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五 第 1a 页 WYG0470-037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五
宋 乐史 撰
山南东道四
襄州
襄州襄阳郡今理襄阳县禹贡荆豫二州之界禹贡曰
荆及衡阳惟荆州又曰荆河惟豫州即襄邓二州之界
也周礼职方氏曰正南荆州其川江汉亦荆州之分同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五
宋 乐史 撰
山南东道四
襄州
襄州襄阳郡今理襄阳县禹贡荆豫二州之界禹贡曰
荆及衡阳惟荆州又曰荆河惟豫州即襄邓二州之界
也周礼职方氏曰正南荆州其川江汉亦荆州之分同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b 页 WYG0470-0375b.png
时即榖邓□卢罗都之地春秋时属楚习凿齿襄阳记
云襄阳城本楚之邑檀溪带其西岘山亘其南亦为楚
国之北津也楚有二津谓从襄阳渡沔自南阳界出方
城关是也通周郑晋卫之道其东则从汉津渡江夏出
皋关是也通陈蔡齐宋之道又为秦南阳郡即昭王十
六年使更错伐楚取邓封公子悝始置南阳郡两汉为
邓县之地荆州图记云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始置
襄阳郡以地在襄山之阳为名按郡西极梁州南包临
云襄阳城本楚之邑檀溪带其西岘山亘其南亦为楚
国之北津也楚有二津谓从襄阳渡沔自南阳界出方
城关是也通周郑晋卫之道其东则从汉津渡江夏出
皋关是也通陈蔡齐宋之道又为秦南阳郡即昭王十
六年使更错伐楚取邓封公子悝始置南阳郡两汉为
邓县之地荆州图记云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始置
襄阳郡以地在襄山之阳为名按郡西极梁州南包临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a 页 WYG0470-0375c.png
沮北接阴邓襄阳为郡始于此矣又楚地记云汉江之
北为南阳汉江之南为南郡蜀关公攻没于禁等七军
兵势甚盛独襄阳徐晃屯守不下曹公谓晃曰全襄阳
徐公之力也后吴大帝帅兵向西时曹仁镇之司马宣
王言于魏帝曰襄阳水陆之冲寇要地不可失也魏自
赤壁败后因失江陵于是荆州都督专在宛沔此地属
吴郭仲产刘表嗣子北降襄阳沔北为战伐之地自羊
公镇此吴不复入东晋大将军庾翼将谋北伐遂镇襄
北为南阳汉江之南为南郡蜀关公攻没于禁等七军
兵势甚盛独襄阳徐晃屯守不下曹公谓晃曰全襄阳
徐公之力也后吴大帝帅兵向西时曹仁镇之司马宣
王言于魏帝曰襄阳水陆之冲寇要地不可失也魏自
赤壁败后因失江陵于是荆州都督专在宛沔此地属
吴郭仲产刘表嗣子北降襄阳沔北为战伐之地自羊
公镇此吴不复入东晋大将军庾翼将谋北伐遂镇襄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b 页 WYG0470-0375d.png
阳
元领县七 今六
襄阳 邓城 榖城 宜城 中庐 南障
一县割出
乐乡
州境
东西二百四十六里 南北三百六十七里
四至八到
元领县七 今六
襄阳 邓城 榖城 宜城 中庐 南障
一县割出
乐乡
州境
东西二百四十六里 南北三百六十七里
四至八到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a 页 WYG0470-0376a.png
东北至东京九百一十三里 北至西京八百五十
五里 西北至长安一千八百一十五里 东至随
州三百五十四里 南至荆州荆门军三百二十五
里至荆州四百七十三里 西至房州四百七十四
里水路五百八十四里 北至邓州一百八十二里
西至均州三百六十三里 东南至郢州三百七十
四里 西南至陜州六百一十九里 西至光化军
