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七十 第 1a 页 WYG0680-046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七十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拟经(三/)
杨氏(泉/)太玄经
七录十四卷
佚
梁元帝曰桓谭有新论华谭又有新论扬雄有太玄
经义考卷二百七十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拟经(三/)
杨氏(泉/)太玄经
七录十四卷
佚
梁元帝曰桓谭有新论华谭又有新论扬雄有太玄
卷二百七十 第 1b 页 WYG0680-0465d.png
经杨泉又有太玄经或曰桓谭有新论何处复有华
谭扬子但有太玄经何处复有太玄经也皆由不学
使之然矣
胡应麟曰太玄经十四卷晋杨泉撰郑氏通志略作
太玄无经字今马氏意林所抄第存百馀言马氏注
云望国杨泉字德渊而不言何时人郑艺文略隋经
籍志俱云晋人惟旧唐书作唐人然唐人讳渊泉乃
字德渊其为晋人无疑旧唐书字误也
谭扬子但有太玄经何处复有太玄经也皆由不学
使之然矣
胡应麟曰太玄经十四卷晋杨泉撰郑氏通志略作
太玄无经字今马氏意林所抄第存百馀言马氏注
云望国杨泉字德渊而不言何时人郑艺文略隋经
籍志俱云晋人惟旧唐书作唐人然唐人讳渊泉乃
字德渊其为晋人无疑旧唐书字误也
卷二百七十 第 2a 页 WYG0680-0466a.png
按有金楼子之言泉非唐人可不置辨
王氏(长文/)通玄经
四卷
佚
晋书王长文字德睿广汉郪人也少以才学知名而
放荡不羁州郡辟命皆不就州辟别驾乃微服窃出
举州莫知所之后于成都市中蹲踞齧胡饼刺史知
其不屈礼遣之闭门自守不交人事著书四卷名曰
王氏(长文/)通玄经
四卷
佚
晋书王长文字德睿广汉郪人也少以才学知名而
放荡不羁州郡辟命皆不就州辟别驾乃微服窃出
举州莫知所之后于成都市中蹲踞齧胡饼刺史知
其不屈礼遣之闭门自守不交人事著书四卷名曰
卷二百七十 第 2b 页 WYG0680-0466b.png
通玄经有文言卦象可用卜筮时人比之扬雄太玄
同郡马秀曰扬雄作太玄惟桓谭以为必传后世晚
遭陆绩玄道遂明长文通玄经未遭陆绩君山耳成
都王颖引为江源令梁王彤为丞相引为从事中郎
关氏(朗/)洞极经
宋志五卷
未见
朗序曰业儒蓄书积数世矣自六代祖渊会鼎国之
同郡马秀曰扬雄作太玄惟桓谭以为必传后世晚
遭陆绩玄道遂明长文通玄经未遭陆绩君山耳成
都王颖引为江源令梁王彤为丞相引为从事中郎
关氏(朗/)洞极经
宋志五卷
未见
朗序曰业儒蓄书积数世矣自六代祖渊会鼎国之
卷二百七十 第 3a 页 WYG0680-0466c.png
乱徙家于汾河所藏之书散逸几尽其秘而存者惟
洞极真经而已六世祖尝谓家人曰洞极真经圣人
之书也吾后数世当有贤者生如得其用功不下于
稷契傥不时偶其颜渊之流乎是经之蕴当可明也
朗幸生其族得闻遗言于祖父敢不勉勉以发扬先
祖之意乎因伏读累年思以传次然而性蒙识泥不
能洞达闻崆峒山有秫先生者世之异人也故往师
焉至之几岁孜孜焉未尝敢废弟子之礼一日斋戒
洞极真经而已六世祖尝谓家人曰洞极真经圣人
之书也吾后数世当有贤者生如得其用功不下于
稷契傥不时偶其颜渊之流乎是经之蕴当可明也
朗幸生其族得闻遗言于祖父敢不勉勉以发扬先
祖之意乎因伏读累年思以传次然而性蒙识泥不
能洞达闻崆峒山有秫先生者世之异人也故往师
焉至之几岁孜孜焉未尝敢废弟子之礼一日斋戒
卷二百七十 第 3b 页 WYG0680-0466d.png
盥沐发卷以请蕴先生乃掩卷而叹曰此天地之枢
机圣贤之壸奥也潜而不传也久矣子孰从而得之
朗具以先祖之言告先生因为朗著翼以明其大端
作则以指诸人事于是洞极之义焕然可详朗既得
而归有顷闻先生已飞升矣呜呼圣人之言将假先
生而视诸人邪将不可使下民知之耶不然何先生
之传而不㽜矣朗以谓天以先生而启之而不可以
先生尽之使尽之者其非朗乎因以先生之翼则附
机圣贤之壸奥也潜而不传也久矣子孰从而得之
朗具以先祖之言告先生因为朗著翼以明其大端
作则以指诸人事于是洞极之义焕然可详朗既得
而归有顷闻先生已飞升矣呜呼圣人之言将假先
生而视诸人邪将不可使下民知之耶不然何先生
之传而不㽜矣朗以谓天以先生而启之而不可以
先生尽之使尽之者其非朗乎因以先生之翼则附
卷二百七十 第 4a 页 WYG0680-0467a.png
于经又编其遗言为洞极论凡十一篇复作传以释
其蕴为图以序其篇庶乎来者知洞极之道焉太和
