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四 第 1a 页 WYG0679-056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九十四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春秋(二十七/)
季氏(立道/)春秋贯串
佚
邓文原志墓曰季氏世居处之龙泉先生讳立道字
成甫为湖州归安尉推恩择山水胜地便禄养祖妣
经义考卷一百九十四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春秋(二十七/)
季氏(立道/)春秋贯串
佚
邓文原志墓曰季氏世居处之龙泉先生讳立道字
成甫为湖州归安尉推恩择山水胜地便禄养祖妣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b 页 WYG0679-0561d.png
授临汝书院山长未赴而卒尝手抄春秋左氏传考
摭史记国语诸国名谥同异及论著事变颠末名曰
春秋贯串
彭氏(丝/)春秋辨疑
未见
刘氏(渊/)春秋例义
佚
春秋续传记
摭史记国语诸国名谥同异及论著事变颠末名曰
春秋贯串
彭氏(丝/)春秋辨疑
未见
刘氏(渊/)春秋例义
佚
春秋续传记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a 页 WYG0679-0562a.png
佚
左传纪事本末
佚
胡氏(炳文/)春秋集解 指掌图
俱未见
陈氏(栎/)春秋三传节注
未见
熊氏(复/)春秋会传(或作成纪/)
左传纪事本末
佚
胡氏(炳文/)春秋集解 指掌图
俱未见
陈氏(栎/)春秋三传节注
未见
熊氏(复/)春秋会传(或作成纪/)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b 页 WYG0679-0562b.png
未见
吴澄序曰邵子曰圣人之经浑然无迹如天道焉故
春秋书实事而善恶形乎中矣世之学春秋者率谓
圣人有意于褒贬三传去圣未远已失经意而况后
之注释者乎或弃经而任传或臆度而巧说几若舞
文弄法之吏然观者见其不背于理不伤于教莫之
瑕疵又孰能紬绎属辞比事之文而得圣人至公无
我之心哉汉儒不合不公无足道千载之下超然独
吴澄序曰邵子曰圣人之经浑然无迹如天道焉故
春秋书实事而善恶形乎中矣世之学春秋者率谓
圣人有意于褒贬三传去圣未远已失经意而况后
之注释者乎或弃经而任传或臆度而巧说几若舞
文弄法之吏然观者见其不背于理不伤于教莫之
瑕疵又孰能紬绎属辞比事之文而得圣人至公无
我之心哉汉儒不合不公无足道千载之下超然独
卷一百九十四 第 3a 页 WYG0679-0562c.png
究圣人之旨唯唐啖赵二家宋清江刘氏抑其次也
澄尝因三传研极推广以通其所未通而不敢以示
人今豫章熊复庶可所辑会传同者已十之七八诸
家注释未有能精择审取如此者也熊君谨厚醇正
笃志务学其可为通经之士云
南昌府志复字庶可新建人以五经教授乡里四方
来学者常数百人门人称之曰西雨先生
徐氏(安道/)左传事类
澄尝因三传研极推广以通其所未通而不敢以示
人今豫章熊复庶可所辑会传同者已十之七八诸
家注释未有能精择审取如此者也熊君谨厚醇正
笃志务学其可为通经之士云
南昌府志复字庶可新建人以五经教授乡里四方
来学者常数百人门人称之曰西雨先生
徐氏(安道/)左传事类
卷一百九十四 第 3b 页 WYG0679-0562d.png
未见
吴澄序曰杜元凯读左传法曰优而柔之使自求之
餍而饫之使自趋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
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渊哉乎其言也岂惟读左传宜
然凡读他书皆然朱元明以徐安道所辑左传事类
示予夫作文欲用事而资检阅记纂不为无功也用
心如此亦勤矣以此之勤循元凯之法俾左氏一书
融液贯彻于胸中傥有所用随取随足无施而不可
吴澄序曰杜元凯读左传法曰优而柔之使自求之
餍而饫之使自趋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
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渊哉乎其言也岂惟读左传宜
然凡读他书皆然朱元明以徐安道所辑左传事类
示予夫作文欲用事而资检阅记纂不为无功也用
心如此亦勤矣以此之勤循元凯之法俾左氏一书
融液贯彻于胸中傥有所用随取随足无施而不可
卷一百九十四 第 4a 页 WYG0679-0563a.png
其功犹有出于记纂之外者安道试就季父半溪翁
质之
张氏(鉴/)春秋纲常
佚
吴澄序曰春秋以道名分此言虽出庄氏而先儒有
取焉以其二字足以该一经之旨也古今春秋传序
注家奚翅百数或间得其义而能悉该其义者盖未
之见淮西张鉴所述春秋纲常不自措一辞但于每
质之
张氏(鉴/)春秋纲常
佚
吴澄序曰春秋以道名分此言虽出庄氏而先儒有
取焉以其二字足以该一经之旨也古今春秋传序
注家奚翅百数或间得其义而能悉该其义者盖未
之见淮西张鉴所述春秋纲常不自措一辞但于每
