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八 第 1a 页 WYG1126-063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梁溪集卷一百四十八 宋 李纲 撰
迂论四
论兵 论帅才
论非常之功 论宰相
论三国之势
论诸葛孔明六事与今日同
论兵
梁溪集卷一百四十八 宋 李纲 撰
迂论四
论兵 论帅才
论非常之功 论宰相
论三国之势
论诸葛孔明六事与今日同
论兵
卷一百四十八 第 1b 页 WYG1126-0632d.png
古之有国者戡乱定功未尝不以兵汤武之所以王齐
晋之所以霸皆以德为主而以兵辅之自战国秦汉以
来兵尤重其国之兴衰视其兵之强弱与其措置之术
如何耳然古者兵农不分无养兵之费而有用兵之实
至唐兵制凡三变其初府卫之制最为近古府卫之法
坏变而为彍骑彍骑之法坏变而为方镇之兵至五季
始尽黥以为卒伍而兵农之分不可复合乃有养兵之
患国家建都于汴无高山大河之阻其势不得不以兵
晋之所以霸皆以德为主而以兵辅之自战国秦汉以
来兵尤重其国之兴衰视其兵之强弱与其措置之术
如何耳然古者兵农不分无养兵之费而有用兵之实
至唐兵制凡三变其初府卫之制最为近古府卫之法
坏变而为彍骑彍骑之法坏变而为方镇之兵至五季
始尽黥以为卒伍而兵农之分不可复合乃有养兵之
患国家建都于汴无高山大河之阻其势不得不以兵
卷一百四十八 第 2a 页 WYG1126-0633a.png
为强故天下重兵悉屯于京畿更戍边郡以虎符出纳
其分布诸路有𨽻将兵有不𨽻将兵当熙丰盛时合中
外禁卒凡九十五万人而土兵厢兵不在数焉自熙丰
至宣和间禁军阙而不补者大半而崇观以来有事于西
夏南平方贼北取燕山其所逃亡陷没者又半之而靖
康间金人再犯阙其溃败损折者又不可胜数也建炎
初勤王之师萃于京畿者三十馀万其大半皆民兵而
朝廷不复抡择留屯要害之地悉罢遣之其后建言乞
其分布诸路有𨽻将兵有不𨽻将兵当熙丰盛时合中
外禁卒凡九十五万人而土兵厢兵不在数焉自熙丰
至宣和间禁军阙而不补者大半而崇观以来有事于西
夏南平方贼北取燕山其所逃亡陷没者又半之而靖
康间金人再犯阙其溃败损折者又不可胜数也建炎
初勤王之师萃于京畿者三十馀万其大半皆民兵而
朝廷不复抡择留屯要害之地悉罢遣之其后建言乞
卷一百四十八 第 2b 页 WYG1126-0633b.png
募兵于河北关中京东西合十馀万更番以卫行在既
遣使矣言者谓不患无兵不当募遂罢今西北既复为
金人之所蹂践而东南之人类多孱弱未知于何所取
兵而可也既稍复方镇之制莫若使之募兵以备出战
将校偏禆皆预选任以时训练之又团结民兵以备守
禦乡村坊郭各随其宜刬刷官田如户绝天荒屯田之
类以养民兵之可以出战者如弓箭刀弩手之法明其
劝沮假以岁月庶几足兵然其要在于择帅臣以总之
遣使矣言者谓不患无兵不当募遂罢今西北既复为
金人之所蹂践而东南之人类多孱弱未知于何所取
兵而可也既稍复方镇之制莫若使之募兵以备出战
将校偏禆皆预选任以时训练之又团结民兵以备守
禦乡村坊郭各随其宜刬刷官田如户绝天荒屯田之
类以养民兵之可以出战者如弓箭刀弩手之法明其
劝沮假以岁月庶几足兵然其要在于择帅臣以总之
卷一百四十八 第 3a 页 WYG1126-0633c.png
帅臣得人则法不患乎不明兵不患乎不足唐马燧之
镇太原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
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造铠必长短三制称士
所衣以便进趋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
兵止以为阵遇险则制冲冒器用完锐居一年辟广场
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李抱真之镇泽潞也乘战伐
役赋重人困军伍凋刓乃籍户三丁择一蠲其徭租给
弓矢令闲月得曹偶习射岁终大校亲按籍第能否赏
镇太原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
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造铠必长短三制称士
所衣以便进趋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
兵止以为阵遇险则制冲冒器用完锐居一年辟广场
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李抱真之镇泽潞也乘战伐
役赋重人困军伍凋刓乃籍户三丁择一蠲其徭租给
弓矢令闲月得曹偶习射岁终大校亲按籍第能否赏
卷一百四十八 第 3b 页 WYG1126-0633d.png
责比三年皆为精兵举所部得成卒二万不廪于官而
府库实缮甲淬兵遂雄山东天下称昭义步兵为诸军
冠而李德裕之帅蜀也当南诏入寇之后蹂践千里荡
无孑遗瘢痍尚新非痛矫革不能刷一方耻乃料择州
兵之任战者废遣狞耄什三四又请甲人于安定弓人
河中弩人浙西繇是蜀之器械犀利率户二十取一人
使习战贷勿事缓则农急则战谓之雄边子弟其精兵
曰南燕保义保惠两河慕义左右连弩骑士曰飞星鸷
府库实缮甲淬兵遂雄山东天下称昭义步兵为诸军
冠而李德裕之帅蜀也当南诏入寇之后蹂践千里荡
