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 第 1a 页 WYG0470-033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
宋 乐史 撰
山南西道八
集州
集州符阳郡今理难江县土地所属与通州同今州即
汉巴郡宕渠县地晋巴西郡永宁中李特王蜀其地属
焉后魏景明中于巴岭南置洋州其章平素三郡大统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
宋 乐史 撰
山南西道八
集州
集州符阳郡今理难江县土地所属与通州同今州即
汉巴郡宕渠县地晋巴西郡永宁中李特王蜀其地属
焉后魏景明中于巴岭南置洋州其章平素三郡大统
卷一百四十 第 1b 页 WYG0470-0338d.png
中山南覆没属梁武帝大同中又于巴岭侧立安宁敬
水平南三郡仍立东巴州以领三县郡州理在木马按
木马地名在今洋州界无复遗址后魏恭帝二年改东
巴州为集州以东北集川水为名人户寡少寄理梁
州后周天和五年移集州于巴岭南即今州理领平桑
其章安宁敬水平南五郡隋开皇三年罢所领郡立集
州领难江曲细符阳白石四县大业二年废集州以难
江属汉川郡以长池(旧名曲细)符阳白石三县属巴州
水平南三郡仍立东巴州以领三县郡州理在木马按
木马地名在今洋州界无复遗址后魏恭帝二年改东
巴州为集州以东北集川水为名人户寡少寄理梁
州后周天和五年移集州于巴岭南即今州理领平桑
其章安宁敬水平南五郡隋开皇三年罢所领郡立集
州领难江曲细符阳白石四县大业二年废集州以难
江属汉川郡以长池(旧名曲细)符阳白石三县属巴州
卷一百四十 第 2a 页 WYG0470-0339a.png
仍于废集州城置公山镇唐武德元年废镇复于难江
县置集州仍割巴州之符阳长池白石三县来属又置
平桑县凡领五县八年以符阳白石属壁州贞观元年
废平桑县二年又置六年又省平桑长池二县八年复
割壁州之符阳来属十七年又割废静州之地平县来
属天宝元年改为符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集州
元领县四 今二
难江 嘉川
县置集州仍割巴州之符阳长池白石三县来属又置
平桑县凡领五县八年以符阳白石属壁州贞观元年
废平桑县二年又置六年又省平桑长池二县八年复
割壁州之符阳来属十七年又割废静州之地平县来
属天宝元年改为符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集州
元领县四 今二
难江 嘉川
卷一百四十 第 2b 页 WYG0470-0339b.png
二县废
大牟(并入难江)地平(并入嘉川)
州境
东西一百九十一里 南北一百九十六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约二千八百里 东北至西京一千九
百一十三里取地平县至利州驿路二千六百一
十五里 东北取巴岭路至长安一千四百一十
大牟(并入难江)地平(并入嘉川)
州境
东西一百九十一里 南北一百九十六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约二千八百里 东北至西京一千九
百一十三里取地平县至利州驿路二千六百一
十五里 东北取巴岭路至长安一千四百一十
卷一百四十 第 3a 页 WYG0470-0339c.png
里 东至壁州取符阳县路二百七十五里 正南
微西至巴州一百八十三里 西至利州三百一十
五里 北至兴元府二百七十三里 东南至壁
州五百一十四里 西南至巴州一百八十三里
西北至利州界二百五十四里 东北至洋州四百
一十六里
户
唐开元户四千三百五十三皇朝户主二千七百一
微西至巴州一百八十三里 西至利州三百一十
五里 北至兴元府二百七十三里 东南至壁
州五百一十四里 西南至巴州一百八十三里
西北至利州界二百五十四里 东北至洋州四百
一十六里
户
唐开元户四千三百五十三皇朝户主二千七百一
卷一百四十 第 3b 页 WYG0470-0339d.png
十三客三千二百三十五
风俗
与梁州同
人物无
土产
小绢 药子 蜜 蜡
难江县旧七乡今十乡本汉宕渠县地周天和五年于
此置难江县因江水难涉故以难江名隋大业中属汉川
风俗
与梁州同
人物无
土产
小绢 药子 蜜 蜡
难江县旧七乡今十乡本汉宕渠县地周天和五年于
此置难江县因江水难涉故以难江名隋大业中属汉川
卷一百四十 第 4a 页 WYG0470-0340a.png
郡唐武德元年于理置集州 小巴岭在县东北一百
三十里周地图云此山之南即古之巴国其岭上多云
雾盛夏尤盛有积雪又有北水源出此山 难江水源