卷一百九十四 第 4b 页 WYG0679-0563b.png
行书字有高低而已观其序例大义炳然正名定分
无以踰此简而严严而简真可羽翼圣经以垂训戒
于千万世旨哉书乎余故识其篇端
程氏(直方/)春秋诸传考正
未见
春秋会通
未见
俞氏(皋/)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无以踰此简而严严而简真可羽翼圣经以垂训戒
于千万世旨哉书乎余故识其篇端
程氏(直方/)春秋诸传考正
未见
春秋会通
未见
俞氏(皋/)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卷一百九十四 第 5a 页 WYG0679-0563c.png
二十卷
存
皋自述凡例曰自晋杜氏注左传始有凡例之说取
经之事同辞同者计其数凡若干而不考其义唐陆
氏学于啖赵作纂例之书虽分析详备然亦未尝以
义言之逮程子为传分别义例而学者始得闻焉愚
今遵程子说以事同义同辞同者定而为例十六条
凡书经之事义如此而其辞例如此者是所谓例也
存
皋自述凡例曰自晋杜氏注左传始有凡例之说取
经之事同辞同者计其数凡若干而不考其义唐陆
氏学于啖赵作纂例之书虽分析详备然亦未尝以
义言之逮程子为传分别义例而学者始得闻焉愚
今遵程子说以事同义同辞同者定而为例十六条
凡书经之事义如此而其辞例如此者是所谓例也
卷一百九十四 第 5b 页 WYG0679-0563d.png
其有义不同而辞同事同而辞不同者则见各事之
下非可以例拘也且如殊会其辞虽同而其义则不
同会王世子而殊会是尊之而不敢与抗若曰王世
子在是而诸侯往会之不敢与世子列也会吴而殊
会是抑之而不使其抗若曰诸侯自为会而后会吴
不使与诸侯列也又如归来归复归归字虽同而其义
则不同妇人谓嫁曰归而书来归则出也诸国君大
夫出奔而复则书归而书复归则义不当复也天王
下非可以例拘也且如殊会其辞虽同而其义则不
同会王世子而殊会是尊之而不敢与抗若曰王世
子在是而诸侯往会之不敢与世子列也会吴而殊
会是抑之而不使其抗若曰诸侯自为会而后会吴
不使与诸侯列也又如归来归复归归字虽同而其义
则不同妇人谓嫁曰归而书来归则出也诸国君大
夫出奔而复则书归而书复归则义不当复也天王
卷一百九十四 第 6a 页 WYG0679-0564a.png
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
襚此讥其过时始至之失也至于季子来归齐人来
归郓欢龟阴之田此又喜其归异其词以嘉之也凡
此皆辞同而义不同者也又如国君奔一也而内奔
书逊弑君一也而内弑书薨不地杀公子一也而内
杀公子书刺凡此皆事同而辞不同者又如易田书
假城虎牢不系郑戍虎牢曰郑因会伐而朝书如凡
此之类乃程子所谓微辞隐义时措从宜者也是皆
襚此讥其过时始至之失也至于季子来归齐人来
归郓欢龟阴之田此又喜其归异其词以嘉之也凡
此皆辞同而义不同者也又如国君奔一也而内奔
书逊弑君一也而内弑书薨不地杀公子一也而内
杀公子书刺凡此皆事同而辞不同者又如易田书
假城虎牢不系郑戍虎牢曰郑因会伐而朝书如凡
此之类乃程子所谓微辞隐义时措从宜者也是皆
卷一百九十四 第 6b 页 WYG0679-0564b.png
不可以例拘也学者诚能熟玩程子传以求其意至
于沈潜反复一旦豁然贯通庶乎可窥圣人用心之
万一也又奚待愚言之赘云
吴澄序曰古之学者醇厚笃实不肯背其师说予观
公羊氏榖梁氏之徒既传其师之说以为传而其间
有称子公羊子子榖梁子者又以著其师之所自言
也呜呼此其所以为三代以上之人与汉儒治经亦
谨家法不以毫发臆见乱其所闻唐之陆淳初师啖
于沈潜反复一旦豁然贯通庶乎可窥圣人用心之
万一也又奚待愚言之赘云
吴澄序曰古之学者醇厚笃实不肯背其师说予观
公羊氏榖梁氏之徒既传其师之说以为传而其间
有称子公羊子子榖梁子者又以著其师之所自言
也呜呼此其所以为三代以上之人与汉儒治经亦
谨家法不以毫发臆见乱其所闻唐之陆淳初师啖
卷一百九十四 第 7a 页 WYG0679-0564c.png
氏啖卒而师啖之友赵氏遂合二师之说为纂例为
辨疑等书至今啖赵之学得以存于世者陆氏之功
也新安俞皋其学博其才优其质美从其乡之经师
赵君学春秋恪守所传通之于诸家述集传释义经
文之下融会众说择之精语之审粹然无疵经后备
载三传胡氏传以今日所尚也玩经下所释则四传
之是非不待辨而自明可谓专门而通者矣予喜其
有醇厚笃实之风乃为序其卷首赵君名良钧宋末
辨疑等书至今啖赵之学得以存于世者陆氏之功
也新安俞皋其学博其才优其质美从其乡之经师
赵君学春秋恪守所传通之于诸家述集传释义经
文之下融会众说择之精语之审粹然无疵经后备
载三传胡氏传以今日所尚也玩经下所释则四传
之是非不待辨而自明可谓专门而通者矣予喜其
有醇厚笃实之风乃为序其卷首赵君名良钧宋末
卷一百九十四 第 7b 页 WYG0679-0564d.png
进士及第授修职郎广德军教授宋亡不复仕皋字
心远居朱子之乡与人论经一则曰赵先生云二则
曰赵先生云学而能若是者鲜矣予是以喜之之深
也
张萱曰元泰定间新安俞皋述取诸家之说融会之
系以三传其大旨宗赵良钧
黄虞稷曰皋字心远新安人泰定间师事宋进士赵
良钧良钧仕宋为广德军教授宋亡不仕以春秋教
心远居朱子之乡与人论经一则曰赵先生云二则
曰赵先生云学而能若是者鲜矣予是以喜之之深
也
张萱曰元泰定间新安俞皋述取诸家之说融会之
系以三传其大旨宗赵良钧
