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二百十二 第 1a 页 WYG0614-050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二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经籍考三十九
  子(法家/) (名家/) (墨家/) (从横家/)
 汉艺文志法家者流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易曰先王以明罚敕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
 无教化去仁恩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
卷二百十二 第 1b 页 WYG0614-0503d.png
 亲伤恩薄厚
汉志十家二百一十七篇
隋志六部合七十二卷
唐志十五家十五部一百六十六卷(尹知章以下不著/二家二十五卷)
宋三朝志七部六十七卷
宋两朝志三部二十六篇
宋中兴志四家四部五十卷
管子二十四卷
卷二百十二 第 2a 页 WYG0614-0504a.png
  晁氏曰刘向所定凡九十六篇今亡十篇世称齐
  管仲撰杜佑指略序云唐房元龄注其书载管仲
  将没对桓公之语疑后人续之而注颇浅陋恐非
  元龄或云尹知章也管仲九合诸侯以尊王室而
  三归反坫僣拟邦君是以孔子许其仁而陋其不
  知礼义者以故谓仲但知治人而不知治已予读
  仲书见其谨政令通商贾均力役尽地利既为富
  强又颇以礼义廉耻化其国俗如心术白心之篇
卷二百十二 第 2b 页 WYG0614-0504b.png
  亦尝侧闻正心诚意之道其能一正天下致君为
  五伯之盛宜矣其以泰侈闻者盖非不知之罪在
  于志意易满不能躬行而已孔子云尔者大抵古
  人多以不行礼为不知礼陈司败讥昭公之言亦
  如此然则其为书固无不善也后之欲治者庶几
  之犹可以制四夷而安中国学者何可忽哉因为
  是正其文字而辩其音训云
  东坡苏氏曰尝读周官司马法得军旅什伍之数
卷二百十二 第 3a 页 WYG0614-0504c.png
  其后读管夷吾书又得管子所以变周之制盖王
  者之兵出于不得已而非以求胜敌也故其为法
  要以不可败而已至于桓文非决胜无以定霸故
  其法在必胜繁而曲者所以为不可败也简而直
  者所以为必胜也
  水心叶氏曰管子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莫
  知谁所为以其言毛嫱西施吴王好剑推之当是
  春秋末年又持满定倾不为人客等亦种蠡所遵
卷二百十二 第 3b 页 WYG0614-0504d.png
  用也其时固有师传而汉初学者讲习尤著贾谊
  晁错以为经本故司马迁谓读管氏书详哉其言
  之也篇目次第最为整比乃汉世行书至成哀间
  向歆论定群籍古文大盛学者虽疑信未明而管
  氏申韩由此稍绌矣然自昔相承直云此是齐桓
  管仲相与谋议唯诺之辞余每惜晋人集诸葛亮
  事而今不存使管子施设果传于世士之浅心既
  不能至周孔之津涯随其才分亦足与立则管仲
卷二百十二 第 4a 页 WYG0614-0505a.png
  所亲尝经纪者岂不足为之标指哉惟夫山林处
  士妄意窥测借以自名王术始变而后世信之转
  相疏剔幽蹊曲径遂与道绝而此书方为申韩之
  先驱鞅斯之初觉民罹其祸而不蒙其福也哀哉
  又曰管氏书独盐筴为后人所遵言其利者无不
  祖管仲使之蒙垢万世甚可恨也左传载晏子言
  海之盐蜃祈望守之以为衰微之苛敛陈氏因为
  厚施谋取齐而齐卒以此亡然则管仲所得齐以
卷二百十二 第 4b 页 WYG0614-0505b.png
  之伯则晏子安得非之孔子以小器卑管仲责其
  大者可也使其果猥琐为市人不肯为之术孔子
  亦不暇责矣故管子之尤谬妄者无甚于轻重诸
  篇
  高氏子略曰先王之制其盛极于周后稷公刘太
  王王季文武成康周公之所以创周者非一人之
  力一日之勤经营之难积累之素况又有出于唐
  虞夏商之旧者及其衰也一夫之谋一时之利足
卷二百十二 第 5a 页 WYG0614-0505c.png
  以销靡破凿变徙刬蚀而迄无馀脉吁一何易耶
  九合之力一霸之图于齐何有也使天下一于兵
  而忘其为农天下一于利而忘其为义孰非利也
  而乃攻之以贪骋之以诈孰非兵也而乃趋之以
  便行之以巧一切先王之所以经制天下者烟散
  风靡无一可傅呜呼仲其不仁也哉而况井田既
  坏概量既立而商鞅之毒益滋矣封建既隳诗书
  既燎而李斯之祸益惨矣繄谁之咎耶汉唐之君
卷二百十二 第 5b 页 WYG0614-0505d.png
  贪功苟利兵穷而用之无法民削而诛之无度又
  有出于管仲鞅斯之所不为者岂无一士之智一