出县东小巴岭南流经县东二十里入盘道县界故注
水经云难水出小巴山 平桑水源出县西三十五里
方石城本因流离人聚居谓之流离城也 废大牟
县在州西南一百一十里本汉葭萌县地隋有清化县
地武德元年分清化县西界置大牟县取县东三里大
三十里周地图云此山之南即古之巴国其岭上多云
雾盛夏尤盛有积雪又有北水源出此山 难江水源
出县东小巴岭南流经县东二十里入盘道县界故注
水经云难水出小巴山 平桑水源出县西三十五里
方石城本因流离人聚居谓之流离城也 废大牟
县在州西南一百一十里本汉葭萌县地隋有清化县
地武德元年分清化县西界置大牟县取县东三里大
卷一百四十 第 4b 页 WYG0470-0340b.png
牟山以为名属静州贞观十七年割属巴州永泰元年
割属集州县在巴州地六十里皇朝乾德五年并入难
江县 思远山在县西北三十里有曾溪水源出此山
东北流注与峻水合
嘉川县西二百三里元三乡本汉葭萌县地宋武帝于
此置宋熙郡及兴乐县后入于魏至恭帝元年改兴乐
为嘉川县取嘉陵江所经为名隋开皇二年罢郡以县
属利州贞观二年改属静州十七年复属利州永泰元
割属集州县在巴州地六十里皇朝乾德五年并入难
江县 思远山在县西北三十里有曾溪水源出此山
东北流注与峻水合
嘉川县西二百三里元三乡本汉葭萌县地宋武帝于
此置宋熙郡及兴乐县后入于魏至恭帝元年改兴乐
为嘉川县取嘉陵江所经为名隋开皇二年罢郡以县
属利州贞观二年改属静州十七年复属利州永泰元
卷一百四十 第 5a 页 WYG0470-0340c.png
年割属集州 每母山一名大胡山在县西四里 东
游水一名宋熙水自三泉县界西南流入又合西游水
又屈曲东南流经县东一百一十步又西南流入义清
县界 胡度水一名清水西自利州绵谷县界流入东
流与宋熙水合 废地平县在州西一百一十里梁大
通六年于此置池川县属木门郡开皇年省池川理入
伏强七年改伏强为清化县武德元年分清化西北界置
狄平县属静州二年改为地平县取天成地平之义七
游水一名宋熙水自三泉县界西南流入又合西游水
又屈曲东南流经县东一百一十步又西南流入义清
县界 胡度水一名清水西自利州绵谷县界流入东
流与宋熙水合 废地平县在州西一百一十里梁大
通六年于此置池川县属木门郡开皇年省池川理入
伏强七年改伏强为清化县武德元年分清化西北界置
狄平县属静州二年改为地平县取天成地平之义七
卷一百四十 第 5b 页 WYG0470-0340d.png
年以静州自木门故城移理于此贞观十七年废静州
以县属兴州永泰元年为通平县皇朝乾德五年并入
嘉川县 龙福山在县东一里 高城戍在县东二十
六里又有清水北自难江县界流经高城戍又南入清
化县界
壁州
壁州始宁郡今理诺水县禹贡梁州之域土地所属与巴
州同本汉宕渠县地后魏大统中于今州理置诺水县
以县属兴州永泰元年为通平县皇朝乾德五年并入
嘉川县 龙福山在县东一里 高城戍在县东二十
六里又有清水北自难江县界流经高城戍又南入清
化县界
壁州
壁州始宁郡今理诺水县禹贡梁州之域土地所属与巴
州同本汉宕渠县地后魏大统中于今州理置诺水县
卷一百四十 第 6a 页 WYG0470-0341a.png
属遂宁郡隋开皇三年省诺水县入始宁县大业三年
以始宁县属巴州武德八年分始宁县之东境于后魏
诺水城再置诺水县仍于县理立壁州以县西一里壁
山为名又割集州之符阳白石二县来属贞观元年废
万州割广纳县来属八年复以符阳属集州天宝元年
改为始宁郡乾元元年复为壁州
元领县五 今三
通江 白石 符阳
以始宁县属巴州武德八年分始宁县之东境于后魏
诺水城再置诺水县仍于县理立壁州以县西一里壁
山为名又割集州之符阳白石二县来属贞观元年废
万州割广纳县来属八年复以符阳属集州天宝元年
改为始宁郡乾元元年复为壁州
元领县五 今三
通江 白石 符阳
卷一百四十 第 6b 页 WYG0470-0341b.png
二县废
广纳 东巴(已上并入通江)
州境
东西二百六十里 南北三百八十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三千四百里 东北至西京三千里
北取洋州路至长安二千一百十五里 北取洋州
兴道县五百四十五里 西至巴州一百五十里
广纳 东巴(已上并入通江)
州境
东西二百六十里 南北三百八十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三千四百里 东北至西京三千里
北取洋州路至长安二千一百十五里 北取洋州
兴道县五百四十五里 西至巴州一百五十里
卷一百四十 第 7a 页 WYG0470-0341c.png
南取广纳路至巴州归仁县一百七十八里 东至
所管东巴县二百三十里县东与通州东乡县接界
东南至通州三百七十五里 东北至巴州一百
四十五里
户
