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六十九 第 1a 页 WYG0680-04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六十九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拟经(二/)
宋氏(衷/)注太玄经
隋志九卷
未见
按新唐书艺文志有宋仲孚太玄经注十
经义考卷二百六十九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拟经(二/)
宋氏(衷/)注太玄经
隋志九卷
未见
按新唐书艺文志有宋仲孚太玄经注十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b 页 WYG0680-0446b.png
二卷考隋书及旧唐书经籍志俱无之疑
即宋仲子注书子为㜽因讹孚尔第卷帙
不符未可臆决
王氏(肃/)太玄经注
七录七卷
佚
魏志肃年十八从宋忠读太玄而更为之解
陆氏(绩/)太玄经注
即宋仲子注书子为㜽因讹孚尔第卷帙
不符未可臆决
王氏(肃/)太玄经注
七录七卷
佚
魏志肃年十八从宋忠读太玄而更为之解
陆氏(绩/)太玄经注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a 页 WYG0680-0447a.png
隋志十卷(唐志十二卷/)
未见
绩自述曰昔尝见同郡邹邠字伯岐与邑人书叹扬
子云所述太玄连推求玄本不能得也镇南将军刘
景升遣梁国成奇修好鄙州奇将玄经自随时维幅
写一通年尚暗稚甫学书毛诗王谊人事未能深索
玄道真故不为也后数年专精读之半岁閒粗觉其
意于是草创注解未能也章陵宋仲子为作解诂后
未见
绩自述曰昔尝见同郡邹邠字伯岐与邑人书叹扬
子云所述太玄连推求玄本不能得也镇南将军刘
景升遣梁国成奇修好鄙州奇将玄经自随时维幅
写一通年尚暗稚甫学书毛诗王谊人事未能深索
玄道真故不为也后数年专精读之半岁閒粗觉其
意于是草创注解未能也章陵宋仲子为作解诂后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b 页 WYG0680-0447b.png
奇复衔命寻盟仲子以所解付奇与安远将军彭城
张子布绩得览焉仲子之思虑诚为信笃然玄道广
远淹废历载师读断绝难可一备故往往有违本错
误绩智意岂能弘裕顾圣人有所不知匹夫误有所
达窃缘先生询于刍荛之义故遂卒有所述就以仲子
解为本其合于道者因仍其说其失者因释而正之
所以不复为一解欲令学者瞻览彼此论其曲直故
合联之耳夫玄之大义揲蓍之谓而仲子失其指归
张子布绩得览焉仲子之思虑诚为信笃然玄道广
远淹废历载师读断绝难可一备故往往有违本错
误绩智意岂能弘裕顾圣人有所不知匹夫误有所
达窃缘先生询于刍荛之义故遂卒有所述就以仲子
解为本其合于道者因仍其说其失者因释而正之
所以不复为一解欲令学者瞻览彼此论其曲直故
合联之耳夫玄之大义揲蓍之谓而仲子失其指归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a 页 WYG0680-0447c.png
休咎之占靡所取定虽得文閒异说大体乖矣书曰
若网在纲有条而弗紊今纲不正欲弗紊不可得也
绩不敢苟好著作以虚誉也庶合道真使玄不为后
世所尤而已
虞氏(翻/)太玄经注
七录十四卷
佚
陆氏(凯/)太玄经注
若网在纲有条而弗紊今纲不正欲弗紊不可得也
绩不敢苟好著作以虚誉也庶合道真使玄不为后
世所尤而已
虞氏(翻/)太玄经注
七录十四卷
佚
陆氏(凯/)太玄经注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b 页 WYG0680-0447d.png
七录十三卷
佚
范氏(望/)太玄经注
唐志十二卷(通考十卷/)
存
望自序曰子云著玄桓谭以为绝伦张衡以拟五经
非诸子之传也自侯芭受业之后希有传者建安中
宋衷陆绩各以渊通之才穷核道真为十篇解释之
佚
范氏(望/)太玄经注
唐志十二卷(通考十卷/)
存
望自序曰子云著玄桓谭以为绝伦张衡以拟五经
非诸子之传也自侯芭受业之后希有传者建安中
宋衷陆绩各以渊通之才穷核道真为十篇解释之
卷二百六十九 第 4a 页 WYG0680-0448a.png
文字繁猥今以陆为本录宋所长训理其义为十卷
晁公武曰吴范望叔明注以首分居本经之上以测
散处赞辞之下其前又有陆绩序以子云为圣人云
蔡氏(文邵/)太玄经注
隋志十卷
佚
员氏(俶/)太玄幽赞
十卷
晁公武曰吴范望叔明注以首分居本经之上以测
散处赞辞之下其前又有陆绩序以子云为圣人云
蔡氏(文邵/)太玄经注
隋志十卷
佚
员氏(俶/)太玄幽赞
十卷
卷二百六十九 第 4b 页 WYG0680-0448b.png
佚
唐书注开元四年京兆府童子进书召试及第授散
官文学直弘文馆
王应麟曰开元四年京兆童子员俶进太玄幽赞十
卷紫微省召试赋颂及第
王氏(涯/)太玄经注
通志六卷
佚
唐书注开元四年京兆府童子进书召试及第授散
官文学直弘文馆
王应麟曰开元四年京兆童子员俶进太玄幽赞十
卷紫微省召试赋颂及第
王氏(涯/)太玄经注
通志六卷
佚
卷二百六十九 第 5a 页 WYG0680-0448c.png
说玄
通志一卷
存(阙/)
王谠曰王相涯注太玄尝取以卜自言所中多于易
筮
晁公武曰唐王涯广津撰涯始以贞元丙子终于元
和己丑二十六年閒注太玄为六卷今不之见独说
玄行于世凡五篇明宗一立例二揲法三占法四辨
通志一卷
存(阙/)
王谠曰王相涯注太玄尝取以卜自言所中多于易
筮
晁公武曰唐王涯广津撰涯始以贞元丙子终于元
和己丑二十六年閒注太玄为六卷今不之见独说
玄行于世凡五篇明宗一立例二揲法三占法四辨
卷二百六十九 第 5b 页 WYG0680-0448d.png
首五
李焘曰自晋范望而后为𢆯学者无闻而涯独能名
家诸儒共宗之涯别有经注六卷行于世说玄特其
大略耳揲法所称并艻之后便多数之不中分盖误
也若尔则终不成七八之数当云又中分其馀而三
数之但不复挂一然本都如此今姑存其旧使观者
自择焉
王应麟曰前世多诋太玄自王涯著说发明渊奥其
李焘曰自晋范望而后为𢆯学者无闻而涯独能名
家诸儒共宗之涯别有经注六卷行于世说玄特其
大略耳揲法所称并艻之后便多数之不中分盖误
也若尔则终不成七八之数当云又中分其馀而三
数之但不复挂一然本都如此今姑存其旧使观者
自择焉
王应麟曰前世多诋太玄自王涯著说发明渊奥其
卷二百六十九 第 6a 页 WYG0680-0449a.png
学遂盛
按郑氏通志既列涯说玄又列玄赜考玄赜
即系说玄徐庸目之云尔不应重出也
张氏(易/)太玄注
佚
南唐书张易字简能元城人右谏议大夫判大理寺
改勤政殿学士判御史台注太玄未成卒
杜氏(元颖/)太玄经传
按郑氏通志既列涯说玄又列玄赜考玄赜
即系说玄徐庸目之云尔不应重出也
张氏(易/)太玄注
佚
南唐书张易字简能元城人右谏议大夫判大理寺
改勤政殿学士判御史台注太玄未成卒
