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第 1a 页 WYG1242-060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梧冈集卷六
明 唐文凤 撰
记
大牛山龙湫记
歙北距城可二十里有山曰大牛或曰大人其形类人
踞坐而首欹侧重冈复陇腾踔起伏而兹山独巍然高
以大山之半去麓二里许有石岩空洞深杳泉涓涓自
梧冈集卷六
明 唐文凤 撰
记
大牛山龙湫记
歙北距城可二十里有山曰大牛或曰大人其形类人
踞坐而首欹侧重冈复陇腾踔起伏而兹山独巍然高
以大山之半去麓二里许有石岩空洞深杳泉涓涓自
卷六 第 1b 页 WYG1242-0602d.png
中出冬夏不竭岩之东百步有澄湫水寒绀清澈龙实
居之每遇久晴则龙现鳞甲光彩耀日或挂树或蟠石
须臾云气勃起如翻海涛羃于山顶则降雨值积阴淫
潦暝云乍收山色苍然则敛霁以故居民常以候晴雨
凡岁旱则官民致祷辄应无愆期洪武纪元之三十年
夏歙土久不雨亢阳为虐禾甚枯瘁农告病于是坊厢
之耆老吴仲远金得远等以祈祷故实白于府若县县
令李公彦初悯农之罹灾乃与僚佐谋达于府通守杨
居之每遇久晴则龙现鳞甲光彩耀日或挂树或蟠石
须臾云气勃起如翻海涛羃于山顶则降雨值积阴淫
潦暝云乍收山色苍然则敛霁以故居民常以候晴雨
凡岁旱则官民致祷辄应无愆期洪武纪元之三十年
夏歙土久不雨亢阳为虐禾甚枯瘁农告病于是坊厢
之耆老吴仲远金得远等以祈祷故实白于府若县县
令李公彦初悯农之罹灾乃与僚佐谋达于府通守杨
卷六 第 2a 页 WYG1242-0603a.png
公永传谋克恊诹日走诣群祀县令李公率僧道徒步
登陟诣龙湫焚香揭虔撇水盛以瓦罂俄有物肖蝘蜓
投罂中以鼓吹导抵坛所则凉风潇然微雨随至历三
日大雨滂沛远迩沾足苏稿为荣易荒为稔农以有秋
庆咸以为圣恩溥傅而亦感神龙之嘉惠也不可以无
述俾缀文以记之余曰夫山川之能兴云雨其神必灵
而祀典当祀之兹山之神既灵而又有龙神托处于是
则其神异灵显可知矣故变化不测茫洋乎两间雨下
登陟诣龙湫焚香揭虔撇水盛以瓦罂俄有物肖蝘蜓
投罂中以鼓吹导抵坛所则凉风潇然微雨随至历三
日大雨滂沛远迩沾足苏稿为荣易荒为稔农以有秋
庆咸以为圣恩溥傅而亦感神龙之嘉惠也不可以无
述俾缀文以记之余曰夫山川之能兴云雨其神必灵
而祀典当祀之兹山之神既灵而又有龙神托处于是
则其神异灵显可知矣故变化不测茫洋乎两间雨下
卷六 第 2b 页 WYG1242-0603b.png
土而泽万物其功普矣而利及吾歙之民历年滋久而
祀以报之亦宜所以刻文匪干禁而美政也俾后之人
知龙湫之神而且灵永而勿替庶有可徵此记之所以
作也
岩溪书舍记
歙西之山多秀拔而奇峭其支垄馀阜亦皆腾踔起伏
萃英凝粹扶舆磅礴之气钟于人焉其诸山之可名者
黄罗金紫若马鞍若笔架若飞蛾若平几又溢其秀献
祀以报之亦宜所以刻文匪干禁而美政也俾后之人
知龙湫之神而且灵永而勿替庶有可徵此记之所以
作也
岩溪书舍记
歙西之山多秀拔而奇峭其支垄馀阜亦皆腾踔起伏
萃英凝粹扶舆磅礴之气钟于人焉其诸山之可名者
黄罗金紫若马鞍若笔架若飞蛾若平几又溢其秀献
卷六 第 3a 页 WYG1242-0603c.png
其奇为古岩石屋空洞神剜鬼凿不能殚其巧为岩溪
源泉渊深练澄镜净不能比其清当岩之左溪之右中
延通衢直修而广夷坦而袤编氓托处连甍接栋工艺
居于是器用之精致商贾集于是财货之委输镇市立
焉税司在焉而文献之宗诗书之家有左史竹坡吕公
午伯以文章行义大显于宋理宗朝而其后裔有名旭
字德昭以儒术世其业幼从予先君子白云翁游工诗
能文以郡庠司训授陜西延长县学教谕予第四弟文
源泉渊深练澄镜净不能比其清当岩之左溪之右中
延通衢直修而广夷坦而袤编氓托处连甍接栋工艺
居于是器用之精致商贾集于是财货之委输镇市立
焉税司在焉而文献之宗诗书之家有左史竹坡吕公
午伯以文章行义大显于宋理宗朝而其后裔有名旭
字德昭以儒术世其业幼从予先君子白云翁游工诗
能文以郡庠司训授陜西延长县学教谕予第四弟文
卷六 第 3b 页 WYG1242-0603d.png
奎字子彰幼赘于吕氏之门而德昭爱之甚以其能读
父书性警敏而嗜学也予以宦游南北奔走踰十有八
载矣甲午夏子彰以能书徵赴吏部而予亦旅寓于秦
淮之上始得会晤少慰暌离之怀间语予曰弟也有豚
犬六人俾长稚留吕家林之居而于岩溪之滨买地卜
筑为屋六楹乃于宴休之所扁曰岩溪书屋愿干吾兄
一言以记之予喜而语之曰予宗自始祖讳承昈扈从
宋高宗南渡因官于歙至登仕公来世守忠贞家传清
父书性警敏而嗜学也予以宦游南北奔走踰十有八
载矣甲午夏子彰以能书徵赴吏部而予亦旅寓于秦
淮之上始得会晤少慰暌离之怀间语予曰弟也有豚
犬六人俾长稚留吕家林之居而于岩溪之滨买地卜