黄虞稷曰皋字心远新安人泰定间师事宋进士赵
良钧良钧仕宋为广德军教授宋亡不仕以春秋教
卷一百九十四 第 8a 页 WYG0679-0565a.png
授乡里皋以所闻于师者发明经旨分别三传是否
而补胡氏之所未及
程氏(龙/)春秋辨疑
佚
叶氏(正道/)左氏窥斑
佚
戴表元序曰夫子没遗言之著于世者为经学
者各为说以通之通之不得则反诸经惟夫学
而补胡氏之所未及
程氏(龙/)春秋辨疑
佚
叶氏(正道/)左氏窥斑
佚
戴表元序曰夫子没遗言之著于世者为经学
者各为说以通之通之不得则反诸经惟夫学
卷一百九十四 第 8b 页 WYG0679-0565b.png
春秋则异是左氏公羊榖梁三家者与我肩随而学
夫子者也后世信于其言乃过夫子三家之中左氏
之徒谓其师逮与夫子同世信之尤确而春秋反为
疑经夫左氏者岂曰真足以蔽春秋哉缘其文胜学
者有求于左氏而无求于春秋故耳余于近世得折
衷左氏之书二编曰晁吏部杂论曰吕著作后说晁
约而通吕博而覈尝欲依仿其法删繁去滞定为一
书以达春秋之义而力未克也年来倦学葩叶凋槁
夫子者也后世信于其言乃过夫子三家之中左氏
之徒谓其师逮与夫子同世信之尤确而春秋反为
疑经夫左氏者岂曰真足以蔽春秋哉缘其文胜学
者有求于左氏而无求于春秋故耳余于近世得折
衷左氏之书二编曰晁吏部杂论曰吕著作后说晁
约而通吕博而覈尝欲依仿其法删繁去滞定为一
书以达春秋之义而力未克也年来倦学葩叶凋槁
卷一百九十四 第 9a 页 WYG0679-0565c.png
以为二编之法虽在所举而江南研经家自欧阳以
来皆直取春秋为断甚者尚疑今之春秋出于鲁史
本文者不可尽考无问左氏因知学广者疑固多如
登千仞之峰举足愈高而见愈杂如游四通八达之
途奇珍异货目眩而不即定要其定而不杂久然后
自得之耳叶君正道以左氏窥斑示予予读之犹爱
晁吕时也问书之所由成则方诸儒汲汲科举之年
君已脱稿久矣嗟夫此岂若予年少退惰不自力者
来皆直取春秋为断甚者尚疑今之春秋出于鲁史
本文者不可尽考无问左氏因知学广者疑固多如
登千仞之峰举足愈高而见愈杂如游四通八达之
途奇珍异货目眩而不即定要其定而不杂久然后
自得之耳叶君正道以左氏窥斑示予予读之犹爱
晁吕时也问书之所由成则方诸儒汲汲科举之年
君已脱稿久矣嗟夫此岂若予年少退惰不自力者
卷一百九十四 第 9b 页 WYG0679-0565d.png
比邪君名某台宁海人
吴氏(化龙/)左氏蒙求
佚
戴表元序曰吴伯秀为乡校诸生时予与之寒同枕
饥同灶比试于有司亦同业也然予性迟每得有司
命题辄勉强营度至移晷刻不能辨回视伯秀引笔
书卷滔滔十已成五六矣又当是时学徒如林问疑
请益者八面而坐人人得所欲越几日榜出伯秀嵬
吴氏(化龙/)左氏蒙求
佚
戴表元序曰吴伯秀为乡校诸生时予与之寒同枕
饥同灶比试于有司亦同业也然予性迟每得有司
命题辄勉强营度至移晷刻不能辨回视伯秀引笔
书卷滔滔十已成五六矣又当是时学徒如林问疑
请益者八面而坐人人得所欲越几日榜出伯秀嵬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0a 页 WYG0679-0566a.png
然占居上游诸问疑请益者班班选中余甚惭而慕
之以为为儒不当如是邪别十年予自太学成进士
伯秀亦阶乡举收礼官之科各相慰劳满意年齿亦
皆壮强自度非碌碌必将有所著见于时既而皆失
官家居流落颠顿积二十年颜苍发枯皆欲成老翁
于是予始悔其旧业谋以筋力之劳辨治衣食寻计
取种树书陶公养鱼法之类而习之顾此事亦非旦
暮可就徒失之而已而伯秀学益坚识益深风节益
之以为为儒不当如是邪别十年予自太学成进士
伯秀亦阶乡举收礼官之科各相慰劳满意年齿亦
皆壮强自度非碌碌必将有所著见于时既而皆失
官家居流落颠顿积二十年颜苍发枯皆欲成老翁
于是予始悔其旧业谋以筋力之劳辨治衣食寻计
取种树书陶公养鱼法之类而习之顾此事亦非旦
暮可就徒失之而已而伯秀学益坚识益深风节益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0b 页 WYG0679-0566b.png
峻乃方阖门下帷躬少年书生之事取数千年兴亡
之说贤否之迹皆紬理纂辑成一家言惟左氏传自
其少时即已精熟盖尝取义类对偶之相洽者韵为
蒙求以便学者余读之如斲泥之斤鸣镝之射百发百
返而不少差嘻乎异哉夫人之材力相去果若是远乎
伯秀蒙求成于左氏传又有笔记通纂于毛氏诗又
有集义等书次第皆且脱稿余虽坐前累不可望有
所进抑攘臂于勇夫之旁垂涎于饱人之馀意气固
之说贤否之迹皆紬理纂辑成一家言惟左氏传自
其少时即已精熟盖尝取义类对偶之相洽者韵为
蒙求以便学者余读之如斲泥之斤鸣镝之射百发百
返而不少差嘻乎异哉夫人之材力相去果若是远乎
伯秀蒙求成于左氏传又有笔记通纂于毛氏诗又
有集义等书次第皆且脱稿余虽坐前累不可望有
所进抑攘臂于勇夫之旁垂涎于饱人之馀意气固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1a 页 WYG0679-0566c.png
未已也伯秀名化龙今又字汉翔云
俞氏(汉/)春秋传
三十卷
佚
绍兴府志俞汉字仲云诸暨人撰春秋三十卷进呈
书付礼部刊行辟为儒学官不就卒友人私谥曰文
惠
黄虞稷曰字仲云诸暨人所纂书元时命礼部下江
俞氏(汉/)春秋传
三十卷
佚
绍兴府志俞汉字仲云诸暨人撰春秋三十卷进呈
书付礼部刊行辟为儒学官不就卒友人私谥曰文
惠
