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二百六 第 1a 页 WYG0438-079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六
           明 杨士奇等 撰
  听言
宋孝宗时兵部侍郎胡铨论从谏疏曰臣闻从谏人主
之高致古之贤王以从谏称者未易偻指书称成汤以
从谏弗咈为美梅福称汉高祖以从谏若转圜为美魏
徵称唐太宗以悦而从谏为美成汤格天之功由从谏
卷二百六 第 1b 页 WYG0438-0794d.png
而致也汉高祖开四百年之基由从谏而致也唐文皇
创三百年之业由从谏而致也猗欤伟哉人主之高致
端在于此陛下自登大位虚怀受婴鳞之言兼听尽天
下之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有不知未尝
废言言之未尝不听凡获赐对者人人皆以为得尽其
忠中外翕然咸谓恢复之期指日可冀然臣愚窃以谓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以汉光武之圣明而大司徒韩歆
用直谏死唐文皇晚莭杀刘洎而魏徵有勉强从谏之
卷二百六 第 2a 页 WYG0438-0795a.png
规故春秋传曰终之实难而先正司马光重为世祖惜
臣愚伏望陛下置臣章于座右永鉴汉光唐宗之失则
社稷之福也
秘书少监周必大论听言责实疏曰臣三日之间再望
清光敢陈瞽言致惓惓之谊臣闻政莫衰于隋而功莫
隆于唐文皇乱莫极于五代而治莫速于我艺祖一言
以蔽之文皇善于听言艺祖善于责实故也仰惟陛下
厉精政事无声色之娱无畋游之好无便嬖之私好问
卷二百六 第 2b 页 WYG0438-0795b.png
听言惟治道是求综核名实惟祖烈是继然而中外之
臣鲜有助陛下大有为者謇谔之莭无闻而谄谀之习
故在激励之风未著而阘茸之俗弥胜平居尚尔缓急
何赖夫文皇所以革隋季之政而身致太平艺祖所以
变五代之俗而坐臻上治其施设次第具载史册臣愿
陛下诏经筵官择当时听言责实之要条上其目以今
准古勉而行之庶几风俗一变不负陛下孜孜为政之
意则功何患于不隆而治何患不速哉
卷二百六 第 3a 页 WYG0438-0795c.png
权吏部尚书韩元吉进故事曰唐书王圭傅太宗召圭
为谏议大夫谓之曰正主御邪臣不可以致治正臣事
邪主亦不可以致治唯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
幸诸公数谏正庶致天下于平圭进曰古者天子有争
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采刍言臣
愿竭狂瞽佐万分一帝可圭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
任之迁侍中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
家伎不进数被谯圭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脩谨士陛
卷二百六 第 3b 页 WYG0438-0795d.png
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
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耶彦博惧谢罪圭不
谢帝默然明日语房玄龄曰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朕
夙夜庶几于前圣昨责圭等痛自悔公等勿惩是不进
谏也
 臣闻君臣相须犹手足之卫头目也有是君也而其
 臣不足以辅之有是臣也而其君不足以使之则失
 其所以相须者矣故君在审择其臣而臣在忠事其
卷二百六 第 4a 页 WYG0438-0796a.png
 君未有君臣之志不同其德不合而能成天下之治
 者也太宗之说可谓知此矣然君之患常在于不能
 纳谏臣之患常在于不能尽言以太宗之明且圣其
 于兵机将略戡定祻乱足以比迹汤武其于躬行仁
 义力致太平足以庶几成康其大者既已安定天下
 自馀行事固亦无甚过举也犹汲汲然导圭等使谏
 如此则朝廷之上一日万几之间何虑其阙失哉夫
 谯责孝孙以教宫中音伎之不进岂亦太常协律之
卷二百六 第 4b 页 WYG0438-0796b.png
 职实人君过举之细管仲所谓未能害霸者也而圭
 与彦博过虑而言便有轻士之忧太宗始亦怒之终
 则悔之又诏玄龄辈勿惩是而不谏当时责成大臣
 纳诲以辅台德可谓无隐情矣其至贞观之治也宜
 哉臣以是知君臣皆正之明验也且太宗之说固正
 矣使其臣不正其肯为太宗尽言乎一事之不谏则
 天下之事将有不闻者矣故臣下之邪正在于言与
 不言之间明君不可以不察也
卷二百六 第 5a 页 WYG0438-0796c.png
元吉又进故事曰唐书李绛傅绛见帝浴堂殿帝曰比
谏官多朋党论奏不实皆陷谤讪欲黜其尤者若何绛
曰此非陛下意必憸人以此荧误上心自古纳谏昌拒
谏亡夫人臣进言于上岂易哉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
有雷霆之威彼昼度夜思如欲陈十事俄而去五六及
将以闻则又惮而削其半故上达者才十二何哉干不
测之祻顾身无利耳虽开纳奖励尚恐不至今乃欲谴
诃之使直士杜口非社稷利也帝曰非卿言我不知谏
卷二百六 第 5b 页 WYG0438-0796d.png
之益
 臣窃以谓绛之言何其尽哉当宪宗之初岂有失德
 谏官论奏不实者果何事意其必有过甚之语难行
 之议以帝之聪明而亦谓之谤讪则非不可黜也绛
 直以进言之难十事去其五六为帝激切言之将以
 开天下敢言之路惧或黜之则正直之士畏罪而不
 敢言耳然帝虽欲黜之而以闻绛是亦意有所未安
 不果于黜也绛能开导主意致宪宗翻然感悟知谏
卷二百六 第 6a 页 WYG0438-0797a.png
 之为益而不罪其过后世且不知谏者其为谁君臣
 之间纳诲辅德可谓泯然而无迹矣然自古小人之
 害言者莫甚于谓其植党而好名盖植党则欲去其
 众好名则使人君怒其谤已是二者古今之论多矣
 唯植党之疑犹为易辨好名之讥最为难知夫天下
 之所趋者名与利而已人臣之事君以其有爵禄之
 利也好名之人不顾爵禄之利而欲慕正直之名则
 何惜不以其名与之盖利之与名均为御世之物人
卷二百六 第 6b 页 WYG0438-0797b.png
 君于此既设官而谓之谏将以名与之也若不与之