  议之精区区有心于复古而卒不可复行盖三代
  之法甚坏而扫地久矣坏三代之法其一出于管
  仲乎
  周氏涉笔曰管子一书杂说所丛予尝爱其统理
  道理名法处过于馀子然他篇自语道论法如内
  业法禁诸篇又偏駮不相丽虽然观物必于其聚
卷二百十二 第 6a 页 WYG0614-0506a.png
  文子淮南徒聚众词虽成一家无所收采管子聚
  其意者也粹羽错色纯玉间声时有可味者焉
  陈氏曰按汉志管子八十六篇列于道家隋唐志
  著之法家之首今篇数与汉志合而卷视隋唐为
  多管子似非法家而世皆称管商岂以其标术用
  心之同故邪然以为道家则不𩔖今从隋唐志
 崇文总目曰唐国子博士尹知章注按吴兢书目凡
 书三十卷自存十九卷自列势解篇而下十一卷已
卷二百十二 第 6b 页 WYG0614-0506b.png
 亡又有管氏指略二卷唐杜佑撰采管氏章句之要
 共为十篇
商子五卷
  晁氏曰秦公孙鞅撰鞅卫之庶孽好刑名之学秦
  孝公委以政遂致富强后以反诛鞅封于商故以
  名其书本二十九篇今亡者三篇太史公既论鞅
  刻薄少恩又读鞅开塞书谓与其行事相𩔖卒受
  恶名有以也索隐曰开谓刑严峻则政化开塞谓
卷二百十二 第 7a 页 WYG0614-0506c.png
  布恩惠则政化塞今考其书司马贞盖未尝见之
  妄为之说耳开塞乃其第七篇谓道塞久矣今欲
  开之必刑九而赏一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赏
  施于告奸则细过不失大邪不生细过不失则国
  治矣由此观之鞅之术无他特恃告讦而止耳故
  其治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告奸者与杀敌同赏
  此秦俗所以日坏至于父子相夷而鞅不能自脱
  也太史公之言信不诬矣
卷二百十二 第 7b 页 WYG0614-0506d.png
  周氏涉笔曰商鞅书亦多附会后事拟取他辞非
  本所论著也其精确切要处史记列传包括已尽
  今所存大抵汎滥淫辞无足观者盖有地不忧贫
  有民不忧弱凡此等语殆无几也此书专以诱耕
  督战为根本今云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粜
  则窳惰之农勉商无籴则多岁不加乐夫积而不
  粜不耕者诚困矣力田者何利哉暴露如丘山不
  时焚烧无所用之管子谓积多而食寡则民不力
卷二百十二 第 8a 页 WYG0614-0507a.png
  不知当时何以为馀粟地也贵酒肉之价重其租
  令十倍其朴则商估少而农不酣然则酒肉之用
  废矣凡史记所不载往往为书者所附合而未尝
  通行者也秦方兴时朝廷官爵岂有以货财取者
  而卖权者以求货下官者以冀迁岂孝公前事耶
  陈氏曰汉志二十九篇今二十八篇又亡其一
慎子一卷
  陈氏曰赵人慎到撰汉志四十二篇先于申韩称
卷二百十二 第 8b 页 WYG0614-0507b.png
  之唐志十卷滕辅注今麻沙刻本才五篇固非全
  书也按庄周荀卿皆称田骈慎到赵人骈齐人见
  于史记列传今中兴馆阁书目乃曰浏阳人浏阳
  在今潭州吴时始置县与赵南北了不相涉盖据
  书坊所称不知何谓也崇文总目言三十七篇
  周氏涉笔曰稷下能言者如慎到最为屏去缪悠
  剪削枝叶本道而附于情主法而责于上非田骈
  尹文之徒所能及五篇虽简约而明白纯正统本
卷二百十二 第 9a 页 WYG0614-0507c.png
  贯末如云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故立天子以
  为天下君不择其下为下易莫不容故多下多下
  之谓大上人不得其以自为也则上不取用焉化
  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自古论王政者能
  及此鲜矣又云君舍法而以身治则诛赏予夺从
  君心出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今通指慎子为刑
  名家亦未然也孟子言王政不合慎子述名法不
  用而驺忌一说遇合不知何所明也
卷二百十二 第 9b 页 WYG0614-0507d.png
韩子二十卷
  晁氏曰韩非撰非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
  学作孤愤五蠹说林说难十馀万言秦王见其书
  叹曰得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急攻韩得非复用
  李斯之毁下吏使自杀书凡五十五篇其极刻覈
  无诚悃谓夫妇父子举不足相信而有解老喻老
  篇故太史公以为大要皆原于道德之意夫老子
  之言高矣世皆怪其流裔何至于是殊不知老子
卷二百十二 第 10a 页 WYG0614-0508a.png
