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433-0230a.png

历代名臣奏议卷十一
明 杨士奇等 撰
孝亲
宋光宗绍熙二年帝以疾不过重华宫秘书正字项安
世上书言陛下仁足以覆天下而不能施爱于庭闱之
间量足以容群臣而不能忍于父子之际以一身寄于
六军万姓之上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愿陛下自入思虑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433-0230b.png

心一回何用择日早往则谓之省暮往则谓之定即日
就驾旋乾转坤在反掌间尔
三年上以忧疑成疾不过重华宫中书舍人黄裳奏曰
陛下之于寿皇未尽孝敬之道意者必有所疑也臣窃
推致疑之因陛下毋乃以焚廪浚井之事为忧乎夫焚
廪浚井在当时或有之寿皇之子惟陛下一人寿皇之
心托陛下甚重爱陛下甚至故忧陛下甚切违豫之际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433-0230c.png

有以知其必无也陛下何疑焉又无乃以肃宗之事为
忧乎肃宗即位灵武非明皇意故不能无疑寿皇未倦
勤亲挈神器授之陛下揖逊之风同符尧舜与明皇之
事不可同日而语明矣陛下何疑焉又无乃以卫辄之
事为忧乎辄与蒯聩父子争国寿皇老且病乃颐神北
宫以保康宁而以天下事付之陛下非有争心也陛下
何疑焉又无乃以孟子责善为疑乎父子责善本生于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433-0230d.png

责善之心出于忠爱非贼恩也陛下何疑焉此四者或
者之所以为疑臣以理推之初无一之可疑者自父子
之间小有猜疑此心一萌方寸遂乱故天变则疑而不
知畏民困则疑而不知恤疑宰执专权则不礼大臣疑
台谏生事则不受忠谏疑嗜欲无害则近酒色疑君子
有党则庇小人事有不须疑者莫不以为疑乃若贵为
天子不以孝闻敌国闻之将肆轻侮此可疑也而陛下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433-0231a.png

官军岂无他志此可疑也而陛下则不疑事之可疑者
反不以为疑颠倒错乱莫甚于此祸乱之萌近在旦夕
宜及今幡然改过整圣驾谒两宫以交父子之欢则四
夷向风天下慕义矣
校书郎蔡幼学上封事曰陛下自春以来北宫之朝弗
讲比者寿皇愆豫侍从台谏叩陛请对陛下拂衣而起
相臣引裾群臣随以号泣陛下退朝宫门尽闭大臣屡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433-0231b.png

饮恨市廛军伍谤诽籍籍旁郡列屯传闻疑怪变起仓
卒陛下实受其祸诚思身体发肤寿皇所与宗社人民
寿皇所命则畴昔慈爱有感乎心可不独出圣断复父
子之欢弭宗社之祸
光宗车驾将朝贺重华宫既而中辍翊善罗点言自天
子达庶人节序拜亲无有阙者三纲五常所系甚大不
当以为常事而忽之上过宫意未决点奏陛下已涓日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433-0231c.png

信况人主之事亲乎今陛下久阙温凊寿皇欲见不可
得万一忧思感疾陛下将何以自解于天下
司农寺主簿吕祖俭奏曰臣闻臣之事君犹子之事父
也子则受气于父臣则制命于君是臣子之身非可私
为巳有也故君父安则家国安家国安则此身始得而
安否则天地虽大四海虽广将无所安其身矣自昔以
来仁人孝子忠臣义士所以竭诚尽言视家国之事如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433-0231d.png

危实相关系有不可得而解者固非沽名要誉讦以为
直以自私其身也矧臣世受国恩粗明兹义先臣蒙正
辅太宗真宗夷简辅仁宗公弼辅英宗神宗公著辅神
宗哲宗好问复辅高宗于即政之始事体之艰难时势
之变故是皆身历其间调娱维持均休共戚不敢有二
臣之父兄又蒙朝廷记录亦皆有位于朝臣从州县小
官复蒙陛下拔擢使之备数班列得非皇慈兴念旧族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433-0232a.png

退循分守岂应狂妄僣贡封章实以区区愚衷有所感
激虽欲缄默不能自制不得不昧死为陛下言之恭惟
国家圣圣相承受天明命纪纲法度赏罚政刑是岂尽
过于汉唐独仁孝之行既本诸内心而大过人之德业
夐超千古故能祈天永命虽经变故而终不倾摇高宗
皇帝匹马渡江再造区夏不谋不筮挈提大宝付之寿
皇圣帝以对越艺祖在天之灵惟我寿皇翼翼孜孜躬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433-0232b.png

戴而夷狄异𩔖亦能咏叹欣慕莫知其然于斯之时虽
有水旱之灾盗贼之虞人心既固旋即消弭盛德格天
其应自尔此非以幸而得也仰惟皇帝陛下春宫毓德
仁孝升闻日就月将阅天下之义理已多狱讼讴歌罔
不归仰寿皇顾天位之有托眷万机之忧勤虽春秋未
高而精一之传复见之于陛下三圣授受赫奕焜煌慈
孝偕极是诚简册之所未尝有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天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433-0232c.png

值君父之至荣自三代以还历千馀载惟唐之数君为
然太宗之于高祖明皇之于睿宗肃宗之于明皇逊禅
之际皆匪由衷嫌隙疑阻祸乱随至而肃宗因臣庶之
言抱玩弱女感怀顾复至于歔欷载之史册至今读之
可以使人流涕肆我本朝禅代之美固始见于靖康然
是时戎马在郊事出仓猝相与之际有不忍言者夫以
古今人主难逢之盛事既有其时复乖所愿而有害夫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433-0232d.png

承休运所以事寿皇者一遵寿皇所以事高宗若记礼
所载文王之事王季武王帅而从之真无间然家法懿
范休声钜美陛下既皆得之是诚足以教天下之孝而
垂法于万世兹盖我国家仁孝之所积故非常之庆锡
之于天而尤当极其培植保养之功也去冬郊禋之夕
风雨暴至圣心祗惧遂愆天和然陛下思念慈闱之心
不为疾辍药饵甫除不惮风雪遂御乘舆都人夹道耸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433-0233a.png