杜氏(元颖/)太玄经传
卷二百六十九 第 6b 页 WYG0680-0449b.png
通志三卷
佚
范氏(谔昌/)补正太玄经
通志十卷
佚
林氏(瑀/)太玄经注
通志十卷
佚
佚
范氏(谔昌/)补正太玄经
通志十卷
佚
林氏(瑀/)太玄经注
通志十卷
佚
卷二百六十九 第 7a 页 WYG0680-0449c.png
太玄经释文
通志一卷
佚
宋氏(惟干/)太玄解(干通志作翰/)
通志十卷
未见(宗旨一篇存/)
晁公武曰皇朝宋惟干注惟干尝得太玄古本于昭
应咸平中知滑台取宋衷陆绩范望三家训解别为
通志一卷
佚
宋氏(惟干/)太玄解(干通志作翰/)
通志十卷
未见(宗旨一篇存/)
晁公武曰皇朝宋惟干注惟干尝得太玄古本于昭
应咸平中知滑台取宋衷陆绩范望三家训解别为
卷二百六十九 第 7b 页 WYG0680-0449d.png
之注仍作太玄宗旨两篇附于后其学盖师济东田
告司马温公所谓小宋者也
王应麟曰景德元年五月直昭文馆宋惟干上太玄
新注十卷付史馆
章氏(察/)太玄经讲疏
通志四十六卷(通考注十四卷疏三十卷/)
佚
太玄经发隐
告司马温公所谓小宋者也
王应麟曰景德元年五月直昭文馆宋惟干上太玄
新注十卷付史馆
章氏(察/)太玄经讲疏
通志四十六卷(通考注十四卷疏三十卷/)
佚
太玄经发隐
卷二百六十九 第 8a 页 WYG0680-0450a.png
通志三卷
未见
太玄图
一卷
佚
苏轼曰察本闽人迁于蜀者数世遂为成都人
晁公武曰皇朝章察撰嘉祐中成都帅蒋堂献其书
于朝诏书褒宠赐号冲退处士实录察字隐之双流
未见
太玄图
一卷
佚
苏轼曰察本闽人迁于蜀者数世遂为成都人
晁公武曰皇朝章察撰嘉祐中成都帅蒋堂献其书
于朝诏书褒宠赐号冲退处士实录察字隐之双流
卷二百六十九 第 8b 页 WYG0680-0450b.png
人通经术善属文性恬淡屏居林泉以养生治气为
事
李焘曰其说以范望为宗望所否者辄改正之大抵
玄之吉凶专在昼夜而子云之辞或奇奥难晓诸家
往往迷误指凶为吉违背经义察独以昼夜订其辞
于吉凶无所差比诸家诚最优焉察成都人字隐之
博通五经尤长于易太玄王素赵抃守蜀皆宾礼之
赐号冲退素所请也察将死其乡人梦察以小童自
事
李焘曰其说以范望为宗望所否者辄改正之大抵
玄之吉凶专在昼夜而子云之辞或奇奥难晓诸家
往往迷误指凶为吉违背经义察独以昼夜订其辞
于吉凶无所差比诸家诚最优焉察成都人字隐之
博通五经尤长于易太玄王素赵抃守蜀皆宾礼之
赐号冲退素所请也察将死其乡人梦察以小童自
卷二百六十九 第 9a 页 WYG0680-0450c.png
随投谒告别曰此閒嚣尘非修行地吾归阆苑矣察
盖明术数得道者 又曰察有太玄讲疏四十九卷
其说甚备发隐之作盖在讲疏以前其大略可见矣
下篇所称王莽旦筮遇干之一五七乃宋衷陆绩旧
注本寓言也而察谓宋陆皆居汉世去扬雄未远必
得之传闻故因用之要恐非实耳然亦不害学者观
其意焉可也
长编至和元年十二月以益州布衣章察为本州助
盖明术数得道者 又曰察有太玄讲疏四十九卷
其说甚备发隐之作盖在讲疏以前其大略可见矣
下篇所称王莽旦筮遇干之一五七乃宋衷陆绩旧
注本寓言也而察谓宋陆皆居汉世去扬雄未远必
得之传闻故因用之要恐非实耳然亦不害学者观
其意焉可也
长编至和元年十二月以益州布衣章察为本州助
卷二百六十九 第 9b 页 WYG0680-0450d.png
教察通经术尤深于太玄著发隐三篇讲疏四十五
卷田况上其发隐特录之察辞不拜嘉祐四年十一
月赐号冲退处士
玉海皇祐五年闰七月章察上太玄经发隐三篇又
太玄图一卷庆历中撰发隐始序雄出处本末著玄
之意中陈准易造玄之法末论玄之妙以适变通
宋氏(咸/)太玄音
一卷
卷田况上其发隐特录之察辞不拜嘉祐四年十一
月赐号冲退处士
玉海皇祐五年闰七月章察上太玄经发隐三篇又
太玄图一卷庆历中撰发隐始序雄出处本末著玄
之意中陈准易造玄之法末论玄之妙以适变通
宋氏(咸/)太玄音
一卷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0a 页 WYG0680-0451a.png
佚
徐氏(庸/)太玄经解(绍兴阁书目作释文/)
通考十卷
未见
晁公武曰皇朝徐庸注庸庆历閒人也以范望解指
义不的因王涯林氏诸解重为之注取王涯说玄附
于后目为玄赜通名之为太𢆯性总其自序云尔又
多改其文字如以杚为仡以为姽以牡凡为札乃
徐氏(庸/)太玄经解(绍兴阁书目作释文/)
通考十卷
未见
晁公武曰皇朝徐庸注庸庆历閒人也以范望解指
义不的因王涯林氏诸解重为之注取王涯说玄附
于后目为玄赜通名之为太𢆯性总其自序云尔又
多改其文字如以杚为仡以为姽以牡凡为札乃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0b 页 WYG0680-0451b.png
以半为手以孪为孪以雅为推之类其所谓林氏者
瑀也贾文元尝辟瑀之妄于朝
郭氏(元亨/)太玄经疏
通志十八卷
佚
晁公武曰皇朝郭元亨撰元亨序云昔扬雄作玄传
之侯芭后独有张衡桓谭张华见而称叹吴郡邹伯
岐求本不能得宋衷为训解陆绩为注解范叔明王
瑀也贾文元尝辟瑀之妄于朝
郭氏(元亨/)太玄经疏
通志十八卷
佚
晁公武曰皇朝郭元亨撰元亨序云昔扬雄作玄传
之侯芭后独有张衡桓谭张华见而称叹吴郡邹伯
岐求本不能得宋衷为训解陆绩为注解范叔明王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1a 页 WYG0680-0451c.png
涯亦注之皆未明白元亨在蜀自淳化末迄于祥符
八年凡三十年撰成今疏又云太虚润色于君平未
知何书也(通考经籍志作太玄润/所据而言然) (于君平未知何/)
李焘曰其疏专主范望虽讲论极详然于望本注无
所增益也元亨自谓得归于蜀而不著其师之名氏
蜀人盖多玄学疑严扬所传固自不绝但潜伏退避
非遇其人则鲜有显者耳元亨之本末亦未详
陈氏(渐/)演玄
八年凡三十年撰成今疏又云太虚润色于君平未
知何书也(通考经籍志作太玄润/所据而言然) (于君平未知何/)
李焘曰其疏专主范望虽讲论极详然于望本注无
所增益也元亨自谓得归于蜀而不著其师之名氏
蜀人盖多玄学疑严扬所传固自不绝但潜伏退避
非遇其人则鲜有显者耳元亨之本末亦未详
陈氏(渐/)演玄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1b 页 WYG0680-0451d.png
通志十卷(国史志七卷/)
佚
宋史渐字鸿渐少以文学知名于蜀淳化中与其父
尧封皆以进士试廷中太宗擢渐第辄辞不就愿擢
其父许之至咸平初渐始仕为天水县尉时学者罕
通扬雄太玄经渐独好之著书十五篇号演玄奏之
召试学士院授仪州军事推官后迁耀州节度推官
晁公武曰皇朝陈渐撰渐尧佐之族子也国史有传
佚
宋史渐字鸿渐少以文学知名于蜀淳化中与其父
尧封皆以进士试廷中太宗擢渐第辄辞不就愿擢
其父许之至咸平初渐始仕为天水县尉时学者罕
通扬雄太玄经渐独好之著书十五篇号演玄奏之
召试学士院授仪州军事推官后迁耀州节度推官