筑为屋六楹乃于宴休之所扁曰岩溪书屋愿干吾兄
一言以记之予喜而语之曰予宗自始祖讳承昈扈从
宋高宗南渡因官于歙至登仕公来世守忠贞家传清
卷六 第 4a 页 WYG1242-0604a.png
白以仕宦称以文学显而书灯相续十有五世矣至今
馀烬未灭后必有以接其光而炜然烨然者也而予弟
之书屋经史子集庋置其中法书名画陈列于前暇日
则授徒训子从容乎礼法沉潜乎仁义明周孔颜孟之
统寻濂洛关闽之绪探性命道德之奥穷天人事物之
理究古今治乱之原学必实学知必真知行必力行然
后毋负于家学而称世儒也况生于子朱子之邦涵濡
其遗泽浸润其流波而予祖筠轩翁讲贯其学服行其
馀烬未灭后必有以接其光而炜然烨然者也而予弟
之书屋经史子集庋置其中法书名画陈列于前暇日
则授徒训子从容乎礼法沉潜乎仁义明周孔颜孟之
统寻濂洛关闽之绪探性命道德之奥穷天人事物之
理究古今治乱之原学必实学知必真知行必力行然
后毋负于家学而称世儒也况生于子朱子之邦涵濡
其遗泽浸润其流波而予祖筠轩翁讲贯其学服行其
卷六 第 4b 页 WYG1242-0604b.png
道而予父白云翁缵承而继述之钻䃺而瞻仰之自有
以得其要领者矣愧予衰老犹驾断航而泛巨海望洋
而不知其涘予弟年尚壮力尚健其于朱子之道祖父
之学当升堂而哜脔也则书屋之名必显于时也而晋
昌之子孙盖有徵者矣用书以为记而置诸堂之壁
文会堂记
夫在天之文曰月星辰也在地之文山川草木也在人
之文礼乐刑政也贯三才而不息亘万古而不穷弥纶
以得其要领者矣愧予衰老犹驾断航而泛巨海望洋
而不知其涘予弟年尚壮力尚健其于朱子之道祖父
之学当升堂而哜脔也则书屋之名必显于时也而晋
昌之子孙盖有徵者矣用书以为记而置诸堂之壁
文会堂记
夫在天之文曰月星辰也在地之文山川草木也在人
之文礼乐刑政也贯三才而不息亘万古而不穷弥纶
卷六 第 5a 页 WYG1242-0604c.png
乎宇宙炳耀乎古今文之与道三极并存于远矣故曰
言之不文何以行远是以人心之精微动而宣于言言
之精者为文文之精者为诗夫六经载道之文其理醇
而正诸子翊道之文其理驳而杂孔子曰君子以文会
友朋友之际盍簪之顷非文无以辅友道之益也予家
世居表城门内以儒业显翻学海之波澜倾词源之浩
瀚而予先祖筠轩翁以博学有重名于世当世若虚谷
方万里杏庭洪潜夫一时辈行相为师友彼我推敬日
言之不文何以行远是以人心之精微动而宣于言言
之精者为文文之精者为诗夫六经载道之文其理醇
而正诸子翊道之文其理驳而杂孔子曰君子以文会
友朋友之际盍簪之顷非文无以辅友道之益也予家
世居表城门内以儒业显翻学海之波澜倾词源之浩
瀚而予先祖筠轩翁以博学有重名于世当世若虚谷
方万里杏庭洪潜夫一时辈行相为师友彼我推敬日
卷六 第 5b 页 WYG1242-0604d.png
月刮磨以讲圣贤之道此前时之文会也先考白云翁
掌教崇安当时寓公诸老若左丞乌古孙良祯干卿侍
讲杜本清碧秘书彭炳元亮朝夕游从相与议论古今
盛衰人物贤否政治得失清流之士咸归誉之此后时
之文会也予叨荐剡授县令之职考满钦选改除王府
宫讲得与在朝诸名公硕儒缔交若翰林学士王达善
杨荣王景彰国子祭酒徐旭侍讲杨士奇状元曾棨辈
诗文往复𢋫酬倡和殆无虚日此今时之文会也予留
掌教崇安当时寓公诸老若左丞乌古孙良祯干卿侍
讲杜本清碧秘书彭炳元亮朝夕游从相与议论古今
盛衰人物贤否政治得失清流之士咸归誉之此后时
之文会也予叨荐剡授县令之职考满钦选改除王府
宫讲得与在朝诸名公硕儒缔交若翰林学士王达善
杨荣王景彰国子祭酒徐旭侍讲杨士奇状元曾棨辈
诗文往复𢋫酬倡和殆无虚日此今时之文会也予留
卷六 第 6a 页 WYG1242-0605a.png
滞潞阳近蒙天恩赐归田里而从侄彦清得翰林编修
李真为篆文会堂三字装演成轴求予文以记之予追
思吾祖考以来暨予历三世将及百年皆名其堂矣而
彦清不忘先德复取旧名以扁其新居亦可谓有志于
继述矣予故详记三世交游文会之盛录其姓名俾后
之人知所闻见而家学之传渊源有自矣彦清之子道
生颇聪敏好问学暇日编集筠轩白云朝阳祖父及孙
文集以传于家庶使先世精神心术遗泽不泯亦云贤
李真为篆文会堂三字装演成轴求予文以记之予追
思吾祖考以来暨予历三世将及百年皆名其堂矣而
彦清不忘先德复取旧名以扁其新居亦可谓有志于
继述矣予故详记三世交游文会之盛录其姓名俾后
之人知所闻见而家学之传渊源有自矣彦清之子道
生颇聪敏好问学暇日编集筠轩白云朝阳祖父及孙
文集以传于家庶使先世精神心术遗泽不泯亦云贤
卷六 第 6b 页 WYG1242-0605b.png
者矣乃并及之而书以为记
重建大和社记
古昔帝颛顼之子勾龙氏能平水土九州奠安祀以为
社周祖后稷教民稼穑万姓粒食祀以为稷礼所谓有
功于民则祀之此其大者也歙之棠川鲍氏之宗居之
