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第 1a 页 WYG0469-01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
宋 乐史 撰
河南道二十
登州
登州文登郡今理蓬莱县禹贡青州之域古莱子之国
春秋齐侯灭莱至汉为东莱郡汉武帝封齐孝王子渫
为牟平侯此即渫之邑也按牟平在今蓬莱县东南九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
宋 乐史 撰
河南道二十
登州
登州文登郡今理蓬莱县禹贡青州之域古莱子之国
春秋齐侯灭莱至汉为东莱郡汉武帝封齐孝王子渫
为牟平侯此即渫之邑也按牟平在今蓬莱县东南九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0469-0170b.png
十里牟平故城是也后魏武定元年分东莱县于黄县
东一百步中郎故城置东牟郡高齐天保七年废东牟
郡自今昌阳县东五十三里长广故城移长广郡理中
郎城隋开皇三年改为牟州大业三年为郡废州唐武
德四年又置州后因文登县人不从贼党遂于县理置
登州贞观元年牟州及牟平县登州俱废麟德二年析
文登县地于东牟故城置牟平县如意元年又于牟平
县置登州领文登牟平黄三县神龙三年自牟平徙登
东一百步中郎故城置东牟郡高齐天保七年废东牟
郡自今昌阳县东五十三里长广故城移长广郡理中
郎城隋开皇三年改为牟州大业三年为郡废州唐武
德四年又置州后因文登县人不从贼党遂于县理置
登州贞观元年牟州及牟平县登州俱废麟德二年析
文登县地于东牟故城置牟平县如意元年又于牟平
县置登州领文登牟平黄三县神龙三年自牟平徙登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0469-0171a.png
州于蓬莱镇南一里析黄县置蓬莱县于州理即今登
州所理也天宝元年为东牟郡乾元元年复为登州
元领县四
蓬莱 文登 黄县 牟平
州境
东西四百九十五里 南北一百六十三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东京一千九百五十里 西南至西京二千
州所理也天宝元年为东牟郡乾元元年复为登州
元领县四
蓬莱 文登 黄县 牟平
州境
东西四百九十五里 南北一百六十三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东京一千九百五十里 西南至西京二千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0469-0171b.png
三百七十里 西南至长安三千里 东至文登县
界大海四百九十里 南至莱州昌阳县二百一十
里 西至大海四里当中国往新罗渤海大路
北至大海三里 东南至海州四百六十里 西南
至莱州四百里 正北微东至海北岸都里镇五百
三十里
户
唐开元户二万二百九十八皇朝户主一万五千四
界大海四百九十里 南至莱州昌阳县二百一十
里 西至大海四里当中国往新罗渤海大路
北至大海三里 东南至海州四百六十里 西南
至莱州四百里 正北微东至海北岸都里镇五百
三十里
户
唐开元户二万二百九十八皇朝户主一万五千四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0469-0171c.png
百五十六客一万七千四百五十八
风俗
与青州同
人物
(阙)
土产
文蛤 牛黄(已上旧贡) 水葱席(今贡) 纱布
风俗
与青州同
人物
(阙)
土产
文蛤 牛黄(已上旧贡) 水葱席(今贡) 纱布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0469-0171d.png
蓬莱县依旧五乡本汉黄县地属东莱郡昔汉武帝于
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在黄县东北五十里
唐贞观八年于此置蓬莱镇神龙三年析黄县置蓬莱
县在镇南一里即今登州所理是也 羽山在县南十
五里尚书云殛鲧于羽山孔安国注云其山在东齐海
中即此也 九目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按晏谟齐记云
山有九窍因名 沙门岛在县北海中五十里 之
罘水在县南一十五里源出羽山与石门水合流入海
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在黄县东北五十里
唐贞观八年于此置蓬莱镇神龙三年析黄县置蓬莱
县在镇南一里即今登州所理是也 羽山在县南十
五里尚书云殛鲧于羽山孔安国注云其山在东齐海
中即此也 九目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按晏谟齐记云
山有九窍因名 沙门岛在县北海中五十里 之
罘水在县南一十五里源出羽山与石门水合流入海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0469-0172a.png