晁公武曰皇朝陈渐撰渐尧佐之族子也国史有传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2a 页 WYG0680-0452a.png
凡十四篇渐谓史以扬雄非圣人而作经犹吴楚僭
王按子云法言解嘲止云太玄然则经非其自称弟
子侯芭之徒尊之耳
王应麟曰国史渐传著书十五篇号演玄奏之演玄
本十卷其閒多言星历自焚三卷所存七卷者有玄
统述策纪鐍键略各一篇弹误二篇玄图一篇玄钳
一篇字摹十六篇
孔氏(旼/)太玄图
王按子云法言解嘲止云太玄然则经非其自称弟
子侯芭之徒尊之耳
王应麟曰国史渐传著书十五篇号演玄奏之演玄
本十卷其閒多言星历自焚三卷所存七卷者有玄
统述策纪鐍键略各一篇弹误二篇玄图一篇玄钳
一篇字摹十六篇
孔氏(旼/)太玄图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2b 页 WYG0680-0452b.png
一卷
佚
长编庆历七年八月赐汝州龙兴县处士孔旼粟帛
旼孔子四十六代孙隐居县之龙山滍阳城晚年惟
玩易老为太玄图张壁上外列方州部家而规其中
心空之无所书曰易所谓寂然不动者与此无以异
也
张氏(揆/)太玄经集解
佚
长编庆历七年八月赐汝州龙兴县处士孔旼粟帛
旼孔子四十六代孙隐居县之龙山滍阳城晚年惟
玩易老为太玄图张壁上外列方州部家而规其中
心空之无所书曰易所谓寂然不动者与此无以异
也
张氏(揆/)太玄经集解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3a 页 WYG0680-0452c.png
通考一卷
佚
宋史张揆字贯之齐州人擢进士第历大理寺丞以
疾解官十年不出户读易因通扬雄太玄经上集解
数万言召对迩英阁擢天章阁待制累迁翰林侍读
学士
长编庆历七年九月以工部郎中集贤殿修撰张揆
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读学士揆上所著太玄集解召
佚
宋史张揆字贯之齐州人擢进士第历大理寺丞以
疾解官十年不出户读易因通扬雄太玄经上集解
数万言召对迩英阁擢天章阁待制累迁翰林侍读
学士
长编庆历七年九月以工部郎中集贤殿修撰张揆
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读学士揆上所著太玄集解召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3b 页 WYG0680-0452d.png
见延和殿令揲蓍得断首具言断首准易之夬卦盖
阳刚以决阴柔君子进小人退之象也帝悦故有是
命
玉海皇祐四年九月丁度上张修撰写太玄经
张氏(齐/)太玄正义统论
一卷
佚
释文玄说
阳刚以决阴柔君子进小人退之象也帝悦故有是
命
玉海皇祐四年九月丁度上张修撰写太玄经
张氏(齐/)太玄正义统论
一卷
佚
释文玄说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4a 页 WYG0680-0453a.png
二卷
佚
许氏(洞/)演玄
十卷
佚
王应麟曰许洞演玄十卷其说分三纪二体上纪甲
首丙尾日月迭居以辨数中纪丙首戊尾男女异政
以辨位下纪庚首癸尾山川冲气以辨德二体曰范
佚
许氏(洞/)演玄
十卷
佚
王应麟曰许洞演玄十卷其说分三纪二体上纪甲
首丙尾日月迭居以辨数中纪丙首戊尾男女异政
以辨位下纪庚首癸尾山川冲气以辨德二体曰范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4b 页 WYG0680-0453b.png
曰纬
王氏(鸿/)太玄经注
佚
江西通志王鸿字翼道雩都人皇祐中试南宫不第
幡然归隐目其山曰峿山岩曰需岩尝注太玄经时
周濂溪倅郡鸿亦在讲郡守刘彝请掌郡教不就
师氏(望/)玄鉴
十卷
王氏(鸿/)太玄经注
佚
江西通志王鸿字翼道雩都人皇祐中试南宫不第
幡然归隐目其山曰峿山岩曰需岩尝注太玄经时
周濂溪倅郡鸿亦在讲郡守刘彝请掌郡教不就
师氏(望/)玄鉴
十卷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5a 页 WYG0680-0453c.png
佚
冯氏(元/)太玄音训
通志一卷
佚
宋史冯元字道宗七岁读易母夜梦异人以绀莲花
与元吞之且曰善读此后必贵显真宗试进士殿中
召元讲易直龙图阁诏预内朝天禧初数入讲易于
宣和门北阁官至户部侍郎元且老率三日一诵易
冯氏(元/)太玄音训
通志一卷
佚
宋史冯元字道宗七岁读易母夜梦异人以绀莲花
与元吞之且曰善读此后必贵显真宗试进士殿中
召元讲易直龙图阁诏预内朝天禧初数入讲易于
宣和门北阁官至户部侍郎元且老率三日一诵易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5b 页 WYG0680-0453d.png
卒赠尚书谥章靖
吴氏(秘/)太玄经注
佚
太玄音义
佚
长编嘉祐二年十一月司封员外郎吴秘上所注太
玄经及音义降敕奖谕
陈振孙曰太玄释文一卷相传自侯芭虞翻宋衷陆
吴氏(秘/)太玄经注
佚
太玄音义
佚
长编嘉祐二年十一月司封员外郎吴秘上所注太
玄经及音义降敕奖谕
陈振孙曰太玄释文一卷相传自侯芭虞翻宋衷陆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6a 页 WYG0680-0454a.png
绩互相增损非后人所作也吴秘尝作音义岂即此
耶
苏氏(洵/)太玄论
一卷
存
邵子(雍/)太玄准易图
未见
雍自序曰夫玄之于易犹地之于天也天主太极而
耶
苏氏(洵/)太玄论
一卷
存
邵子(雍/)太玄准易图
未见
雍自序曰夫玄之于易犹地之于天也天主太极而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6b 页 WYG0680-0454b.png
地总元气元气转而为三统在元则谓之三元三元
转而为九州九州转而为二十七部二十七部转而
为八十一首首有九赞赞分昼夜而刚柔之用见矣
故玄之赞七百二十九而有奇以应三百六旬有六
日之度盖本出于元气而作者也太极生两仪两仪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故易
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以司八节又以坎离震
兑四正之卦二十四爻以司二十四气以复临泰大
转而为九州九州转而为二十七部二十七部转而
为八十一首首有九赞赞分昼夜而刚柔之用见矣
故玄之赞七百二十九而有奇以应三百六旬有六
日之度盖本出于元气而作者也太极生两仪两仪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故易
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以司八节又以坎离震
