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507-057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十八
舆地志
山川(八/) (颍州一府滁和广六泗五州/)
颍州府
药山在霍邱县南八十里山产半夏苍术诸药
九仙山在霍邱县南百里上有石臼凡九
梅山在霍邱县南二百里
江南通志卷十八
舆地志
山川(八/) (颍州一府滁和广六泗五州/)
颍州府
药山在霍邱县南八十里山产半夏苍术诸药
九仙山在霍邱县南百里上有石臼凡九
梅山在霍邱县南二百里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507-0572b.png
望到山在霍邱县南二百二十里可望而难到言
其峻也
大别山在霍邱县西南八十里一名安阳山界河
南固始县亦名檀公岘相连有芙蓉山
长山在霍邱县西八十里三山相连曰南长山北
长山中长山其相近者曰高祖山接固始县相传
汉高祖追项羽屯兵于此
万寿山在太和县北九十里宋名县曰万寿以此
其峻也
大别山在霍邱县西南八十里一名安阳山界河
南固始县亦名檀公岘相连有芙蓉山
长山在霍邱县西八十里三山相连曰南长山北
长山中长山其相近者曰高祖山接固始县相传
汉高祖追项羽屯兵于此
万寿山在太和县北九十里宋名县曰万寿以此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507-0573a.png
驼山在蒙城县西二十里山首尾高而中陷故名
灵山在蒙城县西北二十里下有洞及泉皆以黄
伯名又五里有齐山与此相连
狼山在蒙城县西北二十八里有南北二峰对峙
山阳有当阳寺巅有天池泉
檀城山在蒙城县北四十里山桑城内峰极耸秀
檀道济筑城于此
七旗岭在府治南七十里北临谷河元王保保曾
灵山在蒙城县西北二十里下有洞及泉皆以黄
伯名又五里有齐山与此相连
狼山在蒙城县西北二十八里有南北二峰对峙
山阳有当阳寺巅有天池泉
檀城山在蒙城县北四十里山桑城内峰极耸秀
檀道济筑城于此
七旗岭在府治南七十里北临谷河元王保保曾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507-0573b.png
屯兵于此
金牛岭在府治南百二十里淮水北岸
铁牛岭在蒙城县西北八十里
安舟冈在府治南九十里淮水北岸
仁胜冈在府治西南百四十里近艾亭又五里曰
熬鼎冈在汝水北岸
黄冈在颍上县西南二十里淮水南岸又垂冈在
颍上县东南四十里淮水北岸
金牛岭在府治南百二十里淮水北岸
铁牛岭在蒙城县西北八十里
安舟冈在府治南九十里淮水北岸
仁胜冈在府治西南百四十里近艾亭又五里曰
熬鼎冈在汝水北岸
黄冈在颍上县西南二十里淮水南岸又垂冈在
颍上县东南四十里淮水北岸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507-0573c.png
虎头冈在亳州北二里回伏数里为城北之屏障
又州南一里曰南虎头冈
管谷在颍上县北二十五里相传管仲家于此
青邱在府治东五十五里濒颍古有青邱县今名
青邱村
金邱在府治南八十里旧志云楚王埋金于此以
镇水灾
中村冈在府治南七十里南临谷河环冈皆村落
又州南一里曰南虎头冈
管谷在颍上县北二十五里相传管仲家于此
青邱在府治东五十五里濒颍古有青邱县今名
青邱村
金邱在府治南八十里旧志云楚王埋金于此以
镇水灾
中村冈在府治南七十里南临谷河环冈皆村落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507-0573d.png
故名
大润河在府治南五十里源于土陂地泉受小润
河之水东南入淮
清河在府治南相传楚灵王所凿五代时刺史王
祚为疏其故道名曰清河流入于颍
谷河在府治南九十里源自润河经一虎桥至水
台西入淮
蒙河在府治南百里自红林东陂积水成河西流
大润河在府治南五十里源于土陂地泉受小润
河之水东南入淮
清河在府治南相传楚灵王所凿五代时刺史王
祚为疏其故道名曰清河流入于颍
谷河在府治南九十里源自润河经一虎桥至水
台西入淮
蒙河在府治南百里自红林东陂积水成河西流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507-0574a.png
入淮
西茨河在府治西自太和县南流入于沙河又北
茨河在府治北即古细水也
流鞍河在府治西源自项城县经沈邱入于颍水
柳河在府治西五十里源自白杨湖经废柳河驿
至石羊铺入旧黄河又有舒阳河合于此
延河在府治西沈邱乡自新蔡东流入境又东北
过杨桥入颍水
西茨河在府治西自太和县南流入于沙河又北
茨河在府治北即古细水也
流鞍河在府治西源自项城县经沈邱入于颍水
柳河在府治西五十里源自白杨湖经废柳河驿
至石羊铺入旧黄河又有舒阳河合于此
延河在府治西沈邱乡自新蔡东流入境又东北
过杨桥入颍水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507-0574b.png
旧黄河在府治西北金之季年决于太康西北自
陈州界入府境流经城北元末又自南顿合颍水
东流明正统二年复徙鹿邑黄流遂绝成化末一
支复通于颍今亦绝
肥河在府治北百一十里自太和县流经府境东
南至寿州下蔡西入淮所谓西肥河也
史河在颍上县东十里源于河南固始县流经霍
邱县北入淮颍水之支流也
陈州界入府境流经城北元末又自南顿合颍水
东流明正统二年复徙鹿邑黄流遂绝成化末一
支复通于颍今亦绝
肥河在府治北百一十里自太和县流经府境东
南至寿州下蔡西入淮所谓西肥河也
史河在颍上县东十里源于河南固始县流经霍
邱县北入淮颍水之支流也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507-0574c.png
济河在颍上县北五十里源出亳州东北流合肥
水入淮
河在霍邱县东南二十五里源自六安州香和
岭分流入于东河东河亦源于六安入淮
新河在霍邱县北二十五里其水在宋宣和前不
通舟楫建炎以后湍流冲激水势渐大东北合于
淮
雉河在亳州东百二十里南流入涡与蒙城界
水入淮
河在霍邱县东南二十五里源自六安州香和
岭分流入于东河东河亦源于六安入淮
新河在霍邱县北二十五里其水在宋宣和前不
通舟楫建炎以后湍流冲激水势渐大东北合于
淮
雉河在亳州东百二十里南流入涡与蒙城界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507-0574d.png
漳河在亳州南三十里东北流入涡俗谓之欠水
相近有十字河又有百尺河三里河明河油河三
丈口河清水河俱入于涡
肥河在亳州南八十里东过太和县入本府界
黄河在亳州西北三十里元末尝自通许分派流
入涡河
包河在亳州西北二十五里东流入马尚河
马尚河在亳州北由归德府来至州境入于涡河
相近有十字河又有百尺河三里河明河油河三
丈口河清水河俱入于涡
肥河在亳州南八十里东过太和县入本府界
黄河在亳州西北三十里元末尝自通许分派流
入涡河
包河在亳州西北二十五里东流入马尚河
马尚河在亳州北由归德府来至州境入于涡河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507-0575a.png
沙河在太和县南二里自沈邱县流经界沟入县
之西南达亳州境入颍俗呼为惠民河
柳河在太和县南三十里旧黄河支流也上通项
城下达颖州入于沙河
宋塘河在太和县北六十里亦茨河分流经宋王
城茅冈至县双泉沟入榖河
铭河在太和县北九十里西通陈州蔡河东接肥
河流至斤沟入茨河
之西南达亳州境入颍俗呼为惠民河
柳河在太和县南三十里旧黄河支流也上通项
城下达颖州入于沙河
宋塘河在太和县北六十里亦茨河分流经宋王
城茅冈至县双泉沟入榖河
铭河在太和县北九十里西通陈州蔡河东接肥
河流至斤沟入茨河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507-0575b.png
榖河在太和县东北三十里茨河之南自卧龙分
流至七里涧而入茨河
茨河在太和县东北六十里自鹿邑县流入县境
又东南达颍州入沙河
芡河在蒙城县南五十里源自颍上诸湖回绕邑
境东注于淮
陶中湖在府治西百一十五里界太和县一作陶
种润溉土田居民利之
流至七里涧而入茨河
茨河在太和县东北六十里自鹿邑县流入县境
又东南达颍州入沙河
芡河在蒙城县南五十里源自颍上诸湖回绕邑
境东注于淮
陶中湖在府治西百一十五里界太和县一作陶
种润溉土田居民利之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507-0575c.png
白杨湖在府治西百二十里界太和县一作白洋
西湖在府治西北二里颍河合诸水汇流处宋晏
殊欧阳修苏轼为守皆尝宴赏于此诗酒山水之
乐论者与杭之西湖并称云
国朝计东重复西湖碑记(理学文章二者未分之时其/人莫盛于邹鲁之间其既分)
(之后而复并盛于一时则理学莫盛于伊洛文章/莫盛于汝颍何以明其然也理学之久晦而得周)
(程文章之久晦而得欧苏其时同也周程同时有/张有邵继起有游杨有谢尹而欧苏同时有曾有)
(老苏小苏继起有黄有邵张有陈秦李其人同也/且二者倡𨗳之功二程与欧苏最著程则归老于)
西湖在府治西北二里颍河合诸水汇流处宋晏
殊欧阳修苏轼为守皆尝宴赏于此诗酒山水之
乐论者与杭之西湖并称云
国朝计东重复西湖碑记(理学文章二者未分之时其/人莫盛于邹鲁之间其既分)
(之后而复并盛于一时则理学莫盛于伊洛文章/莫盛于汝颍何以明其然也理学之久晦而得周)
(程文章之久晦而得欧苏其时同也周程同时有/张有邵继起有游杨有谢尹而欧苏同时有曾有)
(老苏小苏继起有黄有邵张有陈秦李其人同也/且二者倡𨗳之功二程与欧苏最著程则归老于)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507-0575d.png
(伊而授徒于洛欧苏则先后官颍陈张继之小苏/与秦亦至焉其既也欧阳老于颍二苏家于汝且)
(颍水入洛而近汝水合颍而长故颍尾又称汝阴/地又相同也今人读伊洛渊源录者皆知理学之)
(盛昔称其地为西邹鲁矣及深历汝颍间考欧苏/张陈诸先生之遗事故迹然后知文章莫盛于汝)
(颍西湖者颍之北郊欧苏两先生与子由无已太/虚文潜诸君子先后游宴赋诗之地也州志载会)
(老堂聚星堂双柳亭皆在湖旁又其时为畿辅名/郡水陆要地湖中莲芡之实可佐公私水利足灌)
(膏壤两先生开复经画具见集中宋绍兴后湖渐/湮亭堂尤漫灭不可考志称有四贤祠祀晏吕欧)
(苏重其为大官也张陈辈自不得祀今其祠亦圮/矣康熙七年铁岭喻公来守颍思复欧苏两先生)
(遗迹再浚西湖广袤若干丈筑堤以固其防置闸/以蓄其泄于是菰蒲之所蓄殖鸥鹭之所飞止长)
(颍水入洛而近汝水合颍而长故颍尾又称汝阴/地又相同也今人读伊洛渊源录者皆知理学之)
(盛昔称其地为西邹鲁矣及深历汝颍间考欧苏/张陈诸先生之遗事故迹然后知文章莫盛于汝)
