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雍谭 范守己
汉书云文王作丰颜师古注曰今长安西北界灵台乡丰水上是
而杜元凯注左氏则曰丰在始平鄠县东是在长安西南矣未知
孰是今按大雅云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又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又案丰水出终南山东流过鄠县与铜水合北流入渭鄠古崇国
也则丰在鄠县可知若在长安西北则丰水正北流不可云东注

汉书云武王治镐师古曰今昆明池北鄗陂是说文曰镐在上林
苑中镐与鄗同皇甫谧帝王世纪曰武王自酆居镐诸侯宗之是
为宗周今澧水之东长安之南三十里去酆二十五里镐池即其
故都郦道元水经注曰自汉武穿昆明池镐京基构沦陷今无可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究是镐在丰东无疑小雅云猃狁匪茹整居焦穫侵镐及方至于
泾阳正指镐京而言盖镐与泾阳相距不远焦穫亦在泾阳境内
泾阳在汉为池阳地汉书池阳下注云尔雅十薮周有焦穫郭璞
曰将瓠中是也则焦穫在泾阳可知方则或非朔方耳刘向以镐
为千里之镐不知所据
颜师古曰灞浐泾渭澧镐涝潏是为八川案相如上林赋曰荡荡
乎八川澧滈涝潏泾渭駏浐有駏水而无灞水岂駏即灞之本名
耶又案汉书沂水出蓝田谷北至霸陵入霸水霸水亦出蓝田谷
北入渭颜师古曰滋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视子孙霸水之不
为駏水可知矣
故长安城在今西安府西北北临渭水三辅旧事曰城南为南斗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形北为北斗形今观城形信然及阅汉志及班张二赋皆不言及
后见长安故图其城南面三曲正南曰安门亦曰鼎路门独凸出
向前左曰覆盎门右曰西安门各缩后数丈北面亦三曲东北独
凸出数又其西以渐而缩东北第一曲无门次西一曲有二门东
曰厨城门西曰洛门又次西一曲无门又次西一曲有一门曰横
门东面无曲其直如引绳有三门中曰清明门北曰宣平门南曰
霸城门西面二曲西南独凸出亦有三门中曰宣城门在曲中西
北向南曰章城门西向北曰雍门亦西北向盖其城沿渭水而筑
故其曲折皆随水浒初非有意为斗形也唐人谓为北斗城偶以
形似言之耳
船司空汉县名颜师古曰本主船之官遂以为县在今华阴东北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渭水入河处其南为桃林塞即今之潼关也
邻阳汉县名应劭曰在合水之阳也师古曰即大雅大明诗所谓
在合之阳案大明诗云在洽之阳在渭之将今合阳去渭颇远尚
隔朝邑
杜阳汉县名有杜水南入渭颜师古曰大雅绵之诗曰人之初生
自土漆沮齐诗作自杜言公刘避狄而来居杜与漆沮之地也案
社阳今为麟游县漆在今邠州三水县沮即洛水为洛川相去颇
远谓土为杜阳可乎朱传为是
邠州旧有三原古栒邑汉书云有豳乡公刘所都颜师古曰栒读
与荀同案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其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
臣瓒曰荀当在晋之境内不当在扶风今河东有荀城古荀国则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不为栒邑明甚又案左氏云毕原酆郇文之昭也又云郇侯贾伯
伐晋诗又云四国有王郇伯劳之是邭为周之同姓与荀为二国
然则所谓栒邑者得非郇伯之放地耶而字形不同恐亦木然
汉书云池阳县有巀嶭山在北师古曰巀嶭即今所呼嵯峨山长
安故图云池阳今三原县案今嵯峨山在泾阳县北则池阳为泾
阳明甚故图谓为三原而以泾阳为古沈阳云阳地恐未然也后
汉书云云阳有荆山禹铸鼎处今其下有荆渠不闻泾阳有荆山

地道记云池阳有巀嶭山有鬼谷案史记鬼谷在颍川阳城不在
池阳
胡松与知旧书云泾州以泾水得名回中山在其城北一里许其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下为泾河汉文帝时匈奴入萧关烧回中宫即此地予尝至泾州
其守亦告曰此回中也西门外有山突起如万斛囷其上有王母
祠俱言汉武帝幸回中即此予亦信之案后汉书右扶风汧县有
回城名回中注云来歙开道处则回中之不为泾州明甚
汉有泾阳县属安定郡非今之泾阳也当在平凉府西北汉书云
泾阳县西有开头山禹贡泾水所出颜师古曰开音牵此山在今
灵州东南土俗语讹谓之汧屯山而郭璞注山海经乃曰泾水出
朝那县西丹头山案朝那今固原州不闻有丹头师古之言似为
有据
后汉书云朝那有湫渊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
案胡松与知旧书云朝那湫有二俱在今固原境内一在州东二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十里一在州西三十里水各方数十里深不可测传有蛟龙藏其
中世邈忘其本名土八呼为东西海子而西海子水流百数十里
经隆德静宁界即好水川也宋与夏八战场在焉然则汉书所谓
停而不流者岂独指东湫言邪抑汉时未有西湫邪湫即秦文王
诅楚处
平凉西有瓦亭驿在华亭固原界上乱山纷错至不可列骑其道
西北通固原以走宁夏西南过六盘山走甘肃亦要地也案后汉
书乌枝县有瓦亭牛邯军处前汉书作乌氏则瓦亭之名其来久

汉书北地郡有归德县县有洛水出北蛮夷中入河是不独河南
鄜州各有洛水而己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长安图志载唐太宗昭陵在醴泉县北五十里九嵏山上其规模
皆太宗所自经营贞观二十八年八月毕工先葬文德皇后长孙
氏为刻蕃酋之形琢六骏之像以旌武功列于北关其诸蕃酋长
贞观中擒㐲归和者琢石肖形状而刻其官名凡十四人六骏一
曰青骓平窦建德时所乘二曰什伐赤平王世充时所乘三曰特
勒骠平宋金刚时所乘四曰飒露紫平东都时所乘五曰拳毛𩢍
平刘黑闼时所乘六曰白蹄乌平薛仁杲时所乘各有赞语四言
四句此则翁仲石马所自始也至武后之葬乾陵则石刻酋长六
十一人高亡尺石人二十高一丈五尺石马十六高九尺飞龙马
二高一丈五尺石狮四其二高一丈五尺其二高丈有二尺朱雀
二高六尺不止如昭陵而己至今犹杂卧草树间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临潼志谓临潼在秦为栎阳汉高葬上皇其地改为万年县案水
经注浊谷水出原注郑渠又东经太上陵南北屈与沮水合至白
渠与泽泉合俗谓之㭍水又谓之㭍沮水绝白渠东径万年县故
城北为栎阳渠城即栎阳宫也汉高帝葬皇考于是县起坟陵署
邑号改曰万年也地里志曰冯翊万年县高帝置阚骃曰县西有
泾渭北有小河由是观之万年在渭水之北泾水之东高陵阜平
之间不在骊山阯下明甚
公刘居邠在今邠州三水县梁山在其南今在永寿县西南去邠
不百里而遥西南距岐山三百馀里孟子所谓去邠踰梁山邑于
岐山之下言正符合或谓为韩城之梁山非是邠州志载履迹坪
隘巷诸迹谬妄亦甚盖后稷今武功不在邠州也其所谓皇涧凌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阴室犹为近似
泾州西门外有回山上有王母祠志谓为汉回中道案文帝时匈
奴入萧关烧回中宫武帝屡幸回中似不在此泾水经泾州城外
啮城东南下汭水注之汭水出陇州北弦蒲薮东北流入泾诗所
谓汭鞠之即者即此
皋兰山在兰州南城外有五泉雷唐之盛第童无草木望之一土
石陵阜尔其高数百仞横亘数十里山下沃野可耕一望平畴东
至阎王沟约四十里居民赖之
鄠县故崇侯国文王取之作丰邑在长安南七十里有渼陂在紫
阁峰下环抱山麓方广可数里中有芙蕖凫雁之胜杜子美有半
陂以南纯浸山之句指此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说经台在盩厔县东二十里终南山拗上松阡石径迤逦以上最
上有洞可容数十百人盖老子与关尹喜传经处
秦汉时有函关而无潼关潼关之名不知所自始唯水经云河水
南至华阴潼关渭水从西来注之注云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
因谓之潼关有灌水注之灌水出松果之上北流径通谷世亦谓
之通谷水东北注于河述征记所谓潼谷水者也或说因水以名
地也河水自潼关东北流水侧有黄圾谓之黄卷坂傍绝涧涉此
坂以升潼关所谓溯黄卷以济潼关矣据此则潼关汉魏己有第
非以潼水得名耳今城中有水北流俗呼为潼水则古之所谓灌
水矣
潼关河北有风陵世以为女娲陵水经注云关之正北隔河有层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阜巍然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堆也不闻称女娲陵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元学士潘昂霄穷河源记
河源在吐蕃朵甘思西鄙有泉百馀泓或潦水沮洳散涣方可
七八十里且泥弱不胜人迹近观弗克傍立高山下视灿若列
星以故名火墩脑儿译言星宿海也群流奔湍近五七里汇二
巨泽名阿刺脑儿自西徂东连属吞噬广轮马行一日程迤逦
东骛成川号赤宾河二三日程水西南来名以里术合赤宾三
四日程南来名葱兰又水东南来名里也术合流入赤宾其流
浸大始名黄河然水清人可涉又一二日岐裂八九股名也孙
干论译言九渡通广六七里马亦可渡又四五日程水浑浊土
人抱革囊乘马过之民聚部落紏集木干象舟傅毛革以济仅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容两人继是两岐束广可一二里或半里深莫测矣朵甘思东
北鄙有大雪山名亦耳麻不莫刺其山最高译言腾乞里塔即
昆崙也山腹至顶皆云冬夏不消土人言远年成冰六月见之
自八九股水至昆崙行二十六曰程河行昆崙南半日程既又
四五日程至地名阔即及阔提二地相属又三日地名哈刺别
里赤儿四达之冲也多寇盗有官兵镇防昆崙迤西人简少多
处山南山皆不穹峻水亦散漫兽有犛牛野马狼豹羱羊之类
其东山益高地亦渐下岸狭隘有狐可一跃之者行五六曰程
有水西南来名纳邻哈刺译言细黄河也又两日程水南来名
乞儿马出二水合流入河河北行转西至昆崙北二日程地水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过之北流少东又北流入河半月程至归德州地名必赤里始
有州事官府州隶河州置司土蕃等处宣慰司所辖又四五日
程至积石州即禹贡积石云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升庵集按史记云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合流
东注蒲昌海伏流地中南出积石其山多玉石武帝因按
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崙班固以骞为禾尝见昆崙
唐薛之鼎使吐蕃自陇西成纪出塞二千里得源于闷
磨黎山中高四下所谓昆崙水东北流与积石河相连河
源澄莹冬春可涉下稍合流色赤益远他水并注遂浊吐
蕃亦自言昆崙在其西南故蔡氏尚书禹贡传兼取土说
而归是于薛然皆非耳目闻见之实论元至元十七年命
都实佩金虎符往求河源自河 四阅月始抵其处学士潘
昂尝述其所见为志谓河源出吐蕃朵甘思西鄙云云
自发源至汉地南北溪涧分流合派莫知纪极至积石始林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木畅茂及考临川朱思本得译出梵字图书其间分合转