者亦可谓至矣旋闻圣躬复少违豫寿皇爱念切至于
是屡颁免过宫之旨今阅日久矣清明在御臣下悦喜
比者会庆节前期十日奉香致敬群疑冰释欢意周流
逮至流虹之旦天气和畅百官叙立重华宫外皆自以
为必得瞻睹亲奉玉卮之礼大明浸升踵企目断拜表
竣事众心皇皇抑不知圣心以寿皇慈训难于重违故
不欲数跸烦民耶或圣体有甚不能勉强者而非外庭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433-0233b.png

守身守之本也陛下仁孝得于生知岂容复有拟议然
臣下犹有不能忘其忧者诚恐玉体犹有未康而无以
释海内之至情也寻聆御朝临讲之制不踰常式虽有
以知陛下已集和平之福而道路籍籍愈以为疑盖事
亲之礼众所共知傥有少愆自难户晓在庭之臣庶几
长至在即陛下既受群臣之朝必将祇款北宫以展未
申之诚及期天仗入陈百辟就列顾瞻黼扆不啻渴饥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433-0233c.png

痴若狂咫尺天阍无路可扣逡巡退却相顾黯然流言
纷纷有不忍听方当有道之朝加之阳刚渐长政是陛
下膺受多福庶邦丕享之时胡为而使人心至于此极
臣窃自妄测圣意必以为父子至情当尽慈孝岁时之
庆止属礼文既慈孝之两隆虽礼文而可略臣则以为
不然士庶人之家父子同室动息与俱至于人主有庶
政之繁问安视膳不容朝夕之必躬则五日一朝节序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433-0233d.png

华夏蛮貊之所观瞻凡见于节物仪典皆所以感化天
下起其忠君亲上之心讵宜于疑似之间谓因循为无
伤而使人心解弛妄有测度乎夫君心所感随动辄应
陛下试反而思之陛下亲举重华之礼则天心底豫两
宫喜悦群臣观感军民欢呼万方仪刑四夷敬服洋洋
然有太平之象乐莫大焉尊荣莫大焉陛下暂辍重华
之礼则天心必不孚格两宫必形思念群臣忧惧罔知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433-0234a.png

侮之谋宛然有衰残危悴之态辱莫大焉不祥莫大焉
此二者其利害荣辱至易知至易见陛下将何择哉窃
闻寿皇钜典已成进书有日恭想陛下躬率群臣必欲
行此缛礼以慰神人之望虽寿皇复有免到宫之命不
可遂巳盖免到宫者寿皇爱子之心而必到宫者陛下
事亲之实扩天性之固有如水势之必东不必以屡出
欲止为嫌不必以人言既多为厌或万一有援引缴进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433-0234b.png

之从违人心之离合政在今日惟陛下念之然臣之愚
所以拳拳于此者非为陛下爱惜此名也国家南渡以
来版籍半沦于沙漠而雠耻未能遽雪言乎民力则困
于养兵而焦熬憔悴𩔖不聊生言乎军政则堕于和议
而骄脆穷怨缓急难倚言乎人才则务为沈默即有患
难孰同其忧静言思之诚可寒心所恃以维持亿万年
之基者盖祖宗既有仁孝慈爱不可及之盛德而比年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433-0234c.png

可渐而为也傥圣孝于形迹之间稍有所亏四方传闻
愈远愈异人心摇动根本必伤窃虑菑害自此而生祸
变自此而萌无以恃之为固事实在于目睫不可谓为
迂谈而转移之机则在陛下一念之顷耳臣于此而不
言是爱其身而负国家累世养育之恩也诗云心之忧
矣不遑假寐臣不胜拳拳冒犯天威臣无任瞻天望圣
恳祈激切惶惧俟命之至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433-0234d.png

轮对得望清光天容穆穆极其粹温不遗微贱之言曲
加奖纳至论天人感通之际有及于事亲之礼圣谟洋
洋穷极根柢谓事亲如事天当务诚实有以仰见陛下
圣念所存真与天通凡礼文所寓或未甚周初非有亏
天性之至爱诚有非外廷所能知者然事因适尔观听
浸隳诚实之德暧昧而不彰礼文之实因循而失信国
势人心岌岌摇动盖凛然有不保朝夕之忧以陛下之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433-0235a.png

有亏阙既非陛下之本心而犹尔优游视为常事使道
路流言浸不忍听臣实痛心若执政大臣侍从台谏不
以今日事理之实告之陛下则是群臣有负陛下也若
有所论奏不得即以上闻则是左右阉宦畏威远罪壅
蔽陛下之聪明也夫天下之心有万不同至于事亲之
实则本于孩提之良知不待家至而户晓自天子至于
庶人壹是皆以此为本而人主者华夏蛮貊之所观瞻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433-0235b.png

散臣不敢避万死为陛下极言之非是敢为危言苦论
盖以圣性本不如此而不忍陛下负此不美之名也且
过宫之密疏初何疑间独以自去冬以来乘舆屡驾皆
成中辍皆是举行盛礼之日粤若会庆之旦臣所目睹
百官序立重华宫外以望翠华之来大明浸升踵企目
断拜表竣事众心皇皇当是时陛下虽自以为诚实无
他而人情固已不能不愕疑矣至于长至之辰臣所目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433-0235c.png

中蹙頞阁泪人心忧迫若痴若狂咫尺天阍无路可扣
逡巡退却相顾黯然当是时陛下虽又自以为诚实无
他然流言籍籍尤有非辞说所能解者矣臣于十一月
十二日冒死投匦以自通于陛下之前盖恐于中外之
情或有所未知也所幸迩来进书成礼过宫如仪天宇
开霁都人欢欣中外疑惑方得消释陛下诚实之意始
昭于四方而此月两旬之间过宫之日则复两皆放仗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433-0235d.png

在庭卫士在列经过官司伺候起居捉巷军兵次第排
立终日守次莫不皇皇逮夫殿门将闭始各散归宰辅
章奏间阻隔绝宫闱殿陛有同万里呼吸之际关念实
深夫偶未过宫亦非大失第以屡不加察因是而可生
祸乱之阶盖因循失信閒燕自如固已深失人心而外
庭内朝关节脉理不相贯通譬若咽喉之间须臾闭塞
便成危疾此乃陛下切身之利害而宗社安危之所分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433-0236a.png

传愈远愈异则犹为后日事耳臣在阙门之外圣意所
以适尔未出之故非所敢知但此事至大至重人所共
晓合四方之心以此为莫大之忧更不暇语及他事陛
下圣性高明静而思之其可复以为常邪今寿皇生朝
进香之礼降旨过宫陛下寓诚意于礼文不敢有忽凡
曰臣民孰不鼓舞圣德而适以阴雨有所未果但自兹
以往众心愈觉颙颙政在陛下益加圣心谨此常礼疑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433-0236b.png