无孑遗瘢痍尚新非痛矫革不能刷一方耻乃料择州
兵之任战者废遣狞耄什三四又请甲人于安定弓人
河中弩人浙西繇是蜀之器械犀利率户二十取一人
使习战贷勿事缓则农急则战谓之雄边子弟其精兵
曰南燕保义保惠两河慕义左右连弩骑士曰飞星鸷
卷一百四十八 第 4a 页 WYG1126-0634a.png
击奇锋流电霆声突骑总十一军而威声隐然震于西
南由是观之择帅得人兵不难足但当假以权柄宽其
御勒使得尽心而已或谓方镇增募兵之数则养兵之
费何以给之殊不知国家屯重兵于畿甸故岁漕东南
六百万斛及四方钱帛于京师州郡租赋仅足以办上
供犹有不足者今畿甸之兵寡矣而方镇之兵稍增正
当量养兵之费损上供之数以给之胡为而不可事固
有当因时而变通者正谓此也若夫团结民兵人见巡
南由是观之择帅得人兵不难足但当假以权柄宽其
御勒使得尽心而已或谓方镇增募兵之数则养兵之
费何以给之殊不知国家屯重兵于畿甸故岁漕东南
六百万斛及四方钱帛于京师州郡租赋仅足以办上
供犹有不足者今畿甸之兵寡矣而方镇之兵稍增正
当量养兵之费损上供之数以给之胡为而不可事固
有当因时而变通者正谓此也若夫团结民兵人见巡
卷一百四十八 第 4b 页 WYG1126-0634b.png
社之法不可行遂以谓民兵之不可用此大不然巡社
之法可行于西北不可行于东南正当斟酌其宜使民
乐于从命耳
论帅材
人材之难而帅材为尤难也夫天下非无材因事而后
显故有天宝之变而后郭李之功昭有奉天之难而后
晟燧之节著今朝廷可谓多故矣而未闻卓然称良帅
者岂循资格而不足以得其人欤将拘法制而不足以
之法可行于西北不可行于东南正当斟酌其宜使民
乐于从命耳
论帅材
人材之难而帅材为尤难也夫天下非无材因事而后
显故有天宝之变而后郭李之功昭有奉天之难而后
晟燧之节著今朝廷可谓多故矣而未闻卓然称良帅
者岂循资格而不足以得其人欤将拘法制而不足以
卷一百四十八 第 5a 页 WYG1126-0634c.png
尽其用欤昔之将帅或奋于奴𨽻或出于行伍皆能因
时以成名而今之士大夫间乃未见何也李牧之为赵
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
也委任而责成功故牧乃得尽其智能选车千三百乘
骑万三千疋百金之士十万以北逐单于西抑强秦南
支韩魏当是时赵几伯然则付之以重任而以法制拘
之使不得骋欲其有非常之功不可得也诚能略资格
而取实效宽法制而责成功将帅之材出矣
时以成名而今之士大夫间乃未见何也李牧之为赵
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
也委任而责成功故牧乃得尽其智能选车千三百乘
骑万三千疋百金之士十万以北逐单于西抑强秦南
支韩魏当是时赵几伯然则付之以重任而以法制拘
之使不得骋欲其有非常之功不可得也诚能略资格
而取实效宽法制而责成功将帅之材出矣
卷一百四十八 第 5b 页 WYG1126-0634d.png
论非常之功
有非常之人则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人所不能
与也昔者鲍叔牙荐管仲于桓公曰必欲治国家而伯
诸侯非管仲不可于是束缚而取之鲁至则三沐而三
薰之飨于庙而问之政管仲乃为陈所以治国而寓兵
者行之数年九合诸侯而桓公以伯萧何荐韩信于高
祖曰信国士无双如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
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于是设坛场择日而拜之以为
有非常之人则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人所不能
与也昔者鲍叔牙荐管仲于桓公曰必欲治国家而伯
诸侯非管仲不可于是束缚而取之鲁至则三沐而三
薰之飨于庙而问之政管仲乃为陈所以治国而寓兵
者行之数年九合诸侯而桓公以伯萧何荐韩信于高
祖曰信国士无双如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
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于是设坛场择日而拜之以为
卷一百四十八 第 6a 页 WYG1126-0635a.png
大将信乃为陈所以还定三秦以弱项羽之强者用其
策卒破楚而高祖遂有天下太宗之为秦王也府属多
外迁王患之房玄龄曰去者虽多不足吝杜如晦王佐
材也若终守藩无所事如晦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
与共功者因表留幕府从征伐常参帷幄之谋每议事
帝所玄龄善谋而如晦长于断二人同心协济太宗多
用其策卒定祸乱而身致太平蜀先主之寓襄阳也访
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
策卒破楚而高祖遂有天下太宗之为秦王也府属多
外迁王患之房玄龄曰去者虽多不足吝杜如晦王佐
材也若终守藩无所事如晦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
与共功者因表留幕府从征伐常参帷幄之谋每议事
帝所玄龄善谋而如晦长于断二人同心协济太宗多
用其策卒定祸乱而身致太平蜀先主之寓襄阳也访