一百八十三里 东北至唐州二百五十四里 东
五里 西北至长安一千八百一十五里 东至随
州三百五十四里 南至荆州荆门军三百二十五
里至荆州四百七十三里 西至房州四百七十四
里水路五百八十四里 北至邓州一百八十二里
西至均州三百六十三里 东南至郢州三百七十
四里 西南至陜州六百一十九里 西至光化军
一百八十三里 东北至唐州二百五十四里 东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b 页 WYG0470-0376b.png
北至均州三百五十五里 西南至邓州一百九十
三里 西北至随州三百四十五里 东北至房州
四百八十三里 东南至光化一百八十八里 西
北至荆州三百三十四里 西北至郢州三百七十
八里
户
唐开元户八万九千一百皇朝户主一万一千三百
六十三客一万五千五百五十九
三里 西北至随州三百四十五里 东北至房州
四百八十三里 东南至光化一百八十八里 西
北至荆州三百三十四里 西北至郢州三百七十
八里
户
唐开元户八万九千一百皇朝户主一万一千三百
六十三客一万五千五百五十九
卷一百四十五 第 4a 页 WYG0470-0376c.png
风俗
襄阳风俗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
食于水以祭之原通梦告妻所祭食皆为蛟龙所夺
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
俗其日皆带五色丝食粽言免蛟龙之患又原五日
先沉十日而出楚人于水次迅楫争驰棹歌乱响有
悽断之声意存拯溺喧震川陆遗风迁流遂有竞渡
之戏人多偷堕信鬼神崇释教
襄阳风俗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
食于水以祭之原通梦告妻所祭食皆为蛟龙所夺
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
俗其日皆带五色丝食粽言免蛟龙之患又原五日
先沉十日而出楚人于水次迅楫争驰棹歌乱响有
悽断之声意存拯溺喧震川陆遗风迁流遂有竞渡
之戏人多偷堕信鬼神崇释教
卷一百四十五 第 4b 页 WYG0470-0376d.png
姓氏(阙)
人物
宋玉宜城人 王延寿字文考宜城人 庞德公襄
阳人居岘山之南未曾入城 向郎字臣远仕蜀光
禄勋 马良字季常宜城人兄弟五人并有才名谚
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习凿齿襄阳人字彦威者
汉晋春秋 唐张柬之襄阳人相则天首谋追张易
之以功拜天官尚书凤阁鸾书三封 杜审言襄阳
人物
宋玉宜城人 王延寿字文考宜城人 庞德公襄
阳人居岘山之南未曾入城 向郎字臣远仕蜀光
禄勋 马良字季常宜城人兄弟五人并有才名谚
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习凿齿襄阳人字彦威者
汉晋春秋 唐张柬之襄阳人相则天首谋追张易
之以功拜天官尚书凤阁鸾书三封 杜审言襄阳
卷一百四十五 第 5a 页 WYG0470-0377a.png
人 孙甫 鲍防襄州人
土产
贡咸乾鱼 丹獐皮 火麻布 库路真 麝香
鳖甲 缩砂 弓弩材 漆器
宜城出美酒今在宜城县也俗号宜城美酒为竹叶
杯襄阳耆老传曰岘山下汉水中出鳊鱼味极肥而
美襄阳人采捕遂以槎断水因谓之槎头缩项鳊鱼
为水族上味孟浩然诗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鱼是
土产
贡咸乾鱼 丹獐皮 火麻布 库路真 麝香
鳖甲 缩砂 弓弩材 漆器
宜城出美酒今在宜城县也俗号宜城美酒为竹叶
杯襄阳耆老传曰岘山下汉水中出鳊鱼味极肥而
美襄阳人采捕遂以槎断水因谓之槎头缩项鳊鱼
为水族上味孟浩然诗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鱼是