折与志或异而昆崙积石地域远近大要相同大槩谓河源
东北流所历皆西蕃地至兰州凡四千五百馀里始入中国
又东北流过胡地凡二千五百馀里始考张骞使西域所至
惟大月氏大宛大夏康居其馀旁国皆得之传闻徒见盐
泽伏流至于积石再出遂谓此为河源诚未睹昆崙班固
非之宜矣元鼎虽亦以使事往吐蕃然履历有序其言昆
崙山水委曲可信故蔡传以元鼎之言为近然亦未究极至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皆置驿使通道绝域如行国中都
实又特以河源事往所诣多乡道指授其所纪载当有
證据然后知于阗盐泽昆崙积石皆河流所经去源犹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远譬之常山之蛇张骞见其尾元鼎见其腹而都实所
至昂霄所纪庶几见其全体矣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积石山辨
俞安期曰余志湟中赋黄河历考载籍则今所称积石山在河州西宁境者皆
讹是积石者即汉之河关县山也唐咸亨中薛仁贵征吐蕃败绩大非川失积
石以东之地乃以河关静边镇置积石军其后又陷于吐蕃久之长庆中刘元
鼎使吐蕃遂指积石军为积石山后世纷纷祖其说以攻山海经及水经诸书
为荒唐也按山海经云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郭璞注云山
在河关县西南羌中班固西域传云河有葱岭于阗两源合向东注蒲昌海一
名盐泽其水冬夏不增减潜行地下南出积石山为中国河范晔汉书并同水
经与山海经文合郦道元注谓之重源后汉书曰段颎自湟中追烧当羌且斗
且行四十馀日遂至河首积石山出塞二千馀里隋书曰申文述追破吐谷浑
得地四千里注云有积石山河水所出又有乌海唐贞观中李靖等西征吐谷
浑军次鄯州始议所向穷追出塞行空荒之地二子里乃次星宿川达柏海上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望积石山观河源嗟乎山海水经固为荒唐而两汉书及隋唐之史所载皆尽
非乎况张守节为唐开元中人作史记正义犹云河州有小积石山河源出大
昆崙山入盐泽东南潜行入吐谷浑界大积石山又东北流至小积石山则禹
贡所导积石山尚在今所谓星宿海河源之上独不观唐史所云次星宿川达
柏海上望积石山之文可为的證乎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河源古无所见自元人始求而得之(按元史禹贡导河止自积石汉使张/骞通西域惟见二水/发葱岭汇)
(于盐泽㐲流千里至积石而再出唐薛元鼎使吐蕃访河源得之于闷磨/黎山皆未穷其源也元有天下人迹所及皆置驿传至元十七年命都实)
(佩金虎符往求河源自河州之宁河驿西南登山至杀马关林麓穹隘一/日至巅西去愈高四阅月始抵河源是冬还报并图其城传以闻其后学)
(士潘昂雷从都实之弟得其说撰为河源志临川朱思本/又从八里言思家得所藏梵字图书而河源始有传矣)初名星宿海(按/元)
(史河源在朵甘思西鄙有泉百馀泓沮洳散涣弗可逼视方可七/八十里履高下瞰灿若星列以故名火敦脑儿火敦译言星宿也)群流奔
辏汇巨泽二东流为赤宾河(按元史自星宿海群流奔辏近五七里汇二/巨泽名阿刺脑儿自西而东连属吞噬行一)
(日迤逦东鹜成/川号赤宾河)自是受诸水其流浸大始名黄河(按元史又二三日水西/南来名亦里出与赤宾)
(河合又三四日水南来名忽阑又水东南来/名也里术合流入赤宾其流浸大始名黄河)又东为九渡通又东入峡中
其深叵测又东受怀理河水又东曲而北百馀里又曲而西二百馀里又
曲而北百馀里又曲而东至昆崙(按元史始名黄河处水犹清可涉又一/二日岐为八九服名也孙干论译言九)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渡通也广五七里可渡马又四五日水浑浊土人抱革囊紏木干象舟以/济自是以下两山硖束广可一二里或半里其深叵测朵甘思东北有大)
(雪山名亦耳麻不莫刺其山最/高译言腾乞里塔即昆崙也)南受二水复曲而北而西而北而东至贵
德州(河州西南地也按元史河行昆崙南半日又四五日至阔即及阔提/地又三日经哈刺别里赤儿北是地山势穹峻其岸狭隘有狐可一)
(跃而过之处行五六日有水西南来名纳邻哈刺译言细黄河也又两日/水南来名乞儿马出二水合流入河河水北行转西流过昆崙北一向东)
(北流约行半月至贵德州地名必赤里始有州治官府州隶吐蕃宣尉司/司治河州世言黄河九折彼地有二折言乞儿马出及贵德州必赤里也)
经积石至河州又东北受九水至临洮(按水经河至此东北流有北济川/乃北谷乌头川临津白土川两川)
(大夏洮离/诸水注之)又东受湟水至兰州(按通志河东过金城允吾县今/兰州境也湟水从西来注之)又北受高
平水(按水经河至黑城东北高平/水注之高平水出今镇原县)又北过灵州西宁夏东又东过新秦中
(今河/套地)受五水至圁阳县(今葭州也按水经河自朔方以东至圁/阳有石门白渠颓太罗湳诸水注之)又南受
十三水出龙门(今合阳县按水经河自圁阳以南有端诸次汤/奢延陵离石契大蛇辱蒲丹黑洛诸水注之)又南受七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水至华阴(按水经河自龙门以南有汾/畅谷崌谷陶渠俗涑渭注之)大抵自河源至华阴通计九千馀
里而东入河南境矣(按元史思本云河源东北流所历皆西番地至兰州/四千五百馀里始入中国又东北流过达达地二千)
(五百馀里始至河东境又南流/一千八百里东入河南境矣)
泾水(源出安定郡岍头山流千馀里皆在高地东至仰山谷乃移平壤故/于此可疏凿以溉五县之地夫五县当未凿渠之前皆斥卤硗确不)
(可以稼自被浸灌遂为沃野○秦名郑国渠初韩欲疲秦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秦令开泾水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国国曰臣为韩延)
(数年之命然渠成万世利也乃使卒就渠溉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馀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无复凶年○汉名白公渠太始二年赵中)
(大夫白公奏穿此渠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袤渭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馀顷因名白渠民得其饶歌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唐永徽间雍州刺史长孙祥奏毁渠上硙碾以复水利至大)
(历中田才得六千二百馀顷广德十三年嗣薛王知柔为京兆尹以郑白/渠梗壅民不得岁乃调三辅治复旧道灌浸如约遂无旱虞○宋名丰利)
(渠大观中诏开石渠疏泾水入渠者五尺下与白渠会溉七邑田五千九/十馀顷所谓洪堰者是也淳化初有民杜思渊上书言泾水内旧有石翣)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以堰水入白渠溉田岁收三万斛其后石翣坏三白渠水少溉田不足乾/德中节度判官施继业率民用稍穰笆篱栈木截河为堰壅水入渠民虽)
(获利然凡遇山水暴至则堰辄坏至秋治堰复取于民民烦数役终不能/固乞依古制调丁夫脩叠石翣可得数十年不挠一劳永逸矣诏从之○)
(元名王御史渠亦名新渠初大德八年泾水暴涨毁堰塞渠陜西行省命/屯田府总管夹谷伯颜帖木儿及泾阳尹王琚疏导之起泾阳三原栎阳)
(高陵用水人户及渭南栎阳泾阳三屯所人夫共三千馀人兴作水遂通/流如旧其制编荆为囤贮之以石复填以草以土为堰岁时葺理未尝废)
(止及琚复任陜西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建言于礼利渠上更开石渠/五十一丈阔一丈深五尺自延祐元年兴工至五年渠成堰水入渠至正)
(初御史宋秉亮又于渠岸高处开通鹿巷以便夫行廷议允可遂发丁夫/开鹿巷八十四处削平土垒四百五十馀步陜西行省左丞相帖里木儿)
(遣都事杨钦脩治凡溉田四万五千馀顷而醴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栎/阳云阳富平咸被其利至/国朝河底低深渠道高卬水不通流成化间)
(巡抚陜西都御史项忠上奏于<折 t="33"/>朝得允遂起醴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富平六县蒙水利人户仍旧迹而疏通之于平地则度势高卑而穿渠遇)
(山石则聚火镕铄而穿窦不二年而成遂名曰广惠渠凡溉田八千二十/二顷八十馀亩又溉西安左前后三卫屯田二百八十九顷五十馀亩每)
(亩收榖三四钟抑古今水利有消长尝闻前人相视斯渠其说有三一曰/尽修渠堰之利二曰复置板闸之防三曰开通出土之便然其要又在选)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委得人不当惜费且郑渠起于瓠口今骆驼湾西北是也上至白公渠口/二千七百馀步白公渠口即今小龙潭下是也上至宋礼利渠五十六步)
(己上三堰西北高而东南低泾水自仲山出由高而下河岸去水渐高今/量得郑公渠口至水面计高五十馀尺白公渠至水面计高一丈三尺相)
(悬如此虽欲不改不可得也今礼利渠至水亦高七尺有馀方新渠未开/之时每岁差民起立石囤堰水费役甚广而水益艰涩是以王御史于上)
(流窄处凿渠止用囤一百八十个宜其省费而水可通也然其底亦高河/水三尺所立囤堰厚止三重河流深处囤之高者乃至一丈五尺浮坐于)
(地每遇河水泛涨不禁冲突易于倾坏反不若宋渠之堰凿石安立桩橛/犹以为固也今泾水石底安椿石痕犹存是以用费益多民力益困询诸)
(众皆言新石渠起于山脚地势高于接流其底既北元言犹有三尺未开/宜凿渠底通行计料再令开凿加深八尺如此不待囤堰之设先有五尺)
(自然之水入渠其囤但比水高五六尺则渠受水之多不言可知宜计旧/堰广狭新囤高下即今三重之上截作九重囤堰既低且厚纵遇小涨只)
(于囤上漫流而过不至冲激倾倒设使囤坏亦不妨自然入渠之水此法/之外无以复加且骆驼湾百馀步渠身两壁开凿切口二道当时设此恐)
(遇泾水暴张及洪堰倒塌之时即下此闸以备浊水淤淀渠道平流一闸/在退水槽近下十步渠身两壁亦有切口四道盖注罢浇田之后水既无)
(用遂开此闸退水还河又当河涨之时或汹涌之浪不能卒下/或己下而散漫用防不虞此皆古人良法不可废而不知讲也)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漕运 漠(娄敬说高帝西都长安张良进言曰关中阻三面而独守一面/东制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
(足以委输敬说是也/上从其议定都焉)武帝(时大司农郑当时言于帝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上度六月而罢渠下民田万馀顷可得以溉)
(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榖上以为然发卒穿渠以漕运大便利/○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之言抵蜀从故)
(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绝水至斜间百馀里以车转从斜下)
(渭如此汉中粟可致而山东从沔无限便于底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上以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