风俗淳厚谈诗书悦礼义人人有士君子之行当宋季
之俶扰盗起里中执鲍氏之父曰宗岩者将兵之其子
寿孙出而救之子愿代父死父愿代子死贼义而两释
重建大和社记
古昔帝颛顼之子勾龙氏能平水土九州奠安祀以为
社周祖后稷教民稼穑万姓粒食祀以为稷礼所谓有
功于民则祀之此其大者也歙之棠川鲍氏之宗居之
风俗淳厚谈诗书悦礼义人人有士君子之行当宋季
之俶扰盗起里中执鲍氏之父曰宗岩者将兵之其子
寿孙出而救之子愿代父死父愿代子死贼义而两释
卷六 第 7a 页 WYG1242-0605c.png
之人称慈孝鲍氏事载宋史里以慈孝称亦由是焉鲍
氏尝率里人建社于高塘充地形散漫风气疏泄民居
弗靖洪武壬申众谋移建于棠川之村口而其地则慈
孝之四世孙汝钦五世孙必成两家之已业也族众于
是踵门告曰子之先世尝有功于民子诚不忘先德以
已地为社神之居俾里民徼其馀福可乎汝钦必成咸
诺之于是缭之以垣墙峨之以屋宇风气完固居民阜
康众悉宜之且以其族之乡先生曰仲安曰伯原曰伯
氏尝率里人建社于高塘充地形散漫风气疏泄民居
弗靖洪武壬申众谋移建于棠川之村口而其地则慈
孝之四世孙汝钦五世孙必成两家之已业也族众于
是踵门告曰子之先世尝有功于民子诚不忘先德以
已地为社神之居俾里民徼其馀福可乎汝钦必成咸
诺之于是缭之以垣墙峨之以屋宇风气完固居民阜
康众悉宜之且以其族之乡先生曰仲安曰伯原曰伯
卷六 第 7b 页 WYG1242-0605d.png
尚者昔尝立社仓以济贫乏保民于患难者其功为多
又尝举乡饮酒礼以孝弟礼让化率乡人足以垂训因
附祀焉于是其族之人有字尚宾者迁居北乡有年矣
睹兹而有感焉乃以其故乡遗田一亩半俾宗人均其
税而收其入禆祭祀之用以表不忘所出越今四十年
屋坏坛圯无以称报祀之意其宗人有曰文绍者复率
族众经营斯宇规模壮观视旧有加焉佥谓事之颠末
弗刻坚珉何以示后乃砻石徵予文以记之昔唐韩愈
又尝举乡饮酒礼以孝弟礼让化率乡人足以垂训因
附祀焉于是其族之人有字尚宾者迁居北乡有年矣
睹兹而有感焉乃以其故乡遗田一亩半俾宗人均其
税而收其入禆祭祀之用以表不忘所出越今四十年
屋坏坛圯无以称报祀之意其宗人有曰文绍者复率
族众经营斯宇规模壮观视旧有加焉佥谓事之颠末
弗刻坚珉何以示后乃砻石徵予文以记之昔唐韩愈
卷六 第 8a 页 WYG1242-0606a.png
有曰愿为同社人鸡豚宴春秋又曰古之乡先生殁而
祀于社何昔人之存殁皆注意于斯岂非盛典所系为
众姓之所慕欤所以后之君天下者立国社国稷推而
至于乡里或千家或百家或三五十家共立社稷以祀享
之春有祈焉秋有报焉当事之际必备牲醴列庶馐沥
诚揭虔以致敬于神毋敢怠忽盖为民生之敬仰出于
至诚此天理民彝不待劝勉有不期然而然者矣今鲍
氏代不乏人乃能始终追念于斯既有以崇报功之典
祀于社何昔人之存殁皆注意于斯岂非盛典所系为
众姓之所慕欤所以后之君天下者立国社国稷推而
至于乡里或千家或百家或三五十家共立社稷以祀享
之春有祈焉秋有报焉当事之际必备牲醴列庶馐沥
诚揭虔以致敬于神毋敢怠忽盖为民生之敬仰出于
至诚此天理民彝不待劝勉有不期然而然者矣今鲍
氏代不乏人乃能始终追念于斯既有以崇报功之典
卷六 第 8b 页 WYG1242-0606b.png
又不忘乡先生之德俾后人知所法式是可尚已乃不
辞而书之
西溪渔隐记
新安之为郡据两浙上游而练溪环绕郡城溯其源分
为𣲖者三一始于扬之水经朱砂崖汇于绩之油潭直
泻如练而抵于城东一滥觞于箬岭流为昉溪潴为钓
潭而任公钓台在焉萦纡曲折横于沙溪而过城之北
一涌于汤泉之池迤逦注为曹阮二溪渊澄于昌堨漱
辞而书之
西溪渔隐记
新安之为郡据两浙上游而练溪环绕郡城溯其源分
为𣲖者三一始于扬之水经朱砂崖汇于绩之油潭直
泻如练而抵于城东一滥觞于箬岭流为昉溪潴为钓
潭而任公钓台在焉萦纡曲折横于沙溪而过城之北
一涌于汤泉之池迤逦注为曹阮二溪渊澄于昌堨漱
卷六 第 9a 页 WYG1242-0606c.png
石漾沙道石门岭聚为龙王潭荡潏于城西门三派合
流平衍渟是为西溪土人谓之河西伴月之滩导其
前披云之峰矗其右渔梁横截于下雉堞峙立于上此
西溪之胜槩也而巴永升氏世居之永升为人性识聪
敏雅好山水而耽于画尝得李唐所写溪景装演成卷
题曰西溪渔隐徵予记之予考李唐为马远师其画苍
古浑朴无纤巧态迹简而意淡盖名笔也永升固宜心
其法造其妙以进于高明之域而西溪之景则天然之
流平衍渟是为西溪土人谓之河西伴月之滩导其
前披云之峰矗其右渔梁横截于下雉堞峙立于上此
西溪之胜槩也而巴永升氏世居之永升为人性识聪
敏雅好山水而耽于画尝得李唐所写溪景装演成卷
题曰西溪渔隐徵予记之予考李唐为马远师其画苍
古浑朴无纤巧态迹简而意淡盖名笔也永升固宜心
其法造其妙以进于高明之域而西溪之景则天然之
卷六 第 9b 页 WYG1242-0606d.png