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
卷一百四十八 第 6b 页 WYG1126-0635b.png
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而徐庶亦曰诸葛孔
明卧龙也将军宜枉驾见之先主三顾之于草庐之中
亮乃劝先主取荆益结吴为援以禦曹公先主用其策
卒定巴蜀而成鼎峙之势由是观之方艰难时非有卓
荦不群之材乌足与论非常之功哉
论宰相
宰相以道事君者也故以固宠谋身为深戒以荐进人
材为职者也故以妒贤嫉能为最忌孔子曰所谓大臣
明卧龙也将军宜枉驾见之先主三顾之于草庐之中
亮乃劝先主取荆益结吴为援以禦曹公先主用其策
卒定巴蜀而成鼎峙之势由是观之方艰难时非有卓
荦不群之材乌足与论非常之功哉
论宰相
宰相以道事君者也故以固宠谋身为深戒以荐进人
材为职者也故以妒贤嫉能为最忌孔子曰所谓大臣
卷一百四十八 第 7a 页 WYG1126-0635c.png
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又曰苟患失之无所不至夫宰
相佐天子以治天下一物不得其所乱之阶也操规矩
绳墨陈于前而君不能用则当去苟有患失之心则阿
谀取容妄作生事亦无所不至矣传曰人主之职论一
相一相之职论百官又曰使卿大夫各任其职夫宰相
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
亲附百姓一夫不获自尽则罔与成厥功进贤使能持
众美而效之君乃为善苟有嫉妒之心则高材美器悉
相佐天子以治天下一物不得其所乱之阶也操规矩
绳墨陈于前而君不能用则当去苟有患失之心则阿
谀取容妄作生事亦无所不至矣传曰人主之职论一
相一相之职论百官又曰使卿大夫各任其职夫宰相
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
亲附百姓一夫不获自尽则罔与成厥功进贤使能持
众美而效之君乃为善苟有嫉妒之心则高材美器悉
卷一百四十八 第 7b 页 WYG1126-0635d.png
摈弃之失职者多矣李林甫之相明皇也善刺上意而
养君欲每奏请必先饷遗左右密伺微旨以固恩信以
故当国几二十年开元中大臣多由节度使相天子林
甫请用蕃将主边则夷狄可灭利其虏也无入相之资
以久已权故安禄山则专三道劲兵卒荡覆天下而王
室遂微卢杞之相德宗也率众裒敛以中帝欲恨悱之
声满天下及泾帅乱呼于市曰不夺而商人僦质矣不
税而间架除陌矣其倡和造作召怨挻乱皆杞为之朱
养君欲每奏请必先饷遗左右密伺微旨以固恩信以
故当国几二十年开元中大臣多由节度使相天子林
甫请用蕃将主边则夷狄可灭利其虏也无入相之资
以久已权故安禄山则专三道劲兵卒荡覆天下而王
室遂微卢杞之相德宗也率众裒敛以中帝欲恨悱之
声满天下及泾帅乱呼于市曰不夺而商人僦质矣不
税而间架除陌矣其倡和造作召怨挻乱皆杞为之朱
卷一百四十八 第 8a 页 WYG1126-0636a.png
泚围奉天李怀光赴难泚解去杞惧其见帝斥已短即
谲奏曰怀光勋在宗社贼惮之破胆若许来朝则犒赐
留连失机会不如席胜使平京师破竹之势也帝然之
诏无朝怀光怏怏遂叛帝跳幸梁由是观之宰相固宠
谋身其祸至于如此岂非深戒哉林甫性阴密面柔令
若可亲近崖阱深阻卒不可得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
被罪时相若张九龄李适之皆遭逐帝尝御勤政楼见
兵部侍郎卢绚按辔绝道去爱其蕴籍称美之林甫即
谲奏曰怀光勋在宗社贼惮之破胆若许来朝则犒赐
留连失机会不如席胜使平京师破竹之势也帝然之
诏无朝怀光怏怏遂叛帝跳幸梁由是观之宰相固宠
谋身其祸至于如此岂非深戒哉林甫性阴密面柔令
若可亲近崖阱深阻卒不可得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
被罪时相若张九龄李适之皆遭逐帝尝御勤政楼见
兵部侍郎卢绚按辔绝道去爱其蕴籍称美之林甫即
卷一百四十八 第 8b 页 WYG1126-0636b.png
谲令请老遂坐废于时有以材誉闻者皆能得于天子
抑远之以故在位恩宠莫比杞险贼阴狡贤者媢能者
忌小忤已不致死地不止颜真卿挺正敢言杞恶之即
令宣慰李希烈竟为贼害故宰相李揆有雅望畏复用
遣为吐蕃会盟使卒于行帝出奉天崔宁自贼中来以
播迁事指杞即诬杀之矫谲害物虽国屯主辱犹謷言
自肆由是观之宰相妒贤嫉能其害至于如此岂非最
忌哉明皇在蜀与裴士淹评宰相至林甫曰是子妒贤
抑远之以故在位恩宠莫比杞险贼阴狡贤者媢能者
忌小忤已不致死地不止颜真卿挺正敢言杞恶之即
令宣慰李希烈竟为贼害故宰相李揆有雅望畏复用
遣为吐蕃会盟使卒于行帝出奉天崔宁自贼中来以
播迁事指杞即诬杀之矫谲害物虽国屯主辱犹謷言
自肆由是观之宰相妒贤嫉能其害至于如此岂非最
忌哉明皇在蜀与裴士淹评宰相至林甫曰是子妒贤
卷一百四十八 第 9a 页 WYG1126-0636c.png
嫉能举无比者士淹因曰陛下诚知之何任之久邪帝
默不应德宗尝从容语李泌曰卢杞敢言人皆指为奸
邪而朕不觉何也泌曰陛下能觉杞之恶安致建中祸
邪李揆和蕃真卿使希烈其害旧德多矣天下皆以为
奸邪而陛下独不知此乃所以为奸邪也呜呼其真知
言欤
论三国之势
曹操之材智胜权备而其臣不及吴蜀力适相当故三
默不应德宗尝从容语李泌曰卢杞敢言人皆指为奸
邪而朕不觉何也泌曰陛下能觉杞之恶安致建中祸