  之书有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及欲上
  人者必以其言下之欲先人者必以其身后之之
  言乃诈也此所以一传而为非欤
  高氏子略曰今读其书往往尚法以神其用薄仁
  义厉刑名背诗书课名实心术辞旨皆商鞅李斯
  治秦之法而非又欲凌跨之此始皇之所投合而
  李斯之所忌者非迄坐是为斯所杀而秦即以亡
卷二百十二 第 10b 页 WYG0614-0508b.png
  固不待始皇之用其言也说难一篇殊为切于事
  情者惟其切切于求售是以先为之说而后说于
  人亦庶几万一焉耳太史公以其说之难也固尝
  悲之太史公之所以悲之者抑亦有所感慨焉而
  后发欤鸣呼士不遇视时以趋使其尽遇固无足
  道而况说难孤愤之作有如非之不遇者乎扬雄
  氏曰秦之士贱而拘信哉
  右法家
卷二百十二 第 11a 页 WYG0614-0508c.png
 汉艺文志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
 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
 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叫者为之(叫者讦也/音工钓反)
 苟钩鈲析乱而已(鈲破也音普革/反又音普狄反)
汉志七家三十六篇
隋志四部七卷
唐志十二家十二部五十五卷
宋三朝志五部一十八卷
卷二百十二 第 11b 页 WYG0614-0508d.png
尹文子三卷
  晁氏曰周尹文撰仲长氏所定序称尹文齐宣王
  时居稷下学于公孙龙龙称之而前汉艺文志叙
  此书在龙书上颜师古谓尝说齐宣王在龙之前
  史记云公孙龙客于平原君君相赵惠文王文王
  元年齐宣没已四十馀岁矣则知文非学于龙者
  也今观其书虽专言刑名然亦宗六艺数称仲尼
  其叛道者盖鲜岂若龙之不宗贤圣好怪妄言哉
卷二百十二 第 12a 页 WYG0614-0509a.png
  李献臣云仲长氏统也熙伯缪袭字也传称统卒
  于献帝逊位之年而此云黄初末到京师岂史之
  误乎此本富顺李氏家藏书谬误殆不可读因为
  是正其甚者疑则阙焉
  高氏子略曰班固艺文志名家者流录尹文子其
  书言大道又言名分又曰仁义礼乐又言法术权
  势大略则学老氏而杂申韩也其曰民不畏死由
  过于刑罚者也刑罚中则民畏死畏死则知生之
卷二百十二 第 12b 页 WYG0614-0509b.png
  可乐知生之可乐故可以死惧之此有希于老氏
  者也又有不变之法理众之法平准之法此有合
  于申韩然则其学杂矣其识淆矣非纯乎道者也
  仲长统为之序以子学于公孙龙按龙客于平原
  君赵惠文王时人也齐宣王死下距赵王之立四
  十馀年矣则子之先于公孙龙为甚明非学乎此
  者也晁氏尝称其宗六艺数称仲尼熟考其书未
  见所以称仲尼宗六艺者仅称诛少正卯一事耳
卷二百十二 第 13a 页 WYG0614-0509c.png
  鸣呼士之生于春秋战国之间其所以薰蒸染习
  变幻捭阖求骋于一时而图其所大欲者往往一
  律而同归其能屹立中流一扫群异学必孔氏言
  必六经者孟子一人而已
  容斋洪氏随笔曰尹文子文仅五千言议论亦非
  纯本黄老者详味其言颇流而入于兼爱庄子末
  序天下之治方术者曰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
  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
卷二百十二 第 13b 页 WYG0614-0509d.png
  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
  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虽
  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其为人太多其自为
  太少盖亦尽其学云荀卿非十二子有宋钘而文
  不预又别一书曰尹子五卷共十九篇其言论肤
  浅多及释氏盖晋宋时细人所作非此之谓也
  周氏涉笔曰尹文子稷下能言者刘向谓其学本
  庄老其书先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以名为根
卷二百十二 第 14a 页 WYG0614-0510a.png
  以法为柄芟截文义操制深实必谓圣人无用于
  救时而治乱不系于贤不肖盖所谓尊主权聚民
  食以富贵贫贱斡动宇宙其为法则然盖申商韩
  非所共行也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
  取天下无事云者翕张与夺老氏所持术也尹文
  子说之以为用名法权术而矫抑残暴之情则已