鲧城在县南六十里古老相传云是魏将田预领兵禦
吴将周贺筑之盖近殛鲧之地因名 乌湖戍在县北
海中二百六十五里置乌湖岛上唐太宗贞观二十年
为伐东夷当要路遂置为镇至永徽元年废 大谢戍
在县北海中三十里周回一百二十二步亦唐太宗征
高丽时与乌湖戍同时置 咸泉池其泉咸百姓取之
为盐 牟平故城汉为县理于此在县东南九十里故
城是也高齐天宝七年移于今黄县东七十三里马岭
吴将周贺筑之盖近殛鲧之地因名 乌湖戍在县北
海中二百六十五里置乌湖岛上唐太宗贞观二十年
为伐东夷当要路遂置为镇至永徽元年废 大谢戍
在县北海中三十里周回一百二十二步亦唐太宗征
高丽时与乌湖戍同时置 咸泉池其泉咸百姓取之
为盐 牟平故城汉为县理于此在县东南九十里故
城是也高齐天宝七年移于今黄县东七十三里马岭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0469-0172b.png
山南置隋废唐武德三年又置贞观元年又废
文登县东南二百八十里旧十二乡今五乡本汉牟平
县在今黄县东一百三十里牟平故城是也本属东莱
郡自汉迄魏皆为牟平县地高齐后主天统四年分牟
平置文登县属长广郡取县界文登山为名隋开皇三
年废长广郡文登县属莱州唐武德四年于此置登州
领文登观阳二县六年以观阳属牟州又置清阳廓定
二县属登州贞观元年废登州又废清阳廓定二县入
文登县东南二百八十里旧十二乡今五乡本汉牟平
县在今黄县东一百三十里牟平故城是也本属东莱
郡自汉迄魏皆为牟平县地高齐后主天统四年分牟
平置文登县属长广郡取县界文登山为名隋开皇三
年废长广郡文登县属莱州唐武德四年于此置登州
领文登观阳二县六年以观阳属牟州又置清阳廓定
二县属登州贞观元年废登州又废清阳廓定二县入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0469-0172c.png
文登县神龙三年徙登州于蓬莱镇文登县又𨽻焉
之罘山在县西北百九十里史记曰秦始皇二十九年
登之罘刋石勒功三十七年又自琅琊使徐福采药福
言常苦大鱼为患于是连舟下海登之罘山射巨鱼还
自平原郊祀志曰齐有八祠之罘山为阳主武帝太始
三年幸琅琊礼日成山登之罘山称万岁子虚赋曰射
乎之罘是也其山在海中山东南海水中有垒石俗传
云武帝造桥有两石铭仍在山高九里周回五十里
之罘山在县西北百九十里史记曰秦始皇二十九年
登之罘刋石勒功三十七年又自琅琊使徐福采药福
言常苦大鱼为患于是连舟下海登之罘山射巨鱼还
自平原郊祀志曰齐有八祠之罘山为阳主武帝太始
三年幸琅琊礼日成山登之罘山称万岁子虚赋曰射
乎之罘是也其山在海中山东南海水中有垒石俗传
云武帝造桥有两石铭仍在山高九里周回五十里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0469-0172d.png
召石山在县东八十五里三齐略记云秦始皇造石桥
渡海观日出处有神人召石下城阳一十山石遣东下
岌岌相随如行状石去不驶神人鞭之皆见血今验召
石山之下其石有色尽赤焉 铁官山在县西百四十
里按此山去牟平城百里铜铁之处犹存汉置铁官
石桥海神在县南六十里县北百里县东百八十里三
面俱至于海县东北海中有秦始皇石桥伏琛齐记曰
始皇造桥欲渡海观日出处海神为驱石𥪡柱始皇感
渡海观日出处有神人召石下城阳一十山石遣东下
岌岌相随如行状石去不驶神人鞭之皆见血今验召
石山之下其石有色尽赤焉 铁官山在县西百四十
里按此山去牟平城百里铜铁之处犹存汉置铁官
石桥海神在县南六十里县北百里县东百八十里三
面俱至于海县东北海中有秦始皇石桥伏琛齐记曰
始皇造桥欲渡海观日出处海神为驱石𥪡柱始皇感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0469-0173a.png
其惠通敬于神求与相见神曰我丑莫图我形当与帝
会始皇从石桥入海四十里与神相见帝左右有巧者
潜以足画神形神怒曰帝负约可速去始皇转骂之前
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今验成山东入海道可广
二千步时有𥪡石往往相望似桥柱状海中又有石桥
柱二所乍出乍没俗云汉武帝所作也 东牟故城在
县西北一十里东汉牟县地也属东莱郡有铁官盐官
高后六年封齐悼惠五子与俱为侯至宋省 道路西
会始皇从石桥入海四十里与神相见帝左右有巧者
潜以足画神形神怒曰帝负约可速去始皇转骂之前
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今验成山东入海道可广
二千步时有𥪡石往往相望似桥柱状海中又有石桥
柱二所乍出乍没俗云汉武帝所作也 东牟故城在
县西北一十里东汉牟县地也属东莱郡有铁官盐官
高后六年封齐悼惠五子与俱为侯至宋省 道路西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0469-0173b.png
北自黄县界更经乌趣石阜二山之间又东经县理东
达于海海东诸国朝贡必由此道 文登山在县东二
里古老相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