(颍西湖者颍之北郊欧苏两先生与子由无已太/虚文潜诸君子先后游宴赋诗之地也州志载会)
(老堂聚星堂双柳亭皆在湖旁又其时为畿辅名/郡水陆要地湖中莲芡之实可佐公私水利足灌)
(膏壤两先生开复经画具见集中宋绍兴后湖渐/湮亭堂尤漫灭不可考志称有四贤祠祀晏吕欧)
(苏重其为大官也张陈辈自不得祀今其祠亦圮/矣康熙七年铁岭喻公来守颍思复欧苏两先生)
(遗迹再浚西湖广袤若干丈筑堤以固其防置闸/以蓄其泄于是菰蒲之所蓄殖鸥鹭之所飞止长)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507-0576a.png
(林高柳之所映带拟之欧苏张陈之所咏歌骎骎/乎欲还旧观矣复建数楹于会老堂之址高其榱)
(桷美其绰楔既以为登临憩息之地且以祀前贤/而彰遗爱岂不美哉东之至颍也值公经营垂竣)
(新秋佳日友人刘子登招予与诸友置酒湖之湄/诸公多称修复之功而予独穆然深思欧苏两先)
(生暨张陈秦诸公当日觞咏留连之乐诸先生即/数百岁后魂魄犹乐此也又追念东年八九岁时)
(先人日督诵欧苏文章稍长又知读陈无已张文/潜之文爱慕之不敢忘忽忽二十馀年今乃得置)
(身于诸先生仕宦游宴之地俯仰太息不能自已/遂纵思高论著为伊洛理学汝颍文章之说所以)
(誇大乎颍者至矣而西湖与有荣焉/虽然亦喻公修复之功不可无记)
赛阔湖在颍上县东南六十里正阳乡其水与淮
(桷美其绰楔既以为登临憩息之地且以祀前贤/而彰遗爱岂不美哉东之至颍也值公经营垂竣)
(新秋佳日友人刘子登招予与诸友置酒湖之湄/诸公多称修复之功而予独穆然深思欧苏两先)
(生暨张陈秦诸公当日觞咏留连之乐诸先生即/数百岁后魂魄犹乐此也又追念东年八九岁时)
(先人日督诵欧苏文章稍长又知读陈无已张文/潜之文爱慕之不敢忘忽忽二十馀年今乃得置)
(身于诸先生仕宦游宴之地俯仰太息不能自已/遂纵思高论著为伊洛理学汝颍文章之说所以)
(誇大乎颍者至矣而西湖与有荣焉/虽然亦喻公修复之功不可无记)
赛阔湖在颍上县东南六十里正阳乡其水与淮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507-0576b.png
河通
白马湖在颍上县正阳乡湖中有洲上建白马寺
阳台湖在颍上县北十三里有东西二水物产甚
多民享其利
白洋湖在太和县西十五里与府治接一作白杨
聂家湖在太和县西北有上中下三湖其中湖即
蔡家庙湖下湖即柳林湖周回五十馀里菱芡蒲
荷水天一色邑之胜览
白马湖在颍上县正阳乡湖中有洲上建白马寺
阳台湖在颍上县北十三里有东西二水物产甚
多民享其利
白洋湖在太和县西十五里与府治接一作白杨
聂家湖在太和县西北有上中下三湖其中湖即
蔡家庙湖下湖即柳林湖周回五十馀里菱芡蒲
荷水天一色邑之胜览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507-0576c.png
驼涧在蒙城县西四十五里梁大通元年曹仲宗
伐涡魏遣王元昭等援之前军至驼涧即此
乾溪在亳州东南七十里城父南左传云楚子次
于乾溪即此
白鱼港在府治北九十里沟洫之水积流为大渠
通肥河
汝水在府治南百里旧志云源发汝州天息山流
至桃花店入府境又东过永安废县至朱皋镇入
伐涡魏遣王元昭等援之前军至驼涧即此
乾溪在亳州东南七十里城父南左传云楚子次
于乾溪即此
白鱼港在府治北九十里沟洫之水积流为大渠
通肥河
汝水在府治南百里旧志云源发汝州天息山流
至桃花店入府境又东过永安废县至朱皋镇入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507-0576d.png
淮又沈邱废县北有小汝水(附/)汝水考(汝河在府/城南一百)
(里自汝宁东北流至桃花店入府界按淮南地形/训云汝出猛山博物志云出燕泉山水经注云出)
(鲁阳县大盂山通志略云汝水出汝州鲁山县其/地与弘农卢氏接界故许慎谓出卢氏也其水南)
(过上蔡至褒信县汝口南入于淮班云行千/三百四十里旧传谓出汝州天息山者误也)
淮水在府治南百一十里自河南固始县流入府
境又东入霍邱颍上县界
颍水在府治北源于河南登封县东流至赵家渡
入府境又东过沈邱绕北城门外过颍上之留陵
(里自汝宁东北流至桃花店入府界按淮南地形/训云汝出猛山博物志云出燕泉山水经注云出)
(鲁阳县大盂山通志略云汝水出汝州鲁山县其/地与弘农卢氏接界故许慎谓出卢氏也其水南)
(过上蔡至褒信县汝口南入于淮班云行千/三百四十里旧传谓出汝州天息山者误也)
淮水在府治南百一十里自河南固始县流入府
境又东入霍邱颍上县界
颍水在府治北源于河南登封县东流至赵家渡
入府境又东过沈邱绕北城门外过颍上之留陵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507-0577a.png
至正阳镇入淮谓之颍口一称沙河(附/)颍水考(颍/州)
(沙河在城东门外东南流入淮即颍水也按唐要/会云元和十一年置淮颍水运杨子等诸县米自)
(淮阴溯流至寿州西四十里入颍口又溯流至颍/州沈邱界五百里至于项城又溯流五百里入于)
(激河三百里输于郾城得米五十万石考之临颍/志云楮河在县十五里即颍颍水源出登封县颍)
(谷经流本县东南至清水镇入沙河达于淮郾城/志云激江渡在县西一里一百步即沙河也是则)
(沙河即颍水明矣山海经云颍水出少室山黄氏/云出河南登封县阳乾山东南流至颍州颍上县)
(入淮翰墨全书云淮水东流颍水西北来注之谓/之颍口下蔡淮颍之谓也诗地理考云颍水出河)
(南府阳城县乾山自汝州襄城县流入颍昌府长/社县自长社县流入临颍县自顺昌府汝阴县流)
(沙河在城东门外东南流入淮即颍水也按唐要/会云元和十一年置淮颍水运杨子等诸县米自)
(淮阴溯流至寿州西四十里入颍口又溯流至颍/州沈邱界五百里至于项城又溯流五百里入于)
(激河三百里输于郾城得米五十万石考之临颍/志云楮河在县十五里即颍颍水源出登封县颍)
(谷经流本县东南至清水镇入沙河达于淮郾城/志云激江渡在县西一里一百步即沙河也是则)
(沙河即颍水明矣山海经云颍水出少室山黄氏/云出河南登封县阳乾山东南流至颍州颍上县)
(入淮翰墨全书云淮水东流颍水西北来注之谓/之颍口下蔡淮颍之谓也诗地理考云颍水出河)
(南府阳城县乾山自汝州襄城县流入颍昌府长/社县自长社县流入临颍县自顺昌府汝阴县流)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507-0577b.png
(入颍上县至寿春府入下蔡县入淮通志略云颍/水出颍川阳城县少室山今阳城省入登封矣东)
(南至扬州洧水入焉又东南过南顿㶏水入焉又/东南至下蔡入淮班云行千五百里河南志云颍)
(水在登封县西四十里水自石道保神水里入于/潴水按郡图水出登封西南百妮山有故颍阳县)
(遗址按河南志有少阳河李庄河俱出少室山入/颍故山海经通志略谓出少室也新志谓颍水上)
(通古汴相去远矣盖黄/河决而入颍非汴水也)
丰水在霍邱县西南十里源出穷谷旧名穷水后
改今名
决水在霍邱县西八十里俗讹呼为史水
(南至扬州洧水入焉又东南过南顿㶏水入焉又/东南至下蔡入淮班云行千五百里河南志云颍)
(水在登封县西四十里水自石道保神水里入于/潴水按郡图水出登封西南百妮山有故颍阳县)
(遗址按河南志有少阳河李庄河俱出少室山入/颍故山海经通志略谓出少室也新志谓颍水上)
(通古汴相去远矣盖黄/河决而入颍非汴水也)
丰水在霍邱县西南十里源出穷谷旧名穷水后
改今名
决水在霍邱县西八十里俗讹呼为史水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507-0577c.png
涡水在亳州北发源豫之葛河口由鹿邑西来至
州境与马尚河合东流经蒙城县入怀远界
高陂水在亳州南周四十三里鱼蚌菱芡之薮也
肥水在蒙城县北三十里源自宿州东流入怀远
县界
金沟在府治北百二十里积畎浍之水通于茨河
湖沟在蒙城县东南七十里源自颍州泉流渊潴
冬夏不涸
州境与马尚河合东流经蒙城县入怀远界
高陂水在亳州南周四十三里鱼蚌菱芡之薮也
肥水在蒙城县北三十里源自宿州东流入怀远
县界
金沟在府治北百二十里积畎浍之水通于茨河
湖沟在蒙城县东南七十里源自颍州泉流渊潴
冬夏不涸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507-0577d.png
毕卓池在府治西鲖阳城内池广十里
圣泉井在蒙城县西北四十里岁取水祷雨时应
滁州
琅琊山在州南十里唐元和十道志云晋伐吴命
琅琊王胄出滁中驻此王禹偁云元帝以琅琊王
渡江尝驻此山故溪山皆有琅琊之号山谷深七
八里下有琅琊溪谓之酿泉唐大历中刺史李幼
卿始凿石引泉作禅室琴台赋诗刻石及宋王欧
圣泉井在蒙城县西北四十里岁取水祷雨时应
滁州
琅琊山在州南十里唐元和十道志云晋伐吴命
琅琊王胄出滁中驻此王禹偁云元帝以琅琊王
渡江尝驻此山故溪山皆有琅琊之号山谷深七
八里下有琅琊溪谓之酿泉唐大历中刺史李幼
卿始凿石引泉作禅室琴台赋诗刻石及宋王欧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507-0578a.png
二守相继赏咏而名益著有琅琊洞归云洞明月
溪紫微白龙六一庶子诸泉其南阜曰鸡头山(附/)
唐独孤及琅琊溪述(陇西李幼卿字长夫以右庶/子领滁州而滁人之饥者粒)
(流者召乃至无讼以听故居多暇日常寄傲此山/之下因凿石引泉酾其流以为溪溪左右建上下)
(坊作禅堂琴台以环之探异好古故也按图经晋/元帝之居琅琊邸而为镇东也尝游息是山厥迹)
(犹存故长夫溪名曰琅琊日赋八题于岸石乃为/状而述之是岁大历六年岁次辛亥春三月丙午)
(日述曰自有此山便有此泉不浚不刋几万斯年/造物遗功若俟后贤天种灵奇公润色之疏为回)
(溪削成崇台山不过十仞意拟衡灵溪不袤数丈/趣侔江海知足遂适境不在大怪石皑皑涌湍潺)
溪紫微白龙六一庶子诸泉其南阜曰鸡头山(附/)
唐独孤及琅琊溪述(陇西李幼卿字长夫以右庶/子领滁州而滁人之饥者粒)
(流者召乃至无讼以听故居多暇日常寄傲此山/之下因凿石引泉酾其流以为溪溪左右建上下)
(坊作禅堂琴台以环之探异好古故也按图经晋/元帝之居琅琊邸而为镇东也尝游息是山厥迹)
(犹存故长夫溪名曰琅琊日赋八题于岸石乃为/状而述之是岁大历六年岁次辛亥春三月丙午)
(日述曰自有此山便有此泉不浚不刋几万斯年/造物遗功若俟后贤天种灵奇公润色之疏为回)
(溪削成崇台山不过十仞意拟衡灵溪不袤数丈/趣侔江海知足遂适境不在大怪石皑皑涌湍潺)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507-0578b.png
(潺洞壑无底云兴其间仲春气至万木华发亘陵/被坂吐火喷雪公登山乐乐者毕同无小无大乘)
(兴从公时公荐觞酒酣气振溪水为主而身为宾/舍琴咏歌同风舞雩时时醉归与夕鸟俱明月满)
(山朱幡徐驱石门松风声类笙竽呜呼人实弘道/物不自美向微羊公游汉之涘岘山寂寞千祀谁)