(馀里道果便近而/水多湍石不可漕)(开皇元年为开漕渠命太监率水工凿渠渭水经大/兴城北东至潼关漕运四百馀里关中赖之命名曰)
(富人渠○开皇二年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诏于蒲陜以东募/人能于洛阳运米四十石经底柱之险达于常平广通仓者免其征戍其)
(役以渭水多沙流有浅深漕者苦之四年诏左庶子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馀里名曰广通渠转运通利关内便之)
焬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馀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榖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漕运渠/在长安)
(县天宝二年京兆尹韩朝宗引渭水入金光门置潭于西市以贮材木大/历元年京兆尹黎干自南山谷开漕渠抵景风延喜门入苑以运南山薪)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炭○太和初岁旱河涸掊沙而进米多耗秦汉时故漕兴城渠在咸阳西/十八里李石为相奏咸阳令韩辽冶之东达永礼仓自秦汉以来疏凿为)
(漕渠自咸阳抵潼关三百里可以罢车挽之劳其后湮废自此复之宰相/李固言以为非时丈宗曰苟利于人阴阳拘忌非所赖也议遂决堰成罢)
(挽车之牛以供农耕关中赖其利○五节堰唐地理志汧源县有此堰引/陇州水通漕武德八年十二月水部郎中姜行本奏开通运许之○广运)
(潭明皇杂录天宝元年韦坚为陜西郡太守兼水陆运使以坚泊汉运渠/起关门抵长安通山东租赋乃绝灞浐并渭东注永礼仓下与渭合又与)
(长乐坡濒苑墙凿潭于望春楼下运漕一年坚命舟人为楚服作歌而陜/县尉崔成甫又广之使人立第一舡为号头又使人鸣鼓吹笛以和之众)
(嫂以次辏楼下明皇升楼诏群臣临观大悦赐其潭名曰广运宝历中敕/太仓广运潭今后令司农寺收管是岁漕山东粟四百万石至京师〇华)
(州华阴有漕渠自苑西引渭水因石渠会灞浐经广运潭至县入渭天宝/三载韦坚开○天宝元年陜西刺史李齐物穿三门运渠正月辛未渠成)
(○户部侍郎裴休为转运使以河濒县今董漕事自江达渭运米四/十万石居三岁米至渭者百二十万石凡漕达于京师如此而己)代宗
(广德二载刘晏领漕事晏即盐利雇佣分吏督之随江汴河渭所宜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江南之运积杨州汴河之运积河阴河)
(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岁转粟百一十万石无升斗溺者)德宗(真元初关辅宿兵米斗千钱太仓/供天子六宫之膳不及十日禁中)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不能酿酒以飞龙驼负永礼仓米给禁军江淮米不至六军脱巾于道/上忧之会韩滉运米至陜上喜谓太子曰米已至陜吾父子得生矣)
皇明(天顺中延绥用兵日久户部尚书杨鼎上言曰阿罗出住牧河套入/寇迨今三年费用浩繁凡银两引盐牧马徵运之法尽行尚为未足)
(又起预徵之利民困财竭所不忍言惟黄河乃汉唐漕运河即今盐船木/筏往来不绝其间虽有三门折津之险而古人倒仓之法为当三门之上)
(有小河径通延绥如以所运粮草各贮水次溯流攒运庶几运饷可足而/民力苏或摘漕运数千粮赴陜就令教习山西陜因河南之人待舟楫通)
(乃许回运且可顺带解盐数十万以充淮课则国利大有增矣诏悉从/之或曰此难事也他人不能达所司复请举行吁亦晚矣竟沮其议)
按西安之境曰郑白曰六辅渠者皆秦汉时所凿曰龙首曰通济渠者赵
宋及我皇明时所凿此外南山诸谷之水多流而入渭倘皆自山麓凿
而为渠以溉稻及禾则东西千里尽为沃壤又何旱熯足患之又有诸边
与虏壤相接有河有湟地平而水多为沟为洫以灌以溉则堤防踰于城
隍收穫易于转输馈饷省金汤设外靖而内安矣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旧唐书食货志开元十八年宣州刺史裴耀卿上便宜事条曰江南户口
稍广仓库所资惟出租庸更无征防缘水陆遥远转运艰辛功力虽劳仓
储不益窃见每州所送租及庸调等本州正二月上道至扬州八斗门即
逢水浅已有阻碍须留一月已上至四月已后始渡淮入汴多属汴河乾
浅又般运停㽜至六七月始至河口即逢黄河水涨不得入河又须停一
两月待河水小始得上河入洛即漕路乾浅船艘隘闹般载停滞备极艰
辛计从江南至东都停滞日多得行日少粮食既皆不足欠折因此而生
又江南百姓不习河水皆转顾河师水手更为损费伏儿国家旧法往代
成规择制便宜以垂长久河口元置武牢仓江南船不入黄河即于仓内
便贮巩县置洛口仓从黄河不入漕洛即于仓内安置麦及河阳仓柏崖
仓太原仓永丰仓渭南仓节级取便例皆如此水通则随近运转即且纳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在仓不滞远般不忧久耗比于旷年长运利便一倍有馀今若且置武牢
洛口等仓江南船至河口即却还本州更得其船充运并取所减脚钱更
运江淮变造义仓每年剩得一二百万石即望数年之外仓廪转加其江
淮义仓下湿不堪久贮若无船可运三两年色变即给贷费散公私无益
疏奏不省至二十一年耀卿为京兆尹京师雨水害稼榖价踊贵玄宗以
问耀卿奏称昔贞观永徽之际禄廪未广每岁转运不过二十万石便足
今国用渐广漕运数傍犹不能支从都至陜河路艰险既用陆运无由广
致若能兼河漕变陆为水则所支有馀动盈万计且江南租船候水始进
吴人不便漕挽由是所在停留日月既淹遂生窃盗臣望于河口置一仓
纳江东租米便放船归从河口即分入河洛官自顾船载运三门之东置
一仓三门既水险即于河岸开山车运十数里三门之西又置一仓每运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至仓即般下贮纳水通即运水细便止自太原仓溯河更无停留所省钜
万前汉都关中年月稍久及隋亦在京师缘河皆有旧仓所以国用常赡
上深然共言至二十二年八月置河县阴及河阴仓河西柏崖仓三门东
集津仓三门西盐仓开三门山十八里以避湍险自江淮而溯鸿沟悉纳
河阴仓自河阴送纳含嘉仓又送纳太原仓谓之北运自太原仓浮于渭
以实关中上大悦寻以耀卿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江淮河
南转运都使以郑州刺史崔希逸河南少尹萧炅为副凡三年运七百万
石省陆运之佣四十万贯旧制东都舍嘉仓积江淮之米载以大舆而西
至于陜三里百率两斛计佣钱十此耀卿所省之数也明年耀卿拜侍中
而萧炅代焉二十五年运米一百万石二十九年陜郡太守李齐物凿三
门山以通运辟三门巅输岩险之地俾负索引舰升于安流自齐物始也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天宝三载韦坚代萧炅以浐水作广运潭于望春之东而藏舟焉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顺治十七年八月御史高 疏言当年蜀省初辟地
荒民逃大兵云集粮饷为急故议岁发银两于秦 汉
巩等属招买粮米运送略阳转输川北为进取之资
每米一仓斗价银一钱三分运价银一钱五分各府州县
距略近者数百里远者不下千里其间山径崎岖车载
难行多用驴运每壮驴一头止驮五斗穷民肩荷不过
二斗有馀跋涉长途苦楚万状方得抵略交仓盘费数
斗始完粮一斗大约往返月馀皮骨消磨殆尽至饥寒
老弱病死中途者年来不知凡几矣以秦民如此之难然
仅达略阳耳自略阳以及保宁又经千里虽设有营将督
理运事而挽船水天仍用秦蜀之民至由保宁复运重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庆又经二千馀里船则官船水手水夫实皆派取百姓计
每运米一船用水手二名每名工食银十三四两不等水夫
六名每名工食银十二三两不等凡此皆里下私相帮贴控诉
无门者夫川北州县罹灰烬之后只此一事每岁运至四五
次赔累至千百两苟有济于兵食民苦亦所不辞然仓米
屡经船载浥烂陈朽半不堪尝散给兵丁率贱鬻
于市买应口熟食为一时充肠之计是以有用之金钱填
无益之溪壑无怪乎两省岁岁转输而川兵时时困乏也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宋郑文宝字仲贤父彦华为千牛卫大将军灵州为继迁所困文
宝议以银夏斥卤不毛利在青白盐请禁陜西勿市而食河东盐
以困继迁乃诏陜西敢市夏盐者抵死数月民犯者众戎人乏食
益寇边屠小康堡属族羌万馀亦叛河东商贩少利率南出唐邓
襄汝罕之陜民无食盐乃命知制诰钱若水驰视悉弛禁使仍市
戎盐乃定 戎盐今花马池大小盐池也宋人不能禁诸境外而
今顾禁诸境内凤汉之民是以乏盐而冒禁私贩者众矣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范文正集
连花堡在镇戎军西南与德胜堡相连又定川砦诸葛亮城皆在镇戎界尝有
蕃贼至此公遣张建侯往救应
长武寨在泾州西贼寇边公与都盐张肇部领军马离邠州取长武路往泾州
策应后又闻贼分军回奔保安军上面公又差巡检宋良部巡检赵明部领蕃
汉军马往长武把隘
万安镇去保军八十里初延州有一将军马在保安军驻劄费用粮草供应不
办乞公将保安军所驻军马抽退于葛安镇就食粮草却将万安镇一将军焉
抽退延州亦只八十里
马铺寨通近后桥白豹寨每有贼马出来公修此砦时兵马不多只是据河西
山坡特重下砦不与追逐其砦城十日内泥筑并泥饰了当
木波寨在环州正当贼来大川路惟赖诸寨蕃部熟户同共防托公恐熟户二
心未可倚仗遂保举种世衡知环州以牢笼蕃部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定边砦在环州公尝令刘贻孙至此相度芦葫泉一带立寨接连镇戎军去处
明珠灭臧二族在环州之西镇戎之东二族之北有芦葫泉公并兵于其地修
起城寨招抚二族
华池凤川平戎三寨皆在庆州东平戎去延州德静砦七十里华池去德静一
百一十里凤川去德静一百二十里公指挥庆州并诸寨并权住入中白米却
告示客旅并令于东路延州接界平戎镇添价入中白米
庆州路有美泥虐泥大拔城等处小砦公只差兵士百十人防托如贼马大段
入寇便令归侧近大城寨内一处防守所贵不致枉陷军民人心稍安
薄家庄在岢岚军大山军之间公以火山军城中无水兼地窄㣣难守奏乞于
中路薄家庄择地共修城寨
东关城在岢岚军山寨外公以岢岚城小将东关城筑作大城检计到土工五
十二万七千九百四十五工
神堂堡银城寨在麟南五十里公令经略司相度兴脩令人户耕种住坐续脩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神树寨并堡子府州于鞋斜谷端正平等要害处置大寨两坐又置堡子三坐
筚篥城在秦州田况尝请脩筑公奏乞依田况所奏早赐指挥
佛空平明珠等族所居公尝令蒋偕烧荡其地族帐
金明城在延州公奏议近重脩金明城且托得北面又东北废却承平南安长
宁白草等寨后东西四百里更无藩篱可以禦寇候金明城了方脩宽州以禦
东北
凤川寨在庆州东城被山坡直下临注或有西贼围闭矢石入城禦捍不下公
牒李丕谅宋良同往凤川相度得本寨东烽火台山上四面牢固及山脚下有
好水泉可以置寨令弓箭手兵士等夤夜兴工山上只筑女墙四面削崖近下
低处筑城围入水泉续又牒本州通判范祥相度令新脩砦城分擘街巷修盖
军营仓房草场廨署及城上皆安置敌楼
唐龙镇与契丹对岸在府州之北丰州之东其东南大山军对岸公奏乞招诱
唐龙镇七族人口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故宽州在延州东北三程公言昨废却承平塞门等砦惟此一处最为控扼蕃