末年正月
郑寅曰关朗洞极取扬氏之玄而杀其一画焉
胡一桂曰洞极经莫知作者而元魏关朗子明之所
传次也虽无预于易然序本论述圣人本河图以画
卦朱子启蒙之所援證其为极也又起于洛书之数
以北方一为生之一西南二为育之一东方三为资
其蕴为图以序其篇庶乎来者知洞极之道焉太和
末年正月
郑寅曰关朗洞极取扬氏之玄而杀其一画焉
胡一桂曰洞极经莫知作者而元魏关朗子明之所
传次也虽无预于易然序本论述圣人本河图以画
卦朱子启蒙之所援證其为极也又起于洛书之数
以北方一为生之一西南二为育之一东方三为资
卷二百七十 第 4b 页 WYG0680-0467b.png
之一而极有一画矣又以东南四为生之二中央五
为育之二西北六为资之二而极有二画矣又以西
方七为生之三东北八为育之三南方九为资之三
而极有三画矣每一极演而为九三九二十七而极
终亦犹近世蔡氏皇极内篇演洛书之数至于九九
八十一也
雷思齐曰杨次公自著洞极经托名于关子明
按洞极之书隋唐志不载宋艺文志有之度
为育之二西北六为资之二而极有二画矣又以西
方七为生之三东北八为育之三南方九为资之三
而极有三画矣每一极演而为九三九二十七而极
终亦犹近世蔡氏皇极内篇演洛书之数至于九九
八十一也
雷思齐曰杨次公自著洞极经托名于关子明
按洞极之书隋唐志不载宋艺文志有之度
卷二百七十 第 5a 页 WYG0680-0467c.png
亦伪撰凡二十七象曰生曰萌曰息曰华曰
茂曰止曰安曰燠曰实言乎天也曰资曰用
曰达曰兴曰紊曰悖曰静曰平曰序言乎人
也曰育曰和曰塞曰作曰焕曰几曰抑曰冥
曰通言乎地也
卫氏(元嵩/)元包
唐志十卷
存
茂曰止曰安曰燠曰实言乎天也曰资曰用
曰达曰兴曰紊曰悖曰静曰平曰序言乎人
也曰育曰和曰塞曰作曰焕曰几曰抑曰冥
曰通言乎地也
卫氏(元嵩/)元包
唐志十卷
存
卷二百七十 第 5b 页 WYG0680-0467d.png
李江序曰包之为书也广大含弘三才悉备言乎天
道有日月焉有雷雨焉言乎地道有山泽焉有水火
焉言乎人道有君臣焉有父子焉理国理家为政之
尤者昔文质更变篇题各异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
曰周易而唐谓之元包其实一也包者藏也言善恶
是非吉凶得失皆藏乎其书也观乎囊括万有笼罩
八纮执陶铸之键启乾坤之扃孕覆育载通幽洞冥
穷天人之秘研造化之精推兴亡之理察祸福之萌
道有日月焉有雷雨焉言乎地道有山泽焉有水火
焉言乎人道有君臣焉有父子焉理国理家为政之
尤者昔文质更变篇题各异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
曰周易而唐谓之元包其实一也包者藏也言善恶
是非吉凶得失皆藏乎其书也观乎囊括万有笼罩
八纮执陶铸之键启乾坤之扃孕覆育载通幽洞冥
穷天人之秘研造化之精推兴亡之理察祸福之萌
卷二百七十 第 6a 页 WYG0680-0468a.png
与鬼神齐奥将日月并明谓六五经而四三易虽太
𢆯莫与之京然文字奇诡音义谲怪纷而不释隐而
不明者得非遭于离乱与易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盖所谓忧乱世而患小人也故其辞危卫先生近之
矣秘书少监武功苏源明洗心澄思为之修传解纷
以释之索隐以明之帝王之道昭然著见有以见理
乱之兆有以见成败之端江考于训诂耽于讲习辄
演𢆯义庶传于学者焉
𢆯莫与之京然文字奇诡音义谲怪纷而不释隐而
不明者得非遭于离乱与易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盖所谓忧乱世而患小人也故其辞危卫先生近之
矣秘书少监武功苏源明洗心澄思为之修传解纷
以释之索隐以明之帝王之道昭然著见有以见理
乱之兆有以见成败之端江考于训诂耽于讲习辄
演𢆯义庶传于学者焉
卷二百七十 第 6b 页 WYG0680-0468b.png
释道宣曰卫元嵩本河东人远祖从宦遂家于蜀梁
末为僧佯狂浪荡周氏平蜀因尔入关天和二年尝
上书
杨楫序曰大观庚寅夏六月予被命来宰兹邑莅官
之三日恭谒卫先生祠顾瞻庙猊览古石刻先生实
高士也既而邑之前进士张升景初携元包见遗曰
是经先生所作也自后周历隋唐迄今五百馀载世
莫得闻顷因杨公元素内翰传秘阁本俾镂版以贻
末为僧佯狂浪荡周氏平蜀因尔入关天和二年尝
上书
杨楫序曰大观庚寅夏六月予被命来宰兹邑莅官
之三日恭谒卫先生祠顾瞻庙猊览古石刻先生实
高士也既而邑之前进士张升景初携元包见遗曰
是经先生所作也自后周历隋唐迄今五百馀载世
莫得闻顷因杨公元素内翰传秘阁本俾镂版以贻