前期敬戒养此诚心或恐左右便嬖之臣妄测意旨但
务逢迎否则覆藏奸慝潜行离间时当过宫往往进酒
排当留连夜刻无以全陛下平旦清明之气遂使鸾车
夙驾多失期度此等情状未必有之然臣私忧过计则
愿陛下更致察焉古人有言所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
日也寿皇躬致二十七年之养于高宗虽殊方异𩔖亦
皆感化今寿皇春秋寖高陛下问安侍膳不容朝夕之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433-0236c.png

下圣孝自天可不深念若或圣体适于斯时少有未怡
谓宜预降指挥改作他日清燕高拱以养和平之福虽
一时小小排当亦当暂辍如此则始能还天意于既暌
之后收人心于既失之馀大本充立有以发天下孝敬
之心则事或未理皆可支吾而陛下事亲如事天之实
德殆若日月之食更也人皆仰之岂惟纤尘浮翳有如
冰释不足为累而孝德感召和气致祥又有以开万世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433-0236d.png

醉惟陛下裁赦臣冒犯天威俯伏待罪之至
绍熙三年十一月陈傅良上封事曰臣一介疏远才不
逾众人而多病早衰齿发颓变久无荣进清显之望间
者将指湖湘罢弗胜任尝上奉祠之请乞便医药不谓
陛下过听不以臣为不肖归以畿节留之郎舍赐对便
殿初无建明而天颜开怿玉音温厚曾不数日擢贰册
府又未几用以为皇子嘉王府赞读官极一时儒者之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433-0237a.png

值之责日夜思念独有与二三僚友共秉一意为大王
道古今父子君臣之际人之大伦天地之正义以成孝
敬长恩爱无负任使之意死且不朽盖尝读书至文王
世子之记曰文王朝于王季者日三鸡初鸣衣服至于
寝门外问内侍之御者今日安否何如内侍曰安文王
乃喜其有不安则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则必反覆为
王诵之曰是可以为法事亲若文王则受命作周本支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433-0237b.png

至汉戾太子之传曰亲戚之路隔塞而不通太子进不
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则亦必反覆为
王诵之曰是可以为戒事亲如汉太子则交兵阙下父
子不相保而望思归来之台天下悲之愿王警之惧之
勿使万一有此也赖天之灵社稷宗庙之福而大王资
禀纯明嗜好鲜少不自贵倨喜亲书生每得僚佐危言
极论则深信而不讳忌至若周之所以得则敛衽加敬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433-0237c.png

附臣与二三人者窃相欣贺以为陛下有子国家无疆
之休也今窃有惑焉会庆诞节陛下阙上觞之礼而弗
讲长至大会陛下复阙称贺之礼而弗讲群臣迫怵妄
窥圣意臣固知陛下自违豫以来虽及康复尚弗便于
乘舆而怯风霜虽然非所以为训也何者区区陈说无
过口耳之感必不能胜躬行之化汎观往古无过纸上
之习必不能如家传之法今陛下上亏三宫之欢而下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433-0237d.png

见其补将以逃斧钺之诛而已楚王有言人之爱其子
者亦如余乎陛下以国家无疆之休托在一子宜如何
爱之而偶不察夫所以仪刑之道如此顾使讲读皆为
空言名曰辅导安用臣等此所以痛惜此举动非所以
为训也臣以多病早衰齿发颓变久无荣进清显之望
方申祠请以便医药不忍默默昧死为陛下一言以冀
省悟伏纸流涕不知所云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433-0238a.png

蝼蚁之忠辄有愚言仰干天听如蒙省览即臣虽就诛
戮不悔臣闻父子天性也孝慈之道不待教而能者也
自士庶人皆然而况于人主乎然考之载籍则有尊为
人主而隙开于父子之间至于祸败反不若士庶人之
家者何也贱者群居其势易亲贵者异宫其势易疏故
也夫惟其势易疏则离间之言易入离间一入则父之
情不欲自通于其子子之情不欲自明于其父由是愈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433-0238b.png

西内则李辅国之徒前日之龙德宫则梁师成之徒是
也论至于此可为寒心恭惟陛下父子之间一同舜禹
而比年以来稍亏定省之节臣诚卑贱不能知宫禁间
事若以前鉴观之或者亦当有离间两宫者乎陛下孝
谨本自无他偶以纤介动成疑阻寿皇恐伤陛下之意
不欲自察察言之陛下恐伤寿皇之意又不敢自察察
言之而左右之臣各惮天威又亦以传言为讳由是礼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433-0238c.png

万死而辄言之也言之也者将以通之也有如天意信
谓如此即下臣此章明诏大臣使两宫左右晓然知此
务通二圣之情则舜禹之德千载同符矣臣无任拳拳
激切祈恳之至
传良又上奏曰臣近者不识忌讳幸因赐对辄论及两
宫情意未通事仰荷圣慈阔略愚直曲垂清问备尽恳
悃仍令臣入文字指罪离间之人将有施行以释疑阻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433-0238d.png

以报称比至奏入竟留不下臣切自咎责非陛下之不
听臣言实臣负陛下耳以此不避烦渎再有奏陈臣闻
天伦骨肉自然恩爱偶有嫌隙至相猜疑考之载籍间
或如此然而秉彝之性不可解剥同气相求终易感动
是以方其怀疑若将终身而不合及至感悟则又俄顷
而如初往往喜极至于流涕岂同他人各有异志虽以
盟誓相要竟亦关防不已者乎又况陛下父子圣明同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433-0239a.png

待于多言之切且陛下独不记寿皇之疏魏邸乎自古
废立出于爱憎寿皇此时果何心耶而陛下忍忘之也
若曰离间之人则亦宜有缘故究观前代多是奸臣因
怀反侧之心遂行斗喋之计为此向背皆以自危今之
群臣岂有是事盖未尝得罪于陛下则必不赴愬于寿
皇人情晓然可以洞察假使近习妄自分朋间或有少
可语言亦不过时暂欺蔽初非要害可造事端虽是合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433-0239b.png