(纪彼美斯溪维公嗣之念兹疲繄公其记之/后之聆清风而叹息者挹我于泉间而已矣)
龙蟠山在州南十三里山皆峭壁立石为门上有
虎跑泉桃花涧偃月洞侧多刻名贤题咏
丰山在州西南五里梅贽庙记云山在滁治之西
南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天欲雨则云气覆山
(兴从公时公荐觞酒酣气振溪水为主而身为宾/舍琴咏歌同风舞雩时时醉归与夕鸟俱明月满)
(山朱幡徐驱石门松风声类笙竽呜呼人实弘道/物不自美向微羊公游汉之涘岘山寂寞千祀谁)
(纪彼美斯溪维公嗣之念兹疲繄公其记之/后之聆清风而叹息者挹我于泉间而已矣)
龙蟠山在州南十三里山皆峭壁立石为门上有
虎跑泉桃花涧偃月洞侧多刻名贤题咏
丰山在州西南五里梅贽庙记云山在滁治之西
南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天欲雨则云气覆山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507-0578c.png
巅岁倚以丰故名有汉高祖庙世传丰沛人尝居
之祠礼甚谨十道志云滁州有丰亭山疑即此山
山北有幽谷地洼下四围皆山昏旭异态欧阳修
建丰乐亭于上记所谓其上丰山下则幽谷是也
牛头山在州西四十五里两峰峻起形如牛头与
障子山相连下为梁村涧
石屋山在州西四十八里牛头山北上有石屋后
有龙窦深十馀丈
之祠礼甚谨十道志云滁州有丰亭山疑即此山
山北有幽谷地洼下四围皆山昏旭异态欧阳修
建丰乐亭于上记所谓其上丰山下则幽谷是也
牛头山在州西四十五里两峰峻起形如牛头与
障子山相连下为梁村涧
石屋山在州西四十八里牛头山北上有石屋后
有龙窦深十馀丈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507-0578d.png
曲亭山在州西六十里一名皇甫山按隋志云清
流县南有曲亭山世传唐皇甫晖禦周师屯兵于
此山西北为大山山巅有田七区曰仙人田有洞
曰仙人洞
清流山在州西北二十二里旧志云南唐置关地
尤险要宋太祖破皇甫晖姚凤于此又西北有石
驼山其上有关曰北关自此而北群山列峙溪涧
环错为州屏蔽
流县南有曲亭山世传唐皇甫晖禦周师屯兵于
此山西北为大山山巅有田七区曰仙人田有洞
曰仙人洞
清流山在州西北二十二里旧志云南唐置关地
尤险要宋太祖破皇甫晖姚凤于此又西北有石
驼山其上有关曰北关自此而北群山列峙溪涧
环错为州屏蔽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507-0579a.png
皇道山在州东北十七里按李濆荇溪记云昔始
皇道经是山因名下有秦皇塘
南冈山在全椒县南二里山势自西来连亘数十
里至此益高耸环县治为形胜稍西曰黑龙山登
山而俯瞰井邑一览皆尽
九斗山括地志云在全椒县东南二十五里江表
传云项羽兵败欲东渡乌江道经此山与汉兵一
日九战因名山有砺刀迹
皇道经是山因名下有秦皇塘
南冈山在全椒县南二里山势自西来连亘数十
里至此益高耸环县治为形胜稍西曰黑龙山登
山而俯瞰井邑一览皆尽
九斗山括地志云在全椒县东南二十五里江表
传云项羽兵败欲东渡乌江道经此山与汉兵一
日九战因名山有砺刀迹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507-0579b.png
武山在全椒县东北十里上有梁王城及庙疑因
梁武得名也又北为焦林山剑舞山
花山在全椒县西北二十五里攒峰叠嶂如花瓣
然北界滁州
桑根山在全椒县西北四十里桑根街在山之麓
相连为石楼□山双石高峙状若岑楼背山面溪
景物幽䆳
马鞍山在全椒县西北五十里有人迹及拄杖迹
梁武得名也又北为焦林山剑舞山
花山在全椒县西北二十五里攒峰叠嶂如花瓣
然北界滁州
桑根山在全椒县西北四十里桑根街在山之麓
相连为石楼□山双石高峙状若岑楼背山面溪
景物幽䆳
马鞍山在全椒县西北五十里有人迹及拄杖迹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507-0579c.png
俱入石寸许有仙人洞由石门缘磴而下深广数
丈有泉乳细滴结为石盘其前十里为龙桧山其
右为卧龙山
神山在全椒县西三十里有神山洞极深广常燥
不湿又西南曰苏山又西南曰袁子山
北独山在全椒县西六十里峰峦特起不与众山
相接上有汉高祖庙及石塔
铜井山在全椒县西七十里隋地理志梁载言十
丈有泉乳细滴结为石盘其前十里为龙桧山其
右为卧龙山
神山在全椒县西三十里有神山洞极深广常燥
不湿又西南曰苏山又西南曰袁子山
北独山在全椒县西六十里峰峦特起不与众山
相接上有汉高祖庙及石塔
铜井山在全椒县西七十里隋地理志梁载言十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507-0579d.png
道志皆云县有铜官山上有铜井广袤数十丈唐
以前曾采铜于此久废有鱼出泉中色如金
五湖山在来安县东北十八里下有五湖因名一
名白禅山以山北有白禅村也在县境为险要由
盱眙取道于此
踏青山在来安县东北六十里昔居民繁盛春日
于此为宴游之地
西龙山在来安县东二十里与六合东龙山对峙
以前曾采铜于此久废有鱼出泉中色如金
五湖山在来安县东北十八里下有五湖因名一
名白禅山以山北有白禅村也在县境为险要由
盱眙取道于此
踏青山在来安县东北六十里昔居民繁盛春日
于此为宴游之地
西龙山在来安县东二十里与六合东龙山对峙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507-0580a.png
势颇高峻上有龙王庙
三山在来安县东二十里与天长接境山有三峰
排列下为孔道
八石山在来安县西南十三里即淮南八公憩石
之处又名八仙山
乌龙山在来安县西南十八里宋绍兴初县多虎
有石尉者立茅司徒庙于此率兵捕逐之害遂除
下有黑龙泉出石窦旱潦无盈涸
三山在来安县东二十里与天长接境山有三峰
排列下为孔道
八石山在来安县西南十三里即淮南八公憩石
之处又名八仙山
乌龙山在来安县西南十八里宋绍兴初县多虎
有石尉者立茅司徒庙于此率兵捕逐之害遂除
下有黑龙泉出石窦旱潦无盈涸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507-0580b.png
嘉山在来安县西四十里上有赐建龙王庙及石
刻西北即旴眙县境
练寺山在来安县西北二十五里山侧有寺东有
地名浮林上有浮石高百馀丈
石固山在来安县北三十五里群山盘亘惟此山
独高三面险峻登陟者由南阻一径入宋绍兴间
居民避寇其上叠石为城遗迹尚存
矾山在来安县北六十里山中䤵鍊成白矾下为
刻西北即旴眙县境
练寺山在来安县西北二十五里山侧有寺东有
地名浮林上有浮石高百馀丈
石固山在来安县北三十五里群山盘亘惟此山
独高三面险峻登陟者由南阻一径入宋绍兴间
居民避寇其上叠石为城遗迹尚存
矾山在来安县北六十里山中䤵鍊成白矾下为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507-0580c.png
长沟水
马岭山在来安县北九十里来安水出其下
蒋山在州南一里土阜无石高数丈上有蒋帝庙
基
滁河在州东南六十里水经注滁水出逡遒县流
至全椒石潭与襄水合东南至三汊河会流水经
六合瓜埠达于江
清流河在州东二里源出州西清流沛绕州治至
马岭山在来安县北九十里来安水出其下
蒋山在州南一里土阜无石高数丈上有蒋帝庙
基
滁河在州东南六十里水经注滁水出逡遒县流
至全椒石潭与襄水合东南至三汊河会流水经
六合瓜埠达于江
清流河在州东二里源出州西清流沛绕州治至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507-0580d.png
乌衣东与来安水合入于滁河
沙河在州北四里一名红沙涧自来安县界凡州
西北诸山溪之水合焉至州城东达于清流河又
有小沙河源出侧菱山经州西十里注于石濑涧
涧中有巨石生水底每春夏水涨水石相激澎湃
有声
白茆河在州西北四十里源出清流沛下与瓦店
河合至蒲冲与盈福河及来安嘉山河合入清流
沙河在州北四里一名红沙涧自来安县界凡州
西北诸山溪之水合焉至州城东达于清流河又
有小沙河源出侧菱山经州西十里注于石濑涧
涧中有巨石生水底每春夏水涨水石相激澎湃
有声
白茆河在州西北四十里源出清流沛下与瓦店
河合至蒲冲与盈福河及来安嘉山河合入清流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507-0581a.png
河
龙尾河在来安县东门外源出普润塘会来安水
入水口河
酂湖在全椒县西南三十里北魏置酂县于此下
流通滁河
菱溪在州东七里源出永阳岭下经皇道山又东
南会琅琊溪至沙河注于滁河原名荇溪因避杨
行密讳改今名
龙尾河在来安县东门外源出普润塘会来安水
入水口河
酂湖在全椒县西南三十里北魏置酂县于此下
流通滁河
菱溪在州东七里源出永阳岭下经皇道山又东
南会琅琊溪至沙河注于滁河原名荇溪因避杨
行密讳改今名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507-0581b.png
襄水在全椒县北境源出石臼山北自贺橹涧至
多螺涧凡十六水皆入焉至石潭会于滁河
来安水在来安县东三里源出马岭山东南流至
来安村又东南入州界会于清流河
柏子潭在州西北隅水深莫测祷雨辄应
西涧在州西俗名乌土河挥麈录云宋太祖入滁
以兵浮西涧即此
桃花涧在州南十七里源出龙蟠山麓之虎跑泉
多螺涧凡十六水皆入焉至石潭会于滁河
来安水在来安县东三里源出马岭山东南流至
来安村又东南入州界会于清流河
柏子潭在州西北隅水深莫测祷雨辄应
西涧在州西俗名乌土河挥麈录云宋太祖入滁
以兵浮西涧即此
桃花涧在州南十七里源出龙蟠山麓之虎跑泉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0507-0581c.png
入清流河
虎子涧在全椒县东北三十五里源出黑石□入
滁河世传刘平为邑长虎南渡由此出境因名
真珠泉在州西三十里侧菱山游者鼓掌泉则溅
射如珠因名
和州
历阳山在州西四十里吴志云天玺元年历阳山
石文成字谓之石印
虎子涧在全椒县东北三十五里源出黑石□入
滁河世传刘平为邑长虎南渡由此出境因名
真珠泉在州西三十里侧菱山游者鼓掌泉则溅
射如珠因名
和州
历阳山在州西四十里吴志云天玺元年历阳山
石文成字谓之石印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0507-0581d.png
白云山在州西北三十里有石洞名龙泉四时不
竭能兴云雨每云起英英连山故名
九龙山在州西北三十里九峰列嶂中抱大壑如
龙蟠又名龙斗山其前曰阑龙山临历湖磊砢崟
峙如列崇牙背负九龙山而翼其前故有阑龙之
名
鸡笼山在州西北四十里州志云下盘绵峦上冠