贼牒监脩官相度一并下手脩筑后又奏乞以宽州城为青涧城
鄜城县在鄜州南至同州河中府各四程北至鄜州两程至延州五程公乞朝
廷建鄜城县为军以康定为名管鄜城县并于同州割一县为之属建仓廒营
房所有同华河府苗税于此送纳后公又令知鄜州李丕谅相度丕谅差刘袭
礼将带匠人径鄜城脩展城墙高一丈底阔四尺五寸面收一尺五寸盖马棚
瓦舍三百间系得马二百疋安下得兵士四千五百人兼脩露圈二十八个计
度到二万九百九十五工
延州城在宽州东南四十里公尝请于朝乞以延川县为延州城云彼中人烟
不少更有井泉胜于宽州城
肃远马岭定边永和安塞等砦在环州界初诸寨城墙低下壕堑浅狭公牒环
州那厢兵军士及和雇人夫脩筑
细腰城公令蒋偕等所筑公又勘会本城至环州定边砦三十七里西至镇戎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军乾兴寨六十里南至原州柳原镇七十里量其地界远近所脩城塞地土并
侧近番部九属环州兼本是环庆路擘画脩建兼细腰城东北板井川是西贼
来路在细腰城定边寨之间系属环州地分缓急若有奔冲即须定边砦与细
腰城互相救援就环州节制甚顺奏乞朝廷拨属环州
万安寨在延州西北往保军路中路旧无城砦公差周美郭庆杨麟部领延州
肤施两施八户并厢军脩筑计度到六万一千六百五十七工并脩筑敌楼战

丰林县地在延州东二十五里就崖为城青化镇在州东六十里公差陈永图
部领临真丰林两县之户修筑计二万六千五百五十二工
甘泉县城在延州南八十里公差任世京部坊州丹州人夫脩筑计六万五千
三百四十五工
承平砦在延州东北二百里在青涧城西八十里把截得承平川大路寨北大
里河约六十里自来蕃族在大里河北居住公尝请复脩此砦以遏蕃贼不使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过河云初脩之时则部署司那兵焉大为之备毕工之后只销得二十人驻劄
南安寨在延州东北二百七十里在青涧城正北七十里北至绥州四十里去
无定河二十里公尝欲脩之以其去水泉稍远朱吉种世衡欲于青涧城北四
十里商馆铺南安寨中路创修一山寨
栲栳寨在延州北八十里尝为贼所破公相度旧砦南五里地名龙平口兴置
一寨把截安远塞门龙口川贼马来路
胡家川寨在延州初胡继谔乞修鹞子城公差殿直杨麟兴工麟州申称计七
万四千工恐难了当公遂差推官何涉与胡继谔相度于胡家川庄北面书按
山上脩筑一砦计三万三千馀工下面川口是德靖砦保安军来路地势委是
要害只差本族熟户人工官给日食拜差厢军三百人往彼助工
三关城在延州公牒招讨那拨诸州差到兵士五千人兴脩
义莲铺在延州康定二年四月公差使臣赶杀西贼抵此夺得人马骆驼牛骡
牢山驿新店驿在麟州至延州一百六十里间尝因朝臣上言减废公尝与明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镐至此军马疲乏无支请草料去处公言鄜延路最是屯兵去处日有军焉使
及命过往遂牒延州脩补二驿每有过往使命军马或遇晴明直到中路甘泉
县即支给一日口粮等物若遇两雪及山河水涨即于新店牢山止宿
葫芦泉在环州定边砦与镇戎军乾兴寨相望八十之间为义渠朝那二郡之
阻其南有明珠灭臧之族公尝言能进兵据葫芦泉为城垒北断贼路则二族
自安宜无异志后竟于此地筑城招服明珠灭臧二族
永洛城在朝那之西秦庭之东公尝奏言策应军马由仪陇二州十程始到如
能进脩永洛城断西贼入秦庭之路其利甚大非徒通诸路之势因以张三军
之威者也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大学衍义补
自昔守边者皆袭前代之旧汉因秦唐因隋其边城营堡往往皆仍故迹惟我
朝守边则无所因袭而创为之制焉盖自唐天宝以后河朔以北多为方镇所
有具朝廷所自禦者突厥吐蕃南诏而己五代以来石晋以燕云赂契丹而河
西尽属拓拔氏宋人以内地为边境金元以夷乱夏无有所谓边者我 圣祖
得天下于中国盖当夷狄极衰之际遍于西北边城立为藩府统重兵据要害
然皆在近边而未尝远成境外如唐汉之世也洪武之初西北边防重镇曰宣
府曰大同曰甘肃曰辽东曰大宁永乐初革去大宁惟存四镇宁夏守镇肇于
永乐之初榆林控制始于正统之世兵馀花马池等堡皆是边境多事之秋创
置者也方今北虏入寇之地其要害之处 朝廷处置固己严密但所谓黄河
套者尚若阙焉何也前代所以废弃之者以其边城之防守在内而其地在卯
故也今日吾之守镇顾有在河套之外者秋高马肥风寒河冻彼或长驱而入
屯结其中以为吾内地之扰幸其素无深谋未用华人之计不为据地之争是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以亟来亟往有获即去似若无足为意者然谋事贵乎先防患贵乎豫往者彼
固尝深入矣议者虑其为吾内地害百计谋所以驱而出之者未得其便幸其
自去矣遂无有一八议及之者万一再来何以处之乎夫事之未来者虽禾能
逆料其有无计之万全者不可不先为之擘昼臣愚过为之虑今日西北诸边
祖宗以来所以备禦之具固已详尽惟此一处偶未之及非遗之也芽蘖禾萌
也今则己暴著矣所以先事而豫为之防者兹其时乎自昔中国守边者皆将
卒守其内而拒戎虏于外兹地则虏反人吾之内而吾之所守者反在其外焉
彼所以从入者必有其路所以七聚者必有其所所以食用者必有其物皆一
一推求其故于具所经行之路则预扼其要冲于其所屯聚之处则先据其形
势勿但幸其眼前之无事而必为后日之远图议者若调置为城守则馈饷为
难将至于汉人之劳费盍思赫连之达国元昊之列郡皆在此地何从得食乎
宋史明言其地饶五榖尤宜种麦汉八于境外轮台之地尚为之屯营况此乃
在黄河之南次边之地乎臣请下合朝议当此无事之秋虏八远遁之际遣通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古识事体大臣躬莅其地详察可否以闻傥以为可行或于河之南筑城池以
为之镇遏或于河之北据要害以为之扼塞或沿河之壖设营堡以防其径渡
事必出于万全然后行之不然较其利害足以相当姑仍其旧可也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皇明置都指挥使司以领卫所置总兵参将游击守备以司攻守
 又理以宪臣监以御史抚以都宪统以总制各卫所官军分番
 教阅置屯遣戍要在三边四镇(延绥宁夏/君肃固原)之地其内地乡兵则各
 州县巡捕之官岁时教阅以护守城池备遏盗贼者也陜西都
 司领卫二十五守禦千户所四 西安左卫 西安前卫 西
 安后卫 延安卫(堡十五墩九十<折 t="33"/>七神/木县堡五墩八十三)绥德卫(墩十/四)庆阳卫(堡/三)
(墩一百<折 t="33"/>一环/县堡一墩一百一)平凉卫(堡十墩七/十)固原卫(寨二堡<折 t="33"/>五十/四墩一百五)靖虏卫(堡/二)
(墩三/十一)汉中卫(堡/一)宁羌卫 巩昌卫(堡八十九墩十<折 t="33"/>宁/远县堡/寨一十九)秦州卫(堡<折 t="33"/>寨/一十九)
(礼县墩/一十三)岷州卫(茶埠峪䓁寨五十一<折 t="33"/>西/固城堡一十四墩一十五)临洮卫 兰州卫 河州
卷二十五 第 26a 页
  卫(堡三墩二十/一寨二十七)洮州卫 榆林卫(堡八寨十五墩/一百五十)宁夏卫宁夏前
  卫 宁夏左屯卫 宁夏右屯卫(堡五十墩一/百八十一)宁夏中卫(堡十/一墩七)
(十/五)宁夏后卫(堡三墩二十八兴武营堡一墩/二十一广武营堡一墩二十六)凤翔守禦千户所金
  州守禦千户所 灵州守禦千户所(堡十三墩/三十八)文县守禦千
  户所
  行都司领卫十二守禦千户所三 甘州左卫 甘州右卫
  甘州中卫甘州前卫甘州后卫(堡十六墩/九十五)甘州群牧所(堡三/十)
  肃州卫(营五堡三十七/墩六十二)西宁卫(堡五墩/二十六)庄浪卫(堡八营五寨七/墩口五十七)
  番卫(堡十三/墩十九)永昌卫(堡十三营七/墩九十二)山丹卫(堡十六墩/六十五)凉州卫(堡二/营七)
卷二十五 第 26b 页
(寨十六墩/八十六)高台守禦千户所(堡四十三/墩三十四)镇夷守禦千户所(堡十二墩/三十三)
 古浪守禦千户所(堡四墩/十八)白马城堡(凡/六)
 固原镇(弘治十四年火筛由花马池寇<折 t="33"/>平凤临<折 t="33"/>巩兵部建议设大臣开府/固原总制三边军务每/岁六月至九月巡抚陜西都御史驻劄于此)
(弘治十八年总制建议暂移陜西镇守总兵于镇操练防禦兵备游击及守备/亦驻于此固原守备所守地方自/下马关至西安州兰/靖参将分守靖虏)
(守备地方自乾盐池至平滩堡兰州千总官所守地方自条城至积滩堡其/分守参将驻劄于兰州城守备官则驻/劄于靖虏卫洮岷河参将驻劄于)
(洮州卫分守地方自临巩㕥至于归德著落寺其岷州卫驻劄边备及守备/抚治番夷河州卫亦驻守备官)
 榆林镇(巡抚都御史管粮<折 t="33"/>佥事总兵副总兵游击方面都司俱内驻劄/本镇所守中路十二营堡东由高/家堡西至清平堡东/路参)
(将驻劄于神木堡分守九堡东由黄甫川西至柏林堡西路𬋩粮/佥事驻劄于靖边营参将驻劄于新安边营分守十三堡由东陇)
卷二十五 第 27a 页
 州城至盐场堡
 宁夏镇(巡抚都御史𬋩粮佥<折 t="33"/>事及管粮通判总兵副总兵游击方面/都司俱内驻劄监牧参议及东路参将驻劄于花/马池分守)
(地方自花马池至横城<折 t="33"/>堡中路参将驻劄于<折 t="33"/>灵州分守地方自镇远关/至韦州城西路泰将驻劄于宁夏中/卫分守地方自广武营/至常乐堡)
 甘肃镇(巡抚都御史行太仆寺正卿少卿管粮副使及总兵副总兵游/击行都司/都指挥俱驻劄于甘州城庄浪卫驻劄参将分守)
(沙井驿以西镇羌以东内西宁卫驻劄兵备副使及守备官凉州卫驻/劄副总兵分守参政及领班都指挥打班堡以西真景驿以东肃州卫)
 驻劄兵备副使及参将分守地方自深沟驿至嘉峪关
 潼关卫(隶中军都督府而官军则陜西例得调用内驻劄兵备副使/兼分巡同华辖河南阌乡灵宝/山西蒲州地方)
 屯堡一百一十二
卷二十五 第 27b 页
愚按三代而下兵防之政我
皇明为盛我 皇明兵制之备将士之勇陜西为盛汉唐方隆之
时世以帝女天孙嫱嫔和戎宋以金币和戎张元一浮薄士耳一
佐元昊即举世不能以禦其武备皆可知矣追原其故前代之得
天下皆有资于匈奴故世受其患我
太祖皇帝则不然龙飞淮甸用夏变夷扫荡乾坤洗涤日月使宇
宙无腥膻之气华夏还礼乐之风既非前代创业者所可班矣其
兵防之制尽善而陜西又加密焉统于兵部则周官司马之制也
属于五府则府兵寓农之意也诸鄙既各有兵而腹里又有防秋
之制诸将既各有兵而应援又有游击之制关津既各有兵而凡
城市乡村又各有民壮兵快保甲之制郡邑既各有兵而深山穷
卷二十五 第 28a 页
谷又有巡捡巡逻捕虎射熊之士况八郡三边之地人闲骑射壬
长韬略故麓川有蠢资三原杜氏而平荆襄有变赖石渠王公而
平戎在禁近则兹土一王戮之而平虏围京城则兹土二石破之
而平南山王虎之乱原都御史杰用土兵而平北山薛贼之乱王
都御史尧封用民兵而平廖贼四川之乱幸庵率关中甲士而平
刘贼中原之乱咸宁偕兰州儒臣而平往年樊绅之变乾州用二
三士夫而平近曰矿徒之乱抚臣用二三守令而平盖关中无士
非将无民非兵罝兔之士古称千城斥堠之妻今常折馘况天设
百之险地藏九死之区虏敢匪茹蹈我机阱则外有众歼之祸内
遭覆巢之惨其不畏之哉今考内外兵防之制志其大槩如此
卷二十五 第 28b 页
天启四年四月甘肃巡抚李若星疏请添设知府
略云辽东甘肃止设卫所不设府县以数百万军
民付之武弁之鱼肉顾武弁希吮屯馀之膏血而播酷
虐以开怨府屯馀深恨武弁之陵轹而怀反侧以酿
乱阶在辽东则愿归 酋不愿归中国而三韩已沦于
腥膻在甘肃则愿归海虏不愿归中国而五凉几
莽为夷数总因无守令抚循其疾苦保护其妻孥
遂嚣然丧其乐生之心铤而走险掉臂不顾然则
知府一官可不亟议添设乎近仗 皇威人心稍戢虽
有克 一战金痍创死渠酋又有阿 青羊小之
卷二十五 第 29a 页
战少有擒薙然海虏支派蕃衍今古六三保台吉兄
弟多人拥兵讲布每欲大入歹成亲孙屡聚沙岭
侦探声息狂逞复雠甘肃之危几固累卵岂可
优游坐视不急为之料理乎
卷二十五 第 29b 页
