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七 第 1a 页 WYG0679-028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六十七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乐
乐经
隋志四卷
佚
汉书王莽傅元始三年立乐经
经义考卷一百六十七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乐
乐经
隋志四卷
佚
汉书王莽傅元始三年立乐经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b 页 WYG0679-0286d.png
艺文志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世在乐官颇能纪其
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六国之君魏文侯最为好
古孝文时得其乐人窦公献其书乃周官大宗伯之
大司乐章也
应劭曰周室陵迟礼崩乐坏重遭暴秦遂以阙亡
沈约曰秦代灭乐乐经残亡
刘协曰秦燔乐经汉初绍复制氏纪其铿锵叔孙定
其容与瞽师务调其器君子宜正其文
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六国之君魏文侯最为好
古孝文时得其乐人窦公献其书乃周官大宗伯之
大司乐章也
应劭曰周室陵迟礼崩乐坏重遭暴秦遂以阙亡
沈约曰秦代灭乐乐经残亡
刘协曰秦燔乐经汉初绍复制氏纪其铿锵叔孙定
其容与瞽师务调其器君子宜正其文
卷一百六十七 第 2a 页 WYG0679-0287a.png
王昭禹曰周礼虽出于武帝之世大司乐一章已傅
于孝文之时
胡寅曰礼乐之书其不知者指周官戴记为礼经指
乐记为乐经其知者曰礼乐无全书此考之未深者
孔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是诗
与乐相须不可谓乐无书乐记则子夏所述也
章如愚曰汉承秦火之馀礼废而乐尤甚制氏世为
乐官但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所得于窦
于孝文之时
胡寅曰礼乐之书其不知者指周官戴记为礼经指
乐记为乐经其知者曰礼乐无全书此考之未深者
孔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是诗
与乐相须不可谓乐无书乐记则子夏所述也
章如愚曰汉承秦火之馀礼废而乐尤甚制氏世为
乐官但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所得于窦
卷一百六十七 第 2b 页 WYG0679-0287b.png
公者惟周官大司乐一章而河间雅乐之献又特采
诸子之言以为乐汉学之述古者止于此而已
王应麟曰考工记磬氏疏按乐云磬前长三律二尺
七寸后长二律尺八寸朱文公问蔡季通不知所谓
乐云者是何书今考三礼图以为乐经书大傅亦引
乐曰舟张辟雍鸧鸧相从八风回回凤凰喈喈汉元
始四年立乐经续汉志鲍邺引乐经今其书无传
叶时曰世儒尝恨六经亡乐书然乐不可以书传也
诸子之言以为乐汉学之述古者止于此而已
王应麟曰考工记磬氏疏按乐云磬前长三律二尺
七寸后长二律尺八寸朱文公问蔡季通不知所谓
乐云者是何书今考三礼图以为乐经书大傅亦引
乐曰舟张辟雍鸧鸧相从八风回回凤凰喈喈汉元
始四年立乐经续汉志鲍邺引乐经今其书无传
叶时曰世儒尝恨六经亡乐书然乐不可以书传也
卷一百六十七 第 3a 页 WYG0679-0287c.png
何则乐有诗而无书诗存则乐与之俱存诗亡则乐
与之俱亡诗也者其作乐之本与乐由诗作故可因
诗以观乐无诗则无乐矣韶至齐而犹闻必韶乐之
诗尚存也濩至鲁而犹见必濩乐之诗未泯也观乎
周之太师掌六律六同五声八音以为乐而必教以
六诗瞽矇掌鼗鼓祝敔箫管则必讽诵诗此则诗之
所以为乐也太师曰大祭祀帅瞽而登歌此登歌之
有诗钟师则以钟鼓奏九夏此钟鼓之有诗也籥章
与之俱亡诗也者其作乐之本与乐由诗作故可因
诗以观乐无诗则无乐矣韶至齐而犹闻必韶乐之
诗尚存也濩至鲁而犹见必濩乐之诗未泯也观乎
周之太师掌六律六同五声八音以为乐而必教以
六诗瞽矇掌鼗鼓祝敔箫管则必讽诵诗此则诗之