卷一百四十五 第 5b 页 WYG0470-0377b.png
也
襄阳县旧三十乡今四乡本汉旧县属南郡应劭曰在
襄水之阳因名县焉州郡志云襄阳本汉为中卢县地
汉初徙骆越之人居之 望楚山在县南三里鲍至南
雍州记凡三名一名马鞍山一名筴山宋元嘉中武陵
王骏为刺史屡登陟焉以其旧名望见鄢城改为望楚
山后遂龙飞为孝武帝所望之处时人号为凤岭高处
有三(阙)是刘弘山简等九日宴赏之所 岘山在县十
襄阳县旧三十乡今四乡本汉旧县属南郡应劭曰在
襄水之阳因名县焉州郡志云襄阳本汉为中卢县地
汉初徙骆越之人居之 望楚山在县南三里鲍至南
雍州记凡三名一名马鞍山一名筴山宋元嘉中武陵
王骏为刺史屡登陟焉以其旧名望见鄢城改为望楚
山后遂龙飞为孝武帝所望之处时人号为凤岭高处
有三(阙)是刘弘山简等九日宴赏之所 岘山在县十
卷一百四十五 第 6a 页 WYG0470-0377c.png
里羊祜尝与从事邹湛等共登岘山慨然叹息曰自有
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
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年后有知魂魄犹应
登此山也湛等对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
必与此山俱传若湛等乃当如公言耳后以州人思慕
遂立羊公庙并立碑于此山 石梁山南雍州记云石梁
山形似桥梁也白云起即崇朝而雨人以为准 万山
在县西八里一名汉皋山习凿齿襄阳记云山北隔沔
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
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年后有知魂魄犹应
登此山也湛等对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
必与此山俱传若湛等乃当如公言耳后以州人思慕
遂立羊公庙并立碑于此山 石梁山南雍州记云石梁
山形似桥梁也白云起即崇朝而雨人以为准 万山
在县西八里一名汉皋山习凿齿襄阳记云山北隔沔
卷一百四十五 第 6b 页 WYG0470-0377d.png
水父老相传即交甫见游女弄珠之处 汉水盛弘之
荆州记城北沔水渨潭极深先有蛟龙常为人害邓遐
为襄阳太守气果兼人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遐因挥剑
截蛟被伤流血丹水勇冠当时自后无复患蛟害矣
柳子水即海池之别派也 檀溪即梁高祖沉竹木于
此溪中刘备乘的卢马跃檀溪亦此也 洓水一名襄
水荆楚之地水驾山上者皆呼为襄上今土人皆呼为
洓水上流亦呼为襄名亦无定故陆澄地理志曰襄阳
荆州记城北沔水渨潭极深先有蛟龙常为人害邓遐
为襄阳太守气果兼人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遐因挥剑
截蛟被伤流血丹水勇冠当时自后无复患蛟害矣
柳子水即海池之别派也 檀溪即梁高祖沉竹木于
此溪中刘备乘的卢马跃檀溪亦此也 洓水一名襄
水荆楚之地水驾山上者皆呼为襄上今土人皆呼为
洓水上流亦呼为襄名亦无定故陆澄地理志曰襄阳
卷一百四十五 第 7a 页 WYG0470-0378a.png
无襄水也又按襄沔记云中卢有洓水注于沔此水中
有物如三四岁小皃膝如虎掌爪皆没入水中出膝头示
人小皃不知者欲取弄之辄便啖人或人有生得者摘
其鼻厌可小使之名曰水虎 习郁池在县东南十五
里襄阳记云岘南八百步西下道百步有习家鱼池习
郁将死敕其长子葬于池侧池中起钓台尚在按郁即
凿齿之兄也馀事迹见鹿门庙 堕泪碑在县东九里
晋羊祜之镇襄阳有功德于人及卒百姓于岘山祜平
有物如三四岁小皃膝如虎掌爪皆没入水中出膝头示
人小皃不知者欲取弄之辄便啖人或人有生得者摘