因名 鸺鹠山在县东南二十里此常山有鸺鹠栖止
石门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山有二石耸立高二丈东
南相去一丈望之如门 五垒山在县南五十里其山
南北成形入海如垒焉 白鹿山在县北四十里唐神
龙三年白鹿复见刺史毕元恺入进 鸡鸣岛在县东
达于海海东诸国朝贡必由此道 文登山在县东二
里古老相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
因名 鸺鹠山在县东南二十里此常山有鸺鹠栖止
石门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山有二石耸立高二丈东
南相去一丈望之如门 五垒山在县南五十里其山
南北成形入海如垒焉 白鹿山在县北四十里唐神
龙三年白鹿复见刺史毕元恺入进 鸡鸣岛在县东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0469-0173c.png
北一百三十里晏谟齐记云不夜城北有鸡鸣岛 昌
阳汤在县西南四十里周回十二步南流入黑水此县
都有温汤七所 秦宫在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古老相
传云秦始皇所造东南两面临海南有七井水 望海
台在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古老相传云秦始皇在成山
垒石造此台望海伏琛齐记云始皇欲渡海立此石标
之为记 成山史记秦始皇二十八年行郡县上泰山
乃立渤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郊祀志齐八祠成山为
阳汤在县西南四十里周回十二步南流入黑水此县
都有温汤七所 秦宫在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古老相
传云秦始皇所造东南两面临海南有七井水 望海
台在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古老相传云秦始皇在成山
垒石造此台望海伏琛齐记云始皇欲渡海立此石标
之为记 成山史记秦始皇二十八年行郡县上泰山
乃立渤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郊祀志齐八祠成山为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0469-0173d.png
日主 斥山尔雅东北之美有斥山之文皮焉 昌山
按宋永初山川记云昌阳县有昌水郡国志云昌阳县
有巨神岛有祠能行云雨崔琰避黄巾贼于此山 不
夜城即春秋时莱子所置邑以日出于东故以不夜为
名汉县属东莱在今县东北八十里有不夜故城有成
山祠莽曰夙夜后汉省并昌阳故城东北五十一里有
鸡鸣岛即海也 育犁城汉立县后汉省并入牟平按汉
志注云东莱腄县有之罘山祠并丹水所出东北入海
按宋永初山川记云昌阳县有昌水郡国志云昌阳县
有巨神岛有祠能行云雨崔琰避黄巾贼于此山 不
夜城即春秋时莱子所置邑以日出于东故以不夜为
名汉县属东莱在今县东北八十里有不夜故城有成
山祠莽曰夙夜后汉省并昌阳故城东北五十一里有
鸡鸣岛即海也 育犁城汉立县后汉省并入牟平按汉
志注云东莱腄县有之罘山祠并丹水所出东北入海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0469-0174a.png
是也盖在今县西七十里清阳水侧近与海畔之罘山
相对 海牛岛郡国志云不夜城北有海牛岛无角紫
色足似龟长丈馀尾若鮕鱼性捷疾见人则飞赴水皮
堪弓鞬脂可燃灯 海驴岛岛上多海驴常以八九月
于此岛乳产皮毛可长二分其皮水不能润可以禦雨
时有获者可贵
黄县西南五十三里旧十七乡今三乡古莱子国都于
此汉县属莱郡莽曰意母故城在今县东南二十五里
相对 海牛岛郡国志云不夜城北有海牛岛无角紫
色足似龟长丈馀尾若鮕鱼性捷疾见人则飞赴水皮
堪弓鞬脂可燃灯 海驴岛岛上多海驴常以八九月
于此岛乳产皮毛可长二分其皮水不能润可以禦雨
时有获者可贵
黄县西南五十三里旧十七乡今三乡古莱子国都于
此汉县属莱郡莽曰意母故城在今县东南二十五里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0469-0174b.png
故黄城是也高齐天宝七年移于今理唐武德四年属
牟州神龙三年置登州黄县割属焉按汉书曰秦欲伐
匈奴运粮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琊负海之郡
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黄即今黄县腄即今文登
县汉并属东莱即北河朔方已北六斛四升曰钟计道路
所费凡用百九十二斛乃致一石 故黄城在县东南
二十五里古莱子之国春秋传云齐侯灭莱杜预注云
今东莱黄县是也 大入故城在县东北二十里司马
牟州神龙三年置登州黄县割属焉按汉书曰秦欲伐
