮光。自达磨西来寔
为初祖。至于曹溪。南岳青原而下分为五宗。各擅门
风。应机酬对。虽建立不同。而会归则一。佛国禅师惟
白探取上乘。了第一义。屡入中禁。三登高座。宣扬妙
旨。良惬至怀。是录也直指性宗单传心印。可得于眉
睫。可荐于言前。举手而擎妙喜世界。弹指而成庄严
楼阁。神通妙用不可思议者也(普灯)。崇宁三年敕迎相
国寺三朝御制释迦佛牙入内供养。隔水晶匣舍利
出如雨点。因制赞曰。大圣释迦文。虚空等一尘。有求
皆赴感。无刹不分身。玉莹千轮在。金刚百炼新。我今
恭敬礼。普愿济群伦。政和三年诏沙门永道住左街
崇先香积院。四月嘉州奏风折大树。有僧在定。帝令
送至京师。八月入内译经院。金总持三藏鸣金磬出
其定。僧曰。我东林远法师弟慧持也。西游峨眉。因入
定于此。三藏徐曰。今欲何归。曰陈留。即复入定。帝令
绘像颁行天下。仍制赞三首。其一曰。七百年来老古
锥。定中消息许谁知。争如只履西归去。生死徒劳木
作皮(普灯)。宣和元年帝惑于林灵素之说。诏改佛为大
宋¶ 第 418c 页 X87-0418.png
觉金仙。僧为德士。寺为宫观。左街大师永道上书曰。
自古佛法未尝不与国运同盛衰。魏太武崔浩灭佛
法未三四年。浩竟赤族。文成大兴之。周武卫元嵩灭
佛法不五六年。元嵩贬死。隋文帝大兴之。唐武宗赵
归真.李德裕灭佛法不一年。归真被诛。德裕窜死。宣
宗大兴之。我国家太祖太宗列圣相承。译经试僧大
兴佛法。成宪具在。虽万世可守也。陛下何忍一旦用
奸人之言。为惊世之举。陛下不思大武见弑于阉人
之手乎。周武为铁狱之囚乎。唐武夺寿去位之报乎。
此皆前鉴可观者。陛下何为蹈恶君之祸而违祖宗
之法乎。书奏。帝怒。敕流道州(本传)。二年九月诏大复天
下僧尼。道州永道量移近处。七年六月得旨回敕住
昭先禅院。赐名法道。以旌护法。

** 李昉

昉。字明远。深州铁阳人。仕周汉。归宋三入翰林。两入
中书。谥文正。太平兴国间与徐铉等进太平广记五
百卷。其间录佛法者三十卷。上自汉明。终于五代。古
今悟心得道之众。神僧经论定慧之学。君臣信毁休
咎之徵。靡所不载。

** 范质

质。字文素。大名宋城人。建隆初拜相。封鲁国公。太祖
诏以二月十六日圣诞为长春节。赐百官宴于相国
寺。质尝撰圣斋疏曰。素虹纪瑞。表觉帝之下生。绀马
效灵。应轮王之出世。非夫威震四天则不足感自然
宋¶ 第 419a 页 X87-0419.png
之宝。非夫位尊三界则孰能致希有之祥。寿命同百
亿须弥。德泽被三千世界。恒沙可算。天禄难穷。墨海
虽乾。皇图益固(国朝会〔典〕)

** 王禹偁

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太宗闻其贤。召拜右拾遗。
真宗除知制诰。咸平四年史馆修撰。左街僧录赞宁
亡。禹偁序其文。略曰。师年八十二。视听不衰。历京师
十四朝。吴越四世。终能受洪范享用之福。处浮图具
瞻之地。所谓必得其寿。必得其位者乎。师所述内典
录百五中卷。外集四十九卷。览其文知其道矣(本集)。初
禹偁尝有僧辱之。故不喜僧。及守苏州。时虎丘住山
雪堂净禅师自以诗僧通名谒之。禹偁曰。诗僧焉敢
谒王侯。净即应之曰。大海终须纳细流。昨夜虎丘山
上望。一轮明月照苏州。禹偁大悦。遂相与交好(赞宁本传
虎丘板刻)。

** 吕蒙正

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太宗淳化真宗咸平间两入相。
封许国公。谥文穆。微时窭甚。尝谒人。有诗云。十谒朱
扉九不开。满身风雪又归来。入门懒睹妻儿面。拨尽
寒垆一夜灰。有僧怜且奇之。给其食。弥月又尽。乃令
说居房廊。随僧粥饭。遂得安心读书。获荐。僧复备装
遣之。竟魁多士。后执政十年。郊祀俸给皆不请。帝问
其故。对以私恩未报。帝诘之。以实对。帝曰。僧中有若
人耶。以恩俸与寄食之寺。以酬宿德。公尝晨兴礼佛
宋¶ 第 419b 页 X87-0419.png
祝曰。不信三宝者愿勿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护
持佛法。公之侄夷简。简之子公著。并封申公。皆知敬
佛法。公居政府。焚疏请言法华斋。翼日言至坐公堂
上。公将出。心思当拜不当拜。言大呼曰。吕老子快出
来。拜亦得不拜亦得。公大惊。遽出拜之。斋毕。问未来
休咎。言索笔书亳州二字。及罢相。知亳州。始悟前谶
(武库)