误有所疑而积忧成疾至此也抑臣不识圣意今将听
二三大臣与百执事之言而为父子如初欤将一切勿
听使父子终不得相见欤昔者虞舜欲见其父于生前
日号泣于旻天讫于克谐万世诵圣汉武欲见其子于
死后作归来望思之台天下闻而悲之而事巳无及徒
成永恨二君之心大抵略同迟速之间得失相反臣恐
陛下今日之不为虞舜而他日之将为汉武也臣言及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433-0239c.png

也则臣实负陛下将退而就诛戮矣臣不胜迫切之情
传良又上奏曰臣窃睹两年以来以不过宫谏者众矣
诵说义理条陈利害非不详尽非不激切而陛下曾不
加听间或听之亦不过勉强一出近者且以面从为听
嘻笑不加怪矣独臣私念以为陛下误有所疑积忧成
疾以至于此故自去冬凡四请对每于陛下心事之间
反覆开明至于深入切中往往陛下为臣倾倒一无隐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433-0239d.png

圣怀旷然大悟起居饮食务自安和号令言语务自平
允其在外朝不必事事过为留难其在内廷不必人人
过为猜虑如此则渊衷宁谧天性自见何待臣下固要
力请乎而陛下以臣言之故释然无他凡三感悟于此
矣去冬令臣宣谕两府翊日取旨前月令臣更入文字
付外施行最后十八日复谕臣以早来曾许丞相以十
九日命驾退朝之后便降指挥臣数四恳奏而玉音亦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433-0240a.png

变不惟中变而又号召大众赫然示天下以不肯出假
如陛下有一人可信有一策可取有一日清明在躬岂
至此乎臣所以惶恐踧踖前此对后辄乞补外于今极
矣宜即诛戮纳禄谢事犹是自营而非臣之敢要君也
天度宽容降旨不允臣敢不更自殚竭以毕区区之义
臣闻抱虚恐者蹈实祸怀妄忧者得真疾何也此心最
灵功侔造化一有所蔽皆成定力自非圣贤未易开悟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433-0240b.png

男子收之弗获而巫蛊始起又常昼寝梦木人数千持
杖欲击帝帝惊寤因是体不平忽忽善忘疑左右皆为
蛊祝诅莫敢讼其冤者巳而有戾园之祸隋炀帝大业
初内殿火帝以为盗起惊走入西苑匿草间火定乃还
自后每夜眠中常惊悸云有贼至以罂贮毒药谓所幸
姬曰贼至当饮之已而有江都之祸由今观之征和巫
蛊本无是事只缘武帝疑心不解奸臣夤缘卒祸其子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433-0240c.png

祸其身臣故曰此心之蔽甚者无故及于乱亡二君是
也陛下不过宫岂非误有所疑乎臣不识陛下何所疑
重华耶道路之言不以为责善则以为犹吝权以臣计
之二者皆误也且寿皇责善为天下计为社稷宗庙计
耳假使陛下政事脩明人心爱戴则寿皇之愿得矣尚
复何辞陛下不是之察岂非误乎若曰吝权则进退百
官必与闻其人罢行庶政必与闻其事而五六年来天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433-0240d.png

人为欺虽大臣死亡而不信以其事为怪虽细民疚灾
而不恤又岂非误乎夫以误为实而开无端之衅以疑
为信而成不疗之疾臣切以为寿皇不能祸陛下是陛
下自贻祸也臣言不足听分当永弃念此违离不宜自
外复为陛下恳恻言之伏惟鉴隋汉之所已往而救其
将来国家之福也两宫之所期待也非独臣之愿也临
纸涕泣庶几万一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433-0241a.png

也所以失天下者以失人心也非独以父子之私也苟
得人心虽其父不得以天下私诸人苟失人心虽其父
不能以天下私其子昔者禹荐益于天将以天下逊也
而讴歌朝觐狱讼者皆不之益而之启故禹卒不与贤
而与子故曰苟得人心虽其父不能以天下私诸人启
是也秦人自以为万世有天下死而号曰始皇帝其次
曰二世欲以一至万也然身死才数月耳天下四面而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433-0241b.png

私其子胡亥是也恭惟陛下今所忧疑岂非以不得爱
于寿皇乎夫惟以不得爱于寿皇而郁郁终日以失天
下为惧于是举朝谏之而不听举国非之而不恤举世
为之惶惑而不加怪臣恐陛下之忧不在圣父而在人
心也何者假如万一寿皇诚责善诚犹吝权而天下归
心则陛下固有辞于寿皇矣寿皇虽不责善虽不吝权
而天下离心则虽寿皇亦无以为陛下计者是故疑寿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433-0241c.png

谕今也举朝谏之而不听百官解体矣四参常朝宰执
而下无一人立班者是失举朝之心也举国非之而不
恤军民皆怨讟矣或诈为诏书敢于指斥是失举国之
心也且举朝谏之而不听举国非之而不恤犹曰为忧
疑寿皇故也若乃吴挺之死半年而不置将张孝芳之
见杀累月而不讨贼他如班直待试于殿庭侍从待命
于郊外往往邈然都不省记是于寿皇何预焉而陛下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433-0241d.png

岂不足以失举世之心乎不但此也人情好逸而恶劳
今仗下之士皆苦晏朝已报班矣有唾不顾者臣未知
禁卫之心果如何人情利亲而患疏今自閤长御药卒
不得一至左右间尝一日逐数十人臣未知近习之心
果如何甚者嘉邸有子而不奏告掖庭有丧而不起发
臣又未知宫阃后妃之心果如何陛下试一念此不谓
之孤立欤不谓之人人自危欤陛下博览载籍阅义理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433-0242a.png

晏然无事乎今天下本无事而陛下以忧疑失人心至
此方且曰吾计当如此吾不可放下矣而专欲盛怒益
不容解则古所谓肘腋之变萧墙之祸殆不可谓今直
无也岂不甚可畏哉虽然破疑为笑在蹙頞之顷则转
祸为福亦在反掌之间何者今日之事非若敌国对垒
难平也非若强臣跋扈难制也又非若四分五裂难收
拾也徒以圣意忧疑寿皇过当而人心不服耳圣意释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433-0242b.png

过宫则人心以明日解然则陛下何苦执滞而为此岌
岌也在易暌之上九曰暌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
之弧后脱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说者曰睽孤之
极见豕负涂甚可秽也载鬼盈车吁可怪也方张弧以
攻矣而其极必变变必通俄而脱弧则无为寇之患有
遇雨之吉者阴阳和也孔子之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
也人有此事则易有此象陛下今日非偶然也极则变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433-0242c.png