黄虞稷曰字仲云诸暨人所纂书元时命礼部下江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1b 页 WYG0679-0566d.png
浙儒学刊板授书院山长不赴
单氏(庚金/)春秋三传集说分纪
五十卷
佚
春秋传说集略
十二卷
佚
戴表元作志曰剡源有为明经之学者单氏讳庚金
单氏(庚金/)春秋三传集说分纪
五十卷
佚
春秋传说集略
十二卷
佚
戴表元作志曰剡源有为明经之学者单氏讳庚金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2a 页 WYG0679-0567a.png
字君范不得志于贡举隐晦溪山中者三十年日夜
取古圣贤经传遗言洗濯磨治其书已脱稿有春秋
三传集说分纪五十卷用吕氏程氏所纂自左氏公
羊传榖梁传以来诸家之异同定于一书后学得以
依据又解春秋正经题为春秋传说集略者十二卷
又读论语去取诸儒本题为增集论语说约者若干
卷
刘氏(庄孙/)春秋本义
取古圣贤经传遗言洗濯磨治其书已脱稿有春秋
三传集说分纪五十卷用吕氏程氏所纂自左氏公
羊传榖梁传以来诸家之异同定于一书后学得以
依据又解春秋正经题为春秋传说集略者十二卷
又读论语去取诸儒本题为增集论语说约者若干
卷
刘氏(庄孙/)春秋本义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2b 页 WYG0679-0567b.png
二十卷
佚
袁桷曰刘隐君论春秋为鲁史之旧是则发先儒之
遗旨
陈氏(则通/)铁山先生春秋提纲
十卷
存
胡光世序曰春秋一经说者亡虑数十百家其皆绘
佚
袁桷曰刘隐君论春秋为鲁史之旧是则发先儒之
遗旨
陈氏(则通/)铁山先生春秋提纲
十卷
存
胡光世序曰春秋一经说者亡虑数十百家其皆绘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3a 页 WYG0679-0567c.png
天地而图日月似则似矣于化工之妙容光之照则
亡也愚读是经茫无津涯及见此编檃括诸传包举
无遗颇于圣人之意若沧海之有畔可以济其阔而
极其际伏读之馀因思儒者之行闻善以相告也见
善以相示也不敢自秘愿与同学是经者共之故用
锓梓以广其传至于编中之所本者则有诸传在熟
读诸传以求经之旨而于此编以发经之蕴信所谓
提纲者矣
亡也愚读是经茫无津涯及见此编檃括诸传包举
无遗颇于圣人之意若沧海之有畔可以济其阔而
极其际伏读之馀因思儒者之行闻善以相告也见
善以相示也不敢自秘愿与同学是经者共之故用
锓梓以广其传至于编中之所本者则有诸传在熟
读诸传以求经之旨而于此编以发经之蕴信所谓
提纲者矣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3b 页 WYG0679-0567d.png
王氏(申子/)春秋类传
未见
吴澄曰巽卿春秋类传极佳虽有一二处与鄙说不
同然大纲领皆精当
田泽曰春秋一经后儒之说但祖三传如释例长历
集解调人繁露义函之类闻于世者不啻百馀家不
为不多然元年春王正月之义终无确论虽胡氏有
夏时冠周月之说杨氏有改正之论而学者质以古
未见
吴澄曰巽卿春秋类传极佳虽有一二处与鄙说不
同然大纲领皆精当
田泽曰春秋一经后儒之说但祖三传如释例长历
集解调人繁露义函之类闻于世者不啻百馀家不
为不多然元年春王正月之义终无确论虽胡氏有
夏时冠周月之说杨氏有改正之论而学者质以古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4a 页 WYG0679-0568a.png
今之正义终不能无疑是皆守三传之失昧作经之
旨故也蜀儒王申子所解春秋类传则曰有贬无褒
乃夫子一部法书出乎周公之礼则入乎夫子之法
拨乱反正无罪不书其志封疆者所以著侵夺之罪
也其志世次者所以著篡弑之罪也志礼乐志正朔
者著僭窃无王之罪也志官职志兵刑者著违制害
民之罪也谓侯国不合自称元年故书元年谓鲁不
合以子月为春故书春谓举世不知有王故书王谓
旨故也蜀儒王申子所解春秋类传则曰有贬无褒
乃夫子一部法书出乎周公之礼则入乎夫子之法
拨乱反正无罪不书其志封疆者所以著侵夺之罪
也其志世次者所以著篡弑之罪也志礼乐志正朔
者著僭窃无王之罪也志官职志兵刑者著违制害
民之罪也谓侯国不合自称元年故书元年谓鲁不
合以子月为春故书春谓举世不知有王故书王谓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4b 页 WYG0679-0568b.png
子月非正月故书正发此义例类成一书皆先贤所
未发深得圣人之本旨
吕氏(椿/)春秋精义
佚
闽书吕椿字之寿晋江人从邱葵学隐居教授
郭氏(堂/)春秋传论(堂或作镗/)
十卷
佚
未发深得圣人之本旨
吕氏(椿/)春秋精义
佚
闽书吕椿字之寿晋江人从邱葵学隐居教授
郭氏(堂/)春秋传论(堂或作镗/)
十卷
佚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5a 页 WYG0679-0568c.png
长乐县志郭堂字德基宋绍定进士至元中泉山书
院山长迁吴江州教授再调兴化有春秋传论十卷
四书易皆有述人称梅西先生
吴氏(澄/)春秋纂言
十二卷总例三卷
存