唐开元户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皇朝户主七百一
十九客二千一百三十七
风俗
所管东巴县二百三十里县东与通州东乡县接界
东南至通州三百七十五里 东北至巴州一百
四十五里
户
唐开元户一万二千三百六十八皇朝户主七百一
十九客二千一百三十七
风俗
卷一百四十 第 7b 页 WYG0470-0341d.png
与蓬州同
人物无
土产
麻布 丝布 绵 紬 蜡 马鞭贡
段氏蜀记云壁州进贡鞭诸道不及
通江县旧十六乡今六乡本汉宕渠县地后汉分置宣
汉县梁武帝分置宣汉县始宁县后魏分始宁置诺水
县因县南诺水为名唐武德七年省八年再置县并州
人物无
土产
麻布 丝布 绵 紬 蜡 马鞭贡
段氏蜀记云壁州进贡鞭诸道不及
通江县旧十六乡今六乡本汉宕渠县地后汉分置宣
汉县梁武帝分置宣汉县始宁县后魏分始宁置诺水
县因县南诺水为名唐武德七年省八年再置县并州
卷一百四十 第 8a 页 WYG0470-0342a.png
于此至天宝元年以邑枕巴江故为通江县 歌籁山
在县东七十里上有城甚险峻 巴字水巴江有二水
并流自汉中至城下入武陵曲折如巴字亦曰巴江今
峡中谓之巴峡即此水也 牛头山四绝为诸山之望
废广纳县在州南五十里旧二乡亦汉宕渠县地复
为始宁归仁二县地唐武德二年析二县之地置广纳
县以县界广纳溪为名宝历元年九月山南西道节度
使裴度奏废县为乡并入白石诺水二县大中初复置
在县东七十里上有城甚险峻 巴字水巴江有二水
并流自汉中至城下入武陵曲折如巴字亦曰巴江今
峡中谓之巴峡即此水也 牛头山四绝为诸山之望
废广纳县在州南五十里旧二乡亦汉宕渠县地复
为始宁归仁二县地唐武德二年析二县之地置广纳
县以县界广纳溪为名宝历元年九月山南西道节度
使裴度奏废县为乡并入白石诺水二县大中初复置
卷一百四十 第 8b 页 WYG0470-0342b.png
皇朝乾德四年并入通江 平州水北自通江县界来
南流经县理西与广纳溪水合 废巴东县在州东一
百四十里二乡本汉宕渠地唐开元十三年壁州三县
耆老状论太平曲水王福村界东南连通州向为浮游
所集州县不便理请置邑就以抚之由是敕许置太平
县因取彼太平川以为名天宝十年改为巴东县以处
巴江之东为名皇朝乾德四年并入通江
白石县东北一百里元四乡亦宕渠县地后魏废帝于
南流经县理西与广纳溪水合 废巴东县在州东一
百四十里二乡本汉宕渠地唐开元十三年壁州三县
耆老状论太平曲水王福村界东南连通州向为浮游
所集州县不便理请置邑就以抚之由是敕许置太平
县因取彼太平川以为名天宝十年改为巴东县以处
巴江之东为名皇朝乾德四年并入通江
白石县东北一百里元四乡亦宕渠县地后魏废帝于
卷一百四十 第 9a 页 WYG0470-0342c.png
今县西南十五里立白石县因界内白石川为名属其
章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集州大业三年废集州
以县属巴州唐武德七年自魏所置县移于今县东南
一里属渠州八年改为壁州證圣元年又移于今理县
城南枕大溪北临小涧 青水一名白石水东北自洋
源县界流入西南流与诺水合
符阳县北七十里旧八乡今六乡本汉县属巴郡晋宋
废为宣汉县地后魏正始中置其章郡领符阳县亦无
章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集州大业三年废集州
以县属巴州唐武德七年自魏所置县移于今县东南
一里属渠州八年改为壁州證圣元年又移于今理县
城南枕大溪北临小涧 青水一名白石水东北自洋
源县界流入西南流与诺水合
符阳县北七十里旧八乡今六乡本汉县属巴郡晋宋
废为宣汉县地后魏正始中置其章郡领符阳县亦无
卷一百四十 第 9b 页 WYG0470-0342d.png
人户寄理渠川后周天和五年开拓此地移其章郡及
县理于此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集州大业二年废
集州以县属巴州唐武德元年又置集州县依旧属焉
思公山在县北二百里其山最峻思公水源出此山
南流经县理西又南入通江县界又有思公城 符水
源出县东南二百步西流经县九十步又西流入思公
水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
县理于此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集州大业二年废
集州以县属巴州唐武德元年又置集州县依旧属焉
思公山在县北二百里其山最峻思公水源出此山
南流经县理西又南入通江县界又有思公城 符水
源出县东南二百步西流经县九十步又西流入思公
水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