  无事焉已无事则得天下然则犹未识老氏所谓
  道也
卷二百十二 第 14b 页 WYG0614-0510b.png
  陈氏曰汉志齐宣王时先公孙龙今本称仲长氏
  撰定魏黄初末得于缪熙伯伯又言与宋钘田骈
  同学于公孙龙则不然也龙书称尹文乃借文对
  齐宣王语以难孔穿其人当在龙先班志言之是
  矣仲长氏即统也邪熙伯名袭
邓析子二卷
 崇文总目邓析子战国时人汉志二篇初析著书四
 篇刘歆有目有一篇凡五歆复校为二篇
卷二百十二 第 15a 页 WYG0614-0510c.png
  晁氏曰邓析二篇文字讹缺或以绳为渑以巧为
  功颇为是正其谬且撮其旨意而论之曰先王之
  世道德修明以仁为本以义为辅诰命谟训则著
  之书讽颂箴规则寓之诗礼乐以彰善春秋以惩
  恶其始虽若不同而其归则合犹天地之位殊而
  育物之化均寒暑之气异而成岁之功一岂非出
  于道德而然邪自文武既没王者不作道德晦昧
  于天下而仁义几于熄百家之说蜂起各求自附
卷二百十二 第 15b 页 WYG0614-0510d.png
  于圣人而不见夫道之大全以其私知臆说哗世
  而惑众故九流皆出于晚周其书各有所长而不
  能无所失其长盖或有见于圣人而所失盖各奋
  其私知故明者审取舍之而已然则析之书岂可
  尽废哉左传曰驷歂杀析而用其竹刑班固录析
  书于名家之首则析之学盖兼名法家也今其大
  旨讦而刻真其言无可疑者而其间时剿取他书
  颇駮杂不伦岂后人附益之与
卷二百十二 第 16a 页 WYG0614-0511a.png
  高氏子略曰刘向曰非子产杀邓析推春秋验之
  按左氏鲁定公八年郑驷歂嗣子太叔为政明年
  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谓歂于是为不忠考其
  行事固莫能详观其立言其曰天于人无厚君于
  民无厚又曰势者君之舆威者君之策其意义盖
  有出于申韩之学者矣班固艺文志乃列之名家
  列子固尝言其操两奇之说设无穷之辞数难子
  产之法而子产诛之盖既与左氏异矣荀子又言
卷二百十二 第 16b 页 WYG0614-0511b.png
  其不法先王不是礼义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则亦
  流于申韩矣夫传者乃曰歂杀邓析是为不忠郑
  以衰弱夫郑之所以为国者有若禆谌草创之世
  叔讨论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庶几于古矣子产之
  告太叔曰有德者能以宽服人其次莫如猛子产
  惠人也固已不纯乎德他何足论哉不只竹刑之
  施而民惧且骇呜呼春秋以来列国棋错不以利
  胜则以威行与其民蹂轥于争抗侵凌之威岂复
卷二百十二 第 17a 页 WYG0614-0511c.png
  知所谓仁渐义摩者其民苦矣固有惠而不知为
  政者岂不贤于以薄为度以威为神乎析之见杀
  虽歂之过亦郑之福也
公孙龙子三卷
  陈氏曰赵人公孙龙为白马非马坚白之辩者也
  其为说浅陋迂僻不知何以惑当时之听汉志十
  四篇今书六篇首叙孔穿事文意重复
人物志三卷
卷二百十二 第 17b 页 WYG0614-0511d.png
  晁氏曰魏邯郸刘劭孔才撰伪凉燉煌刘注以
  人之材器志尚不同当以九徵八观审察而任使
  之凡十六篇劭郤虑所荐虑谮杀孔融者不知在
  劭书为何等而劭受其知也
  陈氏曰梁史无刘中兴书目云尔晁氏云伪凉
  人也
广人物志十卷
  陈氏曰唐乡贡进士京兆杜周士撰叙武德至贞
卷二百十二 第 18a 页 WYG0614-0512a.png
  元选举荐进人物事实凡五十五科
  右名家
 汉艺文志曰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
 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尚
 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谓信鬼/神也)顺四时而行是以非
 命(苏林曰非有命者言儒者执有命而反劝人修德/积善政教与行相反故讥之也如淳曰言无吉凶)
 (之命但有贤/不肖善恶)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如淳曰言皆同/可以治也师古)
 (曰墨子有节用兼爱上贤明鬼神非命上/同等诸篇故志历序其本意也视读曰示)此其所长
卷二百十二 第 18b 页 WYG0614-0512b.png
 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
 不知别亲疏
隋志三部一十七卷(唐志同/)
宋志只墨子一部
墨子十五卷
  晁氏曰宋墨翟撰战国时为宋大夫著书七十一
  篇以贵俭兼爱尊贤右鬼非命上同为说荀孟皆