巨石纵裂棱摺状若莲花为一州奇胜高数十仞
竭能兴云雨每云起英英连山故名
九龙山在州西北三十里九峰列嶂中抱大壑如
龙蟠又名龙斗山其前曰阑龙山临历湖磊砢崟
峙如列崇牙背负九龙山而翼其前故有阑龙之
名
鸡笼山在州西北四十里州志云下盘绵峦上冠
巨石纵裂棱摺状若莲花为一州奇胜高数十仞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0507-0582a.png
斲磴絙铁引以登巅頫视群山无敢并者杜光庭
所谓第四十二福地也贺铸诗注云昔城将沦没
神告一姥使西走即携鸡笼登此山笼化为石
如方山在州西北六十里旧名六合山梁武帝尝
游此以山形四面方正如金陵之方山故名之西
岭巨石巉峙曰狮子岩石潭水碧如染曰金牛井
乌石山在州西北六十里两山夹道中多黑石
东华山在州北上有老君台相传老子鍊丹处唐
所谓第四十二福地也贺铸诗注云昔城将沦没
神告一姥使西走即携鸡笼登此山笼化为石
如方山在州西北六十里旧名六合山梁武帝尝
游此以山形四面方正如金陵之方山故名之西
岭巨石巉峙曰狮子岩石潭水碧如染曰金牛井
乌石山在州西北六十里两山夹道中多黑石
东华山在州北上有老君台相传老子鍊丹处唐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0507-0582b.png
刘禹锡诗有上台游柱史句
八公山在州北半里许山仅培塿相对有八仙人
围棋会饮于此因名张祁诗云山揖仙风对八公
盖一郡胜槩宋开禧中州守周虎于此克敌筑京
观焉
夹山在州北五十里障空补缺隐如金城实一方
之厄塞中有夹山关
四溃山在州北七十里又名四马山项羽既败垓
八公山在州北半里许山仅培塿相对有八仙人
围棋会饮于此因名张祁诗云山揖仙风对八公
盖一郡胜槩宋开禧中州守周虎于此克敌筑京
观焉
夹山在州北五十里障空补缺隐如金城实一方
之厄塞中有夹山关
四溃山在州北七十里又名四马山项羽既败垓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0507-0582c.png
下走东城所从惟二十八骑汉兵追者千人乃引
骑依山为阵羽兵四面驰下溃围斩将而出以此
得名又北十里曰阴陵山山小多石相传即项羽
失道处上有刺鎗坑遗迹据汉书九江郡县有阴
陵东城今凤阳定远县二城皆在则汉追项羽溃
围驰下当在其地今江浦滁和互载按江浦在定
远东滁和在南与西壤地相接山川连跨据南畿
等志云二山在和州北七八十里在江浦西六七
骑依山为阵羽兵四面驰下溃围斩将而出以此
得名又北十里曰阴陵山山小多石相传即项羽
失道处上有刺鎗坑遗迹据汉书九江郡县有阴
陵东城今凤阳定远县二城皆在则汉追项羽溃
围驰下当在其地今江浦滁和互载按江浦在定
远东滁和在南与西壤地相接山川连跨据南畿
等志云二山在和州北七八十里在江浦西六七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0507-0582d.png
十里而史记正义亦云九斗山在滁州全椒西北
皆属定远边界地又按东城汉书音义云县属临
淮南畿志云乌江汉东城地则羽死乌江即东城
也阴陵东城旧县今废二城之在定远亦犹襄安
开成二城之在无为州云尔
赭乐山在州东北五十里一峰亭亭秀出望之可
爱相近有北大山山势高耸一名北山
梁山在州南六十里矗立江干与东岸太平府之
皆属定远边界地又按东城汉书音义云县属临
淮南畿志云乌江汉东城地则羽死乌江即东城
也阴陵东城旧县今废二城之在定远亦犹襄安
开成二城之在无为州云尔
赭乐山在州东北五十里一峰亭亭秀出望之可
爱相近有北大山山势高耸一名北山
梁山在州南六十里矗立江干与东岸太平府之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0507-0583a.png
博望山对峙如门又谓之天门山亦曰西梁山梁
王僧辩破侯景将侯子鉴兵陈霸先遣侯安都等
立栅以备江州刺史侯瑱俱在于此山顶有城王
玄谟所筑六朝建都金陵皆以此为要害之地屯
兵驻防焉
丰山在州西南三十里崇冈绵阜蜿蜒纡复
含山在县西三十里山势雄峻群山列峙因名县
一称横山
王僧辩破侯景将侯子鉴兵陈霸先遣侯安都等
立栅以备江州刺史侯瑱俱在于此山顶有城王
玄谟所筑六朝建都金陵皆以此为要害之地屯
兵驻防焉
丰山在州西南三十里崇冈绵阜蜿蜒纡复
含山在县西三十里山势雄峻群山列峙因名县
一称横山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0507-0583b.png
苍山在含山县西南三十里山势峻拔上有泉曰
白龙潭传云昔陈希夷曾隐于此山多产桑一名
桑山潭侧产茶更为佳品
龙洞山在含山县西南五十里山洞幽深泉流涓
涓由鲁桥涧通桐城闸入江中有小蛇青质赤章
岁旱取其水祷雨辄应
濡须山在含山西南七十里与巢县七宝山对峙
中有石梁最为险阻三国时吴据其东筑濡须坞
白龙潭传云昔陈希夷曾隐于此山多产桑一名
桑山潭侧产茶更为佳品
龙洞山在含山县西南五十里山洞幽深泉流涓
涓由鲁桥涧通桐城闸入江中有小蛇青质赤章
岁旱取其水祷雨辄应
濡须山在含山西南七十里与巢县七宝山对峙
中有石梁最为险阻三国时吴据其东筑濡须坞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0507-0583c.png
以拒魏谓之西关魏据其西立关以拒吴谓之东
关亦曰魏关
黄稻山在含山县南十五里西接鹿宕山山半为
圆通寺寺门有银杏二株大数十围相传为唐时
物
石门山在含山县南二十里二山并峙石壁峭立
如门中有谷道十里通商旅往来
太湖山在含山县南七十里奇峰十馀削立秀挺
关亦曰魏关
黄稻山在含山县南十五里西接鹿宕山山半为
圆通寺寺门有银杏二株大数十围相传为唐时
物
石门山在含山县南二十里二山并峙石壁峭立
如门中有谷道十里通商旅往来
太湖山在含山县南七十里奇峰十馀削立秀挺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0507-0583d.png
状若列戟登其巅则大江九华如在几筵也其侧
有鼓山上有寺旧名大彻禅院康熙四十四年
圣祖仁皇帝敕赐诠真寺三字额
白石山在含山县南八十里有篯铿石室俯偻入
口约十步乃渐高广莫测远近道家谓之第二十
一洞天又有二石龙鳞鬣悉具产钟乳石燕唐开
元初赐名曰祷应山旧有白石观宋白玉蟾尝游
焉
有鼓山上有寺旧名大彻禅院康熙四十四年
圣祖仁皇帝敕赐诠真寺三字额
白石山在含山县南八十里有篯铿石室俯偻入
口约十步乃渐高广莫测远近道家谓之第二十
一洞天又有二石龙鳞鬣悉具产钟乳石燕唐开
元初赐名曰祷应山旧有白石观宋白玉蟾尝游
焉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0507-0584a.png
梅山在含山县东南五里一名栖隐山旧多梅树
相传曹操行军指梅林以止众渴处其相近者为
龙角山以两峰尖耸而名
大岘山在含山县东北十三里一名赤焰山上有
大岘亭齐末裴叔业叛寿阳萧悫据大岘拒之
褒禅山在含山县北十五里旧名华山以唐贞
观慧褒禅师得今名上有起云峰龙洞罗汉洞
龙女泉白龟泉寺后有石塔石刻二大字宋张
相传曹操行军指梅林以止众渴处其相近者为
龙角山以两峰尖耸而名
大岘山在含山县东北十三里一名赤焰山上有
大岘亭齐末裴叔业叛寿阳萧悫据大岘拒之
褒禅山在含山县北十五里旧名华山以唐贞
观慧褒禅师得今名上有起云峰龙洞罗汉洞
龙女泉白龟泉寺后有石塔石刻二大字宋张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0507-0584b.png
孝祥书又北三里曰华阳山一名兰陵山前后
有二洞宋王安石游此有记有喜雨亭遗址(附/)
宋王安石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
(其后名之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
(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
(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深入之寒甚问其)
(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
(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为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
有二洞宋王安石游此有记有喜雨亭遗址(附/)
宋王安石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
(其后名之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
(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
(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深入之寒甚问其)
(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
(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为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0507-0584c.png
(少盖其乂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乎/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
(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尝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入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
(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为/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
(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力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予于仆)