画有不待毫素可知矣风晨月夕驾一叶之舟青箬绿
蓑笔床茶灶举以自随或吮墨以画或鼓枻而歌天壤
之间有此真乐而为永升得之其托于渔岂暂隐乎抑
终隐乎予以为人才之生也以有用之才置之不用之
地不可方今文明至治之世有起渭滨有召严滩而为
国家之用岂徒若志和鲁望之老于烟波者而后为可
尚哉然则吾永升其得终隐西溪欤
菊轩记
蓑笔床茶灶举以自随或吮墨以画或鼓枻而歌天壤
之间有此真乐而为永升得之其托于渔岂暂隐乎抑
终隐乎予以为人才之生也以有用之才置之不用之
地不可方今文明至治之世有起渭滨有召严滩而为
国家之用岂徒若志和鲁望之老于烟波者而后为可
尚哉然则吾永升其得终隐西溪欤
菊轩记
卷六 第 10a 页 WYG1242-0607a.png
天台之山其奇秀甲天下而临海之在天台为壮邑其
地有丹邱而林氏世聚族居焉有字宗诚性聪敏雅好
墨菊每当风日晴美临池清兴挥毫点染辄为菊写生
如坐东篱俯幽丛把疏枝而餐落英对酒长哦悠然见
南山之秋色也尝寓居潞阳留十载矣构小屋三楹偃
仰宴休于其间焚香静坐心与神融意随景适老圃秋
容寒香晚节而丹邱之人犹彭泽之士也间与予胥晤
于旅舍知予业觚翰欲干一言以书于轩楹予闻濂溪
地有丹邱而林氏世聚族居焉有字宗诚性聪敏雅好
墨菊每当风日晴美临池清兴挥毫点染辄为菊写生
如坐东篱俯幽丛把疏枝而餐落英对酒长哦悠然见
南山之秋色也尝寓居潞阳留十载矣构小屋三楹偃
仰宴休于其间焚香静坐心与神融意随景适老圃秋
容寒香晚节而丹邱之人犹彭泽之士也间与予胥晤
于旅舍知予业觚翰欲干一言以书于轩楹予闻濂溪
卷六 第 10b 页 WYG1242-0607b.png
周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当其秋景摇落百卉憔悴而
菊犹浥露傲霜疏花冷蕊精神恬澹香色清雅不媚于
阳和寂然而孤芳诚有似于隐逸不衒于俗而遗于世
也宗诚寓意于菊殆犹相马于骊黄牡牝之外听琴于
高山流水之间不以形色求当出于笔墨畦疃之表而
观其思致风韵耳昔人有号菊庄者有号墨庄者今宗
诚以墨庄而处菊庄也则菊之佳趣墨之清致俱得之
矣遂书以为记
菊犹浥露傲霜疏花冷蕊精神恬澹香色清雅不媚于
阳和寂然而孤芳诚有似于隐逸不衒于俗而遗于世
也宗诚寓意于菊殆犹相马于骊黄牡牝之外听琴于
高山流水之间不以形色求当出于笔墨畦疃之表而
观其思致风韵耳昔人有号菊庄者有号墨庄者今宗
诚以墨庄而处菊庄也则菊之佳趣墨之清致俱得之
矣遂书以为记
卷六 第 11a 页 WYG1242-0607c.png
梅雪轩记
新安卫百户侯安庄存敬卜筑东城之隅高明爽垲市
喧不杂虽阛阓而有山林之气象乃营小轩扁曰梅雪
徵言记之不获辞乃告之曰天地间万物并育莫非阴
阳二气之所为然得其浊者恒多得其清者恒少在天
而有雪之清在地而有梅之清在人而有心之清故心
清则理明理明则义精义精则仁熟而施于为政也何
有想存敬居是轩阅武之暇解鞍下马裴回容与雅歌
新安卫百户侯安庄存敬卜筑东城之隅高明爽垲市
喧不杂虽阛阓而有山林之气象乃营小轩扁曰梅雪
徵言记之不获辞乃告之曰天地间万物并育莫非阴
阳二气之所为然得其浊者恒多得其清者恒少在天
而有雪之清在地而有梅之清在人而有心之清故心
清则理明理明则义精义精则仁熟而施于为政也何
有想存敬居是轩阅武之暇解鞍下马裴回容与雅歌
卷六 第 11b 页 WYG1242-0607d.png
投壶所谓诗书之帅也时当严冬老梅著花霏雪呈瑞
素色寒香溢目逆鼻恍如冰壶之秋月金茎之玉露凭
轩一玩乾坤清气沁入诗脾不知人之与梅雪梅雪之
与人孤标雅趣果有二乎哉反而求之观梅可以画卦
映雪可以读书吾儒心学具有成法如吾存敬出其绪
馀则当效梅林之止渴雪夜之平蔡追踪古之名将铭
彝鼎而书竹帛也顾不伟欤是为记
永和堂记
素色寒香溢目逆鼻恍如冰壶之秋月金茎之玉露凭
轩一玩乾坤清气沁入诗脾不知人之与梅雪梅雪之
与人孤标雅趣果有二乎哉反而求之观梅可以画卦
映雪可以读书吾儒心学具有成法如吾存敬出其绪
馀则当效梅林之止渴雪夜之平蔡追踪古之名将铭
彝鼎而书竹帛也顾不伟欤是为记
永和堂记
卷六 第 12a 页 WYG1242-0608a.png
歙之檀墅黄氏世居之其彦士远甫赀甲于乡而能以
善自处宪副胡公永成为大书永和以名其堂君次子
文定介张生惟达徵文以记之予留滞南北踰三十载
归而故乡老成凋谢殆尽士远雅与予善亦不可作矣
俯仰今昔䀌伤怀抱谊不获辞乃绎名堂之义而语之
曰天地和则万物育朝廷和则百职理家庭和则五伦
序和之义大矣哉君子之德犹太和元气煦燠融盎春
意蔼然盖必永久而不渝则形和声和理和气和而天
善自处宪副胡公永成为大书永和以名其堂君次子
文定介张生惟达徵文以记之予留滞南北踰三十载
归而故乡老成凋谢殆尽士远雅与予善亦不可作矣