其鼻厌可小使之名曰水虎 习郁池在县东南十五
里襄阳记云岘南八百步西下道百步有习家鱼池习
郁将死敕其长子葬于池侧池中起钓台尚在按郁即
凿齿之兄也馀事迹见鹿门庙 堕泪碑在县东九里
晋羊祜之镇襄阳有功德于人及卒百姓于岘山祜平
卷一百四十五 第 7b 页 WYG0470-0378b.png
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享祭望其碑莫不流涕杜
预因名堕泪碑 贞女楼按南雍州记云王整之姊适
卫玠十六而寡父母欲嫁之乃自截鼻以誓墓前柏树
为连理 高阳池在县东南十五里晋山简字季伦常
镇襄阳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还时人为之歌曰山
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
能骑马倒着白接䍦举鞭向葛疆何如并州儿又通典云马
鞍山昔刘弘山简九日宴处 古堤襄阳城有古堤皆
预因名堕泪碑 贞女楼按南雍州记云王整之姊适
卫玠十六而寡父母欲嫁之乃自截鼻以誓墓前柏树
为连理 高阳池在县东南十五里晋山简字季伦常
镇襄阳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还时人为之歌曰山
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
能骑马倒着白接䍦举鞭向葛疆何如并州儿又通典云马
鞍山昔刘弘山简九日宴处 古堤襄阳城有古堤皆
卷一百四十五 第 8a 页 WYG0470-0378c.png
后汉胡烈所筑常为襄阳太守惠化及人塞补决堤民
因歌曰譬春之阳如冬之日耕者让畔百姓丰溢惟我
胡父恩惠难忘 冠盖里盛弘之荆州记云襄阳郡岘
首山南至宜城百馀里其间雕墙峻宇闾阖填列汉宣
帝末其中有卿士刺史二千石数十家朱轩骈辉连延
掩映于太山庙下荆州刺史行部见之钦叹其盛敕号
太山庙道为冠盖里 诸葛亮宅按蜀记云先帝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即此地也今有井深四丈广尺五寸迄
因歌曰譬春之阳如冬之日耕者让畔百姓丰溢惟我
胡父恩惠难忘 冠盖里盛弘之荆州记云襄阳郡岘
首山南至宜城百馀里其间雕墙峻宇闾阖填列汉宣
帝末其中有卿士刺史二千石数十家朱轩骈辉连延
掩映于太山庙下荆州刺史行部见之钦叹其盛敕号
太山庙道为冠盖里 诸葛亮宅按蜀记云先帝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即此地也今有井深四丈广尺五寸迄
卷一百四十五 第 8b 页 WYG0470-0378d.png
今垒砌如初 桓温冢冢闻鼓角声即襄阳必有军旅
古鱼井按南雍州记云古鱼井内一鱼无肉惟骨相
连尔 张汉阳碑在县西二里即柬之地也 孟浩然
碑在县东南一十二里 杜预碑在县东南九里岘山
上
邓城县北十三里旧十四乡今八乡汉邓县地即古樊
城齐书云建武中大将军曹虎镇此后孝文率兵数万
围樊城经月不下即此城也荆州图副郭仲产挚虞等
古鱼井按南雍州记云古鱼井内一鱼无肉惟骨相
连尔 张汉阳碑在县西二里即柬之地也 孟浩然
碑在县东南一十二里 杜预碑在县东南九里岘山
上
邓城县北十三里旧十四乡今八乡汉邓县地即古樊
城齐书云建武中大将军曹虎镇此后孝文率兵数万
围樊城经月不下即此城也荆州图副郭仲产挚虞等
卷一百四十五 第 9a 页 WYG0470-0379a.png
记俱云樊本仲山甫之国隋改河南郡为邓城郡废棘
阳襄县一县立安养县唐天宝中改为临汉县以临汉
江为名贞元二十一年以襄州为襄阳府徙临汉县于
古邓地乃改为邓城县 宛水自邓州新野县界流入
□县城即古□城即古有□子之国邓之南鄙 夫
人城即晋朱序为刺史母韩夫人深识兵势知郡西角
必偏受敌率女婢斜筑二十丈许以捍贼攻后苻丕果
以兵攻此处不克而退因号夫人城查牙山县四十里