卷二百七十 第 7a 页 WYG0680-0468c.png
诸同志然妙用所寄奇字居多大率类扬雄准易非
深于道者有不能知予观斯文窃谓易之兴也伏羲
画卦文王重爻孔子作翼更三圣人而后备故曰加
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包之为书其学
易之至者与辞简义奥殆未可以象数尽也唐苏源
明李江为之传注作经之意思过半矣非先生之独
知不能造易之妙非苏李之绝学不能探元包之旨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岂谓是耶先生名元嵩益州成
深于道者有不能知予观斯文窃谓易之兴也伏羲
画卦文王重爻孔子作翼更三圣人而后备故曰加
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包之为书其学
易之至者与辞简义奥殆未可以象数尽也唐苏源
明李江为之传注作经之意思过半矣非先生之独
知不能造易之妙非苏李之绝学不能探元包之旨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岂谓是耶先生名元嵩益州成
卷二百七十 第 7b 页 WYG0680-0468d.png
都人少不事家产潜心至道明阴阳历算时人鲜知
之献策后周赐爵持节蜀郡公武帝尊礼不敢臣之
茔域在县廨东偏邑人崇奉至今不绝先生有传在
北史恐读是经者未知其出处之大致故为之序
张洸跋曰右元包经旧有序云尔景初即洸之先君
子也家藏此书常以贻好事者然字古理奥而难通
好之者鲜洸来宰临邛得同年张公文饶所为疏义
及邑士韦汉卿挍正旧本随卦附释音于下因并镂
之献策后周赐爵持节蜀郡公武帝尊礼不敢臣之
茔域在县廨东偏邑人崇奉至今不绝先生有传在
北史恐读是经者未知其出处之大致故为之序
张洸跋曰右元包经旧有序云尔景初即洸之先君
子也家藏此书常以贻好事者然字古理奥而难通
好之者鲜洸来宰临邛得同年张公文饶所为疏义
及邑士韦汉卿挍正旧本随卦附释音于下因并镂
卷二百七十 第 8a 页 WYG0680-0469a.png
板合为一编庶几观者得其门而入焉则好之矣
崇文总目元嵩唐人撰武功苏源明传赵郡李江注
包以坤为首因八纯之宫以生变极于六十四自系
其辞言外卦体不列爻位以谓易首乾尚文包首坤
尚质夏连山商归藏周易唐包其实一也虽欲驰骋
而放言趋理近止易家之区鄙云
晁公武曰元包以坤为首因八卦世变为六十四卦
之次又著运蓍说源二篇统言卦体不列爻位自云
崇文总目元嵩唐人撰武功苏源明传赵郡李江注
包以坤为首因八纯之宫以生变极于六十四自系
其辞言外卦体不列爻位以谓易首乾尚文包首坤
尚质夏连山商归藏周易唐包其实一也虽欲驰骋
而放言趋理近止易家之区鄙云
晁公武曰元包以坤为首因八卦世变为六十四卦
之次又著运蓍说源二篇统言卦体不列爻位自云
卷二百七十 第 8b 页 WYG0680-0469b.png
周易元包一也
张行成曰卫先生元包其法合于火珠林火珠林之
用祖于京房
陈振孙曰其书以八卦为八篇首而一世至归魂各
附其下先坤次乾兑艮离坎巽震坤曰太阴乾曰太
阳馀六子有孟仲少之目每卦之下各为数语意僻
怪文险涩不可深晓也
胡一桂曰元包祖京房易传八宫卦以坤宫八卦为
张行成曰卫先生元包其法合于火珠林火珠林之
用祖于京房
陈振孙曰其书以八卦为八篇首而一世至归魂各
附其下先坤次乾兑艮离坎巽震坤曰太阴乾曰太
阳馀六子有孟仲少之目每卦之下各为数语意僻
怪文险涩不可深晓也
胡一桂曰元包祖京房易传八宫卦以坤宫八卦为
卷二百七十 第 9a 页 WYG0680-0469c.png
元包太阴卷一乾宫八卦为元包太阳卷二次兑宫
八卦为少阴次艮宫八卦为少阳次离宫八卦为中
阴次坎宫八卦为中阳次巽宫八卦为孟阴次震宫
八卦为孟阳运蓍第九说源第十凡十卷唐苏源明
传李江注
王世贞曰元包一书杨元素由秘阁传本镂行而张
升以授杨楫者也予疑此即元素撰或张升撰而托
者也经与传注若出一人手
八卦为少阴次艮宫八卦为少阳次离宫八卦为中
阴次坎宫八卦为中阳次巽宫八卦为孟阴次震宫
八卦为孟阳运蓍第九说源第十凡十卷唐苏源明
传李江注
王世贞曰元包一书杨元素由秘阁传本镂行而张
升以授杨楫者也予疑此即元素撰或张升撰而托
者也经与传注若出一人手
卷二百七十 第 9b 页 WYG0680-0469d.png
詹景凤曰元包虽本火珠林实商易之意元即归之
反下者包即藏也游魂归魂盖即夫子游魂之言稍
变以代消息两字耳
张氏(行成/)元包数总义
二卷
存
行成自序曰扬子云太玄其法本于易纬卦气图卫
先生元包其法合于火珠林皆革其诬俗而归诸雅