兑四正之卦二十四爻以司二十四气以复临泰大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7a 页 WYG0680-0454c.png
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有二卦以司七十二候节
也气也候也既各有统矣然周天之度未见其所司
也于是又去四正之卦分取六十卦引而伸之为三
百六十爻各司其日则周天三百六十度而寒暑进
退之道阴阳之运备矣盖本乎太极而作者也由是
观之则天地各有生成之数而相为表里之用故天
数西行上承而左转者在地之元气也地数东行下
顺而右运者在天之太极也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
也气也候也既各有统矣然周天之度未见其所司
也于是又去四正之卦分取六十卦引而伸之为三
百六十爻各司其日则周天三百六十度而寒暑进
退之道阴阳之运备矣盖本乎太极而作者也由是
观之则天地各有生成之数而相为表里之用故天
数西行上承而左转者在地之元气也地数东行下
顺而右运者在天之太极也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7b 页 WYG0680-0454d.png
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此所谓成变化而行鬼神者
也所谓玄之于易犹地之于天者如斯而已准而作
之不亦宜乎若夫分天度列次舍序气候明卦爻冠
首赞位列八重先以夜赞布诸外然后昼赞首位爻
象候卦气卦宫分度数次诸内复会于辰极而𢆯易
显仁藏用之道循乎数者可见矣是故始于上元甲
子天正朔旦日躔牛宿之初后四千六百一十七年
复会于太初之上元者玄之赞也自上元甲寅青龙
也所谓玄之于易犹地之于天者如斯而已准而作
之不亦宜乎若夫分天度列次舍序气候明卦爻冠
首赞位列八重先以夜赞布诸外然后昼赞首位爻
象候卦气卦宫分度数次诸内复会于辰极而𢆯易
显仁藏用之道循乎数者可见矣是故始于上元甲
子天正朔旦日躔牛宿之初后四千六百一十七年
复会于太初之上元者玄之赞也自上元甲寅青龙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8a 页 WYG0680-0455a.png
之首气起未济之九四后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复
会于太极之上元者易之爻也原始要终究其所穷
则体用虽殊其归一而已矣
按是序载元吴草庐支言然晁以道嵩山集
即载之当属康节之作
司马氏(光/)太玄经集注
通考十卷
存
会于太极之上元者易之爻也原始要终究其所穷
则体用虽殊其归一而已矣
按是序载元吴草庐支言然晁以道嵩山集
即载之当属康节之作
司马氏(光/)太玄经集注
通考十卷
存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8b 页 WYG0680-0455b.png
光自序曰汉五业主事宋衷始为玄作解诂吴郁林
太守陆绩作释文晋尚书郎范望作解赞唐门下侍
郎平章事王涯注经及首测宋兴都官郎中直昭文
馆宋惟干通为之注秦州天水尉陈渐作演玄司封
员外郎吴秘作音义庆历中光始得太玄而读之作
读玄自是求访此数书皆得之又作说玄疲精劳神
三十馀年讫不能造其籓篱以其用心之久弃之似
可惜乃依法言为之集注诚不知量庶几来者或有
太守陆绩作释文晋尚书郎范望作解赞唐门下侍
郎平章事王涯注经及首测宋兴都官郎中直昭文
馆宋惟干通为之注秦州天水尉陈渐作演玄司封
员外郎吴秘作音义庆历中光始得太玄而读之作
读玄自是求访此数书皆得之又作说玄疲精劳神
三十馀年讫不能造其籓篱以其用心之久弃之似
可惜乃依法言为之集注诚不知量庶几来者或有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9a 页 WYG0680-0455c.png
取焉其直云宋者仲子也云小宋者昭文郎中也
晁公武曰司马光君实集汉宋衷解诂吴陆绩释文
晋范望解赞唐王涯注经及首测宋惟干通注陈渐
演玄吴秘音义七家为此书自庆历至元丰凡三十
年始成
陈振孙曰集取宋衷以下七家之说而断之以己意
张岳序曰扬子太玄自司马氏注出而诸家之说可
废然好之者故少今之学者岂惟不好纵有精力亦
晁公武曰司马光君实集汉宋衷解诂吴陆绩释文
晋范望解赞唐王涯注经及首测宋惟干通注陈渐
演玄吴秘音义七家为此书自庆历至元丰凡三十
年始成
陈振孙曰集取宋衷以下七家之说而断之以己意
张岳序曰扬子太玄自司马氏注出而诸家之说可
废然好之者故少今之学者岂惟不好纵有精力亦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9b 页 WYG0680-0455d.png
不暇及故岁久而讹脱愈甚予始得是书爱其文字
奇古又爱司马氏以其所自得之义理说玄明畅详
尽因并读之患无善本可以雠挍丙戌冬使过广信
郡守张侯景周方图刻玄乃出予本与张本参挍之
得其讹谬可正者数处而阙其疑序之曰子云之为
是书将以拟易也夫易于天地万物之理赜矣岂待
别有一言与之并行而能有所发明哉自先天之学
不传吾夫子赞易仅存其辞于大传中而世之为丁
奇古又爱司马氏以其所自得之义理说玄明畅详
尽因并读之患无善本可以雠挍丙戌冬使过广信
郡守张侯景周方图刻玄乃出予本与张本参挍之
得其讹谬可正者数处而阙其疑序之曰子云之为
是书将以拟易也夫易于天地万物之理赜矣岂待
别有一言与之并行而能有所发明哉自先天之学
不传吾夫子赞易仅存其辞于大传中而世之为丁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0a 页 WYG0680-0456a.png
何焦京学者方蔽于传注拘于术数莫有能察其所
由然者也子云博极群籍又好深湛之思其于天地
之运阴阳二气之往来盖见其机缄之不容己者于
是考之于律则十二管相生之气应参之于历则四
时分至之候验测之以乾象则日月五纬之度合独
反而求之于易不得其说乃以为四圣亦有未备必
待已而后明也于是奋而为玄其数肇于一参于三
成于九而极于八十一一者阳之数也积阳之极轻
由然者也子云博极群籍又好深湛之思其于天地
之运阴阳二气之往来盖见其机缄之不容己者于
是考之于律则十二管相生之气应参之于历则四
时分至之候验测之以乾象则日月五纬之度合独
反而求之于易不得其说乃以为四圣亦有未备必
待已而后明也于是奋而为玄其数肇于一参于三
成于九而极于八十一一者阳之数也积阳之极轻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0b 页 WYG0680-0456b.png
清而运于上者为天故八十一首以象周天之体太
阴五纬俱丽乎天者也迟留伏逆参差不齐惟日一
日一度无有馀欠日法既定则太阴五纬所躔之度
皆可考故为七百二十九赞以象日行一岁周天之
度气始于冬至辰始于子律始于黄钟宿度始于牵
牛而疏布其节侯分秒于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赞