匈奴运粮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琊负海之郡
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黄即今黄县腄即今文登
县汉并属东莱即北河朔方已北六斛四升曰钟计道路
所费凡用百九十二斛乃致一石 故黄城在县东南
二十五里古莱子之国春秋传云齐侯灭莱杜预注云
今东莱黄县是也 大入故城在县东北二十里司马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0469-0174c.png
宣王伐辽东造此城运粮船从此入今新罗百济往还常
由于此 蓬莱镇在县东北五十里 海渎祠在县北
二十四里大入城上 莱山封禅书云齐之八祠莱山
为月主一云莱阴山多仙圣所居 九目山连接县界
蹲狗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山上有石如蹲狗伏氏记
云山极灵刘宠微时途由此石犬吠之后为太尉 大
海在县北三里又县西至海四里当中国往新罗渤海
大路由此 故徐乡城汉县成帝封胶帝共王子炔为
由于此 蓬莱镇在县东北五十里 海渎祠在县北
二十四里大入城上 莱山封禅书云齐之八祠莱山
为月主一云莱阴山多仙圣所居 九目山连接县界
蹲狗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山上有石如蹲狗伏氏记
云山极灵刘宠微时途由此石犬吠之后为太尉 大
海在县北三里又县西至海四里当中国往新罗渤海
大路由此 故徐乡城汉县成帝封胶帝共王子炔为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0469-0174d.png
侯后汉省其城即今邑县界已失其故城遗址 惤汉县
在今县西南二十五里有惤故城存即高齐天宝七年
省入黄 中郎城郡国志云石勒遣中郎将石同筑此
城以防海故曰中郎城 士乡城后汉书云齐有士乡
越有君子里谓此
牟平县东二百里旧十乡今三乡本汉县也属东莱郡
有铁官盐官王子侯表曰齐孝王子渫为牟平侯后汉
属郡不改晋属东莱国在牟山之阳其地夷坦故曰牟
在今县西南二十五里有惤故城存即高齐天宝七年
省入黄 中郎城郡国志云石勒遣中郎将石同筑此
城以防海故曰中郎城 士乡城后汉书云齐有士乡
越有君子里谓此
牟平县东二百里旧十乡今三乡本汉县也属东莱郡
有铁官盐官王子侯表曰齐孝王子渫为牟平侯后汉
属郡不改晋属东莱国在牟山之阳其地夷坦故曰牟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0469-0175a.png
平高齐天保七年自牟平故城移县于今黄县东北七
十三里改属长广郡隋开皇三年改长广郡为牟州牟
平县仍属焉大业二年废牟州属莱州唐武德四年又
于中郎城置牟州牟平县属贞观元年州县俱废麟德
二年析文登县于此重置牟平县属登州 卢山在县
东十八里北与东牟县岘山相连岘山上正北至海一
百里有望海台 岘山在县东北二十里与卢山相连
上有东牟侯祠按晏谟齐记云卢山东北有东牟大岘
十三里改属长广郡隋开皇三年改长广郡为牟州牟
平县仍属焉大业二年废牟州属莱州唐武德四年又
于中郎城置牟州牟平县属贞观元年州县俱废麟德
二年析文登县于此重置牟平县属登州 卢山在县
东十八里北与东牟县岘山相连岘山上正北至海一
百里有望海台 岘山在县东北二十里与卢山相连
上有东牟侯祠按晏谟齐记云卢山东北有东牟大岘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0469-0175b.png
山 系马山在县东四十里古老相传秦始皇游此山
揽草系马至今山中草春生并皆垂屈若人系结之状
俗云系马础 大昆崙山在县东南四十里按仙经云
姑馀山因麻姑曾于此山修道上升有馀址尚在因以
为名后代以姑馀昆崙声相𩔖而俗名又有小昆崙相
连 两欹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其山两峰欹侧相背为名
莱州
莱州东莱郡今理掖县禹贡青州之域禹贡曰嵎夷既
揽草系马至今山中草春生并皆垂屈若人系结之状
俗云系马础 大昆崙山在县东南四十里按仙经云
姑馀山因麻姑曾于此山修道上升有馀址尚在因以
为名后代以姑馀昆崙声相𩔖而俗名又有小昆崙相
连 两欹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其山两峰欹侧相背为名
莱州
莱州东莱郡今理掖县禹贡青州之域禹贡曰嵎夷既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0469-0175c.png
略莱夷作牧注云夷嵎地名用功少曰略莱夷可放牧
也即莱子之国左传曰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
沙卫以索马牛皆尺齐师乃还后齐复入莱共公浮柔
奔棠晏弱围棠灭之迁莱于郳在国之东故曰东莱按
古莱子国在今黄县东南二十里黄城是也周之九州
又为幽州之境职方氏幽州其泽薮曰貕养按貕养泽
在今长阳县界史记曰周武王封太公于营邱莱侯闻