反下者包即藏也游魂归魂盖即夫子游魂之言稍
变以代消息两字耳
张氏(行成/)元包数总义
二卷
存
行成自序曰扬子云太玄其法本于易纬卦气图卫
先生元包其法合于火珠林皆革其诬俗而归诸雅
卷二百七十 第 10a 页 WYG0680-0470a.png
正者也伏羲始作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是名先
天陈希夷所传先天图是也其数有二圆图者天也
自一阴一阳各六变为三十二阴三十二阳者运行
数也方图者地也八卦纵横上下一卦为主各变七
卦者生物数也卦气图以六十卦为主一爻当一策
所谓乾坤之策三百六十当期之日其于系辞则序
卦之义也主于运行之用者天而地之数故为天地
之大数也火珠林以八卦为主四阴对四阳所谓天
天陈希夷所传先天图是也其数有二圆图者天也
自一阴一阳各六变为三十二阴三十二阳者运行
数也方图者地也八卦纵横上下一卦为主各变七
卦者生物数也卦气图以六十卦为主一爻当一策
所谓乾坤之策三百六十当期之日其于系辞则序
卦之义也主于运行之用者天而地之数故为天地
之大数也火珠林以八卦为主四阴对四阳所谓天
卷二百七十 第 10b 页 WYG0680-0470b.png
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其于系辞
则说卦之义也主于生物之用者地而物之数故为
人物之小数也卦气图之用出于孟喜章句火珠林
之用祖于京房易末流之弊杂乱于星官历翁其事
失之诬其辞失之俗故二君以其法为书而归之雅
正也太玄日始于寅义祖连山元包卦首于坤义祖
归藏由是三易世皆有书矣唐苏源明作元包传李
江为之注徒言其理未达其数夫天下之象生于数
则说卦之义也主于生物之用者地而物之数故为
人物之小数也卦气图之用出于孟喜章句火珠林
之用祖于京房易末流之弊杂乱于星官历翁其事
失之诬其辞失之俗故二君以其法为书而归之雅
正也太玄日始于寅义祖连山元包卦首于坤义祖
归藏由是三易世皆有书矣唐苏源明作元包传李
江为之注徒言其理未达其数夫天下之象生于数
卷二百七十 第 11a 页 WYG0680-0470c.png
而数生于理未形之初因理而有数因数而有象既
形之后因象以推数因数以推理论理而遗数譬如
作乐而弃音律造器而舍规矩虽师旷之聪工倕之
巧安能无失哉仆本为康节之学患其难明乃遍求
古之言易者而旁通之因识元包之旨不敢自私辄
具述之以示同好
王应麟曰乾道中张行成以苏源明李江于元包徒
言其理未达其数著元包数总义二卷
形之后因象以推数因数以推理论理而遗数譬如
作乐而弃音律造器而舍规矩虽师旷之聪工倕之
巧安能无失哉仆本为康节之学患其难明乃遍求
古之言易者而旁通之因识元包之旨不敢自私辄
具述之以示同好
王应麟曰乾道中张行成以苏源明李江于元包徒
言其理未达其数著元包数总义二卷
卷二百七十 第 11b 页 WYG0680-0470d.png
张氏(志和/)太易
唐志十五卷
佚
唐书张志和著太易十五篇其卦三百六十五
司马氏(光/)潜虚
通考一卷
佚
光自题曰玄以准易虚以拟玄玄且覆瓿而况虚乎
唐志十五卷
佚
唐书张志和著太易十五篇其卦三百六十五
司马氏(光/)潜虚
通考一卷
佚
光自题曰玄以准易虚以拟玄玄且覆瓿而况虚乎
卷二百七十 第 12a 页 WYG0680-0471a.png
其弃必矣然子云曰后世复有扬子云必知玄吾于
子云虽未能知固好之矣安知后世复有司马君实
乎
晁公武曰皇朝司马光君实撰光拟太玄撰此书以
五行为本五行相乘为二十五两之得五十首有气
体性名行变解七图然其辞有阙者盖未成也其手
写草稿一通今在子建侄房
朱子曰范仲彪炳文家多藏司马文正公遗墨尝示
子云虽未能知固好之矣安知后世复有司马君实
乎
晁公武曰皇朝司马光君实撰光拟太玄撰此书以
五行为本五行相乘为二十五两之得五十首有气
体性名行变解七图然其辞有阙者盖未成也其手
写草稿一通今在子建侄房
朱子曰范仲彪炳文家多藏司马文正公遗墨尝示
卷二百七十 第 12b 页 WYG0680-0471b.png
予潜虚别本则其所阙之文甚多问之云温公晚著
此书未竟而薨故所传止此尝以手稿属晁景迂补
之而晁谢不敢也近见泉州所刻乃无一字之阙始
复惊疑然读至数行乃释然曰此赝本也
陆游曰学者必通易乃能以其馀绪通玄玄既通矣
又以其馀及虚非可以一旦骤得也
陈淳曰潜虚本为拟玄而作也玄之数九而虚之数
十九者取三才相乘之数而十者取五行生成之数
此书未竟而薨故所传止此尝以手稿属晁景迂补
之而晁谢不敢也近见泉州所刻乃无一字之阙始
复惊疑然读至数行乃释然曰此赝本也
陆游曰学者必通易乃能以其馀绪通玄玄既通矣
