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首 第 1a 页
 高太史大全集叙
 故嘉议大夫户部侍郎前翰林国史院
 编脩官授 诸王经青丘先生高启文
 集二十四卷旧一千若干篇今二千若
 干篇儒士徐庸字用理之所广也用理
 既以类广先生文集乃以示昌昌谨为
 序之曰夫将以所学明先王之道救当
 世之弊则必著于言焉庶几见者之用
卷首 第 1b 页
 闻者之有考也六经更圣人之手其言
 粹然一出于正要之所以存鉴戒者亦
 多圣人既没纵横捭阖之说兴大道几
 微汉广游学之路董生贾谊始各以其
 学自见著书数千万言沉雄简奥其明
 先王之道陈当世之务略备矣唐韩愈
 起力变八代之衰习故其言惟醇而杜
 甫李白又各以其学自见明王道具时
卷首 第 2a 页
 政谓之诗史宋欧阳脩博学力行本论
 之言有益于治至朱元晦则根据六经
 之旨攘斥百氏之非岿然为世儒宗其
 大要使人审王伯之略致义利之辨而
 已今诸家之言具存考之可知用之犹
 尚可行也盖三代而下汉唐宋之所以
 耸德著业而继焉以称治者有赖于是
 焉先生生元丙子少禀神慧长读六经
卷首 第 2b 页
 诸家之言融而通之会而成之又取而
 力行之其发之于言则浩乎如大川之
 决防也锵乎如洞庭之张乐也倏乎如
 幽壑之舞蛟也致之于用则如射者之
 于的准乎其无疑也然值国步之既促
 不苟于用隐于青丘豋高望远抚时怀
 古其言多激烈慨慷若将于世无足为
 者及我
卷首 第 3a 页
太祖高皇帝定鼎建业肆
 诏徵贤先生起与元史之脩录善丑恶
 儒者之功庶几彰施史成授诸王经进
 户部侍郎尊显极至先生感之力颂先
 王之道以匡济世务言多雄伟奇古足
 以耸张德业禆益治化时甚赖之未久
即辞去去后亦蹇连以死呜呼殆天所
以厄斯文也尝窃论焉天道恶满取之
卷首 第 3b 页
 不可以全然诎其身则必信其声是以
 董贾贬逐而名长甫白穷放而诗传韩
 愈欧阳脩朱元晦虽号通显而未免罢
 斥然其言至于今诵习而师承者不衰
 正柳宗元所云生而不遇死则垂声者
 众也先生死始三十有九使少优游而
 待之则得将止于是乎言将止于是乎
 行将止于是乎呜呼天实为之谓之何
卷首 第 4a 页
 哉用理师学于先生之言得之既深遂
 勤图传之亦使闻者考之而可知见者
 用之而可行以明其言之果有赖于世
 也呜呼厚矣
 景泰元年庚午冬十二月望日
赐进士出身吴刘昌序
卷首 第 4b 页
卷首 第 4b 页
 缶鸣集序
 人生而形具矣形具而声发矣因其声
 而名之则有言矣因其言而名之则有
 文矣故文者言之精也而诗又文之精
 者以其取声之韵合言之文而为之也
 岂易也哉近之于身远之于物大之为
 天地变之为鬼神与凡古今治政民俗
 之不同史氏之不及具载者取而咏歌
卷首 第 5a 页
 之载赓之不费辞说而极乎形容之妙
 比兴之微若是者岂非风雅之遗意哉
 宜君子有以取之吴郡高君季迪少有
 俊才始余得其诗于金华见之未尝不
 爱及来 京师同在史局又得其所谓
 缶鸣集者阅之累目不倦合古今体数
 百首其事虽微可以考得失备史氏之
 所惩劝其辞则余之所欲摹拟而莫之
卷首 第 5b 页
 工者铿锵振发而曲折窅如也果何自
 而得之方吴郡未入板籍不幸为潜窃
 者据之擅其利者十年矣士于是时熟
 不苟升斗之禄以自活𩰿釜间季迪日
 与之处曾不浼焉顾乃率其俦类倡和
 乎山之厓水之澨取世俗之所不好者
 而好之含毫伸牍鸣声咿咿及其得意
 又自以为天下之乐举不足以易其乐
卷首 第 6a 页
 焉此其所得为如何哉吾闻钟声铿而
 立号石声磬而立辨丝声哀而立廉竹
 声滥而立会鼙鼓之声灌而立动若缶
 鸣之声果何音也其西音乎南音乎抑