旒大抵务为开释冀自感悟而不忍以危言伤圣怀念
当谢事纳禄永辞阙庭是以复诵人心可畏之说以望
裁择惟陛下速图之幸甚幸甚
秘书郎彭龟年乞车驾过重华宫上疏曰臣闻大学之
九章曰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
使众也古之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者如此而已矣
尧舜禹汤文武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此者也恭惟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433-0242d.png

而风化未兴习俗日颓闺门乏雍穆之风郡国多陵犯
之变远未暇言姑言其近御史台朝廷纪纲之地而群
不逞敢夺人其中驱击于市馀杭县去行都财百馀里
而无赖之人辄登县治而逐其长秀州私贩盐者巡检
捕之反缚巡检而杀士伍其无忌惮至此耳目习熟以
为故常循循不已祸将益大不可待之为小变而不顾
也国家法令明备若使此等可以法治则人固畏之矣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433-0243a.png

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
诸人者未之有也陛下抑尝自反矣乎书曰万方有罪
在予一人又曰民不靖亦惟在王宫邦君室古之圣人
非是彊认以为已责理固如此易曰有父子然后有君
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然则欲使君臣上下各尽其分
岂无自而然耶恭闻寿皇圣帝之事高宗也备极子道
其始受禅欲日一朝高宗不可于是下仿汉制月六朝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433-0243b.png

省之礼饮食上下之节寒暑温凊之宜无不闻之虽有
南北宫之不同而父子嬉嬉如处一堂自舜文而后事
父母尽其道唯寿皇而已耳此皆陛下所亲睹想当时
宫阃之间委蛇曲折求以说夫亲者陛下又皆心得之
外庭不得知也至今天下称颂寿皇之德必指事亲为
第一事以寿皇之事高宗如此则陛下之事寿皇当有
以过之而后可若纤毫有所不及则天下之责必至盖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433-0243c.png

即位以来供养三宫未尝有缺止因前岁圣躬不和于
是过宫稍稀夫过宫固事亲之末节也今日三宫之情
如春风和气何尝计此然有不可已者陛下事亲自视
孰与周文王文王朝王季且日三焉而陛下历月不过
宫可乎是不可委之于偶然而已以是为偶然而弗恤
则其他以偶然而罢者亦必犹是也夫稍不过宫直以
为有损于孝固不可然今世之所谓孝者曾不过如此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433-0243d.png

所谓实然者诚未有以大信于人则舍礼文之间抑何
以自见乎且父母之爱其子不论贵贱其情则一人至
晚年爱子尤切倚门之望岂独闾巷之人哉况寿皇今
日止有陛下一人圣心拳拳不言可知特遇过宫日分
陛下或迟疑其行则寿皇不容不降免到宫之旨此亦
寿皇恐人得以窃议陛下故为陛下辞责于人此盖寿
皇美意必非不愿陛下之来也陛下傥疑寿皇不喜陛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433-0244a.png

下可以解释国人之疑今日寿皇爱子之心人莫不知
而陛下事亲之心人犹未信自去年陛下不过宫得之
道涂之议籍籍可畏不知曾有举以告陛下者否似闻
宰执侍从台谏亦尝泛然有召乱致祸之言已而竟不
过宫言遂不验然亦幸而不验尔今日不可不以其言
之无验而遂忽之也臣所以欲有言于陛下而必首及
近日数事政欲陛下知人情已动不得不警尔抑又有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433-0244b.png

间之隙渐觉有形此虽小人见陛下久不过宫有此拟
议然臣以事揆之亦有不容不疑者陛下既举慈福庆
寿大典自合奏禀而陛下不行此一事也陈源乃寿皇
所屏逐之人而陛下录用之此二事也寿皇近失长妇
若庶人见父母晚年遭此忧戚亦必亲唁之而陛下不
往此三事也积之不已其疑愈深却恐因循遂成阻隔
此岂细事哉窃闻嘉祐治平之间英宗母子携贰已开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433-0245a.png

谏则吕诲司马光王畴等调停之于外当是之时小人
唯欲其离君子唯欲其合天锡我家社稷有福二圣英
睿既不惑于小人之言而诸臣恳恻又足以动天性之
爱所以天下祸乱无从而起盖自古人君处骨肉之间
指为家事多不与外臣谋而与小人谋之所以交斗日
深疑隙日大今日两宫万万无此然臣所深忧者陛下
外无韩琦富弼吕诲司马光之臣而小臣之中已有任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433-0245b.png

每至聚首动色忧之然臣尝窃闻其议论皆未有忠实
为陛下谋者或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人谁无亲亲所
当事奚待人言言之适足激陛下之怒不如听之天理
自还为此说者委陛下为不足与言此最不忠之大者
或曰此亦非言语论说所能动独有寿皇降意以就陛
下或可回尔为此说者是又欲侥倖陛下一出以厌人
情而不知其误陛下尤甚傥为此举在寿皇固慈矣然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433-0245c.png

之徒当今日臣知其独有事亲不可不孝一说告陛下
必不委曲回互反累圣德如诸臣者臣实慕焉臣窃观
陛下近日所为视中庸九经已犯其五臣之所欲言者
盖不止此此特大学九章中之一条最大者也唯陛下
幡然改图一新圣德使纲常之间了无所愧不特可以
息祸乱又且可以致太平初无拘碍牵制在陛下反覆
掌之易耳何惮而不为也哉干冒宸严臣下情不胜陨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433-0245d.png

龟年又上疏曰臣辄沥血诚仰干天听臣闻人主不可
有所疑疑则天下之情壅遏而不通天下之事废格而
不举其为害至切也故欧阳脩尝奏疏仁宗皇帝曰自
古有天下者莫不欲治而常至于乱莫不欲明而常至
于昏者其故何哉患于好疑而自用耳夫好疑而自用
其弊乃至于昏乱脩之言非过也情既壅而不通事既
废而不举则理固应尔也恭惟陛下聪明睿智度越常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433-0246a.png