(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乎/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
(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尝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入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
(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为/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
(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力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予于仆)
(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0507-0584d.png
小岘山在含山县北二十里一名昭关其西有城
山两山峙立为庐濠往来之冲宋绍兴间张浚因
山筑城置水匮以遏敌
仙踪山在含山县北五十里一名黄山有三百六
十峰苍深隐秀为江北诸山之冠互见庐州府
峨眉山在州城西下有连云观明嘉靖间改峨眉
书院
栅江在州西南百五十里与无为州分中流为界
山两山峙立为庐濠往来之冲宋绍兴间张浚因
山筑城置水匮以遏敌
仙踪山在含山县北五十里一名黄山有三百六
十峰苍深隐秀为江北诸山之冠互见庐州府
峨眉山在州城西下有连云观明嘉靖间改峨眉
书院
栅江在州西南百五十里与无为州分中流为界
卷十八 第 26a 页 WYG0507-0585a.png
即古濡须口吴魏相持于此宋南渡后置寨
横江在州东南二十五里南直采石矶汉建安初
孙策破刘繇将樊能于横江隋韩擒虎平陈亦自
横江宵济
溪河在州西一里源出金泉山萦纡缭绕其流
虽细而泠然可爱
横江河在州南一里许经当利驿前入江宋史云
开宝八年用转运使李符策发州民凿横江河以
横江在州东南二十五里南直采石矶汉建安初
孙策破刘繇将樊能于横江隋韩擒虎平陈亦自
横江宵济
溪河在州西一里源出金泉山萦纡缭绕其流
虽细而泠然可爱
横江河在州南一里许经当利驿前入江宋史云
开宝八年用转运使李符策发州民凿横江河以
卷十八 第 26b 页 WYG0507-0585b.png
通漕运岁久淤塞明正统初知州朱沅浚之复于
河口开小河出江以便舟楫
太阳河在州南二十里由历阳湖经戚家桥入于
江
姥下河在州南三十里由历阳湖经黄梁桥入于
江宋乾道初始凿
牛屯河在州南四十里发源巢湖由桐城闸东流
至州境入江与南岸牛渚矶相对孙策攻刘繇牛
河口开小河出江以便舟楫
太阳河在州南二十里由历阳湖经戚家桥入于
江
姥下河在州南三十里由历阳湖经黄梁桥入于
江宋乾道初始凿
牛屯河在州南四十里发源巢湖由桐城闸东流
至州境入江与南岸牛渚矶相对孙策攻刘繇牛
卷十八 第 27a 页 WYG0507-0585c.png
渚营晋谯王尚之破庾楷于牛渚皆此
裕溪河在州南九十里源出巢湖自无为州流入
州境东南入于江
石跋河在州东北三十里河开自宋太守胡昉矶
石上有张果庙石间驴迹宛然如新跋者命名之
义本此水由大江支流汇于州东之浮沙河入江
浮沙河口五里曰针鱼嘴土产针鱼他水所无或
云地本名徵儒以明太祖驻此聘陶安诸儒对面
裕溪河在州南九十里源出巢湖自无为州流入
州境东南入于江
石跋河在州东北三十里河开自宋太守胡昉矶
石上有张果庙石间驴迹宛然如新跋者命名之
义本此水由大江支流汇于州东之浮沙河入江
浮沙河口五里曰针鱼嘴土产针鱼他水所无或
云地本名徵儒以明太祖驻此聘陶安诸儒对面
卷十八 第 27b 页 WYG0507-0585d.png
有思贤港今讹为针鱼私盐也
芝麻河在州东北四十里或云项羽于此止马名
止马河县志云谓之至马俗讹为芝麻又东北十
里为穴子河
后河在州北七十里发源仙踪山经含山县入州
境过六合由瓜埠口入大江
运漕河在含山县南八十里河南乃无为州地也
水通巢湖纳庐和诸县之水以达于江侯景之乱
芝麻河在州东北四十里或云项羽于此止马名
止马河县志云谓之至马俗讹为芝麻又东北十
里为穴子河
后河在州北七十里发源仙踪山经含山县入州
境过六合由瓜埠口入大江
运漕河在含山县南八十里河南乃无为州地也
水通巢湖纳庐和诸县之水以达于江侯景之乱
卷十八 第 28a 页 WYG0507-0586a.png
梁王僧辩运次芜湖景将侯子鉴屯兵梁山以捍
禦漕运故名今其河实为漕艘运道云
县河在含山县南一里一名观音桥河自县西北
诸山涧之水汇流至城西合清江断涧而流始大
可通舟又东至和州入大江
沣湖在州西十五里受麻湖水由当利驿港入江
明永乐中议请置田其利害如历阳湖
历阳湖在州西三十里淮南子历阳之都一夕为
禦漕运故名今其河实为漕艘运道云
县河在含山县南一里一名观音桥河自县西北
诸山涧之水汇流至城西合清江断涧而流始大
可通舟又东至和州入大江
沣湖在州西十五里受麻湖水由当利驿港入江
明永乐中议请置田其利害如历阳湖
历阳湖在州西三十里淮南子历阳之都一夕为
卷十八 第 28b 页 WYG0507-0586b.png
湖唐刘禹锡所谓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是也
一作麻湖相传未陷时有老姥先见于梦今湖滨
有神姥庙永乐中吏目张良兴请凿河营田至景
泰间始成然地势平而水难泄每逢雨潦往往多
淹没之患
清溪在含山县西南三十里受三涧水经亚父山
而南入于江
新裕港在含山县南八十里港口昔有孝妇居此
一作麻湖相传未陷时有老姥先见于梦今湖滨
有神姥庙永乐中吏目张良兴请凿河营田至景
泰间始成然地势平而水难泄每逢雨潦往往多
淹没之患
清溪在含山县西南三十里受三涧水经亚父山
而南入于江
新裕港在含山县南八十里港口昔有孝妇居此
卷十八 第 29a 页 WYG0507-0586c.png
名新妇港讹为新裕流合濡须入栅江
濡须水在含山县西南七十里即濡须山之水会
清溪至栅江口同入于大江三国时诸葛恪于此
筑大堤遏巢湖魏兵至将坏其堤恪率四万众破
之即此
龙潭在州城闸西方广数百尺闇黑幽深有渔者
网得铁索至舟满不绝大骇而止
石牛潭在含山县南一里潭中有石如牛状
濡须水在含山县西南七十里即濡须山之水会
清溪至栅江口同入于大江三国时诸葛恪于此
筑大堤遏巢湖魏兵至将坏其堤恪率四万众破
之即此
龙潭在州城闸西方广数百尺闇黑幽深有渔者
网得铁索至舟满不绝大骇而止
石牛潭在含山县南一里潭中有石如牛状
卷十八 第 29b 页 WYG0507-0586d.png
当利浦在州南十二里东汉刘繇遣其将张英屯
当利口以拒袁术即此晋王浚所谓风利不得泊
亦此处也
乌江浦在州东四十里即亭长舣舟渡项羽处晋
始署为乌江县今故址尚存
香泉在州北三十五里其水色深碧沸白香气袭
人故名有患疮疥者浴之即愈名平疴泉梁昭明
尝浴此一名太子汤
当利口以拒袁术即此晋王浚所谓风利不得泊
亦此处也
乌江浦在州东四十里即亭长舣舟渡项羽处晋
始署为乌江县今故址尚存
香泉在州北三十五里其水色深碧沸白香气袭
人故名有患疮疥者浴之即愈名平疴泉梁昭明
尝浴此一名太子汤
卷十八 第 30a 页 WYG0507-0587a.png
马跑泉在含山县北十五里即昭关由县西清江
断涧入县河
三石泉在含山县鹿宕山三石嵚嵜划然斧劈古
藤樛木族生其巅石下流泉冬夏不见涸溢
广德州
横山在州西五里州志云高出群山四面望之皆
横州之镇山也巅有龙潭宋天圣中郡守梅询建
龙王庙于潭畔山半有攀萝亭西南麓有张公祠
断涧入县河
三石泉在含山县鹿宕山三石嵚嵜划然斧劈古
藤樛木族生其巅石下流泉冬夏不见涸溢
广德州
横山在州西五里州志云高出群山四面望之皆
横州之镇山也巅有龙潭宋天圣中郡守梅询建
龙王庙于潭畔山半有攀萝亭西南麓有张公祠
卷十八 第 30b 页 WYG0507-0587b.png
祀汉人张勃唐天宝中赐名祠山
西巘山在州西五里俯临清流环注山足
白茅山在州西四十五里上有朝阳庵梁普通时
建有铁佛古井
大首山在州西南八十里山最高峻上有井龟鱼
时出没其中相传遇阴雨隐隐有乐声
丹井山在州南十里旧志云相传徐真人于此炼
丹丹井尚存
西巘山在州西五里俯临清流环注山足
白茅山在州西四十五里上有朝阳庵梁普通时
建有铁佛古井
大首山在州西南八十里山最高峻上有井龟鱼
时出没其中相传遇阴雨隐隐有乐声
丹井山在州南十里旧志云相传徐真人于此炼
丹丹井尚存
卷十八 第 31a 页 WYG0507-0587c.png
竹山在州南十五里旧志云众山罗前极松竹泉
石之胜绝顶有二亭曰巢云流玉其相近者有方
山山势纡回下有方侯祠山口两峰对峙若二柱
然
仙石山在州南二十里州志云山下有石高二丈
许坦平可履世传有仙人独立于上遗迹尚存
笄山在州南二十里三峰拱峙形如女笄州志云
学宫皆挹其秀南畿志云一名鸡笼俗称鸡罩
石之胜绝顶有二亭曰巢云流玉其相近者有方
山山势纡回下有方侯祠山口两峰对峙若二柱
然
仙石山在州南二十里州志云山下有石高二丈
许坦平可履世传有仙人独立于上遗迹尚存
笄山在州南二十里三峰拱峙形如女笄州志云
学宫皆挹其秀南畿志云一名鸡笼俗称鸡罩
卷十八 第 31b 页 WYG0507-0587d.png
石云梯山在州南三十里乾溪山西高百馀丈有
石阶级若云梯
鹰嘴山在州南三十里州志云其山特峻绝顶一
石卓立高十馀丈如鹰嘴下有深窟容百馀人
马鞍山在州南五十里山周七十里巅有大石如
马鞍
金鸡山在州南六十里山巅石洞广五六尺旧传
晦夜有火光现其中或又见有金鸡翔集
石阶级若云梯
鹰嘴山在州南三十里州志云其山特峻绝顶一
石卓立高十馀丈如鹰嘴下有深窟容百馀人
马鞍山在州南五十里山周七十里巅有大石如
马鞍
金鸡山在州南六十里山巅石洞广五六尺旧传
晦夜有火光现其中或又见有金鸡翔集
卷十八 第 32a 页 WYG0507-0588a.png
灵山在州南七十里中峰有灵山寺上有解愠台
山夹水流出为珠帘泉丁公潭云锦泉两巨石对
峙名支机石梁横亘瀑布数十丈垂石下注为一
州之胜
尖山在州南七十里白石巉岩一峰特起如笔石
上有水一泓不涸不溢又南十里曰桐山一名白
石山桐水出焉
乾溪山在州东南三十里山峰卓立天外一溪流
山夹水流出为珠帘泉丁公潭云锦泉两巨石对
峙名支机石梁横亘瀑布数十丈垂石下注为一
州之胜
尖山在州南七十里白石巉岩一峰特起如笔石
上有水一泓不涸不溢又南十里曰桐山一名白
石山桐水出焉
乾溪山在州东南三十里山峰卓立天外一溪流
卷十八 第 32b 页 WYG0507-0588b.png
出其下白石凿凿以其水常竭也故名又名帘幕
山
羲苍山在州东南四十里云峰环抱碧涧中流窈
深奇峻号为羲苍洞天西连石壁山石峭流急羲
苍子有绝壁飞湍四大字刻于石
石妇山在州东南五十里峰突起一石高二丈许