 名而又欲加之罪则吾之御世者亦狭矣就使狂妄
 之士滥夫正直之名而忠实之言将亦由是而得也
 岂足以伤吾之治哉故臣因论绛事而敢以为陛下
 献恭惟圣学高妙知此久矣而绛之言诚有取焉者
 也
元吉又进故事曰国史薛居正传太祖尝谓居正曰自
古为君者鲜克正已为臣者多无远略盖君臣之道不
卷二百六 第 7a 页 WYG0438-0797c.png
得其所吾观唐太宗受人谏疏直抵其非而不耻以朕
所见不若自不为之使人无异词也又吕蒙正传太宗
谓蒙正曰古所谓君臣道合者情无间尔故事必无隐
而言皆从之今既列于位得以献可替否虽言未必中
度朕亦当共议而更之俾协于道朕固不以居尊自恃
使人不敢言也
 臣闻人君之德莫大于纳谏而后世称纳谏之盛者
 无如唐文皇其臣王圭魏徵之徒号善谏诤至于无
卷二百六 第 7b 页 WYG0438-0797d.png
 言不从无事不听可谓至美惟太祖皇帝圣见高远
 不以文皇纳谏为难而以自不为之使人无可谏为
 善大哉言乎前世帝王所不逮也昔书称成汤犹曰
 改过不吝是不能无过也若吾太祖将无之矣本纪
 又载太祖一日罢朝不乐内侍有问者上曰尔谓帝
 王可容易行事耶早来前殿乘快处分一事有失史
 官必书之所以不乐也盖太祖皇帝常以乘快处分
 为悔为戒兢兢业业罔敢怠忽宜其周旋却顾当时
卷二百六 第 8a 页 WYG0438-0798a.png
 无可谏之事矣臣又闻之事君之义有犯无隐所谓
 犯者不过触威严冒忌讳其用心则忠至夫有隐则
 见利而不陈遇害而不指挟奸导䛕务为身谋人臣
 之罪莫越是也惟太宗皇帝圣见高远于二三大臣
 既欲其情之无间且欲其事之无隐犹曰不以居尊
 自恃而使人不敢言也大哉言乎亦前世帝王所不
 逮也书所谓启乃心沃朕心尔无面从退有后言实
 是道也故太宗又谓宋琪曰朕周旋款曲商确时事
卷二百六 第 8b 页 WYG0438-0798b.png
 盖欲通上下之情无有壅蔽卿等但直道而行绝其
 私请无得有所顾避也盖太宗皇帝每虑群臣不由
 直道而交通私请戒之使无所顾避宜当靡不尽其
 情矣仰惟皇帝陛下至仁大度同符祖宗谋猷施设
 罔不诹于故实而宪于谟训臣愿陛下兼听广览以
 太祖之训益隆圣德好问察言以太宗之训深励群
 臣夫使会朝清明而常无可谏之事人臣皆知直道
 事君而举无不尽之情则治功何患不成中原何患
卷二百六 第 9a 页 WYG0438-0798c.png
 不复哉此臣区区日夜以冀也
中书舍人崔敦诗论听言疏曰臣尝谓人臣献言靡不
尽其诚人君听言要当考其效是以汉高祖嘉娄敬之
谏唐太宗思魏徵之言是皆利害虽一时所陈忠邪乃
悠久方见此不可不察也臣尝观东汉盗贼之原惟刘
陶杨赐尝言之其后事作始阅故事得陶与赐所上章
奏皆行封侯之赏臣恭闻神宗皇帝谕开边之非右丞
蒲宗孟曰臣尝言之神宗曰卿何尝有言在内惟吕公
卷二百六 第 9b 页 WYG0438-0798d.png
著在外唯赵卨言之尔乃知臣下之言不可无记也臣
仰惟陛下隆宽尽下屈已受言历观自古帝王未有能
及圣德之万一然而论思献纳臣下虽尽其忠考择审
观人主当谨其术昔唐太宗尝谕史官曰群臣言事朕
行与不行皆当记之真宗皇帝尝诏中书置籍记谏官
御史言事行与不行岁终具奏臣愚欲望睿旨特诏中
书凡降出朝臣章奏行与不行并置簿录上岁终仍以
副本进入禁中于以考其是非而究献言之情于以验
卷二百六 第 10a 页 WYG0438-0799a.png
其成否而要听言之效又使群臣知其有此怀忠者得
以尽言怀私者不敢妄言将见言必可复不为文具此
于圣政实非小补
袁说友上奏曰臣仰惟陛下虚心以求言和颜以受谏
固常有进言以迁秩未闻有纳忠而得谴者也然而在
廷之臣不闻谔谔以抗莭惟知唯唯以取容昔之敢言
者虽有斧钺之诛而犹且不顾岂今之世有爵赏之劝
反有所不敢臣有以知士大夫气莭之不立也盖士大
卷二百六 第 10b 页 WYG0438-0799b.png
夫之气莭养之则锐挫之则慑方其锐也虽有斧钺之
诛而不惧及其慑也虽诱以爵赏而不为惟养之于无
事之时斯可用于有事之际无事之时苟不先有以养
之欲其用于有事之时难矣方今天下外无边鄙之忧
内无盗窃之虞雨旸以时仓廪粗足正天子养尊士大
夫养䛕之时也陛下不以此时有以养士大夫之气莭
臣恐风俗自此日委靡矣养气莭以厉风俗当自朝廷
始朝廷台谏给舍之官所以纠官邪而杜奸慝也朝廷
卷二百六 第 11a 页 WYG0438-0799c.png
之风采系焉天子执政以为可台谏给舍以为不可于
是有弹劾之章有缴駮之奏所以示至公也陛下既已
信其人则不可以不信其言其人既是则其言不得而
非其人既非则其言不得而是陛下既信之于未用之
始不当难之于已用之后故台谏给舍之所与是公议
之所共与也虽陛下不得以不与台谏给舍之所不与
是公议之所不与也虽陛下亦不得而与之陛下非徒
从言责之臣也从公议也士大夫亦非畏言责之臣也
卷二百六 第 11b 页 WYG0438-0799d.png
畏公议也陛下当使天下畏公议不当使天下畏言责
天下畏公议则为正直天下畏言责则为私邪臣谓欲
尊朝廷当养士大夫之气莭欲养士大夫之气莭当使
台谏给舍得以行其言百里奚愚于虞而智于秦裴矩
佞于隋而忠于唐盖不以气莭作之虽智者不免于愚
苟以气莭作之虽佞者可使之忠也臣愿陛下许大臣
用人其有可否当与大臣辨之许台谏言事其有可否
当与台谏辨之许给舍缴駮其有可否当与给舍辨之
卷二百六 第 12a 页 WYG0438-0800a.png
辨之而是从亦何伤辨之而非不从亦何损都俞吁咈
见于明良之盛时可否献替是谓君臣之合德直道行
于上公议伸于下士大夫之气莭立矣气莭既立惰者
必勤私者必公贪者必廉怯者必勇方是时也陛下何
为而不成何欲而不济哉实天下幸甚
观文殿大学士兼侍读史浩论褒赏谏官劄子曰臣比
者入对内廷以衰病乞归田里蒙赐之坐问臣以何如
唐太宗臣对曰陛下圣德高出百王宫中止闻孝俭太
卷二百六 第 12b 页 WYG0438-0800b.png
宗闺门之内尚多惭德岂敢望陛下万分之一徒以其
聪明知前代帝王之高致在于从谏降意屈志以来言
者从而赏之以收美名以起至治史官谓功德兼隆得
此道也是故魏徵谏发兵则以五百缣赏之孙伏伽谏
死刑则以兰陵公主园赏之李大亮谏求鹰则以汉纪
胡瓶赏之高冯言得失则以钟乳赏之今谏官有意为
陛下开辟公道无所阿私诚可与唐臣并驾愿下有司
亟议褒赏使万世之下赞陛下之功巍巍太宗之上岂
卷二百六 第 13a 页 WYG0438-0800c.png
不美哉
浩又乞免台谏侍从当日条具劄子曰臣昨夜伏睹御
扎赐侍从台谏不允三日条具之请臣窃思之陛下为
此将以得天下之弊而更新之庶可立万世之基业何
为欲速如此夫钟之扣也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人之