安敢辄以昏乱二字重诬圣世适自今岁以来朝廷机
务多疑不决宰执侍从台谏皆陛下委以心腹耳目之
寄者言辄不行金字牌专一报机速军事寻常邮传文
书莫此为急亦复委之不信虽无昏乱之形而有昏乱
之理有识者固已忧之然其事皆有迹可考一日清明
盖不待顷刻而可以一言辨之不难也唯是重华之朝
累月不讲闾阎窃议其言万端多出揣摩𩔖不可信逮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433-0246b.png

始知两宫必有所疑不然陛下天性至孝不应于至亲
父子恝然相忘如此臣闻之道涂陛下宫阃之间上自
中宫下逮嫔御或遇生日其大者则必有所宴集其小者
亦必有所锡予盖不如是则人情必有不美宁有慈福
诞弥之月而不亲举万年之觞寿皇圣节近在朝夕而
进香故事又复不举以臣揆之陛下非大有所疑于中
必不若是然寿皇之于陛下乃亲父子亲父子复何所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0433-0246c.png

而已尔其父至欲杀之其母若弟又从而设为机阱以
图之至难处也然舜未尝疑其父亦未尝怨其母与弟
唯夔夔斋慄负罪引慝自今观之舜之事亲古今莫加
焉岂有罪可负有慝可引耶而舜独如此者非伪为也
其心以谓吾事父而不得乎父即为罪与慝矣故书纪
其祇载见父而父旋有允若之应夫舜之祇载以见其
父乃其父真情实意所从而感发之机也使其不见讵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0433-0246d.png

其常舜为其难陛下为其易计时揆事舜岂敢望陛下
然舜能处其变而陛下乃不能处其常舜能为其难而
陛下乃不能为其易独何欤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
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曰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臣虽愚戆固不敢谓陛下不能为舜之事也迩者群臣
抗章无不切至而天听穹窿未见昭格此固群臣孚诚
有所不足词语有所未明然臣窃料必有植此疑根于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0433-0247a.png

陛下之听使陛下不省群臣之言未可知也比亦闻宣
谕宰执侍从以所疑之故而一时无有忠实恳恻能启
迪圣心者是以其疑至今未解臣方闻有此宣谕时虽
窃喜陛下推赤心以待臣下不示形迹而又窃忧其迟
回不决必将益甚也何也陛下父子岂复有疑为此疑
者必有人焉其人闻陛下将与群臣剖析此疑则其心
必如沸汤唯恐陛下父子一见天性复还则前日间言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0433-0247b.png

似重惑皇明使陛下不复出激怒圣父或伤阴阳之和
乃适其意然陛下独不思万一如此彼之计诚遂矣陛
下岂不负天下万世之责乎臣甚为陛下惜此也昔颖
考叔以遗母之意感郑庄公卒能复庄公母子之爱李
唐山人亦以爱女之心感唐肃宗而不能通肃宗父子
之情其机一也而应否异者庄公无人间之而为肃宗
父子之间者李辅国辈尚在左右故也然则群臣之言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0433-0247c.png

疑矣一旦欲使遽释其疑固甚难也何也未知陛下所
疑者何事而无以辨之则固难望陛下之幡然也臣尝
闻陆贽有云明则罔惑辨则罔冤惑莫甚于逆诈而不
与明冤莫痛于见疑而不与辨唯明与辨乃治疑之良
药臣窃观陛下多疑皆始于不喜明辨之故然外廷之
事群臣尚能为陛下辨之乃若父子之间非陛下自辨
之不可也臣愚欲望陛下肃命銮舆亟朝重华反躬自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0433-0247d.png

下如此必将感发慈爱欢然相接尽以所疑明辨之于
陛下臣殆见陛下父子自此天清地宁日光月洁当无
一毫之间可窥矣方今两宫暌异落落难合而臣知其
必可合者以父子天性不可泯灭但恐隔而不通则无
如之何若陛下感于此寿皇必应于彼视影响形声犹
为不速也反昏为明转乱为治直在陛下他人安能与
哉臣但能为陛下言之而已唯陛下念之干冒宸严臣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0433-0248a.png

龟年又上疏曰臣辄沥血诚仰干渊听臣备数三馆无
补公上比随同列叠抗封章陈乞陛下过宫几至烦黩
臣于十月十七日又尝独上一疏谓陛下久不过宫必
有所疑而植此疑者必有人焉深恐其益为间谍欲乞
车驾早过重华亲辨其事意虽诚恳词实荒疏不足以
裨补聪明实深忧惧至十月二十六日忽闻陛下遣宰
执诣重华奏事虽未见銮舆顺动而已知父子情通至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0433-0248b.png

陛下尝明谕大臣以小人间谍之语将有行遣人皆谓
陛下父子自此当欢爱如初矣而臣实未敢以为喜也
何也陛下既明谕间者姓名而大臣不能正其罪间者
不去则陛下过宫之期必不可必矣盖天下之人皆愿
陛下过宫而所不愿陛下过宫者不过此三数小人其
平日造作疑阻以间疏陛下之父子者不知其几何矣
一旦陛下父子相见岂不忧其言语之败乎岂不忧其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0433-0248c.png

不动色及入中禁即变其说是以知左右之惑陛下者
众而陛下之父子终未得相见也既而果闻中辍不胜
忧懑臣不敢保惜首领终为陛下明言之臣在阙门之
外固不能知为陛下父子间者果为何人耶抑为何事
耶臣但见自昔间人父子者皆必有故远则兴庆之事
犹有明皇结欢父老召宴将臣之可指近则靖康之事
犹有徽宗不发递角截留兵卒之可疑寿皇自揖逊以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0433-0248d.png

于外臣知其必妄无疑矣臣不知陛下所以久蓄此疑
而不决者果何故耶臣知非陛下不欲决但数间者不
欲决耳陛下早决此疑一日则小人必早获罪一日陛
下迟决此疑一日则小人必迟获罪一日陛下若但蓄
此疑而不决只是为此数间者匿此恶而不使之败陛
下不忍于数间者以受天下之谤而乃忍于寿皇以成
数间者之奸乎然臣亦恨陛下未有忠实首公勇敢任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0433-0249a.png

父子之爱以调停重华台谏暨百执事但能仗父子之
义以责望陛下至于疑间之根盘固左右者略不敢一
语及之曾不知此疑根未除虽至情有所不能通虽大
义有所不能举譬如阴冱之云凝结未散非疾风动荡
尽力扫除安能使太清廓然皎日复丽哉臣区区愚忠
诚不忍陛下为此数小人者受天下不义之名如此也
故终日忘食终夜忘寝思有以告之陛下十月十六日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0433-0249b.png

