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四 第 1a 页 WYG0520-0429a.png

浙江通志卷五十四
水利(三/)
嘉兴府(嘉兴秀水/二县附郭)
城内河 自西门入者由大悲桥至韭溪桥自南门
入者至市心二水交会而分流出东北两门嘉兴
府图记明永乐乙酉左通政赵居仁奉诏治水尝疏
之成化初故道塞而屋庐其上嘉靖二十六年秋
卷五十四 第 1b 页 WYG0520-0429b.png

复加疏浚流通民间利赖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知府刘瑆知县何志任之鼎捐俸
首倡绅士协力城内河道填塞数十年者尽行浚
复三十九年知府佟赋伟又复开浚六十年夏知
府吴永芳以城内正河淤浅鸠工大浚并支流小
港以次疏通时居民跨河造房悉令除去郡城四
门外各有备警河日渐湮塞循故道疏浚悉皆复旧
卷五十四 第 2a 页 WYG0520-0430a.png

海盐塘河 在县南五里自滮湖南通海盐县
嘉善塘河 在县东由白莲寺而东三十五里至嘉
善
平湖塘河 在县东南直达平湖
(谨按嘉禾一郡地势平衍故鲜堰坝惟海盐地形/稍高水之所注西北流百馀里而至嘉兴合秀水)
(西境运河之水汇于鸳鸯湖分为二流一由南堰/桥历鳗鲤堰桥至甪里街一由放生桥迤东历牙)
(前桥至甪里街东流十馀里会于白莲寺前又分/二派一派东北流三十馀里至嘉善注于松江一)
卷五十四 第 2b 页 WYG0520-0430b.png

(虽至大旱浜港皆竭而三河之水未尝乾涸是万/顷膏腴无不赖三河以为命也然嘉邑较秀水又)
(觉稍高故旱多潦少宜疏浚支河浜港/时筑圩岸则旱潦有备而岁常丰稔矣)
横塘(一名海盐塘在县南五里自嘉兴南堰桥起东/南直扺海盐县西门外天宁寺前绵亘百里)
汉塘(在县东十里又名新/丰塘即平湖塘也) 魏塘(在县东十里达/嘉善即嘉善塘)
(也/) 华亭塘(在县东一十五里/通松江华亭县) 伍子塘(在县东/二十五)
(里接/胥山) 长水塘(在县南六里/通硖石市) 练浦塘(在县南二/十五里东)
(西通横塘长水/塘又名练塘) 麒麟塘(在县东南十/九里通汉塘)
卷五十四 第 3a 页 WYG0520-0430c.png

(国朝康熙六十年邑绅高孝本白于郡守率众/ 重筑两腋长堤以遏嘉善平湖之去水)
白苧堰(在县东/南三里) 盛家堰(在新行/镇北) 马塘堰(在县南/七里)
(谨按马塘堰久废近人惟呼海/盐塘上马塘庙前为马塘泾云)
秀水县(城外/河道)
运河 在县西南通石门县北接吴江界(运河自杭/州北新关)
(而来会上塘长安坝之水从石门县西北流二百/馀里至西门外三塔湾折而北历王江泾至平望)
(六十里许入吴江界其间支河无算难以/枚举要皆纵横阡陌之间以为灌溉之利)至元嘉
卷五十四 第 3b 页 WYG0520-0430d.png

百里面阔一十馀丈嘉兴府图记唐广德中屯田
使朱自勉浚畎距沟浚沟距川后刺史于頔缮堤
防疏凿畎浍列树表道宋史河渠志元符三年二
月诏苏湖秀州凡开治运河港浦沟渎修叠堤岸
开置斗门水堰等许役开江兵卒嘉兴府图记明
永乐间通政赵居仁浚河秀水县志明万历二十
年水利薛梦雷檄县令李培起斗门至王江泾界
卷五十四 第 4a 页 WYG0520-0431a.png