所以为乐也太师曰大祭祀帅瞽而登歌此登歌之
有诗钟师则以钟鼓奏九夏此钟鼓之有诗也籥章
卷一百六十七 第 3b 页 WYG0679-0287d.png
则掌吹豳诗豳雅豳颂此吹籥之有诗也祭祀则王出入
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是祭乐有诗
也大射则王以驺虞为节诸侯狸首大夫采蘋士采
蘩是射乐有诗也凡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齐车亦
如之是车行有诗也学士歌彻则彻乐亦有诗军献
凯歌则凯乐亦有诗四夷声歌则夷乐亦有诗至如
大司乐奏六律则歌大吕歌应钟歌南吕歌函钟歌
小吕歌夹钟是十二律皆有诗歌也古人以诗为乐
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是祭乐有诗
也大射则王以驺虞为节诸侯狸首大夫采蘋士采
蘩是射乐有诗也凡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齐车亦
如之是车行有诗也学士歌彻则彻乐亦有诗军献
凯歌则凯乐亦有诗四夷声歌则夷乐亦有诗至如
大司乐奏六律则歌大吕歌应钟歌南吕歌函钟歌
小吕歌夹钟是十二律皆有诗歌也古人以诗为乐
卷一百六十七 第 4a 页 WYG0679-0288a.png
诗存则古乐传诗亡则古乐废今不以乐诗不存为
憾而徒以乐书不传为恨岂知先王作乐之本哉
吴澄曰经出于汉而乐独亡
黄佐曰观诸豫之象则雷出地奋即合乐之律自下
而上可知矣观诸夔之言则琴瑟下管即云和孤竹
之属可知矣观诸商颂依我磬声则击石拊石合于
鸣球可知矣观诸春秋万入去籥则万舞干戚本合
英韶可知矣凡此皆大司乐成均之法也孰谓五经
憾而徒以乐书不传为恨岂知先王作乐之本哉
吴澄曰经出于汉而乐独亡
黄佐曰观诸豫之象则雷出地奋即合乐之律自下
而上可知矣观诸夔之言则琴瑟下管即云和孤竹
之属可知矣观诸商颂依我磬声则击石拊石合于
鸣球可知矣观诸春秋万入去籥则万舞干戚本合
英韶可知矣凡此皆大司乐成均之法也孰谓五经
卷一百六十七 第 4b 页 WYG0679-0288b.png
具在而乐独无传耶矧夫歌奏相命声变成方虽谓
之乐记之经可也
杨继盛曰世之谈经学者必称六经然五经各有专
业而乐则灭绝无传论治法者必对举礼乐然议礼
者于天秩不易之外犹深求立异可喜之说至于乐
则废弃不讲全德之微风俗之敝恒必由之良可悲夫
徐师曾曰古有乐经疑多声音乐舞之节而无辞句
可读诵记识故秦火之后无传焉
之乐记之经可也
杨继盛曰世之谈经学者必称六经然五经各有专
业而乐则灭绝无传论治法者必对举礼乐然议礼
者于天秩不易之外犹深求立异可喜之说至于乐
则废弃不讲全德之微风俗之敝恒必由之良可悲夫
徐师曾曰古有乐经疑多声音乐舞之节而无辞句
可读诵记识故秦火之后无传焉
卷一百六十七 第 5a 页 WYG0679-0288c.png
沈懋孝曰昔者仲尼正乐其时六代元音具在乐官
如摰如干如襄如旷皆能习其铿锵鼓舞唱和抗坠
之节大圣审音知乐第为之釐次雅颂之所尔无更
其旧也至孟氏时古之诗学几无好而存之者其后
乐经失传士大夫纵能谈说其义然精知者事著绝
少所谓声气之元通于神明根之性初者邈然何莫
求之
朱载堉曰古乐绝传率归罪于秦火殆不然也古乐
如摰如干如襄如旷皆能习其铿锵鼓舞唱和抗坠
之节大圣审音知乐第为之釐次雅颂之所尔无更
其旧也至孟氏时古之诗学几无好而存之者其后
乐经失传士大夫纵能谈说其义然精知者事著绝
少所谓声气之元通于神明根之性初者邈然何莫
求之
朱载堉曰古乐绝传率归罪于秦火殆不然也古乐
卷一百六十七 第 5b 页 WYG0679-0288d.png
使人收敛俗乐使人放肆放肆人自好之收敛人自
恶之是以听古乐惟恐卧听俗乐不知倦俗乐兴则
古乐亡与秦火不相干也
按周官成均之法所以教国子乐德乐语乐
舞三者而已乐德则舜典命夔教胄子数言
已括其要乐语则三百篇可被弦歌者是乐
舞则铿锵鼓舞之节不可以为经乐之有经
大约存其纲领然则大司乐一章即乐经可
恶之是以听古乐惟恐卧听俗乐不知倦俗乐兴则
古乐亡与秦火不相干也
按周官成均之法所以教国子乐德乐语乐
舞三者而已乐德则舜典命夔教胄子数言
已括其要乐语则三百篇可被弦歌者是乐
舞则铿锵鼓舞之节不可以为经乐之有经
大约存其纲领然则大司乐一章即乐经可
卷一百六十七 第 6a 页 WYG0679-0289a.png
知矣乐记从而畅言之无异冠礼之有义丧