俯仰今昔䀌伤怀抱谊不获辞乃绎名堂之义而语之
曰天地和则万物育朝廷和则百职理家庭和则五伦
序和之义大矣哉君子之德犹太和元气煦燠融盎春
意蔼然盖必永久而不渝则形和声和理和气和而天
卷六 第 12b 页 WYG1242-0608b.png
地之和应矣嗟乎士远已矣二子文器文定友恭怡愉
家声益振兰茁三孙俱清俊可喜雅称其家儿如海上
三珠树河东三凤雏人咸爱慕之和气薰蒸将见木生
连理地产灵芝以表瑞庆而黄氏之隆盛未有涯也岂
非永和之所致而能然欤遂书以为记
观澜轩记
歙西之沙溪双桥郑氏世居之有字彦徵者读书君子
也其上世从高祖郑安子宁当元初有全城功民德之
家声益振兰茁三孙俱清俊可喜雅称其家儿如海上
三珠树河东三凤雏人咸爱慕之和气薰蒸将见木生
连理地产灵芝以表瑞庆而黄氏之隆盛未有涯也岂
非永和之所致而能然欤遂书以为记
观澜轩记
歙西之沙溪双桥郑氏世居之有字彦徵者读书君子
也其上世从高祖郑安子宁当元初有全城功民德之
卷六 第 13a 页 WYG1242-0608c.png
为立祠及元季其从曾祖郑玉字子美构师山书院讲
明道学以翰林待制徵辞不起国初主将要致不屈而
死事载元史节义传此其世德之懿有自来矣彦徵隐
居授徒训子优游卒岁以乐其乐其暇日危坐于沙溪
之上有桥幽幽然有舟泛泛然静观流水之湍激而悟
夫圣人之道大而有本也以其自得之趣而扁其读诵
进修之室曰观澜轩尝俾予友赵永敬氏徵予记予跃
然以喜作而言曰孟轲氏谓仲尼亟称于水水哉水哉
明道学以翰林待制徵辞不起国初主将要致不屈而
死事载元史节义传此其世德之懿有自来矣彦徵隐
居授徒训子优游卒岁以乐其乐其暇日危坐于沙溪
之上有桥幽幽然有舟泛泛然静观流水之湍激而悟
夫圣人之道大而有本也以其自得之趣而扁其读诵
进修之室曰观澜轩尝俾予友赵永敬氏徵予记予跃
然以喜作而言曰孟轲氏谓仲尼亟称于水水哉水哉
卷六 第 13b 页 WYG1242-0608d.png
何取于水也川上之叹言道体之无穷也源泉之论言
道体之不息也澜虽为水湍急处然大波洄旋小波萦
纡而纹生焉大则如怒蛟之腾身小则如闲龙之蹙麟
飞涛则如倾骤雨喷沫则如泻骊珠千态万状不可形
容至其平波漫流如横练带如铺织纹乃天下之至文
也予想夫彦徵之于是时静而纵观闲而细玩心地虚
明必有所感悟而为进学之助也察圣道之精微阐人
文之要妙不亦美欤易曰山下出泉蒙风行水上涣当
道体之不息也澜虽为水湍急处然大波洄旋小波萦
纡而纹生焉大则如怒蛟之腾身小则如闲龙之蹙麟
飞涛则如倾骤雨喷沫则如泻骊珠千态万状不可形
容至其平波漫流如横练带如铺织纹乃天下之至文
也予想夫彦徵之于是时静而纵观闲而细玩心地虚
明必有所感悟而为进学之助也察圣道之精微阐人
文之要妙不亦美欤易曰山下出泉蒙风行水上涣当
卷六 第 14a 页 WYG1242-0609a.png
合于此而观之可也故书以归之而置于轩之楣是为
记
槐阴堂记
昔宋元之交也予大父由城南迁居槐里而故相程公
元凤之子孙遗老每叙文会之乐焉人物之纯庞礼仪
之古雅衣冠之俊伟盖非他里所及迨予之长也其馀
芳流泽犹有存者予故见之矣永乐庚子夏予留寓潞
阳丞相之族孙有曰辛童者予孙婿也晋谒旅邸再拜
记
槐阴堂记
昔宋元之交也予大父由城南迁居槐里而故相程公
元凤之子孙遗老每叙文会之乐焉人物之纯庞礼仪
之古雅衣冠之俊伟盖非他里所及迨予之长也其馀
芳流泽犹有存者予故见之矣永乐庚子夏予留寓潞
阳丞相之族孙有曰辛童者予孙婿也晋谒旅邸再拜
卷六 第 14b 页 WYG1242-0609b.png
告曰愚侍祖父于遗基创屋数楹以为奉先裕后计而
扁其堂曰槐阴公邃于文学兹行苟不得公一言以畅
厥旨何以诏后人而传于永永幸毋吝予不果固辞尝
闻苏子之铭三槐堂有归视其家槐阴满庭之句子之
名堂殆祖述于此也欤姑舍王氏以程氏论之二太师
之为祖为父丞相之为子为孙与王晋公之祖父子孙
时世勋业盖有不尽同者然世德之相承忠孝仁厚之
流衍其心未尝不同也嗟夫种槐者非槐也乃种德也
扁其堂曰槐阴公邃于文学兹行苟不得公一言以畅
厥旨何以诏后人而传于永永幸毋吝予不果固辞尝
闻苏子之铭三槐堂有归视其家槐阴满庭之句子之
名堂殆祖述于此也欤姑舍王氏以程氏论之二太师
之为祖为父丞相之为子为孙与王晋公之祖父子孙
时世勋业盖有不尽同者然世德之相承忠孝仁厚之
流衍其心未尝不同也嗟夫种槐者非槐也乃种德也
卷六 第 15a 页 WYG1242-0609c.png
以一寸之根荄委之于地而欲责报于天其可必乎心
之蕴仁者深植德者厚而天报之以福也必矣槐之蓊
然郁然犹吾德之油然沛然德有类于槐槐有徵于德
所以槐阴满庭则可以知其德之盛也夫呜呼程氏之
世德当培而延之如土地之益厚如雨露之益润则久
而益荣矣苟不本于德则槐之荣瘁于人何与焉诗曰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辛童勉之则名堂之义得矣而天