又以其馀及虚非可以一旦骤得也
陈淳曰潜虚本为拟玄而作也玄之数九而虚之数
十九者取三才相乘之数而十者取五行生成之数
卷二百七十 第 13a 页 WYG0680-0471c.png
也温公之自序曰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气以成体
体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故其为书
也有气体性名行命之别其意盖曰万物之始未有
萌兆之谓虚此即一元之未形所以表是而出之以
为物之祖以拟玄之所以为玄而命其书曰虚自天
一生水于北而地六成之地二生火于南而天七成
之天三生木于东而地八成之地四生金于西而天
九成之天五生土于中而地十成之于是乎五行之
体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故其为书
也有气体性名行命之别其意盖曰万物之始未有
萌兆之谓虚此即一元之未形所以表是而出之以
为物之祖以拟玄之所以为玄而命其书曰虚自天
一生水于北而地六成之地二生火于南而天七成
之天三生木于东而地八成之地四生金于西而天
九成之天五生土于中而地十成之于是乎五行之
卷二百七十 第 13b 页 WYG0680-0471d.png
气流行乎天地之閒故虚于水之一则命之曰原而
六则命之曰委火之二则命之曰荧而七则命之曰
焱木之三则命之曰本而八则命之曰末金之四则
命之曰卝而九则命之曰刃土之五则命之曰基而
十则命之曰冢自有是五行之气也而后生万物而
为之体故虚以是一原二荧三本四卝五基与夫六
委七焱八末九刃十冢者随其序迭分左右而偶之
自上一次二而下至于十等为五十五体以应王公
六则命之曰委火之二则命之曰荧而七则命之曰
焱木之三则命之曰本而八则命之曰末金之四则
命之曰卝而九则命之曰刃土之五则命之曰基而
十则命之曰冢自有是五行之气也而后生万物而
为之体故虚以是一原二荧三本四卝五基与夫六
委七焱八末九刃十冢者随其序迭分左右而偶之
自上一次二而下至于十等为五十五体以应王公
卷二百七十 第 14a 页 WYG0680-0472a.png
岳牧率侯卿大夫士庶人之象而周五行生成五十有
五之数自夫物之有是体也而后性具于中随其体
而有纯駮之不齐故虚于五生数偶五生数曰水火
木金土而为生纯之性五于五成数偶五成数亦曰
水火木金土而为成纯之性五十纯之外其次降一
则自二至六偶五生数自七至一偶五成数皆曰火
木金土水又其次降二则自三至七偶五生数自八
至二偶五成数皆曰木金土水火又其次降三则自
五之数自夫物之有是体也而后性具于中随其体
而有纯駮之不齐故虚于五生数偶五生数曰水火
木金土而为生纯之性五于五成数偶五成数亦曰
水火木金土而为成纯之性五十纯之外其次降一
则自二至六偶五生数自七至一偶五成数皆曰火
木金土水又其次降二则自三至七偶五生数自八
至二偶五成数皆曰木金土水火又其次降三则自
卷二百七十 第 14b 页 WYG0680-0472b.png
四至八偶五生数自九至三偶五成数皆曰金土水
火木又其次降四则自五至九偶五生数自十至四
偶五成数皆曰土水火木金合四降有四十是为生
成之错最后于五生数偶五生数复得水火木金土
之序是为五配之性以合五十有五体而性备矣自
夫物之有是性也而后为之名以别之故虚于一与
一偶则名之曰元以为物之始而中于齐终于馀元
裒齐散馀五者形之运也自是而次柔刚雍昧昭则
火木又其次降四则自五至九偶五生数自十至四
偶五成数皆曰土水火木金合四降有四十是为生
成之错最后于五生数偶五生数复得水火木金土
之序是为五配之性以合五十有五体而性备矣自
夫物之有是性也而后为之名以别之故虚于一与
一偶则名之曰元以为物之始而中于齐终于馀元
裒齐散馀五者形之运也自是而次柔刚雍昧昭则
卷二百七十 第 15a 页 WYG0680-0472c.png
性之分也容言虑聆觌则动之官也繇懠得罹耽则
情之訹也前却庸妥蠢则事之变也讱宜忱哲戛则
德之涂也特偶昵续考则家之纲也范徒丑𨽻林则
国之纪也禋准资宾𢦦则政之务也敩乂绩育声则
功之具也兴痡泯造隆则业之著也凡五十五名秩
然有序于是乎又为之行以文之凡五十五行行下
有辞以述行之意自初至上凡七变变下有解以释
变之义于是乎又为蓍法以占之以五行相乘五其
情之訹也前却庸妥蠢则事之变也讱宜忱哲戛则
德之涂也特偶昵续考则家之纲也范徒丑𨽻林则
国之纪也禋准资宾𢦦则政之务也敩乂绩育声则
功之具也兴痡泯造隆则业之著也凡五十五名秩
然有序于是乎又为之行以文之凡五十五行行下
有辞以述行之意自初至上凡七变变下有解以释
变之义于是乎又为蓍法以占之以五行相乘五其