之中终始迭运而不穷与先天气运之序真有相合
者而不知易已有之以为待已而后明则是于易学
阴五纬俱丽乎天者也迟留伏逆参差不齐惟日一
日一度无有馀欠日法既定则太阴五纬所躔之度
皆可考故为七百二十九赞以象日行一岁周天之
度气始于冬至辰始于子律始于黄钟宿度始于牵
牛而疏布其节侯分秒于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赞
之中终始迭运而不穷与先天气运之序真有相合
者而不知易已有之以为待已而后明则是于易学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1a 页 WYG0680-0456c.png
之未深矣或谓子云善于模仿是书仿太初历及京
房卦气夫太初汉人本历自当用之房之书惟互换
卦序分卦直日及四正六爻各主一气为牵合无取
若其十二辟卦次第虽羲文未之及也特房用之异
耳子云𢆯首专言阴阳消息而深致意于盛衰胜负
之际至于赞辞所断吉凶又直以义理人事得失为
言不杂乎占验小数此其意正与房反自刘向父子
号为精达阴阳视子云不知何如而岂京氏之所敢
房卦气夫太初汉人本历自当用之房之书惟互换
卦序分卦直日及四正六爻各主一气为牵合无取
若其十二辟卦次第虽羲文未之及也特房用之异
耳子云𢆯首专言阴阳消息而深致意于盛衰胜负
之际至于赞辞所断吉凶又直以义理人事得失为
言不杂乎占验小数此其意正与房反自刘向父子
号为精达阴阳视子云不知何如而岂京氏之所敢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1b 页 WYG0680-0456d.png
拟哉故予尝谓子云是书虽不得先天之数与象而
得其意其他得失先儒之论己辨学者择之可也或
曰象数亦有二乎曰有理则有气有象则有数盈天
地间皆象也因象起数皆可显造化之体惟其所起
有偏全故其显于是者时有不神耳譬之万物皆得
造化之气以生而有正者偏者通者塞者谓偏且塞
者造化之气不在是不可也易之与玄以是求之斯
得矣
得其意其他得失先儒之论己辨学者择之可也或
曰象数亦有二乎曰有理则有气有象则有数盈天
地间皆象也因象起数皆可显造化之体惟其所起
有偏全故其显于是者时有不神耳譬之万物皆得
造化之气以生而有正者偏者通者塞者谓偏且塞
者造化之气不在是不可也易之与玄以是求之斯
得矣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2a 页 WYG0680-0457a.png
程氏(贲/)太玄经手音(或作义训/)
通志一卷
佚
黄休复曰贲字季长自号丘园子江阳人
林氏(共/)太玄图
通志一卷
佚
玄图发微
通志一卷
佚
黄休复曰贲字季长自号丘园子江阳人
林氏(共/)太玄图
通志一卷
佚
玄图发微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2b 页 WYG0680-0457b.png
通志三卷
佚
孙氏(胄/)太玄正义
通志一卷
佚
太玄叩键
通志一卷
佚
佚
孙氏(胄/)太玄正义
通志一卷
佚
太玄叩键
通志一卷
佚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3a 页 WYG0680-0457c.png
张氏(行成/)翼玄
十二卷
未见
李氏(沂/)太玄集解义诀
十卷
佚
王应麟曰集宋陆范王并撰筮法占法又为图并杂
说总十五篇
十二卷
未见
李氏(沂/)太玄集解义诀
十卷
佚
王应麟曰集宋陆范王并撰筮法占法又为图并杂
说总十五篇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3b 页 WYG0680-0457d.png
晁氏(说之/)易玄星纪谱
通考二卷
存
说之自序曰说之在嵩山得温公太玄集解读之益
知扬子云初为文王易而作玄姑托基于高辛及太
初二历此二历之斗分强弱不可下通于今亦无足
议温公又本诸太初历而作玄历其用意加勤矣然
简略难明继而得康节先生玄图布星辰辨气候分
通考二卷
存
说之自序曰说之在嵩山得温公太玄集解读之益
知扬子云初为文王易而作玄姑托基于高辛及太
初二历此二历之斗分强弱不可下通于今亦无足
议温公又本诸太初历而作玄历其用意加勤矣然
简略难明继而得康节先生玄图布星辰辨气候分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4a 页 WYG0680-0458a.png
昼夜而易玄相参于中为极悉矣复患其传写骈委
易乱岁月斯久莫知其躅手欲释而意不置乃朝维
夜思取历于图合而谱之于是知子云以首准卦非
出于其私意盖有星候为之机括不得不然古今诸
儒之失则多矣如羡准小过而以准临则失之是时
水泽腹坚已终于临上六而小过初六用事矣或者
以羡准解尤非是夷准豫而以准大壮则失之是时
始电终于大壮上六而豫初六用事矣应准咸而非
易乱岁月斯久莫知其躅手欲释而意不置乃朝维
夜思取历于图合而谱之于是知子云以首准卦非
出于其私意盖有星候为之机括不得不然古今诸
儒之失则多矣如羡准小过而以准临则失之是时
水泽腹坚已终于临上六而小过初六用事矣或者
以羡准解尤非是夷准豫而以准大壮则失之是时
始电终于大壮上六而豫初六用事矣应准咸而非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4b 页 WYG0680-0458b.png
离沈准观而非兑惟震离兑坎是谓四正卦易所不
用则玄亦无所准矣且玄既不准坎震而乃独准离
兑邪永准同人而非恒先此凉风至常已准恒继之
以白露降度乃准节今永当寒蝉鸣则准同人岂可
汨乱后先乃复准恒于后邪疑准贲而非巽盖鸿雁
来而翕准巽玄鸟归而聚准萃群鸟养羞而积准大
畜雷乃收声而饰准贲矣疑当蛰虫培户则又可汨
乱后先乃复准巽邪或者以疑准震尤非是此难与
用则玄亦无所准矣且玄既不准坎震而乃独准离
兑邪永准同人而非恒先此凉风至常已准恒继之
以白露降度乃准节今永当寒蝉鸣则准同人岂可
汨乱后先乃复准恒于后邪疑准贲而非巽盖鸿雁
来而翕准巽玄鸟归而聚准萃群鸟养羞而积准大
畜雷乃收声而饰准贲矣疑当蛰虫培户则又可汨
乱后先乃复准巽邪或者以疑准震尤非是此难与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5a 页 WYG0680-0458c.png
诸家口舌辨而按谱以视之则彼自屈矣此谱之所
以作也晬准乾而在地中则无当于乾沈准观而在
人中则无当于观守再准否而无当于否驯准坤而
星穷候尽则无当于坤将准未济而析木之已终星
纪之未见则火不能降以济水水不能升以济火此
玄又以明易之阴阳进退盈虚之几者也惟坤既无
当于卦则无当于爻以示为用者八十而一则虚也
虚一者即虚五也易天地五十五之数与夫大衍四
以作也晬准乾而在地中则无当于乾沈准观而在
人中则无当于观守再准否而无当于否驯准坤而
星穷候尽则无当于坤将准未济而析木之已终星
纪之未见则火不能降以济水水不能升以济火此
玄又以明易之阴阳进退盈虚之几者也惟坤既无
当于卦则无当于爻以示为用者八十而一则虚也