言也畀以閒裕然后尽其蕴今若促之使不得尽他日
或有弊不革则必有辞曰仓猝不暇及也将何以责之
臣未敢奉行圣旨者诚以陛下今日之举真可追配仁
卷二百六 第 13b 页 WYG0438-0800d.png
宗书之信史足以光万世于此而促迫之使不得尽其
蕴则人皆付之文具矣所有御札谨俟少选进入乞赐
俞允俾遂三日之请
浩又上奏曰臣恭领圣训至于谆谆曲折臣以贱微冒
犯天威罪宜万死臣当退就斧钺不可复言然臣区区
犹不能自已者诚以陛下圣性纯明德量宽大今日忽
为此举乃与平昔不𩔖是以疑之张焘之言觊陛下取
弊事而革去非欲陛下以一日之力困诸儒于笔札之
卷二百六 第 14a 页 WYG0438-0801a.png
下臣意侍从台谏游学校取科第欲其荅策持论固所
优为然非陛下前日求言之本意也夫言之必可行贵
乎考察事情周知物态民之利病国之安危筹度于心
笔之于纸圣君用之则天下咸被膏泽无一物之失所
若陛下欲令援笔而书不切于事如举子之在场屋侍
从台谏何至不能而饰词以求展限哉今天下三岁科
举举子未尝有曳白者而谓立朝之士不能此左右之
人欲用此以为戏使陛下有轻士之心其与祖宗开天
卷二百六 第 14b 页 WYG0438-0801b.png
章阁求直言岂不甚相戾耶昔仁宗开天章阁使大臣
条对奸臣欲困同列故请一日而毕其间所说有得其
大体者众不能夺竟许退而条具兹故事也陛下若不
听臣言驯此而行则将流于薄而忠厚之气象不见矣
此臣所以虽有白刃在前不敢避而欲救陛下之失也
枢密院检详文字李椿上奏曰臣闻求言非难用其言
实难何则盖用言不审则言之者必多轻举妄议非唯
不足以裨一人之聪明适所以惑四方之观听臣切惟
卷二百六 第 15a 页 WYG0438-0801c.png
陛下虚怀屈已听言不倦真尧舜之用心也近臣嘉谋
嘉猷孰不罄竭以告而百执事之间日有轮对使得尽
言犹以为未也监司郡守罢授之际皆得奏事凡国之
休戚民之利病惟恐纤悉有遗此陛下盛德事也臣切
见比年以来凡臣僚申请建明利害其间不无轻易而
朝廷听信施行或未经审详故有颁降之旨未孚而改
易之令已下不唯远方观听深有疑惑切虑缓急有误
朝廷命令臣愚愿陛下于听纳之际凡臣僚有所申请
卷二百六 第 15b 页 WYG0438-0801d.png
建明必先付两省照应前后指挥及见行事理参酌其
可否或令与言事之人商榷而辨明之如其灼然可行
然后取旨施行庶几令下可行可以悠久不失信于四
方万里所系非轻伏乞睿察
蔡戡进谏录疏曰臣闻人君以纳谏为圣人臣以进谏
为忠三代以还善纳谏之君无若唐太宗善进谏之臣
无若魏徵太宗以英武不世出之资取孤隋攘群盗平
定天下皆其馀事然而贞观之治庶几成康似非太宗
卷二百六 第 16a 页 WYG0438-0802a.png
所能自致所以致此者徵进谏之力也徵所以敢谏者
太宗导之使谏也故太宗尝曰魏徵劝我偃武修文中
国既安四夷自服朕用其言徵之力也徵亦曰陛下开
臣使言故臣得尽其愚若拒而不受臣何敢数犯颜色
乎盖君能纳谏故臣能进谏君臣相须从古以然恭惟
陛下聪明冠伦上参尧舜勤劳稽古下慕太宗有以见
陛下求治之切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太宗所
以成正观之治者一本于纳谏而已陛下欲还太宗致
卷二百六 第 16b 页 WYG0438-0802b.png
治之隆必求当时致治之本欲知太宗纳谏之效必观
当时进谏之言臣尝夷考其人魏徵固号善谏而在廷
之臣有若王圭马周刘洎褚遂良虞世南岑文本辈以
谏名者又不可一二计内则闺门至亲乘间进说外则
蕃夷武将因事纳忠想其当时瞽为诗工诵箴谏士传
言大夫规诲骎骎乎有治古之风自非太宗导之何以
至此臣念群臣谏语散在史册不可𩔖举谨用裒切于
治道者凡百事聚成一书缮写进呈如蒙陛下万机之
卷二百六 第 17a 页 WYG0438-0802c.png
馀特赐一览不唯忠言嘉论有裨圣学之明而日就月
将可成贞观之治臣不胜惓惓之诚
戡又乞优容言者疏曰臣闻国之士气如人之元气元
气犹存必康宁而寿考及其已耗则颠仆随之古之人
君爱惜士气如护元气涵养作成使天下之士激昂奋
励人人怀不能自已之意故无事之时则有犯颜敢谏
之士多难之世则为伏莭死义之臣治乱安危实系于
此我祖宗保养士气二百馀年未尝深罪言者一事过
卷二百六 第 17b 页 WYG0438-0802d.png
举议论锋起章奏交上往往以死争之纵有忤旨不过
薄责旋即超升仁宗皇帝盖尝斥逐台谏究其端由皆
出于当时大臣之意帝反嘉其忠直后多大用之如范
仲淹欧阳修唐介之𩔖是也盖人主一时雷霆之怒谴
责言者虽明君有所不免傥能幡然而寤改过不吝适
所以成圣德也近者给舍台谏相继罢去缙绅之士莫
不为朝廷惜而臣犹有所喜者以元气尚存故也夫谏
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此人臣之所愿欲也高爵厚禄以
卷二百六 第 18a 页 WYG0438-0803a.png
荣其亲以肥其妻子亦人臣之所愿欲也大则窜逐小
则罢斥艰难困苦流离冻饿上累其亲下累其妻子如
此而得区区之虚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将焉用之盖
忠义所激不得不然舍实利而求虚名甚非人情之所
得已此魏徵所以不愿为忠臣者也又况人臣之进言
言之而是君能听之则君有纳谏之名人臣何自而得
名哉言之而非君不之听臣有妄言之过亦何自而得
名哉惟其谏不行言不听天下之人惜其不见用于世
卷二百六 第 18b 页 WYG0438-0803b.png
于是以名归之然实非人臣之所欲也为人君者要当
不惮屈已以来忠谏不爱厚赏以旌直臣则君都显名
臣获实利两得所欲岂不美欤臣愿陛下深察臣下之
情非乐于求名爱惜士气优容言者力振委靡之风作
成忠义之莭则天下之士感慨发愤以图报效实惟宗
社无疆之休天下幸甚
中书舍人林光朝上奏曰臣闻唐虞之世内有百揆四
岳外有州牧侯伯远近相参有如一体又且时巡于方
卷二百六 第 19a 页 WYG0438-0803c.png
岳诸侯各朝于方岳之下是当时诸侯岁一见天子皆
以为职分之当然者观其一时戒饬之辞有曰敷奏以
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此为导之使言也言不徒发是
必有可指之效则赐之车服所以宠异之也车服有数
天子以是御群下惟有功者得之则人人有欢心苟为
无功偶然得此则人皆有倖心一或有倖心则车服亦
不足贵矣故其晓然告之使之敷奏以言而又试其言
之当否皋陶尝提是说以为不如是则敷同日奏罔功
卷二百六 第 19b 页 WYG0438-0803d.png