国朝康熙四十六年奉
旨发帑疏浚支河港荡巡抚王然题明动帑委嘉兴府
知府臧宪祖开浚淤浅处西丽桥八十五丈北丽
桥九十五丈端平桥八十五丈浚深俱五尺广皆
五丈有奇又浚各乡诸港于是蓄水溉田舟楫往
来农商皆庆
鸳鸯湖 在县南三里计百有二十顷其利实潴水
卷五十四 第 4b 页 WYG0520-0431b.png

运河塘(石塘起杉青闸北迄闻川袤二十七里土塘/起西水驿西迄语儿袤九十里唐元和五年)
(王仲舒治苏堤松江为路即今石塘明永乐初命/户部尚书夏原吉往浙江诸郡治水九年修苏州)
(至嘉兴土石塘桥路七十馀里泄水口一百三十/一处其后通政赵居仁自崇德北抵吴江植榆固)
(堤巡抚周忱筑运堤创桥通道弘治八年左参政/周季麟修嘉兴旧堤易之以石三十馀里嘉靖二)
(十六年知府赵瀛修运河土石塘万历十五年霪/雨岸圯洼田尽渰二十一年知县李培议富民出)
(资贫民出力履亩起夫堵筑四十年知府吴国仕/勘议郡城自杉青闸直抵王江泾一带官塘旧系)
(土石各半岁久倾圯具文申请尽从石甃陈懿典/重筑运河石塘记我郡地界吴越浙潘之门户也)
卷五十四 第 5a 页 WYG0520-0431c.png

(者自江汉外惟是武林溯江淮涉黄河之一脉而/我郡实为发端江浙闽粤楚蜀滇黔纤挽无不由)
(兹而漕艘尤为𦂳要则运河之重可知矣重运道/不得不重运塘旧土石塘岁久渐圮加以淫潦时)
(作往往崩坏郡守吴公来涖我郡慨然以筑塘为/己任请于中丞水大夫聚财鸠工始于壬子七月)
(迄于十月告竣如砥如带见者以为百年之功成/于阅月相与歌咏之运塘跨省直历三邑秀水北)
(塘一千四百八十八丈五尺西塘九百五十一丈/六尺桐乡塘二百一十五丈四尺泄水洞五座崇)
(德塘三百六十一丈二尺三县共计修筑三千二/百七丈七尺公名国仕休宁人 嗣后岁修不常)
(国朝康熙十二年水溢塘圯知县李见龙躬督修筑帮/ 阔堤岸康熙六十年知府吴永芳捐赀兴工复募)
卷五十四 第 5b 页 WYG0520-0431d.png

(旨发帑开浚河道修理城垣堤岸巡抚臣李卫委员动/ 帑二千一百有奇修筑西北二路堤岸洼者崇之)
(缺者补之行/旅往来称便) 新城塘(在县西北七/里通新城镇) 芦沥塘(在/县)
(西北/六里)
杉青堰(一名杉青闸在县北四里宋熙宁元年十月/诏秀之杉青堰监护使臣以管干河塘系衔)
(常同所属令佐巡/视修固以时启闭) 东瓜湖堰(在县北/三里) 六里堰
(在县东/五里) 学秀堰(在县西/南九里)
(谨按秀水水利大略舆嘉兴相似故境内亦少堰/坝以上诸堰俱至元志所载今皆不存而土人犹)
卷五十四 第 6a 页 WYG0520-0432a.png

嘉善县
嘉善塘河 自郡城东三十馀里抵于县治又东入
于泖
便民河 明弘治间浚筑嘉兴府图记知嘉善县刘
克及郎中傅潮修围岸创果字等圩凿便民河二
万七千尺溉田万馀亩(钱福开便民河记嘉兴浙/西大府其属县嘉善最为)
(膏腴平壤弘治十二年新喻傅公曰会以正郎膺/特简来守视地图所废兴而乘之者勿力公窃嘅)
卷五十四 第 6b 页 WYG0520-0432b.png