阳襄县一县立安养县唐天宝中改为临汉县以临汉
江为名贞元二十一年以襄州为襄阳府徙临汉县于
古邓地乃改为邓城县 宛水自邓州新野县界流入
□县城即古□城即古有□子之国邓之南鄙 夫
人城即晋朱序为刺史母韩夫人深识兵势知郡西角
必偏受敌率女婢斜筑二十丈许以捍贼攻后苻丕果
以兵攻此处不克而退因号夫人城查牙山县四十里
卷一百四十五 第 9b 页 WYG0470-0379b.png
泌河在县东北一百一十里流经县界与白河合
呼鹰台在县东南一里刘表所筑表往登之鼓琴作乐
有鹰来集因名 泌白水在县东北九十七里是泌白
相合河口
榖城县西北四十五里旧十八乡今七乡本春秋榖国
汉为筑阳县自后汉魏迄今并为筑阳县地宋于此置
扶风郡隋开皇七年改为榖城县 酂城在县东北汉
书地理志南阳即汉相萧何所封也按说文酂作管作
呼鹰台在县东南一里刘表所筑表往登之鼓琴作乐
有鹰来集因名 泌白水在县东北九十七里是泌白
相合河口
榖城县西北四十五里旧十八乡今七乡本春秋榖国
汉为筑阳县自后汉魏迄今并为筑阳县地宋于此置
扶风郡隋开皇七年改为榖城县 酂城在县东北汉
书地理志南阳即汉相萧何所封也按说文酂作管作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0a 页 WYG0470-0379c.png
且二切南阳有酂县昨切沛国县若云何之所封何
在沛又云此邑乃高后封何夫人之邑也 汉阴城在
县北汉为县今废城存萧相国祠鲍至南雍州记云何
昔受封于此庙今相传谓城隍神 薤山在县西六十
里诸山云起此山无云终不降雨诸山无云此山有云
起必降大雨土人以为恒验因山薤为名山上有孤竹
三茎三年生一笋故竹死代谢如春秋又有白鹿二紫
罴一人不敢犯之 榖神山在县西十里上石城号曰
在沛又云此邑乃高后封何夫人之邑也 汉阴城在
县北汉为县今废城存萧相国祠鲍至南雍州记云何
昔受封于此庙今相传谓城隍神 薤山在县西六十
里诸山云起此山无云终不降雨诸山无云此山有云
起必降大雨土人以为恒验因山薤为名山上有孤竹
三茎三年生一笋故竹死代谢如春秋又有白鹿二紫
罴一人不敢犯之 榖神山在县西十里上石城号曰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0b 页 WYG0470-0379d.png
榖神山 筑水在县南一百步陆澄地理志云筑水会
沔水之处谓筑口 粉水在县北六十里出房州房陵
县东流入县南雍州记云萧何夫人渍粉鲜洁异于诸
水因立名 榖城在县北五里南雍州记云榖伯绥之
旧国也昔城门前有石人刻其腹曰摩兜鞬慎莫言亦金
人缄口之流也而今无矣
中庐县西南五十八里旧六乡今三乡本汉中庐县春
秋庐戎之国南齐于此立义清县属义安郡唐贞观二
沔水之处谓筑口 粉水在县北六十里出房州房陵
县东流入县南雍州记云萧何夫人渍粉鲜洁异于诸
水因立名 榖城在县北五里南雍州记云榖伯绥之
旧国也昔城门前有石人刻其腹曰摩兜鞬慎莫言亦金
人缄口之流也而今无矣
中庐县西南五十八里旧六乡今三乡本汉中庐县春
秋庐戎之国南齐于此立义清县属义安郡唐贞观二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1a 页 WYG0470-0380a.png
年自今县东北三十里移于今所在州西五十三里复
为中庐县 山都县城秦之邑名废城在今县东北
宜城县南九十五里元二乡本楚之鄢都在汉为鄢县
地宋大明元年以胡人流寓者立华山郡于大堤村即
今县后魏改华山郡以宜城郡分新郡之地县地因帝
率道县属威宁郡后周保定四年省宜城郡入率道县
今县南右宜城即旧郡唐武德四年以此邑属鄀州贞
观八年废鄀州改属襄州天宝七年改为宜城县从古
为中庐县 山都县城秦之邑名废城在今县东北
宜城县南九十五里元二乡本楚之鄢都在汉为鄢县
地宋大明元年以胡人流寓者立华山郡于大堤村即
今县后魏改华山郡以宜城郡分新郡之地县地因帝
率道县属威宁郡后周保定四年省宜城郡入率道县
今县南右宜城即旧郡唐武德四年以此邑属鄀州贞