卷二百七十 第 15b 页 WYG0680-0472d.png
五为二十五又以三才乘之三其二十五为七十五
策虚其五而用七十揲之以十而观其馀以断吉凶
元齐馀三行无变皆不占其他五十二行初上亦不
占而惟占其中之五变然后以俟命焉气体性名行
命备而书以全虽若别为一家而大槩与玄相准虚
之二数之相偶则以拟𢆯之四位之迭画虚之五十
五行则以拟玄之八十一首虚之七变则以拟玄之
九赞虚之七解则以拟玄之九测虚之虚五则以拟
策虚其五而用七十揲之以十而观其馀以断吉凶
元齐馀三行无变皆不占其他五十二行初上亦不
占而惟占其中之五变然后以俟命焉气体性名行
命备而书以全虽若别为一家而大槩与玄相准虚
之二数之相偶则以拟𢆯之四位之迭画虚之五十
五行则以拟玄之八十一首虚之七变则以拟玄之
九赞虚之七解则以拟玄之九测虚之虚五则以拟
卷二百七十 第 16a 页 WYG0680-0473a.png
玄之虚三虚之揲十则以拟玄之揲三玄以冬至之
气始于中而虚则以冬至之气始于元玄有七百二
十九赞以当期三百六十四日有半而又有踦赢之
赞二虚则有三百六十四变以当期三百六十四日
而又有元齐馀不变之行三玄以后世有子云者必
好玄虚亦以后世有君实者必好虚一一模仿要之
俱不足以有补于易是亦工于其数而道则未也夫
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盖生生之所以为主而
气始于中而虚则以冬至之气始于元玄有七百二
十九赞以当期三百六十四日有半而又有踦赢之
赞二虚则有三百六十四变以当期三百六十四日
而又有元齐馀不变之行三玄以后世有子云者必
好玄虚亦以后世有君实者必好虚一一模仿要之
俱不足以有补于易是亦工于其数而道则未也夫
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盖生生之所以为主而
卷二百七十 第 16b 页 WYG0680-0473b.png
非气形而下者今其言曰体以受性又曰形然后性
则性在于气形之后矣性之本体纯粹至善万物一
原而非有不齐之品也今其言以柔刚雍昧昭为性
之分则是止论气之禀而非性之谓矣其学已不识
大本而其他又多为艰奥之辞以文浅近之理而所
谓虚者即不能免乎老氏之归于圣贤之心传大义
要旨亦将何所发明哉胡不移是心以讲明羲文周
孔之易上以发前蕴中以洗吾心而下以开后学胡
则性在于气形之后矣性之本体纯粹至善万物一
原而非有不齐之品也今其言以柔刚雍昧昭为性
之分则是止论气之禀而非性之谓矣其学已不识
大本而其他又多为艰奥之辞以文浅近之理而所
谓虚者即不能免乎老氏之归于圣贤之心传大义
要旨亦将何所发明哉胡不移是心以讲明羲文周
孔之易上以发前蕴中以洗吾心而下以开后学胡
卷二百七十 第 17a 页 WYG0680-0473c.png
为亦区区空自苦而复效雄之赘也
陈振孙曰言万物者皆祖于虚玄以准易虚以准玄
林希逸曰潜虚未必出于温公其辞亦可观视太玄
则迥异矣太玄犹有古意潜虚只是后世文字
熊朋来曰潜虚之言曰万物皆祖于虚虚生于气气
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故
潜虚有气图其次体图又其次性图又其次名图又
其次行图又其次命图其目凡六而张氏或言八图
陈振孙曰言万物者皆祖于虚玄以准易虚以准玄
林希逸曰潜虚未必出于温公其辞亦可观视太玄
则迥异矣太玄犹有古意潜虚只是后世文字
熊朋来曰潜虚之言曰万物皆祖于虚虚生于气气
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故
潜虚有气图其次体图又其次性图又其次名图又
其次行图又其次命图其目凡六而张氏或言八图
卷二百七十 第 17b 页 WYG0680-0473d.png
者行图中有变图解图也潜虚主河图所谓原委即
天一地六之水所谓荧焱即地二天七之火所谓本
末即天三地八之木所谓卝刃即地四天九之金所
谓基冢即天五地十之土一与六合一得五成六二
与七合二得五成七三与八合三得五成八四与九
合四得五成九五与十合五得五成十皆禀中宫戊
巳之功此潜虚五十五行所以齐行独居中也潜虚
之画即如今人布算之筹潜虚之行即如周易之卦
天一地六之水所谓荧焱即地二天七之火所谓本
末即天三地八之木所谓卝刃即地四天九之金所
谓基冢即天五地十之土一与六合一得五成六二
与七合二得五成七三与八合三得五成八四与九
合四得五成九五与十合五得五成十皆禀中宫戊
巳之功此潜虚五十五行所以齐行独居中也潜虚
之画即如今人布算之筹潜虚之行即如周易之卦
卷二百七十 第 18a 页 WYG0680-0474a.png