  非之韩愈独谓辩生于末学非二师之道本然也
卷二百十二 第 19a 页 WYG0614-0512c.png
  昌黎韩氏读墨子曰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
  鬼(上或皆/作尚)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
  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汎爱亲仁以博施济众
  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没
  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
  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尧舜同非
  桀纣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奚不相悦如是
  哉余以为辩生于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说非二师
卷二百十二 第 19b 页 WYG0614-0512d.png
  之道本然也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
  用不足为孔墨
  高氏子略曰韩非子谓墨子死有相里氏之墨相
  芬氏之墨邓陵氏之墨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
  为三其为说异矣墨子称尧曰采椽不斲茅茨不
  剪称周曰严父配天宗祀文王又引若保赤子发
  罪惟均出于康诰泰誓篇固若依于经据于礼者
  孟子方排之不遗一力盖闻之夫子曰恶似而非
卷二百十二 第 20a 页 WYG0614-0513a.png
  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郑声恐其乱雅也恶紫恐
  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墨之为书一切如
  庄周如申商如韩非惠施之徒虽不辟可也惟其
  言近乎伪行近乎诬使天下后世人尽信其说其
  害有不可胜言者是以不可不加辟也
  巽岩李氏曰墨子十五卷所传本甚古然多脱误
  或次第混乱章句颠倒往往断烂不可复读反覆
  寻究稍加是正使相联属十廑得一二当其合处
卷二百十二 第 20b 页 WYG0614-0513b.png
  犹符节也乃知古书讹谬正坐学者弗习耳博观
  深考尚庶几识其纯全云
  陈氏曰汉志七十一篇馆閤书目有十五卷六十
  一篇者多讹脱不相联属又二本止存十三篇者
  当是此本也方杨墨之盛独一孟轲诵言非之谆
  谆焉惟恐不胜今杨朱书不传列子仅存其馀墨
  氏书传于世者亦止于此孟子越百世益光明遂
  能上配孔子与论语并行异端之学安能抗吾道
卷二百十二 第 21a 页 WYG0614-0513c.png
  哉
  按自夫子没而异端起老庄杨墨苏张申商之徒
  各以其知舛驰至孟子始辞而辟之然观七篇之
  书所以距杨墨者甚至而阔略于馀子何也盖老
  庄申商苏张之学大概俱欲掊击圣人鄙尧笑舜
  陋禹而自以其说胜老庄之蔑弃仁义礼法生于
  愤世嫉邪其语虽高虚可听而实不可行料当时
  亦无人宗尚其说故邹书略不及之苏张之功利
卷二百十二 第 21b 页 WYG0614-0513d.png
  申商之刑名大抵皆枉寻直尺媚时取竉虽可以
  自售而乡党自好少知义者亦羞称之故孟子于
  二家之说虽斥绝之而犹未数数然者正以其与
  吾儒旨趣本自冰炭薰莸游于圣门之徒未有不
  知其非者固毋俟于辩析也独杨朱墨翟之言未
  尝不本仁祖义尚贤尊德而择之不精语之不详
  其流㢢遂至于无父无君正孔子所谓似是而非
  明道先生所谓淫声美色易以惑人者不容不深
卷二百十二 第 22a 页 WYG0614-0514a.png
  锄而力辩之高氏子略之言得之矣而其说犹未
  畅愚故备而言之韩文公谓儒墨同是尧舜同非
  桀纣以为其二家本相为用而咎末学之辩鸣呼
  孰知惟其似同而实异者正所当辩乎
随巢子 胡非子
  洪氏容斋随笔曰汉书艺文志墨家者流有随巢
  子六篇胡非子三篇皆云墨翟弟子也二书今不
  复存马总意林所述各有一卷随巢之言曰大圣
卷二百十二 第 22b 页 WYG0614-0514b.png
  之行兼爱万民疏而不绝贤者欣之不肖者怜之
  贤而不欣是贱德也不肖不怜是忍人也又有鬼
  神贤于圣人之论其于兼爱明鬼为墨之徒可知
  胡非之言曰勇有五等负长剑赴榛薄折兕豹抟
  熊罴此猎徒之勇也负长剑赴深渊折蛟龙抟鼋
  鼍此渔人之勇也登高危之上鹄立四望颜色不