陜西行太仆寺所属 平凉卫 庆阳卫秦州卫 固原卫
陜西苑马寺所属 长乐监 开成苑 安定苑 弼隆苑(革)广
宁苑 黑水苑(添)灵武监 清平苑 万安苑 定边苑(革)庆阳
(革)同川监(巳上四/监俱革)天兴苑 永康苑 嘉静苑 安胜苑 威
远监武安苑 陇阳苑 保川苑 泰和苑 熙春监康乐苑
凤林苑 香泉苑 会宁苑 顺宁监云骥苑 升平苑 巡宁
苑 永昌苑 甘肃行太仆寺所属甘州左卫 甘州右卫 甘
州中卫甘州前卫甘州后卫 永昌卫 凉州卫 庄浪卫
 镇蕃卫山丹卫 西宁卫 肃州卫 古浪千户所镇夷
千户所 庄浪千户所甘肃苑马寺所属(以下/俱革)甘泉监广牧
卷二十五 第 30a 页
苑 麒麟苑 温泉苑 红崖苑 祁连监西宁苑 大通苑
古城苑 永安苑 武威监和宁苑 大川苑 宁番苑 洪水
苑 安定监 武胜苑 永宁苑 青山苑 大山苑 监川监
暖川苑 盆水苑 巴川苑 大海苑 宗水监清水苑 美都
苑 永川苑 黑城苑
卷二十五 第 30b 页
程大昌鄠杜记 杜县与五代都城谨相并附故古事著迹此地
者多也语谓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以其迫近帝都也今循杜县地
望从西及东以次言之庶其有伦也县境西抵鄠县东抵蓝田故
宣帝微时上下诸陵尤爱鄠杜之间杜即杜县也鄠即鄠县也或
言杜县之东有杜原而此之下杜在其下方故以杜名此全不审
也凡世之名地而分上下者以水之上游下流而言之也中国之
水万折必东故东地常居西地之下流今杜县正在杜陵之西而
反为社原下流者南山凡水皆碍东地之高而皆西向丰镐以行
故杜陵遂为杜县上流而杜县反名下杜也杜县之北即汉都城
之覆盎门矣故此门一名杜门杜门即青门也在汉都城为东面
南来第一门即邵平种瓜之地也宣帝既建杜陵又即县南四十
卷二十五 第 31a 页
里葬许后故其地又号少陵原也凡宜春下苑皆少陵地也其地
亦为曲江曲江之北又为乐游原及乐游苑及汉宣帝乐游庙也
庙至唐世基迹尚存与唐之曲江芙蓉园笑蓉池皆相并也杜甫
乐游园诗曰公于华筵地势高秦川对酒乎如掌秦川即樊川也
坐中得见秦川则可知其高矣凡此皆古事之在杜境而推方可
图者也
卷二十五 第 31b 页
兴平志
嘉靖四十一年知县章评又量地土分为六等 一等马嵬韭菜地
二等水浇稻蒜葱地 三等平地 四等高原平地 五等坡地沙地
并渭河退出堪种滩地 六等渭河退出明沙嫩滩地 斗阳子曰予
观兴平田亩北所谓高原而南则下湿也北利涝南利旱北之水有高
五十丈者稍旱则涸南则又有渭河之害王府奸军辄以河滩为言不
知初制盖指临川寺一带老岸也今以新滩者皆欲占据则河之崩日
倒北矣岂皆其地乎
卷二十五 第 32a 页
卷二十五 第 33a 页
项忠泾阳县广惠渠记 书载六府而以水为先渠堰之脩所以
兴夫水府之利以足夫民食也故予于郑白渠不得不因其坏而
谋众重脩加意而开广之也按志郑白渠在泾阳县西北七十里
仲山下原有古迹洪堰一所分闸泾水以溉田亩自秦而下历代
凿之者不一故渠亦因之而变名有六惟郑白渠独加显焉其曰
郑国渠者盖六国时韩苦秦害乃使水工郑国说秦凿泾水溉田
以为间故名也曰白公渠者盖汉泾河被水冲低水不能入渠太
始二年诏中大夫白公于上流接开石渠引使通流故名也谓之
六辅渠者汉倪宽为左内史请凿六辅渠以溉田遂名焉谓之礼
利渠者宋大观中诏开石渠疏泾水入渠者五尺下与白公渠相
会工毕而赐名焉迨元至大元年泾河又低水不能入渠监察御
史王琚又于上流接开石渠故今名为王御史沟又曰新沟焉然
卷二十五 第 33b 页
此六渠也历代浇灌醴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檪阳云阳富平八
邑田土多寡不一郑国四万馀顷每亩收一钟汉百二千七百馀
顷宋二万五千七十有三顷至新渠莫详其数而世以为利者若
此元后至于今河底低深渠道高仰水不通流废弛湮塞几百年
矣予昔忝臬司之长今叨巡抚之寄历官久此窃思兹渠能仍旧
迹而疏通之则前人之功庶保其复续而今之为利得不同于昔
邪遂询谋佥同而具实以闻上可其奏命下之日予檄醴泉䓁六
邑蒙水利人户于彼就役之先以右布政使杨公璿董其事未克
成而以升任去复以右布政使娄公良右参政张公用瀚余公子
俊按察副使郭公纪左参议李公奎继之务毕其工有底于成然
后渠成水行功克就绪矣考之疆界不异于昔计今溉田有司则
八千二十二顷八十馀亩西安三卫屯田则二百八十九顷五十
卷二十五 第 34a 页
馀亩每亩收榖三四钟比旧田亩盖减其数谷视昔有加者得非
民有欺隐亩有阔狭抑古今水有消长或因兵燹坑阜之不齐与
是皆未可知也急则虑军民弗堪在继政者赋不加增徐加考焉
今渠成二司诸公属予取名为文以纪其实抑尝闻前人相视斯
渠其说有三一曰尽修渠堰之利二曰复置板闸之防三曰开通
出土之便今渠脩矣土通矣但板闸之防不可不加意焉盖骆驼
湾百馀步渠身两壁开凿切口二道当时设此恐遇泾水暴涨及
洪堰倒塌之时即下此闸以备浊水淤淀渠道平流一闸在退水
槽近下十步渠身两壁亦有切口四道盖住罢浇田之后水既无
用遂闭此闸乃退此水由槽还河又当河涨之时或汹涌之浪不
能猝下或已下而散漫用防不虞此皆古人良法不可废而不行
今二司又将各闸移脩以时开闭则浊泥不得入渠疏通之功可
卷二十五 第 34b 页
以减半迨今而后虽天不雨而有蒙雨之休虽地不利而有得利
之美随所意用而自无不足则吾军民之仰赖何可既邪故取渠
名曰广惠后之继政者时加脩葺可保悠久杏则予不敢知也
上饶娄谦平凉利民渠记 陜之平凉郡治东抵泾州有平衍壤
地广袤数百里而泾河之水寔径流其间引以浸灌则土田膏液
年谷可拟礼登尚何熯旱之足恤乎特图志所载故无渠埭而居
人习以成俗举目前填阏之水则信其奔流置为弃物成化甲辰
岁夏秋不雨属岁大侵侍御史中丞南舒郑公时寔受简命重托
镇抚关中尝符移六道周诹民隐兴堰淢以佐耕至冬会邛𤏡有
警告变日急上命版曹亚卿妫川李公衍卑以节钺之寄越今年
乙已春推毂入境内即檄吁守臣疏决河渠以劝农事其弭灾兴
利之心盖与中丞公不谋而自同也佥宪阳城李君经分道关西
卷二十五 第 35a 页
首以所部平凉之地论列请命二公曰急图之勿后也宪使巡平
罗君明而与闻之亦力赞兴事维时李君续食平凉敦琢官属荒
度土功适郡之豪右强梁龃龉百出君则不暇顾恤毅然调役属
工始自府治城北瀹暖泉以灌蔬圃而官民赖之继分引泾水五
里铺至东二十里铺为一渠杨家磨抵四十里铺为四渠袁家庄
至七十里铺为二渠迤东至九十里铺北引泾水一渠南引金龙
池白水驿河二渠合流花家庄东行三十里逾平凉境连亘开一
大渠又流四十里抵泾州城西会汭入泾官路之南渠不可通乃
疏百泉王村䓁沟析为七渠泾河之北河岸渐高又疏金池瓦窑
䓁沟析为六渠州城西引汭水帮城北析东山下荫注附郭田园
独令成一沟别为一十一渠州城之东地高河下难于筑堰隶南
山者引木家沟至范家沟作一十五渠隶北山者曰路家沟至白
卷二十五 第 35b 页
水沟作为一十一渠而计之以渠则六十有二以道里几二百里
许以溉田则三千顷有奇也渠之制深十五六尺浅者亦居其五
之四广六七尺窄者亦居其三之二长短大率不齐惟视水力所
至故不限于又尺也渠当路冲则就渠身 土 通为梁以便行
旅又建石刋木架水以接不通垒堰坝以固河防始事于是岁
三月之朔民欢趋之百日而告成部吏工匠皆无所预惟拱手以
受李君成算而已未几亚卿公按节平凉因命之曰利民渠于是
渠水衍溢土脉渐渍来牟获收成之望秋田遂长养之天其功甚
大而费则省
卷二十五 第 36a 页
崇祯二年知县路振飞申文窃炤泾阳迤南有
泾河一带直通渭水渭水商卖舳舻相望而泾
则任其安澜弗载舟楫是天地以自然之利予泾
人而不知也其可以运粮筏木姑勿论即如石炭
一节泾邑人稠地狭莫可樵薪而止藉于任辇
之些须供炊㸑往来之刀甚艰故每炭一石贱
不下四钱贵则五七钱不止矣民间有淫雨冰雪
而不能举火者非尽无米之苦也本县有见于
此每至泾岸则临流相度问之舟于舟子曰泾河
卷二十五 第 36b 页
水急石多浅深不一商船不敢往来本县便吏
同水夫沿河踏验虽甚浅处水亦尺许深者
竟蒙冲臣舰一毛矣职欣然谓是可舟也然又
恐偶尔难行民间惜此小费反阻后来兴利
之端乃先自为刀船便水夫驾之临潼县地名
交口运炭一次往来止三日而炭已卸装视任
辇者盘费省什之七又令水夫马守仓等各
渡馀船并前船预支以工食连运数次在前每
斗炭四分今止工分五釐至于雨雪载涂轮蹄
卷二十五 第 37a 页
阻碍其为利益尤倍平日况河道疏通而渭川
之粟之木之杂货亦安往不供泾民用哉伏乞
批示今后造船往来任民自便商贾无税私船
不扰河中偶有沙石处官为设法疏浚庶今
民情欣然乐就而利益弘矣
卷二十五 第 37b 页
卷二十五 第 37b 页
渭南志薛腾蛟序渭南称望县疆域甚狭广五十里而近袤百里
而遥南有山溪北有沙卤渭不灌溉时有冲没而赋溢汉中一郡
渭南不当汉中二十之一民之贫以税之多若矣逮隆庆初有令
丈地均粮有司不能履亩但令白报奸民或隐或寄或窜之军屯
王庄或为邻封所攘黠吏乾没其间地以益少税以益多而民愈
苦矣万历十二年有再丈之令有司废格不行四境于邑
山川 曰灵台山在县东南峭拔方整其色苍郁上有塔七取象
于北斗曰七星塔稍西曰半截山有庙祀蚕神东曰羊峪河又东
曰黑掌峪又北曰寺峪峪口有泉凡十故其村曰十泉村坡曰雾
子坡黑掌之东曰葫芦峪又东曰箭峪山曰箭峪山有岭焉曰箭
峪岭又东南曰青冈坪至东西川之南曰大岭故其川总曰大岭
卷二十五 第 38a 页
川又东南曰小秦岭岭北属渭南南属商州其羊峪黑掌葫芦三
峪之水俱东北合流于赤水赤水在县东旧名清水河灵台之西
南曰曹峪旧志云宋曹皇后故里考宋史后真定灵寿人仁宗后
也云故里误矣峪有水曰曹峪水其北川曰曹峪川又西北曰伴
红坡曹峪水经其右北于湭曹峪之西南曰凤凰山山之南岿然
高耸者曰玄象山晋王嘉后隐处一曰倒兽山其峪曰倒兽峪相
传周处杀白额虎于此故名俗又曰大峪其水曰洋河源自玄象
山西北入于湭大峪之西曰小峪山水曰小峪河又西为黄狗谷
谷之中曰清水河一曰清涧北流与小峪河俱入于湭小峪河经
花园村东清水河经西故其川曰花园川宜稻川之西曰望竿岭
岭之西南曰武渠沟由黄狗谷入折而东南有山二曰南月圆田
卷二十五 第 38b 页
北月圆清水河经其中南月圆山巅有池曰仰天池巅之田可耕
者千数百亩池当其中四面俱悬厓千尺通唯一径盖可遁世者
又北出谷口折而至西南曰马鞍岭又西南曰分水岭东北麓水
入于湭西南麓水入于蓝田故曰分水岭岭有堠子镇东南曰坑
峪入峪东南有庄二曰南古曰北古由北古庄之东至青冈坪其
南古庄之南曰七岭踰岭即大岭之南北川又南为大岭庙坑峪
之中有岔曰白杨沟曰铁洞曰松柏渭南蓝田人杂处焉由分水
岭西北经中宋村之北曰牛思岭岭东北曰严坡东曰严峪相传
严子陵隐居处峪之南曰马峪有泉曰石泉故其乡曰石泉乡泉
之东南曰石鼓山湭水出焉旧志云湭水出石楼山考一统志石
楼在盩厔盖石鼓讹为石楼耳湭水北流经石泉严峪望竿岭西
卷二十五 第 39a 页
武渠沟东至清涧头始与清水河小峪河羊河曹峪津水河诸水
合而北流至礼原北麓之口经密畤台之右循县城北入于渭渭
发源巩昌鸟鼠山东流至临潼交口渡之东入渭南境又东折而
至县城之北曰上涨渡又东南流至仓堡嘴曰下涨渡又东北折
而流曰蔡渡又东至大李渡入华州境其东南附城曰神川原有
有坡二在右者附城盘折而下曰西坡坡之下折而之东遵原之
北麓旧有井凡九曰魏王井相传西魏王都长安所甃者今堙塞
莫可考矣附原麓者曰风云雷雨山川坛坛之东南有泉其水甘
故曰甘泉附泰宁宫回旋而下曰东坡坡底有井亦清冽又东有
泉曰蔡泉一曰蔡顺井凡此皆魏王井也又东原上有巘凡五如
人指曰五指山回抱关门地圾后毁削亡存矣小原之南高者曰
卷二十五 第 39b 页
丰原东西亘县境南抵灵台玄象诸山虽大旱不至无禾故曰礼
原原之中湭水经焉故其川曰湭河川川之东曰东原西曰西原
原东原之西有胡坡以地有胡城故名又东曰柳侯坡有池焉曰
灵池在拗底村之西旧志云后魏永熙元年水自涌成池故曰灵
池胡城之东北盘旋而下曰龙尾坡坡东西各有泉东曰梁泉西
曰姜泉东西遵原之麓旧有泻水渠今废梁泉之东曰明光谷又
东曰三娘坡其北当原之岸横耸下临大道者曰仓堡觜以旧有
仓堡城故名折而东南曰广乡原东接赤水原之北陲二水出焉
有谷二曰东阳谷西阳谷其水各以东西阳谷名东阳谷晋王嘉