虚一者即虚五也易天地五十五之数与夫大衍四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5b 页 WYG0680-0458d.png
十九之数复七日之数其所以虚而无用者坤以藏
之也阴虚无用而运行无疆阳则始终变化而不息
故彊准乾而为冬至之终晬又再准乾而为夏至之
始与驯之准坤者不同也易乾坤之辟阖乃著易以
颐中孚为一气玄则始之于中终之于养通而候之
则养退乎一日中进乎一日易之岁功乃建中先乎
周以明中孚之生复迎先乎遇以明咸之生姤易之
月纪乃正易三百八十四爻以直日而夜藏其用玄
之也阴虚无用而运行无疆阳则始终变化而不息
故彊准乾而为冬至之终晬又再准乾而为夏至之
始与驯之准坤者不同也易乾坤之辟阖乃著易以
颐中孚为一气玄则始之于中终之于养通而候之
则养退乎一日中进乎一日易之岁功乃建中先乎
周以明中孚之生复迎先乎遇以明咸之生姤易之
月纪乃正易三百八十四爻以直日而夜藏其用玄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6a 页 WYG0680-0459a.png
七百二十九赞则各分昼夜而用事易之日法乃
全曰中曰更曰减是谓三玄而三易之相荡乃不诬
凡此之类若玄之异乎易者而于易则深研几之功
则大矣如养为阳而中不为阴𤕠为金而羡不为土
之类则又若玄之自相诡异者然变化之微于是乎
在学者按谱以视之则皆易了矣图历所用斗分自
有强弱不能同并古今诸家异同之说悉以著之学
者可自考焉顾仆之愚何足以与此然用意专而私
全曰中曰更曰减是谓三玄而三易之相荡乃不诬
凡此之类若玄之异乎易者而于易则深研几之功
则大矣如养为阳而中不为阴𤕠为金而羡不为土
之类则又若玄之自相诡异者然变化之微于是乎
在学者按谱以视之则皆易了矣图历所用斗分自
有强弱不能同并古今诸家异同之说悉以著之学
者可自考焉顾仆之愚何足以与此然用意专而私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6b 页 WYG0680-0459b.png
窃好之以俟将来之知易者呜呼苟不明乎易则亦
无以玄为而不通乎𢆯者则又乃徒为易也可不勉
诸今之学者知尚其辞耳而莫知其辞之所自来宁
顾此耶或曰欧阳公不读玄而于易何如曰子非欧
阳公奈何大观四年庚寅甬江官舍
晁公武曰从父詹事公撰以温公玄历及邵康节太
玄准易图合而谱之以见扬雄以首准卦非出私意
盖有星候为之机括且辨正古今诸儒之失如羡不
无以玄为而不通乎𢆯者则又乃徒为易也可不勉
诸今之学者知尚其辞耳而莫知其辞之所自来宁
顾此耶或曰欧阳公不读玄而于易何如曰子非欧
阳公奈何大观四年庚寅甬江官舍
晁公武曰从父詹事公撰以温公玄历及邵康节太
玄准易图合而谱之以见扬雄以首准卦非出私意
盖有星候为之机括且辨正古今诸儒之失如羡不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7a 页 WYG0680-0459c.png
当准临夷不当准大壮之类凡此难与诸家口舌争
观谱则彼自屈矣此谱玄所以作也
曾氏(元忠/)太玄经解
佚
许氏(翰/)玄解
通考四卷
佚
玄历
观谱则彼自屈矣此谱玄所以作也
曾氏(元忠/)太玄经解
佚
许氏(翰/)玄解
通考四卷
佚
玄历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7b 页 WYG0680-0459d.png
通考一卷
佚
陈振孙曰右丞襄陵许翰崧老撰所解十一篇通温
公注为十卷仿韩康伯注系辞合王弼为全书之例
也大抵玄首如彖赞如爻测如象文如文言摛莹掜
告如系辞数如说卦冲如序卦错如杂卦之类其于
易也规规然拟之勤矣太玄历者亦翰所传云温公
手录不著何人作
佚
陈振孙曰右丞襄陵许翰崧老撰所解十一篇通温
公注为十卷仿韩康伯注系辞合王弼为全书之例
也大抵玄首如彖赞如爻测如象文如文言摛莹掜
告如系辞数如说卦冲如序卦错如杂卦之类其于
易也规规然拟之勤矣太玄历者亦翰所传云温公
手录不著何人作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8a 页 WYG0680-0460a.png
胡氏(次和/)太玄集注
十二卷
未见
太玄索隐
四卷
未见
张萱曰宋庆元閒江源胡次和撰第十一卷唐相王
涯说玄五篇宋司马光读玄说玄太虚历第十二卷
十二卷
未见
太玄索隐
四卷
未见
张萱曰宋庆元閒江源胡次和撰第十一卷唐相王
涯说玄五篇宋司马光读玄说玄太虚历第十二卷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8b 页 WYG0680-0460b.png
易玄星纪谱皆附焉
林氏(希逸/)太玄精语
三卷
存(载鬳斋十一槁/)
希逸序曰子云作太玄以拟易昔人以为僭惟韩退
之屡称之至我朝康节司马公老泉却喜其书康节
用其数老泉论其书司马公为之注独东坡乃谓以
艰深之辞文浅近之说但子云之辞虽非易比然亦
林氏(希逸/)太玄精语
三卷
存(载鬳斋十一槁/)
希逸序曰子云作太玄以拟易昔人以为僭惟韩退
之屡称之至我朝康节司马公老泉却喜其书康节
用其数老泉论其书司马公为之注独东坡乃谓以
艰深之辞文浅近之说但子云之辞虽非易比然亦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9a 页 WYG0680-0460c.png
岂易能哉今取其语之精者表而出之亦略为解释
使读者易晓庶有意于古书者不以坡老一言而忽
之也
吴氏(霞举/)太玄图说
十卷
佚
释(全莹/)太玄略例
一卷
使读者易晓庶有意于古书者不以坡老一言而忽
之也
吴氏(霞举/)太玄图说
十卷
佚
释(全莹/)太玄略例
一卷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9b 页 WYG0680-0460d.png
佚
赵氏(秉文/)笺太玄赞
佚
秉文自序曰太玄何为者也将以发明大易而羽翼
之者也易有八物而五行万事在其中玄则列之以
三才本之以五行表之以阴阳推之以律历而天下
万事之理具要其归为仁义而作也卦用八蓍用七
玄则首用九蓍用六互彰之也易有道数象义说易
赵氏(秉文/)笺太玄赞
佚
秉文自序曰太玄何为者也将以发明大易而羽翼
之者也易有八物而五行万事在其中玄则列之以
三才本之以五行表之以阴阳推之以律历而天下
万事之理具要其归为仁义而作也卦用八蓍用七
玄则首用九蓍用六互彰之也易有道数象义说易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0a 页 WYG0680-0461a.png
者言道义则遗象数言象数则遗道义玄实兼之其
于圣经不为无助昔人讥屋下架屋不犹愈于章句
一偏之学乎后之言数术者孰与张平子以平子不
敢轻议太玄而后儒非之恐几率易顾仆何从以知
太玄姑以范注之小误以證本经之不误范注以九
首次九阳家阳画至十首羡之初一又为阳家阳画
则昼多于夜祸福殽乱故其说时有不通王氏已辨