  变此陶岳之勇也剽必刺视必杀此五刑之勇也
  齐威公以鲁为南境鲁忧之曹刿匹夫之士一怒
卷二百十二 第 23a 页 WYG0614-0515a.png
  而劫万乘之师存千乘之国此君子之勇也其说
  亦卑陋无过人处
  石林叶氏曰吾尝从赵全佥得随巢子一卷其间
  乃载唐太宗造明堂事初不晓名书之意因读班
  固艺文志墨家有随巢子六篇注言墨翟弟子乃
  知后人因公输之事假此名耳
晏子春秋十二卷
  晁氏曰齐晏婴也婴相景公此书著其行事及谏
卷二百十二 第 23b 页 WYG0614-0515b.png
  诤之言
  陈氏曰汉志八篇但曰晏子隋唐七卷始号晏子
  春秋今卷数不同未知果本书否
  柳氏辩晏子春秋曰司马迁读晏子春秋高之而
  莫知其所以为书或曰晏子为之而人接焉或曰
  晏子之后为之皆非也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齐人
  者为之墨好俭晏子以俭名于世故墨子之徒尊
  著其事以增高为已术者且其旨多尚同兼爱非
卷二百十二 第 24a 页 WYG0614-0515c.png
  乐节用非厚葬久丧者是皆出墨子又非孔子好
  言鬼事非儒明鬼又出墨子其言问枣及古冶子
  等尤怪诞(晏子春秋曰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勇而无礼晏子言于公馈之二桃)
  (曰三子计功而食之云云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若子功不逮子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
  (也皆反其桃契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吾独生不仁亦契领而死)又往往言墨
  子闻其道而称之此甚显白者自刘向歆班彪固
  父子皆录之儒家中甚矣数子之不详也盖非齐
  人不能具其事非墨子之徒则其言不若是后之
卷二百十二 第 24b 页 WYG0614-0515d.png
  录诸子书者宜列之墨家非晏子为墨也为是书
  者墨之道也
 崇文总目晏子八篇今亡此书盖后人采婴行事为
 之以为婴撰则非也
  右墨家
 汉艺文志从横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
 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
 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
卷二百十二 第 25a 页 WYG0614-0516a.png
 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谖诈/言也)
汉志十二家一百七篇
隋志二部合六卷
唐志四部十五卷
宋中兴志三家三部四十六卷
鬼谷子三卷
  晁氏曰鬼谷先生撰按史记战国时隐居颍川阳
  城之鬼谷因以自号长于养性治身苏秦张仪师
卷二百十二 第 25b 页 WYG0614-0516b.png
  之叙谓此书即授二子者言捭阖之术凡十三章
  本经持枢中经三篇梁陶弘景注隋志以为苏秦
  书唐志以为尹知章注未知孰是陆龟蒙诗谓鬼
  谷先生名训不详所从出柳子厚尝曰(云云见/后段)
  鹄亦曰鬼谷子昔教人诡绐缴讦揣测憸滑之术
  审备于章旨六国时得之者惟仪秦而已如捭阖
  飞钳实今之常态是知渐漓之后不读鬼谷子书
  者其行事皆得自然符契也昔仓颉作文字鬼为
卷二百十二 第 26a 页 WYG0614-0516c.png
  之哭不知鬼谷作是书鬼何为耶世人欲知鬼谷
  子者观二子之言略尽矣故掇其大要著之篇
  柳氏辩鬼谷子曰元冀好读古书然甚贤鬼谷子
  为其指要几千言鬼谷子要为无取汉时刘向班
  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而险盭峭薄(盭音/戾)
  恐其妄言乱世难信学者宜其不道而出之言纵
  横者时葆其书尤者晚乃益出七术(鬼谷子下篇/有阴符七术)
  (谓盛神法五龙养志法灵龟宝意法腾蛇分威法/仗能散势法鸷鸟转圜法猛兽损兑法灵耆七章)
卷二百十二 第 26b 页 WYG0614-0516d.png
  (是/也)怪谬异甚不可考校其言益奇而道益狭(张云/狭音)
  (洽隘/也)使人狂狙失守(狙子/余反)而易于陷坠幸矣人之
  葆之者少今元子又文之以指要呜呼其为好术
  也过矣
  高氏子略曰鬼谷子书其智谋其数术其变谲其
  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夫一辟一阖易之神
  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