初隐处其水北流至官路南北突如脊故其水分东西流其地曰
分水岭其水浊其泽膏其利灌溉岭之东南曰露台坡坡之南曰
卷二十五 第 40a 页
钓鱼峰以王嘉钓此名其东即赤水赤水与东西阳明光谷之水
俱北入于渭其龙尾坡西当湭川口曰风门风门西阜之拗当原
之半有泉涌出悬流如练曰瑞泉每旱取水祷雨多应故名其上
曰朝元洞又上曰秦女峰北折而西曰灰堆世传始皇焚书所堆
上曰灰堆坡又西曰罗家坡又西曰双城坡又西曰芝山又西曰
沈家坡有谷曰社化谷其水浊其泽沃其利灌溉又西曰梁店坡
又西曰城店坡又西曰冷水发源于马峪老池头北流经南雒底
又北出于江村渠泉二里间东曰驹儿岭岭之北曰庄沟水水西
北流与冷水合又西北至三岔河又西北曰青原一曰新礼原即
西原也又西北至临潼零口镇冷水至此北入渭青源迤东曰𦍩
羝坡坡之清涧头东原有泉焉曰龙泉其水清其利灌溉宜稻龙
卷二十五 第 40b 页
泉西南有泉曰灵源其地即西魏灵源县折而东北曰雾子头坡
坡之东姚堡之北曰吕家沟其县城北秦村西南曰礼草其土润
其植蕃其形蟠螭西北抵富平石川河东南至水手里曰龙背故
其寨曰龙背寨又折而东北曰齐家滩又北曰七岔口又西北曰
交斜镇有池曰古湫池又东北为耒化镇有池曰莲花池即莲勺
县故址也又西为甘泉社有井二曰东咸井西咸井其水浇其味
咸又折而西北踰下邽西至棠村里有原焉来自三原界东抵下
邽旧曰杜原后以莱公改曰仕原其乡曰仕原乡又折而西南曰
杜桥岭又下邽东南有陂曰金氏陂汉昭帝以金日磾有功赐此
陂唐武德初引白渠灌之置监苑 渭上子曰按龙尾坡旧有泄
水二渠以防大水骤至则由渠分流西入湭河东入明光谷后渠
卷二十五 第 41a 页
道渐淤每值暴雨则水自礼原直下奔溃横溢汜涌于东关垝垣
倾庐毒不可言今渐成大壑西逼城堑东逼民居矣及今不理为
患曷极兹欲预防亦唯修复二渠故道母致浸淤尔矣轸民瘼者
鉴焉
古迹 县故城按长安志云在县城北周一里馀二百八十步崇
一丈注曰县故城符坚所置又云括地志曰县故城在县治东南
四里西魏文帝大统十六年筑注曰括地所引当是南新礼县志
又云县城周三里馀二十步崇九尺括地志谓隋炀帝大业九年
筑则今县城基是也 下邽废县城在县北遗趾尚存其居廛生
计犹井井殷庶可观甘泉城在下邽东一统志云赫连勃勃所筑
胡城在县南旧传休屠王部落降汉者居此故又曰休屠王城胡
卷二十五 第 41b 页
城之南为姚堡城又南为张堡城又南为严堡城青原堡城在县
西南青原上密时台一统志云在县西南秦宣公作以祀青帝者
今其趾犹存步高卧在县西南一曰市丘城与■步寿宫皆秦建
旧志云湭水南总五水单流北注经秦步高宫东又历新礼原东
而北经步寿宫之西者是也即是度之则步寿宫当在风门之东
矣崇业宫在县东旧志云隋炀帝大业中置游龙宫在县西两京
道里记云唐开元中脩取黑龙饮渭名之耳甘泉宫唐主客外员
即卢象驾幸甘泉诗云传闻圣主幸新礼清跸鸣銮出禁中细草
终朝随步辇垂杨几处绕行宫千官扈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
东此曰小臣徒献赋汉家谁复数杨雄夫渭南本汉新礼地故西
原称新礼后魏徙治于明光原上称南新礼则新礼为渭南昭然
卷二十五 第 42a 页
矣雍录谓关中古宫以甘泉名者三一在渭南秦建一在云阳汉
建一在鄠隋建夫渭南云阳鄠皆有甘泉故其宫皆以甘泉名渭
南者在城东南神川原北麓即秦甘泉宫考之史记始皇迎太后
于雍入咸阳复居甘泉宫夫称复居盖自秦先世矣非始皇建也
隋特袭秦旧耳又史记始皇道九原抵云阳关辅记曰甘泉宫一
曰云阳宫又曰林光宫汉书注曰林光宫秦二世造然则云阳甘
泉宫秦时己有非汉始建也是三宫皆秦建雍录以为秦汉隋误
矣物定仓按旧志在下邽南渭河岸上汉仓名也西京杂记曰物
定仓收贮五榖各定其性分不浥坏故曰物定秦汉隋唐皆于此
置仓后废俗讹为武底鸿门亭长安志云即汉高帝见项羽处坡
口名半日村太平寰宇记曰村以山高蔽亏阳影常照其半故曰
卷二十五 第 42b 页
半日今考鸿门亭乃在临潼东北地有鸿门坡故以名亭两京道
里记曰新礼汉高会项羽处东去渭南境二十里至所谓半日村
者亦无可考而长安志载之渭南不知何居唐即士元有半日村
别业士元尝为渭南尉置别业于半日村钱起有题士元半日村
别业诗士元亦有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诗 西魏孝按长
安志在县东南里广乡原㩀今乃在东原郭许里田村之东考长
安志富平亦载有后魏孝武帝陵及考北魏书武帝永熙中丞相
高欢谋逆进逼雒阳将军王思政劝帝西长安帝至稠桑略阳公
宇文泰遣大都督赵贵等迎帝于东阳驿入长安高欢于是立清
河王徙都邺是为东魏始分为二长安称西魏既而帝崩葬孝陵
即广乡原原有谷曰东阳故驿曰东阳驿以泰初迎帝于此遂葬
卷二十五 第 43a 页
原之上富平者误之耳
卷二十五 第 43b 页
渭南志汉初此地渭河之南东置郑县西置新
丰县河之北分置下邽莲勺二县属内史建元中
析内史为左右内史以新丰郑下邽隶右莲勺隶
左太初中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而
以渭南为密畤县隶京兆尹或曰建武中省密畤
入新丰旧史失传三国时魏改京兆冯翊为秦国
寻改为京兆国四县地仍隶之晋复改为京兆冯翊二
郡而以新丰郑隶京兆下邽莲勺隶冯翊苻秦复
割新丰郑二县地改置渭南县于今治隶京兆元魏
孝昌中徙置今县治于明光原上为南新丰县仍置
卷二十五 第 44a 页
渭南郡西魏时析置灵源中源源县改南新丰为渭
南县后周建德中渭南郡暨灵中二县并废入河南
县隶雍州隋开皇中复徙县于京兆郡唐武德初以渭
南隶华州寻改隶雍州天授中于零口置鸿州渭
南隶之大足初废鸿州并入渭南隶雍州周显德中改
隶华州宋建宁初改华州为镇国军而以渭南下邽
隶之皇祐中改镇国军为镇潼军二县隶如故熙宁
中省渭南县为渭南镇并入郑县元丰初复置渭
南县仍隶镇潼军金改镇潼为金安军二县隶如故
元改金安军复为华州省下邽入渭南名曰并管仍
卷二十五 第 44b 页
隶华州 明兴洪武初并仍元旧十四年始去并管下
邽名总曰渭南县仍隶华州嘉靖三十九年改直隶
西安府
卷二十五 第 45a 页
卷二十五 第 46a 页
渭南志 南师仲南湭桥记 渭南当午道之冲而水之称巨者
二在北曰渭在南曰湭渭发源天水之鸟鼠山从西北来去邑不
五里复折而东上下两渡俱可以舟湭则发源境内之石鼓山去
邑七十里馀而石泉严峪武渠清涧清水小峪羊河曹峪诸水汇
而北流出丰原之口经密畤之右绕西门而入于渭旱则成陆涝
则建瓴其波涛泛溢视渭加险焉
汉武帝元光六年大司农郑当时言异时阙东漕粟从渭中上度
九百馀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馀里径
昜漕度又可溉渠下民田万馀顷天子然之发卒数万人穿渠三
岁而通人以为便 按渭南旧志谓汉漕渠在县北一里则当时
渭河去县远可知泾阳志谓秦时郑国渠水注雒汉时由石川河
卷二十五 第 46b 页
注渭今考石川河乃在下邽西北而当时渭水故道今不可详矣
 渭河东西亘县境百里馀率二三年一徙或南或北相距十里
馀两岸民田无论没于河者空输上税即㳜而出者尽为沙皋不
堪耕种矣䊾年逋负间至破产苦哉 县东关北崖下昔有稻田
数百亩恒稔米且佳盖崖下有泉十馀又间穿井只一丈可用桔
槔取水溉田嘉靖中余犹目睹其盛乙卯会地震泉半湮而桔杆
亦废又尝见湭河西湄人恒筑堰作渠自风门达之西关北至槐
衙计溉田可数十顷间亦作桔槔以济旱涸乃地震后亦尽废不
理矣谓非人力惰而生计疏邪 南宗伯曰水利自古记之自渭
水不肥田之说兴而渭南水利遂报罢矣汉武穿渠昜漕溉渠下
民田万馀顷居者称非渭水邪开渠以溉筑堤障之随时导利因
卷二十五 第 47a 页
势防害史义伯言之既详行之有验非口说者倘采择而致行焉
实万世之利也 赤水介于渭华之境滨水而居者为东西镇西
隶渭有堡附堡田往称膏腴顾自嘉隆中奔流数薄堡塘渐圯迤
北尤衡决甚畦垄变为沙汀不翅千亩多矣田日硗确而赋犹取
盈居民殊苦之张尹栋观水度势谓非堤莫以障其流障之而杀
其势且足引以溉田也遂规事筹费状上都御史萧公可之檄下
栋乃鸠工构材遴父老之良者董其事于是溯厥上流自堡东南
隅循浒抵北隅植柳以万计筑土其中高七尺厚十尺而杀其上
得厚三分之二延是而下正当衡决之冲乃密竖坚木甃以条石
亘百尺高厚视上堤下穿水眼以通灌溉且度沮洳广袤宜播稻
复授方略自堡东北隅开渠至西北隅汇于北门左之古渠北流
卷二十五 第 47b 页
枝分凡堤内阡陌各次第疏通咸就条理灌则计亩定㠯时刻豫
杜贪豪纷呶不踰时而工告竣矣洎秋大水不为堡患田亦植有
卷二十五 第 48a 页
武功志 漆水在县东门外今谬为武水自豳岐之
间来县北受浴水南受湋水入渭郑渔仲序
地理略谓天下如指诸掌而信漆由富乎入渭之
说盖括地志未审豳岐泾渭脉络所在富平在
泾东漆在泾西安有岐梁之水越泾而东再至
富平始入渭也诗云自土沮漆汉书云斄在漆县
今邰封里有漆村是也
卷二十五 第 48b 页
卷二十五 第 48b 页
武功邰郿辨 世称郿为武功地有斜谷水太自山余
综其实不然按元和志邰在渭水南为汉郿县地西南
二十里有故邰城有后稷姜嫄祠罗泌路史亦云考五
代都雍总图其说以渭为经历秦水大散陈仓至武
功受斜谷水东为邰县又东径雍雍今府治也其邰平
阳郿俱傍渭水南而北与雍岐周相直然汉地理志
右扶风有邰郿武功各为县邰下注周后稷所封郿
下注有成国渠为右辅都尉治武功有太乙山垂山皆
在县东惟斜谷水出衙岭山北至郿入渭有斜水祠不
言武功即邰为后稷封域而唐志以邰为郿县地水
卷二十五 第 49a 页
经注武侯驻郿使孟琰据武功水东唐书地理志及
胡三省注通鉴俱谓郿有东西原为武侯所据地则知
县东南有太白山又南为武功山此山之水则为武功水经
流县境今天其称名定处耳故地理家但括全境以
郿即武功并有其山水云至汉永平八年始自渭水南徙
武功于故邰城南在今县东北四十八里与唐志路史合
惟隋徙武功于中亭川则距今治远七十里颇不干沙矣
郑樵述地理略谓渭水东过陇州汧源受汧水又东
过凤翔郿县受斜谷水并太白山皆在今县境内故康
太史志武功谓武功太白两山斜谷水属郿若据今武
卷二十五 第 49b 页
功县以言邰郿并求武功太白山斜谷水何从得之则
知世以郿为武功者盖据古地望非可槩于今也
平阳封域辨 按魏书地形志太平真君六平分雍
置周城隶秦平改郿曰平阳隶武都武都者虢也与郿
平阳同域者也史记秦宁公徙平阳世纪曰郿之平阳
亭徐广曰郿有平阳乡故通鉴前编本经世书直作
宁公徙郿是也乃括地志云平阳故城在岐山西四十六里
为宁公徙都处有平阳乡有平阳聚胡氏注岐山县
亦云武德七年移治龙尾城在平阳故城东北凡两见则
何也按都雍图说濒渭水南自西而东由邰及平阳始
卷二十五 第 50a 页
及汉郿县地直北则为雍与岐周又按秦都世次自周东
迁始有岐西或营邑在郿或徙居平阳或居封宫卒
葬平阳皆此一地也至德公复徙居雍则平阳在今县境
西滨渭当岐西南此与或言武公葬宣阳聚东南者
合而雍又越渭在平阳周城西北矣胡氏注通鉴于元载
请割郿虢称后魏于郿置平阳周城二县西魏复改
平阳为郿城后周废郿入周城盖周城界雍郿间可以
言分雍置周城亦可言于郿置周城平阳也则括地志
以平阳在岐山西盖魏王泰正就武德七年后言之与魏
志胡注未始相悖独雍录收秦杂宫以平阳封宫属
卷二十五 第 50b 页
华山下则隔越六七百里斯为不审的耳大昌新安人其
所述雍录如以邰在平阳西此类多不可据
郿子郇国 按国名记夏后氏后有微注曰郿子爵
本扶风郿阳今岐之郿县有郿乡纣徙畿内则在聊
城或云在鲁故亦注曰郿春秋庄公筑郿公羊传作
微然则古微郿同音而通用欤又称周后有荀侯爵
珣郇也在猗氏臣瓒引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
夫原氏黯是谓荀叔又云文公成荀今河东有荀城为
古荀国然唐置郇州于郿领凤泉武德三年州废考氏
族略周文王第十七子封郇侯左氏传曰毕原酆郇文
卷二十五 第 51a 页
之昭也郇侯卖伯伐晋是也其国故城在邠州三水县
其后以国为氏然汉志右扶风故有栒邑注曰豳乡诗豳
国公刘所都此邠州三水之栒从木河东有猗氏无荀
字惟臣瓒以荀当在晋之境内从草至风俗通引左传