内侍间谍两宫者固不止一人唯见陈源在寿皇朝得
罪至重近日复遭进用外人皆谓离间之祸必自源始
方源未进之时虽陛下过宫巳疏然源之进也政以知
陛下此疑已动而其党之进源也亦欲陛下此疑愈固
也源辈既在宫中臣知陛下之疑未易可解盖其胆大
敢为欺罔机深能为狡狯陛下饮食居处皆将投以所
疑重华往来问讯皆将指以为疑或阳请陛下之出而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0433-0249c.png

方百计神出鬼没虽不可得而穷诘而其情状意态不
过是数端而已大要只欲陛下父子终不相见而后其
志始遂矣古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谓其有父子然
后有君臣也今人有父子而欲间绝之则其于君臣何
有哉陛下傥以斯人为忠则臣有以验之矣始李辅国
之欲间肃宗父子也张后与焉既而父子暌异辅国得
志卒之杀张后而致肃宗亦随以亡者实辅国也陛下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0433-0249d.png

宫而道涂纷纷议及中殿陛下以为谁实为此宫禁之
事秘不可闻所以腾播于外者皆此辈为之也今已如
此后可知矣司马光尝论高居简以为置居简于肘腋
恐令陛下父子兄弟夫妇皆不宁臣见源辈实亦如此
故臣愚欲望陛下亟发威断斥逐陈源以谢天下然后
肃命銮舆亟朝重华负罪引慝以谢寿皇使陛下父子
欢然宗社有永岂不幸欤若陛下以臣言为愚妄不足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0433-0250a.png

臣为小人所陷不胜忠愤恳切震慑悚恐以俟威命之
下
五年龟年为起居舍人又上疏曰臣恭闻三月二十三
日有旨日轮侍从官一员诣天竺寺祷雨臣虽庶官次
亦当行臣于今月四日斋戒夙兴奉将渊指跪辞致敬
唯惧不虔然自朝廷祈祷以来臣窃观天意未见感通
才雨即风才风即晴常若有散之而不得合格之而不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0433-0250b.png

服职柱下凡四阅月已两被旨祷雨天竺皆无昭格此
盖诸臣诚敬不足不能仰达宸衷合被谴诃理无疑者
然臣窃伏自念水旱之灾何世蔑有靡神不举具有宪
章若成汤之桑林周宣之云汉无非反已自咎藉以徼
福于神盖未有只事祈祷以冀感通者也臣窃闻仁宗
皇帝每遇水旱必露立仰天痛自刻责尽精竭虑无所
不至而韩琦犹谓陛下钦顺上天之诚可谓至矣其于
卷十一 第 41a 页 WYG0433-0250c.png

书所谓惟先格王正厥事者是也当时廷臣多持此论
故景祐元年旱李淑归咎于爵赏过优康定元年天久
不雨庞籍以谓费用奢广出纳不严所致二臣之言灾
异亦异乎汉之诸儒矣然槩之格王正厥事之说则诚
有此理也富弼谓天地人本是一气气既相贯气动则
应人君欲考天地灾祥以是察之而已臣窃观今日不
雨所以召此者虽未易数然其大者未有若过宫者也
卷十一 第 41b 页 WYG0433-0250d.png

人相与理政如此夫匹夫之贱傥孝于父母犹能致天
降甘露地冽美泉设或不然祸亦视此而况陛下据亿
兆人之上则其势力感通必视亿兆人之众盖不止如
匹夫而止也陛下岂不见去岁未过宫之前黑子见于
日赤𤯝作于夜既过宫之后瑞雪忽降灾变尽消感应
之理其速如神则臣以为今日不雨在于不过宫岂过
也哉且向来无雪固尝祷而不应矣去岁之雪乃因不
卷十一 第 42a 页 WYG0433-0251a.png

不一定省于北宫而但恳祈于释氏使释氏无灵则已
释氏有灵而真可祷也臣知必监陛下事亲之念必不
监陛下命臣之旨也何也两宫不和则天下不和天下
不和则天地不和天地不和则释氏虽欲彊雨以应陛
下之求将不可矣盖天地和则雨未有不和而雨者陛
下一念傥回则此和自陛下而生一念不回则此和自
陛下而乖顾释氏何有哉陛下傥不听臣之言非特不
卷十一 第 42b 页 WYG0433-0251b.png

所以得天地者臣尤以为忧也孝经曰事父孝故事天
明事母孝故事地察谓之明察者盖无毫釐不尽之谓
也于父母有不尽之心则于天地亦有不尽之心矣此
心傥有毫釐之不尽尚何以事天地乎此臣又非特为
不雨而言也情出迫切言词狂悖天威咫尺俯听诛夷
唯陛下裁幸
龟年又上疏曰臣窃见近日廷臣自宰执至于百执事
卷十一 第 43a 页 WYG0433-0251c.png

朝求去自古及今盖未闻有此等事也臣谓陛下见此
必加省察乃闻宰执开陈圣怒叵测陈善闭邪人臣之
职分也群臣获事休明偶见陛下过宫希阔恐亏孝道
故毕力开陈一几感悟虽词语狂悖举措轻脱然究其
中心则皆有忠君爱父之意若以古人之法揆之不唯
当容受听纳又当奖予激励然后士气可振国势可安
而陛下乃反有含怒之意将大有所惩戒此则臣之所
卷十一 第 43b 页 WYG0433-0251d.png

忧陛下者指小人以为间顺陛下者指君子以为激夫
以臣事君或出于激此固不可然有轻重焉君子虽激
犹为爱君小人之间直损君德耳陛下至亲父子若非
有间宁至于是群臣但见陛下久不过宫人情汹汹不
胜忧懑只得以大义勉陛下小人必曰若如此而出是
陛下本不孝因群臣而后孝也本其意止欲固其间言
使不至于败而已陛下乃从而信之可乎设若陛下不
卷十一 第 44a 页 WYG0433-0252a.png

陛下者又未必不推为群臣之激有以使之也而陛下
又加怒于群臣可乎小人始以间误陛下而终以激杀
群臣岂不重失天下之心哉陛下试观二十二日圣驾
不出举朝求去如出一口此岂有形役而气使之者盖
出于其心之同然故不期而动如此陛下只以此推之
则自此举止动息若稍不顺人心其应又岂止此而陛
下不惧可乎臣观陛下近日所为多拂正理唯有容纳
卷十一 第 44b 页 WYG0433-0252b.png