** 王旦

旦。字子明。大名莘人也。相真宗。谥文正。淳化二年杭
州昭庆寺僧省常剌血书华严净行品。结社修净业。
旦为之首。参政苏易。简一百三十二人。一时士大夫
皆称净行社弟子。比丘预者千众。人谓庐山莲社莫
如此日之盛也。天禧元年九月旦薨。先一日嘱翰林
杨亿曰。吾深厌劳生。愿来世为僧。宴坐林间观心为
乐。幸于死后为我请大德施戒。剃发须。著三衣。火葬
勿以金宝置棺内。亿为诸孤议曰。公三公也。敛赠公
衮岂可加于僧体。但以三衣置柩中。不藏宝玉(湘山野录)

** 杨亿

亿。字大年。建州蒲城人。真宗朝拜正言。迁知制诰。谥
文公。景德初沙门道原进禅宗传灯三十卷。诏亿裁
定颁行。亿为序。尝自叙师承本末曰。自双林影灭。只
履西归。中心浩然。罔知所旨。首蒙安公大师每垂诱
导。又得云门谅公旨趣。正与安公同辙。并自庐山归
宗云居而来。皆法眼之流裔。去年假守兹郡。适会广
宋¶ 第 419c 页 X87-0419.png
慧琏公。寔嗣南院念公。斋中务简退食多暇。或坐邀
而至。或命驾从之。请叩无方。蒙滞俱释。半岁之后嚝
然弗疑。如忘忽记。如睡忽觉。平昔碍膺之物嚗然自
落。积劫未明之事廓尔现前。固亦决择之洞分。应接
之无蹇矣。今继绍之缘实属于广慧。而提激之自良
出于鳌峰也。亿临终偈曰。沤生与沤灭。二法本来齐。
欲识真归趣。赵州东院西(僧宝传并释监)。亿序清规。略曰。百
丈大智禅师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来多居律
寺。虽列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度。于是别立禅
居。凡具道眼者。有可尊之德。号曰长老。处于方丈。同
净名之室。不立佛殿。唯树法堂者。表佛祖亲嘱受。当
代为尊也。所裒学众无多少高下。尽入僧堂。设长连
床。施椸架。挂搭道具。卧必斜枕床唇右胁吉祥睡者。
以其坐禅既久偃息而巳。具四威仪也。其阖院大众
朝参夕聚。长老上堂升座。主寺徒众雁立侧聆。宾主
问酬激扬宗要者。示依法而住也。斋粥二时均遍。表
法食双运也。行普请法。上下均力。或有假号窃形混
于清众。致喧扰之事。摈令出院者。贵安清众也。或有
所犯。即以拄杖杖之。集众烧衣钵道具。遣逐从偏门
而出者。示耻辱也。一不污清众。二不毁僧形。三不扰
公门。四不泄于外。四来同居圣凡孰辨。且如来应世
尚有六群之党。况今像末岂得全无。但见一僧有过
便雷例讥诮。殊不知轻众坏法其损甚大。且立法防
奸不为贤士。然宁可有格而无犯。不可有犯而无教。
宋¶ 第 420a 页 X87-0420.png
大智禅师护法之益其大矣哉。

** 吕夷简

夷简。字坦夫。其先来州人。后徙寿州。仁宗朝大拜在
中书。二十年封许公。谥文靖。尝奉诏与宋绶续修法
宝录。自祥符四年至景祐三年。编成一百六十一卷。
御制序。

** 范仲淹

仲淹。字希文。汝南人。庆历中参大政。谥文正。庆历初
宣抚河东。寓宿宝德传舍。获故经一卷。名十六罗汉
因果识见颂。藏经所未录也。仲淹为之序。此颂文一
尊者七首。皆悟本成佛之言也。余读之。一颂一悟。方
知尘世有无边圣法。大藏遗落其文。因以传江陵沙
门慧哲。俾行于世(郑氏家集)。公守吴日。琅琊觉禅师谒之。
留数日。公于言下知归。与师偈曰。连朝共话释疑团。
岂为浮生半日閒。直欲与师閒到老。尽收识性入玄
(资监)

** 曾会

修撰曾会居士。幼与明觉同舍。及冠异途。天禧间公
守池州。一日会于景德寺。公遂引中庸.大学参以楞
严符宗门语句质明觉。觉曰这个尚不与教乘合。况
中庸.大学耶。学士要径捷理会此事。乃弹指一下曰。
但恁么荐取。公于言下领旨。天圣初公守四明。以书
币迎师补雪窦。述语录序云。夫指菩提之妙明。假言
说之方便。立宗分祖多成胜负之争。执相滞名罕契
宋¶ 第 420b 页 X87-0420.png
圆常之理(云云)(五灯会元)