澄自序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昔唐啖助赵匡集春
秋传门人陆淳又类聚事辞成纂例十卷今澄既采
院山长迁吴江州教授再调兴化有春秋传论十卷
四书易皆有述人称梅西先生
吴氏(澄/)春秋纂言
十二卷总例三卷
存
澄自序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昔唐啖助赵匡集春
秋传门人陆淳又类聚事辞成纂例十卷今澄既采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5b 页 WYG0679-0568d.png
摭诸家之言各丽于经乃分所异合所同仿纂例为
总例七篇初一天道次二人纪次三嘉礼次四宾礼
次五军礼次六凶礼次七吉礼例之纲七例之目八
十有八凡春秋之例礼失者书出于礼则入于法故
曰刑书也事实辞文善恶必见圣人何容心哉盖浑
浑如天道焉呜呼其义微矣而执谦自谓之窃取区
区末学讵可得与闻乎
黄虞稷曰草庐春秋纂言嘉靖中嘉兴知府蒋若愚
总例七篇初一天道次二人纪次三嘉礼次四宾礼
次五军礼次六凶礼次七吉礼例之纲七例之目八
十有八凡春秋之例礼失者书出于礼则入于法故
曰刑书也事实辞文善恶必见圣人何容心哉盖浑
浑如天道焉呜呼其义微矣而执谦自谓之窃取区
区末学讵可得与闻乎
黄虞稷曰草庐春秋纂言嘉靖中嘉兴知府蒋若愚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6a 页 WYG0679-0569a.png
刻之郡斋湛若水为之序
齐氏(履谦/)春秋诸国统纪
六卷
存
履谦自序曰孔子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所谓春秋
者古者史记之通称也何以明之孟子曰王者之迹
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庄子曰春秋先王经世
之志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皆非谓今之春秋也又
齐氏(履谦/)春秋诸国统纪
六卷
存
履谦自序曰孔子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所谓春秋
者古者史记之通称也何以明之孟子曰王者之迹
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庄子曰春秋先王经世
之志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皆非谓今之春秋也又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6b 页 WYG0679-0569b.png
尝考之古文有夏商春秋又有晋春秋国语晋羊舌
肸习于春秋悼公使傅其太子楚庄王使申叔时傅
太子葴教之春秋左传韩宣子适鲁见鲁春秋至于
后世史学亦多以春秋名其书者若虞卿春秋吕氏
春秋陆贾春秋吴越春秋汉魏春秋唐春秋之类往
往有之故知春秋者古者史记之通称而今之春秋
一经圣人以同会异以一统万之书也始鲁终吴合
二十国史记而为之也然自三传既分世之学者类
肸习于春秋悼公使傅其太子楚庄王使申叔时傅
太子葴教之春秋左传韩宣子适鲁见鲁春秋至于
后世史学亦多以春秋名其书者若虞卿春秋吕氏
春秋陆贾春秋吴越春秋汉魏春秋唐春秋之类往
往有之故知春秋者古者史记之通称而今之春秋
一经圣人以同会异以一统万之书也始鲁终吴合
二十国史记而为之也然自三传既分世之学者类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7a 页 WYG0679-0569c.png
皆务以褒贬为工至于诸国分合与夫春秋之所以
为春秋未闻其有及之者予窃疑之久矣暇日辄以
所见妄为叙类私之巾箧盖不惟有以备诸家之阙
庶几全经之纲领而自此或可以寻究云
吴澄序曰读三百五篇之诗曰有美有刺也读二百
四十二年之春秋曰有褒有贬也盖夫子既没而序
诗传春秋者固已云然则非秦汉以后之儒创为是
说也说经而迷于是也千年矣逮自朱子诗传出人
为春秋未闻其有及之者予窃疑之久矣暇日辄以
所见妄为叙类私之巾箧盖不惟有以备诸家之阙
庶几全经之纲领而自此或可以寻究云
吴澄序曰读三百五篇之诗曰有美有刺也读二百
四十二年之春秋曰有褒有贬也盖夫子既没而序
诗传春秋者固已云然则非秦汉以后之儒创为是
说也说经而迷于是也千年矣逮自朱子诗传出人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7b 页 WYG0679-0569d.png
始知诗之不为美刺作若春秋之不为褒贬作则朱
子无论著夫孰从而正之有惑有不惑者相半也邵
子曰圣人之经浑然无迹如天道焉春秋书实事而
善恶形于其中矣至哉言乎朱子谓据事实书而善
恶自见其旨一也唐啖赵宋孙刘而下不泥于传有
功于经者奚啻数十家然褒贬之弊犹未悉除必待
宋末李吕而后大不惑夫其所谓褒贬者以书时书
月书日为详略其事以书爵书人书国为荣辱其君
子无论著夫孰从而正之有惑有不惑者相半也邵
子曰圣人之经浑然无迹如天道焉春秋书实事而
善恶形于其中矣至哉言乎朱子谓据事实书而善
恶自见其旨一也唐啖赵宋孙刘而下不泥于传有