之复兴程氏子必有望焉是为记
之蕴仁者深植德者厚而天报之以福也必矣槐之蓊
然郁然犹吾德之油然沛然德有类于槐槐有徵于德
所以槐阴满庭则可以知其德之盛也夫呜呼程氏之
世德当培而延之如土地之益厚如雨露之益润则久
而益荣矣苟不本于德则槐之荣瘁于人何与焉诗曰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辛童勉之则名堂之义得矣而天
之复兴程氏子必有望焉是为记
卷六 第 15b 页 WYG1242-0609d.png
临清轩记
予倩汪宗纯谒予于秦淮寓舍告曰不肖祖居之左偏
乔木蓊然清池湛然新搆小轩以为宴坐之所而扁其
楣曰临清愿吾翁丐之以言俾朝夕读之如亲受教予
喜而语之曰夫天一生水为气之始自质柔而生也及
其蒙泉在山静而清也节泽有水过而溢也静则止溢
则流其止也为坎为泽为沼为池止斯清矣其流也为
湖为河为江为海流斯浊矣呜呼塞则止疏则流水之
予倩汪宗纯谒予于秦淮寓舍告曰不肖祖居之左偏
乔木蓊然清池湛然新搆小轩以为宴坐之所而扁其
楣曰临清愿吾翁丐之以言俾朝夕读之如亲受教予
喜而语之曰夫天一生水为气之始自质柔而生也及
其蒙泉在山静而清也节泽有水过而溢也静则止溢
则流其止也为坎为泽为沼为池止斯清矣其流也为
湖为河为江为海流斯浊矣呜呼塞则止疏则流水之
卷六 第 16a 页 WYG1242-0610a.png
为物者然也流而动则黄流荡潏涛浪以激之泥沙以
汨之失水之本性外感之也止而静则澄波净澈风雨
以洗之星月以涵之得水之本性内有之也虽然此观
乎水也曷若观人焉人之有心渊渊乎如止水其静也
无不清性之真也其动也欲诱之浊斯形焉此君子所
以观感而化也今宗纯开是轩以临泓水之小见性天
之大有非一池之所鉴一轩之所容也而体验之于身
心之间必悟夫观澜之术原泉之旨也夫呜呼在知道
汨之失水之本性外感之也止而静则澄波净澈风雨
以洗之星月以涵之得水之本性内有之也虽然此观
乎水也曷若观人焉人之有心渊渊乎如止水其静也
无不清性之真也其动也欲诱之浊斯形焉此君子所
以观感而化也今宗纯开是轩以临泓水之小见性天
之大有非一池之所鉴一轩之所容也而体验之于身
心之间必悟夫观澜之术原泉之旨也夫呜呼在知道
卷六 第 16b 页 WYG1242-0610b.png
者默识之若夫王右军之清流激湍陶彭泽之清流赋
诗不过流连光景适一时之兴而已宗纯当有所择焉
遂书以为临清轩记
学易斋记
南阳邑庠教谕苏钦克敬氏年壮而质美貌温而气和
振教铎于兹已五载矣诱掖启迪剖析疑义诸生有所
悟入暇则取羲经而紬绎之观象玩辞研精覃思以䆒
四圣人之心而穷其理焉予以公委留南阳克敬谒而
诗不过流连光景适一时之兴而已宗纯当有所择焉
遂书以为临清轩记
学易斋记
南阳邑庠教谕苏钦克敬氏年壮而质美貌温而气和
振教铎于兹已五载矣诱掖启迪剖析疑义诸生有所
悟入暇则取羲经而紬绎之观象玩辞研精覃思以䆒
四圣人之心而穷其理焉予以公委留南阳克敬谒而
卷六 第 17a 页 WYG1242-0610c.png
告曰钦也窃有志于学譬泛海望洋而不知其涯涘愿
借龙骧万斛舟而顺风以航之先生得无意也乎予乃
为篆学易斋俾归揭于室之楣而为之说曰庄周有言
易以道阴阳盈天地间莫非阴阳奇耦之理在知道者
默而识之朱子尝谓万物各具一太极程子有谓观兔
可以画卦朱子又谓一草一木皆有奇耦而周子倡明
道统见于通书邵子探蹑巽复见于观物诗张子精思
静坐见于正蒙书是皆显微阐幽而有功于易也其可
借龙骧万斛舟而顺风以航之先生得无意也乎予乃
为篆学易斋俾归揭于室之楣而为之说曰庄周有言
易以道阴阳盈天地间莫非阴阳奇耦之理在知道者
默而识之朱子尝谓万物各具一太极程子有谓观兔
可以画卦朱子又谓一草一木皆有奇耦而周子倡明
道统见于通书邵子探蹑巽复见于观物诗张子精思
静坐见于正蒙书是皆显微阐幽而有功于易也其可
卷六 第 17b 页 WYG1242-0610d.png
不致思乎大抵易之为道理与象数而已理寓于象数
之中而非求之于象数之外也以故程子专主于理朱
子专主于象邵子专主于数盖可相有而不可相无也
嗟夫吾孔圣尚以五十而学易读之韦编三绝况在于
后之学者乎克敬于风棂月牖之间焚香拭几凝神静
虑收视返听如颜之坐忘灵台烱然虚室生白而心涵
太极触处洞澈八卦纵横衍而为六十四卦散而为三
百八十四爻则一部之全易具于胸中大而天地微而
之中而非求之于象数之外也以故程子专主于理朱
子专主于象邵子专主于数盖可相有而不可相无也
嗟夫吾孔圣尚以五十而学易读之韦编三绝况在于
后之学者乎克敬于风棂月牖之间焚香拭几凝神静
虑收视返听如颜之坐忘灵台烱然虚室生白而心涵
太极触处洞澈八卦纵横衍而为六十四卦散而为三