** 李沆

沆。字太初。咸平初拜相。谥文靖。深通释典。尤厌荣利。
尝言土木甲兵之事后皆有验。王旦叹曰。李文靖真
圣人也。家人以所居第湫隘。劝治之。公曰。身食厚禄
时有横赐。计亦可治。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
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耶。临终右胁而逝。时盛暑停
尸七日。室无秽气。人谓履践之验也(名臣言行录)

** 丁谓

谓。字公言。太宗朝登第。后相真宗。封晋国公。杭僧省
常与公卿大夫结净行社。公作诗云。巳悟何须傍水
云。未休终是利名身。伊予冷笑陶彭泽。却作莲花社
外人(资监)。有斋僧疏。略曰。佛垂遍知。道育群生。凡欲救
于倾危。必预形于景贶。谓白衣干禄。叨冢宰之重权。
丹陛宣恩。忝先皇之优渥。补仲山之衮。曲尽巧心。和
传说之羹。难调众口。方知富贵难保始终。直饶鼎食
之荣。岂若盂羹之美。特形归命。恭发精诚。虔施白金
充修净供。饭苾刍之高德。答懒瓒之深慈。冀保此行。
乞无他恙。伏愿天回南眷。泽赐下临。免置边夷。白日
并同于鬼趣。赐归中夏。黄泉再感于天恩。虔罄丹诚。
永依法力(云卧纪谈)

** 王随

随。河阳人。相仁宗。封章惠公。慕裴休之为人。以御史
中丞出镇钱唐。往兴教寺谒小寿禅师。机语契合。为
宋¶ 第 420c 页 X87-0420.png
方外之友。尝谒首山念禅师得言外之旨。自是履践
益深。竟明大法。与杨大年皆号参禅有得者。先是大
年编次传灯录三十卷。随删去其繁为十五卷。曰玉
英集。胡致堂作序。随临终书偈曰。𦘕堂灯巳灭。弹指
向谁说。去住本寻常。春风扫残雪(东都事略并普灯)

** 吕公著

公著。字晦叔。夷简之子。熙宁中起知河南尹。元祐中
与温公并相。历事四朝。封申公。谥正献。晚年多读释
典。益究禅理。温公不喜佛。公每劝之曰。佛学心术简
要。掇其至要而识之。大率以正心无念为宗。温公然
(言行录)

** 王安石

安石。字介甫。临川人。熙宁间拜相。封荆公。后罢相归
建康。奏施旧第为禅寺。请沙门克文住持。敕赐额曰
报宁。赐文号曰真净。公尝参文。文谓公曰。日用是处
力行之。非则固止之。不应以难易移其志。苟以今日
之难掉头弗顾。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宝训)。公问张
方平曰。孔子去世百年生孟子。后绝无人。或有之而
非醇儒。方平曰。岂为无人。亦有过孔孟者。公曰何人。
方平曰。马祖一.汾汤无业.雪峰存.岩头奯.丹霞然.云
门偃。王公意未解。方平曰。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
释氏。公欣然叹服。后以语张商英。商英抚几赏之曰。
至哉此论也(武库)。熙宁间公行青苗法。其子雱为崇政
殿说书。阴为父佐务新法必行。雱卒。公亦罢相。宴閒
宋¶ 第 421a 页 X87-0421.png
中一如梦寐。见一使领雱荷铁枷号泣公前。谓获谴
由行青苗法。公问使者乞解脱。使曰建寺斋僧可免。
由是舍宅建寺为荐冥福(言行录)。熙宁八年公复相。一
日奏事退。上曰佛法于中国有补乎。公曰君子小人
皆知畏而从善。岂小补哉(编年)

** 司马光

光。字君实。陜州夏县人。元祐初拜相。赠太师。封温公。
谥文正。号涑水先生。尝作解禅偈。其序曰。文中子以
佛为西方圣人。信如文中子之言。则佛之心可知矣。
今之言禅者。好为隐语以相迷。大言以相胜。使学者
伥伥然益入于迷妄。故予广文中子之言而解之。作
禅偈六首。若其果然。则虽中国行矣。其一曰。忿怒如
烈火。利欲如铦锋。终朝常戚戚。是名阿鼻狱。其二曰。
颜回安陋巷。孟轲养浩然。富贵如浮云。是名极乐国。
其三曰。孝道通神明。忠信行蛮陌。积善来百祥。是名
作因果。其四曰。言为百世师。行为天下法。久久不可
掩。是名不坏身。其五曰。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行
之诚且久。是名光明藏。其六曰。道意修一身。功德被
万物。为贤为大圣。是名佛菩萨。公尝书心经以赠僧。
复题其后。略曰。退之排佛而称大颠外形骸以理自
胜。要自胸中无滞碍。由是观之。于佛不为无得。而所
排者迹耳。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一天台释如惺重校
宋¶ 第 421b 页 X87-0421.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