则是说为一日不可废于天下也陛下修明庶政蒐取
实材每于群牧部使者守臣各令奏事而后丁宁告戒
此于唐虞之事不约而合然而自他处得郡或丞郎补
外或执政侍从均劳佚而去者当有一二说历陈之于
上前虽陛下有所可否然不终计其效验如何耳臣窃
观神宗皇帝于百司所奏无不遍览又尝作功过簿以
稽其言之当否臣愿陛下酌祖道以养天下每于州牧
侯伯入对宸旒言有可听者当计以岁月考其言之当
卷二百六 第 20a 页 WYG0438-0804a.png
否如功过簿则田莱可辟水利可修流人可集盗贼可
去其大者可以厚民俗起士风其次可以讲铁酒酤利
原丰耗之所出是天下万务皆可以周知而悉数之也
昔文帝见贾生于宣室偶于受釐之际所问者鬼神而
贾生之对不敢及他事今州牧侯伯一日见天子得以
极言郡国之事此为导之使言已如唐虞之时苟无以
考其言之当否臣恐敷同日奏罔功也臣前谓天下之
大非耳目所可及在唐虞盛时谓此说为不可废是必
卷二百六 第 20b 页 WYG0438-0804b.png
为简易之法陛下试一关宸虑使天下复见唐虞之治
薛季宣上奏曰臣闻人主之为天下莫大于天下不可
得而欺夫使天下皆不可得而欺则欲无不遂为无不
成自昔号有志之君其所欲为非不甚盛甚美然卒有
龃龉之叹盖欺之者多耳夫欺者之情状天下皆知之
而人主独不知之是岂人主不欲察之而甘于受之耶
近者为之地则远者有盘错之坚大者为之助则小者
有彰露之援其察之岂曰甚易乎守令之所临治不过
卷二百六 第 21a 页 WYG0438-0804c.png
一郡一邑之间旦暮坐于厅事之中豪家巨驵敢于欺
侮而不惧者恃有胥吏为之囊橐也人主萃天下之责
而以一身临之爵禄利势足以动人小人而不为欺何
以有侥窃富贵之望而罪之根本则在于左右之囊橐
致使人主无从而察之也夫左右之为欺甚于天下彼
其伺候词色之工窥见意向之密捭阖迎逢殆难以状
其巧也故有托正以行其邪假廉以济其贪伪直以售
其佞荐退人才不于有所升黜之时而游扬中伤于平
卷二百六 第 21b 页 WYG0438-0804d.png
居无事之日一旦升黜之际虽人主自以为出于独断
而喜怒气燄已归于囊橐者之门矣然则左右之为欺
人主又何从而察之亦曰兼听无我收骨鲠弃软熟而
已且可以利来可以使惧有见而不敢言或言而不敢
尽皆软熟之人也骨鲠之士惟其胸中耿耿不能与世
推移急危存亡之秋乃可望以伏莭死义平时软熟自
为身谋而欲望以急难非所闻也借使举朝之士无非
软熟之人其为墨墨大矣于人主何利焉若乃骨鲠之
卷二百六 第 22a 页 WYG0438-0805a.png
士世多以好名疑之夫名天地之美物不易以与人而
亦天下之公论不可以冒得举事进言果出于为君上
为社稷也然后可以得名不然将诽谤随之矣故在臣
子自为学问之计不可存好名之心人主为社稷计惟
恐不得好名之士人人皆好名畏义则人主所欲为者
无不济矣故欲绝天下之欺惟在于收骨鲠收骨鲠在
于兼听兼听莫难于无我入者先主纵有他说不能复
入何以鉴择其是否乎骨鲠之言非无我则诚难于受
卷二百六 第 22b 页 WYG0438-0805b.png
之也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此汉初之谋
臣所以事英略大度之主而使屈群策之用者其言如
此齐威之霸其机不在乎阿即墨大夫之诛赏而系乎
毁誉不公使齐威之刑赏不行焉则为欺者殆无以禁
之矣恢复之功独可日月冀乎此臣所以冒昧而献兼
听无我之说也陛下静观而熟察之傥有验于微臣之
言功业成否反掌间尔
季宣又上奏曰臣闻唐太宗之戒王圭曰人心所见互
卷二百六 第 23a 页 WYG0438-0805c.png
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巳从人亦复何伤隋
末内外务相阿顺皆自谓智及天下大乱家国两亡卿
等各当徇公去私母雷同也魏郑公告太宗曰人主兼
听则明偏听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
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得蔽是故人主兼
听广纳则下情得以上通大哉言乎其君臣致治之美
庶几成康有由矣夫和之与同疑若相似圣人之论则
有君子小人之分善乎晏婴之言和如盐梅相济同如
卷二百六 第 23b 页 WYG0438-0805d.png
以水济水人心不同如其面焉强而同之非回于利弗
能也向令仕者举回于利则凡时之利病政之得失何
自而知之君子不为利夺往往轻为去就藉此以治万
无是理间自权臣柄国斲丧忠良内外之臣无小无大
相与谀说合若一人几于杨氏无君其于国家何有流
风遗俗溺陷人心同而不和至今为梗以陛下之刚明
圣武高视唐宗即政以来每欲一湔前弊其如无君之
习革之良难举世为同则有入而不自知者臣惧邦之
卷二百六 第 24a 页 WYG0438-0806a.png
政俗将日非而莫之救也凡处天下之事不当心有所
主惟处身于利害之外乃知利害之实故见利者不知
其害见害者不知其利诚使言利害者毕陈所见则利
害之情无馀蕴矣合天下听无不聪合天下视无不明
盐梅相济何以易此不然自涂耳目同异不闻虽臣下
盈庭自成孤立矣人情诚不易见然而指意可知大抵
勉君以容受谠言要为忠爱之至导之拒谏宁为体国
之心由此观之邪正无遁情矣臣不敢远引三代姑以
卷二百六 第 24b 页 WYG0438-0806b.png
所学稽于唐之君臣致治之美为陛下献惟圣神留虑
而图之社稷苍生幸甚
直焕章阁王师愈论听言之要疏曰臣窃惟陛下躬上
圣之资励大有为之志孳孳图治听纳如流欲以来天
下之言然而进言者不能皆昌言多为虚诞一偏之说
仰欺天聪其名则是其实则非听之则可喜行之则可
骇或有利少而害多者或有利于此而害于彼者或有
断然不可行者行之未久虽不惮于辍或从而变更其
卷二百六 第 25a 页 WYG0438-0806c.png
弊已甚矣原其用心不过苟持一说以取容悦欲为干
利禄之阶而不顾上误朝廷之施行下贻生民之大病
此何谓也陛下明目达聪欲周知而广览进言之路固
不可不辟自今凡有陈利便者诚能先隐之于圣心次
付之于大臣侍从台谏参酌详审择其灼然可行者行
之庶几事功可济利兴而害除矣
光宗绍熙二年起居舍人黄裳上奏曰自古人君不能
从谏者其蔽有三一曰私心二曰胜心三曰忿心事苟
卷二百六 第 25b 页 WYG0438-0806d.png
不出于公而以已见执之谓之私心私心生则以谏者
为病而求以胜之胜心生则以谏者为仇而求以逐之
因私而生胜因胜而生忿忿心生则事有不得其理者
焉如潘景圭常才也陛下固亦以常人遇之特以台谏
攻之不已致陛下庇之愈力事势相激乃至于此宜因