功于经者奚啻数十家然褒贬之弊犹未悉除必待
宋末李吕而后大不惑夫其所谓褒贬者以书时书
月书日为详略其事以书爵书人书国为荣辱其君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8a 页 WYG0679-0570a.png
以书字书氏书名书人为轻重其臣而已噫事之或
时或月或日也君之或爵或人或国也臣之或字或
氏或名或人也法一定而不易岂圣人有意于轩轾
予夺之哉魏郡齐履谦伯恒甫之说春秋则异是不
承陋袭故皆苦思深究而自得内鲁尊周之外经书
其君之卒者十八国乃分汇诸国之统纪凡二十己
所特见各传于经缕数旁通务合书法馀事阙而不
录其义视李则明决多其辞视吕则简净胜予之所
时或月或日也君之或爵或人或国也臣之或字或
氏或名或人也法一定而不易岂圣人有意于轩轾
予夺之哉魏郡齐履谦伯恒甫之说春秋则异是不
承陋袭故皆苦思深究而自得内鲁尊周之外经书
其君之卒者十八国乃分汇诸国之统纪凡二十己
所特见各传于经缕数旁通务合书法馀事阙而不
录其义视李则明决多其辞视吕则简净胜予之所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8b 页 WYG0679-0570b.png
可靡或不同间有不同亦其求之太过耳而非苟为
言也不具九方皋相马之眼者又焉能识之伯恒父
之笃志经学知之虽久晚年获睹其二书之成宁不
快于心与二书谓何易春秋也
柳贯跋曰说春秋者知圣人经世之法寓于一笔一
削之间而不知假鲁史以著侯国之行事其盛衰离
合之端其成败是非之迹有不可掩夫子鲁人而鲁
实周之宗国幽厉伤之舍鲁奚适拳拳是心夫岂得
言也不具九方皋相马之眼者又焉能识之伯恒父
之笃志经学知之虽久晚年获睹其二书之成宁不
快于心与二书谓何易春秋也
柳贯跋曰说春秋者知圣人经世之法寓于一笔一
削之间而不知假鲁史以著侯国之行事其盛衰离
合之端其成败是非之迹有不可掩夫子鲁人而鲁
实周之宗国幽厉伤之舍鲁奚适拳拳是心夫岂得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9a 页 WYG0679-0570c.png
已然而王必曰天王正必曰王正所谓托始于兹以
深示拨乱反正之道盖常若文武成康之临乎前而
典礼命讨有其宗非止于详内略外而已也经之所
书有常有变常者固不可变而变者则所以为常首
王人次封爵此常也主会主兵谋从谋逆则几于变
矣先后之伦或殊名号之实不异以宋齐晋卫而偶
秦楚吴越则柏翳鬻熊之宗太伯仲雍之胤夏后氏
之胤槩之狄道何少恩哉道在中国分义犹存故能
深示拨乱反正之道盖常若文武成康之临乎前而
典礼命讨有其宗非止于详内略外而已也经之所
书有常有变常者固不可变而变者则所以为常首
王人次封爵此常也主会主兵谋从谋逆则几于变
矣先后之伦或殊名号之实不异以宋齐晋卫而偶
秦楚吴越则柏翳鬻熊之宗太伯仲雍之胤夏后氏
之胤槩之狄道何少恩哉道在中国分义犹存故能
卷一百九十四 第 19b 页 WYG0679-0570d.png
遏乱略于其始及其既散则大权下偪外奰日侵誓
盟征伐彼得专制进而序列抑以志变圣人一心皦
如天日造化权舆见于特书屡书将使万世之远临
之而惧谓其班王室于侯邦荐衣冠于左衽不知言
者也贯自受读窃疑列国之事岂皆史官承告所载
要之举实立文各有其本而贵贱荣辱夷考不诬春
秋在天地间视周犹鲁视鲁犹列国以为为鲁而作
则始隐终哀而原于典礼命讨者果为天下乎抑私
盟征伐彼得专制进而序列抑以志变圣人一心皦
如天日造化权舆见于特书屡书将使万世之远临
之而惧谓其班王室于侯邦荐衣冠于左衽不知言
者也贯自受读窃疑列国之事岂皆史官承告所载
要之举实立文各有其本而贵贱荣辱夷考不诬春
秋在天地间视周犹鲁视鲁犹列国以为为鲁而作
则始隐终哀而原于典礼命讨者果为天下乎抑私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0a 页 WYG0679-0571a.png
一鲁乎艰难离索不幸学未成而废矣比来京师常
愿求之大方以祛夫惑见而沙鹿齐先生之言则曰
春秋以同会异以一统万盖始鲁终吴合二十国之
史记而为之者也间尝叙类成书曰诸国统纪降周
于鲁尊为内屈也先齐于晋以霸易亲也系荆及吴
惩僭以正也其道名分之意所以经纬乎书法义例
之中者则亦先儒引而未发之奥云耳予何言焉贯
既得而诵绎之复次其单陋质之先生以自厉谓予
愿求之大方以祛夫惑见而沙鹿齐先生之言则曰
春秋以同会异以一统万盖始鲁终吴合二十国之
史记而为之者也间尝叙类成书曰诸国统纪降周
于鲁尊为内屈也先齐于晋以霸易亲也系荆及吴
惩僭以正也其道名分之意所以经纬乎书法义例
之中者则亦先儒引而未发之奥云耳予何言焉贯
既得而诵绎之复次其单陋质之先生以自厉谓予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0b 页 WYG0679-0571b.png
尝知春秋几何不为孔门游夏之罪人哉
潘氏(迪/)春秋述解
佚
安氏(熙/)春秋左氏纲目
佚
苏天爵状曰先生深于六经病近世治春秋者第知
读左氏不考正经因节左氏传文议论叙事始末依
仿通鉴纲目作小字分注经文之下以类相从凡左
潘氏(迪/)春秋述解
佚
安氏(熙/)春秋左氏纲目
佚
苏天爵状曰先生深于六经病近世治春秋者第知
读左氏不考正经因节左氏传文议论叙事始末依