(旧而修为围岸以丈计者三十六万二千有奇为/驿路官塘以丈计者六千五百有奇创始而筑作)
(者果字圩岸塍以丈计者三千六百有奇凡护田/若干亩此其为防之功也开创便民河者十以丈)
(计者凡二千三百有奇浅济艰阻疏而通之为市/河者三以丈计者一千四百有奇掘淤凿塞为支)
(泾曲港者八以丈计者八百九十有奇潴泄灌溉/以利田者若干亩其便往来者不可胜计此其为)
(浚之功也或修或创为桥梁者十经/始于弘治庚申讫工于辛酉十月朔)嘉善丞倪玑
筑思贤奉贤下保诸圩潴陂湖开沟洫(邵锐浚河/筑圩记浙)
(以西称健吏曰倪嘉善始至问百姓疾苦首曰水/利乃躬出按视县治以南地势高亢不有所蓄吾)
卷五十四 第 7a 页 WYG0520-0432c.png

(老指授方略大都以涝为尤急也首浚淤河及所/支曲俾罔壅滞自思贤乡至奉贤乡二十八所以)
(丈计者三千八百六十有奇又筑圩岸益卑削为/高坚自三十三都至四十都三百八十二所以丈)
(计者一万五千二百若圩之尤下者仍筑圩岸其/中俾有分守自下保东区至奉九北区亦一十五)
(所以丈计者六千四百九十高亢之地并加疏辟/又潴为陂塘散为沟洫具有脉络自永七都至胥)
(五都总二十九所又总计为三百五十丈肇自正/德十年十一月至十一年十二月厥工告成使瘠)
(卤化为膏腴居者载宁逋者胥复而歌颂于是乎/作矣侯名玑陜西咸宁人倪玑水利议略按水利)
(之说周鼎论之颇详高乡沟洫为急而圩岸次之/低乡圩岸为急而沟洫次之斯则审密之论嘉善)
卷五十四 第 7b 页 WYG0520-0432d.png

(积贫无以粪其田故也必令土人多浚沟洫蓄水/待灌沟中之土令下乡人遇圩岸坍损时往载增)
(筑则土有所归而高下渐趋于平旱潦皆利矣否/则胥山等区不久当鞠为茂草岂独洪波巨浸能)
(使民垫/溺哉)
国朝康熙四十六年知县李梦炳奉
旨动帑开浚渡船头淤浅处一百八十丈并浚支河诸
港
许巷荡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北三十六里波流
卷五十四 第 8a 页 WYG0520-0433a.png

伍子塘(在县西半里/南接胥山) 大云塘(在县南二十里/南通大云寺) 白
水塘(在县南一/十二里) 甓灶塘(在县西北/二十六里) 章练塘(在/县)
(北二十/六里) 芦墟塘(在县西三/十六里) 华亭塘(今称上官/塘见嘉兴)
冬瓜湖塘(今称/下塘) 江泾塘(在县西北/十馀里) 马塔塘
(在县西北/十五里) 乌泾塘(在县北/十里) 千步塘(在县西/二十里)
长春塘(在县西/三里) 石井塘(俗呼三店塘/在县西九里) 陆斜塘
(在县西/北五里) 双葑塘(永八/中区) 湖塍塘(永八中连永八/北奉九北区)
卷五十四 第 8b 页 WYG0520-0433b.png

塘(在县东/二十里) 张泾塘 定光塘 马汇塘(以上皆/奉四中)
(区/) 旧庙塘(胥五/区)
海盐县
海盐塘河 在县西南自天宁寺达嘉兴府城弘治
嘉兴府志宋淳熙九年守臣赵善悉重浚
招宝塘河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至元嘉禾志宋淳
化三年开淳熙九年守臣赵善悉重浚
卷五十四 第 9a 页 WYG0520-0433c.png

守臣赵善悉重浚
陶泾塘河 在县北一里至平湖一十二里至元嘉
禾志宋淳熙九年守臣赵善悉重浚弘治嘉兴府
志明成化六年参政何宜弘治元年佥事伍性知
县谭秀先后重浚
白洋河 在县东沿海塘下南自澉浦北抵乍浦长
七十里海盐县图经明万历五年巡抚徐栻筑塘
卷五十四 第 9b 页 WYG0520-0433d.png