事静察使心无所系则闻台谏之言无不悦而无欲胜
之心待台谏之心无不诚而无加忿之意矣
三年御史台主簿彭龟年论听言以讲学明理为本疏
卷二百六 第 26a 页 WYG0438-0807a.png
曰臣闻天地以虚为德圣人所以能赞天地之化育而
与之参焉者亦虚而已矣恭惟陛下受天明命临照万
国自御极以来天下之事一切以虚心应之执政大臣
日有闿陈无一事之不下侍从论思给舍缴駮台谏劾
奏无一言之不听内而百执事外而监司郡守一遇奏
对无不自以为称惬上意虽舜之舍已从人禹之闻善
言则拜何以过此然臣区区之愚犹愿有陈于陛下者
盖以天下之理有所谓可亦有所谓不可夫虚者岂一
卷二百六 第 26b 页 WYG0438-0807b.png
于可之谓哉无可不可者虚也有可不可者理也试观
之天地之化何尝有所偏倚其无所偏倚者天地之虚
也然阴阳寒燠之气动植飞潜之性长短小大之形亦
何尝有所变易哉所不可变易者天地之实理也夫是
非邪正此实理之在人而不可变易者若是谓是非谓
非邪谓邪正谓正物各付物而吾无一毫私意介乎其
间岂不如天地之虚哉傥是非邪正未尝辨析而徒曰
吾虚心应之吾之应之者若其人正其言是则是虚也
卷二百六 第 27a 页 WYG0438-0807c.png
达而为尧舜不难也若其人邪其言非则是虚也反而
为祻乱亦不难也孔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
莫也义之与比夫无适无莫岂不甚善然非义之与比
则有所不可故无适无莫而义则为从善如转圜无适
无莫而不义则为用贤如转石矣是可不察哉臣观陛
下数月之间用人纳谏圣心愈虚盛德彰明天下欢喜
太平之期指日可冀而臣之私忧过计益不自已者诚
愿陛下于是非邪正之间深加圣心焉臣非敢议陛下
卷二百六 第 27b 页 WYG0438-0807d.png
今日虚心以为非是诚以是非邪正未易判别异时不
幸有不肖者窃陛下虚心之机而用之或误陛下陛下
傥惩今日为监戒则将猜忌关防表里不应其患又有
不胜言者此臣所以有狂僭之言也抑臣之言犹有未
尽者臣闻之能明理然后能使心之虚能讲学然后能
使理之明夫天下之事纷纭淆杂日至乎前利害之相
形贤否之相蒙千变万化不可穷诘而陛下以一人之
聪明酬之可不谓难哉陛下随事而应虽无不听之言
卷二百六 第 28a 页 WYG0438-0808a.png
事过而思岂无既往之悔万一有之陛下亦尝察夫悔
之所以然乎是必于理有所未明所以于事不能无误
臣是以知讲学之不可缓也恭惟陛下自得圣学之高
明多阅天下之义理是非邪正固已瞭然然而理本无
穷学斯不足若丝毫有所不察则祻乱或从而生臣愚
欲望陛下精考圣贤之言多亲儒学之士公好恶以合
天道辨义利以察人情常使圣心昭明了无蔽惑如水
鉴之清而妍丑自见如尺度之公而长短自形此圣人
卷二百六 第 28b 页 WYG0438-0808b.png
之所谓虚而与天地相参者也唯陛下留神
四年龟年为秘书郎又论群臣进言早赐处分疏曰臣
以非材备数三馆月糜廪粟无所补报尝伏自念三馆
之士在祖宗时许以议政比偕同列僭上封章待罪旬
浃未闻报罢窃知圣德优容必无诃谴然而所论之事
亦无施行诃谴不加不敢自喜从违未卜实切私忧臣
仰惟陛下自即位以来隆宽尽下虚已受人听纳之勤
前古无有只因近日二三差除大臣执奏给舍缴駮台
卷二百六 第 29a 页 WYG0438-0808c.png
谏论劾未合圣心反覆月馀尚无予决群臣既不肯背
理而徇陛下陛下复不肯屈势而听群臣君臣之间龃
龉既久情意不通易成睽阻一日二日万机沓来设于
其间又有同异展转激作或贻威怒则岂特群臣之罪
不胜诛夷而已哉陛下父母也群臣臣子也子事父母
只欲其喜岂欲其怒父母怒则一家不宁陛下怒则天
下不宁此臣所甚惧也陛下圣度如天万万无此臣但
见群臣屡批逆鳞恐其至是是以愿为陛下先事言之
卷二百六 第 29b 页 WYG0438-0808d.png
然臣亦非敢以臆说欺陛下也臣尝读周公旦无逸之
书至篇之终曰自商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
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
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
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
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
厥身旦之此言真万世帝王龟鉴也夫所谓小人怨汝
詈汝者乃后世指斥乘舆之𩔖其犯上渎尊与抗疏陈
卷二百六 第 30a 页 WYG0438-0809a.png
议者盖不可同年而语矣而四君闻之反取之以为德
任之以为愆然则怒安从而生哉傥不如四君之能听
则诪张为幻之人必指其言曰此怨吾君之词也此詈
吾君之词也人君不察从而信之则失为君之道无宽
裕之德其弊至于乱罚无罪杀无辜者盖有之矣陛下
慈仁覆物谦虚无我固当上拟四君然臣犹不免以诪
张为幻之人为惧者诚不为无见也刘向曰执狐疑之
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志者开群枉之门群臣之
卷二百六 第 30b 页 WYG0438-0809b.png
言陛下既疑而不听则诪张为幻者可以投间而起矣
臣逆料其说不过有三必曰陛下之命群臣执之不行
是天下之事尽由群臣不由陛下为此说者是以唐明
皇待陛下非忠臣也昔明皇欲加牛仙客尚书张九龄
以为不可又欲加实封九龄又以为不可李林甫揣上
意曰仙客宰相才也何有于尚书明皇信之复以仙客
实封为言九龄固执如初明皇曰事皆由卿耶自是林
甫进九龄罢而唐之治乱分矣此岂陛下所欲闻乎又
卷二百六 第 31a 页 WYG0438-0809c.png
必曰群臣为此不过欲归过于上邀名于已耳为此说
者是以唐德宗待陛下亦非忠臣也德宗欲为唐安公
主造塔姜公辅表谏德宗曰唐安造塔其费甚微非宰
相所宜论止欲指朕过失自求名耳夫不善之事行之
则为过改之则为名人君能改则名在人君人君不能
改则名在谏者德宗终守改过之吝竟失从谏之名褊
心忌克此岂陛下所欲闻乎又必曰号令已行不可复
反是又以反汗之小嫌伤从谏之盛德亦非忠于陛下
卷二百六 第 31b 页 WYG0438-0809d.png
之言也臣请复以庆历元祐之事辨之庆历三年仁宗
既除夏竦枢密使后用御史中丞王拱辰谏官欧阳修
等十一疏追竦枢密使敕元祐元年哲宗除安焘知枢
密院给事中王岩叟封駮竟因焘辞免之章令依旧职
此皆大臣也尚不惮于改除又何取号令之不可反乎