之遂与太公争营然则莱为殷时诸侯也秦置三十六
也即莱子之国左传曰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
沙卫以索马牛皆尺齐师乃还后齐复入莱共公浮柔
奔棠晏弱围棠灭之迁莱于郳在国之东故曰东莱按
古莱子国在今黄县东南二十里黄城是也周之九州
又为幽州之境职方氏幽州其泽薮曰貕养按貕养泽
在今长阳县界史记曰周武王封太公于营邱莱侯闻
之遂与太公争营然则莱为殷时诸侯也秦置三十六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0469-0175d.png
郡为齐郡汉高帝四年韩信虏齐王广分齐郡因置东
莱郡领县十七理掖县属青州后汉移理黄县魏不改
晋武帝太康四年徙辽东王蕤为东莱王郡复理掖宋
时郡改理曲成后魏初亦然及皇兴四年分青州置光
州取界内光水为名领东莱郡州与郡同理掖县高齐
及后周不改隋文帝罢郡仍改光州为莱州炀帝二年
罢州复为东莱郡唐武德初为莱州天宝元年改为东
莱郡乾元元年复为莱州
莱郡领县十七理掖县属青州后汉移理黄县魏不改
晋武帝太康四年徙辽东王蕤为东莱王郡复理掖宋
时郡改理曲成后魏初亦然及皇兴四年分青州置光
州取界内光水为名领东莱郡州与郡同理掖县高齐
及后周不改隋文帝罢郡仍改光州为莱州炀帝二年
罢州复为东莱郡唐武德初为莱州天宝元年改为东
莱郡乾元元年复为莱州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0469-0176a.png
元领县四
掖县 莱阳 即墨 胶水
州境
东西一百二十里 南北二百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一千五百四十里 西南至西京一
千九百二十里 西南至长安二千七百六十五
里 东至登州四百四十五里 东北至登州四
掖县 莱阳 即墨 胶水
州境
东西一百二十里 南北二百四十五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一千五百四十里 西南至西京一
千九百二十里 西南至长安二千七百六十五
里 东至登州四百四十五里 东北至登州四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0469-0176b.png
百五十里 南至青州三百四十五里 正南微
西至密州三百六十二里 西至大海二十九里
北至海五十里 东南至海二百五十二里
西南至青州界一百二十九里 西北至海二十
一里
户
唐开元户二万六千九百九十皇朝户主一万五千
五百二十三客一万六千五百八
西至密州三百六十二里 西至大海二十九里
北至海五十里 东南至海二百五十二里
西南至青州界一百二十九里 西北至海二十
一里
户
唐开元户二万六千九百九十皇朝户主一万五千
五百二十三客一万六千五百八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0469-0176c.png
风俗
土疏水阔山高海深人性刚强志气缓慢语声形容
大此水土之风也
土产
牡砺 决明 海藻 绵 绢 麻布 茯苓 牛
黄贡 文蛤贡 石器贡
人物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光武以为右大将军 刘宠
土疏水阔山高海深人性刚强志气缓慢语声形容
大此水土之风也
土产
牡砺 决明 海藻 绵 绢 麻布 茯苓 牛
黄贡 文蛤贡 石器贡
人物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光武以为右大将军 刘宠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0469-0176d.png
东莱牟平人迁会稽太守有善政 刘岱字公山弟
繇字仲礼所谓骋骐骥于千里 太史慈东莱人北
海相孔融敬之
掖县旧十四乡今五乡本汉旧县也属东莱郡按掖水
出县东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县取为名后属郡不改
晋属东莱国宋属东莱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莱州
望海台秦始皇所造 沙邱城纣所筑始皇崩处 胶
东庸生宅在县界 坠星石在县东北七十里 海水
繇字仲礼所谓骋骐骥于千里 太史慈东莱人北
海相孔融敬之
掖县旧十四乡今五乡本汉旧县也属东莱郡按掖水
出县东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县取为名后属郡不改
晋属东莱国宋属东莱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莱州
望海台秦始皇所造 沙邱城纣所筑始皇崩处 胶
东庸生宅在县界 坠星石在县东北七十里 海水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0469-0177a.png
在县北五十二里水经注曰平故县有土山北眺巨海