服之有傅即谓乐经于今具存可也
乐记
汉志二十三篇
阙
汉书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
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献八佾之舞与制氏不相
远其内史丞王定傅之以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时为
服之有傅即谓乐经于今具存可也
乐记
汉志二十三篇
阙
汉书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
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献八佾之舞与制氏不相
远其内史丞王定傅之以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时为
卷一百六十七 第 6b 页 WYG0679-0289b.png
谒者数言其义献二十四卷记刘向校书得乐记二
十三篇与禹不同其道寖以益微
葛洪曰窦公庸夫年几二百
孔颖达曰公孙尼子次撰乐记通天地贯人情辨政
治
又曰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著于别录谓有乐
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乐情有乐化有
乐象有宾牟贾有师乙有魏文侯盖十一篇今虽合
十三篇与禹不同其道寖以益微
葛洪曰窦公庸夫年几二百
孔颖达曰公孙尼子次撰乐记通天地贯人情辨政
治
又曰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著于别录谓有乐
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乐情有乐化有
乐象有宾牟贾有师乙有魏文侯盖十一篇今虽合
卷一百六十七 第 7a 页 WYG0679-0289c.png
此略有分焉馀十二篇奏乐第十二乐器第十三乐
作第十四意始第十五乐穆第十六说律第十七季
札第十八乐道第十九乐义第二十昭本第二十一
昭颂第二十二窦公第二十三
王昭禹曰记有乐记乐之傅也非经也乐记作于汉武帝
时河间献王与诸儒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是也
熊朋来曰乐记中有与易大傅文相出入其他论礼
乐多有格言能记子夏子贡宾牟贾问答此必出于
作第十四意始第十五乐穆第十六说律第十七季
札第十八乐道第十九乐义第二十昭本第二十一
昭颂第二十二窦公第二十三
王昭禹曰记有乐记乐之傅也非经也乐记作于汉武帝
时河间献王与诸儒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是也
熊朋来曰乐记中有与易大傅文相出入其他论礼
乐多有格言能记子夏子贡宾牟贾问答此必出于
卷一百六十七 第 7b 页 WYG0679-0289d.png
圣门七十子之徒所记也 又曰乐记本十一篇今
礼家仍分十一章观其以子贡问乐一句附赘章末
即其篇名矣依正义序次分为十一章一曰乐本凡
音之起至王道备矣二曰乐论自乐者为同至与民
同也三曰乐礼自王者功成作乐至圣人曰礼乐云
四曰乐施自昔者舜作五弦之琴至先王著其教焉
五曰乐言自民有血气至君子贱之也六曰乐象自
凡奸声感人至所以赠诸侯也七曰乐情自乐也者
礼家仍分十一章观其以子贡问乐一句附赘章末
即其篇名矣依正义序次分为十一章一曰乐本凡
音之起至王道备矣二曰乐论自乐者为同至与民
同也三曰乐礼自王者功成作乐至圣人曰礼乐云
四曰乐施自昔者舜作五弦之琴至先王著其教焉
五曰乐言自民有血气至君子贱之也六曰乐象自
凡奸声感人至所以赠诸侯也七曰乐情自乐也者
卷一百六十七 第 8a 页 WYG0679-0290a.png
情之不可变也至有制于天下也八曰魏文侯自魏
文侯问于子夏至彼亦有所合之也九曰宾牟贾自
宾牟贾侍坐至武之迟久不亦宜乎十曰乐化自君
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至礼乐可谓盛矣此章五
十八句重出祭义十一曰子贡问师乙自子贡见师
乙至子贡问乐此章吾子自执焉以下多脱辞孔疏
依史记改正
吴澄曰礼经之仅存者犹有今仪礼十七篇乐经则