如妇人藤萝萦绕如衣独露其面旧传有谢氏女
介洁有守登山化为石相近有石鼓山巅有巨石
山
羲苍山在州东南四十里云峰环抱碧涧中流窈
深奇峻号为羲苍洞天西连石壁山石峭流急羲
苍子有绝壁飞湍四大字刻于石
石妇山在州东南五十里峰突起一石高二丈许
如妇人藤萝萦绕如衣独露其面旧传有谢氏女
介洁有守登山化为石相近有石鼓山巅有巨石
卷十八 第 33a 页 WYG0507-0588c.png
如鼓下有石如架
青山在州东南六十里孤峰峭立圆若青螺相近
为桃花山山多桃树唐以此置桃州
五花岩山在州北七十里横列五峰其峰最高峰
顶有白佛祠石壁上刻唐天宝年月相近有长乐
洞洞内广数丈深不可测其中复多潭洞石乳融
结千态万状又有石鼓以杵击之有声有穷其深
者度险踰关至水深炬灭而止
青山在州东南六十里孤峰峭立圆若青螺相近
为桃花山山多桃树唐以此置桃州
五花岩山在州北七十里横列五峰其峰最高峰
顶有白佛祠石壁上刻唐天宝年月相近有长乐
洞洞内广数丈深不可测其中复多潭洞石乳融
结千态万状又有石鼓以杵击之有声有穷其深
者度险踰关至水深炬灭而止
卷十八 第 33b 页 WYG0507-0588d.png
岩头山在州西北四十里两山屹立如关中夹一
溪州之水悉汇此入建平
镇山在建平县南五里邑之案山也森布罗列若
树屏翰
大岩山在建平县南七十里岩石崔嵬峰峦层出
有池冬夏不竭山下有妙泉
大磊山在建平县南八十里群山拱峙一峰特起
巅有三石如磊字
溪州之水悉汇此入建平
镇山在建平县南五里邑之案山也森布罗列若
树屏翰
大岩山在建平县南七十里岩石崔嵬峰峦层出
有池冬夏不竭山下有妙泉
大磊山在建平县南八十里群山拱峙一峰特起
巅有三石如磊字
卷十八 第 34a 页 WYG0507-0589a.png
鸦山在建平县南九十里上有一石高二丈许有
弹迹百馀俗呼为弹子石又有仙人钓台宋梅询
诗云茶煮鸦山雪满瓯以山产茶曾入贡南接宁
国界
赤山在建平县西南七里麓枕大溪
乌云山在建平县东北二十五里土人以云气占
雨
凤栖山在建平县东北三十里世传曾有凤栖其
弹迹百馀俗呼为弹子石又有仙人钓台宋梅询
诗云茶煮鸦山雪满瓯以山产茶曾入贡南接宁
国界
赤山在建平县西南七里麓枕大溪
乌云山在建平县东北二十五里土人以云气占
雨
凤栖山在建平县东北三十里世传曾有凤栖其
卷十八 第 34b 页 WYG0507-0589b.png
上
大涛山在建平县东北三十五里悬崖峻绝松风
声如波涛
伍牙山在建平县东北四十里舆地广记云伍员
伐楚还吴经此建牙因名旧有子胥庙
大溪山在建平(阙/) 里桐水所经
金牛岭在州东北七十里四面重山中一岭长亘
十五里
大涛山在建平县东北三十五里悬崖峻绝松风
声如波涛
伍牙山在建平县东北四十里舆地广记云伍员
伐楚还吴经此建牙因名旧有子胥庙
大溪山在建平(阙/) 里桐水所经
金牛岭在州东北七十里四面重山中一岭长亘
十五里
卷十八 第 35a 页 WYG0507-0589c.png
石佛岭在建平县南七十里上有三石高二丈许
形如佛
峡子岭在建平县南八十里与宣城县接界又青
苔岭悬岩千仞其下有清潭
桃姑洞在州东北五十里洞门在半山内数洞相
通至第七洞顶有一窦日光透映俗呼天井
独山在建平县东三十五里与大涛凤栖二山相
近
形如佛
峡子岭在建平县南八十里与宣城县接界又青
苔岭悬岩千仞其下有清潭
桃姑洞在州东北五十里洞门在半山内数洞相
通至第七洞顶有一窦日光透映俗呼天井
独山在建平县东三十五里与大涛凤栖二山相
近
卷十八 第 35b 页 WYG0507-0589d.png
东亭湖在州东三十里一名浴兵池广五百馀亩
俗传张真君馀面饲鱼至今鱼肠如面又有塔湖
周三里
南埼湖在建平县南四十里广德州建平之水汇
焉北入丹阳湖俗呼南湖九域志作南绮湖
玉溪在州治西门外环绕州城如带北入碧溪
大源溪在州西南百里自宁国大陶山经州界流
入南埼湖
俗传张真君馀面饲鱼至今鱼肠如面又有塔湖
周三里
南埼湖在建平县南四十里广德州建平之水汇
焉北入丹阳湖俗呼南湖九域志作南绮湖
玉溪在州治西门外环绕州城如带北入碧溪
大源溪在州西南百里自宁国大陶山经州界流
入南埼湖
卷十八 第 36a 页 WYG0507-0590a.png
横梗溪在州南三里汇诸山涧水西北流绕西巘
山下北流合于玉溪
鲤洪溪在州东南二十里源出石鼓山分二流复
汇于此而合于桐川
碧溪在州东三十里源出羲苍山西经中丞里波
澜潆回澄澈可爱古木芳洲与溪掩映入画
郎溪在建平县治前源出桐汭诸山之水合流而
汇于南湖
山下北流合于玉溪
鲤洪溪在州东南二十里源出石鼓山分二流复
汇于此而合于桐川
碧溪在州东三十里源出羲苍山西经中丞里波
澜潆回澄澈可爱古木芳洲与溪掩映入画
郎溪在建平县治前源出桐汭诸山之水合流而
汇于南湖
卷十八 第 36b 页 WYG0507-0590b.png
袁村溪在建平县南八十里其地产麻甚佳入溪
沤之则洁白
桐川水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左传楚子期伐吴至
桐汭杜预注云广德县有桐水源出白石山西北
流入丹阳湖即此亦名白石水
白石涧在建平县东南上接桐川下合郎溪
马履涧在建平县东北三十五里俗传伍员伐楚
经此马践而水涌因名
沤之则洁白
桐川水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左传楚子期伐吴至
桐汭杜预注云广德县有桐水源出白石山西北
流入丹阳湖即此亦名白石水
白石涧在建平县东南上接桐川下合郎溪
马履涧在建平县东北三十五里俗传伍员伐楚
经此马践而水涌因名
卷十八 第 37a 页 WYG0507-0590c.png
不老泉在州南四十里大旱不竭有古碑刻泉名
于上
沸泉在建平县东十里水味甘美冬温夏凉
白马圣井在州东六十里石潭方如井冬夏不竭
郭母古井在建平县西南三十里俗传仙人以药
投井水变为醴者即此
六安州
番山在州南十里山非高耸而蜿蜒磅礴为州之
于上
沸泉在建平县东十里水味甘美冬温夏凉
白马圣井在州东六十里石潭方如井冬夏不竭
郭母古井在建平县西南三十里俗传仙人以药
投井水变为醴者即此
六安州
番山在州南十里山非高耸而蜿蜒磅礴为州之
卷十八 第 37b 页 WYG0507-0590d.png
镇
小霍山在州南五十里一名青山以远连霍岳之
脉故名
大同山 小同山皆在州南五十里山势峻削仅
通樵径两山相似故云有蝙蝠岩内深不测昔人
避兵于此
团山在州南七十里下临渒河苍翠孤特
董靖原山在州南百二十里从石径转入原势平
小霍山在州南五十里一名青山以远连霍岳之
脉故名
大同山 小同山皆在州南五十里山势峻削仅
通樵径两山相似故云有蝙蝠岩内深不测昔人
避兵于此
团山在州南七十里下临渒河苍翠孤特
董靖原山在州南百二十里从石径转入原势平
卷十八 第 38a 页 WYG0507-0591a.png
敞宋里民董靖避兵处
九公山在州西南六十里山有九石状如人隋志
云开化县有九公山元末乡人避兵于此寨址尚
存其西有松林岩亦名嵩寮岩最深秀产兰
齐头山在州西南七十里高千八百丈层峦叠翠
顶正方平山麓有水晶庵石泉井雷公洞魁星崖
诸胜迹巅有宝志公道场相传为宝志说法之所
障山在州西南二百四十里形如屏幛故名其相
九公山在州西南六十里山有九石状如人隋志
云开化县有九公山元末乡人避兵于此寨址尚
存其西有松林岩亦名嵩寮岩最深秀产兰
齐头山在州西南七十里高千八百丈层峦叠翠
顶正方平山麓有水晶庵石泉井雷公洞魁星崖
诸胜迹巅有宝志公道场相传为宝志说法之所
障山在州西南二百四十里形如屏幛故名其相
卷十八 第 38b 页 WYG0507-0591b.png
近有帽顶山界河南商城县
武陟山在州西三十里相传汉武帝南巡登陟于
此故名宋州人焦炳焦焕读书其上
响山在州西九十里其中空洞镗鞳有声相传四
时皆响有一老僧趺坐其门山忽无声僧去后山
响如故
寨基山在州西百三十里山极高峻产茶香味异
常品有泉出石窦甚甘向东巉石相距如门一夫
武陟山在州西三十里相传汉武帝南巡登陟于
此故名宋州人焦炳焦焕读书其上
响山在州西九十里其中空洞镗鞳有声相传四
时皆响有一老僧趺坐其门山忽无声僧去后山
响如故
寨基山在州西百三十里山极高峻产茶香味异
常品有泉出石窦甚甘向东巉石相距如门一夫
卷十八 第 39a 页 WYG0507-0591c.png
可守昔人结寨避乱今为寺
莲花山在州西百五十里有二山东西对峙产石
莲花
独山在州西七十里地平旷一峰独峙旧有武皇
祠祀杨行密今为寺梁淮南招讨使王景仁攻庐
寿曾战此
祖家山在州西南百二十里世传宋绍兴间有祖
兴氏礼义传家世居于此又西南二十里有山高
莲花山在州西百五十里有二山东西对峙产石
莲花
独山在州西七十里地平旷一峰独峙旧有武皇
祠祀杨行密今为寺梁淮南招讨使王景仁攻庐
寿曾战此
祖家山在州西南百二十里世传宋绍兴间有祖
兴氏礼义传家世居于此又西南二十里有山高
卷十八 第 39b 页 WYG0507-0591d.png
九百丈林木茂密宋文风氏居之上有砦名文家
山
龙穴山在州东四十里上有龙穴其水张又新品
为天下第十泉即欧阳集古录所谓张路斯郑祥
远二龙君战处宋汪立信读书于此其地今建广
福寺
九龙山在英山县东八里旧志云山半有雨淋崖
祷雨立注又县东二十里有广福山
山
龙穴山在州东四十里上有龙穴其水张又新品
为天下第十泉即欧阳集古录所谓张路斯郑祥
远二龙君战处宋汪立信读书于此其地今建广
福寺
九龙山在英山县东八里旧志云山半有雨淋崖
祷雨立注又县东二十里有广福山
卷十八 第 40a 页 WYG0507-0592a.png
英山在英山县东五十里旧志云山高峰秀为群
山冠县以此名上有井出云则其年必丰下有汉
英布墓
鸡鸣山在英山县北二里亦名鹰山宋淳祐中制
置使吴渊于此立砦
得胜山在英山县西门外旧志云明洪武中邑令
禦寇于此有功故名向有砦
天人山在英山县西七十里险峻有天人砦
山冠县以此名上有井出云则其年必丰下有汉
英布墓
鸡鸣山在英山县北二里亦名鹰山宋淳祐中制
置使吴渊于此立砦
得胜山在英山县西门外旧志云明洪武中邑令
禦寇于此有功故名向有砦
天人山在英山县西七十里险峻有天人砦
卷十八 第 40b 页 WYG0507-0592b.png
多云山在英山县西百里接罗田界旧志云上有
九井上三井人不能到中三井祈雨每验下三井
有风井误祈此井则狂风震地井中尝出云气蔽
亏日月为县境诸山之最险者其西有岐岭通湖
广之蕲水
羊角山在英山县北四十里绝顶有石嵯峨如羊
角旧传老子降神于此
石人山在英山县东北七十里第一峰有石如人
九井上三井人不能到中三井祈雨每验下三井
有风井误祈此井则狂风震地井中尝出云气蔽
亏日月为县境诸山之最险者其西有岐岭通湖
广之蕲水
羊角山在英山县北四十里绝顶有石嵯峨如羊
角旧传老子降神于此
石人山在英山县东北七十里第一峰有石如人
卷十八 第 41a 页 WYG0507-0592c.png
立崖下有洞又县东北九十里有紫台山一百里
有大陂山
霍山在霍山县西北五里县以此名一名衡山亦
名南岳又名天柱山汉武帝南巡以衡山远阻移
祭于此以代衡岳其峰耸秀俨若飞鸾顶有龙湫