百八十四爻则一部之全易具于胸中大而天地微而
卷六 第 18a 页 WYG1242-0611a.png
万物无一不备于我而非可以他求也克敬作而谢曰
命之矣因遂书为学易斋记
陈敬所白云山房记
白云山天台之佳山也陈君敬所居之且以榜其修读
之室曰白云山房故于户牖几席盘盂琴书悉得是名
所以志其好尚也且为余言曰珠玑大宝人皆好之然
必深探不测之渊几蹈乎蛟鳄之横而后幸得之惟可
以富人则亦可以祸人圭组簪绂人皆泰之然必疲汗
命之矣因遂书为学易斋记
陈敬所白云山房记
白云山天台之佳山也陈君敬所居之且以榜其修读
之室曰白云山房故于户牖几席盘盂琴书悉得是名
所以志其好尚也且为余言曰珠玑大宝人皆好之然
必深探不测之渊几蹈乎蛟鳄之横而后幸得之惟可
以富人则亦可以祸人圭组簪绂人皆泰之然必疲汗
卷六 第 18b 页 WYG1242-0611b.png
马之劳甚而有摇尾乞怜之诟而后幸得之惟可以为
身荣亦可以为身辱其说何也家有至宝则暴客在门
故珠玉不易保而有富祸之殊爵位愈崇而刀锯愈迫
故圭组不易保而有荣辱之变孰若吾云焉日行乎太
空之中而萦带乎松石之表其动也周流无常其敛也
寂乎无情朝而出吾山房也势不得而要之暮而入吾
山房也势不得而狎之盎如其若盈也茫如其若虚也
使吾日忘乎富贵荣辱之境而与天者游其吾云乎其
身荣亦可以为身辱其说何也家有至宝则暴客在门
故珠玉不易保而有富祸之殊爵位愈崇而刀锯愈迫
故圭组不易保而有荣辱之变孰若吾云焉日行乎太
空之中而萦带乎松石之表其动也周流无常其敛也
寂乎无情朝而出吾山房也势不得而要之暮而入吾
山房也势不得而狎之盎如其若盈也茫如其若虚也
使吾日忘乎富贵荣辱之境而与天者游其吾云乎其
卷六 第 19a 页 WYG1242-0611c.png
取之甚易而用之至足乎子何以教我唐子曰噫嘻观
君之言而审君之心吾尚何言哉于是广君之志而歌
之曰云乎在山漭乎其为墙为藩云乎在房溢乎其守
一方云之上下蒸而为泽顾行止之有时兮子无专乎
白云之白庶以无心而遇物兮求吾之安宅敬所乐闻
吾之言请书为白云山房记
西山后记
大江之西有西山焉巍然高以大自南岳衡山分支走
君之言而审君之心吾尚何言哉于是广君之志而歌
之曰云乎在山漭乎其为墙为藩云乎在房溢乎其守
一方云之上下蒸而为泽顾行止之有时兮子无专乎
白云之白庶以无心而遇物兮求吾之安宅敬所乐闻
吾之言请书为白云山房记
西山后记
大江之西有西山焉巍然高以大自南岳衡山分支走
卷六 第 19b 页 WYG1242-0611d.png
脉延袤数千里绵跨数十州由南而转折于西峰峦岩
壑千态万状剜奇削巧不知其几何而蹲驻为是山也
山于方为西地之清也于行为金于时为秋气之清也
裘氏重实世居山麓人之清也岂非西山清秀之所钟
与裘氏之先自会稽徙居于是已十世矣七世祖从龙
号西麓高祖兴仁号西峰今而重实亦扁其轩居曰西
山非特乐山也盖所以不忘二祖之德也耕焉而憩其
下西麓在焉游焉而涉其巅西峰在焉如见羹墙如睹
壑千态万状剜奇削巧不知其几何而蹲驻为是山也
山于方为西地之清也于行为金于时为秋气之清也
裘氏重实世居山麓人之清也岂非西山清秀之所钟
与裘氏之先自会稽徙居于是已十世矣七世祖从龙
号西麓高祖兴仁号西峰今而重实亦扁其轩居曰西
山非特乐山也盖所以不忘二祖之德也耕焉而憩其
下西麓在焉游焉而涉其巅西峰在焉如见羹墙如睹
卷六 第 20a 页 WYG1242-0612a.png
河洛则为云仍者安得忘水木本源之理哉而重实之
居是轩也肃然而敬悠然而想琴瑟书册祖之手泽存
也花木竹石祖之遗植存也翠微苍壁祖之神魂游也
云气岚光祖之容颜寓也若是二祖之德无时而不致
其思也吾重实曷能专美于西山哉予又读余安道记
在县西四十里岩岫四出千峰特起高二千丈属连三
百里下有天宝洞天载于郦道元水经若夫景物之胜
见于罗县令余修撰二公之文既详且美矣予知不能
居是轩也肃然而敬悠然而想琴瑟书册祖之手泽存
也花木竹石祖之遗植存也翠微苍壁祖之神魂游也
云气岚光祖之容颜寓也若是二祖之德无时而不致
其思也吾重实曷能专美于西山哉予又读余安道记
在县西四十里岩岫四出千峰特起高二千丈属连三
百里下有天宝洞天载于郦道元水经若夫景物之胜
见于罗县令余修撰二公之文既详且美矣予知不能
卷六 第 20b 页 WYG1242-0612b.png
出其右姑为后记以玷卷末云
仁和堂记
歙之堨田有谯国之裔朱氏世居之其始祖讳宣饶州
番阳县朱家村人也职万户侯戍歙子孙遂为土著其
后衣冠蝉联郁为望族下逮叔广君隐居授徒二子长
士信次士泽彬彬竞爽俱业于儒而士泽训子以义方
尝扁其所居之堂曰仁和暇日谒予徵文以记之予与
叔广缔文字交不获让乃语之曰大哉乾元运行不息
仁和堂记
歙之堨田有谯国之裔朱氏世居之其始祖讳宣饶州
番阳县朱家村人也职万户侯戍歙子孙遂为土著其