则称今渭水南有故郇城在郿从邑此则诗所谓郇伯
而唐改郿为郇州者也
卷二十五 第 51b 页
终南太白说 终南山横亘关中南而起秦陇彻蓝田
凡雍岐郿鄠长安万年远且八百里而延袤峙踞其
南者皆此一山也故韩愈南山诗曰西南雄太白突起莫
间簉藩都配德运分宅占丁戊逍遥越坤位诋吁陷
乾窦如关中记谓终南山之总名太乙山之别号此其例
也水经注武功终南引杜预为据而曰此山亦名中南亦名
太白其而终南固无间乎武功与万年至云太白则旧隶
武功为冬夏积雪望之皓然故名雍录谓古图志无
言太白即太乙者惟长安志万年炭谷有太乙祠始可
命为太乙而非武功之太白则古文以武功终南为太乙者
卷二十五 第 52a 页
殆误认武功太白而莫或正之耳其山高大多出物产夏
书曰终南慱物秦诗曰终南何有有条有梅惇厚也厚
物者即东方朔所谓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百工可以
取给万民可仰足者也是自尧禹周汉皆谓终南饶物
产不当别有一山自名厚物班志引古文而以太乙为终南
垂山为厚物也误矣盖以太乙太白为终南则可而分太乙
太白终南为三则不可故李吉甫在元和间核关中终南
所历而著诸郡县自郿鄠武功至兵安万年皆著终南
且曰在某县某方几里则太白专属县境太乙专属万年
而南山在关中者统名曰终南云
卷二十五 第 52b 页
褒斜同谷说古今志褒斜者皆谓南北同谷惟何氏雍
大记不然谓自秦入蜀有三谷四道西南曰褒谷南曰骆
谷从洋入东南曰斜谷从郿入其栈道有四出从成和阶
丈出者为沓中阴平道邓艾伐蜀由之从两当出者为故道
汉高帝攻陈仓由之从褒凤出者为今连云栈道汉王之
南郑由之从城固洋县出者为斜骆道武侯屯渭上由之
此四道三谷余未履其地但就其所分疏求之夫既以骆谷
为南则斜谷当在西南且斜骆二谷地望各异何得槩称
一道为武侯屯渭所经由耶盖褒谷在蜀汉西北不得为
自秦入蜀之路若从秦川言则南曰骆谷在盩屋西南
卷二十五 第 53a 页
为郿则斜谷耳乃讹西南曰东南将以郿在盩屋之东乎
哉故程大昌述高帝之入关也正月羽封沛公为汉王
都南郑封秦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四月汉王入蚀中
至南郑蚀中不见地书以地望言关中南面碍山不可
直达其有微径可达汉中者唯子午关在长安南次西
有骆谷关又西则褒斜也此蚀中非骆谷则子午耳若
大散则在西南不与咸阳对出非其地矣其年五月汉王引
兵袭雍则自褒斜出盖雍之陈仓也汉兵既出章邯
走废丘遂定雍县东围废丘邯自杀复遣樊哙周勃
引兵下郿安得谓骆谷在南而斜谷又在东耶又按郑
卷二十五 第 53b 页
氏地理略当蜀魏时陈仓东北十五里为郿城亮攻陈仓
不拔又攻郿不能克乃引还国志虽无其文而渔仲博
雅必有所据则高帝后亮亦攻陈仓及郿而不独屯渭
上由斜骆道矣盖骆谷出扶风隔南山中有三岭一曰
沈岭近芒水在盩厓一曰衙岭一曰分水岭固郿斜谷
水所从出以入渭者也乃知斜骆二谷在南山中其脉势
实相联接缘本著末则郿与盩屋皆有骆谷而雍大
记乃统称斜骆道王所以记事者又有玄僖西幸由斜
谷之说见次柳氏旧闻及张𩇕耆旧传
卷二十五 第 54a 页
卷二十五 第 55a 页
甘泉 秦宣太后杀义渠王于甘泉始皇二十七年作
甘泉宫前殿二十五年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
蒙恬通道自九原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而行出
 二世起林光宫从广各五里 汉文帝三年帝如甘泉
 十年冬行幸甘泉帝自甘泉之高奴因幸太原
十心年匈奴入寇候骑至雍甘泉遣兵击之出塞而还
 武帝元朔四年冬行幸甘泉元狩二年遣骠骑将
军霍去病击匈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祠诸甘泉以为
天神主 五年天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
游水登根言上郡有巫病而鬼神下之上召置祠之甘
泉及病使人问神君神君言曰天子无忧病病少悆
卷二十五 第 55b 页
彊与我会甘泉于是病愈遂起幸甘泉病良已置酒
寿宫寿神君神君最贵者太乙其佐曰大业司命
之属皆从之弗可得见闻其言言与人音等时去时来
来则风肃然居室帷中时尽言然常以夜天子板然
后入因巫为主人关饮食所以言上使人受书其言命
之曰画法其所诘世俗之所知也无绝殊者而天子心
独喜其事秘世莫知也元鼎二年十一月上待方
少君于甘泉宫四年六月汾阴巫锦得大鼎于魏脽后
土宫旁河东太守以闻天子使验问巫得鼎无奸诈
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上行荐之宗庙及上帝藏
于甘泉宫群臣皆上寿贺 五年上幸甘泉立太一柌
卷二十五 第 56a 页
坛所用祠具如雍一畤而有加马五帝坛环居其下四
方地为醊食群臣从者及北斗云十一月辛巳朔冬至
昧爽天子始郊拜太一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太一如
雍郊礼其祠列火满坛坛旁烹炊具有司云祠上有
光公卿言皇帝始郊见太一云阳有司奉瑄玉嘉牲
荐飨是夜有美光及昼黄气上属天太史令谈祠
官宽舒等曰神灵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
泰畤坛以明应令太祝领秋及腊间柌三岁天子一郊
见以李延年为恊律都尉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
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夜尝若
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天子自竹宫遥拜百官侍
卷二十五 第 56b 页
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心动 元封元年帝行自云阳北
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还祭黄
帝家桥山乃还甘泉类祠太一又令民能入粟甘泉各有差
以复终身不告缗一岁之中甘泉仓满 二年作甘泉通
天茎台从公孙卿仙人好楼居之言也六月诏曰甘泉宫
内中产芝九茎连叶上帝博临不异下房赐朕弘休其
赦天下母自复作赐云阳都百户牛酒作芝房之歌冬
十二月帝还祠太一拜德星赞飨曰德星昭衍厥维休
祥寿星仍出渊耀光明信星昭见皇帝敬拜泰祝之
飨 五年冬帝南巡狩至于盛唐遂北至琅邪并海
还幸甘泉太初元年冬十一月柏梁台炎祠后土东临
卷二十五 第 57a 页
勃海望祀蓬莱春还受计于甘泉天汉元年春正
月行幸甘泉郊泰畤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太始五年春正月行幸甘泉宫飨外国客令天下大酺
五日 征和二年帝行幸甘泉巫蛊起黄门苏文亡归
甘泉言状四年夏六月自泰山还幸甘泉 后元元
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遂幸安定二年秋七月
朝诸侯于甘泉宫宣帝神爵元年春正月帝如甘泉
郊泰畤二年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四年上行
幸甘泉郊泰畤有神雀五采集甘泉泰畤殿赦天下
 五凤元年上行幸甘泉郊泰畤甘露元年行幸甘
泉郊泰畤匈奴呼韩邪单于遣子右贤王铢娄渠堂
卷二十五 第 57b 页
入侍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时匈奴呼韩邪
单于稽侯㹪来朝 黄龙元年上行幸甘泉郊泰畤
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 元帝即位遵旧间岁正
月一幸甘泉郊泰畤施恩泽惠事所过毋出田租
初元二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赐云阳民爵一级
女子百户牛酒三年罢甘泉宫卫令就农百官各省
费四年行幸甘泉郊泰畤赦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
牛酒鳏寡高年帛所过毋出租赋永光元年春正月
行幸甘泉郊泰时赦云阳徒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
牛酒高年帛行所过母出租赋五年行幸甘泉 建
昭二年行幸甘泉郊泰畤赦成帝建始元年作长安
卷二十五 第 58a 页
南郊罢甘泉祠从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之奏也
是日大风坏甘泉竹宫折拔畤中树木十围以上者百馀
 永始三年冬十月庚辰皇太后诏有司复甘泉泰畤
 四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神光降集紫殿大
赦天下赐云阳吏民爵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
年帛元延三千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待诏扬雄
奏甘泉赋四年行幸甘泉郊泰畤 绥和二年春
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月帝崩皇太后诏有司曰
皇帝即位思顺心尊经义定郊礼天下说憙惧未
有皇孙故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庶几获福皇帝恨
难之卒未得其祐其复南北郊长安如故以顺皇帝
卷二十五 第 58b 页
之意 哀帝建平三年寝疾乃令太皇太后诏有司
曰皇帝孝顺奉承圣业靡有懈怠而久疾未瘳夙
夜惟思殆继体之君不宜改作其复甘泉泰畤汾阴
后土祠如故上亦不能亲至遣有司行事而礼祠焉平
帝元始五年复南北郊罢甘泉柌
卷二十五 第 59a 页
云阳 少昊青阳氏葬云阳秦始皇二十七年北击
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
克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徙五万家于云阳复
不事十岁汉武帝太始元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云
阳 昭帝后元二年秋七月追尊赵倢伃为皇太后
起云陵以其地置云陵县始元元年夏为太后起园
庙云陵三年秋募民徙云陵四年春三月甲寅徙
三辅富人于云陵赐钱户十万成帝鸿嘉二年春行
幸云阳三国魏司马宣王抚慰关中罢云阳为县以
卷二十五 第 59b 页
其地置抚夷护军 晋元康初赵王伦迁征西将军开
府仪同三司镇关中复罢护军氐羌反又立护军秦
苻坚于巀蘖山北永安镇置三原护军即姚苌宫三原故
县地也今在本县境迤西有孟侯原 后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
年罢护军于永安镇置三原县又别置云阳县曰别置则
在嵯峨山前非雍畤故地俱属北地郡 周高祖有疾还至
云阳命中山公护受遗辅嗣子冬十月乙亥崩于云阳
宫 武帝建德二年秋七月庚申行幸云阳宫四年
秋八月丙辰行幸云阳宫 六年 月癸己行幸云
卷二十五 第 60a 页
阳宫 宣帝宣政元年夏五月癸己帝不豫止云阳丁
酉还京 隋文帝开皇三年罢云阳郡 唐高祖武
德元年析云阳置石门仍置三原县于永安故城三
年以石门温秀置泉州太宗贞观元年废泉州省温