且群臣获仕清时固欲陛下跻祖宗之盛际迈帝王之
极功身荷美名主都显号偶有违拂诚非得已陛下谅
其忠则局蹐恐悚犹不自安陛下不谅其忠则流移转
卷二百六 第 32a 页 WYG0438-0810a.png
徙何所不至宁肯不顾妻子故犯君父之怒乎陛下今
日虽未有怒群臣之意臣恐诪张之说万一不解则必
有触此机而动者矣盖人君胸中当如清水明镜一毫
不留乃得其正四君之所以不敢含怒盖谓是也臣愚
欲望陛下恢廓圣怀和平宸虑以天下之理察群臣之
言酌其是非早赐处分或罢召命或与外除毋使诪张
之说能惑聪明忠荩之臣或罹摈弃实天下幸甚宗社
幸甚
卷二百六 第 32b 页 WYG0438-0810b.png
龟年又论优迁台谏沮抑忠直之弊疏曰臣闻言路通
塞天下治乱系焉言路通则虽乱易治也言路塞则虽
治易乱也仰求前监方册昭然臣敢不为陛下缕缕陈
之臣伏见陛下自登大宝隆宽尽下广览兼听揆之于
古未见其比而近日台谏之官稍稍抗直者多不得久
于其职大率优迁其官以去之臣不知其故何也夫假
迁官以逐言者此近世最弊之法陛下柰何数出而用
之乎消耎精锐沮抑忠直莫甚于此且台谏之官皆朝
卷二百六 第 33a 页 WYG0438-0810c.png
廷选择而后除使其言可行则为称其职当留而不当
迁言不可行则为不称其职不当迁而当去而乃举措
倒置是非易位臣不知陛下所以劝惩天下果何术也
恭惟治朝崇奖台谏列圣相承视为家法傅尧俞尝谓
言事之官许令风闻祖宗之诏曲全过当许风闻则岂
皆责实全过当则欲其尽言如此求之犹恐未至臣观
南渡以来台谏忠鲠大率不逮祖宗盛际每有所言极
不过三数章而止安有二十三章劾胡宗愈十九章劾
卷二百六 第 33b 页 WYG0438-0810d.png
章惇如刘安世者乎全台弹劾不听亦已安有上章不
报率同列进见列拜于御座之侧如孙抃论温成典礼
者乎闻有宣谕唯唯禀承安有召赴都堂宣谕而论列
如故如傅尧俞之论张舜民不当罢者乎言有不合苟
得美官奉身而去安有以去为谏几上感寤如程颢之
不受提刑司马光之不受枢密傅尧俞之不受吏部侍
郎者乎臣不知先正诸臣刚决勇敢一至于此以为无
上耶则近世爱君未有过于诸臣者也以为沽激好名
卷二百六 第 34a 页 WYG0438-0811a.png
邪则忠实恳恻亦未有过于诸臣者也而祖宗容受听
纳若恐伤之得非以朝廷纪纲之地不容不重为社稷
宗庙大计自当尔耶陛下试取先正诸臣奏议反覆详
观然后知祖宗宽大人无不尽之言今日台谏略无先
正之直陛下傥舍己从人如舜改过不吝如汤不唯听
人之言而又且导之使言不唯容人之直而又且激之
使直臣尚惧士气消靡已久不能顿然作兴而况从而
沮之耶臣是以知士气不可以不伸夫奸宄之人何世
卷二百六 第 34b 页 WYG0438-0811b.png
无之唯藉台谏严重有以折其萌芽而台谏之士所以
能震慑奸宄唯藉人主听纳其言假以声势今台谏之
士消沮如此臣恐在内之奸宄乘此隙以蠹其内在外
之奸宄执此隙以摇其外陛下虽欲高枕而卧不可得
也且臣尝熟察台谏所以数忤陛下者盖有由矣非以
陛下身有失德恶人正救如前代拒谏之主也特不过
攻击权倖不协圣意耳夫权倖恩宠不行不过一夫怨
而怨归台谏台谏言论不行能使天下怨而怨归陛下
卷二百六 第 35a 页 WYG0438-0811c.png
陛下柰何不忍一夫之怨而独任天下之怨乎此臣所
以痛心疾首欲一言于陛下之前不能自已也臣反覆
思惟今日陛下唯有导人使谏足以救此臣犹虑声势
已动未易顿回政须陛下开广圣心扫除芥蒂遵用仁
庙召还唐介故事柬别向来以谏去国不由人言之人
擢用一二示天下以听纳之机登对臣僚议论忠谠者
稍旌别之示天下以听纳之实庶几圣德昭明群疑解
释不胜幸甚
卷二百六 第 35b 页 WYG0438-0811d.png
光宗时监登闻鼓院杨大全上奏曰臣之志忧君者不
畏义死不荣幸生不以言而获罪为耻而以言不听从
为耻自古谏之不效其大者身膏斧锧其次亦流窜四
裔其小者犹罢免终身未有若今日不勉于听从亦不
加于黜逐徒饵之以无所谴呵之恩使皆饕富贵甘豢
养以消靡其风莭平居皆贪禄怀奸之士则临难必无
伏莭死义之人陛下自夏秋以来执政从官之死者皆
不信卒之果然乎不然乎建康赵济死武兴吴挺死今
卷二百六 第 36a 页 WYG0438-0812a.png
尚不以为然则事有几微于朕兆者可谏陛下乎万一
变起萧墙祻生肘腋陛下必将以为不信坐受其危亡
矣盗满山东而高斯弄权二世不知也蛮寇成都而更
奏捷明皇不知也此犹左右聋瞽尔今在朝之士沥忠
以告而陛下不听是陛下自壅蔽其聪明也今外间传
闻以为寿皇将幸越幸吴兴此爱陛下之深欲泯其迹
也陛下当亟图所以解寿皇之忧
赵汝愚论听言疏曰臣仰惟陛下天纵圣明宽仁尽下
卷二百六 第 36b 页 WYG0438-0812b.png
凡台谏之论奏给舍之封駮微及一介疏远之士虽寸
长片善陛下未尝不听而受之无有难色臣每与群臣
窃窥陛下盛德全度恢乎有容如天之高如日之升光
明广大不可尚已若守之以诚行之以久使义理习熟
是非著明不为邪说所转移则三王不足多五帝不足
进矣然臣尝观自古纳谏之君未有如唐之太宗者当
时魏徵号为善谏帝尝曰人言魏徵举止疏慢我视之
更觉妩媚至徵陈十渐则尤加奖叹为列诸屏障朝夕
卷二百六 第 37a 页 WYG0438-0812c.png
瞻仰君臣之际相得深矣及其怒也则曰会须杀此田
舍翁及徵之亡乃复有停昏仆碑之事夫以太宗之明
魏徵之贤而终不能免此何耶又帝尝止于木下爱之
宇文士及从而誉之不已帝正色曰魏徵尝劝我远佞
人我不知佞人为谁意疑是汝今果不谬士及叩头谢
而帝亦不加罪大抵人之情喜顺而恶逆方其始初清
明也闻善言则喜闻恶言则惧凡君子忠荩之言虽甚
拂其意然未必不蒙信用小人阿顺之语虽初若可喜
卷二百六 第 37b 页 WYG0438-0812d.png
亦未必不加察也及其久也君子今日论某人明日论
某事积其违忤之意则终将压之矣若小人则善伺人
主之意阿䛕顺旨终无所违逆故人主虽知其佞而卒
以难去从古以来人主皆欲治而恶乱皆欲进君子而
退小人然卒之君子远而疏小人近而亲危乱之日常
多治安之日常少者惟在乎违道而任情喜顺而恶逆
尔书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
诸非道斯言也诚万世人主听言之法惟陛下留神幸
卷二百六 第 38a 页 WYG0438-0813a.png

军器少监兼权侍左郎官刘光祖论言事本末疏曰臣
闻古之事君者必曰忠必曰直忠则有所不欺直则有
所不避忠直者人臣之大本也进则观望人主之颜色
退则顾虑一身之安危如此者必有所不尽于其心其
于忠也远矣设为关防以为能避远形迹以为智如此
者必有所不尽于其言其于直也远矣然而忠直非有
素则不信忠而君不以为疑直而君不以为忤惟有素