仿通鉴纲目作小字分注经文之下以类相从凡左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1a 页 WYG0679-0571c.png
氏浮夸乖戾之语悉去之秦汉以来大儒先生之言
及诸家之说可取者附注其后庶观春秋者可以考
传读左氏者亦知有经其大旨一以朱子为本而达
于程张以求圣人之意绝笔于庄公十二年
刘氏(彭寿/)春秋正经句释
佚
春秋泽存
佚
及诸家之说可取者附注其后庶观春秋者可以考
传读左氏者亦知有经其大旨一以朱子为本而达
于程张以求圣人之意绝笔于庄公十二年
刘氏(彭寿/)春秋正经句释
佚
春秋泽存
佚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1b 页 WYG0679-0571d.png
欧阳原功志曰彭寿字寿翁辟衡山县教谕乐士习
之美遂留居焉以春秋登第赐同进士出身终淳安
县尹
按寿翁为象环先生渊之子其曰春秋泽存
者衍父书而作也
臧氏(梦解/)春秋发微
一卷
佚
之美遂留居焉以春秋登第赐同进士出身终淳安
县尹
按寿翁为象环先生渊之子其曰春秋泽存
者衍父书而作也
臧氏(梦解/)春秋发微
一卷
佚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2a 页 WYG0679-0572a.png
吴氏(迂/)左传义例
佚
左传分记
佚
李氏(应龙/)春秋纂例
佚
闽书李应龙字玉林光泽人至元中荐为白鹿洞书
院山长及漳州路儒学教授俱不赴
佚
左传分记
佚
李氏(应龙/)春秋纂例
佚
闽书李应龙字玉林光泽人至元中荐为白鹿洞书
院山长及漳州路儒学教授俱不赴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2b 页 WYG0679-0572b.png
尹氏(用和/)春秋通旨
佚
江西通志尹用和安福人有春秋通旨传于世
黄氏(琢/)春秋举要
佚
江西通志黄琢字玉润吉水人以春秋教授乡里
蒋氏(宗简/)春秋三传要义
佚
佚
江西通志尹用和安福人有春秋通旨传于世
黄氏(琢/)春秋举要
佚
江西通志黄琢字玉润吉水人以春秋教授乡里
蒋氏(宗简/)春秋三传要义
佚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3a 页 WYG0679-0572c.png
许氏(谦/)春秋温故管窥
未见
陆元辅曰先生于春秋有温故管窥又著三传义例
义例未成
黄氏(景昌/)春秋公榖举传
佚
吴莱序曰黄子读春秋者四十年老而不倦尝著春
秋举传论一编屏除专门搜剔传疏使之一归于是
未见
陆元辅曰先生于春秋有温故管窥又著三传义例
义例未成
黄氏(景昌/)春秋公榖举传
佚
吴莱序曰黄子读春秋者四十年老而不倦尝著春
秋举传论一编屏除专门搜剔传疏使之一归于是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3b 页 WYG0679-0572d.png
然后止盖昔者圣人之作春秋也笔则笔削则削咸
断之于圣心高弟如游夏且不能以一辞赞焉公羊
榖梁乃谓得之子夏文多琐碎语又龃龉要之二氏
皆未成书特相授受于一时讲师之口说者谓孔子
当定哀世多微婉其辞复秘不以教人故诸弟子言
人人殊异然自孔子后一废于战国嬴秦之乱汉初
学者区区收补意其焚残亡脱之馀不藏之屋壁必
载之简册非徒出口入耳而已又况春秋之文数万
断之于圣心高弟如游夏且不能以一辞赞焉公羊
榖梁乃谓得之子夏文多琐碎语又龃龉要之二氏
皆未成书特相授受于一时讲师之口说者谓孔子
当定哀世多微婉其辞复秘不以教人故诸弟子言
人人殊异然自孔子后一废于战国嬴秦之乱汉初
学者区区收补意其焚残亡脱之馀不藏之屋壁必
载之简册非徒出口入耳而已又况春秋之文数万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4a 页 WYG0679-0573a.png
独以口相授受庸讵知不有讹谬者乎济南伏生治
尚书上使掌故晁错往受之仅一女子述其老耄之
语世谓生齐人齐语多艰涩故今书文亦难属读然
古人之作书者非齐人也奈何若是是则公羊齐学
榖梁鲁学非二氏误也学二氏者误也且孔子又何
尝当定哀世多微辞哉苟曰微辞以辟祸春秋不必
作矣况定哀又孔子所见之世也自所闻所传闻之
世一切褒之贬之且及其父祖当世而辄微之吾恐
尚书上使掌故晁错往受之仅一女子述其老耄之
语世谓生齐人齐语多艰涩故今书文亦难属读然
古人之作书者非齐人也奈何若是是则公羊齐学
榖梁鲁学非二氏误也学二氏者误也且孔子又何
尝当定哀世多微辞哉苟曰微辞以辟祸春秋不必
作矣况定哀又孔子所见之世也自所闻所传闻之
世一切褒之贬之且及其父祖当世而辄微之吾恐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4b 页 WYG0679-0573b.png
非圣人意也圣人岂避嫌者哉不然乱臣贼子仅诛
其既死篡弑攘夺无惧于当世是又岂吾圣人之意
哉必也春秋之作未始秘不以示人西狩之二年孔
子卒矣论语礼记诸弟子之问答殆无一言以及之
得其义者盖寡矣然而左氏约经以作传下讫鲁悼
知伯之诛在春秋后孔子卒已久或曰左氏鲁人也
或曰左氏楚左史倚相后也若其说晋王接则谓别
是一书意者当西汉末与公榖二家争立博士故又
其既死篡弑攘夺无惧于当世是又岂吾圣人之意