之矣揲法一扐之后而数其馀王氏依之注本作两
于圣经不为无助昔人讥屋下架屋不犹愈于章句
一偏之学乎后之言数术者孰与张平子以平子不
敢轻议太玄而后儒非之恐几率易顾仆何从以知
太玄姑以范注之小误以證本经之不误范注以九
首次九阳家阳画至十首羡之初一又为阳家阳画
则昼多于夜祸福殽乱故其说时有不通王氏已辨
之矣揲法一扐之后而数其馀王氏依之注本作两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0b 页 WYG0680-0461b.png
扐非经误也经云旦筮用经夕筮用纬旧注以旦用
一五七夕用三四八日中夜中用二六九苏氏攻之
以为中夕筮吉凶杂至旦筮非大吉则大凶是吉凶
杂终不可得而遇也扬子大贤拟圣而作不应筮法
尚误此殆岁久失其传也及考玄数五为中央注土
行所在经纬杂用旦筮有三表一二三一表也四五
六一表也七八九一表也表取其一以为占旦筮用
一与七皆取其初遇至于四为纬五则经纬杂无已
一五七夕用三四八日中夜中用二六九苏氏攻之
以为中夕筮吉凶杂至旦筮非大吉则大凶是吉凶
杂终不可得而遇也扬子大贤拟圣而作不应筮法
尚误此殆岁久失其传也及考玄数五为中央注土
行所在经纬杂用旦筮有三表一二三一表也四五
六一表也七八九一表也表取其一以为占旦筮用
一与七皆取其初遇至于四为纬五则经纬杂无已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1a 页 WYG0680-0461c.png
则用六矣一六七吉凶杂与日中夜中夕筮同况晬
首一六七皆吉而唫首一六七皆凶亦有时而纯吉
纯凶矣恐旦筮当用一六七夕筮用三四八日中夜
中用二五九二为经九为纬五杂用之也筮有四星
时数辞注星若于一度也时谓旦中夕也数谓首数
之奇耦辞若九赞之辞也时若旦筮遇阳家其数自
奇辞自多吉是时数辞皆同何以别之窃意星若二
十八宿是也又有四方之宿各分配日月五星数有
首一六七皆吉而唫首一六七皆凶亦有时而纯吉
纯凶矣恐旦筮当用一六七夕筮用三四八日中夜
中用二五九二为经九为纬五杂用之也筮有四星
时数辞注星若于一度也时谓旦中夕也数谓首数
之奇耦辞若九赞之辞也时若旦筮遇阳家其数自
奇辞自多吉是时数辞皆同何以别之窃意星若二
十八宿是也又有四方之宿各分配日月五星数有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1b 页 WYG0680-0461d.png
干支之数律历之数玄算之数与筴数杂用之此扬
子所以知汉二百载而中天平子所以知汉四百载
玄其兴乎之验也其然岂其然乎玄有文告等十一
篇道义象数之学宋陆二注及王氏辨之详矣兹不
复云独首赞与昼夜不合及首赞之辞与首之名义
亦如六十四卦与卦义当相合如同人暌六爻皆言
同人暌之类是也而注閒有不悟辄以他义释之恐
有未安理当釐正使赞与首名义相合庶几粗明玄
子所以知汉二百载而中天平子所以知汉四百载
玄其兴乎之验也其然岂其然乎玄有文告等十一
篇道义象数之学宋陆二注及王氏辨之详矣兹不
复云独首赞与昼夜不合及首赞之辞与首之名义
亦如六十四卦与卦义当相合如同人暌六爻皆言
同人暌之类是也而注閒有不悟辄以他义释之恐
有未安理当釐正使赞与首名义相合庶几粗明玄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2a 页 WYG0680-0462a.png
经之万一仆亦未能审于是非姑录备遗忘以为学
玄之阶耳俟得前人之注改而正诸
叶氏(子奇/)太玄本旨
九卷
存
子奇自序曰扬子作太玄以拟易易之用二而玄之
用三用二故二其二以为四二其四以为八二其八
以为十六二其十六以为三十二二其三十二以为
玄之阶耳俟得前人之注改而正诸
叶氏(子奇/)太玄本旨
九卷
存
子奇自序曰扬子作太玄以拟易易之用二而玄之
用三用二故二其二以为四二其四以为八二其八
以为十六二其十六以为三十二二其三十二以为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2b 页 WYG0680-0462b.png
六十四也用三故三其三以为九三其九以为二十
七三其二十七以为八十一也易凡六重之故其爻
六玄凡四重之故其位四易画自下而上自前而后
以 (乾/一) (兑/二) (离/三) (震/四) (巽/五) (坎/六) (艮/七) (坤/八)八卦一
贞八悔而互重之故其究为六十四卦 画则自上
而下自内而外以(一方/一州) (一方/二州) (一方/三州) (二方/一州) (二方/二州) (二方/三州)
(三方/一州) (三方/二州) (三方/三州)九首三部三家而互重之故其究为八
十一首此易玄取用不同之效也易立天地人之道
七三其二十七以为八十一也易凡六重之故其爻
六玄凡四重之故其位四易画自下而上自前而后
以 (乾/一) (兑/二) (离/三) (震/四) (巽/五) (坎/六) (艮/七) (坤/八)八卦一
贞八悔而互重之故其究为六十四卦 画则自上
而下自内而外以(一方/一州) (一方/二州) (一方/三州) (二方/一州) (二方/二州) (二方/三州)
(三方/一州) (三方/二州) (三方/三州)九首三部三家而互重之故其究为八
十一首此易玄取用不同之效也易立天地人之道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3a 页 WYG0680-0462c.png
曰阴阳刚柔仁义故其画不过于一奇一耦之两端
𢆯立天地人之道曰始中终思福祸下中上故其画
遂有 (一方一部/一州一家) (二方二州/二部二家) (三方三州/三部三家)之三体盖易以两之玄
以参之也易自复至乾为阳自姤至坤为阴此二至
阴始阳生之机也玄自中至法为阳自应至养为阴
此亦二至阴始阳生之候也复之初九姤之初六当
二至昼夜子午之半中之次六应之次六亦当二至
昼夜子午之半此则易之与玄应天之运也易则一
𢆯立天地人之道曰始中终思福祸下中上故其画
遂有 (一方一部/一州一家) (二方二州/二部二家) (三方三州/三部三家)之三体盖易以两之玄
以参之也易自复至乾为阳自姤至坤为阴此二至
阴始阳生之机也玄自中至法为阳自应至养为阴
此亦二至阴始阳生之候也复之初九姤之初六当
二至昼夜子午之半中之次六应之次六亦当二至
昼夜子午之半此则易之与玄应天之运也易则一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3b 页 WYG0680-0462d.png
正一反对待而为序玄则跌阴跌阳交错而分家易
则爻多而卦少由其画止偶玄则位少而首多由其
画至三至于溯流而穷源自象而推理则易有太极
玄则有玄也是则用虽不同而所同者体数虽不同
而所同者理也此则易之与玄可以类推而通者也
虽然易之仪象卦数布置错综与天地造化无不合
由其理出于自然此所以为圣人之学玄之方州部
家分缀附会求律历节候而强其合由其智出于臆
则爻多而卦少由其画止偶玄则位少而首多由其
画至三至于溯流而穷源自象而推理则易有太极
玄则有玄也是则用虽不同而所同者体数虽不同
而所同者理也此则易之与玄可以类推而通者也