卷二百六 第 38b 页 WYG0438-0813b.png
者能之臣虽愚鲁窃慕斯义平生所受教于父师者盖
终其身而不能变平日所交际于朋友者亦尽其心而
无所隐而况于事君乎而况于任陛下耳目之寄乎陛
下往岁毓德春宫臣备数小学教授陛下察臣尽心于
嘉王而无所苟是以蒙简记于寿皇召臣之日臣到阙
际会舜禹亲传蒙恩引见所奏悉荷开纳未几又值轮
对略尝效其愚忠以为当今人才衰而肯论事者益少
劝陛下长养收拾崇奖其直言陛下御批依奏即日付
卷二百六 第 39a 页 WYG0438-0813c.png
出而大臣反若有所顾畏不敢报行然臣自念区区之
诚已获信于陛下久矣又未几陛下遣臣迓送使客三
得瞻望清光臣所奏楚州城壁绝无一词之欺陛下卒
采臣言减省工役过半臣以事无大小皆可尽忠官无
高卑悉当图报今也陛下擢臣以风宪之任其为感激
又当如何报效耶所以承命以来不遑宁处朝惟夕究
如是累日即自断曰惟初念纯一可以对上帝可以事
君父不可贰也不可疑也是故道学朋党之论人不敢
卷二百六 第 39b 页 WYG0438-0813d.png
言而臣言之为其不消此名即必贻将来之患故也左
右近习之势人不敢及而臣及之为其不窒此门则必
丧士大夫之莭故也臣在小学时曾为日记其间记陛
下一日因臣进见问曰曾识吕祖谦否臣对识之陛下
再三称诵其贤而悼叹其不幸臣今思之使祖谦而尚
在人将目为道学之首则陛下亦不得而用之矣又记
一日臣得进见陛下谕臣曰近日主上付下骨鲠集令
看皆先朝元老议论读之甚有补臣对云自范仲淹以
卷二百六 第 40a 页 WYG0438-0814a.png
下奏疏皆在可见祖宗以来容纳直谏如此陛下曰中
间所论新法自是必为民害断不可行又曰当时同已
者即以为是异已者即以为非所以后来遂将司马温
公苏文忠及黄庭坚各目为党魁臣对云只缘王安石
引用小人卒乱天下陛下曰如蔡卞蔡京之徒是也又
曰陈东亦不易得臣每诵陛下东宫之语以为渊衷所
见一一与祖宗之意同符是以昨者敢进借朋党以害
君子之说皆臣数年之内中心所怀如此臣自信言公
卷二百六 第 40b 页 WYG0438-0814b.png
而语平故乞陛下降出以消未然之患至于士大夫纳
交于近习臣自立朝以来心诚鄙之目睹陛下爱重名
器不为小人所窃弄于是乃昌言之而无所避曰忠曰
直臣虽未能望古人之万一然其不为奸回之人决矣
臣于职事疏则有之欺则无也于议论不及则有之过
则未也臣无言责之时尚劝陛下用贤纳谏谆复而不
已岂今居言责而反不言乎是以相继封入奏疏乞先
收召人才而大臣但进呈而无所议臣既非今日之言
卷二百六 第 41a 页 WYG0438-0814c.png
则言而不行不能以自已也何则人才者国家基本之
所系生民休戚之所关乏则养之有则用之庆历之所
以盛者岂一日之积乎惟其非一日之积是以为数世
之用事之最大无以过此臣所愿陛下体至公之道开
众正之门又乞早用愚言兼收人物必获安静之福而
无一旦之忧如臣所言异时有误国是臣甘窜殛
宁宗庆元元年大府寺丞吕祖俭上奏曰臣近者蒙恩
轮对不度狂愚尝僭论奏陛下圣孝纯笃犹未得一见
卷二百六 第 41b 页 WYG0438-0814d.png
上皇将何以慰圣心而修人纪又尝以敌情难测欲得
备豫不虞贵倖市权欲得防制有莭及御笔施行伤于
快易且进退臣下复多匆匆莫不展竭恳款以致愿忠
之义圣度隆宽温词慰纳臣退而感泣莫知图报指心
誓日以为他日或有事系国体义所当言可以仰禆圣
明者苟得竭尽则虽退就黜责靡敢自爱窃闻国子祭
酒李祥比因宰相赵汝愚论罢心有所怀不能自已尝
有封事上彻宸聪自以所见与谏臣不同居家待罪陛
卷二百六 第 42a 页 WYG0438-0815a.png
下既予之以宽告又复宠之以职名畀之以使莭使以
礼而去中外之论莫不以陛下博尽群议不贵苟同此
盖治世盛德之事而明主之所取以为先务者也臣窃
尝妄论本朝治体盖以崇养议论气莭为立国之根本
自王安石用事好同恶异天下从风而靡逮至崇观间
复倡为丰亨豫大之说虚美熏心实祸蔽塞遂使习俗
日变驯致靖康之祸如吴开莫俦之徒与敌为市痛在
人心其始固止于顺从其终乃至于此极为人上者讵
卷二百六 第 42b 页 WYG0438-0815b.png
可不知所崇养而以好同恶异为深戒哉今谏臣抗疏
论罢李祥新任仍禠其职顾惟谏臣所言陛下自应听
纳其在庶僚亦岂容妄有条陈第以陛下含弘之美意
因是不能无亏而人有惧心精锐销耎议论气莭必愈
陵夷凡事理利害之真实顾望爱惜多为身谋谁肯为
陛下明言之其所关系盖治忽所从分非一目一事之
可比也仰惟陛下初政清明收召人望登用忠直天下
之士莫不訢訢然精白以承休德然曾未踰时朱熹老
卷二百六 第 43a 页 WYG0438-0815c.png
儒也有所论列则亟使之去彭龟年旧学也有所论列
亦亟许之去其他侍从台谏之臣以言事而去者尚多
有之夫人才固未易得而尽莭竭忠之士宁复有几长
育奖励犹惧其有所畏缩今士气似少沮矣如李祥老
成笃实非有偏比盖众听之所共孚者今又终于斥遂
臣恐自是而后天下或有当言之事必多相视以为戒
钳口结舌之风一成而未易反是岂国家之利邪矧今
国势甫定人心犹摇岁事可虑未可保其无害边报屡
卷二百六 第 43b 页 WYG0438-0815d.png
警未可保其无他又自去秋以来灾异相继殊为骇常
而天象昭昭尤为可畏白虹贯日阳精示变皆适当淫
雨之开霁近者太白经天金木失次立夏之日风起艮
方此为何景胡可少安政是陛下厉精为治明目达聪
之时今能言之士指陈灾变所以助成陛下抑畏之心
者亦不为少然终未克致消弭之实而于其所甚当言
者虽陛下以聪明临照之未必皆得而闻是安可不思
其故哉盖天下之事所宜指陈者固非一端然言有浅
卷二百六 第 44a 页 WYG0438-0816a.png
深势有难易今之所难非在于得罪于君父而在于忤
意于权势姑以臣所知者言之难莫难于论灾异然言
之不讳犹未以为难者以陛下有容受之德而其事不
关于权势也难莫难于论纲常然言之不讳犹未以为
难者以陛下有诚孝之心而其事亦不关于权势也若
乃御笔之降初岂尽却佥谋然庙堂不敢重违台谏不
敢深论给舍不敢固执盖以号令出于独断而事体多
关贵倖深虑左右乘间过有激发而重得罪也臣盖尝
卷二百六 第 44b 页 WYG0438-0816b.png
面奏从昔而来凡劝导人主事从中出者夫岂意在尊
君盖欲假人主之声行之于外使莫敢争执而可以渐
窃威权所当深加省察旬日而来复闻有一二中批指
挥给舍缴驳仅得一再而止其自为谋则善矣傥事有
当论而又切于此者望其致闭邪之敬尽面折庭争之
莭未必有也子思有言群下同声则善安从生今士大
夫之习俗盖近于是不知陛下亦何便于此臣比日又
窃闻之道路左右亵御于黜陟废置之际间得与闻者
卷二百六 第 45a 页 WYG0438-0816c.png