阅武场而南属之常川铺长三十里初凿时以运
塘石而海上荒土得灌为良田者万馀亩上河起
自常川铺西南属之澉浦城下二十里地形稍高
于白洋河筑为土坝以捺之所灌田视白洋河加
倍(徐栻请开白洋河疏海盐县秦驻山南至澉浦/所原有河一带在土塘之内旧连县治商旅辐)
(辏田亩岁收称为沃土近皆淤塞坍塌舟楫不通/赤地遍野原设澉浦税课局因而裁废旱乾无备)
(粮运艰苦乙亥海溢之变澉浦军民被灾尤甚以/石塘一带外无拥护内无分泄故也臣时营度海)
卷五十四 第 10a 页 WYG0520-0434a.png

(塘则所至该县内河上塘一体高厚深广联结巩/固纵有异潮之来不能冲突而田畴得灌溉之资)
(一水相通粮运直达贻惠军民实为无穷矣吴徐/开浚白洋北河议本县与海宁卫同一城池南四)
(十里有澉浦所设立鲍郎盐场北四十里有乍浦/所设立海砂盐场衙门俱在海滨脉络共相联贯)
(所恃通行其间使防汛无虞盐货不阻者专藉沿/海旧有白洋河一带为之来往也祇因陵谷屡更)
(以致渭流尽断地方受病非止一端幸于万历初/抚院徐修筑海塘奏准水利道驻劄海盐深烛利)
(病将南路至澉浦盐司四十里地开浚白洋上下/河一带南行水路尽得流通其北路白洋河正拟)
(兴工值水利道升任而止愚谓前开南路河道种/种利便备载海塘录中若今北路之河为便亦可)
卷五十四 第 10b 页 WYG0520-0434b.png

(之高厚内河可以分泄其流外塘可以捍禦其患/纵有非常民不受害此为一便乍浦所至海宁卫)
(城俱是陆路不但彼此粮饷器械搬运为难抑且/官兵分番调守往来不便今开此河则船只通行)
(声息易达以之守望防汛更为得策此为二便海/砂场司正处河之中途两头盐运颇费搬移河开)
(则舟载不难泾河递相灌注脚价既省商贾因而/乐趋不藉招徕盐课自益此为三便土塘外为盐)
(场内即荡灶今开河筑塘拦阻潮头则塘外零星/灰埂尽可曲引咸流开塍漉卤塘内荒芜草荡亦)
(得蓄积淡水垦作田畴四十里之内所增盐课又/不知几何此为四便先此澉浦河道未通之时民)
(病尪肿士鲜文学自开河后不但民无疾病亦且/科第联绵今乍浦一城何止万家若得开浚河道)
卷五十四 第 11a 页 WYG0520-0434c.png

国朝雍正五年巡抚臣李卫动帑一千两有奇委员重
浚
永安湖 在县南四十五里澉浦镇西六里周围一
十二里深一丈五尺中有长堤分为二湖灌田甚
美租亦倍入至元嘉禾志此本是田后浚为湖潴
水以资灌溉置闸蓄泄雨久瀰漫则东入于海海
盐县图经莫详陂筑所自元时为豪有力者决坏
卷五十四 第 11b 页 WYG0520-0434d.png

(状德政乡十三都澉墅石帆村社长张千五等照/勘得本里古有永安湖三千七百亩积诸山之水)
(灌溉澉浦澉墅石帆三村官民田八千三百馀亩/此湖原系民田为湖其税均于湖侧田上输纳就)
(湖东际石砌斗门木板为闸以时启闭每遇天旱/开闸放水下流灌救田苗或天雨连绵湖水涨溢)
(却有东南葛母山下古置浑水闸放泄入海是以/三村农田岁无水旱之忧至元十三年归附初镇)
(守管军官王招讨将永安河西南际湖面筑捺围/里成田三百八十亩纳官粮三十八石于后至元)
(二十六年招讨男王四万户将上项湖田过佃召/业却于湖田南际掘开海塘创造石闸连年每遇)
(春水汛涨之时将湖水夤夜放泄入海及至夏旱/又被管佃户坝塞致有三年两旱田禾不收若蒙)
卷五十四 第 12a 页 WYG0520-0435a.png