  阖辟翕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
卷二百十二 第 27a 页 WYG0614-0517a.png
  可禦予尝观于阴符矣穷天之用贼人之私而阴
  谋诡秘有金匮韬略之所不可该者而鬼谷尽得
  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按刘向班固录书无鬼
  谷子隋志始有之列于纵横家唐志以为苏秦之
  书然苏秦所记以为周时有豪士隐者居鬼谷自
  号鬼谷先生无乡里俗姓名字今考其言有曰无
  常责事无常师又曰人动我静人言我听知性则
  寡累知命则不忧凡此之类其为辞亦卓然矣至
卷二百十二 第 27b 页 WYG0614-0517b.png
  若盛神养志诸篇所谓中稽道德之祖散入神明
  之颐者不亦几乎郭璞登楼赋有曰揖首阳之二
  老招鬼谷之隐士又游仙诗曰青溪千馀仞中有
  一道士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可谓慨想其人
  矣徐广曰颍川阳城有鬼谷注其书者乐台皇甫
  谧陶弘景尹知章
战国策十三卷
 崇文总目汉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刘向录旧号
卷二百十二 第 28a 页 WYG0614-0517c.png
 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
 或曰修书向以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
 宜为战国策凡十二国三十三篇继春秋以后记楚
 汉之兴总二百五十年事今篇卷亡缺第二至十三
 十一至三阙又有后汉高诱注本二十卷今缺第一
 第五第十一至二十止存八卷
  晁氏曰汉刘向校定三十三篇东西周各一秦五
  齐六楚赵魏各四韩燕各三宋卫中山各一旧有
卷二百十二 第 28b 页 WYG0614-0517d.png
  五号向以为皆战国时游士策谋改定今名其事
  则上继春秋下记楚汉之起凡二百四五十年之
  间崇文总目多缺至皇朝曾巩校书访之士大夫
  家其书始复完汉高诱注今止十篇馀逸历代以
  其记诸国事载于史类予谓其纪事不皆实录难
  尽信盖出于学纵横者所著当附于此
  南丰曾氏序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
  度所以大治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道塞所以大
卷二百十二 第 29a 页 WYG0614-0518a.png
  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
  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
  自信者也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
  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
  为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
  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
  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变
  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
卷二百十二 第 29b 页 WYG0614-0518b.png
  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
  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
  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
  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战
  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
  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
  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