车马辐凑其门如市恃权怙宠摇撼外庭声燄所及𩔖
莫敢言所赖素有望实不畏强禦者正色朝端尽言宸
扆有以折其锋而杀其势苟惟不然岁月荏苒事势浸
淫腹心耳目愈失委寄政权将归倖门而不在公室凡
所荐达皆其所私凡所倾陷皆其所恶岂特侧目畏惮
莫敢指言而阿比顺从内外表里之患必将形见前史
所载其鉴甚明亲爱之道全之为上若或不加抑损是
乃所以害之惟在陛下加念而已臣所以因李祥获罪
卷二百六 第 45b 页 WYG0438-0816d.png
而深及此者是岂病狂丧心欲为矫激而自取罪戾也
哉实以士气颓堕之中稍有所言与谏臣忤意则去不
旋踵而迩者尊君之论播于朝行皆欲习为谨畏而不
知尽责难之恭虽知贵倖市权无由敢言于陛下之前
或有志在忠爱能言其难者皆将目之以出位犯分不
恭不逊之罪臣之私忧过计岂独以搢绅之士遭罹谗
谤而已其所深虑者陛下之势孤而相与维持宗社者
浸寡也伏望陛下深惟天下之势在于以言为讳涣命
卷二百六 第 46a 页 WYG0438-0817a.png
重申复还李祥职名新任虽若稍咈谏臣之说然可以
通壅蔽之情朝廷美意既得因此开明而天下有难言
之事在朝在野必将闻风欣慰愿竭忠荩于王朝陛下
躬受四海之图籍兼听臣庶之邪言开公正之门绝私
倖之路委信大臣以正朝纲容纳忠直以强国势中心
无为销平偏论以涵养天下和平之福则宗社幸甚生
灵幸甚臣世受国恩不遑他恤发言狂瞽罪在不赦惟
陛下财幸
卷二百六 第 46b 页 WYG0438-0817b.png
庆元间将作监陈贵谊因转对上言曰言路虽开触犯
忌讳者指为好名切劘时政者指为玩令利害关于天
下是非公于人心一人言之未已或至累十数人言之
则又指为朋党是非易位忠佞不分又言婉顺巽从者
是美疢也非爱我也宜屏之外之矫拂救正者是药石
也爱我也宜用之听之
嘉定三年秘书郎真德秀上奏曰臣闻天下有不泯没
之理根本于人心万世犹一日者公议是也自有天地
卷二百六 第 47a 页 WYG0438-0817c.png
以来虽甚无道之世破裂天常隳坏人纪敢为而弗顾
者能使公议不行于天下不能使公议不存于人心善
乎先正刘安世之论曰公议即天道也天道未尝一日
亡顾所存何如耳熙宁之世以新法为不可行者公议
也虽以王安石之愎谏遂非而不能遏士大夫之口绍
兴之际以和好为不足恃者公议也虽以秦桧之擅权
专杀而不能弭君子之论卒之新法行而民力屈和好
就而敌情骄甚哉此理之在人信可畏也与其拂之以
卷二百六 第 47b 页 WYG0438-0817d.png
取败孰若顺之以为安近年侂胄用事以区区私意小
智捍天下公议之冲能颠倒是非于一时终不免为当
世大僇何者公议天道也侂胄违之则违天矣天其可
违乎故善为国者畏公议如畏天则人悦之天助之何
事功不立之忧哉陛下以还至公之理盖尝少伸于久
郁之后矣臣愚伏愿朝廷之上兢兢保持勿失初意用
人立政一以天下公议为主而不累于好恶党偏之私
尽公极诚如对上帝则天人胥悦治效可期海内之幸
卷二百六 第 48a 页 WYG0438-0818a.png
也惟陛下留神反复愚臣之言
六年德秀为起居舍人又上奏曰臣伏观陛下更化之
始首下明诏求直言又诏近臣请对论事荐绅士夫如
闻震霆如睹白日臣时备官太学窃语同列以为自今
言路大开将复见祖宗盛时气象矣而五六年来士风
选愞无以大异前日臣窃惑焉盖尝历观往昔言路壅
塞之由大抵起于人主好自用大臣好自专而已自用
则视天下之人皆莫已若而恶人之言自专则举天下
卷二百六 第 48b 页 WYG0438-0818b.png
之事唯所欲为而忌人之言今陛下恭已责成未尝有
自用之失大臣虚心无我未尝有自专之私而群臣观
望莫敢尽言者陛下亦尝察其故乎盖自权奸擅政十
有四年䛕佞成风日以浸甚然其始也朱熹彭龟年以
抗论逐吕祖俭周端朝之徒以上书斥当时近臣犹有
争之者正如始病之人气血虽伤而未至甚惫也其后
吕祖泰之贬非惟近臣莫敢言而台谏且出力以挤之
则嘉泰之疾已深于庆元矣又其后也盗平章军国之
卷二百六 第 49a 页 WYG0438-0818c.png
名起边陲干戈之衅非独举朝莫敢言虽布衣韦带之
士求一如祖泰者亦不可得是开禧之疾又深于嘉泰
矣风俗至此已成膏肓救药扶持岂易为力诚使更化
之初一时群贤皆得以忠言自奋则精神风采犹可渐
还而曾未兼旬遗补之官以言罢职是疾方小愈而遽
以酒色伐之矣若是而欲起嘉泰开禧之沈痼其可得
乎自时厥后傅伯成以谏官论事去蔡幼学以词臣论
事去邹应龙许奕又继以封驳论事去方其去也陛下
卷二百六 第 49b 页 WYG0438-0818d.png
皆华之以美职畀之以大藩视昔斥逐言者之时固大
异矣然人之常情易媮难勉彼见是数人者非能大有
所矫拂已皆不容于朝未免妄疑陛下真有讳言之意
故宁默默以自全不肯譊譊以贾祸且侍从之臣以已
见求对故事也今或旷岁弥年而不一举职者矣集议
各贡所闻亦故事也今或阁笔相视而不措一词者矣
设有大安危大利害群臣喑默如此岂不殆哉臣今欲
为陛下言者三一曰勤访问臣自获侍清光每见陛下
卷二百六 第 50a 页 WYG0438-0819a.png
延纳群臣温恭有礼然从容咨访罕闻玉音记注所书
寂寥无几岂皆不足以上承清问乎又间遇两班多从
隔下既进复却或至再三陛下虽未必厌闻人言群臣
或得以妄议圣德臣愿自今昕朝赐对时出圣训访以
民生疾苦朝政阙遗仍诏宾赞之臣虽有两班皆令宣
引则下情可通而上听无壅矣二曰广谋议臣闻古者
大事谋及庶人翕然大同乃底元吉比年政令之间或
有更革往往过为秘密不暇参酌群言计虑固曰精详
卷二百六 第 50b 页 WYG0438-0819b.png
本末岂无未究有如楮币盐钞尤为民命所关而更张
独决于庙谟献替靡闻于群下傥凡皆若此欲事无遗
策其可得哉臣愿陛下以帝尧稽众为心以汉廷杂议
为法俾人得自竭则令无不臧矣三曰明黜陟昔唐宪
宗以忠直用李藩以循默去郑絪迄成中兴之烈而宰
臣裴垍尤能奖励尽言拾遗独孤郁等因迁致谢垍独
责严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故论
者至今称宪宗为盛君而裴垍为贤相间者一二小臣
卷二百六 第 51a 页 WYG0438-0819c.png
以奏对剀切旋被奖拔亦足以明示好尚矣臣愿推广
此意凡向以言事去国者察其用心之忠勿使久外左
右近臣尽诚献替者当如宪宗之擢李藩媕阿苟容者
如裴垍之责严休复使人知忠鲠可尚而䛕悦可羞则
元和之盛何难致之有臣以孤生蒙陛下擢掌内命四
年于兹近叨尘误恩进侍螭陛有怀弗吐臣罪奚逃故
于进对之初不敢毛举细故以塞责辄冒昧极陈其愚
惟陛下垂听
卷二百六 第 51b 页 WYG0438-0819d.png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