(永安湖碑记海盐州南四十五里有湖曰永安周/园十二里潴水灌溉澉墅澉浦石帆三村农田潦)
(则东南注入于海旱则水泽仰给于湖遂变斥卤/为膏腴至元丁丑王招讨围湖成田是以三村屡)
(经旱患安抚王君济勇于为义闻之朝廷由是省/台委官公同涖政目击斯害大德乙巳秋七月浙)
(江行省平章政事彻尔荣禄廉明公正遽令疏浚/为湖开除元立佃米一改而正之于是斯湖得以)
(复旧兹刻于石庶来者/知斯湖源流有自云尔)弘治嘉兴府志明正统十
年县丞龚潮请旨重浚
(谨按图经云永安湖有闸四座南湖闸一北湖闸/一转水闸二明成化间通判张岫建民受其利)
卷五十四 第 12b 页 WYG0520-0435b.png

李谔开以禦水旱海盐县图经广可通舟即今麻
泾简泾之属诸泾之水并入官塘
周墩堰 孟家堰 张泥堰 新朱堰 钱泾堰
周大堰 计家堰 徐泾堰 落汇堰 朱庄堰
(以上俱在/开济乡) 白塔堰 宋泾堰 陈浦堰 丁浦
堰 于泾堰 钱家堰 陶泾堰 孔家堰(以上/俱在)
(永宁/乡) 大王堰 板层堰 黄泥堰 小华家堰
卷五十四 第 13a 页 WYG0520-0435c.png

董泾堰 嵩峰堰 谈家堰 棠成堰(以上俱在/长水乡)
孙家堰 沈家堰 六里堰 北横泾堰 彭
村湖堰 八㮙港堰 马家堰 胜家庙堰 倪
家堰 庞家堰 杨家堰 卫家堰 三里堰
汤冯堰(以上俱在德政乡宋嘉祐元年县令李维/几置乡底堰三十馀所后亦渐废淳熙九)
(年守臣赵善悉兴修水利/增筑乡底堰八十一所)
(谨按海盐古堰图经所载有一百四所云自析平/湖后本县所存止四十有二后亦渐废弘治海盐)
卷五十四 第 13b 页 WYG0520-0435d.png

常丰闸(在县北四十里宋嘉祐元年县令李维几植/木为闸元祐四年何执中为令易以石淳熙)
(十五年县令李直养盖闸屋易闸板自是农被闸/堰之利频岁得稔后以舟楫通行不便闸竟废今)
(俗呼其地为/横塘闸是也)
(谨按海盐据禾城之上游环山滨海水无渟滀惟/藉官塘一带以灌十乡之田每十日不雨车戽一)
(动则其水立涸农田龟坼是以堰闸之设较他邑/尤为急务古人多置堰闸以阻遏水势每岁二月)
(筑塞九月始开诚善政也后人以舟楫阻滞毁诸/堰闸以快目前之便不知水无所潴一遇亢旱动)
(辄告灾此由堰闸之废弛故耳兹详/考图经备列于右以禆后之考證云)
卷五十四 第 14a 页 WYG0520-0436a.png

运河 自县西南二十里入界北流二十里至石门
镇又东过桐乡运河达秀水县正德崇德志隋大
业六年诏开至吴越钱氏募卒通河撩浅宋绍定
间县令楼演浚县前河东达运河西至陆家湾明
景泰八年县令郁纶浚运河自石门至大漠率众
民绳其直度其阔浚深四十里许以为民利明成
化二年分守参政何宜委官疏浚河泾修筑圩岸
卷五十四 第 14b 页 WYG0520-0436b.png