后衣冠蝉联郁为望族下逮叔广君隐居授徒二子长
士信次士泽彬彬竞爽俱业于儒而士泽训子以义方
尝扁其所居之堂曰仁和暇日谒予徵文以记之予与
叔广缔文字交不获让乃语之曰大哉乾元运行不息
卷六 第 21a 页 WYG1242-0612c.png
故在天为四时之春气之和也在人为四端之仁德之
和也君子以仁存心仁施于一身则一身和而百善备
焉仁施于一家则一家和而五伦叙焉仁施于一国则
一国和而百职理焉仁施于天下则天下和而万民安
焉此仁和之功用推致其极而驯致乎位育也欤嗟乎
士泽敦德励行循礼守道以为君子之归则上承于祖
考下迪于子孙前后一心始终一德登于是堂之上熙
熙然愉愉然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夫唱而妇随闺
和也君子以仁存心仁施于一身则一身和而百善备
焉仁施于一家则一家和而五伦叙焉仁施于一国则
一国和而百职理焉仁施于天下则天下和而万民安
焉此仁和之功用推致其极而驯致乎位育也欤嗟乎
士泽敦德励行循礼守道以为君子之归则上承于祖
考下迪于子孙前后一心始终一德登于是堂之上熙
熙然愉愉然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夫唱而妇随闺
卷六 第 21b 页 WYG1242-0612d.png
庭辑睦和气如春蔼然兰阶之风馥盎然黍谷之阳回
是能集福臻祥延庆表瑞仁和之效不既多乎予于士
泽有望焉故乐书之以寘于堂壁
孝思堂记
孝思堂者鲍子永怀思亲之堂也永怀世居郡西鲍潭
以姓名地蕃且久也永怀尊甫君仲斌母孺人洪氏合
德媲美仲斌性诚实而貌质朴家贫嗜学隐居教授砚
田笔耒伏腊弗给而洪孺人辅之以勤俭仲斌安贫乐
是能集福臻祥延庆表瑞仁和之效不既多乎予于士
泽有望焉故乐书之以寘于堂壁
孝思堂记
孝思堂者鲍子永怀思亲之堂也永怀世居郡西鲍潭
以姓名地蕃且久也永怀尊甫君仲斌母孺人洪氏合
德媲美仲斌性诚实而貌质朴家贫嗜学隐居教授砚
田笔耒伏腊弗给而洪孺人辅之以勤俭仲斌安贫乐
卷六 第 22a 页 WYG1242-0613a.png
道甘于恬静介然不易其守固其造诣之深亦洪孺人
内助之力也年将五十始生永怀永和二子洪武辛未
朝廷宣召老人而仲斌以年高有德推举赴京宴赉而
归闾里有不平者质之咸得其直戊寅春有司复以讲
读大诰举率学徒考试礼闱重膺恩赐而归晚年二子
受过庭之训亦能授徒以养亲而箕裘之业有绍矣永
乐庚寅春里中疫疠甚炽人皆惮之杜门绝火仲斌偶
亦遘疾而永怀兄弟朝夕不离侧寝食几废疫平越六
内助之力也年将五十始生永怀永和二子洪武辛未
朝廷宣召老人而仲斌以年高有德推举赴京宴赉而
归闾里有不平者质之咸得其直戊寅春有司复以讲
读大诰举率学徒考试礼闱重膺恩赐而归晚年二子
受过庭之训亦能授徒以养亲而箕裘之业有绍矣永
乐庚寅春里中疫疠甚炽人皆惮之杜门绝火仲斌偶
亦遘疾而永怀兄弟朝夕不离侧寝食几废疫平越六
卷六 第 22b 页 WYG1242-0613b.png
月仲斌复得疾而终享年七十有二嗣岁冬十二月母洪
氏亦病卒享年六十有二乃卜地合葬于里之下梅村
焉永怀抱风木之恨哀慕不已其友观澜郑君乃名其
所居之堂曰孝思而卤溪渔隐之孙士隐为书孝思堂
三大字揭于堂之中具其事走书京师徵言记之予曰
人子于亲生事尽力死事尽思书曰奉先思孝诗曰永
言孝思此之谓也夫人有心而思出焉故心之官则思
身之所处目之所睹必经之于心心之所思随所在而
氏亦病卒享年六十有二乃卜地合葬于里之下梅村
焉永怀抱风木之恨哀慕不已其友观澜郑君乃名其
所居之堂曰孝思而卤溪渔隐之孙士隐为书孝思堂
三大字揭于堂之中具其事走书京师徵言记之予曰
人子于亲生事尽力死事尽思书曰奉先思孝诗曰永
言孝思此之谓也夫人有心而思出焉故心之官则思
身之所处目之所睹必经之于心心之所思随所在而
卷六 第 23a 页 WYG1242-0613c.png
出泯泯棼棼纷纭万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所谓
得者得其理也五伦之道而父子之亲攸重其所思者
尽乎孝也予观永怀之为子其幼也服训成学其壮也
摅诚奉养其终也致思尽孝此其孝之纯至非暂而不
可久也殆将有终身之慕焉予故喜乡邑之后进克笃
孝行庶毋负生于我子朱子父母之邦也是为记
得者得其理也五伦之道而父子之亲攸重其所思者
尽乎孝也予观永怀之为子其幼也服训成学其壮也
摅诚奉养其终也致思尽孝此其孝之纯至非暂而不
可久也殆将有终身之慕焉予故喜乡邑之后进克笃
孝行庶毋负生于我子朱子父母之邦也是为记
卷六 第 23b 页 WYG1242-0613d.png
梧冈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