行有七变即如卦有六爻变有解辞即如爻有小象
然周易以八乘八则为六十四卦潜虚以十乘十宜
为百行而止五十五行兹所以为潜虚也五十五者
天地自然之数以气图观之原一荧二本三卝四基
五委六焱七末八刃九冢十凑合成五十五数以体
图观之一元之下从左体逆推二等止于二三等止
于三四等止于四五等止于五六等止于六七等止
于七八等止于八九等止于九十等止于十亦自然
然周易以八乘八则为六十四卦潜虚以十乘十宜
为百行而止五十五行兹所以为潜虚也五十五者
天地自然之数以气图观之原一荧二本三卝四基
五委六焱七末八刃九冢十凑合成五十五数以体
图观之一元之下从左体逆推二等止于二三等止
于三四等止于四五等止于五六等止于六七等止
于七八等止于八九等止于九十等止于十亦自然
卷二百七十 第 18b 页 WYG0680-0474b.png
为五十五数最是性图先列十纯十纯既浃其次降
一其次降二其次降三其次降四至五配而性备始
于纯终于配尤足以见五十五数自然之妙至于名
图所以具五十五行之名行图所以见五十五者之
行命图所以著夫吉凶臧否平之五变五十五行之
中每行七变元馀齐三行不占则五十二行该三百
六十四变元当一变馀则奇分是为三百六十五变
有奇上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可以步
一其次降二其次降三其次降四至五配而性备始
于纯终于配尤足以见五十五数自然之妙至于名
图所以具五十五行之名行图所以见五十五者之
行命图所以著夫吉凶臧否平之五变五十五行之
中每行七变元馀齐三行不占则五十二行该三百
六十四变元当一变馀则奇分是为三百六十五变
有奇上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可以步
卷二百七十 第 19a 页 WYG0680-0474c.png
天轨可以协岁纪此则潜虚之大槩也然而图不尽
意学者但观图上之言而未尝布蓍执策以试其周
流变动之处则不过曰潜虚者虚其半而已是岂足
以知潜虚哉 又曰周易之蓍五十虚一而用四十
九潜虚之蓍七十五虚五而用七十周易以四揲之
潜虚以十揲其名而以七揲其变周易揲蓍平分之
后先取右一蓍卦于左手之左右皆揲十有八变而
成卦潜虚揲蓍平分之后取左一蓍挂于右初揲左
意学者但观图上之言而未尝布蓍执策以试其周
流变动之处则不过曰潜虚者虚其半而已是岂足
以知潜虚哉 又曰周易之蓍五十虚一而用四十
九潜虚之蓍七十五虚五而用七十周易以四揲之
潜虚以十揲其名而以七揲其变周易揲蓍平分之
后先取右一蓍卦于左手之左右皆揲十有八变而
成卦潜虚揲蓍平分之后取左一蓍挂于右初揲左
卷二百七十 第 19b 页 WYG0680-0474d.png
则虚右次揲右则虚左此亦虚半之意至于定名之
馀敛蓍复揲取阴取阳此又于虚半之中两开其端
故其法曰五行相乘得二十五又以三才乘之得七
十五言蓍数所由定也
吴师道后序曰某少好占筮等书尝购得司马公潜
虚附以张敦实发微诸论者不知何人所刻其书完
具无缺意为善本也又得里中孙氏写本盖提刑公
宪文故物纸背有梁克家为福建安抚使韩彦直知
馀敛蓍复揲取阴取阳此又于虚半之中两开其端
故其法曰五行相乘得二十五又以三才乘之得七
十五言蓍数所由定也
吴师道后序曰某少好占筮等书尝购得司马公潜
虚附以张敦实发微诸论者不知何人所刻其书完
具无缺意为善本也又得里中孙氏写本盖提刑公
宪文故物纸背有梁克家为福建安抚使韩彦直知
卷二百七十 第 20a 页 WYG0680-0475a.png
泉州时手书名当时往来书札也于是百五六十年
矣特爱之甚见其文阙因以前本令学子补书之后
数年读朱子跋张氏潜虚图记所得范炳文别本首
末乃知完本为赝书赧然流汗愧前日之轻率而增
加猥杂不可削除以为大恨因与许君益之言之君
遂出藏本亦阙文者归以参挍用朱子法非其旧者
悉以朱圈别之仍前录跋语于卷后以识愚之愧恨
又以示儿辈俾之广见闻慎取予而毋蹈予之失也
矣特爱之甚见其文阙因以前本令学子补书之后
数年读朱子跋张氏潜虚图记所得范炳文别本首
末乃知完本为赝书赧然流汗愧前日之轻率而增
加猥杂不可削除以为大恨因与许君益之言之君
遂出藏本亦阙文者归以参挍用朱子法非其旧者
悉以朱圈别之仍前录跋语于卷后以识愚之愧恨
又以示儿辈俾之广见闻慎取予而毋蹈予之失也
卷二百七十 第 20b 页 WYG0680-0475b.png
按朱子所记行变解之数此本亦不合未有所考特
命图之后跋语之前一条凡例二十六字记占四十
三字注六字所谓命图之关纽占法之变者此独有
之而许君本亦阙则此岂范君所传之旧与因抄二
条示许君而并记其说于此