虽然易之仪象卦数布置错综与天地造化无不合
由其理出于自然此所以为圣人之学玄之方州部
家分缀附会求律历节候而强其合由其智出于臆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4a 页 WYG0680-0463a.png
见此所以为贤人之术易之立象命名莫不有义如
乾之六阳健莫如也故以名乾坤之六阴顺莫如也
故以名坤天地交而为泰天地隔而为否一阳来而
为复一阴生而为姤五阳决一阴而为夬五阴剥一
阳而为剥以至六十四卦莫不皆然我不知玄之为
中为周为礥为闲以至八十一首其于四画之位果
何所见以取象命名乎此求而未通者一也夫卦与
首既不同爻与位亦有异徒拟中于中孚拟周为复
乾之六阳健莫如也故以名乾坤之六阴顺莫如也
故以名坤天地交而为泰天地隔而为否一阳来而
为复一阴生而为姤五阳决一阴而为夬五阴剥一
阳而为剥以至六十四卦莫不皆然我不知玄之为
中为周为礥为闲以至八十一首其于四画之位果
何所见以取象命名乎此求而未通者一也夫卦与
首既不同爻与位亦有异徒拟中于中孚拟周为复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4b 页 WYG0680-0463b.png
拟礥闲为屯吾不知何中之虚何阳之复何刚柔始
交而难生初无其义此求而未通者二也夫易爻以
立卦辞以明爻故爻有六而辞亦六今玄画有四而
赞辞反九是上无所明下无所属首自首而赞自赞
本末二致此求而未通者三也易画自下而上故爻
辞亦自下而上玄画自上而下而赞辞乃自下而上
上下背驰此求而未通者四也易名阳爻以九阴爻
以六今玄虽列九赞但以次言之初无指名此求而
交而难生初无其义此求而未通者二也夫易爻以
立卦辞以明爻故爻有六而辞亦六今玄画有四而
赞辞反九是上无所明下无所属首自首而赞自赞
本末二致此求而未通者三也易画自下而上故爻
辞亦自下而上玄画自上而下而赞辞乃自下而上
上下背驰此求而未通者四也易名阳爻以九阴爻
以六今玄虽列九赞但以次言之初无指名此求而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5a 页 WYG0680-0463c.png
未通者五也易之爻位吉凶推之以才德时象之变
错之以中正刚柔之位故可吉可凶其法变动而不
拘今玄例以阳家一三五七九为昼措辞吉二四六
八为夜措辞凶阴家二四六八为昼措辞吉一三五
七九为夜措辞凶自始至终一定不移其法胶固而
无变此求而未通者六也圣人之于易虽未尝不致
其扶阳抑阴之义然阴阳者造化之本不可相无圣
人于其不可相无者则以健顺仁义之属明之虽其
错之以中正刚柔之位故可吉可凶其法变动而不
拘今玄例以阳家一三五七九为昼措辞吉二四六
八为夜措辞凶阴家二四六八为昼措辞吉一三五
七九为夜措辞凶自始至终一定不移其法胶固而
无变此求而未通者六也圣人之于易虽未尝不致
其扶阳抑阴之义然阴阳者造化之本不可相无圣
人于其不可相无者则以健顺仁义之属明之虽其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5b 页 WYG0680-0463d.png
消息之际有淑慝之分固未始以阳全吉而阴全凶
也今玄例以昼吉夜凶阴祸阳福恐亦未足以尽圣
人之微旨此求而未通者七也圣人仰观俯察见天
地之间不过阴阳两端而已因画一奇以象阳画一
耦以象阴奇耦之上复加一阴一阳驯而至于六十
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馀岁数虽不求其尽合而自
无不合今玄首画既不同别立九赞以两赞当一日
凡七百二十九赞当一岁三百六十四日半外立踦
也今玄例以昼吉夜凶阴祸阳福恐亦未足以尽圣
人之微旨此求而未通者七也圣人仰观俯察见天
地之间不过阴阳两端而已因画一奇以象阳画一
耦以象阴奇耦之上复加一阴一阳驯而至于六十
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馀岁数虽不求其尽合而自
无不合今玄首画既不同别立九赞以两赞当一日
凡七百二十九赞当一岁三百六十四日半外立踦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6a 页 WYG0680-0464a.png
赢二赞以当气盈朔虚虽于岁数尽合盖亦模仿于
历以附会焉初未见其必然恐弥纶天地之经殆不
如此此求而未通者八也故朱子曰太玄亦是拙的
工夫岂不以此乎虽然不究六经之旨无以见诸子
之缺不观诸子之缺无以见六经之全如玄也刘歆
见谓覆瓿则已甚之毁桓谭比之圣人则过情之誉
要之雄盖学圣人之作而未至者也求之两汉又岂
多得哉盖亦自成其一家之学者也观宋陆旧注尚
历以附会焉初未见其必然恐弥纶天地之经殆不
如此此求而未通者八也故朱子曰太玄亦是拙的
工夫岂不以此乎虽然不究六经之旨无以见诸子
之缺不观诸子之缺无以见六经之全如玄也刘歆
见谓覆瓿则已甚之毁桓谭比之圣人则过情之誉
要之雄盖学圣人之作而未至者也求之两汉又岂
多得哉盖亦自成其一家之学者也观宋陆旧注尚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6b 页 WYG0680-0464b.png
多舛失辄不揆而为之解虽肤见謏闻不足以穷玄
之蕴奥然于文义之近亦或庶几焉然而雄也拟易
于玄有以传其学愚也索玄之旨未免阙其疑虽其
固陋不能有以知玄然亦不可谓后世无扬子云也
今疏其所疑于卷首尚俟来哲以折衷云
叶氏(良佩/)太玄经集解
未见
刘氏(琯/)玄干
之蕴奥然于文义之近亦或庶几焉然而雄也拟易
于玄有以传其学愚也索玄之旨未免阙其疑虽其
固陋不能有以知玄然亦不可谓后世无扬子云也
今疏其所疑于卷首尚俟来哲以折衷云
叶氏(良佩/)太玄经集解
未见
刘氏(琯/)玄干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7a 页 WYG0680-0464c.png
二卷
未见
屠氏(本畯/)太玄阐
一卷
未见
许氏(世卿/)大玄玄言
未见
黄虞稷曰世卿字伯勋无锡人万历乙酉举人
未见
屠氏(本畯/)太玄阐
一卷
未见
许氏(世卿/)大玄玄言
未见
黄虞稷曰世卿字伯勋无锡人万历乙酉举人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7b 页 WYG0680-0464d.png
陈氏(梁/)太玄经测
一卷
存
亡名氏太玄释文
一卷
未见
玄测
一卷
一卷
存
亡名氏太玄释文
一卷
未见
玄测
一卷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8a 页 WYG0680-0465a.png
佚
太玄事类
一卷
佚
太玄事类
一卷
佚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8b 页 WYG0680-0465b.png
经义考卷二百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