天池风洞岳井试心崖凌霄树又有渌水池旱涝
如一馀详见安庆府(附/)唐皮日休霍山赋(臣日休/以文为)
(命士所至州县山川未尝不求风谣以颂其文/幸上发輶轩使得采以闻六年至寿之骈邑曰)
有大陂山
霍山在霍山县西北五里县以此名一名衡山亦
名南岳又名天柱山汉武帝南巡以衡山远阻移
祭于此以代衡岳其峰耸秀俨若飞鸾顶有龙湫
天池风洞岳井试心崖凌霄树又有渌水池旱涝
如一馀详见安庆府(附/)唐皮日休霍山赋(臣日休/以文为)
(命士所至州县山川未尝不求风谣以颂其文/幸上发輶轩使得采以闻六年至寿之骈邑曰)
卷十八 第 41b 页 WYG0507-0592d.png
(霍山山故岳也邑赘于址至之二日离邑一舍/望乎岳将颂之文也及见之则目乎赣手乎亸)
(心乎竦神乎瞀始欲狂其文写其状如丹青之/不差也颂其风文其谣如金石之永播也既而)
(其精怯然搏敌躁然戒囚纷然棼丝恍然堕空/浩然涉溟幽然久疢则知才智之劣如耄而加)
(疾将杖而奔者于戏霍山之灵哉霍山之灵哉/将阏于神而愚之耶抑有所达而托之耶其辰)
(既浃其精忽渝怯然而胜躁然而适纷然而静/恍然而安浩然而济幽然而愈如壮而能决将)
(阵而能敌者于是狂其文写其状辞曰山太始/之气有清有浊结浊为山峻清为岳其 厥臣)
(其岳为君惟南之镇曰霍为尊岳之大与地角/壮与天勍势荆豫华嵩青沂兖岱如垤而秀如)
(块而锐岳之高千仞万仞苍苍茫茫日月相避/其光望之数百里外为天栋梁岳之尊端然御)
(心乎竦神乎瞀始欲狂其文写其状如丹青之/不差也颂其风文其谣如金石之永播也既而)
(其精怯然搏敌躁然戒囚纷然棼丝恍然堕空/浩然涉溟幽然久疢则知才智之劣如耄而加)
(疾将杖而奔者于戏霍山之灵哉霍山之灵哉/将阏于神而愚之耶抑有所达而托之耶其辰)
(既浃其精忽渝怯然而胜躁然而适纷然而静/恍然而安浩然而济幽然而愈如壮而能决将)
(阵而能敌者于是狂其文写其状辞曰山太始/之气有清有浊结浊为山峻清为岳其 厥臣)
(其岳为君惟南之镇曰霍为尊岳之大与地角/壮与天勍势荆豫华嵩青沂兖岱如垤而秀如)
(块而锐岳之高千仞万仞苍苍茫茫日月相避/其光望之数百里外为天栋梁岳之尊端然御)
卷十八 第 42a 页 WYG0507-0593a.png
(极竦然正位静然而听凝然而视其体当中如君/之毅其属者如骈其拇如枝其指若卑其仪若肃)
(其位岳之气其秀为春其清为秋其翠如云云不/能丽其色如烟烟不能鲜若雨收气爽丹青满天)
(岳之灵其神不昧其报如响若雨用淫岳能朗之/若岁用旱岳能泽之岳之德生之育之煦之和之)
(开蘤染草凄凄迷迷藻缋数百里岳之形有云骛骛/其勃如怒有泉烈烈其来如决叱丰隆奔列缺轰)
(然霹雳天地俱裂岳之异状其势如危或不可支/若不可维或仰而谺有如吮空或俯而拔有如攫)
(地其晓而东有如贯日其暮而西有如孕月有水/如脉有石如骨有洞如腹有崿如节或锐而励或)
(断而截或回而驰或低而折其经之怪之详之诡/之千种万类繄不可得而详记因神狂不能自主)
(怠而寐梦一人绛衣朱冕怪猊魁形曰余祝融之/相也夫霍山君之故治也尔赋之诚形矣胜矣怪)
(其位岳之气其秀为春其清为秋其翠如云云不/能丽其色如烟烟不能鲜若雨收气爽丹青满天)
(岳之灵其神不昧其报如响若雨用淫岳能朗之/若岁用旱岳能泽之岳之德生之育之煦之和之)
(开蘤染草凄凄迷迷藻缋数百里岳之形有云骛骛/其勃如怒有泉烈烈其来如决叱丰隆奔列缺轰)
(然霹雳天地俱裂岳之异状其势如危或不可支/若不可维或仰而谺有如吮空或俯而拔有如攫)
(地其晓而东有如贯日其暮而西有如孕月有水/如脉有石如骨有洞如腹有崿如节或锐而励或)
(断而截或回而驰或低而折其经之怪之详之诡/之千种万类繄不可得而详记因神狂不能自主)
(怠而寐梦一人绛衣朱冕怪猊魁形曰余祝融之/相也夫霍山君之故治也尔赋之诚形矣胜矣怪)
卷十八 第 42b 页 WYG0507-0593b.png
(矣典矣然义有不备帝俾余莅夫古有五岳霍居/其一所以五岳相通者唐虞之世五载一巡狩一)
(载而遍上以觐侯下以存民侯有治者陟不治者/黜民有冤者平穷者济洎唐虞以降皆燔柴于霍)
(我帝用飨其礼至周且册而命我与诸岳星列中/国自汉之后乃异我号而归于衡故祝融迁都余)
(守霍今圣天子越唐迈虞而废巡罢狩余之封内/有可黜可陟可平可济者是圣天子无由知之尔)
(能以文请执事之达者易衡之号以归于我请天/子复唐虞黜陟之义故尔之将赋余闭遏尔怀而)
(不尔文帝曰有衡既远有狩必劳惟霍之迩斯号/可复赋者有能言胡不俾帝命余锡尔文尔无忘)
(也臣曰请惟神命既/觉而书呜呼异哉)
乌梅尖山在霍山县西北二十里两峰多产梅北
(载而遍上以觐侯下以存民侯有治者陟不治者/黜民有冤者平穷者济洎唐虞以降皆燔柴于霍)
(我帝用飨其礼至周且册而命我与诸岳星列中/国自汉之后乃异我号而归于衡故祝融迁都余)
(守霍今圣天子越唐迈虞而废巡罢狩余之封内/有可黜可陟可平可济者是圣天子无由知之尔)
(能以文请执事之达者易衡之号以归于我请天/子复唐虞黜陟之义故尔之将赋余闭遏尔怀而)
(不尔文帝曰有衡既远有狩必劳惟霍之迩斯号/可复赋者有能言胡不俾帝命余锡尔文尔无忘)
(也臣曰请惟神命既/觉而书呜呼异哉)
乌梅尖山在霍山县西北二十里两峰多产梅北
卷十八 第 43a 页 WYG0507-0593c.png
峰下有雷公洞作雾即雨有雷公斧迹产茗绝佳
马鞍山在霍山县西四十里峰峦奇秀为诸山最
三回山在霍山县西南二十里又名三曲山中有
小港萦回三折山势随之东北通梅子岭多产梅
四十八盘山在霍山县西南百二十里山径曲折
行旅负荷者必以杖支担息肩然后进凡四十有
八盘
白石山在霍山县南五十里山皆白石上有摩旗
马鞍山在霍山县西四十里峰峦奇秀为诸山最
三回山在霍山县西南二十里又名三曲山中有
小港萦回三折山势随之东北通梅子岭多产梅
四十八盘山在霍山县西南百二十里山径曲折
行旅负荷者必以杖支担息肩然后进凡四十有
八盘
白石山在霍山县南五十里山皆白石上有摩旗
卷十八 第 43b 页 WYG0507-0593d.png
尖又南十里有四望山宜于远眺
东石门山在霍山县东十里与西石门相对中有
狭径如门
复览山在霍山县东二十里相传汉武帝南巡还
复登此顾瞻天柱因名
指封山在霍山县东三十里相传汉武帝南巡见
其峰峦峻拔乃指而封之为霍岳副
通光山在霍山县东北十里山有石窍通光如月
东石门山在霍山县东十里与西石门相对中有
狭径如门
复览山在霍山县东二十里相传汉武帝南巡还
复登此顾瞻天柱因名
指封山在霍山县东三十里相传汉武帝南巡见
其峰峦峻拔乃指而封之为霍岳副
通光山在霍山县东北十里山有石窍通光如月
卷十八 第 44a 页 WYG0507-0594a.png
圣人山在霍山县东北十里石壁奇峭势如欲压
壁间有巨人掌迹隋志云庐江县有圣山即此
灊台山在霍山县治威远门外五里其山纯石旁
镌小赤壁三字陈霆灊台诗云秋风黄叶灊台寺
匹马来游正夕阳即此
雪峰岭在州南七十里石上凿佛像以千计中峰
禅师之旧迹也
古路岭在州西百五十里盘回三十七折始至其
壁间有巨人掌迹隋志云庐江县有圣山即此
灊台山在霍山县治威远门外五里其山纯石旁
镌小赤壁三字陈霆灊台诗云秋风黄叶灊台寺
匹马来游正夕阳即此
雪峰岭在州南七十里石上凿佛像以千计中峰
禅师之旧迹也
古路岭在州西百五十里盘回三十七折始至其
卷十八 第 44b 页 WYG0507-0594b.png
上
遮日岭在州西百八十里山高径深亭午方见日
影
韩婆岭在州西二百里界商城又西二十里有清
风岭界霍邱
楮皮岭在霍山县东南四十里居人于此造纸
香炉崖在英山县西五里旧志云有仙迹亦有龙
井祈雨辄应
遮日岭在州西百八十里山高径深亭午方见日
影
韩婆岭在州西二百里界商城又西二十里有清
风岭界霍邱
楮皮岭在霍山县东南四十里居人于此造纸
香炉崖在英山县西五里旧志云有仙迹亦有龙
井祈雨辄应
卷十八 第 45a 页 WYG0507-0594c.png
雕翎崖在霍山县西南百五十里临河壁立
八仙岩在州南六十里石壁相向其洞有八
元龟峡在霍山县西三十里世传大禹所凿
雷鸣洞在州南百二十里中虚能应雷鸣居人以
此候雨
龙潭洞在英山县东二十里旧志云其洞深邃悬
泉下滴窍石如盂
崄石在英山县南六十里三县水口有巨石横截
八仙岩在州南六十里石壁相向其洞有八
元龟峡在霍山县西三十里世传大禹所凿
雷鸣洞在州南百二十里中虚能应雷鸣居人以
此候雨
龙潭洞在英山县东二十里旧志云其洞深邃悬
泉下滴窍石如盂
崄石在英山县南六十里三县水口有巨石横截
卷十八 第 45b 页 WYG0507-0594d.png
于河以故邑中不通舟楫
龙爪石在州城西临水上镌龙爪二字其大如斗
渒河一名白沙河在州西汉书谓之沘水源出霍
山经州界北流经霍邱寿州入淮唐书云朱全忠
伐杨行密战于渒水为行密将朱瑾所败即此
溶水河在州西七十里源出齐头山西北流入河
南固始县界合于史河
青龙河在州西百三十里与三元幢河同入渒水
龙爪石在州城西临水上镌龙爪二字其大如斗
渒河一名白沙河在州西汉书谓之沘水源出霍
山经州界北流经霍邱寿州入淮唐书云朱全忠
伐杨行密战于渒水为行密将朱瑾所败即此
溶水河在州西七十里源出齐头山西北流入河
南固始县界合于史河
青龙河在州西百三十里与三元幢河同入渒水
卷十八 第 46a 页 WYG0507-0595a.png
以达于淮
青石河在州西南七十里出红石崖会于渒水
马栅河在州东南八十里流经舒城县之桃城入
巢湖
鸡儿河在英山县南五十里发源瓦寺前通崄流
至蕲水入江
英山河在英山县西源有二东曰东矼西曰西矼
皆南流至县西南二里合流
青石河在州西南七十里出红石崖会于渒水
马栅河在州东南八十里流经舒城县之桃城入
巢湖
鸡儿河在英山县南五十里发源瓦寺前通崄流
至蕲水入江
英山河在英山县西源有二东曰东矼西曰西矼
皆南流至县西南二里合流
卷十八 第 46b 页 WYG0507-0595b.png
三湾河在霍山县南三十里源出灊山入于化龙
河
漫水河在霍山县西南百一十里源出英山县界
东北流至县西南三十里为梅家渡又东北入于
渒河距漫水十五里为陡山河源出分水岭亦东
北流入渒水
化龙河在霍山县北门外合流于黑石渡入渒河
乌龙潭在州西百三十里岁旱取水祷雨辄应
河
漫水河在霍山县西南百一十里源出英山县界
东北流至县西南三十里为梅家渡又东北入于
渒河距漫水十五里为陡山河源出分水岭亦东
北流入渒水
化龙河在霍山县北门外合流于黑石渡入渒河
乌龙潭在州西百三十里岁旱取水祷雨辄应
卷十八 第 47a 页 WYG0507-0595c.png
泗州
甓山在州西四十里下有甓山湖南通淮一作碧
山州志云以土色碧故名
巉石山在州西百二十里淮水北岸与南岸浮山
相对即梁天监中筑堰处也又西有车门有路通
车
九山在州西北八十里以有九冈而名北接怀远
之涂山
甓山在州西四十里下有甓山湖南通淮一作碧
山州志云以土色碧故名
巉石山在州西百二十里淮水北岸与南岸浮山
相对即梁天监中筑堰处也又西有车门有路通
车
九山在州西北八十里以有九冈而名北接怀远
之涂山
卷十八 第 47b 页 WYG0507-0595d.png
第一山在盱眙县治东宋自京师至汴口并无山
惟隔淮有此故名有米芾书第一山三大字勒于
石又县治南有清风山皆名胜处