邪李揆和蕃真卿使希烈其害旧德多矣天下皆以为
奸邪而陛下独不知此乃所以为奸邪也呜呼其真知
言欤
论三国之势
曹操之材智胜权备而其臣不及吴蜀力适相当故三
卷一百四十八 第 9b 页 WYG1126-0636d.png
国之势鼎峙而足以相抗观操奇谲多数善用兵因敌
制胜变化如神每战必克挟天子而令诸侯形顺势便
故能亡袁术于淮南诛吕布于下邳破袁绍于官渡进
讨乌桓擒馘谭尚北方悉定无后顾之忧乃取荆州以
临江汉降张鲁走超遂而关陇平其规略亦宏矣而权
藉父兄之资仅足以守江表屡攻合淝师卒无成况能
长驭远驾窥中原哉备因败亡奔北之馀假荆州之地
资刘璋暗弱以取巴蜀崎岖山谷间虽慨然有兴复汉
制胜变化如神每战必克挟天子而令诸侯形顺势便
故能亡袁术于淮南诛吕布于下邳破袁绍于官渡进
讨乌桓擒馘谭尚北方悉定无后顾之忧乃取荆州以
临江汉降张鲁走超遂而关陇平其规略亦宏矣而权
藉父兄之资仅足以守江表屡攻合淝师卒无成况能
长驭远驾窥中原哉备因败亡奔北之馀假荆州之地
资刘璋暗弱以取巴蜀崎岖山谷间虽慨然有兴复汉
卷一百四十八 第 10a 页 WYG1126-0637a.png
室之志师徒屡动曾无尺寸之功故曰操之材智优于
权备然而吴有张昭以为骨鲠有周瑜鲁肃吕蒙以为
翼羽有丼宁凌统程普黄盖之徒以为爪牙蜀有孔明
以为谋主羽飞云忠以为将帅皆万人敌也而操有一
荀文若后竟杀之张辽程昱徐晃之流不过数人馀皆
碌碌无闻故每征伐操必亲履行阵间此其臣所以不
及吴蜀而力适相当也不然以操之雄武其定江表巴
蜀奚难哉操走赤壁尝曰备亦吾俦但见事少晚又尝
权备然而吴有张昭以为骨鲠有周瑜鲁肃吕蒙以为
翼羽有丼宁凌统程普黄盖之徒以为爪牙蜀有孔明
以为谋主羽飞云忠以为将帅皆万人敌也而操有一
荀文若后竟杀之张辽程昱徐晃之流不过数人馀皆
碌碌无闻故每征伐操必亲履行阵间此其臣所以不
及吴蜀而力适相当也不然以操之雄武其定江表巴
蜀奚难哉操走赤壁尝曰备亦吾俦但见事少晚又尝
卷一百四十八 第 10b 页 WYG1126-0637b.png
临广陵以望吴军叹其整肃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
升儿子乃豚犬耳英雄所以相服者固自有道邪
论诸葛孔明六事与今日同
诸葛孔明既定蜀将有事于中原乃先南征既禽孟获
南中悉平上疏出师屯沔阳攻祁山三郡相应关中响震
于是有街亭之战马谡败而戮之将复出师又上疏条
陈利害其略曰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
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
升儿子乃豚犬耳英雄所以相服者固自有道邪
论诸葛孔明六事与今日同
诸葛孔明既定蜀将有事于中原乃先南征既禽孟获
南中悉平上疏出师屯沔阳攻祁山三郡相应关中响震
于是有街亭之战马谡败而戮之将复出师又上疏条
陈利害其略曰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
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
卷一百四十八 第 11a 页 WYG1126-0637c.png
敌强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
臣而弗疑也臣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
毛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
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谨陈其事如
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
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
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
动引圣人群疑众难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
臣而弗疑也臣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
毛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
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谨陈其事如
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
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
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
动引圣人群疑众难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
卷一百四十八 第 11b 页 WYG1126-0637d.png