哉必也春秋之作未始秘不以示人西狩之二年孔
子卒矣论语礼记诸弟子之问答殆无一言以及之
得其义者盖寡矣然而左氏约经以作传下讫鲁悼
知伯之诛在春秋后孔子卒已久或曰左氏鲁人也
或曰左氏楚左史倚相后也若其说晋王接则谓别
是一书意者当西汉末与公榖二家争立博士故又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5a 页 WYG0679-0573c.png
杂立凡例广采他说以附于经是岂左氏旧哉今黄
子举之皆是也昔者晋刘兆尝以春秋一经而三家
殊涂乃取周官调人之义作春秋调人七万馀言夫
调人之职掌司万民之雠而谐和之为春秋者亦欲
令三家勿雠将天下之理不协于克一而后世之议
且容其潜藏隐伏于胸中也何以调人为哉故唐啖
助赵匡近世刘敞于传有所去取咸自作书而今黄
子又嗣为之可谓闻风而兴起者矣非必曰此有所
子举之皆是也昔者晋刘兆尝以春秋一经而三家
殊涂乃取周官调人之义作春秋调人七万馀言夫
调人之职掌司万民之雠而谐和之为春秋者亦欲
令三家勿雠将天下之理不协于克一而后世之议
且容其潜藏隐伏于胸中也何以调人为哉故唐啖
助赵匡近世刘敞于传有所去取咸自作书而今黄
子又嗣为之可谓闻风而兴起者矣非必曰此有所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5b 页 WYG0679-0573d.png
短彼有所长去其所短则见其所长者固可取也不
然尽去三家之传而独抱圣人之经且自以为必得
圣人之心者吾又不信也此则黄子之意也 又曰
黄隐君讳景昌字明远世为婺之浦江人每言春秋
一书自公榖口说相传至汉然后著之竹帛是故经
有脱编有错简学者上畏圣经下避贤传讹舛诬漏
不敢较也其春秋公榖举传论及三代用正日夜食
之辨凛凛不可屈后得巴川阳恪春秋考正一卷言
然尽去三家之传而独抱圣人之经且自以为必得
圣人之心者吾又不信也此则黄子之意也 又曰
黄隐君讳景昌字明远世为婺之浦江人每言春秋
一书自公榖口说相传至汉然后著之竹帛是故经
有脱编有错简学者上畏圣经下避贤传讹舛诬漏
不敢较也其春秋公榖举传论及三代用正日夜食
之辨凛凛不可屈后得巴川阳恪春秋考正一卷言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6a 页 WYG0679-0574a.png
三代悉用夏时不改月数出入经史无虑数百千言
隐君明其不然乃作周正如传考章分条晰文极多
此最其善持论者
张氏(君立/)春秋集议
佚
许有壬序曰春秋由三传而下世之存者可考也范
氏探经而为集解啖赵考三家短长为统例伊川以
传考经之事迹以经别传之真伪皆号精当而世之
隐君明其不然乃作周正如传考章分条晰文极多
此最其善持论者
张氏(君立/)春秋集议
佚
许有壬序曰春秋由三传而下世之存者可考也范
氏探经而为集解啖赵考三家短长为统例伊川以
传考经之事迹以经别传之真伪皆号精当而世之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6b 页 WYG0679-0574b.png
读者无几及胡氏传出学者翕然宗之圣朝设科遂
与三传并用诸家之说几无闻焉向会试以五经发
策至有不知各家名氏者况有考其短长而折衷为
书者乎且圣人之意当时门人有所不知世传左氏
时代不一要非亲受于圣人者宜其辞胜而失诬也
公羊榖梁传闻逾远诸家之说各尊所闻其能尽合
圣人之意乎朱子谓春秋大旨诛乱臣讨贼子内中
国外夷狄贵王贱霸而已未必如先儒所言字字有
与三传并用诸家之说几无闻焉向会试以五经发
策至有不知各家名氏者况有考其短长而折衷为
书者乎且圣人之意当时门人有所不知世传左氏
时代不一要非亲受于圣人者宜其辞胜而失诬也
公羊榖梁传闻逾远诸家之说各尊所闻其能尽合
圣人之意乎朱子谓春秋大旨诛乱臣讨贼子内中
国外夷狄贵王贱霸而已未必如先儒所言字字有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7a 页 WYG0679-0574c.png
义也如此则传注之说可泥于一偏乎豫章张君立
择诸家之论或全或略疏于三传胡氏之后名曰集
议撷众长萃于一历历精至观其自序盖欲学者因
是以求诸家之全戒其厌烦务简而取足于此则君
立所得与夫所以教人者可见矣欲观君立之集议
当先观君立之自序遍取诸家优游涵泳交畅旁通
一旦有得自知去取回观集议心目瞭然与闻人之
说袭而取之者异矣康节云春秋尽性之书传注而
择诸家之论或全或略疏于三传胡氏之后名曰集
议撷众长萃于一历历精至观其自序盖欲学者因
是以求诸家之全戒其厌烦务简而取足于此则君
立所得与夫所以教人者可见矣欲观君立之集议
当先观君立之自序遍取诸家优游涵泳交畅旁通
一旦有得自知去取回观集议心目瞭然与闻人之
说袭而取之者异矣康节云春秋尽性之书传注而
卷一百九十四 第 27b 页 WYG0679-0574d.png
已乎
杨氏(如山/)春秋旨要
十卷
佚
镇江府志杨如山字少游蜀嘉定州人宋末游江南
四请漕举宋亡不仕大德间起为淮海书院山长因
家京口著春秋旨要十卷
经义考卷一百九十四
杨氏(如山/)春秋旨要
十卷
佚
镇江府志杨如山字少游蜀嘉定州人宋末游江南
四请漕举宋亡不仕大德间起为淮海书院山长因
家京口著春秋旨要十卷
经义考卷一百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