文侯问于子夏至彼亦有所合之也九曰宾牟贾自
宾牟贾侍坐至武之迟久不亦宜乎十曰乐化自君
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至礼乐可谓盛矣此章五
十八句重出祭义十一曰子贡问师乙自子贡见师
乙至子贡问乐此章吾子自执焉以下多脱辞孔疏
依史记改正
吴澄曰礼经之仅存者犹有今仪礼十七篇乐经则
卷一百六十七 第 8b 页 WYG0679-0290b.png
亡矣其书疑多是声音乐舞之节少有辞句可诵读
记识故秦火之后无传诸儒不过能言乐之义而已
而刘向所得乐记二十三篇又与河间献王所撰二
十四卷不同其二十三篇内之十一合为一篇盖亦
删取要略非全文也
徐师曾曰汉兴制氏世为乐官颇能纪其铿锵鼓舞
而不能言其义理其言义理则此篇是也当是古来
流傅文字而河间献王实纂述之非成于汉儒也
记识故秦火之后无传诸儒不过能言乐之义而已
而刘向所得乐记二十三篇又与河间献王所撰二
十四卷不同其二十三篇内之十一合为一篇盖亦
删取要略非全文也
徐师曾曰汉兴制氏世为乐官颇能纪其铿锵鼓舞
而不能言其义理其言义理则此篇是也当是古来
流傅文字而河间献王实纂述之非成于汉儒也
卷一百六十七 第 9a 页 WYG0679-0290c.png
河间献王刘德乐元语
佚
按白虎通德论引乐元语文云受命而六乐
乐又云东夷之乐持矛舞助时生也南夷之
乐持羽舞助时养也西夷之乐持戟舞助时
杀也北夷之乐持干舞助时藏也汉书食货
志引乐元语文云天子取诸侯之士以立五
均则市不贰价四民常均
佚
按白虎通德论引乐元语文云受命而六乐
乐又云东夷之乐持矛舞助时生也南夷之
乐持羽舞助时养也西夷之乐持戟舞助时
杀也北夷之乐持干舞助时藏也汉书食货
志引乐元语文云天子取诸侯之士以立五
均则市不贰价四民常均
卷一百六十七 第 9b 页 WYG0679-0290d.png
黄氏(裳/)乐记论
一篇
存
邵氏(渊/)乐记解
一卷
存
金氏(履祥/)考定乐记
一卷
一篇
存
邵氏(渊/)乐记解
一卷
存
金氏(履祥/)考定乐记
一卷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0a 页 WYG0679-0291a.png
未见
柳贯曰小戴礼乐记第十九郑玄目录云汉武帝时
河间献王与诸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
乐记又云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于别录属乐记盖
十一篇篇虽合而略有分焉唐孔氏正义则谓刘向
挍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今乐记断取十一篇馀有十
二篇名犹在而记无所录矣正义直以乐本乐论乐
施乐言乐礼乐情乐化乐象宾牟贾师乙魏文侯分
柳贯曰小戴礼乐记第十九郑玄目录云汉武帝时
河间献王与诸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
乐记又云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于别录属乐记盖
十一篇篇虽合而略有分焉唐孔氏正义则谓刘向
挍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今乐记断取十一篇馀有十
二篇名犹在而记无所录矣正义直以乐本乐论乐
施乐言乐礼乐情乐化乐象宾牟贾师乙魏文侯分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0b 页 WYG0679-0291b.png
十一篇而每篇之中又各自为章总之凡三十四章
先生独有疑焉因为之反覆玩绎优游涵泳则见其
所谓十一篇者节目明整瞭然可考而正义所分犹
为未尽于是一加段画而旨义显白无复可疑此学
者所以贵乎平心观理及其理融见卓则虽跨越宇
宙而与圣贤共讲亦不过是而已
刘氏(濂/)乐经元义
八卷
先生独有疑焉因为之反覆玩绎优游涵泳则见其
所谓十一篇者节目明整瞭然可考而正义所分犹
为未尽于是一加段画而旨义显白无复可疑此学
者所以贵乎平心观理及其理融见卓则虽跨越宇
宙而与圣贤共讲亦不过是而已
刘氏(濂/)乐经元义
八卷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1a 页 WYG0679-0291c.png