 太古之遗音乎不然则天下将治正始
 之音将作而此其兆乎何为一旦而及
 吾耳也得乎天者不求知于人求知于
 人者不得乎天季迪不求知于余而余
卷首 第 6b 页
 知之者啇声之歌不必出于巳也而曾
 子歌之焱氏之颂不必费辞也而后世
 称之则季迪之乐亦余乐也嗟夫憧憧
 往来朋从尔思孰能为余发其吟风之
 趣乎季迪由是求之其于道也几几矣
 洪武二年秋七月长山病叟胡翰序
卷首 第 7a 页
卷首 第 8a 页
 缶鸣集序
 高季迪诗十二卷凡为乐府五七言近
 古体九百三十七首余为叙而评之曰
 季迪之诗隽逸而清丽如秋空飞隼盘
 旋百折招之不肯下又如碧水夫渠不
 假雕饰翛然尘外有君子之风焉以余
 之所言而余之所不言从可知已然则
 季迪之诗集不可传也欤季迪中吴人
卷首 第 8b 页
 余尝论吴中之诗唐有陆鲁望宋有范
 至能鲁望之诗寄兴幽远而其音响则
 骎骎巳迫于晚唐至能之诗措辞温缛
 然其格调特宋焉而已耳在胜国时余
 适吴则陈子平诗其为言率实而流丽
 揆之陆范吾不知其孰先孰后也吴之
 诗在元惟子平而知者盖鲜今吾于是
 复得季迪之诗焉季迪年方壮志气伟
卷首 第 9a 页
 然其所自见殆不止于诗而其于诗则
 已能自成家与唐宋以来作者又不知
 孰先孰后也嗟乎诗之道微矣世之有
 志于斯者莫不鞠明䆒曛疲心思于简
 牍间而后为言乃或有可传其不可传
 者固不可胜数是不可不谓之难也以
 诗之难能如此而季迪乃以此自成家
 追古之作者以为并岂非其才之过人
卷首 第 9b 页
 也欤序而传之世必有因其诗而知其
 才者矣季迪名启季迪字也顷承 诏
 与余同脩元史寻入 内府教胄子授
 翰林国史编脩云
 洪武庚戌三月翰林侍讲制金华王祎
 序
卷首 第 10a 页
 缶鸣集序
 言之精者谓之文诗又文之最精者何
 以知其然耶二气为之橐籥而鼓之以
 风霆然后天之声出焉众窍为之呼吸
 而荡之以江河然后地之声出焉受形
 于两间而灵于物者为人然气至混然
 天成发宣鸿郁然后人之声出焉凡人
 有声斯有言有言斯有文文至于诗包
卷首 第 10b 页
 括品汇陶冶化工根乎性情之真达于
 音响之妙宫商间作金石并鸣由是而
 声之用极矣世皆知以诗而观诗或未
 知以文而观诗因谓诗特文章之末技
 庸讵知声成文谓之音而诗之中文已
 具焉韩退之之言曰李杜文章在光𦦨
 万丈长斯言也其善论诗者已然非天
 机悟入识见超诣亦何足以语此哉渤
卷首 第 11a 页
 海高君季迪疏爽隽迈警敏绝人无书
 不读而尤邃于群史与余友二十年余
 知季迪之能言也久然未尝不以其诗
 而得之也始季迪之为诗不务同流俗
 直欲趋汉魏以还及唐诸家作者之林
 每一篇出见者传诵名隐隐起诸公间
 及游四方不懈益勤刮磨漱涤日新月
 异荐绅诸老咸自以为不及季迪之于
卷首 第 11b 页
 诗诚精矣然其意则自谓古风人一辞
 不如是也三百篇之传岂皆出于一人
 之手或著其一二皆可以遗之后来尚
 奚以多为哉吾非欲成一家言亦性焉
 而嗜之之䔍殆与人之耽悦世好者同
 一肆志留情而其乐盖未能以此而易
 彼也闻者以为然当其一室燕坐图书
 左右离列拂拭尘埃几案间冥默觏思
卷首 第 12a 页
 神与趣融景与心会鱼龙出没巨海中
 殆难以测度或花间月下引觞独酌酒
 酣气豪放奇作楚调已而吟思俊发涌
 若源泉捷如风雨顷刻数百言落笔弗
 能休故季迪之诗缘情随事因物赋形
 横纵百出开合变化而不拘拘乎一体
 之长其体制雅醇则冠冕委蛇佩玉而
 长𥚑也其思致清远则秋空素鹤回翔
卷首 第 12b 页
 欲下而轻云霁月之连娟也至其文采
 缛丽如春花翘英蜀锦新濯其才气俊
 逸如泰华秋隼之孤骞昆仑八骏追风
 蹑电而驰也季迪之于诗可谓能尽其