季本曰潜虚揲法亦犹太玄之强排太玄之揲既违
大衍之义而虚又蹈之
胡应麟曰潜虚司马公属草未成后人赝补行世见
命图之后跋语之前一条凡例二十六字记占四十
三字注六字所谓命图之关纽占法之变者此独有
之而许君本亦阙则此岂范君所传之旧与因抄二
条示许君而并记其说于此
季本曰潜虚揲法亦犹太玄之强排太玄之揲既违
大衍之义而虚又蹈之
胡应麟曰潜虚司马公属草未成后人赝补行世见
卷二百七十 第 21a 页 WYG0680-0475c.png
朱紫阳语录黄东发日抄世以数学无辨其是非者
詹景凤曰洞极旨似传易潜虚则法太玄
按潜虚五十五行曰元曰裒曰柔曰刚曰雍
曰昧曰昭曰容曰言曰虑曰聆曰觌曰繇曰
懠曰得曰罹曰耽曰前曰却曰庸曰妥曰蠢
曰讱曰宜曰忱曰哲曰戛曰特曰偶曰昵曰
续曰考曰范曰徒曰丑曰𨽻曰林曰禋曰准
曰资曰宾曰𢦦曰敩曰乂曰绩曰育曰声曰
詹景凤曰洞极旨似传易潜虚则法太玄
按潜虚五十五行曰元曰裒曰柔曰刚曰雍
曰昧曰昭曰容曰言曰虑曰聆曰觌曰繇曰
懠曰得曰罹曰耽曰前曰却曰庸曰妥曰蠢
曰讱曰宜曰忱曰哲曰戛曰特曰偶曰昵曰
续曰考曰范曰徒曰丑曰𨽻曰林曰禋曰准
曰资曰宾曰𢦦曰敩曰乂曰绩曰育曰声曰
卷二百七十 第 21b 页 WYG0680-0475d.png
兴曰痡曰泯曰造曰隆曰散曰馀曰齐
张氏(敦实/)潜虚发微论
十篇
存
吴师道曰张敦实徽婺源人其乡有刋本潜虚完书
又闻昭武有艮斋谢氏所注释未见
范钦曰敦实官左朝奉郎监察御史
谢氏(谔/)潜虚注释
张氏(敦实/)潜虚发微论
十篇
存
吴师道曰张敦实徽婺源人其乡有刋本潜虚完书
又闻昭武有艮斋谢氏所注释未见
范钦曰敦实官左朝奉郎监察御史
谢氏(谔/)潜虚注释
卷二百七十 第 22a 页 WYG0680-0476a.png
佚
张氏(汉/)辨虚
一卷
佚
楼钥曰张德深汉邃于易𢆯著辨虚一编兼综易玄
二书易曰卦玄曰首虚曰名卦有爻首有赞名有变
二体四位十等之象八物五行生成之数乾中元之
所以始一三五之所以虚与夫揲法占法皆若异而
张氏(汉/)辨虚
一卷
佚
楼钥曰张德深汉邃于易𢆯著辨虚一编兼综易玄
二书易曰卦玄曰首虚曰名卦有爻首有赞名有变
二体四位十等之象八物五行生成之数乾中元之
所以始一三五之所以虚与夫揲法占法皆若异而
卷二百七十 第 22b 页 WYG0680-0476b.png
实同又辨气体性名行命与蓍虚之法无馀蕴辨名
之末谓齐处大中之内斟酌造化其斗之任乎发微
论乃曰处大中之内在天其北极之任乎轻改一言
失其旨矣土分王于四季齐亦土也居中而斟酌造
化故喻以北斗之任非谓若极之居其所也德深读
书躬耕耽嗜古学天文地理无不该贯此特其一耳
张氏(行成/)潜虚衍义
十六卷
之末谓齐处大中之内斟酌造化其斗之任乎发微
论乃曰处大中之内在天其北极之任乎轻改一言
失其旨矣土分王于四季齐亦土也居中而斟酌造
化故喻以北斗之任非谓若极之居其所也德深读
书躬耕耽嗜古学天文地理无不该贯此特其一耳
张氏(行成/)潜虚衍义
十六卷
卷二百七十 第 23a 页 WYG0680-0476c.png
未见
林氏(希逸/)潜虚精语
一卷
存
希逸序曰太玄起九数潜虚起五数自是天地间不
可泯者先师尝云易则正穴此支龙也辞之有古今
又不可不精别之张炳文以为果温公所作前后本
有阙有全续添者为伪文公言之详矣初本已有肤
林氏(希逸/)潜虚精语
一卷
存
希逸序曰太玄起九数潜虚起五数自是天地间不
可泯者先师尝云易则正穴此支龙也辞之有古今
又不可不精别之张炳文以为果温公所作前后本
有阙有全续添者为伪文公言之详矣初本已有肤
卷二百七十 第 23b 页 WYG0680-0476d.png
浅无味者况续增者乎今以其语之工者摘而录之
吴氏(霞举/)潜虚图说
一卷
佚
朱氏(德润/)潜虚易说
一篇
存(载存复斋集/)
周伯琦志墓曰君讳德润字泽民朱姓其先睢阳人
吴氏(霞举/)潜虚图说
一卷
佚
朱氏(德润/)潜虚易说
一篇
存(载存复斋集/)
周伯琦志墓曰君讳德润字泽民朱姓其先睢阳人
卷二百七十 第 24a 页 WYG0680-0477a.png
子孙著籍于吴延祐末以荐召见命为应奉翰林文
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英宗嗣位授镇东行
中书省儒学提举
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英宗嗣位授镇东行
中书省儒学提举
卷二百七十 第 24b 页 WYG0680-0477b.png
经义考卷二百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