秀更石门曰云阳八年省雪阳更池阳曰云阳十三
年春三月壬寅云阳石燃方丈昼则如灰夜则有光投
草木则焚武后天授二年以云阳泾阳醴泉三原置
鼎州大足元年废鼎州以云阳县隶京兆府代宗永
泰元年诏李光进屯云阳 武宗会昌四年冬十一月猎
卷二十五 第 60b 页
于云阳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以云阳县隶顺义军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以云阳县隶感德军 淳化四年
以金龟等六乡建为县 金隶耀州 元隶奉元路 至
正元年移县治于三水改为三水县十八年复徙今治属
凤翔府邠州 皇明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以县属焉
成化四年分建三水县
卷二十五 第 61a 页
淳化志杂辩
甘泉县一隶延安府雍录古以甘泉名宫者三秦之甘泉在渭南一也汉之甘
泉在云阳县磨石岭上二也隋之甘泉在鄠县三也长安志曰磨石岭山有甘
泉十道志曰甘泉出石鼓西原汉甘泉宫在山上即秦林光宫旁也此则取石
鼓甘泉以名者也隋宫在鄠县西南二十里对甘泉谷秦之甘泉史尝明言在
渭之南秦始皇本纪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徐广曰表云咸阳南
宫也秦时咸阳跨渭南北则此宫不在渭北之咸阳而在渭南之咸阳也又本
纪曰始皇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已而更命为极庙自极庙道通郦山作
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则甘泉前后必近上林即鄠县也由是观之则
秦之甘泉与隋之甘泉正同一地若秦之林光至汉犹存汉武元封二年始即
磨盘岭山秦宫之侧作为之宫是为汉甘泉矣孟康注郊祀志曰甘泉一名林
光师古日汉于秦林光旁起甘泉宫非一名也师古之说是也元封二年以前
史之所记文景皆尝临幸甘泉而不曰甘泉有宫可幸当是秦之林光远在磨
卷二十五 第 61b 页
盘岭上不烬于大面尚可用也战国策范睢说秦王曰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
北有甘泉谷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夫雎指甘泉谷为秦北面之塞即云阳
县甘山也甘泉山即车盘岭也武帝虽别刱甘泉一宫而秦之林光如故也则
谓甘泉宫在林光宫旁者也且武帝之为此宫也不独以备游眺也采信方士
明庭之语求以自通于仙故增之又增之如泰时如仙掌露盘及泰一诸画象
尽在其上也此山高出它山南距长安巳三百里而 望见长安城堞其上有
通天台云两悉在台下自武帝后山上宫殿台观略与建章相比而百官皆有
邸舍故帝以五月避暑八月乃归也元和志日当其登山必自车箱阪而上阪
在云阳县西北三十八里萦纡曲折单轨才通上阪即平原宏敞楼观相属也
其萦纡曲折故名车盘也匈奴入寇而烽火通甘泉长安两地者以人主时往
甘泉不敢主定其处故烽大两通也 三辅黄图甘泉苑武帝置缘山谷行至
云阳三百八十里入右扶风周回五百四十里苑中起宫殿台阁百馀所有仙
人观石阙观封峦观鳷鹊观御宿苑在长安城南又曰汉畿内千里并京兆治
卷二十五 第 62a 页
之内外宫馆一百四十五所班固西都赋云前乘秦岭后越九嵏东薄河华西
涉岐雍宫馆所历百有馀区秦离宫二百汉武帝往往脩治之按此则甘泉宫
三辅故事所谓北至甘泉九嵏南至长杨五祚连绵四百馀里通内外都城而
言也 铜人秦铸铜为长狄之象始于秦世汉亦仿铸而又增大三辅黄图甘
泉宫通天台上有承露盘仙人擎玉杯以承云耒之露元凤间自毁椽桷皆化
为龙凤随风两飞去此即甘泉之铜人也三辅故事曰武帝铜露盘承天露和
玉屑服之欲以求仙班固西都赋曰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轶埃壒之
混浊鲜颢气之清英张衡西京赋曰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琼蕊以
朝餐必性命之可度按凡此记此赋皆指武帝所铸捧盘承露也 魏略曰明
帝景初元年徙长安钟虞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折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又
汉魏春秋曰明帝徙盘盘折声闻数十里金狄或泣因留于霸城故李贺金铜
仙人辞汉歌叙云魏明帝青龙九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
人𣣔立置前殿宫官既折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泣下其歌曰魏宫车指千里东
卷二十五 第 62b 页
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
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没声小辩曰魏方来徙人存而盘巳折
则承露之具不全魏人安肯载之以东也至谓铜人就载泣下则怪之又怪者
也李贺所言又并此而加怪焉者也贺之诗辞曰衰兰送客咸阳道又曰渭城
巳远波声小咸阳渭城皆在渭北若铜人自此地徙移期必自甘泉来甘泉铜
盘元凤间已摧毁虽其椽桷亦化龙凤则汉明之世已无铜人可徙而况能及
曹魏也乎则谓携盘而出咸阳渭城者又谬也况魏明帝青龙之五年已自改
为景初元年则魏世自无青龙九年贺之说出于妄信益可见矣又况人盘力
重长乐正在平地徙之尚折甘泉山高险一名车盘为其不可直度而须迂向
取径若车盘然此之铜人岂可全体移载也哉又汉武所铸如飞廉龙马之属
汉明帝皆尝迎而取之其人力可胜者已遂致之洛都矣独金狄重不可前乃
遂弃诸霸城而已然则移徙铜人者乃汉之明帝而非魏之明帝也魏略所言
正是误认汉明以为魏明世 随而和之不足凭矣世人但见魏明刱铸二狄
卷二十五 第 63a 页
故并移弃霸城者而归之魏明也若谓汉明时巳尝补铸则董卓先在东都凡
其龙马皆尝取之以为钱材决不肯毁小而存大此自可以意逆也 祭天金
人匈奴传曰霍去病出陇西过焉耆千馀里得匈奴祭天金人师古曰作金人
以为天神之主而祭之即佛像是其遗法也按今世佛像不问范金捏土采绘
而其像通身黄色则皆本诸铸金也武帝既得此像遂收而祠诸甘泉以其得
自休屠分地之内故系之休屠也汉志谓冯翊云阳有休屠祭天金人者是也
云阳县者甘泉宫地也休屠已降而为浑䣂王所杀武帝嘉其向巳遂并与金
像而尊之既已祠诸甘泉又取休屠王列之典祀而名之以为路径神也见祀
郊志日磾者休屠太子也武帝以其父故而宠养之赐姓曰金则又本之金像
也巳而日磾之母死帝画其像于甘泉而题之曰休屠王阏氏也夫惟宝其像
祠其父姓其子 其母直皆以其来降而尊异之也自此以外史无他门也班
因汉人也具著其实首尾如此之详至曹魏时孟康注释志始曰匈奴祭天
处在云阳县甘泉山下秦夺其地后徙其像于休屠右地而又为去病所获也
卷二十五 第 63b 页
自此说既出而晋史隋史亦皆据信入之正史予以世次先后考之未敢遂以
为然也右休屠金人及径路神祠之辩 杜佑曰冒顿以秦二世元年自立击
走月氏则是秦二世已前月氐之地未为匈奴所有休屠未得王典其地安能
徙像以寘而不为月氏所郤也则谓避秦而徙休屠右地者理之必不可者也
则孟康之语显为无㨿不待多求矣若夫金像之所自来则于是有考而非避
秦以徙之谓也张骞传日月氐者墩煌祁连间一小国也燉煌沙州也祁连夭
山也本皆月氏地也沙州天山之间有城焉名为昭武昭武者即佛之号释迦
弃其家而从佛之地也月氏既为匈奴所砓则逐散窜手葱岭之西为十馀国
凡冠昭武为姓者皆塞种也塞则释声之讹者也此地兴崇释教而月氏国焉
故金像遂在其地而为去病所得也用何说以为主执而云自秦地而徙之月
氏也右辩甘泉非匈奴祭天之处秦未尝夺其也其金人乃自休屠右地移徙
来者非自甘泉而徙去也 扬雄甘泉赋曰翠玉木之青葱兮璧马犀之璘㻞
左思讥之曰果木生非其壤于义虚而无證也李善引汉武故事则曰上起神
卷二十五 第 64a 页
屋前庭植玉木珊瑚为枝碧玉为叶若如所言则是木也盖用珊瑚碧玉装饰
为之其谓翠而青葱皆状碧玉之色而已非真有是木根著其地也至黄图则
又有异矣曰甘泉谷北岸有槐今为玉木根干盘峙三二百年木也十道志所
记亦同杨震关辅古语云耆老相传咸以为此木即扬雄之谓玉木青葱者也
详此二说又直谓木本槐也而名之以为玉木焉耳予即本赋上下文求之则
雄指殆可类推也曰壁马犀之璘㻞则非有真马真犀也真以璧玉刻为其形
焉耳世固无壁马璧犀也又曰金人屹以承虞者虎钟也则比木虎加珍矣故
誇之以见其盛也于是合三者言之则王也璧也金也实非土毛而皆假物为
之则汉武故事所著大为可据也若指其木以为槐亦自一丨时所见然槐叶
望秋先零不贯四时其碧不长恐非雄之所誇也 铸鼎荆山即嵯峨山其山
阳为鼎州其南为湖县其西为冶谷皆黄帝铸鼎之证帝王世纪曰黄帝铸鼎
于荆山鼎成崩于荆山之阳长安志载嵯峨山事曰黄帝铸鼎此山今河南阌
乡有鼎湖驿亦传为黄帝崩处然荆山既有鼎州湖县冶谷及仙里仙发诸村
卷二十五 第 64b 页
则鼎成仙去之迹甚明而阌乡无他左证况桥陵去此地近当以世纪为是又
史载黄帝铸鼎所在帝时名荆山也按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今岐山东惟
峨山为大禹纪事乃略其大而详其细不记其山而叙其麓有是理也又按宋
敏求云阳志曰嵯峨一名巀孽山又名慈峨山四臣郡县图记曰山顶有云气
即两人以为候昔黄帝铸鼎于此山观此则此为荆山其证甚明诸儒以富平
为荆山者信误矣误矣又按仙去之说犹言宾天云耳由秦皇汉武好仙方士
𣣔售其术故以黄帝为乘龙上天此妄诞无稽之语也后人不察以为实事殊
不知天一日而旋一周朝在九霄之上则夕在九泉之下其运转之疾无可比
方人坐车轮而运于地者顷刻晕眩乃运于天之上其能生耶石升仙之辩
梨园在光化门北光化门者禁苑南面西头第一门在芳林景矅门之西也中
宗令学士自芳林门入集于梨园分朋拔河则梨园在太极宫西禁苑之内矣
开元二年置教坊于蓬莱宫上自教法曲谓之梨园弟子至天宝中即东宫置
卷二十五 第 65a 页
宜春北苑命宫女数百人为梨园弟子即是梨园者按乐之地而预教者名为
弟子耳凡蓬莱宫宜春院皆不在梨园之内也上素晓音律时有李龟年贺怀
智皆能以伎闻安禄山献白玉箫管数百事皆陈于梨园自是音响绝不类人
间此之玉箫所陈者乃始正在梨园也长安志又曰文宗幸北军因幸梨园又
令太常卿王涯取开元雅乐选乐童按之名曰云韶乐乐成献诸梨园亭帝按
之会昌殿此之会昌殿也者即在梨园中矣右梨园弟子之辩 歧阳石鼓元
和志日石鼓文在凤翔府天兴县南二十里周太王之都秦雍县汉右扶风唐
天兴县石形如鼓其数盈十盖记周宣王田猎之事即史籀之迹也今武帝祠
有石鼓文多剥落其可辩者惟魏文帝太和六年乃宋顺帝升明元年也丨有
艾经艾程邑士夫敬谒政和六年尹天觉张光李法石彦政种浩率胡临宰王
仲武簿张仲恭尉步子厚寄居刘直道缘仲秋捡踏屯田恭谒武帝庙畤孝昌
乙卯乃梁武帝大同元年也十月三日等字样按此皆南渡以后登临姓名其
所谓石鼓西原者盖以形言而非歧阳之石鼓也右石鼓西原之辩 蔡邕独
卷二十五 第 65b 页
断曰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小驾有法驾大驾祠天于甘泉备之
百官有其仪注名曰甘泉卤簿中兴以来希用之案邕此记则惟郊天甘泉乃
是大驾大驾行则公卿皆从若用法驾巳下则公卿不从矣若夫汉昭仪之谓
法从者虑卤薄中有从宫焉人或非之故立为之名而曰法从也言天子在行
则其宫贵皆当以法得从也扬雄见之果设却妃之讽则其预立此名盖以自
文本非公卿扈行正语也右昭仪法从之辩
卷二十五 第 66a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