 心焉尔季迪之诗甚多有吹台集缶鸣
 集凤台集凡为书几二千首皆当世之
 儒先君子序其端今年冬予访之吴淞
 江上季迪出其诗示予盖取旧所集诸
卷首 第 13a 页
 诗益加删改汇粹为一总题曰缶鸣集
 自古乐府歌行而下至五七言诸体得
 诗三百馀篇皆其精选富矣哉亦可谓
 不易矣然是编也特以今年庚戌冬而
 止后有作当别自为集季迪不以余不
 肖属余序之庸敢叙诸编端以俟季迪
 家姑苏尝应召脩元史教西学弟子员
 入翰林为编脩擢户部侍郎 赐归乡
卷首 第 13b 页
 里云
 洪武三年十二月既望史官吴郡谢徽
 序
卷首 第 14a 页
原序
天下无事时士有豪迈奇崛之才而无所用往往放于山
林草泽之间与田夫野老沉酣歌呼以自快其意莫有闻
于世也逮天下有事则相与奋臂而起勇者骋其力智者
效其谋辩者行其说莫不有以济事业而成功名盖非向
之田夫野老所能羁留而狎玩者亦各因其时焉尔今天
下崩离征伐四出可谓有事之时也其决策于帷幄之中
扬武于军旅之间奉命于疆场之外者皆上之所需而有
待乎智勇能辩之士也使山林草泽或有其人孰不愿出
于其间以应上之所需而用已之所能有肯槁项老死于
布褐藜藿者哉余生是时实无其才虽欲自奋譬如人无
卷首 第 14b 页
坚车良马而欲适千里之涂不亦难欤故窃伏于娄江之
滨以自安其陋时登高邱望江水之东驰百里而注之海
波涛之所汹歘烟云之所杳霭与夫草木之盛衰鱼鸟之
翔泳凡可以感心而动目者一发于诗盖所以遣忧愤于
两忘置得丧于一笑者初不计其工不工也积而成帙因
名曰娄江吟稿若在衡门茅屋之下酒熟豕肥从田夫野
老相饮而醉拊缶而歌之亦足以适其适矣因序其篇端
以见余之自放于江湖者为无所能非有能而不用也(娄)
(江吟藁自序)
古人之于诗不专意而为之也国风之作发于性情之不
能已岂以为务哉后世始有名家者一事于此而不他疲
卷首 第 15a 页
殚心神搜刮万象以求工于言语之间有所得意则歌吟
蹈舞举世之可乐者不足以易之深嗜笃好虽以之取祸
身罹困逐而不忍废谓之惑非欤余不幸而少有是好含
毫伸牍吟声咿咿不绝于口吻或视为废事而丧志然独
念才疏力薄既进不能有为于当时退不能服勤于畎亩
与其嗜世之末利汲汲者争骛于形势之途顾独事此岂
不亦少愈哉遂为之不置且时虽多事而以无用得安于
閒故日与幽人逸士唱和于山巅水涯以遂其所好虽其
工未敢与昔之名家者比然自得之乐虽善辩者未能知
其有异否也故累岁以来所著颇多近客东江之渚因间
始出而汇次之自戊戌至丁未得七百三十二篇题之曰
卷首 第 15b 页
缶鸣集自此而后著者则别为之集焉藏之巾笥时出而
自读之凡岁月之更迁山川之历涉亲友暌合之期时事
变故之迹十载之间可喜可悲者皆在而可考固不忍弃
而弗录也若其取义之或乖造辞之未善则有待于大方
之教焉(缶鸣集自序)
吴为古名都其山水人物之胜见于刘白皮陆诸公之所
赋者众矣余为郡人暇日搜奇访异于荒墟䆳谷之中虽
行躅殆遍而纪咏之作则多所阙焉及归自京师屏居松
江之渚书籍散落宾客不至闭门默坐之馀无以自遣偶
得郡志阅之观其所载山川台榭园池祠墓之处余向尝
得于烟云草莽之间为之踌躇而瞻眺者皆历历在目因
卷首 第 16a 页
其地想其人求其盛衰废兴之故不能无感焉遂采其著
者各赋诗咏之辞语芜陋不足传于此邦然而登高望远
之情怀贤吊古之意与夫抚事览物之作喜慕哀悼俯仰
千载有或足以存劝戒而考得失犹愈于饱食终日而无
所用心者也况幸得为圣朝退吏居江湖之上时取一篇
与渔父鼓枻长歌以乐上赐之深岂不快哉因不忍弃去
萃次成帙名姑苏杂咏合古今诸体凡一百二十三篇云
洪武四年十二月日前史官高启序
卷首 第 16b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