观八年废鄀州改属襄州天宝七年改为宜城县从古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1b 页 WYG0470-0380b.png
郡名 蛮水西自义清县县界流入东南经县西去县
三十里有白公湍南雍州记云秦将白起伐楚之日涉
此水而济因号白公湍今有三碛亦名三洲赤石湍
大堤城今县地也其俗相传呼为大堤城迄今不改
犁邱城汉县废城在今县北 宜城故城汉县在今县
南其地出美酒 鹿门庙习凿齿襄阳记云习郁为侍
中时从光武幸犁邱与武帝通梦见苏岭山神光武嘉
之拜大鸿胪录其前后功封襄阳侯使立苏岭之祠刻
三十里有白公湍南雍州记云秦将白起伐楚之日涉
此水而济因号白公湍今有三碛亦名三洲赤石湍
大堤城今县地也其俗相传呼为大堤城迄今不改
犁邱城汉县废城在今县北 宜城故城汉县在今县
南其地出美酒 鹿门庙习凿齿襄阳记云习郁为侍
中时从光武幸犁邱与武帝通梦见苏岭山神光武嘉
之拜大鸿胪录其前后功封襄阳侯使立苏岭之祠刻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2a 页 WYG0470-0380c.png
二石鹿夹祠神道百姓谓鹿门庙 木香村段成式别
业于此村村生异竹式图送徐商商为启谢 废乐乡
县在州南二百二十里旧管四乡本春秋鄀国之地迄
今有若乡在若水之傍晋隆安五年于今城戍置乐乡县
属武宁郡后魏废帝元年置鄀州贞观六年废鄀州以
其地却属襄州周显德二年并入宜城县皇朝开宝
五年割𨽻荆门军 都亭山在县西南山上有城垒极
峻拔为隘险之所一名中城山 都水亦名女泉系木
业于此村村生异竹式图送徐商商为启谢 废乐乡
县在州南二百二十里旧管四乡本春秋鄀国之地迄
今有若乡在若水之傍晋隆安五年于今城戍置乐乡县
属武宁郡后魏废帝元年置鄀州贞观六年废鄀州以
其地却属襄州周显德二年并入宜城县皇朝开宝
五年割𨽻荆门军 都亭山在县西南山上有城垒极
峻拔为隘险之所一名中城山 都水亦名女泉系木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2b 页 WYG0470-0380d.png
云鄀姬姓之国黄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为诸侯此其
后也
南漳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旧五乡今四乡汉之临沮县
地属南郡郭仲产南雍州记云晋平吴割临沮之北乡
立上黄县后魏又置重阳县周改为思安县隋文帝三
年改为南漳县唐武德二年分襄阳郡南漳县于今所
置贞观九年废县来属襄州 荆山禹贡荆及衡阳为
荆州韩子卞和得玉于荆楚山三面险绝惟东南一隅
后也
南漳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旧五乡今四乡汉之临沮县
地属南郡郭仲产南雍州记云晋平吴割临沮之北乡
立上黄县后魏又置重阳县周改为思安县隋文帝三
年改为南漳县唐武德二年分襄阳郡南漳县于今所
置贞观九年废县来属襄州 荆山禹贡荆及衡阳为
荆州韩子卞和得玉于荆楚山三面险绝惟东南一隅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3a 页 WYG0470-0381a.png
才通人径顶上有池水周回四十馀步乔松翠柏绕列
其旁并有石室相传云是卞和宅 柤山习凿齿襄阳
记吴时朱然诸葛瑾万彧从沮中寻山险道出柤中柤
音榆如榆柤之柤其地在上西黄界去襄阳城百五十
里按此是地名非山称也盖以其地去山密迩因为山
名旧传云司马宣王凿八叠山开路于此停阻以屈曲
八叠为名 清山溪其山高峻庾仲雍荆州志云临沮
县清溪山山东有泉晋郭璞为临沮长常游此赋游仙
其旁并有石室相传云是卞和宅 柤山习凿齿襄阳
记吴时朱然诸葛瑾万彧从沮中寻山险道出柤中柤
音榆如榆柤之柤其地在上西黄界去襄阳城百五十