杳冥无际 轮井在县东北十里石穴下洞于泉口如
车轮无雕琢之迹自然而成故号 天井能兴云雨人多
祈祭 海神祠在西北十七里地理记云东莱郡有海
祠谓此也 掖水在县西南七十五里北流经土山西
注于海 三山在县北五十里海之南岸史记封禅书
云八祠三山为阴主其城见在此山 万里沙汉书郊
祀志云武帝元封元年大旱祷万里沙又封禅书云天
杳冥无际 轮井在县东北十里石穴下洞于泉口如
车轮无雕琢之迹自然而成故号 天井能兴云雨人多
祈祭 海神祠在西北十七里地理记云东莱郡有海
祠谓此也 掖水在县西南七十五里北流经土山西
注于海 三山在县北五十里海之南岸史记封禅书
云八祠三山为阴主其城见在此山 万里沙汉书郊
祀志云武帝元封元年大旱祷万里沙又封禅书云天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0469-0177b.png
子既出祷万里沙还祀太山按沙长三百里据史记云
在县东北三十里夹万岁河两岸是也 成山武帝太
始三年幸东海作朱雁之歌拜日于成山还而下恤鳏
寡又齐记云成山有牛岛常以五月有海狸上岛产乳
逢人则化鱼入水 当利故城汉志注云有盐官在今
莱州西南三十六里有当利故城高齐天宝七年废
曲城故城汉县废城在今县东北六十里晋改为曲城
大业二年废武德四年复六年又废 转附左思齐都
在县东北三十里夹万岁河两岸是也 成山武帝太
始三年幸东海作朱雁之歌拜日于成山还而下恤鳏
寡又齐记云成山有牛岛常以五月有海狸上岛产乳
逢人则化鱼入水 当利故城汉志注云有盐官在今
莱州西南三十六里有当利故城高齐天宝七年废
曲城故城汉县废城在今县东北六十里晋改为曲城
大业二年废武德四年复六年又废 转附左思齐都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0469-0177c.png
赋曰转附朝舞奇观可说又晏子春秋景公谓曰吾欲
游转附朝舞循海而南是也 燕台在县东北二里南
燕慕容德以东莱掖城为青州理所筑 故临朐城汉
故城在郡北二十三里临朐故城是也后汉省郡国县
道记云临朐有海神祠今故城北去海二十里南去海
神祠约五六里与汉志注同 阳乐汉县后汉省并当
利按十三州志云在当利县东北二十里盖在今莱州
西南二十里内是其地 故阳石汉县成帝封胶东共
游转附朝舞循海而南是也 燕台在县东北二里南
燕慕容德以东莱掖城为青州理所筑 故临朐城汉
故城在郡北二十三里临朐故城是也后汉省郡国县
道记云临朐有海神祠今故城北去海二十里南去海
神祠约五六里与汉志注同 阳乐汉县后汉省并当
利按十三州志云在当利县东北二十里盖在今莱州
西南二十里内是其地 故阳石汉县成帝封胶东共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0469-0177d.png
王子度为陵石侯后汉省并当利又十三州志云当利
县东有陵石城陵为阳字之误盖在今县南当利故城
东即其地也 盏石在县北五十七里北临大海有一
磐石方圆三步上有污蹲状名盏石古老相传云秦始
皇于此凿盏以盛酒醢祈祭有神
莱阳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旧十三乡今五乡本昌阳县
属东莱郡置在昌水之阳故曰昌阳有盐官后汉属郡
不改晋无昌阳县按此前昌阳县理在文登县西南三
县东有陵石城陵为阳字之误盖在今县南当利故城
东即其地也 盏石在县北五十七里北临大海有一
磐石方圆三步上有污蹲状名盏石古老相传云秦始
皇于此凿盏以盛酒醢祈祭有神
莱阳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旧十三乡今五乡本昌阳县
属东莱郡置在昌水之阳故曰昌阳有盐官后汉属郡
不改晋无昌阳县按此前昌阳县理在文登县西南三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0469-0178a.png
十里昌阳故城是也顾野王曰晋惠帝元康八年复立
昌阳县属长广郡今理是也宋及后魏同高齐文宣天
保七年废长乐郡复以昌阳县属东莱郡隋开皇三年
罢郡昌阳县属莱州按今县兼有汉长广掖县观阳卢
县四县之地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避国讳改为莱阳县
黄银坑在县东一百四十里隋开皇十八年牟州刺
史辛公义于此坑冶铸得黄银献之大业末绝唐贞观
初更沙汰得之 七子山在县东南九十三里山有八
昌阳县属长广郡今理是也宋及后魏同高齐文宣天
保七年废长乐郡复以昌阳县属东莱郡隋开皇三年
罢郡昌阳县属莱州按今县兼有汉长广掖县观阳卢
县四县之地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避国讳改为莱阳县
黄银坑在县东一百四十里隋开皇十八年牟州刺
史辛公义于此坑冶铸得黄银献之大业末绝唐贞观
初更沙汰得之 七子山在县东南九十三里山有八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0469-0178b.png
峰大峰居中七山在侧俗谓之七子山若大峰七子也
五龙山在县南二十里有水五道于山中下合流穿
入于南海俗以五龙为名 韭山在县南二十里周回