则陛下大事去矣陛下岂不思此等本何所为而不容
之乎此等不过少忤陛下之意陛下若遂去之则顺陛
下者进矣陛下抑思今日之事忤陛下而欲陛下全事
亲之孝者为爱君乎顺陛下而欲陛下失事亲之孝者
为爱君乎陛下但与群臣较从违而不与天下较逆顺
臣虽至愚未敢以为然也陛下疑之益甚则两宫不合
既为君德之玷诸臣得罪卒兆国家之祸是未可知也
卷十一 第 45a 页 WYG0433-0252c.png

舜群臣得安意奉职共登太平岂不休哉国家安危群
臣祸福系此一举此臣所大忧也唯陛下念之
龟年又上疏曰臣辄冒万死仰控忠恳臣本无材术谬
司记注近数奏论过宫希阔载笔难书书之则臣不知
爱君不书则臣不知守职书与不书臣皆有罪是以抗
章自劾陈乞窜逐圣恩宽大俾复故官威命一临局舛
就职陛下既未许臣以去则臣安得不复修其官用敢
卷十一 第 45b 页 WYG0433-0252d.png

到宫臣犹可书也四月二十二日初无免到宫之旨而
陛下不出使臣如何书耶寻常问安偶免到宫犹可书
也五月七日既以寿皇圣帝圣体不和遣官奏告矣旋
有旨免到宫使臣又如何书耶然初八日免到宫既云
有寿皇圣旨犹可书也今月十五日初无免到宫之旨
在朝群臣累请问疾乘舆已驾道路已清而陛下复不
出使臣又如何书耶十九日为寿皇服药肆𤯝天下连
卷十一 第 46a 页 WYG0433-0253a.png

臣又如何书耶然此特见之关报之粗者耳若夫道路
流傅至有不堪闻者臣虽不得而书计必有野史书之
其言但有增加必无隐讳传之后世重累圣德臣实为
陛下惜也臣窃见近日群臣请陛下过宫者不止一人
或将顺或正救或解释其疑亦不止一说言语忿激引
𩔖亵慢殆不可恕而陛下受之曾无难色一入内庭其
意即异果何为而然哉是必有误陛下者也然误陛下
卷十一 第 46b 页 WYG0433-0253b.png

群臣忠爱陛下谁敢及此今陛下外虽受其言而内实
背之是必有谓群臣举不足信者也谓群臣举不足信
则是又疏间陛下之君臣矣群臣但见寿皇春秋已高
多近医药恐陛下因循不见或成不可追之悔故劝陛
下太急小人知陛下父子天性终必复还唯恐群臣之
言入而陛下之天复也故误陛下愈深想其为说不一
而足臣观近日寿皇游幸而陛下无所效献寿皇服药
卷十一 第 47a 页 WYG0433-0253c.png

甚唯恐陛下疑其辄通重华消息故不敢以告致陛下
事亲之礼少亏今小人又欲以此离外庭之臣使外庭
之臣钳口而不敢言则陛下父子终身不可复见矣岂
不痛哉彼小人者既离陛下父子又离陛下君臣使陛
下孤立于上内外不得通祸乱不得闻此其意欲何为
而陛下不悟乎若此等事法皆不利于陛下之身而陛
下冒行之臣实痛心疾首不晓其故以陛下聪明睿智
卷十一 第 47b 页 WYG0433-0253d.png

彼但使陛下父子恩意之间日损于一日如履淤泥一
步深于一步则不待更加谗毁之言而陛下自不能已
可不谓惨耶然以臣观之父子之性出于天命安能终
暌唯患圣心不回耳圣心一回臣以为处此甚易也夫
木本不衰有蠹则衰一去其蠹木如初矣父子本无暌
有间则暌一去其间父子如初矣陛下今若翻然悔悟
将平日为间之人扬于王庭明正其罪则向来陛下父
卷十一 第 48a 页 WYG0433-0254a.png

下哉臣愚欲望陛下平心下气少察所亲无使父子之
恩绝而后悔小人之间遂而后悟天下之乱作而后图
则无及矣唯陛下速为宗社念之臣为右史辄及陛下
父子之间自知必干天诛然陛下之意不回则臣之职
终不可举是以率意极言无有所隐唯陛下幸赦其愚
光宗时陆游上奏曰臣恭惟陛下躬圣人之资履天子
之位而致养三宫承颜左右盛事赫奕冠映千古尚何
卷十一 第 48b 页 WYG0433-0254b.png

惟陛下圣孝纯至禀于天性昔在潜邸及登储宫以来
夙夜孜孜何尝顷刻不以寿皇为心寿皇罢朝而悦进
膳而美则陛下欣然喜动于色寿皇罢朝而不悦进膳
而少味则陛下愀然忧见于色方是时徒能喜之忧之
而已今则致亲之悦者责在陛下其可以不深念乎所
谓悦亲之道非荐甘旨奉轻暖也非晨昏定省冬夏温
凊也非千门万户之宫钧天箫韶之乐也唯在陛下得
卷十一 第 49a 页 WYG0433-0254c.png

而视朝必曰此昔者问安之时也今以万几之繁不能
日朝重华歉然于怀岂有限极然阙问安之常礼之小
也致天下之治孝之大也吾其力为其大者乎此固寿
皇所望于陛下亦天下所望于陛下也治功已成中外
无事陛下时备法驾率群臣上万年之觞岂非天下之
大庆不然太史或以灾异上闻四方或以寇盗来告寿
皇闻之万分有一微辍玉食陛下虽居万乘之贵孰与
卷十一 第 49b 页 WYG0433-0254d.png

以是为念自三思十思以至百思不为过也自一日五
六日至于百时不为缓也谋及卜筮谋及卿士谋及庶
人不为广也一有小失岂独上劳宵旰寿皇亦与焉故
陛下今日忧勤恭俭百倍于古帝王乃仅可耳譬如臣
民之家上有尊亲则所以交四邻训子弟备饥馑禦盗
贼比之他人自当谨戒百倍何则彼亦惧忧之及其亲
也犬马小臣贪于增广圣孝不知言之涉于狂妄冒犯
卷十一 第 50a 页 WYG0433-0255a.png

卷十一 第 50b 页 WYG0433-0255b.png

历代名臣奏议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