未见
吕氏(楠/)大司乐考
十卷
未见
黄氏(佐/)乐记解
十一卷
存
右载乐典
吕氏(楠/)大司乐考
十卷
未见
黄氏(佐/)乐记解
十一卷
存
右载乐典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1b 页 WYG0679-0291d.png
朱氏(载堉/)乐经新说
三卷
存
载堉自述曰按汉时窦公献古乐经其文与周官大
司乐同然则乐经未尝亡也乐官之属凡二十分作
三类其大司乐乐师大胥小胥此四官为一类盖大
夫士之晓乐者而为国子之师若伶伦后夔辈是也
礼记所谓大司成疑即此官也乐师疑即乐正也大
三卷
存
载堉自述曰按汉时窦公献古乐经其文与周官大
司乐同然则乐经未尝亡也乐官之属凡二十分作
三类其大司乐乐师大胥小胥此四官为一类盖大
夫士之晓乐者而为国子之师若伶伦后夔辈是也
礼记所谓大司成疑即此官也乐师疑即乐正也大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2a 页 WYG0679-0292a.png
胥大学长也小胥小学长也大师小师瞽矇视瞭此
四官为一类盖皆无目之人及有目而不甚明者若
师旷师冕辈是也典同以下则又皆有目者凡官皆
受命于天子自下而上以受命次序多寡为尊卑周
制一命谓之下士二命中士三命上士四命下大夫
五命中大夫此大司乐为中大夫自下而上第五等
也每官有正有副其长若干员其佐必倍之若大司
乐中大夫二人则乐师下大夫四人乃其佐也乐师
四官为一类盖皆无目之人及有目而不甚明者若
师旷师冕辈是也典同以下则又皆有目者凡官皆
受命于天子自下而上以受命次序多寡为尊卑周
制一命谓之下士二命中士三命上士四命下大夫
五命中大夫此大司乐为中大夫自下而上第五等
也每官有正有副其长若干员其佐必倍之若大司
乐中大夫二人则乐师下大夫四人乃其佐也乐师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2b 页 WYG0679-0292b.png
又有佐焉上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是也籥师籥章
当在韎师之上疑错简云
李氏(文察/)乐记补说
二卷
未见
黄氏(积庆/)乐经管见
二卷
未见
当在韎师之上疑错简云
李氏(文察/)乐记补说
二卷
未见
黄氏(积庆/)乐经管见
二卷
未见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3a 页 WYG0679-0292c.png
瞿氏(九思/)乐经以俟录
六册
存
按瞿氏论乐史学迁序之虽经镂板然卷帙
未定非完书也
张氏(凤翔/)乐经集注
二卷
未见
六册
存
按瞿氏论乐史学迁序之虽经镂板然卷帙
未定非完书也
张氏(凤翔/)乐经集注
二卷
未见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3b 页 WYG0679-0292d.png
凤翔自序曰礼乐至周而大备周礼大司乐文则周
公所手著也汉初魏窦公献古乐经其文与大司乐
合而学士大夫率沿为礼家言无专学也古学庸存
于戴记至程子始尊信表章而古者由学入道之大
法始赖以存古乐经亡而周公所著经固存于世观
大备于成周而乐其可知也愚窃取程子之意乃表
而出之俾专于乐者考焉
陆元辅曰堂邑张凤翔辑述周礼大司乐以下诸官
公所手著也汉初魏窦公献古乐经其文与大司乐
合而学士大夫率沿为礼家言无专学也古学庸存
于戴记至程子始尊信表章而古者由学入道之大
法始赖以存古乐经亡而周公所著经固存于世观
大备于成周而乐其可知也愚窃取程子之意乃表
而出之俾专于乐者考焉
陆元辅曰堂邑张凤翔辑述周礼大司乐以下诸官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4a 页 WYG0679-0293a.png
而为之注末以小戴礼乐记篇附焉凤翔中万历辛
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巡抚苏松等处
军务加太子太保
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巡抚苏松等处
军务加太子太保
卷一百六十七 第 14b 页 WYG0679-0293b.png
经义考卷一百六十七