河以通漕运三十九年县令刘宗武大浚城河万
历元年县令蔡贵易浚运河自彭河桥至羔羊凡
二十里(孙植浚运河记崇德邑治嘉郡之西为吴/越闽广孔道贡赋漕挽輶使四出邑之漕)
(渠岁久不治自松老桥至六里桥水道淤涸漕舟/告阻于是督鹾马公下之泉佥郡守檄水利郡判)
(陆君会邑令蔡君躬历周视计地程工为丈者二/千六百三十计工程力计力程费择委邑主簿高)
(桥典史雷楫桐乡主簿黄观民典史马骥画地分/工经始于癸酉八月至十月凡六逾旬而毕向有)
(包角堰故址兹量为节宣勒石树/之以固风气其于人文亦有禆云)十七年郡判方
卷五十四 第 15a 页 WYG0520-0436c.png

稍旱辄涸大加浚治石门湾萦回如带日久渐壅
豪右踞之申详浚辟仍筑罗星台以固风气明年
又开各区浜河
国朝康熙六年知县刘引楷偕县丞季芷大浚运河自
松老桥至玉溪镇约三十六里计六千一百七十
丈田亩赖以沃灌四十六年奉
旨发帑开浚支河港荡时嘉兴府知府臧宪祖重浚自
卷五十四 第 15b 页 WYG0520-0436d.png

泾各区浜河
天长河 在县东二十五里千乘乡正德崇德志千
乘乡向因旱涝无所蓄泄名为积荒田税累一县
赔纳正德十一年县令洪异躬督万夫财力兼济
开为十字河三日而就通沙木等泾东西七八里
南北五六里广五丈馀总若干围计田可灌溉者
四千馀亩民感其惠又称洪河
卷五十四 第 16a 页 WYG0520-0437a.png

(上种榆柳固之宣德五年巡抚周忱命筑塘岸通/漕运嘉靖二十六年知府赵瀛筑语儿乡土塘)
(国朝顺治十三年巡按王元曦委推官尹从王重修雍/ 正六年总督臣李卫委员动帑修筑玉溪镇至大)
(麻一带/塘岸)
包角堰(在县南一里明万历/间县令蔡贵易复建) 石门堰(在县北/十八里) 羔
羊堰(在县北/九里)
平湖县
平湖塘河 西受鸳滮诸湖南受陶泾塘水东经县
卷五十四 第 16b 页 WYG0520-0437b.png

盐运河 在海塘内长十二里天启平湖县志嘉靖
己酉巡盐御史董威修复(陆杰开盐运河记平湖/东去海塘仅五十里塘)
(以外斥卤内则为荡荒茅无际业惟煮海在汉已/然宋置𣙜场于广陈及本朝移置于芦沥故有盐)
(运河十二里濒河之荡渐治为田河日以淤商农/屡乞疏导卒莫肯任者郡守赵公瀛议举而未就)
(嘉靖戊申冬巡鹾监察御史近淮董公行部嘉禾/会有商言河淤状公亟命郡倅陈君守义县令李)
(君侨相度修复期以责成于是程工计费秉心仰/赞集丁夫一千三百五十人官为给饷郭丞亨出)
(舍其间而日省之东自芦沥西届广陈计里分工/以次兴举广三丈有奇深六尺有奇东西所讫加)
卷五十四 第 17a 页 WYG0520-0437c.png

(千三百五十费出监察公赎金守倅令咸以粟继/秋毫不扰于民厥惟善矣赵守立石俞塘桥左属)
(余纪/其略)
国朝康熙六十一年知县林绪光捐俸重浚
新开河 在运盐河东自新仓闸桥起至旧衙计十
二里天启平湖县志嘉靖中知县顾廷对浚河以
便灌溉又名顾公河
国朝康熙六十一年知县林绪光重浚
卷五十四 第 17b 页 WYG0520-0437d.png

国朝康熙十七年里民秦九一倡议开凿请于县府委
芦沥场盐大使周成勋董其役开河十里自新仓
镇以北至新庙桥荒荡皆得栽禾后复稍淤二十
二年春分守道王永祚檄行各属疏通河道九一
复呈县委白沙巡检姜一科及乍浦巡检黄□督
同开浚阔五尺深数尺里人名曰秦河
当湖 在县东三百步旧志云周四十馀里今不及
卷五十四 第 18a 页 WYG0520-0438a.png