  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
卷二百十二 第 30a 页 WYG0614-0518c.png
  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
  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
  矣而俗犹莫之悟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
  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
  此而易彼也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则
  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
  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
  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
卷二百十二 第 30b 页 WYG0614-0518d.png
  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
  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
  言者皆著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
  至楚汉之起二百四五十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
  得而废也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二十
  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容斋洪氏随笔曰刘向叙战国策言其书错乱相
  揉莒本字多脱误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
卷二百十二 第 31a 页 WYG0614-0519a.png
  此类者多余按今传于世者大抵不可读其韩非
  子新序说苑韩诗外传高士传史记索隐太平御
  览北堂书钞艺文类序诸书所引用者多今本所
  无向博极群书但择焉不精不止于文字脱误而
  已惟太史公史记所采之事九十有三则明白光
  艳悉可稽考视向为有间矣
  高氏子略曰班固称太史公取战国策楚汉春秋
  陆贾新语作史记三书者一经太史公采择后之
卷二百十二 第 31b 页 WYG0614-0519b.png
  人遂以为天下奇书予惑焉每读此书见其丛脞
  少伦同异错出事或著于秦齐又复见于楚赵言
  辞谋议如出一人之口虽刘向校定卒不可正其
  淆驳会其统归故是书之汨有不可得而辩者况
  于楚汉春秋陆贾新语乎二书纪载殊无奇耳然
  则太史公独何有取于此夫载战国楚汉之事舍
  三书他无可考者太史公所以加之采择者在此
  乎柳子厚尝谓左氏国语其闳深杰异固世之所
卷二百十二 第 32a 页 WYG0614-0519c.png
  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
  之学者惑其文采而沦于是非作非国语昔读是
  书殊是以子厚言之或过矣反覆战国策而后三
  叹非国语之作其用意切且深也予遂效此尽取
  战国策与史记同异又与说苑新序杂见者各汇
  正之名曰战国策考
  水心叶氏曰春秋以后接秦之兴无本书可考司
  马迁史记杂取诸书及野语流传会聚之所成也
卷二百十二 第 32b 页 WYG0614-0519d.png
  故战国一节不敢使与左传同便为成书直加据
  定而战国策本迁所凭依粗有诸国事读者以岁
  月验其先后因之以知得失或庶几焉且其设权
  立计有系当时利害之大者学者将以观事变固
  不宜略然十才一二耳其馀纤碎反覆徒竞锥刀
  之细市井小人之所羞称所谓不足以挂牙颊也
  又乌在其皆可喜而可观哉夫习于儇陋浅妄之
  夸说使与道德礼义相乱其为学者心术之巨蠹
卷二百十二 第 33a 页 WYG0614-0520a.png
  甚矣
鲍氏校定战国策十卷
  陈氏曰尚书郎括苍鲍彪注以西周正统所在易
  为卷首其注凡四易藁乃定
  右从横家
 
 
 
卷二百十二 第 33b 页 WYG0614-0520b.png
 
 
 
 
 
 
 
 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