三里多藿菜尔雅云藿山韭也 高丽山在县西南九
十里魏司马懿讨辽东于此置戍以高丽为名 废莱
阳城在县东南二十三里隋大业中筑属东莱郡唐永
徽元年水淹破 挺城在县南七里汉书地理志挺
城属胶东国后𨽻入东莱郡 奚养泽汉书地理志云
五龙山在县南二十里有水五道于山中下合流穿
入于南海俗以五龙为名 韭山在县南二十里周回
三里多藿菜尔雅云藿山韭也 高丽山在县西南九
十里魏司马懿讨辽东于此置戍以高丽为名 废莱
阳城在县东南二十三里隋大业中筑属东莱郡唐永
徽元年水淹破 挺城在县南七里汉书地理志挺
城属胶东国后𨽻入东莱郡 奚养泽汉书地理志云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0469-0178c.png
长广县西有奚养泽周礼职方幽州之泽薮曰貕养
故长广城亦汉县属琅琊郡后汉改属东莱郡高齐天
保七年因长广郡自胶东城入中郎城复移长广县于
胶东城此城遂废故城在今县东五十里有莱王山祠
貕养泽在西也
即墨县东南二百三十里旧八乡今二乡汉旧县属胶
东国城临墨水故曰即墨在今胶水县东六十里田单
败燕兵之处隋文帝开皇十六年于古不期城东北二
故长广城亦汉县属琅琊郡后汉改属东莱郡高齐天
保七年因长广郡自胶东城入中郎城复移长广县于
胶东城此城遂废故城在今县东五十里有莱王山祠
貕养泽在西也
即墨县东南二百三十里旧八乡今二乡汉旧县属胶
东国城临墨水故曰即墨在今胶水县东六十里田单
败燕兵之处隋文帝开皇十六年于古不期城东北二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0469-0178d.png
十七里置今县所理城复古即墨为名𨽻莱州史记苏
秦云东有琅琊即墨之饶也 天井山在县东十三里
周回二里顶上有一井水味甘美因号天井 阴山在
东南八十里上有石池深三寸旱不灭雨不涨冬夏清
彻曾无滓秽也东石有马蹄迹又有五石人广数围高
一丈古老相传云秦始皇幸琅琊因至牢威山望蓬莱
盖立马于此又遣石人驱牢山不得遂立于此石人诸
山往往有之 中祠山在县东南五里汉书云不期山
秦云东有琅琊即墨之饶也 天井山在县东十三里
周回二里顶上有一井水味甘美因号天井 阴山在
东南八十里上有石池深三寸旱不灭雨不涨冬夏清
彻曾无滓秽也东石有马蹄迹又有五石人广数围高
一丈古老相传云秦始皇幸琅琊因至牢威山望蓬莱
盖立马于此又遣石人驱牢山不得遂立于此石人诸
山往往有之 中祠山在县东南五里汉书云不期山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0469-0179a.png
有太一仙人祠九所此即一也 不期山在县东南四
十五里三齐记云郑玄教授于不期山下生草大如薤
叶长一尺馀坚韧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 女姑山
在县西南三十八里其山北旧有墓基古老相传云此
为明堂汉地理志不期太乙仙人祠九所及明堂武帝
所起不期城西南有七神号曰女姑即此是也 皋虞
故城在县东北五十里汉书元封九年封胶东康王子
建为皋虞侯子孙相承六代王莽篡位改为盈庐 田
十五里三齐记云郑玄教授于不期山下生草大如薤
叶长一尺馀坚韧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 女姑山
在县西南三十八里其山北旧有墓基古老相传云此
为明堂汉地理志不期太乙仙人祠九所及明堂武帝
所起不期城西南有七神号曰女姑即此是也 皋虞
故城在县东北五十里汉书元封九年封胶东康王子
建为皋虞侯子孙相承六代王莽篡位改为盈庐 田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0469-0179b.png
横岛在县东北百里横之众五百馀人俱死于此岛四
面环海去岸二十五里可居千馀处 天室山汉书云
即墨县有天石山祠 大劳山小劳山郡国志云夫差
登之得灵宝度人经齐记云太山自然高不如东海劳
昔郑康成领徒于此神仙传曰乐子长好道遇仙人受
以神胜赤散方仙人曰蛇服此药化为龙人服此药老
成童子长服之年八十色如少女入海登劳山仙去山
高十五里周八里在县东南三十八里 海在县东四
面环海去岸二十五里可居千馀处 天室山汉书云
即墨县有天石山祠 大劳山小劳山郡国志云夫差
登之得灵宝度人经齐记云太山自然高不如东海劳
昔郑康成领徒于此神仙传曰乐子长好道遇仙人受
以神胜赤散方仙人曰蛇服此药化为龙人服此药老
成童子长服之年八十色如少女入海登劳山仙去山
高十五里周八里在县东南三十八里 海在县东四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0469-0179c.png
十三里又在县南百里 温汤在县东北三十里平地
涌出有三穴焉风若西北来汤极热不可入 壮武故
城在县西六十里古夷国汉壮武县又晋封张华为壮
武侯至宋省 沽水左氏云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
人也多矣姑尤即齐界也 不期城汉县属琅琊在县
西南三十七里古城是也今约周十馀里后汉改属东
莱郡晋于此置长广郡高齐天保七年省地理志有太