里按此是地名非山称也盖以其地去山密迩因为山
名旧传云司马宣王凿八叠山开路于此停阻以屈曲
八叠为名 清山溪其山高峻庾仲雍荆州志云临沮
县清溪山山东有泉晋郭璞为临沮长常游此赋游仙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3b 页 WYG0470-0381b.png
诗云清溪千馀仞中有一道士即此也 临漳山在县
西一百八十里本溪头(阙)北临漳水 八叠山在县西
四十五里解在前
光化军
光化军理乾德县本襄州之阴城县地复废为镇故城
在今谷城县北皇朝乾德二年改镇为光化军仍割
谷城县导教翔鸾汉均等三乡置乾德县以年号为名
领县一
西一百八十里本溪头(阙)北临漳水 八叠山在县西
四十五里解在前
光化军
光化军理乾德县本襄州之阴城县地复废为镇故城
在今谷城县北皇朝乾德二年改镇为光化军仍割
谷城县导教翔鸾汉均等三乡置乾德县以年号为名
领县一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4a 页 WYG0470-0381c.png
乾德
军境
东西八十五里 南北四十一里
四至八到
新置军未有至东西京并长安里数 东至邓州穰
县松阳堰为界三十一里 西至均州武当山为界
五十五里 西至襄州榖城县公田村界一十五里
北至邓州穰县曹溪闰为界三十一里 东南至襄
军境
东西八十五里 南北四十一里
四至八到
新置军未有至东西京并长安里数 东至邓州穰
县松阳堰为界三十一里 西至均州武当山为界
五十五里 西至襄州榖城县公田村界一十五里
北至邓州穰县曹溪闰为界三十一里 东南至襄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4b 页 WYG0470-0381d.png
州邓城县古楼村为界三十里 西南至房州永清
县石桶村为界三百里 东北至邓州穰县大充村
为界二十九里 西北至均州武当县博口泉润为
界七十一里 东南至襄州榖城县黄石村二十
里
户
皇朝户主三千六百八十五客三千三百四十五
风俗
县石桶村为界三百里 东北至邓州穰县大充村
为界二十九里 西北至均州武当县博口泉润为
界七十一里 东南至襄州榖城县黄石村二十
里
户
皇朝户主三千六百八十五客三千三百四十五
风俗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5a 页 WYG0470-0382a.png
与襄州同
土产
元无所贡及土产物
乾元县元三乡本汉榖城县遵教翔鸾汉均三乡乾德
三年置以年号名县 汉江经县 马窟山在县东南
六十里下有窟按南雍州记汉时有马百匹从此窟出
旧名马头山敕改为马窟 湿水在县南七里西南流
入汉江南雍州记云湿水出红农县境冬月微温 固
土产
元无所贡及土产物
乾元县元三乡本汉榖城县遵教翔鸾汉均三乡乾德
三年置以年号名县 汉江经县 马窟山在县东南
六十里下有窟按南雍州记汉时有马百匹从此窟出
旧名马头山敕改为马窟 湿水在县南七里西南流
入汉江南雍州记云湿水出红农县境冬月微温 固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5b 页 WYG0470-0382b.png
王古城在县东北五里按榖城县图经云晋咸宁中封
扶风王子畅为顺阳王城内有顺阳碑 五陌洲在县
西南四里南雍州记酂城南四里有五柏村榆树连理
异木合干高四丈乡人以为社其州并树在五柏村因
此为名其树今已枯 汉酂县在县北三里西临汉江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五
扶风王子畅为顺阳王城内有顺阳碑 五陌洲在县
西南四里南雍州记酂城南四里有五柏村榆树连理
异木合干高四丈乡人以为社其州并树在五柏村因
此为名其树今已枯 汉酂县在县北三里西临汉江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