台子山在盱眙县东一里刘宋臧质守盱眙以拒
魏师魏造弩台射城中即此
盱眙山在盱眙县东四十里旧以形似名马鞍山
唐天宝中改今名
东山在盱眙县东南三里上有石洞左曰灵关右
惟隔淮有此故名有米芾书第一山三大字勒于
石又县治南有清风山皆名胜处
台子山在盱眙县东一里刘宋臧质守盱眙以拒
魏师魏造弩台射城中即此
盱眙山在盱眙县东四十里旧以形似名马鞍山
唐天宝中改今名
东山在盱眙县东南三里上有石洞左曰灵关右
卷十八 第 48a 页 WYG0507-0596a.png
曰剑壁洞中曲折相通夐非凡境
都梁山在盱眙县东南五十里山多兰草俗谓兰
为都梁故名方舆胜览云隋于此建都梁宫有磬
泉钓鱼台
云山在盱眙县东南七十里一名东阳山山有龙
潭仙人洞其麓有寺盖旧东阳县之佳胜也
九头山在盱眙县南三十里又名塘山冈阜重叠
溪涧萦纡亘四十里
都梁山在盱眙县东南五十里山多兰草俗谓兰
为都梁故名方舆胜览云隋于此建都梁宫有磬
泉钓鱼台
云山在盱眙县东南七十里一名东阳山山有龙
潭仙人洞其麓有寺盖旧东阳县之佳胜也
九头山在盱眙县南三十里又名塘山冈阜重叠
溪涧萦纡亘四十里
卷十八 第 48b 页 WYG0507-0596b.png
上龟山在盱眙县西南一里旧志云旧有八仙观
及招隐洞洞口有招隐亭又二里曰宝积山山麓
有石刻道德二大字又有罗汉泉
清平山在盱眙县西南八十五里郡邑志谓之青
山方舆胜览云清作青宋绍兴间刘泽保聚于此
嘉定末武统制亦据此山城门街道池井犹存
紫阳山在盱眙县西南百里县志云上有古浮图
山麓有古净明寺相传唐人常于此铸剑有试剑
及招隐洞洞口有招隐亭又二里曰宝积山山麓
有石刻道德二大字又有罗汉泉
清平山在盱眙县西南八十五里郡邑志谓之青
山方舆胜览云清作青宋绍兴间刘泽保聚于此
嘉定末武统制亦据此山城门街道池井犹存
紫阳山在盱眙县西南百里县志云上有古浮图
山麓有古净明寺相传唐人常于此铸剑有试剑
卷十八 第 49a 页 WYG0507-0596c.png
石磨剑池一名九□山
嘉山在盱眙县西南百五十里相传宋将孟良于
此立寨遗迹尚存上有龙王庙祷雨辄应
三台山在盱眙县西南百五十里上有三峰鼎立
如品字其上平衍可屯十万众宋建炎间刘纲保
聚于此纲刘位之子也
玉环山在盱眙县西八十里状如玉环一名女山
上有二女庙
嘉山在盱眙县西南百五十里相传宋将孟良于
此立寨遗迹尚存上有龙王庙祷雨辄应
三台山在盱眙县西南百五十里上有三峰鼎立
如品字其上平衍可屯十万众宋建炎间刘纲保
聚于此纲刘位之子也
玉环山在盱眙县西八十里状如玉环一名女山
上有二女庙
卷十八 第 49b 页 WYG0507-0596d.png
西庙山在盱眙县西七十里有九江王英布庙县
东南又有东庙山
浮山在盱眙县西百四十里北临淮水故名亦名
临淮山寰宇记云在濠州东九十五里俯临长淮
山下有穴淮水汎溢其穴即高水减即低濠梁志
云浮山洞夏潦不能没而冬不加高故人疑其浮
也旧传洞有仙人寓焉南史云梁天监中曾筑堰
于此以灌寿阳功成旋决上有灵岩寺名人题咏
东南又有东庙山
浮山在盱眙县西百四十里北临淮水故名亦名
临淮山寰宇记云在濠州东九十五里俯临长淮
山下有穴淮水汎溢其穴即高水减即低濠梁志
云浮山洞夏潦不能没而冬不加高故人疑其浮
也旧传洞有仙人寓焉南史云梁天监中曾筑堰
于此以灌寿阳功成旋决上有灵岩寺名人题咏
卷十八 第 50a 页 WYG0507-0597a.png
甚多五河志云是山虽在盱眙去五河尤近关锁
风气捍塞水门实五河之屏障盱眙不得而专也
天长亦有浮山
陡山在盱眙县东北五里俯瞰淮河其势陡峻一
名斗山
军山在盱眙县东北六里三国志云魏邓艾尝屯
军于此筑堰溉田亦名君山又东北一里曰长围
山旧志云魏太武围盱眙自都梁筑长围围城造
风气捍塞水门实五河之屏障盱眙不得而专也
天长亦有浮山
陡山在盱眙县东北五里俯瞰淮河其势陡峻一
名斗山
军山在盱眙县东北六里三国志云魏邓艾尝屯
军于此筑堰溉田亦名君山又东北一里曰长围
山旧志云魏太武围盱眙自都梁筑长围围城造
卷十八 第 50b 页 WYG0507-0597b.png
浮桥于君山截水路即此
下龟山在盱眙县东北三十里上有绝壁下有重
渊岳渎经云禹治水获淮涡水神巫支祁形犹狝
猴力踰九象锁于龟山之足淮水乃安焦山说枯
亦云唐永泰中李汤以牛五十引锁出之锁末有
一青猿高丈许复拽牛没水苏轼诗云清淮浊汴
争强健龟山下瞰支祁宫古寺后有井俗传锁支
祁于井中
下龟山在盱眙县东北三十里上有绝壁下有重
渊岳渎经云禹治水获淮涡水神巫支祁形犹狝
猴力踰九象锁于龟山之足淮水乃安焦山说枯
亦云唐永泰中李汤以牛五十引锁出之锁末有
一青猿高丈许复拽牛没水苏轼诗云清淮浊汴
争强健龟山下瞰支祁宫古寺后有井俗传锁支
祁于井中
卷十八 第 51a 页 WYG0507-0597c.png
冶山在天长县南四十五里产红石旧志云吴王
濞即山铸兵因名上有天井白龙池铁牛洞真珠
泉诸胜又南十里曰道人山
覆釜山在天长县西五十里产石黑而砺旧志云
周世宗征淮南尝驻跸焉
横山在天长县东南五十里望之若横故名上有
泉不竭山南有踟蹰山相传陈荀朗破郭元建地
胭脂山在天长县旧城西北隅厥有高阜日光掩
濞即山铸兵因名上有天井白龙池铁牛洞真珠
泉诸胜又南十里曰道人山
覆釜山在天长县西五十里产石黑而砺旧志云
周世宗征淮南尝驻跸焉
横山在天长县东南五十里望之若横故名上有
泉不竭山南有踟蹰山相传陈荀朗破郭元建地
胭脂山在天长县旧城西北隅厥有高阜日光掩
卷十八 第 51b 页 WYG0507-0597d.png
映赤色殷然宋包拯改名红山今呼为胭脂云
金冈山在五河县南二里土色纯黄故名
九冈在五河县南三里崇冈绵亘起伏凡九
卧龙冈在五河县西南七里下有龙潭
瑞岩在盱眙县西北下有泉源岩上镌瑞岩泉篆
书
秀岩在盱眙县玻璃泉上有石刻字并唐宋人题
咏
金冈山在五河县南二里土色纯黄故名
九冈在五河县南三里崇冈绵亘起伏凡九
卧龙冈在五河县西南七里下有龙潭
瑞岩在盱眙县西北下有泉源岩上镌瑞岩泉篆
书
秀岩在盱眙县玻璃泉上有石刻字并唐宋人题
咏
卷十八 第 52a 页 WYG0507-0598a.png
绣谷在盱眙县普济院南石林蓊蔚繁花缛卉春
如锦绣
杏花岩在盱眙县崇福寺后有蒋颖叔陈述古题
名
溧河在州北七十里源自虹县下流通塔影湖
直河在州东北二十里宋崇宁三年开此由汴河
达于淮又州东门外有一字河隋时所开通直河
口入淮者以河形直如一字故名
如锦绣
杏花岩在盱眙县崇福寺后有蒋颖叔陈述古题
名
溧河在州北七十里源自虹县下流通塔影湖
直河在州东北二十里宋崇宁三年开此由汴河
达于淮又州东门外有一字河隋时所开通直河
口入淮者以河形直如一字故名
卷十八 第 52b 页 WYG0507-0598b.png
红蓝河在州东十里南流入淮隋宫人种红蓝于
此
池河在盱眙县西自定远县界流入此注于淮
运河在盱眙县东北三十里龟山镇一名新河宋
史云熙宁四年发运副使史公弼所开以避淮流
之险其后蒋之奇复浚治之
秦兰河在天长县东四十里源出横山流入于毗
沙湖
此
池河在盱眙县西自定远县界流入此注于淮
运河在盱眙县东北三十里龟山镇一名新河宋
史云熙宁四年发运副使史公弼所开以避淮流
之险其后蒋之奇复浚治之
秦兰河在天长县东四十里源出横山流入于毗
沙湖
卷十八 第 53a 页 WYG0507-0598c.png
汊涧河在天长县西四十五里受覆釜山西南诸
水三汊合流入丁溪湖又县东北有龙冈河西北
有铜城河俱入于丁溪
石梁河在天长县西北三十里自县以西之水皆
入焉南有石梁见通典今废
得胜河在天长县北七里相传汉高祖自将击英
布得胜于此因名
潼河在五河县治东三十里源自虹县通沱河经
水三汊合流入丁溪湖又县东北有龙冈河西北
有铜城河俱入于丁溪
石梁河在天长县西北三十里自县以西之水皆
入焉南有石梁见通典今废
得胜河在天长县北七里相传汉高祖自将击英
布得胜于此因名
潼河在五河县治东三十里源自虹县通沱河经
卷十八 第 53b 页 WYG0507-0598d.png
天井湖南至铁锁岭入淮
漴河在五河县南二里源出南湖东流入淮
浍河在灵璧县流至五河县南入于淮
沱河在灵璧县流至五河县西北合浍水东入于
淮
五河口在五河县东二里乃浍沱潼漴四水入淮
处
峰山湖在州西百一十里通淮
漴河在五河县南二里源出南湖东流入淮
浍河在灵璧县流至五河县南入于淮
沱河在灵璧县流至五河县西北合浍水东入于
淮
五河口在五河县东二里乃浍沱潼漴四水入淮
处
峰山湖在州西百一十里通淮
卷十八 第 54a 页 WYG0507-0599a.png
塔影湖在州西北四十里湖东有龟山寺塔日照
塔影入湖故名广袤数十里通洪泽湖
永泰湖在州北湖周三百馀里出朱衣鲋
洪泽湖在州东北阔百二十里会诸湖水而通于
淮即今州城之所陷也县志云旧名破釜涧隋炀
帝幸江都时尝游此又见淮安府
龟山湖在州东北三十里与盱眙下龟山对岸
安湖在州东北六十里下流入淮西有崙墩湖
塔影入湖故名广袤数十里通洪泽湖
永泰湖在州北湖周三百馀里出朱衣鲋
洪泽湖在州东北阔百二十里会诸湖水而通于
淮即今州城之所陷也县志云旧名破釜涧隋炀
帝幸江都时尝游此又见淮安府
龟山湖在州东北三十里与盱眙下龟山对岸
安湖在州东北六十里下流入淮西有崙墩湖
卷十八 第 54b 页 WYG0507-0599b.png
万岁湖在盱眙县西二里周世宗伐南唐曾驻跸
焉一名西湖
三城湖在盱眙县西通池河入淮
丁溪湖在天长县东下流为五湖入高邮州又有
万寿湖感塘湖沂湖上白湖俱与此通
五湖在天长县东北四十五里五水相合为一东
接高邮州之毗沙湖
南湖在五河县南七里流为漴河
焉一名西湖
三城湖在盱眙县西通池河入淮
丁溪湖在天长县东下流为五湖入高邮州又有
万寿湖感塘湖沂湖上白湖俱与此通
五湖在天长县东北四十五里五水相合为一东
接高邮州之毗沙湖
南湖在五河县南七里流为漴河
卷十八 第 55a 页 WYG0507-0599c.png
天井湖在五河县东北二十里与州治界
淮水在州南一里西自临淮入五河县流经盱眙
抵州城之南会诸湖水东北入山阳桃源界
汴水在州北西北自虹县流至州界入淮宋苏轼
云自唐以前汴泗会于彭城之北然后东南入淮
近岁汴水直达于淮不复入泗矣盖自隋开通济
渠始也唐宋之世汴水皆为漕渠云
龙潭在五河县西南七里相传有龙潜于中
淮水在州南一里西自临淮入五河县流经盱眙
抵州城之南会诸湖水东北入山阳桃源界
汴水在州北西北自虹县流至州界入淮宋苏轼
云自唐以前汴泗会于彭城之北然后东南入淮
近岁汴水直达于淮不复入泗矣盖自隋开通济
渠始也唐宋之世汴水皆为漕渠云
龙潭在五河县西南七里相传有龙潜于中
卷十八 第 55b 页 WYG0507-0599d.png
长沙洲在盱眙县北淮水泛涨赖以捍禦苏轼诗
云十里清淮口长堤转雪龙是也今废
玻璃泉在盱眙县瑞岩之下泉水清冽莹彻如玻
璃米芾诗凿破玻璃引碧泉
大沱沟 小沱沟俱在州北十三里流入于汴
江南通志卷十八
云十里清淮口长堤转雪龙是也今废
玻璃泉在盱眙县瑞岩之下泉水清冽莹彻如玻
璃米芾诗凿破玻璃引碧泉
大沱沟 小沱沟俱在州北十三里流入于汴
江南通志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