(谨按当湖水自郡城海盐而来至此为一渟蓄东/南通故邑西南近海盐东连广陈南接乍浦抵于)
(独山归于华亭舟楫便利灌田实多/故嘉郡七邑平湖为沃壤之最也)
汉塘(在县西二里详见嘉兴明嘉靖四十年冯汝弼/修筑五十馀里冯汝弼汉塘纪事余行自汉塘)
(至郡城忽风雨大作两涯断岸泥泞仆夫牵挽及/行道徒涉颠顿入水前后相继飘泊有至不起者)
(予不忍见也归办竹木砖石沿堤修筑五十馀里/不终岁而窃取圯坏者居多自是十馀年来时圯)
(时葺即今万历初元予年七十六矣自念去日苦/多恐不能为久长计于是蓄料鸠工修建石梁木)
(梁三十二座修筑石堰土堰一十五处予自归田/以来上愧国恩下惭民隐见闻所及不容自己为)
卷五十四 第 18b 页 WYG0520-0438b.png

塘(在县东一/十五里) 乍浦塘(在县东南二十五里直接/当湖之水以上二塘皆)
(国朝康熙六十一年知/ 县林绪光重修) 官庄塘(在县北一/十五里) 方塘(在/县)
(北二十/四里) 横浦塘(在县东/二十里) 柳庄塘(在县东南/一十二里)
沈塘(在县东/一十里) 余塘(在县东二十/七里广陈镇) 吴祺塘(在县/北至)
(钱家带/七里) 南泾塘(在县南至转塘十里师姑桥/十八里海盐县五十四里)
马厩堰 十八里堰 白马堰 李家堰 孙堰
马驼堰 孙三堰(以上俱在/武原乡) 曹婆堰 王道堰
卷五十四 第 19a 页 WYG0520-0438c.png

堰 瓦石堰 金卖线堰 周家堰 俞家潭堰
黄泥堰 杨李堰 土山堰 小山泾堰 钟
矾堰 湖口堰 代峰堰 李塔堰 沈墓堰
东裴塔堰 西裴塔堰 邱沈堰 马垛堰 东
闸堰 墓蜂堰(以上俱在/齐景乡) 顾施东栅堰 顾施
北栅堰 桃星堰 沈福庄堰 新带堰 方塘
堰 朱洞堰 罗汉堰 西闸堰 祗园堰 俞
卷五十四 第 19b 页 WYG0520-0438d.png

西黄泥堰 杨荡堰 翁庄堰 志公堰 大
孙堰(以上俱在/华亭乡) 沈驰堰 许洞堰 冯奥堰
钱家堰 月河堰 戴堰 冯河堰(以上俱在/大易乡)
桐乡县
运河 在县治北九里(详见秀/水石门)
国朝康熙六十一年知县陈大庆捐俸士民乐输开浚
诸泾及各区浜河
卷五十四 第 20a 页 WYG0520-0439a.png

里两岸腴田车戽不绝
运河塘(一作皂林塘元卜濮二姓富饶官令甃砌明/时责于塘长)
(国朝雍正五年巡抚臣李卫动帑五百两有/ 奇修筑正家桥起至玉溪镇一带塘岸) 西官塘
(自县西北距皂林镇九里明成化十六年分守/参议梁镛令有司甃以砖石正德间复加修理)
东塘(在康泾东汇之上自县治抵皂林南北九里/明天顺间泾口多架木以通往来万历时改)
(为石/梁) 车溪塘(长一十/八里)
车口堰 永新堰(俱在运/河塘右)
卷五十四 第 20b 页 WYG0520-0439b.png

(涝宜高筑圩岸以防浸溢梧桐募化千金等乡其/患在暵宜时疏浜泾以资车戽四境之内水皆平)
(衍故无赖于堰坝所当/急者惟浚河筑塘而已)
浙江通志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