乙仙人祠九所及明堂皆武帝所起亦因山名 古冢
涌出有三穴焉风若西北来汤极热不可入 壮武故
城在县西六十里古夷国汉壮武县又晋封张华为壮
武侯至宋省 沽水左氏云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
人也多矣姑尤即齐界也 不期城汉县属琅琊在县
西南三十七里古城是也今约周十馀里后汉改属东
莱郡晋于此置长广郡高齐天保七年省地理志有太
乙仙人祠九所及明堂皆武帝所起亦因山名 古冢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0469-0179d.png
郡国志云即墨城北有古冢或发之有黄牛从埏门出
犯之即吼不可动也 夏侯皋墓郡国志云昔徐诞弟
子夏侯皋死后有人遇皋以手巾寄信与诞视之乃棺
中物也
胶水县东八十里旧八乡今三乡本汉胶东国之地按
汉胶东国在今县东南六十里即墨故城是也后汉省
胶东国为县属北海国后魏属北海郡高齐及周不改
开皇三年罢郡属莱州仁寿元年改为胶水县取县西
犯之即吼不可动也 夏侯皋墓郡国志云昔徐诞弟
子夏侯皋死后有人遇皋以手巾寄信与诞视之乃棺
中物也
胶水县东八十里旧八乡今三乡本汉胶东国之地按
汉胶东国在今县东南六十里即墨故城是也后汉省
胶东国为县属北海国后魏属北海郡高齐及周不改
开皇三年罢郡属莱州仁寿元年改为胶水县取县西
卷二十 第 20a 页 WYG0469-0180a.png
胶水为名 即墨故城在县东南六十里古东夷之地
史记苏秦曰齐有琅琊即墨之饶此其处也齐威王召
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
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
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湣王时燕得乐毅伐齐下七十馀
城唯莒即墨不下田单东保即墨六年田单设奇策破
燕军迎襄王于莒尽复齐地封单为安平君汉书汉高
帝元年项羽徙齐王田布于即墨为胶东王田荣怒杀
史记苏秦曰齐有琅琊即墨之饶此其处也齐威王召
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
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
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湣王时燕得乐毅伐齐下七十馀
城唯莒即墨不下田单东保即墨六年田单设奇策破
燕军迎襄王于莒尽复齐地封单为安平君汉书汉高
帝元年项羽徙齐王田布于即墨为胶东王田荣怒杀
卷二十 第 20b 页 WYG0469-0180b.png
布于即墨自立为王遂并三齐之地汉胶东郡领八县
理即墨此其城也 故平度城汉县在今县西北六十
七里平度故城后汉省有胶水经故城又北流入大海
卢乡故城汉县故城在今县西北五十里高齐天保
七年并入胶东 大豁山在县西北二十里按伏琛齐
记云卢乡城东南有豁口故曰大豁口即此也又有小
豁山相连 嵖岈山在县北三十里其山形势嵖岈为
名 明堂山在县东北四十八里齐记云卢乡城东三
理即墨此其城也 故平度城汉县在今县西北六十
七里平度故城后汉省有胶水经故城又北流入大海
卢乡故城汉县故城在今县西北五十里高齐天保
七年并入胶东 大豁山在县西北二十里按伏琛齐
记云卢乡城东南有豁口故曰大豁口即此也又有小
豁山相连 嵖岈山在县北三十里其山形势嵖岈为
名 明堂山在县东北四十八里齐记云卢乡城东三
卷二十 第 21a 页 WYG0469-0180c.png
十里有明堂山与巨青山连出乌头天雄 墨山在县
东北六十里石色如墨又有墨水出焉 金泉山在县
东南四十里其山出桔梗及防风 药石水在县西北
五十里源出明堂山合石渎河 胶水在县西八十里
源出密州诸城县东卷山按山海经云胶水县东有故
县有胶水出焉西流经掖县入海 定渚渠在县南七
十里西流入胶水汉书武帝征和四年正月行幸东莱
临大海三月上耕于钜定即此 乐毅城在即墨城北
东北六十里石色如墨又有墨水出焉 金泉山在县
东南四十里其山出桔梗及防风 药石水在县西北
五十里源出明堂山合石渎河 胶水在县西八十里
源出密州诸城县东卷山按山海经云胶水县东有故
县有胶水出焉西流经掖县入海 定渚渠在县南七
十里西流入胶水汉书武帝征和四年正月行幸东莱
临大海三月上耕于钜定即此 乐毅城在即墨城北
卷二十 第 21b 页 WYG0469-0180d.png
史记乐毅攻田单即此城 宁戚冢在县西六十里齐
记云东亭西亭西北七十里有宁戚冢因山为坟俗呼
为鸣角阜仙人台在县东北五十里青山下列仙传胶
公沙宿饮白鹤泉得仙常游石台之上即此也其台四
绝今不可涉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
记云东亭西亭西北七十里有宁戚冢因山为坟俗呼
为鸣角阜仙人台在县东北五十里青山下列仙传胶
公沙宿饮白鹤泉得仙常游石台之上即此也其台四
绝今不可涉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