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
也髣髴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偪于黎
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
欲以不危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
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
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
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
杨群马玉阎芝丁立刘合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散
也髣髴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偪于黎
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
欲以不危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
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
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
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
杨群马玉阎芝丁立刘合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散
卷一百四十八 第 12a 页 WYG1126-0638a.png
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
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当何以图
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则住与
行劳费正等而不及虚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
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曹
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
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其后吴
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
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当何以图
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则住与
行劳费正等而不及虚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
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曹
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
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其后吴
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
卷一百四十八 第 12b 页 WYG1126-0638b.png
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巳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
所能逆睹也于是有散关之役九年复出祁山与张合
战射杀合十二年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据武功与司马
宣王对垒而孔明病死于军中夫用区区之蜀以抗强
魏而孔明连年动众未曾少休夫岂不怀安势不得已
也以谓不然则坐待亡耳观其所陈六事与今日之势
颇同故备载之以俟识者
梁溪集卷一百四十八
所能逆睹也于是有散关之役九年复出祁山与张合
战射杀合十二年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据武功与司马
宣王对垒而孔明病死于军中夫用区区之蜀以抗强
魏而孔明连年动众未曾少休夫岂不怀安势不得已
也以谓不然则坐待亡耳观其所陈六事与今日之势
颇同故备载之以俟识者
梁溪集卷一百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